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語:黎汶洛)疫下香港的問題,是香港多年累積而來的社會結構性問題,包括貧富懸殊、土地運用、資源分配等,而 非行政長官所指的「社區組織動員薄弱」或個別市民的責任問題。在五波疫情期間,筆者樂見社會上不分年齡、行業和階層,同心抗疫,例如香港社會服務聯會開展的「健 康專業專上學生院舍工作計劃」,成功招募近400 位學生,為百間政府資助殘疾人士院舍及安老院舍擔任 前線護理工作;香港明愛獲麥當勞捐贈300萬元餐券,以分發予30,000 個綜援及低收入家庭;還有不少教友、少數族裔和退休人士擔任抗疫人員,值得我們欣賞和肯定。筆者認為,「疫後重建」是我們未來共同探討的議題,而「重建」不只是經濟發展,還有我們人際間的 關係和信任。在重建的過程中,必須要認清問題的核心,包括社會結構、個人權利和資源分配。因此,本會誠邀註冊社工李善珩、明愛專上學院及明愛白英奇專業學校校牧室等,以不同角度回應信仰與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