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e 2019

Page 1


Always remember that you are absolutely unique. Just like everyone else. Margaret Mead


目錄 序 – 〈面具下的秘密〉

1-2

何謂人格 –〈我是誰〉

3-4

我們的人格究竟是如何形成? 〈性之根本,善惡難辯〉 〈千百種聲音,我為誰而活〉 〈生來如此,本性能移?〉

5-9 10-14 15-18

人格對我們日常生活有什麼影響? 〈社交媒體下的眾生相〉 〈關於愛情這檔事〉

19-22 23-26

人格能如何表現出來? 〈無偽的闡釋—藝術 〉 〈障礙亦無礙,活出真自我〉

27-29 30-34

延伸閱讀 – 〈人格障礙下的性別迷思〉 35-38 後記 –〈人間不值得,但你值得〉

39

參考文獻

40-43

鳴謝

44


序 面具下的秘密

「注意!外向孤獨症的八個特徵! 手機不離身 對待不同人有不同性格 從小懂很多道理 有時候很神經,有時候很鎮定 會因為別人一句話而傷心,但不會被發現 安慰人很多,但自己卻沒人安慰 會懷念從前,討厭現在 有時候會笑得沒心沒肺,有時候很沉默 以上特徵,你中了幾多個呢?」

1


你是否覺得以上的描述和你的性格很貼切?那麼你是否就 患上了外向孤獨症呢?事實上,以上「心理測驗」所描述 的特徵和大部份人的生活習慣也是吻合的,這並不代表很 多人都患上此症狀,而是大家可能中了「偽心理學」(Pseudo psychology) 的 陷 阱! 不 少 坊 間 的 心 理 測 驗 其 實 用 了 含 糊 (Vague)和概括(General)的描述試圖蒙混過關,令多數 人都認同它的準確性。不知大家有是否曾經在社交平台上 看到所謂的心理測驗,測試自己到底是什麼性格呢?若你 仔細查看每個描述,也許你亦會發現每個答案也和自己有 些雷同的地方,那麼,它很有可能亦是利用了「偽心理學」 來吸引你的眼球。 我們常常覺得「性格」很神秘,無論是別人真實的一面還 是自己內心深處的人格,我們都有意無意想揭開這神秘的 面紗。但是,我們又總是無從入手,不知該從什麼途徑去 了解。這次的年度學術年刊,將會以真正的心理學出發, 以不同理論和日常生活的例子去探索性格的形成、表現、 影響及人格障礙,深入了解性格與我們的關係。

2


我是誰 當別人問你「你是誰」的時候,你可能會回答自己的姓名、 背景、性格特質 ⋯⋯ 有別於事實性的描述,性格是一樣很 奇妙的東西,難以用兩言三語解釋清楚。 普遍來說,性格和人格是十分相似的概念。但在心理學上, 性格(Character)和人格(Personality)卻是截然不同的。 心理學家們對於人格的定義甚多,而最廣為人知的定義則 為 Allport 在 1948 年所提出的理念:人格由相對穩定的特 質 (Trait)組成,是個體內部的身心系統的動力組織, 并會決定人在不同環境下表達出的不同行為、思想和感情 (Allport, 1961)。簡單來說。一個人的人格受遺傳和後天 生活環境的影響。 3


相信你曾經也嘗試過做人格測試,它們主要是把人簡單地 分為不同類型,但心理學家認為要解釋人複雜的行為,人 格測試實在是過於簡單,且不同的人格測試之間欠缺共 識。更重要的是大部分的測試都缺乏 有 效 性(Validity) (Morgeson et al., 2007)。 在 Allport 對於人格定義的基礎上,心理學家通過大量的 問卷研究發現了五個廣泛而穩定的五大人格特質,後來被 稱為“大五”(Big Five)。大五人格目前在心理學中是接 受度最高的測驗,人格五大模型 (Big Five Model)列出 了五種普遍的人格特徵,包括外向性(Extraversion)、神 經 質(Neuroticism)、 親 和 性(Agreeableness)、 盡 責 性 (Conscientiousness)和開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 這五個人格特質與人實際做出的行為有著極大關係,且在 畢生發展(Lifespan Development)中保持穩定性(Costa & McCrae, 1994)。

4


性之根本,善惡難辯

1

純善或者純惡的人是不存在的,就像一張平滑的紙一樣。 人都是擁有着很多面的,就像一張對摺後的紙,才能穩穩 地站立起來。 〈唐人街探案〉

5


人的本性,無論在古今中外,都掀起過一場場的哲學討論。性 善,性惡,倒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得清。西格蒙德.佛洛伊德 (Sigmund Freud)和卡爾.羅傑斯(Carl Rogers)的理論對人的 本性有着不同的見解。與其將自己困在思考的迴圈中,不如從這 兩位心理學家的看法,看看能否抓到一絲的靈感,如燈泡般驅去 迴圈中的黑暗。 根據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Psychoanalysis),人的精神分為三 部分︰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佛洛伊德 指出本我只會跟隨快樂原則(Pleasure principle),完全不會考 慮社會規劃,甚至被佛洛伊德形容為不道德(Freud, 1923)。 佛洛伊德強調人會跟隨生存本能(Life instinct),亦即着重於生 命的繁殖。在討論人的心理成長和發展時,佛洛伊德就提出了性 心理發展(Psychosexual development),指出人在成長時的不同 階段會有不同的性感帶(Erogenous area),在各階段的滿足感 (Gratification)則會使人發展出不同的性格(Cervone & Pervin, 2013)。性心理發展建基於佛洛伊德在《性學三論》中提到的 幼稚性慾(Infantile sexuality),佛洛伊德認為人天生就擁有性 慾,連嬰兒也不例外。佛洛伊德更提出了戀母情結 (Oedipus Complex),指出男性會因閹割焦慮 (Castration anxiety)而想殺死父親並和母親 結婚,而女性亦會因陰莖羨妒(Penis envy)而希望 和父親生兒育女(Freud, 1905)。佛洛伊德從性 方面將人的本性和動物畫上等號,若人注定有弒父 的想法,人和禽獸,差別不大。

6


顯而易見,人並不是只追求性的生物, 在生活中仍然會跟隨規範和考慮現實環境。 佛洛伊德指出人會在成長時發展出超我。超我 是外界社會道德標準在精神的內在表現。當某些 不被接受、來自自我的衝動出現時,例如性慾侵略 本能,人會感到焦慮,而人會以防禦機制(Defence mechanism)去解決精神上的緊張。人會否認想法、將 想法投射到他人上、或將想法昇華至更高層次的創作等 (Freud, 1936/1948)。然而,超我和防禦機制的存在 只是解釋了人的行為,在精神分析學上人的潛意識仍然 充斥着原始的慾望。至於為何我們多年來從不覺察到 人性的黑暗?只因潛意識是無法透過任何方式去觀察 的。那麼若精神分析學的理論都依賴無法觀察的 潛意識,它又能否被稱得上一門科學?這又是 另一場學界的爭辯了。

7


當佛洛伊德着重人的潛意識時,羅傑斯所研究的是人的意識 經驗,而非無法感知的潛意識。羅傑斯認為所有人都有正面 發展的動力,而這種動力稱為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 自我實現是生物在面對環境的限制下還能夠保持自我、成長 成獨立的個體(Rogers, 1951)。和精神分析學的本我和防禦 機制不同,自我實現不只追求在精神上的平靜,更着重的是 提升自我時的喜悅和滿足感。羅傑斯的看法並不停留在理論 層面,更能延伸到心理治療中。個人心理治療(Client-centred therapy)的其中一個條件是無條件正向關懷(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在治療中,治療師會持續地接納案主一切 的態度,接受案主的行為,讓案主感到被聆聽和重視(Rogers, 1957)。無條件正向關懷的運用,正正反映了羅傑斯對人類 本性的信心,相信人的本性有着正面的原動力。

88


有人會批評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缺乏可證偽性,且理論浮誇失 實;同樣也有人批評羅傑斯的理論將人的心理簡單化,同時有實 驗質疑無條件正向關懷的效用(Schmitt, 1980)。當然他們的理 論不只為心理學的發展提供了不少方向,且至今都有一定的影響 力,現今的輔導(Counselling)有不少的技巧都沿用着羅傑斯的 理論。然而無論是佛洛伊德或羅傑斯,他們的學說都無法將人的 所有內在心理或外在行為解釋得一清二楚。縱觀個性心理學的種 種學說,都沒有一種能夠有系統且全面地解釋到人的個性。單是 性惡性善,已經是難以得出一個服眾的答案,更何況是複雜多變 的人心。有人會觀望神經科學(Neuroscience)能夠為心理學問 題給予終極的答案。當神經科學發展到這一天,相信學者又要再 次回到解釋鴻溝(Explanatory gap)的問題上,再次開始一場場 的哲學思辨。

9


千百種聲音,我為誰而活

2 我們一路奮戰 不是為了改變世界 而是為了不讓世界 改變我們。 〈熔爐〉

10


曾經在網絡上看過一句話:不要責怪別人不 夠了解你,因為很多時候連你都不了解自己。 自有記憶開始,我們便一直接收這世界千變 萬化的資訊。每當有人問到「我是誰」的 時候,我總有種疑惑,到底我的答案是我 最根本的性格,還是已經被社會陶造過的自己呢? 你,又足夠了解自己嗎? 不少人會嘗試以星座來概括自己的性格,覺得當中 的描述非常準確,然後便深信不疑。人們經常認為 一些較籠統及一般性的人格描述能十分準確展示 自己的特點,然而這些描述其實都是用一些很空 泛、模糊的形容詞,令我們信以為真(Furnham & Schofield, 1987)。這種錯覺在心理學上稱為 巴納姆效應(Barnum Effect),又稱為星相效應。 人們常常在自我迷失時,會更容易受到外界信息 暗示的影響,並把他人的言行作為自己的參考, 從而出現自我知覺(Self-perception)的偏差。 巴納姆效應指的就是這種心理傾向,因此我們在 透過外界去認識自己的時候,會更易受暗示影響, 亦更容易認同算命師或星座運程的描述。

11


再舉一例,就是家庭出生順序到底和個人性格有沒有關係呢?第 一次提出兩者有關連的是個體心理學(Individual Psychology)的 創始人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他指出出生的順 序和性格特質有直接的關聯,更會影響個人日後的經歷及發展。 心理學家 Keller 和 Zach(2002)就父母對長子和幼子的態度作 出研究。該研究指出在孩提時代(Early childhood),父母給予長 子的單獨時間明顯地比給予幼子的單獨時間長,而父母同時出現 在長子範圍的時間也是最多。因此,長子都被賦予更為特別的關 注。Adler(1908)發現在育有三個孩子的家庭裡,當第二名孩 子出生時,父母會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較後出生的兒女當中。長 子不但失去了父母對他們部分的注意力,同時更多了一份作為長 子的負擔。同時,亦有說法表明先出生的孩子比後出生的孩子聰 明。不知道你對以上的描述是否有同感呢? 心理學家 Ernst 與 Angst(2012)發現家中的排名與性格根本沒 有直接的關係。再者,Kristensenr 和 Bjerkedal (2007)的研究 證明了出生順序和智力的關係取決於家庭中的社會等級。他們首 先將青少年依真實的出生順序分類,然後再依照他們在家庭中實 際的社會等級排序,例如家裡排第二的弟弟若不幸失去了兄長, 他的家庭社會地位就會是老大。研究結果顯示在不計算家庭社會 地位的影響後,智力和出生順序完全無關。例如在大哥去世後, 變成家中最大的孩子的男性的智力與其他家庭的頭胎孩子沒有 明顯的差別。故此,頭胎的孩子并不一定會比後生的弟妹聰明。

12


那麼,當心理學家證實了以上的說法其實是沒有根據的時候,到 底是什麼導致我們一開始會有這樣的認知呢?很可能是因為確 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我們在吸取有關家庭順序與性格 之間的關係的同時,有可能會尋找相關的自身經歷、回憶,或有 利的細節來支持自己既有的想法,導致認知方面產生偏誤。從上 述的兩個常見例子可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很容易在接收資訊的 過程中出現偏差,在不斷尋找自我認同和共鳴的社會下,這個情 況更會加劇。而這種現象會阻礙我們看清真實的自己,甚至認為 「我就是這樣的人」。 其實,除了外間的聲音外,有時我們自己的期望也會成為看不清 自己的原因。

13


回歸星座的例子,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朋友很迷信星座呢?還是 其實你自己也是個星座迷呢?你有否疑問過,獅子座的是否就一 定愛面子,處女座的又是否一定是完美主義者呢?曾有研究表 示,人們對自己性格的認知可能會受到星座運程中的內容影響 (van Rooij, 1994)。心理學家亦有做過一項實驗,當參加者敘 述各個星座的特徵時,他們會傾向認為屬於自己星座的描述最 為貼切(Fichten & Sunerton, 1983)。你可能會覺得,天啊!我 完全就是這個星座的人啊!但其實我們只是受到羅森塔爾效應 (Rosenthal Effect)的影響。羅森塔爾效應是指人們的期望、成 見和信念會受其研究的事物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Clobert, Van Cappellen, Bourdon, & Cohen, 2016)。因此,若人們經常閱讀星 座運程,久而久之會不知不覺地擁有該星座的某些特徵。所以並 不是星座運程有多準確,而只是人們的行為和思維與他們期望的 一致,默默地變成了該星座的人。 我們對自我的概念經常在轉變,特別在這變幻莫測的世界裡,外 間的各樣資訊可能已經悄悄地影響著我們。我們也很難用三言兩 語就解釋到底外間的聲音對我們性格的塑造影響 有多大。唯願各位在經歷各種的洗禮後,亦能 勿忘初心,成為更好的自己。

14


生來如此,本性能移?

3 上帝沒有給你所想要的東西,不是你不配,而是你值得 擁有更好的。 〈亂世佳人〉

15


人總會或多或少對自己感到不滿,想嘗試改變自己,盼望能 成為更優秀的人。但俗語有云:「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究竟性格是從天生已伴隨著我們還是靠後天塑造呢?我們又 可否扭轉自己的性格呢? 從 發 展 心 理 學(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的 角 度 來 看, 不 同的人生階段都會影響我們的人格發展。著名心理學家艾 瑞克森(Erik Erikson)針對人類發展,提出了心理社會發展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的理論。理論將人的一生分為 8 個發展階段,並提到在每個階段都會面對的一個心理社會危 機(Psychosocial crisis)。如果人能順利化解每一個年齡階段 的發展危機,並妥善處理一個觀念的兩個極端,就可發展出 基本的感覺、能力或態度,這些都有助一個人之後的人格發 展(Munley, 1975)。反之,則對人格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例如心理社會發展理論的第五個發展階段是 12 至 17 歲的 青春期。艾瑞克森認為這是人生八個時期中最為重要 的時期,在這段時期,青少年除了本能衝動希望有 自我成長外,他們也需要面對現實的社會需求,所以 使他們產生發展危機——自我統合 v.s 角色混淆 (Identity v.s Role confusion)。青春期的主要任務 是通過自我統合(Identity),把與自己有關的多 個層面統合起來,從而建立一個新的自己以及 在別人眼中自己的形象。如果青少年在此階段 順利發展,則會有清晰的自我觀念(Self-concept), 相反發展不順利則會使青少年無法確知自己在社 會中的角色。 發展心理學堅信人在一生中的每 個發展階段,皆有不同的發展任務需要達成, 而能否順利達成該任務,將會對自身的人格 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

16


當我們明白到發展心理學對於 人格形成的看法後,那麼,到 底我們可否靠後天的努力改變 性格呢? 心理學家提出意志(Volition) 是有機會為我們的性格帶來改 變的。 首先,我們針對想改善的地方,要訂立具體的 「 如 果 —— 那 麼 」(If-then) 計 劃(Hudson & Fraley, 2017)。例如,「如果遇到陌生人,那 麼就向他們微笑」的設定能觸發自己和藹可親的 一面。 其次,要將正確的態度習以為常。利用自下而 上 模 式(Bottom-up approach), 我 們 可 以 重 複 短暫的狀態,慢慢轉其為習慣,而習慣更會漸 漸 化 成 長 期 的 性 格 特 質(Traits)(Rosenberg, 1988)。譬如,內向的你可嘗試離開舒適區, 嘗試與更多人交談,擴闊社會圈子,日積月 累,便會變得更外向。

17


最後,要多反省,回顧自己的缺點(Allemand & Flückiger, 2017)。例如,若是想提高經驗 開放性(Openness),可以先回想以往較保守 的經歷:你當時體驗了甚麼思想感情?為甚麼 會有這樣的表現?如果最理想的話,你希望在 這場景下如何反應?深入反思能為未來的情境 作出準備。由此可見,透過具體計劃、習慣性 練習和自我反思就可以改善不完美,逐步塑造 理想的自己。 然而在思考到底要怎樣改變自己的性格前, 其實又是甚麼驅使我們一定要改變呢?

18


社交媒體下的眾生相

4 一個人只有用心去看,才能看到真實,因為最重要的東西 只用眼睛去看是看不見的。 〈小王子〉

19


你能否想像若然生活中沒有了社交媒體,你的生活會產生怎樣的 變化?社交媒體的影響早已不限於網上,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緊 密地聯繫在一起,甚至可以被視為是現實生活的延伸。那麼究竟 我們能否從一個人的社交媒體窺探到他的性格?多年來的研究告 訴我們,一個人的性格與他使用社交媒體的現象,確實是息息相 關。 心理學對於性格分析有各式各樣的學說,而多年來研究人員也 一致地採用了五大性格特質論(Big Five Theory)。五大性格 特質論指出人的性格主要由開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 盡 責 性(Conscientiousness)、 外 向 性(Extraversion)、 親 和 性 (Agreeableness)和神經質(Neuroticism)構成。研究指出,外 向性和神經質對於人在使用社交媒體的頻率上的影響是最為顯著 的。 Gosling 和他的同事(2011)曾就人的外向性和使用社交媒體的 頻率的關係進行研究,他們首先請參與者進行 TIPI(Ten Item Personality Inventory)以測量五大人格,然後讓他們評估自己面 書的使用頻率。結果顯示,外向的人認為自己更常使用社交媒 體。研究人員亦發現外向的人在網上社交平台上的確留下了更多 蹤跡,例如他們會更頻繁地發文,回應別人的發文,甚至更常瀏 覽自己的主頁面。Gosling 和他的同事(2011)認為,外向的人 頻繁使用網上平台和他們線下社交生活不無關係。例如社交生活 更豐富的人會有更多的面書好友,亦有更多人在社交平台上與他 們互動。因此現實生活中的行為殘留(Behavioral residue)會導 致他們更踴躍參與網上平台。

20


然而,Amaichai-Hamburger 和 Ben-Artzi(2000)在更早期的研究 卻發現,內向的人更傾向依賴社交平台。他們指出內向的人由於在 現實生活中有較少社交生活,更容易感到孤獨,因此會利用社交平 台補償這種孤獨感。Amichai-Hamburger(2002)亦指出,內向的 人認為網絡上的自己更貼合自己的自我認知(Self-identity),而外 向的人更傾向於在現實生活中建構身分。因此,內向的人會更依賴 社交網站去進行溝通。那為甚麼在近期的研究中卻出現了截然不同 的結果呢? Correa 和他的同事(2013)指出,這是由於近年的社 交媒體已不再確保匿名性(Anonymity),線上與線下生活的界線日 益模糊。這解釋了為甚麼外向的人更依賴使用社交媒體。

21


心 理 學 家 亦 發 現 神 經 質(Neuroticism) 是 影 響 使 用 社 交 媒 體 頻 率 的 另 一 大 特 質。Butt 和 Phillips(2008) 的 研 究 指 出 神 經 質 較 高 的 人 更 傾 向 頻 繁 使 用 互 聯 網, 以 避 免 孤 獨 感。Ehrenberg (2008)的研究報告亦顯示神經質較高的人更依賴以即時訊息 (Instant messages) 和 簡 訊 服 務(Short message service) 溝 通。 他指出神經質較高的人不僅是為了避免孤獨感,更是因為神經質 的人(Neurotic communicators)需要更多時間去檢查訊息內容。 McKenna 和 Bargh(2000) 的研究亦指出與當面對話類似的 社交媒體,如視頻通話,並不會被 神經質的人頻繁使用。他們指出神經質 較高的人需要更多時間去思考該說甚麼, 因此會避免使用視頻通話等社交媒體,這與 Ehrenberg(2008)的研究結果一致。 社交媒體已經成為了大部分人生活的主要一環,它除了能與人分 享生活,亦能反映我們的性格。若果想更了解身邊的人,不妨多 留意他們的社交平台吧!

22


關於愛情這檔事

5 人生下來的時候都只有一半,為了找到另一半而在人 世間行走。有的人很幸運,很快就找到了。而有人卻 要找一輩子。 〈玻璃樽〉

23


關於愛情,人自古就有種好奇,想探索、想追求,不同的學派亦 曾提出超過百千種理論,為要解開愛情的神秘面紗。愛情似酒, 有著深深的魅力讓人欲罷不能。若想在光怪陸離的酒池中品一杯 專屬的好酒,何不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看看如何能擁有一段美 滿又幸福的愛情? 愛情的第一步,是從選擇伴侶開始。有人說,性格相近的人比較 容易走在一起 ; 也有人說,性格不同才能互補不足, 究竟該怎 麼選擇呢? 24


心理學中有一個重要的概念——相似性(Similarity), 是指當對方 的價值觀、性格、想法愈相近,我們更容易與他們進一步發展關係 (Cacioppo & Freberg, 2019)。 心 理 學 家 Theodore Newcomb 曾 經 進行一個研究,他將 17 個轉校生安排住在同一個宿舍, 每星期花 數個小時進行問卷調查,發現當大家性格越相近,越容易對對方產 生好感(Newcomb, 1956)。亦有研究指出對於外向的人來說,內 向的人對他們而言並沒 有比較吸引(Hendrick & Brown,1971)。兩項 研究均顯示出,我們 傾向選擇性格相近 的人作伴侶。 我們常常聽到情侶間因 「性格不合」而分 手,甚至是性格較相似 的伴侶最終也會面臨 此危機,到底是為甚麼呢? 其實,即使兩人一開始 性格相似,也可能在後期產 生差異。例如當兩人爭奪關 係上的主導權時,即使兩人原本都是較強勢,稍為比較具主導性的一 方意識到只有自己主導這段關係才能結束這一類衝突,於是便進一步 採取主導的角色,從而擴大兩人之間的差異(Jacobson & Christensen, 1996)。所以,在愛情中,我們或許會因對方而有所改變,因此「我 覺得他變了」這句話也不是毫無根據的。

25


也許你會問,兩人性格愈相近,是否代表著感情關係越好呢? 不 一 定 的。 事 實 上, 對 於 一 對 性 格 相 近 的 情 侶, 他 們 的 性 格 類 型 是 更 為 重 要(Dyrenforth, Kashy, Donnellan, & Lucas, 2010)。 根 據 五 大 性 格 特 質 論(Big Five Theory), 人 的 性 格 特 質 被 劃 分 為 盡 責 性(Conscientiousness)、 外 向 性(Extraversion)、 親 和 性 (Agreeableness)、 開 放 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 以 及 神 經 質(Neuroticism)等五大面向。比如說, 當雙方都是比較神經過 敏(Neurotic)的時候,他們都很容易受到情緒困擾, 難以發展 良 好 的 感 情 關 係(Beach & Fincham, 1994; Davila, Karney, Hall, & Brabury, 2003)。 不少心理學家也曾經針對五大人格特質和婚姻質素的關係進行研 究。Fisher 和 McNulty 的研究則指出情緒穩定性和盡責性對婚姻的 續航力以及整體滿意度發揮關鍵作用,相反,其餘三項人格特質對 婚姻質素則沒有太大影響(Fisher & McNulty, 2008)。要尋找一個 好的伴侶特質、或是要成為一個優秀的另一半,負責任的態度和良 好的情緒控制都是不可或缺的。盡責性較高的伴侶傾於遵守承諾、 為人處事認真,將這種特質帶入關係當中會使他們顯得更值得信賴 (Tackett, 2011)。相反,盡責性較低的另一半在遵守約定、分擔 家務、解決關係問題等方面都會比較消極。而情緒穩定度高的人傾 於冷靜理性地解決問題。反之,情緒控管不良的人往往會比較敏感、 焦慮、易怒(Tackett, 2011),也更容易與伴侶發生爭論。 不同人格特質的人在一起都能擦出不同的火花。無論是內向保守, 抑或是親善開放,總會有屬於自己最佳的戀愛模式。至於愛情,從 來沒有一套公式去達致「幸福」,只能在途中跌跌撞撞,撞出那專 屬又獨一無二的真愛。

26


無偽的闡釋—藝術

6 什麼時候我們開始,無法像小孩一樣大呼小叫了?心裡的 小情緒堆積得像山一樣高,直到溢出來。與其如此,不如 永遠像孩子一樣。 〈龍貓〉

27


藝術是情感的傳達。它是無偽、無欺的,能把創作者當刻的心情甚至 深藏以久的回憶表露無遺。它像一把鑰匙,能打開創作者的內心世界。 讓我們從心理學的角度,一起來窺探藝術的秘密吧! 音樂與人類的思想、情感及社交生活息息相關,是現代人不可缺少的 生活元素(Tirovolas & Levitin, 2011)。音樂心理學最早可追溯至公元 前,當時的研究重點集中於作為客體的音樂,例如不同音調、音色和 音量造成的心理影響(Kim, 2014)。自 1980 年起,心理學趨向融入 更多觀察性研究及神經科學,因此研究重點慢慢轉移為作為主體的大 腦,例如大腦部位和細胞活躍程度如何被音樂影響(Foo, 2016)。人 的左腦負責分析旋律和音調,右腦則負責分析節奏及音色(Cervellin & Lippi, 2011)。 回歸性格,不少搖滾歌手都給人放蕩不羈的感覺,到底搖滾樂能令 人變得瀟灑嗎?研究指出,追求感官刺激及態度開放的外向性格特 質,真的能連繫到喜愛搖滾樂(Barrantes & Furnham, 2000; Litle & Zuckerman, 1986; Dollinger, 1993; as cited in Brown, 2012)。另外, 經過合計六星期的電子吉他和電子鼓訓練後,受試者的精神健康顯 著進步,尤其焦慮和失眠得到明顯改善,集中力提升不少(Kojima, 2016)。 因此,搖滾樂能透過提升集中力,降低焦慮水平, 讓人更 容易感覺投入,所以表現得更自在和瀟灑。

28


不要以為只有音樂才能夠突顯性格,其實一個人小時候的 畫作已經反映了他的潛意識(Unconscious)。繪畫其實是一 種投影技術,我們繪畫的時候的感受和情緒,都能夠透過 顏色深淺、線條粗細等反映在畫中。發展心理學上,畫人 測驗(Human Figure Drawings Test; HFD)經常被用在測試 兒童的性格、智力以及情緒。兒童的畫作被認為是他們內心 世界的反映,代表了他們有關過去、現在或未來的感受、心 理 狀 況(Psychological status) 以 及 個 人 風 格(Interpersonal style)(Malchiodi, 1998)。

在 測 驗 中, 兒 童 會 自 由 地 繪 畫 一 名 男 性、一名女性再加上他們自身,而心理 學家認為這些人物的身體特征代表了兒 童如何看待自己和身邊重要的人,以及 他們過往的經歷。臨床心理學家 Koppitz (1968)發展出一套情緒解釋系統,以 三項指標:整體品質、特殊特徵和缺漏, 去解釋兒童的畫作中不合常理的地方, 例如沒有手指或是漏畫嘴巴等。Carroll 和 Ryan-Wenger(1999)認為由於 7-11 歲 的 小 朋 友 處 於 具 體 運 思 期(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 難 以 表 達 相 對 較 為 複 雜 的 情 感, 例 如 焦 躁、 恐 懼 等, 這 個 時 候 屬 於 非 言 語 溝 通(Non-verbal communication)的畫畫便是一個使兒童 表達自我 的有效方法。

29


障礙亦無礙,活出真自我

7 我畫的人就是我的人,你看到的鮮花會枯萎,但我的花卻 是永恆的。 〈梵谷:在永恆之門〉

30


雖然我們的生活中,有關人格障 礙的議題聽似遙遠,但人格障礙 在 社 會 上 其 實 並 不 罕 見。 單 從 2018 年的調查數據顯示,西方國 家裡患有人格障礙的人口已達到 12.6%,換言之每八位成年人中, 就有一位人格障礙患者(Volkert, Gablonski & Rabung, 2018),而人 格障礙亦會在不少層面上影響患 者的社交、生活質素。

對於人格障礙患者而言,日常生活 所受的困擾絕不單只病患的表徵, 更多的是平常不易察覺的私人問 題。人格障礙患者需面對長期的情 緒負擔,而這些負擔往往都是由社 交上的種種困難而發酵出來,這些 情緒狀況有時可以從患者的行為失 調或對酒精等物質的依賴反映出來 (Moran et al., 2016)。再者,人 格障礙患者當中有著不少人士同時 患 有 其 他 精 神 疾 患, 如 憂 鬱、 焦 慮 等, 甚 至 是 多 於 一 種 人 格 障 礙 (Grant et al., 2008)。人格障礙 進而衍生出的問題還可包括無法正 常工作導致收支失衡等難題(Moran et al., 2016)。 這 些 貼 近 我 們 生 活的難處,其實眾多人格障礙患者 們也同樣在承受。他們所需要的關 注,往往比大家想像的來得要多。

31


所幸的是,不少心理學家 都各自探索了不少輔導跟 治療方式,以幫助患有人 格障礙的人仕,其中之一便是藝術治療。 藝術治療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參與者通過 創作不同藝術作品保持心理健康跟管理情 緒。藝術治療的形式多變,包括以單一種類藝術為主的 視覺藝術、音樂、舞蹈、戲劇等等,或是將它們混合使 用,強調自我表達過程的表達藝術治療。Haeyen、Kleijiberg 和 Hinz (2018)作出的研究,就針對了比較廣泛的人格障礙。研究者隨 機招募了 74 位參與者,分成小組,並分配了各種不同藝術作品的 題目,交給參與者們發揮,並創作出相應作品。研究者所應用的, 是一套被稱為表達性治療架構的理論。研究者提出,在創作藝術的 過程中,參與者能夠將他們的感情、認知、觀感等元素反映在藝術 媒介上,相當於給予參與者空間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進而提升參 與者對自己的認識、情感管理、對事情的洞察力跟行為控制等能力 (Haeyen, van Hooren & Hutschemaekers, 2015)。

32


而藝術治療之所以對人格障礙患者有著相當的效用,研究者認為, 原因是在於患者所面對的主要問題在於對情感、行為乃至認知的控 制力失調,藝術治療的效用相對地等夠針對患者們的徵狀作出改 善,一言概之就是研究者認為藝術治療能對症下藥。 從研究受試 者們的角度而言,藝術治療的價值在於對內心情感的探求,尤其是 能夠安心地觸及心底,直面他們隱藏起來的情緒。創作這些作品的 過程就如同給了患者們一面鏡子般,讓他們看清自己,他們亦比較 偏好用藝術作品表達情緒,而非單從文字表達。 不能忽視的是,受試者們都指出,初期接受治療的過程其實充滿 掙扎與痛苦。在創作屬於自己的作品時,作品的題目如「生命 線」(The lifeline)、「痛苦與平和的影像」(Image of pain and soothing),令受試者必須面對自己的過去,觸及自己面對的問題 核心,和他們最深處的情緒。研究者觀察到,在表達這些感受跟情 緒中,受試者們所運用的媒介跟他們感受到情緒均有所呼應,如其 中一位受試者運用了尖銳的金屬瓶蓋製作立體作品,表示出內心的 痛苦如同受鋒利物體所傷一樣。要將這份感受表達出來,其實就相 當於將生命裡的難關跟跌跌撞撞都重新經歷一遍,想必對任何人而 言都是十分困難的。將心底的傷疤挖出來談及的確令人難受,但受 試者們表示,重新審視一遍自己的困擾跟痛苦經歷反而幫助了他們 從這些經歷中學習,認清自我,並得以將這痛苦承受下來。有趣的 是,每位受試者呈現的作品均不盡相同,在創作的手法跟媒介上他 們都有著獨特的喜好:有的偏好運用清晰的線條,有的偏好運用顏 色的組合,有的偏好從象徵層面表達抽象的概念等等。每份作品都 是獨一無二,映照著每位受試者的內心世界,等待著旁人讀懂他們 的心底話。

33


人與人之間的互相理解,一直是建構人類社會 的一大命題。在今日的社會,人格障礙的患者們能夠 使自己內心世界的一隅躍然於一幅畫、一座雕塑之上,得以打 破言語無法跨越的隔閡,無障礙地表達自我,得到他們應得的 理解和關注。能映照出一個人的全貌的,絕不止於字裡行間, 又或是談吐舉止。多得這種與傳統相異的表達途徑,才開拓了 患者們打開心扉,建構了與人無礙地溝通的橋樑。望有一天大 眾都能聽懂,在這一份份作品上承載著的無聲吶喊。

34


延伸閱讀 人格障礙下的性別迷思

8 每個人都很奇怪,但我們不應因為別人的與別不同而 批評他們。 〈愛登士家庭〉

35


表演型人格障礙(Histrionic personality disorder)於歷史上被稱 為歇斯底里症(Hysteria),其詞源於希臘文 hystera,即子宮的 意思。在古代,歇斯底里症被認知為女性因為乾燥的子宮向濕潤 的喉嚨移動,從而阻礙呼吸,使寡婦和處女會有情緒不穩、失憶 等病徵,只有女性會得到歇斯底里症(Novais, Araújo & Godinho, 2015)。直到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與沙克(Jean-Martin Charcot)親自證實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許多男性士兵出現歇斯底 里的症狀,醫學界才開始對被指只有女性才患上的病改觀,以至 及後逐漸停止使用該詞(Bogousslavsky, 2011)。

人格障礙與性別掛勾,並不是只有單一例子。 DSM(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是其中一本在診斷精神疾病時最常 使用的金科玉律。在九十年代出版的 DSM-IV 中,邊緣性(Borderline)、表演型、依賴型人 格 障 礙(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 更 常 發生在女性身上;相反,男性比女性更常出現 孤僻型(Schizoid)、偏執型(Paranoid)、 自戀型(Narcissistic)、反社會人格 障礙(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等 (Jane, Oltmanns, South & Turkheimer, 2007)。

雖然在既定的印象中,有些人格障礙一直被 認為患者的男女比例不平衡,但事實上,真 的有分別嗎? 36


這個議題一直以來都具有爭議性,因為有 些研究發現男女患者比例與人格障礙並無 太大關聯。例如根據 1952 年出版的 DSMIV, 邊 緣 性 人 格 障 礙 患 者 的 男 女 比 例 為 3:1(Sansone & Sansone, 2011),然而在 Grant et al. (2008) 的研究中發現,邊 緣性人格障礙在男性和女性中同樣普遍存 在。為甚麼先前會出現性別比例不同的結 論呢?其中一個可能因素是因為尋求幫助 的意願不同,如女性在出現表演型人格障 礙症狀時會更願意尋求幫助,相反男性可 能會隱瞞他們的症狀,因此男性確診案例 較少(French & Shrestha, 2019)。文章亦 提及表演型人格障礙會傾向認為他們自身 的行為是正常的,直到人格障礙嚴重干擾 人際關係、工作等,才意識到問題,再進 行診斷,都有機會影響人格障礙患者的真 實性別比例(Rienzi & Scrams,1991)。

但更重要的是愈來愈多研究指出人格 障礙的診斷標準有偏誤,以致有男女 患者比例不均的情況。例如性衝動和 表達憤怒的表現等會基於性別而在診 斷時產生不同的影響,女性可能會標 籤成邊緣人格障礙;男性則更有可能 被診斷出患有反社會人格障礙(Nehls, 1998)。Jane et al.(2007) 亦 發 現 DSM-IV 中的「侵略性」,特別是偏執 狂和反社會人格障礙,會側重於男性 身上;而反映對「孤獨」的一些標準 則偏向女性。

37


Rienzi、Forquera 及 Hitchcock(1994) 對 在 DSM-IV 出 版 前 進行研究訪問,指出不少受訪者會認同於自戀型人格障礙的 描述與男性更為吻合,依賴型人格障礙的描述則更與女性更 相符合,而 DSM-IV 亦提出這兩種人格障礙性別確診人數不 平等,其中一個可能誤差是書中人格障礙的描述側重了某一 種性別有關。 除了診斷標準有偏誤外 Widiger 及 Corbitt (1995) 用五大性 格特質連繫至人格障礙患病率的性別差異。女性比男性更廣 泛出現極端外向性(Extraversion)與神經質(Neuroticism) 的人格特徵,而在這兩種人格特徵與表演型人格障礙有關 係。而過度和善性(Agreeableness)是依賴型人格障礙的主 要特徵,女性比男性在和善性得分平均較高。相反,社會人 格障礙會出現低和善性表現,包括欺騙、缺乏依從性、強硬 觀念等,男性在這些人格特徵上更為普遍。 隨 著 時 代 的 演 變, 判 斷 人 格 障 礙 的 標 準 也 在 改 變。 隨 著 2013 年出版的 DSM-V,對診斷人格障礙也有了新的標準。 DSM-V 在人格障礙的診斷標準上進行改善。相比 DSM-IV 具 有不同種類描述的評分標準,即在九項描述中達到五項以上 就會評為有某種人格障礙(Oldham, 2015),DSM-V 把評分 標準分成五大類別,包括類別 A 中各人格障礙對自身和人 際關係的損害;類別 B 會沿用 DSM-IV 對各人格障礙的描述 作評分;類別 C 涉及跨時間和情境的穩定性;類別 D 區分出 臨床病理學與文化或發育規範性人格特徵;類別 E 是排除醫 學或藥物相關所造成的人格影響(Hopwood, Thomas, Markon, Wright & Krueger, 2012)。其中類別只有類別 B 沿用 DSMIV 的描述,其餘類別提供臨床診斷時有更全面、更客觀的 判斷標準,避免單一而有所性別偏重的描述。縱觀古今,性 別和人格障礙似是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至於當中的關係為 何,卻是眾說紛紜。可以確定的是,人格障礙和性別沒有必 然的關係。精神病理學,尚有很多的空間給予學者去發掘。 也許這就是科學精神的迷人之處,在無垠的宇宙中,總會有 讓學者埋頭苦幹、津津樂道的一處。

38


後記 人間不值得,但你值得 人生如旅行,在於不斷探索,不斷跌撞,不斷的錯過又不斷的遇 見。但沿途的所有風景拼湊起來,居然成為今天的我。人生如電 影,戲子無數,或善良、或木納、或孤獨、或熱血,每個人都在 賣力演著自己的角色,表現那專屬的人格特質。 我們一生都在追求獨特感,我們不甘於平庸,因為我們不是玩具 廠內一式一樣的玩偶。我們有獨立思考、不同的人生經歷、價值 觀,乃至不同的性格。每個人的人格都有著與別不同的魅力,我 們不用刻意去改變,因為所有人都是值得被欣賞的。 在這個資訊泛濫的世代,人更難去看到 自己身上的獨特之處,在事事講求共鳴、 同化的社會下,我們難能可貴的人格 更容易就被埋沒。但請𧫴記,人生 真的沒有那麼長,為了不枉過,請盡力 去表現自己,你那獨一無二的性格永遠都 是最可愛。 人生如夢,須臾而過,若不在人群中 活得扎眼一點,又怎樣對得起這 百年光陰。

39


參考文獻 〈我是誰〉 Allport, G. W. (1961). Pattern and growth in personality. Costa, P. T. & McCrae, R. R. (1994). Stability and change in personality from adolescence through adulthood. Hillsdale, NJ, US: Lawrence Erlbaum ssociates, Inc. Morgeson, F. P., Campion, M. A., Dipboye, R. L., Hollenbeck, J. R., Murphy, K., & Schmitt, N. (2007). Are we getting fooled again? Coming to terms with limitations in the use of personality tests for personal selection. PersonalPsychology, 60(4), 1029- 1049.

〈性之根本,善惡難辯〉 Cervone D., & Pervin, L. A. (2013). Personality Psychology (12 Ed.). New York: Wiley. Freud, A. (1936/1948). The ego and the mechanisms of defence. London: Hogath. Freud, S. (1905). Three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 New York: Basic Books. Freud, S. (1923). The ego and the id. London: Hogarth. Rogers, C. R. (1951). Client-centred therapy: its current practice, implications and theory. Boston: Houghton. Rogers, C. R. (1957). Th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of therapeutic personality change. Journal of Consulting Psychology, 21, 95-103. Schmitt, J. P. (1980). 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 The hidden paradox.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17(3), 237-245

〈千百種聲音,我為誰而活〉 Adler, A. (1908). Der Aggressionstrieb im Leben und in der Neurose. In Heilen und Bilden.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33-42. Clobert, M., Van Cappellen, P., Bourdon, M., & Cohen, A. B. (2016). Good day for Leos: Horoscope's influence on perception, cognitive performances, and creativit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01, 348-355. Fichten, C. S., & Sunerton, B. (1983). Popular horoscopes and the “Barnum effect”.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14(1), 123-134. Furnham, A., & Schofield, S. (1987). Accepting personality test feedback: A review of the Barnum effect. Current Psychology, 6(2), 162-178. Ernst, C., & Angst, J. (2012). Birth order: Its influence on personality.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Keller, H., & Zach, U. (2002). Gender and birth order as determinants of parental behaviou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26(2), 177-184. Kristensen, P., & Bjerkedal, T. (2007). Explain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birth order and intelligence. Science, 316(5832), 1717. Van Rooij, J. J. F. (1994). Introversion-extraversion: Astrology versus psycholog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6(6), 985-988.

40


參考文獻 〈生來如此,本性能移?〉

Allemand, M., & Flückiger, C. (2017). Changing personality traits: Some considerations from psychotherapy process-outcome research for intervention efforts on intentional personality change.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Integration, 27(4), 476- 494. Hudson, N. W., & Fraley, R. C. (2017). Volitional personality change. In J. Specht (E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cross the lifespan. San Diego: Elsevier. Munley, P. (1975). Erik Erikson's theory of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and vocational behavior.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2(4), 314-319. Rosenberg, E. L. (1998). Levels of analysis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effect.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3), 247–270.

〈無偽的闡釋 – 藝術〉

Brown, R. (2012). Music preferences and personality among Japa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47(4), 259-268. Cervellin, & Lippi. (2011). From music-beat to heart-beat: A journey in the complex interactions between music, brain and heart.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22(4), 371-374. Carroll, M. K., & Ryan-Wenger, N. A. (1999). School-age children's fears, anxiety, and human figure drawings. Journal of Pediatric Health Care, 13(1), 24-31. Foo, F. (2016). Fundamentals of Music Perception in the Human Brain: Insight from Electrophysiological Recordings. 62. J Gordon Millichap. (2011). The Mozart Effect and Epilepsy. Pediatric Neurology Briefs, 25(9), 65-66. Kim, Y. (2014). “Boundaries” and “thresholds”: Conceptual models of the musical mind in the history of music psychology. Psychology of Music, 42(5), 671-691. Kojima, T. (2016). Effects of music therapy on the mental health and self-esteem of patients who suffered hemiplegic stroke during adulthoo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51(S1), 855. Malchiodi, C. A. (1998). Understanding children's drawings. Guilford Press. Meehan, M. (1968). Psychological Evaluation of Children's Human Figure Drawings. JAMA,205(3), 190. Tirovolas, A., & Levitin, D. (2011). Music Perception and Cognition Research from 1983 to 2010: A Categorical and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Empirical Articles in Music Perception. Music Perception: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29(1), 23-36.

〈社交媒體下的眾生相〉

Amichai-Hamburger, Y. (2005). Personality and the Internet. The social net: Human behavior in cyberspace, 27-55. Butt, S., & Phillips, J. G. (2008). Personality and self reported mobile phone us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4(2), 346-360. Correa, T., Bachmann, L., HInsley, A. W., Homero Gil de Zuniga. (2013). Personality and Social Media Use. In Li, E., Loh, S., Evans, C., & Lorenzi, F. (Eds.), Organizations and social networks: Utilizing social media to engage consumers (pp. 41-61). Pennsylvania: IGI Global.

41


參考文獻 Ehrenberg, A., Juckes, S., White, K. M., & Walsh, S. P. (2008). Personality and self-esteem as predictors of young people’s technology use.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 11(6), 739-741. Gosling, S. D., Augustine, A. A., Vazire, S., Holtzman, N., & Gaddis, S. (2011). Manifestations of personality in online social networks: Self-reported Facebook-related behaviors and observable profile information.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4(9), 483-488. Hamburger, Y. A., & Ben-Artzi, E. (200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traversion and neuroticism and the different uses of the Internet.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6(4), 441-449. McKenna, K. Y., & Bargh, J. A. (2000). Plan 9 from cyberspace: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Internet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4(1), 57-75.

〈關於愛情這檔事〉

Beach, S. R. H., & Fincham, F. D. (1994). Toward an integrated model of negative affectivity in marriage. In S. M. Johnson & L. S. Greenberg (Eds.), The heart of the matter: Perspectives on emotion in marital therapy (pp. 227–255). Philadelphia, PA: Brunner/Mazel. Cacioppo, J.T. & Freberg, L. (2019). Discovering psychology : The Science of Mind (3 Ed.)., Boston, MA: Cengage. Davila, J., Karney, B. R., Hall, T. W., & Bradbury, T. N. (2003).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Within‐subject associations and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gender and neuroticism.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17, 557–570. Dyrenforth, P. S., Kashy, D. A., Donnellan, M. B., & Lucas, R. E. (2010). Predicting relationship and life satisfaction from personality in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s from three countries: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actor, partner, and similarity effec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9, 690–702. Fisher, T. D., & McNulty, J. K. (2008). Neuroticism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The mediating role played by the sexual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2(1), 112-122. Hendrick, C., & Brown, S. R. (1971). Introversion, extraversion, and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 31–36. Jacobson, N. S., & Christensen, A. (1996). Integrative couple therapy: Promoting acceptance and change. New York: Norton. Newcomb, T. M. (1956). The prediction of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11, 575–586. Tackett, S.L. (2011). Personality an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Evaluating the Direct Associations Between Neuroticism, Agreeableness, Extraversion, an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in Romantic Couple Relationships. Utah: Provo.

〈障礙亦無礙,活出真自我〉

Grant, B., Chou, S., Goldstein, R., Huang, B., Stinson, F., Saha, T., Ruan, W. (2008). Prevalence, correlates, disability, and comorbidity of DSM-IV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Results from the wave 2 national epidemiologic survey on alcohol and related conditions.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69(4), 533-545.

42


參考文獻 Haeyen, S., Kleijberg, M., & Hinz, L. (2018). Art therapy for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personality disorders cluster B/C: A thematic analysis of emotion regulation from patient and art therapist perspectiv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 Therapy, 23(4), 156-168. Haeyen, S., van Hooren, S., & Hutschemaekers, G. (2015). Perceived effects of art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cluster B/C: A qualitative study. The Arts in Psychotherapy, 45, 1-10. Moran, P., Romaniuk, H., Coffey, C., Chanen, A., Degenhardt, L., Borschmann, R., & Patton, G. C. (2016). 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ity disorder on the future mental health and social adjustment of young adults: a population-based,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 Lancet Psychiatry, 3(7), 636-645. Volkert, J., Gablonski, T. C., & Rabung, S. (2018). Prevalence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in the general adult population in Western countrie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 analysis.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213(6), 709-715.

〈人格障礙下的性別迷思〉

Bogousslavsky, J. (2011). Hysteria after Charcot: Back to the future. Following Charcot: A Forgotten History of Neurology and Psychiatry, 29, 137-161. French, J.H., & Shrestha, S. (2019). Histrionic personality disorder. Grant, B., Chou, S., Goldstein, R., Huang, B., Stinson, F., Saha, T., . . . Ruan, W. (2008). Prevalence, correlates, disability, and comorbidity of DSM-IV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Results from the wave 2 national epidemiologic survey on alcohol and related conditions.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69(4), 533- 545. Hopwood, C. J., Thomas, K. M., Markon, K. E., Wright, A.G., & Krueger, R. F. (2012). DSM-5 personality traits and DSM-IV personality disorders.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21(2), 424–432. Jane, J. S., Oltmanns, T. F., South, S. C., & Turkheimer, E. (2007). Gender bias in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personality disorders: An item response theory analysis.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16, 166-175. Nehls, N. (1998).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Gender stereotypes, stigma, and limited system of care. Issues in Mental Health Nursing,19(2), 97-112. Novais, F., Araújo, A., & Godinho, P. (2015). Historical roots of histrionic personality disorder.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6, 1463. Oldham, J.M. (2015). The alternative DSM-5 model for personality disorders. World Psychiatry, 14(2), 234-236. Rienzi, B. M, Forquera, J., & Hitchcock, D. L. (1995). Gender stereotypes for proposed DSM-IV negativistic, depressive, narcissistic, and 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9(1), 49-55. Rienzi, B.M., & Scrams, D. J. (1991). Gender stereotypes for paranoid, antisocial, compulsive, dependent, and histrionic personality disorders. Psychological Reports, 69, 976-978. Sansone, R.A., & Sansone, L. A. (2011). Gender patterns in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Innovations in Clinical Neuroscience,8(5), 16-20. Widiger, T. A., & Corbitt, E. M. (1995). 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In W. J. Livesley (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ental disorders.

43


Acknowledgement We would like to thank our academic advisor

Dr. NG Henry K.S. from the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for his illuminating advice. We would like to thank our patron The Hong Kong Psychological Society Limited

for its invaluable support. 編輯:鍾愷晴 校對:陳文豐 劉家淇 鍾愷晴 陳凱晴 陳慧芯 吳芍潁 設計:謝汶萱 段君朗 鍾愷晴 林千睿 陳慧芯 胡銘桐 撰文:黃昊霖 陳文豐 羅俊銘 劉家淇 段君朗 鍾愷晴 林千睿 陳凱晴 陳慧芯 胡銘桐 吳芍潁 尹禧朗 二零一八至二零一九年度香港大學學生會社會科學學會心理學學會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 44


.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