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04-05日大乘庄严经论

Page 1

《⼤乘庄严经论》 2021年11⽉04-05⽇

北印喜玛偕尔邦 达兰萨拉·寝宫

慈尊弥勒菩萨造论 者藏语讲授 蒋扬仁钦博⼠同声传译 格赖却英记录整理

说法前开⽰

今天针对的说法对象是俄罗斯的佛教徒,佛陀曾经预言过:“我的教法会从北方 传至北方。”的确现实也是如此,那烂陀佛教大学将佛法如日中天兴盛之后传到了藏 地,再由藏地传到了蒙地,真的也是符合佛陀所说的预言。 过去的几百年间,在亚洲除了有佛教外更有那烂陀佛教大学的一个完整的传承, 不仅有这个传承更是以推论为主所建立的教义,并且这个教义所强调的不是信仰而是 逻辑推论的一个观察和分析。其依据就是无著兄弟、龙树父子等,尤其是中观见解上 最主要的依据就是龙树父子的著作,如果我们要了解这些广大的大教典的内容就必须


要搭配着量学的逻辑,这也是为什么藏传佛教里面提倡学习五部大论的原因。《俱 舍》和《戒论》跟我们讲到该如何行持的行为这方面的内容,可是就以哲学而言最主 要是般若和中观这两者,为了能够好好的学习所以再搭配着量学,如同西藏人怎么去 学习佛教般蒙古的佛教徒你们也是这么学习大教典的,而且你们也是非常认真的在学 习。 我小时候所看到的大多的果芒寺的格西几乎都是来自蒙古的,而且在甘丹和色拉 也有少数来自蒙古的格西。在果芒寺大部分的格西都是蒙古人,以我个人来讲从小起 跟我讲解大教典尤其是辩论的主要指导老师就是莫珠措涅,他是来自内蒙阿坝这个地 方。总之那时候西藏果芒寺顶尖的格西几乎都是来自蒙古,几乎可以说有这种的周遍 性,可见从藏地把佛法传到了蒙地,我们由此可以知道在蒙地以闻思修的方式广大学 习大教典的传统确实已经建立。虽然我们现在遇到许多的灾难和困境,在这个过程当 中我们遇到很多的挫折、障碍,可是近期有许多蒙古的出家人来到南印度,所以在果 芒寺里面有很多的蒙古出家人。 整体而言佛法尤其是梵文语系的佛法传承是由藏传佛教和蒙地的佛教徒去延续 的,虽然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一些人称藏传佛教为喇嘛教,可是客观人透过观察他们发 现藏传佛教是一个以逻辑推论为主的传统,这几乎是属于世界公认的一个客观现象, 所以藏传佛教其实就是延续无有污垢的那烂陀寺的完整学习体系、完整的传承。 像是缅甸和泰国等地,虽然他们持戒非常的清净、非常的严谨,建立了佛法的基 础,可是他们却缺乏量学这方面的关注和学习,但是那烂陀佛教大学却是非常注重量 学的学习,因此藏传佛教徒非常重视大教典的学习,这也是来到印度之后我们必须要 在南印度建立大寺院的原因,到目前为止这些大寺院的表现也非常好! 今天有这样一个机会为俄罗斯的佛教徒讲解佛法我真的非常高兴,目前有几千位 蒙古的出家人正在印度学习,以前我去蒙地的时候曾经跟蒙古甘丹寺的方丈交流过, 那时候你们蒙古的僧侣们以洪亮的声音供养着曼达拉,那时候我在悲喜交加的一种非 常强烈的情绪下也留下了眼泪,希望这一批上千位蒙古出家人能够让原本蒙族所拥有 的佛法能够再次的兴盛。因为俄罗斯的共产党导致了俄罗斯里面没有佛法,可是当我 去蒙地的时候我看到了当地佛教徒的表现,你们的信心非常的坚定无有动摇,那时候 我就呼吁甘丹寺的蒙古方丈说:“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大教典,一定要创造学习大教 典的机会,这个极为重要!”那时候我提出这样一个观点。 今天要传授的讲义是《大乘庄严经论》,你们希望我为你们传授《大乘庄严经 论》,如同刚刚说的无著兄弟的著作像是《瑜伽师地论》、《慈氏无论》,《慈氏无 论》里面最主要的是《现观庄严论》和《大乘庄严经论》这两部论著。 《现观庄严论》以我来讲从小要背诵,大概七八岁的时候我就必须要背诵《现观 庄严论》,并且是每一天都要背,在林仁波切的座前我要考试,而且我还要背诵《入 中论》,《现观庄严论》和《入中论》是我从小每天都要背诵的内容,就像每日的功 课一样。 那时候我也不懂这两部论著的要义,但是慢慢透过学习知道两部论著的内容之 后,我感觉到这两部论著真的是非常重要的要去学习的内容,这两部论著总摄了导师 世尊《般若经》的所有要义,整理并且融汇《般若经》的概要,真的非常不可思议!


就中观而言,《中论》和《入中论》真的非常重要。我与科学家也反复地进行非 常认真和严肃的交流,当我们在交流的时候会谈到有关心理学的内容,这些科学家们 非常的欢喜,深感兴趣。我跟他们提及心理学的内容就是来自般若和中观,也就是 《现观庄严论》和《中论》(或《入中论》)的内容,由此可知这是让科学家会感兴 趣的内容。 在今天的这个世界里藏传佛教的确已经到达了一个高度,普遍的世人不会觉得藏 传佛教只是一个做法会的传统或一个敲鼓摇铃的传统而已,而是会透过大教典的学习 以逻辑的方式为大家讲解的一个传统,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在强调大教典的学习非常 重要的原因。 哪怕是佛亲自所说的教言,也应该区分为哪一些是如言可取、哪一些并非如言可 取,应该以逻辑分析为主才对。佛自己都说:“比丘与智者,当善观我语,如炼截磨 金,信受非为敬。”佛对我们说的这个教诲真的非常重要,从此可知藏传佛教的确是 以逻辑推论、分析为主的传统。大蒙古帝国所拥有的信仰就是我们藏人所拥有的信 仰,也是在这个逻辑推论的传统下我们将此信仰流传到蒙族,包括在俄罗斯管辖下的 许多蒙族地区。 过去有人说藏传佛教是一种迷信、西藏的佛教是一种迷信,可是现在许多西方的 学者、知识分子尤其是科学家们几乎不会从他们的口中听到藏传佛教是迷信的说法。 如是稀有珍贵并且能够以量学逻辑推论的方式而建立的这个完整的教义,过去在你们 蒙地已经衰退了,现在你们蒙古的佛教徒有机会能够将其恢复、兴盛。如同刚刚所说 的,目前在印度有上千位蒙古僧人正在学习大教典,我们藏族和蒙族的佛教徒一起努 力,让世界的这个珍宝、引以为傲的这个文化瑰宝大放光明,这是我们的责任。 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你有没有宗教信仰,无论你是不是佛教徒,我们都需要心灵 的宁静,在内心宁静这一块的建设和贡献上,我们的教义的确可以提供相关的丰富资 讯来帮助世人们建立内在的平静,所以希望你们好好的去学习大教典的内容。 在西藏里我们的祖先恰巴确吉森给以及他的心子创造了特殊的辩论语言,这种独 特的辩论语言除了在藏地兴盛以外也流传到蒙地。小时候在三大寺祈祷大法会的格西 考试时,我看到一些蒙古的出家人,虽然他们的口音很奇怪让我听不太懂,我在拉然 巴格西辩论考试的时候,尤其是在哲蚌的时候,我看到我的两位老师林仁波切和赤江 仁波切在听蒙古人在辩论的时候好像有一点吃力,因为他们的口音有点难理解,总言 之我要讲的是在过去的这段期间确实有许多顶尖的蒙古学者陆陆续续的出现,而且在 晚上辩论有关《俱舍》和《戒论》的时候几乎都是蒙古的格西,我们可以看到有一连 串的蒙古格西准备好要去辩论有关《俱舍》和《戒论》的内容。 虽然我们藏地和蒙地在某段期间遇到了很多的挫折和困难,但今天却是一个良 机,因为这世界越来越多人对心灵宁静的建设上深感兴趣,这时候我们就要好好利用 祖先给予我们的这个文化瑰宝来帮助他们,提供给他们相关的丰富资讯,为此我们必 须要努力的学习,我想呼吁你们的就是好好努力的去学习大教典。 《大乘庄严经论》没有办法在这两天当中讲完,我就图个好缘起开个头。平常会 有这么一个说法,《般若经》的一个广大的解释是由《现观庄严论》来做总结,《大 乘庄严经论》这里也说到皈依发心,为了能够成办自、他二利而说到六度的修行。


《大乘庄严经论》的教授传承是来自库努喇嘛仁波切,也从仁增旦巴那里也获得了十 三部教授传承,在这十三部大教典里面也有这部《大乘庄严经论》。

论⽂解释 ⼤乘庄严经论·缘起品 ⽆着菩萨造 ⼤唐天竺三藏波罗颇蜜多罗译

藏译的经论里面,因为表示译文都是有依据的所以都会写“梵文曰”,这是当时 候西藏的国王定下的翻译制度个规范,为了代表其法源是清净的。

顶礼诸佛菩萨

偈曰: 义智作诸义,⾔句皆⽆垢,救济苦众⽣,慈悲为性故。 巧说⽅便法,所谓最上乘,为发⼤⼼者,略以五义现。

释曰:庄严⼤乘经论,谁能庄严?答:义智能庄严。 问:义智云何庄严?答:开作诸义。 问:以何开作?答:以⾔及句。 问:以何等⾔?以何等句?答:以⽆垢⾔、以⽆垢句。⽆垢⾔者,谓能⾄涅盘 城。⽆垢句者,谓字句相应。若离⽆垢⾔句,则于诸义不能开晓。 问:以何义故庄严?答:为救济苦众⽣故。 问:众⽣⾃苦,何因救济?答:为菩萨者⼤悲为体,⽣怜愍故。 问:若救他苦,庄严何法?答:庄严如来巧说⽅便法。 问:何等⽅便法?答:所谓最上乘。


问:为谁故庄严?答:为发⼤乘⼼者。 问:以⼏义庄严?答:略以五义⽰现。 问:何者五义?偈曰:

譬如⾦成器,譬如花正敷,譬如食美膳,譬如解⽂字, 譬如开宝箧,是各得欢喜;五义法庄严,欢喜亦如是。

释曰:此中五譬,即譬彼五义庄严。如其次第,能令发⼤⼼者信向故、受教故、 思惟故、修习故、证得故。 问:其义云何?答:⾦成譬,为令信向,转彼⼼故。华敷譬,为令受教,开⽰彼 故。食膳譬,为令思惟,得法味故。解⽂譬,为令修习,更不思故。开箧譬,为令证 得真实菩提分宝,⾃觉证故。由此五义分别⼤乘,能令彼⼈得⽣爱乐。 问:若彼法⾃性功德具⾜,何义更须庄严为?答此问,偈曰:

譬如庄美质,临镜⽣胜喜,妙法庄严已,得喜更第⼀。

释曰:譬如美质加庄像现在于镜,则⽣胜喜。何以故?为有悦故。菩萨亦尔,庄 严妙法义入⾃⼼,则⽣胜喜。何以故?为有问故。 问:彼法有何功德须此庄严,强欲令他恭敬信受耶?偈曰:


譬如饮药苦,病差则为乐;住⽂及解义,苦乐亦如是。 譬如难事王,因事得威⼒;如是难解义,因解得法财。

“如是难解义”这个非常深奥难解的道次第只能透过学习才能够了解,光 是仅凭信仰是无法了解的,在此也说到学习大教典的重要性。如同刚刚说的我 从小起就要背诵《现观庄严论》和《入中论》,那时候是被迫的要去背诵,可 是透过学习慢慢的我了解到其中的内涵,会想要拨出时间更深入的去学习其中 的奥义,让我的内心会更加的满足、会更有自信。 又如同《入中论》所说的:“如是慧光放光明,遍达三有本无生,如观掌 中庵摩勒,由名言谛入灭定。虽常具足灭定心,然恒悲念苦众生,此上复能以 慧力,胜过声闻及独觉。世俗真实广白翼,鹅王引导众生鹅,复承善力风云 势,飞度诸佛德海岸。”这个《入中论》的偈颂是我每天都会去念诵和思维的 内容。 《入中论》在一开始的时候也说到:“若谓自相因缘生,谤彼即坏诸法 故。”在此说到了如何破除自性这方面的论述,讲得非常好。从小我就要背诵 《现观庄严论》和《入中论》,也要学习宗大师写的《辩了不了义善说藏 论》、《善显密义疏》,尤其是学习了月称菩萨写的《入中论自释》之后对我 们的帮助真的很大。

譬如⻅⽣宝,不别则不爱;如是闻妙法,不觉亦不喜。

释曰:此三偈次第显⽰妙法有三功德,⼀显断障因功德、⼆显⾃在因功 德、三显妙喜因功德。 问:此义云何?答:如饮苦药,初时则苦,以难服故;后时则乐,以病差 故。此法亦尔,住⽂时苦,味难得故;解义时乐,障病破故。如事严王,初时 则苦,难得意故;后时则乐,与威⼒故。此法亦尔,思惟时苦,深难解故;思 度时乐,⻓圣财故。如⻅⽣宝,未别时则不爱,谓⽆⽤故;识别时则深重,知 有⽤故。此法亦尔,修⾏时则不喜,谓空⽆⽤故;修度时则深悦,知有⼤⽤ 故。缘起品究竟。

如果我们没有特别花时间去学习大教典的话自然就不会了解,不了解的话 就不会去看,不去看的话就不爱。


⼤乘庄严经论·成宗品

释曰:有⼈疑此⼤乘非佛所说,云何有此功德可得?我今决彼疑⽹,成立 ⼤乘真是佛说。 偈曰: 不记亦同⾏,不⾏亦成就,体、非体、能治、⽂异八因成。 诸佛三因缘,现⻅亦护法,如来智⽆碍,舍者不应尔。

有一些人会说我们不需要大教典,或者大教典太难而放弃,绝对不要这么 做,要好好学习这很重要!

问答交流

问:佛说僧团是佛法能够存在与否的必要条件,如何提升佛教区域的僧侣 人数?我们要怎么做? 答:过去在藏地,有一些寺院是透过扩建僧房来提升僧侣的人数,这是一 种过时的作为。我觉得真正的主因来自于要有更多的人认清佛法的教义,从佛 法教义获得利益,学习大教典由此获得利益的人越多,我觉得僧侣的人数自然 就会提升。 以印度来讲,像是色拉、甘丹、哲蚌这三大寺而言,比起以前我们的人数 更多。在藏地虽然以高压的手段压制着僧侣的生活,可是在偏僻的地方仍然坚 持守戒私下学习般若和中观的人听说还是有的,而且听说蒙地也是如此。 我觉得其主因就是不要再将佛法的传统视为是一种只会做法会、只会祈愿 回向或发愿的一种传统,应该把佛法传统视为是一种可以被逻辑推论让自己认 清人生幸福为何的传统,透过佛法传统的一个正确的认知获得利益的人越多的 时候,我相信就会有越多的人想要真心的出家,就会提升僧侣的人数。 出家的这些僧人们,在持戒的同时也应该好好的学习般若和中观等大教 典,在自己的寺院里面也是透过大教典的学习将来进入到现代社会的时候,我 们才可以搭配着量学的一个逻辑分析为一般的世人讲解,让世人在教育的认知 上能够有一个更健全的认知,我们有办法对此做出贡献。 所以我最近一直在说,佛法尤其是藏传佛教所说的心理学的内容,应该将 这个心理学的内容列入现代教育的学习当中,因为这一套心理学的内容非常的


深奥、丰富、完整和博大精深,是我们应该要去学习的课程。我们在学习大教 典的时候,搭配着辩论的方式去进行分析、观察,这个传统很重要!

问:为什么业力不会被细微无常所影响?为何产生业力的因素并不是毁灭 业力的因素?相反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何业力会变得越来越强大?是否还有 其他现象是不受细微无常的影响? 答:这个问题就是因为你不了解大教典的内容才会提出的,如果直率的说 就是有点愚痴的问题。 恶业如果没有透过忏悔是不会净除的,不造的话就不会相遇,已造的恶业 可以透过忏悔的方式净除,所以我们从业果慢慢的学习至如何发心,在这个过 程当中我们所得到的资讯会让我们过去所造的善业变得越来越强大,这是我们 可以用自己的经验来印证的。 以我个人来讲,过去觉得菩提心很好但离我的距离很远,可是今天我一早 醒来的时候就会马上回向为能成就自他利我要生起菩提心,而且在佛像的面前 今天我也念诵了这句偈颂文:“若不以自乐,真实换他苦,非仅不成佛,生死 亦无乐。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我观想佛像 亲自这么跟我说,以这个方式来思维菩提心。因为每一天都在修练菩提心的关 系,所以我内心菩提心的力量变得越来越强大,所以业是可以增长广大的,我 们可以印证这一点。 以邪见来讲,它所造的恶业没有真实的基础,最多只是靠一个串习力而 已。可是善业有一个好处,它是有真相为依据的,透过福报和智慧这两者资粮 的结合,可以让我们的内心越来越符合真相的同时,越深信善业所带来的力 量。 而且菩提心和空正见是一个让你修练得越久,你内心越有自信、越加欢喜 的不共的法门,就像我刚刚引用《入中论》的偈颂文“如是慧光放光明,遍达 三有本无生”。而且透过这样一个长时间的坚持,慢慢的你会越来越相信解脱 是存在的,我在解脱之道的这条路上走得是有意义的,这一股自信心会变得越 来越强烈,由此而去体会到法味所带来的甘露的这个甜味,也是因此越学越欢 喜。 这绝不是中国共产党所宣扬和强调的迷信,如果是迷信的话就没什么好思 维的了,它只是凭着这股信仰的力量而已,它没有真相的依据。可是藏传佛教 绝非如此,它有真相为依据,也是因为有真相的依据,所以无论我们再怎么分 析观察,我们内心对此的一个决定、定解会越加强烈。 无常是每一刹那都在坏灭的意思,哪怕是每一刹那都在坏灭当中,可是这 个心识的续流是仍然存在的,会随着每一刹那坏灭的转变,搭配着我们长时间 坚持的修练,会让我们心续上的证量越来越强大,就会获得像《心经》所说的 “嘎代 嘎代 巴日嘎代 巴日桑嘎代 播谛梭哈”,也就资粮道、加行道、见道、 修道、无学道。就以加行道而言,我现在有一股很强大的感受,就是我应该可


以获得加行道的一个感受,由此让自己获得初地一直到十地的果位,会看到我 们将来要走的道路仿佛就握在我们的手掌当中,所以对我们而言五道十地不再 只是一种文字上的描述,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可以成办的目标。

问:最近您提到身为您的弟子应该要修练一切瑜伽之发心,能否请您给予 我们更多这种修行的细节? 答:我现在为你们传授一次一切瑜伽之发心,明天也会再为你们传授一 次,在这个一切瑜伽发心的修行里面包含了一个方便与深见行的修练。“如是 慧光放光明,遍达三有本无生,如观掌中庵摩勒,由名言谛入灭定。虽常具足 灭定心,然恒悲念苦众生,此上复能以慧力,胜过声闻及独觉。世俗真实广白 翼,鹅王引导众生鹅,复承善力风云势,飞度诸佛德海岸。”在此也说到一切 瑜伽之发心。 首先我们先思维菩提心,烦恼的根本之一就是爱我执——比起他人更爱自 己的执著,比起他人更爱自己的执著为什么会产生呢?再仔细往更深入去想的 话那就跟自性有的真实执著有关!既然没有任何一法是以自己的力量而形成自 己的属性,所以自性有本身是不被成立的,这就代表爱我执是没有基础的,而 且舍弃所有人的利益只想自己的利益其实是一个非常短视的作为。 如果打从心里面的容纳一切有情众生,也唯有具有这种远见的心力下,才 有办法广大地去成办成佛的福报资粮,因此菩提心代表鹅王的一个翅膀,而了 解深奥真相的空正见代表鹅王的另一个翅膀,所以“世俗真实广白翼,鹅王引 导众生鹅,复承善力风云势,飞度诸佛德海岸。” 透过这样一个菩提心和空正见的修练,并且长期的坚持,让我们的内心会 越来越有自信,就是这个世俗的宽广的洁白翅膀和真实为何的空正见的广大洁 白的翅膀,我们真的可以相信佛地是可以成办的,会产生成佛并非遥不可及而 是确实可以获证的相信。

问:观想一切瑜伽之发心之后是否要念咒?这么修行之后我们要如何结束 这个观想呢? 答:一切瑜伽之发心之后不一定需要念咒,最主要是思维菩提心的内容和 思维空正见的内容这才是重点!菩提心和空正见的内容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念 咒虽然好,但是它所带来的效应并不会很大,最主要的是菩提心内容的思维和 空正见内容的思维,在这个基础之上再来念咒的话当然会更加的圆满,这么做 才会更好。 这么修行后我们该如何结束这种观想呢,这不一定要做这种融入次第的结 束动作,密咒金刚乘的仪轨里面虽然说到了这个融入收尾的动作,可是我们就 以显教的思维来做一切瑜伽之发心的观修是不需要做这个收尾动作的。密咒金


刚乘里面说到心识不同粗细的层次,把最细微的光明心转为道用这是密咒金刚 乘所说的内容,尤其是无上密所说的内容。 《宝性论》说:“自性清净体,为诸烦恼垢,客尘所污染。”一切瑜伽发 心的这个月轮和金刚杵是我每天都会无有间断去思维的内容:先思维菩提心, 之后菩提心转为月轮安置在我们的胸部;然后思维空性,将空正见转为金刚杵 竖立在刚刚的月轮上面,这个叫一切瑜伽之发心。 刚刚我想要引用的偈颂是(罗睺罗尊者的):“无可言思般若度,不生不 灭虚空体;各别自证智行境,三世佛母我敬礼。”我们现在所讲的空性并非具 有二相的分别识可言思的,无可言思这个般若空性的内容是不生不灭虚空体 ——即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个空相四门的内容,这是 由个人自己的一个经验去体会和证悟的。各别自证智行境这句话也可以搭配着 密咒金刚乘的一个解读来理解,就是心识区分为粗细不同层次之后由俱生原始 之光明去思维空性。确实在暂时或粗分心识上我们可以说自空,在三转法轮俱 境光明也即俱生原始之光明转为道用的时候,可以搭配着他空的角度来做解 说。 我们现在进行一切瑜伽之发心的观修,在场的各位请观想菩提心,如同刚 刚所说的“若不以自乐,真实换他苦,非仅不成佛,生死亦无乐。所有世间 乐,悉从利他生,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故应除疲厌,驭驾觉心驹,从乐 趋胜乐,智者宁退怯。”寂天论师说到了以自他相换的方式修学菩提心,就是 我们平常说到的三大传承里面的修行加持之传承。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想要离苦得乐的,这是不需要理由的,但痛苦都是来自 于我们把焦点摆在自己的身上,忽略了他人的利益只想自己的利益而产生的, 这种爱我执的依据就是自性有的真实执著。我们今天好不容易有了暇满人身, 也值遇了佛法,尤其是那烂陀佛教大学所流传下来的这个完整的方便和智慧的 修行的传统,我们今天都已经获得了,为了让我们这个暇满人身的工具活得有 意义我要好好的发这一颗菩提心。 这世界上所有的人百分之百的确定他们都是想要离苦得乐的,可是因为大 家都是把焦点摆在自己的身上,所以如同经论里面所说的虽然想要离苦得乐却 把乐因视为仇敌般的摒除了。乐因就是乐于助人、喜于助人的这个快乐的因 缘,因为我们把焦点摆在自己的身上,把它当成苦因而排斥,所以我一直都在 强调我们七十亿人都是一体的,就以离苦得乐的想法而言并没有差异,一切有 情众生在离苦得乐的思想和权利上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的差异,所以愿一切有 情众生具乐及乐因、离苦及苦因,请大家这么思维菩提心。 虽然想离苦得乐,可是我们却采用了最愚蠢的爱我执的方式去离苦得乐, 让自己搞错了苦因为何、乐因为何。为了能够消灭爱我执,一方面我们可以透 过爱他心的殊胜功德来灭除爱我执,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透过空性的思维来去 除, 因为我们觉得我很重要,比起他人我更重要的这个我,仿佛是一个身心背 后操控者的我,但是这个我未曾有过啊,这个我到底在哪里——是我的身?还


是我的心?都不是啊!并且身、心之外也找不到我,虽然我们说仿佛有一个操 控者的我,但他既不是我的身、也不是我的心,并且在身、心之外也没有一个 所谓的我,哪里有这个比起他人更重要的我? 如同《入中论》所说的这样去寻找我在哪里的时候确实是找不到啊,我们 能够做出的总结就是我并不是没有,确实是有的,并没有否认我的存在,我是 存在的,我怎么存在的呢?是依由身、依由心而被认定的一种存在仅此而已, 这叫依由身心而被施设而有。就如同《宝鬘论》里面所说的:“士夫非地水, 非火风及空,非识非一切,何者是士夫?士夫六界合,故非有实有,如是一一 界,合故亦非实。”所以我去寻找之后是找不到的,这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会有这种我的身体、我的表述、我的思想、我的朋友等等这种说法, 但是拥有我的身、拥有我的表述、拥有我的思想的那个我到底在哪里?找不到 啊!大脑不是我,心脏不是我,思想本身也不是我,确实没有这样一种仿佛身 心背后操控者的我,这种拥有者的我确实是不存在的。 但是也不能因为没有这种操控者的我而去否定我,也不是这一回事!我的 确是存在的,有你、我、他,这是不能否定的,那这个我是怎么存在的呢?依 由身体的行为、依由思想的行为、依由思想的行为,而被施设而有认定而有的 一个内容物而已,他只是名(名言通俗的说法)、识(大家在概念上的认定) 施设而有仅此而已,他并非真实客观的从境上以自己的力量而有的我。 也确实是有我的作用,我会造善业,我会造恶业,不能否定有我,有我的 这是事实不能否定,可是我们怎么去认定有我呢?通常我们在有我的观念上会 觉得我是客观的一个存在,仿佛跟主观意识无关,是从境上以自己的力量而有 的一种存在,这一种的有法、这一种的存在法是错误的,这是完全没有过的, 只是单纯的名识施设而有罢了,请大家如此的思维。 我们现在会看到我达赖喇嘛,仿佛会有这种达赖喇嘛可被手指指出来的真 实、客观、具体的存在,但实际上具体的达赖喇嘛到底在哪里,这是找不到 的;同样的,你们观察自己在哪里的话也是找不到的,因此叫做我不可得,万 物不可得,诸法不可得,因为寻找之后都找不到嘛,所以叫做不可得,诸法绝 非像我们平常看法般的这么真实、客观、自主的存在,请思维空性的内容。 正在思维空性的这个智慧转为了五股金刚杵之后,以竖立的方式安置刚刚 由菩提心转为的月轮上面,月轮就在我们胸部心间这里,这个由菩提心所象征 的月轮和由空正见所象征的五股金刚杵这两颗发心叫做一切瑜伽之发心,这是 我们每一天都要去修练的内容,我每一天都要去修练,对我的帮助真的很大。 如果是我的法友的话,希望你们每一天都能够去修练一切瑜伽之发心,我相信 会对你们有所帮助,绝对会有帮助。 尤其是我的蒙古法友们,为了你们能够好好的发菩提心,请你们务必要好 好学习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论》,为了你们能够好好的去思维空性,请你们 要好好学习《中论》和《入中论》,我的蒙古法友们希望你们谨记我上述所说 的内容。虽然做祈祷、发愿、做法会等也很重要,可是比起这些更重要的是我 们内心菩提心和空正见的思维,这才是重中之重的修行。


你刚刚说这么修行之后要如何结束这种观想呢?这个就不需要了,通常我 们做了某个观想之后这种融入和收尾的过程是搭配着密咒金刚乘的,一般来讲 跟密咒金刚乘无关的话是不需要去做融入的次第。“无可言思般若度,不生不 灭虚空体,各别自证智行境,三世佛母我敬礼。”三转法轮说到了俱境光明识 光明,二转法轮说到了空性是境光明,所以我们也可以说二转法轮所说的是自 空,三转法轮所说的是俱生原始之光明,这个了解空性的俱生原始之光明即俱 境光明或识光明要现起的时候,必须先要排除见增得等他缘——依由他空才能 够现起,所以而说他空的这个识光明。刚刚已经为你们传授了一切瑜伽之发 心,希望我的法友们每一天都能够修练!

问:当我们濒临死亡的时候,我们的概念性思维正在消解,我们能够看到 思维的本质,在这本文献里面说这种心态始终是中心,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 爱和慈悲是我们本性的一部分?为什么心的本性会思维是善而不是重心? 答:慈爱是属于粗分的心识,当我们停止八十分别心运转的时候,因为平 常在粗分心识上我们很认真、很专注的去思维菩提心和空正见的缘故,所以在 八十分别心融入的过程当中随着这种专注的牵引力,也就是不随其他思维的干 扰在见——三十三分别心、增——四十分别心、得——七分别心慢慢在停止其 运转的时候,八十分别心完全停止运转的同时,俱生原始之光明最细微的心就 会现起,也是因为随着专注的牵引力会让这个光明心(平常它是属于无记的状 态、中性的状态),会随着修练专注的牵引力在八十分别心停止之后所生起的 俱生原始之光明就不会变成中性或无记的状态,会变成善心,因为他会去缘空 性,随着你之前八十分别心在融入的过程当中专注的牵引力(这个牵引力就有 点类似后座力),让这个本来是属于无记或非善非恶中性的俱生原始之光明转 为道用了解空性。 二转法轮所说的境光明,这是将光明转为道用的基础,也就是空性的认 知;三转法轮所说的这个俱境光明即识光明,指的是了解二转法轮境光明的最 细微的光明心。所以我们在将光明转为道用的时候,一定要搭配着二转法轮和 三转法轮的内容一起思维。虽然这并不是很简单就能够做到的,可是只要长期 去坚持专注修练的话是可以做得到的。 我们每一个人在死亡的过程当中随着自然的规律会停止见增得而现起光 明,平常在思维空性,认知思维的缘故,在粗分心识现起的时候,那时候就随 着专注的一个牵引力、影响力或后座力将之后的光明心转为道用,就可以做得 到。

问:如何在中观的背景之下观修身、受、心、法四念住? 答:三十七道品确实也说到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力、五根、八正 道。首先是身、受、心、法,身念住指的是身的每一刹那的转变,身是苦性


等,这些都是依赖着身的因缘而有的,身本身是随着业和烦恼而有的,由此而 让我们进入到受念住,再思维心念住和法念住。 我们会时常运用自己的感官觉受,五种感官所直接接触的这个五欲会时常 去接触,暂时先停止这种感官觉受的运作,让自己的心往内收摄,这时就会往 受和心这方面去做思维。在观想受和心之后,观想一切的内外法都是以同样的 无有自性的性质而存在的时候叫法念住。在每天思维无常的时候就会想到身念 住和心念住的内容,因为你不去随着感官觉受所转会往内心收摄,自然你的念 住就会针对受和心这方面去做思维。就四念住而言,我不觉得巴利语系的佛教 传承和梵文语系的佛教传承有什么差别,我觉得是一样的。

问:为何发愿、祈求在佛教界里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如何让我们从愿 心转成行心改变我们的世界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的美好? 答:发愿或者做法会念诵的是一些吉祥的偈颂和感恩的偈颂等,这些发愿 文在朗诵的时候希望我们去了解其意、思维其意这才是做法会的目的,做法会 的目的是希望我们的心去思维其意,让我们充满感恩之心或者助他之心,这是 做法会的目的。 如果内心完全没有感受的情况下只是念诵经文的话,那么这跟鹦鹉念诵六 字大明咒没有两样。小时候我在布达拉宫里有一只鹦鹉,它也会念嗡玛尼贝美 吽,但它不知道六字大明咒所要表达的内容是什么,它只会模仿或重复这样一 个音律而已。 我们在做法会时应该边朗诵经文的时候边思维其意,以闻思修的方式去了 解经文所要表述的内容,如此才有办法在念发愿文的时候边朗诵、边思维其 意,让内心产生感受,这样才有目的。如果内心没有任何的思维、没有感受, 只是凭嘴巴的念诵,虽然会造善的口业这是有可能的,但是其效应并不大。就 像小时候我喂鹦鹉核桃的时候它会念嗡玛尼贝美吽,鹦鹉这么念嗡玛尼贝美吽 的时候也是会有一些功德吧,但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的。 所以做法会或念祈愿文最主要的用意,是透过这样一个念诵我们能够产生 这个发愿文所要表述的感受,如果自己没有任何的思维,内心里面只是想要去 求更多的财富、不想去帮助他人的话,这样做法会就一点意义也没有了。

佛法纲要 昨天传法的时候为你们开了《大乘庄严经论》的头,虽然我已经获得了这 本论的讲授传承,这本论著确实也是非常冗长,要给你们这部论的传承的话得 花很多的时间,所以我们就不给予《大乘庄严经论》的教授传承,我想藉此机 会为你们讲解佛法教义,之后我们进行问答交流,最后再进行一切瑜伽之发心 的共修,第二天的行程我们就这么安排。


导师一开始转法轮的时候为弟子讲解四圣谛,是以四谛的性质、四谛的作 用和四谛的果实三种不同角度而做讲解的,这种三个不同角度所做的诠释的确 非常博大精深,由此而去为我们阐释了苦集灭道四种殊胜的真谛。 什么是四种殊胜的要去了解的真谛呢? 第一个是知苦,也即痛苦有不同的层次,它绝非我们所认知的一般世间的 痛苦而已,有更深层的痛苦叫做行苦,也就是被业和烦恼所操控的痛苦。行苦 绝非无因而有,也是事出有因的,因此我们要去寻找痛苦的因来自哪里?行苦 的因为何?因为我们不要痛苦啊。 了知痛苦的因,要做的就是第二个断集,集——痛苦的因是否可被断除 呢?透过由何种因缘的集合会产生痛苦的这个集是可以断除的,为什么呢?举 例而言,在我们这一生,一开始脾气是非常暴躁的,但是透过自己内心的修练 让自己变得不会那么容易发脾气,慢慢、慢慢的减缓内心的嗔恚,这是可以用 自己的经验去证知的,所以集是可以断的,透过戒、定、慧而去断除的。在断 除十恶业的十善道的基础之上,再以定和慧去了解烦恼的过患为何、烦恼的因 缘为何,进而的断除烦恼。 三毒烦恼并不属于心性之中,不是有心就必须要有烦恼,不是这一回事 的,心的本性里面并不存在烦恼。因为有时候我们有心识、有时候却没有烦 恼,这是我们可以用经验得知的;更何况是有时候我们会产生对治烦恼的心, 由此可知烦恼是有对治的心识的,透过对治烦恼心识的提升,我们可以知道烦 恼是可以减缓的。 烦恼并不是依据、依据真相所产生的,烦恼更多的是随着过去的习性、惯 性自然产生的,遇到因缘随着过去的一个习惯、惯性、串习力所产生的,所以 烦恼没有真相为依据;但烦恼的对治力确实又是存在的,而烦恼的对治力却是 依据真相,依由上述这些众多的理由,我们自然而然可以理解到为什么烦恼是 可以被断除的原因。所以业集谛尤其是烦恼集谛是绝对可以减缓的,只要我们 提升烦恼的对治力,烦恼会变得越来越微弱,最后连根拔除。 第三个灭谛,它需要透过很长时间大教典的学习和深思熟虑方能了解, 《宝性论》里面说到:“自性清净体,为诸烦恼垢,客尘所污染。”烦恼是属 于客尘,由骤然的因缘所产生的,这个骤然的因缘其实也包括无始以来到现在 我们对烦恼的一种串习力、惯性。 为什么叫它客尘呢?是因为烦恼并非住于我们心的本性当中,这个意思是 什么呢?不是代表有心识就一定是烦恼,不是这回事的,在密咒金刚乘里面也 说到八十分别心,烦恼只会出现在粗相的心识当中,俱生原始之光明是在停止 见增得等八十分别心之后才会产生的。 如果我们平常在入眠的时候对心识由粗到细这方面的修练有所串习的话, 我们可以知道在心性当中确实是没有烦恼,在心的一个自己的本性当中——所 谓的心的本性或自性里面是没有烦恼的,这是可以透过自己的经验和修练去证 知的。即便烦恼再怎么样的强烈,但是烦恼并不属于心的本性,再怎么强大的


烦恼、再怎么容易产生的烦恼,都不属于心的本性,这是其一;任何强大的烦 恼都有其对治力的心识、都有他对治的另外一个反方,我们只要提升他的对治 力,自然而然烦恼就可以减缓,这是其二。所以而说到客尘所污染。 “自性清净体,为诸烦恼垢,客尘所污染。”这句话是要透过大教典尤其 是般若和中观的内义反复地去思维,我们才可以了解为何烦恼叫客尘的原因, 从此我们才可以知道佛法是如此的美妙,才可以体会到甘露法味。 “如是慧光放光明,遍达三有本无生,如观掌中庵摩勒,由名言谛入灭 定。”《入中论》的这句话也是我一直都在思维的内容,这个灭定是绝对可以 成办的。虽然并不是那么的简单,需要透过长时间的串习才有办法做到,不过 只要自己愿意努力花长时间去串习的话,我们就可以知道烦恼是可以减缓的, 灭谛的确是存在的。而且我们有许多的先贤大师在今生获得了许多不可思议的 成就——包括灭谛的成就,透过上述这些众多的理由我们自然可以相信自己内 心的烦恼是可以断除的,从自己的相续当中可以建立灭谛的功德,这个就是所 谓的“自性清净体,为诸烦恼垢,客尘所污染”的意思。 第四个是道谛,如果烦恼是可以被断除的话,自心的烦恼是可被断除的 话,那么我们就要努力的去争取,因为我们每一人都是想要离苦得乐的,痛苦 最主要的来源是业集谛和烦恼集谛尤其是烦恼集谛。烦恼集谛是可以被断除 的,当我们深信这一点的时候,知苦、断集、证灭、修道才会积极的去争取, 在修道里面最主要指的是慧学的部分。 所以导师释迦牟尼佛以四谛的角度去诠释整个佛法的纲要,这种的诠释做 得非常好!每一个主流宗教都说到了慈爱的价值,确实慈爱可以给我们人类带 来利益,的确也是如此,可是佛法的传统不是以对佛菩萨的信仰为主,而是以 逻辑分析真相为主的一个传统。 在佛教的宗师里面,针对断除集谛的灭谛是可以成办的这个宗旨而言,相 互进行了激烈的切磋和讨论,在诸多的宗师里面龙树菩萨说的是最为深奥、最 广泛的。对治烦恼最主要的智慧就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的智慧,因为烦恼都是 来自于自性有的真实执著、自性有的错误执著,我们看任何的事物都会觉得每 一个事物都是以他自己的力量形成了自己的属性,所以认为事物是自性有,以 自己的力量形成自己的属性,或者以自己的力量而有的这个执著,但是这不符 合真相呀。就像我平常一直在讲的,量子物理也说到表象上看似诸法皆是客观 存在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尤其是在量子的一个状态的时候可否被衡量跟主观 意识有关。佛法也说到表象与真相的不同,那真相是什么呢?根据中观论师的 说法,一切都是在名(世间通俗的说法)和识(概念的认定)当中施设而存在 仅此而已,并没有任何的作用和属性是从事物本身之力而有的。 “如身中身根,痴遍一切住,故一切烦恼,由痴断随断。若见缘起理,愚 痴则不生,故此一切力,唯应说彼语。”《四百论》所说的内容也是如同前述 的内容。《心经》里面的“嘎代 嘎代 巴日嘎代 巴日桑嘎代 播谛梭哈”指的 是我们可以透过真相的认知,让我们心的境界随着真相的认知、烦恼的减缓,


慢慢、慢慢地提升而获得升华的状态,最后能够获得播谛梭哈——正等正觉的 佛果位。 也因此《心经》里面说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的这个空相四门,空相四门是《般若经》概要的一个浓缩,也就是在(四谛的 作用)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之后,佛从四谛果实的角度又说了知苦不可得 知、断集不可得断、证灭不可得证、修道不可得修,这个内容就跟《心经》里 面所说的空相四门有极大的关系。也就是你要知道痛苦,可是不要以自性有的 错执、谬执而去知苦。 所以当我们在讲我的身体、我的表述、我的思想时,仿佛会有一个我在操 控着我的身体、我在操控着我的表述、我的思想可被我操控的一个操控者的想 法,这个我确实未曾有过!如果有的话应该要被找到才对,可是找不到啊,这 是不可得的。而且有一些佛教的论师深信在身心里面必须要找到一个我的实 体,而说到了属于我的事例第六意识,所谓的事例就是属于我的事例之第六意 识,用到了一个特别的术语叫做事例第六意识。 因此我们应该透过逻辑去分析真相,方能相信一切烦恼的根本——认为诸 法是以自己的力量而有的自性执著是错误的、是不符合真相的,因为烦恼的根 本是错的,没有真相为依据,所以烦恼是可被断除的,从此我们可以知道,佛 法绝不是以信仰为主,是以逻辑分析为主。其实我们看龙树菩萨的著作会非常 的欢喜,而且随着阅读龙树菩萨的著作,加上我们这种日常的修练以及印证的 经验我们越来越有自信,会相信《心经》里面所说的“嘎代 嘎代 巴日嘎代 巴 日桑嘎代 播谛梭哈”这种心可被升华的一个境界是可以做得到的。断一切过、 具一切德的佛果位不是突然间而有的,可以透过自己长期坚持的努力慢慢、慢 慢的获证,趣近佛地的,这是我想要跟大家表达的一点。 知苦、断集、证灭、修道这是从四谛作用的角度来诠释四谛的,一切大藏 经的内容都是基于知苦、断集、证灭、修道的一个内容而说的,因此祈愿、发 愿、做法会绝不是佛教传统里面最主要的一个形式,而是要透过逻辑分析真相 为何,这才是最主要的重点。唯有透过认清真相,我们才可以知道烦恼是可被 断除的,透过自己的闻思修尤其是思所生慧的提升来减缓烦恼,这才是学佛的 重中之重。 我年纪已大,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大教典,而且我确实也是很努力的 去思维教典要表述的内容,所以在六七十年前我的思维跟现在我的思维确实产 生巨大的变化,这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法友们,希望你们先以广大的听闻让自 己生起闻所生慧,光是听闻得到这方面的资讯是不够的,希望你们能够透过自 己的分析自己去消化而生起思所生慧,已消化的内容、已分析之后所获得的结 论或理论,透过自己实际的经验去印证它、反复的去串习它获得修所生慧,这 样的话你们的内心绝对会获得改变,这是我想要对俄罗斯的法友们讲解的一 点。《大乘庄严经论》的篇幅确实很长,我们没有时间为你们传授这部论著的 传承,但佛法的心要就是我刚刚所说的内容。接下来我们进行问答交流。


问答互动 问:目前在俄罗斯正在进行创建佛法哲学领域的高等教育课程工作,目前 我们遇到的困难是四年制的本科课程不能包括印度佛教学院的学科和课题,根 据俄罗斯高等教育的标准必须包括其他学科像是世界哲学或体育训练等,因此 无法为佛教的科目留下太多教学的时间,请尊者给我们建议如何缩短我们的课 程,哪一些佛教学科必须包括在我们的本科的课程当中,哪一些可以归类为是 可以自我学习的内容,谢谢! 答:确实这个也很重要,我们从小学佛的时候会学《心类学》,我们要背 诵《心类学》的本文,也要学习和背诵《因类学》的本文,这个《心类学》和 《因类学》确实会打开我们的智慧之眼,像一把钥匙一样开启我们的智慧。 《心类学》和《因类学》确实无关信仰,首先透过《心类学》让我们知道 有哪一些不同的心识,而说到七种心识的一个类别,在做这方面诠释的时候会 以逻辑的方式去推论,所以就会牵涉到《因类学》或《因明学》,这跟宗教信 仰无关,只是单纯的提升我们的智慧,我们应该将其内容视为是一个学术的资 源,如果《心类学》和《因类学》能够作为你们必须要去学习的课程的话会很 不错。 也是因为接触到《心类学》的缘故,自然而然有机会的话就会想要更深入 的去了解,也是因为接触到《因类学》的缘故,就可以透过逻辑去思维四圣谛 的内义是否符合真相等。所以《心类学》和《因类学》这两者无关信仰、无关 宗教,只是单纯以学术的角度作为你们要去学习的课程,做此安排的话让更多 的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心类学》和《因类学》我觉得这很不错。

问:《大乘庄严经论》的三章说“若人皈三宝,大乘皈第一”,在这个偈 颂文里面说大乘皈依有四个特点,请问尊者小乘的皈依跟大乘的皈依有何不 同? 答:透过所缘一切众生、以及所求一切遍智、加上所证自性空,因此比起 一般佛教徒的皈依是有很大差别的。虽然菩萨乘跟非菩萨乘的佛教徒同样说皈 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可是菩萨乘的皈依会更为殊胜的原因是,他学习大教 典的缘故所缘的悲悯心缘一切有情众生,所以会比一般的皈依还要来得殊胜, 在此又再次强调学习大教典的重要性。 我们会说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是所有佛教徒都会一致念诵的,可 是什么叫做佛?要皈依的佛是什么?要皈依的法是什么?要皈依的僧又是什 么?如果对大教典有所领悟的时候,在讲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的时候,他 内心的心境跟一般没有接触大教典的人会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从此可知学习大 教典真的很重要,也是我平常在强调的内容。佛教典籍里面有许多的内容应该 把它归类为学术界的一个资讯,关于信仰的部分可以慢慢再引导。


问:对我们凡人而言,相信即生成佛的话会带来什么样的利益?这个利益 有多大呢? 答:在显教的经典里面不会讲即生成佛,密咒金刚乘里面尤其是无上瑜伽 的续典才会说即生成佛或三年三弦月会获得证量等,这只有对少数业因缘特殊 的众生才会产生,普遍来讲是非常、非常困难的!像至尊米拉日巴而言终身苦 行、精进修练,遭受了很大的苦难,透过《米拉日巴歌集》我们可以知道他经 历了多少的挫折和苦难,由此而逐渐的产生内心的证量,他不是一下子突然间 产生的。 西藏的祖师里面具有学问和悉地的成就者里面,虽然在少数的传记里面说 到即生成佛的个案,可是有时候我真的觉得是弟子对自己的师长观功念恩所说 的,即生成佛的个案确实也是有的,不是没有,可是我们要知道那是很困难、 很稀有的。

问:在《修心八颂》中朗日塘巴说到“每次与人相往来,就从我内心深 处,把自己看得最低,恭敬别人为最尊。”如何将其内容结合密教的本尊佛 慢?因为一者说到谦卑,一者又说到我是本尊的佛慢。 答:朗日塘巴在《修心八颂》里面说到了:“每次与人相往来,就从我内 心深处,把自己看得最低,恭敬别人为最尊。”这是一般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 的思维模式。 在密咒金刚乘里面,无论是事部、行部、瑜伽部还是无上瑜伽部都说到自 生仪轨的一个咒语“嗡 娑巴瓦旭哒 萨尔瓦哒嘛 娑巴瓦旭多杭”,也就是说在 修任何一个密咒的仪轨之前,先要透过空性的思维把所看到的一切凡夫相执于 空性当中净除,由血肉所产生的这个色身和凡夫的心识在空性之中净治了之 后,这种凡夫相执净治之后透过观想的力量在空性当中也净治理粗分的心识, 只剩下最细微的了解空性的智慧,等同将来我们能够成办在停止见增得之后现 起了解空性的俱生原始之光明。 为了将来能够达到这样一个境界,之前我们先做这方面的一个修练就像演 习一样,透过平日这样一个密咒金刚乘仪轨的修练,让我们将来在进入死亡的 时候可以很容易的进入到平常修练的一个状态。在空性当中净治一切凡夫相执 以及粗分的心气之后,再由这个正在了解空性的智慧即这个最细微的心由此而 来现为本尊的模样,这个叫做我是本尊的佛慢,所以他是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目 的。 密咒金刚乘里面具有资格和条件的金刚阿阇黎为我们如法的讲解,我们弟 子也如实的去修练,透过观想的力量刻意的将凡夫相执和粗分心气停止运转于 空性当中净除了之后,用最细微的心去了解空性,依由这个特殊的目的,再将 细微的心所缘取的这个空性的空正见转为本尊这个叫做佛慢。至于朗日塘巴所 说的只是一般我们在日常生活的一个思维。


问:如今我们有许多人很难遵循离开家乡或去闭关等的教义,我的问题 是,现代社会有这么多的干扰和诱惑,如何不让自己的心与佛法分离?谢谢! 答:别解脱的时候说到远离家乡而出家,菩萨经藏里面并没有说远离家乡 而说进入到社会,过去西藏有很多的祖师,像是玛尔巴大译师就有自己的家 人,而且他的住所也盖得非常庄严,可见修行指的是修心,最主要的是让心不 要再去贪恋外在的这些诱惑或外在的这些散乱的因素,玛尔巴大师就是这么做 的。 因为修行指的是修心的缘故,有一些人以离开家乡的这种形式或状态对自 己的修心更好,有一些人在现有的状况中却能够维持修心的一个目标在这条路 上继续走下去,所以每一个人的因缘不同。

问:现在有很多人过早死于癌症或其他疾病,当人们想要帮助死者获得良 好转世时,除了向喇嘛祈求以外,人们还想自己为死者做些什么?为此尊者您 有什么建议吗?在我们的工作室里面,我们为亡者制作各种佛塔及佛像,请您 解释为亡者制作擦擦佛像如何能够帮助亡者净化其业?我们祝您身体健康,并 为您的长寿献上我们制作的这些擦擦佛像的功德。 答:像是用亡者的骨灰制作擦擦佛像我们有这样一个传统,或者为了亡者 的利益为了忆念他用他的骨灰做佛像虽然有这样一个传统,但不一定要这么 做。如果方便的话用亡者骨灰制作的擦擦佛像供奉在自己的家里其实也可以, 如果因缘不具足的话也不一定要勉强。 如果用他的骨灰去制作擦擦佛像的话,之后他的子孙看到佛像的时候会忆 念到他,但比起这个更重要的是我们现有生存的人应该为亡者的利益而来思维 菩提心和空正见,没有比这个功德更大的了。以藏人来讲深信大慈大悲观世音 菩萨,我们现在还存活的人为了亡者的利益承诺念诵六字大明咒六十万遍,这 样的承诺会更有帮助,我的母亲去世的时候我为亡者我母亲的利益承许要念六 十万遍的六字大明咒,像是这种的功德回向给亡者就很有帮助。在这个因缘聚 合的情况下,把亡者的骨灰制作成擦擦佛像,在这个同时又持诵六字大明咒去 回向的话,我觉得也不错!

问:佛法跟我们说应该先依靠外在的上师,然后在自己的内心发展属于自 己内心的一个上师(也即自己的证量),如果我们觉得自己内心里面已经发展 了一个内在上师的时候,我如何了解这个并非傲慢的我想?如何将内心的证量 和错觉区分开来? 答:我会这么思维,我会先观想广大行的传承上师,之后再思维菩提心; 在修练深见行的时候,我会先思维深见行主要的传承上师,之后再去思维缘起


空性、空性缘起的内容;在这个同时,伟大行的传承上师,就是寂天菩萨以自 他相换的方式修炼菩提心的传承上师,之后再去思维自他相换的内容。 外在的这些上师资粮田,结合我们内心能够成佛的种子也即我们的善根, 这两者的结合而来孕育菩提心和空正见的证量,在这些因缘聚合的情况下去修 练菩提心和空正见,外在上师只是一个顺缘,最主要的主因还是内在的上师。 《入菩萨行论》的这句话我会一直念诵,每一天都念诵,“若不以自乐, 真实换他苦,非仅不成佛,生死亦无乐。故应除疲厌,驭驾觉心驹,从乐趋胜 乐,智者宁退怯。”这是我每一天都会去边念边思维的内容,念诵的时候我会 观想佛像亲自对我讲解这些偈颂文,有时候真的会有这种强烈的感觉。如果我 们不把生命的焦点摆在他人利益的身上,不要说将来不会成佛,就连轮回的时 候都没有安乐可言,在这世界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的灾难,都是源于我们过多 的把焦点摆在自己身上所导致的。 深见行的上师身语意的功德忆念之后我会念诵《中论》的偈颂文,“众因 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 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这是我每一天都会念诵的几句龙树菩萨《中论》 的偈颂文。

问:什么是实践不分教派的最佳方式?您会建议我们这些不同教派的学员 共同去修学哪一些共同的仪轨或修行? 答:你现在所谓的不分教派,是指佛教内部的不分教派还是这世界上许多 宗教的不分教派? 这世界上所有主流的宗教都一致说到慈爱的价值,有一些的宗教承许有造 物主,认为我们都是由造物主所创造的,是来自同一个造物主,这么想确实也 是有帮助的,我们的的确确看到一些基督宗教的修行者,他们一心一意随着上 帝的信仰完完全全奉献自己于他人,这是我们可以看到的,也是因为他的信仰 所导致的。 以佛教而言,佛教内部有不同的教派,以藏传佛教来讲就是萨迦、宁玛、 噶举、格鲁、觉囊等我们有不同的教派,虽然我们用的仪轨不同,有时候用的 祈愿文也不同,可是我们所修的内容确实是相同的。有一些人搞不清楚状况, 搞不清楚他所学的核心的内容,只是随着表面上的一个不同而去说我是噶举、 我是格鲁……,但是我们要知道这些不同的教派所要提倡的主要的核心精髓是 菩提心和空正见,这一点没有差异呀。而且在西藏有二十五位祖师都异口同声 地对我们说显密共修的内容,这一点萨迦、宁玛、噶举、格鲁、觉囊等没有差 异啊。

问:现在人们广泛使用世俗佛教这样的概念,有一些佛教的老师和禅修的 导师说:“我们否定过去世和未来世的存在,我们否定业果,我们否定其他的


器世间和有情众生,即便这么否定也会成就佛果。”我的问题是,如果否定上 述的内容,是有可能成佛或解脱的吗? 答:成佛和解脱指的是佛教的目的,成佛是因为断除了所知障,以对治力 的生起断除所知障才能成佛的,光是透过祈祷、祈求或法愿是做不到的,唯有 透过内心的训练。具体来讲就闻所生慧、思所生慧、修所生慧,一年复一年、 十年复十年长期的坚持,“嘎代 嘎代 巴日嘎代 巴日桑嘎代 播谛梭哈”,以 这种的方式升华我们的心境,才有办法获得道地的功德。 如果完全不了解上述所说的思维,完全不思维前世后世,完全不思维业 果,想要成佛的话是没有办法做到的。因为成佛的果位绝不是透过某个外人的 加持就能够获得,而是要透过自心的修练长时间的坚持才有办法做到的,“嘎 代 嘎代 巴日嘎代 巴日桑嘎代 播谛梭哈”的道地功德的成长,是透过长时间 的坚持努力搭配着智慧的修练让自己的心变得越来越美好,这是唯一能够成佛 的途径。没有智慧证量、没有方便证量,想要靠某个上师摸着我们的头顶而成 佛,这是不可能的。

问:目前因新冠疫情而封锁隔离的情况下,居住在大城市的佛教徒很难聚 集在一起,可否请尊者给我们一些建议,如何保持亲近感和修持的愿望以便加 强我们与佛法和佛教导师之间的紧密联系?谢谢。 答:确实因为新冠疫情我们没有办法聚在一起,这时候我们更应该要视大 藏经为我们的善知识,不一定要直接的从某个上师获得教授,大藏经有许多的 内容已经翻译成不同的语言文字,即便一个人在家,只要有空、有时间的话, 我们应该反复地阅读大教典的内容。以我来讲,我的上师都已经示现涅槃了, 近期我的真正的上师是我身边的这本经典《入中论》和《入中论自释》,我有 空就会去阅读。 如果你将这些大教典视为你们的善知识的话,这等同跟上师住世一样,当 然上师住世没话说这更好,即便上师住世,上师为我们所说的法就是这些印度 大师所说的内容,印度大师所说的这些内容的确可以透过他们的注释让我们去 了解,因为我们改变内心的资源就是来自这些著作。

问:新冠疫情之后世界会有什么改变?尤其是俄罗斯会在世界上扮演着什 么样的角色? 答:以世界中的一员而言俄罗斯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以佛教的角度而言俄 罗斯的领土里面有许多的佛教徒,有很多人信奉佛教的教义,而且过去确实有 许多顶尖的学者也是出自这些地方,现在在俄罗斯的区域里面有越来越多的人 关注佛教的教义,这时候我们更应该要好好的去学习佛法的教义,这是我一直 在呼吁的一点。


俄罗斯很多的地方对当地而言佛教并非从外引进的一个崭新的宗教,而是 父母祖辈所流传下来的宗教,这种父母祖辈所流传下来的宗教对当地的居民而 言保留自己的文化确实也是有道理的,等同继承了父母祖辈所流传下来的遗 产,谢谢!

问:有一些佛教的老师说,环保最好的途径和菩提心的想法非常接近,所 以我们的问题是如何将佛法的修行结合对世界的一个关注? 答:梵文语系的佛教传承里面一直在强调一个观念——就是一切如母有 情,也就是三界有情虽然都要作为我们观想的对象,可是直接的对象就是我们 现有这个地球的七十亿人。在这世界上的七十亿人都是想要离苦得乐的,如果 我们想要帮助他们的话就要在意和关注他们追求的幸福,如果我们打从心里面 去在意他们的幸福、他们的福祉,他们所依赖生存的这个地球的环境我们自然 而然会去关注。 所以透过菩提心的思维我们很容易修炼到平等舍,平等舍的修练会让我们 自然而然建立七十亿人都是一体的理念,也就是七十亿人都是想要离苦得乐 的,为了七十亿人的福祉,我更应该照顾好、更应该负起责任去关注环保的议 题。

结⾏ ⼀切瑜伽之发⼼

最后,我想为你们传一切瑜伽之发心就像昨天一样,因为这个修练里面包 括福德和智慧这两者,所以等同概况一切。《入中论》的这几句偈颂文也是我 平常思维的内容,“如是慧光放光明,遍达三有本无生,如观掌中庵摩勒,由 名言谛入灭定。虽常具足灭定心,然恒悲念苦众生,此上复能以慧力,胜过声 闻及独觉。世俗真实广白翼,鹅王引导众生鹅,复承善力风云势,飞度诸佛德 海岸。”是我每天都会边念边思维的内容。 在一切瑜伽之发心前,如同刚刚为你们讲解所说的内容般,如果我们把这 一生的焦点只摆在自己身上的话,这是不务实的想法。因为我们的幸福依赖着 我们现有居住的社区,我们幸福的基础、依据被好好保护到的话等同保护到我 们的幸福,所以我们不应该把焦点只放在自己身上却忽略了我们幸福的所依这 个社区成员的福祉,我们应该把焦点摆在他人的身上,只有这个世界好我们才 会更好,如果这个世界有困难的话我们也无法避免呀。所以这世界上以人类为 首的一切有情生命体,愿他们都能够离苦及苦因、具乐及乐因。 离苦及苦因、具乐及乐因指的不是物质的条件,而是透过心续的调伏而去 获得的。因为人类不同于动物,动物只要吃饱食物内心就会安稳,可是我们人 类却不是那么单纯的,因为我们会去思维。既然我们每一人百分之百都想要离


苦得乐的话,那更有责任为利益一切有情众生:我要好好完善自己,我要生起 证量,我要断除一切的烦恼障和所知障,这样我才能帮助更多的人。因此,为 利有情我要完善自己、我要成佛的这个菩提心,请花一点时间在这上面做观 修。 菩提心所思维的焦点都是他人的福祉、他人的利益,可是实际上获得最大 利益的却是自己,真的很不可思议!首先我们先观想愿心,如果自己曾经接受 过灌顶修本尊瑜伽或者没有修的话都可以,总之把这个菩提心转为一个洁白的 月轮安置在我们胸口这里。 为了能够帮助一切有情众生、帮助一切生命体,我要完善自己,我要断一 切过,我要具一切德。但是这个正在追求的断一切过、具一切德的我到底是在 哪里?如果我是客观真实存在的话,寻找之后应该找到才对,可是不可得,找 不到啊! 如同《入中论》里面所说的:“若谓自相因缘生,谤彼即坏诸法故,空性 应是坏法因,然此非理故无性。设若观察此诸法,离真实性不可得,是故不应 妄观察,世间所有名言谛。”而且宗喀巴大师说到了以有相除有边、无相除无 边,疾“此复现相除有边,及以空性除无边,若知现空显因果,不为边执见所 夺。” 透过上述的经论文我们可以知道,事物的存在绝非像我们表象所看到般这 么客观、独立、真实以自己的力量而有的,事物的存在只是在一种通俗的说法 (名)、概念化(识)当中认定而有,这叫做名识施设而有,仅此而已。 (《宝鬘论》也说到:)“士夫非地水,非火风及空,非识非一切,何者 是士夫?”唯识派说到阿赖耶识是我,自续派说事例第六意识是我,因为他们 深信我去寻找之后要有所得,但是身、心皆非我,我完全找不到。当我们进入 到这样一个境界的时候,“天呐,我真的不存在。”会有一种恐惧感,会有一 种惊慌的感觉,这是会产生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再长时间的坚持空 性的思维,慢慢所剩下的我,只会剩下一个我的存在只是在于一种通俗的说 法、概念化当中被认定而有的内容物,这叫名识施设而有内容物,仅此而已。 像你们看我的时候是根据我的身、我的表述而去施设为我仅此而已,所谓 的我只是被施设的一个事物而已。我的身并非我,我的心并非我,身、心以外 也没有我;但是我又不是没有,我会造善,我会造恶,我既然有但却又不可 得,所以只剩下名识施设而有的我,仅此而已。不可得的我,唯一存在的选 择,只剩下名识施设而有,我非自性而有。请你们如此的观想。 名识施设而有仅此而已,除此以外没有任何其他的途径而去证明我的存 在,我们在表象上会觉得导师释迦牟尼佛仿佛是一个客观真实以他自己的力量 而有的,原来这种的表象所呈现的一个看法是错误的,它是不符合真相的。刚 刚你正在思维的这个智慧转为五股金刚杵竖立在由菩提心转为的月轮上面,这 个叫做“世俗真实广白翼,鹅王引导众生鹅,复承善力风云势,飞度诸佛德海 岸。”由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的观修如同鹅王广大洁白的双翼,才能够让 我们飞渡到佛陀的海岸。


以上圆满结束了这次的传法包括一切瑜伽之发心,昨天也为你们传授了一 切瑜伽之发心,这两天的传法已经结束了,我们有时间仍然可以安排之间的互 动,现在透过网络这样的安排其实也蛮简单的并不困难,现在做回向,谢谢大 家。 (完)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