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居民》 第三期

Page 1

元朗區議會職能失效?

區 議 員 : 議 會 零 議 政 下屆區議會選舉將於11月舉行,近日反送中運動體現「自己社區自己 救」,不少「素人」把握機會,散落社區出戰區選。區選如箭在弦,元 朗人又有多熟悉元朗區議會的組成和運作呢?今次,我們就元朗區議會 的運作和議政風氣訪問了兩位資深的區議員——黃偉賢和周永勤,讓各 位元朗人了解區議會是如何影響著區內大小事務。

放 生 政 府 官 員

Malfunctioning of Yuen Long District Council Council member: Poor debating atmosphere, no government officials held responsible The recent anti-extradition bill movement has ignited the spirit of HongKongers that "we should all save our own community". This led to a lot of ordinary citizens planning to participate in the upcoming district council election in November. But how well do Yuen Long citizens know the formation and running of the Yuen Long District Council? Our interviews with two veteran council members would also allow us to understand more about how the district council affects Yuen Long in small and big ways.

記者:黃雅文、黃麗穎 By Wong Nga Man and Wing Wong 全港的區議會以十八區劃分,元朗區議會涵蓋元朗和天水圍區,現時總

規矩」,曾動議「唔好畀民主派議員發言」。黃偉賢事後要求民政署提供律政司的法律支援,其後收到

人口逾57萬人。元朗區議會有41個席位,是十八區區議會中有最多議席的

回覆,表示政府律師只會為政府部門提供法律意見,議員要自行聘請律師協助,才能申請司法覆核。

一區。41個席位中,有其中6席屬「當然議員」,全由鄉事委員會主席擔

面對議會內的「制度暴力」,黃偉賢認為不用期望官員在區議會內承諾任何事,他會直接將

任,分別為十八鄉、新田、廈村、錦田、屏山和八鄉。今屆區議會選舉議

議題的計劃書交給民政事務專員或助理民政事務專員,然後由政府部門的職員在會議上主動提

席增加至45席,較上屆多4個議席,新選區為元朗東頭、十八鄉北、盛欣及

出動議,議案就會獲得通過。黃偉賢表示十分無奈,「同一個計劃,由我主動提起先,就永遠都

洪福。

唔會通過」。周永勤亦慨嘆,官員鮮有回應議員的質問,「但我無黃偉賢咁勞氣,區議會只係 其中一個渠道」。周永勤表示,大部份議員及社區主任都懂得先私下約見官員,進行實地考察

選區範圍愈

愈細 區議員缺乏社區視角

1994年之前,港府以社區的完整性來劃分選區,但因市區發展迅速,各

後,與官員研究可行方案,從而促使政策落實。當有重大議題,更可訴諸媒體,製造輿論壓力。

議會無用,為何堅持?

區的住居人口因而轉變,當時曾有選區之間的人口相差15.8倍,造成選舉 權不公平的情況。1999年的選舉,港府便設定了17000人作為選區的人口

元朗區議會猶如一潭死水,若無法推動政策,區議會還有甚麼用途?黃偉賢說作為區議員仍有身位去推 動官員做實事,「議員寫信畀政府部門一定覆得快過街坊直接搵佢哋」。而在區議會內,黃偉賢指民主派

限制,來解決票值不均的問題。

雖為議會內的少數,但至少留有發言和投票紀錄,能反映市民的意向,令政府不敢明目張膽「扮聾」,如 當了31年元朗區議員的黃偉賢見證元朗區的發展,同時亦見證選區的 範圍「愈𠝹愈細」。黃偉賢表示,元朗新建了很多高密度屋苑,因此以人

元朗17億天價橋的工程,議員提交的建議能向街坊證明官員只做假諮詢,建制派不斷護航,漠視居民的憂 慮;進而動用社區內的人脈發起行動抗議,用民意去扭轉政府無理的決定。

口劃分選區時,同一條大型屋邨亦會被劃分為兩個選區。黃偉賢所屬的選 區在南屏,由第一天做區開始,「香港、九龍、新界、海外嘅個案都照

黃偉賢表示,議會的抗爭十分「難捱」,不時會感到氣餒,說到這裡,他不禁向記者提到亡友吳明欽的

做」,因此被劃走兩、三座樓亦從不影響工作。但是他留意到,自從選區

往事。前立法局議員吳明欽是黃偉賢的好友。在吳離世時曾叮囑他要好好守護這個區,繼續服務市民。黃

劃分的範圍變小後,有不少區議員選擇「一步都唔踏出自己區」。他坦

偉賢當時答應了吳明欽,要承繼他的遺志,因此一直做下去。黃說起亡友時一度眼紅紅,表示受到吳的信

言,此現象令議員的視野變得狹窄。當需要興建一些厭惡性的社區設施如

念所影響。他憶述吳明欽1985年在屯門被遇襲後,警方建議他有多遠搬多遠,他便搬到杏花邨,同時堅持

垃圾房,區議員為了滿足選民而把必要的社區設施「推來推去」,忽視整

每天由港島乘搭頭班車回屯門工作,每天工作十小時才回家。即使不是他的選民,他仍會盡力幫忙。黃偉

體的社區規劃。

賢三十年來懷著這個心態服務市民,直到一天選民不再需要他為止。

議員議政質素低下 多次放生政府官員 劃分的選區愈來愈多,現時區議會會議室的長桌已滿座,更有與會官員需 要坐到旁聽席,等候到席上發言。周永勤做了26年區議員,一直在天瑞邨 深耕細作,他向記者展示會議的發言稿,並表示「每次我都睇齊文件、寫 晒論點同問題先去開會」。周永勤加入了所有的工作小組及委員會, 他坦言,區議會並沒有議政風氣可言,大部份議員發言時只懂宣泄情 緒,「絕大部份同事都無睇過文件就去開會,其實真係唔應該再保 留當然議員喇」,他表示不方便評論太多,只能做好自己的工作。 談及議員的議政風氣,黃偉賢稱感到十分鬱悶。他指31年來,建制派一 直坐擁大多數席位。在發言時,同一黨派的議員只會不斷重覆相同觀點, 卻沒有多少個議員會認真質詢 政府官員。同時,因要爭取會 議紀錄上留有發言紀錄,議員 即使不提問,亦要舉手發言, 令各人的發言次數和時間減 少,「由一開始每人有兩次發 言,第一次3分鐘,第二次1 分鐘,減到剩返一次2分鐘發 言」,導致議員不能對在場 的官員作進一步追問。他憶述 有建制派議員擔任主席時,曾 向他表示「時間夠喇,唔畀再 講,你要問就追出去𨋢口問」, 令他質疑現時元朗區議會是否還能發揮原來的職能。

建制派玩爛會議常規 曾動議「唔畀民主派發言」 黃偉賢直言現時元朗區議會的狀況難以推動政策、改善民生。建制 派議員作為議會內的大多數,不但沒有運用發言時間去跟進議題,更 不惜違反會議常規,來鞏固建制派的地區勢力,資助建制派的「衛星 組織」。黃偉賢斥民建聯在會議內的作風是「用民主之名做反民主嘅 事」。他指,民建聯經常提出一些荒謬絕倫的動議,有一次,民建聯的 一個「衛星團體」需要申請區議會的活動撥款,在財委會的審批過程 中,有議員提出活動「對個人作出過份宣傳」,有違「會議常規」, 因此不能批出撥款。民建聯在席議員竟稱申請的確違反會議常規,不 過「我哋人多夠票,而家提出動議,要求暫停執行呢條常規」。黃偉 賢當時十分氣憤,立即致電民政事務專員(District Officer),只 得到一句「你哋議會嘅事,你哋決定喇!」。更有建制派議員「玩爛

編輯:黃雅文、黃俊邦、周頌謙 設計:Arko、Vera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