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黃雅文、黃麗穎 設計:Arko、Vera、Vivian Choi
以消費作出價值選擇 走入日常的抗爭行動 「黃店若有利可圖, 市面上就能看到更 多公開黃店。」 喜利唱片韋先生
二零一九年對香港人而言既漫長又沉重,但與此同時也難得地體現了 「兄弟爬山,各自努力」的凝聚力。即使沒有統一的領導和組織,我 們仍見証了多次百萬民眾上街、包圍政府部門、參與三罷行動、發動
「( 黃 色 經 濟 圈 長 遠 )應 該 和自己 的行業組成小隊增加溝通和行動 力。同 時 希 望 與 不 同 行 業 建 構 更 多 元 的 黃 色 圈,凝 聚 更 大 的 同 心 力 從 而 形 成 更 大 的 社 會 影 響 力。」
「我認為最重要是良知。現在主 要是罷食藍店,想吸納同一立 場的食店,不一定是這間,希望 更多香港人都支持這個沒有大 台的黃色經濟圈。」
Zeppelin Hotdog Kenneth
網上聯署、動員地區集會等向政府施壓的抗爭行動。區議會選舉過 後,大家的焦點落在對另一抗爭戰線 ——「黃色經濟圈」的討論。 Hair Salon Kiki 記者:張里、劉穎妍、陳嘉豪、郭志衡、伍詠欣 攝影:陳嘉豪、朱小豐
當黃色經濟圈漸見成效,坊間開始擔心出現「藍扮黃」風氣。對此, 韋先生希望大家「不要捉鬼」。花費大量時間、心力去核實各種黃店 行為,去阻截可能因政治覺醒而真心想改變的店舖並不值得。他認為 本是「深藍」的店根本不會轉向,要裝扮也裝扮不來;不過若然宣示 了「黃店」立場後卻公然作相反行為及言論,則必須受到杯葛。阿南 抱有相同看法,他認為「扮黃」不能杜絕,然而以「深藍」的思考模 式看,即使扮黃都會輕易被揭穿。而真心想中途加入黃色經濟圈的店 舖不應被排除在外,因每次重大事件都可能改變中立朋友的立場,衍 生新的同路人,因 7.21、8.31、10.1 而願意站出來的朋友不正是越來 越多嗎?
縱然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批評黃色經濟圈是「政治理念取 代消費選擇」,斷言難以持續,然而,因為政治立場而形成的經濟行 為,古今中外不乏例子。六十年代,不少左派人士在日常生活實踐著 「愛祖國,用國貨」,範疇涉及教育、傳媒、百貨、飲食、服裝。相 比之下,現時黃色經濟圈的規模只算九牛一毛。諾貝爾經濟學得主阿 克洛夫教授 (George Akerlof) 以身份經濟學 (Identity Economics) 解釋 人們在經濟活動中除了考慮金錢回報外,亦著重能否在當中取得個人 身份認同的滿足感。說得淺白點,百姓選擇「懲罰黃店」也不過是在 難以忍耐的政治氛圍下的「圍爐取暖」行徑。 黃色經濟圈的終極目標當然是希望從僅僅「小圈子」的消費行為激 發成具經濟效益的營商環境,但究竟可以如何走下去?對於何謂「黃 店」,坊間並沒有共識出一套準則,有聲音指需設立如米芝蓮般的分 級制,據其行為如播放抗爭歌曲、設立連儂牆、捐贈物資等,去區分 店鋪「黃」的程度;又有人擔心藍店扮黃,混淆視聽。有見及此,本 期「元居民」在元朗街頭進行訪問,同時找來了幾間不同類型的元朗 小店 (唱片界、髮型界及飲食界),分享他們對建構經濟圈的看法, 希望從消費者及營商者層面探索到未來的發展方向。
同路人
一切由理念出發
一個平常的工作天,走到元朗街頭,看到某間對反送中有鮮明立場 的飲品店外,排隊光顧的多是中學生及年輕上班族——似乎一個以十 多歲到三十多歲為主的「黃色經濟圈」正逐漸形成。「元居民」在不 同時段進行街頭訪問,發現街坊對黃店的定義相當一致,認為有表明 支持抗爭運動的就是黃店,這是第一亦是唯一的條件。受訪者選擇黃 店的理由簡單而直接:「因為這是正確的事」、「因為想找符合個人 理念的店」、「因為不想聽到『刺耳的聲音』」、「因為付錢付得更 心安理得」。看來,支持黃色經濟的朋友都以個人政治理念為主導。 另一邊廂,著重利潤的商店又如何在「營利與理念」之間取得平衡? 喜利唱片是位於喜利大廈地下的唱片小店,老闆韋先生為參與運動 而被打壓的年輕人感痛心,卻慚愧做不了什麼。他不知道怎樣得到黃 店標籤,不過他的政治立場一直沒變,由學生時代經歷的八九民運到 今天的抗爭運動,始終如一。縱然沒有刻意標明立場,但韋先生總領 會到同路人的支持,哪怕只是一個微笑、一個點頭。因空間不足,店 內看不到連儂牆,不過聖誕時也擺放了年輕人送來的貼紙與 Pepe 卡 片。他坦言已有廿多年沒看 TVB,因此店內播放的電視頻道亦不需要 因運動而改變。 當髮型設計師的 Kiki 自覺理念上支持五大訴求,情感上也受到 7.21 事件的衝擊撃而支持黃色經濟。她跟韋先生一樣沒有高調表態,卻因有 顧客從網上媒體得悉她的政治取態而過來幫襯。Zeppelin HotDog 總店 早在 6 至 7 月時已表態支持運動,元朗加盟店的四位投資者於去年九 月開業時立刻被標籤為黃店,老闆 之 一 的 Kenneth 稱 非 刻 意 跟 隨, 只
假 的 真 不 了 何 需「 捉 鬼 」?
元朗的 Zeppelin 加盟店立場與明確表達反送中的總店一致 ( 陳嘉豪 攝 )
是立場與總店一致,亦因此樂意成為黃色經濟的一份子。鳯鳳攸北街的 Leisure Cafe 同是於運動早期就表明立場的店舖,員工阿南說他上班 以來,店舗就已擺設文宣,並積極響應罷市。
「 不 排 他 」的 黃 店 標 準 「首先就不要排他,支持後生仔,支持運動就可以叫黃店啦!」韋 先生如是說。他以「戰爭都要講聲勢」為喻,認為成功吸納綠店 ( 不 表明立場 ) 與淺藍店就可以壯大聲勢,甚至不介意店舖因利潤考慮而 改變政治立場。他對於黃店門檻有一套獨特觀點:「一條街一半為黃 店,總比只得三兩間為好」,因為越多商舖表態,被攻擊的風險就越 被分散,若三千間還有逐間去破壞的可能,擴充到三萬間就困難得多。 此外,越多同路人,就能佔越大的市場比例,議價還價的經濟實力亦 能提高。當藍店為少數,他們也就要向經濟壓力低頭。所以,韋先生 反對按商舖作出多少支持行動而分級,認為這是一種「排他」做法。 街訪受訪者作為具有決心及恆心去支持黃店的一群,對營商模式亦 具理性想法,被問及對黃店準則的看法時,並沒有設定太多框架。即 使部份受訪者因商舖與內地有連繫而持觀望態度,大部份仍然理解接 受內地資金或供應未必能完全避免,何況很多店舖在運動前已開始做 生意,不可能突然改變與內地的合作模式。同時,受訪者理解不一定 參與罷市才是黃店,要看情況去判定。遇到老闆跟員工政治立場不一 致,大部分受訪者都以老闆立場為準,但亦有人認為若員工在店內批 評手足,顧客未必想在那兒消費,而且老闆應很難和其合得來。所有 受訪者都不介意黃店招待藍絲客人,甚至有人認為這才是「黃色經濟 圈」的真義,良心小店吸納不同理念的客人,經濟圈才得以壯大。 受訪店舖對黃店的準則大致與街坊相同,談及最多的是關於貨品供 應鏈及資金的問題,紛紛表示難以控制。喜利唱片的韋先生坦承唱片 批發貨源較多「藍絲」,而髮型師 Kiki 亦表示理髮店用品代理皆難避 免與內地有關連。Zeppelin HotDog 的 Kenneth 直言即使香腸等食物 可從外國訂購,包裝也是內地製造。Leisure Cafe 的阿南認為不應單 從店舖資金來源而衡量政治立場,因為中國也有真心支持運動的同路 人。韋先生承認一直有藍絲客戶光顧,不免與其有所爭論,有的不再 見面、也有持續回來的。他遇到時只有盡量勸說顧 客多看不同資訊渠道,希望能逐步改變他們想法: 「轉軚嘅就無見過,但都有多咗理解嘅!」
喜利唱片的韋先生認為不應「捉鬼」( 朱小豐 攝 )
有人說黃店恃著政治立場的表態,利用了手足的犧性而獲得益處, 韋先生對於此「吃人血饅頭」的論調表示明白,但他希望大家心態可 放開一點,始終當黃店有其代價,如來自心理的壓力,或親政府人士 及政府的留難等。他反問亦有人稱區議員的參選,以及後來的大勝是 「人血饅頭」,但若無人願意站出來參選,那地區的政治勢力便不會 變天。究竟我們寧願運動停滯不前,還是怎樣都踏出一小步呢 ?
樂觀想像 與公民社會的連結 元朗的「黃色經濟圈」暫以飲食業為主,Kenneth 跟阿南對未來 發展感樂觀。他們喜見元朗非鄉黑主導,黃店比預期的多,這幾個月 來得到不少街坊的鼓勵、支持。阿南認為不可能一下子整個社區變成 黃店,但希望可從 6:4 變成 7:3,再發展至 8:2,接著便可從飲食 的零售狀態推及到供應商層面。韋先生則表示唱片業本身市道已走下 坡,所以少不免生意有影響,不過成為黃店亦開拓了新的客源。堅守 信念,認為目前抗爭有減慢跡象,若要延續下去,那樣達到效果,就 要去做那樣,首要擴大基礎。當黃店佔了五、六成市場,供應商心態 自然需要調適。另一方面,Kiki 期待可和同行組成小隊增加溝通和行 動力,同時與不同行業建構更多元的合作平台。一旦消費習慣在消費 者身上潛移默化,阿南相信黃色經濟圈可與運動相輔相成,因店舖接 觸到的群眾不限於網上,有利於將運動資訊推廣至不同層面的受眾。 現時街坊多本著「幫黃店」心應去「懲罰」小店,盼將來黃店可倒過 來回饋社區,有能力向年輕人提供各方面的幫助。 或許,此時此刻人們支持黃店仍以情感主導,但隨著經濟圈的壯大, 終有一天可連結公民社會,光復香港人們對衣食住行的主導權,以消 費力量表達對大企業以至政府的訴求,創造出一場人人可參與的時代 革命。
頁四 從光影夢幻裏,到書卷樂趣間, 交織元居民的藝術欣賞角落。
新沙士來襲? 逢星期二、五早上六時至七時,幾個
文.護士姐姐
不可能的可能 詩 會《 關 於 已 經 不 可 能 的 》
元居民在朗屏西鐵站D出口,為街坊 作簡單體檢、治理傷患,亦與街坊吹 吹水,為求大家都身心靈健康。
文.博比
半年來,香港再也不可能回復「正常」;元居民亦停止了所有文化活動。帶著沉重的心情,元居民 迎接新一年的來臨。我們也不禁問,應該再聚集一起讀書讀詩嗎?還有意義嗎?辦詩會是重回日常的 證據嗎?這還可能嗎?
於一月十一日撰寫此文的同日,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 學講座教授袁國勇召開記招,表示武漢肺炎基因圖譜與浙 江舟山蝙蝠類沙士冠狀病毒最相似,新病毒的基因排序與 人類沙士有73%相似。目前香港境內未能証實新型冠狀病 毒會否引發 「超級傳播」。
時勢再壞,日子還是要過。詩人梁莉姿為是次詩會定下主題「關於已經不可能的」,就是回應這狀 態,以聞一多《靜夜》作引旨,點出活於平行時空的現狀,身處「平安」的位置,外面卻烽火連天。 若然我們仍有片刻感到「日常」,那就如《靜夜》所形容,不願閒適的鐘擺 (其搖響代表穩定的報 時)企圖掩蓋呻吟的哀號。我們即使不可能在每一次抗爭都身在現場,但要深明所謂寧謐只是假象, 不要被如常過日子的幻象誘惑。不要將「例外」變成「日常」,就是不要去習慣,不要去麻木。
冠狀病毒是一個統稱,常見於野生動物,在顯微鏡下 的外型酷似皇冠,因而得名「冠狀」。動物體內某種冠狀 病毒有機會隨著基因變異成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人類後,有可能在人體再度突變,成為能人傳人的 病毒,能引發如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沙士 SARS)和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的 「超級傳 播」。
先認清當下重返若無其事的「不可能」,我們才有勇氣去探求這「不可能」可以帶給我們的「可 能」;表面上「關於已經不可能」,實為探討「關於已經(不)可能」。說著不同語言的城市,在說 話溝通上難以互相理解,然而若兩地經歷過著相似的歷史處境,令同被極權打壓殘殺過的年輕靈魂, 在遙遠的對岸可能可以相遇並明白彼此。「不可能」也不一定只得懊悔,不能回頭意味著我們正走上 未知的新道路,或「不可能」成為希望的泉源,讓我們最後可以笑著回望。 借用《魔戒》中勇敢的山姆所言:「就像所有兒時我們曾經聽過的,所有偉大的故事般,那些真正 扎根我們內心的故事般,我們總不知道故事將前往何方。」聽著那些黑暗與苦難的過程,想像結局 不可能幸福快樂,世界也不可能回到發生這一切之前。而黑暗同樣不可能不過去,新一天不可能不降 臨。我們跟佛羅多與山姆一樣,跟一切英雄傳奇、神話、童話之中的主角一樣,面臨著艱辛的考驗, 有很多人說著「放棄吧,不可能跨過去的」;但他們總是繼續前進,因為他們有信念。 佛羅多問山姆:「我們有的信念是什麼?」山姆的回答,跟林夕為林二汶寫下《最後的信仰》如出 一轍,「信最後善良留在世界」。
不同基因的病毒毒性和感染力都不同,現時辨認出7種人類冠狀病毒有: 現存有4種常見的人類冠狀病毒—— 229E,NL63,OC43,HKU1是能導致輕度至中度的感冒和腸 胃炎。免疫系統較差的病人可能會發展成肺炎。 還有另外3種不常見的人類冠狀病毒—— SARS-CoV,MERS-CoV和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它們的天 然宿主很大機會都是蝙蝠,再感染其他動物作為中介,繼而傳染人類。SARS-CoV 引致SARS,中 介是果子狸,2003年香港有1755人受感染,當中 299人死亡。MERS-CoV 中介是駱駝,2012年引致 MERS,死亡率有35%。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中介動物是甚麼,於截稿前仍未知道,其他數據不足。 3種病毒都是會引發嚴重肺炎。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有著太多的未知,隨著感染人數增加,範圍涉 及全球,我們不能有僥倖心態。切記:不要接觸野生動物、勤洗手、戴口罩、如實告知醫護人員曾到 過的地區。更勿以任何方法重用消毒口罩,即棄口罩不耐熱,破壞口罩結構只會失去過濾病毒功能。 人類活動入侵動物世界,來自天南地北、帶著不同冠狀病毒的野生動物在衛生環境不佳的濕街市集 中,不同的冠狀病毒有更大機會率交換基因,只要幾個基因排序改變,病毒傳染性和毒性都截然不 同。 簡單來說,一種能感染人類的新病毒隨時出現,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就是一個證明,人類又可以過到 幾多關?為了食野味,值得如此代價嗎?
社區自發改革垃圾站.環境自救生活自主 開站時間:逢周六下午三點半至五點 地點:鳳攸徑或留意 facebook.com/WasteNoMall
道 德 消 費,作 為 改 變 世 界 的 武 器 自反送中社會運動開始之後,大家開始意識到自己每一次消費背後,每一分錢都在支持商家營商的價值觀。巧合
後記: 對於當年沙士,我的同事A親述:「當時每個病房都要抽調人手去瑪嘉烈幫忙,我們病房都不例 外。有一個姑娘抽籤抽中後,作為兩個小孩媽媽的她當下即哭了出來。有另一個單身的姑娘見狀,便 自願代替她去了瑪嘉烈⋯⋯」 同事B親述:「當時我做瑪嘉烈,我的同事為SARS病人插喉後,都染 上了 SARS,我只是剛好處理其他病人而避過⋯⋯·」
地此專欄曾在數月前提出以消費作為抗爭日常的觀點,提醒讀者別再胡亂花錢餵養打壓我們自主權利的營商環境。 然而這股「黃色經濟圈」革命星火,現時大多只局限於消費者與營商者就商品與服務之間的直接交易。但我們有否 想過,這些交易背後,涉及的產品、原材料採購、物流、人手、租金、能源等環節,同樣悄悄地牽動著世界各地經
元朗你幾熟, 估 吓 係邊度?
濟的命脈?作為消費者和營商者,我們又能否拿出放大鏡,去檢視潛藏在每一個環節中的環境、人權、公義脈絡? - 原材料和產品採購:產自哪裡?開採和生產時會否造成公害?原材料是否可再生資源?使用的包裝會否成為環 境負擔?工友的工作環境和待遇是否人道和合理?生產者政治和環保理念如何等等 - 物流:產品和半製成品會運送到哪裡?如何運輸?運輸過程造成多少資源消耗和碳排放?運輸工友工時待遇是 否平等合理等等 - 人工:工友工時和待遇是否平等合理?工友有沒有組織工會的權利等等 - 租金/生產地:誰是業權擁有者?租金是否由大財團/資本家/極權體制所控制?土地使用是否符合公義等等 - 能源:使用前後的排放和污染,能源開發對生態的影響,是否只對大財團傾斜,有否剝奪在地人和消費者的權 利等等 以上只是一項普通「商品」必須經歷的過程。如想撼動現時資本霸權下的經濟體系,消費者需更主動追蹤產品來 源和生產過程,推動販賣者公開每個採購環節,包括生產過程、包裝方式,以至利潤分配等,讓資訊更趨透明,以 便衡量每個環節是否符合公平公義原則。這樣我們花的每一分一毫才能累積起來,建立黃藍政見以外,更公義和可 永續發展的理想世界。
攝影:張才生
《介紹返》 「不是垃圾站」由一群關注環保及環境政策的元朗居民成立,相信香港的垃圾問題是資源錯配所導致的結果。自
上一期
2016年起每星期開設街站,希望透過自發的回收行動,增加社區互動,培養回收習慣,並推動居民主動關注自己社
答案:
區的垃圾及回收問題。同時透過社區實踐,向公眾及政府展示一個切實可行的減廢及回收方案,務求推動政府將垃圾 站改革成為「社區資源回收及共享中心」。
乜 都 徵 呢個框框,等緊你填滿!《元居民》歡迎 元朗街坊投稿,由社區消息、各類評論,
羅弼時爵 上
金魔法召喚
關於我們
自己社區自己報,自己媒體自己 撐! 「元居民」需要大家的加入 與支援,才可以一直緊貼元朗社 區報導。 透過捐款贊助,你就能 成為我們的「良心伙伴」,你的 持續支持能夠確保《元居民》社 區報有穩定的經費。 你可以將捐 款直接存入以下戶口: 匯豐銀行 Chan KX XX 813 634680 833 你的 捐款,可以為社區帶來改變!
公民媒體,要靠公民繼續撐住! 捐款支持 inmediahk.net/donate
到文字創作、繪畫、攝影甚至食譜,2000 想進一步初嘗寫稿、做報嘅朋友,歡迎你 立即同我哋聯絡,加入社區報團隊!
有意見?想報料? 馬上fb聯絡我 m.me/YuenResidents 或電郵yuenresident@gmail.com傾下啦!
2016年,一班熱愛元朗的街坊組成了元居民,希 望透過不同活動連繫社區。元居民於18年參與了 獨立媒體(香港)發起的「社區新聞計劃」培訓 工作坊,承諾以專業記者的求真態度,為大家報 導元朗大小事,帶動元朗人關心區內事務,共同 書寫社區願景。 獨媒於2004年成立,致力為香港形塑不受政權、 財團、政黨支配的公眾空間,並積極推動公民記 者的培訓,為「社區新聞計劃」各區社區報團隊 提供編採支援及出版資助。
承印:Print Ready Limited 柴灣康民街10號新力工業大廈14樓C室 出版公司:香港獨立媒體網絡有限公司
$
字內,乜都徵!
討論啦!下期開估!
註:因元居民暫未有團體戶口,所以先行用個 人戶口,並會定期匯報捐款
士壁球場
廣告位 《元居民》社區報於2018年成立,每2個月為一 期,每期印製5000份,在元朗(包括元朗市區及 鄉郊地區)各大小餐廳,商店,屋苑及機構擺 放,並在街上派發,供讀者免費索取。現時, 《元居民》社區報共出了7期,成功吸納於元朗 居住或工作的讀者群。歡迎查詢廣告價格。 我們亦有一個超過13,000Like的Facebook專頁,讓 讀者於社交平台上與我們互動。Facebook專頁亦 有提供廣告服務,歡迎查詢。 馬上FB聯絡我 m.me/YuenResidents或電郵 yuenresident@gmail.com傾下啦!
頁三
大欖貨櫃廁所終落成 盼為各區轉車站作樣板
圍村故事— 我的盤菜宴
文:廚豫
記者:趙芝婷
攝影:陳嘉豪
早前我們報導過關於大欖隧道轉車站的臨時廁所改善進度。 短期方案在報導刊出前已開始,中期方案亦已投入服務。 原訂於去年初誕生的貨櫃廁所,因選址在往元朗方向巴士站 旁邊的行人斜道上,路段為三號幹線公司所持有,故未有政府 部門願意負責日後的維修保養。另外,廁所設計有梯級,有政 府部門認為不適合輪椅人士,所以一直未有動工。 在立法會議員朱凱廸再三與食環署商討下,貨櫃廁所於去年 11月20日投入服務。廁所分為男女廁,採用太陽能板供電。因 現場食水喉及污水渠欠奉,所以在旁備有沖廁水箱及在廁所底 部平台放置污水箱。現時貨櫃廁所由食環署管理,而輪椅人士 則依舊使用九巴廁所。 而廁所使用兩個多月後,環境乾淨,沒有異味,女廁廁紙偶 有不夠,但整體潔淨度及管理尚算良好。街坊們表示對比起原 有的臨時廁所良好多倍,但亦希望廁所位置能同時便利進出元 朗的人士。 現階段的貨櫃廁所為中期方案,長期方案為永久廁所。一 直在跟進事件的朱凱廸表示:「由於現場缺乏食水管和電力供 應,雖然永久廁所的選址已經確定,目前仍未有興建的時間 表。相信未來數年都會繼續用貨櫃廁所。」 他續稱,香港多個轉車站亦與大欖隧道同病相憐,廁所欠 奉,當區區議員在十多年前已開始關注。這次的貨櫃廁所效果 良好,他要求當局在青嶼幹線、西隧、紅隧等轉車站安裝廁 所。希望大家在搭長途車時,能暢快舒通。
「我個女下個月結婚擺盤菜宴,嗰晚記得嚟呀,預你一圍好嗎?叫埋 啲親戚朋友入嚟喇⋯⋯」村民一直以原始和環保的方式——口頭邀請村內 人出席盤菜宴,他們約於一個月前邀請。大約於盤菜宴兩星期前,便會 派發囍餅,囍餅是簡簡單單的蜜糖雞蛋糕和合桃酥。 我是原居民,居住的圍村通常只有在娶媳婦、嫁女、男丁滿月和正月 十五(元宵佳節)才會舉辦盤菜宴。一般從外面搬進圍村居住的非原居 民和不認識村民的人較少機會到祠堂參與盤菜宴。 因這次我們家辦盤菜宴,爸爸便提到三十年前的圍村盤菜習俗。男丁 娶老婆通常吃三次盤菜,第一次是新婚前一晚,現場即煮即吃,主要招 呼親戚家人,數圍到十圍左右。第二次是新婚當天的中午,主要招呼新 人的兄弟姊妹團和其他村民,圍數較前一晚多。第三次是當天晚上,再 次到祠堂吃盤菜或到酒樓飲宴。真是「兩天三餐流水宴。」
下午五點,廚房作最後準備,村民會開始「打盤」,意思是將食物跟次序逐一 放入盤裡
盤菜宴起筷前,村代表會燃點炮仗,長長的炮仗垂直掛起後點燃,寓 意新人「長紅」。較富有的村民甚至搭起大花牌,向天下公告誰家娶媳 婦,哪家添丁等等。我對那炮仗燃燒後的火藥味記憶依然深刻。 從兩日三餐到一晚一餐的盤菜宴;從木盆到不銹鋼盆;從七八十年代 五十至一百元的人情到現在的數百元至上千元的「心意」;不變的是用 柴火熬煮的風味和盤內大部分的材料:筍、冬菇、腐竹、豬皮、水煮魷 魚、鯪魚球、蓮藕片、五花腩、切雞、燒鴨、炸門鱔。時代變遷,筍變 得不常有,被蘿蔔取代了;有時也會加入大蝦作點綴;滿月酒會加入慈 菇,寓意慈菇椗,添丁添地。至於盤菜主角五花腩:頂層的彈口豬皮, 入口即溶的脂肪,夾雜嫰滑豬肉,長時間浸沒在秘製南乳醬汁裏,很多 人也為它著迷呢!
街 坊 食 譜 由圍 村 人 提 供
將魷魚跟前一日做好的五花腩混入盤菜醬汁
喜慶節日 圍村盤菜 秘 醬 材 料 缺 一不 可
隨著盤菜越來越受歡迎,款式推陳出新,甚至有柱甫、花膠、鮑魚、海參等貴價材料出現。但有一樣是 取代不了的,便是盤菜靈魂——秘製南乳醬。因為是秘製,所以未能取得正確份量,只能大概知道內裏 的材料。以下會將盤菜內的各種食材簡單介紹做法和處理方法。
10.燒鴨油雞 現買斬件即食
12.炸魚塊 清淨切塊,吸乾水份調味後 沾粉,浸蛋漿再沾粉,滾油 炸至金黃色。
9.五花腩
11.大蝦
圍村會一早準備好盛裝盤菜需要的銀盤,數量可以有過百之多
浸水洗淨挑腸,蒜蓉薑乾蔥 起鑊炒香。
8.鯪魚球
先將五花腩滾水燙熟,即用冰水將其按摩,目的 令脂肪變爽脆,切厚件再放入滾油炸脆,另起爐 灶炒香醬汁然後加入黃金五花腩燴至入味。
鯪魚肉以鹽、白胡椒粉調味,唧成球體,滾 湯燙熟,另起爐灶炒香醬汁然後加入魚球燴 至入味。
7.魷魚
6.蓮藕
清洗切片𠝹花浸水,滾水燙 熟,另起爐灶炒香醬汁然後 加入魷魚燴至入味。
清洗去皮,浸水切片,滾水燙熟,另起 爐灶炒香醬汁然後加入蓮藕燴至入味。 一大朝早廚師就開始煮食物,在一個超級大鐵鑊炒,要花很多氣力
5.冬菇
4.腐竹
清洗去椗浸水,滾水燙熟, 另起爐灶炒香醬汁然後加入 冬菇燴至入味。
清洗切細浸水,滾水燙熟, 另起爐灶炒香醬汁然後加入 腐竹燴至入味。
2.蘿蔔
3.豬皮 清洗切細塊浸水,滾水燙 熟,另起爐灶炒香醬汁然後 加入豬皮燴至入味。
1.盤菜醬汁 蒜蓉,南乳,五香粉,生抽, 蠔油,米酒,甜魚露,片糖, 鹽。
先去皮,切角,滾水燙熟, 另起爐灶炒香醬汁然後加入 蘿白燴至軟身。
圍村的灶爐是靠燒木燒竹來生火煮食
頁二
「回收不等於收買佬!」 元朗工業邨內的循環經濟革命 位於元朗工業邨的Mil Mill(喵坊)紙漿廠,門口空地前 擺放著一袋袋俗稱「太空袋」的白色大帆布袋,內裡放滿 帶有泥黃色且有點濕度的「燕麥」,這就是喵坊回收本地 紙包盒飲品後,在廠房通過水力攪拌機器,把紙包盒內的 紙張跟塑膠膜和鋁箔膜分離後抽取的纖維,變成造紙的原 材料 ——「紙漿」。 記者:張靖雯
攝影:陳嘉豪、張才生
喵坊創辦人兼營運總裁葉文琪(Harold),身穿格仔恤衫,一派書生 氣質,跟一般「廠佬」的粗獷形象完全迴異。Harold原來是商界出身,創 辦喵坊母公司機密文件回收處理公司(SSID)之前,當過牛奶公司的品 牌經理,和影印紙龍頭品牌「Double A」的香港區域總經理,可謂是一人 之下萬人之上。然而影印紙市場發展穩定,讓天性怕悶的Harold,毅然接
喵坊創辦人兼營運總裁葉文琪(Harold)(張才生 攝)
利用回收的書紙製造的再生廁紙(陳嘉豪 攝)
受了本地富商挖角將其家族回收業務上市的挑戰。雖然最後沒當上上市 公司的行政總裁,卻意外開啟了Harold新的「紙」事業,就是商業機密文 件回收服務。
品牌管理 經營回收形象
能把問題解決了,問題是這是否符合『環保』初衷?」另外,他亦刻意帶起標
回收業一向給人骯髒、「下欄」的形象。當年加盟的家族企業,單純透過回
榜「無添加熒光漂泊劑」的討論。「很多人誤會這代表產品不含熒光漂泊劑,
收和打紮廢紙出口獲利,沒甚麼高附加值技術可言。Harold認為當時商業回收
其實在歐盟的標準下,只要紙品在生產過程當中不添加,以及化驗結果符合其
可套用快遞公司沿用的RFID技術追蹤回收物,更貼身掌握客戶對回收服務的看
含菌量和熒光劑殘留量即代表無添加熒光漂白劑。」但事實上影印紙和其他印
法,提升回收專業的進入門檻。惟意見未有被作風保守的家族企業採納。結束
刷紙本身製造時會添加熒光漂泊劑,雖然在回收再造的過程中可除掉大部分熒
一年的賓主關係後,Harold決定參考以往品牌管理的經驗,先以營銷手法改變
光漂泊劑,但也不是100%。還有關於廁紙層數的討論,原來各國也有不同標
商業用戶者的習慣,改善回收源頭質量,再嚴格管控物流供應鏈,降低運輸成
準,如歐洲一般為兩層,日本為一層,香港為三層。「透過公開產品資訊,讓
本,營運他心目中的專業機密文件回收。「回收其實是一門結合品牌推廣、物
消費者自行選擇,也可因對產品有足夠認識而增加對購買的信心。」
料科學、搖籃到搖籃設計(產品原料在棄置後可化作原料的循環設計)到供應 鏈管理的專業。」Harold語氣堅定地娓娓道來。
回收紙包盒 大財團狹縫中的市場定位
本地製造業斷層 打亂循環經濟生態
外,Harold眼見現時政府回收政策如四電一腦和玻璃回收等紛紛傾向外判於大
問到為何選擇紙包盒作為主打回收物料,除了因為紙包盒飲品一直未能回收
Harold 手中是經過處理的紙漿(陳嘉豪 攝)
Mil Mill再生廁紙的誕生,可追溯到Harold理想中的循環經濟的藍圖,讓廢
財團,威脅中小型回收商的生存空間。但紙包盒因為「無人做」,作為先行者
物生產者可同時成為消費客戶。廢紙回收處理了大量企業和個人產生的廢紙同
就可訂立行內回收標準和網絡,令新競爭者難以進入,才能在回收業穩守一席
時,這些企業和個人消費者可選擇回購由他們生產的廢紙所製造的產品,形成
位。但喵坊剛在去年末投產時遇上辦公室廢紙出口業的寒冬,讓本來靠廢紙出
緊密的循環經濟圈。作為機密文件回收商,當然有想過開設再生造紙廠,開拓
口主業「補貼」紙漿廠前期虧損的如意算盤打不響,逼使Harold以循環經濟思
資源循環的下游。但造紙廠必須達到一定規模和產能才具備經濟效益,佔地也
維解決困境。
必須夠大。「玖龍和理文紙業的國內生產線,動輒產能已過百萬噸,單是與喵 坊合作生產廁紙的越南廠房,佔地已幾十萬呎,還沒計入能源和環保排污控制
消費源頭 帶動循環經濟
的投放。在寸金尺土的香港幾乎不可能。另外紙成品(如紙皮箱)也因香港輕
雖然喵坊的循環經濟概念受到不少商家和重視環保的消費者注目,但Harold
工業幾近息微,只能出口去大陸,成本也不划算。相反紙漿廠規模比較小,且
的長遠願景為建立一個完善的資源循環供應鏈平台,商界生產的廢物最終可再
紙漿也方便外銷到廣東一帶的紙箱廠,算是多一條出路。」
次成為他們的生產原材料。看似容易,但當中困難重重。「跟大企業談廢紙回 收的同時,要求他們購買再生紙品產品,則需通過層層繁瑣的企業內部採購程
行業寒冬推動循環經濟 輸入跟產出量要「齊上齊落」
序。如果成功打通一家大企業內部在溝通上的任督二脈,則可循環套用此商業
去年第三季起,亞洲各地因需求大減而拒絕入口辦公室廢紙,幾經波折下
模式在其他蠢蠢欲試的大企業身上,造成一股風氣。理想是紙包盒生產商可指
Harold和合夥人找到越南廠商願意以「廢紙換廁紙」。 再生廁紙的原料本為辦公
定採購以紙包盒回收得來的紙漿,應用於他們貨品的物流包裝紙盒上,實現真
室廢紙,Harold向廠方供應一百噸從機密文件業務回收得來的廢紙,廠方便會生
正close loop(密封式)資源循環。」整個循環經濟的概念,前提是消費者也必
產出約六十五噸的廁紙讓喵坊收購。「當然紙廠會按產品質量混合非自家回收的
須主動購買再生資源生產的產品,才有循環的效果。「所以入來元朗就記得來
廢紙,但能夠做到輸入和產出的數字對得上(65%乃纖維獲取比例),已算符合
喵坊買再生廁紙當手信!」Harold半開玩笑道。
循環經濟的定義了。」 訪問結束前問Harold有甚麼寄語讀者,Harold沉思數秒後,叮嚀緊記乾淨回
透過討論 讓產品標準透明化 有別於一般商家喜把自家產品「隱惡揚善」的推廣手法。Harold把再生紙巾 產品的標準,刻意放上社交媒體公開討論。「我們坦白承認再生紙巾的質感確 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有用類似方法造紙(張才生 攝)
實沒有原木漿那麼柔滑和堅韌,顏色也沒那麼純白。不是做不來,加化學劑就
鬧市中的環保鬥士—譚伯伯 當下生態危機處處,環保工作迫於眉睫,偶然會成了人們追求時尚或是道德優 越感的工具。但街上存在著一群不起眼的前線環保工作者,日以繼夜做著很多人 不願意做的工作,不是為了追趕潮流,卻為社區的環境衛生立下汗滴功勞。 他們是一群年長的拾荒者,與其說他們為拾荒者,倒不如稱他們為「自僱回收 工人」更貼近事實。因為他們所做的是一份工作 ,有勞動的貢獻,卻沒有最低 工資、勞保、有薪假期,甚至不被社會認同。 元朗教育路千色廣場旁邊的譚伯伯正是這群自僱工的資深一員。入行十多年, 每天朝十晚十,收集附近商舖棄置的紙箱,再把紙箱鎅開成平面紙皮紮好,用手 推車推去回收舖販賣,換來一公斤紙皮三毫子的回報,每天三轉車賣約二百多公 斤紙皮,全年無休(農曆年前後的九天和下雨天除外)。一年下來,就為社區清 走了約七十公噸廢紙,辛勞的工作只換來月入二千元。 八十四歲的譚伯伯為何會做拾荒者(自僱工)呢?「之前在將軍澳堆填區做雜 工,堆填區爆滿後冇得做(記者按:此堆填區現未關閉,但於2016年起,只收建
收,但必須認清回收並不能解決資源浪費的問題,源頭減廢才是正道。這番說 話出自回收商口中,倍感諷刺。 喵坊FB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milmill.recycle/
記者:譚秀貞 攝影:張才生
築廢料)。其他工唔請咁老㗎,餐廳收銀呀、看公廁呀都請人,但我哋年紀買唔 到勞工保險,有咩事老細孭唔起㗎。」伯伯假日也不放假,他說:「我當(這工 作)係寄託,24小時去得邊啫?喺屋企又咪坐!」元朗有教會為長者提供免費午 餐,伯伯沒有去,因為一不在場,紙皮會被同行執清。 伯伯的腿不好,推著幾十公斤的紙皮車,極為吃力,而且載紙皮後車身很重,過馬 路不時反車。問及為何不減省工作,多點運動和養生,他卻表示無能為力:「能夠轉 變環境梗係好啦,到唔到你改變得㗎?」伯伯本身有三名子女,但選擇獨居,何不退 休享子女福?「佢哋(子女)都叫我唔好做,何必啫?我都未盡(仍活著)。」 除了自身的難處,執紙皮也面對不少困難,譚伯伯試過被人偷車,共失去四部車, 損失約六百元;行業本身收入少,加上同行眾多,難免有搶「生意」的情況出現。去 年底有媒體報道,指政府擬透過向回收及出口紙皮的承辦商招標時,保證前線拾荒者 可獲一元一公斤紙皮,當中由政府作出補貼。我們就此去信環保署查詢,回覆沒有提 及政府補貼,只談到承辦商及其合作伙伴(如回收舖)須向前線回收人員「提高經濟 誘因」,期望於今年年中實施。
綁好啲,不要反車啊!
工作雖困難,但苦中有樂:有次一個年輕人見伯伯的車仔殘舊,給了他五百元買 新車;又不時有學生前來協助鎅紙皮;食肆有賣剩但完好的飯盒,也會送給伯伯。前 年一個寒冬下午,亦有一位好心的女士買給他一杯熱咖啡。 這工作相信無人羨慕,但伯伯深知沒有他們「肯定唔掂」。「啲紙滿街都係,你 朝早去(教育路)麥當勞後巷睇下,堆滿紙箱。無我哋執,政府點執得哂?堆填區 都爆滿啦。外國呢,係咁斬幾多樹呀,佢哋都知唔回收點掂呀?」一個關懷自僱回 收長者工的志願組織「拾平台」做過研究,發現這群長者承擔起全港至少20%的紙 皮回收量。 而在2017年,香港曾出現廢紙圍城的景象。當時中國大陸把進口廢物的衛生標準 提高,香港回收商一時未能配合,又得不到廢物出口批文,於是暫不收紙皮,執紙皮 的公公婆婆要突然停工,於是垃圾圍城。
終於把一車紙箱推到住所樓下的窄巷暫放,明天一早推去販賣,先休息了,又一天
香港回收業正苟延殘喘,各類廢物回收價暴跌,而全港現時剩下的3個堆填區面 臨飽和。垃圾隱患堪憂,長者環保工人又不被政府和社會重視,市民唯有自行探討, 如何在社區層面思考和探索可持續生活之道。
馬路的路面呈「龜背形」(伯伯用語),兩側低下中間拱起,幾十 公斤的手推車配合蹣跚的步履,考驗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