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Russian Weekly:勝利俄羅斯(下)

Page 1

※第三十五週(20.05.15~25.05.15) 俄羅斯是個兼容並蓄的國家,由於領土面積世界第一,所以國內的民族數量 在世界上也是數一數二。人口數量排在俄羅斯族之後的,是大約佔 4%俄國人口 的韃靼族。韃靼族被視為突厥人的後裔, 在中國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就已經和中 原地區互動。在蒙古帝國在歐洲形成「黃禍」時,韃靼人也隨著蒙古人進入歐洲, 越過烏拉爾山脈,甚至曾經在黑海一帶居住。位於俄羅斯伏爾加河中游的韃靼斯 坦共和國(Татарстан Республикасы) ,前身就是曾與俄羅斯大公國為敵的喀山汗 國。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在十三世紀控 制了黑海、鹹海、伏爾加河中下游,也 就是現在高加索山脈與烏拉爾山脈之間 的土地,並且建立欽察汗國,是為蒙古 四大汗國中面積最大的一個。蒙古帝國 開始衰退後,韃靼人在帝國分裂時建立 了喀山汗國,並且曾經攻打莫斯科大公 國,俘虜了有「失明大公」之稱的瓦西里二世。伊凡三世在十五世紀末停止對欽 察汗國的納貢,並且在十六世紀初把欽察汗國殲滅,終結了蒙古人對俄羅斯大公 國長達兩百多年的統治。伊凡四世在 1552 年把從欽察汗國分裂出去的喀山汗國 也滅掉,讓俄羅斯沙皇國的領土越過烏拉爾山脈。這場戰役被視為歷史上的重大 轉折點,不僅讓俄羅斯開始成為一個多民族、多文化的國家,也讓俄羅斯與蒙古 的國力完全逆轉。如果伊凡四世沒有滅掉喀山汗國,或許俄國就沒有辦法取得廣 大的西伯利亞地區,現在也不會有這麼豐富的天然資源與土地。 在伊凡四世親率十五萬大軍東征後,他在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宮外下令興建聖 瓦西里大教堂,也就是現在的莫斯科地標之一。這座教堂象徵俄羅斯橫跨歐亞兩 週,也象徵俄羅斯在伊凡四世時期的強盛。在以聖人瓦西里為名的教堂完工後, 伊凡四世為了不讓其他教堂比聖瓦西里大教堂更美,所以把建造教堂的工程師弄 瞎,成為一件專制獨裁之下的悲劇。韃靼人的獨立意志一直很強烈,在蘇聯解體 時曾經想要藉著紛亂的時局獨立建國,但最後被葉爾欽用武力恐嚇,韃靼人只好 繼續以共和國的名義,待在俄羅斯聯邦之下。喀山是韃靼斯坦共和國的首都,與 莫斯科、聖彼得堡被稱為「俄國三大歷史文化城市」,也有人把他當成俄羅斯的 第三個首都。韃靼人的信仰以伊斯蘭教為主,在伊凡四世征服喀山後,他強迫韃 靼人改信東正教,因此在喀山也有許多東正教教堂。目前的喀山克里姆林在十八 世紀重建,在凱薩琳女皇的允許之下,韃靼人恢復了傳統的伊斯蘭教信仰,可蘭 經也在不久之後在喀山地區開始流傳。直到俄羅斯帝國末期,韃靼人才能用自己 的語言在劇場演出和出版報紙,因此韃靼文化的重建之路非常崎嶇。好不容易才 恢復了自己的文化,蘇聯成立後,伊斯蘭教信仰與韃靼文化再次被禁止,清真寺 與教堂都被政府拆除或封閉。喀山最有名的庫爾沙里夫清真寺,就是在 1996 開 始重建,直到喀山建城一千週年的 2005 年才完工。 - 137 -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