2g103、2k407、2g206

Page 1

第一部分

重點統整暨檢測.......

001

第一章

緒論與化學計量 ................................

003

第二章

熱化學................................................

013

第三章

溶液與氣體........................................

025

第四章

反應速率與平衡 ................................

053

第五章

酸鹼鹽................................................

071

第六章

氧化還原與電化學 ............................

079

第七章

原子結構與週期表 ............................

103

第八章

化學鍵................................................

123

第九章

元素性質............................................

147

第十章

有機化學............................................

163

第二部分

實戰測驗暨解析.......

195

第一回

實戰測驗暨解析 ................................

197

第二回

實戰測驗暨解析 ................................

204

目錄 1


第三部分

最新試題暨解析 .......

211

(收錄台電、中油、台糖、台酒、警專、 警特等相關化學歷屆試題)

附錄

週期表 ...................

目錄 2

438


第一章

第一章

緒論與化學計量

003

緒論與化學計量

質量不滅 能量不滅

1 基本原理 化學係研究物質變化之學門,其遵循之定理為:

一、質量不滅 物質反應前後質量加總仍為相等(核反應除外)。 原子種類與數目在反應前後相等,不會無故生成或消滅。 各原子均有特定之質量,反應時以特定比例進行化合,稱之定比 定律。 若二元素之化合物有一種以上,則各化合物中之原子比值應為一 簡單整數比。稱之倍比定律。

二、能量不滅 化學反應前後的物種鍵能與反應熱之和應為相等(核反應除外)。


004

第一部分

重點統整暨檢測

1

《質量守恆定律》

下列哪一個反應不符合質量守恆定律? 氫氣燃燒生成水蒸氣

木材燃燒成灰燼

原子彈爆炸

電解水

【97 警專類題】

Ans:原子彈爆炸涉及核子之反應,有部分質量轉換為能量,因此不符 合質量守恆定律。答案為。

2

物質種類

一、純物質 純物質具一定熔點、沸點、導電度等諸多物理性質可分為兩大類: 元素: 僅含 1 種原子。 且有一定原子量。 化合物: 含有 2 種以上原子。 具有一定分子量或式量。

二、混合物 勻相:兩種以上物種以單一相存在。如:NaCl(aq)等。 非勻相:兩種以上物種非以單一相存在。各物種間具有明顯之界 面。如:懸浮液等。混合物因其中之物質各有其物理性質,故總 體無一定物性。


第一章

3

緒論與化學計量

005

物質組成

一、實驗式 未知組成之物質中,吾人以化學反應(例:燃燒)分析其元素比例而 可決定該化合物之實驗式。因此在實驗式中僅得以觀察各元素之比例。

二、分子式 待由實驗式中得知各元素之比例後,吾人可進一步探求該化合物之 分子量(例如:沸點上升、凝固點下降等)進而決定該化合物之分 子式。

三、示性式 於所求得之分子式中,吾人僅得知一分子中含有何種原子及其個 數,但不知此物種之反應特性,故可藉由進一步試驗(例如:酸鹼 中和反應等)決定該化合物之特定官能基(例如:羧基 –COOH, 羥基–OH 等)。

四、結構式 一化合物中,原子的排列可能具有多樣性(例如:1°醇、2°醇等), 縱使分子式,示性式己決定,亦未能斷定分子之結構,故可藉由其 它試驗(例如:旋光性等)進一步確定該化合物之結構。

2

《混合物中之純物質》

大理石與鹽酸的反應式為 CaCO3(s)  2HCl(aq) →CO2(g)  CaCl2(aq)  H2O,若有一塊岩石 2 克,假設其成分僅有 CaCO3 可與鹽酸反應,當 過量鹽酸反應後可於 0℃、1atm 的條件下收集到氣體體積 224 mL,則 估算該岩石中約含 CaCO3 多少重量百分比?(CaCO3 式量 100)  25%

 50%

 75%

 100%

【102 警專】


第五章

第五章

酸鹼鹽

071

酸鹼鹽

酸鹼之定義與強度 鹽之定義與酸鹼性 緩衝液之製備

1

酸與鹼的判定

溶液酸鹼性之判別,可視溶質之 H+解離的平衡常數 Ka 而定。例如,酸 HA 之解離: HA  H   A 

Ka 

[H  ][A  ] [HA]

設 HA 原有濃度為 C,平衡時,HA 解離 x 而生成 H+及 A 各 x M,則: -

Ka 

x2 (C  x)

若 HA 為弱酸,則 x 值很小,故分母之 x 可略

 Ka ≒ x

  

 H 

x2 C

CK a CK a

當弱酸 HA 與強鹼 NaOH 反應後,將產生鹽 NaA,其中之陰離子 A  於水 中會水解而產生:


072

第一部分

重點統整暨檢測

A   H 2 O  HA  OH  其平衡常數 K h 

K [HA][OH  ] ,其中 K h  w Ka [A  ]

(註:24  C 時, K w  1  1014 )。 因此,溶液之酸鹼性,須探求其 Ka 及 Kh 來決定。 鹼性溶液 BOH  B  OH  ,以 Kb 表平衡常數。 常見酸之強弱順序為: 強

HClO 4 HI、HBr、HCl H 2SO 4 、 HNO3 、 H 3O  H 3PO 4 、 CH 3COOH 、 H 2 CO 3

H 2O

1

《pH 值判求》

已知某一弱酸(HA)溶液為 0.01M,若其解離度為 1.0%,則此溶液之 pH 值為若干? 2

4

5

6

【102 中油】

Ans: [H  ]  0.01  1  10 4

pH   log[H  ]  4 答案為

2

《酸性強弱判定》

下列何者並不是強酸?  HCl

 HNO3

 H 2 CO 3

 HClO 4

Ans:酸性強弱為: HClO 4 >HCl> HNO3 > H 2 CO 3

【97 警專類題】


第五章

酸鹼鹽

073

故知 H 2 CO 3 非強酸 選。

2

鹽之酸鹼

鹽為酸鹼中和之產物。 某些鹽中無任何 H+可供解離,即稱之「正鹽」。若鹽中尚含 H+可再解離, 則為「酸式鹽」;有 OH  可解離者,則為「鹼式鹽」。 酸式鹽雖含未解離之 H+,然於水溶液中未必會解離,故未必呈酸性。一 般而言,吾人欲判斷鹽之酸鹼性,需視該鹽之陰陽離子水解平衡常數大 小以決定之。 例如:酸鹼中和反應 HA + BOH → BA + H2O 產生鹽 BA 吾人可將陽離子 B+之水解常數寫為 Ka,陰離子 A  之水解常數寫為 Kb, 則水溶液之酸鹼性可由比較 Ka 與 Kb 之大小求得,若 Ka > Kb,則呈酸性; 反之,則呈鹼性。

3

《鹽之酸鹼性》

下列何種溶液 pH 值最小?  0.1M

Na2SO4

 0.1M

NaHCO3

 0.1M

NH 4 Cl

 0.1M

NH4C2H3O2

Ans:為中性,為弱鹼,為弱酸,為中性。 故答案為。

【夜大聯招】


074

第一部分

3

重點統整暨檢測

緩衝液

緩衝液之目的在於使溶液之 pH 值變化不致太過劇烈。常用之方式為: 弱酸(HA)+ 弱酸鹽(例:NaA) 弱鹼(BOH)+ 弱鹼鹽(例:BCl) 其原理如下: 若取 1:1 之弱酸及其弱酸鹽,則平衡時 HA  H   A  a

平衡 則

x

Ka 

a 

[H ][A ] [HA]  [H  ]  K a [HA] [A  ]

因 Ka 於定溫下不變,又 HA 與 A  濃度幾乎不變,故[H ]可維持在 +

一定值,pH 值不致大幅變動,同理,弱鹼與其弱鹼鹽所構成緩衝液, -

其[OH ]亦不致大幅變動。

4

《緩衝液配製》

將 0.01 莫耳的 HCl 氣體完全溶入 1 升的下列各水溶液中,何者的 pH 值變化最小?  0.02M CH 3COOH 含有 0.01M CH 3COOH 和 0.01M CH 3COONa  0.04M CH 3COONa 含有 0.5M CH 3COOH 和 0.5M CH 3COONa

Ans:本題須判定何項為緩衝溶液 弱酸  非緩衝溶液 為緩衝溶液 弱酸鹽  非緩衝溶液 為緩衝溶液

【93 警專類題】


第五章

酸鹼鹽

075

今通入 HCl 形成[HCl]=0.01M 之溶液,濃度與之物種太相近, 不能形成緩衝效果。故選。

5

《pH 值計算》

某單質子弱酸(Ka=1×10–5)2M 溶液 50 毫升加入 1M NaOH 溶液 50 毫升,則混合溶液之 pH 值為何?

【夜大聯招】

Ans:pH=5 HA 起初

2×50

反應 –50

 OH   A   H 2 O 1×50 –50

50

0

0

0

+50

+50

50

50

總體積 100 毫升,50 / 100=0.5 A   H 2 O  HA  OH 

0.5 0.5 0 0.5–x 0.5 + x +x (0.5 x ) x K w Kh    x ≒ 10 9  [OH  ]  [H  ]  10 5 M 0.5  x Ka

起初 平衡

6

《[H+]計算》

利用過量的弱酸和強鹼可配製緩衝溶液並調整 pH 值,若將 8g 的 NaOH 加入 1L 的 0.30M 醋酸溶液中,則所得到的緩衝溶液 pH 值約為下列何 者?(醋酸的 Ka  2.0  105 , log  0.3 )( NaOH  40 ) 4

 4.7

Ans: [H  ] ≒

5

 5.3

[HA]  Ka [A  ]

【102 台水】


第七章

第七章

原子結構與週期表

103

原子結構與週期表

原子結構 週期重要元素之位置 原子之電子組態

1

原子結構

一、原子模型 1911 年英人拉塞福(Ernest Rutherford)以 α 粒子撞擊金箔,測量得 知大部份之 α 粒子直接穿透金箔,僅少部份偏離原行進方向,故得 知原子為一空隙甚大之球體,其中心為帶正電之原子核,核外為電 子運行之空間。原子核之結構緊密,且帶正電荷,可影響 α 粒子之 行進方向(反彈或偏移) ;電子之運行空間鬆疏,無法影響 α 粒子之 方向(直接穿透) 。現今吾人得知,原子之基本結構含有質子、中子 及電子。質子帶有正電荷,中子不帶電,此二者組成原子核,核外 為電子,帶有負電。 定義: 原子序:原子核所帶電荷數(質子數)。 質量數:原子的質子數與中子數之和。


104

第一部分

重點統整暨檢測

同位素:質量數不同,但原子序相同之元素(中子數不同,質子數 相同)。

二、質譜議 自然界中,一元素往往存在數種同位素,例如: 12 34 、 14 ;或 32 6 C (碳十二) 6 C (碳十四) 16 S 、 16 S

吾人若欲決定某元素之同位素相對含量,可藉質譜儀測量之。 質譜儀之原理,乃使用離子化之某元素,其中包括數種同位素,比 例未知。而將此同位素離子混合物加速後,通過一磁場,則帶電粒 子因其質量與所帶電荷數不同,故在磁場中所受之力亦不同。因此, 吾人可依同位素不同軌跡形成之「質譜」 ,以決定同位素之種類及比 例。質譜之形成,圖示如下:

M1 M 2

同位素 混合物

質譜

磁場 M 2

M1

質量數: M1  M 2 圖 7.1.1 因磁場係提供一向心力,經量測而得,粒子之曲率半徑 r 可表為: r∝

質量 電荷

故由圖 7.1.1 可知,同電荷時,質量較大之粒子行進距離較遠(即曲 率半徑較大),故質量 1   2 。


第七章

原子結構與週期表

105

同理,若同質量時,則以帶電荷較少者曲率半徑較大。 吾人所使用之原子量,即為自然界中某一元素之各種同位素,依其 原子量加權平均而得。 即:

M  x 11  x 2  2    x n  n 其中

M i :各同位素原子量 x i :各同位素自然界中之比例 n:元素 M 所有同位素之種類 因此,週期表中,各元素之原子量多非為整數。

1

《同位素之原子量》

若某元素之同位素由質譜儀量得(總電荷/原子量)為 4000 庫侖/克, 而此同位素之離子為正三價,試問該同位素之原子量為何?

Ans:設該同位素原子量為 M。 而以質譜儀進行測量時,需先將該同位素離子化以帶 3 價電荷, 故 總電荷/原子量為:

(1.6  1019 )  (6  1023 )  3  4000 M

 M  72

2

《同位素之性質》

銅有二種同位素, Cu  63 及 Cu  65 ,在基態時,其具有相同的 質量

電子組態

中子數

質子數

化學性質

【夜大聯招】


第一回 實戰測驗暨解析

第一回 (

197

實戰測驗暨解析

)  已知 30℃時水的飽和蒸汽壓是 24 mm-Hg,某 10 公升的容器 中含有氮氣及液態水存在,總壓是 760 mm-Hg,若將容器於 定溫下壓縮為 5 公升,則容器內氣體的總壓為多少 mm-Hg? 380 356 1520 1496 【102 警專】 )  已知化學反應 2A(aq)B(aq)→C(aq)2D(aq),定溫時,反應物 A 與 B 的濃度與產生 C 的速率關係如下表,則此反應的反應速 率定律式為何?

反應編號

) 

) 

) 

) 

[A] (M)

[B] (M)

C 的產生速率 (M / min) 1  10-4 4  10-4 3.2  10-3 6.4  10-3

1 0.1 0.1 2 0.1 0.2 3 0.2 0.4 4 0.4 0.4 2 Rk[A][B] Rk[A] [B] 2 Rk[A][B] Rk[A]2[B]2 【102 警專】 關於鹽類的酸鹼性,那個選項是正確的?  NH4Cl:中性 CH3COONa:鹼性 NaHCO3:酸性 NaHSO4:中性 【102 警專】 下列那個選項裡中的兩種物質,可藉由括號內的物質以沉澱 法的方式分離之?  CuSO4 與 ZnSO4[BaCl2] NaCl 與 KBr[AgNO3] Mg(NO3)2 與 Ba(NO3)2[氨水] KCl 與 CaCl2[Na2S] 【102 警專】 2+ 下列那個物質可以與多侖試劑 Ag(NH3) 反應產生銀鏡反 應? 乙醇 蔗糖 丙酮 葡萄糖 【102 警專】 固態金屬鋁(Al)與硫酸(H2SO4)水溶液作用生成硫酸鋁 (Al2(SO4)3)水溶液及氫氣(H2),此反應若消耗 2mol 的鋁, 則可製備得多少 mol 的氫氣?


198

第二部分

) 

) 

) 

) 

) 

) 

實戰測驗暨解析

1 2 3 4 【102 消警】 有機化合物可藉由官能基之不同而加以分類,下列關於有機 化合物分類之化學通式,何者正確(R 表示烷基)? 醛類分子通式為 ROH 醇類分子通式為 RCOR 醚類分子通式為 ROR 酮類分子通式為 RCHO 【102 消警】 考慮以下的化學反應:N2(g)+3H2(g)→2NH3(g)+熱量,下列何 項因素可使平衡向左移動? 升高平衡系統的溫度 平衡系統降低 NH3 濃度 減小平衡系統的體積 平衡系統增加 H2 濃度 【102 消警】 下列何者非屬氧化—還原反應?  2Mg(s)+O2(g)→2MgO(s) 2HBr(aq)+Ca(OH)2(aq)→2H2O(l)+CaBr2(aq) Ca(s)+Cl2(g)→CaCl2(s) Zn(s)+Fe2+(aq)→Zn2++Fe(s) 【102 消警】 - - 25℃下,某緩衝溶液含等莫耳 Y 與 HY。已知 Y 的 Kb 為 1.0×10-9,則此緩衝溶液的 pH 值為: 5 7 9 14 【102 消警】 已知 2A(g)2B(g)→X(g)2Y(g)為一不可逆反應,A(g)及 B(g)的 起始分壓分別為 300mmHg 及 200mmHg。反應初速率是 B(g) 反應掉一半(100mmHg)時速率的 4.5 倍。下列何項反應速 率定律式與此觀察最吻合? rkPA2PB rkPAPB2 rkPAPB rkPB 【101 警專】 在下列反應速率的敘述中,不正確者為: 活化能較低之反應,其有效碰撞的機率高,反應速率較快 溫度升高,分子之平均動能增加,超越低限能的分子數增 多,反應速率增加 加熱可使吸熱反應之速率增加,而使放熱反應之速率降低 適宜之催化劑,能開拓一條活化能較低之反應途徑,使反 應速率增加 【101 警專】


第一回 實戰測驗暨解析

199

)  下列兩個酸鹼反應均向右方向進行: NH2-H2O→NH3OH-; - - - HS OH →S2 H2O,則兩個反應所涉及的酸,何者酸性 最強? - - H2O NH3 HS NH2 【101 警專】 )  下列何者是氧化還原反應? 食鹽溶於水 光合作用 鹽酸加氫氧化鈉 銀離子與氯離子結合形成氯化銀沉澱 【101 警專】 )  某生將回收之鋁罐剪成數片,加入過量的 KOH 水溶液並加 熱,發現產生氣體甲,過濾水溶液後,在濾液中逐滴加入 H2SO4,先產生沉澱乙,續加入 H2SO4 後,沉澱又消失。將 此水溶液之水份部分蒸乾後,靜置得白色結晶丙,丙可為淨 水劑。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甲為氫氣 丙只含一種金屬離子 丙為氫氧化鋁 沉澱乙中若加入大量強鹼則會產生更多的沉澱【101 警專】 )  2.45mL 的甲烷(CH4,16 g/mol)經由一個小孔逸散需要 1.25 min,若同體積的另一氣體通過同樣的小孔需要 2.5 min,下 列何者可能為此氣體? 氦氣(He,4 g/mol) 氮氣(N2,28 g/mol) 二氧化碳(CO2,44 g/mol) 二氧化硫(SO2,64 g/mol) 【101 消警】 )  假設水蒸氣符合理想氣體定律,則在 100℃、1 大氣壓下,水 由液態變成氣態時,體積大約變為原來的幾倍? 456 1700 11040 41200 【101 消警】 )  何種條件之下,可使下列反應的平衡向右移動? 1 NO(g)+CO(g)→ ← N2(g)+CO2(g),△H=-89.3kcal/mol 2 降溫加壓 升溫加壓 降溫減壓 升溫減壓


200

第二部分

實戰測驗暨解析

【101 消警】 ( )  欲中和 0.1M 的氨水 20mL,達當量點所需 0.1M 的鹽酸為多 少? 要多於 20mL 恰為 20mL 略少於 20mL 10mL 【100 警專】 2 ( )  下列中性原子之電子組態分別為:(甲)1s ;(乙)1s 2 2s 2 ; ( 丙 ) 1s 2 2s 2 2p6 3s 2 ; ( 丁 ) 1s 2 2s 2 2p6 3s2 3p6 4s 2 ; ( 戊 ) 1s 2 2s 2 2p6 3s 2 3p6 3d8 4s 2 。則何者是同族元素? 甲乙丙丁戊 甲乙丙丁 甲乙丙 乙丙丁 【100 警專】


第三部分 最新試題暨解析

213

98 年經濟部所屬事業新進職員甄試試題暨解析  今年 (2009 年)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是由三位對核糖體 (ribosome) 構造與功能研究做出巨大貢獻的學者共享殊榮,下列有關「核 糖體」的敘述,何者是有誤的: 核糖體含有 60%的蛋白質與 40%的核糖核酸(RNA) 核 糖體的功能是製造細胞所需的蛋白質 科學家可透過核糖體 運作機制的研究,找出可以治療疾病的抗生素 人體和細菌 的核糖體並不相同 :核糖體含 60%RNA 與 40%蛋白質 人體核糖體(80S)由 40S 與 60S 亞基組成,細菌核糖 體(70S)由 30S 與 50S 亞基組成  下列現象共有幾項沒有化學反應的進行? 鐵的生銹霧的生成太陽能熱水器的作用螢火蟲的發光 冰箱中冷媒的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霓虹燈的燈光 3項 4項 5項 6項 :氧化反應;凝結現象;光能轉化為熱能;螢光 反應;吸熱現象;氧化反應;電子躍遷現象 其中無化學反應  下列哪一組是屬於同素異形體的關係? 石墨與鑽石 水與重水 一氧化碳與二氧化碳 鈾 238 與鈾 235 :元素皆為 C,但結構不同  下列分子的路易斯(Lewis)結構何者正確? 

 : Cl 應有 7 個價電子  Be 只有 2 個價電子


214

第三部分

最新試題暨解析

 P 應有 5 個價電子  下列何種方法無法將暫時硬水之 Ca、Mg 離子去除?  加 入 Na 2 CO3  加 熱 至 沸 騰  加 入 HCl 加入 C17 H 35 COONa :加入 HC1 後, CaCl2 、 MgCl2 均可溶於水,無法沈澱以 去除之  下列鹽中,何者不溶於或微溶於水?  Na 2SO 4  MgCl2  BaSO 4  Ba(NO3 ) 2 :Ba 為 IIA 族,其硫酸鹽難溶於水  下列何種元素具有奇數個中子和奇數個質子? 31 40  11 H  15 K  107  19 K 47 Ag :無中子 (1  1  0) 偶數中子 (31  15  16) 偶數中子 (107  47  60) 奇數中子 (40  19  21) ,且質子數為 19  下列諸離子,何者與氬(Ar)原子有相同電子數?  Na   S2   Mg 2   Br  :電子數為 18  下列化合物或離子的幾何形狀,何者非正四面體?  SF4  CCl4  BF4   Zn(NH 3 ) 42  :翹翹板形,其餘均為正四面體  重量比為 2:7 之 CH 4 與 C2 H 4 兩氣體混合物之分壓比為?  1:2

 1:3

 2:5 2 7 :分壓比=莫耳數比= : =1:2 16 28  依據價鍵理論,在 [Ni(CN) 4 ]2  錯化合物中,其中心金屬混成軌 域為:  sp3  d 2sp

 2:3

 dsp 2

 d 2sp3

:平面四邊形, Ni 2  混成軌域 dsp 2  湖泊、水庫優養化之主要原因為下列何種物質之排入所造成?  NO3  SO 4 2   N,P  H 2S :N,P 可促進藻類生長


第三部分 最新試題暨解析

 下列何者不是溫室效應氣體?  CH 4  SO 2  CO 2  CFCs : SO 2 為形成酸雨之氣體  C2 H 6 O 之可能結構異構物為: 乙醇與乙醚 甲醇與乙醚 乙酸與乙醚 甲醚與乙醇 : CC  OH (乙醇)或 C  O  C (甲醚)  下列各化合物,何者含有與 BF3 相同的混合鍵結? 苯 乙炔 四氯化碳 : BF3 為 sp 2 鍵結  sp 2

 sp

 sp3

215

二氟化鈹  sp

 下列化合物不含參鍵與環狀構造,則 1 分子中具有最多雙鍵者 為:  C7 H14  C12 H18  C17 H 34  C20 H 24 : Cn H 2n 含一雙鍵 Cn H 2(n  x ) x 愈大,雙鍵愈多 x 0 x 3 x 0 x 8  用乙二醇與對苯二甲酸為原料可合成出: 聚丙烯 聚酯纖維 聚醯胺纖維 奧綸纖維 :乙二醇之羥基與對苯二甲酸之羧基經縮合反應形成酯 基,故可合成聚酯纖維。  有 a 克的鎂片在氧中完全燃燒生成 b 克的氧化鎂,則鎂的原子 量為: 8a 16a 24a 32a     ba ba ba ba :設 Mg 原子量為 x 因 Mg  1 2 O 2  MgO a b 係數比 Mg : MgO  1:1  :  16a  (b  a)x x x  16 16a x ba  某有機化合物 6.51 克完全燃燒以後,得到 20.47 克的 CO 2 及 8.36 克的水,此有機化合物最可能是下列何物質?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