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
油塘戲院的變遷
P.3
油説:街坊故事
區議會快訊
P.4
工人組織特約專欄
六月
椰汁糕食譜
第四期
編輯 / 楊雅怡 校對 / 陳威諾、唐安怡 設計排版 / 張禮皓、柯曉楠
文 / 油長、陳塵止 攝 / 法螺話、花見 「油」樂場的規劃與現況
你我他的「油」樂場
遊樂場的展望與將來
兒童遊樂場可以統稱作專為幼童而設的遊玩空間,部分 包括低齡幼童的遊玩設施。根據香港規劃署的規劃指引, 每 5000 人就必須規劃 400 平方米的空間成兒童遊樂 「每 場」。以 2016 年香港中期人口統計數據來推算,現時油 塘的總人口高達八萬四千人,油塘的兒童理應可以享有 多達 16 個標準籃球場的遊樂場空間。然而,在大家身處 的油塘,又能否找到相應的空間?
一個風光明媚的下午,本報記者走訪油塘各個遊樂場。 在大本型的空中花園,小學生彼得(化名)正在遊玩着 大型波浪遊樂設施。「這個設施為何吸引你?」他回答 道:「好玩,這個設施比我屋苑樓下的公園更好玩,有 着𣎴同的高低起伏。相反樓下的太幼稚了,玩了兩三次 便想離開。」「平日會有多少時間逗留在這些遊樂場?」 他表示每天都有一兩個小時在外面遊玩,𣎴過主要都會 到大本型這裏。接著,記者走到鯉魚門邨的遊樂場,看 到有一群剛放學的小學生圍在一起,玩着電話遊戲,他 們正玩得火熱,因此記者不便上前傾談打擾他們玩樂。
綜觀香港遊樂場的發展,不少遊樂場用地其實已經開始 進入翻新和重塑的階段,逐漸重視市民的意見。過去, 兒童遊樂場的設計往往都是由大人規劃。因此,現在的 兒童遊樂場只是大人想像中的兒童樂園,以大人的角度 滿足兒童的需要。色彩繽紛和安全的遊樂設施是現今兒 童遊樂場的主要配置,每一個兒童遊樂場的設計都一式 一樣,以「倒模式」的方法興建。這忽略使用者的想法, 也漠視了小朋友真正的需求。
本報記者走訪遍佈於油塘各處的兒童遊樂場及設備,視 察空間現時的狀態和使用情況。油塘現有的兒童遊樂空 間主要設置於屋邨和屋苑之間,多由房屋署管理。其次 有兩個大型的康文署遊樂場,分別位於油塘道以及三家 村,另外還有一個私營空間設置於大本型的空中花園。 區內大大小小遊樂場數十個,實際上大部分的遊樂場並 不如想像般簡陋。無奈小部分的場地設計過份簡單,只 配備了一兩項設施,甚至有一個場地僅鋪設軟墊,實質 為一片空地。
越刺激的遊樂設施,越受小朋友青睞,故此傳統遊樂場 便成為了他們的樂園,可惜這種特色正逐漸消失。昔日 未幾,陳太(化名)帶女兒來遊樂場遊玩。「為何會來 的金屬滑梯、氹氹轉、馬騮架、鞦韆等童年回憶,固然 這個遊樂場 ( 鯉魚門邨 ) 玩?」她表示每天都會抽空帶女 令人回味,但亦有導致兒童受傷的風險。因此兒童遊樂 兒在遊樂場遊玩,並沒有指定到哪一個,而今天只不過 場的設計以安全及便於管理為先,漸漸不再考慮兒童的 是碰巧經過這裏。她語重心長地説,「其實油塘內的遊 感受。以香港公園的長滑梯為例,在過去一次的維修中, 樂場設施都大同小異,都是清一色的矮滑梯加上一式一 曾一度把幾代人的回憶拆除;幸得居民力保,才得以重 樣的搖搖車,唯獨這裏有鞦韆。假如平日想要玩一會兒, 建。不過在近年的遊樂場規劃中,小朋友的聲音漸漸獲 都要排隊等候一段時間。」雖然當時未到放學時間,但 得重視,設施選擇亦開始考慮小朋友的感受,如屯門公 油塘現時的規劃已有𣎴少空間被劃為遊樂場,部分地方 這個遊樂場已經人頭湧湧,不少家長都帶子女在附近等 園共融遊樂場著重各種感官體驗,設置了彈床、嬉水設 因受限於地理發展而被結合成「綜合休憩用地」,但這 候玩鞦韆。 施、沙檯、繩網等較少有的設施,志在提升他們的興趣 些遊樂空間存在著不少問題。在空間分佈上,油塘的兒 和有助其身心發展。在不久的將來,相信佈滿笑聲的兒 童遊樂場平均分佈於各大屋苑之間,在任意一個住宅範 最後,在一個較為僻靜的遊樂場,陳婆婆(化名)默默 童樂園有望逐漸回到大家身邊。 圍內走一圈,就已經可以看到一個或以上遊樂場的蹤影。 地待著。當記者問及:「為甚麼會坐在這裏?」她説, 然而,這類的屋苑兒童遊樂場大多設置於屋苑的角落, 屋苑一般的長櫈根本不足夠,她唯有走遠一點,到一個 學童每天留在遊樂場的時間有限,這些地方會在他們上 且使用率不高,甚至已經日久失修。就使用率而言,家 沒甚麼人的地方才能靜靜地坐下。「平日會在這裡逗留 學時閑置。兒童遊樂場能否有其他的用途?資源分配角 長和兒童普遍會選用開放並位於屋苑正中央的遊樂場。 多久?」她説,屋苑樓下的遊樂場在放學後會比較多人, 度而言,也許相關的空間應分給不同居民使用。為此, 開放的設計方便小朋友聚腳、相約其他小朋友會面和玩 她也不想阻礙孩童遊玩。反之在這裏,她可以坐整個下 「共融遊樂場」的概念隨之而生。設施不再侷限於兒童, 耍,同時亦方便家長看顧他們,因此較理想的兒童遊樂 午,直至太陽落下才離開。其實除了陳婆婆所在的遊樂 而是可以滿足不同人士所需,不同年齡、能力、需要的 場多採用開放式設計。 場之外,其他公園或遊樂場亦能看到長者的蹤影,是否 人都能夠靈活使用。近年,一些地區項目和規劃也隱約 代表油塘的休憩空間未能滿足市民需要? 體現到這種理念,例如灣仔茂蘿街 7 號的「敢動換樂— 歇腳遊玩場」展覽、荃灣二陂坊遊樂場的翻新重建等。 當其他地區的遊樂場開始轉變,難道油塘社區只能默默 地期待?事實上,我們可以主動活化遊樂場,不少社區 組織都致力於此。他們會使用遊樂場來舉辦活動,例如 兒童遊樂場考察團,為閑置的遊樂場注入活力,讓微小 的休憩用地可以真正融入社區。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油」樂的三五成群 油塘眾多兒童遊樂設施雜亂而散遍各邨,某些在角落或 較簡陋的兒童設施丟空,吸引了聚賭人士及街童「乘虛 而入」,他們佔用場地令兒童更加對這些遊樂園區卻步, 造成社區壞分子的溫床。聚賭人士及街童在油塘區內佔 用兒童遊樂設施的情況,更堪稱全港數一數二,他們的 足跡亦在各大報紙有跡可尋。 油塘邨華塘樓附近一帶有不少兒童遊樂設施,唯獨聚集 的卻是一群中年人及長者。《蘋果日報》在兩年前曾以 「賭徒聚集道友睇水圍毆年輕街坊 油塘屋邨淪三不管地 帶」為題,指出油塘區內非法聚賭之嚴重。到了晚上時 分,部份俗稱「街童」的不良少年亦會佔用油塘的公園 及遊樂園區嬉戲,甚至會飲用酒精飲品。一年前曾經有 一男一女在油塘的公園範圍內突然暈倒,經警方調查後 發現可能曾吸食毒品。
訂閱計劃將以郵寄方式把《集油》送到府上,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油塘人齊齊關心油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