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 樹木 彙 編 2
香港
Ornamental Trees of Hong Kong : An Omnibus
歐陽卓立 著
觀賞 樹木 彙 編 2
香港
Ornamental Trees of Hong Kong : An Omnibus
歐陽卓立
著
目錄 樹木的建築結構與生長方式
被子 植物
樹葉的密碼
25
花與花序
40
楓香科 Altingiaceae 78
真雙子葉植物 Eudicots 懸鈴木科 Platanaceae 52 懸鈴木
52
二球懸鈴木
54
山龍眼科 Proteaceae 56
6
楓香
80
金縷梅科 Hamamelidaceae 82 蚊母樹
82
紅花荷
84
雨樹
115
無刺甘藍豆
118
羊蹄甲屬 - 簡介
120
紅花羊蹄甲
122
黃花羊蹄甲
124
宮粉羊蹄甲
126
洋紫荊
128
寶冠木
130
豆科 Fabaceae
86 90
繡球樹
132
闊葉銀樺
56
金合歡屬 - 簡介
紅花銀樺
58
耳果相思
92
紫礦
134
銀樺
62
臺灣相思
94
鐵雲實
135
澳洲堅果
64
絹毛相思
96
小朱櫻花
137
火輪樹
66
大葉相思
98
臘腸樹
140
五椏果科 Dilleniaceae 68
珍珠金合歡
100
爪哇決明
142
海紅豆
102
紅花決明
145
厚葉黃花樹
68
楹樹
104
栗豆樹
146
亮葉五椏果
70
合歡
106
巴西木蝶豆
147
五椏果
72
大葉合歡
108
黃金葡萄樹
149
菲律賓五椏果 74
光葉合歡
111
喃喃果
151
黃豆樹
113
南嶺黃檀
152
大花五椏果
76
凹葉黃檀 闊葉黃檀 降香黃檀
154 156 158
鳳凰木
160
象耳豆
165
刺桐屬 - 簡介 168 龍牙花 雞冠刺桐
170 172
卵葉刺桐
174
蘆薈刺桐
176
象牙花
178
刺桐
180
澳洲刺桐
182
南洋楹
184
華南皂莢
186
格力豆
188
銀合歡
190
儀花
豆梨
274
沙梨
276
新疆梨
278
無憂花屬 - 簡介
216
無憂樹
217
中國無憂花
219
爪哇無憂樹
222
黃花無憂樹
223
枳椇
280
粘葉豆
226
棗
282
鐵刀木
228
滇刺棗
284
美麗決明
230
粉葉決明
232
黃槐決明
234
大花田菁
236
槐
238
酸豆
240
滇糙葉樹
288
大班木
242
朴樹
290
鼠李科 Rhamnaceae 280
榆科 Ulmaceae 榔榆
286 286
大麻科 Cannabaceae 288
244
桑科 Moraceae
292
枇杷
246
見血封喉
293
193
光葉石楠
248
麵包樹
296
光莢含羞草
195
櫻桃屬 - 簡介 251
菠蘿蜜
299
海南紅豆
198
鐘花櫻桃
253
白桂木
302
球花豆
200
郁李
256
桂木
304
南美盾柱木
202
梅
257
構樹
306
盾柱木
204
桃
261
榕屬 - 簡介
308
銀珠
206
李
265
近無柄雅榕
314
牛蹄豆
208
山櫻花
267
高山榕
316
水黃皮
210
火棘
270
菲律賓榕
318
紫檀
212
梨屬 - 簡介
272
環紋榕
319
大果紫檀
214
杜梨
273
大果榕
321
薔薇科 Rosaceae
孟加拉榕
322
垂葉榕
325
無花果
329
西里伯斯垂榕 331
殼斗科 Fagaceae
384
板栗
385
黧蒴錐
387
革葉榕
332
枕果榕
334
印度榕
336
曲枝榕
338
對葉榕
340
大琴葉榕
342
瘤枝榕
344
澳洲大葉榕
346
榕樹
348
千頭木麻黃
395
三角榕
356
木麻黃
396
厚殼榕
358
粗枝木麻黃
398
聚果榕
360
菩提樹
362
鏽葉榕
365
心葉榕
368
筆管榕
370
斜葉榕
372
青果榕
374
黃葛樹
376
桑
378
鵲腎樹
383
楊梅科 Myricaceae 390 楊梅
390
胡桃科 Juglandaceae 392 楓楊
392
木麻黃科 Casuarinaceae 394
火把樹科 Cunoniaceae 406 大衛李
406
杜英科 Elaeocarpaceae 408 平葉杜英
408
禿瓣杜英
410
大花杜英
412
水石榕
414
毛果杜英
416
錫蘭橄欖
418
杜英屬
420
大戟科 Euphorbiaceae 422 石栗
425
蝴蝶果
樺木科 Betulaceae 400
428
火殃簕
430
400
紫錦木
432
赤楊
鐵海棠
433
衛矛科 Celastraceae 402
金剛纂
434
福木
402
一品紅
436
帽果衛矛
403
綠玉樹
437
三角霸王鞭
438
酢漿草科 Oxalidaceae 404
橡膠樹
439
404
響盒子
441
麻瘋樹
443
陽桃
變葉珊瑚花
444
珊瑚花
446
佛肚樹
447
中平樹
448
血桐
450
白楸
452
墨鱗
455
蓖麻
456
烏桕
459
木油樹
462
金蓮木科 Ochnaceae
464
桂葉黃梅
464
葉下珠科 Phyllanthaceae 466
楊柳科 Salicaceae 480 錫蘭莓
480
斯里蘭卡天料木 482 垂柳
484
鐘花科 Achariaceae 486 馬蛋果
486
胡桐科 Calophyllaceae 488 紅厚殼
488
鐵力木
490
藤黃科 Clusiaceae 492 菲島福木
492
秋楓
466
重陽木
468
土蜜樹
470
黃牛木
494
酸果葉下珠
472
越南黃牛木
496
餘甘子
474
金虎尾科 Malpighiaceae 476 西印度櫻桃
476
非洲核果木科 Putranjivaceae 478 濱海核果木
478
金絲桃科 Hypericaceae 494
使君子科 Combretaceae 498 阿江欖仁
498
毗黎勒
500
欖仁樹
502
小葉欖仁
505
澳洲欖仁
508
千屈菜科 Lythraceae 510 稜萼紫薇
510
紫薇
512
變色紫薇
514
大花紫薇
516
散沫花
518
安石榴
520
無瓣海桑
522
海桑
524
參考資料
526
學名索引
528
中文名索引
533
結構 築 建 樹木的 方式 與生長 一個有經驗的植物學家,往往能夠從遠處單憑樹形而辨認出一 棵樹,其所依憑的,正是樹木品種獨特的形態與生長方式。 樹形指的是一棵樹粗略的外觀,也是一棵樹給人最初始的印 象。基本上,每一棵樹都有其獨特的樹形,即使是一排整齊的 白千層,相同的品種和樹齡,並經歷幾無差異的生長環境和管 理模式,我們仍然能夠從中觀察到每棵樹不一樣的地方。 樹形是樹木為了平衡內在因素 ( 基因 ) 與外在環境 ( 主要是光 照 ) 而展現出的外觀。不同樹木品種在長久的演化過程當中, 展現出了多種多樣的形態。
樹木的建築結構,啟發了人類不少創造力,包括位於新加坡 Gardens by the Bay 的 Supertree Grove。留意一下其「樹枝」的分叉模式,居然與小葉欖仁同出一轍。
6
樹木的建築結構與生長方式
小葉欖仁的分枝模式
7
走進樹下,究其細節,可見樹幹和枝條向四方八面不規則地延伸,如行軍打仗 般,企圖佔據這無盡的天空。假如旁邊也有一棵樹與自己競爭陽光,則橫空 一擊,一條枝條直接伸進對方的樹冠;或避其鋒芒,將枝條偏向一隅,以守 住自己的地盤。有時候,同一棵樹不同的枝條又會出現內訌,互相競爭陽光。 樹木不同的生長方式,形成了樹木的建築結構 (tree architecture)。其於熱帶 地區展現出相當豐富的多樣性,在溫帶地區則明顯較單一化,或緣於熱帶生境 的高度競爭性。樹木獨特的建築結構逐漸引起了植物學家的興趣,然而,卻 遲至 1970s 才出現了比較有系統的研究,是植物學中較晚出現的學科,其源 頭則是較早出現的植物形態學。透過大量的觀察與研究,植物學家歸納出 23 個模型
[ 註 1]
,基本上涵蓋了所有樹木的建築結構。這些模型亦可應用於其他灌
木、藤本和草本植物上。
分枝模式與建築結構 同一樹木品種在相同的環境會展現出相 當接近的外觀,例如石栗具有圓形的樹 冠,鳳凰木具有傘形的樹冠,木棉則具 有塔形的樹冠。假如將樹冠上的葉片移 去,僅剩下樹幹和枝條的組件,我們可 以更清楚地觀察到這些組件的接駁與生 長方式。 單就生長的方向而言,樹木的分枝可以 簡單地分為直向生長 (orthotropy) 與橫 向生長 (plagiotropy)。直向枝條與橫向 枝條的組合,大大地增加了樹葉的覆蓋 面,讓樹木能夠獲得更多陽光。
主幹為直向生長,1 次分枝則呈橫向 生長,為不少針葉樹所共有的特徵。 [ 柱狀南洋杉 ]
註1
8
Halle'F, Oldeman RAA, Tomlinson PB. (1978) Tropical Trees and Forests: An Architectural Analysis . Berlin: Springer-Verlag.
樹木的分枝與生長方式,分為兩種:
單軸生長
合軸生長
樹木的建築結構與生長方式
(1) 單軸生長 (monopodial growth) 生長點可保持其頂端分生組織,並具有無限的延展性。單軸生長的植物, 一般具有無限生長 (indeterminate growth) 的特性,即樹幹或分枝可無限 延長,例如大部份單幹型的棕櫚科品種。唯基於生命週期和外在環境等因 素,無限生長僅限於理論,在現實世界中並不可能。另一種情形則是,植 物的頂端分生組織逐漸停止生長並分生出花序,當花序結果後,植株即死 亡,不會有腋芽取代原本的生長點。例如貝葉棕屬 (Corypha )。 棕櫚科品種,為單軸生長的典型例子, 其樹幹具有無限的延伸性。花序生於腋 部。[ 菜棕 ] 單軸生長的枝條,葉片常排成二列。 [ 異色山黃麻 ]
9
(2) 合軸生長 (sympodial growth) 頂端分生組織會失去生長能力,或蛻變成花、花序、刺、捲鬚等。分枝為 有限生長 (determinate growth)。新生枝條由腋芽發育而成,並會以稍微 傾斜的角度着生於原本的枝條上。在此一情況下,整條枝條仍然能以另一 種無限生長的方式繼續生長。
龍血樹 (Dracaena draco ) 為合軸生 長的經典例子。其頂端分生組織每 隔 9-15 年就會蛻變成花序,此時分 生組織會失去生長能力,數個腋芽 則會取代原有的頂端分生組織,繼 續生長。植株亦因此而出現數條分枝 着生於同一位置上的現象。龍血樹 的分枝次數,亦可用於估算其樹齡。 (Gardens by the Bay) 頂端分生組織停止延長並蛻變成花 序 ( 紅色箭嘴 ),其後新生枝條 ( 藍 色箭咀 ) 從腋芽萌發。[ 亮葉五椏果 ]
10
樹木的生長週期,亦會明顯地影響到樹 木的外觀。可分為兩種:
(1) 持續性生長 (continuous growth) 為 相 對 較 少 見 的 生 長 方 式。 植 物 可 持 續 地 長 出 新 葉 和 延 長 枝 條, 故 葉 片 會 較 平 均 地 分 佈 於 枝 條 上。 一 般 見於氣候較均勻的地區。
垂葉榕的葉片會比較平均 地分佈於枝條上,表示其
樹木的建築結構與生長方式
生長方式為持續性生長。
(2) 節律性生長 (rhythmic growth) 為較常見的生長方式。植物的枝條會於不適合 生長的季節 ( 旱季、冬季 ) 停止延長。在理想的 環境下,每年具一至數次生長,此一情形常導 致腋部的分生組織聚集並形成假輪生的枝條。 一般見於具有明顯季節變化的地區。
紅千層的葉片與花 序 / 果序會於枝條 上呈間斷性排列, 表示其生長方式為 節律性生長。 木棉的枝條於主幹上呈
蘇鐵樹幹上的環痕,透
一層層的輪狀排列,表
露出其生長方式為節律
示其生長方式為節律性
性生長。
生長。
11
在了解了一系列樹木的生長方式後,我們來看看幾個日常生活中較常見的樹 木建築結構模型。模型的名稱,以對該模型具有顯著貢獻的植物學家而命名。
Corner's Model 1. 具有單軸生長的主幹 2. 花序側生 3. 不具分枝 4. 無限生長 貢獻者:E. J. H. Corner (1906-1996) 例子:大部份單幹型棕櫚科品種、番木瓜、部份樹 蕨、蘇鐵。
Rauh's Model 1. 具有單軸生長的主幹 2. 呈節律性生長 3. 單軸生長的枝條呈直向生長 貢獻者:Werner Rauh (1913-2000) 為 種 子 植 物 常 見 的 模 型, 例 子 包 括 橡 膠 樹、 麵 包 樹、菠蘿蜜、大部份松屬品種、桃花心木、部份榕 屬等。
Roux's Model 1. 具有單軸生長的主幹 2. 呈持續性生長 3. 單軸生長的分枝呈橫向生長 貢獻者:J. Roux 此一類型的品種葉片常排成二列,例子包括依蘭、 田菁屬、山黃麻屬、咖啡屬等。
12
樹蕨 ( 筆筒樹 ):儘 管其並非開花植物,
棕櫚科:具有側生的 花序。( 東澳棕 )
番木瓜:在偶然的情 況下亦會出現分枝。
樹木的建築結構與生長方式
而是以孢子繁殖,不 過生長的特性亦符合 此一模型。
麵包樹的分枝,偶然 亦會於主幹上呈輪狀 排列。 桃花心木
依蘭
大花田菁
13
Massart's Model 1. 具有單軸生長的主幹 2. 呈節律性生長 3. 分枝橫向生長 貢獻者:Jean Massart (1865-1925) 例子:柱狀南洋杉、異葉南洋杉、八角楓、吉貝、 絲木棉、木棉。
Aubréville's Model 1. 具有單軸生長的主幹 2. 呈節律性生長 3. 分枝橫向生長 4. 枝條由無限生長的合軸分枝組成 貢獻者:André Aubréville (1897-1982) 此一類型的分枝模式稱為 Terminalia -branching, 原型為欖仁樹。其葉片如一個個蓮座般叢生枝端, 可大大增加樹葉的覆蓋面積,而高枝的葉片又不會 遮蔽低枝的葉片。例子包括欖仁樹屬、杜英屬和瓜 栗屬等。
小葉欖仁一層疊 一層的樹冠。
14
柱狀南洋杉的橫枝會自然脫落 ( 紅色箭嘴 ),其後於 脫落處會重新萌發新枝 ( 藍色箭嘴 ),故樹冠中上部
樹木的建築結構與生長方式
常具有最長的分枝。
欖仁樹:從上向下望。
欖仁樹:從下向上望。 毛果杜英:可見其節 律性生長的枝條,葉 片則如一個個蓮座般 叢生枝端。
15
Troll's Model 1. 樹幹和分枝橫向生長 貢獻者:Wilhelm Troll (1897-1978) 為 最 常 見 的 樹 木 建 築 結 構 模 型, 估 計 全 世 界 20~30% 的樹木均屬此一類型。樹木一般具有彎曲 的樹幹,樹冠呈傘形,分枝低。包含大量豆科樹木。 例子包括無憂花屬、羊蹄甲屬、合歡屬、鳳凰木、 番石榴屬、楊桃等。
Leeuwenberg's Model 1. 枝條為直向生長 2. 分枝呈合軸生長 3. 每條枝條具有多於一條分枝 4. 頂生的花序生長結束後,分枝從腋芽萌發 貢獻者:A. J. M. Leeuwenberg (1930-2010) 常見於夾竹桃科和五加科,例子包括蓖麻、龍血樹 屬、絲蘭屬、露兜樹屬、夾竹桃、雞蛋花、幌傘楓等。
雞蛋花呈鹿角狀的三叉式分枝。 最初時主幹無法開花,但仍然會出現分枝。
16
鳳凰木除了最初的生長軸為直向生長 外,其後枝條逐漸呈橫向生長,成長 後所有分枝均呈明顯的橫向生長。
樹木的建築結構與生長方式
幌傘楓的樹形,如一枝長竿撐 着一個綠色的毛球,沒有分枝, 外觀相當怪異。植株直至開花 後,才會於花序下部的腋芽萌 發分枝,外觀才更像一棵樹。
17
Prévost's Model 1. 主幹呈合軸生長 2. 主幹頂端具有多於一條枝條 3. 其中一條枝條會延緩生長,其後向上生長並形 成新的主幹 貢獻者:Marie-Françoise Prévost (1941-2013) 例子:糖膠樹、破布木屬、一品紅。
糖膠樹:紅色箭咀所指的為由分枝向上生長而成的主幹。
18
瞭 解 了 樹 木 的 建 築 結 構 模 型, 讓我們更容易理解樹形的變化。 然 而, 除 了 少 數 建 築 結 構 較 簡 單的樹木 ( 例如棕櫚科和針葉 樹 ) 外,大部份樹木並不會依從 一 個 單 一 的 模 型 生 長, 而 是 會 隨 着 樹 齡 和 環 境 而 改 變。 例 如 一棵樹本身具有橫向生長的分 枝, 由 於 生 長 環 境 受 遮 蔽, 分 枝會出現明顯直向生長的傾向,
樹木的建築結構與生長方式
以讓樹葉獲得更多陽光。
木棉的低枝為橫向枝條;樹冠中間 會出現過渡枝條,初時橫向生長, 於中間處稍微向上傾斜;樹冠頂部 的為直向枝條,較明顯地斜升向上。
樹木不同的建築結構與植物分類學並 不存在密切的關係。例如同一個屬的 樹木,常被歸類入不同的建築結構模 直向枝條
型。 建築結構與生長方式具有明顯的功能
過渡枝條
性,是為了適應生長環境而演化而成, 其與樹木生態學的關係較密切。例如 紅樹一般會呈持續性生長,是為了將
橫向枝條
植株內的鹽份排出;又如欖仁樹規律 性的分枝與蓮座狀葉序,可大大增加 光合作用。然而,植物學家對於大部 份建築結構模型,均難以找到相對應 的生態環境,是個還有待探討的課題。
19
右旋生長
左旋生長
螺旋狀生長 – 增強防禦力 早於植物學出現的年代,伐木工人已經發現,不少針葉樹都會呈現螺旋狀生 長 (spiral growth),即樹木的紋理呈左旋 ( 從上向下望時為順時針方向 ) 或右 旋 ( 從上向下望時為逆時針方向 )。這種現象,主要見於北半球的針葉樹,於 闊葉樹較少見,而南半球則因為較少針葉樹而難以估計其普遍性。 人們猜想,這個會否是科氏力 (Coriolis force) 的作用呢?在北半球,科氏力 令風向右轉,導致熱帶氣旋呈逆時針旋轉;而南半球的風則向左轉,導致熱 帶氣旋呈順時針旋轉。不過科氏力與樹木的螺旋狀生長,於統計學上並未能 建立關係。並非所有北半球的針葉樹均呈右旋生長,南半球的針葉樹亦並非 完全呈左旋生長。
20
北
西風 主幹
逆時針 旋轉
樹木的建築結構與生長方式
Skatter & Kucera 在 挪 威 的 溫 帶 針 葉 林 中, 普 查 了 過 百 株 歐 洲 赤 松 (Pinus
sylvestris ),發現這批樹木因為向南的枝條可以吸收更多陽光,枝條長得更 長,從而令樹冠兩邊不對稱
[ 註 2]
。由於北半球的溫帶地區長期受到西風帶的影
響,風從西向東吹來,終年不斷,朝南生長的枝條亦因此而向逆時針方向擺 動,從而令樹木呈右旋生長。 螺旋狀生長讓樹木具有更強的抗風力,是樹木為了適應環境而演化出來的生 存策略。此一生長方式具有相當強的遺傳性,即使將歐洲赤松種植於南半球, 向北生長的枝條會較長,但樹木仍然會呈右旋生長,而非左旋生長。 Skatter & Kucera 的研究,解釋了不少樹木螺旋狀生長的原因。不過無可否 認,在現實世界常可找到與理論不相符的個案。也許樹木世界還有太多謎團, 有待我們解答。
註2
Skatter, S., & Kucera, B. (1998). The cause of the prevalent directions of the spiral grain patterns in conifers. Trees, 12 (5), 265-273.
21
一群雞蛋花所呈現的冠羞現象,其獨特的鹿角狀分枝, 與藍天構成極大的反差。
冠羞現象-樹木也懂退一步海闊天空 也許是因為我們過份專注於眼前的事物,太少抬頭望天,忽略了這種並不少 見的現象。這個也是植物學家的錯,他們太過喜歡躲在標本室裏看植物標本, 忘記了真正活着的植物就在窗外。他們充滿熱情地到東南亞的熱帶雨林尋找 珍稀植物,在地上採集種子,卻始終沒有抬頭向天空望上一眼。 直至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才終於有植物學家提及到一種奇怪的現象:在樹林 裏,不同樹木的枝條並沒有互相靠攏,相反,樹冠與樹冠之間,總是留有一 條狹窄的縫隙。這種現象,稱為“crown shyness”
[ 註 3]
。在大中華地區,似
乎還沒有人將此一名稱翻譯作中文,此處作者將其暫譯作「冠羞現象」。
註3
22
Jacobs, M. R. (1955). Growth habits of the Eucalypts . Canberra: Canberra Government Printer.
冠羞現象可說是自然界最迷人的樹木景觀之一,讀者在 Google 上搜尋“crown shyness”,可找到很多讓人着迷的相片。似乎樹木都是謙謙君子,不與他物 競爭,才會讓樹林留出一片空間,告訴我們「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 冠羞現象較常見於樹木年齡相同或相近的純林。既可見於同一棵樹不同的枝 條之間,亦可見於同一個樹林不同的樹木之間。假如樹林混雜多個樹種,則 會因為不同樹種生長速度的差異而難以觀察到。於結構較複雜的熱帶樹林, 多層的樹冠層以及灌木和攀藤植物互相纏繞,亦會令此一現象變得模糊難辨。 在香港,基本上每一棵成熟的雞蛋花、苦楝和南洋楹都可觀察到冠羞現象。 至於能否拍到一張精美的相片,就要看運氣了。 現時學術界對於冠羞現象的研究並不算多,對其成因亦並無定論。Rudnicki [ 註 4]
研 究 加 拿 大 的 闊 葉 扭 葉 松 (Pinus contorta var. latifolia ) 後, 認
樹木的建築結構與生長方式
et al.
為細長的樹幹讓樹冠在風中擺動的幅度更大,導致枝條互相碰撞並交互修剪 (reciprocal pruning),互相碰撞亦令生長點受損,從而阻礙枝條繼續橫向延 伸。 早期的研究,將冠羞現象歸因於環境因素,或能解釋到部份成因,但卻明顯 欠缺足夠的說服力。例如雞蛋花,植株矮細,僵硬的枝條於風中擺動幅度相 當少,生長點受損的機會不大,枝條間卻呈現出相當明顯的冠羞現象。此一 現象,具有非常強的遺傳性。 亦有學者推斷,也許是因為不同枝條會互相遮蔽,因為趨光性的關係,枝條 就會向上生長,而不會橫向延伸,從而樹冠之間出現縫隙。此一現象,源於 植物具有高度敏感的受光體 (photoreceptor)。受光體讓植物能夠偵測到哪裏 有更多的陽光,哪裏有障礙物,從而讓枝條調整生長的方位。不過對於此一 方面的研究還相當有限,亦難以解釋我們遇到的每一個冠羞現象。在這方面, 人們還需要更多的觀察與記綠。
註4
Rudnicki, M., Lieffers, V. J., & Silins, U. (2003). Stand structure governs the crown collisions of lodgepole pine. Canadi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 33 (7), 12381244.
23
於奮起湖所見的臺灣翠柏 (Calocedrus formosana ) 人工林,株齡相近, 展現出明顯的冠羞現象。 南洋楹的葉片集中於樹冠頂部,較薄的樹冠讓冠羞現象更見明顯。
24
樹葉的
密碼
在植物學上,樹葉是個大課題。其與植物的生長、遺傳性、與 環境的互動和演化等方面,具有密切的關係。圍繞着樹葉的研 究,實在不勝枚擧。基本上,每一種植物都擁有獨特的葉片, 至於能否體察到其獨特性,則因人而異。此處就葉序與葉形,
樹葉的密碼
對樹葉作出粗淺的解說,或能幫助我們更有系統地觀察到日常 生活中常見的樹葉。
天雨過後,瀝青上黏滿落葉,散亂無章,卻又似乎亂中有序,內藏乾坤, 包含着既有的規律。
25
葉序的規律 一棵樹有很多葉片,而葉片則呈現規律性的排列。此一規律性的排列,稱為 「葉序」(phyllotaxis)。對於葉序的研究,當然不是個新鮮的課題。早在二千 多 年 前, 古 希 臘 的 哲 學 家 泰 奧 弗 拉 斯 托 斯 (Theophrastus, 約 公 元 前 371287) 就描述過葉片排列的規律性。 葉序具有非常高的規律性,同一品種內極少出現差異,故能成為分類學重要 的依據,也是植物辨認時經常運用的方法之一。葉序基本上可以分為 3 大類: 1. 每節具 1 塊葉 ( 互生 ) 2. 每節具 2 塊葉 ( 對生 ) 3. 每節具 3 塊葉或以上 ( 輪生 )
1. 每節具 1 塊葉 ( 互生 ) 見於所有單子葉植物和部份真雙子葉植物。此一類型的葉序,為植物世界 最普遍的排列,一般稱為「互生」(alternate)。互生的葉序,則又可以再 細分為以下 5 大類型:
A. 單 列 (monostichous): 所 有 葉片僅排列於莖的一邊,為植 物世界中相當罕見的排列方 式。莖或稍扭曲,呈螺旋狀 單列 (spiromonostichous)。 [Costus sp.]
26
樹葉的密碼
B1. 二列 (distichous):葉片於莖上排 成二列,着生角度一般呈 180°,見 於旅人蕉、大鶴望蘭和二列瓦理棕 等品種。[ 旅人蕉 ]
B2. 螺 旋 狀 二 列 (spirodistichous): 朱蕉的葉片沿莖部排成二列,但葉 序會呈螺旋狀扭曲,上一片葉與下 一片葉着生角度並不一樣,而是稍 微偏離,以避免將下方的葉片遮蓋。 故從上向下望,葉片並非排成二列。
27
D. 假輪生 (pseudowhorl):外觀呈輪生, 其實只是葉片聚生枝端,並具有非 常短的節間。[ 小葉厚皮香 ]
C. 三列 (tristichous):葉於莖上排 成三列,着生角度呈 120°。常見於 莎草科。[ 三角椰子 ]
E. 螺旋狀排列 (spiral):葉片沿莖呈螺旋 狀排列,可以是左旋或右旋,為最普遍的 排列方式。假如我們從最下的葉片數起, 葉片會依從一個固定的角度着生,數片或 數十片完成一個循環。
金剛纂的葉片脫落後, 留下螺旋狀的葉痕。
28
從上向下望,上一塊葉與下一塊葉的生長角度相當一致,呈現: 1/2,1/3,2/5,3/8,5/13,8/21,13/34,…… 假如將這些數字乘以 360°,即等於其着生的角度: 180°,120°,144°,135°,138° 28’,137° 6’,137° 39’,…… 180° (1/2) 即排成二列,120° (1/3) 即排成三列,其後的均為螺旋狀排列。此 一排列方式,符合費氏數列 (Fibonacci number),即無論分子還是分母,第 一個數字加第二個數字等於第三個數字:2+3=5,3+5=8,5+8=13,……此 一數列,可無限地推算下去。 螺旋狀排列既獨特,又常見,隨便找一棵植物就能夠觀察到。我們可以從以
4
樹葉的密碼
下水茄的例子再仔細看一看: 5
3
2 0 1
4 5 3
螺旋狀排列:從側面看。
2 1
0
29
2
5
4
0 0 位於 5 下面, 被 5 所遮蓋。 3
1
螺旋狀排列:從上向下看。
2 0
5 4
144°
3
1
螺旋狀排列圖示:將最下的葉片視為 0,然後向上數,上一片葉與下一片葉的着生角度 為 144°,即 2/5。去到第 5 塊葉時,就會完成一個循環,其位置剛好在第 0 塊葉上方。
30
從水茄的例子可見,當螺旋狀排列完成一個循環後,第 5 塊葉剛好位於第 0 塊葉上方。值得一提的是,第 5 塊葉的着生角度常跟第 0 塊葉稍偏離,是為 了避免其遮蓋了下方的葉片。 螺旋狀排列在植物演化的過程中,具有明顯的優勢,可大大增加葉片的覆蓋 面積,並避免互相遮擋陽光。此一排列方式,亦見於花序和裸子植物的球果。 螺旋狀排列較常見的着生角度 為 144 ° (2/5) 和 135 ° (3/8)。 這 些 讓 人 炫 惑 的 排 列 方 式, 具 有 非 常 強 的 遺 傳 性, 稱 為 genetic spiral。 越 看 得 多, 越
樹葉的密碼
發 覺 其 普 遍 性 與 複 雜 性。 當 中 似 乎 包 含 着 無 數 的 密 碼, 有 待 人 們 解 答。 此 一 範 疇, 為 植 物 世 界 既 迷 人 又 神 秘 的 課 題, 引 起 不 少 植 物 學 家 的 興 趣, 並 以 數學方法進行了大量研究。
蘇鐵雄球花的小孢子葉, 呈螺旋狀排列。 濕地松的球果,可見其螺 旋狀排列的鱗盾。
31
2. 每節具 2 塊葉 ( 對生 ) 同一節上具有 2 塊葉,一般稱為「對生」(opposite)。可分為以下兩種:
A. 對生 (opposite):為常見的對生排
B. 十字對生 (opposite decussate):
列,同一節上的兩塊葉,呈 180°相
上一對葉與下一對葉呈 90°相對,
對。[ 黃牛木 ]
從上向下望如一個「十」字。[ 菲 島福木 ]
3. 每節具 3 塊葉或以上 ( 輪生 ) 同一節上具有 3 塊或以上的葉片着生,稱為「輪生」(whorl)。每節着生的 葉片數量,可以是固定的或不同的。
糖膠樹的葉片呈 3-10 片輪生。
32
紫錦木呈三葉輪生。
萬變不離其宗的葉形 先要說明一點,此處的葉形並不是指葉的形狀,而是指葉的形態。葉的形狀 千變萬化,同一棵榕樹上,葉片難以計數,我們卻無法找到完全相同的形狀, 故葉的形狀一般不具分類學的意義。相對而言,葉的形態包含着更有價值的 信息:葉柄的腺體、基出脈、側脈和網脈的排列、葉緣的鋸齒、葉背的毛披等。 這些才是我們應該關注的。
b
d
c
樹葉的密碼
a
以上 A~D 四張相,都只是路邊的雜草而已,一般人絕不會注意到。還記得那 一天,作者在路上走着,無意間注意到馬路石縫邊的 A,感到相當奇怪。路邊 的石縫是我平日經常觀察的地方,那是個充滿無限可能的微生境。當我看見 A 後,立即被吸引住了,因為那種葉片,我從沒有看見過。然而,當我仔細觀 察後,卻又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這種感覺相當虛無飄渺,外人無法理解。
33
e
再往前走幾步,我遇到了幾株與 A 相類似的植物。互相比較的話,A 呈單葉, B 為複葉 ( 小葉 2~3 塊 ),C 為複葉 ( 小葉 3 塊 ),D 為複葉 ( 小葉 5 塊 )。儘 管葉形完全不同,但葉脈卻又相當接近。其實看見 C 後,我就已經相當有把 握了,那是木棉的幼株。樹葉的奧妙之處就在這裏,從幼苗 (A) 到成熟株 (E), 居然展現出如此豐富的多樣性,卻又具有內在的一致性。至於能否體察到這 種一致性,則是個記憶科學,而非植物學的課題了。 辨認植物跟辨認人的臉孔很相似。相信我們小時候都有類似的經驗:怎麼那 些黑人全都長得那麼相似,無論如何仔細地端詳他們的五官,都覺得他們全 長得同一個樣子,如在模子裏印出來似的,實在難以分辨。此一現象,稱為「自 我族群偏見」(own-race bias)。然而,當你已經看過了 50 個黑人後,似乎掌 握了技巧,開始純熟地辨認到這些臉孔了。假如再遇到第 51 個黑人,你的大 腦就會自動拿這張新臉孔與舊有的記憶,即過往看過的 50 個黑人的臉孔做比 較,尋找最相似的。這時候,你已經毋須仔細端詳別人的五官了,你很快就 記住了他的臉孔,即使在人群中也不會認錯。 也就是說,辨認臉孔所需要的,是現有的記憶庫。記憶庫越龐大,則我們越 能以最有效率的方法去分析一個人的臉孔,甚至乎做到過目不忘的本領。 除了自我族群偏見外,還有自我年齡偏見等,例如我們總覺得小孩子和老人 家的樣子都差不多。當然,還有我們大腦對植物的偏見。要驅除這種偏見, 唯有增加我們的記憶庫。看得越多,就能夠越有效地分析樹葉的形態特徵, 做到過目不忘的本領。 說到這裏,也許我們還是應該從最基本的方面入手,看看這些植物的臉孔有 甚麼分別。
34
1. 單葉 vs 複葉 瞭解單葉 (simple leaf) 與複葉 (compound leaf) 的分別,是認識樹葉的入 門方法。單葉指葉片由單一塊葉組成,不會分成小葉 (leaflets)。複葉則指 葉片由小葉所組成。現時一般認為,複葉由單葉演化而來。 常見的單葉與複葉,可分為以下類型:
A2. 單葉,頂端 2 裂。
[ 細葉榕 ]
[ 宮粉羊蹄甲 ]
A3. 單葉,掌狀分裂。 [ 楓香 ]
樹葉的密碼
A1. 單葉,全緣。
A4. 單葉,羽狀分裂。 [ 麵包樹 ]
35
B1. 掌 狀 複 葉。 [ 鵝掌柴 ]
B3. 奇數羽狀複葉,小葉互生。 [ 紫檀 ]
B5. 偶 數 羽 狀 複 葉, 小 葉 對 生。 [ 黃槐決明 ]
36
B2. 單身複葉。 [柚]
B4. 奇數羽狀複葉,小葉對生。 [ 格力豆 ]
B6. 二回偶數羽狀複葉,羽片對生, 小葉對生。[ 大葉合歡 ]
B7. 二回奇數羽狀複葉,羽片對生, 小葉對生。[ 苦楝 ]
樹葉的密碼
B8. 二回奇數羽狀複葉,羽片對生, 小葉互生。[ 格木 ]
苦楝的二回奇數羽狀複葉圖示 葉柄 (petiole) 葉軸 (rachis) 羽軸 (secondary rachis)
羽片 pinna 小葉 leaflet 小葉柄 petiolule
37
2. 不變的只有葉脈 每一塊樹葉都包含着無數信息,那是個說不完 的課題。在觀察一塊樹葉時,可以將重點放在 以下幾個方面: (1) 形狀、(2) 大小、(3) 葉柄、(4) 葉基、 (5) 先端、(6) 葉緣、(7) 毛披、(8) 葉面與葉背 的色澤、(9) 質感和厚度、(10) 葉脈。 綜 合 以 上 10 個 方 面, 基 本 上 可 以 幫 助 我 們 辨 認 到 每 一 個 樹 木 品 種。 假 如 以 數 學 方 法 去 分 析,我們甚至乎可以分辨出,原來同一棵樹上 的每一塊樹葉都是獨特的。當然,這樣的分析
血桐
並無意義。 就作者的經驗,(1)~(5) 項特徵具有參考價值, 但變化較大,例如葉柄有長有短,先端可尖可 鈍;(6)~(9) 項 是 比 較 穩 定 的 特 徵, 於 同 一 生 態區內尤其穩定,極少出現變化。例如同一棵 榕樹上的成熟葉質感和厚度基本一致,又如所 有秋楓的葉緣均具疏鋸齒。不過在不同生態區 的同一品種,例如於東南亞和澳洲所見的枕果 榕,或呈現不同的披毛狀況。 單就一塊樹葉而論,在植物分類學上具有重大
楊梅
價 值, 並 且 能 夠 作 為 田 野 植 物 辨 認 重 要 依 據 的,其實只有葉脈而已。葉脈基本上包含中脈、 側脈和網脈,其於葉片上自由延展,卻又具有 高 度 的 一 致 性。 假 如 我 們 回 顧 前 文 木 棉 的 葉 片,不難發現其幼苗與成熟株,葉脈幾無差異。 可惜的是,葉脈也是葉片形態中,最難以觀察、 最容易為人所忽略的特徵。儘管葉脈具有高度 的多樣性和獨特性,同屬品種卻又顯得相當接 近,讓人難以掌握。也是這個原因,綜合植物 的生境、株形、葉片、花序和果實,才更容易 將其作出分類。
38
沙梨
先端
葉緣
樹葉的密碼
網脈
側脈
中脈
葉基
光葉石楠葉片圖示
39
花與花
序
一棵植物,基本上由根、莖、葉、花與果組成。根部難以觀察到, 莖和葉在前面兩篇文章說過了,現在來介紹一下花。 花是植物的靈魂,也是植物最耀目之處。故我們常說「賞花」, 卻很少說「賞植物」、「賞葉」、「賞果」的。不過所謂賞花, 大部份人都只停留在顏色方面,鮮少探究其結構。更少人知道,原 來所見的「花」(flower),大部份其實是「花序」(inflorescence)。 我們下次說「花很美」前,也許要先想一想,那是花還是花序。 那麼,我們就先從一朵花開始,看一看花的結構。
花的結構
雄蕊 stamen
退化雄蕊 staminode
花藥 anther
萼片 sepal
花絲 filament
花瓣 petal
柱頭 花柱 stigma style 雌蕊 pistil 粉葉羊蹄甲花朵結構圖示
40
一朵花的組成部份,可以先由花柄 (pedicel) 開始, 其上的則是花托 (receptacle)。 花托上面的是雌蕊群 (gynoecium),一般位於花朵 的 中 心 位 置。 雌 蕊 群 由 雌 蕊 (pistil) 組 成, 一 朵 花
胚珠 ovule
可具有一至多枚雌蕊。而雌蕊則由心皮 (carpel)、 花柱 (style) 和柱頭 (stigma) 所組成。當中,每個 心皮包含一個孔洞,稱為子房 (ovary) [ 註 1]。子房內 藏一至多顆胚珠 (ovule)。胚珠受精後發育成種子。
花柄 pedicel
圍 繞 着 雌 蕊 群 的 是 雄 蕊 群 (androecium)。 雄 蕊 群 由 雄 蕊 (stamen) 組 成。 雄 蕊 的 柄, 稱 為 花 絲 玫瑰花的縱剖面
花與花序
(filament), 花 絲 頂 端 着 生 花 藥 (anther)。 而 花 藥 則具有花粉囊 (pollen sac)。 位於花朵最外圍的,是花披
[ 註 2]
(perianth)。花披是個統稱,其組成部份為花
萼 (calyx) 與花冠 (corolla)。花萼或會開裂成萼片 (sepal);其下部或合生成 筒狀,稱為花萼筒 (calyx tube)。花冠可合生或離生,於完全離生的花冠,可 分辨出明顯的花瓣 (petal)。假如萼片與花瓣的分野並不明顯,則會將花朵外 輪的花瓣狀結構稱為花披片 (tepal)。此一特徵,常見於較原始的植物類型, 例如單子葉植物和木蘭類植物。
木蘭科品種的花披片。 [ 白蘭 ]
單子葉植物的花披片。 [ 鬱金香 ]
註1
現時亦習慣將子房等同於心皮。
註2
「花披」於傳統的植物學文獻一般寫作「花被」。
41
輻射對稱 [ 美洲水丁香 ]
兩邊對稱 [ 海刀豆 ]
不對稱 [ 美人蕉 ]
整 朵 花 的 結 構, 外 觀 上 可 以 是 輻 射 對 稱 (actinomorphic)、 兩 邊 對 稱 (zygomorphic) 或不對稱 (asymmetric)。 花的結構嚴謹,具有非常強的遺傳性,也是植物分類學最重要的依據。
花的性別 作 為 植 物 的 繁 殖 器 官,
花的性別
花的性別與植物的性別 擁有直接關係。
單性花 unisexual flower
雄花 male flower
兩性花 bisexual flower
雌花 female flower
兩性花 (bisexual flower):指花朵具有功能性的雄蕊和雌蕊。此一類型的植物 可被視為兩性 (hermaphroditic)。在個別情況下,部份雄蕊為不育,即較小, 且不具花藥,稱為退化雄蕊 (staminode)。例如上圖的粉葉羊蹄甲。 雄花 (male flower):指花朵僅具有能育雄蕊,不具功能性的雌蕊。 雌花 (female flower):指花朵僅具有功能性的雌蕊,不具能育雄蕊。
42
退化雌蕊 pistillode 鐵冬青雄花,可見雄蕊與退化雌蕊。
花與花序
假如雄花與雌花見於同一植株 ( 同一花序或不同的花序 ),則該 植物為雌雄同株 (monoecious); 假如雄花與雌花見於不同的 植 株, 則 該 植 物 為 雌 雄 異 株 (dioecious)。 在個別情況下,同一棵植物具有 兩性花和單性花,則該植物為雜
退化雄蕊 staminode
性 (polygamous)。
鐵冬青雌花,可見雌蕊與退化雄蕊。
花序的分類 花朵可以是單朵生長於枝條上,但更常見的情形是多於一朵呈系統性的排列。 此一排列方式,稱為「花序」。日常生活中吸引到我們目光的,往往是花序, 而不是單一朵花。 花 序 可 以 簡 單 地 分 為 無 限 花 序 (indeterminate inflorescence) 與 有 限 花 序 (determinate inflorescence)。無限花序呈單軸生長,有限花序則呈合軸生長 ( 見 P.9)。同一品種的花序,一般具有一致性,極少出現變化。
43
1. 無限花序
總狀花序 (raceme):
穗狀花序 (spike):
花 朵 沿 花 軸 生 長, 不 具
與 總 狀 花 序 相 近, 唯 花
分 枝, 花 朵 具 柄。 花 朵
不具柄。
一般呈互生,偶呈叢生。
總狀花序:花朵沿花軸互生。[ 黃金鳳 ]
穗狀花序:花朵沿花軸呈互生排列, 花不具柄。[ 耳果相思 ]
總狀花序:花朵於花軸上數朵叢生。 [ 龍牙花 ]
44
肉穗花序 (spadix):
柔荑花序 (catkin):
為 穗 狀 花 序 的 變 異,
假如總狀花序或穗狀花序
其 花 軸 呈 肉 質, 花 無
柔 軟 而 下 垂, 則 稱 為 柔 荑
柄。 於 天 南 星 科, 肉
( 粵音:提 ) 花序。此一類
穗花序常由大型的苞
型的花序,一般呈單性。
片 ( 佛焰苞 ) 所包裹, 此一類型的花序又稱 為佛焰花序。
花與花序
肉穗花序:花朵細小,呈螺旋狀着
柔荑花序:下垂,花無柄。[ 垂柳 ]
生於肉質的花軸上。旁邊紅色的為 佛焰苞。[ 花燭 ]
45
傘房花序 (corymb):
頭狀花序
為總狀花序的變異,
(capitulum/head):
其花朵於花軸不同位
花朵無柄,着生於同
置出現,但花朵卻見
一花托上。部份品種
於同一水平面。
花托呈肉質。
傘房花序:花序下部的花柄較長,
頭狀花序:可見花無柄,着生
上部的較短。[ 鈍葉魚木 ]
於同一花托上。[ 象耳豆 ]
傘形花序 (umbel): 花朵具有接近長度的 花柄,並於相同或相
花托
近的位置出現。 頭狀花序:為菊科植物常見的特徵, 可見無數細小的花朵着生於肉質的 花托上。[ 菊花 ]
傘形花序:花序外觀常呈半球形。[ 球蘭 ]
46
隱頭花序 (hypanthodium): 結構與頭狀花序相近,唯花 托會內捲並將花朵包覆。為 榕屬品種所獨有。其生態特 性,可參見後文榕屬的介紹 (P.310)。 肉質花托 隱頭花序:細小的花朵 着生於肉質的花托上。
花與花序
無限花序基本上包含以上 8 種花序,可被視為總狀類的花序。很多時候,這 些簡單花序 (simple inflorescence) 會出現分枝,形成複合花序 (compound inflorescence)。 複合花序當中,最常出現的名稱是「圓錐花序」(panicle)。狹義的圓錐花序, 具有一次分枝,分枝呈互生;花朵具柄,於分枝上亦呈互生。由於其下部的分 枝較長,上部的較短,故外觀常呈圓錐形。廣義的圓錐花序,基本上包含所有 具有分枝的花序,分枝次數或多於一次。 在植物學文獻中,常提及「圓錐狀」,僅 指花序具分枝,並非指其形狀呈圓錐形。
狹義的圓錐花序圓示
狹義的圓錐花序,具有一次分枝, 花於分枝上互生。[ 槐 ]
47
黃豆樹的花序具分枝,可 視為廣義的圓錐花序,而 一個個圓球形的頭狀花 序則着生於分枝上。
圓錐花序
郎傘樹的花序具分枝,呈 一複合的傘形 - 傘房狀圓 錐花序。
傘形花序
光葉石楠的複傘房花序。
48
傘房花序
2. 有限花序
聚傘花序 (cyme): 花序內部或中間的花 朵最先開放。
聚傘花序:可見上部的花朵先於 下部的花朵開放。[ 山橙 ]
花與花序
於花序的類型中,單 一個聚傘花序較少 見,較常見的是複合 的聚傘花序。
二歧聚傘花序 (dichasial cyme):
柚木的花序呈圓錐狀,為具有多
聚傘花序着生於分枝上。[ 紅紫珠 ]
次分枝的聚傘花序。
花的結構與排列,千變萬化。書本和網頁僅能以平面的方式去表達其形態, 而現實世界的花序則呈三維排列,變化無窮無盡。在實地觀察時,常會發現 書本的文字描述過於單調,缺乏對其變化的記錄。
49
圖鑑
園林樹木
懸鈴木
植林樹木
Platanus occidentalis L.
科名
懸鈴木科
習性
落葉大喬木
分佈
北美洲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斑駁,呈 薄片狀剝落。
中山紀念公園
懸鈴木類植物具有豐富的化石紀錄,最早可追溯至白堊紀中 期。曾於北半球廣泛分佈,為優勢的河岸植物類型。現時懸 鈴木科包含 1 屬,約 8 種植物,當中 7 種為落葉喬木,分佈 於北美洲、歐洲和亞洲西部;1 種為常綠喬木 (P. kerrii ),見 於越南和老撾。 本種原產自北美洲東部的濕地,見於河邊、湖邊和濕潤的溝 谷。喬木高可達 50m 以上,胸徑可達 4m 以上,為溫帶地區 十分受歡迎的觀賞樹木。種名“occidentalis ”意為“西方”。
歸化 趨勢
52
1 2 3 4 5
托葉
懸鈴木科
幼枝和葉初時披有黃褐色絨毛,後漸脫落。托葉全緣或具粗鋸齒。
單葉互生。葉柄長 4-7cm。葉片淺綠色, 長 10-20cm,闊 10-20cm,基部截形, 常呈 3 淺裂,裂片闊度大於長度,一般 具 3 條較明顯的掌狀脈,於離基約 1cm 處長出,邊緣具粗鋸齒。
e a e c a n a t a l P
瘦果
雌雄同株。頭狀花序腋生,呈圓球 形,放射狀,或 2 個頭狀花序排成 總狀。結果枝上具聚花果 1-2 個, 呈圓球形,直徑約 3cm;果實為瘦果,
花序
於其上緊密排列成頭狀。
53
園林樹木
二球懸鈴木
植林樹木
Platanus × acerifolia (Aiton) Willd.
科名
懸鈴木科
習性
落葉大喬木
分佈
不適用
原生種
不適用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光滑,斑駁, 呈薄片狀剝落。
本種在分類上一直存在爭議,現時一般認為是懸 鈴 木 (P. occidentalis ) 與 淨 土 樹 (P. orientalis ) 的雜交種 [ 註 1]。 喬木高可達 30m,胸徑粗可達 3m,少見病蟲害, 耐寒性強,耐修剪,對空氣污染具有極強的抗性, 極能適應城市環境。現時於全球溫帶地區廣泛栽 培 作 行 道 樹, 有「 行 道 樹 之 王 」 的 美 稱。 種 名 “acerifolia ”指其葉似楓樹。 單 葉 互 生。 葉 柄 長 3-8cm。 葉 片 長 15-25cm, 闊 1020cm,常呈 5 裂,裂至葉片 1/2 處,裂片長度常大於 闊度,具 3-5 條較明顯的掌狀脈,邊緣具粗鋸齒。 註1 歸化 趨勢
54
1 2 3 4 5
Besnard, G. et al. (2002) Molecular approach o f g e n e t i c a ff i n i t i e s b e t w e e n w i l d a n d ornamental Platanus . Euphytica 126: 401-412.
懸鈴木科
葉背 雌雄同株。花序腋生,呈單個頭狀 花序或 2-3 個排成總狀。結果枝上 具 1-3 個聚花果,直徑約 2.5cm, 瘦果緊密排列成頭狀。
Platanus orientalis
原產自歐洲東南部至亞洲西部。落葉大
e a e c a n a t a l P
淨土樹
喬 木, 高 可 達 30m 以 上, 結 果 枝 上 常 具有 3-5 個聚花果。種名“orientalis ” 意為“東方”。 伊朗
雌花序
果序
55
園林樹木
闊葉銀樺
植林樹木
Grevillea baileyana McGill.
科名
山龍眼科
習性
常綠大喬木
分佈
澳洲、 巴布亞新畿內亞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呈灰褐色。
香港迪士尼樂園
闊葉銀樺原產自昆士蘭東北部和巴布亞新畿內亞海拔 900m 以下的雨林和林緣,較喜酸性及排水良好的土壤。喬木高可 達 30m, 花 多 而 密, 每 到 花 期, 白 色 的 花 聚 生 枝 頂, 具 芳 香,與黃銅色的葉背相映成趣。與其他銀樺屬品種一樣,為 重要的蜜源植物。種名“baileyana ”是為紀念英國植物學家 Frederick Manson Bailey (1827-1915),以表彰其對澳洲植 物研究的貢獻。
歸化 趨勢
56
1 2 3 4 5
幼葉呈羽狀分裂,裂片 5-9 條,呈
山龍眼科
狹披針形,長 5-10cm,闊 2-3cm。
成熟葉一般全緣,狹披針形, 長 10-20cm,闊 3-6cm。 新葉背部呈淡綠色, 後漸變成黃銅色。 葉背披有鏽色絹毛。
e a e c a e t o r P 花序腋生時呈單個的總狀花序,長 6-15cm, 頂生時則具分枝。花兩性,具芳香,花披奶 蓇葖呈扁卵形,長約 1.5cm。攝於 2 月。
白色,雌蕊長 9-14mm。原產地花期 8-12 月, 於香港花期 5 月。
57
園林樹木
紅花銀樺
植林樹木
Grevillea banksii R.Br.
習性
常綠灌木至小喬木
分佈
澳洲昆士蘭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粗糙,呈灰褐色。
原產自昆士蘭東部的沿岸地區,小喬木高可 達 10m, 見 於 林 地 和 開 陽 的 樹 林, 較 喜 沙 質土壤。紅花銀樺為一多型種,於不同生境 常呈現出不同的習性。於海濱地區,或呈匍 匐 狀。 花 色 艷 紅, 為 受 歡 迎 的 庭 園 觀 賞 植 物。種名“banksii ”是為紀念英國植物學家 Joseph Banks (1743-1820)。
單葉互生,長 10-30cm,羽狀 分裂,裂片 4-12 條,近線形, 長 5-15cm,闊 5-12mm。
58
山龍眼科
原生種
西九文化區
歸化 趨勢
科名
1 2 3 4 5
葉背:葉緣反捲, 披有絹毛。
山龍眼科
部份葉的裂片較狹長,或呈二回羽狀分裂。 幼枝披有銀灰色毛。
花柱
e a e c a e t o r P
花序呈總狀,長 10-15cm,或具分枝, 排成圓錐狀。花兩性,花披白色或紅色, 表面披有絨毛,花柱一般與花披顏色相 同,雌蕊長 3-5cm。原產地花期 8-10 月, 香港花期 1-6 月。
蓇葖長 1.5-2.5cm, 初時披有絨毛。
59
Grevillea ‘Robyn Gordon’ 為 紅 花 銀 樺 與 G. bipinnatifida 的 雜 交 種。 常 綠 灌 木 高 1-3m, 植株小,適合小型花園。葉呈鹿 角狀,比起紅花銀樺具有較長的 花期,是極佳的觀葉觀花植物。 東涌 葉呈二回羽狀分裂,葉形美觀, 呈鹿角狀。 葉背披有銀白色毛。
60
Grevillea ‘Honey Gem’ 本種為紅花銀樺與 G. pteridifolia 的雜交種。灌木至小喬木,高可 達 6m。 花 朵 呈 橙 黃 色, 如 蜜 糖 般懸掛枝梢,可用於點綴庭園。
樹皮粗糙,呈灰褐 色,具有不規則的 淺縱裂紋。
山龍眼科
惇裕學校
e a e c a e t o r P
花呈橙黃色。 葉片散亂,呈羽狀分裂,裂 片細長。
61
園林樹木
銀樺
植林樹木
Grevillea robusta A.Cunn. ex R.Br.
習性
常綠或落葉大喬木
分佈
澳洲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粗糙,呈灰色至 灰黑色,具裂紋。
沿 海 地 區, 常 生 長 於 玄 武 岩 地 層, 見 於 雨 林 林緣、河岸樹林和水邊的硬葉林。喬木高可達 40m,有時會呈現季節性的落葉習性。 栽培以全日照及排水良好的環境為佳,生長快 速, 耐 乾 旱, 可 生 長 於 貧 瘠 的 土 壤。 其 葉 如 蕨 類植物,花色橙黃;樹幹挺直,亦可用作行道樹。 現時於熱帶至亞熱帶地區廣泛栽培,並於夏威 夷和美洲等地歸化。木材耐腐性強,過往常用 於製家具。種名“robusta ”意為“粗壯的”。 單葉互生,長 15-30cm,
62
山龍眼科
原生種
銀樺原產自昆士蘭東部和新南威爾斯東北部的
歸化 趨勢
科名
1 2 3 4 5
闊 10-15cm, 二 回 羽 狀 分裂。
山龍眼科
部份葉可見三回羽狀分裂 葉背披有銀白色毛。
花柱
e a e c a e t o r P
花披筒
花序呈總狀,長 12-16cm,或具分枝,排成圓錐狀, 腋生或頂生。花兩性,花披金黃色至橙黃色;花柱 橙黃色,長 2-3cm。原產地花期 9-11 月,於香港 花期 3-5 月。 蓇葖扁卵形,長約 1.5cm。
63
園林樹木
澳洲堅果
植林樹木
Macadamia integrifolia Maiden & Betche
習性
常綠中型喬木
分佈
澳洲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光滑,呈灰色。
澳洲堅果原產自昆士蘭東南部 和新南威爾斯東北部的濱海雨
單 葉, 成 熟 葉 呈 3
林, 數 千 年 來, 一 直 是 澳 洲
葉 輪 生; 葉 柄 長 約
原 住 民 所 喜 食 的 果 實。 喬 木 高 可 達 20m, 栽 培 以 全 日 照 和沙質壤土為佳。每逢春季,
1.5cm; 葉 片 呈 狹 倒 披 針 形, 長 1015cm,闊 3-5cm,葉 面具光澤,硬革質,
其白色的花朵一串串垂掛於
邊 緣 稍 具 波 浪, 全
枝 條 下, 隨 風 起 舞, 吸 引 大
緣或具刺。
量 昆 蟲 採 蜜, 是 優 良 的 蜜 源 植 物。 屬 名“Macadamia ” 是 為 紀 念 蘇 格 蘭 化 學 家 John Macadam (1827-1865)。
64
山龍眼科
原生種
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
歸化 趨勢
科名
1 2 3 4 5
葉緣的尖刺
山龍眼科
澳洲堅果最初於 19 世紀 80 年代引入夏威夷, 開始大量栽培,成為重要的經濟作物,並出 口至世界各地,故又名「夏威夷果仁」。其 種子大,味道甘甜,可鮮食或用於食品製作,
e a e c a e t o r P
含豐富的脂肪;亦可用於榨油,即澳洲堅果 油,可用於食用和護膚。 花柱 花序腋生或頂生,呈總狀, 下垂,長 10-25cm;花兩性, 花 梗 長 3-4mm, 花 披 長 約 1cm,乳白色。
本種於香港一般被誤認為
蓇 葖 球 形,
M.ternifolia, 兩 者 外 觀 相
直徑 3-4cm,
近, 唯 該 種 花 披 粉 紅 色, 本種花披白色。
果皮硬革 質,先端具 尖頭。
65
園林樹木
火輪樹
植林樹木
Stenocarpus sinuatus (A. Cunn.) Endl.
科名
山龍眼科
習性
常綠大喬木
分佈
澳洲、新幾內亞
原生種 常見程度
否
行道樹
樹皮粗糙,灰色, 具裂紋。
果樹 迪欣湖
火輪樹原產自澳洲東部至東北部的沿海 地 區, 亦 見 於 新 幾 內 亞, 原 生 境 為 雨 林 和開揚的林地。喬木高可達 30m 以上, 生長緩慢,適合全日照或稍陰暗的環境, 以 肥 沃 和 排 水 良 好 的 酸 性 土 壤 為 佳。 其 葉 片 狀 如 鹿 角, 花 色 艷 紅, 花 序 形 如 火 輪,每至秋季,即如煙火般綻放。
單葉互生,葉柄長約 2.5cm, 葉片長 10-20cm,倒披針形。 歸化 趨勢
66
1 2 3 4 5
葉背
山龍眼科
幼葉常呈羽狀分裂, 長 20-40cm。
e a e c a e t o r P
蓇葖長 5-10cm,表面 披有鏽色毛,果柄長 約 4cm。攝於 6 月。
花序頂生或生於上部葉片的葉 腋,總梗長 5-10cm。傘形花序 具花 5-20 朵,花兩性,亮紅色。 原產地花期 3-6 月,攝於 8 月。
67
園林樹木 植林樹木
厚葉黃花樹
科名
五椏果科
Dillenia alata (R.Br. ex DC.) Banks ex Martelli
習性
常綠中型喬木
分佈
澳 洲、 巴 布 亞 新 畿內亞、印尼
原生種
行道樹
常見程度
否
果樹
樹皮紅褐色,呈薄片狀 剝落。
香港動植物公園
厚葉黃花樹原產自澳洲北部的沿 海地區,見於海拔 600m 以下的
單葉互生,葉片呈卵形至橢圓形, 長 15-25cm,闊 8-12cm,側脈 8-14 對。
雨林和濱海的低地樹林,於巴布 亞新畿內亞及鄰近的島嶼亦有分 佈。 喬 木 高 可 達 20m, 胸 徑 達
新生的花序, 與葉片呈對生。
60cm, 每 逢 春 季, 大 大 的 黃 花 零星點綴於濃密的枝葉間,其後 結出艷紅色的果實,為優良的觀 花 觀 果 樹 木。 屬 名“Dillenia ” 是 為 表 彰 德 國 植 物 學 家 Johann Jacob Dillenius (1684-1747), 種名“alata ”指其葉柄具翅。 歸化 趨勢
68
1 2 3 4 5
葉柄長 2-4cm, 具 翅, 抱 莖, 脫落後於枝條上 留下環狀葉痕。
五椏果科
小苞片
花序初期形態。 花柱 總狀花序頂生,具花 2-4 朵。花 兩性,開放時直徑約 7cm;花瓣 5 片,倒卵形,長約 4cm,闊約 2.5cm;雄蕊 2 輪,外輪約 100 枚,
e a e c a i n e l l i D
雄蕊
長約 8mm;花柱紅色,放射狀, 長約 1.5cm。攝於 4 月。
聚合果由數個蓇葖組成, 每個蓇葖長約 2cm;假種 皮白色,種子長約 4mm。 攝於 6 月。
葖
蓇
69
園林樹木
亮葉五椏果
*
植林樹木
Dillenia excelsa (Jack) Martelli ex Gilg.
習性
常綠大喬木
分佈
東南亞
常見程度
否
行道樹
* 本種的中文名為作者所暫擬。
果樹
樹皮初時灰色,老後逐 漸變紅褐色。
本 種 原 產 自 東 南 亞 的 樹 林, 原 生 境 常 為 海 拔 700m 以 下的河邊和澤地等較濕 潤 的 環 境。 喬 木 高 可 達 40m, 胸 徑 達 80cm 以 上,花朵碩大,適合用作
葉緣的 疏鋸齒
庭 園 樹。 種 名“excelsa ” 指其植株高大。 單葉互生,葉柄長 2-4cm;葉片革質, 葉面具光澤,呈橢圓形至長橢圓形, 長 20-30cm,闊約 7cm,側脈 10-13 對, 邊緣具鋸齒。
70
五椏果科
原生種
迪欣湖
歸化 趨勢
科名
1 2 3 4 5
花柱 內輪雄蕊 外輪雄蕊 花瓣 萼片
五椏果科
總狀花序頂生,具花可達 12 朵。花兩性,全開時直徑達 10cm; 花梗於頂部明顯增粗,花軸、花梗與萼片均披有絨毛;花瓣黃色, 長 4-5cm,闊約 3cm;雄蕊 2 輪,外輪約 300 枚,長約 1cm;花柱 白色或粉紅色。攝於 8 月。
e a e c a i n e l l i D
聚合果初時球形,成熟後開裂,果 實 為 蓇 葖 果, 心 皮 5-10 個, 外 面 黃綠色,裏面呈白色。攝於 6 月。 吉隆坡
本 種 為 一 多 型 種, 部 份植株葉呈現較為明 顯的闊橢圓形,全緣; 花 萼 或 無 毛, 花 柱 呈 粉紅色。
71
園林樹木
五椏果
植林樹木
Dillenia indica L.
科名
五椏果科
習性
常綠或 半落葉大喬木
分佈
南 中 國、 南 亞、 東南亞
原生種
行道樹
常見程度
否
果樹
樹皮黃銅色至紅褐色, 呈薄片狀剝落。
幻想道
本 種 又 名 第 倫 桃, 廣 泛 分 佈於亞洲多國。喬木高可 達 30m, 胸 徑 達 1m 以 上,原生境常為山谷和河 邊 等 較 濕 潤 的 環 境。 其 果 實 大, 種 子 可 由 大 象 和 其 他 哺乳類動物傳播;亦可浮於水上, 沿河水漂流至遠處岸邊繁殖。種 名“indica ”指印度。 單葉互生,葉柄長 3-6cm;葉片矩圓形, 長 20-40cm,闊約 10cm,側脈 30-40 對, 於葉面明顯凹入,葉背凸起。 歸化 趨勢
72
1 2 3 4 5
葉背:葉緣的粗鋸齒
厚肉質的 萼片
近圓形,直徑約 5cm,厚肉質;花瓣白色,倒卵形,長約 8cm;雄蕊 2 輪,外輪達 500 枚以上,長約 1.5cm,橙黃色;花柱白色,放射狀, 長約 2.5cm,闊約 3mm。攝於 6 月。
五椏果樹姿優美,樹冠濃密,其樹 皮近黃銅色,頗具特色;每逢夏季, 即於大大的葉片間,長出白色的花
五椏果科
花兩性,單朵生於枝頂,下垂,直徑 15-20cm,常不全開;萼片 5 枚,
朵,具芳香,可吸引蜜蜂和其他昆 蟲採蜜。果實可鮮食、用於沙律或 製果醬,味道稍酸。
e a e c a i n e l l i D
宿存萼片增大並 包裹果實
聚合果球形,直徑 10-15cm, 成 熟 時 黃綠色,不開裂。 攝於 6 月。
73
園林樹木
菲律賓五椏果
植林樹木
Dillenia philippinensis Rolfe
科名
五椏果科
習性
常綠中型喬木
分佈
菲律賓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保護狀況
極 瀕 易 近 危 危 危 危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粗糙,呈灰褐色。
迎樂路
本種天然分佈於菲律賓海拔 1000m 以 下 的 樹 林。 喬 木 高 可達 15m,胸徑達 60cm,耐 陰性強,栽培以濕潤的土壤為 佳,花朵碩大,適合用作庭園 樹。果實可鮮食或製果醬。種 名“philippinensis ” 指 其 原 產地菲律賓。 單葉互生,葉柄長 3-5cm; 葉 片 呈 橢 圓 形, 長 1020cm, 闊 約 10cm, 具 側 脈 10-15 對。 歸化 趨勢
74
1 2 3 4 5
花蕾
葉緣的疏鋸齒
葉柄具翅,後脫落
五椏果科
排成總狀花序;花兩性,全
e a e c a i n e l l i D
花 單 朵 生 於 枝 頂, 或 2-3 朵
花瓣脫落後,留下宿存的萼片, 其後閉合並增大,包裹果實。
開 時 直 徑 達 10-15cm; 萼 片 2 輪,5-6 枚, 長 約 2cm; 花 瓣 5 枚, 白 色, 倒 卵 形, 長 5-7cm;雄蕊 2 輪,外輪雄蕊 達 200 枚以上,長約 1cm,內 輪雄蕊長約 2cm;花柱呈放射 狀,長約 1.8cm。攝於 5-6 月。
翅脫落後的葉柄
聚 合 果 球 形, 直 徑 4-5cm, 不開裂。攝於 6 月。
75
園林樹木
大花五椏果
植林樹木
Dillenia turbinata Finet & Gagnep.
習性
常綠大喬木
分佈
南中國、越南 否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行道樹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呈橙褐色。
大花五椏果原產自廣西、雲南和海南省的常 綠混生林,見於海拔 700-1000m 的山谷。 喬 木 高 可 達 30m, 其 花 朵 鮮 黃 色, 具 有 極 高的觀賞價值。果實可食。
幼枝、葉柄和葉片初時披有 淡黃褐色絨毛,後漸脫落。
76
五椏果科
原生種
迎樂路
歸化 趨勢
科名
1 2 3 4 5
葉緣的疏鋸齒
葉柄長 3-6cm;葉片倒卵形 至倒披針形,長 20-30cm, 闊 10-14cm,側脈 15-30 對, 邊緣具鋸齒。
五椏果科
總狀花序頂生,具花 3-5 朵; 花 兩 性, 直 徑 10-15cm, 具 芳 香; 花 瓣 5 枚, 黃 色, 倒 卵 形, 長 5-7cm。花期 4-5 月。
e a e c a i n e l l i D
聚合果球形,直徑 4-5cm, 成熟時紅色。攝於 6 月。
77
楓
香科 (Altingiaceae) 包含 1 屬,約 15 個品種,呈間斷性分 佈於北美洲 ( 美國東南部、墨西哥、中美洲 )、地中海 ( 土 耳其、羅得島 ) 和亞洲東南部 ( 中國、南亞、東南亞 ),其
化石紀錄則可追溯至晚白堊紀。常綠或落葉喬木,具樹脂。單葉互生, 開裂或不開裂。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序呈頭狀,或由數個頭狀花 序排成總狀或圓錐狀;雌花序呈圓球形的頭狀花序。果序呈圓球形, 蒴果木質。科名 Altingiaceae 源於蕈樹屬 (Altingia ),而 Altingia 則 為表彰荷屬東印度總督 Willem Arnold Alting(1724–1800)。
Altingiaceae 楓 香 科 發 表 於 1841 年, 卻 是 近 年 才 較 普 遍 被 接 受 的 科。 長 久 以 來, 其 於 分 類 上 一 直 存 在 模 糊 性。 過 往 的 分 類 一 般 將 楓 香 屬 (Liquidambar , 落 葉 喬 木, 葉 片 呈 掌 狀 分 裂 )、 蕈 樹 屬 (Altingia , 常 綠 喬 木,葉 片 不 分 裂 ) 和 半 楓 荷 屬 (Semiliquidambar ,常綠或落 葉 喬 木, 葉 片 不 分 裂 或 掌 狀 分 裂 ) 納 入 金 縷 梅 科。 當 中 半 楓 荷 屬 於 1962 年始被確立,在形態上介於楓香屬和蕈樹屬之間,一直讓不少 分類學家感到疑惑。
現時的分類一般承認楓香科為一個獨立的科,包含上述 3 屬,當中半楓荷 屬由楓香屬和蕈樹屬雜交而成
[1]
。本書跟從 Ickert-Bond & Wen [2],將蕈樹屬
和半楓荷屬歸併入楓香屬。
蕈樹
細柄半楓荷
Liquidambar chinensis (syn. Altingia chinensis)
Liquidambar chingii (syn. Semiliquidambar chingii)
常 綠 喬 木, 高 可 達 20m, 是 於 香
作者於香港野外所見的細柄半楓
港的山林偶然可見的原生樹種。
荷,可見部份葉不分裂,部份葉則
城門郊野公園
呈現不規則的掌狀分裂。 大嶼山
註1
Ickert-Bond, S.M, Wen, J. (2006) Phylogeny and biogeography of Altingiaceae: Evidence from combined analysis of five non-coding chloroplast regions.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39: 512-528.
註2
Ickert-Bond, S.M, Wen, J. (2013) A taxonomic synopsis of Altingiaceae with nine new combinations. PhytoKeys 31: 21– 61.
79
園林樹木
楓香
植林樹木
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
科名
楓香科
習性
落葉大喬木
分佈
中國、朝鮮、越南、 老撾
原生種
是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呈灰色,初時光滑, 後變粗糙,具不規則的 深縱裂紋。
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
楓香產自秦嶺和淮河以南各省,見於海拔 2000m 以下的山林和村邊。 喬木高可達 40m,胸徑達 1m,樹姿優美,樹幹挺直,於香港常用作 觀賞樹木。栽培以全日照和濕潤的土壤為佳,稍耐寒。 楓香是著名的紅葉植物,每年秋 冬,香港市民常到城門郊野公園 和 大 棠 等 地 賞 紅 葉。 其 樹 脂 可 入藥,即楓香脂,具活血止痛的 功 效; 其 果 序 即「 路 路 通 」, 對 治 療 關 節 痛 具 功 效。 屬 名 “Liquidambar ” 指 其 樹 脂 具 芳 香,種名“formosana ”指臺灣。 歸化 趨勢
80
1 2 3 4 5
不適用
在較溫暖的年份,紅葉於冬季並未完全脫落, 來年春天會出現紅葉與新葉夾雜的景觀。
楓香科
單 葉 互 生, 葉 柄 細長,長 8-12cm。
葉緣具鋸齒
葉 片 呈 掌 狀 3 裂, 裂片呈三角形,中間的 裂片較大;基部心形。
e a e c a i g n i t l A
幼株葉片常呈掌狀 5 裂。
聚花果木質, 呈圓球形,直 雄花序
徑 3-4cm,由 緊密排列的蒴 果組成。
雌雄同株。雄花序呈圓錐狀,頂生或近頂生, 雌花序
雄花於分枝上排成頭狀;雌花序呈頭狀,近頂 生或生長於雄花序下部。
81
園林樹木
蚊母樹
植林樹木
Distylium racemosum Siebold & Zucc.
科名
金縷梅科
習性
常綠灌木至小喬木
分佈
中國、朝鮮、 琉球群島
原生種
是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光滑,呈灰褐色。
石硤尾公園
蚊母樹屬現時包含 15 個品種,分佈於東亞至 東南亞多國。本種為小喬木,一般高 3-6m, 分佈於中國東南沿海各省,於香港各地亦零 星分佈,見於山林和灌叢。耐陰性頗強,可 生長於林下層,亦能抵受全日照和稍乾燥的 環境,以溫暖濕潤的氣候為佳,不耐寒。 蚊母樹對空氣污染物擁有較強的抵抗力,枝 葉濃密,可用於隔音防塵。現時於香港偶有 栽培作綠化樹木。屬名“Distylium ”指其具
歸化 趨勢
82
單葉互生,葉柄長約 5mm;葉
有 2 條花柱,種名“racemosum ”指其總狀
片橢圓形至倒卵狀橢圓形,
花序。
長 4-7cm,闊約 2cm,基部闊
1 2 3 4 5
不適用
楔形,先端鈍或急尖,全緣。
花柱 花藥 子房 小苞片
總狀或圓錐花序腋生, 長 1-2cm, 花 為 雄 花 或
雄花
兩 性 花, 見 於 同 一 植 株。
兩性花
花呈二歧排列,不具花萼和花瓣,小苞片披針形,
金縷梅科
長 2-3mm;花藥紅色,長約 3mm;子房披有星狀絨毛; 花柱 2 條,長約 6mm。
宿存花柱
果實成熟後開裂
蒴果近球形,木質,直徑約 1cm,
e a e c a d i l e m a m a H
表面披有褐色星狀毛,先端尖, 具宿存的花柱。
蚊母樹似乎是個形態變化頗大的 品種。現時於市區種植的品種葉 呈倒卵形,側脈在葉面不明顯, 葉片亦因此而顯得較平滑。於野 外所見的個體,則葉呈明顯的橢 圓形,中脈和側脈於葉面凹入, 邊緣反捲。兩者差異頗明顯,唯 就植株的整體形態而論,應屬同
於野外所見的蚊母樹。
一品種以內的差異。
83
園林樹木
紅花荷
植林樹木
Rhodoleia championii Hook. f.
科名
金縷梅科
習性
常綠小喬木
分佈
南中國、東南亞
原生種
是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粗糙,灰黑色。
香港動植物公園
紅花荷原產自南中國至東南亞多國,見於山 林。 於 香 港 則 見 於 聶 高 信 山、 金 馬 倫 山、 香 港 仔 和 城 門 郊 野 公 園 一 帶。 喬 木 高 可 達 10m,每年春天即開出紅色的花朵,形如吊 鐘,故又名「吊鐘王」。 紅 花 荷 於 香 港 野 外 較 少 見, 被 列 為 稀 有 及 珍 貴 植 物, 並 受 到《 林 務 規 例 》 的 保 護。 模 式 標 本 於 1849 年 由 John George Champion(1815-1854) 於 香 港 仔 採 集, 種 名“championii ”即為表彰其貢獻。
單 葉 互 生, 葉 柄 長 3-5cm; 葉 片 卵 形, 長 8-12cm, 闊
歸化 趨勢
84
1 2 3 4 5
不適用
5-7cm,革質,側脈 7-9 對, 基部闊楔形,先端鈍或急尖。
鱗狀苞片
葉背呈灰白色。
頭狀花序腋生,常密集聚生於枝上 總苞片
部,下垂;總花梗長 2-3cm,具數 枚鱗狀苞片。
頭狀花序
金縷梅科
總苞片 外觀看似是一朵花, 其實是由 5-8 朵花組 成的頭狀花序。
e a e c a d i l e m a m a H
總苞片呈卵圓形,覆瓦狀排列,表面 披有棕色短柔毛;花兩性,花瓣集中 於花序外圍,紅色,長 3-4cm。
果 序 長 3-6cm, 具 蒴 果 數 枚。 蒴 果 近 卵 形, 長 約 1.5cm,果皮木質。 鱗狀苞片
85
Fabaceae / Leguminosae
莢果:為豆科最重要的形態特徵。果實成熟後沿兩邊開裂,開裂後的果瓣 或會呈不規則扭曲。[ 儀花 ]
豆
科 現 時 包 含 約 20,000 個 品 種, 分 佈 於 南 極 洲 以 外 的 各 大 洲。單就品種數量而言,為世界第 3 大科,僅次於蘭科與 菊科。而單就經濟價值而言,豆科則為僅次於禾本科 ( 包
含稻米、小麥和玉米等重要穀物 ) 的重要植物資源。科名 Fabaceae 裏的“faba”,為拉丁語,意為「豆」;Leguminosae 同為接受名, 意指其豆莢。 豆科包含喬木、灌木、藤本和草本等多種多樣的植物類型,常綠或落 葉習性,木本植物集中於南半球和熱帶地區,草本植物則多見於溫帶 地區。葉一般互生,稀對生,一般全緣,常為複葉,稀單葉。花兩性, 極少呈單性,常排成總狀、傘房狀、穗狀、頭狀或圓錐狀,常具萼片 5 枚,花瓣 5 枚。果實為莢果 (legume/pod),此一形態特徵為豆科 所獨有。莢果為乾果的一種,由單個心皮發育而成,成熟後沿兩邊開 裂。種子常呈扁平的圓形,俗稱作「豆」(bean)。部份品種的果實會 演化成不開裂的節莢 (loment)、翅果 (samara) 或核果 (drupe) 等。 傳 統 的 分 類 學 常 將 豆 科 分 成 3 個 亞 科, 即 蘇 木 亞 科 / 雲 實 亞 科 (Caesalpinioideae)、 含 羞 草 亞 科 (Mimosoideae) 和 蝶 形 花 亞 科 (Faboideae /Papilionoideae)。此處對 3 個亞科作出簡單的介紹:
節莢:果實於種子間收窄 並分離,形成一節節的果 實,每節具有 1 顆種子。 [ 含羞草 ]
核果:擁有木質的內果皮,
翅 果: 邊 緣 演 化 出
成熟後不開裂,或由蝙蝠
扁 平 的 翅, 成 熟 後
作為傳播媒介。部份品種
不 開 裂, 由 風 力 傳
擁有海棉質的中果皮,並
播。[ 大班木 ]
具氣孔,可沿流水而傳播 至遠處。[ 無刺甘藍豆 ]
蘇木亞科 :葉常為偶數羽狀複葉或二回偶數羽 狀 複 葉, 少 呈 單 葉。 花 朵 多 少 呈 兩 邊 對 稱, 下 部 2 枚花瓣不合生。廣佈於世界各地,見於多種 多 樣 的 生 境。(Bauhinia, Brownea, Caesalpinia,
Cassia, Colvillea, Cynometra, Delonix, Gleditsia, Ly s i d i c e , P e l t o p h o r u m , S a r a c a , S e n n a , Schizolobium, Tamarindus ) 蘇木亞科
含 羞 草 亞 科 : 葉 常 為 二 回 偶 數 羽 狀 複 葉,
花 朵 兩 邊 多 少 對 稱,
部 份 品 種 的 葉 會 演 化 成 葉 狀 柄。 花 朵 呈 輻 射 對
下部 2 枚花瓣不合生。
稱, 花 萼 合 生 成 筒 狀, 花 絲 常 延 伸 出 花 冠 外。
[ 黃槐決明 ]
主 要 見 於 熱 帶 至 亞 熱 帶 地 區, 溫 帶 地 區 較 少 見。(Acacia, Adenanthera, Albizia, Calliandra,
Enterolobium, Falcataria, Leucaena, Mimosa, Parkia, Pithecellobium ) 含羞草亞科
花朵呈輻射對稱,花萼 合生成筒狀,花絲突出 於花冠外。[ 楹樹 ]
87
蝶形花亞科 :葉常為奇數的羽狀複葉,有時呈單身複葉。花朵呈 明顯的兩邊對稱,花萼合生。花瓣 5 枚,上部 1 枚較大,或具斑紋, 稱作旗瓣 (banner/vexillum);兩側具 2 枚翼瓣 (wing);下部具 2 枚
Fabaceae / Leguminosae
合生的龍骨瓣 (keel)。雄蕊 10 枚,或會合成二體雄蕊,其中 9 枚合 生,1 枚離生。廣佈於世界各地,為 3 個亞科中分佈最廣,數量最多 的類群。不少食用豆類如落花生、大豆和豌豆等均屬於蝶形花亞科, 具有非常重要的經濟價值。(Andira, Butea, Castanospermum, Clitoria,
Dalbergia, Erythrina, Gliricidia, Ormosia, Pongamia, Pterocarpus, Sesbania, Styphnolobium, Tipuana )
旗瓣
翼瓣 龍骨瓣
蝶形花亞科
花朵兩邊明顯對稱,上部的 旗瓣較大,兩邊有翼瓣,下 部 的 龍 骨 瓣 合 生 成 船 形。 [ 美麗胡枝子 ]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將豆科分為 3 個亞科的傳統分類方式,已經逐漸被淘汰。 早於上世紀 80 年代,不少分類學家已經發覺蘇木亞科的變化較大,為並系群, 而含羞草亞科與蝶形花亞科均由前者所衍生,故豆科或須要分拆成 6-15 個亞 科
[ 註 1]
。唯由於豆科包含品種眾多,此一修訂影響重大,直至現時還處於待審
的階段。而傳統的分類方式,對於田野植物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價值。 除 極 少 數 品 種 (Styphnolobium ) 外, 大 部 份 豆 科 植 物 均 具 有 根 瘤 菌 (rhizobia)。其根部與固氮細菌共生,可將空氣中的氮轉化成氨,並供自身使 用。 固 氮 作 用 (nitrogen fixation) 讓 不 少 豆 科 植 物 能 夠 適 應 極 貧 瘠 的 生 長 環 境,成為重要的植林樹種。其植物體分解後,可將儲存的氮釋放到土壤中,供 農作物吸收,成為農林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份。當中尤以 Acacia , Erythrina ,
Gliricidia , Leucaena , Sesbania 等品種最常使用,可大大提高農作物的產量。 豆科廣佈於世界各地,不少品種的果實或種子均可食用,具有重要的經濟價 值;其花朵大而美觀,具有艷麗的色彩,可供園藝觀賞;部份品種則具醫藥 及工業用途,為人類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植物資源。
扁豆 (Lablab purpureus ):為原產
豌豆 (Pisum sativum ):為源於地中海一帶的草
自非洲的多年生攀緣植物,其嫩莢
本植物,豆莢扁平的品種又名「荷蘭豆」,常用
可供食用,種子具毒性,煮熟後方
作蔬菜供食用,種子微甜。
可食用。
註1
Legume Phylogeny Working Group. (2013). Towards a new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legumes: Progress report from the 6th International Legume Conference.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Botany , 89, 3-9.
89
金合歡屬
金
合歡屬為一個極具爭議的植物類群,其於分類和命名上的 爭論,從上世紀 80 年代延續至今,為歷來在植物命名方面 最具爭議的課題 [1]。廣義的金合歡屬,包含超過 1400 個品
種,當中約 1000 個品種分佈於澳洲,其餘的品種見於亞洲、非洲和 美洲等地,主要見於南半球。金合歡屬為澳洲和非洲的標誌性植物, 在稀樹草原,常可見一棵棵樹木零星點綴於乾旱的沙石地,株型細 小,並擁有平而寬廣的樹冠。這些平頂樹,正是金合歡屬植物。
Acacia Mill.
後來的研究指出,廣義的金合歡屬,為並系群,應將其分拆開。而分 佈於澳洲和非洲的金合歡屬,理應置於不同的屬。唯 Acacia 一名, 於全球廣泛使用,其於澳洲和非洲均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態、社會和 經濟價值。此一修訂,必然引起重大影響。根據 2005 年於維也納和 2011 年於墨爾本的 International Botanical Congress,原產自澳洲 的金合歡屬,維持作 Acacia ;而原產自非洲的金合歡屬,則修訂為
Vachellia 和 Senegalia 。也就是說,在非洲的稀樹草原,那一棵棵 平頂樹,已不再被視為 Acacia 了。
在非洲的半乾旱地區,常可見一棵棵平頂樹零星地生長於稀樹草原和碎石地上。 塞米恩國家公園
90
柳葉相思 (Acacia saligna ):原產自澳洲西南部,於農林業 用途廣泛,在非洲的半乾旱地區常有種植。 貢德爾
不少金合歡屬品種均引種至世界各地並廣泛應用於農林業。金合歡屬具有
豆科
較強的固氮能力,並能適應乾旱、貧瘠的土壤,成為劣地造林的先鋒樹 種。如香港早年常採用的臺灣相思、耳果相思和大葉相思,均能於荒地生 長良好,樹苗存活率高。其發達的根系,可穩固土壤,防止滑坡,保持水 土。木材則可用於造紙(大葉相思)或用作薪炭(臺灣相思),樹皮含大 量鞣質,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 珍珠金合歡
臺灣相思
e a e c a b a F
末端 1 對羽片 葉柄和葉軸演化 成扁平的葉狀柄
金合歡屬品種擁有羽狀複葉 或 二 回 羽 狀 複 葉, 部 份 品 種 的葉柄和葉軸演化成葉狀柄 (phyllode),於幼苗階段或成 熟株的水橫枝仍偶然可見原始 的羽狀複葉。
註1
Thiele, K.R. et al. (2011) The controversy over the retypification of Acacia Mill. with an Australian type: A pragmatic view. Taxon 60(1): 194-198.
91
園林樹木
耳果相思
植林樹木
Acacia auriculiformis Benth.
科名
豆科
習性
常綠大喬木
分佈
巴布亞新畿內亞、 印尼、澳洲北部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粗糙,呈灰褐色,具 有不規則的淺縱裂紋。
本種於中國大陸亦名為「大葉相思」,原產自印尼至澳洲北部海拔 600m 以 下的地方,見於樹林、沼澤和水邊,較喜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喬木高可達 35m,幹粗可達 1m,生長快速,對乾旱的環境具有極強的適應力,可生長於 貧瘠的土壤,亦可忍受季節性的積水環境,對不同酸鹼度的土壤具有較廣的 適應性。可種植於荒山、劣地和廢棄的礦區,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也是香 港早年廣泛用於植林的品種。其根系發達,可用於穩固斜坡,防止水土流失, 並能增加土壤養份。 材質密度高,可用作柴薪、
莢果扭曲,扁平,
造 紙 和 製 家 具 等。 樹 冠 濃
外部邊緣呈波浪
密, 花 色 金 黃, 也 是 優 良
狀, 長 4-10cm,
的 庭 蔭 樹 和 賞 花 喬 木。 種
闊 1-2cm, 木 質,
名“auriculiformis ” 指 其 果實形如動物的耳朵。 歸化 趨勢
92
1 2 3 4 5
表面稍具粉末,無 毛。 於 香 港 果 期 10 月至翌年 4 月。
具有 3 條較明顯的縱脈, 於葉基處聯合。
豆科
於葉枕上部 具腺體 1 枚
葉狀柄呈線形至狹橢圓形,鐮狀, 長 8-18cm,闊 1.5-3cm。
e a e c a b a F
穗狀花序 1 至數枝叢生於枝頂或葉腋, 長 5-8cm;花兩性,呈金黃色,花瓣 長約 2mm,花絲長 3-4mm。原產地花期 2-8 月,於香港花期 8-11 月。
93
園林樹木
臺灣相思
*
植林樹木
Acacia confusa Merr.
科名
豆科
習性
常綠中型喬木
分佈
臺灣、菲律賓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 本種或寫作「台灣相思」。
果樹
樹皮灰色,光滑。
本種於臺灣當地一般稱為「相思樹」,原產自臺灣和菲律賓較低海拔的山坡 和樹林。喬木高可達 18m,幹粗可達 1m,生長快速,樹性強健,根系發達, 極耐乾旱,可生長於土壤瘠薄的環境。為香港早年最重要的綠化樹種,並廣 泛用於植林。其木材密度高,材質堅韌,為薪炭林的良好樹種。 唯本種樹齡短,一般只有 40~50 年,香港早
於 幼 苗 階 段, 可 見
年 栽 培 的 臺 灣 相 思 已 逐 漸 衰 老, 並 為 樹 木 管
第 1 片真葉為具有 4
理帶來沉重的負擔,現時於本地已逐漸減少
片小葉的羽狀複葉。
種植。栽培以全日照為佳,於光照不足的環 境下生長較差。樹冠濃密,一叢叢的枝葉, 遠 觀 如 一 朵 朵 綠 色 的 雲; 花 色 美 麗, 盛 花 期可將整個山坡染成一片金黃。 歸化 趨勢
94
1 2 3 4 5
莢果線形,扁平,長
直或稍呈鐮形,具有 3-5 條較明顯的縱脈。
5-10cm,闊約 1cm。
豆科
葉狀柄呈狹橢圓形,長 6-10cm,闊 5-12mm,
頭 狀 花 序 1-3 個 生 於 葉 腋,直徑約 1cm。花兩性,
種子橢圓形,
總梗纖細,長約 1cm,花
長約 5mm。
呈金黃色,具芳香。花期 3-10 月,4-5 月為盛花期。 盛花期的相思林,一片金黃。
e a e c a b a F
攝於 5 月初。
95
園林樹木
絹毛相思
植林樹木
Acacia holosericea G.Don
科名
豆科
習性
常綠灌木至小喬木
分佈
澳洲
原生種 常見程度
否
行道樹 果樹
樹皮呈灰色,粗糙, 具裂紋。
沙田公園
絹毛相思廣泛分佈於澳洲北部,見於海拔 900m 以下的疏林和灌叢, 亦可生長於乾旱地區的碎石地,常於水邊形成群落。株高可達 8m, 多分枝,枝葉披有銀色的絹毛,樹冠在陽光下閃爍成一片銀藍色, 高雅大方,極具景觀特色。 生 長 快 速, 可 忍 受 土 壤 貧 瘠 的 環 境,耐乾旱,可種植作防護林。種 子 煮 熟 後 可 食。 澳 洲 原 住 民 用 其 葉、樹皮和莢果治療皮膚瘙癢和頭 痛。種名裏的“holo ”意為完全, “sericea ” 意 為 絹 毛, 指 其 枝 葉 的披毛狀況。 歸化 趨勢
96
1 2 3 4 5
幼枝、葉柄與葉片披有銀色絹毛。
葉狀柄呈狹橢圓形,長 8-20cm,
豆科
基部不對稱,具有 3 條明顯的縱脈, 於基部聯合,先端具小尖頭。
e a e c a b a F 穗狀花序腋生,長 2-4cm,金色。 攝於 12 月。
莢果呈不規則蜷曲,闊 2-4mm。 攝於 2 月。
97
園林樹木
大葉相思
植林樹木
Acacia mangium Willd.
科名
豆科
習性
常綠大喬木
分佈
巴布亞新畿內亞、 印尼、澳洲昆士蘭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灰褐色,粗糙, 具不規則的淺裂紋。
荔枝角公園
本種亦名為「馬占相思」,天然分佈於印尼 的摩鹿加群島、巴布亞新畿內亞和澳洲昆士 蘭 的 沿 海 地 區。 喬 木 高 可 達 30m, 幹 粗 達 80cm, 見 於 海 拔 800m 以 下 的 雨 林 邊 緣、 紅樹林邊緣、次生林、稀樹草原和泛濫平原 等多種多樣的生境。 其樹幹通直,樹冠濃密,少見病蟲害,可用 作庭蔭樹。固氮能力強,生長快速,深根性, 根系發達,耐乾旱,常種植作防護林,並用 於生態復育。亦常大量種植作紙漿和薪炭材 料,為多用途的用材樹種。 於水橫枝上,偶然可見 歸化 趨勢
98
1 2 3 4 5
原始的二回羽狀複葉。
豆科
葉狀柄呈橢圓形至狹橢圓形, 長 10-20cm,闊 3-7cm,薄革質, 具 3-5 條明顯的縱脈,其中數 條於近基部聯合。
於葉枕上部的 腺體
e a e c a b a F 穗狀花序長 6-12cm,白色至奶白色。
莢果線形,呈不規則蜷曲,
原產地花期 3-7 月,香港花期 8-10 月。
闊 3-5mm,成熟時棕黑色。
99
園林樹木
珍珠金合歡
植林樹木
Acacia podalyriifolia G.Don
科名
豆科
習性
常綠灌木至小喬木
分佈
澳洲昆士蘭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銀 藍 色 的 樹 冠, 與 四 周 的 綠 色 植 物, 形 成
果樹
鮮明的色彩對比。 樹皮平滑或稍具裂紋, 呈灰色至褐色。
荔枝角公園
本 種 天 然 分 佈 於 澳 洲 昆 士 蘭, 見 於 沙 岩 地 層 的 山 丘, 與 桉 樹 林 混 生, 亦 見 於 碎 石 地。 株 高 可 達 8m, 生 長 快 速, 其 葉 片 呈銀藍色,花序如一個個金球, 在 陽 光 下 閃 耀, 構 成 鮮 明 的 色 彩對比。 珍珠金合歡對環境的適應力 強, 加 上 其 極 高 的 觀 賞 價 值 而 被 引 種 至 熱 帶 地 區, 並 於 澳 洲 南部和非洲等地廣泛歸化。 歸化 趨勢
100
1 2 3 4 5
此為葉狀柄與二回羽狀複葉的過渡形態, 可見葉柄與葉軸已演化成扁平的葉狀柄, 而末端 1 對羽片仍然保留着原始的形態。
幼枝與葉披有軟毛。葉狀柄 呈卵圓形、橢圓形至披針形, 長 2-4cm,闊 1-3cm,呈銀藍
豆科
色至銀綠色,先端具小尖頭。 即將開放的花序。 頭狀花序排成總狀,長 5-12cm。每個頭狀花序 具花 15-30 朵,圓球形, 金 黃 色, 直 徑 5-9mm, 具芳香。原產地花期 6-7
e a e c a b a F
月,香港花期 1-3 月。 莢 果 長 可 達 12cm, 闊 1-2cm, 表 面 披 有 粉 末 和短柔毛。攝於 4 月。
101
園林樹木
海紅豆
植林樹木
Adenanthera microsperma Teijsm. & Binn.
習性
落葉大喬木
分佈
南中國至東南亞 是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光滑,呈灰色。
海紅豆廣泛分佈於南中國至東南亞 一 帶, 見 於 海 拔 1000m 以 下 的 常 綠或落葉樹林、林緣、山谷和水 邊。喬木高可達 30m,幹粗達 1m,枝葉繁茂,初夏時黃色 的 花 朵 掛 於 枝 頂, 不 久 即 結出長長的豆莢。最特別 的是其鮮紅色的種子,呈 卵圓形,質地堅硬,小巧 可愛,可用於製作飾物。 葉互生,二回羽狀複葉;羽片對生,3-6 對;
102
豆科
原生種
荔枝角公園
歸化 趨勢
科名
小葉互生,每邊 5-9 片,呈矩圓形至卵狀
1 2 3矩圓形,長 4 5 1.5-3cm,基部和先端圓形。
不適用
豆科
總狀花序腋生,長 6-12cm, 或於枝頂排成圓錐花序。 花兩性,初時黃白色,後變 成深黃色,花瓣呈披針形,長 2.5-3.5mm,雄蕊長約 4mm。於熱
e a e c a b a F
帶地區全年可開花,香港花期 4-7 月。
葉背 呈蒼綠色。
莢果扁平,線形,長可達 20cm,闊 1-1.5cm, 未開裂時即呈不規則扭曲;具種子 6-10 顆, 扁圓形,直徑 5-7mm,種皮堅硬,呈鮮紅色。
103
園林樹木
楹樹
植林樹木
Albizia chinensis (Osbeck) Merr.
習性
落葉大喬木
分佈
南中國、
原生種
是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樹 皮 稍 平 滑, 呈 灰 褐色。
楹樹廣泛分佈於亞洲東南部多國,原生境常 為 具 有 季 風 氣 候 的 地 方, 見 於 海 拔 2000m 以下的雨林、次生林、季風林、灌叢和草原。 於香港則主要見於香港島和新界東北部。喬 木 高 可 達 40m, 幹 粗 可 達 1.5m, 對 環 境 的 適應性強,可生長於瘠薄的土壤。生長快速, 根系發達,可大量種植以築固斜坡和防止水 土流失。亦常種植於咖啡園和茶園,作庇蔭 樹。材質輕軟,可用於造船和製家具。種名 “chinensis ”指其產自中國。
104
豆科
南亞至東南亞
文錦渡
歸化 趨勢
科名
1 2 3 4 5
不適用
葉互生,二回偶數羽狀 複葉,羽片 5-15 對。
葉柄下部和葉軸具腺體 幼枝具脊,披有疏柔毛
托葉大,呈耳狀,膜質,長約 3cm, 通常於幼枝和花序上可見,後漸脫落。
豆科
葉軸上部具腺體
羽片具小葉 20-40 對,對生, 無柄,呈鐮形,兩邊不對稱,
e a e c a b a F
兩面稍披毛,長 6-10mm,闊 2-3mm,基部平截,具腺體, 先端急尖。
葉面
葉背
莢 果 扁 平, 長 10-15cm, 闊 2-3cm。 頭狀花序具花 10-20 朵,排成腋生或 頂生的圓錐花序。花兩性,花冠長約 6mm,黃綠色;雄蕊白色,長 2-4cm。
105
園林樹木
合歡
植林樹木
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
科名
豆科
習性
落葉中型喬木
分佈
亞洲西南部至東部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呈灰色,稍光滑, 可見明顯的皮孔。
迪欣湖
合歡廣泛分佈於亞洲的亞熱帶至溫帶地區,見於樹林、溝谷、河邊 和荒地。喬木高可達 15m,樹冠開闊,呈傘形,生長快速,耐寒、 耐乾旱,可生長於貧瘠的沙質土地,為先鋒樹種。 合歡於中國的栽培歷史悠久,其葉片朝開夜合,於古時候即為愛情 的象徵。杜甫《佳人》:「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詩中的「合昏」 即「合歡」。合歡花亦可入藥,具解鬱安神之效。嵇康《養生論》: 「合歡蠲忿,萱草忘 憂」,即指合歡可讓
合歡於香港極少種植,作者僅於迪欣
人免除怨恨,萱草則
湖見過 1 株。而香港過往所記錄到的
使人忘記憂愁。
「 合 歡 」, 就 作 者 所 見, 大 部 份 均 為 象 耳 豆 (Enterolobium cyclocarpum), 詳見後文的介紹。
歸化 趨勢
106
1 2 3 4 5
幼枝、葉和花序披短柔毛。葉互 生, 二 回 偶 數 羽 狀 複 葉, 羽 片 4-10 對,葉柄下部和葉軸上部具 腺體。小葉 10-30 對,呈鐮形, 長 6-12mm,闊 2-4mm,兩邊不對 稱,中脈靠近上部邊緣,基部平 截,先端具小尖頭。
豆科
葉背
e a e c a b a F
葉面
花冠長約 8mm, 裂片呈三角形。
頭狀花序於枝頂排成圓錐狀,花絲呈 粉紅色,長 2-4cm。 莢果線形,扁平,長 10-15cm, 闊 2-3cm。
107
園林樹木
大葉合歡
植林樹木
Albizia lebbeck (L.) Benth.
科名
豆科
習性
落葉大喬木
分佈
不詳
原生種
否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行道樹
常見程度
樹皮呈灰色至黃褐色,
果樹
稍 粗 糙, 老 後 呈 薄 片 狀剝落。
石硤尾公園
本種又名「闊莢合歡」,現時於舊大陸的熱帶 至 亞 熱 帶 地 區 廣 泛 種 植 並 歸 化, 從 東 非、 南 亞、 東 南 亞 至 大 洋 洲 均 可 發 現 其 野 生 族 群, 唯 確 實 的 原 產 地 已 無 法 確 認。 喬 木 高 可 達 30m,幹粗達 2m,見於林緣、濱海季風林、 灌叢、稀樹草原、水邊和荒地等多種多樣 的生境。於旱季時落葉,在香港偶然會延 至夏末秋初才長出新葉。 樹 冠 開 闊, 適 合 用 作 庇 蔭 樹 而 種 植 於 庭 園、咖啡園和可可園。生長快速,成樹頗耐 乾 旱, 對 各 種 各 樣 的 環 境 適 應 力 強, 為 具 有 入侵性的品種。根系較淺,枝條脆弱,於強風 下易折斷。 歸化 趨勢
108
1 2 3 4 5
幼樹樹皮具有較 明顯的皮孔。
葉柄下部具盤狀的腺體, 常可吸引螞蟻到訪。
豆科
葉軸上 的腺體
e a e c a b a F
葉互生,二回偶數羽狀複葉,羽片 2-4 對。小葉 5-12 對,近無柄,呈不對稱的 矩圓形,長 2-4cm,闊 1-2cm,先端圓鈍。
小托葉
葉背
109
傘房花序腋生,具花 15-40 朵,兩性,具芳香, 總梗長 5-10cm。
即將開放的花序 花 梗 長 3-4mm; 花 萼 長 3-5mm, 披 疏柔毛,邊緣齒狀;花冠長 6-10mm, 淡黃綠色,裂片呈三角狀卵形;花 絲白色至淡黃綠色,長 3-4cm。 花冠 莢果扁平,線形,長 15-30cm,闊 3-5cm,成熟時呈稻草色。
花萼 花梗
種子呈圓形至橢圓形,長 8-10mm。
110
習性
落葉中型喬木
分佈
南中國、
光葉合歡 Albizia lucidior (Steud.) I.C.Nielsen
南亞至東南亞 否
原生種
常見程度
行道樹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植林樹木
豆科
園林樹木
科名
果樹
樹皮光滑,呈灰褐色。
豆科
e a e c a b a F
香港動植物公園
光葉合歡生長於海拔 500-2000m 的常綠樹林、次生林和灌叢,喬 木 高 可 達 20m, 樹 冠 濃 密, 可 作為庇蔭樹而種植於茶園,並可 改善土壤養份。生長環境須日照 充足,亦稍耐陰。小巧的白花於 盛夏時開放,適用作庭園觀賞樹 木。種名“lucidior ”指其葉面具 光澤。 葉面具光澤。
1 2 3 4 5
歸化 趨勢
111
葉互生,二回偶數羽狀複葉,羽片 1-3 對,葉柄下部和葉軸具腺體。小葉柄長約 3mm;小葉 1-5 對,呈橢圓形,長 5-10cm,闊 2-5cm,中脈位於葉片中間,先端漸尖。 頭狀花序排成頂生或腋生的圓錐花 序。花兩性,花絲白色。 莢 果 扁 平, 成 熟 時 呈 棕 色, 長 1020cm,闊 2-4cm。
112
習性
落葉大喬木
分佈
南中國、南亞、
黃豆樹 Albizia procera (Roxb.) Benth.
植林樹木
豆科
園林樹木
科名
東南亞、大洋洲 否
常見程度
行道樹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樹皮平滑,呈灰綠色、
果樹
黃綠色至黃褐色,或
豆科
呈薄片狀剝落。
e a e c a b a F
原生種
美林邨
黃 豆 樹 廣 泛 分 佈 於 亞 洲 和 大 洋 洲 多 國, 見 於 海 拔 1500m 以 下 的 疏 林、 雨 林 邊 緣、 季 風 林、 次 生 林、 灌 叢 和 稀 樹 草 原 等。 喬 木 高 可 達 30m, 幹 粗 達 1m, 於 旱 季 時 落 葉, 在 香 港或延至夏末秋初才長出新葉。為速生樹種, 能 夠 忍 受 瘠 薄 的 沙 質 土 壤, 可 種 植 以 改 善 土 壤養份,促進荒地生態復蘇。種名“procera ” 意為“高的”。
新葉呈漂亮的銀色。
1 2 3 4 5
歸化 趨勢
113
葉互生,二回偶數羽狀複葉,羽片 2-5 對。小葉 5-12 對,紙質,呈橢圓形,長 2-5cm,闊 1-2cm,兩邊不對稱,中脈位 於中間稍偏下方,基部和先端呈圓形。
葉柄下部具一枚橢圓形 的腺體,邊緣凸起, 中間凹陷。 頭狀花序具花 15-30 朵, 排 成頂生或腋生 的圓錐花序。花 兩性;花萼呈淡綠 色, 漏 斗 狀, 無 毛, 長 2-3mm;花冠綠白色,長 4-6mm; 雄 蕊 白 色 至 乳 白 色, 長 8-12mm。熱帶地區全年可開花結 果,於香港花期為夏末秋初。
莢果呈紅褐色, 長 10-20cm, 闊 2-3cm。
114
習性
落葉大喬木
分佈
熱帶美洲
Albizia saman (Jacq.) Merr.
否
常見程度
行道樹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 本種於大中華地區一般採用學名 Samanea saman 。
豆科
果樹
香港中文大學
雨樹原產自墨西哥至巴西多國,見於海拔 1800m 以下的乾樹林和稀 樹草原。喬木高可達 30m,幹粗可達 4m 以上,冠闊達 40m 以上, 其寬廣的樹冠呈美麗的傘形,樹姿雄偉,枝條糾結,常橫向伸展, 為熱帶地區十分受歡迎的觀賞樹木。在新加坡,雨樹為隨處可見的
e a e c a b a F
原生種
雨樹
*
植林樹木
豆科
園林樹木
科名
林蔭樹,常沿高速公路一整排種植,營造綠色隧道。駕駛其中,綠 葉與藍天掩映,猶如穿梭於奇幻的史前森林。 生長快速,成樹耐乾旱,可作為庇蔭樹而種植於農場和牧場,莢果 則用作牲畜的飼料。濃密的樹冠可有效調節微氣候,於夜晚、陰天 和下雨時,葉片會閉合,讓光線和雨水進入樹冠下層;晴天時才再 次張開葉片,承受日照並遮蔽泥土,減少水份蒸發。
主幹粗壯,常於低處 出現分枝。樹皮粗糙, 呈灰色。
1 2 3 4 5
歸化 趨勢
115
葉 互 生, 二 回 偶 數 羽 狀 複 葉,長可達 50cm,羽片 4-9 對。 小 葉 5-10 對, 從 基 部 向頂部逐漸變大,近平行四 邊形,長 2-4cm,闊 1-2cm, 葉 背 披 有 短 柔 毛, 基 部 平 截,先端或具有小尖頭。
葉面
頭 狀 花 序 生 於 枝 頂, 闊 5-7cm, 具 有 長 5-10cm 的柄。花兩性;花萼淡綠色,長 5-7mm;花冠紅色,長約 10mm;雄蕊下部 白 色, 上 部 漸 變 成 淡 紅 色, 長 2-4cm。 吉隆坡 莢果長 15-20cm,闊約 2cm。 暹粒
116
葉背
豆科
位於黃竹坑的雨樹,胸徑近 2m,樹冠超過 40m,為香港有名的樹王。
e a e c a b a F 黃雨樹
在 20 世紀 50 年代,出現了葉片呈黃色的品種。其樹 冠在陽光下閃耀出迷人的金黃色,不久即成為極受歡
Albizia saman ‘Yellow’ 迎的景觀樹木。繁殖可用嫁接法。 新加坡植物園 117
園林樹木
無刺甘藍豆
植林樹木
Andira inermis (Wright) DC.
習性
常綠大喬木
分佈
熱帶美洲、西非 否
原生種
行道樹
常見程度
果樹
樹 平 稍 粗 糙, 呈灰褐色。
無刺甘藍豆呈間斷性分佈於熱帶美洲和西非的 畿 內 亞 灣 一 帶, 見 於 海 拔 900m 以 下 的 乾 樹 林、山邊、平原和沼澤,常沿水邊生長。喬木 高可達 35m,幹粗可達 1m,主幹通直,樹冠 濃密,耐鹽性強,適用於濱海防風。為蜜源植 物,花多而密,呈紫色,具香氣,可吸引大量 昆蟲訪花,於熱帶地區常用作賞花喬木。於原 產地,蝙蝠亦會攝食其果實,以助傳播。種名 “inermis ”意為“無刺的”。
幼枝與葉柄
118
豆科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大埔海濱公園
歸化 趨勢
科名
1 2 3 4 5
葉互生,奇數羽狀複葉;小葉 9-15 片, 近橢圓形,長 5-9cm,闊 2-4cm,先端 常呈尾狀漸尖。 核果橢圓形至卵形,長 3-6cm,成熟時 不開裂。原產地果期 4-6 月。攝於 9 月。
豆科 圓錐花序頂生,長可達 40cm;花兩性,花冠紫色, 長 10-18mm。原產地花期 10-12 月。香港花期 6-8 月。
e a e c a b a F
盛花期時,花多而密,紫色的花朵一 叢叢點綴於濃密的樹冠,極具觀賞性。
119
羊蹄甲屬
羊
蹄甲屬包含 300 多個品種,廣泛分佈於全球熱 帶地區。喬木、灌木或藤本,生長於常綠樹林、 落葉樹林、高山林,亦見於稀樹草原和半沙漠
地區。單葉互生,全緣或二裂,具主脈 3-15 條。花單性
Bauhinia L.
或 兩 性, 單 朵 或 排 成總 狀、 圓 錐 狀或 聚 傘 狀。花萼常呈 佛焰苞狀。花瓣 5 枚,不相等,常具有鮮艷的色彩。 不少羊蹄甲屬品種均具有艷麗的花朵,花期長,常引種 栽 培 作 園 藝 植 物。 屬 名“Bauhinia ” 是 為 紀 念 瑞 士 植 物 學家 Gaspard Bauhin (1560 - 1624) 和 Johann Bauhin (1541 - 1613)。
矮白花羊蹄甲 Bauhinia acuminata 原產自東南亞的龍腦香樹林和較 低海拔的矮林,灌木高可達 3m。 其 花 朵 潔 白, 全 年 可 開 花, 為 十 分受歡迎的庭園觀賞植物。
120
羊蹄甲屬 (Bauhinia L.) 檢索表 1 (a): 葉紙質 ............................ 紅花羊蹄甲 B. purpurea (b): 葉革質 ............................ (2) 2 (a): 樹皮呈不規則縱裂, 花黃色,莢果披有絨毛 ...... 黃花羊蹄甲 B. tomentosa (b): 樹皮不具縱裂紋, 花紫紅色、粉紅色或白色 ... (3) 3 (a): 樹皮平滑,主幹中下部 常具嫁接痕,少見結果 ...... 洋紫荊 B. × blakeana
豆科
(b): 成熟後樹皮呈薄片狀剝落, 全年可見結果 ................... (4) 4 (a): 花呈粉紅色 ...................... 宮粉羊蹄甲 B. variegata (b): 花呈白色 ......................... 白花羊蹄甲 B. variegata var. candida
e a e c a b a F 嘉氏羊蹄甲
粉葉羊蹄甲
Bauhinia galpinii
Bauhinia glauca
原產自南非,見於較濕潤的灌木叢。
為廣泛分佈於印度次大陸、南中國至東
蔓性灌木,高可達 3m。
南亞的藤本植物,也是本地數種原生的 羊蹄甲屬品種之一,見於山林、林緣和 次生林,為香港野外常見的野花。
121
園林樹木
紅花羊蹄甲
植林樹木
Bauhinia purpurea L.
科名
豆科
習性
常綠小喬木
分佈
南中國、中南半島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灰白色,光滑, 具明顯的皮孔。
本種於熱帶至亞熱帶地區廣泛栽培,也是香港 普遍種植的觀賞樹木。喬木高可達 12m,胸徑 達 40cm, 樹 性 強 健, 生 長 快 速, 適 合 多種多樣的生境,唯以全日照及 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為佳。 樹形不規則,耐修剪,萌蘖力 強,根系淺,易風倒,枝條脆 弱, 容 易 於 強 風 下 折 斷, 不 適
葉面
合用作行道樹。其生長速度與洋
單葉互生,葉柄長 3-5cm;
紫荊相近,常用作其砧木。種
葉片厚紙質,近圓形,長 10-15cm, 先 端 呈 2 裂,
名“purpurea ”意為紫色。 歸化 趨勢
122
1 2 3 4 5
裂至葉的 1/3-1/2 處,基 部圓形至截形。 葉背
豆科
花 開 滿 枝 的 盛 況。 攝 於 10 月。 總狀或圓錐花序側生或 頂 生, 花 兩 性。 花 瓣 5 枚, 狹 倒 披 針 形, 長
e a e c a b a F
4-5cm, 初 時 呈 淡 粉 紅 色,後來顏色漸褪,最後 變 成 近 白 色; 能 育 雄 蕊 3-4 枚,花絲長 3-4cm。 花絲
種子棕色,近圓形,扁平,直徑約 1.5cm。 莢果木質,呈線形,扁平,長 15-30cm, 闊 2-3cm。
123
園林樹木
黃花羊蹄甲
植林樹木
Bauhinia tomentosa L.
科名
豆科
習性
落葉灌木至小喬木
分佈
非洲、印度、 斯里蘭卡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粗糙,呈深灰色, 具不規則的縱裂紋。
香港公園
本 種 產 自 非 洲, 北 起 埃 塞 俄 比 亞, 南 至 南非,見於海拔 2000m 以下的低地、河 岸 樹 林 和 灌 木 叢 等, 亦 見 於 印 度 和 斯 里 蘭 卡。 呈 灌 木 狀, 可 用 作 籬 笆; 或 呈 喬
1.5cm, 表 面 披 有絨毛,後漸
原 產 地 呈 落 葉 習 性, 在 氣 候 較 溫 和 的 地
脫落。攝於
方 或 為 常 綠 樹。 對 土 壤 需 求 不 拘, 以 全
12 月。
其 花 色 鮮 黃, 可 吸 引 不 少 昆 蟲 訪 花。 種 名“tomentosa ”指其果實披有絨毛。
124
長 7-15cm, 闊 約
木狀,高可達 8m,可用作觀賞樹木。於
日照及排水良好的生境為佳,不耐霜凍。
歸化 趨勢
莢果呈線形,扁平,
1 2 3 4 5
豆科 單葉互生,葉柄長 2-3cm;葉片近圓形, 長 4-8cm,先端呈 2 裂。 葉背披有短柔毛。
e a e c a b a F
花萼
總狀花序側生,具花 1-3 朵。 花 兩 性。 開花時花萼開裂成 佛焰苞狀;花冠呈 鐘狀,花瓣黃色, 後變紫紅色,闊倒卵 形,長 4-5cm。攝於 11 月。 上部 1 片花瓣的基 部具有栗色的斑塊。
花蕾呈紡錘形
125
園林樹木
宮粉羊蹄甲
植林樹木
Bauhinia variegata L.
科名
豆科
習性
落葉中型喬木
分佈
雲南、中南半島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樹皮初時平滑,灰白
果樹
色;老後變粗糙,淺 黑色,呈薄片狀剝落。
宮粉羊蹄甲原生境為海拔 1700m 以下的山林, 現時於熱帶至亞熱帶地區廣泛栽培。喬木高可 達 18m, 胸 徑 達 80cm, 栽 培 以 全 日 照 為 佳, 稍耐陰,適合溫暖多雨的氣候。其花朵碩大, 全 年 可 開 花, 尤 以 春 天 為 盛。 花 朵 先 於 葉 出 現,開花時整個樹冠呈粉紅色,遠觀如櫻花, 為十分受歡迎的賞花
單葉互生,葉柄長 3-4cm;
喬 木。 亦 可 用 作 洋 紫
葉片近圓形,長 6-12cm,
荊 的 砧 木, 唯 其 生 長
先 端 呈 2 裂, 裂 至 葉的約 1/3 處。
速 度 較 洋 紫 荊 慢, 不 及紅花羊蹄甲來得適
葉背披有稀疏
合。 歸化 趨勢
126
1 2 3 4 5
的短柔毛。
子房披有 短柔毛
花萼
能育雄蕊 總狀花序側生或頂生,花兩性。花瓣 5 枚,粉紅色, 上部 1 枚花瓣具紫紅色斑塊,呈倒卵形,長 4-5cm, 邊緣常呈皺波狀;能育雄蕊 5 枚,長約 4cm。
豆科
莢果呈條狀,扁平,長 15-25cm, 闊約 2cm。 種子扁平,近圓形,直徑 1-1.5cm。
e a e c a b a F 白花羊蹄甲 Bauhinia variegata var. candida 原 產 自 雲 南 南 部, 花 白 色, 上部 1 枚花瓣具淡黃色斑塊。
127
園林樹木
洋紫荊
植林樹木
科名
豆科
習性
半落葉中型喬木
分佈
不適用
原生種
不適用
Bauhinia × blakeana Dunn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樹皮灰白色,平滑,
果樹
於主幹中下部常可 見凸起的嫁接痕。
洋 紫 荊 最 初 於 1880s 由 一 位 法 國 神 父 在 薄 扶 林 發 現, 為 宮 粉 羊 蹄 甲 與 紅 花羊蹄甲的雜交種
[1]
。 於 1965 年, 洋 紫 荊 被 定 為 香 港 的 市 花;1997 年
香港回歸後,則用作特區區旗上的圖案,為香港最具標誌性的植物。種名 “blakeana ”是為表彰其時的香港總督 Henry Arthur Blake(1840-1918)。 喬木高可達 15m,胸徑達 60cm,其花朵艷麗,花期長,全年可見,尤以冬 季為盛,現時於全世界廣泛栽培。樹性強健,適合多種多樣的生境,以全日 照及排水良好的土壤為佳。耐修剪,萌蘖力強。根系淺,易風倒;枝條雜亂 而脆弱,易折斷,多病蟲害,不適合用作行道樹。 一般不結果,繁殖以嫁接法為主,常以紅花羊蹄甲為砧木。現時全世界所種 植的洋紫荊,相信均源於最初在薄扶林發現的植株。 歸化 趨勢
128
1 2 3 4 5
葉柄和葉背披有短柔毛。
單葉互生,葉柄長 3-4cm;葉片革質, 近圓形,長 10-15cm,先端呈 2 裂,裂
總狀或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花瓣 5 枚, 呈紫紅色,倒披針形,長 5-8cm,上部 1 枚花瓣具較深的紫紅色斑塊。
豆科
至葉的 1/3-1/2 處,基部呈心形或截形。
e a e c a b a F 莢 果 長 15-25cm, 闊 約 2cm, 種子為不育。
註1
莢果表面披毛。 Lau, C.P.Y., Ramsden, L., Saunders, R.M.K. (2005) Hybrid Origin of “Bauhinia blakeana ” (Leguminosae: Caesalpinioideae), Inferred Using Morphological, Reproductive, and Molecular Data. 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 92(3): 525-533.
129
園林樹木
寶冠木
植林樹木
Brownea coccinea subsp. capitella (Jacq.) D.Velasquez & Agostini
科名
豆科
習性
常綠小喬木
分佈
熱帶美洲 否
原生種 常見程度
行道樹
樹皮呈灰褐色, 稍粗糙。
果樹 大埔海濱公園
本種原產自委內瑞拉、蓋亞那、千里達和 巴 西 北 部 海 拔 1000m 以 下 的 地 方。 喬 木 高 可 達 8m, 枝 條 常 下 垂, 於 春 夏 時 常 可 見艷紅的花序,如火球般點綴於濃密的枝 葉間。屬名“Brownea ”是為紀念愛爾蘭 植物學家 Patrick Browne (1720-1790), 種名“coccinea ”意為猩紅色。
葉互生,偶數羽 狀 複 葉; 小 葉 2-6 對, 對 生 或 近對生,近矩圓 形,長 8-15cm, 闊 2-4cm, 基 部 圓形,兩邊不對 稱,先端漸尖。 新 葉 下 垂, 呈淺黃色至 橙黃色。 歸化 趨勢
130
1 2 3 4 5
葉軸和葉兩面無毛。
豆科 花兩性,頭狀花序直徑 7-10cm,具花約 30 朵。 花瓣紅色,長 3-5cm。攝於 4 月。
e a e c a b a F
莢果長 10-15cm,闊 3-4cm,表面 平滑,稍具光澤。攝於 7 月。
表面披有稀疏的短柔毛。
131
園林樹木
繡球樹
植林樹木
Brownea grandiceps Jacq.
科名
豆科
習性
常綠小喬木
分佈
熱帶美洲
原生種 常見程度
否
行道樹
樹皮粗糙,呈深灰褐色, 具不規則的淺縱裂紋。
果樹 香港動植物公園
本種原產自委內瑞拉、厄瓜多爾、哥倫比亞 和巴西等地,見於阿馬遜雨林的林下層。喬 木高可達 10m,生長緩慢,幼株需要稍遮蔽 的 環 境, 成 熟 後 可 全日照。枝條下垂, 其新葉如手絹般下 垂, 春 夏 時 即 長 出
托葉
碩 大 的 紅 花, 為 現 時熱帶地區廣泛栽 培的賞花喬木。
托葉大而明顯, 長可達 20cm。 幼葉下垂,呈現不同的 色彩,具觀賞性。 歸化 趨勢
132
1 2 3 4 5
葉互生,偶數羽狀複葉,長可達 50cm。小葉可達 14 對,
豆科
呈長橢圓形,長 10-20cm,闊 3-5cm,先端呈尾狀漸尖。 葉軸和葉柄披有鏽色絨毛。
花兩性,頭狀花序全開時直徑達 15-20cm。 花瓣紅色,長 4-5cm。攝於 4 月。
e a e c a b a F 莢 果 長 10-20cm, 闊約 4cm,表面 小苞片肉質,長約 3cm。
密 披 短 毛。 攝於 7 月。
133
園林樹木
紫礦
植林樹木
Butea monosperma (Lam.) Taub.
科名
豆科
習性
落葉中型喬木
分佈
南亞、南中國、 東南亞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香港迪士尼樂園
紫礦廣佈於亞洲東南部多國,原生境為樹林和草原。喬木高可達 20m, 幹 粗 達 1m, 主 幹 常 扭 曲, 花 色 艷 麗, 於 春 天 時 整 個 樹 冠 呈 一 片 橙 紅 色。為紫膠蟲主要寄主植物,所產紫膠質量優良。於婆羅門教,紫礦為 神聖的植物,常用於祭祀。屬名“Butea ”是為紀念蘇格蘭的貴族 John Stuart, 3rd Earl of Bute (1713-1792)。 葉互生,奇數羽狀複葉,具長約 10cm 的柄;小葉 3 片,呈不規則 卵形,長 10-18cm,厚革質,兩邊 不對稱,先端圓鈍。 總狀或圓錐花序腋生,或生於無 葉的枝條上。花兩性;花冠橙紅 色,長 4-5cm。
歸化 趨勢
134
1 2 3 4 5
習性
常綠中型喬木
分佈
巴西
常見程度
Caesalpinia ferrea C.Mart.
否
行道樹
樹皮平滑,呈乳白色 至淡灰色,片狀剝落。
豆科
果樹
e a e c a b a F
原生種
鐵雲實
植林樹木
豆科
園林樹木
科名
石硤尾邨
鐵雲實原產自巴西東北部的雨林,常見於被季節性淹浸的地方。 常綠喬木高可達 15m,胸徑達 60cm,於較冷的地區或呈落葉習 性。 其 樹 皮 呈 片 狀 剝 落, 斑 駁 如 美 麗 的 豹 紋, 故 又 名「 豹 木 」 (Leopard Tree)。生長環境以全日照為佳,稍耐乾旱,於原產地 作為先鋒樹種而應用於植林,也是優良的觀賞樹木。 木材美觀、密度高、沉重、非常堅韌而耐用,為高質素的木材, 可 用 於 建 築 和 製 作 樂 器。 屬 名“Caesalpinia ” 是 為 紀 念 意 大 利 的植物學家 Andrea Cesalpino (1519-1603),種名“ferrea ”指 其木材堅硬如鐵。
1 2 3 4 5
歸化 趨勢
135
葉面
葉背
葉互生,二回偶數羽狀複葉,羽片對生,小 葉對生,近矩圓形,長 1.5-2cm,闊 7-8mm。
莢果扁平, 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長 15-20cm, 花黃色。攝於 9 月。
136
表面具光澤, 長 5-7cm。攝於 9 月。
習性
常綠灌木
分佈
熱帶美洲
小朱纓花 Calliandra riparia Pittier
否
原生種
常見程度
行道樹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植林樹木
豆科
園林樹木
科名
樹皮稍粗糙,灰褐色,
果樹
或呈條狀剝落。
豆科
e a e c a b a F
天后
朱 纓 花 屬 全 世 界 包 含 約 200 種, 主 要 分 佈 於 熱 帶 至 亞 熱 帶 美 洲。 本 種 天 然 托葉
分 佈 於 委 內 瑞 拉、 蓋 亞 那、 哥 倫 比 亞 和巴拿馬,並於鄰近國家如巴哈馬、 玻利維亞和巴西等地歸化。原生境 為 海 拔 800m 以 下 的 半 落 葉 和 常 綠 樹 林, 常 見 於 水 邊 的 岩 岸。 株 高 可 達 6m, 多 分 枝, 樹 冠 頂 部 平 闊, 全 年 可 開 花, 因 具 有 觀 賞 性 而 引 種 至 其 他 熱 帶 地 區。 種 名 “riparia ”指河邊。
1 2 3 4 5
歸化 趨勢
137
葉 互 生, 二 回 偶 數 羽 狀 複 葉, 羽 片 常 只 有 1 對。小葉呈闊線形至線狀橢圓形,長 1-2cm,闊 3-5mm,先端具有三角狀的尖頭。
頭狀花序具花 12-15 朵,花兩性; 總梗長 1-3cm;花萼長 2-3mm,淡綠 色;花冠長 5-8mm,淡綠色,4-5 裂。 攝於 7-9 月。 莢 果 硬 直, 斜 伸 向 上, 長 5-8cm, 闊約 1cm。攝於 9 月。
138
細葉粉撲花 Calliandra brevipes
為原產自熱帶美洲的小灌木,見於林 緣和河岸,株高可達 2m。 香港公園
豆科
白絨球
Calliandra haematocephala
Calliandra haematocephala ‘Alba’
紅粉撲花
e a e c a b a F
朱纓花
原產自熱帶美洲海拔 1500m 以下 的灌木叢、矮林和河岸。灌木至小
Calliandra tergemina var. emarginata 喬 木, 株 高 2-6m, 花 色 艷 紅, 全 年可開花。與原種相比,先端一對 小葉較大,長度常在 3cm 以上。
139
園林樹木
臘腸樹
植林樹木
Cassia fistula L.
科名
豆科
習性
落葉中型喬木
分佈
印度次大陸、 印尼、泰國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臘腸樹為世界著名的園林 樹 木, 也 是 泰 國 的 國 花。 其 花 朵 呈 鮮 黃 色, 於 盛 花 期, 整 個 樹 冠 呈 現 一 片 金 黃, 如 傾 瀉 而 下 的 珠 簾, 故 英 文 名 叫 golden shower tree; 一 整 群 種 植 時, 可 將 整 個 園 林 景 觀 完 全 改 變, 是 極 具 觀 賞 性 的 樹 木。 現 時 於 熱 帶 至 亞 熱帶地區廣泛栽培。 香港迪士尼樂園 開花時整個樹冠呈現一片金黃。攝於 6 月。
原產自南亞一帶較乾燥的 落 葉 樹 林, 亦 見 於 爪 哇 的 柚 木 林, 較 喜 石 灰 岩 和 火 山 岩 的 地 層。 喬 木 高 可 達 20m, 栽 培 以 全 日 照 為 佳, 陽 光 充 足 時 花 更 茂 密, 土 壤 須 排 水 良 好, 不 耐 霜 凍。 枝 條 常 因 懸 掛 的 果 實 沉 重 而 下 垂, 其 果 實 呈 長 長 的 圓 柱 形, 狀 如 豬
樹皮呈灰黃色至灰綠色,初時平滑,老後變粗糙, 呈片狀剝落。 歸化 趨勢
140
1 2 3 4 5
腸, 故 於 香 港 又 名「 豬 腸 豆 」。 在 原 產 地, 其 果 瓤 用 作 緩 瀉 劑; 木 材 堅 韌, 可用於製農具和家具。
莢 果 圓 柱 形, 長 30-60cm, 粗 約
40cm;小葉 3-8 對,薄革質,呈卵形,
2cm,初時綠色,成熟時黑褐色。
長約 10cm,全緣,側脈纖細。
需要約 1 年成熟,成熟後不開裂。
豆科
葉 互 生, 偶 數 羽 狀 複 葉, 長 約
總狀花序腋生,下垂, 花藥長約 5mm
雌蕊
e a e c a b a F
長 30-60cm,花兩性。
花梗
雄蕊 10 枚,其中 3 枚較 長,彎曲,長約 4cm。
萼片窄卵形, 開花時反折。
花 梗 細 長, 長 3-5cm;花瓣金 黃 色, 闊 倒 卵 形,長約 3cm。
141
園林樹木
爪哇決明
植林樹木
Cassia javanica L.
科名
豆科
習性
落葉中型喬木
分佈
南亞、東南亞、 新幾內亞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樹皮呈灰白色至灰褐色,
果樹
有時或具有殘存的短枝, 呈刺狀。
迪士尼樂園酒店 花多而密,開花時樹冠呈一片粉紅。攝於 6 月。
爪哇決明原產自印度北部至東南亞 一 帶 的 廣 泛 地 區, 原 生 境 為 低 海 拔
幼枝與葉披有短柔毛。
的落葉季風林。喬木高可達 15m, 其 花 朵 呈 粉 紅 色, 於 初 夏 時 即 茂 密 地 生 長 於 樹 冠, 遠 觀 時 一 片 粉 紅, 具 有 極 高 的 觀 賞 價 值, 現 時 於 熱 帶 亞 洲 廣 泛 栽 培。 生 長 以 全 日 照 及 排 水 良 好 的 環 境 為 佳, 喜 高 溫 多 雨 的 氣 候, 不 耐 寒。 種 名“javanica ” 指其原產地爪哇。 歸化 趨勢
142
1 2 3 4 5
托葉大, 呈耳狀。
葉互生,偶數羽狀複葉,長可達 50cm。 小葉 10-20 對,橢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 長 3-6cm,闊約 2cm。
豆科
花萼 花絲
e a e c a b a F
總 狀 花 序 側 生, 長 5-15cm, 花 兩 性。 花 梗 纖 細, 長 3-5cm;萼片近卵形,深紅色,長 7-10mm;花瓣呈倒卵形, 長約 3cm,初時粉紅色,其後顏色漸褪,最後變成近白 色。雄蕊 10 枚,其中 3 枚較長,於花絲中間的位置脹大。
143
彩虹雨樹 Cassia fistula × javanica
小葉呈狹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 形態在臘腸樹與爪哇決明之間。
14 4
本 種 為 臘 腸 樹 與 爪 哇 決 明 的 雜 交 種, 具 有 迷 人 多 變 的 花 色。 不 結 果, 繁 殖 可用嫁接法。
花色多變,呈乳白色、淡黃色或 淺紅色。攝於 6 月。 迎樂路
習性
常綠中型喬木
分佈
印度、斯里蘭卡
原生種 常見程度
紅花決明 Cassia roxburghii DC.
否
植林樹木
豆科
園林樹木
科名
行道樹
葉互生,偶數羽狀複葉, 長約 40cm。小葉多達 20 對,呈卵狀矩圓形,長 2-4cm,先端圓鈍,或具
果樹
有小尖頭。
豆科
e a e c a b a F
迪士尼樂園酒店
紅花決明為香港少見栽培 的景觀樹木,其枝條柔軟 而下垂,每年夏末秋初, 即零散地開出粉紅色的花 朵。 種 名“roxburghii ” 是為紀念蘇格蘭植物學 家 William Roxburgh (1751-1815), 以 表 彰 其 對印度植物研究的貢獻。 總狀花序腋生,長 5-10cm。花兩性,花梗長 1-2cm, 花瓣粉紅色至紅色,長約 1.5cm。攝於 8 月。
1 2 3 4 5
歸化 趨勢
145
園林樹木
栗豆樹
植林樹木
Castanospermum australe A.Cunn. & C.Fraser
科名
豆科
習性
常綠大喬木
分佈
大洋洲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葉 互 生, 奇 數 羽 狀 複 葉, 長 30-60cm; 小 葉 9-17 片,呈狹橢圓形至 披針形,長 9-15cm,闊 3-5cm,先端漸尖。 樹皮光滑,呈灰白色,
梧桐寨村
可見皮孔。
栗 豆 樹 屬 僅 包 含 1 種, 天 然 分 佈 於 瓦 努 阿 圖、 新卡里多尼亞和澳洲東北部的沿海地區,原生境 為海拔 800m 以下的雨林,常見於河岸。喬木高 可 達 40m, 幹 粗 達 1m 以 上, 枝 葉 濃 密, 花 朵 外形獨特,如一隻隻橙紅色的小蝦從枝條上長出 來,初看時還只道是人們掛在樹枝上的塑膠玩具 呢﹗ 種 子 具 毒 性, 經 煮 熟 後 可 食, 味 如 栗 子, 為 澳 洲 原 住 民 所 喜 食。 具 有 豐 富 的 花 蜜, 由 雀 鳥 傳 粉。 生 長 緩 慢, 於 香 港 亦 偶 用 作 盆 栽。 屬 名 “Castanospermum ” 指 其 種 子 似 栗 子, 種 名 “australe ”意為南方。 總狀花序幹生,長 4-10cm;花兩性, 柄長 2.5-3.5cm,花萼長約 1cm,花 冠呈橙紅色,雄蕊突出於花冠外。 歸化 趨勢
146
1 2 3 4 5
習性
落葉小喬木
分佈
巴西
常見程度
Clitoria fairchildiana R.A.Howard
否
行道樹
樹皮平滑,呈灰色。
豆科
果樹
e a e c a b a F
原生種
巴西木蝶豆
植林樹木
豆科
園林樹木
科名
香港迪士尼樂園
本種天然分佈於巴西的亞馬遜雨林。落葉喬 木高可達 12m,喜肥沃而濕潤的土壤。生長 快速,為林地的先鋒植物,適用於荒地造林。 屬名“Clitoria ”意為陰蒂,指其花似女性的 陰部。
葉互生,奇數羽狀複葉;小葉 3 片, 呈狹橢圓形至披針形,長 15-20cm, 闊 5-7cm,側脈纖細,10-15 對。
1 2 3 4 5
歸化 趨勢
147
總狀花序腋生,花兩性;花萼 5 裂,
莢 果 扁 平, 呈 線 形, 長 12-18cm。
長 1-2cm,裂片呈披針形;旗瓣大,
原產地果實 5-7 月成熟。攝於 1 月。
呈淡紫藍色,長 3-5cm。原產地花期 4-5 月,攝於 9 月。
新加坡植物園 旗瓣 花萼
蝶豆 Clitoria ternatea 為本屬模式種,廣佈於熱帶地區, 並於本地歸化。攀援狀草本,可見 旗瓣包裹翼瓣與龍骨瓣,外觀形如 女性的陰蒂,並啟發了本屬最初的 命名。花朵可供食用,並常栽培作 觀賞植物。
148
習性
落葉中型喬木
分佈
馬達加斯加
常見程度
Colvillea racemosa Bojer
否
行道樹
樹皮呈褐色,稍具 金屬光澤,可見明
果樹
顯的皮孔。
豆科
e a e c a b a F
原生種
黃金葡萄樹
植林樹木
豆科
園林樹木
科名
坑口
本種為馬達加斯加的特有種,見於海拔 300m 以下的乾樹林。 黃金葡萄樹於其原產地頗常見,唯因生境破碎,並受到農業用地 的擴張和被砍伐作柴薪,天然族群受到威脅。屬名“Colvillea ” 是為紀念其時毛里裘斯的總督 Charles Colville (1770-1843)。 喬木高可達 20m,其外觀與鳳凰木稍接近,並具有相類似的葉 片,唯樹冠較不開闊。栽培以全日照為佳,土壤須肥沃而排水 良好,稍耐乾旱。於夏末至秋初時開花,大型的花序呈明亮的 橙色,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可吸引不少雀鳥和昆蟲到訪。適 合熱帶至亞熱帶氣候,可用於庭園美化。其樹性頗強健,於原 產地,亦可用作乾樹林的植林品種。
1 2 3 4 5
歸化 趨勢
149
小葉對生,20-30 對,近矩圓形, 長約 1cm,先端圓鈍。 葉互生,二回偶數羽狀複葉,長 40-80cm。羽片對生,8-15 對。 葉柄基部腫起,葉柄與葉軸披有 短柔毛。
莢 果 呈 綫 圓錐花序頂生, 長 約 1m。 花 兩 性,花冠橙色。 攝於 8 月。
150
形, 扁 平, 長 20-40cm。 攝於 10 月。
習性
常綠大喬木
分佈
印度、東南亞、
喃喃果 Cynometra ramiflora L.
西太平洋 原生種 常見程度
否
植林樹木
豆科
園林樹木
科名
行道樹
葉互生,偶數羽狀複葉。 小 葉 1-2 對, 近 橢 圓 形 至披針形,兩邊不對稱, 長 5-10cm, 近 基 部 1 對
果樹
較小,小葉柄不明顯。
豆科
e a e c a b a F
香港迪士尼樂園
喃喃果屬全世界包含約 90 個品種,廣佈於泛 熱帶地區,為熱帶樹林的重要成員。本種分佈 於印度至東南亞和西太平洋等地,原生境為海 拔 500m 以下的樹林、稀樹草原、水邊和近岸 的 紅 樹 林。 喬 木 高 可 達 25m, 其 新 葉 柔 軟 而 下垂,呈漂亮的淡黃色,為優美的賞葉喬木。
莢果近卵形, 厚 木 質, 表 面 具皺紋,長 3-5cm。 新葉下垂,呈淡黃色至 淡紅色。
攝於 10 月。
1 2 3 4 5
歸化 趨勢
151
園林樹木
南嶺黃檀
植林樹木
Dalbergia assamica Benth.
習性
落葉中型喬木
分佈
南中國、南亞、
原生種
是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灰色,粗糙,具 裂紋,呈片狀剝落。
還 存 在 探 討 空 間, 部 份 學 者 認 為 其 與“D.
balansae ”是同一品種。 喬木高可達 15m,見於混生林、疏林和灌叢, 亦常見於村邊和荒地。於初夏時開花,呈紫 藍色,適用於庭園美化。種名“assamica ” 指印度東北部的阿薩姆 (Assam)。 葉互生,奇數羽狀複葉,長可達 30cm; 小 葉 互 生,13-29 片, 呈 矩圓形,長 3-6cm,闊 1.5-2.5cm, 紙質,先端圓,常微凹。
152
豆科
中南半島
本種於中國大陸亦名為「秧青」,在分類上
歸化 趨勢
科名
1 2 3 4 5
不適用
葉背
豆科
e a e c a b a F
葉面
圓錐花序腋生,長可達 15cm;花兩性,長 6-9mm, 花冠白色,裏面具紫藍色條紋。 莢果條狀,長 5-9cm,闊約 1.5cm,具種子 1-4 顆。
153
園林樹木
凹葉黃檀
*
植林樹木
Dalbergia lanceolaria L.f.
科名
豆科
習性
落葉大喬木
分佈
印度次大陸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 本種的中文名為作者所暫擬。
果樹 香港動植物公園
本種天然分佈於印度次大陸的落葉 林,主要見於較乾旱的生境。喬木高 可達 25m,幹粗可達 1m,生長快速, 枝葉柔軟而下垂,花朵精緻小巧,於 香港偶有栽培。有時或會被誤認作槐 (Styphnolobium japonicum ), 兩 者 外觀稍接近,唯前者小葉互生,後者 小葉對生或近對生,可資鑑別。
樹皮呈灰褐色,初時平滑, 歸化 趨勢
154
1 2 3 4 5
後變粗糙,呈薄片狀剝落。
豆科 葉互生,奇數羽狀複葉;小葉互生,11-15 片,呈橢圓形或倒卵形,長 2-3cm, 闊 1.5-2cm,先端凹入。
e a e c a b a F
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兩 性,長約 1cm;花萼呈鐘狀, 紫色,披有絲毛,長 3-4mm; 花冠白色,長約 8mm。
莢果長 4-10cm,闊約 2cm, 基部和頂端收窄,具長柄, 種子 1-3 顆,成熟後不開裂。
155
園林樹木
闊葉黃檀
植林樹木
Dalbergia latifolia Roxb.
科名
豆科
習性
常綠或落葉大喬木
分佈
印度次大陸、印尼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保護狀況
極 瀕 易 近 危 危 危 危
常見程度
樹皮灰色至褐色,具有
果樹
不規則的淺裂紋,呈薄 片狀剝落。
闊 葉 黃 檀 主 要 見 於 印 度 一 帶 的 季 風 林, 喬 木 高可達 40m,幹粗達 1.5m,於較乾旱的氣候 或 具 有 數 個 月 的 落 葉 期。 為 重 要 的 薔 薇 木, 木 性 穩 定, 木 材 具 芳 香; 沉 重、 密 度 高, 乾 重達 0.8 g/cm 3 以上;堅硬、韌性強、耐腐性 極 強, 廣 泛 用 於 製 作 家 具 和 樂 器。 唯 本 種 生 長 緩 慢, 需 200 年 以 上 幹 粗 才 達 50cm, 木 材 明 顯 供 不 應 求, 天 然 族 群 因 為 非 法 砍 伐 而 日趨減少。種名“latifolia ”意為闊葉。 葉互生,奇數羽狀複葉;小葉互生,5-11 片, 呈卵形至倒卵形,長 3-5cm,邊緣具波浪。 歸化 趨勢
156
1 2 3 4 5
豆科
圓 錐 花 序 腋 生, 長 可 達 10cm; 花兩性,花萼呈淡綠色,花冠白 色,長 5-7mm。攝於 8 月。
e a e c a b a F
莢 果 呈 矩 圓 形 至 線 形, 長 3-6cm, 具 有 明 顯 的 網 紋, 具種子 1-4 顆。攝於 3 月。
157
園林樹木
降香黃檀
植林樹木
Dalbergia odorifera T.C.Chen
科名
豆科
習性
常綠中型喬木
分佈
海南島
原生種
行道樹
保護狀況
極 瀕 易 近 危 危 危 危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粗糙,呈灰黑色, 具淺縱裂紋。
降香黃檀僅見於海南島海拔 600m 以下的次 生林和灌叢,由於過度砍伐,天然族群極狹 小。喬木高可達 15m,幹粗可達 30cm 以上, 生長緩慢,適用於庭園觀賞。木材即為名貴 的「黃花梨」,心材呈深紅褐色,木性穩定, 沉重而堅韌,紋理美觀,具香氣,為上等家 具 用 材。 心 材 亦 可 供 藥 用, 即「 降 香 」, 具行氣活血的功效。種名“odorifera ”意 為具有芳香。
歸化 趨勢
158
否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1 2 3 4 5
葉背
葉互生,奇數羽狀複葉,長可達 25cm;小葉互生, 7-13 片,呈披針形至卵形,長 4-7cm,闊 2-3cm。
豆科
e a e c a b a F
圓 錐 花 序 腋 生, 長 可 達 10cm; 花 兩性,長約 5mm, 花冠呈奶白色。
莢果呈矩圓形,長 4-8cm, 闊 約 1.5cm, 具 有 明 顯 的網紋,種子 1-2 顆。
159
園林樹木
鳳凰木
植林樹木
Delonix regia (Hook.) Raf.
科名
豆科
習性
落葉大喬木
分佈
馬達加斯加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嶺南大學
本種為世界著名的園林樹木,被不少人 視為世上最美麗的賞花喬木。其花朵於 夏天時盛放,可將整個樹林燃燒成一片 火 紅, 故 英 語 名 為 Flame Tree。 鳳 凰 木是馬達加斯加特有種,見於該島西部
樹皮光滑,呈灰白色至 黃褐色。
的乾樹林,野生族群稀少,生境破碎, 並因為農業用地的擴張而受到威脅。 喬木高可達 20m,胸徑達 1m,冠幅可 達 20m 以 上, 生 長 快 速, 適 合 全 日 照 環境,土壤須肥沃而排水良好,耐熱、 稍耐旱,不耐寒。枝條橫展,樹冠呈美 麗的傘形,不適宜密集種植,以單棵種 植 為 佳, 方 能 讓 其 寬 大 的 樹 冠 完 全 開 展。常具有明顯的板根,根系發達,或 會將行人道、水渠和地基撐裂,不適宜 種植於過於狹小的空間。木質輕而脆, 枝條纖弱,容易於強風下折斷。 當種植於沙質而疏鬆的土壤, 則較容易具有發達的板根。 歸化 趨勢
160
1 2 3 4 5
葉互生,二回偶數羽狀複葉,外觀呈橢圓形, 長 30-60cm。羽片對生,15-20 對。
小 葉 對 生,20-30 對, 近 矩 圓形,長 5-15mm,中脈明顯, 全緣,基部傾斜,先端圓鈍。
托葉呈羽狀分裂。
e a e c a b a F
的皮孔。
豆科
幼枝可見明顯
葉柄長 8-12cm, 基部腫脹。
葉背
161
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長 20-40cm。花兩性,全開時 直徑可達 15cm。花萼裂片 呈 長 橢 圓 形, 長 3-5cm,
花瓣
背面呈綠色,裏面呈紅色; 花 瓣 紅 色 至 橙 色, 上 部 1 枚具白色的斑塊,匙形, 連柄長 5-7cm;雄蕊紅色, 花絲基部披毛。
花萼裂片
花瓣 花絲下部披有 白色綿毛。
同一棵樹上,偶然可見紅色花與 橙色花夾雜的情況。
162
莢果線形,扁平,長 30-60cm,闊 3-5cm,初時綠色,成熟時黑褐色。
豆科
2016 年 5 月,為鳳凰木的盛花期,香港各處的鳳凰木,花朵密集地開放了近 4 個星期。 上圖為香港大學鐘樓旁邊的鳳凰木,整個樹冠如一把火紅色的雨傘。
黃花鳳凰木
e a e c a b a F
Delonix regia ‘Flava’ 花 瓣 呈 鮮 黃 色, 為 非 常 稀 有 而 珍貴的植物。繁殖可用嫁接法。 香港迪士尼樂園
163
洋金鳳 Caesalpinia pulcherrima 為外觀與鳳凰木相近的灌木品 種, 原 產 自 熱 帶 美 洲, 株 高 可 達 3m, 全 年 可 開 花, 為 十 分 受歡迎的觀賞植物。
黃金鳳 Caesalpinia pulcherrima f. flava
16 4
習性
落葉大喬木
分佈
熱帶美洲
象耳豆 Enterolobium cyclocarpum (Jacq.) Griseb.
否
原生種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行道樹
常見程度
植林樹木
豆科
園林樹木
科名
樹皮平滑,呈灰色至褐色。
香港中文大學中草藥園旁邊,種有數株成長的象耳豆。
象耳豆是香港偶有種植的樹木,並常被誤認
豆科
果樹
樹體龐大,卻少見板根。
為合歡。喬木高可達 40m,幹粗達 3m 以上, 生長極快,株齡 50 年胸徑可達 1.5m。原產 自熱帶美洲多國,見於較低海拔的樹林、稀
e a e c a b a F
樹草原和水邊。為中美洲一帶著名的樹木品 種,也是哥斯達黎加的國樹。其樹身龐大, 樹姿極雄偉,樹冠寬廣,呈美麗的傘形,具 有極高的觀賞價值,現時於熱帶至亞熱帶地 區常有栽培。唯本種株型過大,根系發達, 栽培前須預留最少 30m 的生長空間。 其莢果如大象的耳朵,種名“cyclocarpum ” 即指其果實呈圓形,當地人或用於製作手工 藝品。種子可供煮食,葉片用作飼料。成樹 極耐乾旱,也是咖啡園優良的庇蔭樹。 曾經屹立於九龍塘紫藤路的象耳豆, 擁有粗壯的樹身。惜因結構欠佳, 於 2014 年年初被移除。
1 2 3 4 5
歸化 趨勢
165
葉互生,二回偶數羽狀 複葉,羽片 7-15 對;小葉 20-30 對, 呈鐮狀披針形,長 8-15mm,闊 2-4mm,基部近截形,先 葉柄下部具有 1 枚
端具小尖頭;中脈靠近上部邊緣,基部具 2-3 條支脈。
小小的腺體
葉面
葉軸上的腺體
葉背
象耳豆為具有生態研究價值的樹木。 其果實為大型哺乳類動物所喜食,可 惜的是,這些哺乳類動物已於約 1 萬 年前滅絕,其天然繁殖亦因此而受到 阻礙
[1]
。幸運的是,不少美洲國家引
入牛、馬等牲畜,間接為象耳豆重新 提供了傳播媒介。 註1
166
Janzen, D. H., & Martin, P. S. (1982). Neotropical anachronisms: the fruits the gomphotheres ate. Science , 215 (4528), 19-27.
花冠
花萼
呈耳狀,直徑 5-7cm,
梗;或數個花序叢生或排成總狀。花兩性;
成熟後不開裂。
花萼長約 2.5mm,披微柔毛;花冠長約 5mm,
新加坡
綠白色;花絲白色,長 5-8mm。
豆科
莢果黑褐色,蜷曲, 頭狀花序腋生,闊 1-2cm,具有長 2-4cm 的總
位於觀塘秀明道的象耳豆,冠闊近 40m,為香港有名的大樹。
e a e c a b a F 167
刺桐屬
刺
桐屬包含約 130 種,廣佈於全世界的熱帶至亞熱帶地區。喬木、 灌木或草本植物,幼枝具刺。葉為奇數羽狀複葉,具小葉 3 片, 常具基出 3 脈,小葉柄具有腺體狀的小托葉。花序腋生或頂生,
呈總狀。花冠常為紅色或橙色,旗瓣明顯比翼瓣和龍骨瓣大。二體雄蕊, 面向旗瓣 1 枚離生,另外 9 枚合生至中部。果實為莢果,常為木質,或
Erythrina L.
會於種子間收窄。屬名源於希臘文的“erythros ”,意為“紅色”;英語 則將本屬品種統稱為“coral tree”。 本屬品種全由鳥類傳粉,其花朵亦因此而演化出多種多樣的形態。部份 品種的種子可浮於水面,並忍受鹹水長期淹浸而傳播至其他沿海地區。 材質輕軟、脆弱,易折斷,耐腐性差。 不少刺桐屬品種的花大而美觀,常用作園藝觀賞植物。於農林業用途廣 泛,常用作農場的庇蔭樹,枝葉可用作綠肥,以改善土壤養份。 刺桐屬 (Erythrina L.) 檢索表 1 (a): 小葉近橢圓形,長度約為闊度的 1.5-2 倍 ...(2) (b): 小葉呈菱狀卵形或三角狀卵形, 長度約為闊度的 0.9-1.3 倍 ......................(3) 2 (a): 花開時旗瓣張開 .....................................雞冠刺桐 E. crista-galli (b): 花開時旗瓣內折 .....................................卵葉刺桐 E. fusca 3 (a): 常呈灌木狀 ............................................(4) (b): 呈喬木狀 ...............................................(5) 4 (a): 小葉較小,長度常在 10cm 以下 ...............龍牙花 E. corallodendron (b): 小葉較大,長度常在 10cm 以上 ...............象牙花 E. speciosa 5 (a): 小葉開裂 ...............................................蘆薈刺桐 E. livingstoniana (b): 小葉不開裂或僅不明顯開裂 ......................(6) 6 (a): 樹皮呈泥黃色,暗淡,小葉闊度常大於長度, 花萼膜質,呈佛焰苞狀 ............................刺桐 E. variegata (b): 樹皮稍具金屬光澤,小葉長度常大於闊度, 花萼革質,呈筒狀 ..................................澳洲刺桐 E. x sykesii
168
豆科
e a e c a b a F 象牙花 Erythrina speciosa 169
園林樹木
龍牙花
植林樹木
Erythrina corallodendron L.
科名
豆科
習性
落葉灌木至小喬木
分佈
西印度群島 否
原生種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行道樹
常見程度
樹皮稍平滑,呈 暗淡的黃銅色。
果樹 石硤尾公園
龍牙花原產自西印度群島一帶的林地和灌 叢, 常 呈 灌 木 狀, 高 可 達 5m。 生 長 環 境 須 排水良好,日照充足時花期更長,花更茂密。 多分枝,可用作綠籬;株型小,適用於空間 細小的庭園作點綴。
葉柄和葉軸具刺
小葉柄基部 具小托葉, 呈腺體狀。
葉互生,奇數羽狀複葉;小葉 3 片,呈菱狀卵形, 長 5-10cm,闊 4-9cm,先端稍呈尾狀漸尖。 歸化 趨勢
170
1 2 3 4 5
豆科 總狀花序頂生,長 30-70cm;花兩性,於花軸上數朵叢生;花萼呈鐘狀, 長 5-9mm,先端平截;花冠深紅色,旗瓣長可達 5cm;雄蕊二體,10 枚。
e a e c a b a F
旗瓣
花萼
1 枚雄蕊離生,另外 9 枚雄蕊合生。
花數朵叢生 莢果長約 10cm,先端呈喙 狀。此為初發育的果實。
171
園林樹木
雞冠刺桐
植林樹木
Erythrina crista-galli L.
科名
豆科
習性
落葉小喬木
分佈
南美洲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粗糙,呈灰色, 具縱裂紋。
香港公園
本 種 花 朵 艷 紅, 狀 如 雞 冠, 故 有 如 此 有 趣 的 名 字。 為 落 葉 小 喬 木, 高 可 達 10m, 幹 粗 達 40cm,樹皮開裂,主幹常傾斜、 扭曲,或呈灌叢狀,不適合種植 於馬路邊。原產自阿根廷、巴西、 烏拉圭和巴拉圭等地,為鹽生植 物和先鋒植物,見於河邊和沼澤 地。為刺桐屬中較耐寒的品種, 花期長,花朵外觀獨特,也是阿 根廷的國樹。種名“crista-galli ” 意為“雞冠”。 歸化 趨勢
172
1 2 3 4 5
葉互生,奇數羽狀複葉;小葉 3 片, 呈披針形至橢圓形,長 6-10cm, 闊 3-5cm。
總 狀 花 序 頂 生, 長 可 達 70cm; 花 兩 性, 旗 瓣 展 開,呈船形,長 4-5cm。
豆科 即將開放的花蕾。
e a e c a b a F
花萼
莢 果 呈 不 規 則 圓 柱 狀, 長 15-20cm,闊 1-1.5cm, 成熟後開裂。
173
園林樹木
卵葉刺桐
*
植林樹木
Erythrina fusca Lour.
科名
豆科
習性
落葉大喬木
分佈
泛熱帶地區
原生種 常見程度
否
* 本種的中文名為作者所暫擬。
行道樹 樹皮粗糙,呈灰褐色, 具深縱裂紋。
果樹 香港迪士尼樂園
本種為刺桐屬中唯一分佈於新大陸和舊大 陸的品種,於東半球見於馬來亞至太平洋 群島一帶,亦見於熱帶美洲和非洲東部。 其種子可長時間浮於水面,並經洋流而傳 播至遠方。 喬木高可達 30m,幹粗可達 1m,具板根, 常見於濕地,耐鹽性強,為濕地植物,可 忍受長期積水的環境。生長快速,適用於 咖 啡 園 作 為 庇 蔭 樹, 葉 片 用 作 綠 肥。 為 蜜源植物,可吸引蜂鳥、太陽鳥和蜜蜂訪 花,於熱帶地區亦常栽培作觀賞樹木。
葉 互 生, 奇 數 羽 狀 複 葉; 小 葉 3 片, 呈 卵 形, 長 1015cm,闊 4-8cm,側脈 5-8 對。
歸化 趨勢
174
1 2 3 4 5
豆科
總狀花序頂生,長可達 80cm;總梗呈暗紫紅 色;花兩性;花萼長約 1cm,披有短柔毛; 花冠呈暗紅色或橙黃色,旗瓣長約 4cm,龍 骨瓣長度約為旗瓣的 1/2,翼瓣短於龍骨瓣。 近全年開花。
e a e c a b a F
翼瓣 花萼
龍骨瓣
旗瓣
175
園林樹木
蘆薈刺桐
*
植林樹木
Erythrina livingstoniana Baker
科名
豆科
習性
落葉大喬木
分佈
非洲東南部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 本種的中文名為作者所暫擬。
果樹
本種見於非洲東南部的津 巴布韋、莫三比克、贊比 亞和馬拉威,原生境為海 拔 800m 以 下 的 乾 旱 地 區。 喬 木 高 可 達 20m 以 上, 幹 粗 可 達 1m, 樹 幹 和枝條具硬刺。在香港的 落葉期長,直至初夏才長 出新葉,全年有一半時間 枝條是光禿禿的。 其花序外觀呈圓錐形,狀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似蘆薈的花序,故英文名 叫 Aloe coral-tree; 另 一有趣之處是,其樹葉形 狀 就 如 漢 字 的「 山 」, 又 如 一 架 戰 鬥 機; 果 實 則像一串串的冰糖葫 蘆, 是 一 種 很 特 別 的 觀 葉、 觀 花 和 觀 果 樹 木。 種 名“livingstoniana ” 是為紀念蘇格蘭的探險 樹皮呈暗淡的黃銅色, 具刺,老後具裂紋。 歸化 趨勢
176
1 2 3 4 5
枝條密生尖刺。
家 David Livingstone (1813-1873)。
葉互生,奇數羽狀複葉; 小葉 3 片,長約 10cm,呈 掌狀 3 裂,裂片近三角形。
40cm;總梗木質;花兩性; 花 萼 長 約 2cm, 呈 佛 焰 苞
豆科
總 狀 花 序 頂 生, 長 可 達
狀;花冠呈紅色,旗瓣長 約 4cm。攝於 7-8 月。
e a e c a b a F
花萼
旗瓣
莢果呈念珠狀,長可達 15cm,於 種子間明顯收窄;具種子 5-7 顆, 部份種子為不育。攝於 8 月。
177
園林樹木
象牙花
植林樹木
Erythrina speciosa Andrews
科名
豆科
習性
落葉灌木至小喬木
分佈
巴西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樹 皮 具 金 屬 光 澤, 呈 暗金色,表面具尖刺。
象牙花見於巴西的沼澤地和沿海的平原,株 高可達 5m,多分枝,呈灌叢狀。生長快速, 耐 鹽 性 強, 喜 濕 潤 的 土 壤, 適 合 全 日 照 環 境。 株 型 細 小, 可 種 植 於 狹 窄 的 空 間 或 用 作綠籬,亦適用於林地復育。其花朵艷紅, 於 春 天 時 一 叢 叢 生 於 枝 頂, 早 於 葉 出 現, 狀如象牙,故名「象牙花」,由蜂鳥傳粉。 種名“speciosa ”意為“華麗的”。
幼枝與葉柄初時披有 鏽色毛,後漸脫落。 歸化 趨勢
178
1 2 3 4 5
豆科
葉互生,奇數羽狀複葉;小葉 3 片,呈菱狀卵形,長 15-26cm,紙質,基出 3 脈。
小葉柄基部具小托葉, 呈腺體狀。
e a e c a b a F 總狀花序頂生,花兩性,花萼長
總狀花序或會密集聚生於枝頂。
1-1.5cm, 旗 瓣 長 5-7cm, 近 管 狀 並包裹翼瓣與龍骨瓣。原產地花 期 6-9 月,香港花期 2-3 月。
179
園林樹木
刺桐
植林樹木
Erythrina variegata L.
科名
豆科
習性
落葉中型喬木
分佈
東非、南亞、南中國、 東南亞、大洋洲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樹皮呈灰黃色至泥黃色,
果樹
具不規則的淺縱裂紋。
維多利亞公園
本種廣佈於印度洋至太平洋西部的地區, 主要見於海拔 500m 以下的濱海林和近岸 的 紅 樹 林。 喬 木 高 可 達 20m, 幹 粗 可 達 1m,生長快速,可忍受具有積水的環境, 亦耐乾旱。耐鹽性強,可種植於海邊。其 花朵美觀,為華南地區廣泛栽培的觀賞樹 木。唯本種材質輕軟,枝條脆弱,不適合 種 植 於 受 風 處。 樹 皮 和 根 皮 可 入 藥, 即 「海桐皮」,可用於治療風濕。 葉互生,奇數羽狀複葉;小葉 3 片, 呈卵圓形至闊卵形,長 8-15cm,闊 度與長度相近或大於長度,膜質。 歸化 趨勢
180
1 2 3 4 5
總 狀 花 序 頂 生, 長 可 達 20cm; 花 兩 性; 花 萼 呈 佛焰苞狀,長 2-3cm,膜 質; 花 冠 紅 色, 旗 瓣 長 4-6cm。
豆科
於 21 世紀初,世界各地的刺桐開始受到刺桐 姬小蜂 (Quadrastichus erythrinae ) 的侵害, 生長於香港各屋邨和公園的刺桐,無一倖免。 刺桐姬小蜂於刺桐的幼枝和嫩葉產卵後,幼蟲 會蛀食其枝葉,令植物組織出現畸型生長,刺
e a e c a b a F
桐亦會大量落葉。短短數年間,香港各地的刺 桐 大 量 死 亡, 現 時 已 難 以 再 見 生 長 茁 壯 的 植 株,刺桐花盛開的景況亦不復見。而對於刺桐
受 刺 桐 姬 小 蜂 侵 害 後,
姬小蜂擁有較強抵抗性的澳洲刺桐,則逐漸取
幼枝和嫩葉會出現蟲癭,
代前者,成為香港常見的刺桐屬品種。
並呈畸型生長。
黃脈刺桐 Erythrina variegata ‘Picta’ 與原種相比,株型較小,並具有黃 色的葉脈。
181
園林樹木
澳洲刺桐
*
植林樹木
Erythrina × sykesii Barneby & Krukoff
科名
豆科
習性
落葉中型喬木
分佈
不適用
原生種
不適用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 本種的英文名作 Australian coral tree,故作者將其中文名 擬為「澳洲刺桐」,於中國大陸 則音譯作「西克刺桐」。
果樹 本種於香港普遍種植,並一般被誤認為刺桐 (E.
variegata )。喬木高可達 18m,幹粗可達 50cm, 長久以來一直分佈於澳洲和紐西蘭的沿海地區。
樹皮平滑,呈黃褐色至 暗 金 色, 稍 具 金 屬 光 澤,可見明顯的皮孔。
唯本種一直未有結果,依靠吸芽繁殖,掉落的枝條亦容易長根,並佔據河邊。 直至 1974 年,本種才正式被發表,或為 E. coralloides 和 E. lysistemon 的 雜交種。種名“sykesii ”是為表彰其採集人 William Russell Sykes (1927-)。 澳洲刺桐與刺桐外觀接近,唯株型較小,樹 皮稍具金屬光澤,花萼呈筒狀,對刺桐姬小 蜂具有較強的抵抗性。花色鮮紅,早春即開 花,先於葉出現,為優良的賞花喬木。枝條 幼枝具刺 歸化 趨勢
182
1 2 3 4 5
脆弱,根系淺,易風倒,不適合種植於受風 處,於光照不足的環境下生長欠佳。
豆科
葉互生,奇數羽狀複葉;小葉 3 片, 呈菱狀卵形,長 10-20cm。
小托葉 呈腺體狀
e a e c a b a F
總狀花序腋生,常聚生於枝條末端, 長可達 25cm;花萼呈筒狀,長約 1.5cm; 花冠紅色,旗瓣長 5-6cm。
183
園林樹木
南洋楹
植林樹木
Falcataria moluccana (Miq.) Barneby & J.W.Grimes
科名
豆科
習性
落葉或常綠大喬木
分佈
所羅門群島、新幾 內亞、摩鹿加群島、
南洋楹天然分佈於大洋洲北部的島嶼,見於海
俾斯麥群島
拔 1600m 以下的雨林,較喜沙質的土壤。喬 木高可達 50m,幹粗達 1m 以上,於香港一般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長 高 7m, 株 齡 10 年 可 達 20m, 也 是 世 上 生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長最快的樹木之一。種名“moluccana ”指其
常見程度
為常綠樹。生長極快,在理想的環境下 1 年可
原產地摩鹿加群島。 果樹
樹冠呈巨型的傘狀,葉片集中於頂部,分枝層 次分明,樹姿雄壯優美,為熱帶地區廣泛栽培 的觀賞樹木。耐乾旱,根系發達,常種植於農 場作庇蔭樹,並用於廢棄的礦區和荒地造林。 生長環境須全日照,土壤必須排水良好,於積 水 環 境 生 長 欠 佳。 根 系 淺, 易 風 倒; 木 質 輕 軟,枝條極脆弱,不耐強風,不適合種植於受 風處。
歸化 趨勢
18 4
1 2 3 4 5
樹皮光滑,呈灰白色至 灰色,具有明顯的皮孔。
位於港鐵上水站外的數株南洋楹,擁有壯美的樹姿。
葉互生,二回偶數 羽狀複葉,長 3050cm, 葉 柄 和 葉 軸具腺體。羽片具 小 葉 10-30 對, 無 柄, 紙 質, 呈 鐮 狀 矩 圓 形, 長 基部近截形,先端 急 尖, 兩 邊 不 對 稱;中脈靠近上部 邊緣,基部具 2-3
豆科
6-14mm,闊 3-6mm,
條支脈。 小托葉
e a e c a b a F
葉面
葉背
羽片之間的葉軸上方具有 圓形凸起的腺體。
穗狀花序於枝頂的葉腋 排 成 圓 錐 狀, 長 可 達 30cm。花兩性,無柄; 花萼淡綠色,杯狀, 長 約 2mm; 花 冠 呈 黃 綠 色, 長 約 5mm; 雄 蕊白色,長 1-1.5cm。 原產地全年可開花結果, 香港於初夏時開花。
莢果扁平,長 7-10cm, 闊 1.5-2cm。攝於 7 月。
185
園林樹木
華南皂莢
植林樹木
Gleditsia fera (Lour.) Merr.
習性
落葉大喬木
分佈
南中國、臺灣、
原生種
是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老樹樹皮呈灰色, 稍平滑,不具刺。
皂 莢 屬 全 世 界 包 含 約 15 種, 分 佈 於 亞 洲 和 美 洲 一 帶, 香 港 原 產 2 種。 喬 木 高 可 達 25m,見於海拔 1000m 以下的樹林和山谷 等 地, 其 樹 幹 和 枝 條 具 有 呈 分 枝 的 硬 刺。 果 實 加 工 後, 可 作 為 肥 皂 的 代 用 品。 屬 名 “Gleditsia ” 是 為 紀 念 德 國 的 植 物 學 家 Johann Gottlieb Gleditsch (1714-1786)。 幼樹樹幹和枝條具有 尖刺,堅硬,具分枝, 長可達 15cm。
186
豆科
越南
位於塘面村的華南皂莢樹林。
歸化 趨勢
科名
1 2 3 4 5
不適用
豆科
葉背
葉互生,偶數羽狀複葉,長 10-20cm。小葉 7-12 對,稍近平行四邊形,兩邊不對稱,長
e a e c a b a F
2-6cm,基部截形,與葉軸平行,邊緣具鋸齒。
網脈細密,於葉兩面均明顯。
總狀花序腋生或頂生,長 8-15cm,或
莢 果 扁 平, 長 15-30cm, 闊 約
由多個聚傘花序排列成總狀,花雜性。
3cm,初時綠色,成熟時黑褐色。
187
園林樹木
格力豆
植林樹木
Gliricidia sepium (Jacq.) Walp.
科名
豆科
習性
落葉中型喬木
分佈
熱帶美洲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樹皮稍粗糙,呈灰白色至
果樹
灰色,具淺裂紋。
沙田公園
本種原產自熱帶美洲多國,見於海拔 1600m 以下的山邊、灌叢、 平原和草原等,也是中美洲最常見的樹木之一。花朵呈美麗的粉 紅色,於晚春時如櫻花般盛放,故於臺灣又名「南洋櫻」。為蜜 源植物,可吸引不少蜜蜂訪花。 喬木高可達 15m,幹粗可達 50cm,生長快速,耐修剪,或呈灌 叢狀,可用作綠籬。為先鋒植物,於熱帶地區常栽培作為咖啡園 和可可園的遮蔭樹,枝葉可用作綠肥,也是非常重要的飼料作物。 木材堅韌,於原產地常用於建築和製家具,或用作柴薪。
歸化 趨勢
188
1 2 3 4 5
葉背
葉互生,奇數羽狀複葉;小葉 9-21 片, 呈 卵 形、 橢 圓 形 或 披針形,長 3-6cm,闊 2-3cm。
小葉柄
豆科
e a e c a b a F 總狀花序長 5-10cm;花兩性,花梗長 5-10mm,花冠長 1.5-2cm,呈粉紅色或 白色。 白花品種
迪士尼巴士站
189
園林樹木
銀合歡
植林樹木
Leucaena leucocephala (Lam.) de Wit
科名
豆科
習性
常綠或落葉中型喬木
分佈
熱帶美洲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樹皮平滑,呈灰褐色,具
果樹
有淺裂紋。
銀合歡原產自墨西哥、貝里斯一帶較乾旱的地區。喬木高可達 18m,幹粗可 達 50cm,於較濕潤的地區或呈常綠習性,在香港則於春夏時具有 1-2 個月 的落葉期。花色美麗,初時呈白色的圓球形,後變成深黃色,可供園林綠化 之用。 銀合歡於 20 世紀 70 年代開始引種至世界各地, 並 廣 泛 應 用 於 農 林 業。 生 長 極 快, 極 耐 乾 旱,
第 1 片真葉為羽狀複葉。 子葉
不耐寒,不耐積水和酸性土壤,根系深,固氮能 力極強,可生長於非常乾燥貧瘠的土壤。其樹葉營 養價值高,為重要的飼料作物;萌蘖力強,每年 可生產大量木材和綠肥;大量種植於劣地,可防 止水土流失,增加土壤養份;木材可用作薪炭。為 多用途的用材樹種,於世界農林業被視為奇跡之樹。 歸化 趨勢
190
1 2 3 4 5
在荒地常可發現 銀合歡的幼苗。
最下部一對羽片之間具腺體 葉互生;二回偶數羽狀複葉,長可達
豆科
25cm;羽片 4-10 對,長約 10cm。小 葉 10-20 對,呈鐮狀線形,長 6-15mm, 葉背
闊 2-4mm,兩邊不對稱,先端呈急尖。 幼株的小葉或呈矩圓形。
e a e c a b a F
葉面
頭狀花序直徑 1-2cm,腋生或排成頂 生的總狀花序,總梗長 2-5cm。花兩 性,花萼長約 3mm,具 5 齒;花瓣長約 4mm,披疏柔毛;花絲白色,長約 8mm。
191
銀合歡常於荒地大片生長,並形成純林。
銀合歡的廣泛引種,改變了泛熱帶 至亞熱帶地區的農林景觀。唯其頑 強的生命力和極快的繁殖速度,亦 令其成為熱帶地區最具入侵性的品 種,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世界 百大外來入侵種之一。排他性強, 可抑制原生植物生長,常一大片佔 據荒地、林緣、農田和村邊。而且 幼苗階段已可繁殖,全年可開花結 果,果實只需 10-15 個星期成熟。 數 年 間 可 形 成 純 林, 是 個 難 以 根治的生態問題。
莢果扁平,線形,長可 達 20cm,闊約 2cm。 種子褐色,呈卵圓形, 扁平,長 6-9mm。
192
習性
常綠大喬木
分佈
南中國、越南
Lysidice rhodostegia Hance
否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行道樹
常見程度
豆科
果樹
樹皮平滑,呈灰褐色 至黃褐色。
e a e c a b a F
原生種
儀花
植林樹木
豆科
園林樹木
科名
雷公田
儀 花 屬 包 含 2 種, 另 一 種 為 短 萼 儀 花, 與 本 種 分 別 在 於 小 苞 片 一 般 較 大, 長 可 達 1.5cm,並具有較短的花萼筒。 本 種 見 於 南 中 國 一 帶 海 拔 500m 以 下 的 山 林 和 溝 谷, 喬 木 高 可 達 25m, 其 花 朵 於 夏 天 時 開 放, 遠 觀 時 整 個 樹 冠 呈 一 片 淡 淡 的 粉紅色,為優良的庭園樹。 葉 互 生, 偶 數 羽 狀 複 葉。 小 葉 柄 長 約 2mm。小葉對生,3-5 對,呈卵狀披針形, 兩邊不對稱,長 5-10cm,側脈細密。
1 2 3 4 5
歸化 趨勢
193
花多而密,盛開時整個樹冠呈一片粉紅。 攝於 7 月。
花瓣 花萼裂片 苞片
柱頭
花柱 小苞片
圓錐花序頂生,長 20-40cm。花兩性,苞片呈披針形, 長 2-3cm,初時粉紅色,後變成近白色;小 苞片小,長 2-5mm;花萼裂片呈矩圓形, 長約 1cm;花瓣 5 枚,其中 3 枚較大, 呈倒卵形,紫色;另外 2 枚較小, 呈鱗片狀。 莢果扁平,長可達 20cm。種子 6-10 顆,褐色,扁平,圓形至橢圓 形,長約 2cm。
194
習性
落葉灌木至小喬木
分佈
熱帶美洲
原生種
光莢含羞草 Mimosa bimucronata (DC.) Kuntze
植林樹木
豆科
園林樹木
科名
否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行道樹
常見程度
果樹
適應性強,於岩石露頭上
豆科
亦可生長良好。 常呈灌叢狀,多分枝。樹 皮光滑,呈灰褐色。
e a e c a b a F
本種又名「簕仔樹」,原產自巴西、阿根廷、 巴拉圭和烏拉圭等地,見於大西洋沿岸的雨 林、平原和半落葉樹林,較喜濕潤的土壤, 亦見於沼澤地。於原產地為耐鹽植物和先鋒 植物。株高可達 8m,幹粗可達 30cm, 常呈灌叢狀,多分枝,花期時一個個 小白球懸掛於枝梢,為蜜源植物, 亦可用作綠籬和觀賞植物。
托葉
枝條具刺。
1 2 3 4 5
歸化 趨勢
195
葉面
葉背 葉互生,二回偶數羽狀複葉,長可達 15cm。羽片 4-8 對,長 5-8cm。小葉 15-30 對,呈鐮狀線形, 長 6-12mm,闊 1-2mm,先端具小尖頭。 葉軸下部的倒刺
頭狀花序直徑 1-1.5cm,總梗長約 1.5cm, 排成頂生的圓錐花序,長可達 40cm。花兩性, 具芳香;雄蕊白色,長約 8mm。
196
豆科
莢果長 3-6cm,闊 6-9mm,可見細密的網紋。
光莢含羞草現時於熱帶地區廣泛歸化,於香港 主要見於新界的村邊,或會形成純林,市區則 較少見。與銀合歡相比,本種似乎較能適應高
e a e c a b a F
海拔的地區,並可生長於有積水的環境。
含羞草 Mimosa pudica
原 產 自 熱 帶 美 洲 的 亞 灌 木。 最 著 名 的 特 徵 是, 只 要 輕 輕 一 碰, 其 葉 片 就 會 向 內 閉 合。 此 一 特 徵 則 不 見 於 光莢含羞草。
197
園林樹木
海南紅豆
植林樹木
Ormosia pinnata (Lour.) Merr.
科名
豆科
習性
常綠大喬木
分佈
南中國、印度、越南、 泰國 否
原生種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平滑,呈黃褐色。
九龍公園
海 南 紅 豆 為 近 年 引 入 的 綠 化 樹 種, 亦 偶 用 作 行 道 樹。 原 產 自 廣 東、 廣 西、 海 南 島、 越 南 和 泰 國 等 地, 近 年 於 印 度 的 阿 薩 姆 亦 有記錄
[1]
。 喬 木 高 可 達 30m, 樹 幹 通 直,
枝 葉 繁 茂, 盛 夏 時, 一 叢 叢 淡 黃 色 的 花 序
葉枕
在 濃 綠 的 樹 冠 冒 出 來, 不 久 即 結 出 黃 綠 色 的果實。種名“pinnata ”指其羽狀複葉。
幼枝披有黃褐色 短柔毛。
歸化 趨勢
198
1 2 3 4 5
註1
Verma, D. & Roy, D. K. Ormosia pinnata (Fabaceae): an addition to Flora of India. Rheedea , 24(2), 128-130.
葉 互 生, 奇 數 羽 狀 複 葉; 小 葉 7-11 片, 呈 狹 橢 圓 形 至 倒 披 針 形, 長 10-15cm, 闊 4-5cm, 側 脈 5-8 對,於葉面凹入。
豆科
e a e c a b a F
嫩葉呈淡紅色
圓錐花序頂生,長可達 30cm,總梗和花梗密 披鏽色短柔毛;花兩性,長 1.5-2cm,花冠呈 淡黃色。 莢果長 5-8cm,闊 2-3cm,果瓣木質,於種子 間收窄,具種子 1-4 顆,先端具喙。
199
園林樹木
球花豆
植林樹木
Parkia timoriana (DC.) Merr.
科名
豆科
習性
落葉大喬木
分佈
南亞、東南亞、 新幾內亞
原生種 常見程度
否
行道樹
果樹
樹皮平滑,呈灰白色。 幹基常具板根。
太和
球 花 豆 廣 泛 分 佈 於 亞 洲 多 國, 原 生 境 為 海 拔 1500m 以 下 的 雨 林 和 混 生 林。 喬 木 高 可 達 50m,幹粗可達 2.5m;常具有巨大的板根,高 可達 4m。為蜜源植物,花序近圓球形,加上一 條長長的柄,狀如流星錘,於夜間釋出濃郁的氣 息,並以豐富的花蜜吸引蝙蝠到訪,以助傳粉。 於東南亞,同屬的美麗球花豆 (P. speciosa ) 豆 莢 常 用 作 蔬 菜 供 食 用。 其 種 子 具 濃 烈 的 氣 味, 故 又 名「 臭 豆 」。 屬 名“Parkia ” 是 為 紀 念 蘇 格 蘭 探 險 家 Mungo Park (1771-1806), 種 名 “timoriana ”指其原產地帝汶 (Timor)。
莢果直,呈條狀,扁平, 長 20-35cm,闊 3-5cm,
歸化 趨勢
200
1 2 3 4 5
具種子 15-20 顆。 新加坡
豆科
葉互生,二回偶數羽狀複葉,長可達 60cm,羽片 20-40 對。小葉可達 70 對,呈鐮狀線形,長 6-10mm,闊 1-2mm。
頭 狀 花 序 呈 梨 形, 長 5-6cm,呈總狀排列於一
e a e c a b a F
條長約 0.5m 的小枝上, 總梗長可達 30cm。
兩性花及雄性花
呈雄花的結構, 中性花
可分泌花蜜。
201
園林樹木 植林樹木
南美盾柱木
科名
豆科
Peltophorum dubium (Spreng.) Taub.
習性
落葉大喬木
分佈
南美洲、加勒比海
原生種 常見程度
否
行道樹 果樹
老樹樹皮粗糙,灰褐色, 或呈片狀剝落。
北區公園
本種原產自南美洲一帶的半落葉闊葉林,主 要見於水邊,喜濕潤、深層的土壤。喬木高 可 達 25m, 胸 徑 達 80cm, 生 長 快 速, 耐 鹽 性強,於原產地為先鋒樹種,並可用於植林。 其花朵於盛夏時開放,花多而密,整個樹冠 呈一片鮮黃,因具有觀賞價值而栽培於公園。 木材堅實耐用,可用於建築和製家具。屬名
葉面
“Peltophorum ”指其柱頭呈盾狀。
葉背
葉互生,二回偶數羽狀複葉,長約 40cm。小葉對生, 近矩圓形,長約 1.5cm,中脈於葉兩面明顯,稍傾斜, 基部平截,與羽軸平衡,先端圓,具一小尖頭。 歸化 趨勢
202
1 2 3 4 5
小葉先端的 小尖頭
豆科
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長 40-60cm。 花兩性,花瓣 5 枚,黃色。原產地 花期 12 月至翌年 2 月。攝於 7 月。
e a e c a b a F 莢果下垂,長 4-6cm,披針形,扁平, 成熟時呈棕色,不開裂。原產地果 期 3-4 月。
203
園林樹木
盾柱木
植林樹木
Peltophorum pterocarpum (DC.) K.Heyne
科名
豆科
習性
落葉大喬木
分佈
南亞、東南亞、大洋洲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樹皮灰白色,老後變
果樹
粗糙,具不規則的縱 裂紋,或呈片狀剝落。
九龍公園
本 種 廣 泛 分 佈 於 南 亞 至 大 洋 洲, 常 見 於 沿 海 地 區 的 樹 林。 喬 木 高 可 達 25m, 胸 徑 達 1m,生長快速,耐旱、耐鹽,不耐寒。其大 型的圓錐花錐,於夏天時盛放,如一支支長 矛指向天空,是熱帶至亞熱帶地區十分受歡 迎的觀賞樹木。 唯盾柱木樹齡短,枝條脆弱,多病蟲害,栽 培時應多加注意。種名裏的“ptero ”意為翅, “carpum ”意為果實,指其莢果邊緣具翅, 故於香港又名「雙翼豆」。 莢 果 扁 平, 近 梭 形, 長 5-10cm, 闊 2-3cm; 邊 緣 歸化 趨勢
204
1 2 3 4 5
具翅,闊約 4mm。初時紅 褐色,後變成近黑色。
葉面
葉背
豆科
幼枝、葉柄、葉軸和花序披有鏽色毛。葉互生,二回偶數羽狀複葉,長約 40cm; 羽片對生,7-14 對;小葉多達 20 對,密集排列,近矩圓形,長約 1.5cm,兩邊 不對稱,基部平截,與羽軸平衡,先端圓鈍或具小尖頭。
e a e c a b a F 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密披 鏽色微柔毛,長可達 60cm。 花兩性,花瓣黃色,倒卵形, 長約 2cm。
萼片 5 枚,卵形,長 5-8mm。
205
園林樹木
銀珠
*
植林樹木
Peltophorum tonkinense (Pierre) Gagnep.
科名
豆科
習性
落葉中型喬木
分佈
南中國、中南半島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 部份學者傾向將本種擬為 Peltophorum dasyrrhachis var. tonkinense,唯本種 與 P. dasyrrhachis 差異明顯,以列作 獨立的品種為佳。 樹皮呈墨綠色至灰綠色, 具有明顯的橫紋。
迎樂路
銀 珠 原 產 自 海 南 和 福 建 較 低 海 拔 的 疏 林, 亦 見 於 老 撾、 越 南 和 柬 埔 寨。 喬 木 高 可 達 20m, 胸 徑 粗 達 60cm, 樹 皮 呈 少 見 的 墨 綠 色,主幹挺直,橫枝幼細。其樹冠濃密,少 見病蟲害,適合作為綠化樹種。 銀珠於香港為誤引種,其原種為盾柱木。此 一錯誤引入,在 20 世紀 80 年代或之前已經 出現。在維多利亞公園,可以觀察到這兩個 品種參差種植的情況。由於銀珠對於市區環 境的適應力頗強,比起盾柱木較少見病蟲害, 現時逐漸取代後者,成為常見的市區樹木。 唯本種花序較小,賞花效果遠不及盾柱木。 歸化 趨勢
206
1 2 3 4 5
枝葉初時披有鏽色毛, 後漸脫落。
葉面
豆科
葉背 葉互生,二回偶數羽狀複葉,長 25-40cm。 羽 片 對 生,6-12 對。 小葉對生,多達 15 對,呈矩圓形 至 倒 卵 狀 橢 圓 形, 長 1.5-2cm, 表面深綠色,具光澤,基部近圓
e a e c a b a F
形,先端微凹或具小尖頭。
總狀花序近頂生,長可達 10cm,披有鏽色毛。
莢 果 呈 梭 形, 紅 褐 色, 長
花兩性,具香氣,花瓣黃色,呈倒卵形,長
8-14cm,中間闊約 3cm;邊緣
1.5-2cm。攝於 4 月。
具翅,闊約 5mm。攝於 3 月。
207
園林樹木
牛蹄豆
植林樹木
Pithecellobium dulce (Roxb.) Benth.
科名
豆科
習性
常綠中型喬木
分佈
熱帶美洲
原生種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色,或呈薄片狀剝落。
本 種 天 然 分 佈 於 熱 帶 美 洲 多 國, 見 於 海 拔 500m 以下的疏林、灌叢和山邊。常綠喬木高 可達 15m,幹粗可達 2m,於部份地區或呈落 葉習性。生長環境須全日照及排水良好,成樹 頗耐乾旱,能適應貧瘠的土壤。於熱帶地區常 用作觀賞樹木,亦可用作綠籬。 其葉形獨特,一對對張開的小葉就如展翅高飛 的金龜子,故於臺灣又名「金龜樹」。果實可 食,果肉甜,於南美洲或會栽培作食用。種名 “dulce ”意為“甜的”,即指其果肉。 葉互生,二回偶數羽狀複葉,羽片 1 對。小葉 1 對, 無柄,紙質,呈不對稱的橢圓形,長 2-5cm,先端圓鈍。
208
樹皮粗糙,灰色至深灰
沙田公園
歸化 趨勢
否
1 2 3 4 5
葉面 葉背
豆科
頭 狀 花 序 具 花 15-20 朵, 排 成 頂 生 的 總 狀 或 圓 錐 花 序。 花 兩 性; 花 萼 淡 綠 色, 杯 狀, 披 有 絨 毛, 長 1-1.5mm; 花 冠 淡 綠 色, 漏 斗 狀, 披有絨毛,長 3-4mm;雄蕊白色,
雄蕊 花冠 花萼
長 8-10mm。
e a e c a b a F 莢果長 10-15cm,闊 1-1.5cm,蜷曲成圓形; 假種皮紅色或白色;種子黑色,具光澤, 長 9-12mm。
209
園林樹木
水黃皮
*
植林樹木
Pongamia pinnata (L.) Pierre
科名
豆科
習性
常綠或落葉大喬木
分佈
南中國、南亞、東南亞、 大洋洲、塞席爾、日本
原生種
是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 本種在分類上還存在爭議,不 少學者建議採用學名 Millettia pinnata 。
樹皮平滑,呈綠灰色 至灰色。
本屬僅包含 1 種,廣佈於印度洋和太平洋西 部的沿海地區。喬木高可達 25m,幹粗可達 1m,見於低海拔的水邊。於香港則常見於潮 間帶的石灘、泥灘和紅樹林邊緣,一般呈小 喬木或灌叢狀。 水黃皮的花色美觀,耐鹽性強,適合種植於 海邊作為防風樹種,亦可用於濱海地區的林 地復育。種子含油,即 Pongamia oil,可用 作生物柴油。種名“pinnata ”指其羽狀複葉。
葉面具光澤 歸化 趨勢
210
1 2 3 4 5
不適用
葉 互 生, 奇 數 羽 狀 複 葉; 小 葉 5-7 片, 呈 卵 形 至 橢 圓 形, 長 6-14cm,闊 3-7cm,基部闊楔形, 先端短漸尖,邊緣常具波浪。
豆科
e a e c a b a F
莢果呈卵形至矩圓形,長 4-5cm, 闊約 2cm;具種子 1 顆,呈腎形。 攝於 9-10 月。
總狀花序腋生,長可達 20cm;花兩性, 花梗長 5-10mm,花冠呈紫色至粉紅色, 長 1-1.5cm。 於 香 港 1 年 開 花 2 次, 分別為 4-5 月和 9-10 月。
211
園林樹木
紫檀
植林樹木
Pterocarpus indicus Willd.
科名
豆科
習性
落葉大喬木
分佈
南中國、東南亞、 太平洋群島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保護狀況
極 瀕 易 近 危 危 危 危
常見程度
果樹
位於律政中心的紫檀,估計 樹齡近 200 年。 樹皮粗糙,灰色至灰黑色, 呈薄片狀剝落。
紫檀廣泛分佈於熱帶亞洲的低地樹林,為菲律賓 的國樹,因為長年累月的過度砍伐,不少地區的 天 然 族 群 早 已 滅 絕。 喬 木 高 可 達 40m, 幹 粗 可 達 2m,成長後常具板根。枝葉柔軟而下垂,隨 風飄拂,為熱帶地區廣泛栽培的園林綠化樹木。 亦可用作行道樹,唯需要較大的生長空間。 心材呈黃褐色至紅褐色,為高級薔薇木,紋理緻
樹 幹 和 枝 條 受 傷 後,
密,耐腐性強。上等的紫檀木,更是世上最貴重
可見紅色的樹液流出。
的木材,可用於製家具、樂器或用於雕刻。屬名 “Pterocarpus ”指其果實具翅,種名“indicus ” 指印度 [1]。 歸化 趨勢
212
1 2 3 4 5
註1
儘管紫檀的種名指印度,唯印度是否有 其天然族群,卻一直存疑。
葉互生,奇數羽狀複葉;小葉 7-11 片, 互 生, 呈 卵 形 至 披 針 形, 長 6-12cm, 闊 3-5cm, 紙 質, 側 脈 5-8 對,基部圓形,先端呈短漸尖。
花 序 腋 生 或 頂 生, 排 成 總 狀 或 圓 錐 花 序, 長 可 達 20cm;花兩性,花萼呈鐘狀, 長 4-6mm;花冠黃色,長 6-9mm。
豆科
e a e c a b a F 殘存的花柱
莢果近圓形,直徑 4-5cm,覆蓋種子 的部份可見明顯的網紋,具種子 1 顆; 邊緣具翅,闊約 2cm。攝於 7 月至翌 年 2 月。
213
園林樹木
大果紫檀
植林樹木
Pterocarpus macrocarpus Kurz
科名
豆科
習性
落葉大喬木
分佈
印度至中南半島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大果紫檀原產自印度東北部至中南半島的樹 林,也是緬甸的國花。喬木高可達 30m,幹 粗可達 1m。心材呈紅褐色,密度比紫檀高, 非常堅韌,耐腐性強,於東南亞大量用作木 材,天然族群亦因為過度砍伐而日漸減少。 大果紫檀於香港市區偶然可見,相信是錯誤 引入的品種。其葉形介於降香黃檀和紫檀之 間,在沒有花果的情況下極難跟後二者分辨。 各方面均與紫檀接近,唯本種花萼披有絨毛, 果實較大,直徑可達 7cm,種子較小而翅較 闊。種名“macrocarpus ”指其果實大。
樹皮粗糙,灰黑色至黃褐 色,呈條狀或片狀剝落。
歸化 趨勢
214
1 2 3 4 5
豆科
葉互生,奇數羽狀複葉;小葉 7-9 片,呈披針形至橢圓形,長 5-8cm。
e a e c a b a F
花序頂生或腋生,排成總 狀或圓錐花序;花兩性, 花梗長 6-8mm,花萼長約 6mm,披有黃褐色絨毛。
莢果呈圓形,直徑 5-7cm,翅的邊緣 具波浪。攝於 7 月。
215
無憂花屬
無
憂花屬全世界包含約 11 種,分佈 於熱帶亞洲,從印度至東亞、東南 亞均可見。原生境常為低地樹林,
較常見於水邊。喬木或灌木,偶數羽狀複葉; 圓錐花序常呈傘房狀,腋生、頂生或生於老 枝。花兩性或單性。花萼呈筒狀,先端開裂
Saraca L.
成 4-6 片,花瓣狀,常不相等。不具花瓣。 果實為莢果,扁平,木質,成熟後 2 瓣裂。 無憂花屬各品種外觀相近,葉形和花序的大 小變異大,同一品種在不同地區常呈現不同 的形態,並於分類上造成極大的混亂。例如 原產自印度的無憂樹 (S. asoca ),長久以來 一直被誤認為是 S. indica 。 本屬多個品種的花顏色艷麗,花期長,常用 作 觀 賞 樹 木。 當 中 無 憂 樹 (S. asoca ) 在 印
Saraca declinata 繪圖:Aken, J. van 古 時 候, 由 於 沒 有 照 相 機, 手 繪 圖 就成為了重要的植物形態記錄。 資 料 來 源:Naturalis Biodiversity Centre, Leyden, The Netherlands
度次大陸被視為聖樹,於傳統文化中常被提 及。“asoca ”即“ Aśoka ”, 在梵語中意為“沒有痛楚、沒有憂愁”, 種植無憂樹即能為人們帶來歡樂,免除煩惱。在印度教和佛教藝術中,無 憂 樹 就 常 伴 隨 着 藥 叉 女 而 出 現, 或 象 徵 生 育。 在 佛 教 中, 摩 耶 夫 人 即 於 無憂樹下誕下釋迦牟尼。[ 註:古時候的印度,無憂樹與娑羅樹 (Shorea
robusta ) 常相互混淆,一說認為釋迦牟尼於娑羅樹下誕生。]
無憂花屬 (Saraca L.) 檢索表 1 (a): 苞片大,長可達 1cm 以上 ........... (2) (b): 苞片小,長少於 1cm .................. (3) 2 (a): 小苞片宿存,雄蕊 8-10 枚 ........... 中國無憂花 S. dives (b): 花序常呈幹生,雄蕊 4-7 枚 ......... 黃花無憂樹 S. thaipingensis 3 (a): 小苞片宿存,直立並包覆花梗 ...... 無憂樹 S. asoca (b): 小苞片常早落,不包覆花梗 ......... 爪哇無憂樹 S. indica
216
習性
常綠小喬木
分佈
印度次大陸、緬甸
原生種
無憂樹 Saraca asoca (Roxb.) Willd.
否
保護狀況
極 瀕 易 近 危 危 危 危
常見程度
行道樹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植林樹木
豆科
園林樹木
科名
豆科
果樹
樹皮稍粗糙,呈深灰色。
e a e c a b a F
無 憂 樹 原 產 自 南 亞 一 帶 海 拔 1300m 以 下 的 樹林,常見於林下層和水邊。相傳釋迦牟尼 即於無憂樹下出世,故佛教徒將其視為聖樹 而種植於廟宇和鄉村。 喬 木 高 可 達 10m, 胸 徑 可 達 15cm, 生 長 緩 慢,適合種植於稍陰暗的環境。其新葉呈淡 黃色或淡粉紅色,如手絹般下垂,花朵漂亮, 具芳香,於熱帶亞洲常用作觀賞樹木。
新葉下垂,呈淡黃色 至淡粉紅色。
1 2 3 4 5
歸化 趨勢
217
葉柄短,或 近無柄。
葉互生,偶數羽狀複葉。小 葉 4-6 對, 近 無 柄, 呈 狹 矩圓形,長 15-20cm,闊約 5cm,近基部 1 對通常較小。
花萼裂片
花萼筒
圓 錐 花 序 頂 生 或 腋 生, 闊 1020cm。花單性或兩性,小苞片宿 存,直立或稍張開,長 2-5mm; 不具花瓣;花萼呈橙黃色,後變 橙紅色;雄蕊 6-8 枚;雌蕊披毛。 子房
小苞片
218
習性
常綠中型喬木
分佈
南中國、老撾、
中國無憂花 Saraca dives Pierre
越南 否
原生種
常見程度
行道樹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植林樹木
豆科
園林樹木
科名
果樹
樹皮具有明顯的皮孔,
豆科
呈灰白色至灰褐色,初 時平滑,老後變粗糙。
e a e c a b a F
香港中文大學 ( 未圓湖 )
本 種 產 自 廣 東、 廣 西 和 雲 南 一 帶 海 拔 1000m 以下的樹林、山谷和河邊,亦 見 於 鄰 近 的 老 撾 和 越 南。 喬 木 高 可 達 20m, 胸 徑 可 達 30cm, 其 花 大 而 美 麗, 於 春 天 時 盛 放, 如 一 叢 叢 火 球 點 綴於枝梢,適用於庭園美化。
新葉下垂,呈淡黃色 至紫紅色。
1 2 3 4 5
歸化 趨勢
219
葉柄處腫脹, 長約 1cm。
托葉早落,呈圓 錐形的鞘狀。 葉互生,偶數羽狀複葉。小葉常為 5-6 對,呈 狹橢圓形至狹倒卵形,長 20-35cm,闊 5-10cm。
總苞 花序初時形態
苞片
220
花藥
花萼裂片 花萼筒
豆科
小苞片
時黃色,後變紅色;無花瓣;花萼筒長 1.5-3cm,花萼 裂片 4-6 枚,呈橢圓形;雄蕊 8-10 枚,花藥長 3-4mm。 莢果扁平,長 20-30cm,具種子 5-9 顆。 莢果成熟時呈褐色,開裂後果瓣捲曲。
種 子 扁 平, 呈 不 規 則的圓形至橢圓形, 長 3-5cm。
221
e a e c a b a F
傘房狀圓錐花序腋生,闊 15-25cm。花單性或兩性,初
園林樹木
爪哇無憂樹
植林樹木
Saraca indica L.
*
科名
豆科
習性
常綠中型喬木
分佈
東南亞
原生種
否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行道樹
常見程度
果樹
* 本種的中文名為作者所暫擬。 部份文獻使用中文名「無憂 樹」或「印度無憂樹」,唯 本種並不產自印度,建議使 用中文名「爪哇無憂樹」, 以指出其原產地。
本種分佈於東南亞一帶 海 拔 1000m 以 下 較 開 揚 的 樹 林, 亦 見 於 沼 澤 樹 林,常沿水邊生長。喬木 高 可 達 25m, 胸 徑 可 達 50cm, 可 用 作 庭 園 樹。 種 名“indica ” 指 印 度, 唯本種並不產自印度,只 香港迪士尼樂園
是當初於爪哇採獲的模
圓錐花序腋生,呈傘房狀,
式標本被誤以為採自印
闊 3-15cm,花緊密排列。
度,並與原產自該地的 S.
葉互生,偶數羽狀複葉。
asoca 相 混 淆。 而 大 部
小葉常為 1-4 對,稀達
份文獻和書籍中所提及的
7 對,呈狹矩圓形,
S. indica , 其 實 都 是 S.
長 10-20cm,
asoca 。
闊 3-5cm。
歸化 趨勢
222
1 2 3 4 5
小苞片早落,不包覆花梗。
習性
常綠中型喬木
分佈
東南亞
常見程度
Saraca thaipingensis Prain
否
行道樹
樹 皮 呈 灰 褐 色,
果樹
可見明顯的皮孔。
豆科
e a e c a b a F
原生種
黃花無憂樹
植林樹木
豆科
園林樹木
科名
香港動植物公園
黃花無憂樹天然分佈於東南亞一帶海拔 1100m 以下的樹林,常見於水邊。喬木 高 可 達 25m, 胸 徑 達 50cm, 其 花 序 常 呈 幹 生, 大 型, 密 集 排 列 於 枝 條 上, 花 期 長, 於 原 產 地 近 全 年 開 花。 開 花 後 不 托葉
久, 即 可 見 赤 褐 色 的 果 實 零 星 點 綴 於 茂 密的樹冠。為同屬中最具觀賞性的品種。
1 2 3 4 5
歸化 趨勢
223
葉 互 生, 偶 數 羽 狀 複 葉, 長 3060cm。小葉 4-8 對,呈矩狀披針形, 長 15-30cm,具明顯的小葉柄,側脈 6-12 對,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至 圓形。
圓錐花序腋生或幹生,闊 15-40cm; 分枝粗壯,粗達 5-10mm。花單性或 兩性;苞片早落,呈卵形,長 1.53.5cm,明顯大於小苞片;小苞片近 披針形,長 6-16mm,於開花後常脫 落;花初時黃色,後變橙紅色;雄 蕊 4-7 枚。攝於 12 月至翌年 1 月。
小苞片
苞片 即將開放的花序
224
豆科
莢果扁平,呈紅褐色至紫褐色,
花序沿老枝生長。
長 15-50cm。攝於 5 月。 花開滿枝的盛況。攝於 12 月。
e a e c a b a F 225
園林樹木
粘葉豆
植林樹木
Schizolobium parahyba (Vell.) S.F.Blake
科名
豆科
習性
落葉大喬木
分佈
熱帶美洲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樹幹通直,呈圓柱形。
果樹
樹皮平滑,初時綠色, 具有明顯的葉痕。
香港動植物公園
粘 葉 豆 於 香 港 又 名「 巴 西 豆 」、「 巨 葉 鳳 凰 木 」 或「 巴 西 火 樹 」。 原 產 自 墨 西 哥 南 部至巴西多國,見於大西洋沿岸的雨林和沖 積平原,或於山邊呈大片叢生。喬木高可達 40m,胸徑可達 1m,生長極快,1 年可達數 米,成長後具板根,枝條脆弱,耐鹽性強。 其葉片巨大,如蕨類植物,集中於枝條頂端, 遠觀如一棵巨型樹蕨。木材輕軟,抗腐性弱, 可用於製玩具或造紙。種名“parahyba ”指 位於巴西東南部的河流 Paraíba do Sul。
歸化 趨勢
226
1 2 3 4 5
或以上。羽片 15-25 對,長可達 30cm。
豆科
葉互生,二回偶數羽狀複葉,長約 1m
小葉對生,具有短柄,呈矩圓形, 長 2-3.5cm。 莢 果 呈 狹 倒 卵 形, 長 8-15cm, 先端圓,基部漸狹。
e a e c a b a F
幼枝和葉柄呈綠色。
227
園林樹木
鐵刀木
植林樹木
Senna siamea (Lam.) H.S.Irwin & Barneby
科名
豆科
習性
常綠中型喬木
分佈
中南半島
原生種
否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行道樹
常見程度
位於香港墳場的鐵刀木,
果樹
估計株齡近 150 年。
鐵刀木見於中南半島一帶的低地樹林,唯因悠 久的栽培歷史,其原產地已難以確認。喬木高 可 達 20m, 胸 徑 可 達 1m, 生 長 快 速, 於 較 冷
樹皮初時平滑,呈灰黃 色,老後變粗糙,具有 不規則的淺縱裂紋。
的地方或呈半落葉習性,適合高溫多雨的環境。 陽性樹,日照須充足,土壤須肥厚而排水良好。 適用作防風林而種植於可可園、茶園和咖啡園 的四周。於香港亦常用作行道樹,唯株型較大, 需要足夠的生長空間;主幹常傾斜,枝條於強 風下易折斷。木材密度高,可用於製家具;耐 燃, 耐 修 剪, 萌 芽 力 極 強, 可 用 作 柴 薪, 並 大 片種植作薪炭林。唯其木材的鋸末可刺激眼睛 和呼吸道,處理時應多加小心。葉、花與幼果 可供食用。種名“siamea ”指暹羅,即泰國。 歸化 趨勢
228
1 2 3 4 5
樹皮上的皮孔。
先端具小尖頭 葉互生,偶數羽狀複葉,長 2030cm。小葉 7-12 對,呈狹橢圓 形 至 狹 披 針 形, 長 3-6cm, 闊 1-2cm。
豆科
葉背
e a e c a b a F 圓 錐 花 序 頂 生,
莢果扁平,呈線形,長
長 可 達 1m。 花 兩
15-30cm。攝於 10 月。
性,花瓣黃色,長 1.5-2cm。於原產地近 全年開花。攝於 4-9 月。
229
園林樹木
美麗決明
植林樹木
Senna spectabilis (DC.) H.S.Irwin & Barneby
科名
豆科
習性
常綠中型喬木
分佈
中美洲至南美洲
原生種 常見程度
否
行道樹 樹皮平滑,呈灰色至
果樹
灰褐色。
石蔭梨木道公園
本種廣泛分佈於中美洲至南 美 洲 多 國, 原 生 境 為 海 拔 1800m 以 下 的 河 岸 樹 林、 次 生林、稀樹草原和具季節性的 乾樹林。喬木高可達 20m,生 長快速,於較冷的地區或呈落 葉習性。花期長,因具有觀賞 性而於熱帶至亞熱帶地區廣泛 栽 培。 種 名“spectabilis ” 意 為“壯麗的”。
歸化 趨勢
230
1 2 3 4 5
葉面
葉背
葉 互 生, 偶 數 羽 狀 複葉,長 25-40cm。 小
葉 10-15 對,
呈 狹 披 針 形, 長 3-7cm。
豆科
圓錐花序頂生,長 20-30cm。花兩性, 花瓣黃色,長 2-3.5cm,能育雄蕊 7 枚。 攝於 7-8 月。
e a e c a b a F 莢果下垂,圓柱形,無毛,表面 具光澤,長 15-25cm,粗約 1cm。 攝於 2 月。
231
園林樹木
粉葉決明
植林樹木
Senna sulfurea (Collad.) H.S.Irwin & Barneby
科名
豆科
習性
常綠灌木至小喬木
分佈
印度、緬甸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樹皮稍粗糙,呈灰褐色,
果樹
具明顯的皮孔。
迎樂路
粉葉決明原產自印度和 緬 甸, 現 時 於 東 南 亞一帶的林緣、荒 地和村邊廣泛歸 化。 喬 木 高 可 達 6m,花期長,近 全 年 可 見, 於 熱 帶地區廣泛栽培。 較下部的小葉之間具腺體。 葉互生,偶數羽狀複葉,長 12-20cm。 小葉 4-6 對,闊橢圓形,長 4-7cm。 歸化 趨勢
232
1 2 3 4 5
豆科
總狀花序側生或腋生,長 10-15cm。花兩 性,花瓣黃色,長 1.5-2cm,具有 5 條脈, 能育雄蕊 10 枚,其中 2 枚具有較長的花絲。
e a e c a b a F
莢果扁平,條狀, 長約 15cm。
233
園林樹木
黃槐決明
植林樹木
Senna surattensis (Burm.f.) H.S.Irwin & Barneby
科名
豆科
習性
常綠灌木至小喬木
分佈
不詳 否
原生種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樹皮平滑,呈黃褐色至灰
果樹
色,常可見明顯的皮孔。
黃 槐 決 明 於 熱 帶 地 區 廣 泛 種 植, 並 於 村 邊 和 荒 地 歸 化, 唯 其 原 產 地 已 難 以 確 認, 或 源 於 印度。喬木高可達 7m,近全年開花,對空氣 污 染 抵 抗 力 強, 是 香 港 市 區 常 有 栽 培 的 賞 花 喬木。陽性樹種,陽光充沛 時 花 更 繁 茂。 根 系 淺, 易 風 倒, 應 避 免 種 植 於大風處。 幼枝、葉柄與葉軸 披有微柔毛。托葉 線形,長 0.5-1cm。 葉軸下部的小葉之 間具腺體。 歸化 趨勢
234
1 2 3 4 5
豆科
葉互生,偶數羽狀複葉,長 10-18cm。小葉 6-9 對,呈矩圓形,長 2.5-4cm,先端圓鈍,
葉背
常稍凹陷。
e a e c a b a F 總狀花序腋生,長 3-6cm。 花 兩 性, 花 瓣 黃 色, 長 1.5-2cm,能育雄蕊 10 枚。 莢果扁平,長 7-10cm。
235
園林樹木
大花田菁
植林樹木
Sesbania grandiflora (L.) Pers.
科名
豆科
習性
落葉小喬木
分佈
東南亞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樹皮粗糙,呈深灰色,
果樹
具縱裂紋。
大埔滘公園
本 種 於 熱 帶 地 區 廣 泛 種 植, 唯 其 確 實 的 原 產 地 已 無 法 確 認。 株 高 可 達 15m,幹粗可達 30cm,常見於荒地和路邊,可忍受積水的環境,不耐霜凍。 花朵碩大美觀,呈紅色或白色,可用於較細小的庭園作點綴。其嫩葉、花 和幼果可食,於東南亞或會用作蔬菜和沙律。生長快速,枝葉常用作綠肥, 也是熱帶地區經常種植的飼料作物。種名“grandiflora ”指其花朵大。
葉互生,偶數羽狀複葉, 長可達 40cm;小葉對生, 10-25 對, 呈 矩 圓 形, 長 2-4cm,闊 6-12mm。
歸化 趨勢
236
1 2 3 4 5
豆科
花蕾 總狀花序腋生,下垂,具花 2-4 朵;花兩性; 於花蕾時呈鐮形;花柄長 1-2cm;花萼綠色, 呈鐘狀,長 1.5-2.5cm;花冠呈白色或淡 紅色,旗瓣長 5-7cm。
e a e c a b a F 莢果呈狹長的圓柱形, 長可達 60cm。
237
園林樹木
槐
*
植林樹木
Styphnolobium japonicum (L.) Schott
科名
豆科
習性
落葉大喬木
分佈
中國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 本種於大中華地區一般採用學名 Sophora japonica 。本屬與 Sophora 分別在於,前者不具根瘤菌。
果樹 樹皮呈灰褐色,具淺 裂紋。
東涌北公園
槐於北方一般被稱為「國槐」,在東亞地區擁有悠久的栽培歷史,唯其 原產地不詳,或源於中國北部。喬木高可達 25m,對空氣污染具有較 強的抗性,壽命長達數百年,於中國的溫帶地區廣泛栽培,適用於古典 園林,古時候則常見種 門。其樹姿優美,成語
龍爪槐
「玉樹臨風」中的「玉
Styphnolobium japonicum ‘Pendulum’
樹」,即槐樹。花蕾可
具有下垂的枝葉,為北方
入藥,即「槐米」,具
常用的園林樹木。
植 於 鄉 村、 宮 殿 和 衙
凝血、止血功效。種名 “japonicum ”指日本。 歸化 趨勢
238
1 2 3 4 5
豆科
由於其栽培歷史悠久,並具有不少栽培種,葉形變化較大。葉互生, 奇數羽狀複葉;小葉 9-15 片,對生或近對生,常呈披針形至卵形, 長 2-6cm,闊 1-3cm,先端圓鈍或漸尖。
圓錐花序頂生,長可達 30cm; 花兩性,花冠白色,長約 1cm。
e a e c a b a F 莢 果 呈 念 珠 狀, 於 種 子 間 收 窄, 長 3-9cm, 闊 約 1cm, 具 種子 1-9 顆,成熟時不開裂。
239
園林樹木
酸豆
植林樹木
Tamarindus indica L.
科名
豆科
習性
常綠大喬木
分佈
熱帶非洲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灰黑色,粗糙, 具有不規則的裂紋。
迪士尼巴士站
本屬植物僅包含一種,又名「羅望子」,分佈於熱帶非洲較低海拔的林地、 灌叢、稀樹草原和水邊。其於印度次大陸的栽培歷史悠久,現時於泛熱 帶地區廣泛種植並歸化,確實的原產地已難以確認。喬木高可達 25m, 胸徑達 1m,生長緩慢,適合較乾旱的熱帶氣候,於乾旱的季節或呈落葉 習性。耐風、耐鹽、耐乾旱、不耐霜凍,可種植於海濱。其花色迷人, 具芳香,可栽培作庭園樹。 酸豆的花和嫩葉可用於製咖哩和沙律;其果肉 ( 中果皮 ) 可鮮食,唯味道 較酸,亦可製蜜餞、果醬和飲料等,並具有多種醫藥用途。於部份國家, 更大量種植作為經濟作物。種名“indica ”指印度,源於本種最初命名時, 被誤以為產自該處。
歸化 趨勢
240
1 2 3 4 5
葉互生,偶數羽狀複葉。小葉 10-15 對,近矩形,長 1-2cm,基部傾斜, 兩邊不對稱,先端圓。 總狀花序腋生,偶然排成圓錐花序。 花兩性,花瓣只有 3 枚發育,黃色, 並雜以紅色的網紋,能育雄蕊 3 枚。
花萼裂片
豆科
花瓣
e a e c a b a F 羅 望 子 果 乾, 加 上 砂 糖 後,味道較甜,易入口。 種子呈黑褐色,具光澤。 莢果呈圓柱形,稍扁,直或稍 彎曲,淡褐色,長 5-15cm,外果皮 薄,革質,中果皮厚肉質,可食。
241
園林樹木
大班木
植林樹木
Tipuana tipu (Benth.) Kuntze
科名
豆科
習性
半落葉大喬木
分佈
南美洲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樹皮呈灰褐色至紅褐色,
果樹
具縱裂紋。
本屬僅包含 1 種,見於玻利維亞、阿根廷和巴西的樹林和河谷。 喬木高可達 35m,幹粗可達 1.5m,生長快速,適合較乾燥並具有 季風氣候的亞熱帶地區,於濕潤的熱帶地區生長較差。呈半落葉 習性,於部份地區或會終年常青。頗耐乾旱,耐鹽性強,亦稍耐寒。 花朵小巧,呈深黃色,點綴於濃綠的樹冠之間,常栽培作風景樹。 果實為豆科中少見的翅果,會隨風飄揚,在微風下如直升機般不 停旋轉降落地面。屬名和種名均源於 Tipuana Valley。
歸化 趨勢
242
1 2 3 4 5
葉對生、近對生或互生,奇數羽狀複葉;小葉對生、 近對生或互生,呈矩圓形,長 2-5cm,闊 6-15mm, 側脈細密,先端微凹。
豆科
e a e c a b a F 花序腋生或頂生,排成總狀或圓 錐 狀, 長 可 達 15cm; 花 兩 性, 呈深黃色,長 1-2cm。
翅果具種子 1-3 顆, 長可達 8cm。
243
薔
薇 科 全 世 界 包 含 4000 多 個 品 種, 廣 佈 於 南 極 洲 以 外 的 地 區。 於 北 半 球
溫帶地區數量較多,沙漠和熱 帶雨林則較少見。喬木、灌木 或 草 本 植 物, 常 綠 或 落 葉, 枝 條或具刺。葉互生,稀對生,葉
Rosaceae
柄 常 具 腺 體, 邊 緣 常 具 鋸 齒。 花 兩性,稀單性,呈傘形、傘房狀、 總 狀 或 單 生。 果 實 為 蓇 葖、 梨 果、 瘦果、核果或蒴果。 薔 薇 科 包 含了 不 少 重 要 的 經 濟 作 物, 也 是溫帶地區最重要的觀 賞 植 物 類 型。 當 中 薔 薇 屬 (Rosa )、 櫻 桃 屬 (Prunus )、 石 楠 屬 (Photinia )、蘋果屬 (Malus )、繡線菊屬 (Spiraea )、梨屬 (Pyrus ) 等,常用作園林美化,其花朵或鮮艷美觀,或密集綻放,具有很 好的賞花效果。 玫瑰為當中最著名的品種,栽培歷史達 數千年。具有大量栽培種和雜交種,也 是全世界最重要的觀賞花卉之一。其花 朵色彩多變,有白色、黃色、紅色,以 至 於 藍 色 等, 形 態 高 雅, 為 愛 情 的 信物。玫瑰的花瓣亦可提取精油, 並 加 工 成 玫 瑰 精 油, 為 價 格 高 昂 的美容護膚產品。其花香馥郁,可 製成玫瑰花茶。 薔薇科包含了溫帶地區最重要的果樹,原產 自中亞的蘋果 (Malus pumila ),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是人 們日常生活中最常食用的水果之一。其他品種如梨、桃、枇杷、 杏、櫻桃等,均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水果。
蘋果
富士蘋果
Malus pumila
源於日本的栽培品種,味道甜,耐
原產自中亞地區,落葉小喬木,株 高約 5m。
布拉格
儲存,是現時全世界最受歡迎的蘋 果品種之一。
草莓
鏽毛莓
Fragaria × ananassa
Rubus reflexus
為 F. chiloensis 與 F. virginiana
攀援狀灌木,株高可達 2m,果實
的雜交種,其花朵漂亮,果實甜
可食,為香港常見的野果。
美,於香港的農場常有栽培。
245
園林樹木
枇杷
植林樹木
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
習性
常綠小喬木
分佈
中國 否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行道樹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呈灰褐色至 黃褐色,稍平滑。
原 產 地 不 詳, 或 源 於 中 國 中 部。 在 日 本 亦 擁 有過千年的栽培歷史,可能是唐朝 ( 公元 618 年 -907 年 ) 時期傳過去的,種名“japonica ” 即指日本。而「枇杷」一名,亦來源不詳,或 謂其葉形似琵琶。 株高可達 10m,幹粗可達 30cm,於屋邨和鄉 郊常有栽培。果實可鮮食,味酸甜,亦可供釀 酒或製果醬和蜜餞。枇杷葉可製成枇杷膏,具 止咳的功效。 幼枝與葉柄披有
246
薔薇科
原生種
枇杷於中國擁有最少二千年的栽培歷史,唯其
歸化 趨勢
科名
1 2 3 4 5
黃褐色絨毛。
單葉互生,葉柄短而不明 顯, 長 5-10mm; 葉 片 呈 倒披針形至狹倒披針形, 長 10-25cm, 闊 3-8cm, 革質,側脈 10-18 對,葉 面具光澤,稍皺折,葉背 密 披 鏽 色 絨 毛, 基 部 全 緣,上部邊緣具鋸齒。 葉緣的鋸齒
薔薇科
葉背
圓錐花序頂生,長 10-20cm, 密 披 鏽 色 絨 毛; 花 兩 性, 直
e a e c a s o R
徑 1-2cm, 具 芳 香, 花 梗 長 3-8mm,花瓣白色,倒卵形, 長 5-9mm,雄蕊 20 枚。
果實剖面 梨果呈倒卵形,成熟時黃色至橙黃色, 長 2-5cm,初時披有鏽色毛,後漸脫落。
247
園林樹木
光葉石楠
植林樹木
Photinia glabra (Thunb.) Maxim.
習性
常綠小喬木
分佈
中國、日本、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平滑,呈灰白色。
和混生林。株型小,高可達 8m,多分枝, 或 呈 灌 木 狀, 可 密 集 種 植 並 用 作 綠 籬。 新 葉呈紅色,為溫帶地區常採用的賞葉植物。 其花朵繁茂,晚春時一叢叢白花鋪滿枝頂, 適合用於小型庭園作點綴。種名“glabra ” 意為“無毛的”。
幼枝與葉柄無毛。
248
薔薇科
緬甸、泰國
光 葉 石 楠 原 生 境 為 海 拔 500-800m 的 山 坡
歸化 趨勢
科名
1 2 3 4 5
葉柄長 1-2cm。
單葉互生;葉片呈倒 卵 形 或 橢 圓 形, 長 5-8cm, 闊 2-4cm, 厚革質,兩面無毛, 側脈 10-16 對,基部 楔形,先端漸尖,邊 緣具鋸齒。
薔薇科
葉背
e a e c a s o R 複傘房花序頂生,長可達 15cm, 花多而密;花兩性,直徑 6-8mm, 花瓣白色,呈倒卵形,長 2-3mm。
249
閩粵石楠 Photinia benthamiana 為香港原生的石楠屬植物,小喬 木 高 可 達 10m, 分 佈 於 南 中 國 至中南半島一帶的樹林和河邊。
饒平石楠 Photinia raupingensis 為香港原生的石楠屬植物,呈灌木至小 喬木狀,高可達 6m,見於南中國一帶 的混生林,模式標本採自廣東饒平。
石楠花開滿枝的盛況,花序就如一球球白色的椰菜花聚生枝頂。
250
伊斯法罕
帶地區包含較多品種。喬木或灌木,常綠或落葉習性。單葉 互生,葉柄常具腺體。花序生於短枝頂端或去年枝條的葉腋,
櫻桃屬
櫻
桃屬包含 200 多個品種,廣佈於世界各地,當中北半球的溫
呈總狀、傘房狀、傘形、叢生或單生,早於葉出現或與葉同時出現。 花兩性,萼片 5 枚,花瓣 5 枚,常為白色或粉紅色,雄蕊 10-30 枚。
在 分 類 上, 櫻 桃 屬 存 在 不 少 探 討 空 間。 過 往 的 分 類 或 將 本 屬 分 作 桃 屬 (Amygdalus )、 杏 屬 (Armeniaca )、 李 屬 (Prunus s.s. )、 櫻 屬 (Cerasus )、 稠 李 屬 (Padus )、 桂 櫻 屬 (Laurocerasus ) 和 臀 果 木 屬 (Pygeum ) 等,現時則一般將以上的屬合併為廣義的櫻桃屬。
此一類型用於觀賞的櫻桃屬品種,一般統稱作「櫻花」,為溫帶地區
薔薇科
不少櫻桃屬品種具有美麗的花朵,其花多而密,常於春季時大量綻放。
Prunus L.
果實為核果,中果皮常肉質,具種子 1 顆。
重要的觀賞植物。 櫻花是美麗與活力的象 徵,其於日本的栽培歷史 超 過 1000 年。 觀 賞 櫻 花 並於櫻花樹下聚會宴飲的 活動稱為「花見」,或源 於 奈 良 時 代 (710-794),
e a e c a s o R
並逐漸成為日本的傳統習 俗。 於日本栽培的櫻花品種之 多,難以計數,而最廣泛 種植的品種則為東京櫻花 (P. × yedoensis )。 每 年 3 至 4 月為盛花期,各處 盛放的東京櫻花將公園和 馬路染成淡淡的粉紅色, 常吸引大量本地和外國遊 客前來觀賞。
受日本的賞櫻文化影響,世界各地亦常有賞櫻 活動。於香港的觀賞櫻花無論品種和數量均十 分有限,唯每年春節前後,觀音山上都擠滿前 來賞櫻的遊客。
251
腺葉桂櫻 Prunus phaeosticta 為香港原生的櫻桃屬品種, 常綠小喬木,見於山林。
櫻桃屬為多用途的經濟作物,除用於觀賞外,不少品種的果實均用於食用, 如杏 (P. armeniaca )、扁桃 (P. dulcis )、桃、梅、李、甜櫻桃 (P. avium ) 等。 其果肉甜或酸,可鮮食、加工或供藥用。
歐洲李 Prunus domestica 見於歐洲的品種,相信為雜交種,不 少食用櫻桃 ( 如香港人熟悉的「西梅」) 均源於本種。
Karlstejn
扁桃
原產自西亞的小喬木,
甜櫻桃
Prunus dulcis
其 種 仁 即「 杏 仁 」,
Prunus avium
常用於食品加工。
原產自歐洲至西亞一帶, 其栽培種即香港人熟悉的 「車厘子」。
252
習性
落葉小喬木
分佈
南 中 國、 日 本、
鐘花櫻桃 Prunus campanulata Maxim.
越南 否
原 生種
常 見程 度
行道樹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植林樹木
薔薇科
園林樹木
科名
薔薇科
果樹
樹皮黑褐色,呈薄片狀 剝落。
e a e c a s o R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鐘花櫻桃原生境為海拔 2000m 以下的樹林和山谷。株高可達 8m, 為同屬中較耐熱的品種,適合亞熱帶的山區氣候,以高山冷涼的環 境為佳。忌濕熱的氣候,對空氣污染的抵抗性較差,不適合種植於 市區。生長稍慢,忌修剪,傷口較難癒合。 為較早開花的櫻花類植物,香港早至 12 月已見少量開花,盛花期 為 2 月。 開 花 時 還 未 長 出 新 葉, 整 個 樹 冠 呈 一 片 粉 紅。 位 於 嘉 道 理 農 場 暨 植 物 園 的 鐘 花 櫻 桃, 位 處 較 冷 涼 的 高 山, 生 長 較 茁 壯, 花 量 多。 每 年 農 曆 新 年 前 後, 常 吸 引 大 量 遊 客 前 來 賞 花。 花 朵 可 用 於 泡 茶, 果 實 可 鮮 食 或 製 成 蜜 餞, 亦 為 不 少 雀 鳥 所 喜 食。 種 名 “campanulata ”指其花朵呈鐘狀。
1 2 3 4 5
歸化 趨勢
253
腺體
幼枝
托葉
幼枝綠色,無毛,具明顯 的皮孔;托葉具鋸齒,早 落;葉柄長 8-15mm,頂部 具 2 枚腺體。
葉背
單葉互生,葉片呈卵形、橢圓形 或倒卵形,長 5-8cm,闊 3-4cm, 基部圓形,先端呈尾狀漸尖,側 脈 8-12 對,於葉面凹入,葉背 凸起,邊緣具鋸齒。
254
葉緣的鋸齒
傘房花序腋生,近傘形, 具 花 2-4 朵; 花 兩 性, 花梗長 1-1.5cm,萼筒呈 鐘狀,長約 6mm,花瓣呈
薔薇科
粉紅色。 核 果 呈 卵 形, 鮮 紅 色, 後變深紫色,長約 1cm。 鐘花櫻桃盛開的景況。
e a e c a s o R 255
園林樹木
郁李
植林樹木
Prunus japonica Thunb.
科名
薔薇科
習性
落葉灌木
分佈
中國、朝鮮半島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
郁李原產自中國北部,見於較低海拔的 山 林 和 灌 叢。 株 高 可 達 1.5m, 耐 寒 性 強,亦耐乾旱。其花朵於春季時綻放, 一點點細小的淡粉紅色點綴於光禿禿的 枝頂,為農曆新年帶來更多的溫暖與春 意。種子可入藥,即「郁李仁」,用於 治療便秘。
單葉互生,呈卵形至披針形,長 3-9cm, 闊 2-3cm,基部圓形,先端漸尖。
花 單 朵 或 2-3 朵 叢 生 於葉腋,早於葉出現 或與葉同時出現;花
歸化 趨勢
256
1 2 3 4 5
兩性,花瓣白色至粉 紅色。此為重瓣品種。
習性
落葉小喬木
分佈
中國
梅 Prunus mume (Siebold) Siebold & Zucc.
否
原 生種
常 見程 度
行道樹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植林樹木
薔薇科
園林樹木
科名
果樹
薔薇科 梅於中國擁有逾三千年的栽培歷史,於東亞地 區廣泛種植。株高可達 10m,見於海拔 15003000m 的疏林、山坡和溪邊。具季節變化,於 嚴冬至初春時開花,不久即綠葉滿枝,夏季時 一個個飽滿的梅實懸掛枝下,冬季時滿地梅葉, 禿枝向天,梅花亦因此而成為了寒冬的象徵。 梅除了擁有極佳的園林觀賞效果外,也是重要 的經濟作物。其果實味酸,可製成酸梅湯或酸 樹皮初時光滑,稍具金 屬光澤,呈灰色至灰黑 色,老後漸變粗糙,具 深縱裂紋。
梅汁,是消暑開胃的飲品。亦可釀成梅酒,酸 甜中帶有陣陣芳香。果實常製成話梅,生津止 渴,為十分受歡迎的食品。
1 2 3 4 5
歸化 趨勢
257
e a e c a s o R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葉緣具鋸齒。 單葉互生,葉柄長 1-2cm;葉片呈卵形至 倒卵形,長 4-7cm,闊 2-4cm,基部楔形 至圓形,邊緣具鋸齒,先端呈尾狀漸尖。
葉柄頂端具 2 枚蜜腺。
花單朵或 2 朵叢生於葉腋,先於葉出現; 花兩性,直徑 2-2.5cm,具芳香,花瓣呈 粉紅色或白色,倒卵形,雄蕊與花瓣長 度相近。 核果卵形至近球形,長 2-3cm,披有短柔 毛,中果皮可食,味酸。
258
天氣,挺拔地綻放於枝頭。此一特性,也就成為了高潔與堅韌 的象徵。 自古梅、蘭、竹、菊被列為「四君子」,象徵君子崇高的人格。 松、竹、梅則被稱為「歲寒三友」,其不畏嚴冬的特性,為人 格的典範。 梅為中國古代的詩文與繪畫中常用的題材,而對於梅較早的記 載見於《詩經 ‧ 召南 ‧ 摽有梅》:「摽有梅,其實七兮。求 我庶士,迨其吉兮。」描寫年輕女子待嫁的心情。
薔薇科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 杜耒《寒夜》 南宋詩人杜耒 (? - 1225) 的《寒夜》,寫寒夜時友人來訪,平時 窗外的月亮,亦因為有了梅花 ( 暗指友人 ) 而感覺不同了。
e a e c a s o R
梅
中國文化中的
梅花於嚴冬時開放,往往伴隨着飄雪,點點白花,不畏嚴酷的
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 只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 ──── 王淇《梅》 儘管梅於中國擁有超過 3000 年的栽培歷史,唯 早期的梅,主要栽培作食用。而對於梅花的詠 讚,直至宋代才比較流行。王淇為宋代詩人, 生平不詳。這首詠梅詩,淺顯明瞭,節奏輕快 活潑,道出梅花潔白而不受灰塵沾污,情願生 長於竹籬茅舍。林和靖 (967-1028) 為北宋隱士, 以梅為妻,以鶴為子。而梅花的高潔,正與這 位隱士匹配。
259
桃
中國文化中的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 《詩經 ‧ 周南 ‧ 桃夭》
相對於梅花的清高節亮,桃花就顯得比較世俗化,亦因此而 更平易近人。桃花呈粉紅色,自古以來即為愛情的象徵。較 早提及桃的《詩經》,即以桃開花,長出嫩葉,結出果實來 祝賀新娘出嫁。 東晉詩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寫漁人穿過桃花林,來到 了世外桃源。在這裏,桃花也就成為了美滿幸福的象徵。 除了桃花外,桃實亦沉澱了濃郁的文化氣息。桃實為長壽的 象徵物,南極仙翁就常手持仙桃。在《西遊記》中,蟠桃為 三千年一熟的仙果,剛好王母娘娘設蟠桃宴,孫悟空卻因為 偷吃蟠桃而鬧出一連串事件。可見桃實於傳統文化中,早已 超出了一般水果的地位,成為了神仙的食物。 自古以來,桃李並稱,為民間常有栽培的植物。故於詩文中 亦常同時出現: 《詩經 ‧ 大雅 ‧ 抑》:「投我以桃, 報之以李。」 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 「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 之樂事。」 白居易《長恨歌》:「春 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 葉落時。」
260
落葉小喬木
分佈
中國
Prunus persica (L.) Batsch
否
原 生種
常 見程 度
行道樹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果樹
樹皮光滑,呈棕色, 具金屬光澤,可見明
薔薇科
顯的皮孔。
桃最初於波斯 (Persia,今伊朗 ) 傳入西方國家, 其種名“persica ”和英語 peach 均源於此。桃 原 產 自 中 國 北 部, 具 有 超 過 3000 年 的 栽 培 歷 史,唯野生的桃已不見。 株高可達 8m,適合溫帶氣候,耐寒性強,於香 港的郊區和山地生長較好。為重要的觀賞花卉, 花期春季,每逢春節,香港不少住宅和商場都 會置放桃花,以迎接新的一年,是象徵吉祥的 植物。果實為溫帶地區重要的水果,並具有不 少栽培種,常見的有水蜜桃、油桃和蟠桃等。 新年時,常可見一棵 棵桃花綻放。
1 2 3 4 5
歸化 趨勢
261
e a e c a s o R
習性
桃
植林樹木
薔薇科
園林樹木
科名
葉面
葉背 桃擁有悠久的栽培歷史,其葉、花與果在形態上變化較大。單葉互生,葉片呈狹披 針形至狹橢圓形,長 6-15cm,闊 2-3cm,葉面常具光澤,邊緣具鋸齒,先端漸尖。
托葉
葉或會在短枝上叢生, 叢生的葉片一般較小。
262
部份栽培種的葉較狹長。
薔薇科
花 單 生, 先 於 葉 出 現, 兩 性, 直 徑 2-3.5cm;花梗粗短;花萼筒呈鐘狀,稍 帶紅色,長 3-5mm;萼片卵形至矩圓形, 長約 5mm,披有短柔毛,先端圓鈍;花瓣 呈粉紅色至白色,闊倒卵形,長 1-1.5cm; 雄蕊 20-30 枚。
e a e c a s o R 單瓣品種。
於新年時置放的桃花,一般為桃紅色 的重瓣品種。此一類型的品種,一般 統稱為「碧桃」。
263
核果卵形,長 5-7cm, 密披短柔毛。。
水蜜桃:市面上售賣的桃大多 為此一品種,其表皮披毛,呈 淡紅色,果肉肥厚多汁。
油桃:表面光滑無毛,果肉較 脆硬,比起水蜜桃較適合長途 運輸。
蟠桃:為形狀呈扁圓形的品種, 表皮有毛,果肉軟滑多汁。
26 4
習性
落葉小喬木
分佈
中國
李 Prunus salicina Lindl.
否
原 生種
常 見程 度
行道樹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植林樹木
薔薇科
園林樹木
科名
果樹
樹皮粗糙,呈灰色,
薔薇科
具縱裂紋。
e a e c a s o R
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
李原產自中國,見於海拔 2600m 以下的疏林、林緣、山邊、灌叢和溝谷。 其於中國的栽培歷史超過 3000 年,為溫帶地區重要的果樹。落葉喬木, 株高可達 12m,樹性強健,耐寒亦耐熱,花色潔白,淡雅高貴,自古以 來即為優良的觀花植物。果實小,味道稍酸。市面上售賣的大部份均為栽 培種和雜交種,於香港俗稱為「布冧」,果實較大,果肉厚,清甜多汁。
恐 龍 蛋: 為 李 與 其他同屬品種多 次 雜 交 的 成 果。 其 果 肉 厚, 口 感 爽脆,味道清甜。
1 2 3 4 5
歸化 趨勢
265
葉面
葉背 單葉互生,葉柄長 0.5-1.5cm;葉片呈矩狀倒卵形至橢圓形,紙質,長 5-10cm, 闊 3-5cm,側脈 6-8 對,基部楔形,先端漸尖,邊緣具細圓齒。
花單朵或 2-3 朵叢生於葉腋; 花兩性,直徑 1.5-2cm,花梗長 1-1.5cm;萼片呈披針形,長約 5mm,邊緣具鋸齒;花瓣白色, 呈倒卵形,長約 1cm。
核果呈圓球形至卵 形, 成熟 時 黃 色 或 紅色,長 3-5cm,表 面披有粉末。
266
落葉小喬木
分佈
中國、朝鮮半島、
山櫻花 Prunus serrulata Lindl.
日本 否
原 生種
常 見程 度
行道樹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果樹
樹皮呈棕色,可見明顯
薔薇科
的皮孔。
e a e c a s o R
習性
植林樹木
薔薇科
園林樹木
科名
科學園
山櫻花原產自東亞地區 托葉
海 拔 500-1500m 的 山 林 和 溝 谷。 落 葉 喬 木, 株 高可達 8m,栽培品種極
長枝
多, 花 多 而 密, 春 季 時 整 個 樹 冠 呈 一 片 粉 紅。
短枝
種 名“serrulata ” 指 其 葉具鋸齒。
1 2 3 4 5
歸化 趨勢
267
葉背 單葉互生,或於短枝上叢生;葉柄長 1-1.5cm,頂部具 1-4 枚 圓形的腺體;托葉線形,與葉柄長度相近,邊緣流蘇狀;葉 片常呈倒卵狀矩圓形,長 5-10cm,闊 3-5cm,側脈 6-12 對, 基部圓形,先端呈尖尾狀;葉緣具重鋸齒,鋸齒末端具有腺體。
葉緣的重鋸齒
腺體
268
總苞
苞片 花萼筒
即將綻放的花蕾
萼片
花序呈傘房狀,近傘
薔薇科
形, 具 花 2-4 朵, 花 兩性;總苞暗紅褐色, 長 約 8mm; 苞 片 長 約 8mm,邊緣具鋸齒;花 梗 長 1.5-2.5cm; 花 萼 筒 長 約 6mm, 萼 片 近披針形,全緣;花 瓣白色或粉紅色,先 端微凹。
e a e c a s o R
關山櫻 Prunus ‘Kanzan’ 為廣泛種植的重瓣櫻花品種。
核果卵球形, 長約 1cm。
269
園林樹木
火棘
植林樹木
Pyracantha fortuneana (Maxim.) H.L.Li
習性
常綠灌木
分佈
中國
原生種
行道樹
常見程度
否
果樹
樹皮光滑,呈灰褐色。
火 棘 原 產 自 中 國, 見 於 海 拔 500-2800m 的灌叢和溪邊。株高可達 6m,枝葉茂密, 耐修剪,適合用作綠籬。株型細小,可配 合假山、水池作園林造景。陽性樹種,稍 耐 乾 旱, 生 長 環 境 以 肥 沃 的 沙 質 土 壤 為 佳。花白色,多而密,於春季時綻放,整 個樹冠染成一片雪白,其後結出火紅的果 子,為優良的觀花觀果植物。
幼枝披有鏽色短柔毛; 側生小枝短,呈刺狀。
270
薔薇科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徑口里
歸化 趨勢
科名
1 2 3 4 5
單葉互生,常數片叢生, 呈倒卵形至倒卵狀矩圓 形, 長 2-5cm, 闊 0.51.5cm,基部楔形,先端圓 鈍、微凹或具小尖頭,邊 緣具鋸齒。
薔薇科
複 傘 房 花 序 直 徑 3-4cm; 花 兩 性, 直 徑 約 1cm; 花 瓣白色,近圓形至倒卵形, 長約 4mm,先端圓鈍。
e a e c a s o R 梨 果 呈 扁 球 形, 直 徑 約 5mm,成熟時橙紅色至深紅 色,可見明顯的宿存花萼。
271
梨屬 Pyrus L.
梨
屬 現 時 包 含 60 多 個 品 種, 分 佈 於 亞 洲、 歐 洲 和 北 非, 主 要 見 於 溫 帶 地 區。 落 葉 喬 木
或灌木,有時具刺。單葉互生,具托葉, 邊緣常具鋸齒。花序呈傘房狀或總狀, 常生於短枝的頂部。花兩性,萼片 5 枚, 花 瓣 5 枚, 常 為 白 色, 雄 蕊 15-30 枚。 梨 果 常為圓球形或倒卵形,花托膨大成為可食用的部份。 梨於中國的栽培歷史近 3000 年。梨的味道清甜,清熱潤肺,為亞熱帶 至溫帶地區重要的經濟果樹。 梨花雪白嬌美,於古典文學中常有提及。白居易《長恨歌》:「玉容寂 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以春雨中的梨花來比喻楊貴妃。梨花常 先於葉出現,早春時,整個樹冠呈一片雪白。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 京》:「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以梨樹開花來比喻邊塞 的雪景,可見梨樹開花的盛況何其壯觀﹗
鴨梨
西洋梨 Pyrus communis
為中國人最普遍食
原產自歐洲的品種,於香港俗稱
用的梨種。傳統
「啤梨」,其果肉較軟,具香氣。
的觀點認為,
布拉格
鴨梨為白梨 (P.
bretschneideri ) 的栽培種,唯研 究卻指出,鴨梨或源 於沙梨 (P. pyrifolia ) 的變異 [ 註 1]。
註1
272
Teng, Y., Tanabe, K., Tamura, F., & Itai, A. (2002). 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Pyrus species and cultivars native to East Asia revealed by 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marker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 , 127(2), 262-270.
習性
落葉小喬木
分佈
中國
杜梨 Pyrus betulifolia Bunge
否
原 生種
常 見程 度
行道樹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植林樹木
薔薇科
園林樹木
科名
梗和花梗披有灰白色絨毛, 花兩性,直徑 1.5-2cm。
薔薇科
果樹
總狀花序具花 10-15 朵,總
龍躍頭
杜梨原產自中國,見於海拔 1800m 以下的平 原和山坡。株高可達 10m,為中國北方普遍 栽培的庭園觀賞樹木,也是同屬中最耐寒的品
e a e c a s o R
種之一,常用作其他梨屬的砧木。生長慢,稍 耐旱,樹性強健,對各種環境適應力強,壽命 達數百年。其花朵雪白,早於葉出現,盛花期 時一叢叢白花點綴枝梢,不久即一地落花,淒 美動人。種名“betulifolia ”指其葉似樺樹。
樹皮粗糙,呈灰黑色, 具深縱裂紋。 單葉互生,葉柄長 3-5cm; 葉片呈菱狀卵形,長 4-8cm, 闊約 3cm,邊緣具尖鋸齒。
1 2 3 4 5
歸化 趨勢
273
園林樹木
豆梨
植林樹木
Pyrus calleryana Decne.
科名
薔薇科
習性
落葉小喬木
分佈
中國、日本、越南
原生種
行道樹
常見程度
果樹
具裂紋。
豆梨於中國見於海拔 1800m 以下的山坡、 平原、混生林和灌叢,於香港野外亦偶然 可見。株高可達 10m,花色雪白迷人,果 實細小如豆,為溫帶地區常有栽培的庭園 觀賞樹木。可用作其他梨屬品種的砧木。 種 名“calleryana ” 是 為 紀 念 法 國 傳 教 士 Joseph-Marie Callery (1810-1862)。
單葉互生,葉柄長 1-4cm;葉片呈闊 卵形至橢圓形,長 4-8cm,闊 3-6cm, 側脈 7-10 對,基部呈闊楔形至圓形, 先端漸尖或急尖,邊緣具鈍鋸齒。
274
樹皮粗糙,呈灰黑色,
沙田公園
歸化 趨勢
是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1 2 3 4 5
不適用
葉背
薔薇科
總狀花序近傘形,具花 6-12 朵;花兩性, 直 徑 2-2.5cm; 花 梗 長 1.5-3cm; 萼 片 呈 三角狀披針形,長約 5mm,全緣;花瓣白色, 卵形,長約 1cm。
含苞待放的花序
e a e c a s o R
梨果近球形,直徑約 1cm, 呈黃褐色,表面具白點。
275
園林樹木
沙梨
植林樹木
Pyrus pyrifolia (Burm.f.) Nakai
科名
薔薇科
習性
落葉中型喬木
分佈
中國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沙田公園 雪白的梨花,適用於古典園林,配合石橋與水池, 帶出濃郁的詩意。
沙 梨 為 東 亞 地 區 廣 泛 栽 培 的 果 樹, 唯 其 天 然 族 群 或 已 不 見。 株 高 可 達 15m, 適 合 溫 暖 多 雨 的 氣 候, 花 期 春 季, 於 香 港 偶 然 用 作 庭 園 樹 木。 其 果 實大,水份多,口感爽脆,頗耐儲存。 大 部 份 東 方 的 梨 種 均 源 於 沙 梨, 常 見 的 有 水 晶 梨、 豐 水 梨 和 南 水 梨 等。 種 名“pyrifolia ”意為梨葉。
歸化 趨勢
276
1 2 3 4 5
樹皮近黑色,粗糙, 具裂紋。 南水梨:為源於日本 的梨種,含糖量較高, 果肉清甜多汁。
單葉互生,葉柄長 3-4cm;葉片 呈 卵 形, 長 6-12cm, 闊 4-6cm, 基部圓形至近心形,先端漸尖。
邊緣鋸齒呈芒 刺狀。
薔薇科
葉面
葉背 葉背初時披有 褐色綿毛,後 漸脫落。
總狀花序近傘形,具花 6-9 朵;花 梗 長 3-5cm, 花 兩 性, 直 徑 2.53.5cm。
e a e c a s o R
梨果呈黃褐色,表面具白點,近球 形,直徑 2-3cm,栽培的品種果實 較大,直徑可達 10cm 以上。
277
園林樹木
新疆梨
植林樹木
Pyrus sinkiangensis T.T.Yu
科名
薔薇科
習性
落葉小喬木
分佈
新疆 否
原生種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葉中下部的鋸齒較鈍, 中上部的鋸齒較尖。
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
本 種 原 產 自 新 疆, 株 高 可 達 10m, 具 有 不 少 栽 培 種。 其 果 實 較 小, 具 香 氣, 於 香 港 常 有 售 賣。 新 疆 梨 的 形 態 變 化 相 當 大, 外 觀 與 西 洋 梨 (P. communis ) 接 近, 唯 果 肉 較 爽 脆。 研究指出,新疆梨或源於西洋梨、杏葉梨 (P.
armeniacifolia )、白梨 (P. bretschneideri ) 與 沙梨 (P. pyrifolia ) 等多個品種的雜交 [1]。種名 “sinkiangensis ”指其產自新疆。
葉柄
托葉線狀披針形,長約 1cm,脫落性。葉柄長 3-5cm,初時披有白色絨毛。葉片呈闊卵形, 長 6-10cm,闊 4-6cm,基部圓形,先端漸尖, 邊緣具細密的鋸齒。 歸化 趨勢
278
1 2 3 4 5
幼枝 托葉
薔薇科
總狀花序具花 4-8 朵,花兩 性, 直 徑 1.5-2.5cm; 花梗長 2-5cm;花萼筒 杯狀,萼片呈三角形, 長 5-7mm, 邊 緣 具 極 細的腺齒;花瓣白色, 倒 卵 形, 闊 1-1.5cm; 雄蕊 20 枚,長 5-7mm。
e a e c a s o R
不同成熟階段的果實
梨果黃綠色,倒卵形,長 3-5cm,萼片宿存;果梗長 4-5cm,遠端膨大。
註1
Teng, Y., Tanabe, K., Tamura, F., Itai, A. (2001) Genetic relationship of pear cultivars in Xinjiang, China, as measured by RAPD markers. Journal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 & Biotechnology , Vol. 76(6): 771-779.
279
園林樹木
枳椇
植林樹木
Hovenia acerba Lindl.
科名
鼠李科
習性
落葉大喬木
分佈
中國、印度次大陸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灰色,具縱裂紋。
枳椇 ( 粵音:指擧 ) 又 名「 拐 棗 」, 原 產 自 中國海拔 2000m 以下 的 樹 林 和 林 緣。 株 高 可 達 25m, 於 中 國 的 溫 帶 地 區 常 有 栽 培。 其 果 梗 肥 大、 肉 質, 味 甜, 可 鮮 食。 果 實 曬乾後可製成果脯或 入藥,具解酒的功效。
葉背 單葉互生,葉柄長 2-5cm;葉片呈闊卵形,長 8-16cm, 闊 6-12cm,厚紙質,基出 3 脈,基部截形,先端漸尖,
歸化 趨勢
280
1 2 3 4 5
邊緣具細鋸齒。
鼠李科 二歧聚傘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 花兩性,直徑 5-6mm。
e a e c a n m a h R
果柄
果實
果序的總梗和果梗肉質,呈黃褐 色;核果近球形,直徑 5-6mm。
281
園林樹木
棗
植林樹木
Ziziphus jujuba Mill.
科名
鼠李科
習性
落葉小喬木
分佈
歐洲東南部至東亞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呈灰色,具縱裂紋。
大埔滘公園
棗廣佈於亞洲多國,其栽培歷史可追溯至最少 1 萬年。棗於中國的溫帶 地區常有栽培,原生境為海拔 1700m 以下向陽的山坡和平原。株高可達 10m,偶呈灌木狀,壽命長,耐寒亦耐旱。其果實具有豐富的維生素 C, 營養價值高,可鮮食,亦可曬乾成「紅棗」,較易保存。
紅棗:具有豐富的維生素, 是中國人熟悉的健康食 品。
冬棗 (Ziziphus jujuba 'Dongzao'):為常用於鮮 食的栽培種,其果肉爽 脆,具有豐富的維生素。 歸化 趨勢
282
1 2 3 4 5
鼠李科
單葉互生,葉形變化大,葉片呈卵形至 披 針 形, 長 3-7cm, 闊 2-4cm, 紙 質, 基出 3 脈,邊緣具粗鋸齒。 葉背
葉柄基部具有 2 枚由
e a e c a n m a h R
托葉演化而成的尖刺。
花單朵着生於葉腋,或數朵排成聚傘 花序;花兩性,淡黃色,直徑約 5mm。
核果呈矩圓形,長 2-3.5cm,成熟 時紅色,中果皮肉質,可食。
283
園林樹木
滇刺棗
植林樹木
Ziziphus mauritiana Lam.
科名
鼠李科
習性
常綠或半落葉中型喬木
分佈
中東、南亞、南中國、 東南亞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粗糙,灰黑色, 具裂紋。
香港動植物公園
滇刺棗於中國的原生境為海拔 1800m 以下的樹林、灌叢、水邊和 丘陵。株高可達 15m,幹粗可達 50cm,或呈灌叢狀,適合多種多 樣的生境,極耐乾旱,極耐熱,樹性強健,並於泛熱帶地區歸化。 種名“mauritiana ”指毛里裘斯。 本種與前頁所介紹的棗為同屬中較重要的果樹,本種主要見於熱帶 地區,後者則主要見於溫帶地區。其果實於冬季成熟,口感爽脆, 味道清甜,具有豐富的維生素 C。印度的乾旱地區為重要的產地, 於香港市面售賣的滇刺棗則大多從臺灣入口,稱作「青棗」。
歸化 趨勢
28 4
1 2 3 4 5
葉背
鼠李科
幼枝和葉柄密披灰黃色絨毛,葉腋或具有由托葉演化而成的尖刺。單 葉互生,葉柄長 5-10mm;葉片呈卵形至橢圓形,長 3-6cm,闊 2-4cm, 紙質,葉面綠色,葉背披有淡黃色的絨毛,基出 3 脈,邊緣具鋸齒。
聚 傘 花 序 腋 生, 披有灰黃色絨毛。 花 兩 性, 淡 黃 綠 色,直徑 3-5mm。
e a e c a n m a h R
核果呈矩圓形 至 球 形, 長 1-1.5cm,成熟時 紫黑色。栽培的 品種果實較大, 長 可 達 6cm, 成 熟時常呈黃色或 紅色。
285
園林樹木
榔榆
植林樹木
Ulmus parvifolia Jacq.
科名
榆科
習性
落葉大喬木
分佈
中國、日本、 朝鮮半島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於南蓮園池的小山丘上, 種有多棵榔榆。
榔榆天然分佈於東亞地區海拔 800m 以下的丘陵和平原。株高可達 25m,幹粗可達 1m,其葉色秀美,樹皮斑駁,一片片橙色夾雜着 灰色、綠色、灰藍色和銀白色。於秋季開花,不久即結出片片翅果, 隨風飄落。適應性強,於亞熱帶至溫帶地區均能生長良好,極耐乾 旱 瘠 薄 的 土 壤。耐 修 剪, 常 用 作 盆 栽 供 觀 賞。種名“parvifolia ” 指其葉片細小。
樹皮平滑,斑駁,呈不規則 薄片狀剝落。 常用作盆栽供觀賞。 歸化 趨勢
286
1 2 3 4 5
葉背 單葉互生,葉柄長 3-6mm;葉形變化大,呈卵
花葉品種。
榆科
狀披針形至狹橢圓形,兩邊不對稱,長 2.55cm,闊 1-2cm,側脈 10-15 對,邊緣具鋸齒。
e a e c a m l U
翅果呈圓形至卵狀橢圓 形, 直 徑 約 1cm, 成 熟 時棕色。 聚傘花序叢生,具花 3-6 朵。花兩性或雜性。
287
園林樹木
滇糙葉樹
植林樹木
Aphananthe cuspidata (Blume) Planch.
科名
大麻科
習性
常綠大喬木
分佈
南中國、南亞、東南亞
原生種
是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紅褐色,稍粗糙, 呈薄片狀剝落。
塘面村
滇糙葉樹原產自海拔 2700m 以下的低地樹林 和高山林,較常見於具有季風氣候的地區, 為香港重要的鄉土樹種,也是風水林的常見 成 員。 株 高 可 達 35m, 幹 粗 可 達 2m, 樹 姿 雄偉,並具有巨大的板根,樹齡達數百年。 幼株耐陰性強,成長後以全日照環境為佳。 樹冠濃密,適合於郊區地方用作庭蔭樹。
於 鄉 村, 滇 糙 葉 樹 常 作 為伯公樹而受村民拜祭。
歸化 趨勢
288
1 2 3 4 5
不適用
單葉互生,呈橢圓狀披 針 形, 長 8-15cm, 闊 3-6cm, 革 質, 基 部 圓 形, 先 端 呈 尾 狀 漸尖,全緣或邊緣 上部具疏鋸齒,側 脈 6-14 對, 於 葉 背明顯凸起。
大麻科
葉背
e a e c a b a n n a C
雄 花 萼 片 5 枚, 倒 披 針 形, 長約 2mm。
幼苗的葉片較多毛,邊緣具有明顯的粗鋸齒。
核果卵形,長 1.5-2cm, 闊約 1cm,成熟時紅褐色, 具有宿存的花披和花柱。
289
園林樹木
朴樹
植林樹木
Celtis sinensis Pers.
科名
大麻科
習性
落葉中型喬木
分佈
東亞
原生種
是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冬天落葉前,葉片開始轉黃。 樹皮平滑,呈灰色。
朴樹分佈於東亞地區,常見於山坡、林緣和荒地,也是香港低海拔地 區最常見的樹木之一,主要見於市區、鄉郊和路邊。株高可達 20m, 幹 粗 可 達 1m, 生 長 以 陽 光 充 沛 的 環 境 為 佳, 不 耐 陰, 土 壤 須 排 水 良 好。 對 市 區 環 境 適 應 力 強, 耐 污 染,
朴 樹 為 一 個 形 態 變 化 較 大 的 品 種,
為香港常用的綠化樹
就 作 者 於 香 港 的 觀 察, 部 份 植 株 的
種。 於 鄉 村 地 方,
葉 面 披 有 糙 毛, 故 觸 感 非 常 粗 糙,
其細小的果實可裝入
而部份植株葉面則十分平滑。此外,
竹 筒 內, 作 為 孩 童 射
部份植株的幼枝僅披有白色的短柔
擊 遊 戲 的 子 彈。 種 名
毛 ( 可參見下頁花序的幼枝 ),而部
“sinensis ”指中國。
份 植 株 的 幼 枝 則 密 披 黃 褐 色 的 毛, 與珊瑚朴 (C. julianae ) 相近。
歸化 趨勢
290
1 2 3 4 5
不適用
葉背沿中脈 和側脈披有 白色毛。
幼枝披有黃褐 色短柔毛。
單葉互生,葉片呈卵形至卵狀橢圓形,長 4-10cm,闊 3-6cm,厚紙質,葉面粗糙或
大麻科
平滑,基部近圓形,稍不對稱,先端呈短 漸尖,側脈 4-6 對,邊緣中上部具疏鋸齒。
e a e c a b a n n a C
部份植株的幼 枝未見黃褐色 的短柔毛。
柱頭 雄花
花單性或兩性,常密集叢生於葉腋,或排成總狀或聚傘花序; 雄花見於較下部,雌花和兩性花見於較上部。
核果呈球形至橢圓形,長 5-8mm, 成熟時橙紅色。
291
桑
科包含約 1200 種,主要分佈於熱帶至亞熱帶地 區的常綠低地林、高山季風林和雨林等生境。喬 木、灌木或藤本植物,具乳汁。單葉,一般互生,
常具有明顯的基出 3 脈。花序呈穗狀、聚傘狀、總狀、頭 狀或生長於膨大的花托內。花單性,細小,無花瓣,雌雄 同株或異株。果實為核果或瘦果。
Moraceae
不少桑科品種均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桑樹自古以來即為 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植物,養蠶繅絲為中國古代最重要的 農活之一;菠蘿蜜和麵包樹則為南亞至太平洋群島一帶重 要的糧食;無花果為中東一帶重要的經濟作物;印度榕的 乳汁則可提取作橡膠;而其他榕屬品種亦常用於園林綠化, 於園藝上用途廣泛。
構棘 Maclura cochinchinensis 為香港原生的木質藤本 植 物, 廣 佈 於 東 亞、 南 亞、 東 南 亞 至 大 洋 洲。 其枝條具刺,果實可食, 為山野間偶見的野果。
桑橙 Maclura pomifera 為產自北美洲的落葉喬木,株高 可 達 20m。 其 果 實 並 不 適 合 人 類食用,於原產地一般栽培作防 護林。木材堅韌,原住民常用於 製弓,故英語名為 bow-wood。 布拉格
習性
落葉大喬木
分佈
熱 帶 非 洲、 熱 帶
見血封喉 Antiaris toxicaria Lesch.
亞洲、澳洲 原 生種
否
常 見程 度
行道樹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植林樹木
桑科
園林樹木
科名
桑科
果樹
樹皮灰色至近黑色, 初時平滑,後變粗糙。 成長後常具板根。
e a e c a r o M
見血封喉屬過往包含 4 個品種,分佈於由非 洲至大洋洲等遼闊的地區,見於稀樹草原、 林地、熱帶雨林和河岸樹林等多種多樣的生 境。現時的分類學家則一般將這些品種合併 為同一品種內的變種和亞種。大喬木,株高 可 達 50m 或 以 上, 幹 粗 可 達 1.5m 以 上, 常具板根。種名“toxicaria ”指其具有毒性。 見血封喉為著名的有毒植物,其樹液含有強心苷,具有極強的毒性,進 入血液內,人畜會於短時間內死亡,而吞服樹液則無礙。古時候,人們 常將其樹液塗於匕首和箭頭上,用於狩獵,故又名「箭毒木」。其果實 為雀鳥和蝙蝠所喜食,樹皮的纖維可用於製繩索。
1 2 3 4 5
歸化 趨勢
293
葉面 葉面
單葉互生,葉柄長 5-8mm。葉片呈橢 圓形至倒卵狀橢圓形,長 8-18cm, 闊 3-7cm,側脈 8-13 對,基部圓形 至近心形,先端漸尖,邊緣具鋸齒。
葉背可見明顯的側脈和網脈。
葉背
294
葉背
花柱
雌雄同株。雄花序腋生,
桑科
雌花
肉質,直徑約 1.5cm,具柄; 雌花常 1-2 朵生於去年枝 的葉腋,具有近梨形的花
e a e c a r o M
托,花柱 2 分叉,呈鑽形。
雄花序
核果呈倒卵形,成熟 時鮮紅色,長約 2cm。
種子 幼苗
295
園林樹木
麵包樹
*
植林樹木
Artocarpus altilis (Parkinson ex F.A.Zorn) Fosberg
科名
桑科
習性
常綠大喬木
分佈
太平洋群島
原生種
否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行道樹
常見程度
* 本種於大中華地區常採用學名 Artocarpus communis 。
果樹
樹皮稍平滑,呈灰褐色, 可見明顯的板根。
遮打花園
麵包樹的名字有趣新穎,源於其果實可烤食,味 如麵包,含有豐富的澱粉和維生素,是不少熱帶 地區的主要食糧,英語亦將其稱為 Breadfruit。 麵 包 樹 現 時 於 全 世 界 的 熱 帶 地 區 廣 泛 栽 培, 唯 確 實 的 原 產 地 已 難 以 確 認, 或 產 自 新 幾 內 亞、 摩 鹿 加 群 島、 美 拉 尼 西 亞 (Melanesia) 和 密 克 羅尼西亞 (Micronesia) 等太平洋群島的雨林。 常綠大喬木,株高可達 35m,幹粗可達 2m,常 具板根。其葉片巨大,長達 50cm,呈羽狀分裂,
巨大的葉片脫落後, 於枝條上留下橢圓 形的葉痕。
狀如蕨類植物。生長快速,以全日照環境為佳,耐熱而不耐寒。耐鹽、耐風, 可種植於海邊。果期主要為夏季,栽培供食用的品種一般無種子。 歸化 趨勢
296
1 2 3 4 5
達 25cm,披有灰黃色短柔毛。
桑科
托葉大,抱莖,呈披針形,長可
托葉脫落後,於幼枝上留下明顯 的環狀葉痕。
e a e c a r o M 單葉互生,呈螺旋狀排列於枝頂;葉柄長 6-12cm。葉片外觀呈卵形至卵狀橢圓形, 長 20-50cm,側脈 6-10 對, 全 緣 或 呈 羽 狀 分 裂, 厚革質。 中脈和側脈於葉背 明顯凸起。 葉背
297
雄花序
雌雄同株,花序腋生。雄花序呈窄圓 柱狀,黃色,長 10-40cm;雌花序呈 球形至矩圓形,黃色,柱頭 2 分叉。
雌花序 柱頭
核果
聚花果由多數核果組成,呈圓形、矩圓形至倒卵形,長可達 30cm, 成熟時黃褐色。
298
習性
常綠中型喬木
分佈
印度
菠蘿蜜
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
否
原 生種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行道樹
常 見程 度
*
植林樹木
桑科
園林樹木
科名
* 本種的中文名或寫作「波羅 蜜」。
果樹
樹皮平滑,呈墨綠色至
桑科
灰褐色。
e a e c a r o M
菠蘿蜜於印度具有數千年的栽培歷史,唯其原產地卻難以確認,或 源於印度次大陸西南部沿海的西高止山脈 (Western Ghats) 一帶的 雨林。株高可達 20m,於香港的公共屋邨和鄉村常有栽培,是隨處 可見的果樹,俗稱「大樹菠蘿」。較喜高溫濕潤的環境,不耐霜凍。 幼株稍耐陰,成長後須全日照。 其果實大,於老枝和主幹結果。栽培的品種重達 30-50kg,味道甜, 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和纖維,為熱帶地區著名的水果,可鮮食或 供煮食。種名“heterophyllus ”指其葉形變化大。
1 2 3 4 5
歸化 趨勢
299
單葉互生,呈螺旋狀排列;葉 柄長 1-3cm。葉片呈橢圓形, 長 8-16cm, 闊 4-8cm, 成 熟 葉 全緣,幼株或呈羽狀分裂,側 脈 6-8 對,葉面深綠色,具光 澤,葉背淡綠色。
葉背
葉形變化大,幼株的葉片 或呈羽狀分裂。
托葉抱莖,卵形至披針形, 長 3-8cm, 脫 落 性, 其 後 於枝條上留下環狀葉痕。
300
雄花序
雌雄同株。雄花序 生於枝條末端的葉 腋, 圓 柱 形, 長
桑科
3-7cm; 雌 花 序 生 於老枝和樹幹上。
雌花序
e a e c a r o M
果實剖面 核果
聚 花 果 由 核 果 組 成, 形 狀 不 規 則,近矩圓形,長 30-100cm,成 熟時黃褐色。
301
園林樹木
白桂木
植林樹木
Artocarpus hypargyreus Hance ex Benth.
習性
常綠大喬木
分佈
南中國 是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行道樹
保護狀況
極 瀕 易 近 危 危 危 危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粗糙,紅褐色,呈 薄片狀剝落。
白桂木分佈於華南地區,見於海拔 1700m 以下的常綠闊葉林。於香港則主要見於低地 樹 林 和 風 水 林, 列 為 稀 有 及 珍 貴 植 物。 株 高 可 達 25m, 生 長 緩 慢, 樹 冠 濃 密, 樹 皮 呈 獨 特 的 紅 褐 色, 在 郊 外 頗 常 見。 唯 白 桂 木 於 華 南 地 區 遭 到 過 度 砍 伐 作 木 材, 加 上 生 境 消 失 等 因 素, 天 然 族 群 日 漸 萎 縮。 果 實稍甜,可鮮食。模式標本於 1850 年左右 由 Henry Fletcher Hance (1827 – 1886) 採於香港島。 幼枝與葉柄披有 灰色柔毛。
302
桑科
原生種
荔枝角公園
歸化 趨勢
科名
1 2 3 4 5
不適用
單葉互生,葉柄長 1-2cm。葉片呈 革質,側脈 5-7 對,基部闊楔形
桑科
矩 圓 形, 長 8-16cm, 闊 4-7cm, 葉背披有白色絨毛。
至圓形,先端呈短漸尖。 葉形變化大,幼株葉或會呈 線形或羽狀分裂。
e a e c a r o M 雌雄同株。花序呈頭狀,單個腋生, 具有長 2-4cm 的柄。 聚花果形狀不規則,直徑 3-4cm, 成熟時橙色。
303
園林樹木
桂木
植林樹木
Artocarpus nitidus subsp. lingnanensis (Merr.) F.M.Jarrett
科名
桑科
習性
常綠大喬木
分佈
南中國、中南半島
原生種
否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行道樹
常見程度
桂木於香港偶有栽培。
果樹
位 於 銅 鑼 灣 希 慎 道, 可觀賞到數株成長的 桂木。
原種為光葉桂木,僅見於菲律賓海拔 200m 以下的樹林;為大喬木, 株高可達 40m;果實可食,味甜。本亞種則分佈於南中國至中南 半島一帶,原生境為海拔 1000m 以下的常綠樹林和混生林,亦見 於稀樹草原。與原種分別在於,具有較大的果實,直徑可達 5cm, 而原種果實直徑為 1.5-3cm。種名“nitidus ”意為“光亮的”,亞 種名“lingnanensis ”指嶺南。
葉背 幼株的葉片或呈羽狀分裂。
樹皮紅褐色至近黑色, 呈薄片狀剝落。
歸化 趨勢
304
1 2 3 4 5
桑科
單葉互生,葉柄長約 1cm。葉片呈橢圓形至矩圓形,長 8-15cm,闊 4-7cm,薄革質, 側脈 6-10 對,於葉背明顯凸起,基部闊楔形至圓形,先端呈急尖或短漸尖。
e a e c a r o M
雌雄同株。花序呈頭狀, 單個或 1 對生於葉腋。
聚花果呈不規則的球 形, 直 徑 可 達 5cm, 成熟時紅色。
305
園林樹木
構樹
植林樹木
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 L'Hér. ex Vent.
科名
桑科
習性
常綠或落葉中型喬木
分佈
東亞、南亞、 中南半島
原生種
是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平滑,呈黃褐色至灰褐色, 常可見特殊的流紋狀紋理。
構樹廣佈於亞洲東部地區,見於較低海拔的灌叢和疏林。落葉喬木,高 可達 20m,於香港或呈常綠習性。為先鋒植物,是荒地和路邊隨處可見 的品種。樹性極強健,生長快速,於理想的環境下 1 年可長高 2m 以上。 極耐乾旱,於土壤非常貧瘠的環境仍能生長良好,也是少數能夠適應熱 帶至溫帶氣候的樹木,亦因此而於世界各地廣泛歸化,為極具入侵性的 品種。 其果實可食;樹皮具纖維,廣泛用於造紙,為重要的經濟作物。對空氣 污染抵抗力強,適用作工廠區的綠化樹木。屬名“Broussonetia ”是為 紀念法國博物學家 Pierre Marie Auguste Broussonet (1761 - 1807), 種名“papyrifera ”指其樹皮可以用於造紙。
歸化 趨勢
306
1 2 3 4 5
不適用
托葉
桑科
單葉互生,葉柄長 3-8cm。葉片呈闊卵形,
幼枝與葉柄披有剛毛。
或開裂成 3-5 片,長 8-18cm,闊 5-12cm, 厚紙質,葉面粗糙,基部呈淺心形,先端 漸尖,邊緣具粗鋸齒。
e a e c a r o M
葉背密披短柔毛; 雌花序
網脈明顯。
雄花序
雌雄異株。雄花序呈穗狀, 腋生,圓柱形,長 3-8cm。 雌 花 序 呈 頭 狀, 直 徑 約 2cm。
聚花果呈圓球形,由瘦果組成,直徑 2-4cm, 成熟時橙紅色。
307
榕屬 環狀葉痕
Ficus L. 托葉初時包裹嫩芽,當新葉綻開後脫落,於枝條上留下環狀葉痕。[ 筆管榕 ]
榕
屬包含約 850 個品種,廣佈於全 球 熱 帶 地 區, 部 份 品 種 延 伸 至 暖 溫 帶。 喬 木、 灌 木 或 藤 本 植 物,
部 份 品 種 呈 絞 殺 習 性。 常 綠 或 落 葉 植 物, 具 乳 汁。 托 葉 常 合 生, 抱 莖 並 包 裹 頂 芽, 當新葉綻開時,托葉脫落並留下環狀葉痕。 單 葉, 一 般 互 生, 稀 對 生, 常 具 基 出 脈, 葉面或可見鐘乳體 (lithocyst/cystolith)。 榕屬的花序一般為腋生或生於樹幹的短枝 上, 無 數 的 花 朵 由 一 個 肉 質 膨 大 的 花 托 所
受傷後,會流出白色 的乳汁。[ 心葉榕 ]
包裹,花托的基部具基生苞片 3 枚。此一結構稱為隱花果 (syconium) 或 榕 果 (fig), 而 真 正 的 花 朵 和 果 實 ( 瘦 果 ) 則藏於榕果之中,由頂部的孔口 (ostiole/apical pore) 與外界連接。隱花果的特徵,為榕屬品種所 獨有。 花單性,雌雄同株或異株。雌雄同株的品種,雄 花與雌花見於同一個榕果內。而雌雄異株的品種, (1) 雄株:榕果具雄花和短花柱的雌花,無法結果; (2) 雌株:榕果具長花柱的雌花和中性花 ( 取代原有 榕果的基生苞片 [ 孟加拉榕 ]
308
的雄花 ),可以結果。此一類型的性別,稱為功能性雌 雄異株 (functional dioecy) 或雌全異株 (gynodioecy)。
葉面上常可見細小的白點,這些 可能是由毛披演化而成的鐘乳 體,於榕亞屬品種中尤其常見。 [ 細葉榕 ]
榕屬植物的授粉機制 榕屬植物與替其授粉的榕小蜂 (fig wasp) 擁有非常密切的關係,這些體長只 有 1~2mm 的動物,為自然生態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也是生物專性互利共 現時有大約一半的榕屬品種由單一種榕小蜂授粉,另一半榕屬品種則由多於 一種榕小蜂授粉;或同一品種的榕小蜂可替一種以上的榕屬植物授粉。此一 高度寄主專一的現象,為數千萬年來共同演化的成果,可防止不同榕屬品種
桑科
生 (obligate mutualism) 的經典例子,即失去其中一方,另一方亦無法生存。
之間的雜交。其授粉過程如下: (1) 榕果適合授粉時,釋出獨特的化學信號。( 只有替其授粉的榕小蜂才
(2) 雌性榕小蜂會飛到榕果,並經過孔口進入榕果內部。( 孔口具有苞片, 其特殊的結構只允許替其授粉的榕小蜂通過,其他品種的榕小蜂均無 法通過 ) 於榕果內常可發現極細小
孔口外部常具數枚苞片 [ 環紋榕 ]
的榕小蜂 [ 菩提樹 ]
瘦果
肉質花托
309
e a e c a r o M
可以偵測到信號,其他品種的榕小蜂則無法偵測到 )
榕屬
(3) 雌蜂於榕果內產卵,於短花柱的雌花能夠成功產卵並發育成蟲癭, 而長花柱的雌花 ( 長度大於產卵器 ) 則因為無法產卵而被授粉。( 授 粉後,孔口會閉合,將榕果的入口封閉 )
Ficus
(4) 榕 小 蜂 的 幼 蟲 於 短 花 柱 的 雌 花 子 房 內 出 世, 成 長 後 雄 蜂 與 雌 蜂 交 配。( 此時雄花同時成熟,花粉沾到雌蜂身上 ) (5) 交配後雄蜂會將榕果壁咬破,讓具有翅膀的雌蜂帶着花粉到另一植 株授粉。( 榕小蜂的成長與榕果的成熟擁有密切關係,以避免雌蜂
L.
離開原本出生的榕果後,無法找到其他成熟的榕果產卵。而雄性榕 小蜂因為沒有翅膀,無法飛行,其一生都會在出生的榕果內渡過 ) (6) 雌蜂離開後,原本的榕果成熟,逐漸變色,吸引動物攝食。
榕樹的氣根 我 們 日 常 生 活 中 所 說 的 榕 樹 (banyan), 在 分 類 學 上 屬 於 榕 亞 屬 (Ficus subgen. Urostigma ), 包 含 約 280 個 品 種。 為 喬 木 或 灌 木, 初 時 常 為 附 生;雌雄同株。其最大的特徵為樹幹和枝條上具有或多或少的氣根 (aerial roots), 這 些 氣 根 着 地 後, 就 會 快 速 生 長, 木 質 化, 成 為 支 柱 根 (prop roots), 可 支 撐 樹 身, 並 替 樹 木 提 供 更 多的水份和養份。這些木質化的氣根或 會與原本的地面根 (surface roots) 和樹 幹融合,形成自嫁接 (self-grafting)。自 嫁接後的樹幹和根系,組織相連,可互 相輸送養份,並形成更穩固的結構。 傳統的觀點認為,榕樹的氣根能夠直接 從空氣中吸收水份;唯研究卻指出,氣 根之所以能夠生長、延長並接觸泥土, 是靠榕樹的地下根將水份透過樹幹和枝 條輸送至氣根,氣根是無法直接從空氣
榕樹的氣根,初時呈淡黃色,
中吸水的 [ 註 1]。
後漸變成黃褐色。
註1
310
Pryor M., Li W. (2015) Aerial roots of Ficus microcarpa . Yuan Lin , pp. 77-84.
桑科
不少榕樹均擁有發達的根系, 能夠牢固地抓住石牆。網狀的 地面根自嫁接後,形成更穩固 氣根着地後,迅速生長並形成支柱根。
的結構。[ 細葉榕 ]
e a e c a r o M 發達的地面根 [ 細葉榕 ]
311
榕屬 Ficus L. 榕樹的幼苗,於市區的石縫、牆壁、 水渠等地隨處可見,成為了城市生態 不可或缺的一員。 於荔枝窩,可見一棵秋楓正被筆管榕 絞殺。筆管榕發達的根系,呈網格狀, 將秋楓的樹幹包裹。
於香港的舊區,常可見榕樹 ( 主要 為細葉榕、黃葛樹和筆管榕 ) 依附 建築物而生。
312
榕 屬 植 物 具 有 重 要 的 生 態 價 值, 其 於 熱 帶 雨 林 的 角 色 尤 其 重 要, 為 基 石 物 種。 一 株 大 榕 樹 可 全 年 結 果, 產 果 量 每 年 達 500-100,000 顆, 為 雀 鳥、 蝙 蝠 和 其 他 哺 乳 類 動 物 提 供 了 穩 定 的 食 物。 其 樹 冠 濃 密, 為 雀 鳥和松鼠等小型動物提供了棲息的 環 境。 而 蛙 類 和 爬 行 動 物 則 會 捕 食 樹上的昆蟲。
不少榕果均為雀鳥的重要食物。 圖為正在啄食榕果的白頭鵯。 [ 澳洲大葉榕 ]
榕樹的果實一般均可供人類食用,唯大量種植作為經濟作物的,只有無花果
特性,亦成為了盆栽的優良選擇。
薜荔 Ficus pumila 為香港原生的木質藤本 植物,分佈於東亞地區, 其果實或會栽培作食用。
愛玉子 Ficus pumila var. awkeotsang 為薜荔的天然變種,產自臺灣和福建等地。 將愛玉子的榕果翻開後,可見大量瘦果。 將瘦果曬乾,就可以加工成為愛玉凍。其 瘦果含大量果膠,營養價值高,為臺灣著 名的民間食物。
313
e a e c a r o M
環境適應力強,成為城市綠化常用的樹種。其耐修剪、易塑形、容易繁殖等
桑科
一種,為人類最早栽培的農作物之一。不少榕樹均擁有寬廣的樹冠,對城市
園林樹木
近無柄雅榕
植林樹木
Ficus alongensis Gagnep.
科名
桑科
習性
常綠大喬木
分佈
南中國至中南半島 是
原生種 常見程度
行道樹
樹皮紅褐色,呈 薄片狀剝落。
果樹 汀角村
本 種 過 往 一 直 被 視 為 雅 榕 (F. concinna ) 的 變 種, 並 採 用 學 名 F. concinna var.
subsessilis 。 直 至 2007 年,Berg 才 將 其 重新訂為獨立的品種
[ 註 1]
。其與雅榕的主要
區別在於,榕果無柄或近無柄,基生苞片宿 存,側脈 6-9 對;而雅榕的榕果則具有長達 6mm 的柄,基生苞片脫落性,側脈 8-14 對。於香港所見的品種,過往 一直被視為雅榕
[ 註 2、3]
,唯就作者的觀察,該品種的葉脈和總花梗與雅
榕存在差異,似較接近 F. alongensis 。 原產自華南地區至中南半島 一 帶, 原 生 境 為 較 低 海 拔 濕 潤 的 原 生 林。 喬 木 高 可 達 30m,幹粗可達 3m 以上,少 氣根,樹皮呈紅褐色。樹冠寬 廣,適合用作庭蔭樹。與香港 常見的榕樹 ( 細葉榕 ) 形態接 近,唯本種樹皮呈紅褐色,側 脈於葉面明顯;而後者樹皮灰 位於馬鞍山溫家村的近無柄雅榕, 幹粗近 4m,估計樹齡超過 300 年。 歸化 趨勢
314
1 2 3 4 5
不適用
白色,側脈於葉面不明顯。
單葉互生,葉柄長 1-3cm。葉 形變化大,呈卵形、倒卵形至 橢圓形,長 4-8cm,闊 2-4cm, 側脈 6-9 對,於葉面明顯,基 部楔形至圓形,先端呈急尖或 短漸尖。
桑科
e a e c a r o M
雌雄同株。榕果單個或 1 對腋生 於有葉的枝條,無梗或近無梗, 近球形或扁圓形,直徑 4-5mm, 基生苞片宿存,成熟時呈紅色至 紫黑色。攝於 11 月。
註1
Berg, C. C. (2007) Ficus alongensis (Moraceae) recovered and redefined. BlumeaBiodiversity , Evolution and Biogeography of Plants, 52 (3), 595-600.
註2
邢福武、丘國賢 ( 主編 ) 香港古樹名木。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6,頁 6667。
註3
Hu, Q.M., Wu, D.L. & Xia, N.H. (eds.) (2007) Flora of Hong Kong . Vol. 1. Agriculture, Fisheries and Conservation Department, Hong Kong, p. 109.
315
園林樹木
高山榕
植林樹木
Ficus altissima Blume
科名
桑科
習性
常綠大喬木
分佈
南中國、南亞、 東南亞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位於香港中文大學本部的
果樹
高山榕,氣根牢固地抓着 大石,擁有壯美的樹姿。
高 山 榕 原 生 境 為 海 拔 2000m 以 下 的 山 林 和
托葉
平原。株高可達 30m,生長快速,多氣根, 樹冠寬廣,冠闊可達 30m,適用作園林風景
幼枝
樹。可單獨一棵種植於公園的草地上,具有 良好的遮陰效果。唯本種樹體較大,根系發 達,需要較大的生長空間。為紫膠蟲的寄主 植物。種名“altissima ”意為“非常高的”。
托葉 樹皮平滑,呈灰白色。常具大量氣根。
歸化 趨勢
316
1 2 3 4 5
單葉互生,葉柄長 2-5cm。葉片呈闊卵形 至矩圓形,長 12-20cm,闊 7-12cm,厚革 質,基出 3 脈,側脈 5-8 對,基部圓形, 先端鈍或急尖。 雌雄同株。榕果常 1 對生於葉腋,近球形, 直徑 1.5-2.5cm,成熟時黃色至紅色。
桑科
花葉高山榕
e a e c a r o M
Ficus altissima ‘Aureo variegata’
317
園林樹木
菲律賓榕
植林樹木
Ficus ampelas Burm.f.
科名
桑科
習性
常綠小喬木
分佈
琉球群島、臺灣、 菲律賓、蘇門答臘 至摩鹿加群島
原生種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本 種 產 自 太 平 洋 西 部 一 帶 的 島 嶼, 於 臺 灣 低 海 拔 的 常 綠 樹 林 相 當 常 見。 株 型 細 小,耐陰性強,枝葉稍下垂,觸感粗糙。 葉片呈披針狀長橢圓形,幼株的葉片 或 呈 羽 狀 分 裂。 雌 雄 異 株, 由 菲 律 賓 榕 小 蜂 (Kradibia sumatrana ) 授粉。 榕果單個或 1 對 着生於葉腋,近 圓 球 形, 直 徑 約 5mm,成熟時黃色至 橙紅色。
318
樹皮平滑,呈灰褐色。
大口環
歸化 趨勢
否
1 2 3 4 5
具基出 3 脈
常綠大喬木
分佈
南中國至東南亞
原 生種
Ficus annulata Blume
否
常 見程 度
行道樹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果樹
樹皮灰白色,平滑,
桑科
可見細密的皮孔。
e a e c a r o M
習性
環紋榕
植林樹木
桑科
園林樹木
科名
大埔海濱公園
環紋榕為香港市區偶然可見的大樹,其外觀 與黃葛樹稍接近,部份植株或為錯誤引入。 原 產 自 南 中 國 至 東 南 亞 等 地, 見 於 海 拔 1300m 以 下 的 山 林, 亦 常 見 於 水 邊。 大 喬 木,株高可達 35m,於原生境常呈攀援狀, 生長快速,多氣根,樹冠寬廣,枝葉濃密, 適合用作庭蔭樹。
懸掛於樹幹和枝條 上的氣根。
1 2 3 4 5
歸化 趨勢
319
單 葉 互 生, 葉 柄 長 3-4cm。 葉 片 呈 狹 橢 圓 形, 長 15-30cm, 闊 5-8cm, 革 質, 側 脈 12-17 對,於葉兩 面明顯,基部闊楔形 至近圓形,先端 短漸尖。
葉背
雌 雄 同 株。 榕 果 1 對 腋 生 於 有 葉 的 枝 條 上, 呈 卵球形,直徑 2-2.5cm, 具 有 粗 壯 的 總 梗, 長 1-1.5cm,成熟時橙紅色, 表面具有白色點。
320
習性
常綠小喬木
分佈
印度次大陸、
大果榕 Ficus auriculata Lour.
南中國、中南半島 原 生種
否
常 見程 度
行道樹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植林樹木
桑科
園林樹木
科名
果樹
桑科
e a e c a r o M
香港迪士尼樂園 單 葉 互 生; 葉 柄 粗 壯, 長 5-8cm。 葉 片 呈 卵 狀 心 形, 長 20-50cm, 闊 15-30cm, 厚紙質,基部心形,先端鈍。
大果榕外觀特別,其葉片巨大,長達 0.5m, 形 如 大 象 的 耳 朵, 故 於 臺 灣 又 名「 象 耳 榕 」。 小 喬 木, 株 高 可 達 10m, 幹 粗 可 達 10-15cm,較喜濕潤的山林與溝谷。其 榕果呈扁圓形,味甜,可鮮食或用於製果 醬、 果 汁 和 沙 律。 雌雄異 株,由 大果榕 小 蜂 (Ceratosolen emarginatus ) 授粉。種名 “auriculata ”意為“耳狀的”。
雌雄異株。榕果叢生於幹基或老 幹的短枝上,呈梨形至扁圓形, 闊 3-6cm,具脊,成熟時紅色。 新加坡植物園
1 2 3 4 5
歸化 趨勢
321
園林樹木 植林樹木
孟加拉榕
科名
桑科
Ficus benghalensis L.
習性
常綠或落葉大喬木
分佈
印度次大陸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呈灰白色至灰 褐色。具大量氣根。
香港動植物公園
單就冠闊而言,孟加拉榕為世上最大的樹種。位於印度東南部的安得拉 邦 (Andhra Pradesh),有一棵名為 Thimmamma Marrimanu 的孟加拉 榕,其樹冠達 1.9 萬平方米。這個小小的樹林,源於同一棵樹。另一棵 大小相近的孟加拉榕,名為 The Great Banyan,發現於加爾各答附近, 每年均吸引大量遊客到訪。 孟加拉榕原產自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地的樹林,為印度的國樹,廣泛種植 於寺廟和鄉村,於當地被人民視為聖樹。株高可達 30m,生長快速,具 有大量氣根,頗耐乾旱。常綠樹種,於較冷涼乾旱的地區或呈落葉習性。 其樹冠寬廣,可用作遮蔭樹,於氣候炎熱乾燥的地區尤其重要。榕果可 食,微甜。葉形與高山榕稍接近,唯本種葉片常具基生側脈 2 對。種名 “benghalensis ”指其產自孟加拉地區 (Bengal)。 歸化 趨勢
322
1 2 3 4 5
桑科
單葉互生,葉柄長 2-7cm。葉片 呈卵形,長 10-20cm,闊 6-12cm, 革質,基部圓形,常具 2 對向兩 側延伸的基出脈,先端鈍。
e a e c a r o M
葉背
雌雄同株。榕果 1 對着生於 葉腋,無柄,呈稍扁的圓球 形,直徑 1.5-2.5cm,表面 披短柔毛,成熟時橙紅色。
323
孟加拉榕於印度,就如細葉榕於華南地區一樣,是隨處可見且具鄉土特色的樹木。 Fatehpur Sikri
囊葉榕 Ficus benghalensis var. krishnae
與原種分別在於,葉片基部內捲,呈兜狀。 囊 葉 榕 葉 片 獨 特, 原 來 另 有 原 因。 相 傳 印 度 神黑天 (Krishna) 喜歡吃牛油,有一次,祂偷 了 一 塊 牛 油, 卻 差 點 被 母 親 Yashoda 發 現。 祂連忙將樹葉捲成兜狀,並將偷來的牛油藏進 去。從此,這種樹的葉片就永遠都捲起來了。
荔枝角公園
324
習性
常綠大喬木
分佈
南中國、南亞、
垂葉榕 Ficus benjamina L.
植林樹木
桑科
園林樹木
科名
東南亞、大洋洲 原 生種
否
常 見程 度
行道樹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果樹
樹皮光滑,呈灰白色。
桑科
e a e c a r o M
垂葉榕廣佈於熱帶亞洲至大洋洲 較濕潤的原生林和混生林,常見 於較低海拔地區。大喬木,株高 可達 30m,冠闊可達 30m,幹粗 可 達 1m 或 以 上。 生 長 快 速, 樹 冠開展,枝條常斜展向上,為優 良的遮蔭樹。耐濕熱而不耐霜凍, 以全日照環境為佳,亦常用作盆 栽而置於室內。具有大量栽培種, 或呈灌木狀,可用作綠籬。根系 相當發達,或會對附近設施造成 破壞,不適宜種植過密。 具有相當發達的根系。
1 2 3 4 5
歸化 趨勢
325
栽培品種眾多,葉形變化較大。單葉 互生,葉柄長 1-2cm。葉片呈狹披針 形、狹橢圓形至橢圓形,長 4-10cm, 闊 1.5-4cm,革質,基部圓形,先端 短漸尖,側脈細密,全緣或具波浪。
雌雄同株。榕果單個或 1 對腋生於 有葉的枝條,近球形,直徑 8-12mm, 無柄,成熟時橙黃色。
榕果剖面
326
部份品種的葉緣常具波浪。
叢毛垂葉榕 Ficus benjamina var. nuda 原 產 自 雲 南 至 東 南 亞 一 帶, 其 榕果呈梨形,直徑可達 2cm。
桑科
沙田公園
垂葉榕具有大量栽培種,常呈 灌木狀,適用作盆栽,可忍受
e a e c a r o M
低光照的環境。亦易於塑形, 常修剪成不同的形狀,是景觀 營造的理想植物。 將一排垂葉榕修剪成屏 障,可用於隔音,營造 私人空間,或屏障景觀。
將數株垂葉榕緊密 種植,再將其柔軟 的樹幹互相纏繞, 利用榕樹自嫁接的 能力,塑造出獨特 的網狀樹幹。
327
黃金垂榕
花葉垂榕
Ficus benjamina ‘Golden Leaves’
Ficus benjamina ‘Variegata’
為灌木狀的垂葉榕,具有黃綠色
呈灌木至小喬木狀,葉片具有淡
的葉片。
黃白色的斑塊。
捲葉榕
為株型較細小的喬木狀垂
Ficus benjamina ‘Pandora’
葉榕,具有反捲的葉片。
香港動植物公園
328
習性
落葉灌木至小喬木
分佈
西亞
無花果 Ficus carica L.
否
原 生種
常 見程 度
行道樹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植林樹木
桑科
園林樹木
科名
果樹
樹皮光滑,呈灰白色,
桑科
可見明顯的皮孔。
e a e c a r o M
東涌北公園
本種原產自西亞一帶,灌木至小喬木,株高可達 10m,多分枝。生長環 境須全日照及排水良好,適合較乾旱的亞熱帶至溫帶氣候,於濕潤的熱 帶地區生長較差。 古時候人們誤以為本種不開花而能結果,故取名為「無花果」。其實無 花果與其他榕屬品種一樣,肉眼所見的「果實」,為肉質的花托,裏面 包覆了無數極細小的花。 無花果為人類較早栽培的植物之一,栽培歷史達 1 萬年以上 [ 註 1],至今 依然是地中海至中東一帶重要的經濟作物。其榕果味甜,軟滑多汁,具 有豐富的維生素,切開後可鮮食。唯較難保存,容易腐爛,採摘後須立 即冷藏。亦可製成果醬和供釀酒。市面上所售賣的無花果則一般為乾果。 註1
Kislev, M. E., Hartmann, A., & Bar-Yosef, O. (2006). Early domesticated fig in the Jordan Valley. Science , 312(5778), 1372-1374.
1 2 3 4 5
歸化 趨勢
329
單葉互生,葉柄長 3-8cm。葉片 呈闊卵形,或呈掌狀 3-5 裂,長 10-20cm,闊 10-20cm,厚紙質, 常具 2 對基出側脈,邊緣具不規 則的鋸齒。 市面所售賣的無花果乾。
土耳其無花果
為市面上所售賣的品種,其果型
Ficus carica ‘Brown Turkey’
較大,毋須授粉,價格相當昂貴。
榕果剖面 雌雄異株。榕果單個腋生於有葉的枝條,呈 梨形,直徑 2-5cm,紅熟時紫紅色至深紫色。 栽培的品種果實較大,直徑可達 8cm。
330
習性
常綠大喬木
分佈
蘇拉威西島
原 生種 常 見程 度
西里伯斯垂榕 Ficus celebensis Corner
否
植林樹木
桑科
園林樹木
科名
行道樹
桑科
果樹
e a e c a r o M
迎樂路 單 葉 互 生, 葉 柄 長 0.51cm。葉片呈狹披針形,長 8-16cm, 闊 1-2cm, 側 脈 12-20 對, 於 葉 面 和 葉 背
本種產自印尼的蘇拉威西島 ( 舊稱西里伯斯 ), 大喬木,株高可達 25m。其枝條柔軟而下垂, 並擁有如垂柳般狹長的葉片,迎風飄拂,為熱
明顯,與中脈呈近直角,
帶 至 亞 熱 帶 地 區 偶 有 栽 培 的 觀 賞 樹 木。 種 名
基部楔形,先端長漸尖。
“celebensis ”即指其產自西里伯斯。
葉背可見明顯的網脈。 雌雄同株。榕果具柄, 近球形,直徑 5-8mm。 攝於 7 月。
1 2 3 4 5
歸化 趨勢
331
園林樹木 植林樹木
革葉榕
科名
桑科
Ficus cyathistipula Warb.
習性
常綠小喬木
分佈
熱帶非洲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稍粗糙, 呈灰褐色。
大埔海濱公園
革 葉 榕 原 產 自 熱 帶 非 洲, 從 象 牙 海 岸 向 東 延 伸 至 莫 三 比 克 和 肯 尼 亞 等 地, 原 生 境 為 海拔 1800m 以下的河岸樹林、沼澤林和湖 邊, 偶 然 亦 會 生 長 於 岩 石 地。 小 喬 木, 株 高可達 8m,多分枝。株型細小,可用作盆 栽。種名“cyathistipula ”指其托葉呈杯狀。 與 其 他 榕 屬 品 種 不 同, 革 葉 榕 的 花 托 厚 達 1cm,呈海棉質,味苦,鳥類和哺乳類動物 一 般 不 會 攝 食。 榕 果 卻 可 以 浮 於 水 面, 由 水力傳播,故天然族群亦主要見於水邊。
枝條密披宿存的托葉。 托葉覆瓦狀排列,呈披 針 形, 長 1.5-2.5cm, 近膜質。
歸化 趨勢
332
1 2 3 4 5
桑科
葉背
單葉互生,葉柄長 1-2cm。 葉片呈倒卵形至倒披針 形,長 6-15cm,闊 3-6cm, 革質,側脈 5-7 對。
e a e c a r o M 雌雄同株。榕果 1-3 個腋生,近球形,直徑 3-5cm, 具有長 1-3cm 的總花梗,基生苞片宿存。
333
園林樹木 植林樹木
枕果榕
科名
桑科
Ficus drupacea Thunb.
習性
常綠大喬木
分佈
南中國、南亞、 東南亞、大洋洲
原生種
行道樹
常見程度
否
果樹
樹皮光滑,灰白色。 成熟時植株或可見 巨大的板根。
大口環
枕 果 榕 原 產 自 熱 帶 亞 洲 至 大 洋 洲 多 國, 見 於海拔 1500m 以下的山林、常綠或落葉林, 較 喜 生 長 於 水 邊。 喬 木 高 可 達 40m, 樹 冠 開 闊, 枝 葉 濃 密, 擁 有 巨 大 的 板 根 以 支 撐 其 龐 大 的 樹 身。 能 適 應 多 種 多 樣 的 土 壤, 可用作遮蔭樹。榕果可食。 為多型種,枝葉與榕果的披毛狀況變化大。 過 往 或 會 被 納 入 不 同 的 變 種, 現 時 的 分 類 學 家 則 習 慣 將 這 些 變 種 視 為 同 義 名。 種 名 “drupacea ” 指 其 榕 果 肉 質, 中 文 名 則 指 其榕果形如枕頭。 歸化 趨勢
334
1 2 3 4 5
嫩葉
桑科
葉背
單葉互生;葉柄粗壯,長 2-3cm。葉片 近矩形,長 15-30cm,闊 6-14cm,革質, 無毛或披有黃褐色毛,側脈 8-16 對, 基部圓形或稍近心形,先端常呈急尖。
e a e c a r o M
葉面
雌雄同株。榕果 1 對腋生於有葉的枝條, 近矩圓形,長 1.5-2.5cm,無梗,表面 無毛或密披黃褐色毛,成熟時橙黃色至 紅色。攝於 5-9 月。
榕果剖面
335
園林樹木 植林樹木
印度榕
科名
桑科
Ficus elastica Roxb. ex Hornem.
習性
常綠大喬木
分佈
南中國、 南亞至東南亞
原生種
行道樹
常見程度
否
樹皮稍平滑,呈褐色。 枝條和樹幹常可見大量
果樹
氣根,只要有足夠的生 長空間,氣根着地後很 快就形成一個小樹林。
位於盧吉道的印度榕,氣根跨過了車道, 形成一道拱門,株形相當獨特。
印度榕原產自熱帶亞洲的山林,株高可達 50m,多氣根, 常呈攀援狀。生長快速,樹冠濃密,葉片大而厚,適合 用作遮蔭樹。唯樹體龐大,大量氣根和地面根或會對 附近設施造成破壞,不適宜種植於狹小的環境。 樹性強健,萌蘖力強,栽培以陽光充沛和排水良好的 環境為佳,不耐霜凍。栽培種常用作小型盆栽,能適 應低光照的環境,為溫帶地區常用的室內植物。全株具 乳汁,過往用於製橡膠,故又名「印度橡膠樹」,後來 橡膠製造則逐漸被橡膠樹 (Hevea brasiliensis ) 取代。 歸化 趨勢
336
1 2 3 4 5
受傷後會流出大量 白色的乳汁。
托葉
葉柄粗壯,長 2-5cm;葉片呈矩圓形至橢圓形,
對 腋 生, 近 矩 圓 形,
長 10-30cm,闊 5-15cm,厚革質,基部闊楔形
長約 1cm,無梗,成熟
至圓形,先端急尖或具小尖頭。
時黃色。攝於 11 月。
黑葉印度榕
花葉印度榕
Ficus elastica ‘Burgundy’
Ficus elastica ‘Variegata’
具有紫黑色的葉片。
葉片具有黃白色的斑塊。
e a e c a r o M
雌 雄 同 株。 榕 果 常 1
桑科
托葉大,紅色,膜質,長可達 30cm。單葉互生,
337
園林樹木
曲枝榕
植林樹木
Ficus geniculata Kurz
科名
桑科
習性
常綠大喬木
分佈
南中國、 南亞至中南半島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迪士尼巴士站
曲枝榕原產自熱帶亞洲多國,見於海拔 1500m 以 下 的 常 綠 原 生 林 和 落 葉 混 生 林。 喬 木 高 可 達 40m, 多 氣 根, 幼 株 或呈攀援狀。樹冠寬廣,枝葉茂密,適 合用作遮蔭樹。唯株型較大,需要較大 的生長空間。 樹皮光滑,灰白色。多氣根。
托葉
歸化 趨勢
338
1 2 3 4 5
單葉互生,葉柄長 4-9cm。葉 片呈卵形、橢圓形或矩圓形, 長 8-14cm,闊 4-7cm,革質, 側脈 8-14 對,基部圓形或近 心形,先端急尖。
桑科
e a e c a r o M
葉背
雌雄同株。榕果 1-4 個生於葉腋或有葉的枝條下方, 近球形,直徑 4-8mm,無柄,成熟時紫黑色。
339
園林樹木
對葉榕
植林樹木
Ficus hispida L.f.
習性
常綠小喬木
分佈
南中國、南亞、
原生種
是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光滑,呈灰白色, 可見明顯的環狀葉痕。
境 為 海 拔 1500m 以 下 的 樹 林、 平 原 和 水 邊。 株 高 可 達 10m, 或 呈 灌 木 狀, 是 香 港 低 海 拔 地 區 隨 處 可 見 的 植 物, 常 於 荒 地 和 路 邊 大 片 生 長。 其 葉 片 對 生, 觸 感 粗 糙, 全株具有豐富的白色乳汁。種名“hispida ” 指其枝葉具有剛毛。
幼枝、葉柄和葉背 沿中脈披有剛毛。
340
桑科
東南亞、大洋洲
對 葉 榕 廣 佈 於 亞 洲 至 大 洋 洲 多 國, 生 長 環
歸化 趨勢
科名
1 2 3 4 5
不適用
桑科
葉面
葉背
單葉互生,葉柄長 1-4cm。葉片呈倒卵狀矩圓形,長 10-25cm,闊 5-12,厚紙質, 基部圓形至淺心形,全緣或具粗鋸齒,先端短漸尖。
e a e c a r o M 雌雄異株。榕果常生於老幹的短枝上,呈扁 圓形,直徑 1-3cm,具柄,成熟時黃色至紅色。
葉背
榕果剖面
341
園林樹木
大琴葉榕
植林樹木
Ficus lyrata Warb.
科名
桑科
習性
常綠中型喬木
分佈
畿內亞灣
原生種 常見程度
否
行道樹 果樹
樹皮粗糙,呈灰褐色。 樹幹具少量氣根。
大琴葉榕原產自西非畿內亞灣一帶的雨林。株高可達 15m,能適應 不同的光照環境。耐陰性強,不耐霜凍,常用於盆栽,可置於室內。 其葉片特別,形如大提琴,是十分受歡迎的觀葉植物。
托葉宿存,呈狹三角形, 長 1-4cm。
歸化 趨勢
342
1 2 3 4 5
琴葉榕 Ficus pandurata 為香港原生的榕屬品種,或會在名稱上 與大琴葉榕相混淆。小灌木高 1-2m, 於新界地區偶然可見。其葉片呈倒披針 形至琴形,於中部至下部收窄。 葉面
桑科
e a e c a r o M
葉背 單 葉 互 生; 葉 柄 粗 壯, 長 1-4cm;葉片呈倒卵形至提琴 形,長 15-30cm,硬革質,基 部心形,先端截形,或微凹。
雌雄同株。榕果常 1 對腋生,近圓球形, 直徑 2.5-4cm,無柄。攝於 5 月。
343
園林樹木
瘤枝榕
植林樹木
Ficus maclellandii King
科名
桑科
習性
常綠大喬木
分佈
南中國、南亞、 中南半島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光滑,呈灰白色。
大埔海濱公園
本種於香港常有種植,也是世界各地常有栽培的室內 植物。過往的資料常將本種誤認為 F. longifolia 或 F.
binnendijkii‘Alii’[ 註 1],唯 F. binnendijkii 全株無毛, 葉片常具有 1 對基出側脈;而本種的幼枝和托葉或會 披 有 柔 毛, 不 具 基 出 側 脈。 直 至 2007 年,Berg 才 將此一長久以來的錯誤修訂為 F. maclellandii
[ 註 2]
。
註1
邢福武 ( 主編 ) (2007)。澳門植物誌,第 1 卷。澳門特 別行政區民政總署園林綠化部,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 園。頁 141。
註2
Berg, C.C. (2007) Leaf dimorphy in Ficus binnendijkii and Ficus maclellandii (Moraceae) and the identity of the ornamental trees known under the name “F. longifolia ”. THAI FOR. BULL. (BOT) 35: 29-30.
歸化 趨勢
34 4
1 2 3 4 5
枝條密佈白色瘤點 ( 皮孔 )。
幼枝與托葉初時披柔毛。單葉 互生,葉柄長 1.5-2cm。葉形 變化大,葉片呈披針形、矩圓 形 至 近 線 形, 長 8-17cm, 闊 4-6cm,基部圓形,先端漸尖。
桑科
雌雄同株。榕果 1 對腋生於有 葉的枝條,呈扁圓形,無柄, 葉背
直徑 6-8mm,成熟時紫紅色。
產 自 熱 帶 亞 洲 多 國, 見 於 海 拔 1200m 以 下 的 水 邊 和 平 原。 喬 木 高 可 達 25m,多氣根,呈半攀援狀。葉異型,栽培的品種葉片常呈線形,一般 稱作「亞里垂榕」。能適應不同的光照強度,為常用的室內觀賞植物。
e a e c a r o M
繁殖可用扦插。
亞里垂榕 Ficus maclellandii ‘Alii’ 為源於夏威夷的品種,葉片 較 狹 長, 常 用 於 室 內 作 觀 賞,亦能適應戶外環境。耐 修剪,可用作綠籬。
345
園林樹木
澳洲大葉榕
植林樹木
Ficus macrophylla Desf. ex Pers.
科名
桑科
習性
常綠大喬木
分佈
澳洲
原生種 常見程度
否
行道樹 果樹
樹皮光滑,呈灰白色。
迎樂路
澳洲大葉榕原產自澳洲東部沿海地區的 雨 林, 亦 見 於 鄰 近 的 豪 勳 爵 島。 株 高 可 達 60m, 或 呈 攀 援 狀, 常 具 板 根。 其 樹 姿壯美,枝葉濃密,深綠色的葉面與黃褐 色 的 葉 背 於 樹 冠 交 錯 掩 映, 具 有 特 殊 的 色 彩 效 果, 為 熱 帶 地 區 廣 泛 種 植 的 林 蔭 樹 和 庭 園 觀 賞 樹 木。 樹 體 龐 大, 具 有 發 達的根系,應種植於較寬廣的環境。種名 “macrophylla ”指其葉片大。 不少榕果均為雀鳥的重 要食物。圖為正在啄食 歸化 趨勢
346
1 2 3 4 5
榕果的白頭鵯。
托葉
桑科
單葉互生,葉柄長 5-10cm。葉片呈闊卵形至矩圓形,長 10-25cm,闊 7-14cm, 革質,葉背披有鏽色短柔毛,後漸脫落,基部闊楔形至圓形,先端急尖。
雌 雄 同 株。 榕 果 常 1 對 腋 生, 近 球 形, 直 徑 2-2.5cm, 總 梗 長 2-3cm,基生苞片 2 枚,呈闊卵形。 攝於 5-6 月。
e a e c a r o M
基生苞片
榕果剖面
347
園林樹木
榕樹
植林樹木
Ficus microcarpa L.f.
科名
桑科
習性
常綠大喬木
分佈
南中國、琉球群島、 南亞、 東南亞、 大洋洲
原生種
是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荔枝角公園
榕樹在同屬品種當中,擁有較細小的葉片, 故又名「細葉榕」,種名“microcarpa ”則 指其果實細小。廣佈於亞洲至大洋洲多國, 見於山林和平原,於多種多樣的生境均能生 長。常綠大喬木,株高可達 25m,冠闊可達 40m,多氣根,常呈攀援狀。 榕樹為華南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樹木品種。其 葉色濃綠,四季常青,枝葉繁茂,根系極發 達,成樹頗耐乾旱,對市區環境適應力極強, 抗大氣污染,廣泛栽培作觀賞樹木。其榕果 為雀鳥所喜食,濃密的樹冠亦為不少野生動 物提供了棲息的空間。唯榕樹發達的根系或 會對附近設施造成破壞,不應種植於過於狹 窄的環境。
於香港的舊區,常可 見榕樹的幼苗依附於 建築物上。 歸化 趨勢
348
1 2 3 4 5
不適用
樹皮光滑,呈灰白色。
葉背可見明顯的 基出脈。
葉背
單葉互生,葉柄長 5-10mm。葉形變化較大,
桑科
常呈橢圓形,長 4-8cm,闊 3-4cm,革質, 基部楔形,先端鈍。
於鄉村地方,過百年的大榕樹隨處可見,常被奉為
雌雄同株。榕果常 1 對 腋生於有葉的枝條或無
伯 公 樹。 在 老 榕 樹 下, 孩 童 玩 耍、 老 人 乘 涼 的 景
葉的老枝,呈扁圓形,
象, 於 中 國 南 方 尤 其 常 見。 大 榕 樹 與 人 們 的 生 活
直 徑 6-8mm, 無 梗, 成
息息相關,逐漸形成了華南地區獨特的榕樹文化。
熟時紅色至紫黑色。
e a e c a r o M
榕樹的壽命長,可達數百年。人們相信大樹有靈,
荔枝窩
349
栢麗大道的榕樹,沿車道兩邊種 植,當中不少已經是百年老樹。
具有發達的氣根,氣根着地後, 迅速長成粗壯的支柱根,以支撐 其龐大的樹身。
350
北區公園
榕 樹 易 於 培 植, 具有不少栽培品 種。其樹性強健, 生命力相當頑強, 強剪後易於恢復, 常用於盆景並塑 造出各種各樣的
桑科
形態。
橫枝具有層次,葉片集中於枝頂,塑造出狀 如迎客松的盆景。
e a e c a r o M
圓葉榕
為蔓性灌木,產自臺灣恆春半島和蘭嶼的
Ficus microcarpa var. crassifolia 岩岸。其葉片比起原種較圓鈍、較厚。
351
黃金榕 Ficus microcarpa ‘Golden Leaves’ 為 灌 木 狀 的 品 種, 常 修 剪 作 圓球形,具有黃綠色的葉片, 新 葉 遠 觀 時 一 片 淡 黃, 為 受 歡迎的賞葉植物。
Ficus microcarpa ‘Hawaii’ 小 喬 木, 葉 片 具 有 淡 黃 色 的 斑 塊, 樹 冠 遠 觀 時 呈 一 片 乳 白,非常奪目。
352
榕樹於城市生態系統中扮演着相當 重要的角色。其濃密的樹冠,除了 能有效地降低地面溫度外,也是不 少雀鳥的居所。榕果是白頭鵯和紅 耳鵯等鳥類的重要食物,雀鳥將糞 便 排 放 於 石 牆 和 建 築 物 外 牆 時, 藏於糞便裏的榕樹種子就有機會發 芽, 並 於 石 牆 和 建 築 物 上 落 地 生 根,逐漸長成大樹。 石牆樹為香港最耀眼的樹木景觀, 是人文與自然景觀高度融合的成
桑科
果。當中,位於佐治五世紀念公園 和科士街的石牆樹,密度高,株型 大,是理想的觀賞地點。其他美麗 的石牆樹,則散落於九龍公園和中 西區一帶。
這棵「連理樹」,位於前行政長官辦 公室。兩棵榕樹的氣根相連並自嫁接,
石牆上,長有一排粗壯的榕樹。
形成一道天然的拱橋。
e a e c a r o M
佐治五世紀念公園面向醫院道一幅
353
科士街一幅石牆,估計建於 1890 年前後,
榕樹的根系發達,可牢固地抓着
已經擁有百多年歷史,上面生長的 20 多
石牆。樹根沿石縫生長並伸入狹
棵石牆樹,構成了香港最美麗、最獨特的
窄的罅隙,以吸取水份和養份。
樹木景觀。
354
褐根病為近年於香港肆虐的急性真菌性病害, 病 源 為 有 害 木 層 孔 菌 (Phellinus noxius )。 其 為害的植物品種眾多,當中尤以年老的榕樹為 甚。受感染的老樹,於數月至數年間逐漸出現 樹冠稀疏、樹葉變小、葉片萎黃等現象。由於 現時還沒有有效的方法治療褐根病,因感染褐 根病而倒塌或移除的老榕樹尤多,讓人惋惜。 有害木層孔菌的子實體,見於受感染的植株根部 和樹幹下部,常出現於較陰暗潮濕的角落。
桑科
於邊材的褐色菌絲網紋。此時的木質已變得非常 脆弱,呈海棉質,失去了原有的支撐力。 褐根病初期感染徵狀不明顯,當發現時,往往已 經是末期,樹木處於瀕死狀態。相中左邊為健康 的植株,右邊則為受感染的植株,可見其樹冠稀 疏,葉片萎黃,已到生命的晚期。此時樹木大部 份根系已經腐爛,容易倒塌,應儘快移除。
e a e c a r o M 355
園林樹木
三角榕
植林樹木
Ficus natalensis subsp. leprieurii (Miq.) C.C.Berg
科名
桑科
習性
常綠或落葉小喬木
分佈
熱帶非洲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稍平滑,具少量氣 根,幼株或呈攀援狀。
荔枝角公園
三角榕分佈於熱帶非洲,見於從安哥拉和贊 比亞向西一直延伸至塞內加爾的低地雨林和 疏林草原,較喜沼澤地和具有週期性淹浸的 河岸樹林。原種為大喬木,高可達 30m,本 亞種株型較細小,或呈灌木狀;具小量氣根, 幼株常呈攀援狀。於香港偶有栽培作觀賞樹 木,亦可用作綠籬。其葉形獨特,呈三角形, 硬 革 質, 或 會 排 成 四 葉 草 般, 英 文 名 則 為
幼枝
Sweetheart Tree。 種名“natalensis ”指其原種的產地 Natal ( 南非 );亞種名“leprieurii ” 是為了紀念法國海軍 Leprieur,以表彰其於 1824 年於西非一帶採集植物。 歸化 趨勢
356
1 2 3 4 5
葉背
單葉互生;葉柄粗壯,長 0.5-2cm。
桑科
葉片呈倒三角形,長 4-8cm,硬革質, 基部楔形,先端平截;葉脈於葉面不 明顯,中脈不延伸至葉片末端。
雌雄同株。榕果腋生或生於老枝上,近圓球形, 直徑 6-9mm,頂端呈乳頭狀,具有長 5-10mm 的柄。 攝於 8-10 月。
e a e c a r o M 357
園林樹木
厚殼榕
*
植林樹木
Ficus preussii Warb.
科名
桑科
習性
常綠中型喬木
分佈
熱帶非洲
原生種 常見程度
否
行道樹
* 本種的中文名為作者所暫擬。
果樹
樹 皮 稍 平 滑, 呈 灰 褐 色。根系發達,可見明 顯的板根。
香港動植物公園
本 種 原 產 自 熱 帶 非 洲, 見 於 從 奈 及 利 亞 延伸至烏干達等地海拔 1200m 以下的雨 林。 株 高 可 達 15m, 少 氣 根, 外 觀 稍 接 近大琴葉榕。種名“preussii ”是為紀念 於熱帶非洲廣泛採集植物標本的德國植物 學家 Paul Rudolph Preuss (1861-?)。
歸化 趨勢
358
1 2 3 4 5
幼枝與葉柄
桑科
單葉互生,葉柄長 2-4cm。葉片 呈 倒 卵 狀 矩 圓 形, 長 15-25cm, 闊 5-9cm, 側 脈 5-7 對, 基 部 圓 形,先端鈍或急尖。
e a e c a r o M
葉背
雌雄同株。榕果腋生,近圓球形, 近無柄,直徑 2-4cm,花托肥厚。 此為已乾的榕果,花托非常堅硬。
359
園林樹木
聚果榕
植林樹木
Ficus racemosa L.
科名
桑科
習性
常綠或落葉大喬木
分佈
南中國、印度次大陸、 東南亞、大洋洲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平滑,黃灰色,或 呈薄片狀剝落。
樂富邨
在佛教的經典中,常提及優曇花,為三千年 一開的聖花。現時一般認為,優曇花正是聚 果榕,另一說法則謂其為山玉蘭 (Magnolia
delavayi )。 本 種 廣 佈 於 熱 帶 亞 洲 東 部 至 大 洋 洲, 原 生 境 為 海 拔 1700m 以 下 的 樹 林 和 水邊。株高可達 35m,幹粗可達 1m,常具 板根,無氣根,於較乾旱的地方常呈落葉習 性。榕果聚生於樹幹上,結果量多,可鮮食, 於印度亦會用作蔬菜供食用。
成熟的植株常 可見板根。 歸化 趨勢
360
1 2 3 4 5
托葉
葉背
桑科
單葉互生,葉柄長 3-7cm。葉片呈橢圓形至狹橢圓形,長 10-20cm, 闊 3-7cm,革質,側脈 4-8 對,基部闊楔形,先端漸尖。
e a e c a r o M 雌雄同株。榕果聚生於老幹的短枝上, 呈扁圓形至梨形,直徑 2-3cm,總梗 長約 1cm,成熟時橙紅色。 榕果脫落後,老幹常可見殘存的短枝。
361
園林樹木
菩提樹
植林樹木
Ficus religiosa L.
科名
桑科
習性
常綠或落葉大喬木
分佈
印度次大陸、 中南半島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荔枝角公園
菩提樹為佛教的聖樹,廣泛種植於寺廟,並 為 信 徒 所 供 奉。 相 傳 釋 迦 牟 尼 即 於 一 棵 菩 提 樹 下 冥 思 7 日 而 悟 道, 這 棵 樹 名 為 Bodhi Tree, 位 於 印 度 東 北 部 的 摩 提 伽 耶 (Bodh Gaya)。 現 時 於 摩 訶 菩 提 寺 (Mahabodhi Temple) 的 菩 提 樹, 相 傳 即 源 於 當 年 的 Bodhi Tree,每年均吸引大量信徒前來參觀。
樹皮光滑,呈淡橙色 至灰褐色。
種名“religiosa ”突顯其於宗教上的意義。 原產自印度次大陸至中南 半島一帶,常綠喬木,高 可達 35m,於較乾旱的地 區或呈落葉習性。喜潮濕 多雨的環境,生長環境須 陽光充沛。其葉形獨特, 長長的葉柄托着一片心形 的葉片,並具有長長的尖 尾。葉片於微風下靜靜地 幼枝
歸化 趨勢
362
1 2 3 4 5
擺動,如有神靈依附。
桑科
雌雄同株。榕果 1-2 個 腋 生, 直 徑 5-9mm, 近球形或扁 圓 形, 無
單葉互生,葉柄長 4-12cm。葉片呈 基部闊楔形至心形,邊緣常具波浪, 先端漸尖或呈尖尾狀。
呈 紫 黑 色; 基 生 苞片 3 枚,宿存,長 3-5mm,先端常開裂。
e a e c a r o M
卵形至心形,長 10-25cm,薄革質,
柄, 成 熟 時
榕小蜂
榕果剖面 於路邊的石縫常可發現菩提樹的幼苗。
363
菩提樹的葉形變化較大,典型的葉形為心形,邊緣具波浪,並具有長長的尖 尾。唯部份植株的葉片或會較小,葉柄較短,葉形或會呈卵形,邊緣不具波 浪,先端呈漸尖或具有短短的尖尾,基生苞片較小,或呈脫落性。此一形態 的植株於香港偶然可見,於澳門則常有種植,並被誤認為 F. rumphii
[ 註 1]
。
唯菩提樹的基生苞片先端常開裂,可與 F. rumphii 分辨。
菩提樹
( 栽培型 A)
葉形變化大,部份植株的葉片 先端呈短尖尾狀。
香港中央圖書館
榕果 註1
36 4
澳門特別行政區民政總署園林綠化部、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樹載濠情—澳門 古樹名木。澳門,澳門特別行政區民政總署園林綠化部,2013,頁 96-103。
習性
常綠大喬木
分佈
澳洲
原 生種 常 見程 度
鏽葉榕 Ficus rubiginosa Desf. ex Vent.
否
植林樹木
桑科
園林樹木
科名
行道樹 果樹
樹皮光滑,呈灰白色。
桑科
e a e c a r o M
幻想道
鏽葉榕分佈於澳洲東部,原生境為雨林、灌叢和水邊等地。 株高可達 50m,多氣根,常呈半攀援狀。雌雄同株,由鏽葉 榕小蜂 (Pleistodontes imperialis ) 授粉。種名“rubiginosa ” 指其葉披有鏽色毛。
幼枝與葉背密披鏽色毛。
1 2 3 4 5
歸化 趨勢
365
單葉互生,葉柄長 2-4cm。葉片近橢圓形, 長 7-11cm,闊 3-6cm,基部闊楔形至圓形, 先端鈍或急尖。
雌雄同株。榕果近球形,直徑 1-1.5cm, 總梗長 2-10mm。
366
Ficus rubiginosa f. glabrescens 本種與原種差異在於,葉兩面無毛。 鏽 葉 榕 為 一 多 形 種, 其枝葉的披毛狀況變 化 尤 其 大, 並 於 分 類 上 造 成 混 亂。 部 份 品 種 的 葉 無 毛, 形態與同樣產自澳 洲
的 F. obliqua ,
桑科
F. p l a t y p o d a 和 F. brachypoda 相 當 接 近, 亦 因 此 而 造 成 大 量 誤認的情況。唯不少榕屬品 迪士尼巴士站
葉背
種常具有寄主專一的榕小 蜂,研究發現,這些葉無毛的品種, 似乎不太一樣,卻具有相吻合的分類 特徵,而且均由同一種榕小蜂授粉, 故應屬於同一品種之內的差異
註1
[ 註 1]
。
Dixon, D. J., Jackes, B. R., & Bielig, L. M. (2001). Figuring out the figs: the Ficus obliqua-Ficus rubiginosa complex (Moraceae: Urostigma sect. Malvanthera ). Australian Systematic Botany, 14 (1), 133-154.
367
e a e c a r o M
與枝葉密披鏽色毛的品種,儘管外觀
園林樹木
心葉榕
植林樹木
Ficus rumphii Blume
科名
桑科
習性
常綠或落葉大喬木
分佈
印度次大陸、東南亞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原本生長於竹篙灣財利船廠的心葉榕,樹齡 約 50 年,於 2004 年移植到迪欣湖附近,為 香港歷來最大型的樹木移植工程。現時該樹 生長茁壯,為香港最大的心葉榕。 樹皮光滑,呈黃綠色至灰綠色。
心葉榕天然分佈於從巴基斯坦至印尼等 多 國, 原 生 境 為 較 低 海 拔 的 樹 林, 常 見 於石炭岩地層。株高可達 25m,樹冠開 闊,可達 40m,幼株或呈攀援狀。其樹
心葉榕
皮呈黃綠色,葉片呈三角狀卵形至心形, 外觀與菩提樹稍接近,唯基生苞片較小, 先端不開裂。
菩提樹
心葉榕與菩提樹擁有接近 的葉形,唯兩者的樹皮顏 色截然不同。
歸化 趨勢
368
1 2 3 4 5
桑科
單葉互生,葉柄長 4-10cm。葉片呈 三角狀卵形至心形,長 10-15cm,薄 革質,基部常呈截形,邊緣常具波 浪,先端漸尖或具短尖尾。 葉背
e a e c a r o M
雌雄同株。榕果 1-2 個腋生,近圓球形或倒卵形, 直徑 1-1.5cm,無梗;基生苞片宿存,長 1-2mm。
基生苞片
369
園林樹木
筆管榕
植林樹木
Ficus subpisocarpa Gagnep.
科名
桑科
習性
落葉小喬木
分佈
日本、 南中國至東南亞
原生種
是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兩株筆管榕,右邊一株
果樹
葱葱鬱鬱,左邊一株卻 剛換上新葉。攝於 2 月。 樹平光滑,呈灰白色至 深灰褐色。
北區公園
筆 管 榕 產 於 亞 洲 東 部 地 區, 主 要 見 於 海 拔 1500m 以下的常綠或落葉樹林、平原和海濱。 株高可達 10m,常攀援於建築物和岩壁上, 呈灌叢狀。 筆 管 榕 樹 幹 常 彎 曲, 多 分 枝, 一 般 並 不 用 作 觀 賞 樹 木, 卻 是 香 港 市 區 隨 處 可 見 的 野 生 植 物。 其 果 實 為 雀 鳥 所 喜 食, 並 隨 之 而 播 種 至 各 地。 樹 性 強 健, 根 系 極 發 達, 能 牢 固 地 抓 緊垂直的生長面,是常見的石牆樹品種。
筆管榕的幼苗,常可於 路邊的石縫上找到。
歸化 趨勢
370
1 2 3 4 5
不適用
托葉呈淡紅色,於嫩葉綻開時脫落。
桑科
e a e c a r o M
單葉互生,葉柄長 3-7cm。葉片呈橢
老枝常可見結果後留下的短枝。
圓形至矩圓狀披針形,長 5-15cm, 闊 3-6cm,基部圓形,先端急尖。
短枝
雌雄同株。榕果常 1-4 個着生於 老幹和枝條上長約 5mm 的短枝, 近 圓 球 形, 直 徑 8-12mm, 具 短 梗,成熟時呈白色、淡粉紅色或 紫黑色。
371
園林樹木
斜葉榕
植林樹木
Ficus tinctoria subsp. gibbosa (Blume) Corner
科名
桑科
習性
常綠灌木至大喬木
分佈
南中國、 南亞至東南亞
原生種
是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樹形不規則,須刻意修剪
果樹
才能塑造出美觀的樹形。 樹皮光滑,呈灰白色。枝 條多而雜亂。
南蓮園池
斜葉榕分佈於熱帶亞洲多國,見於較低海拔 的 溝 谷 和 岩 壁。 株 高 可 達 25m, 灌 木 狀, 枝條雜亂,多分枝,亦可長成大喬木。斜葉 榕於香港的市區較少見,於鄉郊的低海拔地 區則較常見,常呈大灌叢狀。其葉形獨特, 兩邊不對稱,邊緣具不規則的疏鋸齒。種名 “tinctoria ”指其可用作紅色染料。
根系發達,能夠依 附於垂直的牆壁。
歸化 趨勢
372
1 2 3 4 5
不適用
桑科
單葉互生,葉柄長 6-15mm。葉形不規則, 外觀常呈狹橢圓形,長 5-15cm,兩邊不對稱, 全緣或具疏鋸齒。 雌雄同株。榕果 1-2 個腋生,近球形,直徑 5-8mm,
e a e c a r o M
具柄,成熟時黃色。
假斜葉榕 Ficus subulata 為香港原生的榕屬品種,蔓 性灌木,常見於樹林下層較 濕潤的環境和溪邊。其葉片 與斜葉榕稍接近,具有兩邊 不對稱的葉片。
373
園林樹木
青果榕
植林樹木
Ficus variegata Blume
科名
桑科
習性
常綠或落葉大喬木
分佈
日本、南中國、南亞、 東南亞、 大洋洲
原生種
是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樹皮光滑,呈灰白色至
果樹
淡橙色。成熟的植株常 可見巨大的板根。
南蓮園池
青 果 榕 產 自 亞 洲 至 大 洋 洲 等 廣 泛 地 區, 原生境為較低海拔的溝谷、樹林和水邊。 常 綠 喬 木, 偶 呈 落 葉 習 性, 株 高 可 達 30m 以 上, 幹 粗 可 達 3m, 常 可 見 巨 大 的板根,高可達 5m。榕果幹生,密佈於 老枝和老幹上,方便動物攝食,為雀鳥、 蝙蝠和其他哺乳類動物的重要食物。
開花後,樹幹常可見 殘存的短枝。
歸化 趨勢
374
1 2 3 4 5
不適用
新葉 單葉互生;葉柄粗壯,長 3-10cm。葉形變
桑科
化大,呈卵形、披針形至近心形,長 1025cm,基部圓形至淺心形,先端急尖。
e a e c a r o M
雌雄異株。榕果叢生於老幹的短枝上, 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徑 2.5-3.5cm;具 有纖細的總梗,長 2-4cm。
葉 片 常 受 小 木 蝨 (Pauropsylla udei ) 侵害,並形成蟲癭。
375
園林樹木
黃葛樹
植林樹木
Ficus virens Aiton
科名
桑科
習性
落葉大喬木
分佈
南中國、南亞、 東南亞、 大洋洲
原生種
是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冬季落葉前,樹冠一片金黃。 樹皮稍平滑,呈灰白色至灰 褐色,可見明顯的皮孔。
黃葛樹相對於常見的榕樹 ( 細葉榕 ) 而言, 擁有較大的葉片,故於香港又名「大葉榕」。 廣佈於亞洲至大洋洲多國,見於常綠或落葉 樹林、灌叢和水邊。株高可達 35m,幹粗 可達 2m 以上,少氣根,樹冠寬廣,根系極 發達。 對市區環境適應力極強,於香港廣泛栽培作 觀賞樹木和庭蔭樹。亦偶有用作行道樹,唯 本種樹形較大,需要較寬闊的生長空間。其 果實是雀鳥喜歡的食物,種子亦因此而散落 於路邊、石縫、石牆和建築物外牆,並萌芽 長根。 黃葛樹是一個多型種,葉形變化相當大。為 榕亞屬 (Urostigma ) 當中分佈最廣泛的品種 之一,亦因此而衍生出多種多樣的形態。種 名“virens ”意為“綠色的”。
於路邊的石縫常可發現 黃葛樹的幼苗,嫩葉呈 歸化 趨勢
376
1 2 3 4 5
不適用
紫色。
單葉互生,葉柄長 2-5cm。葉片呈狹橢圓形 至披針形,長 8-18cm,闊 4-7cm,側脈 8-12 對,於葉面凹入,葉背凸起,基部楔形至 圓形,先端急尖至短漸尖。 嫩葉於初春時由托葉包裹,新葉綻開後, 托葉脫落。故每年 3 月時,常可見黃葛樹 下「落英繽紛」的景象。
桑科
雌雄同株。榕果腋生或聚生於老枝, 呈球形至扁球形,直徑 8-12mm,無 梗或具短梗,成熟時紫紅色。 位於上水天平路的黃葛樹,沿車道
e a e c a r o M
密集種植,營造林蔭隧道的效果。
377
園林樹木
桑
植林樹木
Morus alba L.
科名
桑科
習性
落葉小喬木
分佈
中國
原生種
否*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行道樹
常見程度
果樹
* 本 種 於《 香 港 植 物 名 錄 2012》 和香港標本室的網頁被列為本地 種,唯桑原產自中國中部至北部, 華 南 地 區 不 應 被 列 為 原 產 地; 而 香港所見的桑均為栽培或野生於 受 到 人 為 干 擾 的 地 方, 故 作 者 將 其列作外來的歸化品種。
幼株樹皮光滑,呈黃褐色, 可見明顯的皮孔。
本 種 原 產 自 中 國 中 部 至 北 部, 現 時 於 全 世 界 廣 泛 栽 培。 株 高 可 達 10m, 枝 條 柔 軟 而 下垂,偶有用作觀賞樹木,於香港常見於低 地、鄉村和公共屋邨。樹性強健,能適應多 種多樣的生境,並於世界各地廣泛歸化。 全株均具經濟價值。樹皮纖維可用於編織, 於古時候亦用於造紙,即「桑皮紙」,為國 畫用紙;葉片用於餵蠶,亦可入藥,對治療 感冒具功效;果實即「桑椹」,可鮮食,味 甜,亦可供釀酒。種名“alba ”意為“白色 的”。 歸化 趨勢
378
1 2 3 4 5
老株樹皮粗糙,呈灰黑色, 具淺裂紋。
幼株葉片常呈掌狀 3-5 裂。
桑科
單葉互生,葉柄長 2-5cm。葉形變化大, 呈卵形至心形,長 6-20cm,或兩邊不對 稱,紙質,基部圓形至心形,邊緣具粗 鋸齒,先端漸尖。
e a e c a r o M
葉面
葉背
379
雄花序腋生,呈穗狀,先於葉出現或與葉同時出現,長 2-4cm。 雌花序腋生,呈穗狀,長 1-2cm,總梗長 5-10mm;雌花無柄,子房呈卵形,柱頭 2 分叉。
380
聚花果呈橢圓形至 圓柱狀,長約 2cm, 成熟時紫黑色。
桑科
春 天 時, 不 同 成 熟 程 度 的 果 實, 呈 綠 色、紅色和紫黑色, 纍 纍 滿 枝。 攝 於 3
e a e c a r o M
未成熟的果實呈綠色或紅色。
月。 每 年 春 季 至 夏 季, 桑 椹 成 熟, 於 市 面 上亦偶然有售。
381
位於北京的絲綢館, 展有各種桑蠶及絲綢 文化。
桑於中國栽培歷史達數千年,為中國古代最重要的經濟樹種。 《孟子 ‧ 梁惠王上》:「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 帛矣。」道出了種植桑樹可以養活人民。桑葉質感柔軟,為蠶 (Bombyx mori ) 的主要食物。待蠶結繭後,再將繭放入沸水中, 其後可抽取長達數百米的絲。蠶絲堅韌而柔軟,可用於各種絲 綢製品。相傳這種養蠶繅絲的技術,源於軒轅黃帝的妻子嫘祖。 是中國古代人民重要的農活。而種桑、養蠶、製絲,亦逐漸形 成了中國的絲綢文化,並衍生出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
382
習性
常綠中型喬木
分佈
南 中 國、 南 亞、
鵲腎樹 Streblus asper Lour.
東南亞 否
原 生種
常 見程 度
行道樹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植林樹木
桑科
園林樹木
科名
樹皮稍粗糙,呈灰白色
果樹
至灰褐色。
桑科
e a e c a r o M
香港迪士尼樂園
鵲腎樹原產自熱帶亞洲多國,見於海拔 1000m 以下的樹林和村邊。 常綠喬木,或呈灌木狀,株高可達 15m,樹冠濃綠。耐修剪,易塑形, 樹冠常被修剪成一個個圓球形,具有獨特的景觀價值。樹皮可用於 造紙。種名“asper ”意為“粗糙的”。
單葉互生,具短柄。葉片近 橢圓形,長 3-6cm,闊 2-3cm, 革質,粗糙,邊緣呈不規則 齒狀。
1 2 3 4 5
歸化 趨勢
383
殼
斗科亦稱作「山毛櫸科」, 包 含 約 1,100 種, 廣 佈 於 熱 帶 至 溫 帶 地 區, 主 要 見
於 亞 洲、 歐 洲 和 北 美 洲, 於 非 洲 和 南 美 洲 較 少 見。 原 生 境 為 熱 帶 至 溫
嶺 南 青岡
Quercus championii
帶 樹 林, 也 是 北 半 球 最 具 生 態 價 值 的 林 木 類 型, 為 不 少 野 生 動 物 提 供
Fagaceae
了 棲 息 的 環 境 和 食 物。 當 中 尤 其 是 櫟 屬 (Quercus ), 即 人 們 常 說 的 橡 樹 (oak), 包 含 超 過 600 個 品 種, 為 北 美洲、歐洲和亞洲溫帶闊葉林最主要 的成員。 常為喬木,稀灌木,常綠或落葉習性。 單葉,互生,邊緣或呈羽狀分裂。花
華 南 青岡
Quercus edithiae
單性,雌雄同株,稀異株。雄花排成 頭狀花序或柔荑花序,或具分枝;雌 花則常見於雄花序下部。雄花細小, 萼 片 常 為 4-6 枚, 鱗 片 狀, 無 花 瓣; 雌花被多數總苞包裹,其後總苞發育 成殼斗 (cupules)。果實為堅果,1 至 數顆包覆於殼斗內。 殼斗科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櫟屬、
油 葉柯 Lithocarpus konishii
栗屬 (Castanea ) 和水青岡屬 (Fagus ) 等品種常用作木材,可用於製家具、 酒桶和軟木塞等。栗屬的品種果實可 食,即栗子 (chestnuts),含有豐富的 澱粉。 香港位處亞熱帶地區,原生殼斗科品 種達 36 種之多,散佈於山林和灌叢。
櫟 葉柯 Lithocarpus quercifolius
習性
落葉中型喬木
分佈
中國、朝鮮半島
原生種
板栗 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
否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行道樹
常見程度
植林樹木
殼斗科
園林樹木
科名
為落葉喬木,冬季時禿枝
果樹
向天,帶出蕭條之意。
殼斗科
樹皮粗糙,呈灰色,具縱 裂紋。
e a e c a g a F
板栗於中國具有最少 2,000 年的栽培歷史, 分佈於中國和朝鮮半島等地,所見的一般為 栽 培 的 植 株。 株 高 可 達 20m, 喜 陽 光 充 沛 及 排 水 良 好 的 環 境。 其 果 實 即 栗 子, 味 道 香 甜, 富 含 澱 粉, 自 古 以 來 即 為 重 要 的 經 濟 作 物。 於 香 港 的 街 道 上 亦 偶 然 可 見 小 販 炒 着 香 噴 噴 的 栗 子 售 賣, 亦 常 用 於 煮 食 或 加 工 為 零 食。 屬 名“Castanea ” 源 於 希 臘 幼枝披有疏長毛。托葉 呈披針形,長 1-2cm。
的一個小鎮 Kastania,種名“mollissima ” 意為“柔軟”,指其枝葉的毛披。
1 2 3 4 5
歸化 趨勢
385
葉背初時披有絨毛,後漸 脫落。 單 葉 互 生, 葉 柄 長 1-2cm。葉片呈矩圓形, 長 10-20cm, 闊 5-8cm, 基 部 圓 形, 邊 緣 具 粗 鋸 齒,先端急尖或漸尖,側 脈 10-25 對, 於 葉 面 凹 入,葉背凸起。 殼斗密披刺狀苞片,直徑 4-6cm;內藏堅果 2-3 顆, 直徑 2-3cm。
雌花
雄花
雌雄同株。柔荑花序生 於 枝 上 部 葉 腋, 長 1020cm,雄花與雌花着生於 同一花序,雄花沿花軸 1-3
朵叢生,雌花着生於花序下部。
386
習性
常綠中型喬木
分佈
中國、泰國、越南
原生種
黧蒴錐 Castanopsis fissa (Champ. ex Benth.) Rehder & E.H.Wilson
植林樹木
殼斗科
園林樹木
科名
是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行道樹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呈灰褐色,初時平滑, 老後變粗糙。
殼斗科
e a e c a g a F
本種又名「裂斗錐栗」,分佈於中國至中南半島一帶,見 於海拔 1600m 以下的常綠闊葉林。喬木高可達 20m,幹 粗可達 60cm 以上,是山林被砍伐後較早萌發的先鋒樹種 之一,也是香港最常採用的本地植林品種,常見於郊野的 次 生 林。 唯 對 於 市 區 環 境 適 應 性 較 差, 不 適 合 種 植 於 市 區。 黧蒴錐為香港山野間常見的野花,晚春至初夏時,一個個 淡黃色的花序着生於枝頂,如剛剛爆開的煙花。其果實富 含 澱 粉, 可 用 作 救 荒 食 糧。 模 式 標 本 於 1847-1850 年 間 由 John George Champion (1815–1854) 採自跑馬地。 種名“fissa ”意為裂開,或指其殼斗成熟後開裂。 幼枝具稜。
1 2 3 4 不適用 5
歸化 趨勢
387
單葉互生,葉柄長 1-2cm。葉形變化大,常呈倒卵狀橢圓形,長 15-28cm,闊 5-10cm, 基部楔形,邊緣具鋸齒,先端急尖;側脈 15-28 對,於葉面凹入,葉背凸起。 葉背常呈黃銅色,可見明顯的側脈。
幼葉披有黃褐色微柔毛。
葉緣的鋸齒 幼枝可見對生 的芽鱗
388
雌花序
殼斗科
花單性,雌雄同株。穗狀花序生於 枝頂,長可達 20cm,排成圓錐花序。 雄花序
e a e c a g a F
晚春時花開滿枝, 如一個個剛爆開的 煙花。攝於 4 月。
殼斗呈卵形,直徑 1-1.5cm, 苞片呈鱗狀,初時完全包覆 堅果,成熟後開裂。每個殼 斗具堅果 1 顆,近球形。 冬季時,次生林的地 面常可發現黧蒴錐的 果實。
389
園林樹木
楊梅
植林樹木
Morella rubra Lour.
習性
常綠中型喬木
分佈
東亞 是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行道樹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光滑,呈灰白色。
楊梅原產自中國、日本、朝鮮半島和菲律賓等 地,見於海拔 1500m 以下的山林,於香港則 主 要 見 於 疏 林 和 灌 叢。 株 高 可 達 15m 以 上, 幹粗可達 60cm,具根瘤菌,可進行生物固氮。 於郊野種植楊梅,更可吸引野生動物。其果實 酸甜,自古以來即為著名的水果,當中尤以浙 江所產的楊梅最為甜美。果實不耐儲存,採摘 後應儘快食用,亦可製成果乾或果醬。 單葉互生,葉柄長 4-10mm。葉片常叢生枝頂, 呈倒披針形,長 5-9cm,闊 1-3cm,側脈 5-8 對, 基部楔形,全緣或具疏鋸齒,先端鈍或急尖。
390
楊梅科
原生種
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
歸化 趨勢
科名
1 2 3 4 5
不適用
葉背可見細小的金色腺體。 雌 雄 異 株。 雄 花 排 成 穗 狀 花 序, 單 個 或 數 個 叢 生 於 葉腋,長 1-3cm;雌花序呈 穗 狀, 單 個 生 於 葉 腋, 長
葉背
0.5-1.5cm。
楊梅科
葉面
雄花序
核果呈圓球形,直徑 1-1.5cm,栽培的品種 可達 3cm,成熟時呈紫紅色。 每年初夏,是楊梅成熟的時節,香港的水 果店亦偶然有售。
e a e c a c i r y M
楊梅科包含約 50 個品種,在過往的分類上,Myrica 一般包 含 Morella ,而楊梅亦一直採用學名 Myrica rubra 。唯現時 不 少 分 類 學 家 發 覺,Myrica 與 Morella 應 分 拆, 而 原 產 自 [ 註 1] 。 中國的 4 個楊梅屬品種,應歸入 Morella
註1
Liu, L., Jin, X., Chen, N., Li, X., Li, P., & Fu, C. (2015). Phylogeny of Morella rubra and Its Relatives (Myricaceae) and Genetic Resources of Chinese Bayberry Using RAD Sequencing. PloS one , 10(10).
391
園林樹木
楓楊
植林樹木
Pterocarya stenoptera C. DC.
科名
胡桃科
習性
落葉大喬木
分佈
中國、朝鮮半島、日本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樹皮灰色至近黑色,
果樹
粗糙,具深縱裂紋。
香港動植物公園
楓 楊 原 產 自 東 亞 地 區, 於 中 國 的 原 生 境 為 海 拔 1500m 以 下 的 山 林 和 河 岸。 適 合 溫 帶 氣 候, 於 香 港 少 見 栽 培。 落 葉 喬 木, 株 高 可 達 30m,胸徑可達 1m,喜陽光,不耐陰,耐寒 亦耐旱,根系發達,廣泛用作綠化樹種。適合 於河堤兩邊種植,讓其串串下垂的果序在碧波 綠水間掩映。屬名裏的“Ptero ”意為“翅”, “carya ”意為“堅果”,指出其果實的特徵; 而種名裏的“steno ”意為“狹窄”,“ptera ” 意為“翅”,均為描述其果實的形態。 柔軟下垂的果序,構成了古典園林 常見的景觀。 承德避暑山莊 歸化 趨勢
392
1 2 3 4 5
胡桃科
葉互生,奇數或偶數羽狀複葉,長 10-25cm,葉軸常具翅; 小葉對生或近對生,無柄,呈狹橢圓形,長 6-12cm,闊 2-3cm,基部闊楔形至近圓形,邊緣具細鋸齒,先端急尖。 花單性,同株異序,花序呈穗狀, 下垂。雄花序單個側生,雌
e a e c a d n a l g u J
花序則頂生於新梢。
果序長可達 45cm, 下垂。堅果近長橢 圓 形, 長 5-7mm, 具長 3-6mm 的翅。
393
木
麻 黃 科 現 時 全 世 界 包 含 4 屬 (A l l o c a s u a r i n a ,
Casuarina , Ceuthostoma ,
Gymnostoma ),合共約 90 個品種, 分佈於東南亞至大洋洲等地。化石紀 錄顯示,木麻黃科源於岡瓦那大陸, 於古近紀 (66-23Mya) 至中新世 (235Mya) 時期,曾經廣泛分佈於南非、 阿 根 廷、 澳 洲 和 新 西 蘭 等 南 半 球 地 區。 在植物分類學上,木麻黃科為一個形
Casuarinaceae
態相當獨特的植物類群,與其他植物 差異頗大。雌雄同株或異株,呈喬木 或 灌 木 狀。 具 根 瘤 菌, 可 進 行 固 氮 作用。其外觀與針葉樹相近,果實在 形態和結構上亦與裸子植物的球果接 近,故常被誤以為是松樹。我們所見 的「松針」,其實是小枝。這些纖細 的小枝,呈綠色,擔當着葉的角色,
Gymnostoma sumatranum
可進行光合作用。而真正的葉,則演 化成鱗片狀,輪生於節間的頂端。雄
為組成木麻黃科的 4 個屬之
花排成穗狀花序,雌花則排成頭狀。
一, 現 時 包 含 14 種, 分 佈 於
「松果」其實是果序,呈木質,由多
馬來亞和太平洋西部一帶的熱
數翅果組成,藏於小苞片當中。果序
帶地區。 馬來西亞
脫落後,逐漸變乾,小苞片分開,並 釋出翅果。 木麻黃科檢索表
1 (a): 灌木狀 ..........................................千頭木麻黃 Allocasuarina nana (b): 喬木狀 ..........................................(2) 2 (a): 小枝易分離,鱗狀葉枯萎後脫落 .......木麻黃 Casuarina equisetifolia (b): 小枝難分離,鱗狀葉枯萎後不脫落 ....粗枝木麻黃 Casuarina glauca
千頭木麻黃
習性
常綠灌木
Allocasuarina nana (Sieber ex Spreng.) L.A.S.Johnson
分佈
澳洲
原 生種 常 見程 度
否
植林樹木
木麻黃科
園林樹木
科名
行道樹
木麻黃科
果樹 千頭木麻黃原產自澳洲東南部,主要見於沙 岩上的石楠荒原和高原上的山脊。常綠灌木, 株高可達 2m,多分枝,耐修剪,可用作綠籬。 屬名裏的“Allo ”意為“其他”,“casuarina ” 指木麻黃;種名“nana ”指其株型細小。
e a e c a n i r a u s a C
樹皮粗糙,呈深灰褐色。
小枝長可達 8cm,節間長 4-6mm,粗 0.5-0.8mm,具溝槽, 溝槽披短柔毛;鱗狀葉 5-6 片輪生,長 0.3-0.6mm。
1 2 3 4 5
歸化 趨勢
395
園林樹木
木麻黃
植林樹木
Casuarina equisetifolia L.
科名
木麻黃科
習性
常綠大喬木
分佈
中南半島至大洋洲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灰褐色,呈條狀剝落。 成熟株常具明顯的板根。
鯉魚門公園及度假村
木麻黃廣泛分佈於亞洲至大洋洲等地的沿海地 區,常見於海灘和沙丘。株高可達 40m,幹粗 可 達 1m 以 上, 生 長 快 速, 樹 幹 通 直, 常 具 中 央主幹,具板根。根系極發達,具根瘤菌,可 進行固氮作用,能生長於極貧瘠乾燥的環境, 於農林業用途廣泛。 為熱帶至亞熱帶地區常用的綠化樹種,並廣泛用於植林,可改善水土流失嚴 重的劣地環境。其極耐瘠薄的特性,於乾旱和半乾旱地區尤顯重要。耐鹽性 強,適合於濱海地區作防護林,具有良好的抗風效果。材質非常堅硬沈重, 為優良的薪炭材。唯木材容易被蛀蝕,抗腐性弱,易開裂,不適合用於製家 具。種名“equisetifolia ”指其葉似木賊 (Equisetum )。 歸化 趨勢
396
1 2 3 4 5
節間 article
溝槽 furrow 脊 phyllichnia
小枝長可達 30cm,節間長 5-12mm,直徑 0.51mm,易分離,溝槽密披短柔毛。具有鱗狀葉 6-8 片,輪生,長 0.3-0.8mm,呈狹三角形, 枯萎後脫落。
木麻黃科
小枝上凹入的為溝槽,凸起的為脊 / 棱,脊與 鱗狀葉的數量相符。
雌 雄 同 株。 雄 花 序: 穗 狀 花 序 頂 生, 長 1-4cm,花絲長 2-6mm,花藥長 0.6-0.8mm。 雌花序生於側生小枝頂端,呈頭狀。
e a e c a n i r a u s a C
花藥
果序呈球果狀,矩圓形, 長 1.5-2.5cm,由多數翅果組成, 表面披有短柔毛。
成熟後苞片張開
翅果長 5-8mm。
並釋出翅果。
397
園林樹木
粗枝木麻黃
植林樹木
Casuarina glauca Sieber ex Spreng.
科名
木麻黃科
習性
常綠中型喬木
分佈
澳洲
原生種
否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行道樹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粗糙,呈灰褐色, 具縱裂紋。
新翠邨
粗枝木麻黃於香港普遍種植,並與外觀接近的木麻黃相混淆,為錯誤引 入的品種。其與木麻黃差異在於,雌雄異株,樹皮具裂紋,一般不呈條 狀剝落;小枝較長、較粗壯、較雜亂,節間難分離,常可見已枯萎的鱗 狀葉 ( 棕色 ),果序較小。兩者的差異,一般單憑粗略的外觀即可分辨。 原 產 自 澳 洲 東 部 的 沿 海 地 區, 見 於 河 口 的 鹹 淡 水 交 界 處, 或 會 形 成 純 林。 株 高 可 達 20m,幹粗可達 60cm,根部常具吸芽,具根 瘤 菌, 可 進 行 固 氮 作 用。 適 用 於 劣 地 造 林, 可穩固沙丘和河堤。 小枝細長而雜亂, 長 30-100cm。 歸化 趨勢
398
1 2 3 4 5
節 間 長 8-20mm, 粗 0.91.2mm;鱗狀葉 12-17 片, 輪 生, 呈 狹 三 角 形, 長 0.6-0.9mm。
木麻黃科
葉,枯萎後不脫落,仍然 着生於小枝上。此一特徵, 提供了重要的分類依據。
雌雄異株。雄花
果實呈球果狀,近矩圓形,
序:穗狀花序頂
兩端平截,長 9-20mm,由
生, 長 1-4cm,
多數翅果組成。
花藥長約 0.8mm。
翅果長 3.5-5mm。
雌花序生於側生 小枝頂端,呈頭 狀。
399
e a e c a n i r a u s a C
棕色的為已枯萎的鱗狀
園林樹木
赤楊
植林樹木
Alnus japonica (Thunb.) Steud.
科名
樺木科
習性
落葉中型喬木
分佈
東亞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北潭涌
赤楊於中國大陸亦名「日本榿木」, 原產 自 中 國 東 部 至 俄 羅 斯 遠 東 地 區、 朝 鮮 半 島
樹皮初時平滑,呈灰色;
和 日 本 等 地, 原 生 境 為 溫 帶 樹 林、 水 邊、
老後變粗糙,具裂紋,
沼 澤 地 和 沼 澤 樹 林 等。 落 葉 喬 木, 株 高 可
呈深灰黑色。
達 20m, 能 忍 受 長 期 積 水 的 環 境, 為 先 鋒 樹種,具根瘤菌,可進行固氮作用,於土壤 貧瘠的環境仍能生長。生長快速,適用於劣 地造林。於香港亦偶有種植於鄉郊的水邊。 模式標本採自日本,種名“japonica ”亦指 日本。
歸化 趨勢
400
1 2 3 4 5
幼枝披有黃色短柔毛。
單 葉 互 生, 葉 柄 長 2-3cm; 葉 片 呈 披 針 形 至 橢 圓 形, 長 6-12cm, 闊 3-5cm, 葉 面 具 光 澤, 側 脈 7-12 對, 基 部 闊 楔 形,邊緣具細鋸齒,先端漸尖。
樺木科
雌雄同株。雄花序:柔荑花序 生於枝條頂端,長可達 15cm;
葉面
雌花序呈穗狀,長 6-10mm。
e a e c a l u t e B
葉背
果序呈球果狀,木質, 近 橢 圓 形, 長 約 2cm, 由多數小堅果組成。
401
園林樹木
福木
*
植林樹木
Elaeodendron orientale Jacq.
科名
衛矛科
習性
常綠中型喬木
分佈
馬斯克林群島
原生種 常見程度
否
行道樹
* 部份分類學家或傾向將 Elaeodendron 歸入廣義的 Cassine 。
果樹 香港動植物公園
福木又名「東方福木」,產自非洲東部的馬斯 克 林 群 島, 見 於 留 尼 旺 和 毛 里 裘 斯 等 地 的 樹 林。因為受到過度砍伐作木材,天然族群受到
單葉對生,葉片呈橢圓形 至倒卵形,長 5-12cm,闊 2-4cm,邊緣具疏鋸齒。
威 脅。 常 綠 喬 木, 株 高 可 達 20m, 幹 粗 可 達 50cm 以上,為樹冠層植物。其枝葉濃密,果
核果呈橢圓形至紡錘形,
實形如橄欖。種名“orientale ”意為“東方”。
長約 2cm。攝於 10 月。
二歧聚傘花序腋 生, 長 1-4cm; 花 兩性,直徑 5-8mm, 花瓣 5 枚,呈黃綠 色。攝於 5 月。 歸化 趨勢
402
1 2 3 4 5
習性
常綠中型喬木
分佈
廣西、雲南、南亞
帽果衛矛 Euonymus glaber Roxb.
至中南半島 原 生種
否
常 見程 度
行道樹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植林樹木
衛矛科
園林樹木
科名
衛矛科
果樹
e a e c a r t s a l e C
香港動植物公園 單葉對生,葉柄長 5-10mm。 葉片呈倒卵形或橢圓形, 長 8-12cm, 闊 4-5cm, 側 脈 6-9 對, 基 部 楔 形, 葉
本 種 產 自 廣 西 和 雲 南 等 地 海 拔 500-1600m 的混生林,亦見於南亞至中南半島等地的樹 林。 常 綠 喬 木, 株 高 可 達 15m, 幹 粗 可 達
緣 上 部 3/4 具 鋸 齒, 先 端
60cm,樹冠濃密,初夏開花,綠白色的花朵
急尖。
小 巧 精 緻, 點 綴 於 綠 葉 間。 種 名“glaber ” 意為“平滑無毛”。 二歧聚傘花序腋生, 花兩性,直徑 5-7mm, 花瓣綠白色,呈倒卵 形,花盤綠色。
葉背
1 2 3 4 5
歸化 趨勢
403
園林樹木
陽桃
植林樹木
Averrhoa carambola L.
科名
酢漿草科
習性
常綠小喬木
分佈
不詳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呈灰褐色,初時 平滑,老後常可見龜 裂紋,並呈薄片狀剝 落。
陽桃或寫作「楊桃」,可能源於印度次大陸或東南亞一帶。常綠喬木, 株高可達 12m,幹粗可達 50cm 以上,為鄉村常見的果樹。生長緩慢, 喜高溫多濕的環境,適合全日照,亦稍耐陰,土壤須排水良好。其花朵 呈 紫 紅 色, 於 夏 季 時, 密 密 麻 麻 地 生 長 於 樹 幹 上, 精 緻 艷 麗, 不 久 即 結 出 五 星 形 的 果 實, 晶 瑩 通 透, 如 一 個 個 半 透 明的琥珀,是很好的賞 花賞果樹木。屬名“Averrhoa ”是為紀念中古時期的博學家 Averroes (1126-1198)。 陽桃於熱帶地區廣泛栽培作果樹,其果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C,可鮮食, 酸或甜,視乎品種而定。成熟後易腐爛,難以作長途運輸。亦可用於製 果醬和果汁,唯果實含有大量草酸,腎功能較弱者不宜食用,飲用陽桃 汁後或會造成腎衰竭。藥用以果實為主,用於治療咳嗽和喉嚨痛。 歸化 趨勢
404
1 2 3 4 5
片;小葉互生,近橢圓形,長 4-8cm,闊 3-4cm,
小葉柄長 2-4mm,披有短
酢漿草科
葉互生,奇數羽狀複葉,長可達 25cm,具小葉 5-13
柔毛。
基部圓形,兩邊不對稱,先端漸尖。
圓錐花序腋生或幹 生,分枝與花蕾桃 紅色;花兩性,花 冠呈鐘狀,花瓣紫 紅色,長 6-9mm。
具 5 脊,橫切面呈五星形, 成熟時黃色。
果實橫切面
405
e a e c a d i l a x O
漿果呈圓柱狀,長 7-12cm,
園林樹木
大衛李
植林樹木
Davidsonia pruriens F.Muell.
科名
火把樹科
習性
常綠小喬木
分佈
澳洲、斐濟
原生種
否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行道樹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稍粗糙,棕色,稍 呈鱗片狀。
香港動植物公園
大衛李原產自澳洲的東部地區和斐濟,見於海 拔 800m 以下的山坡、氾濫平原,或於低地和 山 麓 沿 河 邊 生 長。 株 高 可 達 10m, 幹 粗 可 達 30cm,適合濕熱的環境,不耐乾旱、不耐寒。 其枝條細長,大型的羽狀葉生於枝頂,遠觀如 一棵樹蕨。花朵細小,粉紅色;大大的果實呈 紫藍色,形如布冧,味酸,可用於製果漿和釀 酒。屬名“Davidsonia ”是為紀念其最初的採 集 人,John Ewen Davidson (1841-1923); 種名“pruriens ”意為“發癢”,指其枝葉的 毛接觸後會讓人發癢。 枝葉密披毛。托葉宿存, 歸化 趨勢
406
1 2 3 4 5
直徑 1.5-3cm,呈心形至 近圓形,邊緣具鋸齒。
葉軸具有 鋸齒狀的翅
葉互生或對生,奇數羽狀複葉,長 50葉緣具不規則的 粗鋸齒和細鋸齒
圓錐花序幹生或 腋 生, 長 可 達 30cm,下垂,花 軸密披毛;花兩 性,呈粉紅色,
e a e c a i n o n u C
長 15-28cm,闊 4-9cm,近無柄。
火把樹科
80cm;小葉 9-19 片,對生,呈狹橢圓形,
直 徑 3-5mm, 無 花瓣。
核果近圓球形, 直徑可達 5cm。
407
園林樹木
平葉杜英
*
植林樹木
Elaeocarpus eumundi F.M.Bailey
科名
杜英科
習性
常綠大喬木
分佈
澳洲
原生種 常見程度
否
行道樹
* 本種的中文名為作者所暫擬。
樹皮平滑,呈灰褐色。
果樹 迪欣湖
本種天然分佈於澳洲的約克角半島、昆士蘭 向南延伸至新南威爾斯州的溫帶雨林和河 邊,垂直分佈於海平面至約 1000m。株高可 達 30m,生長環境以全日照為佳,亦稍耐陰。 新葉呈嫩紅色,初夏時小白花與綠葉掩映, 秋天則結出紫藍色的果實,是富有色 彩變化的植物。種名“eumundi ” 指 其 模 式 標 本 採 集 地, 昆 士 蘭 的 Eumundi。
初春時萌發嫩紅 的新葉。 嫩葉密披絹毛。
歸化 趨勢
408
1 2 3 4 5
單葉互生,葉柄長 3-6cm;葉片呈倒卵形至倒 披針形,長 6-18cm,闊 3-6cm,側脈 6-9 對,
杜英科
邊緣中上部常具鋸齒。
總狀花序幹生,見於無葉的 去年枝條,長 5-8cm;花兩 性,花柄纖細,長約 1cm, 花瓣奶白色,長約 1cm,先 端呈篦齒狀。攝於 5 月。
e a e c a p r a c o e a l E 核果卵形,長約 1.5cm,成 熟時呈紫藍色。攝於 8 月。
409
園林樹木
禿瓣杜英
植林樹木
Elaeocarpus glabripetalus Merr.
科名
杜英科
習性
常綠中型喬木
分佈
中國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樹皮光滑,呈灰色。
果樹 科學園
禿瓣杜英於香港市區偶有 栽 培, 應 為 錯 誤 引 入 的 品 種。 原 產 自 長 江 以 南 各 省,見於海拔 300-1500m 的 常 綠 樹 林。 株 高 可 達 15m, 一 般 呈 小 喬 木 狀, 具 有 中 央 主 幹, 濃 綠 的 樹 冠 常 可 見 數 片 紅 葉。 花 期 夏 季, 白 色 的 小 花 將 樹 葉 間 的 空 隙 都 擠 滿 了, 是 很 好的賞花喬木。
終年可見紅葉。
單葉互生,葉柄長 0.5-1cm。 葉片呈倒披針形,長 8-15cm, 闊 3-4cm,側脈 6-9 對,基部 下延,邊緣具鋸齒,先端急
歸化 趨勢
410
1 2 3 4 5
尖或短漸尖。
花瓣 萼片
總狀花序生於去年枝條 的 葉 腋, 長 5-10cm; 花 兩 性; 花 柄 長 約 5mm; 萼 片 5 枚, 呈 披 針 形, 奶 綠 色, 長 約 5mm, 闊 1.5mm;花瓣 5 片,白色, 長 5-6mm,先端開裂成流 蘇狀。 花瓣脫落後,留下萼片,
杜英科
子房開始發育。
e a e c a p r a c o e a l E
核 果 呈 橢 圓 形, 長 1-1.5cm。
一片花海的盛況。 攝於 6 月。
411
園林樹木
大花杜英
植林樹木
Elaeocarpus grandiflorus Sm.
科名
杜英科
習性
常綠大喬木
分佈
東南亞
原生種 常見程度
否
行道樹 樹皮稍平滑,呈灰色。
果樹 香港迪士尼樂園
大花杜英原產自東南亞一帶的常綠樹林,常沿低海拔的水邊生長。喬木 高 可 達 25m, 適 合 潮 濕 多 雨 的 熱 帶 氣 候, 稍 耐 陰, 不 耐 寒, 幼 株 需 要 較多水份,成長後亦稍耐乾旱。 其葉片狹長,聚生枝頂;花枝纖 細下垂,花朵大而美觀,於熱帶 地 區 偶 有 用 作 觀 賞 樹 木。 種 名 “grandiflorus ”指其花朵大。 單葉互生,常聚生枝頂;葉柄長 1-4cm; 葉片呈狹橢圓形,長 10-20cm,闊 2-5cm, 側脈 8-12 對,基部楔形,邊緣具疏鋸齒, 先端漸尖。 歸化 趨勢
412
1 2 3 4 5
杜英科
總 狀 花 序 腋 生, 長 可 達 15cm; 花 兩 性, 花 柄 細 長, 萼 片 長 約
e a e c a p r a c o e a l E
1.5cm,花瓣長約 2cm。攝於 6 月。
核果近橢圓形,長 2-4cm, 先端常具尖頭。攝於 9 月。
413
園林樹木
水石榕
植林樹木
Elaeocarpus hainanensis Oliv.
科名
杜英科
習性
常綠小喬木
分佈
南中國至中南半島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水 石 榕 與 假 石、 水 池 的 配 搭, 為 香 港 常 見 的 園 林綠化景觀。 樹皮光滑,呈灰白色。
水 石 榕 並 非 榕 屬 品 種, 其 形 態 亦 與 榕 樹 截 然 不 同, 而 是 杜 英 科 的 植 物。 原 產 自 南 中 國 至 中 南 半 島 一 帶 的 河 邊, 株 高 可 達 12m, 幹 粗 可 達 40cm。 其 枝 條 橫 展, 具 有 層 次 感, 葉 片 則 叢 生 枝 端, 初 夏 時 一 朵 朵 鐘 形 的 白 花 懸 掛 於 綠 葉 下, 為 美 麗 的 賞 花 樹 木。 較 喜 濕 潤 的 環 境, 於 香 港 常 種 植 於 水 池 邊 作 點 綴。 種 名 “hainanensis ”指其產自海南。
單葉互生,常聚生枝頂;葉柄 長 1-2cm;葉片呈狹橢圓形,長 6-15cm, 闊 1-3cm, 側 脈 15-30 對,基部楔形,邊緣具鋸齒,先 端漸尖。
歸化 趨勢
414
1 2 3 4 5
花萼呈淡綠色至淡紅 色,披有微柔毛。
杜英科
苞 片 宿 存, 呈 卵 形, 長 1-1.5cm, 具 有 明 顯 的 網 脈,邊緣齒狀。 總狀花序腋生,見於當年 生枝條,長 5-8cm,具花 2-6 朵;花兩性,直徑 3-4cm; 萼 片 5 枚, 呈 狹 披 針 形, 長 1.5-2cm;花瓣 5 枚,白 色,與花萼長度相近,近 倒三角形,先端呈流蘇狀。
e a e c a p r a c o e a l E
內果皮堅硬, 由多數纖維 包覆。
核果呈紡錘形, 長 4-5cm。
415
園林樹木
毛果杜英
植林樹木
Elaeocarpus rugosus Roxb. ex G.Don
科名
杜英科
習性
常綠大喬木
分佈
南中國、印度至東南亞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保護狀況
極 瀕 易 近 危 危 危 危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光滑,呈灰褐色。
毛果杜英於中國見於海南島和雲南,亦分佈 於 印 度 至 東 南 亞 等 地, 原 生 境 為 較 濕 潤 的 低 地 林 和 山 谷。 株 高 可 達 40m, 幹 粗 可 達 2m,具中央主幹,枝條橫展,層次分明,樹 冠常呈圓錐形,樹姿美觀。大大的葉片聚生 枝端,葉下長出小巧的白花,毛絨絨的果實 懸掛枝梢,為香港近年常有栽培的觀賞樹木。
葉柄長 1-3cm,基部腫脹, 披有鏽色微柔毛。
歸化 趨勢
416
1 2 3 4 5
單葉互生,呈倒卵形至倒披針形,長 1528cm,闊 6-10cm,薄革質,側脈 15-18 對, 於葉面凹入,葉背凸起,基部楔形,邊緣 具淺鋸齒,先端急尖。
總狀花序腋生,長 5-12cm,具花 8-12 朵, 總梗、花柄和花蕾披有鏽色絨毛;花兩性,
杜英科
直徑約 2cm。
e a e c a p r a c o e a l E
苞片於花朵 開放後脫落
核果呈橢圓形, 長 2.5-3.5cm, 表面密披絨毛。 內果皮堅硬,呈明顯的疣狀。
417
園林樹木
錫蘭橄欖
植林樹木
Elaeocarpus serratus L.
科名
杜英科
習性
常綠中型喬木
分佈
印度次大陸至東南亞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呈灰褐色,稍粗糙。
太古城
錫蘭橄欖原產自較濕潤的低地林, 株高可達 18m,於熱帶地區常有栽 培。樹性相當強健,根系發達,耐 澇、耐乾旱、耐熱亦耐寒。其花朵 小巧美觀,可吸引不少昆蟲訪花。 果實形如橄欖,可鮮食,唯味道欠 佳,一般鹽漬後才供食用,為斯里 蘭 卡 ( 即 錫 蘭 ) 常 見 的 街 頭 小 食。 種名“serratus ”指其葉緣具鋸齒。 12 月時,果實纍纍。 歸化 趨勢
418
1 2 3 4 5
杜英科
葉背 單葉互生,葉柄長 3-6cm;葉片呈橢圓形至披針形, 長 9-15cm,闊 4-7cm,側脈 6-9 對,邊緣具鋸齒。 即將盛開的花序 總狀花序腋生,長 5-10cm;花兩性,直徑約 1cm, 白色,下垂。
e a e c a p r a c o e a l E
核果呈橢圓形,形如橄欖, 長 3-5cm,成熟時黃綠色。
419
園林樹木
杜英屬
植林樹木
Elaeocarpus sp.
科名
杜英科
習性
常綠喬木
分佈
不詳
原生種 常見程度
否
行道樹 果樹 迪欣湖
本 種 於 香 港 的 公 園、 屋 苑 和 綠 化 地 帶 常 有 栽 培, 或 會 被 標 示 為「 尖 葉 杜 英 」(E.
apiculatus )。其形態介於大花杜英與毛果
葉形變化大,幼株葉常呈 狹橢圓形至狹倒披針形; 成熟株葉片較大,常呈倒 卵形至倒披針形。
杜英之間,部份植株呈現明顯的過渡形態, 葉形變化相當大。整體上與毛果杜英接近, 唯本種的幼枝、花序與果實的毛披較少, 葉片較小,苞片於結果時仍然宿存,而內 果皮的溝紋則與毛果杜英並無顯著差異。 是一個在分類上還有待確認的品種,可能 是園藝雜交種,此處亦予以收錄以供參考。
歸化 趨勢
420
1 2 3 4 5
葉緣的鋸齒
苞片
總狀花序腋生,長可達 15cm,
杜英科
具宿存的葉狀苞片。
e a e c a p r a c o e a l E 核果呈矩圓形,先端圓或具小
內果皮呈疣狀。
尖頭,表面披有絨毛和粉末。
421
E
uphorbiaceae 一 名 源 於 其 模 式 屬 Euphorbia , 而 後 者 則 是 為了表彰 Juba II 的醫生 Euphorbus,他曾經使用大戟屬植 物的乳汁去醫治疾病。
廣義的大戟科包含品種眾多,形態多變,其分類曾經過多次修改。 現 時 的 分 類 傾 向 將 多 個 亞 科 或 族 作 為 獨 立 的 科 處 理, 包 括 本 書 所 收 錄 的 葉 下 珠 科 (Phyllanthaceae, 包 含 Antidesma , Aporosa ,
Bischofia , Bridelia , Glochidion , Phyllanthus ) 和 非 洲 核 果 木 科 (Putranjivaceae,包含 Drypetes , Putranjiva )。當中葉下珠科包含
Euphorbiaceae
約 2,000 個品種,其與大戟科的主要分別在於,前者不具乳汁,子 房每室具胚珠 2 顆;後者常具乳汁,子房每室胚珠為 1 顆。 狹 義 的 大 戟 科 包 含 超 過 6,000 個 品 種, 廣 佈 於 世 界 各 大 洲, 以 熱 帶 地 區 品 種 最 豐 富。 生 境 多 樣, 集 中 於 低 至 中 海 拔 地 區。 喬 木、 灌 木、攀藤、草本或多肉植物,常具白色乳汁。 具 托 葉, 或 演 化 成 刺 狀。 葉 一 般 互 生, 稀 對 生 或 輪 生; 一 般 為 單 葉, 或 呈 掌 狀 分 裂, 稀 呈 掌 狀 複 葉。 花 單 性, 雌 雄 同 株 或 異 株。 花 序 呈 聚 傘 狀、 總 狀、 圓 錐 狀、 叢 生、 單 生, 柱頭 3 枚,為大戟科常 見的特徵。[ 紅背桂 ]
或形成杯狀聚傘花序 / 大戟花序 (cyathium)。 花 細 小, 柱 頭 一 般 為 3 枚。 果 實 常 為 開 裂 的 蒴果,稀為核果或漿果。
大戟科品種常具植物毒素,例如蓖麻毒蛋白 (ricin),為植物世界毒性最強的物質之一, 而其他品種如 Euphorbia , Jatropha 等亦 常 對 人 畜 有 害, 或 具 致 癌 物 質。 另 一 方 面,大戟科品種於世界各地常採用於治療 各種疾病。於其植物體所提取的黃酮類化 合物、鞣質、生物鹼和酚等具醫藥療效。此 一特性,源於其多種多樣的生境,以及為了適 應惡劣環境而生產的次級代謝物 [ 註 1]。 註1
Mwine, J. T., & Van Damme, P. (2011). Why do Euphorbiaceae tick as medicinal plants? A review of Euphorbiaceae family and its medicinal features. Journal of Medicinal Plants Research, 5 (5), 652-662.
受傷後會流出白色 的乳汁,為不少大 戟科品種的特性。 [ 金剛纂 ]
蜜腺 杯狀聚傘花序 雄花
總苞 5mm
杯狀聚傘花序,為大戟屬 (Euphorbia ) 及其近親的特徵。花序由鐘狀或杯狀 的總苞所包裹,上面具 1 至數枚蜜腺,中央為 1 枚雌花,由多數雄花包圍, 雄花僅由 1 枚雄蕊構成。此一花序結構非常細小,一般僅有數毫米,外觀與 單一朵花相近。而杯狀聚傘花序亦可排成聚傘狀或具分枝。[ 一品紅 ]
過往被納入大戟科的品種,現時已修訂為葉下珠科:
葉 下珠
Phyllanthus urinaria
艾膠算盤子
Glochidion lanceolarium 423
大戟科多肉植物 多肉植物是指植物體 ( 葉、莖或根 ) 肉質化,能夠儲存大量水份,以適應乾旱 環境的植物。大戟科的多肉植物主要見於大戟屬,後者包含約 2,000 個品種, 當中約有 1/3 為多肉植物。 這些品種為了適應極其惡劣的生存環境,經歷數千萬年的演化,展現出多種 多樣的形態,極具生態研究價值。部份品種外觀與我們常見的植物完全不同, 反倒更像是外星生物。部份品種外觀則與仙人掌接近,為趨同演化的結果。 這批大戟屬的多肉植物,集中於南非與納米比亞,部份品種亦見於熱帶亞洲 和熱帶美洲。 大戟屬的多肉植物,大致上可分為以下 4 大類: 1. 莖部增粗以儲存更多水份。品種 分佈於世界各地。[ 綠玉樹 ]
2. 為 莖 或 根 高 度 演 化, 大 幅 度 增 厚,以儲存大量水份的品種,部 份品種完全沒有葉片。僅分佈於 非洲南部。
晃玉
Euphorbia obesa
424
鐵甲大戟
Euphorbia clandestina
3. 為托葉演化成刺狀的品種,托葉
4. 為以上 3 種以外的品種。莖幹稍
常為 1 對着生。分佈於非洲南部
呈肉質,具刺。僅見於馬達加斯
向東延伸至泰國等地。[ 火殃簕 ]
加。[ 鐵海棠 ]
習性
常綠中型喬木
分佈
南中國、南亞、
石栗
*
Aleurites moluccanus (L.) Willd.
東南亞、大洋洲 否
原 生種
常 見程 度
行道樹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植林樹木
大戟科
園林樹木
科名
果樹
* 本種的種名於大中華地區常被 誤寫作“moluccana ”。
大戟科
樹皮呈墨綠色至灰色, 光滑,常可見不明顯的 縱裂紋。
e a e c a i b r o h p u E
石栗廣佈於亞洲至大洋洲多國,為常綠喬木,株高可達 20m,幹粗 可達 1m,見於海拔 1000m 以下的闊葉混生林、季風林和雨林。其 樹幹挺直,枝葉濃密而下垂,新葉一片銀色。生長環境須全日照,土 壤須排水良好,生長快速,常種植於公園、屋邨和綠化地帶,亦常用 作行道樹。唯枝條較脆弱,於強風下易折斷,木材耐腐性較差。 石栗為熱帶地區廣泛栽培的樹木品種,樹性頗強健,可作為樹林復育 的先鋒樹種。其果實含油量達 20% 以上,具工業用途,可用於油漆、 肥皂和繪畫等;古時候則用於點蠟燭,故英語名為 candlenut。種子 具毒性,生食會引起腹瀉,烤熟後方可食用。種名“moluccanus ” 指摩鹿加群島。
1 2 3 4 5
歸化 趨勢
425
單葉互生,葉柄長 6-15cm;葉異型,成熟 葉一般呈卵形,長 15-20cm,闊 6-12cm,幼 葉或呈掌狀 3-5 淺裂,具有基出脈 3-7 條, 基部闊楔形至截形,先端漸尖。
葉基具 2 枚圓形的腺體
葉背
葉背密披星狀微柔毛
426
枝葉初時密披黃褐色微柔毛。
圓錐花序頂生,長 15-20cm。 花 單 性, 雌 雄 同 株, 雌 花 與 雄 花 外 觀 相 近; 花 柄 長 3-10mm; 花 萼 裂 片 呈 卵 形, 長約 3mm,先端急尖,背部披 有星狀絨毛;花瓣呈長圓形, 長 6-8mm,闊約 2mm,奶白色。 核果呈不規則的球形,直徑 4-6cm, 表 面 披 有 黃 褐 色 絨 毛,具種子 1-2 顆。
大戟科
e a e c a i b r o h p u E 427
園林樹木
蝴蝶果
植林樹木
Cleidiocarpon cavaleriei (H.Lév.) Airy Shaw
科名
大戟科
習性
常綠大喬木
分佈
南中國、越南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保護狀況
極 瀕 易 近 危 危 危 危
常見程度
果樹
樹 皮 光 滑, 灰 色, 或呈薄片狀剝落。
山尾街
本種的子葉形如蝴蝶,故名「蝴蝶果」。原產自廣西、貴州和雲南等地, 見於海拔 1000m 以下的樹林、山坡和山谷,較喜石炭岩地層,於越南 北部亦有分佈。喬木高可達 25m,枝葉濃密,少見病蟲害,於華南地區 偶有用作綠化樹種。其種子含有豐富的澱粉,加工後可供食用。
葉 柄 長 2-4cm, 兩端腫脹。
歸化 趨勢
428
1 2 3 4 5
圓錐花序頂生,長可達 15cm;花兩性, 雄花與雌花見於同一花序。
大戟科
單葉互生;葉片呈狹橢圓形, 長 10-20,闊 4-6cm,厚紙質, 基部楔形,先端漸尖。
e a e c a i b r o h p u E
葉背
核果近球形, 直徑 3-5cm。
429
園林樹木
*
火殃
植林樹木
Euphorbia antiquorum L.
科名
大戟科
習性
常綠小喬木
分佈
南亞至東南亞
原生種
否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行道樹
常見程度
* 本種或寫作「火殃勒」。
果樹 荔枝角公園
大戟屬包含超過 2000 個品種,本種為大戟屬 的 模 式 種。 原 產 自 印 度、 斯 里 蘭 卡 至 東 南 亞 等 地, 見 於 海 拔 800m 以 下 的 乾 旱 地 區 和 荒 地,亦見於灌叢和樹林。株高可達 9m,幹粗 可達 25cm,莖幹肉質,綠色,具 3 棱,偶呈 4 棱,取代了葉片的功能,可進行光合作用。 其 外 觀 如 仙 人 掌, 為 多 肉 植 物。 株 形 特 別, 可 營 造 獨 特 的 景 觀 天 際 線。 耐 乾 旱, 常 用 作 盆 栽, 亦 可 用 作 綠 籬, 屬 於 低 維 護 的 植 物。 全 株 具 乳 汁, 乳 汁 具 毒 性, 可 刺 激 皮 膚。 莖 幹 具 刺, 應 避 免 種 植 於 路 邊。 種 名 “antiquorum ”意為“古代的”。
莖綠色,粗 5-8cm,內彎,具節, 一 般 呈 3 棱, 偶 呈 4 棱, 邊 緣 具三角狀的鋸齒;葉片集中於 頂部,脫落性。
歸化 趨勢
430
1 2 3 4 5
樹皮灰色,粗糙,稍具縱 裂紋,常於低處分枝。
葉片呈橢圓形,脫落性。
大戟科
杯狀聚傘花序,常為 3-4 個排成聚傘狀, 黃色至黃綠色,總梗長 2-6mm,總苞直徑約 5mm,呈 5 裂。 雄花 雌花
總苞
e a e c a i b r o h p u E
托葉一對着生, 呈刺狀,宿存, 長 3-5mm。
蒴果呈 3 棱狀的球形,直徑 3.5-5mm,成熟後 3 裂。
431
園林樹木
紫錦木
植林樹木
Euphorbia cotinifolia L.
科名
大戟科
習性
常綠或落葉灌木 至小喬木
分佈
熱帶美洲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維多利亞公園
紫 錦 木 原 產 自 熱 帶 美 洲, 主 要 見 於 海 平 面 至 海 拔 1400m 的 常 綠 和 半 落 葉 樹 林。 株 高 可 達 10m,常呈灌木狀,於較乾旱的季節或會落葉。
單葉,3 葉輪生;葉柄 長 3-9cm;葉片呈三角 狀卵形,長 4-9cm,闊 3-6cm,薄紙質。
其紫紅色的葉片美觀,呈三角狀卵形,為常用 的庭園賞葉植物。適合全日照和排水良好的環 境, 日 照 充 沛 時 葉 色 更 美。 全株具乳汁,接觸後可引 致 皮 膚 紅 腫。 乳 汁 具 毒 性,於原產地或會塗於 箭頭上作毒液。
歸化 趨勢
432
1 2 3 4 5
3 葉輪生
葉背蒼綠色
習性
常綠灌木
分佈
馬達加斯加
原 生種
鐵海棠 Euphorbia milii Des Moul.
否
常 見程 度
行道樹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植林樹木
大戟科
園林樹木
科名
大戟科
果樹 鐵海棠為全世界廣泛栽培的園藝植物,唯其 天然族群卻非常狹小,僅見於馬達加斯加, 並受到生境破壞和過度採摘等威脅。為蔓性 灌木,多分枝,株高可達 2m,常用於盆栽; 全株具刺,適合作綠籬。近全年開花,具有 大 量 栽 培 種, 花 色 多 變。 種 名“milii ” 是 為 紀 念 Pierre Bernard Milius (1773-1829),
e a e c a i b r o h p u E
以表彰其於 1821 年將本種引入到法國。 莖幹具不明顯的 3-5 棱, 密披尖銳的硬刺。 苞片
杯狀聚傘花序排成二 歧聚傘狀,近頂生, 總 梗 長 4-7cm, 苞 片 2 枚, 呈 腎 形, 直 徑 1-1.5cm。 單葉互生,聚生枝頂; 葉片呈倒披針形,長 2-10cm, 闊 1-3cm, 基部楔形,先端鈍。
1 2 3 4 5
歸化 趨勢
433
園林樹木
金剛纂
植林樹木
Euphorbia neriifolia L.
科名
大戟科
習性
常綠小喬木
分佈
印度
原生種
否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行道樹
常見程度
果樹 金 剛 纂 ( 粵 音: 轉 2) 原 產 自 印 度 較 乾 旱 貧 瘠的環境。常綠喬木,或呈灌木狀,株高可 達 8m,幹粗可達 15cm,外觀與火殃簕稍 接近,唯樹冠上的葉片宿存。為多肉植物, 耐乾旱,可生長於瘠薄的沙石地。於民間, 其 根 部 或 會 混 合 黑 胡 椒 並 用 於 治 療 蛇 咬。 唯乳汁具毒性,可至發炎及起泡。 單葉互生,聚生枝頂,宿存,肉質,呈倒披 針形,長 6-18cm,闊 2-4cm,基部楔形,先 端圓,葉脈不明顯。
托葉呈刺狀, 長 2-3mm。
歸化 趨勢
434
1 2 3 4 5
莖幹近圓形,可見葉痕 呈螺旋狀排列。
杯狀聚傘花序近頂生,直徑約 5mm,
大戟科
受傷後,會流出白色的乳汁。
呈聚傘狀;花單性,雌雄同株。
Euphorbia neriifolia ‘Cristata’
本種或稱作「麒麟角綴化」。在多肉植 物中,「綴化」指植物生長出現變異, 植物體呈雞冠狀或扁平的扇形。
e a e c a i b r o h p u E
麒麟掌
435
園林樹木
一品紅
植林樹木
Euphorbia pulcherrima Willd. ex Klotzsch
科名
大戟科
習性
常綠或落葉灌木 至小喬木
分佈
墨西哥、 瓜地馬拉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一品紅原產自墨西哥和瓜地馬拉的熱帶落葉樹林、具季節性的乾樹林和溝 谷。株高可達 5m,常呈灌木狀,其花朵於聖誕節前後大量綻放,鮮紅色的 苞片成為庭園、住宅和公園最奪目的色彩,渲染出聖誕的歡樂氣氛,故又 常稱作「聖誕花」。栽培環境可全日照或半日照,株型細小,常用作盆栽。 於熱帶至亞熱帶地區廣泛栽培,具有非常重要的經濟價值。
腺體
總苞
杯狀聚傘花序數個生於枝頂,具數枚紅色的 葉狀苞片;總苞淡綠色,高 7-9mm,先端 5 裂; 具 1-2 枚腺體,黃色,扁唇狀,長 4-5mm。
Euphorbia pulcherrima ‘Ecke White’ 具 有 乳 白 色 的 苞 片。 相片中綠色的為葉片,
歸化 趨勢
436
1 2 3 4 5
白色的為苞片。
習性
常綠小喬木
分佈
非洲
原 生種
綠玉樹 Euphorbia tirucalli L.
植林樹木
大戟科
園林樹木
科名
否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行道樹
常 見程 度
大戟科
果樹
莖幹肉質,圓柱狀,綠色, 多分枝。 單葉互生,脫落性,僅見於 新生的枝條;呈線狀矩圓形,
綠玉樹廣佈於非洲大陸,北起埃塞俄比亞,向南 延伸至南非均可發現其野生族群。株高可達 10m 以上,幹粗可達 25cm,或呈灌木狀,常見於較 乾旱的灌叢和稀樹草原。
長可達 1.5cm,闊 1-2mm。
綠玉樹對於瘠薄的土壤適應性非常強,可種植於 沙 丘 上, 以 防 止 水 土 流 失。 為 了 適 應 乾 旱 的 氣 候,綠玉樹的莖幹逐漸演化成肉質,一枝枝綠色 的枝椏,形如珊瑚,頂部着生稀疏的葉片。全株 具乳汁,乳汁毒性強,可灼傷皮膚,接觸眼睛後 或會致盲。乳汁亦可提取成生物柴油,為能源植 物,適合於較乾旱的發展中國家大量種植。
1 2 3 4 5
歸化 趨勢
437
e a e c a i b r o h p u E
香港公園溫室
園林樹木
三角霸王鞭
植林樹木
Euphorbia trigona Mill.
科名
大戟科
習性
常綠灌木
分佈
熱帶非洲
原生種 常見程度
否
行道樹 果樹 本種於臺灣亦名「彩雲閣」, 或原產自熱帶非洲。株高可 達 3m, 呈 灌 木 狀, 莖 幹 肉 質,分枝緊密排列,直立。 其外觀與火殃簕稍接近,唯 莖幹不具節,常可見少量葉 片着生。為多肉植物,耐乾 旱,稍耐陰,不耐霜凍,適 用於盆栽。
莖 幹 綠 色, 肉 質, 具 3-4 棱;托葉呈刺狀, 宿存;單葉互生,沿分 枝 的 棱 脊 生 長, 呈 倒 披針形,長 1.5-3cm。
紅彩雲閣 為葉片呈紅色的品種。 歸化 趨勢
438
1 2 3 4 5
習性
落葉大喬木
分佈
巴西
原 生種 常 見程 度
橡膠樹 Hevea brasiliensis (Willd. ex A.Juss.) Müll.Arg.
否
植林樹木
大戟科
園林樹木
科名
行道樹
掌狀複葉互生,具小葉 3 片; 葉柄長 5-15cm;小葉呈橢圓
果樹
形 至 倒 卵 形, 長 10-20cm,
大戟科
闊 4-8cm, 側 脈 10-18 對, 基部楔形,先端漸尖。
e a e c a i b r o h p u E
香港公園溫室
橡膠樹原產自阿馬遜雨林,見於河邊和氾濫平原,種名 “brasiliensis ”即指其產自巴西。株高可達 40m,幹粗 可達 1m 以上,適合潮濕多雨的氣候。其果實成熟後,會 爆開並將種子彈至遠處,種子可浮水並經水流而傳播。種 子具毒性,經處理後可食,為原住民的重要食物。 為重要的經濟樹種,可於樹幹割取乳汁,並製成橡膠。最 初於 18 世紀,英國人發現橡膠能夠將用鉛筆寫的字跡擦 去,就將其稱為 rubber。此外,所製橡膠還具有高度的 彈性、防水、不導電,而且非常耐用。可製成輪胎、膠喉、 膠鞋等。橡膠樹於 19 世紀引種至東南亞,其後大量種植, 葉背
並將橡膠出口至世界各地,成為重要的經濟作物,改寫了 近代東南亞的經濟史。
1 2 3 4 5
歸化 趨勢
439
圓錐花序腋生,或生 於已脫落的葉片腋 部, 長 10-20cm; 花 單 性, 見 於 同 一 花 序,於分枝末端排成 聚傘狀。原產地花期 8-11 月。( 本種的花 與果均於 1 月攝於新 加坡動物園 )
蒴果呈不規則的圓球狀,直徑 4-6cm, 具 3 條縱溝,成熟後開裂,具種子 3 顆。 原產地果實於 4-5 月成熟。 已開裂的蒴果。
內果皮為堅硬的木質。
4 40
種子呈圓形至橢圓形,長 2-2.5cm。
習性
半落葉大喬木
分佈
南美洲
響盒子 Hura crepitans L.
植林樹木
大戟科
園林樹木
科名
否
原 生種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行道樹
常 見程 度
果樹
樹皮灰色,密佈尖銳 的硬刺。
大戟科
e a e c a i b r o h p u E
香港迪士尼樂園
「響盒子」這個有趣的名字,源於 其果實形如南瓜狀的盒子,搖晃時 會發出聲音。古時候亦會用來裝用
單葉互生,葉柄長 8-20cm;葉片呈心形, 長 10-20cm,闊 5-10cm,紙質,側脈 10-15 對,基部心形,邊緣具淺鋸齒,先端漸尖。
於吸墨的幼沙,故名「沙盒樹」。 原產自阿馬遜雨林,常沿水邊和氾 濫的低地生長。呈半落葉習性,於 熱 帶 地 區 或 為 常 綠 樹, 株 高 可 達 40m 以上,樹幹挺直,粗可達 1m 以上,密佈尖銳的硬刺。具乳汁, 乳汁毒性強,接觸眼睛可致盲。生 長快速,從發芽至 4m 高,僅需 2 年。能夠適應沼澤環境,可用於濕 地生態復育。
葉背
1 2 3 4 5
歸化 趨勢
4 41
柱頭
花柱
雌花序 雄花序
雌花單朵腋生,常着生於雄花序旁邊;花梗長 1-2cm, 於結果時延長;花柱筒長 2-5cm,柱頭呈盤狀,暗紫紅色, 直徑 1.5-2.5cm,呈輻射狀開裂成 10 數條裂片。
花 單 性, 雌 雄 同 株。 雄 花 序: 柔
雄花:花絲與藥隔聯合
荑 花 序 頂 生, 圓
成圓柱狀,長 4-10mm,
柱狀,頂部收窄,
於花序下部的較長。
長 3-5cm,總梗長 可達 10cm。
蒴果木質,呈扁圓形,南瓜狀,直徑 6-9cm;具有 粗壯的柄,長可達 6cm;成熟後沿分果爿開裂。
4 42
習性
落葉小喬木
分佈
熱帶美洲
原 生種
麻瘋樹 Jatropha curcas L.
否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行道樹
常 見程 度
植林樹木
大戟科
園林樹木
科名
葉 片 外 觀 近 卵 圓 形, 紙 質, 長 8-15cm, 掌 狀 3-5
大戟科
果樹
單葉互生,葉柄長 6-15cm;
淺裂,具有基出脈 5-7 條。
麻瘋樹見於熱帶美洲一帶的乾旱地區,唯確 實的原產地已難以確認。小喬木,株高可達 8m,極耐乾旱,能夠生長於沙漠地區。全株 具毒性,當地人或會將其種子小心處理後再 食用。古時候,其樹皮則用於醫治麻瘋。種 子 含 油 量 達 20-40%, 可 加 工 成 生 物 柴 油, 亦可用於製肥皂及其他工業用途。
e a e c a i b r o h p u E
樹皮光滑,呈黃褐色, 稍具金屬光澤。
蒴果圓球形,直徑 2.5-3cm, 成熟時黃色。
1 2 3 4 5
歸化 趨勢
4 43
園林樹木
變葉珊瑚花
植林樹木
Jatropha integerrima Jacq.
科名
大戟科
習性
常綠灌木
分佈
西印度群島
原生種
否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行道樹
常見程度
果樹 本種分佈於西印度群島一帶,可能原產自 古巴。灌木高可達 5m,多分枝,葉形變 化大,琴葉形品種或稱為「琴葉珊瑚」。 適合日照充沛的環境,全年可見花。為熱 帶至亞熱帶地區廣泛栽培的觀賞植物。
單葉互生;琴葉形品種葉片呈琴形至 倒卵狀矩圓形,長 6-15cm,闊 3-6cm, 基部近圓形,常呈淺裂,先端短漸尖。 歸化 趨勢
444
1 2 3 4 5
幼葉
戟葉形品種,葉片呈掌狀 3 淺裂或深裂。
雌花
大戟科
聚傘花序近頂生,長可達 20cm;花單性, 雌雄同株;花瓣 5 枚,橢圓形至倒卵形, 長約 1cm;雄花具雄蕊 10 枚;雌花稍大, 具 3 個心皮,花柱 3 枚,於中上部呈 2 裂。
粉花琴葉珊瑚 Jatropha integerrima ‘Rosea’ 具有粉紅色的花朵。
e a e c a i b r o h p u E
雄花
蒴果近圓球形,直徑約 1cm。
4 45
園林樹木
珊瑚花
植林樹木
Jatropha multifida L.
科名
大戟科
習性
常綠或落葉灌木 至小喬木
分佈
西印度群島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單葉互生,葉柄長 10-
果樹
25cm;葉片外觀呈圓形, 直 徑 15-30cm, 呈 掌 狀 9-11 裂。
香港動植物公園
托葉細裂成絲狀。 聚傘花序頂生或近頂生, 總梗長 14-30cm;花單性, 雌雄同株;花冠橙紅色, 直徑 1-1.5cm。
珊瑚花的原產地難以確認,現時一般認為其產 自西印度群島一帶。常綠或落葉習性,株高可 達 7m,莖幹稍呈肉質。其葉片獨特,呈掌狀 深裂;花色艷紅,於原產地全年可見。為良好 的蜜源植物,適用於誘蝶。現時於熱帶至亞熱 帶地區廣泛栽培作觀賞植物,並於世界各地歸 化。種名“multifida ”指其葉片多裂。
歸化 趨勢
4 46
1 2 3 4 5
蒴果近圓球形至橢圓形, 直徑約 3cm。
習性
落葉灌木
分佈
熱帶美洲
原 生種
佛肚樹 Jatropha podagrica Hook.
否
常 見程 度
行道樹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植林樹木
大戟科
園林樹木
科名
大戟科
果樹
單葉互生,葉柄長 6-10cm; 葉片盾狀着生,外觀呈圓 形,長 10-20cm,掌狀 3-5 裂,掌狀脈 6-9 條。
佛肚樹擁有膨大的幹基,狀如佛肚,株形獨特趣 物園不可或缺的收藏。原產自瓜地馬拉和洪都拉 斯 等 地, 見 於 乾 旱 的 石 坡。 株 高 可 達 2m,極耐乾旱,常用作盆栽。其花 朵呈鮮艷的紅色,狀如珊瑚,故於 臺灣亦稱作「珊瑚油桐」。為蜜源 植物,可吸引大量昆蟲訪花。 花 序 頂 生, 長 可 達 30cm, 為 二歧或三歧的聚傘花序,外 觀呈傘房狀;總梗粗壯, 長可達 20cm,分枝呈紅色; 花瓣 5 枚,矩圓形,橙紅 色,長 4-6mm。蒴果矩圓形, 長 1.5-2cm,具 3 條縱溝。
1 2 3 4 5
歸化 趨勢
4 47
e a e c a i b r o h p u E
怪,成為熱帶地區廣泛栽培的植物,也是熱帶植
園林樹木
中平樹
植林樹木
Macaranga denticulata (Blume) Müll.Arg.
科名
大戟科
習性
常綠中型喬木
分佈
南中國、南亞、 東南亞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樹平灰色,稍平滑。
西九文化區
中平樹原產自熱帶亞 洲 多 國, 見 於 海 拔 1300m 以 下 的 山 林。 株 高 可 達 15m, 稍 耐 陰, 生 長 快 速, 為 次 生 林 的 先 鋒 樹 種, 適 用 於 林 地 生 態 復 育。 種 名“denticulata ” 指其葉緣具鋸齒。
幼葉邊緣具鋸齒 枝葉初時披有鏽色或黃 褐色絨毛。托葉披針形, 長 6-8mm。
歸化 趨勢
4 48
1 2 3 4 5
托葉
單 葉 互 生, 葉 柄 長 5-18cm; 葉 片盾狀着生,呈三角狀卵形,長 15-25cm,厚紙質,基部近截形, 先端漸尖。
大戟科
葉背密披柔 毛,可見明顯 的掌狀脈。
花單性,雌雄異株。圓錐花序腋生 或生於無葉的老枝,長可達 10cm。
Macaranga sampsonii
為香港原生的小喬木,原產自南中國 和 越 南 北 部, 株 高 可 達 8m, 模 式 標 本採自廣東鼎湖山。葉片與中平樹相 近,唯葉緣具有較明顯的鋸齒。
4 49
e a e c a i b r o h p u E
鼎湖血桐
園林樹木
血桐
*
植林樹木
Macaranga tanarius (L.) Müll.Arg.
科名
大戟科
習性
常綠小喬木
分佈
南中國、日本、 南亞、東南亞、 大洋洲
原生種
是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 本種於香港一般採用學名 Macaranga tanarius var. tomentosa 。
本 種 廣 泛 分 佈 於 亞 洲 東 南 部 至 大 洋 洲, 於 東 南 亞 一 帶 見 於 受 到 干 擾 的 龍 腦 香 林、 低 地 林 至 高 山 林, 較 喜 沙 石 地; 也 是 香 港 最 常 見 的 樹 木 之 一, 於 低 海 拔 的 荒 地、 村 邊、 林 緣、 水 邊 和 濱 海 地 區 常 大 片 叢 生。 為 先 鋒 樹 種, 萌 芽 力 強, 可 用 於 熱 帶 地 區 的 林 地 復 育。 其 枝條折斷後會流出 樹 液, 氧 化 後 呈 紅
樹皮平滑,呈灰色至
色,故名「血桐」。
灰白色。於枝條接合 處常可見皺折。
喬木高可達 12m,幹 粗 可 達 40cm, 生 長 快 速, 於 理 想 的 生 境
幹髓部份的樹液,
下 1 年 可 長 高 2m。
氧化後呈殷紅色。
需 要 陽 光 充 足 和 排 水 良 好 的 環 境, 不 耐 寒, 耐 陰 性 差。 枝 條 較 脆 弱, 於 強 風 下 易 折 斷。 葉 形 獨 特, 呈 卵 圓 形, 如 大 象 的 耳 朵, 適 用 作 賞 葉 植 物。 為 多 用 途 的 民 族 植 物, 木 材 用 作柴薪或供建築用,葉片用於包裹食物。 歸化 趨勢
450
1 2 3 4 5 托葉呈卵形,長 1.5-3cm。
不適用
單葉互生,葉柄長 10-30cm; 葉片呈卵圓形,長 16-30cm, 紙質,基部圓形,盾狀着生, 具有掌狀脈 7-12 條。 葉緣的疏鋸齒。
大戟科
雄花序
e a e c a i b r o h p u E
葉背密佈顆粒狀腺體。 雌 雄 異 株。 雄花序具分 枝,呈圓錐狀,
苞片
長 可 達 15cm; 苞 片闊卵形,長 3-5mm, 披柔毛;每枚苞片具雄花約 11 朵。
蒴果 2-3 室,直徑 1-1.5cm, 表面具軟刺。
451
園林樹木
白楸
植林樹木
Mallotus paniculatus (Lam.) Müll.Arg.
科名
大戟科
習性
常綠小喬木
分佈
南中國、南亞、 東南亞、大洋洲
原生種
是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白楸為香港野外常見的樹木品種,廣佈於亞洲 東南部至大洋洲一帶的山林、灌叢和次生林。 株高可達 12m,幹粗可達 30cm,生長快速, 樹冠呈傘形,葉片常集中於頂部。喜陽光,不 耐陰,為荒地的先鋒樹種。葉背白色,於微風 下翻起,故英語名為 Turn in the Wind。
樹皮稍平滑,呈灰褐色。
幼枝與嫩葉密披黃褐色 星狀絨毛。 葉基處具有 2 枚盤狀的 腺體,常可吸引螞蟻到 訪。 葉基稍呈 盾狀着生
歸化 趨勢
452
1 2 3 4 5
不適用
大戟科
單葉互生,葉柄長 5-15cm;葉片呈三角狀卵形或菱狀卵形, 幼葉則常呈掌狀 3 淺裂,厚紙質,長 8-15cm,闊 5-10cm, 基部闊楔形至截形,先端漸尖,具有基出脈 3-5 條。 葉背披有灰白色絨毛。
e a e c a i b r o h p u E 雌花序
雄花序
雌雄異株。花序頂生或腋生,呈圓錐狀,長 10-25cm。 雄花:數朵叢生,花梗長 2-3mm,無花瓣,萼片 3-4 枚, 呈卵形,長 2-3mm,雄蕊 50-60 枚。雌花:萼片 4-5 枚, 花柱 3 枚,長約 3mm。
453
蒴果 3 室,直徑約 1cm, 密披絨毛,表面具軟刺。
白背葉 Mallotus apelta 為 香 港 原 生 種, 原 產 自 南 中 國 至 越 南 一 帶。 小 喬木高可達 6m,葉形與 白 楸 稍 接 近, 唯 葉 基 不 呈 盾 狀 着 生, 邊 緣 具 有 明顯的鋸齒。
454
習性
常綠或落葉中型喬木
分佈
臺灣、琉球群島、
墨鱗 Melanolepis multiglandulosa (Reinw. ex Blume) Rchb. & Zoll.
菲律賓、泰國至 太平洋群島 原 生種
否 行道樹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 見程 度
植林樹木
大戟科
園林樹木
科名
葉 片 呈 卵 狀 三 角 形, 長 10-25cm,邊緣具鋸齒。
大戟科
果樹
單葉互生,葉柄長 5-15cm; 大涌橋路
墨鱗主要見於太平洋西部的島嶼,原生境為 次生林、林緣和灌叢,亦偶見於原生林和沼 澤林。為臺灣低至中海拔常見的樹木品種, 於當地亦名「蟲屎」,或源於其葉片的褐色 毛,如昆蟲的糞便。喬木高可達 20m,幹粗 可達 60cm,於熱帶地區為常綠樹,全年可開 花;於香港和臺灣則呈落葉習性,花果期集
e a e c a i b r o h p u E
中於 4-8 月。
花萼
雌雄異株,稀同株。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長 10-40cm。 雄花:直徑 8-13mm,花梗長 5-10mm,萼片奶黃色,呈卵形, 長 4-6mm,無花瓣,雄蕊 150-250 枚。
1 2 3 4 5
歸化 趨勢
455
園林樹木
蓖麻
植林樹木
Ricinus communis L.
科名
大戟科
習性
常綠灌木至小喬木
分佈
東非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於大嶼山所見的野生蓖麻。
果樹
樹 皮 光 滑, 灰 黃 色 至 灰 褐 色,可見明顯的皮孔。
蓖 ( 粵音:卑 ) 麻屬僅包含 1 種,原產自東非一帶,唯 確 實 的 原 產 地 已 無 法 確 認。 呈 灌 木 狀, 於 部 份 地 區 可 長成高達 10m 以上的小喬木。喜全日照環境,耐熱而 不耐寒,現時於熱帶至亞熱帶地區廣泛歸化,常見於村 邊、林緣、荒地、水邊和路邊,對各種土壤適應性強。 於香港則主要見於新界地區,村邊偶然可見野生族群。 蓖麻為世界知名的劇毒植物,其種子具有蓖麻毒蛋白, 對人畜有害,吞食十數顆可致命。部份國家更開發蓖麻 作生化武器。蓖麻籽含油量高,可提取蓖麻油 (castor oil),具工業用途,可用於生產肥皂或用作潤滑劑;古 時候則用作輕瀉劑。 歸化 趨勢
456
1 2 3 4 5
托 葉 脫 落 後, 於 枝條上留下環痕。
托葉
沿葉柄着生的腺體
葉柄頂端的 盤狀腺體
大戟科
幼枝與葉柄呈淡紫紅色,初時披有白色粉末; 托葉合生,長 2-3cm,脫落性;葉柄長 2040cm,先端具 2 枚盤狀腺體,下部亦具腺體。
紅葉蓖麻
e a e c a i b r o h p u E
Ricinus communis ‘Sanguineus’ 為用於觀賞的園藝品種, 具有紅色的莖和葉。
單葉互生;葉片呈掌狀 5-12 裂, 直徑 30-50cm,邊緣具鋸齒。
457
雌花
雄花 花單性,雌雄同株。圓錐花序頂生,長 可達 30cm;雄花:生於花序下部,花柄 長 5-15mm,花萼裂片呈三角狀卵形,長 5-10mm,無花瓣;雌花:生於花序上部, 花柱 3 枚,呈 2 裂,紅色。
蒴果呈橢圓形至卵 形,長 1.5-2.5cm, 3 室,表面常具有 長約 5mm 的軟刺。 種子近橢圓形,稍扁平, 長 8-15mm,表面平滑, 具斑紋。
458
習性
落葉中型喬木
分佈
東亞
原 生種
烏
*
Triadica sebifera (L.) Small
植林樹木
大戟科
園林樹木
科名
是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行道樹
常 見程 度
果樹
* 本 種 於 香 港 一 般 採 用 學名 Sapium sebiferum , 唯 現 時 的 分 類學家一般 傾 向 將 東 亞 地 區 的 3 個 烏桕屬品種 修 正 為 Triadica [ 註 1 ] 。
大戟科
樹皮灰色,具縱裂紋。
e a e c a i b r o h p u E
烏桕見於黃河以南各省,日本亦有分佈。原生境為海拔 1700m 以下的疏林和河邊。株高可達 15m,幹粗可達 60cm,對各種土 壤適應性強,稍耐水濕,耐寒性強,能適應亞熱帶至溫帶氣候。 種名“sebifera ”指其果實具油脂。 烏桕於東亞地區廣泛栽培,其葉片呈獨特的菱形,於秋天時開始 轉紅,是優良的賞葉植物。白色的種皮則用於製蠟燭和肥皂,為 重要的經濟作物。根皮可入藥,用於消腫和治療毒蛇咬傷。果實 為雀鳥所喜食,可用於本地生態復育。
註1
Esser, H. J. (2002). A revision of Triadica Lour. (Euphorbiaceae). Harvard Papers in Botany, 17-21.
1 2 3 4 不適用 5
歸化 趨勢
459
單葉互生,葉柄長 3-6cm;葉片呈菱形或 菱狀卵形,長 4-8cm,紙質,側脈 4-8 對。 葉柄頂端具有 2 枚腺體
花單性,雌雄同株。總狀花序頂 生,長可達 35cm,雌花生於下 部,雄花生於較上部。
460
大戟科
蒴果近球形或梨狀球形,直徑 1-1.5cm, 3 室,成熟時黑色。種子扁圓形,長約 8mm,黑色,表面披有白色蠟質的種皮。 冬季落葉前,葉色轉紅。攝於 12 月。
Triadica cochinchinensis (syn. Sapium discolor)
e a e c a i b r o h p u E
山烏
為香港原生的烏桕屬植物,株高可達 25m,分佈於中國、印度至印尼等多 國。與烏桕相比,具有較狹長的葉片。
461
園林樹木
木油樹
植林樹木
Vernicia montana Lour.
科名
大戟科
習性
常綠或 落葉中型喬木 中國、中南半島
分佈
否
原生種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光滑,呈灰白色。
木油樹又名「木油桐」或「千年桐」, 原產 自南中國至中南半島,見於海拔 1600m 以下 的 疏 林。 株 高 可 達 20m, 幹 粗 可 達 80cm, 一 般 為 常 綠 樹, 於 較 冷 的 氣 候 或 呈 落 葉 習 性。種名“montana ”指其生長於山上。 木油樹為早年較重要的經濟林木品種,種子 含油量高,可提取作乾性油,即「桐油」, 適用於繪畫和油漆等。其 花 朵 漂 亮, 於 5 月 時 盛放,漫山遍野一片 雪 白, 不 久 即 一 地 落 花, 如 飄 雪 般 鋪 滿地面,故有「五月 雪」之稱。
歸化 趨勢
462
1 2 3 4 5
葉柄頂端具有 2 枚杯狀腺體
單 葉 互 生, 葉 柄 長 8-20cm; 葉 片 呈 心 形、卵形或掌狀 3-5 裂, 長 10-20cm, 基 部心形至截形。 裂片之間的盤狀腺體
大戟科
花單性,雌雄異株,稀同株;聚傘花序排成頂生的傘房狀圓錐花序;雄花: 花萼長約 1cm,2-3 裂,花瓣倒卵形,白色,長 2-3cm,雄蕊 10 枚,花絲淡 黃色或紅色,外輪離生,內輪中下部合生;雌花:花柱 3 條,2 裂。 雄花
e a e c a i b r o h p u E
花萼
雌花
核果近卵形,長 3-5cm, 具 3 條縱棱,表面具網 狀皺紋,種子 3 顆。
463
園林樹木
桂葉黃梅
植林樹木
Ochna kirkii Oliv.
科名
金蓮木科
習性
常綠灌木
分佈
非洲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圓錐花序生於側生小枝
果樹
頂 端, 具 花 3-15 朵; 花 兩 性; 萼 片 近 橢 圓 形, 長 1-1.5cm, 於 結 果 時 轉 紅;花瓣 5 枚,鮮黃色, 長 1.5-2.5cm, 倒 卵 形, 基部收窄成爪狀;雄蕊長 約 1cm,常內彎。
金蓮木屬包含約 80 個品種,分佈於熱帶非洲至熱帶亞洲的樹林。其果實 外觀獨特,形如米奇老鼠,英語亦將其統稱為 Mickey-mouse plants。 本種天然分佈於莫三比克、肯亞和坦桑尼亞,見於海拔 600m 以下的常 綠樹林和灌叢。其鮮黃色的花朵,搭配暗紅色的果實,點綴於濃綠的葉 片間,色彩鮮明,逐漸成為近年受歡迎的觀賞花卉。種名“kirkii ”是為 紀念蘇格蘭探險家 Sir John Kirk (1832-1922)。 單葉互生,近無柄;葉片呈矩圓形,長 6-11cm, 闊 2.5-4.5cm,革質,邊緣具黑色的尖刺。
本種在分類上還存在模糊之 處, 部 份 分 類 學 家 傾 向 將 此 一品種列為 O. thomasiana 的 同 義 名。 唯 後 者 花 瓣 呈 橢 圓 形, 基 部 不 呈 爪 狀; 本 種 花 瓣 呈 倒 卵 形, 基 部 收 窄 成 爪 狀。 兩 者 應 列 作 獨 立 的 品 種 歸化 趨勢
46 4
1 2 3 4 5
處理為佳。
小核果
花托
金蓮木科
結果時,花托擴大並包覆果實;果實為小核果, 近橢圓形,長 8-10mm。
葉緣的尖刺
e a e c a n h c O
鼠眼木 Ochna serrulata 原 產 自 非 洲 南 部, 灌 木 高可達 3m。與桂葉黃梅 相 比, 具 有 較 狹 長 的 葉 片。 為 熱 帶 地 區 十 分 受 歡迎的觀花觀果植物。
465
園林樹木
秋楓
植林樹木
Bischofia javanica Blume
科名
葉下珠科
習性
常綠或 半常綠大喬木
分佈
中國、南亞、 東南亞、大洋洲
原生種
是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幼株樹皮較皮滑,橙褐 色,成長後逐漸呈薄片 狀剝落。
放馬莆
秋楓廣佈於熱帶亞洲至大洋洲多國,主要見於常綠樹林和季風林。株高可達 40m,幹粗可達 4m,生長頗快,樹幹通直,樹冠濃密,終年可見紅葉。生 長環境須全日照,稍耐積水,可用作風景樹和行道樹。嫩葉可供蔬菜食用, 果可食或供釀酒,也是雀鳥所喜食的野果。 木材厚重,可用於建築。種名“javanica ” 指爪哇,為模式標本的採集地。 秋楓的株形秀美,壽命長,可達數百年, 為南中國重要的鄉土樹種,於村邊常可見 百年老樹。本種於臺灣則稱作「茄苳」, 村民常於老茄苳樹下修建土地廟作供奉, 稱為「茄苳公」,為民間膜拜的聖樹。 歸化 趨勢
466
1 2 3 4 5
不適用
葉片脫落前轉紅,全年可見紅葉。
稍肉質,基部闊楔形,側脈 5-8 對。 雌花序長 15-30cm,下垂; 雌花具花柱 3-4 條,線形。
雄花序
雌花序
雌 雄 異 株。 圓 錐 花序腋生。雄花序 長 8-20cm,花軸披微 柔 毛; 雄 花 直 徑 2-3mm, 萼片膜質,近圓形,無花瓣。
果實漿果狀,扁圓形, 直 徑 7-14mm, 成 熟 時 黃褐色。
467
e a e c a h t n a l l y h P
葉緣的疏鋸齒。
小葉呈橢圓形,長 8-15cm,闊 4-8cm,
葉下珠科
葉互生,3 出複葉;葉柄長 8-18cm;
園林樹木
重陽木
植林樹木
Bischofia polycarpa (H.Lév.) Airy Shaw
科名
葉下珠科
習性
落葉中型喬木
分佈
中國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於港鐵上水站外,可見多 棵重陽木。冬季時,禿枝
果樹
向天。 樹皮黑褐色,具淺縱裂紋, 或呈薄片狀剝落。
重陽木原產自秦嶺和淮河以南各省,見於 海拔 1000m 以下的山林。落葉喬木,株 高可達 15m,幹粗可達 50cm,可栽培作 行道樹。木材呈紅褐色,可用於建築和製 家具。果實含油量高,可提取作潤滑油。 種名“polycarpa ”指其果實多。 重陽木於香港偶然可見,其與秋楓外觀相 近。唯本種小葉片紙質,基部圓形至淺心 形;而秋楓小葉片稍呈肉質,基部闊楔形, 可資分辨。
歸化 趨勢
468
1 2 3 4 5
落葉前,葉片轉紅。
葉緣具細鋸齒。
葉下珠科
葉互生,3 出複葉;葉柄長 7-15cm;小葉呈卵形,長 5-10cm, 闊 3-6cm,紙質,基部圓形至淺心形,側脈 4-7 對。
e a e c a h t n a l l y h P
雌雄異株。總狀花序生於當 年枝或去年枝條的下部,長 雄花序 6-14cm。
果實呈漿果狀,圓球形, 雌花序
直 徑 5-7mm, 成 熟 時 黃 褐色。
469
園林樹木
土蜜樹
植林樹木
Bridelia tomentosa Blume
科名
葉下珠科
習性
常綠灌木至小喬木
分佈
中國、南亞、 東南亞、大洋洲
原生種
是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土蜜樹可說是香港低海拔地區最常見的野 生樹木,於荒地和路邊常可看見其幼苗。原
樹皮稍粗糙,呈灰褐色。
產自熱帶亞洲至大洋洲等廣泛地區的季風 林、 常 綠 或 落 葉 樹 林, 於 原 生 林 和 次 生 林 均可見。株高可達 10m,幹粗可達 30cm, 常呈灌叢狀。為先鋒植物,種子萌芽力強, 常一大片一大片地佔據向陽乾燥的環境。 於 農 村, 其 果 實 可 置 於 竹 筒 內, 為 孩 童 射 擊 遊 戲 的 子 彈, 故 有「 逼 迫 仔 」 之 稱。 果 實也是不少雀鳥喜歡的食物。根皮可入藥, 具 安 神 之 效; 莖 葉 則 用 於 跌 打 損 傷, 為 民 間常用的藥用植物。 幼枝曲折,稍呈之字形, 初時披柔毛。托葉呈線 狀 披 針 形, 長 3-7mm, 歸化 趨勢
470
1 2 3 4 5
不適用
脫落性。
葉背 單葉互生,常排成 2 列;葉柄
葉下珠科
長 3-6mm;葉形變化大,常呈 橢圓形,長 4-9cm,闊 2-4cm, 紙質,基部闊楔形,側脈 7-12 對,先端鈍或急尖。
e a e c a h t n a l l y h P
雄花 雌雄同株或異株,花朵常叢生於葉腋。雄花: 萼片呈三角形,長 0.8-1.2mm;花瓣膜質, 倒卵形,先端 3-5 裂。
花瓣 萼片
核果近球形,長 5-7mm。
471
園林樹木
酸果葉下珠
植林樹木
Phyllanthus acidus (L.) Skeels
科名
葉下珠科
習性
落葉小喬木
分佈
不詳
原生種
否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行道樹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灰色,稍光滑, 可見明顯的皮孔。
天耀邨
本種又名「西印度醋栗」,廣佈於熱帶地區, 唯其原產地不詳,相信源於印度洋沿岸國家, 並於熱帶美洲廣泛歸化。落葉喬木,株高可達 10m,幹粗可達 20cm,葉片集中於樹冠頂部。 結果量多,呈淡黃色,如一個個晶瑩通透的小 燈籠懸掛枝下,為美麗的庭園觀果樹木。 果實可鮮食,唯味道較酸;亦可作為煮食用的 配料或製果醬。研究則指出,其葉片的提取物 含有酚和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和 鎮痛的功效 [ 註 1],為具有發展潛力的藥用植物。 種名“acidus ”指其果實味酸。 歸化 趨勢
472
1 2 3 4 5
單葉互生,於小枝上排成 2 列,呈複葉狀。
葉下珠科
葉背 葉柄長 2-4mm;葉片呈卵形, 長 2.5-7cm,紙質,基部圓形, 側脈 5-8 對,先端漸尖。 花單性,雌雄同株。聚傘 花序生於無葉的枝條上, 長 3-15cm。花直徑 3-5mm, 紅色。 核 果 呈 扁 圓 球 形, 直 徑 1-2.5cm,具 6-8 條縱棱, 成熟時淡黃色。
e a e c a h t n a l l y h P 註1
Chakraborty, R., Biplab, D., Devanna, N., & Sen, S. (2012). Antiinflammatory, antinociceptive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Phyllanthus acidus L. extracts.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 , 2(2), S953-S961.
473
園林樹木
餘甘子
植林樹木
Phyllanthus emblica L.
科名
葉下珠科
習性
落葉中型喬木
分佈
南中國、南亞、 東南亞
原生種
是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稍平滑,泥黃色至灰 黃色,常呈薄片狀剝落。
科學園
餘甘子廣佈於熱帶亞洲多國,見於海拔 2300m 以下的疏林和灌叢, 較喜開揚乾燥的生境。株高可達 20m 以上,幹粗可達 50cm,於香港 一般呈小喬木狀。為落葉樹,但冬季時一般不會完全落葉。果實秋冬 時成熟,此時葉片開始脫落,露出一顆顆晶瑩通透的果實,懸掛枝梢, 為美麗的觀果樹木。 樹性強健,喜陽光充沛的向陽山坡,耐瘠薄乾旱。可用於荒山造林, 既可保持水土,亦可促進林地生態復蘇。其果實可鮮食,先苦而後甘, 具有豐富的維生素 C,亦可製成果醬。為保健食品,具有抗氧化、清 熱、健胃的功效,為重要的藥用植物。葉片則用作枕頭的填充物。
歸化 趨勢
474
1 2 3 4 5
不適用
葉柄短而不明顯,長 0.3-0.6mm;葉片 呈矩圓形至線狀矩圓形,長 8-20mm, 闊 3-8mm,革質,側脈 4-7 對。 單葉互生,沿小枝排成 2 列,呈複葉狀。
葉下珠科 核 果 近 圓 球 形, 直 徑 1-1.5cm,
e a e c a h t n a l l y h P
成熟時淡黃色,外果皮肉質。 冬季時,葉片開始脫落,露出一 顆顆晶瑩通透的果實,懸掛枝梢。
雄花
花單性,雌雄同株。花朵叢生於小枝 下部;雄花:花柄長 1-3mm,萼片 6 枚, 膜質,倒卵形,長 1.5-2.5mm,無花瓣。
475
園林樹木
西印度櫻桃
植林樹木
Malpighia emarginata DC.
科名
金虎尾科
習性
常綠灌木至小喬木
分佈
熱帶美洲
原生種 常見程度
否
行道樹
樹皮灰褐色,稍粗糙。 偶然可見着生於樹幹 上的果實。
果樹 香港動植物公園
本種原產自熱帶美洲,並於鄰近地區歸化。直立灌木至小喬木,株高 可達 8m,粉紅色的花朵小巧精緻,點綴於葉下,不久即結出鮮紅色的 果實,適用於小型庭園作觀賞植物,亦可用作盆栽。 西 印 度 櫻 桃 是 維 生 素 C 含 量 最 高 的 水 果 之 一, 每 100 克 含 有 15004500 毫克的抗壞血酸,以未成熟的綠色果含量最高。味稍酸,可鮮食 或 製 果 汁、 果 醬, 營 養 價 值 豐 富; 並 具 有 抗 炎、 抗 氧 化 等 功 效, 具 有 極 大 的 藥 用 價 值。 於 巴 西 和 波 多 黎 各 等 地 更 會 大 量 種 植, 並出口至鄰近的美洲國家。 歸化 趨勢
476
1 2 3 4 5
本種與亮葉金虎尾 (M.glabra ) 外 觀相近,唯後者葉片常平均分佈 於枝條上,呈披針形至卵形,先 端 漸 尖; 本 種 葉 片 則 常 聚 生 於 短 枝 上, 呈 倒 卵 形 至 橢 圓 形, 先 端 鈍。 大 部 份 資 料 所 提 及 的
M.glabra,其實均是指本種。
葉背 單葉對生,葉柄長 1-4mm;葉形變化大,常呈橢圓形至倒卵形,
金虎尾科
長 2-6cm,闊 1-3cm,基部楔形至闊楔形,先端鈍。 葉常聚生於短枝上
短枝
e a e c a i h g i p l a M
圓錐花序腋生,呈傘形;花兩性,直 徑約 1.5cm;花瓣粉紅色,近圓形, 呈爪狀,長 4-8mm。攝於 6 月。 核果近圓球形,直徑 1-3cm,肉質, 成熟時紅色。攝於 6 月。
477
園林樹木
濱海核果木
植林樹木
Drypetes littoralis (C.B.Rob.) Merr.
科名
非洲核果木科
習性
常綠小喬木
分佈
臺灣、菲律賓、 印尼
原生種 常見程度
否
行道樹
樹皮稍平滑,呈灰白色, 可見明顯的皮孔。
果樹 九龍站
濱海核果木為香港近年偶有栽培的觀賞樹 木,原產自臺灣的恆春半島和蘭嶼,見於 沿 海 地 區 的 叢 林, 於 當 地 名「 鐵 色 」, 於 菲 律 賓 和 印 尼 亦 有 分 佈。 株 型 細 小, 一 般 高 1-2m, 葉 色 濃 綠, 於 枝 條 上 排 成 2 列,盛夏時黃色或紅色的果實點綴於枝 葉間,適用於小型庭園作觀果植物。種名 “littoralis ”意為濱海,指其原生境。
歸化 趨勢
478
1 2 3 4 5
葉背
單 葉 互 生, 常 於 枝 條 上 排 成 2 列; 葉 柄 粗 短, 長 3-6mm; 葉 片 呈 卵 形 至 披 針 形, 長 6-10cm, 闊 3-5cm, 革 質, 常 呈鐮狀,兩邊不對稱,全緣或 具不明顯的疏鋸齒。
非洲核果木科
1.5cm,外果皮革質,披有短柔毛,成熟 時紅色。 不同成熟程度的果實,點綴於綠葉下, 富有色彩變化,為美麗的庭園觀果樹木。 攝於 7 月。
479
e a e c a v i j n a r t u P
核果單個或 2-4 個叢生,近矩圓形,長約
園林樹木
錫蘭莓
植林樹木
Dovyalis hebecarpa (Gardner) Warb.
科名
楊柳科
習性
常綠小喬木
分佈
印度次大陸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稍粗糙,呈灰白色 至灰褐色。
維多利亞公園
錫蘭莓原產自印度次大陸的低地和較濕潤 的 林 地。 常 綠 小 喬 木, 高 可 達 10m, 多 分枝,常呈灌叢狀,枝條或具刺。結果量 多,果實可鮮食,味酸甜,亦可用於製果 醬,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C。株型細小,適 用於小型庭園。
幼枝與葉片披有 灰色柔毛。
歸化 趨勢
480
1 2 3 4 5
枝條常可見 長而尖銳的刺。
葉背 單葉互生,葉柄長 0.5-1cm;葉片呈卵形, 長 6-10cm,闊 3-5cm,側脈 3-5 對,基部
楊柳科
近圓形,先端漸尖。
即將開放的花蕾。
e a e c a c i l a S
花單性,雌雄異株。花朵直徑 約 5mm, 常 叢 生 於 葉 腋, 或 呈 傘形,花梗長約 5mm,萼片 4-8 枚,無花瓣。 漿果近圓球形,直徑 2-3cm,表 面披有灰色柔毛,成熟時紫色。 花萼宿存
481
園林樹木
斯里蘭卡天料木
植林樹木
Homalium ceylanicum (Gardner) Benth.
科名
楊柳科
習性
常綠大喬木
分佈
中國、 南亞至中南半島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香港中文大學
本種產自中國南部、南亞至中南半島一帶, 見於海拔 1200m 以下的山谷、林緣、雨林 和常綠闊葉林,常沿水邊生長。喬木高可 達 40m,成長後具板根,樹幹常呈墨綠色, 於盛夏時開出一串串圓柱狀的白花,懸掛 枝下,為香港偶有栽培的觀賞樹木。木材 常用於建築,也是重要的家具用材樹種。 種名“ceylanicum ”指錫蘭,即現時的斯 里蘭卡。
樹皮稍平滑,呈墨綠色、 橙褐色至灰褐色,常可 見薄片狀剝落。
歸化 趨勢
482
1 2 3 4 5
葉背 單葉互生,葉柄長 0.5-1cm;葉片近橢圓形,薄革質,長 6-12cm,闊 3-5cm,
楊柳科
基部楔形至闊楔形,側脈 7-10 對,邊緣具鈍鋸齒,先端呈短漸尖。
e a e c a c i l a S
紅花品種,過往被視為紅花天料木 (H. hainanense ),現時的分類學 總狀花序腋生,下垂,長 5-12cm,偶達 30cm;
家則傾向將兩者合併。
花兩性,常沿花軸數朵叢生,白色或紅色,直徑 約 3mm,稍具芳香。
483
園林樹木
垂柳
植林樹木
Salix babylonica L.
科名
楊柳科
習性
落葉中型喬木
分佈
中國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枝條下垂的為栽培種。 樹皮灰色,具不規則的 深縱裂紋。
垂柳亦稱作「柳」,為中國自古以來即廣泛栽培的樹木。較早提及柳樹的是 《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古時候常將楊樹與柳樹並稱, 為中國溫帶地區的重要樹木。柳與「留」為諧音字,故古人於送別時常折柳 相贈,以表挽留之心。 垂柳為落葉喬木,株高可達 18m 或以上,於香港 栽培的植株一般呈小喬木狀。喜陽光,頗耐水濕, 常沿河堤兩岸和水邊栽培,纖細的枝條下垂,於 風中搖曳,長及水面,盪起圈圈漣漪,充滿詩意。 枝條纖細,下垂;單葉互生,葉柄長 0.5-1cm; 葉片呈狹披針形,長 8-15cm,闊 1-1.5cm, 基部楔形,邊緣具鋸齒,先端長漸尖。 歸化 趨勢
48 4
1 2 3 4 5
花單性,雌雄異株;柔荑花 序生於去年枝或頂生於側生 小枝上,先於葉開放或與葉 同時出現,長 2-4cm;雄花: 雄蕊 2 枚,基部合生,長約
側生小枝
4mm。 側生小枝上的 葉為全緣
楊柳科
適合亞熱帶至暖溫帶氣 候,稍耐寒,生長頗快, 耐濕亦稍耐旱。壽命短, 一 般 為 30~50 年。 樹 性 強健,易扦插繁殖,故有 「無心插柳柳成蔭」之說。 唯扦插株不及實生苗木壽 雄花序
命長。
種名“babylonica ”指巴比倫,唯垂柳並不產自巴比倫 ( 今兩河流域一帶 ),
e a e c a c i l a S
而是因為當初命名者林奈誤以為本種即《聖經》中提及的柳樹。該種柳樹, 現時一般認為是古時候於兩河流域廣泛種植的胡楊 (Populus euphratica )。
曲枝垂柳 Salix babylonica ‘Tortuosa’ 本種或稱作「龍爪柳」, 呈 小 喬 木 狀, 其 枝 條 與 葉 片 呈 不 規 則 扭 曲, 於 溫帶地區常用作觀賞植 物。
485
園林樹木
馬蛋果
植林樹木
Gynocardia odorata R.Br.
科名
鐘花科
習性
常綠大喬木
分佈
南中國、印度次大陸
原生種
否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行道樹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灰色,稍粗糙。常可見 花朵密集生長於樹幹上。
香港動植物公園
本 屬 僅 包 含 1 種, 見 於 西 藏 和 雲 南 海 拔 800-1000m 的 山 谷,亦見於印度次大陸多國的 熱 帶 樹 林。 株 高 可 達 30m, 幹粗可達 50cm 以上,花朵幹 生,具芳香,也是良好的蜜源 植物,可用於庭園觀賞。種名
本 種 於 香 港 少 有 種 植, 香 港 動植物公園擁有相信是本地 唯 一 成 熟 的 植 株, 並 被 誤 認 為 泰 國 大 風 子 (Hydnocarpus [ 註 1] 。兩者葉 anthelminthicus )
形 相 當 接 近, 唯 本 種 花 朵 常
“odorata ”指其花朵芳香。
幹 生, 雄 蕊 多 達 100 枚; 後 者花序腋生,雄蕊僅 5 枚。
歸化 趨勢
486
1 2 3 4 5
註1
邢福武、丘國賢 ( 主編 ) 香港古樹名木。香港: 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6,頁 112-113。
單 葉 互 生, 葉 柄 長 1-3cm; 葉片呈卵狀披針形至狹矩圓 形,長 10-20cm,闊 4-8cm, 革質,側脈 5-8 對,基部圓 形,先端圓鈍,常具小尖頭。
鐘花科
e a e c a i r a h c A
花單性,雌雄異株;傘房花序腋生 或叢生於老幹上;花黃色,具芳香,
雄花
直 徑 3-4cm; 花 柄 纖 細, 長 可 達 5cm;萼片 5 枚,長約 7 mm;花瓣 5 枚,黃色,肉質,呈卵狀矩圓形, 長 1.5-2cm,於 基 部 合 生; 雄 花 雄 蕊 多 達 100 枚, 長 約 1cm, 花 絲 具 綿毛。
487
園林樹木
紅厚殼
植林樹木
Calophyllum inophyllum L.
科名
胡桐科
習性
常綠大喬木
分佈
海南島、臺灣、南亞、 馬達加斯加、 馬斯克林群島、 東南亞至大洋洲
行道樹
原生種
否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果樹
常見程度
樹皮灰褐色,老後變 粗糙,並具縱裂紋。
大口環
紅厚殼於臺灣亦稱作「瓊崖海棠」,屬名“Calophyllum ”指其葉片美觀。 廣 佈 於 馬 達 加 斯 加、 馬 斯 克 林 群 島、 熱 帶 亞 洲 至 大 洋 洲 等 地。 株 高 可 達 35m,幹粗可達 1.5m,全株具黃色黏稠的乳汁,生長緩慢,栽培的植株一 般較小。天然族群常沿海邊生長,耐鹽性強,適用於海濱地區作防護林。花 色漂亮,白色的花瓣圍繞着金黃色的雄蕊,為熱帶地區廣泛栽培的樹木。 種子是蝙蝠喜歡的食物,並作為傳播媒介。果實耐鹽性強,種皮呈海棉質, 可浮於水面,並經洋流而傳播至其他海島。 木材紅褐色,堅實厚重,緻密而耐用,適用於製家具和造船,為重要的經濟 用材樹種。種仁含油量達 50-70%,可提取成瓊崖海棠油 (Tamanu oil),可 用於治療多種皮膚病,或加工成燈油、護膚品和生物柴油。 歸化 趨勢
488
1 2 3 4 5
葉柄粗壯,長 1-2cm;單葉,十字對生; 葉片呈橢圓形,長 8-16cm,闊 4-8cm, 厚革質,中脈黃色,於葉面明顯,側 脈細密,基部圓形,先端圓或稍凹入。 聚傘圓錐花序腋生,見於枝條末端, 具花 7-11 朵,長 6-14cm;花兩性, 具芳香,直徑 2-2.5cm;花柄纖細, 長 可 達 4cm; 萼 片 和 花 瓣 4 枚。 吉隆坡
胡桐科
e a e c a l l y h p o l a C
側脈極細密,為紅厚殼屬的特徵。
漿 果 呈 核 果 狀, 近 圓 球 形, 直 徑 約 2.5cm;外果皮薄,中果皮稍呈肉質; 具種子 1 顆。 吉隆坡
489
園林樹木
鐵力木
植林樹木
Mesua ferrea L.
科名
胡桐科
習性
常綠大喬木
分佈
南亞至東南亞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樹皮灰褐色,粗糙,
果樹
具裂紋。
幻想道
本種的木材呈紅褐色,極堅硬沉重,紋理緻密,密度達 0.8~1.1 g/cm 3,故有 Ceylon Ironwood 之稱,也是斯里蘭卡的國樹。為重要的用材樹種,主要用 於建築和鐵路的枕木等。屬名“Mesua ”是為紀念阿述醫生 Mesue (Yuhanna ibn Masawaih,ca. 777-857),種名“ferrea ”則指其木材堅硬如鐵。 原產自南亞至東南亞一帶的常綠樹林,株高可達 30m 以上,幹粗可達 2m。 生長非常緩慢,樹冠呈美麗的圓錐形,春天時橙紅色的新葉鋪滿樹冠,於熱 帶地區常用作行道樹和庭園樹。花朵大而美觀,形如茶花,白色的花瓣環繞 着金黃色的雄蕊,為良好的蜜源植物。於印度,人們更會將芳香的花朵放入 新娘的枕頭。 結果量多,種子含油量達 70% 以上,即 Nagkesar seed oil,可提取作潤滑油; 並具有抗炎的功效,適用於治療多種皮膚病。 歸化 趨勢
490
1 2 3 4 5
葉背
胡桐科
單 葉 對 生, 葉 柄 長 5-9mm; 葉 片 呈 狹 橢 圓 形, 長 6-12cm,闊 2-4cm,基部楔形,先端漸尖或呈尖尾 狀,中脈於葉面明顯,側脈細密而不明顯。 葉背呈淡綠色,披有粉末。 花兩性,單生於葉腋,直徑 5-8cm;萼片 4 枚,圓形, 2 輪,外面 2 枚較大;花瓣 4 枚,白色,近闊倒卵形, 長約 3cm;雄蕊多數,花藥金黃色;花柱長 1-1.5cm。 蒴 果 稍 呈 木 質, 卵 形,長約 3cm,先端
e a e c a l l y h p o l a C
宿存萼片
具宿存花柱,呈尖頭 狀;成熟後呈 2 瓣裂, 基部具殘存的萼片與 花絲;果柄粗壯,長 約 1cm;種子 1-4 顆, 形狀不規則,種皮呈 宿存花柱
紅褐色。
宿存萼片
殘存花絲
491
園林樹木
菲島福木
植林樹木
Garcinia subelliptica Merr.
科名
藤黃科
習性
常綠中型喬木
分佈
臺灣、菲律賓、 琉球群島
原生種 常見程度
否
行道樹 果樹 樹皮稍平滑,呈深灰褐色。
菲島福木原產自太平洋西部一帶的島嶼,見於濱海地區的雜木林和灌叢。 株高可達 18m,幹粗可達 1m 以上,樹冠呈圓錐形,具中央主幹,分枝 低,深根性。以半日照環境為佳,全日照亦可,生長非常緩慢,故栽培 的植株常為小喬木,常用於小型庭園作觀賞樹木。耐風、耐鹽,適合栽 培於濱海地區作防風林。
小枝粗壯,具 4-6 棱; 葉 柄 粗 壯, 長 0.51.5cm。
歸化 趨勢
492
1 2 3 4 5
單 葉, 十 字 對 生; 葉 片 呈 矩 圓 形 至 橢 圓 形, 長 8-15cm, 闊 4-7cm,厚革質,葉面深綠 色,葉背淡綠色,側脈纖細, 12-18 對,基部闊楔形,邊緣 內捲,先端鈍或微凹。
藤黃科
葉背
花單性,雌雄同株。花朵常 叢 生 於 葉 腋, 花 瓣 5 枚, 呈 闊橢圓形,長約 8mm。雄花: 雄蕊束 5 束,每束具 6-10 枚 雄蕊。攝於 4 月及 9 月。 漿果成熟時黃色,扁圓形,
e a e c a i s u l C
直徑 3-4.5cm。攝於 8 月。
雄花
493
園林樹木
黃牛木
植林樹木
Cratoxylum cochinchinense (Lour.) Blume
科名
金絲桃科
習性
落葉大喬木
分佈
南中國至東南亞
原生種
是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樹皮平滑,呈暗黃色,
果樹
常可見薄片狀剝落。
本種廣佈於南中國至東南亞多國,見於海拔 1200m 以下的原生林、 次生林、疏林、草地和河岸等多種多樣的生境,也是香港野外常見的 樹木。株高可達 30m,幹粗可達 50cm 以上,適合向陽乾燥的環境, 萌蘖力強。生長非常緩慢,故一般僅呈小喬木狀。 其樹皮呈暗黃色,材質非常堅硬,紋理美觀,適用於雕刻工藝品。葉 片搓揉後稍具香氣,可沖茶,亦可入藥並用於治療感冒;嫩果則用作 香 料 供 煮 食。 種 名“cochinchinense ” 指 交 趾 支那,即今越南南部 和柬埔寨一帶。
歸化 趨勢
494
1 2 3 4 5
不適用
單葉對生,葉柄長 2-3mm; 葉 片 呈 狹 橢 圓 形, 長 5-12cm,闊 2-4cm,紙質, 側 脈 8-12 對, 基 部 闊 楔形,先端漸尖。
金絲桃科 葉背
e a e c a c i r e p y H
聚傘花序腋生或頂生,具花 (1)2-5 朵; 花兩性,直徑 1-1.5cm;萼片橢圓形, 長 5-7mm;花瓣 5 枚,紅色,倒卵形, 長 5-10mm。 蒴果呈橢圓狀,棕色,長 8-12mm,闊 4-5mm,約有 2/3 被宿存的花萼包覆。
495
園林樹木
越南黃牛木
植林樹木
Cratoxylum formosum (Jacq.) Benth. & Hook.f. ex Dyer
科名
金絲桃科
習性
落葉大喬木
分佈
南中國至東南亞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樹皮粗糙,黃褐色, 具裂紋,或呈薄片狀
果樹
剝落。
香港動植物公園
越南黃牛木天然分佈於南中國至東南亞 一 帶, 見 於 海 拔 1200m 以 下 的 原 生 林、 次生林、山坡、河邊和沼澤等地。株高可 達 35m, 幹 粗 可 達 50cm, 常 與 龍 腦 香 混 生。其材質非常堅硬,適用於雕刻。種名 “formosum ”意為“美麗的”。
歸化 趨勢
496
1 2 3 4 5
金絲桃科
單 葉 對 生, 葉 柄 長 0.5-1cm; 葉 片 呈 橢 圓 形 至 狹 橢 圓 形, 長 6-14cm, 闊 2-4cm,側脈 8-10 對,基部闊楔形至圓 形,先端鈍或急尖。
e a e c a c i r e p y H
葉背
聚傘花序腋生,具花 5-8 朵。 花 兩 性, 直 徑 1.5-2.5cm; 花柄長 3-15mm;萼片橢圓形, 長 4-7mm; 花 瓣 近 矩 圓 形, 長 1-1.5cm。
497
園林樹木
阿江欖仁
植林樹木
Terminalia arjuna (Roxb. ex DC.) Wight & Arn.
科名
使君子科
習性
落葉大喬木
分佈
印度、斯里蘭卡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稍平滑,淡黃色至 黃褐色,呈薄片狀剝落。
北區公園
本種於臺灣亦稱為「三果木」,原產自印度和 斯里蘭卡一帶的水邊和沼澤地,為熱帶河岸林 的組成部份。株高可達 30m,幹粗可達 2m 以 上,於香港偶有栽培作觀賞樹木。其樹皮呈淡 黃褐色,含有單寧和類黃酮等化學成份,具抗 氧化功效;樹皮所提取的丁醇,則具有保護心 臟的功效 [ 註 1],藥用發展潛力巨大。 單葉對生或近對生,葉柄長 0.5-1cm; 葉片呈矩圓形,厚紙質,長 10-20cm, 闊 5-10cm,基部心形,兩邊不對稱, 側脈 15-20 對,先端鈍或急尖。 註1 歸化 趨勢
498
1 2 3 4 5
Singh, G. et al. (2008). Protective effects of Terminalia arjuna against Doxorubicin-induced cardiotoxicity.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 117(1), 123-129.
穗狀花序排成圓錐狀,頂生或腋生, 長可達 20cm;花雜性,黃白色,無柄; 萼管呈闊鐘狀,長 4-5mm,萼齒呈三 角形;無花瓣。
使君子科
萼齒 萼管
e a e c a t e r b m o C
於發育中的果實末端,可見 殘存的萼管。 核果近矩圓形,長 2.5-4cm, 呈翅果狀,具 5 翅。
499
園林樹木
毗黎勒
植林樹木
Terminalia bellirica (Gaertn.) Roxb.
科名
使君子科
習性
落葉大喬木
分佈
雲南、南亞至東南亞
原生種
否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行道樹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粗糙,灰褐色,呈 條狀剝落。
香港動植物公園
毗 ( 粵音:皮 ) 黎勒原產自喜瑪拉雅山脈以南 至東南亞一帶,見於海拔 1400m 以下的山坡、 河谷、季風林和雨林。落葉大喬木,株高可達 50m,幹粗可達 2m,常具有巨大的板根。在 印度,毗黎勒的果實常用於治療腹瀉。研究則 指出,其果實的鞣質含量高,提取物可促進傷 口癒合 [ 註 1]。
葉 柄 長 4-9cm, 初時披有絨毛。
歸化 趨勢
500
1 2 3 4 5
註1
Choudhary, G. P. (2008). Wound healing activity of the ethanol extract of Terminalia bellirica Roxb. fruits.
單葉互生;葉片呈橢圓形, 長 15-25cm, 闊 6-12cm, 基部收窄或圓形,側脈 5-8 對,先端鈍。
葉片聚生於枝條末端。
使君子科
20cm; 花 雜 性; 萼
e a e c a t e r b m o C
穗 狀 花 序 腋 生, 長 可 達
核果卵形,長 2-3cm, 表面密披毛。
筒杯狀,長 4-5mm, 表面披有絨毛,裏面 具 長 柔 毛; 雄 蕊 10 枚,突出於萼筒。
501
園林樹木
欖仁樹
植林樹木
Terminalia catappa L.
科名
使君子科
習性
落葉大喬木
分佈
南中國、 印度洋島嶼、南亞、 東南亞至大洋洲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欖仁樹屬於海漂植物,其果實輕,耐鹽性強, 且富含纖維,可浮於水面,經洋流而傳播。現 時分佈於從馬達加斯加向東延伸至太平洋群島 等廣大的地區,主要見於沙灘和其他濱海生境。 為 落 葉 大 喬 木, 株 高 可 達 40m, 幹 粗 可 達 2m,常具板根,根系極發達,以抓緊沙質的土 壤,故常用於沙質環境的林地復育。其樹幹通 直,分枝橫展,呈巨大的傘形,為良好的庭蔭
樹皮粗糙,灰褐色,或
樹和行道樹,唯生長空間須充裕,讓其板根和
呈不規則縱裂;根系發
樹冠得以完全展開。
達,常可見板根。
生長快速,對市區環境適應性非常強,適合陽光充沛的環境和沙質的土壤。 現時於熱帶地區廣泛栽培,並與椰子和木麻黃等品種組成了熱帶濱海地區的 樹木景觀。為美麗的紅葉植物,在香港一般於 8 月下旬至 9 月初即開始轉 紅,明顯較其他紅葉植物為早,濃綠的樹冠間夾雜數片紅葉,其後整個樹冠 變紅,不久即一地紅葉。 「欖仁」一名,源於其果實形如橄欖,為蝙蝠喜歡的食物。種仁可鮮食或烤 食,味似杏仁;種子含油量高,可用作食用油或供藥用;樹皮富含鞣質;為 民間常用的藥用植物。 歸化 趨勢
502
1 2 3 4 5
欖仁樹的幼苗,可見子葉呈闊倒三
使君子科
角形 ( 箭嘴 )。 葉背:可見葉片聚生於枝條末端。
單葉互生,葉片聚生枝端;葉柄粗壯,長 0.5-2cm,密披絨毛;葉片呈倒卵形, 長 14-30cm,闊 8-15cm,基部心形或平截,先端鈍,側脈 8-12 對。
e a e c a t e r b m o C
核果呈橄欖狀,長 3-5cm,兩邊稍扁, 具脊,果皮木質。
503
總狀花序腋生,長 15-20cm;花雜性, 具芳香;萼管長 7-8mm,萼齒 5 枚; 雄蕊 10 枚,突出於萼管外,長 2-3mm; 無花瓣。 濃綠的樹冠夾雜着紅葉。 紅葉滿地,一片秋意。
504
習性
落葉大喬木
分佈
馬達加斯加
原 生種
小葉欖仁 Terminalia mantaly H.Perrier
植林樹木
使君子科
園林樹木
科名
否
果樹
樹皮光滑,灰白色,
使君子科
具淺縱裂紋。
香港迪士尼樂園酒店
小葉欖仁為落葉大喬木,原產自馬達加斯加
e a e c a t e r b m o C
常 見程 度
行道樹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的 低 地 林, 株 高 可 達 30m, 幹 粗 可 達 60cm 小葉欖仁
以上。樹幹通直,樹冠齊整,枝條呈輪狀排 列,橫展,層次分明,如一層疊一層的風車。 生長快速,適合日照充沛及排水良好的環境。 常用作行道樹和觀賞樹木,可塑造獨特的園 林景觀。唯株型較大,成長後常具板根,栽 培空間須充裕。於原產地亦會用於樹林生態
欖仁樹
復育。
繁殖可用嫁接法, 砧木為欖仁樹。
1 2 3 4 5
歸化 趨勢
505
葉腋具腺體
單葉互生,葉柄長 2-5mm;葉片 3-7 片叢生於短枝 上,呈倒卵形至倒披針形,長 2-5cm,闊 1-2cm, 紙質,基部楔形,先端鈍或微凹,邊緣具有不明 顯的疏鋸齒,側脈 4-8 對。 枝條常沿主幹輪狀排列。
穗 狀 花 序 腋 生, 長 3-10cm; 花雜性,乳白色,直徑 2-3mm。 核果呈橄欖形,長約 2cm。
506
錦葉欖仁 Terminalia mantaly ‘Tricolor’
為 株 型 較 小 的 栽 培 種, 一 般 高 3-8m。 葉片具淡黃色的斑塊,加上層次分明的 樹冠,具有非常高的觀賞價值,於私人 屋苑和小型庭園常有栽培。
使君子科
與碧波綠水和周圍的綠色植物作配搭,更能突顯其色彩效果。 南蓮園池
e a e c a t e r b m o C 507
園林樹木
澳洲欖仁
*
植林樹木
Terminalia muelleri Benth.
科名
使君子科
習性
落葉小喬木
分佈
澳洲
原生種 常見程度
否
行道樹
* 本種於《香港植物名錄 2012》 作「美洲欖仁」。
果樹 香港迪士尼樂園酒店
澳 洲 欖 仁 或 稱 作「 莫 氏 欖 仁 」, 種 名 “muelleri ”即為紀念植物學家 Ferdinand von Mueller (1825-1896)。 原 產 自 昆 士 蘭 的 沿 海 地 區, 主 要 見 於 海 平 面 至 海 拔 100m 的沙丘、沙灘和季風林。 落 葉 喬 木, 株 高 可 達 10m, 幹 粗 可 達 30cm,為香港近年引入的觀賞樹木。其株 型細小,枝條橫展,樹冠呈傘形。於秋冬 時,落葉前葉色變紅,適用於小型庭園作 賞葉植物。
歸化 趨勢
508
1 2 3 4 5
樹皮稍粗糙,灰褐色, 具縱裂紋。
葉背 單葉互生,葉片聚生枝頂;葉柄長 1-2.5cm; 葉片倒卵形,長 7-15cm,闊 3-6cm,基部楔形, 先端鈍。
使君子科
e a e c a t e r b m o C
穗狀花序腋生,長可達 20cm;花雜性,直徑 4-6mm;萼筒披有貼伏的短柔毛, 萼裂片三角形,長約 2mm;花盤披有長柔毛。攝於 6 月。
核果近橄欖形,長 1.5-2cm, 肉質,先端具短尖頭,成熟時 紫藍色。攝於 4 月。
509
園林樹木
稜萼紫薇
植林樹木
Lagerstroemia floribunda Jack
科名
千屈菜科
習性
落葉大喬木
分佈
中南半島
原生種 常見程度
否
行道樹 果樹
單葉對生或近對生,葉柄 長 3-8mm;葉片呈矩圓形, 長 8-22cm, 闊 4-9cm, 基 部近圓形,先端急尖,側 脈 6-14 對。 軍地
稜萼紫薇於香港偶然可見,常與大花紫薇混 合種植,應為錯誤引入的品種。 原產自中南半島一帶的低地林,見於原生林 和次生林,常沿河邊生長。株高可達 35m, 幹粗可達 1m 以上,適合肥沃而排水良好的 土壤,水份須充足。其樹皮斑駁,圓錐花序 大型,色彩多變,具芳香,為東南亞常有栽 培的賞花喬木。 屬 名“Lagerstroemia ” 是 為 了 紀 念 瑞 典 商 人 Magnus von Lagerström (1696-1759), 以表彰其將東亞地區的植物採購至林奈的手 上;種名“floribunda ”意為“多花的”。
歸化 趨勢
510
1 2 3 4 5
樹皮光滑,斑駁,淡黃褐 色,呈薄片狀剝落。
千屈菜科
圓錐花序頂生,長可達 50cm,密披脫落性 的鏽色絨毛和星狀花;花兩性;花蕾長約 1cm,倒卵形,具 10-12 脊棱;萼片 6 枚; 花瓣呈矩圓形,長 10-16mm,邊緣皺波狀; 雄蕊多數,不等長;子房近球形,密披鏽 色絨毛。攝於 11 月。
e a e c a r h t y L 蒴果呈矩圓形,長 12-16mm,闊 7-11mm,披有絨毛,常呈 6 瓣裂。攝於 11 月至 4 月。
511
園林樹木
紫薇
植林樹木
Lagerstroemia indica L.
科名
千屈菜科
習性
落葉灌木至小喬木
分佈
中國、南亞至東南亞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光滑,淡黃褐色,
南蓮園池
呈薄片狀剝落。
紫薇為熱帶至暖溫帶廣泛栽培的觀賞植物。 株 高 可 達 8m, 常 呈 灌 木 狀。 生 長 稍 緩 慢, 適合種植於陽光充沛處,亦稍耐陰。其花色 多變,常見的為紫紅色,亦有白色、紫藍色 和紅色等。株型細小,適合小型庭園,亦常 用作盆栽,為香港隨處可見的觀賞花卉。 木材堅韌,耐腐性強,適用於製農具。根和 樹皮可入藥,用於治療咯血。種名“indica ” 指印度。
單葉,對生或近對生;葉柄 短 而 不 明 顯, 長 約 2mm; 葉 片 呈 橢 圓 形 至 矩 圓 形, 長 3-7cm,闊 1.5-3cm,厚紙質, 側 脈 4-7 對, 基 部 闊 楔 形 至 圓形,先端急尖。
歸化 趨勢
512
1 2 3 4 5
圓錐花序頂生,長可 達 20cm;花兩性,多 而 密; 花 瓣 6 枚, 紫 紅色至白色,近圓形, 皺波狀,直徑 1-2cm; 雄蕊約 40 枚。
千屈菜科
銀薇 蒴果圓球形至橢圓形,長 1-1.5cm,
e a e c a r h t y L
紫藍色花的品種。
Lagerstroemia indica ‘Alba’ 為具有白色花的品種。
成熟後開裂成 4-6 瓣。
513
園林樹木
變色紫薇
植林樹木
Lagerstroemia loudonii Teijsm. & Binn.
科名
千屈菜科
習性
落葉中型喬木
分佈
中南半島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粗糙,灰褐色,呈條 狀剝落。
迪士尼巴士站
本種為落葉喬木,株高可達 10-20m,天然分佈於泰國、寮國和柬埔寨 一帶。其花色迷人,盛花期時密集綻放,將路邊染成一片螢光藍,具有 良好的賞花效果。
葉背 單葉,對生或近對生;葉柄長 2-5mm;葉片近矩圓形,長 10-20cm,闊 4-8cm, 基部圓形至近心形,先端急尖或具小尖頭,側脈 6-12 對。 歸化 趨勢
514
1 2 3 4 5
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長可達 30cm,披有
千屈菜科
黃褐色絨毛;花兩性;花蕾近倒卵形,基 部收窄,長 7-12mm,具有不明顯的脊棱; 花萼長約 1cm;花瓣倒卵形,長約 2.5cm, 邊緣淺裂成鋸齒狀。攝於 4 月。
蒴果橢圓形至矩圓形,長 1.5-2cm,成熟後 開裂成 4-6 瓣。攝於 3-4 月。
e a e c a r h t y L 515
園林樹木
大花紫薇
植林樹木
Lagerstroemia speciosa (L.) Pers.
科名
千屈菜科
習性
落葉大喬木
分佈
南亞至東南亞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盛花期時,整個樹冠
果樹
呈紫藍色。攝於 6 月。 樹皮稍粗糙,深灰色, 具淺縱裂紋,或呈條 狀剝落。
大花紫薇原產自南亞至東南亞一帶較濕潤的 樹林和沼澤地,常沿水邊生長。落葉喬木, 株高可達 25m 以上,幹粗可達 1m 以上,栽 培的品種常呈小喬木狀。其樹冠圓形,初夏 時紫藍色的花朵繁茂地綻放,為香港常採用 的行道樹和庭園樹。入秋後葉色開始轉紅, 冬天時樹冠禿淨無葉,具四季變化。適合溫 暖而多雨的氣候,陽光充沛時花色更美,栽 培環境須排水良好。 木材具價值,紅褐色,堅韌、密度高、耐鹽、 耐腐性強,可用於造船。樹葉可用作瀉藥; 樹皮、葉和果實具鞣質。根系發達,可用於 植林。種名“speciosa ”意為“華麗的”。
入秋後葉片轉紅。 攝於 11 月。
歸化 趨勢
516
1 2 3 4 5
單葉對生或近對生;葉柄粗壯,長 6-14mm;葉 片呈橢圓形至矩圓形,長 12-25cm,闊 6-10cm, 革質,側脈 9-18 對,於葉面凹入,基部闊楔形 至近圓形,先端急尖。
千屈菜科
圓 錐 花 序 頂 生, 長可達 40cm,披 有黃褐色的氈 毛; 花 兩 性, 紫 藍 色, 直 徑 4-6cm;花瓣 6 枚, 近 圓 形, 長 2.53.5cm,邊緣皺波狀。
e a e c a r h t y L
萼筒可見不明顯的脊棱。
蒴果近球形,直徑約 2cm,成熟後開裂成 6 瓣。
517
園林樹木
散沫花
植林樹木
Lawsonia inermis L.
科名
千屈菜科
習性
落葉或 半落葉灌木至小喬木
分佈 原生種
熱帶非洲至熱帶亞洲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稍粗糙,深灰色, 呈片狀剝落。
美孚新邨
散沫花廣佈於熱帶非洲至熱帶亞洲的乾旱地區,亦見於灌叢、荒地和河邊。 株高可達 6m,偶達 10m,呈灌叢狀,多分枝,常用作綠籬。花朵白色或淡 紅色,具濃郁的芳香,於早晚尤甚。種名“inermis ”意為“無刺的”。 散沫花的葉片具植物色素,搗碎成糊狀或粉狀後,可用作天 然染料,呈橙紅色,英語名為 Hennan。於古埃及,人們於 數千年前已經使用散沫花作染料,將死者的頭髮、指甲和腳 甲染紅,再製成木乃伊。在中東地區,散沫花亦常用於染衣 服、染髮、染鬍鬚、身體繪畫和染指甲,故有「指甲花」之稱。 於印度,散沫花亦會用於結婚儀式,新郎和新娘的手足都會 用其染料繪畫出複雜的圖案。直至現代,散沫花仍然是具有 商業價值的天然染料。 歸化 趨勢
518
1 2 3 4 5
使用散沫花染料的身體 繪畫。
Little India
單葉對生,近無柄;葉片呈 橢 圓 形, 長 1-4cm, 闊 0.52cm,薄革質,基部楔形,先 端急尖,側脈 4-6 對。
千屈菜科
圓 錐 花 序 頂 生, 長 可 達 40cm;花兩性,具芳香,白 色 至 淡 紅 色, 直 徑 6-8mm; 花瓣 4 枚,雄蕊 8 枚,子房 近球形。
e a e c a r h t y L
蒴果球形,直徑 5-7mm。
逸生的族群,常沿會被週期性淹浸的水邊生長。 城門河
519
園林樹木
安石榴
植林樹木
Punica granatum L.
科名
千屈菜科
習性
落葉灌木至小喬木
分佈
中亞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黃褐色,呈薄片狀 剝落。
荔枝角公園
本種於中國大陸亦稱作「石榴」,原產自伊朗至喜瑪拉雅以南一帶較乾旱的 地區,見於林地、灌叢和開揚處,較喜石灰岩地層。株高可達 10m,多分 枝,常呈灌叢狀。適合亞熱帶至暖溫帶乾燥炎熱的氣候,於潮濕的環境生長 稍差。根系發達,耐熱、耐旱,適合種植於半乾旱地區以防止水土流失。 安石榴的栽培歷史達數千年,是繁榮與生育的象 徵。其花朵艷紅,碩大的果實懸掛於下垂的枝梢 上,種子如一顆顆紅寶石,為世界各地廣泛栽培 的觀花觀果植物。果實可鮮食,食用部份為紅色 的肉質種皮,味微甜,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唯 果肉少,種子大,故人們更喜榨汁作飲料。果皮 可入藥,具收斂之效,可用於止瀉。 歸化 趨勢
520
1 2 3 4 5
小枝頂端呈刺狀。
花兩性,常單生於枝頂,或數朵叢生;
於側生短枝上;葉柄長 3-9mm;
花萼筒橙紅色,鐘狀,革質,長 2-3cm;
葉片呈橢圓形至倒披針形,
萼片 5-9 枚,三角形;花瓣 5-9 枚,橙
長 2-8cm,闊 1-2cm,紙質,
紅色,倒卵形,長 2-3cm,先端圓鈍。
千屈菜科
單葉對生或近對生,常叢生
基部楔形,先端鈍。 市面上所售賣的品種稱作 「紅石榴」,果實較大, 呈鮮紅色。
e a e c a r h t y L
宿存萼片
漿果球形,直徑可達 12cm, 成 熟 時 呈 黃 色 至紅色。
種子
果實剖面
521
園林樹木
無瓣海桑
植林樹木
Sonneratia apetala Buch.-Ham.
科名
千屈菜科
習性
常綠中型喬木
分佈
南亞、緬甸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樹皮光滑,淡棕色,
南生圍
可見明顯的皮孔。
無瓣海桑為紅樹品種,天然分佈於印度、孟加 拉、斯里蘭卡和緬甸等地的沿海地區。株高可 達 20m,幹粗可達 30cm,呼吸根高達 1.5m, 生長快速,為泥灘上的先鋒植物。 無瓣海桑於 1985 年引入中國,於海南島大量 種植,以補償日漸萎縮的紅樹林。具有重要的 生態價值,其高大的株型,可改變土壤的微環 境,並為不少潮間帶生物提供了合適的居所。 於紅樹林群落形成的早期,可促進其他紅樹品 種的生長,讓原本被破壞的紅樹林得以逐漸恢 復生機
[ 註 1]
。
另一方面,無瓣海桑亦是具有高度入侵性的品種。適應力強、生長快、結果 量多,加上其株型比起大部份紅樹品種要高,或會阻礙原生紅樹品種的生 長。於香港的無瓣海桑,主要見於元朗區北部的沿海地區,早於 2000 年被 發現,可能由深圳灣漂流而來,並於本港落地生根;而部份植株則為錯誤引 入。其對於本港的濕地生態有何影響,還有待進一步觀察。種名“apetala ” 指其無花瓣。 註1 歸化 趨勢
522
Xin, K., Zhou, Q., Arndt, S. K., & Yang, X. (2013). Invasive capacity of the mangrove Sonneratia apetala in Hainan island, China. Journal of Tropical Forest Science , 70-78.
1 2 3 4 5
葉背
枝條柔軟而下垂;單葉對生,葉柄 長 5-10mm;葉片呈狹橢圓形至披針 形,向頂端逐漸收窄,長 5-12cm, 闊 1.5-3.5cm,基部楔形,先端鈍。
千屈菜科
e a e c a r h t y L
柱頭
萼片
花兩性,聚傘花序頂生,具花 3-7 朵;萼筒長 1.5-2.5cm,萼片 4-6 枚,綠色, 無花瓣,雄蕊白色,柱頭磨菇狀,闊約 7mm。 漿果初時綠色,直徑 2-2.5cm。
523
園林樹木 植林樹木
海桑
科名
千屈菜科
Sonneratia caseolaris (L.) Engl.
習性
常綠中型喬木
分佈
海南島、南亞、 東南亞至大洋洲
原生種
否
行道樹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期 果期 常見程度
果樹 南生圍
海桑為紅樹品種,產自海南島至大洋洲等廣 泛地區,原生境為濱海地區的潮間帶。株高 可 達 20m, 具 呼 吸 根, 高 達 2m。 其 生 態 特 性與無瓣海桑接近,生長快速,為泥灘的先 鋒植物,對於濕地保育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 嫩葉和果實可食,於部份地區或會用作蔬菜 食 用, 或 加 工 成 飲 料。 海 桑 早 於 2000 年 左 右發現於元朗區一帶,具入侵性,現時於香 港多處泥灘均可發現野生族群。
樹皮薄,光滑,淡棕色, 可見明顯的皮孔。
漿 果 可 食, 扁 球 形, 直徑 2-4cm,外果皮革 質, 初 時 綠 色, 成 熟 後變黃綠色,具香氣。
歸化 趨勢
524
1 2 3 4 5
千屈菜科
單葉對生;葉柄短而不明顯;葉形變 化大,幼葉常呈披針形或狹橢圓形, 先端尖;成熟葉呈橢圓形至矩圓形, 先 端 鈍, 長 4-8cm, 闊 2-4cm, 中 脈 延伸至葉柄處常呈紅色。 花兩性,單朵或數朵排成聚傘花序, 頂生於枝條末端;萼片 6-8 枚,三角 狀卵形,長 1.5-2cm;花瓣小而不明
e a e c a r h t y L
顯,纖細,暗紅色,長 2-3cm;雄蕊 多數,下部淡紅色,上部 白 色, 長 2-4.5cm; 花柱長 3-6cm。
花蕾
525
本書在編寫的過程中,參考過的資料難以計數,
參
考資料
此處僅將較重要的資料列出。個別參考資料見於 內文,此處則不再重覆。
中文資料 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誌》,北京:科學出版社,1959-2004。 章錦瑜。《景觀樹木觀賞圖鑑》,台中市:晨星,2007。 章錦瑜。《景觀喬木賞花圖鑑》,台中市:晨星,2008。 李甯漢、劉啟文。《香港中草藥大全》,香港:商務印書館,2014。
外文資料 Barwick, M. (2004) Tropical & Subtropical Trees: A Worldwide Encyclopaedic Guide . Thames & Hudson, London. Beentje, H. (2012) The Kew Plant Glossary: an illustrated dictionary of plant terms . 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 Richmond, Surrey. Bureau of Flora and Fauna, Australian Biological Resources Study (1981~) Flora of Australia . Canberra: Australian Govt. Pub. Service. Burrows J., Burrow S. (2003) Figs of Southern & South-Central Africa . Umdaus Press (PTY) Ltd. South Africa. Byng, J.W. (2014) The Flowering Plants Handbook: A Practical Guide to Families and Genera of the World . Plant Gateway Ltd, UK. Castner, J. L. (2010) Photographic Atlas of Botany and Guide to Plant Identification . Feline Press, Kansas. eFloras (2008). Published on the Internet http://www.efloras.org.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St. Louis, MO & Harvard University Herbaria, Cambridge, MA. Flora of North America Editorial Committee, eds. 1993+. Flora of North America North of Mexico. 19+ vols. New York and Oxford. Hu, Q.M., Wu, D.L. & Xia, N.H. (eds.) (2007-2011) Flora of Hong Kong . Vol. 1-4. Agriculture, Fisheries and Conservation Department, Hong Kong. Lorenzi, H. (2002) Brazilian Trees: A Guide to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Brazilian Native Trees Vol. 1. Instituto Plantarum, Brazil. Smith, A.W. A (1997) Gardener's Handbook of Plant Names: Their Meanings and Origins . Dover Publications, INC. Mineola, New York. Steenis, C.G.G.J. van (eds) 1950+. Flora Malesiana , ser. 1. Noordhoff-Kolff, Djakarta.
526
互聯網資源 香港植物標本室:http://herbarium.gov.hk/index.aspx 中國數字植物標本館:http://www.cvh.ac.cn/ Australian Tropical Rainforest Plants: http://keys.trin.org.au:8080/key-server/data/0e0f0504-0103-430d-8004-060d07080d04/media/Html/ index.html Biodiversity Heritage Library: http://www.biodiversitylibrary.org/
參考資料
Consulta Pública do Herbário Virtual: http://reflora.jbrj.gov.br/reflora/herbarioVirtual/ ConsultaPublicoHVUC/ConsultaPublicoHVUC.do Figweb: http://www.figweb.org/Figs_and_fig_wasps/index.htm IPNI: http://www.ipni.org/index.html IUCN Red List: http://discover.iucnredlist.org/ Kew Herbarium Catalogue: http://apps.kew.org/herbcat/navigator.do Muséum national d'Histoire naturelle: https://science.mnhn.fr/all/search Neotropical Herbarium Specimens: http://fm1.fieldmuseum.org/vrrc/index.php?language=eng&PHPSE SSID=b85&PHPSESSID=b85 The C.V. Starr Virtual Herbarium: http://sciweb.nybg.org/science2/vii2.asp.html The Plant List: A working list of all plant species: http://www.theplantlist.org/ Tropicos: http://www.tropicos.org/Home.aspx Useful Tropical Plants Database: http://tropical.theferns.info/
527
學名索引 A Acacia auriculiformis Acacia confusa Acacia holosericea Acacia mangium Acacia podalyriifolia Acacia saligna Adenanthera microsperma Albizia chinensis Albizia julibrissin Albizia lebbeck Albizia lucidior Albizia procera Albizia saman Albizia saman ‘Yellow’ Aleurites moluccanus Allocasuarina nana Alnus japonica Andira inermis Antiaris toxicaria Aphananthe cuspidata Artocarpus altilis 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Artocarpus hypargyreus Artocarpus nitidus subsp. lingnanensis Averrhoa carambola
92 94 96 98 100 91 102 104 106 108 111 113 115 117 425 395 400 118 293 288 296 299 302 304 404
b Bauhinia acuminata Bauhinia galpinii Bauhinia glauca Bauhinia purpurea Bauhinia tomentosa Bauhinia variegata Bauhinia variegata var. candida 528
120 121 121 122 124 126 127
Bauhinia × blakeana Bischofia javanica Bischofia polycarpa Bridelia tomentosa Broussonetia papyrifera Brownea coccinea subsp. capitella Brownea grandiceps Butea monosperma
128 466 468 470 306 130 132 134
c Caesalpinia ferrea Caesalpinia pulcherrima Caesalpinia pulcherrima f. flava Calliandra brevipes Calliandra haematocephala Calliandra haematocephala ‘Alba’ Calliandra riparia Calliandra tergemina var. emarginata Calophyllum inophyllum Cassia fistula Cassia fistula × javanica Cassia javanica Cassia roxburghii Castanea mollissima Castanopsis fissa Castanospermum australe Casuarina equisetifolia Casuarina glauca Celtis sinensis Cleidiocarpon cavaleriei Clitoria fairchildiana Clitoria ternatea Colvillea racemosa Cratoxylum cochinchinense Cratoxylum formosum Cynometra ramiflora
135 164 164 139 139 139 137 139 488 140 144 142 145 385 387 146 396 398 290 428 147 148 149 494 496 151
d 152 154 156 158 406 160 163 68 70 72 74 76 82 480 478
e Elaeocarpus eumundi Elaeocarpus glabripetalus Elaeocarpus grandiflorus Elaeocarpus hainanensis Elaeocarpus rugosus Elaeocarpus serratus Elaeocarpus sp. Elaeodendron orientale Enterolobium cyclocarpum Eriobotrya japonica Erythrina corallodendron Erythrina crista-galli Erythrina fusca Erythrina livingstoniana Erythrina speciosa Erythrina variegata Erythrina variegata ‘Picta’ Erythrina × sykesii Euonymus glaber Euphorbia antiquorum Euphorbia clandestina
408 410 412 414 416 418 420 402 165 246 170 172 174 176 178 180 181 182 403 430 424
Euphorbia cotinifolia Euphorbia milii Euphorbia neriifolia Euphorbia neriifolia ‘Cristata’ Euphorbia obesa Euphorbia pulcherrima Euphorbia tirucalli Euphorbia trigona
432 433 434 435 424 436 437 438
f Falcataria moluccana Ficus alongensis Ficus altissima Ficus altissima ‘Aureo variegata’ Ficus ampelas Ficus annulata Ficus auriculata Ficus benghalensis Ficus benghalensis var. krishnae Ficus benjamina Ficus benjamina ‘Golden Leaves’ Ficus benjamina ‘Pandora’ Ficus benjamina ‘Variegata’ Ficus benjamina var. nuda Ficus carica Ficus carica ‘Brown Turkey’ Ficus celebensis Ficus cyathistipula Ficus drupacea Ficus elastica Ficus elastica ‘Burgundy’ Ficus elastica ‘Variegata’ Ficus geniculata Ficus hispida Ficus lyrata Ficus maclellandii Ficus maclellandii ‘Alii’ Ficus macrophylla Ficus microcarpa
184 314 316 317 318 319 321 322 324 325 328 328 328 327 329 330 331 332 334 336 337 337 338 340 342 344 345 346 348
學名索引
Dalbergia assamica Dalbergia lanceolaria Dalbergia latifolia Dalbergia odorifera Davidsonia pruriens Delonix regia Delonix regia ‘Flava’ Dillenia alata Dillenia excelsa Dillenia indica Dillenia philippinensis Dillenia turbinata Distylium racemosum Dovyalis hebecarpa Drypetes littoralis
529
Ficus microcarpa ‘Golden Leaves’ Ficus microcarpa ‘Hawaii’ Ficus microcarpa var. crassifolia Ficus natalensis subsp. leprieurii Ficus pandurata Ficus preussii Ficus pumila Ficus pumila var. awkeotsang Ficus racemosa Ficus religiosa Ficus rubiginosa Ficus rubiginosa f. glabrescens Ficus rumphii Ficus subpisocarpa Ficus subulata Ficus tinctoria subsp. gibbosa Ficus variegata Ficus virens Fragaria × ananassa
352 352 351 356 343 358 313 313 360 362 365 367 368 370 373 372 374 376 245
j
492 186 188 61 60 56 58 62 394 486
m
g Garcinia subelliptica Gleditsia fera Gliricidia sepium Grevillea ‘Honey Gem’ Grevillea ‘Robyn Gordon’ Grevillea baileyana Grevillea banksii Grevillea robusta Gymnostoma sumatranum Gynocardia odorata
h Hevea brasiliensis Homalium ceylanicum Hovenia acerba Hura crepitans
530
439 482 280 441
Jatropha curcas Jatropha integerrima Jatropha integerrima ‘Rosea’ Jatropha multifida Jatropha podagrica
443 444 445 446 447
l Lagerstroemia floribunda Lagerstroemia indica Lagerstroemia indica ‘Alba’ Lagerstroemia loudonii Lagerstroemia speciosa Lawsonia inermis Leucaena leucocephala Liquidambar chinensis Liquidambar chingii Liquidambar formosana Lysidice rhodostegia
Macadamia integrifolia Macaranga denticulata Macaranga sampsonii Macaranga tanarius Maclura cochinchinensis Maclura pomifera Mallotus apelta Mallotus paniculatus Malpighia emarginata Malus pumila Melanolepis multiglandulosa Mesua ferrea Mimosa bimucronata Mimosa pudica Morella rubra Morus alba
510 512 513 514 516 518 190 79 79 80 193
64 448 449 450 292 292 454 452 476 245 455 490 195 197 390 378
o Ochna kirkii Ochna serrulata Ormosia pinnata
464 465 198
p 200 202 204 206 250 248 250 472 474 208 52 55 54 210 269 252 253 252 252 256 257 261 252 265 267 212 214 392 520 270 273 274
272 276 278
r Rhodoleia championii Ricinus communis Ricinus communis ‘Sanguineus’ Rubus reflexus
84 456 457 245
s Salix babylonica Salix babylonica ‘Tortuosa’ Saraca asoca Saraca dives Saraca indica Saraca thaipingensis Schizolobium parahyba Senna siamea Senna spectabilis Senna sulfurea Senna surattensis Sesbania grandiflora Sonneratia apetala Sonneratia caseolaris Stenocarpus sinuatus Streblus asper Styphnolobium japonicum Styphnolobium japonicum ‘Pendulum’
484 485 217 219 222 223 226 228 230 232 234 236 522 524 66 383 238
學名索引
Parkia timoriana Peltophorum dubium Peltophorum pterocarpum Peltophorum tonkinense Photinia benthamiana Photinia glabra Photinia raupingensis Phyllanthus acidus Phyllanthus emblica Pithecellobium dulce Platanus occidentalis Platanus orientalis Platanus × acerifolia Pongamia pinnata Prunus ‘Kanzan’ Prunus avium Prunus campanulata Prunus domestica Prunus dulcis Prunus japonica Prunus mume Prunus persica Prunus phaeosticta Prunus salicina Prunus serrulata Pterocarpus indicus Pterocarpus macrocarpus Pterocarya stenoptera Punica granatum Pyracantha fortuneana Pyrus betulifolia Pyrus calleryana
Pyrus communis Pyrus pyrifolia Pyrus sinkiangensis
238
t Tamarindus indica Terminalia arjuna Terminalia bellirica Terminalia catappa Terminalia mantaly Terminalia mantaly ‘Tricolor’
240 498 500 502 505 507 531
Terminalia muelleri Tipuana tipu Triadica cochinchinensis Triadica sebifera
508 242 461 459
u Ulmus parvifolia
286
v Vernicia montana
462
z Ziziphus jujuba Ziziphus jujuba ‘Dongzao’ Ziziphus mauritiana
532
282 282 284
中文名索引 二劃 一品紅
436
二劃 二球懸鈴木
54
210
火殃簕
430
火棘
270
火輪樹
66
爪哇決明
142
爪哇無憂樹
222
牛蹄豆
208
佛肚樹
447
卵葉刺桐
174
含羞草
197
李
265
杜英屬
420
杜梨
273 276 410
356
見血封喉
293
438
豆梨
274
赤楊
400
395
土耳其無花果
330
土蜜樹
470
大果紫檀
214
大果榕
321 76
大花田菁
236
大花杜英
412
大花紫薇
水黃皮
七劃
禿瓣杜英
千頭木麻黃
大花五椏果
414
516
五劃 冬棗
282
凹葉黃檀
154
平葉杜英
408
八劃
白花羊蹄甲
127 454
亞里垂榕
白背葉 白桂木
302
345
刺桐
180
卷葉榕
328
白絨球
139
孟加拉榕
452
322
白楸
板栗
425
385
石栗
枇杷
246 334
大班木
242
大琴葉榕
342
枕果榕
大葉合歡
108
花葉印度榕
337
大葉相思
98
花葉垂榕
328
六劃
406
光莢含羞草
195
花葉高山榕
317
小朱櫻花
137
光葉石楠
248
近無柄雅榕
314
小葉欖仁
505
光葉合歡
111
金剛纂
434
山烏桕
461
印度榕
336
阿江欖仁
498
山櫻花
267
合歡
106
雨樹
115
安石榴
520
青果榕
374
曲枝垂柳
485
曲枝榕
338
大衛李
四劃 中平樹
448
朱纓花
139
九劃
中國無憂花
219
朴樹
290
亮葉五椏果
五椏果
72
耳果相思
92
中文名索引
三角霸王鞭
416
水石榕
沙梨
三劃 三角榕
毛果杜英
70
南洋楹
184 202
巴西木蝶豆
147
血桐
450
南美盾柱木
心葉榕
368
西印度櫻桃
476
南嶺黃檀
152
木油樹
462
西里伯斯垂榕
331
厚殼榕
358
木麻黃
396
西洋梨
272
厚葉黃花樹
68
533
垂柳 垂葉榕 扁桃 枳椇 柳葉相思 毗黎勒 洋金鳳 洋紫荊 珊瑚花 珍珠金合歡 盾柱木 秋楓 紅花羊蹄甲 紅花決明 紅花荷 紅花銀樺 紅厚殼 紅粉撲花 紅彩雲閣 紅葉蓖麻 美麗決明 郁李 重陽木 降香黃檀 革葉榕
484 325 252 280 91 500 164 128 446 100 204 466 122 145 84 58 488 139 438 457 230 256 468 158 332
十劃 宮粉羊蹄甲 晃玉 栗豆樹 格力豆 桂木 桂葉黃梅 桃 桑 桑橙 海南紅豆 海紅豆 海桑 烏桕 粉花琴葉珊瑚 粉葉羊蹄甲
534
126 424 146 188 304 464 261 378 292 198 102 524 459 445 121
粉葉決明 草莓 蚊母樹 馬蛋果 高山榕
232 245 82 486 316
十一劃 假斜葉榕 彩虹雨樹 斜葉榕 梅 淨土樹 球花豆 甜櫻桃 粗枝木麻黃 粘葉豆 細柄半楓荷 細葉粉撲花 麻瘋樹
373 144 372 257 55 200 252 398 226 79 139 443
菲島福木 象牙花 象耳豆 越南黃牛木 陽桃 黃牛木 黃豆樹 黃花羊蹄甲 黃花無憂樹 黃花鳳凰木 黃金垂榕 黃金葡萄樹 黃金榕 黃金鳳 黃雨樹 黃脈刺桐 黃葛樹 黃槐決明 黑葉印度榕
492 178 165 496 404 494 113 124 223 163 328 149 352 164 117 181 376 234 337
十三劃 十二劃 喃喃果 帽果衛矛 散沫花 斯里蘭卡天料木 棗 無刺甘藍豆 無花果 無憂樹 無瓣海桑 琴葉榕 筆管榕 紫錦木 紫檀 紫薇 紫礦 菠蘿蜜 菩提樹 華南皂莢 菲律賓五椏果 菲律賓榕
151 403 518 482 282 118 329 217 522 343 370 432 212 512 134 299 362 186 74 318
圓葉榕 愛玉子 新疆梨 楊梅 楓香 楓楊 楹樹 榔榆 滇刺棗 滇糙葉樹 矮白花羊蹄甲 稜萼紫薇 絹毛相思 腺葉桂櫻 鼎湖血桐 鼠眼木
351 313 278 390 80 392 104 286 284 288 120 510 96 252 449 465
十四劃 嘉氏羊蹄甲 對葉榕
121 340
348 292 306 238 402 437 360 94 456 240 472 190 206 62 513 250 160
十五劃 儀花 墨鱗 歐洲李 瘤枝榕 蝴蝶果 蝶豆 餘甘子
193 455 252 344 428 148 474
十六劃 橡膠樹 澳洲大葉榕 澳洲刺桐 澳洲堅果 澳洲欖仁 蕈樹 錦葉欖仁 錫蘭莓 錫蘭橄欖 龍爪槐 龍牙花
439 346 182 64 508 79 507 480 418 238 170
十七劃 濱海核果木 環紋榕 薜荔 闊葉黃檀 闊葉銀樺
二十二劃 478 319 313 156 56
囊葉榕
327 132 172
二十五劃
324
二十三劃 變色紫薇 變葉珊瑚花
514 444
十八劃 叢毛垂葉榕 繡球樹 雞冠刺桐
欖仁樹
502
十九劃 臘腸樹 關山櫻 鵲腎樹 麒麟掌
中文名索引
榕樹 構棘 構樹 槐 福木 綠玉樹 聚果榕 臺灣相思 蓖麻 酸豆 酸果葉下珠 銀合歡 銀珠 銀樺 銀薇 閩粵石楠 鳳凰木
140 269 383 435
二十劃 寶冠木 懸鈴木 蘆薈刺桐 蘋果 鏽毛莓 鏽葉榕 鐘花櫻桃 饒平石楠 麵包樹 黧蒴錐
130 52 176 245 245 365 253 250 296 387
二十一劃 鐵刀木 鐵力木 鐵甲大戟 鐵海棠 鐵雲實 響盒子
228 490 424 433 135 441
535
香港觀賞樹木彙編 2 Ornamental Trees of Hong Kong: An Omnibus Vol.2
作者及攝影
歐陽卓立 Au Yeung Cheuk Lap
排版及設計 出版
葉朝霞 香港自然探索學會 Society of Hong Kong Nature Explorers 電話:2866-2652 傳真:2357-1373 網址:www.shkne.org.hk 香港自然探索學會 www.facebook.com/shkne/
印刷
進富印刷公司
版次
初版
定價
HK$208.00
ISBN
2017 年 5 月
978-988-15468-5-2
版 權 所 有, 不 得 翻 印 或 轉 載。 本 書 所 有 內 容 及 圖片之版權均由其作者所擁有。未經出版者及 作者同意,不得翻印。
收錄範圍
真雙子葉植物 重點介紹 32 科, 211 個品種, 包含超過 1800 張 彩色照片。
香 港 觀賞樹木彙編 Ornamental Trees of Hong Kong: An Omnibus
港幣HK$208.0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