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Journey Booklet 2017

Page 1


目錄 活動詳情 序-人生就是不停的抉擇 甚麼是決策制定? 我們的日常決策如何被影響? 大腦中的雙系統 靜觀其變,還是主動迎戰? 思緒中的捷徑 無意識的思想謬誤 人格特質如何影響我們決策制定的過程? 敢於挑戰的你 沒意見而非沒主見 不求風險,亦不求回報 殊途同歸 相異的性格但間歇相同的結果 我們可以如何完善自己決策制定的過程? 速度與質量 互相扺消的決策負債 別讓過去成為你的負擔 助你權衡輕重的層級分析法 後記 延伸閱讀 參考文獻 鳴謝

P.1 P.2 P.3-4 P.5 P.6 P.7-8 P.9 P.10-11 P.12 -13 P.14 P.15 P.16 P.17 P.18 P.19 P.20-21 P.22-23 P.24 P.25-26 P.27 P.28 P.29-31 P.32


1


〈序-人生就是不停的抉擇〉 你今天下了多少個決定? A. 少於十個 B. 十至五十個 C. 五十一至一百個 D. 多於一百個 還在回想今天所發生的各種事情嗎?事實上,根據康奈爾大學的硏究, 我們每人每天單在選擇食物時已經平均下了二百多個決定(Wansink & Sobal, 2007)。從你拿起這本書冊,決定翻開書頁,甚至剛剛從選擇題判斷自己今 天下了多少決定,事無大小,其實我們每分每秒也在不經意地做了自己不太 察覺的決定和選擇。 「人生即是抉擇」。從出生到年老,每天吃甚麼,穿甚麼,購買甚麼, 與誰待在一起也牽涉到我們的選擇。踏入不同階段,需要下的決定只會有增 無減,同時所要顧慮的亦越趨繁複,下決定的過程變得更為複雜。在遇上各 種選擇交叉點時,你又會如何抉擇及取捨?我們碰上不同選擇時,亦會經常 苦苦思索自己的決定是否「夠好」和「正確」。遇上種種難題,做選擇、下 決定,到底是否真的如此艱辛? PsyJourney,又名「心旅」,為香港大學學生會社會科學學會心理學學 會每年一度的大型學術活動,旨在深化參與者對心理學的認識,探討心理學 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繫,並嘗試增加及推廣大眾對心理學的認知和興趣。而 本年度「心旅」將以決策制定(Decision making)為主題,透過一系列的活動, 我們希望參與者能從心理學的角度理解到自己在思考 上遺留了的盲點,並深入了解個人因素與下決定的關 連,從而重新審視自己在抉擇時所使用的方式。 最後,願在閱讀此書冊的你,能在這需要不停 抉擇的人生中享受到下決定的樂趣。

2


〈甚麼是決策制定?〉 在心理學上,決策(Decision)是指在不同的可能性中作出的一個選擇 (Smith & Kosslyn, 2009),而決策制定則是指我們根據自己對不同可能 性或選擇所作出的評估和估算,從而作出判斷(Judgment)和及後的行動 (Hardman, 2009)。這些過程看似抽象繁複,但其實我們的大腦時時刻刻 都在運算。試想像自己正面對以下的兩難狀況:明天是遞交一篇二千五百字 的期末作業的最後限期,但直至這刻,你的文件上仍然是一片空白,偏偏這 個時候你暗戀的對象打算約你一起吃飯,面對這千載難逢的機會,你會怎樣 選擇呢?這些時候我們心裏往往會想著:出外吃飯的話說不定我們的關係又 可以更進一步,但不做作業的話成績或許會大受影響,到底我該怎樣做?最 終不論我們選擇實行那一件事情,我們在不知不覺間已經作出一個決策了。 那麼是否所有大大小小的行動都是我們的決策?那又不一定。一些心 理學家以「決策 ABC」來代表一個決策所包含的元素,當中包括了選擇 (Alternatives)、信念(Beliefs)及結果(Consequences),只要包含這三 個元素便是一個決策(Smith & Kosslyn, 2009)。我們可以嘗試在上述的例 子中應用「決策 ABC」: 選擇是指決策中應包含多於一個的選項,讓我們能在其中比較和選取, 就像例子中我們可以選擇做作業或與心上人見面。 而信念則是指我們對不同選項的想法和對其價值(Values)的估算,如 我們需衡量愛情還是學業較重要,何者價值較高。 結果則是指我們對出現不同結果的可能性的估算,如放棄作業的話會對 整體成績有多大程度的影響? 由此可見,上述的一個簡單例子便正正是一個決策。

3


決策點

留在家中做作業能確保完成功課 但或許令暗戀對象不開心

出外和暗戀對象吃飯或許 能增進感情但很大機會不 能完成功課影響學業

那到底怎樣的選擇才算「好」?在心理學中,一個好的決策是指在面 對結果的不確定性(Uncertainty)時選擇自己認為是最好的選項(Smith & Kosslyn, 2009)。由此可見,所謂好的決策其實是一個十分主觀的概念,也 很難斷定。可是,好的決策卻對我們十分重要,在面對重大抉擇關口時,好 的決策隨時可影響你的一生,有心理學家更指出要是在一些重大、甚至危害 生命的決策上作出錯誤的預計,有可能造成死亡以至影響傳宗接代等嚴重的 後果(Hastie & Dawes, 2010)。 既然好的決策是如此重要,那麼到底有甚麼在影響著我們對不同選項及 其結果的想法呢?我們又有沒有一些方法可以幫助自己下一個好的決策?就 讓我們在接下來的時間一一探討。

4


HOW ARE OUR DECISIONS BEING AFFECTED? 剛剛中學畢業的一心,正為著升學的問題而煩惱。自小熱愛時裝設計的 她,有幸獲得法國一所著名的時裝設計學院取錄,本應是樂不可言的,卻因 為膽小怕事的性格而卻步。由於一心未曾獨自外遊,所以她深怕自己未能適 應一人在外的留學生活。面對以上種種因素,一心坐臥不安,不知道隻身前 往法國升學是否正確的決定,甚至想拒絕這難能可貴的機會。 到底站在人生的分叉路前,人應如何作出抉擇?人生又有沒有一個絕對 正確的終點站? 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類似難題,它們亦經常令我們舉棋不 定,遲遲未能夠作出適當的抉擇。現在,就讓我們從這兩難困局出發,以心 理學角度解釋及明白人應如何作出抉擇,以避免受偏誤所影響。

5


〈大腦中的雙系統〉 雙系統理論(Dual Processing Theory)是解釋我們在決策制定和社會認 知(Social awareness)時兩種不同的取向(Evans, 2008)。系統一(System one)是內在,自動化和非意識的過程,而系統二(System two)則是剛好 相反(Evans, 2003)。 系統一思考(System one thinking)中強調內隱(Implicit),亦即指我 們會透過反射(Conditioning)等學習(Learning)發展自動化的反應。由於 其自動化的反應,我們會依賴情感、直覺、代表特徵等作出快捷的決定,這 稱為捷徑推斷(Heuristic)。同時因為思考迅速,使用系統一思考往往容易 導致偏誤(Bias)的出現,影響我們作出正確的決定(Sherif, 1998)。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利用系統一思考作決定。比如在投擲「幸運 彩虹」時,當身邊朋友贏得獎項,我們都會認為朋友今天的「手氣」很好, 希望他能幫自己多贏一個,但其實朋友擲中獎項的機會率並不會因他中獎的 次數而提高。我們都經常被一次幸運的中獎機會而產生偏誤,認為別人的運 氣較好,忽略了其實在遊戲中每個人也有著同樣的機會。可見,這些捷徑推 斷雖大大加快了決策制定的速度,但偏誤的存在也影響著我們的決策。 由此可見,我們為了快捷地進行決策,往往會輕易受到認 知偏誤和捷徑推斷影響而作出與自己原意不同的決策。大腦 運行時總會喜歡「偷懶一下」,常常運用我們已有的 知識來進行決策和推斷,你又有沒有留意到自己曾 經被這些因素而影響了決策呢?更多有關偏誤的趣 事,讓我們在後面一一探討。

6


〈靜觀其變,還是主動迎戰?〉

偏誤是從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觀察和以往的經驗逐漸建立的。這些偏誤 會無意識地影響我們的決策過程,導致我們作出不理性的判斷或決策錯 誤。這些決策錯誤在心理學中被稱為認知偏誤(West, Toplak, & Stanovich, 2008)。 不作為偏誤(Omission Bias)是指當被動行為和主動行為均造成相同 後果的情況下,我們傾向把被動行為視作為道德上較優勝的一方(Hayashi, 2015)。瑞士著名作家魯爾夫・杜伯里(Rolf Dobelli)曾經在書中提及一 個不作為偏誤的經典例子:甲看見別人失足跌落山坡而就手旁觀、不伸出援 手 ; 乙則故意把別人推下山,那麼甲還是乙過失較為嚴重? 如果你心裡隱 約認為甲的過失較容易接納,因為見死不救好像不如故意殺人那麼嚴重,那 麼你這個想法正正受到不作為偏誤所影響(Dobelli, 2013)。從理性角度分 析,甲方和乙方的行為均導致他人身亡,所以兩者都應該受到相同程度的譴 責,而甲方亦不應較乙方優勝。其實,以上情況並非不曾出現在我們的日常 生活中,面對關乎別人生死的嚴峻事件,以被動行為來應對的人也絕非為少 數 。就以 2011 年發生於廣州的「小悦悦事件」為例,一名僅有兩歲的女童 先後被兩輛汽車撞倒,但途經的十八名途人竟然無一主動救助受傷倒地的女 童。或許,他們都擔心主動幫忙傷者反而會令自己墜入訛詐錢財的騙局,惹 來麻煩。最後決定以沉默來確保自身的利益,選擇視而不見。

7


雖然不作為偏誤較常影響我們的日 常決策,我們有時也會採取相反的方向 行動。這在心理學上被稱之為作為偏 誤(Commission Bias),意指人們傾 向採取主動行為而非被動行為 (Croskerry, 2002)。以色列 多名心理學學者曾經對 286 名 足球守門員進行研究,發現他們 大多數的防守決策均受作為偏誤 所影響。縱使得知普遍站在龍門中央失球的機會會相對較少,但仍有 93.7% 的守門員傾向主動撲向龍門的左右兩邊(Bar-Eli, Azar, Ritov, Keidar-Levin, & Schein, 2007)。由此可見,不作為偏誤和作為偏誤均能大程度地影響我們 的日常決策。 然而,究竟是甚麼因素取決我們應該採取主動行動或是被動行動呢? 損失厭惡(Loss Aversion)正正能夠為我們提供方向。它是指當人們面對相 同金額的損失和得益,普遍的人也會比較看重其損失而非得益。然而,究竟 是甚麼因素取決我們應該採取主動行動或是被動行動呢?損失厭惡正正能夠 為我們提供方向。它是指當人們面對相同金額的損失和得益,普遍的人也會 較看重其損失而非得益。美國有項研究正正反映出這個損失厭惡的現象。 實驗中,參加者被要求評定失去或找到 100 美元的滿意程度和不滿意程 度。結果,大部份參加者都評定失去 100 美元的不滿意程度比起找到 100 美 元的滿意程度較為強烈(Polman, 2012)。當然,若 得益比損失大,人們亦自然會選擇有利的一 方。由此可見,不同種類的偏誤對我們的 決策制定有著重大的影響。當然,若 得益比損失大,人們亦自然會選擇 有利的一方。由此可見,不同種 類的偏誤對我們的決策制定有著 重大的影響。

8


〈思緒中的捷徑〉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會利用一些心理捷徑(Mental shortcut)來進 行決策制定和解決問題,這種心理捷徑稱之為捷徑推斷,亦是一種經驗法則 (Rule of thumb)。 情意捷徑推斷(Affect heuristic)是一種以第一印象或情感進行決策 制定的經驗法則,大多在制定重要決策時使用(Slovic, Finucane, Peters, & MacGregor, 2007)。Connolly 和 Zeelenberg 亦指出根據這法則,人們 大多以過去經驗作出類似或相同的選擇,而我們進行決策制定時亦會刻意 避免選擇會令自己出現後悔的複合情緒(Complex emotion) (as cited in Gigerenzer & Goldstein, 2011),並運用直覺反應(Gut reaction)作出預測 結果較好的決定。 情意(Affect)亦有不利我們作出正確決定的一面,以市面上一些食品為 例,在包裝上寫上「純天然」、「無添加防腐劑」等字眼為賣點,這都是用 作增加產品吸引力的「情感標籤」,使我們購物的決定受到情意捷徑推斷的 影響(Slovic et al., 2007)。 名稱辨識捷徑推斷(Recognition heuristic)是指我們會不自覺傾向選擇 較易辨識的選項,並給予其較高的價值(Gigerenzer & Goldstein, 2011)。 學者曾進行研究,要求受訪者選出德國漢堡漢薩自由市與慕尼黑比較下,哪 一個人口較為多。而結果顯示,受訪者大多傾向較為熟識的城市──慕尼黑, 但真實結果顯示,其實德國漢堡漢薩自由市的人口約有 181.3 萬人,而慕尼 黑的人口只有 138.8 萬人。

9


〈無意識的思想謬誤〉 除了認知偏誤(Cognitive bias)和捷徑推斷外,社會偏誤(Social bias) 也是一種常見的偏見類型。社會偏見是指人們對某群組,種族,性別,宗教 的人,有意或無意地抱有固定的一套準則,這些偏見也是建基於社會對一些 群組形象的定型(Stereotype),從而引發出不同程度上正面或負面的歧視 (Keene, 2011)。以下,我將會為大家介紹兩種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無意抱有 的社會偏誤。 群體歸因錯誤(Group attribution error),是指人們對群組裡的某些人 有某方面的印象,從而對該群體或類似群體的成員刻畫上同樣的形象,其中 包括:性格特質,意向等等。即使外界已有研究證實不確實之處,我們亦非 常容易定下此類偏見(Allison & Messick, 1985)。研究指出,人們面對極端 的情況後,會容易對整個有威脅的群組作出極端且較相似單一的定型,而且 偏見的程度遠比其他群組大(Corneille, Yzerbyt, Rogier, & Buidin, 2001)。 此偏見會讓我們對他人的能力,性格,行為會有錯誤的估計,從而影響我們 對每一個人的態度,以致自身的決策制定。 以紋身這風氣為例,紋身常常被社會刻上「三合會」等的負面字詞,或 許的確有不少曾犯事的人身上刻有紋身,但其實同時亦有很多紋身的人並沒 有特別背景或含義。紋身既可以是一種生活態度,亦可以是遮蓋傷疤的一種 方式,有人亦會以紋身作為刻畫對家人朋友的紀念。這例子正正印證了我們 還沒有好好瞭解每個個人,卻因為他身上刻有紋身,我們就會先把他們自動 歸類為「不良人士」,對他們存有偏見。年輕人甚至會因為身上刺有紋身而 在職場上遇到不公平對待(Goodman, 2008)。由此可見,我們很輕易會因 為一個人的行為性格,影響到自己對整個群組的印象,並從而影響自身的決 策制定。

10


古語所謂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便正正帶出了我們對公正世界謬 誤(Just world hypothesis)的理解。人們相信在這個世界,有因必有果,我 們的行為和及後的結果息息相關(Dalbert, 2009)。Melvin Lerner 於 1965 年曾進行一個實驗:首先把實驗者分為兩組,而所有參與者都需要看著一個 看似善良的小女孩回答問題,若小女孩回答錯誤,她將會受到電擊作為懲罰。 其中一組實驗者選擇把小女孩救出,他們相信小女孩是無辜的,她不值得被 懲罰。而另外一組則選擇不拯救她,因為他們在實驗開始前被主持灌輸了一 些對小女孩不利的謠言,並從而令他人覺得小女孩受到這個懲罰是應得的。 由此實驗可見,人們會對有不同背景的人存有不同的偏見(as cited in Lehrer, 2009)。 公正世界謬誤會讓我們對人們的背景作出含有偏見的猜測,「是他們自 己造就了此刻的他們」。例如,露宿者之所以會露宿街頭,多半是因為他們 小時候沒有好好讀書,不務正業,才會造成了現在的他們。但事實上,除了 他們自身的因素外,家庭因素,社會因素等也可能是導致他們露宿街頭的原 因(Au & Ching, 2014)。又或例如拒絕聘請曾犯事但已改過自身的人,我們 容易就著公正世界謬誤而對他人下了不準確的判斷,從而因而引致不全面的 決策制定。對身邊人下了偏頗的判斷,也對決策制定百害而無一利吧!

11


HOW DOES PERSONALITY AFFECT OUR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我該迎難而上還是駐足原地?如果姊姊面對這樣的狀況,或許能更 果斷地處理吧?至少會比我處理得更好吧?與其在這忐忑,不如我跟 著前人走過的路,不費吹灰之力地一直走下去不就好了嗎?」

「怎樣的選擇塑造了怎樣的人生。擁有相同的處境不代表我們走的軌 跡必然一致,環境不能塑造你的人生,而你的人格特質,往往主導你 的思想,你的思想並將決定你的行為。」

儘管受著相同的環境影響,但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 沒有人會擁有相同的性格特質,到底我們的人格特質又會如何影響自身的決 策制定呢?

12


你曾否因為自己「二選一」的決定而感到後悔?在現實生活中,除了外 界的影響,我們每個人的性格和特質都會引導自己走向不同的抉擇,而這 些內在特質同時亦能讓他人有效地預測我們在社會上的各種決策(Gore & Rotter, 1963)。五大人格特質(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又稱 OCEAN, 是一個心理學的專用名詞以描述五大主流的性格和特質。而五個性格特質的 分類分別為經驗開放性(Openness),勤勉審慎性(Conscientiousness), 外向性(Extraversion),友善性(Agreeableness)和神經質(Neuroticism)。 五大人格特質能用作分析最基本的性格差異,而從這五個方面的性格特 質,我們可以分析出不同性格的人會作出不一樣的決策,例如經驗開放性較 高的人會多作一些高風險的決定,而勤勉審慎性較低的人會偏向習慣拖延時 間引致工作效率較低(Byene, Silasi-Mansat, & Worthy, 2015)。 Costa 和 McCrae 曾指出雖然五大人格特質曾因其可行性受到外界質疑, 但憑著其全面性及可預測的特性,五大人格特質依然成為主流測試性格的指 標,我們亦可以從而預測該特質所引申的重要決策(as cited in Chartrand, Rose, Marmarosh, & Caldwell, 1993)。 接下來的文章我們將會以更多心理學的實證探討決策制定和人格特質的 關連,同時亦會重點分析五大人格特質中的其中三個特質:包括外向性,友 善性和神經質,這三者與決策制定的關係。除此以外,我們亦會介紹一些五 大人格特質以外的性格判斷測試,讓大家更全面地了解個人及內在影響決策 的因素。

13


〈敢於挑戰的你〉 外向性是五大人格特質中較容易理解的一個,擁有這項性格特質的人通 常都較健談、活躍以及愛好交際(Schultz & Schultz, 2013),而他們對於人 際關係及生命也抱有較熱衷的態度(Digman, 1997)。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但可以透過人們的社交方式去推斷其外向性程 度,從其應對問題、壓力的技巧中也可以看出細節。一個較外向的人遇 到問題時,他們會視其為新挑戰,並採取問題焦點因應方式(Problemfocused coping),將集中力放在問題上並積極尋求解決方案(David & Suls, 1999)。另外,當他們遇到壓力時,他們亦多會從自己的社交網絡中尋找情 感上的紓緩(Amirkhan, Risinger, & Swickert, 1995)。 這個性格特質在日常生活決策中也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因為外向的人 都較活躍,並喜愛尋求刺激,所以他們所做的決定也較為衝動(Bishara et al., 2009)。同時,相對於其他性格特質,外向的人都偏向喜歡嘗試新事物 (Leonard, Scholl, & Kowalski, 1999),所以他們所做的決定也相對地較冒 險(Risk-taking)(Lauriola & Levin, 2001)。有學者針對極限運動員的性格 做了一項研究,發現大部份的運動員都在外向性這方面取得較高分數(Kajtna, Tušak, Barić, & Burnik, 2004)。

14


〈沒意見而非沒主見〉 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有嘗試過運用不同的形容詞去描述身邊不同 性格的人。你們又會如何去描述一位非常友善的朋友呢? 被區分為友善性的人普遍做事上也會懷著謙遜的心態,而且非常樂於助 人,並容易和其他人相處(Easy-going)。友善性較高的人會偏向熱心地關 心他人,亦會較容易和其他人建立一個更親密的關係。相反地,友善性較低 的人會較容易脾氣暴躁和偏向喜歡獨行主義(Deniz, 2011)。 具有友善性特質的人通常也是比較無私(Altruistic)和慷慨的,例如友 善性較高的人會在朋友需要幫忙的時候不計較付出,而在群體需要作出一些 決定時也會因應群體的利益而作出退讓。但在一個馬來西亞的廣告與消費問 卷調查結果所顯示,友善性學生購物的時候竟然是最不受廣告的誘惑而去取 決買這件貨品的(Mehdi, Khiruddin, & Omar, 2014),由此可見,友善的人 在決策制定時隨和,但絕不輕率。 另外,在一個關於五大人格特質的研究當中,我們發現友善性較高的人 在處於高壓力的情況底下,他們決策制定的表現會顯著降低,這顯示出友善 性較高的人容易於高壓情況下影響了他們的決策能力(Byrne, Silasi- Mansat, & Worthy, 2015)。 很多時候,我們也誤以為友善性較高的人會 因為其平易近人的性格就變得容易受人影響。 但在以上的研究可以看見,擁有友善性性質 的人只是具有同情心和較注重別人的感受, 他們雖然在作決策的時候會較為遷就別 人,但千萬不要因為他們平易近人的性 格而嘗試觸碰他們的底線呢!

15


〈不求風險,亦不求回報〉 在五大人格特質中,神經質被視為其中一項重要的人格特質。相對而言, 神經質較其他人格特質-經驗開放性、勤勉審慎性、外向性和友善性,更容 易呈現人格缺陷的一面。 神經質掌控我們情感調節的能力。神經質程度較高的人,自我情緒管理 的能力會相對地較低,他們容易缺乏安全感,更容易產生緊張、憤怒、挫敗 感等情緒;而神經質程度較低的人,即使面對困境也能泰然自若,情緒穩定, 因而心境較平靜,脾氣亦較隨和(Tok & Morali, 2009)。 在學業方面,有研究指出神經質與學業成績更呈現著逆向關係 (Furnham, Monsen, & Ahmetoglu, 2009)。再者, 有學者曾指出青少年的行為偏差除了可能與父母有 關外,青少年自身過於神經質亦是其中一大因素 (Muris, 2006),而這亦說明了青少年於決策制定 時較我行我素的現象。 到底神經質是否完全欠缺具建設性的作用,人 類真的難以從中獲益嗎?雖然較神經質的人可能有著 不少的性格缺陷,然而有研究指出他們同時具備更大 的存活優勢(Survival advantage)(Zhang, Chrétien, Meaney, & Gratton, 2005)。所謂的存活優勢,意指 人類的日常生活模式與生存機率的關係。例如具保 守性價值觀的人普遍安於平常的生活,他們盡可能 迴避一切新事物,因而存活機率較大。同理,由於 高神經質的人較為缺乏安全感,所以他們作出抉擇 時,一般都會作出較低風險的決定。故此,較神經質 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會選擇遠離危險,從而提高了自 身的存活優勢。

16


〈殊途同歸〉 從以上三個人格特質與日常生活決策的討論中,我們知道性格對每一 個決策都有著一定的影響力。邁爾斯 - 布里格斯性格分類法(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簡稱 MBTI,是另一種分類性格的指標。MBTI 透過四條不 同問題將人分成十六種不同性格,雖與五大人格特質的五種性格特質有所重 疊,但卻不盡相同(Furnham, 1996)。 MBTI 中的十六種性格分別被歸類為外向型(Extroverts)、內向型 (Introverts);實感型(Sensing)、直覺型(Intuition);情感型(Feeling)、 思考型(Thinking);判斷型(Judging)、理解型(Perceiving)。參與者只 需要組合這四個問題類別,最後便會得知自己的性格特質,例如在情感型及 思考型中若被判定為情感型,這便表示該人做決定時較多由內心出發(Huitt, 1992)。MBTI 偏向以二分法(Dichotomous)分類,而性格多較著重個人 以及其連續性(Continuity)(Harvey & Murry, 1994),所以 MBTI 在心理 學界中的認受性較低,可是在商界及大型機構中卻仍是 一個流行和普遍的測試方式(Moore, 1987)。 除了五大人格特質及 MBTI 以外,近年很多學 者都開始關注自戀性格(Narcissistic)和決策的關 係。擁有自戀性格的人通常都有過於正面的自我形象 (Self-image),有研究亦指出自戀型的人因過份自信 (Overconfidence)以及著重於立即酬賞(Immediate rewards),所以會較多養成賭博成癮的問題(Lakey, Rose, Campbell, & Goodie, 2008),在決策制定時亦較以 目標為先。同時,因為其自戀性格較愛支配和主導局面, 他們常以典型領導者(Prototypical leader)的身份展現於 人前,亦較容易對他人意見表現抗拒,在決策制定時,亦 有機會削弱了團隊表現(Group performance)(Nevicka, Ten Velden, De Hoogh, & Van Vianen, 2011)。

17


〈相異的性格但間歇相同的結果〉 心理學家一直都較依賴五大人格特質了解我們的性格,而透過對我們性 格的了解,他們更能了解我們做決定時的思維,明白我們的思想。就如上文 所述,五大人格特質測試中顯示了比較外向的人更容易做出較為高風險的決 定,這正正反映了心理學家如何透過五大人格特質知道我們做決定的特質。 然而,五大人格特質亦有不少瑕疵,從而令這個理論應用在實際情況中並不 是完全準確。 首先,因為五大人格特質只能顯示一般人格特徵範疇(Normal Personality Trait Sphere)中的 56%(Block, 1998)。五大人格特質亦被稱 為「陌生人的心理學」(Psychology of stranger),這是因為此理論未能顯 示我們一些比較個人的性格,例如任何人也可以表面地透過五大人格特質 分析他人的性格,不需要與他一起生活或深入了解便可作出判斷。最後, 因為五大人格特質是根據語彙假說(Lexical hypothesis) 所訂立的理論 (Trofimova, 2014),即是假定了人的性格特徵會成為語言的一部分,所以 測試的結果很大程度上是基於分析員的理解能力,以及分析對象的表達能力, 這些語言技巧在每個習俗文化下都會有所不同,因此五大人格特質難以使用 一個絕對客觀的標準去分析每個人的性格。 再進一步,即使我們對一個人的性格完全認識,我們仍然不能完全了解 他們做決定時的思考過程,這是因為我們的性格在某些情況下對我們的決策 沒有太大影響。例如在進行一些像賭博般具風險、並以贏取最多金錢為明確 目標的決策時,具備不同性格特徵的人所下的決策並沒有明顯差異(Brand & Altstötter-Gleich, 2008)。由此可見,我們並不需要因自己的性格而過於介 懷所作的決定是否符合個性標準,甚至因而阻礙了自己決策制定的過程呢!

18


HOW CAN WE IMPROVE OUR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我再次微微合上眼晴,整頓混亂的思緒。可是,當人生走到十字路 口,我卻不敢輕舉妄動。究竟怎樣的人生才是我最希望得到的?

「與其雜亂無章、無法作出結論地思考著,倒不如跳出既有的框框, 退後一步,站遠一點,把整個畫面盡收眼底。當每條道路都清楚展 示在面前,或許就會知道人生的下一步該怎樣走了?」

「也許事情不如我想像般複雜,只是我未整頓好思緒而已。我決定 放手一搏,或許事情的結果便會截然不同。」

之前的篇章提及到,一些偏誤和捷徑判斷容易令我們只集中思考某一方 面的觀點,繼而墮入思考的陷阱。因此,我們需要更全面,更有系統的方法。 接下來,我們將介紹幾個簡單而有效的方法,以協助我們作出一個更好的決 策。 你有沒有看過最近受大眾追捧,由康納曼(Daniel Kahneman) 所寫 的《快思慢想 Thinking, Fast and Slow》嗎? 心理學家在近年來亦不斷研究 各種理論希望改善我們的決策能力,而《快》所提及系統一和系統二正是來 自雙系統理論 (Dual Process Theory)。在下文,我們亦會介紹其他不同 形式的理論,如決策負債表(Decision Balance Sheet)、正念(Mindfulness Meditation)及層級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希望讓大家認識 及了解更多如何增進自我決策能力的方法。

19


〈速度與質量〉

前文所提及的雙系統理論指出人們在決策與推理的歷程上由兩種不同取 向的系統去思考和處理問題(Stanovich & West, 2000)。雙系統理論將處 理的歷程分為兩個不同的系統,分別為快速,自動,內藏隱含和含有情感的 系統一,以及較慢,有意識,明確外顯和具邏輯性的系統二。快速和自動化 的系統一通常用來處理具體、有脈絡的問題;相較之下,系統二慣常處理 一些抽象或缺乏內容情境的問題,而面對一些需要高階認知(Higher order cognitive)的問題情境,如解決工作問題與進行決策計畫,系統二的多角度 性思考則遠超於系統一。可是,當我們做決定時,往往容易忽視了可用信息, 既要面對時間和成本的約束,亦要儲存相對較少的信息量於腦海中。因此, 緊湊的生活節奏很可能導致我們依賴系統一思考大部分時間,並做出錯誤的 決定(Milkma, Chugh, & Bazerman, 2009)。

20


透過增加使用系統二的次數以及加強系統一的思考能力,人們的決策能 力亦能得以提升。首先,就增加使用系統二的頻率而言,其中一個方法為套 用正式分析過程,如以線性模型(Linear models)替代直覺進行決策(Moore, Swift, Sharek, & Gino, 2010)。 而第二個方法則為以局外人角度(Outsider’s perspective)看待及作出 決定。運用局外人角度思考決策時,既能夠大大減少決策者對自己直覺的過 份自信,同時亦能縮短處理問題所需的時間。決策者亦可透過詢問局外人對 於決策的意見以達致相同效果(Kahnmean & Lovallo, 1993)。 至於在加強系統一的思考能力方面,我們可以在處理問題時設定各項情 境,透過改變情境與物質安排,希望能藉此促進使用者做出正確的決定與舉 動。如設定物質限制,當我們希望減輕體重時,就可以把家裡餐具換成較 細的尺寸。而根據研究,餐具越大,人們就會不自覺地吃得越多(Leonard, 2008)。這亦指出了透過改變情境,我們能減低系統一所帶來的偏頗決策。

21


〈互相扺消的決策負債〉 相信大家看了這書冊那麼久,心中都會有一個問題:到底有沒有一些具 體實際一點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進行決策?答案也並非完全沒有,其中歷史 較悠久的一個方法便是決策負債表(Decision balance sheet)。這方法最初 由美國科學家 Benjamin Franklin 於 1772 年提出,他在自己寫的一封書信中 仔細地講述了如何使用這個方法(Franklin, 1956),我們可以將其使用方法 分成幾個步驟: 1. 在一張紙的中間畫一條直線,在左右兩邊分別寫上「好處」和「壞處」 二字 2. 用幾天的時間在兩邊慢慢寫下進行該行動的好處和壞處 3. 嘗試為每一項的好處或壞處加上一個數字以代表其重要的程度,越重要 的好處或壞處便給予越大的數字 4. 當在兩邊有重要程度相若的項目時,將兩者劃走 5. 最後若再過了一至兩天的時間也想不到新的好處或壞處,便可將兩邊的 數字分別相加起來,數字較大的一邊代表著我們應否進行該行動

22


現在就來試試填寫你的決策負債表吧! 令你心煩的事件: 好處

好處總和

重要性

壞處

重要性

壞處總和

這個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將整個決策的情況清楚地展示出來,讓我們可以 清晰地比較所有可能出現的好處和壞處,以便作出更明確的判斷。 時至今日,這個方法仍被不少人採用,這個方法雖然是以我們主觀的想 法來衡量重要性,但後來的一些研究亦指出這方法的確能對一些專業人士下 決策時有所幫助(Dawes, 1979),如可幫助他們在聘請新員工時更容易比較 應徵者的優缺點。此外,近年亦有人將這方法改良,藉著加入每個項目發生 的可能性作考量(Nickols, 2010),從而令整個方法變得更全面,讓我們即 使在面對結果的不確定性時亦可作出更正確和實際的選擇。 大家在面對一些重大的決策時不妨試試運用這方法幫助自己,但在一些 不太重要的決策上,這方法或許便不太能大派用場了,我們總不能花上幾天 的時間來決定要吃甚麼午餐吧。

23


〈別讓過去成為你的負擔〉 沉沒成本謬誤(Sunk-cost fallacy) 是指我們在進行決策制定時,不單單考 慮決定為我們帶來的好處,同時亦會容 易沉溺於過去投放並且不能回收的成 本,使決策存在謬誤(Arkes & Blumer, 1985)。 在日常生活中亦不難找到相關的例 子。比如我們在某公司工作數年,卻突然希望轉換工作甚至轉換行業,但我 們都不太傾向把此想法實行。這些時候,我們可能是考慮到過去多年投放在 此公司的心血和時間,若毅然離開,必定是浪費了自己的付出,並認為這是 不明智的決定──如果你存在著這種想法,你就是受到了沉沒成本謬誤的影 響。又或另一例子,我們或許也試過到酒店享用昂貴的自助餐,付了入場費 後大多都不顧一切地把食物塞進胃裏,甚至不理自己飽足與否,依然繼續把 鯨吞虎噬。這些時候,我們可能都飽得不想再進食,但仍會因為害怕「浪費」 了已付的金錢,並考慮到吃下去的食物是否值回票價。但其實這入場費已是 過去的成本,當下進食與否的決策應考慮即時的好處,例如我們是否喜歡該 食物,或者當下我們的身體狀況是否舒適,而非受沉沒成本謬誤所影響。以 上的例子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十分普遍,可見我們常常受到沉沒成本謬誤的影 響。 為了減低謬誤帶來的影響,正念(Mindfulness meditation)技巧的訓 練愈趨普遍,正念意思是指刻意地把個人的全副注意力放在當下內心與外 在正經歷中的事情,並對這些事情產生非評價的認知(Baer, 2003)。通過 正念,我們能有效地減低沉沒成本謬誤在決策制定時的影響力。Strough, Schlosnagle 和 Didonato 亦指出正念強調即時與當下,與沉沒成本(Sunk cost)正好相反,讓我們能減低對過去的專注,抵抗這個謬誤(as cited in Hafenbrack, Kinias, & Barsade, 2014)。

24


〈助你權衡輕重的層級分析法〉 人生充滿著不同的選擇題,小至午餐吃什麼,大至大學選什麼學科;而 以下介紹的方法或許就是能幫助你解決大難題的好幫手。 層級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下稱 AHP)由 Thomas L. Saaty 教授於 1970 年代發展。這個方法透過比較不同的評選條件(Criteria) 的權重(Weight),計算出一致性檢定值(Consistency Ratio)讓使用者了 解該選取哪個選項(Saaty, 2008)。就這樣看來很複雜,讓我們嘗試以買手 機作為例子來明白這個方法的實際操作吧! 1. 制訂層級結構 首先,第一步是認清問題以及制訂層級結構。第一層是最終目標(Goal), 也就是選擇一款手機;再下一層就是評選條件(Criteria),例如屏幕大小、 價錢、相機像素和防水功能。最後就是替代方案(Alternatives),包括產品 A、 B、C 和 D,得出來的結果將會如下圖所示:

25


2. 比較評選條件 當你完成了以上的層級結構後,下一步就是根據評估尺度去比較各個條件。如果你 覺得屏幕大小的重要性是重量的 3 倍,就在第一個天秤選擇 3,如此類推。 AHP 的九個評分尺度(Saaty & Vargas, 1982)

3. 成對比較矩陣 在矩陣中填上天秤上你選擇的數字,並把一行的數字加起來得出總數。為了令數據 標準化,將每個方格裡的數字除以該行的總數,完成後你將會獲得第二個矩陣。至 於每一列你則需要把數值最高的除以項目數量,並把結果記在矩陣右側。

4. 計算出一致性檢定值(Consistency Ratio) 先用 Excel =MMULT() 的方程式,計算出一致性措施(Consistency Measure),再 使用 CI= λmax - n n-1 的公式計算出一致性指標(Consistency Index, CI)。最後, 再以 CR= CIRI 算出一致性檢定值(Consistency Ratio)。 AHP 能應用在非常多的地方,例如計算成本效益和制訂戰略計劃。儘管如此,由以 上的例子可見,AHP 包含了很多的計算和制訂圖表的過程,對日常要求快速的決策 制定過程,程序的確有一點複雜。因此,除非你對數學非常有熱誠或樂於計算,那 麼其他的決策制定模式可能更適合你!

26


〈後記〉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時刻刻也面對著各種問題。而制定決策,就是我 們處理問題的方法。我們無可避免地在決策時需要面對各種認知偏誤,捷徑 推斷及社會偏誤的影響。除此之外,我們自身的各種人格特質亦會在不知不 覺間在我們決策時推我們一把,令我們潛移默化地選擇了符合自身人格特質 的決策。受著這些因素影響的決策,雖然未必對我們解決問題有負面影響, 可是這些決策亦有其不足之處,甚至有機會誤導了我們。在這種情況下,我 們其實能夠參考不同專家的意見,在他們所論證的決策模型中找一些適合自 己點子,從而加強我們決策時的準確度及角度,令我們所做的決策更為全面。 毫無疑問,這些決策模型都能協助我們在重大決策制定時思考得更廣, 更全面。可是當我們在選擇乘甚麼車上學,吃甚麼作午餐時,我們真的需要 用上這麼複雜和花時間的思考模式嗎 ? 雖然我們在削文提及到各種捷徑推 斷的潛在缺陷,但當我們需要做一些簡單的日常決策時,這些「思考捷徑」 對於我們每天面對的無數決策仍是至關重要,讓我們不必過分考慮每一個選 擇。 事實上,長久以來人類一直運用捷徑推斷來幫助自己快速制定大大小 小不同的決策,令我們得以在高競爭性者的環境下生存(Gigerenzer, Todd, & the ABC Research Group, 1999),由此可見捷徑推 斷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這些捷徑讓我們輕鬆快捷地渡 過每一天。尤其當我們每天需要重覆面對同樣的問題時, 它們可以潛在地引導我們做出普通而正確的判斷和選 擇,從健康,理財到愛情煩惱,我們大部份的時間 也在依靠這些「捷徑」解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 因此,正所謂天生我才必有用,我們大腦中的 各種思考模式亦同出一轍。

27


延伸閱讀 - 情緒與決策制定?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聞過或看過 2015 年由彼思動畫工作室製作大受歡迎的卡 通電影《玩轉腦朋友》(Inside Out)?這齣電影講述 11 歲女孩韋莉(Riley)在搬 遷到新環境後適應的過程以及當中的心理變化,故事集中描述韋莉及五個由五種情 緒擬人化而成的角色:阿樂(Joy)、阿驚(Fear)、阿燥(Anger)、阿憎(Disgust) 和阿愁(Sadness),在故事中他們五人居住在韋莉的大腦中,指揮着她在日常生 活中進行不同的決策。電影中可以看到五個「腦朋友」在韋莉日常生活、大大小小 的事情及緊急的情況下會作出不同的決策,從中或許大家也可以留意到不同情緒會 為我們的決策制定過程帶來甚麼的影響,如果大家想了解多些自己的喜怒哀樂等情 緒會如何影響我們的選擇,不妨抽一點時間觀看這齣有趣又有意義的電影! (宣傳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7-uqIt6YbQ)

或許我們的人生就像砌積木一樣,每一塊積木如何堆砌擺放都是我們的 選擇,每一塊積木擺放在不同的位置,都可以堆砌出截然不同的作品,正如 我們在生活中所作的選擇不同,也可以拉拼湊出一個個不同的人生,希望大 家看完這書冊和參與我們的活動後,可以重新檢視自己制定決策的方法,說 不定能堆砌出一條更理想的人生路。

第二階段—工作坊 透過一些活動讓大家了解不同的人格特質在決策制定上的異同,加深了解擁 有不同人格特質的人在不同的決策制定上有甚麼的優點和缺點。 日期: 7/4/2017(五)及 8/4/2017(六) 地點: 香港大學學生會大樓 UG205 室

第三階段—攤位 透過不同的活動讓大家了解自己在制定決策時的盲點,並介紹一些方法或許 能幫助我們制定更適合自己的決策,並了解到我們在我們日常生活的背後,是甚 麼在幫助我們制定大大小小不同的決策。 日期: 四月中 地點: 香港大學厲樹雄科學館對面空地(許愛周科學館旁)

28


參考文獻 〈序-人生就是不停的抉擇〉 Wansink, B., & Sobal, J. (2007). Mindless eating: the 200 daily food decisions we overlook.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39(1), 106-123. 〈甚麼是決策制定?〉 Hardman, D. (2009).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Malden, MA: BPS Blackwell. Hastie, R., & Dawes, R. M. (2010). Rational choice in an uncertain world: The psychology of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Los Angeles: SAGE. Smith, E. E., & Kosslyn, S. M. (2009). Cognitive psychology: Mind and brain. 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Pearson. 〈大腦中的雙系統〉 Evans, J. S. B. (2003). In two minds: dual-process accounts of reasoning.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7(10), 454-459. Evans, J. S. B. (2008). Dual-processing accounts of reasoning, judgment, and social cognition.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9, 255-278. Sherif, C. W. (1998). Bias in psychology. Feminism & Psychology, 8(1), 58-75. 〈靜觀其變,還是主動迎戰?〉 Bar-Eli, M., Azar, O. H., Ritov, I., Keidar-Levin, Y., & Schein, G. (2007). Action bias among elite soccer goalkeepers: The case of penalty kicks.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28(5), 606-621. Croskerry, P. (2002). Achieving quality in clinical decision making: cognitive strategies and detection of bias. Academic Emergency Medicine, 9(11), 1184-1204. Dobelli, R. (2013). The art of thinking clearly: Better thinking, better decision. London: Sceptre. Hayashi, H. (2015). Omission bias and perceived intention in children and adults.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3(2), 237-251. Polman, E. (2012). Self–other decision making and loss aversio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19(2), 141-150. West, R. F., Toplak, M. E., & Stanovich, K. E. (2008). Heuristics and biases as measures of critical thinking: Associations with cognitive ability and thinking disposition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00(4), 930-941. Retrieved from https://search. proquest.com/docview/614490334?accountid=14548 〈思緒中的捷徑〉 Gigerenzer, G., & Goldstein, D. G. (2011). The recognition heuristic: A decade of research.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6(1), 100 Slovic, P., Finucane, M. L., Peters, E., & MacGregor, D. G. (2007). The affect heuristic.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77(3), 1333-1352. 〈無意識的思想謬誤〉 Allison, S. T., & Messick, D. M. (1985). The group attribution error.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1(6), 563-579. Au, L. S. & Ching, C. (2014). City-youth empowerment project survey report. Hong Kong: Department of Applied Social Science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orneille, O., Yzerbyt, V. Y., Rogier, A., & Buidin, G. (2001). Threat and the group attribution error: When threat elicits judgments of extremity and homogeneit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7(4), 437-446. Dalbert, C. (2009). Belief in a just world. In Handbook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ocial behavior, (pp. 288-297).New York: Guilford Publications. Goodman, M. (2008). Too tattooed to work? CNN. Retrieved from http://edition.cnn.com/2008/LIVING/worklife/06/19/too.tattooed.to.work/ Keene, S. (2011). Social bias: Prejudice, stereotyping, and discrimination. The Journal of Law Enforcement, 1(3), 1-6. Lehrer, J. (2009). A Just World. The Atlantic.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heatlantic.com/daily-dish/archive/2009/09/a-just-world/196991

29


參考文獻 Chartrand, J. M., Rose, M. L., Elliott, T. R., Marmarosh, C., & Caldwell, S. (1993). Peeling back the onion: Personality, problem solving, and career decision-making style correlates of career indecision. 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 1(1), 66-82. Gore, P. M., & Rotter, J. B. (1963). A personality correlate of social a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31(1), 58-64. P. 15 Byrne, K. A., Silasi-Mansat, C. D., & Worthy, D. A. (2015). Who chokes under pressure?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and decision- making under pressur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74, 22-28. Chartrand, J. M., Rose, M. L., Elliott, T. R., Marmarosh, C., & Caldwell, S. (1993). Peeling back the onion: Personality, problem solving, and career decision-making style correlates of career indecision. 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 1(1), 66-82. Gore, P. M., & Rotter, J. B. (1963). A personality correlate of social a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31(1), 58-64. 〈敢於挑戰的你〉 Amirkhan, J. H., Risinger, R. T., & Swickert, R. J. (1995). Extraversion: A “hidden” personality factor in cop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63, 189–212. Bishara, A. J., Pleskac, T. J., Fridberg, D. J., Yechiam, E., Lucas, J., Busemeyer, J. R., Stout, J. C. (2009). Similar processes despite divergent behavior in two commonly used measures of risky decision making.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cision Making, 22(4), 435-454. David, J. P., & Suls, J. (1999). Coping efforts in daily life: Role of Big Five traits and problem appraisal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67(2), 265-294. Digman, J. M. (1997). Higher-order factors of the Big Fiv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3(6), 1246. Kajtna, T., Tušak, M., Barić, R., & Burnik, S. (2004). Personality in high-risk sports athletes. Kineziologija, 36(1), 24-34. Leonard, N. H., Scholl, R. W., & Kowalski, K. B. (1999).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tyle and decision making.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 407-420. Schultz, D. P., & Schultz, S. E. (2013). Theories of personality (10th ed.). Belmont, CA: Cengage Learning. 〈沒意見而非沒主見〉 Byrne, K. A., Silasi-Mansat, C. D., & Worthy, D. A. (2015). Who chokes under pressure?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and decision- making under pressur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74, 22-28. Deniz, M. (2011). An Investigation of Decision Making Styles and the Five-Factor Personality Traits with Respect to Attachment Styles. Educational Sciences: Theory and Practice, 11(1), 105-113. Mehdi, K., Khiruddin, R., & Omar, F. (2014). Personality Traits as Predictors Decision Making towards Advertising Among Malaysian Consumers Student. European Scientific Journal, 23, 1-9.. 〈不求風險,亦不求回報的緊張大師〉 Furnham, A., Monsen, J., & Ahmetoglu, G. (2009). Typical intellectual engagement,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approaches to learning and cognitive ability predictors of academic performance.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9, 769-782 Muris, P. (2006). Maladaptive schemas in non-clinical adolescents: relations to perceived parental rearing behaviours, big five personality factors and psychopathological symptoms. Clinical Psychology and Psychotherapy, 13, 405–413 Tok, S. & Morali, S. L. (2009). Trait emotional intelligence,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dimensions and academic success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candidates.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37(7), 921-932. Zhang, T. Y.,Chrétien, P., Meaney, M. J., & Gratton, A. (2005). Influence of naturally occurring variations in maternal care on prepulse inhibition of acoustic startle and the medial prefrontal cortical dopamine response to stress in adult rats.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5(6), 1493-1502. 〈殊途同歸〉 Furnham, A. (1996). The big five versus the big fou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MBTI) and NEO-PI five 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1(2), 303-307. Harvey, R. J., & Murry, W. D. (1994). Scoring the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Empirical comparison of preference score versus latent trait method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62(1), 116-129.

30


參考文獻 Huitt, W. (1992). Problem solving and decision making: Consideration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using the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type, 24(1), 33-44. Lakey, C. E., Rose, P., Campbell, W. K., & Goodie, A. S. (2008). Probing the link between narcissism and gambling: the mediating role of judgment and decision‐making biases.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cision Making, 21(2), 113-137. Moore, T. (1987). Personality tests are back. Fortune, 30, 74-82. Nevicka, B., Ten Velden, F. S., De Hoogh, A. H., & Van Vianen, A. E. (2011). Reality at odds with perceptions narcissistic leaders and group performance. Psychological Science, 22(10), 1259-1264. 〈相異的性格但間歇相同的結果〉 Block, J. (1998). Going beyond the five factors given: Rejoinder to Costa and McCrae(1995) and Goldberg and Saucier (1995). Personality: Critical Concepts in Psychology, 2, 341. Brand, M., & Altstötter-Gleich, C. (2008). Personality and decision-making in laboratory gambling tasks–Evidence for a relationship between deciding advantageously under risk conditions and perfectionism.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5(3), 226-231. Trofimova, I. (2014). Observer bias: an interaction of temperament traits with biases in the semantic perception of lexical material. Plos Ome, 9(1), 1-28. 〈速度與質量〉 Kahneman, D., & Lovallo, D. (1993). Timid choices and bold forecasts: A cognitive perspective on risk taking. Management Science, 39(1), 17-31. Leonard, T. C. (2008). Richard H. Thaler, Cass R. Sunstein, Nudge: Improving decisions about health, wealth, and happiness. Constitu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19(4), 356-360. Milkman, K. L., Chugh, D., & Bazerman, M. H. (2009). How can decision making be improved?.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4(4), 379-383. Moore, D. A., Swift, S. A., Sharek, Z. S., & Gino, F. (2010). Correspondence bias i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Why grade inflation work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6(6), 843-852. Stanovich, K. E., & West, R. F. (2000).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reasoning: Implications for the rationality debate. Behavioral & Brain Sciences, 23, 645-665. 〈互相扺消的決策負債〉 Dawes, R. M. (1979). The robust beauty of improper linear models in decision mak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34(7), 571. Franklin, B. (1956). Benjamin Franklin's 1772 letter to Joseph Priestley. Mr. Franklin: A Selection from His Personal Letters. 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Haven, CT. Nickols, F. (2010, May 29). Making Decisions like Ben Franklin. Retrieved from http://www.nickols.us/Ben_Franklin_Decision_Making.pdf 〈別讓過去成為你的負擔〉 Arkes, H. R., & Blumer, C. (1985). The psychology of sunk cost.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35(1), 124-140. Baer, R. A. (2003). Mindfulness training as a clinical intervention: 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review. Clinical Psychology: Science and Practice, 10(2), 125-143. Hafenbrack, A. C., Kinias, Z., & Barsade, S. G. (2014). Debiasing the mind through meditation mindfulness and the sunk-cost bia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5(2), 369-376. 〈助你權衡輕重的層級分析法〉 Saaty, T. L. (2008). Decision making with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s Sciences, 1(1), 83-98.

Saaty, T. L., & Vargas, L. G. (1982). The logic of priorities: Applications in business, energy, health and transportation. Boston: Kluwer-Nijhoff.

〈後記〉 Gigerenzer, G., Todd, P. M., & the ABC Research Group. (1999). Simple heuristics that make us smart.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1


鳴謝 . ACKNOWLEDGEMENT 我們在此謹對下列單位的協助致以真摯的謝意。 We would like to express sincere thank to the following units for their kind assistance. 學術顧問 Academic Advisor 張星恆博士 Dr. Cheung Sing-hang 贊助 Sponsor 數碼美工創作室 This booklet would not b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and published without the unlimited support and guidance from many respected persons. We would also like to express our greatest gratitude to our sponsor Dr. Cheung Sing-hang, from the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for his patience and invaluable advice throughout the making process of the booklet. We would also like to thank those who have contributed or give illuminating comments, suggestions and advice to our booklet. Our gratitude and appreciation also need to be expressed to all the staff members of the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for helping us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throughout the whole PsyJourney 2017. At last, we are delighted to show our appreciation to all people who have motivated, supported and encouraged us throughout our annual academic series, PsyJourney 2017—DePsyer.

32

Thank you so much for your support!


編輯:劉淑君 校對:劉淑君 蔡熹逸 設計:劉淑君 干嵐 撰文:查子浚 蔡熹逸 朱昕樂 何狄恆 何穎蓉 干嵐 林萬銦 劉淑君 梁慧兒 麥子鍵 黃曉忻 楊諾恩 二零一六至二零一七年度香港大學學生會社會科學學會心理學學會 出版日期:二零一七年三月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 PSYCHOLOGY SOCIETY SSS HKUSU SESSION 2016-2017


Email: psysoc@hku.hk Facebook: Psychology Society SSS HKUSU Address: Room 931, Jockey Club Tower, Centennial Campus,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ublished by Psychology Society SSS HKUSU Session 201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