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 問 臨 床 心 理 學 家 和 法 證 心 理 學 學 生
調 查 香 港 大 學 學 生 對 犯 罪 的 認 知
香 港 案 件 分 析
前言
-目錄-
淺 談 罪 案 。
警方統計數字 2013
13
可怕
不道德
危險
惡意
違法 血腥
悲哀
冷血
暴力
貪念
2. 你認為哪個性別的人較有可能犯罪?
3. 你認為哪個年齡層的人最有可能犯罪?
根據2012年按年齡組別及性別統計的被捕人數,中年人的犯罪率的確是 眾年齡層中最高。而男女比例方面,男罪犯佔78%,女罪犯則佔22%。 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出發,男人較女人容易涉及傷人罪的原因是源於一 顆捍衛尊嚴的心。進化心理學家Daly and Wilson曾指出由於在生物的擇偶過程 中,繁殖能力是非常決要的條件,而男人的社會地位更會直接影響到女人對 他的吸引度及繁殖成功率的評價及估計。所以男人一旦於這過程中潛意識上 感到受到挑釁,便可以毫無保留地為保衛自我尊嚴而傷害一切威脅他的人, 而背後最大的動機也許只是能夠成功培殖下一代。 不同類型的罪案有不同的心理學解說,以上的是針對傷人個案的一個可 行解釋。 16
4. 你認為罪犯有什麼普遍的外形特徵?
醜陋 5. 你認為罪犯有什麼普遍的性格特徵? (請提供一至兩個)
自私
暴躁
義大利犯罪學家Cesar Lombroso指出先天的犯罪人(Homo delinquens)可能是種未進化完成的人 類。鑒於特殊的基因,他們有一些共通的特質,例如耳朵大、顴骨高、嘴唇厚、頭顱不對稱之類的 。很多時候,我們都認為人會長成某種相貌,背後一定有其原因,尤其在犯罪層面上。有人從體型 或長相美醜去看它們跟犯罪的關系。這也許因為社會偏向優待樣貌端正的人,若孩子樣子奇特則會 惹來歧視,造成性格偏差。 心理學家艾森克(Eysenck)發現很多罪犯都有很高的神經質,比平常人更容易出現焦躁、衝 動、情緒亢奮的狀況。有心理學家以核子共振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發現罪犯的大腦前葉 (prefrontal cortex) 功能都比較差,活動量很低。但這並不表示他不聰明,可能只是做事比較草率和衝動 。亦有學者指出犯罪人的左腦功能不彰,對於訊息、語言的處理很差,導致罪犯情緒不穩,更大可 能引起犯罪動機。
17
6. 你認為香港的治安如何?
警務處處長曾偉 雄於二零一三年發表 的香港警察年報表示 ,儘管嚴重毒品案、 詐騙案以及科技罪案 的犯罪率有增長,整 體犯罪案件卻是十年 來的最低,有72 911 宗,相較於二零一二 年少了4%。 這表示香港位高全球第五的警力及警民比例有被充分而有效地運用 。以上所有都指出了大部份問卷參加者對香港的治安感到滿意,符合警 務處的正規數據所希望表示出的安全感。
7. 你認為香港最多發生的罪案種類是什麼? (請選擇三項) 根據香港警務處,2013 年(一至七月)的各種犯罪率 如下:
傷人及嚴重毆打: 3644宗 爆竊及盜竊: 20433宗 詐騙罪: 4229宗 色情罪行(非禮&強姦):941宗毒品罪行: 1302 宗 非法入境: 976宗 防範性罪案: 202宗
參 考 以 上 各 種 數 據 , 爆 竊及盜竊罪是在被記錄的罪 案中排行最高的,又一次與 問卷參加者的答案相符。 這個現象亦証明了經常只出現於報章頭版的罪案新聞(例如謀殺強姦等)並 沒有令大眾(這個情況下只有港大學生被邀請參與填寫問卷)用以偏蓋全的思想 18 去看待香港。
8. 你認為2013年香港 哪區最高罪案率? (請選擇兩項) 害怕罪案發生(Fear of Crime)是在說當人恐懼罪案會 發生在自己身上,他們便會作出不同的行為去把成為受 害者(Victimisation)的機會減至最低。這些行為有:逃避罪 案、自我保護以及避免擁有會令自己成為受害者的物件 (John Howard Society of Alberta, 1999)。對罪案發生的恐懼的 程度會因性別、年齡、過去與罪案有關的經驗以及種族 和文化而有相應的變化。例如女人,特別是年輕的女人 對罪案的發生有很高的恐懼。 媒體在建立人對罪案的畏懼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媒介。這是因為在這個科技發達的社 會中,基本上所有人都至少有機會接觸到電視新聞及報章新聞。在這條問卷問題中,西九 龍區如預期的被最多的參加者選擇了。為何會被說成是預料之中呢?這是因為香港不少的 警匪片都會以西九龍區作為舞台。經電視電影的日夜薰陶下,港人自然會把犯罪與這個區 域畫上等號。可是,雖然媒體放大了於該區發生的大型罪案,這並不等於犯罪總數為港內 最高。不過大眾對西九龍區的恐懼或許就是一個絕倫的方法去減低該區實際的犯罪率。
9. 你認為犯罪行為多大程度上與基因有關?
最後,從Dr. Moffitt的研究中能看到影響着終生慣犯的遺傳因素 (大概70%) 較環境因素為強, 因此Dr. Moffitt總結認為終生慣犯的犯罪行為主要是取決於基因。社會上還有很多不同去解釋 基因與犯罪之間關係的理論,例如原罪論、魔鬼論、本能論及體質論。可是這些理論或多 或少都忽略了不同種族文化對個人的影響,可見提出理論的人在做研究的時候亦沒有完全 考慮到那些未被報導的犯罪行為。
香港警務處香港警察學院的刑事調查訓練裡嚴格要求刑事偵緝人員具 備心理才能,當中包括犯罪行為心理學、罪犯心理剖抑或增強證人的記憶 。其舉辦的進階偵緝訓練課程中亦包含在心理學於刑事調查及連環罪犯上 的應用。這些都有助確保執法者能大概掌握犯案人和受害人的性格及行為 特徵,更準確地分折罪案,對調查及偵破案件均有著指引的作用。 罪案的調查很多時都運用到心理學。例如罪犯側寫 (offender profiling) 則 是一種行為調查方法,用以側繪未知的罪犯及受害人,給執法單位提供罪 犯的心理及社會評估 (Holmes and Holmes, 2008)。當中包括分析調查心理學及 床心理學理論,審視罪犯的犯案行為及風格和判斷其的心理及生理特徵, 例如研究犯案者是否患有精神病 (Ainswoth, 2001)。 警署內的臨床心理學家大多負責分析及評核疑犯的心理狀況,為偵緝 人員提供罪犯心理特徵描繪服務及心理評估報告。這些除了有助調查犯罪 動機,還能作為法庭審判的證據。犯罪心理學家也可出庭作證人,幫助法 庭了解犯人的心理狀況。 20
3 . 青 少 年 罪 行
結 背罪 案 後行 : 38
心理學在刑事司法系統的應用範圍很廣泛,以下將 從青少年法庭、目擊者證言及法律求情三個範疇作出闡述 ,讓讀者能更了解心理學在司法制度上的不同應用。 青少年法庭是其中一個應用的例子。根據香港法例第 226章少年犯條例第三條推定,除非控方推翻,十歲以下兒 童「不能犯罪」,十歲至十四歲的兒童亦被推定為「無能 力犯罪」 (Department of Justice, 2003)。為什麼青少年要獲得 如此特殊看待呢?其中一個原因是青少年比成年人更容易 受到誘惑,誤交損友並促使他們犯罪。但是,這並不等於 青少年犯罪便可減刑。在某些情況下,「無能力犯罪」可 能會被推翻,例如在無合理疑點下證明有犯罪意圖,或者 能會被推翻,例如在無合理疑點下證明有犯罪意圖,或 知道該行為不僅是頑皮或惡作劇的而是嚴重不當的事情, 甚至已經超越了孩子氣行徑的範疇等等的情況。在不同國 家,需負上刑事責任的年齡也有所不同,例如愛爾蘭是十 二歲 (Department of Children and Youth Affairs, 2006),比利時 則是十八歲 (The Telegraph, 2011)。 在法庭上其中一個最常見的證據是人證,然而在人證 的可用性上也有不少考慮因素。目擊者證言 (eyewitness testimony) 是指證人根據他在案發現場所見的情形而作出的證供 (List, Judith A, 1986)。可是,證人的證供並非百分百可信。 一般而言,證供都是衍生自證人的回憶,但回憶的準確性 卻有可能受到不同外來因素的影響,證人的其他經歷或回 憶、其他證人的證供都有可能影響證人的回憶,因而減低 證供的準確性及可信性(Epstein J, 2014)。因此,在使用人證 證供的準確性及可信性(Epstein 時,需考慮不少因素方可決定接納人證與否。 一件案件的判決除了要考慮證供外,另一要考慮因素 是辯方的求情 (pleading),尤其是當證供對辯方不利時。求 情最主要是運用了同情心 (sympathy),例如以被告沒有犯罪 記錄、家庭背景、第三方的求情信等方法,向法官證明自 己對所犯行為的後悔及反省,從而令法官對被告產生同情 心,因而希望可以獲法官輕判(L. Wispe, 1991)。不過,同情 心在某些情況並不能適用,假如案件性質嚴重,或被告態 度不佳,均會令被告的求情不獲接納。
在 1 司 . 法心 程理 序學 上 的 應 用
(. ,0# 1I 1#."II ,BI )''3I #
Mr. Tommy Li 現任香港大學心理學系導師 大學時修讀犯罪心理學 (又稱法證心理學)
採訪: 鍾嘉穎
47
法證心理學(Forensic Psychology) 另外,法證心理學但實際上是一門法律學 與心理學相連的應用心理學。法證心理學 家主要討論研究所和法庭審理的案件中有 關的心理過程,以及有問題的行為 。其實 在二十世紀初期,心理學家並沒有深入干 涉法庭審理的案件,他們是直到1960年初 才真正被任命給法庭服務 。事實上,法庭 心理學家會在不同方面提供專業的心理分 析與意見,例如診斷刑事犯罪者的人格或 對犯罪者提供適當程度的心理治療等等 。
犯罪心理學 (Criminal Psychology) 犯罪心理學 (Criminal Psychology) 是一門去研究 犯人的意志、思想、意圖和反應的學問。在 犯罪心理學裡,最容易想到的問題就是「什 麼導致人犯罪?」。為了去解答以上問題, 犯罪心理學家主要研究人犯罪後的反應和分 析被害人的心理,亦會幫助法庭了解犯人心 理以及証人記憶的可信性等。犯罪心理學有 兩種不同的定義:狹窄定義指犯罪心理學是 研究犯罪主體的心理和行為;廣闊定義是研 究犯罪主體的心理和行為外和研究犯罪對策 中的心理學問題。犯罪心理學的最終目的是 要去找出犯人在不同情況下的行為原因以及 可能抑制犯罪的因素。
犯罪學Criminology 而犯罪學(Criminology) 雖然與心理學同屬社會 科學,但研究的對象卻大有不同。犯罪學家 主要是研究犯罪行為的現象﹑規律和發生的 原因。除此之外,犯罪學家亦對調查社會與 政府對犯罪的認定標準和反應感興趣,也希 望通過研究去找出改善被害人的處境的方法 。
Video:
Ted  Talks:
Column: Book:
50
51
52
53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