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吉《西藏非遗传统舞蹈文化活体研究——以热巴舞蹈为例》

Page 1

西藏非遗传统舞蹈文化活体研究

以热巴舞蹈为例 泽吉

(西藏大学艺术学院,拉萨850000)

【内容摘要】西藏非遗传统舞蹈作为藏民族文化的典型艺术形式之一,在藏民族文化的长期浸染下, 仍保持着自身丰富的活态特性,顽强生存。我们可以从非遗传统舞蹈窥见藏族历史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及不同地市呈现出的传统文化的共性特征和区域文化的个性特征。本文重点以藏族热巴舞蹈发展为个案研 究,探寻其历经数百年发展演变的过程,发现其在发展过程中,既立足传统又关注现实与未来,并坚持不 懈地通过多途径自我主体探寻,构建出饱含藏民族民族性的文化形象。

ResearchontheinheritanceanddevelopmentofTibetan traditionalfolkdancefromtheperspectiveofintangiblecultural heritage ——TakeRebadanceasanexample

ZeJi

(SchoolofArt,XizangUniversity,Lhasa850000,China)

Abstract:AsoneofthetypicalartformsofTibetanculture,thetraditionalTibetanintangiblecultural Heritagedancestillmaintainsitsownrichlivingcharacteristicsandsurviunderthelong-terminfluenceof TibetancultureWecanseetherichnessanddiversityofTibetanhistoryandculturefromthetraditional danceof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aswellasthecommoncharacteristicsoftraditionalcultureandthe personalitycharacteristicsofregionalculturepresentedindifferentcities.Thispaperfocusesonthe developmentofTibetanRebadanceasacasestudy,exploringtheprocessofhundredsofyearsof

【关键词】西藏非遗传统舞蹈;热巴舞蹈;多元发展;民族建构

developmentandevolution,andfindingthatinthedevelopmentprocessofit,itfocusesonthetradition andfocusesontherealityandfuture,andcontinuestobuildaculturalimagefullofTibetannationality throughmultipleways.

Keywords:Tibetan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traditionaldance;Rebadance;diversified development;nationalconstruction

非遗传统舞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之一,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将其视为 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舞蹈表现形式。非遗舞蹈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 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开展以来,西藏近百种舞蹈 被纳入非遗保护名录,其中就包括热巴舞蹈。热巴舞蹈作为西藏独特的舞蹈文化现象,方

面受西藏不同地区生态影响,积淀出各式各样的舞蹈样态,方面受国家主旋律影响,大规 模登上艺术舞台与教学讲台,成为藏族舞蹈创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的热巴舞蹈,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再是单纯的舞台艺术,或是纯粹的民族舞蹈文化,而是两个层面交织 发展的舞蹈文化活体。 一

、西藏非遗传统舞蹈类别概述

()国家级非遗传统舞蹈概述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昌都市、那曲市、日喀则市、林芝市、山南市及阿里地区共有 31个非遗舞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表①为各地市代表性项目:

入选批次 概述

朗玛

第二批 “朗玛”藏语为室内歌舞,是一种非常 和谐的民间歌舞形式,其舞姿优美、唱 腔质朴,它的结构分为两大段,“降谐” (即慢板)和“觉谐”(即快板)。

①西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西藏自治区非遗保护中心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M]拉萨:

西藏人民出版社,2015

所在地 项目名称

拉萨

纳如谐钦

第二批 “纳如”为地名,“谐钦”意为大歌, “纳如谐钦”是拉萨纳如地区种古老 的大型歌舞,主要在比较隆重的喜庆节

日里表演,具有深厚的古朴韵调和独特 的地方特色,歌舞优美、说唱结合。

丁青热巴 第批 其是种鼓舞,也是种融说、唱、舞、 杂技和气功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 主要有三个流派:嘎措热巴、窝托热巴、 冬洛热巴,最负盛名的是琼布丁青的窝 托热巴,其技巧集高难度与危险于体。

昌都

芒康弦子 第批 弦子舞也常称为“弦子”,是在乐器弦 子的伴奏下,集歌、舞、乐体的综合 性藏族歌舞艺术,其舞姿圆润、狂放而 流畅,舞蹈语言丰富、姿态潇洒。

第批 分为寺院僧人表演的热巴和民间艺人表 演的热巴两种形式,既有当地牧民舞蹈 动作,又借鉴了昌都带热巴铃鼓舞的 舞姿,由此形成了融汇藏东藏北舞蹈精 华的独特风格。

第二批 是一种打墙时和着劳动拍子边唱边跳的 种歌舞,歌词婉转、舞姿优美,内容

重点突出比如人民的勤劳朴实和聪明才 智,反映了比如人民热爱劳动,并靠自

己的双手勤劳致富。

拉孜县堆谐

第二批 “堆”指日喀则地区的拉孜到定日县一

那曲 比如丁嘎热巴 比如达布阿谐

日喀则

萨嘎县旦嘎乡甲谐

带,以及阿里的部分地区,即西藏地势 较高之处;“谐”为歌舞的意思。“堆 谐”即堆地区人们所跳的种舞蹈。常 见于旷地、街头、庭院和林卡之中,是 融歌舞、说唱、弹奏为一体的民间歌舞 艺术形式,以特有的六弦琴为伴奏,内 容丰富多彩,表演节奏欢快,动作流畅 洒脱,艺术风格独特,旋律优美。

第二批 甲谐的汉语意思是隆重的歌舞表演,是 一种集体舞蹈;历史起源有三种说法: 一是为庆祝战争胜利而跳;二是为歌舞 比赛获胜而跳;三是庆祝文成公主进藏 而跳。动作十分粗犷、豪放,显示出藏 民族彪悍而又勇敢的性格特征,般在 每年的藏历年和重大节日时表演。

第二批 米纳羌姆即俗人跳的羌姆,是一种舞蹈 动作为主的民间表演形式,是人们为了 驱魔镇邪、庆祝丰收、祈祷风调雨顺的 种方式。演员都为男性,舞姿粗犷奔 放,雄壮有力,其规模宏大,情节完整, 历史悠久。

第一批 其是一种腰鼓舞,起源于达布地区。由 18段组成,表演时传统的队形基本为圆 形,表演者分为领舞(阿热)和舞者(卓 巴)两类,卓舞集动作、韵律、技巧、 节奏为一体,各方面相互协调、高度统 一,因难见巧,魅力无限。

林芝 米纳羌姆
山南 昌果卓舞

阿里

扎囊县桑耶寺羌姆

第二批 其是藏传佛教的寺院舞蹈,在桑耶寺落 成典礼上表演过,是由印度佛教密宗大 师莲花生在继承苯教仪轨的基础上,把 西藏拟兽面具舞和鼓舞与密宗内容相结 合,开创了显现佛法僧的形象,以驱鬼 镇邪为主旨、以金刚舞为主体的种宗 教舞蹈。

古格宣舞

第二批 其可追溯到古象雄文明,古格宣舞有“十 三宣舞”之说,作为礼仪舞,在特定的 时间、特定地点,由特定的演员身着特

定的服饰进行表演,在今札达县盛行着 多种表演形式,舞者身穿宣舞服,名 男舞者手持皮鼓领舞,女舞者双臂相连 以宣舞舞步边唱边舞,歌词丰富、节奏 感强。

普兰“果尔孜”舞 第三批 主要流行于距普兰县城10公里的西德寺 带,小次杰和大次杰是两项重要的宗 教节日,小次杰时以彩排的形式上演一 次,“果尔子”舞是最后一段。据说卡 尔本特喜欢战争,所以“果尔子”舞的 主要内容阐述了格萨尔王的征战历史, 也有说是“卡尔本”自己的征战经历。 其具有独特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民俗民间 传统文化的研究和现实利用价值。

(二)自治区级非遗传统舞蹈概述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昌都市、那曲市、日喀则市、林芝市、山南市及阿里地区共有94

个非遗舞蹈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表②为各地市代表性项目:

第二批 其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容和形式,其艺术 风格和韵致、音乐声腔、表演形式、发 展过程,都保留了说、唱、跳的原始形 态,男舞者动作优美潇洒、手臂旋转自 如,女舞者动作柔美流畅。

第三批 甲玛大型仪式歌舞“谐钦”,又称“美 鲁”,是历史悠久、结构严密、内容丰 富、形式复杂独特的一种歌舞。“谐” 藏语意为歌舞,“钦”即盛况或隆重之 意。“谐钦”是种在结婚典礼上或迎 请上层人士等盛大或隆重的庆典场合表 演的歌舞,融说、唱、舞三位一体,音 乐具有古代音乐特征和乡土气息,热情 奔放且古朴动听。

丁青孜珠寺羌姆 第二批 孜珠寺是康区乃至藏区现存苯教仪轨最 为完整的寺院之。每隔十二年藏历鸡 年六月十五日举行的神舞法会,是该寺 重大的佛事活动,在西藏已恢复的这种 苯教跳神舞形式的只有孜珠寺,羌姆舞 者面部和全身都涂满色彩,伴随音乐演 绎故事情节,内容主要是以阎罗王审判 为主线,通过对社会各阶层人物,如国

②西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西藏自治区非遗保护中心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M]拉萨:

西藏人民出版社,2015

所在地 项目名称 入选批次 概述 拉萨 林周县热振曲卓 甲玛谐钦

昌都

边坝锅庄

王、大臣、商人、牧民、出家人等一生

中的善恶经历的审视而判定下世走入六 道的经过。

第三批 边坝锅庄的独特之处在于呈现的舞步较 昌都锅庄来说,慢板较少,中快板居多, 舞步变化大,幅度大,欢快淋畅,适宜

小型表演,唱段多为男女齐唱,简洁明 快,服饰多姿多彩,体现出了农牧区的 各自特点。

索县“雪”热巴 第四批 其属铃鼓舞,舞蹈粗犷豪放、技艺高超, 内容丰富,并且有完整的结构,是具有 历史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不仅具有藏族 传统文化内涵,还体现了藏族人民卓越 的歌舞艺术创造才能,反映了藏族文化 开放融合的面,在藏族热巴舞中独树

班戈县岭卓 第四批 其是由久·弥旁加央南杰嘉措创立,据 当地传承者介绍大师创作此舞蹈有四种 理由:是为了巩固战神格萨尔在人们 心中的英雄形象。二是让人们用虔诚的 信念把此舞蹈供奉给战神格萨尔王。三 是领会战神为正义而战、重情义的英雄 气概,提倡人们以孝为先。四是相传岭 国舞蹈有消灾驱魔的作用。其形式是边 长边跳,没有乐器(后来有歌手弹唱习 俗),队形有方形、圆形、男女各列相 互交叉等。

那曲 一帜。

斯马卓 第批 “卓”最早起源于达布地区(今山南与 林芝交界),8世纪传到山南,后来又 传到日喀则一带,形成具有日喀则地区 特色的斯马卓舞。多于喜庆节日、隆重 的仪式及望果节时在广场表演。其舞蹈 动作大多模仿各种劳动和动物的姿势, 形象逼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甲谐 第批 “甲”解释为战胜,“谐”意为歌,“甲 谐”即战胜之歌。其舞步稳健、舞姿粗 犷,音调高昂,鼓点流畅,表演时男子 动作幅度大,表现出骠悍和自豪的性格, 女子动作幅度小,表现出后藏妇女纯朴 典雅的风格。慢板像海里的浪潮样雄 伟壮阔,快板像大地燃烧般激荡热烈, 整体呈现气势恢宏的特点。

波密波卓

多吉帕雄热巴舞

第二批 其具有悠久的历史,传说1000多年前在 波密倾多修建了座叫卡瓦拉康的寺 庙,建成后举行了一次非常隆重的庆祝 仪式。当时,当地农牧群众自编、自唱 地跳起了丰富多彩的舞蹈。从此波密波 卓在波密辖区内广为流传。

第三批 其具有悠久的历史,据帕雄县的老人说,

日喀则 林芝

山南

这一节日起源于藏传佛教噶举派大师米 拉日巴及其弟子日琼巴时期,距今800 多年历史,般是藏历十月十日举办 次,这个活动有严格的程序,般农 牧群众都会放下手中的活动去参加活 动,帕雄热巴舞是帕雄热巴节重要的活 动内容,以跳热巴舞为主,也会展示马 具与服饰,以此机会做宣传。

扎唐果谐 第批 果谐是由西藏农业兴起和发展时期较简 单地模仿劳作方式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 种流行在农村的古老的民间歌舞,“果” 藏语为圆圈的意思,“谐”为歌舞。 般都是藏历新年、传统节日、宴会以及 众人相聚时表演。其表演以圆圈为主要 队形,按照顺时针方向边唱边舞。基本 没有乐器伴奏,由表演者自唱自跳,但 个别地方会用十六串铃,由谐本(领舞 者)拿在手上或系在腰上,随着身体的 舞动发出铃声作为指挥。

第批 “嘎尔”是舞蹈的名称,“巴”是指跳 舞的男性演员,“谐”是指歌,“玛” 是指伴歌的女性演员,“嘎尔巴谐玛” 是这个舞种和演员的总称。是由舞蹈、 歌曲和打击乐三部分组成的表演艺术形 式,其中有模拟动物的舞蹈,主要模拟 猴子的动作。而后民俗祭祀活动也吸收

嘎尔巴谐玛舞

阿里

了此舞蹈,并形成了泽当每年藏历五月 十五的祭祀活动。

赤德“仲”舞 第三批 其是阿里普兰独具特色的舞,“仲”藏 语里是野牦牛的意思,“仲舞”是根据 “仲”的形象和各种习惯性的动作来创 作形成的一种舞蹈,具有悠久的历史, 最早的“仲”舞为普兰著名的贤比林寺 宗教礼仪舞,现在“仲”舞由男人按照 “仲”的生活习性和各种动作边跳舞 一边头顶酒壶,向贵客敬酒,表示对客 人的尊敬和人与动物的和谐。

谐巴谐玛舞 第三批 自修建珠曲登寺以来,每逢藏历新年的 初三都将“谐巴谐玛”作为祭祀舞进行 表演,舞蹈内容是为了纪念格萨尔王的 位著名大臣,舞蹈形式为17对男女组

舞,男子为武士装扮,手持古代战刀, 女子服饰华丽。男子以“一”字线条和 变换列队先慢后快地进行表演,随后女 舞者双臂相连以“谐巴谐玛”独有的舞 步边唱边舞,以慢为主流节奏进行表演。

(三)热巴舞蹈的生存现状简述

热巴舞蹈是藏族古老的民间歌舞之,其具备鼓舞、卓、谐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是长 久以来集众家所长而形成的民间艺术。热巴舞历史渊源,最早可追溯至西藏本土宗教“苯教” 及其祖师敦巴·辛绕米沃杰这一时期,后因佛教盛行于西藏,热巴舞蹈受佛教文化影响初具 现今的模样。又因过去热巴家族是以流浪卖艺为生,其流浪轨迹的差异及受不同地域文化的 影响,开始根据不同的家族团体而划分出不同风格的舞蹈形态,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变化。

首先,热巴舞形态虽成形较早,但因其艺术特性使然,使得有关追溯其历史渊源的若干 研究仅能以传统热巴家族中的舞蹈艺人口述以及部分历史文献记载作为主要据由,将西藏和

平解放前的时期称为其自在发展阶段,其中又可分为三个时期:第,萌芽时期;热巴舞蹈 最早可追溯到西藏本土宗教苯教原始时期的巫术舞蹈和图腾舞蹈,在其中有众多的大型祭祀 或巫术行为都存在大量的使用铃、鼓等法器起舞的实例,虽在几千年的流传中,苯教在藏地 的绝对地位已被佛教取代,但二者关于法器、法舞等宗教形式仍存致共识,都通过仪式的 方式驱除业障,祈求赐福,因此,证实了“热巴”这种手持道具的歌舞艺术早于苯教时期便 已现雏形。第二,成形时期;藏传佛教的兴起使得热巴艺术的表演中逐渐融入了佛教思想, 这样的转变一方面源于藏传佛教深入人心,影响藏地思维的主观因素,另一方面源于热巴舞 蹈艺人会在特定的时间进入佛教寺庙表演的客观因素,因此,从史籍资料和热巴老艺人的口 述内容中可清晰地感受到佛教噶举派第二代祖师米拉日巴同各个热巴家族及其从业者的关 系渊源之深远,血脉联系之亲密。第三,发展时期;自佛教入藏以后,热巴舞蹈逐渐形成现 今我们所识得的模样,同苯教时期不同,热巴舞蹈所出现的场景由宗教寺庙逐渐转向乡村田 野,久而久之热巴舞蹈的表现主体开始由职业性质的热巴艺人承担,其是以家庭为单位,或

是仅以三两人的小型家庭为单位,游走于各个藏族人民聚居地区,通过流浪卖艺为生,因此, 热巴舞蹈其本质属性由祝祷祈福的娱神性质向卖艺谋生的娱他性质转变,他们游历于藏、川、

滇、青等地,甚至印度、不丹、缅甸等国,在他们游艺四方时,为满足不同地域民众的审美 需求,便不断吸收各地域文化精华,逐渐形成了现今这般以铃鼓为主,集说唱、念白、杂技、 气功、小剧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

其次,根据王华所写的《察嘎⼦杜琼热巴之考》③,可以得知传统热巴活动,在形式内 容上远比我们现在看到的热巴表演内容更丰富,如今很难再现。究其原因,西藏经济快速发 展,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标准逐渐提高,谋生手段和生活来源有了保障,行走卖艺的社会 环境不存在了,跳热巴舞不再是生活和生存的需要,家族式的内部传承也随之逐渐减少,以 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式传承被打破,热巴舞蹈的表演主体由家族式亲缘组织转变为非亲缘式组 织的业缘关系,继而又转变为政府组织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当“自为自在”的传承方式已不 再适应当下的时代语境,热巴舞蹈的发生场域逐渐转向为艺术场、教育场,在“国家在场、 政府话语、社会参与”的语境之下,其展现方式亦出现了“剧目”“教材”等新的舞蹈形态。

③王华察嘎子杜琼热巴之考[J]中国音乐,2005(3):61-64

二、多元发展:热巴舞蹈多途径的自我主体探寻

笔者自幼热爱舞蹈,1984年初中毕业后,参加并通过了昌都市文工团的入学考试,从 那时起与鼓结缘,心中燃起为之奋斗一生的激情。1986年,西藏昌都地区对当地的十一个 县进行热巴艺术调研,将各县的热巴老艺人请至团里教学,让演员们接触到最地道的热巴舞 蹈。1988年,中央要求地方政府开展抢救民间文化艺术工作,借此机会参与其中,向民间 热巴老艺人不断学习,以真心、真情与老艺人们沟通交流,用对热巴的爱与顽强的毅力打动 了他们,获得了珍贵的热巴舞蹈学习机会,在昌都市拜访了无数的民间热巴老艺人,收集、 整理了十余种不同风格的热巴舞蹈,这为笔者后期通过不同途径进行热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打下良好的基础。

()舞台创作与表演

笔者与同事们合作,不断进行热巴舞蹈作品创作,并在全国各地表演,赢得了20多个

奖项。例如,作品《康鼓报春》荣获首届“荷花杯”舞蹈大赛铜奖;《藏东赛鼓》荣获教育 部二等奖;《热萨玛》荣获2008年西藏电视专业舞蹈大赛原创作品群舞类一等奖、全区2010 年第五届珠穆朗玛文学艺术金奖;《太阳鼓》荣获全国全军第九届文艺汇演二等奖、第九届 CCTV电视专业舞蹈大赛“优秀奖”;《扎西热巴》荣获教育部最高优秀奖、全国第三届大 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乙组等奖和专业组创作奖;《跳春》荣获春节联欢晚会歌舞

类二等奖;《康鼓弦音》登上2021年藏历春节联欢晚会;《雪域暖阳》参演第六届全国少 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式;《欢腾的高原》荣获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最高提名 奖等。在团期间一直坚定文化自信,用自己的初心创作出无愧于民族和国家的优秀的热巴舞 蹈作品,传递出真善美、积极向上的精神观和价值观,引导人民永远健康向上、永远充满希 望。

(二)高校专业舞蹈教育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热巴舞蹈在一代代“热巴人”口手相授中,得以代代相传,散发 出新时代的光芒。在现今多元文化交流日益繁多的语境下,如何弘扬好、发展好、利用好热 巴舞蹈这民族艺术瑰宝,并且培养出热巴舞蹈接班人是老辈艺术家和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和使命。笔者在31岁时进入西藏大学艺术学院攻读本科并留校任教,热巴舞蹈从舞台由此 走向了三尺讲台,十余年来,教授了万余名学生学习热巴舞蹈,并出版《藏族热巴舞女子鼓 技》一书,建设热巴舞蹈女子鼓技教学体系,将热巴舞蹈科学化、系统化、理论化地在教育 场传承和发展。除此之外,在教育信息化时代及后疫情时代,拓展热巴舞蹈线上教学手段,

在慕课平台推出《藏族民间舞

热巴舞》课程,截至2023年4月已有87所高校参与选课,

分别有西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四川音乐 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广东舞蹈戏曲职业学院等其他高校,累计选 课人数达到3681人,累计互动114万次,获得了广大舞蹈爱好者的致好评。由此从自身 民族地域、文化以及实践教学经验出发,践行美育宗旨,推动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与改革。

(三)大众普及舞蹈教育

笔者于2019年作为项目导师指导大学生在西藏大学梦立方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创办热 萨玛民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年8月挂牌为“巾帼美育实践基地”。扶持大学生创业 的同时,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美育教育、弘扬传统文化”等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美 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人,以热巴舞蹈艺术为纽带促进广大青少年文化交流与理解互动, 并逐渐扩展到大众美育。工作室授课对象为西藏地区各中小学学生及热巴舞蹈爱好群众,年 龄阶段最小四岁,至七十岁,学习人群覆盖面广,同时还搭建了高水平、高素质的艺术交流 和展示平台,热萨玛少儿艺术团经常赴北京、上海、宁夏等地演出。其次,秉持着“家健康、 国健康”的理念创作《热巴健康操》,以美润心的同时强身健体,让非遗传统舞蹈逐渐走进

社区、走进家庭、走进人民的心中!除此之外,在拉萨市实验小学主导“非遗舞蹈进校园”

活动,将热巴舞蹈融入社团课坚持教学七年之久,构建了良好的非遗传统舞蹈教育式传承的 生态系统。

热巴舞蹈从民间走向舞台、课堂的过程,经历着多重身份的转变,但无论如何,其对于 自我主体意识的探寻从未停止。

()民族文化保护政策的响应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为非遗传统舞蹈的保护与传 承指引了正确的发展方向。首先,是要制定相应的非遗传统舞蹈保护政策,以及建立可适用 于非遗传统舞蹈保护的法律法规,积极协同相关部门展开对非遗传统舞蹈的收集、整理、抢 救、保护等工作。例如有“热巴之乡”美誉的丁青县,其人民政府对热巴舞蹈的保护、整理、 挖掘工作,从红星央宗《西藏丁青康沙热巴代际传承研究 艺人扎西曲珍的生活史》

④我

们可以得知:“其始于20世纪70、80年代。1979年,由县政府牵头组建了县文艺宣传队。

④红星央宗西藏丁青康沙热巴代际传承研究 艺人扎西曲珍的生活史[J]民族学

刊,2018,9(01):68-80+126-128

三、民族建构:热巴舞蹈民族性的文化形象确立

宣传队成员由从各乡镇吸收的30名业余文艺爱好者组成,主要表演丁青热巴、昌都锅庄、 弦子等地方特色剧目。扎西曲珍及其女儿罗松卓嘎当时也曾受到宣传队邀请,为其教授热巴。 文艺宣传队建队至今先后赴昌都、拉萨、青海等地及各乡镇进行文艺演出,受到了各级党委、 政府及农牧民群众的热烈欢迎,1982年改建为丁青县民间艺术团。随后,丁青县13个乡镇 又陆续组建了热巴业余演出队。2000年开始,随着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与文化发展理 念的形成,丁青县决定于每年8月10日举办“热巴文化艺术节暨物资交流会”。2004年,

昌都市对热巴的保护、传承工作投入3万余元,用于普查、整理事务。丁青县也筹集了2 万元,用于县民间艺术团的热巴服装、道具的更新与购置。”直至现在,政府依然坚持对非 遗保护财政方面的投入及对传承人政策性的补贴。

其次,可由政府主导成立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专家可涵盖老、 中、青三代文化从业者,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队伍建设,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力度,

规范文化遗产保护整体规划和方案制定、项目和传承人评选、数据库建设以及相关文字、音 像出版物的编撰审核等工作,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科学、规范、有序的展开。在过 去热巴的传承是以血缘为纽带,“自为自在”的家族式内部传承,进而到转变成非亲缘式组 织的业缘关系传承,传承人也不再仅局限于家族内部推选。当热巴舞蹈的发生场域由田间地 头转向为艺术场、教育场的同时,也是逐步推进热巴舞蹈保护工作科学性和规范性的发展,

例如在昌都市举办的首届全区热巴舞蹈展演暨高峰论坛、由四川音乐学院主导的国家艺术基 金2018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藏族民间热巴创作表演艺术人才培养”等,对热巴舞 蹈的继承弘扬、传承保护和发展创新都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也促进藏族民间歌舞文化艺 术形成专业性较强的创作人才队伍和表演人才队伍,让藏族热巴艺术在当代新的历史时期能 得到健康有序地传承发展。

最后,政府应全面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基础硬件设施的完善,为非遗的 传承与传播创造更广阔的空间与平台。例如塔城热巴传习中心,其位于迪庆州维西县塔城镇 内,传习中心通过360实景漫游互动系统、实景图片、高清屏幕放映等方式,展示塔城热巴 歌舞丰富的形式和内涵,以及塔城镇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通过图文声像的方式,立体形 象的记录和展示了塔城镇各村落丰富多样的热巴唱调唱词、舞蹈动作、热巴传承、热巴服饰

制作等内容。
(二)民族文化内在涵义的表达

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⑤”由此可探

讨当代热巴舞蹈创作中的民族文化内涵表达,以男女群舞《康鼓弦音》三部曲为例,其由笔 者与拉巴扎西、洛松丁增与斯朗旺堆四人共同创编,贡嘎伦珠编曲。其中包括2021年西藏 藏历新年联欢晚会中的《康鼓弦音》、2021年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式中的《雪 域暖阳》及2021年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展演中的《欢腾的高原》。

此三部曲主要以非遗传统舞蹈弦子舞(哔旺谐)与热巴舞为主要创作题材,一方面反

映了新时代少数民族舞蹈创作互融相通,呈现出少数民族文化交相辉映、灿烂夺目的文化图 景;另方面呈现了西藏地区三江流域、茶马古道民族文化交融、和谐共荣的局面,用文艺

创作践行“各民族文化事业繁荣巩固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主题。

其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与力量,以舞蹈艺术为载体,以三部藏族舞蹈作品为鉴,反映了各 族人民在长期的交流、交往、交融中形成了一种共同的“文化记忆”和“身份认同”,形成 了各民族舞蹈文化互融性、共情性、共兴性的多元体发展格局。

(三)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第三十四条:“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 管部门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⑥”非遗文化的活态属性决定了其是以传承 人为载体,中小学及高校作为从事文化传承和发展创新的重要场所,肩负着传播中华民族优

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同时,也是顺应社会生态发展,从以往的家族式内部传承应逐渐扩展到 师徒式传承等社会面传承模式,以及在当下积极探索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 教育式传承的

近年来,许多高校将非遗文化与高校教育结合,将非遗文化融入公共艺术课程承担学校 美育的功能。以西藏大学慕课《藏族民间舞 热巴舞》为例,其从自身民族地域、文化以

及实践教学经验出发,积极践行美育宗旨,将西藏非遗传统舞蹈热巴舞系统性地整理成教材 体系,在慕课时代的助推下,有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前沿性的教育理念,立足于地缘优 势,推进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积极探索非遗文化教育式传承的道路。除此之

⑤习近平2021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OL]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官 网https://wwwneacgovcn/seac/c103245/202209/1158827shtml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1

方式,

外,通过“传承人进校园共建非遗传统舞蹈工作室 构建高校非遗传统舞蹈课程体系

举行非遗传统舞蹈艺术作品及教学展演 建立中小学美育校本课程并引导毕业生实操教 学”的实践路径,在多主体参与合作的过程中,共同构建“非遗舞蹈进校园”的教育生态系 统。进而推进非遗传统舞蹈教育式活态传承,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结语

吴晓邦先生曾说:“我们今天提倡的民间舞蹈是对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古老的民间舞蹈

的继承和发展,对旧有形式加以改造,赋予民间舞以新的生命,是我们每个舞蹈家的责任。

⑦”回望热巴舞蹈文化发展历程,它亦是一段极具生命力、创造力与挑战性的历史,是理性 与感性并存的历史,是激情与耐心耦合的历史。而其作为文化活体的未来发展之路必定充满 艰辛,但无论如何,反复的实践实际上就是重建文化自信的过程。我们依然在路上。

[1]西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西藏自治区非遗保护中心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M]拉萨:西藏

[2]王华察嘎子杜琼热巴之考[J]中国音乐,2005(3):61-64

[3]红星央宗西藏丁青康沙热巴代际传承研究艺人扎西曲珍的生活史[J]民族学刊,

2018,9(01):68-80+126-128

[4]习近平2021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OL]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官

网https://wwwneacgovcn/seac/c103245/202209/1158827shtml

[5]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1

[6]吴晓邦谈中国民间舞蹈的古今异同[J]舞蹈,1987(9)

⑦吴晓邦谈中国民间舞蹈的古今异同[J]舞蹈,1987(9)

【注释】
人民出版社,2015.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