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客问

Page 1

答客问 问一:周围的朋友修行有障碍,不知如何帮助他们? 答:沮丧是使人失败的原因之一。若因沮丧而逃避,缺少自信,永远 无法真正快乐。痛苦是一定会有的,但若因无自信去面对、克服、选择, 是不可能获得快乐的。我平常感到失望时,常引用入行论的偈颂:「乃至 有虚空,以及众生住,愿吾住世间,尽除众生苦。」或是龙树菩萨所说: 「愿成为大地令一切众生受用,或成为财宝令众生享受。」我们常听到密 法中有「三年一个月又三天便成就」的法门,就是因为这种急求的想法才 使得我们沮丧,若以显教三大阿僧祇劫来看,我们的心力就会提得起来, 这些方法是对有学法的人而言。 若对一般人而言,会沮丧是因为遇到一些困难,在这样的状况下,我 们无法再承担更多的痛苦,这时应想想这世界上痛苦的人那么多,不论贫 富,谁没有痛苦?为何我却那么在意自己的痛苦,而把自己绑死了! 问二:发菩提心是否需要空正见摄持? 答:透过空正见看见烦恼是可以断除的,故会对众生有更强的悲心而 想帮他们。寂护论师则说:生起菩提心不一定要证得空性。上根者,是可 透由证空性而策发起菩提心,但下根者,则是透过不断发愿、串习而生起。 所以发起菩提心,不一定要证得空性。 问三:佛教徒一定要吃素吗? 答:以戒律而言,佛未完全禁止吃肉,泰国、斯里兰卡亦有肉食。比 丘意译为「乞士」,比丘的生活是乞讨托钵,别人给他什么就吃什么,比 丘戒律是不能煮食,要经由托钵而食。在菩萨经藏里面有些不完全禁止荤 食,有些则禁止。《楞伽经》是完全禁止肉食,大乘行者因悲心而吃素。 金刚乘下三部是完全禁止肉食的,无上瑜伽部有五种肉、五种甘露,但规 1


定非常严格,有高深的证量才可以吃,否则有害。汉地僧众是吃素的,非 常随喜。 问四、警察取缔别人是职责,但被批评是无慈悲心,该如何培养慈悲 心,消除内心疑虑? 答:若意乐是清净正确的,想要利他,纵使外在行为是粗鲁的,也是 善行。若意乐是欺诳的,外在行为温柔也不是善法。警察在执勤时,纠正 与法律相违的行为,目的是保护民众,在无形当中,也是防护他们不造恶 业苦因,这是应该的,以清净利他意乐去做。 问五、是否找不到假义即可证明无自性,或定须由缘起来证明? 答:龙树菩萨于《宝鬘论》中去寻找人的假义时说:士夫非地水火风, 非意识亦非虚空,寻找其假义(假立之意)找不到。如果这就可以证明无 自性,那么龙树菩萨应该在这一偈之后接着就说士夫(无自性),但没有 这样,这一偈之后接着是说士夫由六界所摄而安立,此是缘起所以是性空 无自性,所以寻找假义找不到还不是无自性。首先要了解「所破」,如此 才不会将「士夫」及「士夫自性」一起破。依九种重要的关键:所遮、同 品遍、七相来破除自性。士夫是由世间共许的意识所安立的假相,所以士 夫的自性全依他力而有。《四百论》云:因为依赖他力而非依自力存在, 所以诸法无有自性。《佛护论》云:假如此法是依自力而有,则不必依赖 他力而有。例如时间,现在、过去、未来皆依互相观待安立而成,找不到 三时的自性。若一定要找得到自性才能安立彼法存在的话,那很多法就不 能安立。例如对裁缝师的安立,是因他有裁缝这个作用而命名,但当他没 有在做裁缝的动作时,我们也这样称呼他,这是根据他过去的行为,所以 这就是依由过去的作用而安立。「现在」时间很短,我们大半在回想「过 去」、计划「未来」中度过人生,非由现在而已,虽然是互相观待而成, 但依世间共许的名言仍可稳当地成立一切法。 2


问六:刚才您在说法时,有提到「无上瑜伽」的部分,而在中国佛教 系统中,比较容易产生疑惑的地方是有关于到了无上瑜伽的时候,可以喝 酒、吃肉,乃至于有类似男女之间的问题。我首先有一个问题请问,也就 是说,既然已经修行到了一个程度以后,为什么还要有这些事?是由谁来 认定可以修这个法?这个资格由谁来审定?而另外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修? 既然己经修行到一个程度了为什么还要修? 答:在密续里面有四部,四部中则有一些特殊的情况,什么样的情况 呢?也就是说,当下的欲乐虽是瞋心,但是它的根本欲乐是一个慈心,而 且他的慈心己经很坚固之后,他当下的欲乐、瞋心,就有辨法帮助众生或 他的徒弟。到达那时侯,是充许他产生瞋心的,因为他的慈心已经有了相 当的基础,这是在密宗四部里曾经讲过的:所以,在四部的本尊里面,有 许多本尊是愤怒相的。为什么要现愤怒相呢?因为在密里面,有时侯必须 要用反面的作法,例如用瞋心来利益在情众生,他要使瞋心能转成菩提道, 就能把瞋心转成菩提道用的缘故。在他观想本尊的时侯,它所现的本尊相 就是愤怒相。同样的,有时侯贪心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转为菩提道用, 所以观想本尊的时侯,有时可以看到女相的本尊。 至于喝酒、吃肉以及男女的结交,这唯有在无上瑜伽才有讲到的,其 它三部没有。在无上瑜伽中,有讲到喝酒、吃肉的问题,而这是与男女结 交有关系的。其中谈到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男女的结交问题,也就是双身 的问题。以瑜伽者来讲,如果他是男性,他所依的就是佛母,瑜伽者若是 女性的话,那她所依的就是佛父。也就是说佛父佛母是互相依靠的。为什 么呢?因为经由身躯的结交之后,粗分的意识和气流会慢慢的缓和下来, 渐渐的消失了!而为了使达到最究竟的目的,所以他必须产生大乐才有辨 法,为了能永恒的保持这个大乐,所以他的精液绝对不能漏出,一滴都不 3


能漏出,他有辨法运用这个精液!假使他在行双身法时,将精液射出来, 那他必须要有辨法一滴不漏的收回,否则就是违背了梵行,就是犯了大罪。 至于如何使精液不会流出来呢?主要是以气来控制,是以气流的运转来把 精液控制住。除了要能把精液控制住之外,第二必须要有空性的智能,第 三要有很强的毅力。什么毅力?就是绝对不流一滴精液的这种毅力。这种 毅力要很强之后,才可教授这样的法门,不是没有能力就要你去做!假使 一个比丘去做这件事的话,那是根本大罪,除此之外没有其它的了。以一 个瑜伽行者来说的话,他的定力要强到什么程度才可修此法呢?他必须以 定力看苹果树,能使树上的苹果掉下来,又能够再以定力使苹果回到原来 的树枝上,也就是说,他必须要能够有自在控制的能力,才可修双身法。 如果你只是刚好幸运的看到苹果掉下来,但却无法再使它回到原来的树枝 上的话,那就不可以再依靠双身法了!佛父依佛母,佛母依佛父,这是要 有特殊的能力,要有这些基础之后,才有办法把烦恼转为菩提道用,才有 办法行菩萨道、行菩萨行啊!除此之外,则是堕落三恶道的因,这在密里 面讲的非常清楚。另外有一种情况,就是他不受比丘戒也不受沙弥戒,唯 有受在家居士戒,他们穿白色的法衣,受菩萨戒、受金刚乘戒,他们是依 佛母而修,这是有的,那是另外一事,例如像萨迦法王之类的。假使自己 已经出家了,自己已经是一个和尚了,却还依佛母的话,那你后面就要写 个大字:我不是和尚! 问七:在台湾有发生过误用这个法门的例子,所以造成一般对密教的 误解,经过现在的解释,知道这是要经过相当程度之后才能做的,这样以 后大家就不会误用这样一个法门了,非常感谢法王的回答。 问八:修行中依靠高僧大德的加持能够得到什么利益呢?还是依靠自 己多用功修行,多了解佛法,依着佛法修行,才能够得到利益呢? 4


答:我们欢喜诸佛、皈依诸佛,祈请诸佛加持,是会得到诸佛加持的, 这是一定会有的。但是,虽然会得到极少数的加持,如果自己不靠自己好 好修行,而生在不自由地方那里的话,那即使想得到加持也很困难了!所 以,最主要的还是要靠自己,自己好好学佛,懂得道理之后,我们才会真 正产生敬信心,相信诸佛菩萨是存在的,敬信心的产生是必须要见理、看 到道理的,如果没有正确的道理来让你了解实际的情况,那是无法产生真 正的敬信心的。 因此,首先得透过学习的方式去了解实际上的情况,依靠理由才会相 信诸佛菩萨是存在的,才会产生敬信心!那个时侯,再祈求三宝加持的话 才是最好的方式,而最主要的还是自己好好的努力与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以菩提迦耶及那烂陀寺来说,一个是释迦牟尼佛成道的地方,一个是 龙树菩萨及无着菩萨曾在那里学习的地方’如果我们到那里参观圣地的话, 当然一定会有加持!但是这并不代表在那里一定会得到加持,例如那里的 乞丐。也就是说,这是跟自己的敬信心有很大的关系!虽然诸佛菩萨有加 持,但是自己里面是空空的话,那你绝对得不到加持,这不像土一样,可 以挖过来,所以,同样的道理,你自己内心有了东西之后,才能接受到佛 菩萨的加持,才会得到佛菩萨的加持。 我们再来看历史上所念的一句回向文,也就是《愿消三障诸烦恼,„》, 我觉得这句偈文它很殊胜及很深的意趣,我们在诵这个回向文的时侯,我 相信你们一定有在想这里面的内容,而且实际上你们也有去实行、去运用! 我相信到目前为止,你们都有在努力的学习,也很感谢你们努力的学习, 但是努力学习之后,则要好好的运用,运用之后才有办法推广弘扬教法! 问九:人的体悟和佛陀的正等正觉的差别在哪里? 答:让我举对所有事物的细微无常和瞬间性的体悟为例。 对一个刚开始了解事物无常的人来说,他或她对事物恒常的执着,在 5


最初阶段还可能相当强烈。现在为了要松动那个执着,你需要一些批判的 推理,甚至只要能令此人心中对事物恒常起疑,那么它就能产生冲击,因 为,至少对事物恒常不变观念的执着有了松动的效果。 但是那还不够。你需要进一步增强更具批判性的推论,把你导向事物 的无常。甚至那样还是不够,你还需要比这个更强的坚定,这种坚信可经 由持续的反省中得到,能导致所谓的「无常的推论性了解」。 这个过程还没有结束,为了要让这种了解在你的行为上产生确切的冲 击,你需要对事物无常有直接的体悟或亲证的经验。那还得进一步依次把 那亲证修到完美,因为问题是我们对恒常的执着是根深柢固地盘据在我们 的意识中,单单一次体悟是无法赶走它的。这要一个长久的过程深化我们 的体悟,甚至要修到连执着恒常的最小倾向都要完全根除。 这个过程,事实上,和体悟事物之空性的情形或任何其它法则都是一 样的。 纵然如此,有某些灵修之道的面向是与知识相关,与经验较无关联, 但却与我们善心的增长有关。对后者而言,一开始你必须对什么是慈悲有 一些知性上的了解,当然,你也必须对如何增长慈悲有些概念。此后,由 于你修行的结果,你也许会因你的善心而得到某种激励鼓舞的经验。例如, 当你坐下来思维它时,你心中也许会生起慈悲,但那慈悲并不能持续长久 或普遍,而且也不渗透到你整个存有中。因此,要做的是把那个经验进一 步深化到自发的程度,而不必再依赖知性的刺激。必须做到当情境需要时, 就能真正地自然反应。那种慈悲的经验还可再一次进一步深化,直到它能 遍及一切为止。所以,这是修行道的一个不同的面向,再次地需要长久的 过程。 这两个修行道的面向,即是传统佛教术语所称的方便与智能,此二者 必须携手同行。为了要增长与深化智能,你需要属于方便这方面的补充因 素--菩提心。相似地,为了要增长、深化和加强你在菩提心上的体悟,你 6


需要智能以建立它。因此,我们需要一个结合方便与智能的途径。 像这样,我们需要结合数种不同方法的途径,不是只依靠一种方法的 途径。如果我们拿前面谈过的体悟事物无常的例子来说,虽体悟本身有可 能使一个人克服对恒常的执着,为了要使那个体悟完美,在实修时,你需 要进一步的补充因素。这是因为有非常多的其它束缚同时在压制我们的心。 人的问题不只是单一的执着恒常,同时也执着事物独立的、客观的真实, 如执着固守的原则等等。所有这些因素都能以开发对空性的智能而一齐将 之对治掉。 因此,我们这里所处理的是个人意识迈向完美非常复杂的过程。 问十:能否多谈谈皈依真正是指什么? 答:我觉得皈依的本质在于对法做为一种解脱的方法的效力产生深度 的坚信,以及对得到那种解脱产生深切的热望和欲求。 一般而言,我们都说佛是教导我们修道的老师,法是真正的皈依处,僧是 你在修道上的同伴。因此,对法的深切坚信是培养对佛与僧的深信与尊敬 的先决条件。 在《释量论》(Pramanavarttika),法称试图合理地证明佛陀是位已 觉悟的导师这个事实的效度与信度。他以彻底检查佛陀自己的教法及证明 四圣谛教法的可信性的方式来支持他的论证,因为四圣谛是同时在推理和 个人确实的经验这二者之上所建立的。这里的重点是说,我们应当首先接 受法的真理,而且只在这个基础上认定佛陀是位真正的导师。 只有在关联到极端隐晦不明之处时,有时才会使用相反的逻辑;换句 话说,就是佛陀对这些事情的说法之所以能被信赖,是因为他是位可靠的 导师。这是一个复杂的推理过程。为了要跟随这个理路走,事实上我们必 须自我们自己对佛陀所教四圣谛之可信度的相信开始,这是要通过批判性 推理的。当我们对这些真谛有个人的体悟时,我们就能对佛陀做为一个导 7


师的可信赖性产生深信。既然佛陀能在那些需要通过理性批判的地方被证 明是可信的及合理的,我们就有信心去接受佛陀在其它较为隐晦不明之处 所讲的证言。 因此,皈依三宝可自皈依法衍生出它的全部意义。 问十一:我们能于自己心中求皈依即可,那在一个仪式或典礼中求皈 依的目的是什么? 答:佛教有不少不同的戒。例如有菩萨戒、密戒、别解脱戒中的出家 戒与在家戒。有种说法说,你可在佛像前受菩萨戒,而不需要从另一个活 着的人受此戒。但是金刚戒和别解脱戒必须从另一个活着的人授受,因为 你需要一个未曾中断的传承。也许要在一个大师或其它活着的人面前受戒 的其中一个理由是那会产生较强的承诺感。它会加强你的意识,给你一种 个人的义务感。如果你希望进一步探究这个理由,那么我必须承认我们得 把这个问题等佛陀自己来回答。 问十二:看见有人正在造做会使他们产生痛苦的恶业,是否我们该试 图去阻止他们这样做?那样是否会强加业在他们身上?换句话说,对我们 而言,从经历自己的痛苦而从中学习是不是较好呢? 答:如你所知的,一个佛教的修行者慎重地过着一种献身助人的生活 方式。这里我们要知道,佛教所谈的帮助他人是帮助他们走上正道以找到 解脱,这也就是说过一种符合业力因果法则的生活方式,即是「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所以,一般而言,当一个佛教徒看到别人在造恶业时,试图 阻止他们造恶业是对的;但是,这会带来一些问题。我们能把自己的道德 标准或价值体系强加到另一个人身上到什么程度?我们甚至可能会怀疑佛 陀规定他的追随者过着合乎十恶(注七)不做的道德生活,是否也是一种 把他的道德价值标准加在我们身上?把佛教中的一个重要原则记住会很有 8


用,即我们需要对个人的状况保持敏感性。有一个故事将这点作了很好的 说明。 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舍利弗知道,如果他教五百弟子基本的声闻乘教 法,这些弟子无疑地会见道并且成为阿罗汉。纵使如此,但有一个叫文殊 师利的菩萨后来介入,他反而教他们空性的大乘教理。这五百弟子把文殊 所教的教理理解成一种完全的虚无主义,拒斥每件事物的有效性和真实。 他们对道与真实的性质全都产生了错误的见解,结果,据说他们造了使他 们投生于下三道的业。 所以,舍利弗就直接去找佛陀,辩说如果文殊菩萨让他去引导这五百 人,纵然不能得正觉,他们至少会得到高层次的证悟。佛陀回答说,文殊 是用方便善巧的原则。文殊知道短期之内这些人会因恶见而造恶业,但他 同时也知道因为他们的意识已经种下空的教理,之后那些种子会成熟,并 会使他们成佛。所以,事实上他们成佛之道反而缩短。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教我们自己直到成佛为止,要判断怎样对情境正确 反应是非常困难的。当我们与别人互动时,我们应该尽力对每个个别的情 境保持敏感性。 问十三:法王,众所皆知,你是非常忙碌的人,同时有许多事要做。 你能否指导一个有家庭和工作要求的在家人如何发展出一套系统性的修行 佛法的方法。 答:我的西方朋友经常问我有没有最快、最容易、最有效的甚至最便 宜的修行方法。我想要找到这种方法是不可能的!也许这是一个失败的象 征。我们应当了解,事实上佛法的修持是一天二十四小时都要做的。这就 是为何我们要区分真正入座禅修的时段和出座时段,主要的意义是在你入 座及出座时,你都应该完全不离佛法的修行。 事实上,我们可以说出座的期间是你修行功力的真正试验。在正式入 9


座禅修时,可以说你是在充电,所以当你出座后,你就有较好的准备来处 理日常生活的种种要求。电池充电的目的就是要让它能用,不是吗?同样 地,不管你透过那种修法,一旦你把你自己准备好了,做为一个人,你不 可能避免日常生活的常轨,而且就要在这段期间,你当能依据你的修持原 则而生活。 当然在一开始的阶段,对初学者而言,你是需要有集中禅修的时段, 这能让你有一个可开始的基础。这当然是要紧的。但是一旦你已建立了那 个基础,那么你要能过一种至少是依佛法原则行事的生活方式。因此,这 些全都在说努力的重要性。不费点力量,是不可能把我们的生活和佛法的 原则结合在一起的。 对一个认真的修行者而言,最认真的努力是必须的。光是一些简短的 祈请、诵一下经、用念珠持一下咒,那都是不够的。为什么不够呢?因为 仅凭这个不能转化你的心。我们的负面情绪是如此的强而有力,为了要对 治它们,持续的努力是必须的。如果我们持续地修行,我们一定会改变。 问十四:相对的慈悲和绝对的慈悲的关系是什么? 答:了解慈悲的意义有不同的方式,依是否你从大乘或金刚乘的角度 来看而定。例如,虽然金刚乘和大乘一样都用慈(Karuna)这个字词,但 它却有全然不同的意义。 也许这个问题和经典上另一种对二个层次的慈悲的区分有关。在第一 个层次,慈悲是被激励出来的。这是刚开始的阶段,此时为了生起慈悲心, 你需要修习某种冥思。因着这个修习的结果,你到达第二个层次,此时慈 悲成为自然的和自发的。这是了解相对慈悲和绝对慈悲不同的几种方式之 一。 问十五:请问法王,如果色身无常是由于他们复杂的生理本性,那么 神灵长存是否是因他们没有色身实体的关系? 10


答:我们举佛教所说的住于无色界的有情为例,这些众生不像欲界或 色界的众生,他们也许不会受制于像有色身的众生必经的毁坏过程,然而 他们一样还是无常的,因为他在无色界的寿命还是有限的。既然他的生命 有起头有结束,那他还是一样隶属于变迁的过程下。然而,如果我们谈一 个已达解脱状态的有情,已证得阿罗汉,那么情形就不一样了。相似地, 证悟成就很高的菩萨(从八地菩萨以上)也不再受制于老化的过程。从某 个角度来看,以意识的连续这个观点而言,我们可说这样的有情是有点长 存的意味。再者,经典上描述这类有情他们拥有意成身而非色身。我们要 注意的是这个意成身和金刚乘中所谈与死后状态有关的「识身」是非常不 一样的。 问十六::是否可请法王解释,为何业报有时立刻就来?为什么在其 它情况下要等好几世业报才会出现? 答:业本身的强度会是因素之一。另一个因素是那个业报要成熟的其 它条件齐全的程度,这得依其它的业行而定。世亲在《阿毘达磨俱舍论》 (Abhidharma Kosha)中提到了这个问题,他说,一般而言,最强的业会 先有结果。如果某一个业的强度和另一个相等,那么个人最熟悉的那个业 会先成熟。然而,这两个业是一样强和一样熟悉,那么先造的业会先有果 报。 问十七::就业报而言,思想和行动是不是有所不同?换句话说,思 想能造成业吗?以及业能造成思想吗? 答:如我解释过的那样,佛教对业的概念并不只限于身业,也包含意 业,或我们可称情绪的活动。例如,我们谈及贪心或伤害的意图的业,这 些都不必然要显现在行为中。有人可以完整而仔细地想过这些念头而完全 不在行为上表现出来,因此这些行动的某种完成真的可在精神层面上发生。 11


再者,有一些类型的行动不必然会有立即性的动机或意图,但由于过去业 力的制约,有人可能会有某种行动方式的倾向。这是说有些行动可以是非 因动机的结果而产生的,而是业习倾向的结果。 问十八:关怀、爱心和空正见的关系为何? 答:透过空正见的信心─原来轮回是可以断除的,解脱是可以得到的。 因而对眼前的烦恼产生厌离,对别人的痛苦产生悲悯。 问十九:如何检查内心动机是利他或为了自我? 答:无害行不是重于外在的形式,而是源自内心的意乐。自己不能欺 骗自己。只要常想要去帮助别人,都能趋向于无害行。随着佛陀的教诫去 关怀别人,有慈悲心,而得到的安乐,是最下限的出世间的安乐。用欺瞒、 不诚实的方式得到安乐,是世间的安乐,应反复思惟这种过患而断除。 问二十:如何应付恐惧? 答:恐惧有两种。 第一种恐惧须要慎重处理,它是危急的,在这情况下,不论我是否知 道怎么办,一定要做个决定。首先,我请问朋友,思索这件事,然后做决 定,采取行动。我从来不后悔。毕竟这与动机密切相关。如果我没有负面 的自私动机,在心深处也不会觉得罪咎。当我怀着真诚的动机行事,即使 事情不如所愿,也不遗憾。 第二种恐惧是出自想象,要克服这种恐惧,你必需平静,才能更清楚 地检视它。当你仔细观察它,想象出来的恐惧就消散了。你制造出来的恐 惧,不会立刻带来危险。应付这种恐惧,主要是在心深处抱着真诚的动机 与宽容,这种态度能够帮助你减轻恐惧。当你有了信心,遇见任何人都敢 和他谈话,即使你心中仍有恐惧,出于你的自信,内心会有一种正义与真 理,根据我的经验,我认为基本在于慈悲心与利他的意念。 不是改变别人的信仰 12


问二十一:身为宗教领袖,您是喜欢积极鼓励他人信仰您所信的宗教, 还是采取等后他人自动登门求教的立场? 答: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所关心的不是转他人为佛教徒,而是身为 佛弟子如何根据自己的信念,能对人类社会有所贡献,我相信其它宗教信 仰也有同样的想法,都想致力于此目标。 由于不同宗教时有争执,而未能集中力量于彼此共同的目标,所以过 去二十年中,我在印度利用每一个机会,去会晤天主教的神父、基督教的 牧师,以及回教徒和犹太教徒,及许多当地的印度教徒。我们相聚,一起 祈祷、静修,并且讨论他们的宗教理念、态度,以及他们的修行方法。我 对基督教的修行,对其中可资我们学习模仿之处,极感兴趣。同样地,在 佛教,也可能有些地方,可供基督教采用。 正如佛陀以身作则,示现知足、忍辱和无私地为他人服务,耶稣基督 亦复如是。几乎所有大师过的都是圣者的生活----不是像帝王般的奢侈, 而是像普通人那样简单。他们的内心力量极大、无限。但他们的外在表现, 则是生活简单而知足。 问二十二:如何加强对地球的爱与关怀? 答:地球是我们的家。照顾地球,就像照顾我们自己的家一样。我们 的生命倚靠这个地球,这是我们的环境。 地球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我们的母亲,她如此仁慈,不论我们想 要做什么,她都能容忍。但是我们摧毁的力量已急速加剧,地球母亲被破 不得不告诉我们,要小心了。人口的爆炸与其许多的征兆,使我们看清这 个事实,大自然也受到自然的限制了。 从另一个角度观察,身体是由不同成份构成,地球也是由不同成份构 成。这是一种自然律则,如果我们想打破这种自然律则,不论运用多少复 杂的心思与巧计,我们都会失败。 13


我们必须接受教育,用教育来打开自己的眼睛,然后以人生旅途中的 阅历证实教育的理论。自觉,就是专注当下,有所察觉,并正确反应。自 觉与教育是同步的,经由这种熏陶,自然会产生对环境的爱惜。 问二十三:人在成长过程中没得到爱,或被父母虐待,他们很难对别 人产生慈悲心,如何帮助不爱自己的人去爱别人? 答:如果这人从来不曾得到任何方面的爱,没有任何人对他表示过爱, 希望这人有慈悲心是很困难的。但是,这人只要遇见一位能够无条件爱他、 接受他、慈悲待他的人,那么,即使他不曾经验到慈悲心,只要他知道自 己是被另一个人所关爱,这一定会产生影响力。因为他的心中有一粒种子, 而这种爱的行会使这粒种子开始成长。 问二十四:您是否认为自己是一位和平促进者? 答:不,我只是一个人类。和平是属于每个人的事,每个人都要对他 负责,从这个观点看,每个人都是和平促进者,我只是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罢了。如果你想改变世界,首先改善你的心,这将会帮助改变你的家庭。 这种力量将不断地扩大,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某种影响力,这是我的 基本信仰。不论我到任何地方,我一向试着阐明个人的责任,我们永远不 应该认为自己不重要,亦不应该认为自己所做的是无关紧要。 问二十五:如何能最有效的对付内心的恐惧? 答:有很多方法。第一种是想一想乐及乐果。通常一有坏事发生,我 们就说:“哎,运气真坏!”一有好事发生,我们就说:“啊,运气真好!” 其实,只说运气好和运气坏是不够的。事出必有因。由于某种原因,才有 时运气好、有时运气坏,但通常我们只说运气好或运气坏而不再深究。依 佛教的解释,此所谓原因,即是我们过去的业,也就是我们过去的行为。 有一种对付内心恐惧的方法是,思维恐惧之来乃自己过去行为之果。 此外,你若惧怕某种痛苦,则应看看自己有没有办法除去此苦。如果有办 14


法,就不必担忧,如果没有办法,担忧也是多余的。 另一种办法是,看看害怕的是谁,审查你的自性。此“我”何在?“我” 是谁?“我”性为何?身心之外有“我”吗?这样做会对你有帮助。 而且,修菩萨行的人是以承担别人的痛苦为己任。你害怕时,可做此 想:“别人也有同样的恐惧,愿我能承担他们所有的恐惧。”纵然你敞开 自己去接受更大的痛苦、承担更大的痛苦,你的恐惧反而会减少。 还有一种办法是,不要让你的心停在恐惧之念上,而要把你的心放在 其它事物上,让恐惧自行消失。这是一种暂时的办法。此外,如果你是因 为没有安全感而害怕的话,在躺着的时候不妨想象自己的头是枕在佛的膝 上。有时这对你的心理会有帮助,再有就是念咒了。 问二十六:在我们美国,男女乃自由交往,而且由于古老的价值观念 不再为人所信奉,以致弄不清什么是正当的行为,在佛教的修行中,男女 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这要分不同层次来说。比丘和比丘尼要独身,不能独身者可做居 士,居士不可邪淫。此外,在已婚者和未婚者之中还有划分。 问二十七:请谈一谈爱情与婚姻的问题。 答:我没有什么可说。我的简单看法是,相爱没关系,结婚不可急, 要慎重其事。先要确定彼此能常相厮守,至少今生如此。这一点很重要, 因为你若匆匆忙忙的结婚,对自己所做之事并不充分了解,那么一个月或 一年过后,一出问题你就想要离婚了。从法律的观点来看,可以离婚;若 无子女,离婚还说的过去,若有子女,那就说不过去了。夫妻只考虑自己 的爱情和自己的快乐是不够的,你有为子女着想的道义责任,父母一离婚, 子女就要受苦,不是暂时受苦,而是终身受苦。一个人的榜样是其父母, 如果做父母的老是吵架,最后还是离了婚,我想其子女的内心会不知不觉 15


的受到不良影响存有恶劣印象。这是悲剧。因此,我劝各位,真要结婚, 不必匆忙,须审慎进行,只在有了适当的了解之后才结婚。这样,你的婚 姻将是幸福的。家庭有幸福,世界就会有幸福。 人间彼此的相互慈悲可分两种:一种含有烦恼,另一种不含烦恼。不 含烦恼的慈悲,愈审查愈稳定、愈清楚历久弥坚。但含有烦恼的慈悲,过 一两天就没了。 问二十八:我觉得自己是没有价值的人,作为一个初学禅观者,我对 这种感觉该怎么办呢? 答:你不要灰心。人类的潜能都一样,你觉得“我”没有价值,那就 遭了,完全错了。你是在欺骗自己,我们都有念力——你还缺什么?有志 者事竟成。你若灰心而做此想:“像我这样的人能做什么?”那你就无法 成功了。因此,佛法中常说你是自己的主宰,没有你办不到的事。 问二十九:在修行方面上师有何任务?非有上师不可吗? 答:不错,但要看你学的是什么,普通的问题,一般的佛理,可籍读 书而无师自通。但某些复杂的问题,若无有经验的人给予指导和说明,单 靠读书,极难了解。一般而言,上师是必须的。 问三十:您曾谈到服务,我们怎样才能为西方社会服务呢? 答:即使你只帮助一个人,那也是帮助。在教育界,在各级学校里, 有很多机会可以帮助别人。许多基督徒的兄弟姊妹们,正在从事此类工作, 这是我深深敬佩的,也是佛教徒必须学习的。所以你可以在教育和卫生方 面,提供直接的服务。 此外,在为公司或工厂工作时,即使你不是直接帮助他人,也是间接 服务社会。就算你是为薪资工作,也确能间接利他。你应以善心做事,要 做此想:“我的工作旨在助人。”如果你是制造枪炮子弹的,自然难能此 16


想,你若一边制造子弹一边想:“我做此事是为了帮助别人,”那就是伪 善,不是吗? 问三十一:不离世间能成正觉吗? 答:当然能。出世的意思是放下对世间的贪著,不是非离开世间不可, 佛法的真正目的在于为他人服务,要为他人服务,你就必须留在社会,不 应离群索居。 问三十二:您在彼国旅行当中,迄今有否遇到令您特别感到惊奇或特 别感到兴趣的事物?我很想知道您对彼国的一般印象如何? 答:没有特别感到惊奇的,贵国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我想贵国对 异己的观念和异己的传统都很宽大,这很好。我发现贵国人大都坦率,我 很喜欢这种态度。

17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