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政府統計數字,元朗有635,600人口,今屆有349,322為登記選民。 在區議會選舉中,元朗區包括天水圍地區及多條鄉村,選區總共有39個。 在社會福利署2016年的文件中提到,區內單親人士為6,697人,佔全港的 9.1%。內地來港未住滿七年的人士佔全港的7.4%,為12,261人;而少數族 裔人士也佔本區人口的6.4%。 這些選區分配或人口數字對住在元朗的你有意義嗎?到底「元朗人」是 怎麼構成的?十惡不赦的原居民?長居於此的地道居民?只為大商場才搬 進來的中產?我們從感情出發,訪問了多個元居民,細說他們對元朗的情 和義。 記者:黃麗穎、趙芝婷、伍詠欣
何 為 元 朗 人 ?
編輯:黃雅文、黃俊邦 設計:Arko、Vera
不 被7. 21陰 霾 掩 蓋 新舊居民細數元朗點 滴
丁權以外:原居民生活的點點滴滴
六四、7.21相隔三十年的政治表態
與楊塏瑩(Kristen)相約於重陽節假日,話題自然以掃墓祭祖 開始。有別於某建制派議員在批評香港骨灰安置政策的輪候時間 時,以「靈魂上樓仲耐過肉體上樓」來作比喻,而作為原居民的 Kristen,祖先墓地建於與家僅半小時路程的山上,先人離世不 用花以年計的等候「上樓」時間,墓地也環境優美。原居民家族 意識濃厚,Kristen一家也不例外,訪談當天搬離元朗的親友都 紛紛回來祭祖。Kristen的外公是楊屋村的原居民,膝下九名子 女,Kristen母親是家中孻女。沒有丁權的母親婚後先後搬到九 龍、天水圍及元朗雞地一帶居住,卻念念不忘村裡生活。所以當 擁有丁權的舅父在數年前於村裡建屋,母親便決定搬回村裡租住 舅父丁屋,Kristen隨家人居住,一住便已六、七年。 Kristen分享了六、七歲時參與天后誕的經歷:「當時家中長輩是村長,大家會在村裡討論出多少條龍、多 少條獅,還有花炮。然後在天后誕當天,我們穿上代表家族、印有『楊』字的上衣,浩浩蕩蕩的走在街上參與 巡遊。」
近期社會事件對香港人帶來的衝擊難以想像,對另一受訪 者樊羲旻(Denise)當然亦不例外。Denise在大陸出生,香 港七十年代實施著「即捕即解」政策,父母在Denise六歲時 帶著她,以及其他五兄弟姊妹來到香港(尚有一名姐姐留在 大陸)。那年代的房屋政策顯然沒現在嚴謹,一家八口住在 由樊爸爸一手一腳搭建的木屋,選址在元朗逢吉鄉,沒為甚 麼,只是剛巧有親戚住在附近,方便照應。Denise中四時一 家終可上樓搬到朗屏邨居住。婚後雖搬家數次,但仍選擇居 於元朗,屈指一算已四十年。
有機的元朗社區
估不到三十年後的今日,市民上街表達訴求的情境再次於元朗上演。Denise坦然為7.21事件「爆喊」了好幾次。 她認為元朗是一個相對平靜的社區,雖然知道鄉黑問題一直存在,但未有對居住在這裡的人做成很大困擾,然而事 件卻打破了這份平靜。現在說來,感覺仍然震撼:「點解要搞自己區?點解住在同一社區,要這樣對付自己人?」
長大後的Kristen更多會在元朗流連,要她形容這個社區,她不假思索地說:「我覺得元朗很Organic!」 假日時,她喜歡遊走於社區,由元朗廣場開始,慢慢的走回家,沒有特定路線,因為「在元朗,你走任何一條 路都總能走到目的地!」沿途,有傳統老店、新興呃like餐廳,而更多的是散亂又不會格格不入的街坊店舖: 「跟天水圍的刻意規劃不同,在元朗,你會奇怪在大街上突然出現一間老醫館,轉角處是生果檔,然後旁邊竟 然是內衣店。」或許Kristen眼中的有機,是它的多樣性、流動性,社區慢慢、自然而然建立出來的獨特平衡 與和諧。
原居民不代表元朗, 鄉黑也不代表原居民 對於自己的原居民身份,Kristen以「特別」來形容。她承認 村裡的男丁天生有特權,在樓價高企的今天,她的表兄弟實在 更易獲得安穩生活。而且,丁權制度帶來「套丁」、「鄉黑」 問題,對女性也不公平:「如果我母親是兒子,就可以與舅父 夾錢建屋,而不是像現在要用租住的。」雖然如此,她坦然接 受,甚至欣賞自己是原居民,也不完全反對丁權制度,覺得有 丁有權不一定等如仗勢欺人、橫行霸道。在她眼中,楊屋村並 沒受到鄉黑影響,村裡氣氛依然純樸,每朝看到年邁農夫辛勤耕 作以賺取微薄收入。
她的政治覺醒早於初中時期萌芽,第一次參與社會行動的地 點,竟是別人眼中「山旯旮」的元朗。Denise至今仍然印象深 刻:「八九民運時,我只是個在信義中學讀書的中三學生,學校的副校長有國民黨背景,不少老師的學位亦是在台 灣取得的,中國的學生運動在校內引起很大迥響。這股氣氛帶動我們對六四民運的關心,老師更組織我們在放學後 去大馬路遊行,當時我年紀小不太出夜街,參與於晚上七、八點舉行的遊行,對我來說是大事件!」
從熟路到地道 新舊居民同喜愛元朗 剛好搬進元朗兩年的「思思媽咪」(化名)也有同感。她育有一女,與媽媽及丈夫租住YOHO,正正在發生7.21事件 的樓上。說起當天的事情,她臉上依然帶著絲絲擔憂。 當晚,她一家三口與朋友聚會過後如常搭西鐵回家,在元朗站下車,安然回到家中。不久,已傳來站內噩耗。身為媽 媽的她,看到影片中白衣人無差別襲擊車上乘客,她只可在社交媒體上控訴。之後幾個月,每當港鐵關閉元朗站,她也 另找地方留宿,直到當晚事件平息才能回家。 她現時與丈夫、女兒及媽媽租了YOHO三房的單位,連工人姐姐,一家五口,不時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天倫樂的照片。 元朗市的衣食住行方便得讓她們週末也會選擇留在區內。
Kristen 村內的農地
另一原居民阿秧,談到丁權問題,跟Kristen看法有點不同。她和家人亦覺得原居民有丁屋權是種特權,即使 政府要拿回亦沒問題,「呢樣野本來就唔屬於我哋,享受咗咁多年乜都夠喇!」
7.21白衣人不代表我
阿秧於元朗圍村居住了三十二年,是土生土長的原居民,小 時候並不覺得自己的身份有何稀奇,是長大後才意識到自己的 不同。她的祖先於二百年前來到香港定居,來到自己這代已是 第二十八代,家裡有清晰的族譜,親戚關係一目了然,住在村 內每家每戶都認識,平日相見會打招呼。
「思思媽咪」尤其喜歡元朗的新舊交集。地道小店多,大型商場也相當齊全。因朋友們住在本區較久,聚會時,朋友 會帶她到隱世小店品嘗美食。在她心目中,這個區相對其他地區有特色,她要求元朗人能說出性價比高的「食買玩」推 介,才算合格。熱情、有活力、草根、能互相尊重亦是她對元朗人的印象。 在元朗從小住到大全職媽媽兼補習導師Joyce亦認為元朗就是與別不同,並自豪地說:「你住天水圍或者將軍澳,想 自己整水喉,你去邊度買料呀?」那種「落街」就能找到五金舖,行過幾個舖位,就能找到日用百貨的方便也是元朗特 色之一。
7.21令元朗人更關心社區 在7.21事件的無力感來襲之後,「思思媽咪」及Joyce積極 加入社交媒體上的元朗谷,會多加留意影響生活的資訊。 Joyce選擇響應多些光顧「黃店」(註:支持「黃絲」理念 的店舖)行動。雖有時也會感到有壓力,好像「食野都無自 由」,但她形容在非常時期,理應先幫同路人。 「思思媽咪」坦言,她認為區議會很沒用,但也在7.21事 件後把選民登記轉回現址。
即使要外出工作,而工作地點多是中環、山頂、蘭桂坊這些港島 「偏遠」地區,但她還是喜歡住在元朗,亦自覺自己是元朗人,但 強調元朗人的身份與7.21白衣人那種「保家衛族」是不一樣,對同 是圍村人的她來說,直言7.21事件令她感到羞恥,十分荒謬,感覺自己像是幫兇,把過去在社區的努力抹煞似的。 Kristen同樣對元朗喜愛,7.21事件之後,難免讓別人對元朗的觀感改變,Kristen看到有人網上留言「元朗不了」會感 難過,認為事件「唱衰」了原居民。她希望其他人明白,元朗由不同群組的人所組成,原居民不代表元朗,而鄉黑也不 代表原居民。
對元朗未來的想像與期望,原居民阿秧說希望更多人參選區議會或鄉委會,可以踢走「鄉黑」,直言他們是「 廢老」,他們新一代青黃不接,期望一兩代人後,已可令圍村不致淪為「鄉黑」印象,亦歡迎其他人居住,共建 一個屬於不同元朗人的社區。
不論是原居民或是新移居進來的,有的較熟識,有的覺元朗新奇,但她們對元朗都帶喜愛。看似負 面的7.21事件不但沒打碎大家對元朗的情,反而團結了各人,大家渴望看到轉變。改變始於關心,關 心可從社區開始,讓區議會選舉成為其中一個方向,為社區帶來新動力。
頁四 開站時間:逢周六下午四時至六時 地點:鳳攸徑或留意 facebook.com/WasteNoMall
把綠色減廢倡議帶入區議會 社區自發改革垃圾站.環境自救生活自主
建立可持續社區環境
區選將至,選民除了聚焦候選人的政治取向外,也會關注候選人的政綱。大家住元朗多年定必發現,區議員所掛 的橫額常都跟區內垃圾問題有關。觀察到署方、區議員及市民一直推崇「加緊清理垃圾阻街」及 「加建設施收集垃 圾」這些旨在令垃圾儘快消失於眼前的方案,但市區垃圾站、街頭橙桶或者鄉郊垃圾站(包括石屋站,高身大黑桶 站)的垃圾仍日日堆積如山,更衍生即時衛生問題,證明此等思維無法應對急促增長的人口和經濟活動所帶來的垃 圾問題。 即使街坊有意減廢,但政府及私人屋苑三色桶就經常爆出「假回收,真堆填」的醜聞,三色桶內也經常混有垃圾 和不潔淨的回收物;雖然環保署在元朗設立了「綠在區區」回收設施,但地點遠離民居且回收設施有限,其設立並 非從改革居民日常廢物處理系統方面入手,減廢效果有限。 有見元朗甚至全港區議會一直無視社區源頭減廢和改革廢物處理系統的重要性,「不是垃圾站」結合了民間綠色 智慧,以公開信形式整合了六大倡議,希望能以公民參政的模式,推動區議會候選人把社區減廢議題帶入區議會。 六大倡議如下: 1. 責成物管與法團加強監察,確保私人屋苑「真回收」,並增加回收物種類例如發泡膠、紙包飲品盒等等。 2. 推動食環署改革外判制度,提升清潔工待遇,包括改善工友工作環境、薪金及權益。例如食環署定期檢視工友 薪金、個人及施工裝備和工作環境安全。加強執法,禁止非法傾倒泥頭及棄置大型垃圾於垃圾桶旁、避免清潔 工需處理一般垃圾以外的棄物,保障職業安全。 3. 推動改革垃圾站成為「社區資源共享中心」,令可重用資源如二手物件能直接在社區循環共享,以及提供專業 回收分類操作空間。鼓勵並協助市民及持份者融入參與改革過程,促進源頭減廢,取代失效的口號式教育。 4. 組織本地回收場參觀團,讓市民了解回收物處理實況。 5. 協助當區食肆商戶和屋苑實行廚餘回收。推動鄉郊居民農夫連結,讓有機物資(廚餘/落葉)重回土壤,養育 本地農產,達至城鄉共生 6. 區議員身體力行,營造綠色辦公室。如採用環保紙、減少耗電、回收辦公室資源、設立資源共享閣等等。 「減廢」兩個字似是有難度,曾有候選人明言:「香港人不關心這範疇,我們亦未必放入重點政綱。」相信這也 是很多人的看法。各界一直奉行眼不見為淨的思維,以極高效率把垃圾掃離視線,卻忽略「乾淨」背後的巨大社會 成本,如擴建堆填區處至郊野公園將剝奪下一代的生態資源。新一屆區議會需要更有視野、更走入群眾、更了解民 生需要的代議士,也許大眾忽略減廢,正正需要代議士展示前瞻及勇氣,帶領社區走出困局。
《介紹返》 「不是垃圾站」由一群關注環保及環境政策的元朗居民成立,相信香港的垃圾問題是資源錯配所導致的結果。自 2016年起每星期開設街站,希望透過自發的回收行動,增加社區互動,培養回收習慣,並推動居民主動關注自己社 區的垃圾及回收問題。同時透過社區實踐,向公眾及政府展示一個切實可行的減廢及回收方案,務求推動政府將垃圾 站改革成為「社區資源回收及共享中心」。
《Amazing Grace》 有一種愛叫放手 文.Catalina
元朗你幾熟,估吓 係 邊 度 ? 上
討論啦!下期開估!
上一期 答案: 大棠路 熟食市場
婆婆患了腎衰竭要定時到洗血中心洗血。這一次,在洗血程序開始不到一分鐘,婆婆突然感到心口不 適,中心姑娘見狀,立即中止洗血。不久,婆婆已陷入昏迷狀態,沒有呼吸脈博,姑娘即時為婆婆進行 CPR (心肺復甦急救) 。搶救了一段時間後,婆婆終於回復心跳,插了喉接駁到呼吸機,初步穩定後,立即 通知深切治療部接收婆婆。 婆婆的親友趕至,圍在床邊,帶著口罩卻難以掩蓋悲痛。“Amazing Grace, How sweet the sound. That saved a wretch like me…” 病房的一角傳來歌聲,原來婆婆信主,一眾教友唱著婆婆最喜歡的聖詩,為她 祈禱。 我相信婆婆是一個和藹可親的人,探望她的教友一天比一天多。但婆婆沒有因教友們的祝福而好轉,一 天、兩天、一星期多過去了,婆婆依舊陷入昏迷,應該說,醒過來的機會很微。 醫療科技比從前先進,能挽留一個早該魂歸天國的人。婆婆賴著呼吸機,強心藥,使血壓,血含氧量維 持隱定。但先進的科技並不是上帝,不能起死回生。我常感矛盾,科技是為病人身邊的至親帶來希望,還 是一個延長痛苦的失望? 「其實她之前都說想放手。」在這個僵局,婆婆的老伴如此告訴醫生。隨後,醫生與家人達成共識後, 便簽署了DNR (Do Not Resuscitate 不施行心肺復甦) 醫生亦把所有治療方案由進取變為保守。 婆婆又多熬了幾天。 今天,家屬同意為婆婆拔喉。 我們著所有親友到齊後才進行程序。 醫生再三告訴至親,「你們有心理準備,拔喉後,婆婆未必能呼吸,你們同意繼續嗎?」 看著她身上插著的醫療儀器,各樣的喉管,無一不刺痛他們的心。他們用堅定的眼神,向我們點頭示 意,現在拔喉吧⋯⋯ 我和另一位醫生合作完成拔喉程序。血含氧量直線下降,顯示屏發出響亮的警報聲,我和醫生對望一 眼,心裏有數,立刻叫親友陪伴在側。 “Amazing grace how sweet the sound…” 這首歌每天都聽到親友為婆婆而唱,今次應該是最後一次吧。 隨著歌聲,心跳慢慢變慢。 50⋯⋯40⋯⋯10⋯⋯0。 一路好走,願你信奉的神帶你到天家,不再受疾病煎熬。
逢星期二、五早上六時至七時,幾個 元居民在朗屏西鐵站D出口,為街坊 作簡單體檢、治理傷患,亦與街坊吹 吹水,為求大家都身心靈健康。
淺談中風(三) 醫院會如何急救? 前期提及過,中風的三大特徵: 1. 面部表情不對稱、歪嘴 2. 單邊手臂無力 3. 說話口齒不清 若出現此特徵,請立刻打電話叫救護車。 當病人送到急症室後,院方會盡快安排照腦掃描 去分辨中風是屬於缺血性還是出血性。 約8成中風病人屬缺血性中風(塞血管)。醫生 會根據你提供病人的出現中風時間開始計算3-4.5 小時內注射溶血劑,溶血劑最好在病發後三小時內 注射,故名「黃金三小時」。若及時注射溶血劑, 康復情況可以有良好進度。 並非所有中風的人都符合資格注射溶血劑,如病 人屬於出血性中風(爆血管),醫生便會考慮其他 方法治療。 如果你曾經試過出現中風特徵,但一天內徵狀完 全消失,不要心存僥倖以為沒事,其實這可能是暫 時性腦缺血(小中風),代表你日後出現中風的機 會大增,請在出現小中風時立刻到醫院求醫。
對出
金魔法召喚
乜 都 徵
關於我們
設計及排版社區報內頁
自己社區自己報,自己媒體自己撐! 「元居民」需要大家的加入與支援, 才可以一直緊貼元朗社區報導。
呢個框框,等緊你填滿!《元居民》歡迎元
透過捐款贊助,
朗街坊投稿,由社區消息、各類評論,到文
你的持續支持能夠確保 「元居民」社區報有穩定的經費。
乜都徵! 同時歡迎新界西商戶刊登廣告,價錢另議
你可以將捐款直接存入以下戶口: 匯豐銀行 CHAN KX HX 813 634680 833 有意見?想報料? 馬上fb聯絡我 m.me/YuenResidents 或電郵yuenresident@gmail.com傾下啦!
公民媒體,要靠公民繼續撐住! 捐款支持 inmediahk.net/donate
你的捐款,可以為社區帶來改變!
註:因元居民暫未有團體戶口,所以先行 用個人戶口,並會定期匯報捐款
承印:Print Ready Limited 柴灣康民街10號新力工業大廈14樓C室
出版公司:香港獨立媒體網絡有限公司
負責拍照及執相 服務社區的熱誠 能在緊急的環境工作
你就能成為我們的「良心伙伴」,
字創作、繪畫、攝影甚至食譜,2000字內,
徵設計師
2016年,一班熱愛元朗的街坊組成了元居民,希 望透過不同活動連繫社區。元居民去年參與了獨 立媒體(香港)發起的「社區新聞計劃」培訓工 作坊,承諾以專業記者的求真態度,為大家報導 元朗大小事,帶動元朗人關心區內事務,共同書 寫社區願景。 獨媒於2004年成立,致力為香港形塑不受政權、 財團、政黨支配的公眾空間,並積極推動公民記 者的培訓,為「社區新聞計劃」各區社區報團隊 提供編採支援及出版資助。
懂Photoshop, InDesign, Adobe Illustrator
報酬 一班關心社區的同路人 工作以外的滿足感 馬上fb聯絡我 m.me/YuenResidents或 電郵 yuenresident@gmail.com傾下啦!
頁三
林鄭推土地供 應 計 劃 試 圖 平 息 民 憤
元朗多 個發 展 計 劃 加速上馬 CARRIE'S ATTEMT TO SOOTHE PUBLIC ANGER
YUEN LONG DEVELOPMENTS COMING ON BOARD 記者:趙芝婷 By Vera Chiu
社 區 垃 圾問 題 是 誰 之 禍? 記者:張靖雯、葉澤樑、黃雅文
元居民多次報道政府在元朗各地區的土地發展計劃,當中很多因計劃不周, 備受質疑。無奈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特首林鄭月娥為了平息民憤,想出了一 堆房屋及土地發展計劃。除了堅持搭建平台討論極受爭議的「明日大嶼原景」 計劃外,元朗一帶亦在施政報告的土地供應章節中佔很大篇幅。 特首提出了很多在新界的土地研究項目,目的是增加公營房屋供應,她強調
元朗區近年人口增長,元朗市發展迅速,食肆商舖林立,同時亦製造不 少垃圾。常見有人在垃圾桶爆滿後將垃圾棄置在地上,造成街道的衛生情 況惡劣。有人將矛頭指向清潔工,有人則認為食環署執法不力,亦有民間 自發組織嘗試在地鼓勵公民參與,實踐源頭減廢、回收及改革垃圾站。公 民參與改革垃圾站,會否成為解決社區垃圾問題的出路?
此外,元朗市內處理垃圾的公共配套一直未有按人口增長而增加。市區內 的7個垃圾站只能以擴充壓縮機容量或延長開放時間應對需求。麥業成指出「 垃圾站雖然是必要嘅設施,但又是社區矛盾根源,大家都唔想喺屋企附近起 垃圾站,怕影響社區衛生」。同區隸屬民建聯社區主任莊展銘於截稿前未有 回覆。
市區垃圾站—吞食大象的麻雀
改革垃圾站會是解決垃圾問題的出路?
位於元朗鳳群街的垃圾站,只配置了垃圾壓縮斗和十多個容量660公升的 垃圾桶(俗稱660桶),還有一個坐落在垃圾站後的「四合一」垃圾暨廢物 回收箱。
元朗「不是垃圾站」(下稱「不站」)自2016年起每逢星期六都在鳳攸北街公 園推動社區減廢回收,目標是提倡改革垃圾站成為資源共享中心。「不站」鼓勵 街坊把所有家居垃圾進行乾濕二分,把乾垃圾帶來分類,並共同尋找可靠回收商 ,將回收物集運直送。同時推廣舊物共享(俗稱freecycle),讓街坊以「地攤」 形式展示可重用物資,尋找下一個用家。
自己突破了思維,看到很多棕地屬私人擁有,她現在「行使公權來收回私人土 地作公共用途」。規劃署會優先檢討約450公頃中較接近現有基建設施的160公 頃棕地作公營房屋發展,並在今年年底開展技術評估。其中,被形容為較接近 新市鎮和主要公路及面積較大的屏山及藍地一帶棕地亦包括在政府提出的450 公頃中。 另外,政府將會引用《收回土地條例》發展洪水橋╱厦村和元朗南大型發展 項目。雖然之前元居民頭版報導的錦田南計劃未在報告中提及,但根據立場新 聞的報導,有政府消息人士透露,錦上路站附近的土地亦會被收回。根據施政 報告中的數字,政府目前已知會收回的私人土地約700公頃,並預計在未來五
鳳群街的垃圾站只收集家居垃圾,而牆外告示規定每人每日垃圾棄置量不 能超過100公升,但周邊食肆和商戶在沒有其他棄置渠道下,一般都會請「 街佬」(屋苑和商店收集垃圾的工作者)把俗稱「糯米雞」,即裝著廚餘的 黑色大垃圾袋棄置於此。站外一角則被各式大型垃圾,例如傢俱、床褥及裝 修後的建築廢料所佔據。垃圾站內的多名清潔工直言無法阻止非法棄置,因 清潔工沒有執法的權力,只能無奈地勸告棄置者把棄物堆疊一旁。
年內收回當中的400多頃土地,這遠多於過去五年只收回20公頃。 除了在元朗區收回土地外,新界的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亦在收地計劃中。政 府亦會在未來一年與港鐵公司研究東涌線延線、屯門南延線及北環線的詳細規劃和 設計。 當下的問題未解決,特首便快快推出多個長遠房屋、土地、交通發展計劃來救近
政府數據顯示,鳳群街垃圾站每月平均有480噸廢棄物送往堆填區。在回 收設施缺乏下,回收箱只達到每月60公斤的回收量,顯得回收箱可有可無; 同時,亦因回收箱設計不友善,居民往往將垃圾與回收物一同棄置在回收桶 內。清潔工好姐指「回收箱連住個垃圾桶滿咗,啲人咪放落旁邊個回收箱度 囉!」清潔工紛紛表示沒有足夠時間協助居民回收,因「平日嘅垃圾量都已 經好大,做到底衫褲都濕晒!」
火。政府發展計劃一直與市民需要有落差,這麼多的項目一次過被推上馬,對市民
鄉郊垃圾站—形同虛設
來說會是福,還是禍? Yuen Long Resident reported several times regarding the land development
plans across different areas in Yuen Long already. Many of them are criticised of their poor planning. Yet, Carrie Lam, the Chief Executive of Hong Kong, still tries to push forward these projects in attempt to tackle the current political
crisis created by the government. Not only does she insist to keep the controversial Lantau Tomorrow Vision project, Yuen Long is also mentioned frequently throughout the land supply chapter in the Policy Address.
元朗除了市區垃圾站外,還有86個鄉村式垃圾站,其中錦田街市公廁旁的 小空地為食環署管理的臨時垃圾桶管理站,亦一向是非法棄置熱點。過去幾 個月,此空地開始被水馬圍封,水馬內外仍充斥著大量垃圾,當中大型垃圾 的棄置量並沒有因為空地被圍而減少。反之,清潔工為避免棄物阻塞公廁和 錦田街市之間的小馬路,只好把大量木櫃、床褥、木卡板逐件搬運入水馬內 圍暫存,等待夾車夾走大型垃圾。六旬清潔工Z叔叔指:「要定時用人手將近 外邊既垃圾推入去公廁牆邊,留返位置畀其他垃圾。」
垃圾站設計失當 成非法棄置溫床 追問錦田公廁外無故被圍的原因,食環署透露,因公廁外的空地經常被違 例泊車霸佔,包圍公廁旁的660桶,妨礙處理垃圾,警方亦沒實際行動。食 環收到投訴指該處太多垃圾,唯有圍封空地,卻意外衍生小型「垃圾站」。 現任鳳翔區議員麥業成留意到胡亂棄置垃圾的問題,他認為主要原因是市 民「怕污糟」,因此不願行多步把垃圾棄置到站內。住唐樓的居民需自行處 理垃圾,因知道清潔工們會清理街道垃圾,造成居民「貪方便」,隨手把垃 圾棄置於附近垃圾桶旁,讓清潔工代為處理。
深度參與不站運作的戰友梁德明指出,改革的另一意義在於重奪政府資源和公 有土地來建設符合社區需要的公共回收減廢設施,「就好似現時街市有康樂設施 嘅社區大樓咁,處理廢物嘅設施都可以有多重功能。」惟現時政府在減廢和處理 垃圾問題上分別由環保署和食環署各自分工,令減廢和清潔兩者成為政府內部的 行政衝突。
政府漠視民意 改革為民間開始 「不站」的參與模式扭轉了不少市民對垃圾站的厭惡觀感,現時每星期均有 超過100名街坊參與,為家居廢物分類和集運回收。隨著過去三年,「不站」以 不同形式於各區出現,凝聚了一股關注垃圾問題的力量。梁德明認為,各區的 「不站」在政府就垃圾徵費舉行的公聽會上分享經驗,讓民間實驗過的減廢方 案能成功滲入政策層面。 在2019年3月,環保署終於在回應垃圾徵費公聽會的文件中提及政策參考「 不站」模式,證明改革垃圾站此民間倡議為官方所接納。然而,在政策執行層 面上,公眾仍然缺乏話語權。例如即將落成、第一個包含減廢元素的洪元路垃 圾站垃,然而在當區區議員張木林動議下,以「浪費時間」為由否決成立專責 小組與居民共議方案。居民作為垃圾站使用者,卻無法反映對設施的意見。 食環署回覆指,署方會按人口、垃圾量去決定興建新型垃圾站與否,同時 經地政署評估有沒有合適地段能興建垃圾站。署方亦表示會從民政署、區議會 及村代表等途經收集居民意見。如附近居民沒有反對聲音,計劃便可落實。然 而,程序只適用於新市鎮,因已落成的社區設施較少,會較容易覓地,但其他 已有的垃圾站,則未見有方法應對。 無論是鄉郊垃圾站,還是資源較充足的市區垃圾站都面臨非法棄置、濫用、 空間不足等問題,最後變成衛生問題。惟過往政府公共部門和區議會都鮮有檢 討以上情況,經常將清潔工推上問題前線。推動跨部門合作之路艱辛漫長,公 民參與建立理想社區規劃,往往比政府更靈活應對,甚至能影響政府吸納民間 智慧及倡議。 註一、二:麥業成及莊展銘均參選2019年區議會選舉鳳翔選區。 註三:梁德明參選2019年區議會選舉屏山南選區, 同區候選人包括鄧龍威、張偉琛及黃頌銘。
催淚煙避無可避 兩款湯水有助舒緩不適 街坊食 譜 由中醫師 提 供
歷時超過四個月的反送中運動遍地開花,警方先後在多區施放催淚彈,元朗區亦不能倖免。香港人口稠密,催淚氣體所帶來的影響 更為明顯,一般市民即使沒有直接接觸催淚煙,仍有可能出現氣喘、咽喉乾燥、咳嗽、皮膚乾癢或腹瀉等呼吸道、皮膚及腸胃道徵狀。 如不慎吸入刺激性氣體,不妨跟中醫師學煲滋補靚湯。兩款湯水均以潤肺、化痰為主,功效溫和,適合不同體質朋友服用。
工序 Steps 瘦肉出水後,與其他材料以八碗水煲至四碗水 ( 大約 45-60 分鐘 ) 注意:G6PD 蠶豆症患者不宜服用此湯水,有血壓問題的朋友宜先諮詢醫師意見。 Check out "Yuen Residents" Facebook page for the English version of this recipe
1. Blanch the lean meat, then put in the other ingredients 2. Put 8 bowls of water in and boil down to 4 bowls of water (approximately 45-60minutes)
* People with G6PDD are not suggested to use the above recipe, those with blood pressure issues should also consult a doctor before use
雪梨無花果湯 材 料 (2人份) 雪梨 無花果乾 瘦肉 南北杏
Ingredients (for two)
兩個 4-6粒 6兩 3錢
Pear and fig soup Ingredients (for two)
Pears Dried figs Lean meat Sweet apricot kernel
2 4-6 pieces 6 tael 3 mace
蘋果海底椰川貝湯
Apple sea coconut fritillaria soup
材 料 (2人份)
Ingredients (for two)
蘋果 海底椰 川貝 陳皮 瘦肉
兩個 一個 3錢 半個 6兩
Apples Sea coconut Fritillaria Tangerine peel Lean meat
2 1 3 mace 1/2 a piece 6 tael
頁二 2019年區議會選舉的投票日將在11月24日舉行,因反送中浪潮席捲社區,這是區選首次沒有自動當選的「白區」,同時亦是選 民登記人數最多的一次。有不少參選人打正旗號,為響應反白區運動而出選,亦有些參選人早已長期作戰,深入社區推動不同 議題。區選踏入倒數階段,以下三位首次出選的素人亦正密鑼緊鼓,為區選作好準備。 記者:黃雅文、郭志衡、Proust 2019 District Council Election will be held on 24 November. While the protests are ongoing in the city, this would be the first time ever that
there are no councillors automatically elected in the election, and the number of registered voters in the election also hits a record high. We thus interview 3 of the candidates who are getting ready for the battle.
元朗素人戰白區 爭議席過半光復議會
By Nga Man Wong, Bobby Kwok, Proust
瑞華
林進
黎國泳
水邊
「坐得係辦事處, 就要做好個角色」
連登仔絕地反擊 「天水圍人唔係冇得揀」
十八鄉中
方浩軒
「元朗唔係淨係瞓嘅地方」
林進是天水連線的成員,他將會在11月底的區議會選舉出戰瑞華,挑戰已
本屆區議會選舉新人輩出,眾多耀眼政治素人都是年輕有活力的大學生
自7.21後,人們聞元朗色變,「恐襲」、警黑鄉、開槍,成為香港人對
紮根26年的當區區議員周永勤。在科大電子工程系畢業的林進畢業後到銀行工
出頭,然而也有成熟穩重的代表,就是參選水邊的黎國泳 (Samuel)。他用
元朗的印象。何以這恐懼抹不走?23歲的方浩軒(Willis)在元朗土生土長。
作,仕途一遍光明,是香港社會對成功的典型例子。然而,他在七月初毅然辭
作臉書頭像的Q版公仔,正好突出他的標記 - 圓框眼鏡、「二撇雞」八字
在自由被打壓的緊急狀況下,他毅然選擇參選今屆區議會,挑戰上屆自動
職,初次接觸政壇,寄望民主派在區議會選舉可取得過半議席,像火鳳凰般重
鬚,既予人踏實、謙遜的印象,同時不失親和力。
當選的鄉紳梁福元之子梁明堅。對他而言,無得怕,居於這裡,他期盼凝
生,令元朗區市民「有得揀」,生活更自主。
79枚催淚彈激發 反思人生價值
聚居民力量,希望始於行動。
朱凱廸做區模式:由街坊主導行動
畢業於港大社會科學學院政治及公共行政的方浩軒,為何選擇從政?他
步入中年,有份正職,收入穩定,為何萌生從政念頭?自認政治啟蒙來
說喜歡與人相處,希望收集街坊意見,凝聚街坊關心區內事。港大住hall
自「遠古」八九民運的Samuel,覺得自己參與社區組織的過程是漸進式,
(宿舍)生活啟發他對community(社區)的想像。「我認識你,所以你
而非決志式的激情。在很長的一段日子中,Samuel的政治角色,都只限於
說的話,也令我覺得可信,而慢慢感染了我。由小社群慢慢建立,就會做
參與大型群眾運動,未有落水策劃,直到朱凱廸2016年出戰立會。他眼見
到效果。例如在社區搞讀書會,原本見書就瞓嘅你,可能會因為你搞就睇
雨傘運動暫告一段落,林進當時仍無法擺脫「正常」生活的漩渦,每天營
這有志之士長年累月在社運單打獨鬥,又沒有政黨,於是決定替其助選,
下。」他笑說,街坊原本不關注,但見你日日在門口「篤眼篤鼻」便會開
營役役,作為貢獻經濟的一顆小齒輪。過去5年,林進曾為一成不變的生活找
慢慢就成為其團隊一員。之後Samuel請纓嘗試紮根議員地區辦事處,就辭
始問,「點解個社會咁樣嘅?點解會有棵樹嘅?點解要起條橋嘅?」
點新意思,他曾試過裸辭,做「背包客」一人遊歷東南亞。然而,回到香港,
去了原來工作,展開當社區幹事的生涯。
27歲的林進在2014年畢業,甫畢業便發生雨傘運動,政權向人民直射79枚 催淚彈,撼動了他,令他反思可為民主運動付出甚麼。
生活一切如常,甚至在過去5年間曾發生一些蠶食香港民主、自由、人權的事
元朗區議會在建制派反對及棄權情況下,無法通過譴責及調查7.21
件,如多個大白象工程、褫奪立法會議員資格、一地兩檢強行通過、人大釋法
不是科班出身,要落地做區,Samuel唯有由零開始摸索,建立自己的
事件;很多人忍受著「成年都唔知佢做過乜」的區議員,縱有「區議
等,香港人只能抱怨卻無能為力。「究竟咩先叫正常生活?」當時被社會無力
一套系統。他有自己的辦事日誌,嘗試突破框架,不跟從傳統、主流的
會會見市民計劃」,有些名字卻從沒出現。方浩軒理解,有些選民會
感壓得喘不過氣來的他問道。
「朝九晚五」運作—下班時間來到其辦事處,會發現依然燈火通亮,跟
認為元朗都是自動當選的,選了都是浪費。但方浩軒希望以行動去改
從元朗城市人的生活脈搏;不設固網辦公電話,手機whatsapp溝通更親
變,「最怕大家已經接受咗,元朗就係咁架喇,元朗區議會投親票都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今年6、7月時,反送中運動如日中天,林進在網上
民。Samuel又指他不想以社區領袖姿態示人,更崇尚由下而上的運動操
是某派聲音。投票結果都係咁㗎喇」。經歷今夏運動,香港人應該對
論壇「連登」看到「反保皇黨自動當選」一帖子,便再次令他萌生出選區議會
作,街坊自己主導行動,他說這是「朱凱廸模式」,是整個團隊的核心
區議員的期望提高。方浩軒認為,「表決議案前,讓街坊了解,同時
的念頭,因此他認識了其餘4位有意在天水圍出選區議會的「連登仔」,組成
理念,不能說這是否自己的優勢,但起碼是其特色。
收集意見。居民是有責任監察所選的議員投票」。
「天水連線」,當中的「連」字除了代表「連登」外,更是意指連繫各區,為 社區帶來改變。
元朗的社區認同
近年多人搬入元朗,元朗人的身份隨之擴闊了,然而方浩軒深信,遠親 不如近鄰這說法,「你會放心放低小朋友晌鄰居度一陣,無論你買幾靚嘅
生 活自 主:自由 是 不 必 身 不 由 己
2019年是Samuel搬到元朗的第四個年頭,他坦言一開始是被元朗區的舒 服開揚所吸引。Samuel熱愛一個人的運動,遠足、跑步、單車等,就是他
落戶天水圍天瑞邨的他便決定以天瑞作為起點,嘗試和鄰居對話後,才發現
認識元朗的方式;長駐辦事處之後,Samuel坦言少了郊遊的機會,因寧願
居民多誤以為「自己無得揀」。在多次光復行動後,港鐵公司決定停駛輕鐵,
留多點時間處理個案,又要準備隨時接求助電話。「坐得係辦事處,就要
天水圍居民在一些群組討論,「原來我哋去屯門得鐵路揀」,即使居民有多心
做好個角色。」由享受獨處,到走入街坊群體,就是對社區需要的承擔。
不甘,情不願都只能乘坐輕鐵或西鐵在區內穿梭。林進認為,這是多年來,大 部份區議員「取易不取難」的結果,「只幫街坊填表同寫求情信,咁對社區嘅 想法係咩呢?」這些既不能真正改善生活,更令居民對社區的想像變得狹隘。
於是,在環境生態之外,Samuel也了解到住在其中的人情風貌,並與街 坊建立關係—像定期來社區雪櫃的患病女孩,又見訪問期間,旁邊倒垃圾 的阿姐都來熱情打個招呼。為街上的人服務,又與小店熟絡,令Samuel對
港鐵停駛的問題只是冰山一角,真正道破的是天水圍居民無論在衣食住行,
元朗區有了強烈的歸屬。他又笑言社區工作最大得著就是邂逅了喜愛流連
已被大財團及紅色資本壟斷,「想揀都無得揀。」林進認為,區議員作為一個
辦事處附近的社區貓「阿福」,就是這份對人、對動物的愛心、關心,相
「平台」能打破這些框框。「點解唔可以討論下搞單車隊、村巴嘅可能性,仲
信有跟Samuel接觸的人都會感受得到。
有領展嘅街市比出面貴成四成,咁我哋可唔可以組社區市集?」除了真正應對 到居民的需要,最可貴的是全民參與社區事及政治,「咁先係真真正正體現人 民當家作主。」
Samuel又希望元朗可以打破「鄉紳主導」的標籤,不需太多定義區分。某 些圈子常有排儕他們不認同的人的論調—「外面入嚟嘅人喺度搞搞震」,又 要求政府官員先問准鄉事會,彷彿某些宗族有特權階級般,然而Samuel覺得
議 會 已 死?「 希 望 在 絕 境 中 反 抗 」
新搬來元朗生活的人應有同等的話語權,不應被矮化。
樓,有幾大嘅空間都不是嗰回事」。擺街站時,他想透過活動令街坊走得 更近,「之前DIY燈籠街站,街坊甚至提到一齊夾車出市區。我想多啲合 作,譬如『不是垃圾站』夾架車去回收場,係好事」。對區議會的想像不 只在議會裡面,方浩軒認為,議辦都可成為街坊聚合的地方,來傾下偈, 搞下工作坊。促進鄰里關係,也可打開有別於新市鎮一站式消費生活場地 的模式。 方浩軒說:「元朗唔係淨係瞓嘅地方。」不只瞓醒、返工、放工,大家 都可以享受和關心一下居住的社區。各有各做,即使是小小舉動,也可為 社區帶來改變。 註:十八鄉中選區其他候選人還有梁明堅、周葉銘。
後記 約Willis在小店Leisure訪問,吃著豐富的早餐,讀著店內一塊板寫著: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來之事的確據。」嗯,我的確相信。
經歷7.21元朗恐襲後,多個無辜市民在元朗西鐵站遇襲受傷,然而,公義至
「喜歡元朗、在元朗生活的,就是元朗人」、「元朗值得更好」、「元朗
23歲,你在做什麼?是生於亂世,催人急促成長?抑或新一代年輕人懷
今仍然無法彰顯,被絕大部份的建制派議員在元朗區議會大會內否決就7.21事
可以更加宜居」、「元朗人還有得選擇」,這些正是Samuel對元朗的願景與
著更多理念,希望社會變得更自由和有選擇?行動力十足、熟書貼地、關
件成立工作小組。「連咁基本、咁卑微嘅訴求都唔通過?」林進深信區議會已
盼望。
心民生需要(訪問中他點出巴士班次的重疊與疏落問題)、對社區鄰里的
死,因建制派多年執掌最多席位,元朗區更有6席當然議員議席,無法改革區 議會失效的體制。林進亦曾旁聽區議會會議,即發現開會並不是一個互相游說 的過程,建制派寧願漠視市民訴求,也要綑綁式投票,所以獲通過的議案不能 惠及市民,「17億天橋已經係一個例子。」 香港有人要花30年供樓,無力供樓的夾心階層要將一半工資奉獻給業主,而 管治階層則離地萬丈高,只管推展大白象工程,鞏固紅色資本。香港人希望何 在?原有體制失效,人民便迫於無奈走上街頭抗爭,去揭示政府腐敗的一面。 「其實香港絕望,先有呢場運動。」 議會已死,林進希望在絕境中反抗,「都要有人走多步試下,無人出嚟選 就一定無機會過半。」就像火鳳凰,要先經歷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驗,才能 浴火重生。 註:瑞華選區其他候選人還有當區區議員周永勤及黃子毅。
想法滔滔不絕,他的氣場很強,感染著身邊的人。在香港世代價值正在更 註:水邊選區其他候選人還有潘倩敏、袁敏兒。
新的今天,更多人願意參與變革。23歲推動的改變,80後的我萬般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