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黃雅文、黃麗穎 設計:Arko、Vera、Vivian Choi
以消費作出價值選擇 走入日常的抗爭行動 「黃店若有利可圖, 市面上就能看到更 多公開黃店。」 喜利唱片韋先生
二零一九年對香港人而言既漫長又沉重,但與此同時也難得地體現了 「兄弟爬山,各自努力」的凝聚力。即使沒有統一的領導和組織,我 們仍見証了多次百萬民眾上街、包圍政府部門、參與三罷行動、發動
「( 黃 色 經 濟 圈 長 遠 )應 該 和自己 的行業組成小隊增加溝通和行動 力。同 時 希 望 與 不 同 行 業 建 構 更 多 元 的 黃 色 圈,凝 聚 更 大 的 同 心 力 從 而 形 成 更 大 的 社 會 影 響 力。」
「我認為最重要是良知。現在主 要是罷食藍店,想吸納同一立 場的食店,不一定是這間,希望 更多香港人都支持這個沒有大 台的黃色經濟圈。」
Zeppelin Hotdog Kenneth
網上聯署、動員地區集會等向政府施壓的抗爭行動。區議會選舉過 後,大家的焦點落在對另一抗爭戰線 ——「黃色經濟圈」的討論。 Hair Salon Kiki 記者:張里、劉穎妍、陳嘉豪、郭志衡、伍詠欣 攝影:陳嘉豪、朱小豐
當黃色經濟圈漸見成效,坊間開始擔心出現「藍扮黃」風氣。對此, 韋先生希望大家「不要捉鬼」。花費大量時間、心力去核實各種黃店 行為,去阻截可能因政治覺醒而真心想改變的店舖並不值得。他認為 本是「深藍」的店根本不會轉向,要裝扮也裝扮不來;不過若然宣示 了「黃店」立場後卻公然作相反行為及言論,則必須受到杯葛。阿南 抱有相同看法,他認為「扮黃」不能杜絕,然而以「深藍」的思考模 式看,即使扮黃都會輕易被揭穿。而真心想中途加入黃色經濟圈的店 舖不應被排除在外,因每次重大事件都可能改變中立朋友的立場,衍 生新的同路人,因 7.21、8.31、10.1 而願意站出來的朋友不正是越來 越多嗎?
縱然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批評黃色經濟圈是「政治理念取 代消費選擇」,斷言難以持續,然而,因為政治立場而形成的經濟行 為,古今中外不乏例子。六十年代,不少左派人士在日常生活實踐著 「愛祖國,用國貨」,範疇涉及教育、傳媒、百貨、飲食、服裝。相 比之下,現時黃色經濟圈的規模只算九牛一毛。諾貝爾經濟學得主阿 克洛夫教授 (George Akerlof) 以身份經濟學 (Identity Economics) 解釋 人們在經濟活動中除了考慮金錢回報外,亦著重能否在當中取得個人 身份認同的滿足感。說得淺白點,百姓選擇「懲罰黃店」也不過是在 難以忍耐的政治氛圍下的「圍爐取暖」行徑。 黃色經濟圈的終極目標當然是希望從僅僅「小圈子」的消費行為激 發成具經濟效益的營商環境,但究竟可以如何走下去?對於何謂「黃 店」,坊間並沒有共識出一套準則,有聲音指需設立如米芝蓮般的分 級制,據其行為如播放抗爭歌曲、設立連儂牆、捐贈物資等,去區分 店鋪「黃」的程度;又有人擔心藍店扮黃,混淆視聽。有見及此,本 期「元居民」在元朗街頭進行訪問,同時找來了幾間不同類型的元朗 小店 (唱片界、髮型界及飲食界),分享他們對建構經濟圈的看法, 希望從消費者及營商者層面探索到未來的發展方向。
同路人
一切由理念出發
一個平常的工作天,走到元朗街頭,看到某間對反送中有鮮明立場 的飲品店外,排隊光顧的多是中學生及年輕上班族——似乎一個以十 多歲到三十多歲為主的「黃色經濟圈」正逐漸形成。「元居民」在不 同時段進行街頭訪問,發現街坊對黃店的定義相當一致,認為有表明 支持抗爭運動的就是黃店,這是第一亦是唯一的條件。受訪者選擇黃 店的理由簡單而直接:「因為這是正確的事」、「因為想找符合個人 理念的店」、「因為不想聽到『刺耳的聲音』」、「因為付錢付得更 心安理得」。看來,支持黃色經濟的朋友都以個人政治理念為主導。 另一邊廂,著重利潤的商店又如何在「營利與理念」之間取得平衡? 喜利唱片是位於喜利大廈地下的唱片小店,老闆韋先生為參與運動 而被打壓的年輕人感痛心,卻慚愧做不了什麼。他不知道怎樣得到黃 店標籤,不過他的政治立場一直沒變,由學生時代經歷的八九民運到 今天的抗爭運動,始終如一。縱然沒有刻意標明立場,但韋先生總領 會到同路人的支持,哪怕只是一個微笑、一個點頭。因空間不足,店 內看不到連儂牆,不過聖誕時也擺放了年輕人送來的貼紙與 Pepe 卡 片。他坦言已有廿多年沒看 TVB,因此店內播放的電視頻道亦不需要 因運動而改變。 當髮型設計師的 Kiki 自覺理念上支持五大訴求,情感上也受到 7.21 事件的衝擊撃而支持黃色經濟。她跟韋先生一樣沒有高調表態,卻因有 顧客從網上媒體得悉她的政治取態而過來幫襯。Zeppelin HotDog 總店 早在 6 至 7 月時已表態支持運動,元朗加盟店的四位投資者於去年九 月開業時立刻被標籤為黃店,老闆 之 一 的 Kenneth 稱 非 刻 意 跟 隨, 只
假 的 真 不 了 何 需「 捉 鬼 」?
元朗的 Zeppelin 加盟店立場與明確表達反送中的總店一致 ( 陳嘉豪 攝 )
是立場與總店一致,亦因此樂意成為黃色經濟的一份子。鳯鳳攸北街的 Leisure Cafe 同是於運動早期就表明立場的店舖,員工阿南說他上班 以來,店舗就已擺設文宣,並積極響應罷市。
「 不 排 他 」的 黃 店 標 準 「首先就不要排他,支持後生仔,支持運動就可以叫黃店啦!」韋 先生如是說。他以「戰爭都要講聲勢」為喻,認為成功吸納綠店 ( 不 表明立場 ) 與淺藍店就可以壯大聲勢,甚至不介意店舖因利潤考慮而 改變政治立場。他對於黃店門檻有一套獨特觀點:「一條街一半為黃 店,總比只得三兩間為好」,因為越多商舖表態,被攻擊的風險就越 被分散,若三千間還有逐間去破壞的可能,擴充到三萬間就困難得多。 此外,越多同路人,就能佔越大的市場比例,議價還價的經濟實力亦 能提高。當藍店為少數,他們也就要向經濟壓力低頭。所以,韋先生 反對按商舖作出多少支持行動而分級,認為這是一種「排他」做法。 街訪受訪者作為具有決心及恆心去支持黃店的一群,對營商模式亦 具理性想法,被問及對黃店準則的看法時,並沒有設定太多框架。即 使部份受訪者因商舖與內地有連繫而持觀望態度,大部份仍然理解接 受內地資金或供應未必能完全避免,何況很多店舖在運動前已開始做 生意,不可能突然改變與內地的合作模式。同時,受訪者理解不一定 參與罷市才是黃店,要看情況去判定。遇到老闆跟員工政治立場不一 致,大部分受訪者都以老闆立場為準,但亦有人認為若員工在店內批 評手足,顧客未必想在那兒消費,而且老闆應很難和其合得來。所有 受訪者都不介意黃店招待藍絲客人,甚至有人認為這才是「黃色經濟 圈」的真義,良心小店吸納不同理念的客人,經濟圈才得以壯大。 受訪店舖對黃店的準則大致與街坊相同,談及最多的是關於貨品供 應鏈及資金的問題,紛紛表示難以控制。喜利唱片的韋先生坦承唱片 批發貨源較多「藍絲」,而髮型師 Kiki 亦表示理髮店用品代理皆難避 免與內地有關連。Zeppelin HotDog 的 Kenneth 直言即使香腸等食物 可從外國訂購,包裝也是內地製造。Leisure Cafe 的阿南認為不應單 從店舖資金來源而衡量政治立場,因為中國也有真心支持運動的同路 人。韋先生承認一直有藍絲客戶光顧,不免與其有所爭論,有的不再 見面、也有持續回來的。他遇到時只有盡量勸說顧 客多看不同資訊渠道,希望能逐步改變他們想法: 「轉軚嘅就無見過,但都有多咗理解嘅!」
喜利唱片的韋先生認為不應「捉鬼」( 朱小豐 攝 )
有人說黃店恃著政治立場的表態,利用了手足的犧性而獲得益處, 韋先生對於此「吃人血饅頭」的論調表示明白,但他希望大家心態可 放開一點,始終當黃店有其代價,如來自心理的壓力,或親政府人士 及政府的留難等。他反問亦有人稱區議員的參選,以及後來的大勝是 「人血饅頭」,但若無人願意站出來參選,那地區的政治勢力便不會 變天。究竟我們寧願運動停滯不前,還是怎樣都踏出一小步呢 ?
樂觀想像 與公民社會的連結 元朗的「黃色經濟圈」暫以飲食業為主,Kenneth 跟阿南對未來 發展感樂觀。他們喜見元朗非鄉黑主導,黃店比預期的多,這幾個月 來得到不少街坊的鼓勵、支持。阿南認為不可能一下子整個社區變成 黃店,但希望可從 6:4 變成 7:3,再發展至 8:2,接著便可從飲食 的零售狀態推及到供應商層面。韋先生則表示唱片業本身市道已走下 坡,所以少不免生意有影響,不過成為黃店亦開拓了新的客源。堅守 信念,認為目前抗爭有減慢跡象,若要延續下去,那樣達到效果,就 要去做那樣,首要擴大基礎。當黃店佔了五、六成市場,供應商心態 自然需要調適。另一方面,Kiki 期待可和同行組成小隊增加溝通和行 動力,同時與不同行業建構更多元的合作平台。一旦消費習慣在消費 者身上潛移默化,阿南相信黃色經濟圈可與運動相輔相成,因店舖接 觸到的群眾不限於網上,有利於將運動資訊推廣至不同層面的受眾。 現時街坊多本著「幫黃店」心應去「懲罰」小店,盼將來黃店可倒過 來回饋社區,有能力向年輕人提供各方面的幫助。 或許,此時此刻人們支持黃店仍以情感主導,但隨著經濟圈的壯大, 終有一天可連結公民社會,光復香港人們對衣食住行的主導權,以消 費力量表達對大企業以至政府的訴求,創造出一場人人可參與的時代 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