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港》2021年2月號「未來」

Page 1


梁頌恆:

作為一個流亡者, 我點睇海外翼嘅

「未來」 此文動筆時正值新年前夕,當時筆者收到《自由港》邀請,以「未 來」為題撰文。說到未來,第一時間並非聯想到香港人會不會有煲底相 見、光復香港的一天,而是突然想起練乙錚先生早前一篇名為《給海外 翼朋友淋六桶冷水》的文章,當中其中一段正正是筆者對於香港未來的 擔憂。 「在西方很多幾十年一事無成的流亡運動,包括西藏獨立、古巴復國 等,都是糊里糊塗抗爭幾十年,最後又糊里糊塗地夠鐘消失。」還記得 當我看完這篇文章之後,立即打開維基百科「流亡」條目,見到在歷史 上有不少曾經流亡海外的組織或人士,最終一事無成、客死異鄉,又見 到上面「被視為正在流亡者」的一班香港人,心裏不由自主地湧起一股 不安:我們這些身處海外的香港人,會不會與那些人一樣,毫無寸進只 能在海外虛渡此生,而香港人的抗爭者會隨着一代人逝去而落幕呢?


不過說到「未來」,一時三刻筆者亦無頭緒,因此想了一想,就決定 不如引用練老文章當中的觀點加以延伸,其實在文章入面提及有不少未 來海外香港人可能會遇到的困境,當中有部份其實已經正在發生,倒不 如借這個機會,大家討論一下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以免報上其他流亡運 動的後塵。

一.加強實力,獲得更多籌碼 不管大家是否承認,目前單純倚靠道德感召的國際線已經到達極限, 難以取得更多成果,外國政府亦沒有可能單憑一句民主人權就無上限的 支持香港人,說到底國與國之間交涉的核心依然是不同國家的利益與立 場。 如果未來大家對於國際線依然有一定期望,希望能夠在與外國交涉上 得到更多進展,我們必須得到更多除了「人權」「民主」以外的籌碼。 大家不妨想一想,如果現在眾多流亡者撇除了「香港抗爭者」這個身份 之後,我們還剩什麼?財力?技術?情報網?軍力?影響力?如果我們 撇除「香港抗爭者」這個身份之後一無所有,在這個單純用道德感召已 經做到極限的時候,我們又怎能幻想會有更多進展呢? 當然,「香港人」並非一無所有,香港人的確有一定財力,亦都並不 欠缺各種技術的人才,但是我們要怎樣去整合目前零碎的各種資源,將 他們轉化成為國際性的「籌碼」,相信絕非個人又或一兩個組織能夠做 到。

二.傳承以及協調 練老文中的第二點是流亡者的泡沫化,主要論點包括隨着時間流逝, 新一代比起香港事務會更加關心當地發生的事情,導致身份認同淡薄, 令到反抗運動經歷一代人之後就此消失。而另一點則指出海外組織有機 會因為正統性以及代表性,彼此之間攻伐不停,最終互相湮滅。 首先第一點,離散海外的新生代會對當地事務更加感興趣,這一點自然 是理所當然,但會否就此失去香港人的身份認同筆者就有保留。筆者認 為身份認同最主要可以透過兩方面,一方面通過一些重大事件勾起他們 對於身份的共鳴,就例如反送中抗爭有不少在海外出生、成長的第二、


三代香港人,而這一場抗爭確實增加他們對於香港人這個身份的認同。 當然,面對香港目前的高壓環境,未來是否會繼續出現這些能夠勾起共 鳴的重大事件,筆者對此依然保持一個較為悲觀的態度。 至於另外一方面,筆者認為身份認同某程度上與我們的環境息息相關, 就用香港作為例子,港共政權是如何將香港下一代赤化?教育、文化輸 出這些手段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假若一班年輕人從小到大以普通話學 習中文,玩抖音,接觸的是中國給予的資訊,自自然然就會受到薰陶。 那麼如果一個第二代的香港人,從小到大學校都會有部份科目以廣東話 教授,身邊接觸的是香港人創立的媒體,甚至連日常娛樂方面都與香港 人社群息息相關,這樣又是否能夠改善下一代對於身份認同淡薄這個問 題呢?不過與第一點相同,這是一個非常龐大、耗時甚大的工程,絕非 單一人士或者組織能夠做到,但筆者認為仍然不失一個方向。 至於流亡組織是否會為了爭奪正統性、代表性互相攻伐這一方面,筆 者其實並不太擔心。自從2014年香港人開始批判大台主義之後,對於單 一組織壟斷代表性或者正統性一事已經出現非常之高的警惕,甚至到達 潔癖的地步。哪怕未來真的會出現所謂「大台」,亦絕非如同過去一樣 由單一組織、派系主導,更可能會出現的是一個有足夠代表性,由不同 組織參與的「平台」,因此對於這方面可能出現的糾紛無需太過擔憂。

三.權力制衡 練老文中所提及的第三點,則是組織的腐化。由於流亡組織在運作上難 免採用高壓一元化領導,亦缺乏法治和社會監督,從而產生各種弊端, 同時文中以中共及同盟會為例,指出有不少歷史上的流亡組織,例如中 共又或者同盟會都曾經出現過腐化問題。 對於腐化這個問題,其實無需太過擔心,比起背後有蘇聯的中共以及 日本支持的同盟會,香港流亡組織在資源方面更加倚賴群眾支持,一旦 腐化亦會遭受群眾唾棄,假使今日如果有流亡人士用捐款吃喝玩樂,相 信不久亦會失去群眾支持。而且香港的抗爭並非上述兩者一樣那種由上 而下的結構,更多是倚賴不同組織、人士互相連結的一種網狀結構,因 此就算出現個別人士腐化墮落,亦都可以輕易地與其他抗爭者取代他們 的角色,因此單純一兩個人喪失鬥志、自甘墮落對於整個局勢影響其實 有限。


至於由於不同派系、資源所引起的紛爭,這一點絕非流亡革命黨的專 利。回顧2014年至今的香港,一直都充斥着無數鬥爭,有的是因為立 場、有的是為了資源,總言之紛爭從未消失,某程度上香港人的抗爭是 可說是等同於香港人的紛爭史。雖然我們沒有辦法將紛爭徹底消滅,但 是回望過去抗爭,鬥爭最激烈時往往是由於抗爭停滯不前,開始將矛頭 由外部轉向內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雨傘革命後期,以及2020年中至今 的局勢,相反只要能夠在不同方面取得一定進展,以及能夠給予一個明 確方向,這種內部矛盾就能夠些微減少。 當然嘗試建立一個權力制衡制度,盡可能調解這些不公和糾紛亦是一 個可行方向,當然這一點需要有足夠代表性和認受,目前亦都非常難以 做到。至於那些自甘墮落、不事生產的垃圾們,就由他去罷,我們不要 浪費時間在垃圾身上好嗎?

四.提供物資以外的支援 對於文中所提,有流亡者因為不適應外國生活環境選擇回流送頭,相信 這些例子並不太多,當中更多的是所謂「回流」有不少是單純「認為」 自己有「一定」風險,選擇去海外暫避風頭,當認為安全時就返港,其 中打着流亡者旗號去海外免費旅遊者亦屢見不鮮。但其實更多的是,儘 管不適應流亡生活依然堅持在海外求生。當然在心理上出現沉重壓力是 一個不爭的事實,但對於一班年輕人能夠有勇氣走上前線已經實屬難 得,我們又怎能夠要求每一個人都有鋼鐵一樣的意志呢? 流亡者所面對的,除了練老所說的「沉悶的環境和孤獨的長時間」之 外,就是不知自己有什麼可做的徬徨以及對於未來的迷惘。在這一方 面,其實筆者認為可做之事仍然有很多,例如提供在不同國家留學、居 留、申請庇護的資訊以及情報,這一點其實目前已經有一些組織,例如 避風驛在進行相關工作,當然可以做得更多。 至於無事可做的徬徨和孤獨,筆者其實一直建議海外組織能夠讓流亡 手足負責一部份工作,無需特別看待,亦無需他們去公開自己流亡者的 身份,單純當是一個海外港人即可。一方面令他們在海外依然能夠為香 港抗爭作出貢獻,同時減輕海外組織面臨的人力資源負擔,亦可以通過 參與團隊工作排解流亡生活帶來的沉悶和孤獨,這一點其實曾經聽過有 類似計劃,希望日後該計劃能夠順利展開,暫且先賣個關子。


對於最後兩點,其實筆者並無太多想法,因此不做點列一併寫出好了。 要香港人學猶太人將信念和文化傳承二千多年自然難比登天,但欣賞學 習有他人的堅毅傳承終歸沒有壞處。但和猶太人被羅馬征服之後喪失鬥 志相比,香港人至少至今仍然繼續堅持,並無灰心氣餒。如今依然有不 少海外港人繼續抗爭,不少流亡者依然在不同崗位上繼續努力,筆者亦 都曾經聽聞不少案例,有移民海外的香港人剛剛到步,凳子尚未坐暖就 聯絡當地港人組織希望能夠出一分力。 的而且確要香港人堅持多如牛毛的規矩並不現實,要等待二百年甚至 二千年方能復國香港人的未必認同,但香港人依然擁有一些猶太人復國 史所沒有的東西,筆者亦不認同盲目地去以其他民族的歷史為師,香港 人要做的是以我們所擁有的文化背景,我們的優勢和劣勢為基,走出一 條屬於香港人的道路。 當然筆者亦非什麼學者或者專家,流亡亦只不過是初體驗,上述很多 內容亦稱不上什麼學術討論,充其量只是一些個人經驗以及見解,希望 能夠起到拋磚引玉之效,令大家在相關方面能夠有更多的討論。 順帶一提,未知大家會否發現,在上文當中筆者有不少的想法,其實都 非常倚賴組織之間更加緊密地合作、整合目前香港人所擁有的資源以及 一個有一定代表性的平台。其實早前亦都有手足提出一個叫做影子議會 的構思,希望能夠透過一個民主機制去選出香港人的代表,並利用這個 平台去加強大家之間的合作,如果有興趣可以去他們的網頁了解一下, 連結將會附上在文末,另外他們目前正在做公眾咨詢,有興趣的話可以 去寫下你們的意見。 除此之外,筆者早前在海外發起一份聯署,呼籲不同國家議員能夠聲 援香港初選被捕手足,此舉亦得到部份國家議員響應。我們亦都就此行 動開辦了一個專頁,未來有什麼進展亦都將會在這個專頁上更新,有興 趣的朋友可以留意一下。

Free Hong Kong Democrats: https://www.facebook.com/Freehongkongdemocrats/ 影子議會網頁 https://hkshadowparliament.com/zh/



澳洲手足: 推動港人互助,建立港人生活平台

OzStarter:全澳紐首個為香 港人而設的就業平台

一直以來,澳洲作為香港人移民及留學的熱門地方,卻缺少一個真正 屬於香港人的生活平台,因此不少港人初到澳洲,人生路不熟,只能加 入中國人的圈子及社群去尋找工作、住屋等。而一群在澳港人為了解決 這個問題,建立了一個名為「Ozstarter」的工作招聘網頁,希望能夠 協助初來澳洲的香港人尋找工作。

海外港人互助 對於初到海外的香港人,如何尋找工作可說是一個重要課題, 加上武漢肺炎疫情肆虐至今,要在海外尋找一份合適的工作實 屬並非一件易事。 而「Ozstarter」建立的初衷,就是希望一方面能夠讓想招聘香 港人的雇主刊登招聘廣告,另一方面可以令香港人有一個平台 尋找工作,令香港人無需倚賴中國人社群都能夠安然落腳。


提供求職指導 「Ozstarter」除了作為一個求職平台之外,亦會向求職港人 提供各方面的協助,例如修改CV、提供求職指導等等,方便海 外港人尋找工作以及適應澳洲與香港截然不同的求職文化,而 該團隊皆由專業人士所組成,對於協助求職方面亦都有充足經 驗和心得,能夠對求職者提供有建設性以及重要的意見。

未來發展 「Ozstarter」未來除了上述工作之外,亦有計劃會與台灣企 業進行合作,以及努力尋找與本地企業合作的機會,希望能夠 尋找更多就業機會,為在澳港人提供更多不同選擇。 除此之外,住屋亦是初到海外的香港人經常遇到的困難之一, 而「Ozstarter」亦有考慮過當未來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後,假若 情況允許可能會在尋找工作之外,亦會提供尋找住屋服務,希 望能夠進一步協助海外港人生活。

保護香港人形象 隨着越來越多香港人選擇離開香港,漂泊海外,「Ozstarter」 團隊寄語港人去到不同國家,除了要銘記香港本身所擁有的文化 歷史,亦不忘要對當地有更多了解,才能更好地適應當地社會。 而當香港人在外國享有逗留的權利時,亦要為當地社會作出貢 獻,做好自己以捍衛香港人在外的形象。

網頁:ozstarter.com


Stand with HK@JPN

William Lee 「未來日本線要做嘅,就係要 重燃日本人對於香港嘅關注」 ■上圖為William 與多個不同民族組織於日本舉行記者會呼籲日本抵制2022北京冬季奧運會

日本和國際戰線上其他國家不 同,在日本,尤其是大眾媒體,除 了日本語之外你找不到另一種語言 能夠讓你的倡議得到大眾關注。 因此在日本戰線不管是與國會議 員進行游說,抑或是將香港狀況轉 達給日本的受眾時,擁有一定程度 的日文能力就成為一個不可避免的 門檻。 在這個大環境下。日本人以及政 治家透過我們這些當地港人團體接 收資訊時,必定會與其他國家產生

時間落差,亦有可能會對內容產生 誤解,導致日本國會議員為香港發 聲時都必須瞻前顧後,這亦是一直 以來日本戰線難以爭取到重大成果 的原因之一。 其實日本人對於香港並不陌生, 又過去七80年代香港的電影以及歌 曲,乃至到日本人所喜愛的香港民 主女神周庭。都成功令到不少日本 人會對香港產生關注。 而2019年6月爆發的香港抗爭自 然亦不例外。到2020年3月為止,


在這當中所發生的衝突、警暴、強 權威壓統治等等衝擊性畫面的日本 各大媒體報道,這亦提高了日本人 對於香港抗爭的關注。 但可惜的是,自從「國安法」實 施以來,香港人面臨一個比過往更 加壓迫的社會,僅存的言論自由蕩 然無存,不單止大型示威遊行不再 復現,就連一句「光復香港」亦成 了奢侈品。 而這亦令到日本對香港的關注慢 慢消退,更有甚者認為香港的抗爭 已經結束。雖然有部份日本國會議 員一直堅持為香港發聲,但亦僅限 於發聲,實際政治和立法上日本戰 線一直未能夠取得重大成果。 但其實日本對中政策國會議員 聯盟(JPAC)一直爭取於日本成立 馬格尼茨基人權法,而相關草案亦 都已經完成,但仍然要爭取更多國 會議員的支持以確保有足夠票數通 過法案。 遺憾的是,我們一眾海外港人 於日本並沒有投票權,對於日本國 會議員眼中只是一群在日工作或者 留學的香港人,既沒有民意授權, 亦沒有足夠知名度,可說是毫無份 量。而為了令議案成功通過,唯一 方法就是重新於日本帶起香港議題

的話題性,令擁有投票權的日本民 眾都支持香港的抗爭,這就能夠間 接推動國會議員為香港發聲以及作 出實際行動。 在過去,香港議題可說是舉世矚 目,我們無需花費太大氣力就能夠 得到日本人的關注。但在往後的日 子,這個情況不再,要令到日本人 繼續關注香港議題我們需要花費無 數倍的心機和努力。 過去只要站在街頭就會有人駐足 觀看,支持我們的活動,但今日就 算站在街頭亦無人問津,因此日 本戰線未來最重要的就是要重新喚 起日本人對香港的關注,一方面繼 續利用媒體以及有影響力的人士對 香港狀況進行宣傳,這亦是我們在 2021年主要的目標和工作。


不香 是 港 斷 水 癡 獨 斷 糧 人 立 香斷 港電 說 建 之 建 國迷 聯思 夢 國 盟


人文科學不像自然科學,不能透過做實驗去檢驗一個假設是否為 真,故我們只可鑽研歷史,並從以往經驗中汲取教訓,自可借古鑑 今,展望未來。自1980年代起香港民主運動30年,長久以來都以 在香港實現雙普選為中短期目標,繼而帶動中國民主進程為終極目 標。相信本刊讀者會同意,這一代香港人經歷了反廿三條、保育皇 后碼頭、反國教、反高鐵、反水貨客、反東北撥款,香港本土運動 如雨後春筍,民主回歸論作為主宰香港民主運動的金條玉律亦瀕臨 破産。及後2014年匪國宣稱對香港擁有「全面管治權」,瀕死的民 主回歸論宣告壽終正寢,本土、自決、獨立思想蓬勃發展。然後, 雨傘革命、魚蛋革命、2016年立法會選舉DQ、反一地兩檢、香港 民族黨被取締、反修例運動等一連串社會事件,都催生了香港獨立 建國取代民主回歸論成為綱領。民主回歸和香港獨立建國,無可置 疑是截然不同的主張,現列舉部分差別: 民主回歸有2047大限;推動香港獨立沒有具體限期。 民主回歸有階段性勝利;香港獨立志在達成終極目標。 民主回歸只要中短期目標失敗就會集體頓失方向;香港獨立沒有中 短期目標失敗這回事,情緒也固之然不會輕易受制於威權政府。 民主回歸論者妄想能夠與中共談判;香港獨立派與中共無話可說。 上一代香港人對鄰國抱有包裹著糖衣的愛國情懷,趙紫陽回信香 港大學學生會稱香港將會有民主,民意迅即被煽動,轉軚支持「民 主回歸論」。這讓英國就香港前途問題與中國談判失去民意支持, 間接導致主權移交。梁衍華在《香港獨立論》指出,「香港推普旗 手」司徒華和「華夏國學大師」錢穆,推行持續數十年的大中華史 觀洗腦教育,成功把一整代人變成年經的華夏狂熱份子。執迷於「 血濃於水」的華夏狂熱份子一廂情願地預設了,港中之間互動必然 是良性的,亦自不然期盼中國政治走向民主化將會是經濟改革開放 的必然結果。然而,現實卻是匪國走上結合威權政治和市場經濟之 「威權資本主義」,反民主化的世界潮流而行之,竭力回歸斯大林 主義,回歸毛澤東時代。 可是,由歷史經驗以觀,國家之分多於合。縱使勉強合併,亦好夢 難久。 任何國家從事建國運動之先,都需要有一套建國理論做為依據。 無可否認,港中瓜葛千絲萬縷斬不斷,上一代港人對中國尤其是所


謂的文化中國有著深厚感情。所以,確立香港人身份認同,首先要 掙脫中華民族主義加諸於香港人身上的枷鎖,進而捍衛香港獨有的 語言、文化、歷史,並清除中國人口殖民、文化清洗遺留下的禍 根。以排華、拒中、脫支為原則的思想裝備,近來已經有很多優秀 的文章談及,故本文不贅。 接下來,本文將試圖探討假如未來香港浴火重生,成功擺脫中國 魔爪成為獨立主權國家,她將會面對的主要生存威脅。很多人認 為,香港的發展,離不開中國,經濟上如此,政治上如此。反對香 港獨立的人都會問:若香港獨立了,將來水、電及食物從何而來? 這種「香港一向依賴中國提供的水、電及食物,所以香港欠缺獨 立建國條件和資格」的想法,假設了香港只要脫離中國,中共就會 對香港斷水斷電斷糧,香港就死路一條。他們會這樣作繭自縛也是 無可厚非的,皆因長久以來中方宣傳機器不斷強調,祖國供應糧食 和淡水等生存資源予香港,證明祖國對港人的關懷。香港的繁榮穩 定,仰賴祖國各種有形無形的支持。 但這裡必須弄清楚一點:香港向中國購買東江水、新鮮蔬果等, 是關乎買賣交易的行為,涉及實際利益驅動的現實考慮。歌頌中國 惠澤香港、單方面為香港發展作出無私奉獻,是荒謬絕倫的言論。 供水方面,根據水務署統計,2018年的耗水量為12.92億立方米( 包括沖廁用水需求),其中東江水佔57%。擁有向香港供水專營權 的粵海投資公布,2021年至2023年期間東江水的年供水量上限和 每年最終供水量將分別維持在8.2億立方米和11億立方米。2021至 2023年基本水價為48.86億元、49.5億及50.2億元,價格不菲。長 期倚靠單一水源,不單會降低議價能力,還會構成缺水危機。有見 及此,淡水自給自足近年受到坊間關注。然而,為了解決供水自主 問題和掌握香港供水權,英國殖民政府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期遇 上春旱就開始積極強化淡水基建。 即使港督栢立基與之後幾位港督向中國購入食水,1965年東江水 供港後,他們亦從沒有放棄發展香港的獨立供水系統。長春社文化 古蹟資源中心主辦的《水展》的資料庫中談及:「全球首個海上水 塘──船灣淡水湖亦於1968年落成,但港府卻仍繼續規劃容量更 大的萬宜水庫,更斥巨資興建樂安排海水化淡廠,如香港中文大學


政治與行政學系講師李家翹基於多年檔案研究的推論指,殖民地政 府期望減少對東江水依賴的意圖非常明顯。」可惜,這座1975年落 成時為全球最大規模的化淡廠,全功率運作只維持了短短九個月, 及後更被爆破拆卸。新化淡廠將重臨香港,預計2023年落成,可 為香港提供5%至10%的食水。水是不可被取替的獨特資源,要麼 就地解決,要麼受鄰國牽制。減少對鄰國依賴,乃本土派同仝的夙 願。 糧食問題要解決就比食水問題簡單得多了。陳冠中在《中國天朝 主義與香港》道:「香港是自由港,部份食品還可以從遠方進口, 但價格肯定會比較高:如果內地供應比外國進口貴,也會失去市 場。」東講西讀在《沒有中國食物香港人會餓死是天大謊言》分 析政府統計處的數據顯示,2016年1月進口香港的食物當中從中國 以外入口香港的食物佔整體的72.4%。根據《香港在地農業讀本》 (2015年),香港於1960年代曾經擁有高達60%的糧食生産量,到 1980年代,本地蔬菜生産量下跌至佔全港食用量的三分之一,但 即使1990年代商業急速發展,仍能保持30%本地蔬菜自給率。然 而,糧食自給率急遽下降,至2010年代,超過90%的食物依賴外 地進口。香港面對糧食自給率低迷、農地被過度開發問題,近年有 人倡議「農業復耕」運動。除此之外,海外港人亦可以積極在友邦 國確保進口香港食材的來源,用香港人最擅長的買賣交易來回饋香 港。 香港擁有世界級穩定的供電服務,供電可靠性達99.99%,即每 年平均意外停電時間共有三分鐘或以下,表現比國務院轄下國企南 方電網優勝。在香港,燃煤發電佔整體發電容量一半,其次是天然 氣。根據《香港能源統計2019年年刊》的統計數據,在2019年, 全港78.6%的蒸餾煤與其他煤産品及53.1%的木炭均進口自印度尼 西亞。香港傀儡政權近年逐步為聯網買電鋪路,2014年環境局提出 了向匪國央企電方電網購電方案。當時社會反對聲音湧現,認為靠 中國電力生存會喪失能源自主性。 另外,推動香港獨立建國運動,必須內能喚起民眾,外能因應時 勢,說服國際。香港在防務方面則必須有能力保障自己安全,抵禦 來自外界的威脅同時,亦要提防內部滲透。古語有云:「大國有征 伐之兵,小國有備禦之固」指大國有征伐小國的軍力,小國也有防 御大國進犯的策略。梁衍華在《香港獨立論》引了瑞士的例子,值


得香港參考:「瑞士雖然是中立國,但其全體國民皆要服義務役, 接受軍事訓練,並可以在家中管有槍械。…若果瑞士沒有足夠的武 力,則沒有力量去維持中立。」 香港及國際形勢的未來變化莫測,推動香港獨立建國是一個漫長 的旅程,現時惟有潛龍勿用,多回顧香港的前世今生,多吸收外國 的經驗。強身健體,見字飲水。 香港建國聯盟



英 國 首先,我認為現階段香港人需要 港 在海外組織民間力量,在不同嘅社 僑 群建立各種倡議,去接待以及支援 前往海外尋求庇護的手足。現時世 協 界各地有不少有迫切需要尋求庇護 的案例,當中有不少其實難以符合 會 目前國際社會的「救生艇」方案的 要求,例如擁有BNO,又或者例如 鄭 加拿大要求在大學畢業五年之內等 文 等。對於這群手足,香港人不能夠 棄之不理,而是盡可能在海外港人 傑 的能力之內提供足夠協助。

除此之外,海外港人可以多參與 各種海外港人團體,在海外慢慢建 立屬於香港人的小社區,同時慢慢 地去參與當地社區的運動,例如義 工或者各種社區組織等等,從而在 這個過程當中佢繼續講述香港所發 生的事情,壯大港人聲音。而在此 之上則一步步從社區去到地區,乃 至全國性的參與。

建由踏 立參出 港加第 人海一 社外步 區活 做動 起


而在未來亦希望不同國家會出現 有足夠代表性的港人團體,能夠將 香港議題內在化,成為當地的一個 政治議題,讓香港本土目前面臨逐 步中國化的今日,香港人依然能夠 通過這個方法維持國際化的特色。 當未來香港人在海外的社區蓬勃 發展時,我們就需要利用這個優勢 去阻止香港本土出現各種迫害民 主自由以及不符合人權的狀況繼續 發生,當然需要去要求國際社會繼 續關注香港狀況,但除此之餘亦需 要令不同國家考慮在與中國發展經 濟活動時,將人權方面納入考量當 中,甚至要對中國的人權問題表達 出一個強硬態度,去實施符合國際 法的制裁,又或者在貿易協議上要 加入一些先至條款以保障人權狀 況。 而在這個時候香港人需要考慮 的,就是海外港人與留守本土的香 港人如何建立與加強連結,以及如

何在海外香港人當中實施屬於香港 人的民主,而在這部份我個人期待 早前所倡議的影子議會能夠擔當這 個角色,令香港人的民主不單止是 一個虛無飄渺的訴求,而是一個已 經在運作的體制,令香港人能夠通 過這個議會選出能夠代表香港人聲 音的代表,利用這個影子議會在舞 台,給予這些被賦予民意授權的代 表一個正當性,能夠為香港人發 聲。 因此我們都希望海外港人能夠身 體力行,踏出第一步,多參與海外 活動,乃至海外港人的聚會,參加 以及成立各種海外港人組織,甚至 向可靠的組織提供能力範圍以內的 捐助等,又或者向當地政黨或者 NGO進行各種倡議,希望海外港 人能夠在力能所及的範圍內,盡可 能發揮自己的力量。


「未來 那年,不分晝夜,每天在浴火中 奮戰,遍地開花,香港民族創造了 一個如夢似幻的時代,與理想中的 國度好似近在咫尺,但現在,必須 要勇於承認,這場運動已經完結, 但請務必相信,香港民族的夢始 啟,現在,請讓我們承繼先驅者的 意志思索前路,一同完成民族的未 竟之志。 在談大業前,望眾人能先明白, 欲治國者,必先修其身,而修身平 天下的前提乃活於世,所以在此 時此刻,請先思考在後國安法時 代下應如何安身立命,走更長的 路,亦請眾人謹記,每一個人未來 皆有無限的可能,甚至是書寫歷史 的關鍵,我們只有活著才有改變的 希望,而活著亦是對敵人最大的威 脅。希望未來眾人能以自身安全為 前提下行事,勿白白犧牲,在這段

時間內盡最大可能保留有用之軀, 一同保衛我們的家邦,將這個歷史 任務繼續薪火相傳。 可能眾人會質疑,明明每一場歷 史性的革命都需要付出無數血與汗 才能成功,為何我卻反其道而行, 籲眾人以自身安全為前提行事, 這正是我想帶出的第二點,我們 必須三思而後行,做每一個決策前 都需衡量得失再行動,但當我們衡 量後認為應做之事,就算荊棘叢生 也要竭盡全力地做,同時,犧牲後 產生的價值也是我們所需考量的因 素,相信若只要自己犧牲便能光復 家邦,不少人都願成為那人。可 惜,事與願違,此時此刻,無論我 們怎樣以死相逼都無法推動民主的 進步,而我們的犧牲也只是便宜對 家,所以我希望眾人短時間內勿輕 舉妄動,請靜待時機。


未來」

賢學思政 王逸戰

若果我們以史為鏡,便能發現每 一個民族的壯大都需長年累月的累 積,亦必須不斷改革以及拋棄原有 的框架,我們現在雖然選擇伺機而 動,但並不等於要停下一切的抗爭 行動,反而,我們更需自強不息, 待那天來臨前將一切之事準備妥 當,無論是裝備自身的思想或是團 結整個社會的人民,我們都必須盡 己所能地為未來添磚加瓦,令我們 有更大的機會取得歷史的勝利。同 時,無論結果如何,過程都會有戰 友犧牲,但當戰友犧牲後,我們又 該怎樣自處,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 難題,但我希望,若有天我身先士 卒,眾人能踏著我的屍骨,繼續砥 礪前行,也只有這樣,我們才無愧 這條路上的先驅者。

最後,亦希望眾人未來能放下道 德枷鎖,不要再自設底線,因為敵 人所使用的手段已失去人性以及最 基本的道德,我們又何須對畜生 講仁義禮智,請記住,對敵人仁 慈便是對自己的殘忍,心軟只會導 致我們功敗垂成,令先驅者的犧牲 付諸東流,我希望未來不但是和勇 不分,而是更進一步,眾人皆能化 身為縱橫馳騁的戰士,二百萬人馳 騁沙場一同勇武抗爭,與此同時, 我們除了驍勇善戰,在思想上,也 要以香港民族作為人生的信仰,以 光復香港作為終身的目標,只有這 樣,我們才有一絲勝利的可能。 未來,就算艱難險阻,香港民族 也會乘風破浪,終有天會達到重光 的彼岸。


對未來的期盼?

工作,工作, 再工作 僅此而已


今期以未來為主題,希望各位手足能夠講一講大家對於未來的期 望,例如未來有什麼想做、又有什麼要做,有沒有什麼希望大家能 夠做到。但對於未來要做的事情,我們的想法非常簡單:工作,再 工作,不斷工作。 坦白講,我們編輯團隊算不上什麼大人物,亦稱不上有什麼影響 力,我們沒有能力號召幾百萬人上街,亦沒有能力呼籲大家全民勇 武,唯一能夠做到的只是做好自己手頭上的工作而已。有組織想與 其他組織合作,我們便去鋪橋搭路;有人想推動某些事,我們便去 詢問不同海外組織的意見;有人去做遊說工作,我們就事前去做好 資料蒐集和文案,當然仲有每個月一半,門可羅雀的《自由港》。 其實由第一期至今約大半年,當中曾經不少一次有停刊的念頭, 與其繼續營運倒不如將時間放在其他地方,專心做好手頭上的其他 工作,但係為何我們會決定營運至今呢? 儘管今日這本刊物看似沒有太大作用,但未來如何沒有人會知 道,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這個無人問津的刊物也許能夠些許作用呢? 香港每一次重大的轉折絕非偶然,背後其實有無數人以及大家眼中 的小事去帶動,就如同一部機器要有無數零件方能運作。有時筆者 亦不禁會想,今日這一本小刊物會不會在未來的那一天成為這一台 機器當中的一個齒輪,令到這台機器能夠帶着香港人繼續走在這條 名為「光復」的道路上呢? 絕大多數人都只不過是一個平凡人,我們沒有鎂光燈的注視,亦 沒有龐大的資源,能夠做到的只是做好手頭上的每一份工作,哪怕 看起上來再無謂、再微不足道也好,都將它好好完成,然之後繼續 尋找新的工作,繼續完成,就這樣周而復始,聚沙成塔,然之後默 默祈求我們這些「微小」的成果在未來的一場偉大勝利當中出一分 力。所以你問我未來有什麼期望,我只會答你:工作,工作,再工 作。 新的一年,相信在這個環境底下大家都沒有快樂的心情,只好祝 大家今年一切順利、平平安安,在新的一年能夠向目標行近一步。 願榮光歸香港 《自由港》編輯團隊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