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偵查
目錄
Crime Investigation
Contents
第一篇 第一章 第二章
犯罪偵查總論 ....................................... 1 犯罪偵查之目的................................ 3 犯罪偵查之原則................................ 4
【專題討論:警察對於新聞事件之處理方式】 .............6 ◎精選題庫 .........................................................................8 第一部分:測驗題.........................................................8 第二部分:申論及實例題...........................................10
第三章
刑事訴訟法...................................... 13
◎精選題庫 .......................................................................24 第一部分:測驗題.......................................................24 第二部分:申論及實例題...........................................30
第四章
刑事案件之受理、通報 與責任劃分...................................... 35
【專題討論:告訴不可分原則】 ...................................37 ◎精選題庫 .......................................................................45 第一部分:測驗題.......................................................45 第二部分:申論及實例題...........................................52
第五章
偵查之權限劃分.............................. 56
◎精選題庫 .......................................................................62 第一部分:測驗題.......................................................62 第二部分:申論及實例題...........................................69
–目錄 1–
第二篇 第一章
偵查技巧 ............................................. 73 現場處理 .......................................... 75
◎精選題庫 .......................................................................77 第一部分:測驗題.......................................................77 第二部分:申論及實例題...........................................79
第二章
現場保全 .......................................... 82
◎精選題庫 .......................................................................84 第一部分:測驗題.......................................................84 第二部分:申論及實例題...........................................86
第三章
調查訪問 .......................................... 89
◎精選題庫 .......................................................................90 第一部分:測驗題.......................................................90 第二部分:申論及實例題...........................................91
第四章
追捕逃犯 .......................................... 96
◎精選題庫 .......................................................................97 第一部分:測驗題.......................................................97 第二部分:申論及實例題.........................................100
第五章
勘察採證 ........................................ 104
【專題討論:李昌鈺博士對證物之分類】 .................119 ◎精選題庫 .....................................................................121 第一部分:測驗題.....................................................121 第二部分:申論及實例題.........................................126
第六章
重要之犯罪偵查理論 .................... 130
◎精選題庫 .....................................................................134 第一部分:測驗題.....................................................134 第二部分:申論及實例題.........................................136
–目錄 2–
第七章
第三人秘密蒐集資料.................... 138
◎精選題庫 .....................................................................141 第一部分:測驗題.....................................................141 第二部分:申論及實例題.........................................146
第八章
查察防制........................................ 154
◎精選題庫 .....................................................................155 第一部分:測驗題.....................................................155 第二部分:申論及實例題.........................................156
第九章
跟蹤、監視與通訊監察................ 159
◎精選題庫 .....................................................................169 第一部分:測驗題.....................................................169 第二部分:申論及實例題.........................................173
第三篇 第一章
犯罪偵查技巧 ................................... 181 案情研判........................................ 183
◎精選題庫 .....................................................................187 第一部分:測驗題.....................................................187 第二部分:申論及實例題.........................................191
第二章
犯罪分析........................................ 195
◎精選題庫 .....................................................................200 第一部分:測驗題.....................................................200 第二部分:申論及實例題.........................................203
第三章
現場重建........................................ 206
◎精選題庫 .....................................................................208 第一部分:測驗題.....................................................208 第二部分:申論及實例題.........................................210
第四章
偵查計畫........................................ 211
◎精選題庫 .....................................................................212 第一部分:測驗題.....................................................212 –目錄 3–
第二部分:申論及實例題.........................................212
第五章
通知詢問及筆錄製作技巧............ 214
【專題討論:筆錄製作】 .............................................218 ◎精選題庫 .....................................................................221 第一部分:測驗題.....................................................221 第二部分:申論及實例題.........................................226
第六章
測謊與催眠 .................................... 229
◎精選題庫 .....................................................................231 第一部分:測驗題.....................................................231 第二部分:申論及實例題.........................................233
第七章
命案之偵查要領 ............................ 236
◎精選題庫 .....................................................................246 第一部分:測驗題.....................................................246 第二部分:申論及實例題.........................................248
第八章
中毒案件之偵查要領 .................... 249
◎精選題庫 .....................................................................252 第一部分:測驗題.....................................................252
第九章
煙毒犯罪之偵查 ............................ 254
◎精選題庫 .....................................................................265 第一部分:測驗題.....................................................265 第二部分:申論及實例題.........................................268
第十章
火災案件之偵查要領 .................... 275
◎精選題庫 .....................................................................279 第一部分:測驗題.....................................................279 第二部分:申論及實例題.........................................280
第十一章
竊盜案件之偵查要領................ 281
◎精選題庫 .....................................................................283 第一部分:測驗題.....................................................283
–目錄 4–
第二部分:申論及實例題.........................................285
第十二章
擄人勒贖案件之偵查要領........ 287
◎精選題庫 .....................................................................289 第一部分:測驗題.....................................................289 第二部分:申論及實例題.........................................291
第十三章
詐欺、肇事逃逸、著作權、 商標權等案件之偵查要領........ 295
◎精選題庫 .....................................................................297 第一部分:測驗題.....................................................297 第二部分:申論及實例題.........................................299
第十四章
少年事件之偵查要領................ 302
◎精選題庫 .....................................................................307 第一部分:測驗題.....................................................307 第二部分:申論及實例題.........................................309
第十五章
軍人犯罪之偵查要領................ 313
◎精選題庫 .....................................................................315 第一部分:測驗題.....................................................315
第十六章
涉外案件之偵查要領................ 317
◎精選題庫 .....................................................................319 第一部分:測驗題.....................................................319 第二部分:申論及實例題.........................................321
第十七章
性侵害案件之偵查要領............ 322
◎精選題庫 .....................................................................328 第一部分:測驗題.....................................................328 第二部分:申論及實例題.........................................330
第十八章
兒童及少年性交易案件之 偵查要領.................................... 336
◎精選題庫 .....................................................................339
–目錄 5–
第一部分:測驗題.....................................................339 第二部分:申論及實例題.........................................340
家暴案件之偵查要領................ 341
第十九章
◎精選題庫 .....................................................................346 第一部分:測驗題.....................................................346
第二十章
洗錢、組織、流氓案件之 偵查要領 .................................... 347
◎精選題庫 .....................................................................353 第一部分:測驗題.....................................................353 第二部分:申論及實例題.........................................354
第二十一章
電腦犯罪與刑事資訊系統 運用 ........................................ 356
◎精選題庫 .....................................................................363 第一部分:測驗題.....................................................363
第四篇 第一章
刑事鑑識概要 ................................... 365 指紋概說 ........................................ 367
◎精選題庫 .....................................................................374 第一部分:測驗題.....................................................374
第二章
槍砲、彈藥及其他爆裂物鑑識.... 377
◎精選題庫 .....................................................................384 第一部分:測驗題.....................................................384
第三章
血液 ................................................ 388
◎精選題庫 .....................................................................394 第一部分:測驗題.....................................................394
第四章
精液與唾液之鑑驗 ........................ 398
◎精選題庫 .....................................................................400 第一部分:測驗題.....................................................400
–目錄 6–
第五章
DNA 鑑驗 ...................................... 402
◎精選題庫 .....................................................................408 第一部分:測驗題.....................................................408
第六章
文書、印文鑑定............................ 412
◎精選題庫 .....................................................................416 第一部分:測驗題.....................................................416
附錄
最新歷屆試題 ....................................... 419
–目錄 7–
004
第一篇
犯罪偵查總論
第二章
犯罪偵查之原則
依警政署所頒發之警察偵查犯罪手冊第 3 點規定,偵查犯罪應遵守之原則 為民主、法治、科學、人權,以下分別說明之:
一、【民主原則】: 憲法第 2 條規定:「中華民國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此為民主原則在憲法 上之依據。粗略而言,民主原則之特徵有:一、「統治者與被統治者需具有 一致性」;二、「多黨政治」;三、「多數決」;四、「基本權利之保障」。
二、【依法行政原則】: 法治國原則有諸多派生子原則,諸如「憲法最高性原則」、「基本權利之保 障」 、 「權力分立」 、 「依法行政」 、 「法安定性」 、 「信賴保護原則」 、 「權利救濟」 、 「罪刑法定」、「誠實信用」等原則,在犯罪偵查中最重要者乃「依法行政」 原則,簡言之,國家機關欲限制人民之權利,或雖未侵害人民權利,但所作 成之決定對國家有重大影響時,即必須有法令之依據。
三、【科學原則】: 依據偵查手冊第 6 點:「偵查刑案應以現場為基礎,運用科學器材與方法, 細心勘查,切實調查,深入研析,發掘線索,合法取證,並配合刑事科學鑑 識技術證明犯罪及確定犯罪嫌疑人。」諸如血液、指紋、去氧核醣核酸(DNA) 之鑑定等。凡此均為科學原則之體現。 另依偵查手冊第 7 點:「偵查刑案,每一行動必須保持冷靜,審慎思考,並 本於虛心求證之科學精神,切忌先入為主之主觀判斷,疏忽情報資料之價值 運用。」
第二章
犯罪偵查之原則
四、【人權保障原則】: 基本人權之保障為憲法所明訂,所有國家機關皆必須予以遵守。而警察機關 實施犯罪偵查,無法避免地需使用強制處分或其他可能侵害人民基本權利之 手段,是以人權原則與警察偵查犯罪實具有密切關係。
五、【迴避原則】: 刑事訴訟法第 2 條明訂實施刑事訴訟程序之公務員必須恪遵「客觀性義務」 , 對被告不論有利、不利均需一併注意,若偵查人員與被告或犯罪嫌疑人、證 人具有親屬關係;或雖無親屬關係,但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時,實難期待偵 查人員能嚴守客觀性義務。是依偵查手冊第 8 點規定: 「執行偵查任務人員, 必須公正無私,如與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或關係人具有親屬關係,或與其執 行職務有偏頗之虞時,應予迴避。」
六、【秘密原則】: 秘密原則一方面保護犯罪關係人之名譽與安全,免其在偵查階段即曝光造成 全民公審或其他危及其人身安全之情事發生;另一方面,使偵查機關能掌握 資訊優勢,防止犯罪嫌疑人掌握偵查人員偵辦方向、方式與進度,增加偵查 之困難。
七、新聞處理原則(詳後述專題討論)。
005
006
第一篇
犯罪偵查總論
◎警察對於新聞事件之處理方式 此部分與刑事訴訟法第 245 條第 1 項「偵查不公開原則」有關,由於犯罪偵查 過程當中,必須保護關係人之安全名譽及偵查機關之「資訊優勢」,故適時、 適式地保密案情有其必要。在某些重大社會案件中,或需民眾協助提供資訊, 或需適度讓社會大眾知悉案情內容以免恐慌,抑或使民眾知所防範,因而必須 在適當之限度內公開案情。不可諱言,在實務偵查犯罪之過程中,偵查人員對 新聞事件之處理原則尚有改進空間,此即如同學者所批評,刑事訴訟法第 245 條第 1 項所揭示之「偵查不公開原則」未規定違反效果,充其量只是訓示規定, 無任何法律效力可言,更遑論上開目的的達成。有鑑於此,「警察機關新聞發 布暨傳播媒體協調聯繫作業規定」以及「檢察、警察暨調查機關偵查刑事案件 新聞處理注意要點」即有所規範,而在以往的考題當中,對於新聞的處理方式 亦常為考題焦點所在,以下即分別加以整理說明。 一、概說: 刑事案件總是引起社會大眾之高度關注,也經常吸引大批新聞媒體採訪。 惟新聞媒體之報導有時與刑事訴訟法上偵查不公開原則、被害人、犯罪嫌 疑人及其他相關人員之名譽權、隱私權處於緊張關係。稍有不慎,極可能 造成被害人之二度傷害或喪失緝捕犯嫌之契機。在犯罪偵查實務上,偵查 機關亦經透過新聞媒體,協請社會大眾提供犯罪線索或協尋犯罪嫌疑人、 被害人。因此,全體偵查人員皆應恪遵前述「警察機關新聞發布暨傳播媒 體協調聯繫作業規定」以及「檢察、警察暨調查機關偵查刑事案件新聞處 理注意要點」之相關規範,始能在維護人民權利並妥適處理新聞事件之情 況下,順利偵查犯罪。 二、得發布新聞之人員: 主官(管)。 發言人。 經主官(管)指定之人員。
第二章
犯罪偵查之原則
→其餘警察人員一律不得對外發布新聞。 三、新聞發布原則: 依檢察、警察暨調查機關偵查刑事案件新聞處理注意要點第 4 點規定,偵 查終結前原則上不得公布犯罪偵查之相關資訊。然為維護公共利益、保護 合法權益而有必要,且有下述法定原因時,得由發言人適度發布新聞: 現行犯或準現行犯,已經逮捕,其犯罪事實查證明確者。 越獄脫逃之人犯或通緝犯,經緝獲歸案者。 對於社會治安有重大影響或重大經濟、民生犯罪之案件,被告於偵查中 之自白,經調查與事實相符,且無勾串共犯或證人之虞者。 偵辦之案件,依據共犯或有關告訴人、被害人、證人之供述及物證,足 以認定行為人涉嫌犯罪,對於偵查已無妨礙者。 影響社會大眾生命、身體、自由、財產之安全,有告知民眾注意防範之 必要者。 對於社會治安有重大影響或重大經濟,民生犯罪之案件,依據查證,足 以認定為犯罪嫌疑人,而有告知民眾注意防範或有籲請民眾協助指認之 必要時,得發布犯罪嫌疑人聲音、面貌之圖畫、相片、影像或其他類似 之訊息資料。 對於社會治安有重大影響之案件,因被告或犯罪嫌疑人逃亡、藏匿或不 詳,為期早日查獲,宜請社會大眾協助提供偵查之線索及證物,或懸賞 緝捕者。 四、刑事案件之新聞發布應注意下列原則: 偵查不公開原則。 當事人名譽權及隱私權之保障。 恪遵檢察、警察暨調查機關偵查刑事案件新聞處理注意要點及研究結 論。 五、違反檢察、警察暨調查機關偵查刑事案件新聞處理注意要點之法律效果: 行政責任:按情節輕重予以申誡記過或記大過之處分。 刑事責任:刑法洩漏國防以外秘密罪。
007
第四章
刑事案件之受理、通報與責任劃分
第一部分:測驗題 依據「各級警察機關處理刑案逐級報告紀律規定」,以下各項敘述, 何者錯誤?
A
受理報案發現刑案未破,破案始報,發、破期間相
隔48小時以上,稱為遲報 大),列為虛報
陳報偏頗不實(以大報小或以小報
拒絕或推諉受理民眾刑案報案者,以匿報論處
普通刑案之發生與破獲雖不必通報偵防中心,但經發現未填報刑 案紀錄表者,視為匿報 普通刑案之發生與破獲雖不必通報偵防中心,但經發現未填報 刑案紀錄表者,依據各級警察機關處理刑案逐級報告紀律規定 第5點,此種情形應視為匿報,故本題應選。 受理報案發現刑案未報、破案始報,發、破期間相隔48小時以上者, 稱為?
匿報
虛報
遲報
A
補報
依據各級警察機關處理刑案逐級報告紀律規定第5點,匿報之認 定標準如下:重大刑案之發生與破獲,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視 為匿報:隱匿刑案之發生與破獲,既不依規定通報偵防中心, 亦不填報刑案紀錄表者。受理報案發現刑案未報,破案始報, 發、破期間相隔48小時以上者。普通刑案之發生與破獲雖不 必通報偵防中心,但經發現未填報刑案紀錄表者。 人民告發犯罪案件,只需? 告犯罪事實
檢附罪證資料
知悉犯人
申
C
請求處罰犯人
不問何人知有犯罪嫌疑者,得為告發,刑事訴訟法第240條定有 明文。而告發時僅需向受理機關申告犯罪事實,無須指明犯罪 行為人。 受理或發現刑案時不報告,破案後才報告者,稱為: 遲報
虛報
謊報
匿報
A
045
046
第一篇
犯罪偵查總論
參精選題庫解析第2題。 訊問被害人,若發現犯罪事實之一部或全部為告訴乃論之罪,而未 經告訴時?
不必主動詢問其是否告訴
法未明定詢問人之義務,不必理會
B
應詢問其是否告訴
先查明被害人是否成年,
再詢問其是否告訴 犯罪事實全部為告訴乃論之罪且被害人相同時,若其行為為一 個且為一罪時(如接續犯、繼續犯),其告訴或撤回之效力固及 於全部。但如係裁判上一罪,由於其在實體法上係數罪,而屬 數個訴訟客體,僅因訴訟經濟而予以擬制為一罪,因此被害人 本可選擇就該犯罪事實之全部或部分予以追訴,被害人僅就其 中一部分為告訴或撤回,其效力應不及於全部,此即告訴客觀 不可分原則。被害人對於告訴乃論之罪是否提出告訴會影響將 來檢察官得否合法起訴,因此,司法警察受理告訴乃論之罪報 案時,應詢問被害人是否提出告訴。 告訴乃論之罪,對於共犯之一人告訴,其效力及於其他共犯,稱為? 告訴不可分
公訴不可分
審判不可分
A
偵查不可分
告訴乃論之罪,對於共犯之一人告訴或撤回告訴者,其效力及 於其他共犯。但刑法第239條之罪,對於配偶撤回告訴者,其效 力不及於相姦人(參刑事訴訟法第239條)。 告訴乃論之罪,其告訴應自得為之人知悉犯人之時起何時為之? 一年內
六個月
三個月
B
一個月內
告訴乃論之罪,其告訴應自得為告訴之人知悉犯人之時起,於 六個月內為之。得為告訴人之有數人,其一人遲誤期間者,其 效力不及於他人(參刑事訴訟法第237條)。 以下針對告訴乃論案件之敘述,何者錯誤? 者,應出具委任書狀 力不及於其他共犯 員會聲請調解
由代理人代為告訴
B
對於共犯之一人告訴或撤回告訴者,其效 為減輕人民訟累,得疏導和解或轉介調解委
撤回告訴,應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
參精選題庫解析第6題。 有關單一窗口受理報案及填報三(四)聯單之規定,下列何者錯誤? 汽車失竊案件應填具四聯單
無法確定是否成案,而報案人堅
B
第四章
持索取時,仍應填具三聯單
刑事案件之受理、通報與責任劃分
三聯單應妥存3年備查
民眾以傳
真或信函方式報案者,依文書處理作業規定掛號、簽核、分辦 依據警察機關受理民眾刑案報案作業要點第7點,無刑案現場致 不能勘查確認所報案情是否成案,而報案人堅持索取報案三聯 單時,轄區分局得以書函或簡便行文表等書面文件,核實答覆。 有關警察機關受理民眾親自報案非本轄刑事案件時,除應即製作報
D
案筆錄外,並應於幾小時內將筆錄及受理報案紀錄影本陳報分局? 2小時
8小時
16小時
24小時
依據警察機關受理刑事案件報案單一窗口實施要點第4點,非本 轄案件而民眾親自報案者,應即製作報案筆錄,並於24小時內 將筆錄及受理報案紀錄影本,陳報分局,由分局另函送管轄分 局繼續偵辦。 受理刑事案件報案單一窗口流程,對於民眾親自報案者,受理單位 受理非管轄案件時,下列何者非其處理程序? 填報
受理
C
通報
移轉管制
依據警察機關受理刑事案件報案單一窗口實施要點第4點,司法 警察受理非管轄之刑事案件處理程序如下:民眾親自報案 者,應即製作報案筆錄,並於24小時內將筆錄及受理報案紀錄 影本,陳報分局,由分局另函送管轄分局繼續偵辦,並副知報 案人,如因情況急迫,應即通報或將有關資料先行傳送後,再 另函補送正本。民眾以電話報案者應予以受理並記錄,即時 通報並傳送受理報案紀錄予管轄分局勤務指揮中心處理。民 眾以傳真或信函方式報案者,應依文書處理作業相關規定掛號 列管,並即函轉或傳真通報管轄分局處理。上開處理情形並應 函復報案人。 依警察機關受理刑事案件報案單一窗口規定,受理汽、機車失竊案 件,如係被害人親自報案者,依規定須開具? 單
三聯單
一聯單
二聯
四聯單
依據警察機關受理刑事案件報案單一窗口實施要點第4點,警察 機關受理汽、機車失竊案件,如係被害人親自報案應依前項
D
047
048
第一篇
犯罪偵查總論
規定辦理,由發生地警察單位查證屬實後,依規定開具四聯單, 如係以電話或傳真或(電子)信函報案者,仍應依前開規定轉 由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以便開具報案四聯單。 由一一○報警台或各級勤務指揮中心轉達之案件,經線上執勤警網
A
接獲,馳往現場處理,交由轄區派出所或分局承辦者,則何人應負 責填具刑案報案三聯單? 刑事組值日偵查員
處理之員警
派出所值班員警
勤務指揮中心執勤人員
依據警察機關受理民眾刑案報案作業要點第5點,由一一○報警 台或各級勤務指揮中心轉達之案件經線上執勤警網接獲、馳往 現場處理,交由轄區派出所或分局接案承辦者,由處理人員填 具。 有關司法警察人員受理報案,下述何者正確? 應勸報案人撤回報案
損害輕微之案件
非本轄案件應命其向管轄機關報案
案方式不以親自報案為限,均應受理並妥適處理
C
報
刑案報案三聯
單之第二聯應交付被害人 民眾報案不論案情巨細及當事人之身分,均應態度誠懇、熱心 受理、立即反應,經調查確認案情屬實後,應填具刑案報案三 聯單。另警察機關受理民眾提供犯罪線索,應指派專人負責, 設置專簿記錄,並注意保密。不論是否管轄之機關,均應立即 親切受理,不得推諉延誤。至於報案三聯之第二聯應交付報案 人(詳參警察機關獎勵民眾提供犯罪線索協助破案實施要點第5 點、警察機關受理民眾刑案報案作業要點第3點、第6點)。 擄人勒贖
D
警察機關受理刑事案件報案單一窗口作法,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D
何種刑事案件應開具「報案四聯單」? 案件
群眾暴動事件
殺人案件
汽車失竊案件
參精選題庫解析第12題。 警察機關接獲民眾報案,不分本案或他轄刑事案件,均應立即受 理,妥適處理
不論特殊、重大或普通刑事案件及當事人身分,
均應受理並立即反應
警察機關對所屬單位受理報案及處置偵辦
情形,應予追蹤考核
民眾報案方式只限親自、電話、傳真或信
第十七章
性侵害案件之偵查要領 (偵查法制)
七、試簡述警察機關辦理「性侵害案件減少被害人重複陳述作業」實施計畫 關於驗傷或證物送驗。
Sol: 依警察機關辦理「性侵害案件減少被害人重複陳述作業」實施計畫進行之案 件,驗傷、採證為重要之偵查程序,專責人員應耐心分析、勸導被害人,於 徵得被害人同意後,應由同性別專責人員陪同至轄內配合本作業設有專業診 療會談室之醫院診療、驗傷及採證。 被害人驗傷、採證過程中如採用陰道攝影儀時,應注意檢附陰道攝影儀之錄 像紀錄併入證物密封附卷。 如屬告訴乃論案件而被害人不願驗傷、採證及提出告訴時,應告知被害人於 告訴期間內仍可提出告訴,惟將來如欲再提出告訴時,恐將無法有效舉證, 並記明於工作紀錄簿,並排除適用本要點。 若被害人至警察機關報案前,已至醫療院所診療、驗傷、採證者,受理報案 單位應依本計畫所定受理報案流程,立即通報該管防治中心指派專案社工員 執行訊前訪視,評估是否適用本要點;並即聯繫該醫療院所洽取所採證物, 相關證物依前述送驗及保管流程辦理。
335
336
第三篇
犯罪偵查技巧
第十八章
兒童及少年性交易案件之偵查要領
一、立法目的: 為防制、消弭以兒童少年為性交易對象事件。 →兒童及少年之定義: 兒童:12 歲未滿。 少年:12 歲以上~18 歲未滿。
12 歲
兒童
18 歲
少年
二、主管機關: 中央:內政部。 直轄市:直轄市政府。 縣(市):為縣(市)政府。
三、性教育之宣導內容: 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以下均稱本條例)所稱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 之課程或教育宣導內容如下: 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錯誤性觀念之矯正。 性不得作為交易對象之宣導。
第十八章
兒童及少年性交易案件之偵查要領
兒童或少年從事性交易之遭遇。 其他有關兒童或少年性交易防制事項。
四、陪同在場及再行傳喚禁止: 在場陳述意見: 本條例第四章之案件偵查、審判中,於訊問兒童或少年時,主管機關「應」 指派社工人員陪同【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再行傳喚禁止原則: 兒童或少年於前項案件偵查、審判中,已經合法訊問,其陳述明確別無訊 問之必要者,不得再行傳喚。
五、安置保護事項: 國小、國中生無故缺席3天以上,學校應主動通報。 主管機關設立關懷中心。 設置專門安置從事性交易或有從事之虞之兒童或少年之「緊急收容中心」 及「短期收容中心」。 設置中途學校。 陪同指認程序: 法官、檢察官、司法警察官、司法警察、聯合稽查小組查獲及救援從事性 交易或有從事之虞之兒童或少年時,「應立即通知」主管機關「指派」專 業人員陪同兒童或少年進行加害者之「指認」及必要之訊問,並於 24 小 時內將該兒童或少年移送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設置之緊急收容中心。 →從事性交易之虞: 兒童或少年有下列行為之一,而有從事性交易之虞者,應依本條例第 15 條至第 18 條規定處理: 一、坐檯陪酒。 二、伴遊、伴唱或伴舞。 三、其他涉及色情之侍應工作。 →經常出入兒童及少年不當進入之場所:X
337
338
第三篇
犯罪偵查技巧
六、少事法之排除適用: 未犯他罪→不適用少事法或社維法: 未滿 18 歲之兒童或少年從事性交易或有從事之虞者,如無另犯其他之罪, 不適用少年事件處理法及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規定。 另犯他罪→適用少事法: 未滿 18 歲之兒童或少年從事性交易或有從事之虞者,如另犯其他之罪,應依 第 16 條至第 18 條之規定裁定後,再依少年事件處理法移送少年法庭處理。
七、處罰態樣: 行為態樣 刑法§227Ⅰ 刑法§227Ⅲ
罰則
對於未滿 14 歲之男女為性交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 對於 14 歲以上未滿 16 歲之男 7 年以下有期徒刑 女為性交
兒童及少年性交易 與 16 歲以上未滿 18 歲之人為 1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 防制條例§22
台幣 10 萬元以下罰金
性交易
→被害人年齡: 14 歲
刑 3 上、10 下
16 歲
刑7下
18 歲
兒少:1 下 10 萬
社維 80:3 萬
八、公告姓名: 公告姓名、照片: 犯第 22 條至第 29 條之罪,經判刑確定者,主管機關應公告其姓名、照片 及判決要旨。 排除適用之情形: 前項之行為人未滿 18 歲者,不適用前項之規定。
103 年警察特考三等考試
103 年警察特考三等考試 甲、申論題部分: 一、偵查人員在實施被害人、檢舉人或目擊證人指認犯罪嫌疑人時,應依循 的指認要領為何?並檢討現行指認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其改進之 道?(犯罪偵查第二回講義-第四節通知詢問課堂明確說明指認程序)
Sol: 指認之性質: 指認之程序,固須注重人權之保障,亦需兼顧真實之發現,確保社會正義實 現之基本目的。如證人於審判中,已依人證之調查程序,陳述其出於親身經 歷之見聞所為指認,並依法踐行詰問之程序後,綜合證人於案發時所處之環 境,足資認定其確能對被告觀察明白,認知被告行為之內容,該事後依憑個 人之知覺及記憶所為之指認客觀可信,並非出於不當之暗示,亦未違背通常 一般日常生活經驗之定則或論理法則,又非單以證人之指認為被告論罪之唯 一依據時,自不得僅因證人之指認程序與相關要領規範或其他學者個人之見 解未盡相符,遽認其無證據能力。 指認要領: 依據警察偵查犯罪手冊第91點:偵查人員,應審慎勘察刑案現場,詳細採取 指紋、體液、痕跡等證物,以確認犯罪嫌疑人。如必須實施被害人、檢舉人 或目擊證人指認犯罪嫌疑人,應依下列要領為之:指認前應由指認人先陳 述犯罪嫌疑人特徵。指認前不得有任何可能暗示、誘導之安排出現。指 認前必須告訴指認人,犯罪嫌疑人並不一定存在於被指認人之中。實施指 認,應於偵訊室或適當處所為之。應為非一對一之成列指認(選擇式指認) 。 被指認之數人在外形上不得有重大差異。實施指認應拍攝被指認人照 片,並製作紀錄表附於筆錄。實施照片指認,不得以單一相片提供指認, 並避免提供老舊照片指認。 另依檢察機關辦理刑事訴訟案件應行注意事項第99點,檢察官對於有必要指
421
422
附錄
最新歷屆試題
認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之案件,為期勿枉勿縱,應審慎為之,確實依照本法之 規定,實施全程錄音及必要時全程錄影,並依案情之需要,以各檢察署所設 置單面指認玻璃及雙向視訊系統,實地操作使用。 指認前應由指認人先陳述犯罪嫌疑人之特徵,於有數人可供指認時,對於可 供選擇指認之人,其外型不得有重大之差異。指認前必須告知指認人,真正 之犯罪嫌疑人並不一定存在於被指認人之中,且不得有任何可能誘導之安排 出現。 檢察官行訊問或檢察事務官行詢問並製作指認之供述筆錄時,應要求證人將 目擊經過、現場視線及犯罪嫌疑人之容貌、外型、衣著或其他明顯特徵等查 證結果予以詳述,命書記官一併附記於筆錄內,以便與指認之結果進行核對 查考。 現行指認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其改進之道 偵查人員於指認過程中不當暗示被害人、檢舉人或目擊證人,致發生指認 錯誤情形。 偵查人員以犯罪嫌疑人另犯他案之錄影畫面或照片,再由被害人、檢舉人 或目擊證人一對一之指認,致發生指認錯誤。 指認人可能因觀察力、記憶力、表達力抑或個人之誠實與否影響指認結果 之正確性。 現行指認程序瑕疵之改進之道 因指認程序可能因前述原因產生錯誤指認之結果,進而造成偵查、審判人員 錯誤認定事實,影響犯罪嫌疑人、被告權益重大,故偵查人員於實施指認時, 應密切注意有無可能發生指認錯誤之情形。例如,指認人於實施指認前已明 確告知無法指認犯罪嫌疑人、指認人於實施指認前對犯罪嫌疑人之特徵描述 與實際情形差距過大、指認時間距離案發時間過久,指認人可能因記憶、觀 察錯誤而為錯誤之指認、指認人與犯罪嫌疑人有利害關係故為錯誤之指認。 二、依據「警察偵查犯罪手冊」的規定,現場應依任務需要,將現有人員(擔 任警戒任務者除外)區分為調查組及勘查組;請分別敘明調查組、勘察組 的任務和注意事項各有哪些?又這兩組人員所取得的跡證或線索應該 要如何處理與整合?(犯罪偵查第三回講義-第九節勘察採證)
103 年警察特考三等考試
Sol: 調查組與勘察組之任務及注意事項: 依據警察偵查犯罪手冊第76點,現場應依任務需要,將現有人員(擔任警戒 任務者外)區分為調查組及勘察組,人力不足時應請求支援。以下分別論述 調查組與勘察組之任務: 調查組: 調查組由刑警大隊長、偵查隊長或資深之偵查人員擔任組長,率同所屬人 員負責現場及鄰近地區之調查、訪問、觀察、搜查,並作記錄。調查組負 責蒐集與刑案相關情資,其任務如下: 訪問被害人、報案人、發現人或其他關係人,瞭解案發時及案發前後, 有無發現任何可疑之人、事、物等,俾發掘可能之線索。 對於現場附近之環境、交通狀況及案發當時之天候、風向、氣溫等進行 必要之觀察。 如案情需要,對於現場相關處所進行搜查,尋找可能遺留之各種跡證。 其他現場調查相關任務。 勘察組: 勘察組由鑑識中心主任、鑑識課(股)長或資深之鑑識人員擔任組長,率 同所屬人員負責現場勘察、採證與記錄。前項如經刑事警察局派員協助現 場勘察時,以該局現場勘察編組組長擔任勘察組長。勘察組負責現場勘察, 其主要任務如下: 運用科學技術與方法勘察現場、蒐集證據,作為犯罪偵查或法庭偵審之 證據。 研判犯罪嫌疑人進出路線、犯罪時間、方法、手段、工具、犯行、過程 等,以明瞭犯罪事實。 採集各類跡證,並依其特性分別記錄、陰乾、冷藏、包裝、封緘,審慎 正確處理,避免污染,並掌握時效,送請警察局鑑識中心、鑑識課或相 關單位鑑驗。 其他現場勘察相關任務。 調查組與勘察組處理跡證之應注意事項: 依據刑事鑑識手冊,調查組、勘察組如實施勘察採證應注意下列原則:勘
423
424
附錄
最新歷屆試題
察人員發現重要跡證時,應迅速報告勘察組長。採取跡證前宜先瞭解跡證 之種類、性狀、型態及其與案情之關係。重要跡證在採取或製模前宜先照 相。採取跡證應使用適當工具,避免沾染其他物質,干擾原有跡證。採 取跡證宜顧及檢驗鑑定之需要量,需全部採取者,應全部採取,無法採取足 夠數量時,應予註明。採取時應同時採取檢驗鑑定所需比對之物及所需之 量,以供比對鑑定之用。無把握或無法採取之跡證,可將原物妥慎包裝, 送請鑑驗機關處理。調查組、勘察組成員所發現之跡證或線索應即刻通報該 組組長,進行分整合、分析、比對。
乙、測驗題部分: 司法警察偵查犯罪時,在下列何種情形下而情況急迫者,得逕行拘提 之: 因現行犯之供述,而未有事實足認為共犯嫌疑重大者
經
被盤查而逃逸者且所犯最重本刑為一年以下有期徒刑之罪者
在
押中之脫逃者
C
有事實足認為有逃亡之虞者
境外犯罪的管轄係依何種順序之警察機關負責管轄: 被害人之工 作地、被害人之居住地、被害人家屬居住地 害人之工作地、被害人家屬居住地 工作地、被害人之居住地
B
被害人之居住地、被
被害人家屬居住地、被害人之
被害人之居住地、被害人家屬居住地、
被害人之工作地 刑案現場的封鎖範圍以三道封鎖線為原則外,必要時得作適當處置, 下列處置何者較為適當? 成立現場指揮中心
驅散觀看群眾
它的成因是心理的特徵
劃設新聞媒體採訪區
有關簽名特徵,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它具有強迫的性質
實施交通管制
B
它在整個犯罪過程中可能是多餘的
D
犯罪
人的簽名特徵並非固定而會經常改變 關於原始現場,下列敘述何者最正確?
除自然變化外,原來發生
之刑案而未經人為及其他因素改變之場所 而未經人為及其他因素改變之場所 及其他因素改變之場所 為及其他因素改變之場所
經過自然天候等改變
動物的踐踏咬食而未經人為
除救、醫護人員的救援醫護而未經其他人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