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Journey Booklet 2016

Page 1

HEARTSHIP



目錄 序 《繁華的沙漠》 P.1-2 《欺零 ·欺凌》 P.3-4 《獨》 P.5-6 《友》 P.7-8 《朋友以上?》 P.9-10 《戀》 P.11-12 《這麼遠,那麼近》 P.13-14 《分手無罪》 P.15-16 《對不起,我們相愛》 P.17-18 《血親》 P.19-20 《二缺一》 P.21-22 《因為愛,我們都受了傷》 P.23-24 《真正的已讀不回》 P.25-26 參考文獻 P.27-30 其他活動 P.31


序 《繁華的沙漠》 撰文:余明慧

「得不到友誼的人將是終身可憐的孤獨者。 沒有友情的社會則只是一片繁華的沙漠。」

1


幸福,是指當一個人在需求得到滿足時所產生的喜悅和穩定的 心理狀態。與快樂不同,幸福是持久的,難以獲取的;是一種主觀 的感受,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愛。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都不同,並無 固定模式可追尋,簡單如和家人相處已經可以是幸福。 Waldinger(2015)發表了一項長達75年有關幸福感(well-being )的研究,提出良好的關係讓我們維持快樂與健康。Waldinger指出 社交活躍(socially active)的人的心靈較快樂,身體較健康亦長壽; 關係深淺比多寡更影響我們的健康;良好的關係對身體健康 有幫助 ,尤其是腦部健康。由此可見,人際關係對我們的身心健康及追求 幸福的過程有莫大影響,特別是社會幸福感(social well-being)。 社會幸福感可以看作是在團體、社區或社會中與人相處之道, 包括抱有同情心、同理心、尊重別人的需要及與人真誠交往。另外 ,社會幸福感也是與種族歧視、恥辱、暴力和罪案對衡的靈丹妙藥 (The UK’s Faculty of Public Health, 2010)。Keyes(1998)提出了 形成社會幸福感的五大要素,包括社會整合(social integration)、 社會接納(social acceptance)、社會貢獻(social contribution)、 社會實現(social actualization)及社會一致性(social coherence) 。其中,社會整合指的是一個人感覺到他是社會的一部分,與他人 。其中,社會整合指的是一個人感覺到他是社會的一部分,與他 有共通點,從而產生對社會的歸屬感;而社會接納則意指一個人對 他人的信任,相信其他人是善良的、正直的等正面觀感;社會貢獻 是指個體相信自己是社會中重要的一員,並會為社會帶來價值;社 會實現意指個體相信社會有發展及進步的潛力,甚至參與其中;最 後,社會一致性提出個體認為他們的生活是一致及有意義(Keyes, 1998)。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得不到友誼的人將是終身可憐的孤獨 者。沒有友情的社會則只是一片繁華的沙漠。」歸屬感理論(belongingness hypothesis)提出人普遍都有一種原動力去建立及維持 一段穩定、正面的關係(Baumeister & Leary, 1995),而良好的關 係正是獲得社會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因此,雖說幸福是一個很抽象 的字眼,卻是每人一生的追求,亦是人一生重要的原動力。今年, 本學會盼藉由心理學角度剖析我們生命中必經關係:親情、友情和 愛情,希望令讀者瞭解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及改善關係的方法,從而 愛情,希望令讀者瞭解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及改善關係的方法,從 提升大眾的社會幸福感。 2


《欺零 ·欺凌》 撰文:顏佐霖

「唯有從自己和身邊人著手, 關心身邊的每一位, 才能切斷欺凌這個惡性循環。」

3


欺凌是每個人成長交友都會目睹,甚至經歷過的事。雖然欺凌 令人嗤之以鼻,但往往相關事情都不絕於耳。顯然,被欺凌者需要 我們的關心,但很多時大眾只著重安撫及改善受害者的心理質素, 卻較少嘗試了解欺凌者進行欺凌的原因。若我們嘗試剖析欺凌者背 後的心態,或能改善,甚至解決欺凌。 欺凌部分源自社會學習(social learning),即是孩童學習適應社 會的過程(Bandura,1973)。其中,家庭及學校因素影響對孩童至 深。若家長在照顧孩子時帶有負面情緒,更甚是遭到遺棄或家庭暴 力,孩子在社會人際互動便會處於負面狀態,提高孩子模仿家長的 暴力行為及成為欺凌者的機會。在學校裡,若教師未能及時發現欺 凌行為,甚至不予理會,成長中的欺凌者會合理化欺凌行為(Papalia, Wendkos & Feldman, 2011 )。此外,以往被欺凌的經歷亦會導致 惡性循環。有研究指出部分欺凌者是以往的受害者,透過霸凌獲得 惡性循環。有研究指出部分欺凌者是以往的受害者,透過霸凌獲 權力以彌補自卑心理(Keelan, Schenk, McNally & Fremouw, 2014)。 種種原因都反映欺凌者很多時都是因曾受到傷害才作出欺凌行 為,亦反映家庭和學校在對抗欺凌上的重要角色。而欺凌的性質會 隨著成長而轉變。兒童之間的欺凌以肉體上欺凌為主,因此亦較易 被發現。然而,青少年及成人間的欺凌則比較深層。很多時,欺凌 都會牽涉到關係性攻擊(relational aggression),如傳播惡性謠言 會破壞被欺凌者的社會地位(social status)或造成社會排斥 (social exclusion)等。這些都是比較難發現的,亦對被欺凌者心理 上有更大傷害(Hawker and Boulton, 2000)。 欺凌從不應出現於人際關係中。唯有從自己和身邊人著手,關 心身邊的每一位,才能切斷這個惡性循環,創建無欺凌環境。

4


《獨》 撰文:李俊武

「獨自一人,並不代表寂寞; 擁有情人,也不代表不寂寞。」

5


寒風颯颯的冬天,獨自一人走街頭,看著愛侶手牽手相互依偎 取暖;感覺會是怎樣?是噓唏嘆息一聲,還是單身也有快樂精彩? 研究指出有伴侶的人比單身的人幸福。後者會更易出現精神問 題(mental health problems)或癡肥(obese)的情況,其中一個原 因是一段戀愛關係滿足了人對性伴侶(sexual partner)的需要 (Braithwaite, Delevi & Fincham, 2010),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單身面 對的空虛寂寞,減少了胡思亂想及暴飲暴食等有損健康的行為。 獨自一人時總會想著,假如那夢中溫柔嫻熟的倩影回眸一笑, 走近向我訴說著情話,你說有多好?現實往往只是在床榻上一人輾 轉反側而已。那擁有情人就代表一定較單身幸福嗎?似乎也不是。 寂寞(loneliness)也分兩種-- 社會性寂寞(social loneliness)及情緒 性寂寞(emotional loneliness)。若人與人之間缺乏深厚的關係,最 終都難避免情緒性寂寞(Weiss, 1973)。獨自一人,並不代表寂寞; 擁有情人,也不代表不寂寞。 但害怕單身的氛圍下,「寧濫勿缺」就成了部分單身人士的選 擇。即使對方並不如自己開初般期待,害怕單身的他們寧願降低自 己的擇偶要求而選擇展開這一段關係;哪怕對方不太合乎自己的伴 侶要求,早已陷入在愛戀關係中的人們也不願放手(Spielmann et. al., 2013)。 當然,源於「寧缺勿濫」的堅持,一部分單身人士仍然繼續追 求自己夢中的伊人。可惜,儘管在恰當的時間上遇見對方,基於現 實的種種限制,也未必能展開美滿的感情。基於防衛(defence)不 想再受傷害,而抗拒再次展開戀情;或因自卑(low self-esteem) 而不相信自己有值得吸引的地方(Firestone, 2013),使卻步成為了 結果,也成為了遺憾。或是,有幸尋覓到自己夢想的伴侶並擁有自 己希冀的特質,鼓起勇氣表白;但別人同樣有挑選的權利,若自己 的性格不被對方全盤接受,否定自己的社會價值(social value), 就如同Ellis和Kelley(1999)提及的配對遊戲,遭到拒絕。 不過最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可以再路途上覓得真愛,即使這 一刻仍獨自一人,但你永遠不會預計到,真愛,何時會降臨。 6


《友》 撰文:陳佩晞

「沿途紅塵太美 , 全憑朋友保管彼此那稚氣。」

7


朋友在群體生活中擔當重要角色。Foster(2005)指出友誼對一 個成年人來說,在個人快樂(personal happiness)、希望(hopefulness)、自尊(self-esteem)及自我形象(self image)的建立皆是 一個關鍵的決定因素。理想中的朋友會與對方分享彼此的快樂和憂 傷,在大家有難題時互相幫助,關心並且安慰對方,共同進步。究 竟怎樣才能被稱為「朋友」? Spencer和Pahl(2006)提出了8種不同類型的朋友。拍檔(associates)之間有著相似的興趣、嗜好,除此之外卻不會有其他方面 的交流。有用的朋友(useful contacts)會互相分享資訊,協助決 策。合意的朋友(favour friends)之間會互相交換訊息和資源,但 甚少有情感上的交流。至於玩樂朋友(fun friends)指的是會經常 一起遊玩的朋友。與拍檔相比,玩樂朋友不只局限於某一種活動或 興趣,而且不限於面對面(face-to-face)的接觸。同樣地,這種朋 友之間缺乏情感上的交流(emotional exchanges)、和親密感(intimacy)。互相幫助的朋友(helpmates)結合了前兩種友誼,在玩 樂的同時亦會互相幫助。然而,這種朋友大多只局限於給予具體幫 助,如金錢上的幫助,甚少為對方奉上情感上的支持(emotional support)。互相安慰的朋友(comforters)在玩樂的同時亦會給予 對方情感上的支持;密友(confidants)之間互相信任,信賴大家 而願意透露自己的秘密。知己(soulmates)則是同時具備著以上7 項特質,最難能可貴的友誼。 Diener和Seligman(2002)指出非常快樂的人擁有更緊密的社交 關係,並對社交關係的滿意度更高。社交關係不一定會帶來快樂, 但良好的社交關係卻是快樂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另外,學者亦指 出一段密切的社交關係能減少孤獨感(loneliness),而在社交關係 中感受到的社會支持(social support)也會直接影響孤獨感。與朋 友保持密切關係是要有一定程度的自我披露(self-disclosure),要 願意透露個人想法和感受(Derlaga & Berg, 2013)。你和朋友平日 談八卦、分享日常瑣事,但沮喪失落時,你又會否第一時間向這位 談八卦、分享日常瑣事,但沮喪失落時,你又會否第一時間向這 朋友訴苦呢?這都能決定你們的關係能否變得更密切。 擁有一段深厚的友誼能夠令人快樂,能彼此分享、互相支持, 比擁有很多朋友更為重要。簡單來說,朋友重質不重量。 8


《朋友以上?》 撰文:黃睿彤

「仍難得這一個知己, 從無拖手但有幸福滋味。 」

9


「友達以上,戀人未滿」-- 男女之間,知己和情人的界線向來模 糊,難以界定。不時聽到朋友圈子中有位女性友人「收兵」無數, 但當面詢問時,她又說他們只是好朋友、好兄弟。然而,當她信心 滿滿地將他們的關係和朋友、兄弟劃上等號時,她的那些好朋友、 好兄弟也是這樣認為嗎?Abbey(1982)指出,相較於女性,男性 傾向更容易誤解(misinterpret)異性表達友好的某些行為,如簡單 的搭膊頭為愛慕,甚至是性暗示(sexual cues)。 心理社會發展理論(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theory)指出成人 早期(early adulthood),即20至39歲階段,為建立親密關係的重要 時期,更希望得到一個能互相關懷、同甘共苦的對象(E. Erikson & J. Erikson, 1997)。除了普通友誼外,亦會開始渴望一名終身伴侶長 相廝守。所以在異性友誼交往的過程中,雙方難免有時會想入非非 ,行為曖昧不明,尤其是單身已久,又渴望得到愛情滋潤的人就很 容易會對身旁的異性朋友有幻想,讓關係變質。 「仍難得這一個知己 從無拖手但有幸福滋味」,這句歌詞唱出 了親密的友情不多不少都能和愛情沾上邊,亦佐證了為什麼異性知 己常被誤會為情侶。演化心理學(Evolutionary Psychology)中提及 男女間之所以互相吸引(attraction),大部分源於對方擁有的條件 ,如性格、背景、年齡等,都和自己潛意識中的理想伴侶(ideal mate)相似(Linquist & Levy, 2010)。而一對異性普通朋友能發展 成密友,大程度上是因為雙方往來時,彼此都能在對方身上發現長 久而來所欣賞的特質,而這些特質或和心中的理想伴侶吻合。在交 久而來所欣賞的特質,而這些特質或和心中的理想伴侶吻合。在 往過程中,兩人或因一些出其不意的觸碰而擦出火花,影響雙方在 這段關係裡的心態。這令朋友的界線逐漸變得模糊,讓這段友誼不 再「純」。 其實交友並無分男女。撇除社會的眼光,男女成為密友並無不 可。友情和愛情一樣,每一段都是獨特的、複雜的,無分對或錯, 更不可能用一條公式、數個理論以偏概全。若然因為俗世的眼光而 錯失一個好朋友,那不是很可惜嗎?

10


《戀》 撰文:鄧淨文

「我們的愛情, 還是需要我們身先士卒, 親自去『愛 』。」

11


愛情,是我們最美好、最動人的情感之一;總帶給情侶們怦然 心動的甜蜜感覺。Glasser(1998)指出愛與依附(attachment)是 我們最基本的心理需要。或許就是這份對愛的渴求,令我們甘願沉 溺在愛情世界裏。 我們對愛情有各式各樣的詮釋,Sternberg(1986)的愛情三角 理論(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指出,愛情是一種平衡結構,由 三個基本要素:激情(passion)、親密(intimacy)、承諾(commitment)組成。三者不可或缺,相輔而行,才能造就一段美滿的 愛情(Sternberg, 1986)。激情是指戀人之間強烈的吸引力,渴望 與對方結合;親密則是戀人之間的依戀、彼此因有深刻的認識而產 生的親近、緊密的聯繫;承諾,短期而言,是指作出愛對方的決定 ;長遠來說,是想與對方相守而作出的諾言(Sternberg, 1986)。 Hatfield(1982)指出愛情也可基本分為兩類:熱愛(passionate love)和友愛(companionate love)。大部分人都會經歷熱愛的階段 ,處於強烈嚮往與對方相聚的狀態,朝思暮想,滿腦子都是對方, 深深被他或她吸引。甚或戀人們的情緒有着如過山車般的起伏,尤 其當與對方分離的時候,便會感到空虛和焦慮(Hatfield & Walster, 1978),如希望時刻依附着母親的孩子,與其母暫別時所產生的分 離焦慮(separation anxiety)。隨着時間流逝,戀人們之間的熱情 漸漸冷卻,情緒較少波動,由熱愛轉化為友愛,用另一種方式繼續 漸漸冷卻,情緒較少波動,由熱愛轉化為友愛,用另一種方式繼 相愛下去(Berscheid, Snyder & Omoto, 1989)。而友愛的特點是親 密、依戀、承諾等(Myers, 2013)。 所以,熱情的減退並不代表一 段愛情的逝去,只是因熱愛已經昇華到友愛了! 在愛情世界裏,我們充滿着疑問。愛不愛?怎麼愛?該不該愛 ?其實,每段愛情有它獨特之處,是一則則獨一無二的故事,不能 一概而論,更不能將其公式化。無論是上述的愛情三角理論,還是 熱愛和友愛,它們也只是把愛情以理論呈現出來。我們的愛情還是 需要我們身先士卒,親自去愛。

12


《這麼遠,那麼近》 撰文:梁穎淇

「愛把距離和時辰鯨吞。」

13


在戀愛的字典裡,「距離」一詞或對不少愛侶而言是一個嚴峻 的考驗:成功跨過這個考驗或會令戀情更堅固、更長久;相反,經 不起考驗便可能導致悲劇收場。 距離之所以是一個考驗,生理上的接近性(physical proximity) 也是維繫戀情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心理學家Festinger, Schachter和Back(1950)的研究發現距離越近的朋友就越相熟。相 信愛情也同樣,一對戀人距離越近,這段關係就更相近。若一對戀 人分隔兩地,他們之間的相處模式會被限制。面對面交流及身體接 觸的減少使關係變差,甚至為這段關係劃上句號。 遠距離戀愛看似面對不同挑戰,但這就代表遠距離戀愛較容易 悲劇收場嗎?研究指出其實遠距離戀愛與一般的戀愛無異,不論是 分手的機率(breakup rate)或是大部分的關係品質指數(relationship quality indices),如滿意度(satisfaction)、親密度 (intimacy)、自我披露(self-disclosure)。唯一的不同是遠距離 戀人較易出現抑鬱(depression)、焦慮(anxiety)等症狀,亦傾 向容易相信戀情不會持久(Van Horn et al., 1997, as cited in Unger, 2001)。 心理學家在男女對於遠距離戀愛分手的反應提出過不少有趣的 觀點,Helgeson(1994)指出若然在遠距離戀愛中男方主動提出分 手,女方的自我調節(self-adjustment)相對較好,情緒亦相對較 正面。這是因為女方會更常考慮到分手的可能性。而Wilmot, Carbaugh和Baxter(1985)的研究則指出若然男女方在三個月內分手, 在後悔感(regrets)和情緒反應(emotional reactions)上則不會有 相異之處。 其實,遠距離戀愛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難克服。有時候人們 只是被遠距離戀愛的刻板印象所影響,認為遠距離戀愛難以維繫、 容易導致分手。或許,像張敬軒《靈魂相認》中的「愛把距離和時 辰鯨吞」一樣,愛能助我們超越距離的阻礙呢?在愛情裏,我們應 投入更多的信任和堅持。

14


《分手無罪》 撰文:關諾晴

「放棄錯的人, 才能與對的人更近。」

15


兩個合適的人在一起,多數都會幸福美滿。可是,現實中不是 每對愛侶也能終成眷屬。究竟,為什麼二人會不適合?有什麼原因 促使他們爭執,甚至導致分手離場? 兩個人不合適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距離、外遇、價值觀相異、 甚至父母反對等。Duck(1982)認為有兩個風險因素導致分手,分 別是預設個人因素(predisposing personal factors)和促發因素 (precipitating factors)。個人因素包括個人生活習慣(personal habits)和文化差異(cultural differences)等,導致二人背景不穩 定(background instability),容易發生爭執。而促發因素則是因工 作環境不同,導致不忠(infidelity)較易出現。如伴侶上晚班但你 卻上早班,或伴侶要經常出國工作。 分手可造成七大負面影響,當中包括:失眠、壓力增加、免疫 力下降、抑鬱症、體重增加、消化不良(Gregoire, 2013)及身分障 礙(Cosier, 2010)。可是,明知道分手會有這些負面影響,為什麼 我們還會選擇分手呢? Adams 提出的公平理論(Equity Theory)指出 在一段關係中,二人必須從付出和收穫(give and take)中取得平 衡 (balance),也就是說,倘若二人的付出不相等(inequality), 其中一人必感到不滿足,失去動力去維持戀情,從而導致戀情告吹 (Hatfield & Miles, 1987)。 「是錯的不管再美好 一個接一個 也沒有結果」,相信張敬軒的 《找對的人》大家都耳熟能詳。歌詞反映出無論與一個不合適的人 一起有多麼的開心快樂,不適合就是不適合,是不會有好結果的。 希望大家能夠抱著「是你的終於會碰到」的心態,不要因眼前人不 適合而放棄尋找對的人,應繼續勇敢地走下去。放棄錯的人,才能 與對的人更近。若已經找到合適的人,恭喜你,請珍惜。如眼前人 非「那一位」,分手,未必 一定是壞事。

16


《對不起,我們相愛》 撰文:李海禎

「只要大家都抱有多一點理解及同情, 偏見將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17


平等是每個人都在追求的普世價值,但在現實世界的種種因素 影響下,有多少人能堅守對平等的追求?生活在一被異性戀者主導 的世界,性小眾(LGBT):女同性戀者(lesbian)、男同性戀者 (gay)、雙性戀者(bisexual)、跨性別者(transgender)的權益 很容易被忽視。 其實,在80年代前,同性戀被歸類為精神病患者的一種,需要 接受電擊治療。雖然後期的研究推翻了這個理論,但同性戀和精神 病還是息息相關。研究發現相比起異性戀者,女同性戀者、男同性 戀者、雙性戀者、跨性別者染有精神疾病的機會更大。如物質使用 疾患(substance use disorders)、情緒失調(affective disorders) 、自殺(suicide)等(Cochran, 2001; Gilman et al., 2001; Herrell et al., 1999; Sandfort, de Graaf, Bijl & Schnabel, 2001)。然而,公眾對同性 戀的偏見並沒有減少。弱勢壓力(minority stress)令性小眾患上精 神病的機會增加(Meyer, 1995)。Selye(1982)指出弱勢們往往無 法感受到社會的和諧,被社會所排斥的他們面對著重重壓力(as cited in Meyer, 1995)。性小眾在學校、社會等面對著不同形式的歧 視和偏見。如在學校裏被欺凌,在職場上被剝奪機會,在街上被說 三道四。這一切一切對性小眾構成難以想像的壓力,一步一步把他 們推向精神病的深淵。 儘管性小眾選擇不公開性取向,他們患上精神病的機會仍比常 人高,因為隱藏自己的性取向是另一種壓力來源。若果別人對自己 的意見和自我認同(self-identity)有差距便會造成壓力(Burke, 1991)。以一個未公開性取向的同性戀男性為例,社會期望他會和 像正常男性一般結婚生子,但在他的偽裝下,他早晚會發現他不可 能迎合社會所有的期望。隨著自我認同和外界期望的差距越來越遠 ,社會上小眾面對的壓力也越來越多,最終導致抑鬱症(depression)和焦慮症(anxiety)等精神問題(Burke, 1996)。 以一個人的性取向來斷定一個人並不可取,「不同」並不代表 「不正常」。只要大家都抱有多一點理解和同情,偏見將會消失得 無影無蹤,有利性小眾和社會大眾的社會幸福感。

18


《血親》 撰文:李恩

「若有幸擁有兄弟姐妹, 請好好珍惜你們這份微妙的緣份、 這份微妙的血親。」

19


一直以來父母的愛都是常被世人歌頌的愛,但近年社會上抨擊 怪獸家長的聲音卻不絕於耳。平心而論,怪獸家長也是舐犢情深, 一時弄巧反拙罷了。他們用盡渾身解數,目的是要子女嬴在起跑線 上。但長遠來說,這會令親子線過度繃緊,令雙方受傷。 家長的過份保護(over-protection),如聘請傭人照顧生活起居 ,甚少給予孩子學習自理的機會,削弱孩子在處理幼兒期自律(autonomy)與害羞(shame)發展任務的能力。被過度保護的孩子被 奪去通過自己的努力、從錯誤中學習的機會,無法從逆境中成長。 母親或在他身上不斷強加自己的意志,過分把自己的期望放在他身 上。這兩種情況通常都會導致有害影響。心理學家Ziskind(1954) 指出在一般情況下,過度受控(over-dominated)的孩子會表現出過 度焦慮(anxiety)、順從(submissiveness)和依賴(dependency) ;過分被放縱(over-indulged)的孩子會出現過度侵略性(over-aggressiveness);兩種形式的失調傾向引起矛盾和衝突。 孩子欠缺對自身環境的控制,日後不但不懂得如何自理,也傾 向缺乏信心,行動畏首畏尾。不少家長為培養孩子而為他們報讀眾 多興趣班及學習班,不讓他們的時間表留白。這不利於學齡前兒童 期(play age)孩子主動(initiative)和內疚(guilt)的發展任務 (E. Erikson & J. Erikson, 1997)。孩子只是被動地學習,而非真正積 極地探索未知。父母支持過多或令長大了的子女感到自己的能力不 及其他成年人,削弱他們的主動性及自我效能感(efficacy)。父 母的過度支持令他們變得過分依賴,或對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Fin母的過度支持令他們變得過分依賴,或對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Fin german et al., 2012)。 青少年期(adolescence)是人格發展的黃金時期,孩子會更深 入地建立自我(self-identity)。但若家長仍只依賴專制型管教方式 (authoritarian parenting style),不敢放手讓孩子去發掘自己的獨 特之處和探索花花世界,會減低孩子的獨特感和方向感,最終令孩 子陷入角色混淆(role confusion)(E. Erikson & J. Erikson, 1997)。 所謂「愛之深,責之切」,怪獸家長也有苦處-- 但痛愛著子女的 家長又怎捨得放手?其實,家長與其把孩子牢牢地綑綁著,倒不如 適當地放手,好讓他們能在歲月磨練和累積經驗中逐漸成長。 24


《二缺一》 撰文:譚若詩

「歲月 , 令少不更事的孩子成長。」

21


在每個單親家庭成長的小孩背後,或都有著鮮為人知的辛酸經 歷。家庭對孩子成長的影響舉足輕重,奈何現代社會的離婚率不斷 上升,令「支離破碎」的家庭越來越多。單親背景是籠罩著不少孩 童的陰霾。在離婚家庭或父母復合的家庭中,孩童比在核心家庭中 長大的同輩相對遇上更多問題,如在學業上、與同輩相處上、情緒 上等。Demo和Acock(1988)甚至指出受影響的年青人更有可能發 展反社會行為(antisocial behavior)。 Amato(1996)指出父母間的衝突妨礙子女發展人際關係技巧, 導致子女的婚姻更易悲劇收場。父母離異影響單親子女,尤其是女 性對愛情的觀感,令她們傾向對人際關係缺乏信心,並對當中的承 諾(commitment)抱有懷疑(Amato & DeBoer, 2001; Whitton, Rhoades, Stanley & Markman, 2008)。儘管婚姻不是追求幸福的唯 一路線,這種對婚姻的恐懼心理或成為她們邁向幸福之路上的一顆 絆腳石。 儘管父母重婚,子女的幸福感(well-being)不比一直在單親家 庭中成長的子女高(Coleman, Ganong & Fine, 2000)。再婚為父母及 孩子帶來壓力(Henry & Lovelace, 1995)。父母再婚及同居為生活 帶來重大的改變,如搬家及學習與新家庭成員相處。這些改變會增 加子女的壓力,導致學業退步及更多內在化及外在化問題(internalizing and externalizing behavior problems)(Menaghan, Kowaleski-Jones & Mott, 1997)Zill et al. (1993)指出內在化問題包括抑鬱 (depression),他們也更易有情緒上的問題(Dawson, 1991)。外 在化問題包括使用藥物和酒精、性行為,未婚生育產子和被逮捕 (Coleman, Ganong & Fine, 2000)。子女需適應新的生活模式,親生 父母也需專心打理新的家,繼父母的存在增加了子女面對的壓力。 故對子女而言,給他們一個所謂「完整的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這就代表經歷父母離異的子女不能茁壯成長嗎?不然。大部分的 單親子女擁有一定的心理抗逆力(psychological resilience),也更 有能力適應新環境及從中得益(Hetherington & Elmore, 2003)。 Rodgers和Rose(2002)指出良好的育兒方法、家庭以外的保護因 素(如朋輩、學校)及來自其他成人的支持(如導師、鄰居等)也 有助提高心理抗逆力及因應能力(coping ability)。 22


《因為愛,我們都受了傷》 撰文:陳思盈

「愛之深,

責之切。」

23


一直以來父母的愛都是常被世人歌頌的愛,但近年社會上抨擊 怪獸家長的聲音卻不絕於耳。平心而論,怪獸家長也是舐犢情深, 一時弄巧反拙罷了。他們用盡渾身解數,目的是要子女嬴在起跑線 上。但長遠來說,這會令親子線過度繃緊,令雙方受傷。 家長的過份保護(over-protection),如聘請傭人照顧生活起居 ,甚少給予孩子學習自理的機會,削弱孩子在處理幼兒期自律(autonomy)與害羞(shame)發展任務的能力。被過度保護的孩子被 奪去通過自己的努力、從錯誤中學習的機會,無法從逆境中成長。 母親或在他身上不斷強加自己的意志,過分把自己的期望放在他身 上。這兩種情況通常都會導致有害影響。心理學家Ziskind(1954) 指出在一般情況下,過度受控(over-dominated)的孩子會表現出過 度焦慮(anxiety)、順從(submissiveness)和依賴(dependency) ;過分被放縱(over-indulged)的孩子會出現過度侵略性(over-aggressiveness);兩種形式的失調傾向引起矛盾和衝突。 孩子欠缺對自身環境的控制,日後不但不懂得如何自理,也傾 向缺乏信心,行動畏首畏尾。不少家長為培養孩子而為他們報讀眾 多興趣班及學習班,不讓他們的時間表留白。這不利於學齡前兒童 期(play age)孩子主動(initiative)和內疚(guilt)的發展任務 (E. Erikson & J. Erikson, 1997)。孩子只是被動地學習,而非真正積 極地探索未知。父母支持過多或令長大了的子女感到自己的能力不 及其他成年人,削弱他們的主動性及自我效能感(efficacy)。父 母的過度支持令他們變得過分依賴,或對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Fin母的過度支持令他們變得過分依賴,或對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Fin german et al., 2012)。 青少年期(adolescence)是人格發展的黃金時期,孩子會更深 入地建立自我(self-identity)。但若家長仍只依賴專制型管教方式 (authoritarian parenting style),不敢放手讓孩子去發掘自己的獨 特之處和探索花花世界,會減低孩子的獨特感和方向感,最終令孩 子陷入角色混淆(role confusion)(E. Erikson & J. Erikson, 1997)。 所謂「愛之深,責之切」,怪獸家長也有苦處-- 但痛愛著子女的 家長又怎捨得放手?其實,家長與其把孩子牢牢地綑綁著,倒不如 適當地放手,好讓他們能在歲月磨練和累積經驗中逐漸成長。 24


《真正的已讀不回》 撰文:蔡曉儀

「子女平日應多珍惜父母這些愛, 因為我們不知道那一天 他們就突然不在了。 到時候,換來的是真正的已讀不回。」 25


回應性(responsiveness)在維繫人際關係中扮演重要一角 (Canevello & Crocker, 2010)。尤其在戀愛關係裡,伴侶的回應往 往能夠決定一段關係是否幸福美滿。如我們與伴侶分享生活軼事, 自然希望他們給予回應、表達支持及理解。若伴侶的回應性高,我 們會覺得被在乎及關愛,情緒幸福感(emotional well-being)也會因 而提升(Reis, Clark & Holmes, 2004)。這大概就是為何大家如此在 意是否被已讀不回的原因吧? 我們會在意某君的最後上線時間,暗戀對象是否「藍剔」了我 們。一心不能二用,當我們在意朋友、戀人時,我們或不經意地把 家人遺忘在角落裡。隨著年齡增長,我們漸漸變得獨立,開始建立 自己的交際圈子,慢慢地遠離「家庭」這個陪著我們長大的圈子。 或許,父母們會覺得子女長大後,陪伴的時間少了,給予的愛 少了,把時間都花在同輩身上(Marlene & Maya, 2004)。但父母們 又有沒有想過,其實子女只是把愛藏在心底?對父母的看重知覺 (mattering)少了,是因子女長大後更重視其他社會依附(social attachments)(Carl, 2015),如朋友、同學等。其實,子女的愛 從未減少,只是人大了,表達的機會也少了。 父母為了融入我們的圈子,相繼學習使用WhatsApp等軟件和我 們傳訊。他們只希望能夠多了解我們的近況、得到多些機會和我們 聊天。他們打字的速度也許遠不及我們,他們或許不明白如何使用 錄音功能,但每一則訊息、每一段錄音都代表著他們對我們的愛。 失去家人是件很痛的事。於童年時喪失父母的子女在成長路上 經歷更多問題(Bowlby, 1980; Harris, 1995)。若人們於成年時失去 重要的家庭成員,將對幸福感帶來負面影響(Genevro, Marshall, & Miller, 2004)。所以子女平日應多珍惜父母這些愛,因為我們不知 道那一天他們就突然不在了。到時候,換來的是真正的已讀不回。 延伸閱讀: 已讀不回其實是社會排斥(social exclusion)的一種,大家之所 以如此在意已讀不回是因為當中的不肯定(uncertainty)。他/她 為什麼沒有回覆我呢?內心的徬徨和懷疑正讓已讀不回帶來傷害。 26


參考文獻

27


28


29


30


下一站 · · ·

Stage 2 -「在實驗中學懂愛」 有沒有想過,其實你一句簡單的說話、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已 經可以對別人造成傷害?已讀不回背後的心理學原理到底是怎樣 的?想知道如何可以更有效地解決人與人之間的衝突? 輕鬆化解人際危機? 工作坊將會提供一系列有趣的小「實驗」予參加者體驗,從 「實驗」中學習心理學、學習「愛」。

Stage 3 -「在人生中演繹愛」 人生中不免會碰到大大小小、不同形式的選擇題,而我們永遠 都不會知道這些「選擇」將帶領我們走到哪裡、讓我們碰見什麼 人。或許,只有在很久以後的某一天, 我們驀然回首,才會頓悟。 工作坊將會以話劇的形式給予參加者一些「人生選擇題」。 你,又會怎樣選擇呢?

31


鳴謝 ·Acknowledgement 我們在此謹對下列單位的協助致以真摯的謝意。 We would like to express our heartfelt thanks to the following units for their kind assistance. 學術顧問 ·Academic Advisor Dr. Henry Ng 贊助 ·Sponsor 中原地產 Eye4gift This booklet could not b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without the continuous support and guidance of many respected persons. We wish to express our deepest gratitude to our academic advisor, Dr. Henry Ng, for his incredible patience and indispensable advice throughout the making of this booklet. We would like to thank Centaline Property Agency Limited and Eye4gift for their generous support in sponsoring this booklet. We are also thankful to those who contributed to this booklet with their invaluable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Our most sincere appreciation must be extended to all staff members from the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who have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helped us. Lastly, we are beyond grateful to all of those supported, motivated and encouraged us throughout our annual academic event “PsyJourney 2016 – Heartship”. Thank you very much!

32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