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赖喇嘛尊者 藏语教授
蒋扬仁钦博⼠ 同声传译
格赖却英 ⽂字记录
《⼼类学》和《因类学》是学习⼤教典的基础
你们刚刚背诵的是《心类学》的纲要偈句,你们同样的也背诵《因类学》 的纲要偈句吗?(有人回答说:“有。”),我从小就背诵《心类学》的纲要 偈句和《因类学》的纲要偈句。过去我们藏地具有学问和成就的修行者或学者 们,一开始也是从《心类学》和《因类学》学起的,他们不是以一种信仰的方 式去背诵的,是以提升知识的方式——以此为基础而来背诵的。我个人也是如 此,从小就要去背诵《心类学》和《因类学》的纲要偈句,一直到熟练为止。
这种学习制度代表着什么呢?我们藏传佛教不以信仰为主,而是以逻辑推 论作为基础,就是透过这些《心类学》纲要偈句和《因类学》纲要偈句的默 背,我们才有更多思考的元素,让我们去做更好的检视与分析,所以不是上师 说什么我们就无条件接受什么,这并不是我们的传统。
我们的祖先、我们的先贤大师建立了如此完善良好的传统,即便你现在不 是很懂所背下的每一个字的意思,但是先把它背下来,之后老师会为你做逐字 的解释,于是你就会了解,这个传统真的非常好。
我们虽然以难民的身份来到这里,可是往广的方面去想的话,过去对佛法 没什么兴趣的地方,现在慢慢对佛法有兴趣;而且,以前我们藏族自己有一些
人,本来对大教典没兴趣的,现在慢慢对大教典有兴趣了。就是因为作为流亡 难民身份的我们,在此很努力地去将此有千年历史文化的良好传统发扬光大。
那如何将此传统发扬光大呢?就是(把《心类学》和《因类学》的纲要偈句) 先背下来,逐字地去学习,再为他人讲解。
就以学习大教典而言,听说以前汉地很不错,可能像越南等地也不错,我 们藏人是透过从小默背《心类学》和《因类学》的纲要偈句,以此为基础而慢 慢学习进入到大教典的课程,这是一个非常良好的教育体系。
我有早晚各一个小时的时间,我的两位老师会来考察我当天的学习进度情 况,所以我在尚未熟练之前每一天都会花时间去背诵这些纲要的偈句。《心类 学》讲到我们内心的行相;《因类学》讲到我们在逻辑推论的时候会使用什么 样的一个因相、什么样的理由,这些因相或理由有什么样不同的类别。这种默 背、背诵的要求,意味着我们藏人将藏传佛法这个良好的法脉维持下去的一个 方法并不是靠信仰,而是透过我们从小默背加上之后的辩论和逻辑分析,以这 种完善的教育体制将其传统、法脉延续下去的。
所以我不会因为有达赖喇嘛这个头衔而享有什么特殊的待遇,在学习大教 典的时候会跟大家一样,大家要做什么我也要做什么,大家要背诵的内容我也 得背诵,这确实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那时在背诵的时候我也没很想要读书,确实也不知道在讲什么,可是慢慢 的发现到从小背诵的这些内容对我的帮助确实很大,因为我在跟这些知识分子 一起聊天、交流的时候,在某些关键的时刻我就会想起从小默背的这些内容, 所以我会看到它们的重要性。
《心类学》和《因类学》的作者是阿嘉雍津,在我长大之后尤其是在跟科 学家、知识分子互动交流的时候,从小默背的这些内容对我的思维以及在跟他 们的交流上有很大的帮助。
两位恩师在考察我的时候,他们也发现到我的背诵非常流利,甚至比老师 还要来得流利。只要把这些文字背下来,之后当有人为我们讲解而了解其内容 的时候,因为之前记下、背诵了这些文字的缘故,所以我们就可以随着所背的 内容逐字的思考,这方面的记忆就会非常的深刻。
你们刚刚默背了这个《心类学》的纲要偈句,那么在场有没有人可以背出 《因类学》的纲要偈句呢?在场的你们要像我一样,我从小就已经背下了这两 个纲要偈句,尤其以后在学习大教典的时候,从小默背的这些内容就会被突然 间唤醒,小时候的记忆对大教典深入的理解也很有帮助。
⼝传《⽂殊赞》
现在给予你们《文殊赞》的口传:
敬礼上师与怙主妙吉祥! 斯之智慧离二障云如日清净极明朗 如实观见尽所有义故持经函于胸前 于诸身陷三有牢狱无明闇蔽苦煎逼 一切众生悲悯垂视如独子宣六十音 如雷巨响醒烦恼眠松懈业力之枷锁 除无明闇斩尽一切苦苗手中持宝剑 本来清净十地究竟功德圆满佛子身 百一十二庄严除我心闇文殊我敬礼
现在我们一起念一百零八遍的文殊心咒:
嗡阿惹巴札那帝
OM A RA PA TSA NA DHI
“嗡阿惹巴札那帝”这个短的咒语是文殊的心咒,小时候我去塔尔寺时在 大殿门口看到一些小沙弥从殿内出来,他们边走边念着“嗡阿惹巴札那帝”, 这个情境我记忆犹新,故而对这个文殊心咒的记忆非常深刻,因此我从小就会 持诵文殊心咒。
以前在西藏,雍增普秋在某个早上祈求觐见的时候,上师跟他说:“你是 文殊的转世。”于是雍增普秋回答说:“我不敢确定是否为文殊的转世,但至 少我是文殊师利的邻居。”我觉得我应该也可以这么表述吧,可能因为是文殊 邻居的关系,所以我从小就会接触到文殊的心咒,也是在文殊的加持下,让我 能够在世界各处跟不同的知识分子、科学家们一起进行交流,并且具有深、 明、疾、大这四种智慧的功德,在这个基础之上跟他们进行深入的交流。因为 过去的历史就是有这么一段公案,所以我觉得应该也可以这么说——我是文殊 师利的邻居。
我们藏人在学习大教典的时候,是需要具备深、明、疾、大这四种智慧功 德的,因此就一般我们整体藏人对教理的辨别和分析而言,基本上算是不错 的。以“深”字来讲,不仅了解每一个词的字面意思,就连其背后的深层内涵 也都完全了知。“明”所表达的内容是说,除了知道这个词的字面和背后的内 容为何之外,与这个词有关的内容又有什么,可以很明晰的指出。“疾”是快 速的意思,能够快速的连接(上下文)、会反应很快。“大”是从全局宏观的 角度去看待整个内容,而不是断章取义。所以,具有深、明、疾、大这四种功 德的智慧是我们要去追求的,我们好好的祈求文殊师利、念诵文殊心咒“嗡阿 惹巴札那帝”,愿我们一起努力。
(文殊开智偈)
祈愿悲尊以您智光明
净除我心愚痴昏暗已 请赐了悟佛典与论著
义理智慧辩才之光明
我的出生地是西宁一个偏僻之地,那时候我就已经念诵了很多的文殊咒 语,我这一生第一次持诵的咒语就是文殊心咒,所以从小我就非常喜欢文殊师 利,同时也会持诵其心咒,就以这个角度而言我确实是很有福报、很有善根 的,愿在场的你们好好的祈求文殊师利:愿文殊师利能够摄持我等,能够提升 我们的智慧,让我们的智慧具有深、明、疾、大这四种的功德。
不只是佛理的一种分析,看任何一种现象的时候,我们都能够以很清晰的 头脑来看待事情的真相,并且对此做分析与检视。虽然一开始我们是因为佛法 的信仰而去祈求获得这样一个智慧,但是这个智慧不一定只是用在佛法上面, 也可以运用在其它真相的一个追求上。
光是持咒这并非主因,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平常要训练分析的能力,分析的 能力来自于反复地思考这件事情的合理性。刚刚我讲的雍增普秋格西,他说: “我虽然不敢说是文殊的化身,但至少我是文殊的邻居。”那我等要好好的祈 求文殊师利,让自己的心与文殊师利之间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近。
以前我在瓦拉纳西的这个大殿里面,大殿的主尊是释迦牟尼佛,在看似梦 但又不是梦的情况下,我前往拜见释迦牟尼佛,导师释迦牟尼佛对我非常好、
非常喜欢我,那时身边没什么可以供养的东西,口袋里面有颗巧克力,于是我 就供养给导师释迦牟尼佛。也正是因为有这些的现象,所以我会觉得导师释迦 牟尼佛一直在摄持于我,让我更有自信。
自信的其它一个来源是,到目前为止我如实的依循导师的意趣尽己所能而 在努力着,并且我会继续这么做,这可能也是我自信的来源之一吧。也是因为 我不懈的与高级知识分子及科学家们频繁互相交流的缘故,让他们能够知道导 师世尊的一个究竟意趣,这可能也是导师世尊为什么想要摄持于我的原因吧。
要把辩论这个良好的⽂化传统好好延续下去
我们在此齐聚一堂的目的,虽然是以流亡的身份来到印度,但是我们在此 不分男女老少大家一致对学习大教典都是有兴趣的,像是你们现在正在辩论的 这样一个举动就是最好的证明,从你们辩论的语言和姿态来看代表你们在平常 就接受这样的训练。
一般我们认为,辩论好像是出家人比如大寺院所做的一个活动而已,如果 辩论跟出家人无关、跟大寺院无关的话,那就跟我们也无关了,如此也就脱离 了关系,但是不应该如此!我们应该藉此难民的身份来到印度的这个机会,把 握这样一个机会,好好地去学习,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在家出家而去学习辩 论,这一点非常好。
西藏所流传下来的佛法,其实就是那烂陀佛教大学所流传下来的法脉,那 烂陀佛教大学非常重视相互间的辩论和切磋,既然我们是这个法脉所流传下来 的传承者,就应该要重视这个辩论与切磋。
过去这些大寺院,无论是三大寺也好还是其他教派的寺院也好,虽然会注 重辩论,但是除了这些大寺院以外,基本上大家对辩论是毫不关心的。可是我 们现在以难民的身份来到这里之后,在我们大家一起努力的情况下,不分男女 老少、不分在家出家,大家对辩论产生了如此强大的兴趣,这是值得我们去随 喜的。
其实这个就是我们西藏文化和宗教的一部分,我们要用这种的方式去维护 西藏的文化和宗教,西藏的文化和宗教所带来的正面的价值和影响,不是只对 藏人有益而已,对这世界的整体来讲都是有帮助的,因为这种互相切磋的传统 对我们提升智慧是绝对有帮助的。
当我看到你们在校的学生们在进行辩论切磋的时候,除了沿袭我们过去的 良好传统以外,对你们提升智慧也非常有帮助,而且这是最好的维护我们文化 和宗教的一个途径,也是最好的对世人展现我们文化和宗教不共之处的一个方 式,所以我要大力的赞叹你们!
不仅是以流亡身份来到印度的我们,像是华人等非藏族的信徒们,如果能 够学习辩论的话对你们也是会有帮助的,希望你们也能够去关注辩论。有非常 少许的华人信徒在三大寺里面读书,现在汉地对藏传佛教感兴趣的人越来越 多,听说在华人信徒里面学习辩论这套语系的人也越来越多,希望你们继续精 进。
我虽以流亡的身份住在印度,可是西藏的文化跟宗教不应该只是我们少数 几个流亡难民之人来维持的,应该要以世界整体的相关人士齐心努力去维持和 延续的。而且另一方面,在汉地当中对佛法有信仰的、对佛教教理有关注的人 越来越多,并且在西方也是如此对藏传佛教有兴趣的人也越来越多,所以我们 要藉此因缘好好学习辩论,这一点很重要。
所以不只是我们少数几个在印度的难民沿袭了这个良好的传统,而且沿袭 的方式不仅仅是念经而已,更重要的是互相切磋透过辩论的方式去探寻真相, 这个传统不仅是我们少数几个人将此良好的传统发扬光大,也应该将这个传统 介绍给非藏族的其他外界人士,让这些关注的相关人士也能够一起共襄盛举。
以这种理路推理的方式去护持佛教令佛教发扬光大,虽然这是我们的终极目 标,但是于此有关的周边族裔像是汉族等也会因此获益,这是在场的我们每一 个人的责任。
透过各种迹象我们可以看到,汉地的学佛者越来越多,相应的对辩论有兴 趣的人也越来越多,这是对佛法的一个伟大贡献。虽然暂居印度的藏人难民人 数不多,可是经由我们自己的努力延续过去的良好传统,进而影响到我们周边 的人,让汉地里面的佛教能够再次的兴盛,让汉地里面更多的华人能够去关注 这套辩论体系。不仅是汉地,西方的国家也是如此,他们对我们这套辩论的方 式也非常有兴趣。
我们的文化和宗教是来自那烂陀佛教大学,到目前为止我们努力的将其价 值维护下来、沿袭下来,我们沿袭下来的瑰宝——这套辩论体系,现在慢慢被 世人所看到,这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务必铭记在心,而且这一点确实很重 要。
我很高兴看到你们在此所做的辩论表演,非常好!以前我们太过封闭, (认为)一般的学生在这个大殿做辩论的话好像是教法衰败的一个迹象,这是 因为基于旧思维的缘故,我(反而)认为这是一个进步迹象而不是衰退的迹 象。实际上的宗教和文化是源于那烂陀佛教大学的,那烂陀佛教大学的作为就 是互相的切磋和辩论,如果我们可以从普通学生开始就接受这样一个训练的话 只有更好,怎么会说是衰退呢?所以我在此要跟你们说声吉祥如意、扎西德 勒!
这世界上有许多的难民,相比较其他难民而言,我们藏人难民是一个非常 勤劳和努力的民族,到目前为止我们做得不错,但我期望从今起我们会做得更 好、会更加的努力。
我在梦中,梦到吉祥天母骑着我的肩膀对我预言说我会活到一百一十多 岁,我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梦,根据这个预言看起来我应该会活到一百一十多 岁。我个人对教法的信心和想要利众的心力未曾退失过、未曾动摇过,因此早 上一醒来我都会去思维菩提心、思维空正见,为了教法和众生而努力的发愿, 所以你们可以安心,不用为我担心。
第⼀章 造论礼赞与造论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