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黃雅文、 何紹軒、 阿聰
團聚屯門人。記敘屯門事
排版//Karen、黃雅文、吳沛玟
2020年6月 生 菜 魚 肉
002
粉 魚 粉 碗 仔 肉 仔 仔 魚 翅 翅 肉
屯敍
第 二期
https://www.facebook.com/wearetuengather/
長者 青年 外國人…… 同為屯門人的疫
區日常
在經歷數個月的反修例運動,青年人對政府的信任漸 漸被磨滅,對政府的不滿和憤怒卻重重積累,在面對 疫症的危機,政府的應對措施能否挽救青年人對政府 的不信任?還是再次加深青年人的不滿和反抗情緒? 本著這種疑問,我們到區內訪問了四名青年人,包括 一對20多歲的情侶陳先生和黃小姐、22歲的黃先生 以及21歲的何小姐,希望了解本地青年人對於疫情的 應對以及對政府施政的回應。
當本地市民每天過著口不離罩,身不離搓手液的日 子,同一時間我們卻看見不為疫情所動的外國人, 恍如疫情從沒降臨一樣,這不禁使人詫異。而在本 港就職的外國人,因社交圈子和文化差異,多未能 全面接收本地抗疫資訊。因此,他們的抗疫態度跟 本地市民不同的情況絕非不能理解。然而,他們會 否對港府防疫措施有所期望?會否希望措施亦能保 障他們?
不理解抗爭:「唔知目的係咩﹗」
狠批政府反應慢 「防疫做得差」
毫不擔心疫情 無法理解港人的恐慌
面對疫情,黃先生明顯感受到其險峻卻無計可施。
對於政府的封關措施,四位受訪年青人異口 同聲認為政府「封得遲」。他們都不滿政府 的封關措施,早期多個界別包括醫護界人士 都要求政府盡快封關,認為一 早在武漢封城時香港就應有 應對措施,但政府卻在已有 本地傳播個案出現後才開 始採取有關措施,而且不夠 完 善 。 對 此 , 陳先生直言政府 「封關做得差」,政府「遲遲未封 關,又要封剩深圳灣」。22歲的黃先生則批 評政府封關「做啲唔做啲」 , 表 面 上 停 用 大 部份的關口,但剩餘深圳灣 以 及 機 場 , 仍 會 有大量從內地入境的旅客來港,未能堵截病 源。政府不論反應速度,以至措施的執行,都 被批評為「做得差」。
岸本小姐是一名日本籍航空業從業人員。受訪時, 岸本在露天茶座閱讀,並沒有帶備口罩。她一臉從 容地表示:「我真的不擔心,也不恐懼,如果真的 不幸中招,我也無選擇,所以我不在意。」岸本小 姐表示只會在上班時配戴口罩,又指只會購買足夠 的口罩,絕不會多買。被問到會否覺得當地市民對 於物資採購方面反應過大,她表示:「我覺得(搶 口罩)無意思,多洗手就可以吧!」被告知補充有 市民連生活用品如大米廁紙都搶購一番,她一臉不 解:「不明白為何他們會這樣做呢!」
從去年6月至今,由公民抗暴到公民抗疫,社會衝突 恍如一部真實的連續劇,定時在各區上演,受影響 的絕對包括年屆六十五歲或以上的長者。兩位年過 七十的長者陳先生及黃先生都不約而同地把抗疫以 及抗爭運動連結起來,一方面批評年青一代,另一 方面對政府施政表示體諒。 記者: 阿聰
被問到社區有沒有為長者提供抗疫的支援時,黃先 生說沒有,然後把眼光聚焦於反對政府施政的年青 人身上:「世界和平團結咪好囉,你哋搞鬥爭目的 係咩啊?我唔知個目的係咩。」批判的言辭折射他 感受到世界正悄悄起變化,但這些突變跟他相信的 價值「背道而馳」,讓他無法理解,因此便以「鬥 爭都是多餘」來拒絕承受這種變化對帶來的恐懼。 另一位受訪者陳先生在表示沒有得到支援的同時, 也同樣把話題連結到抗爭者的抗爭方式。陳先生批 評新上任的區議員:「佢哋民生既野(派口罩)就 唔做,走去做無謂嘅野!」陳先生所指的是屯門區 區議員定時監察屯門公園表演一事:「呢段時間佢 哋成日嚟騷擾,令到一啲長者冇咗消遣。將來我唔 知,但暫時我未睇到佢哋關注我哋。」對於抗爭者的 行為,陳先生也同樣感到疑惑:「佢哋做嘅行為,有 時我都唔明佢地係為咗政治啊,定係其他,唉!」這 疑惑及誤解的根源在哪裡,仍待社會認知。
包容政府抗疫不足:「有佢嘅苦衷」 黃先生及陳先生分別把社會混亂的狀況歸咎於 年青人及新任區議員。但當問及他們對政府抗 疫措施的看法時,二人都均對政府持相對包容 的態度。陳先生說:「而家每日疫情都有變化, 有時特區政府都.....可能有佢嘅苦衷,唧係愛莫 能助。」 另一位受訪者黃先生亦說:「封關之後香港食屎 咩!菜都冇一條食!」在受訪時記者們都體察到兩 位長者都會易地而處,不過轉換的角度卻只傾側於 政府以及為口奔馳的人。為甚麼他們的同理心不能 企及至抗暴政的年青人,以及在沒有足夠的裝備就 要上前線的醫護人員呢?這裡仍然是一個謎。 要長者接受新的價值可能真的不易,陳先生及黃先 生在無法全面接收資訊的情況下,因應生活處境傾 側於某種立場。這現象屬無可厚非,無法接受,還 是有待啟蒙?記者希望能跟讀者一同思考。
記者: 余子晴
經歷疫情 家人「撐政府」態度有轉變 問到是次疫情當中最深印象的事, 黃先生的答案是「家人」。他提 及家人面對疫情後對政府的看 法有細微的改變,在先前反修 例風波中,父親一直持著理解並 支持政府的態度,但經歷個多月的 疫情,雖然支持政府的立場不變,但對政府能力 的信任卻有所動搖。從先前的「總之(示威)就 唔啱啦」,轉變成「政府做到咁樣嘅」。雖然並 未有倒戈反對政府,但似乎對政府的做法有所質 疑,甚至產生不滿。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何小姐 身上,經歷疫情後,有家人在反修例運動時不斷 斥責「啲後生仔搞事」,但在是次醫護罷工中卻 主動對她說「今次我撐你哋(年輕人)」。何小 姐表示聽到時感到十分驚訝,認為政府在是次疫 情的處理手法令不少盲撐政府的人開始明白示威 者反抗的原因,及產生反抗政府的意識。
記者: 吳沛玟
不求港府幫助 不主動接觸社會消息 岸本小姐身在異地工作,香港又鄰近中國大 陸,住在日本的家人難免擔心。被問及兩 地政府的抗疫施政是否足夠,她無奈地 表示:「日本政府不知道真實情況,他們 只會在電視播放有關消息和影片片段。」 她又說:「我媽媽以為我不能外出,他們以 為香港就如武漢一樣已是死城。」至於香港政府的 支援,她說 : 「我唔需要港府嘅幫助……其實我 都想喺政府度得到一啲幫助,但政府同我冇溝通聯 絡。他們又可以點樣幫我呢?所以,我唔需要。」
反修例衝突比武漢肺炎更可怕 至於對港府防疫措施之看法,德籍的Ziehm先生 覺得政府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得妥當,唯一不足就是 口罩採購及供應的處理,認為政府應該要安排得更 好。 Ziehm反而對政府處理反修例運動的 手法表示失望:「當你在市區想回家 卻沒有巴士,你會不知如何是好,想 截的士也不容易。如果幸運的話你可 以坐渡輪去九龍,真的很可怕!」他續 稱:「因公司項目發展有愈來愈多外國人在 這裡工作,但最後卻是感到非常失望,因為政府對 市民訴求完全無回應……」 Ziehm表示反修例衝突的可怕之處在於它完全無 法預測衝突會於何時何地發生,可以是突然間就 開始,然後因為自身安全就要立即離開現場。「 再看今次疫情,我自己是鎮定的, 因為這是可以 控制。」
250元買不到一個口罩 疫境擦亮了我們的眼睛 芙蓉樓主
街坊投稿
蘇言
2003年沙士期間,那種埋身的恐懼感至今仍歷歷在目。17年後疫情重臨, 恐懼猶在,但唯一慶幸的是它竟擦亮了我們的眼睛。
屯門公園歌舞團帶來的噪 音問題困擾居民多年,市民即使 投訴報警也沒用,對政府失望, 憤怒麻木了,索性不去公園。去 年7月光復屯門公園遊行,萬人 進園,眾志成城,把歌舞團趕走 了。歌舞團轉到其他區域,更曾在新墟煌府酒家舉行「三公主茶會」,大家 以為問題解決了。可惜,最近歌舞團又在公園死灰復燃。問題癥結在哪?該 如何解決?
看清了政府的無能 1月23日,第一個病人確診,全民撲口罩, 一包7個日本製口罩,盛惠25元,那刻算是貴了; 過幾天的大年初一,鬧口罩荒,$250也買不到一 個口罩;年初四,多少長者在藥房撐著拐杖「腳震 震」排足五個鐘用$60大元買10個質素不明的口 罩,香港人看著鄰近的澳門、台灣、新加坡,只 有羨慕。一句「採購困難」,一句「我不准您 戴口罩,戴了也要除下」,香港人知道只可靠 自己。原本這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如果能做好防疫工作,社會運動或能因而紓緩,但她 卻試圖以不可一世的氣焰掩蓋自身的無能,豈料弄巧反拙,把無能赤裸裸地展現人前。
有指現行沒有法例可完全規管歌舞表演,但園內歌者未經申請便使用 擴音器高歌,滋擾百姓,明顯違反《遊樂場地規例》。且不少歌舞性質並非 純粹娛樂,有表演者更涉嫌在公眾場所行為不檢。歌者衣著暴露無底線,扭 臀拋胸,媚眼誘客;聽眾派錢打賞無上限,手舞足蹈,想入非非。這些人視 公園如私人夜總會,無日無之,騎劫整個公園的功能,試問誰敢帶小朋友去 公園玩耍?他們的行為根本有傷風化,何況涉及金錢,政府卻視而不見,應 負最大責任。
看清了林鄭的無恥 年初二,醫護罷工鬧得熱騰騰,目標明確:「封關」,藍營親友疾呼:「封了關, 香港吃甚麼?」建制派窮追猛打,句句「黑護」。隨著內地確診人數激增,省市各自封 城,「藍營」開始怕了,風向漸轉。另一邊廂,林鄭火上加油:「我們不會因為極端 行為就範」,就範?醫護為名為利?她恃著話語權亂扣帽子,拒不封關。但一個月後 極速自打嘴巴,狠封韓國和意大利。建制派與林鄭合演的這齣好戲,讓更多香港人明 白到罷工醫護的苦心,更讓我們看清不封關只得一個原因——「中央」。虧她還自誇 防疫工作做得好,請想清楚,香港的疫情未至嚴峻,是因為399位沙士英雄給了香港 遺訓,提醒香港人捉緊了每一條救命索,妳再無恥也請不要再沾這些英雄的光。
歌舞團粉絲多為男性長者,有人提出政府應增建日間社區會堂及長者 中心,讓歌舞團在指定場所演唱,以解決噪音問題。但試問公共設施應否讓 不文表演進駐?這僅把問題從室外轉移至室內,根本沒處理民風問題。長遠 而言,政府確需增建服務長者的設施,但設施當應用於提供多元文娛活動, 幫助長者建立美好健康的退休生活。長者服務和教育不容忽視,冀望區議員 積極推動政府實施。至於政府,當須加派人員巡邏,嚴厲執行《遊樂場地規 例》及《噪音管制條例》,積極處理投訴個案,檢控違規人士,必要時更須 檢控公眾場所行為不檢者。
看清了香港官員的無骨 2月4日,特首不准官員戴口罩,戴了都要除下來,貫徹了這種「阿媽」教 仔式的管治思維。「有頭有臉」的局長們被「阿媽」當眾教仔之後仍不敢忤逆。我當 然不會寄望一個官員辭職會像「廿三條」那時的田少能扭轉局面,但就算明知未能撼 動石山,也至少不用「遺臭萬年」。作為一個「人」,至今不辭職只有兩個原因,一 是無骨氣,二是怕像曾蔭權一樣被秋後算賬,無論如何,這個政府的齷齪已藏不了。
屯門公園是屯門人的集體回憶,公園被騎劫了,我們絕對不會坐視不 理。期望各方共同努力,讓純樸美好民風回歸屯門。
所以說,感激沙士,讓香港人學會自救;多謝武肺,讓香港人看清一切。
報導社區大小事 凝聚屯碼居民 記者:余子晴、黃雅文
「屯碼牛牛」是一個以屯門碼頭居民作為基礎的Facebook page,成立短短 8個月,已有一萬個「Like」,背後的專頁管理人「One Man Band」,處理街坊報料、 與街坊互動,紀錄區內大小事。起初開Page時,較關注區內反送中消息,到現時居民無論 事無大小都會向「屯碼牛牛」報料,增加居民互動,藉此凝聚街坊。「屯碼牛牛」的專頁管 理人認為,凝聚街坊的要訣在於與網民做朋友,Page的用字不用太專業,重點在於居民有 互動,「個時代發生乜,就跟住佢互動,就會有凝聚力,be water就唔會限制街坊嘅 參與。」 「屯碼牛牛」在8月29日開Page,初期旨在紀錄區內反送中的活動,專頁的管理 人指曾在11月6日收到街坊報料,指何君堯在蝴蝶灣附近擺街站,最後更發出被刺傷事 件,專頁亦曾紀錄區內的「和你Sing」活動。後來,「屯碼牛牛」轉至報導有關區議會的消息,追蹤區議會候選人的街站動向及提倡的議題。及後 又因黃色經濟圈而報導屯門碼頭的黃店。
反送中以外 引起街坊關心區內民生小事 「屯碼牛牛」管理人認為專頁的Like數爆升,全靠與網民做Friend互動。他認為,有不少專頁的用字十分專業,而「屯碼牛牛」的定位則是 和街坊平起平坐,「有街坊想做啲咩,佢哋提出,我就會幫手。」他指,疫情期間,有不少街坊望透過「屯碼牛牛」的Page派發口罩予有需要人 士,「屯碼牛牛」均參與其中,「就係呢啲互動,令啲post嘅hit-rate高。」 「屯碼牛牛」管理人認為要關心時事及政治的第一步,要由關心自己的社區做起,「有街坊會因為地下有個窿已pm page,想我幫手提醒下 其他街坊。」他希望,透過專頁的小互動,令居民在對其他人有更多同理心,藉此一起凝聚社區。
社 區 報要人 如你喜歡寫作,渴望打破沈默, 並希望為社區建設出一分力,歡 迎你投稿或加入我們!聯絡方法 如下:
tuengather@gmail.com
現時,《屯敘》參加了獨媒的社區報計 劃的資助,報導有關屯門的民生、政治 大小事。
獨媒於2004年成立,致力為香港形塑 不受政權、財團、政黨支配的公眾空間 ,並積極推動公民記者的培訓,為「社 區新聞計劃」各區社區報團隊提供編採 支援及出版資助。
我們希望《屯敘》長做長有,繼續 報導社區新聞,要未來日子可自負 盈虧,我們歡迎新界西商戶刊登廣
公民媒體,要靠公民繼續撐住! 捐款支持: https://www.inmediahk.net/donate
告,價錢另議。
@tuengather 屯敘 來稿者請 明文題、筆名。此欄文章的觀點均來自 作者,並不代表本報立場,編輯部保留對所有稿件 的篩選權利。
承印:Print Ready Limited 柴灣康民街10號新力工業大廈14樓C室 出版公司:香港獨立媒體網絡有限公司
團聚屯門人◆記敘屯門事 筆者最近與友人談到近日來屯門行山的人數急 升,每逢周末,山嶺上的人龍延綿整條山徑,若非 在山上,真以為前方正在派發口罩。朋友突然說 到,若非行山,鬼才會特意到屯門呢,這句話真 戳到了我的玻璃心。可是想要辯駁時,卻一時說不 出屯門有哪些吸引人來訪的原因。筆者並非生於屯 門,自小對屯門的理解都是一個自成一角的偏遠 地區,搬入屯門後更是了解為何外界對屯門不甚 認識。以現時的交通計算,乘車到港九中心地區 少說也得約一小時,而屯門能吸引外人來訪的最 大原因,想必是沙灘及山嶺,但屯門的居民肯定 也不覺新奇,因為每天乘車都能看見無盡的山景 和海景,甚至深諳其髒亂的一面。
港英政府為安置過剩人口而發展屯門,大量興 建房屋自是必然,設置工廠區讓居民在區內就 業,看似亦十分合理,但社區規劃並非虛擬遊 戲,空想式的規劃必然失敗收場。
說回屯門的特點,其實取決於整個行政區域在 香港發展規劃的定位,但似乎總予人一種四不像 的感覺。工廠區一直處於半荒廢狀態,大型商場 成了內地客的購物城,至於休閑娛樂設施、馬術 學校、哥爾夫球場及游艇會算是比較特別,但又 有多少居民能享用到呢?交通更是屯門人心中的 痛,與親友吃個便飯,其中一方總得提早一個小 時出門,扶老攜幼更是恍如遠行。種種問題都不 禁令人好奇,究竟當初政府是如何規劃屯門這個 新市鎮的呢?
據嚴天生先生所說,當時屯門只有大興紗廠、 東亞紗廠等寥寥數間較有規模的工廠,主要原因 是工廠難以聘請工人,附近亦沒有原料廠,原料 及貨物需要長途運輸,運輸成本甚至蓋過政府的 少量資助,因此商人都不願到屯門設廠。
首先,遷入屯門的人口是本地居民,大多原於 港九上班,有穩定職業,只有少數人會願意放棄 區外的工作而到屯門的工廠上班。另一方面,工 廠理應帶來經濟活動,振興區內經濟,但缺乏人 力、資金、交通及各種配套資源,工廠自然難以 經營,畢竟沒有商人會願意做賠本的生意,因此 屯門並未吸引工廠進駐。
港英政府於七十年代開展新市鎮發 展,以處理當時人口過剩的問題。
讀者可能會設想,居民留在區內工廠上班不就解 決問題?先不論在區內上班需要放棄原本高薪厚職 的部分人,後來大陸工業興起已打破了不少工廠工 人的飯碗,亦令政府的美好幻想完全破滅。1979年 起,大陸改革開放,工廠紛紛遷移至大陸,屯門新 市鎮所謂自給自足的目標可算已成笑話。不過即使 沒有大陸工業的興起,區內經濟難以發展亦是理 所當然,因為當年政府是以行政手段強行發展新 市鎮,忽略區內居民意願,亦未提供足夠配套, 令屯門區成了安置次等市民的地區,各種社會問題 隨之而來,其中青少年問題可算是最為顯著。 港人趨向核心家庭化,父母外出工作,缺乏時 間管教子女,教育資源顯得尤其重要。嚴天生先生 曾任職教師,自然較一般居民更了解教育問題。據 他所述,當年屯門區內學位嚴重不足,為此不少小 學均由上下午各20多班改為各30多班,有學校甚至 將有蓋操場亦改建為課室,學生則分批放小息。中 學亦將初中由每級6班改為8班,甚至10班。90後 的讀者或許認為初中最多只有E班,很難想像學校 會有J班甚至K班。學生未能原區升讀高中 便需長途跋涉跨區上學,甚至就此 失學。可想而知,教師亦無暇 關心學生生活,造成社區 內童黨問題嚴重,
屯門是當時三個新市鎮之一,新市 鎮以自給自足為目標,但關於 新市鎮發展規劃,當時的檔案 已難以查找,但規劃署文件有提
記者:丁嘉祺
及當初規劃屯門的幾個目標: 提供不同類型的房屋,如公營和 私營房;締造高質素環境,尤其住宅區 的環境質素;提供土地作工業及商業發展, 從而創造就業機會;發展現代化的綜合運輸系 統;提供各式各樣具吸引力的康樂設施;提供全 面的教育、衞生、福利及其他社區設施;以及保護 重要景觀。 其中哪些目標能夠達到,還是交給讀者定奪, 不過相關歷史仍十分值得考究,畢竟各個目標環環 相扣,其影響至今仍纏繞著區內居民。筆者身為 90後,對社區發展過程的艱辛難有體會,因而特 意訪問了退休區議員嚴天生先生,以土生土長屯門 人的角度現身說法。
資料圖片:香港大學圖書館
政府卻始終沒 有分配足夠資源 解決問題。電影 《97古惑仔: 戰無不勝》 中,屯門 的童黨及 黑社會形象深入民心,正正反映區內 青少年問題延續至回歸亦仍然未有改善。
如上所述,回歸前屯門的規劃可算是失敗,回 提及交通運輸, 嚴先生又補充,當時屯門公路 設計不良,而且是香港第一條高速公 路,因壞車、撞車或天氣引起的交通擠塞 頻繁發生。現時屯門乘車到港九仍需約一小時, 於當年交通未完善的情況下,兩三小時的車程毫 不誇張,每天共四至六小時的交通時間,令跨區 就業的區內居民苦不堪言。
歸後又如何?港英政府尚且算是殖民政府,但回歸 後的特區政府總應該改善地區規劃。可惜,事實卻 未如居民所願。據筆者了解,回歸初期董建華政府 的心態是確保香港平穩過渡,因此政府不願就地區 規劃作改動,避免犯錯。後來更陸續與發展商合作 發展大型商場,引入大陸旅客促進區內經濟,結果 如何,相信今日居民歷歷在目。可能讀者會認為筆 者對特區政府稍有誅心之嫌,但奈何回歸後政府各 種規劃都不公開透明,沒有公開檔案可供查閱,更 勿論讓居民參與區內規劃及建設,試問除了誅心猜 度,還可如何理解呢?
團聚屯門人◆記敘屯門事
記者:阿欣、阿芷
新丁區議員首上任遇疫情
與民間同行學自救 這一天,下午一時半,張可森議員辦事處的人流沒有一刻停止,有人 前來排隊,有人拿著一盒口罩離開,亦有人佇足於辦事處外,細 看貼出來的「中獎名單」。小小的辦事處每次只可以服務到兩 個人,辦事處內的職員明顯加快手腳,門外的職員則安排市民 排 隊 。 有市民甫出辦事處,第一件事就是把口罩塞入背包,然後 拿起手機「報喜」:「我買到口罩喇!」,道盡世態荒謬。 張可森和潘智鍵早前成功搜購共530盒口罩,並以成本價向屯門新墟和翠興 區居民發售。僧多粥少,他們在網上設立訂購表格,短短四日,就已經收到 9100多份申請,足足超額17倍。張可森笑言,有人明知今次活動只限新墟 和翠興區居民參加,但仍然填寫自己是將軍澳人。口罩一事尚算順利,但在 其他抗疫行動上,張可森和潘智鍵卻遇上阻滯。
封關封剩深圳灣 運輸署拒暫停B3X服務 1月30日及2月4日,政府相繼宣佈關閉香港16個口岸中的其中10個,仍然 開放的陸路關口剩下深圳灣口岸和港珠澳大橋。2月7日,張可森和潘智鍵 參與了元朗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下稱「交運會」),運輸署代表和專 營來往深圳灣至屯門過境巴士路線的城巴代表也一同列席。 不少屯門居民都擔心會有大量人口經深圳灣口岸湧至屯門,席間張可森和潘 智鍵向運輸署提出暫停所有來往深圳灣口岸和屯門的巴士服務,但運輸署的 回應卻令眾人失望。運輸署以客量為由解釋調整過境巴士服務的原因,指在 強制檢疫後客運量會減少,因此減少B3X的班次,又指仍然需要支援從邊境 口岸回來的人,因此不會暫停B3X。
「巴士公司受制於運輸署,政府部門則受制於原則同政策。」
秘書處不支援下的「酒樓會議」 這次元朗交運會在缺乏秘書處支援的情況下進行。潘智鍵說,運輸署願意在 無正式會議場地之下,花一個下午,在一家酒樓裡和一眾區議員見面,已是 比較友善。近日他們想和衛生署、醫管局開會討論疫情都十分困難,發送出 的查詢郵件,不是沒有回音,就是收到公開的新聞稿。 屯門區議員曾試過在會議室外的升降機大堂開會,因在疫情期間,民政事務 總署拒絕為區議會提供秘書處服務,最終就出現了不同區議會在酒樓、電梯 大堂,甚至走廊開會的情景。
非正式會議場地開會有效力嗎? 在酒樓、電梯大堂、走廊開會……同時沒有秘書處在場,到底是不是一個有 效力的會議?其實,召開會議的權力在區議會主席手上,而非秘書處,所以 即使沒有秘書處支援,會議還是有效力的。
秘書處不支援 會議有效變「無效」 雖然如此,秘書處不支援也不是毫無影響,潘志鍵指,如果沒有一個正式的會議 場地,政府部門可能會因此拒絕出席會議,政府部門不出席的話,其他受邀到區 議會列席的人,例如巴士公司,也很大機會拒絕到場回應議員提問,那麼即使成 功召開有效力的會議,只剩下議員出席,也沒有用。第二次特別會議,以及在該 會上成立的社區危機應對小組會議,屯門區幾位建制派議員都沒有出席。 張可森認為,秘書處不支援會議本來就完全不合理,他指議會不可能是非緊急事 務,正正因為疫情下市面十分恐慌,議會的工作才更重要,至少可以做到一些事 實查證和表達民間聲音。秘書處是由區議會撥款聘請,但竟然可以自行決定開會 與否。不過張認為不能完全怪責秘書處,因為秘書處一些前線員工也有在家中幫 忙,例如做會議記錄等,只是政府高層的決定下層員工無法不跟從。
交運會上,張可森向城巴代表解釋暫停過境巴士服務可以保障相關員工的 健康,而對方表示完全願意配合任何調 整。不過,最終的決策權在於運輸署, 巴士公司受制於過境巴士專營權的服務 承諾,運輸署不批准,他們就無法暫停 服務。如擅自暫停相關路線,更會違約 。張可森指出:「巴士公司受制於運輸 署,政府部門則受制於原則同政策。」
客量與疫情 孰輕孰重 張可森直斥減少B3X班次的思維是「何不食肉糜」,他指大眾都明白暫停 班次不是因為客量問題,而是因為太多人來自疫區(中國大陸),無論是 減少班次或暫停路線,都是為了避免從內地過境的人湧入屯門市中心,政 府卻以效益為由去減少過境巴士服務班次。
小知識
潘智鍵認為減少班次是變相把所有人都「谷」 香港法例中第547章 進一架車裡,交叉感染的風險更大,抗疫效果 《區議會條例》, 當 中訂明由主席負責 比起不減少班次還差。 主持會議, 而秘書處
的職責則由各區區 議會自行決定。而 根 據《屯門區議會會 議常規》第7條, 屯門 區議會秘書的職責 是準備會議議程、 通 知議員開會、送交 會議文件予議員及 記 錄會議和議員出席 記錄等。
張可森明白在場的運輸署代表不過是「傳聲 筒」,但面對運輸署代表重重覆覆的答詞, 他仍然感到十分失望。他認為運輸署不 說疫情,只說人流的表現不說疫情,只 說人流,他又指這樣的表現,與特首林 鄭月娥扭曲民間訴求的作風如出一轍。 他認為現時政府施政的側重點不再是如何回應民意,反而是扭曲民間 訴求去打輿論戰。
「時代賦予我們的意義,遠比區議會條例包含的東西多」 張可森又指,十一月區議會選舉民主派大勝後,政府一方面想矮化區議員,一 方面又未習慣區議會不再為政府搖旗吶喊,一邊說區議會是非緊急事務,一邊 要區議員向居民解釋隔離營選址,「我們的角色從來不是政府的傳聲筒,不是 幫忙將政府的政治宣傳完封不動地告訴街坊,民建聯可能是,但我們不是」。 疫情下,政府負責制定防疫政策,民間亦用各種方法自救,在兩者之間, 張可森形容區議員的定位就像一個節點,例如將街坊的憂慮反映給政府部 門。早前良田村出現確診個案,張可森馬上去派發漂白水和跟進食環署清 潔過程,本來食環署只會清潔患者單位方圓若干範圍,但街坊實際日常活 動範圍當然不只是一個簡單的圓形。經溝通後,成功令食環署清潔圓形範 圍外街坊常用的道路,亦令港鐵深層清潔鄰近兩個輕鐵車站。張表示, 他們只是九位平均年齡不到三十歲的素人區議員,但他很希望讓街坊知 道,他們這群新面孔有心有力,有很多事情很想去做,當政府不作為,他 們會用盡所有方法保護街坊,「時代賦予我們的意義,遠比區議會條例包 含的東西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