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行三十七颂摘要

Page 1

佛子行三十七颂摘要 如同「第二能仁」的龙树尊者,他曾这样说过,为了能成办一切遍智, 也就是佛陀的智能,有三种主要的因素:一、大悲心;二、菩提心;三、 空正见,成佛的根本是菩提心,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心,再加上空正见, 这三者就是成就一切遍智的主要因素。所谓的般若波罗密多,就是智能到 彼岸,也就是菩萨的智能度。六度里面的智能最主要性质是证空的现量, 但是光是证空的现量没有办法形成菩萨的智能度,必需要有菩提心的帮助, 才有办法成为六度里面的智能度-般若波罗密多。 要成办如是的般若波罗密多,首先要获得缘空的「奢摩他」和「毗婆 舍那」就是缘空的智和观,以及双运,在成办缘空「毗婆舍那」之前,必 需先证得缘空的「奢靡他」,然而不了解空性的话,缘空的奢摩他不可能 会有。所以要让自己证悟空性,首先必须经由佛陀的经教,了解「人无我」 的道理,以及「法无我」的道理。所以在《心经》中有说到业果的无我的 性质,以及五蕴无我的性质,这是属于「法无我」。进而说到了感受的受 者、造业的造者的无我的道理,这称为「人无我」,实际上「人」也是属 于「法」的一种,把「人无我」、「法无我」分开的原因,是因为在造业 的时侯,主要是以这两种我执而造业的,因此在此分说。以「法无我」而 言,有中观和唯识两种说法,当然在「法无我」的见解上也有粗细的不同, 要让自己透彻无误的了解性空的道理,这些粗细空性的见解都必须要学习, 这是一种修法,另一种为了能成为智能度(智能到彼岸、般若波罗密多), 必须要菩提心的修持,菩提心的所缘是一切有情众生,为了成办圆满一切 有情利益的佛果位,所以要广大的修学菩萨行,在此说到六度万行的修持, 或十般若波罗密多的修持,修持的过程要三大阿僧祇劫,或者四乃至十大 阿僧祗劫都是有的。 1


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心,有了大悲心,菩提心自然会成办;没有了大 悲心,菩提心则无法生起。大悲心的主要因缘有二,第一完全利他的爱心, 没有话,则不会对他利生起希求心,第二必须要了解到众生的痛苦是什么 才会产生悲心,因此首先要了解何谓真正的痛苦。在佛的经典里面有说到 了三种痛苦:苦苦、坏苦、行苦。先从自己的身上去体会到这种痛苦,进 而以自己的经验来体会他人的痛苦。所以确认以及彻底对痛苦产生真正的 体会,如此的修学,我们才有办法俱足这两种的因缘而成办悲心。般若波 罗密多具有强大的力量去破除一切的障碍,一切的罪障,这种不可思议的 智能必须要众多的因缘,才有办法证得,要先好好的认识才有办法去修持 及累积这些因缘,而且在修这些因缘的时候次第不能混淆,否则无法成办。 好比我们要让自己知识水准提高时侯,有一套固定教育的次第,让我们慢 慢的学上去的。同样的,智能波罗密多是一种内心的功德,它是一种果, 也是由因而来的,因此要了解,这种波罗密多的因缘必需一步一步去累积。 二、「贪爱亲方如水动,瞋憎怨方似火燃,痴昧取舍犹黑闇,离家乡 是佛子行。」 三、「远恶境故惑渐减,离散乱故善自增,心澄于法起定见,依静处 是佛子行。」 这两句偈颂,说到初学者因为没有办法很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 还没有对治烦恼之前,应该要尽量远离贪境和瞋境,这是很重要的。许多 的先贤大师,都曾说过:与其对治烦恼,不如先让自己避免接近贪境和瞋 境,这是对初学者而言。所以「依静处」的意思,可用两种角度作解释: (一)以身的角度依静处,那就是到没有喧哗的地方。(二)是断除远离 内心的妄想、妄念,使心安立在依静处上。以台湾人而言,要远离自己的 家乡去依「静处」的话,认为假使依静处是一种国土或家乡迁变的话,就 必须要找像加拿大、美国、新加坡……为依静处了。所谓「依静处」并不 2


只是身体上的一种迁变,最主要的是使内心远离贪、瞋境,否则无论我们 到那里,都会受到处所的贪、瞋境影响。在内心还没有完全能控制之前, 会很容易受到四周环境的影响,而形成障碍,所以以身心受环境影响去说 明依静处。难得暇满人身获得的时侯,为了使心不受贪、瞋控制,所以于 闻思修有次序的来了解何谓所取?何谓所舍?正如第一偈所说。(注:此 生幸得暇满船,自他须度生死海,故于昼夜不空过,闻思修是佛子行。) 四、「常伴亲友还离别,勤聚财物终弃捐,识客且遗身舍去,舍现世 心佛子行。」 此说明过分贪着今世的安乐,假使所追求的唯有今世安乐的话,今世 能获得什么享受?财物、物质的享受、亲朋好友、肉身的装饰品、以及名 闻利养,这些都是属于今世的利益。我们追求今世的安乐最主要也就是这 些了。如此仔细去思惟,无论再富裕,钱财再多的人,他的死与一个街上 的乞丐,两人的死法是一样的,同样要放弃一切而离开这世间。而且富裕 的人死时,死不甘心,因贪执放不下世间的一切;但另一者死的时侯却容 易放下一切。而且富裕的人的四周很容易遭惹到酒肉朋友,因为金钱而来 亲近你、与你交往,有钱时这些朋友就会围绕在你的身旁;当你没钱的时 侯,他们则不会理睬,我们需要这种朋友吗?我们需要的是可靠的、可信 赖的、值得我们相信的朋友!有了这些朋友,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快乐。可 是,这些亲朋好友在我们死的那一天也必须要离开,我们今世所付出的一 切成果、享受,死的时候没有办法带走一丝一毫。 以我个人而言,我在活着的时候因为挂着「洛桑嘉措」这四个字,我 相信多多少少会有人帮助我。但是在我离开世间那一天,没有办法带走我 的弟子,我没有办法请别人跟我一起离开,纵使有再多的财物或是享受, 想尽各种各样的办法,要让这些能随着自己离开世间!但是这是不可能的, 死时唯有自己孤伶伶的离去。在我今世的最后一天,身体会与意识完全分 3


开,我们称为「死」,此时唯有我自己一个人的意识流到后世。除了一种 力量可以帮助我,那就是我活在世间时所累积的善业,此外没有任何方法 能让我得到安乐。我们活着的时侯,遇到困难可以找朋友帮忙,可以向某 些人学习或请教问题,但是在临终的时候,没有办法依赖他人,唯有靠自 己善业的力量去面对死亡。 现在,会场里有很年轻的小孩,虽然他的年纪很小,可是从今天算起 的一百年以后,这会场的人没有任何一个可以存在,所有的人都会死去! 以我个人而言,我已是六十多岁的老头子了,与我同样年纪的人,可能还 可以剩下二十年或三十年,甚至于四十年的岁月,但几乎在四十到五十年 以后,都会一个一个的离去。所以可以证明:人一定会死,死是决定的。 而且在死之前,我们没有办法固定或肯定何时会死?因此「死无有定期」。 我们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希望,能肯定明天可以再的来这会场聚合,但是却 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肯定明天不会死,因为「死」非常的突然、无法预料, 所以有二件事情可以决定,就是(一)一定会死,(二)死无定期。 所谓的「死亡」,就是说我们的身体有一个生存的时间,当时间过去 之后,生存的能力消失,它就没有办法持续了,这时候意识必须离开身体, 称为「死亡」。以花来讲,花有花开的时候,也有花谢的时候。同样的, 人的身体会随着时间的转逝而衰败坏灭,当我们看到狗或是自己宠物等死 去的时候,会觉得很可怜,但是不会非常在意。如果我们无意义地浪费我 们的人生,那就非常可惜了。人有思想的能力,我们有心力可以让自己认 识教理,认识非常殊胜不可思议的智能和菩提心的修持。我们可以学,而 且可以拿来用,由此而获得快乐。这么好的机会,如果没有好好的把握, 只是随着放逸的心态,胡里胡涂死去的话,岂不是非常可惜吗?人活在世 间时,有思想的能力,藉由思想的能力和心力可以让我们得到永恒的安乐, 但是如果没有好好把握而浪费的话,就好比有一个人接到一笔生意,却因 4


为某种理由而放弃,如果这样的话,不但他会觉得非常可惜,别人也会对 此事婉惜。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认为今世没有关系,后世可以继续慢慢 的来,如果以这种懈怠的心情去学法,那就像刚刚说的那个人一样,浪费 了自己最良好的时间及机会。既然我们有这种修法的能力,就应该从现在 开始好好的去学,在临终之前让自己策励自己,鼓励自己,过一个有意义 的人生,这是思惟念死无常的用意。所以我们生存在世间,有这样一个良 好的修法工具,不应该浪费一分一秒宝贵的时间。 五、「伴彼若使三毒长,并坏闻思修作业,能转慈悲令丧失,远恶友 是佛子行。」 六、「依彼若令恶渐尽,功德犹如初月增,则较自身尤爱重,依善知 识佛子行。」 为了使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所以应该远离逆缘恶友,以及接近善缘 及善知识的教授。在此说到善知识,所以还没有依止善知识之前,我们必 须要认识善知识的条件是什么?什么是善知识的定义?这是很重要的。当 我们想要去依止一位师父或是善知识的时侯,须透过教理上所说善知识的 定义去认识、观察说法者有没有具足上师或善知识的条件,进而再去作依 止,倘若没有透过观察,就急促的去依止、完全的依赖这位善知识的话, 会很容易看到对方的缺失而造成毁谤,这样对自己、对他人都不好。所以 可以先作法友想,从他的座前听闻佛法,不一定要把他认为是善知识或是 上师才可听闻他说法。除了传灌顶或传戒,传戒和尚和灌顶师父,都一定 要作上师想才可以。除此以外就不一定要作善知识想而听闻教法的讲授。 所以还没有依止这位师父之前要好好的作观察,纵使要花上十二年以上的 时间也是值得的。在经论里面时常强调师徒之间的关系是要透过反复长时 间的观察才建立的。 对于善知识的定义有很多不同的条件,在《庄严经论》里面有说到; 5


善知识所需要的条件有十法,在戒律里面则提到对于传戒和尚或教诫阿 黎必须的条件。同样在金刚乘密宗里面也说到上师所需要的条件是什么。 在此,因为最主要的是依据大乘上师的条件而言,所以是以《庄严经论》 所说的十法为主。(注:庄严经论云:「知识调伏、静、近静、德增、具 勤、教富饶、善达实性、具巧说、悲体、离厌应依止。」) 《庄严经论》里面所说的十法内容,最主要的是说为使他人内心调伏 的缘故,首先必须调伏自己的内心。光调伏自心是不够的,还要善巧的指 导他人走上成佛之道,为了让他人了解调伏内心的方法,所以自己要懂圆 满的教理。光是懂也是不行,如果没有善巧的宣说则会造成误会,所以必 须要善巧的宣说。 虽然藏传佛教具有显密完整的教法,可是有时候我们也会做出一些不 应做的事情。就像阿底峡尊者是一位具有大证量大成就的上师,以他个人 而言,非常谦虚,持戒非常清净。当他来到西藏某一处传法的时候,许多 西藏出家人穿著奇奇怪怪的美丽帽子、大衣、袍衣、、等。他们很整齐地 排列着,迎请阿底峡尊者,阿底峡尊者看到以后马上说:「西藏的魔鬼来 迎请我了」,所以他马上拿着三衣盖着自己的头不敢看,这时在排队的西 藏出家众们问:「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透过侍者的说明才知道:阿底 峡尊者惶恐的说:「西藏的魔鬼来了」。于是他们很不好意思,马上把这 些不需要的外装卸下来。穿著整齐的出家三衣,很谦虚的迎请阿底峡尊者, 于是阿底峡尊者欢喜的接受迎请。这是一个公案,没有错,这也是一个事 实。但是我们了解了这个事实之后,却还愿意去做「西藏的魔鬼」。我有 这种感觉:这些西藏的魔鬼,最多都来自华人区,这些华人制造的魔鬼。 怎么说呢﹖红包愈多,魔鬼就愈多,魔力就愈强。他们把那烂陀寺的大论 典的教派、教理,认为是次要的修持。他们认为主要的修持是外形的一种 炫耀,徒弟愈多、各种各样的法会花样愈多,就代表他最有名,最有证量。 6


这种错误的想法这是不好的,所以你们不要把我们西藏人宠坏了。 我认为以上师的法座高低来衡量上师证量的高低,这种想法是完全错 误的。在第五世洛桑嘉措时曾经有一公案。在某一会场迎请很多大师的时 候,所有的大师座位几乎都是同样高,但是侍者非常的聪明,在棉做的垫 子里面放扁扁的石头进去,所以当二位师父坐上法座时,一位因为有石头 而不会陷下去,但另一位因为没有石头而陷下去了。所以没有被陷下去的 那位上师,他就很高兴。因为他比另一位还要高些。 (身为洛桑嘉措我有这样一个权利,高坐在法座上,所以我可以告诉 别人坐在高位上的缺点,以我个人而言,我很适合扮演这种角色。)出家 人穿著三衣,假使内心完全受到世间八法的影响,他可以说是受到世间八 法的诱惑所形成的外邪,只是外面以一种美丽的三衣包裹着而已。其实他 所做的与佛陀的本意完全相违。我在这法座上为你们说法的时候,慢心几 乎不会生起,可是却从内心另一个角落,会去顾虑到今天我所说的法你们 到底有没有欢喜呢?会产生这种疑惑,(大众鼓掌)法王善巧的说:「这 就是世间八法!」所以要了解西藏人的问题,更不要让自己造作同样的错 误与缺失。(注:八法:苦、乐、利、衰、称、讥、毁、誉) 有时上师本身没有缺点,但是弟子们会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很容易造 成「偏党」的一种观念,所以弟子们在上师座前求学的时候要要有三种条 件。第一,正直心,不要有自我的观念。第二,判断是非的智能,思想的 能力,判断的能力。第三想要向上求学的心态。这三者是弟子们所需要的 条件。(广论28页,四百论说:正住、具慧、希求为闻器。) 为何需要此三条件?(一)正直心:假使没有处于一种正直客观立场, 只是因为自己不喜欢,纵使是对的,也不愿相信的话,那代表我们学习的 态度有偏差了,这是错误的。因此客观的角度很重要,也就是叫我们保持 正直。(二)判断是非的慧:假使已经了解何谓好?何谓坏?好坏是非虽然 7


已经辨别清楚了,但对自己而言却没有产生什么影响「好就好,坏就坏」 的话,那就叫作愚痴。既然了解了这样是好,就应该好好随着善知识努力 的去做才对,所以判别是非的智能,这种能力非常重要。在了解是非取舍 之前,「疑惑」很重要。这里所谓「疑惑」并不是属于烦恼的疑心,而是 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如果是这样的话会有什么影响?如果那样的话 会有什么结果?透过这种疑惑,有助于求知。假使自己内心本身没有任何 疑问的话,就不会去寻求答案了。当不想寻求答案的时候,就无法了解真 理了。所以自己给内心问题,这是允许的,这并不是烦恼的疑惑,而是透 过问题让我们想要去观察真理,透过这种观察及寻求,能让我们获得真理, 让我们获得了解是非的智能,因此疑惑很重要。

我们有讲到,上等根器

者是随理的;下等根器者是随性的。上根者在求学的时候首先先保持一种 客观以及疑惑的态度,不要马上去相信它,透过是非的认识,努力地长时 间地观察,假使是真理的话,透过观察会愈来愈明显,当他解开疑惑而能 相信的时候,他就能作出肯定的主张。下根者为什么是随性的呢?他刚开 始没有这种疑心,上师、师父说什么他马上相信,如果没有透过思考就去 相信的话,有可能之后造成后悔的危险。所以还没相信某些事之前,透过 「智能观察」是很重要的。(三)想要向上求学的心:所谓的观察,如果只 一直观察别人的烦恼,多管闲事,自己的烦恼却没有观察的话,没有用。 所谓修法,最主要是要修自己的烦恼。所谓求学,是把所学的法拿来应用 在自己的生活中,应用在调整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只有在别人的烦恼上作 调整,这种求学心是需要的。以上就是弟子们所需要的三种条件。 七、「自身犹筑生死狱,世间天等谁能救,故于救度不虚者,归依三 宝佛子行。」 八、「诸极难忍恶趣苦,能仁说为恶业果,故虽遭遇命难缘,终不造 罪佛子行。」 8


接下来所讲的要成办后世安乐的方法,于是说到「皈依」及业果。「皈 依」的意思是寻找救护、依赖的对象。以「皈依」而言,它有暂时性和究 竟性的。(一)一般人而言依赖暂时的皈依,就像我们生活上遇到困难,找 朋友帮忙,于是皈依了朋友,或者我们会请政治家、请经济上的朋友、请 法官使我们从困境当中得到救护,因此皈依了这些人,这是属于暂时的一 种皈依、依赖。(二)每一个宗教信仰都有它的导师,所以皈依的对象很多, 在此所说的皈依,如同月称菩萨所说,是因为「希求解脱」的缘故而皈依, 所以皈依的对象有,佛、法、僧三者。为什么皈依佛?因为佛已经证得究 竟的涅盘,以他亲身的经验为我们作无误而圆满的解说,所以皈依了佛。 因为我们要走这一条路,所以皈依法。因为在走这条路的时候必须要有可 效法及模范的对象,因此追随、皈依僧。因此希求解脱者的皈依处有「佛 法僧三宝」。 之前谈到的「法」,就是「涅盘」的意思,因此得到「涅盘」这个法 宝的时候,就可以从一切的痛苦以及烦恼中得到解脱。所以可以使我们真 正的得到解脱,使我们从痛苦和烦恼中得到救护,是靠法的力量。所以「法 宝」是三皈依里的正皈依。如何让我们得到解脱呢?就是透过圣者的道谛 -证空的现量去对治烦恼,而获得灭谛的功德。因此圣者的道、灭二谛的 功德,是属于所要皈依的法,这是皈依境的法,这是正皈依。唯有我们获 得道谛、灭谛功德的时候,我们才能从烦恼及痛苦之中会得到救护,正是 法宝救护了我们,所以才称为正皈依。如是了解法宝的功德,自然会对佛 生起了极大的信心,因为佛已经证得了法宝,而为我们说如何得到法宝的 方法,透过他的经验觉受,假使我们努力地学上去,一定可以获得的。因 为佛说了法宝的缘故,因此皈依佛。

同时现在正在依法行持的僧宝们、

已经获得圣者果位的僧宝们,他们正在努力的对治烦恼,因为他们依法修 持,他们有经验,所以我们把他们视为模范,追随着他们,因此皈依僧宝。 9


以皈依、信心生起次第而言,首先相信法宝,之后对佛产生信心,再对僧 产生信心。以信心次第而言,认识法而皈依法,之后认识佛的功德皈依佛, 之后了解僧宝的精进而皈依了僧。以教法形成次第而言,佛先来到世间为 我们转教法轮,使弟子们生起了正法轮,所以先有佛,后有法,之后才有 僧。 八、「诸极难忍恶趣苦,能仁说为恶业果,故虽遭遇命难缘,终不造 罪佛子行。」也就是说为了要断除一切的烦恼,首先要让自己不随顺烦恼 而做出恶劣的行为,这是第一个步骤。好比双方要打仗的时候,我们没有 防御的能力,则无法进入战场,首先要有防守的能力,之后才能突破重围 上战场与他人打仗。同理,我们要与烦恼打仗的时候,首先要能保护自己 不随烦恼而走,不随烦恼作出恶劣的行为。为了防护自己,戒是很重要的。 当我们不随烦恼而造恶业的话,就能使我们生生世世生于天上人间,具有 暇满,能透过正法的学习,而去对治烦恼。这种修法是非常稳定的,所以 戒学非常的重要。戒学里面十善业道是最基础的,为了使戒学能圆满,我 们要相信戒的功德并提起心力去守戒,而且必须要了解业果。不想要痛苦, 所以要断除痛苦之因,防护自己不要去造作痛苦之因,这本身就是一种戒 行了,透过业果的认识会使我们的戒体更清净。 九、「三有乐如草头露,是须臾顷坏灭法,故于无转解脱道,起希求 是佛子行。」 为了使我们的修法清净,导师释迦牟尼佛在转四谛法轮的时候,说四 谛十六种行相,在苦谛说了无常、苦、空、无我四种行相,在这个偈颂里 面讲了佛法最究竟的内容。什么是无常?续流的无常是粗分的无常,是我 们可以察觉的,甚至于可以看到的,就像死无常一样,这是属于续流的无 常,是粗分的。细微的无常是每一剎那都在坏灭的无常,就是因为有续流 的无常,我们就可以推测这些法在每一剎那都在坏灭之中,无论是内或是 10


外,只要它有续流坏灭,每一剎那就在转变之中。好比法座前面的花,虽 然现在很美,我们没有看到衰败的现象,可是因为它有续流的无常,它终 究会有坏灭的一天,这种无常的性质不是它坏灭的那一天才有的,而是每 一剎那都在转变。假使我们能以显微镜看花朵变化的话,将可以了解到花 朵里许多细微的性质。这些微细的性质互相的触动产生了新的变化,这代 表了细微的无常是绝对存在的,无常的性质在现在就有了,这种无常的性 质从什么时候有的呢?第一剎那的法,在第二剎那的时候会不见了,这虽 然也是无常,但「细微无常」主要是说:第一剎那的法,在第一剎那的时 候,本身就有坏灭的性质存在,这才叫究竟无常的内容。假使第一剎那的 法,它在第二剎那的时候会消失,是需要依赖其它因缘的话,这是不可能 的,因为在第二剎那会自然的消失,自然的坏灭,这没有办法依赖其它因 缘的。可见第一剎那的法,在它本身的时候就具有将会消失、将会坏灭的 性质,这种性质从什么而有的?就是它本身具有坏灭性质因缘所产生的, 所以这果本身就具有坏灭性质。有时候我们会把生和灭认为是两回事,从 因缘生,好象就是一种形成,不是坏灭,灭跟生好象没有相关,其实生灭 并不是完全的分开。生的性质本身就隐藏了灭的性质,而且是不可分开的。 因为因缘本身具有坏灭性质,所以说所生的果,必须具有同样会坏灭的性 质。只要由因缘而生,在生的那一剎那已经圆满会坏灭的性质。可见一切 因缘法,完全随着因缘力而生、因缘力而灭。受到因缘影响,完全是属于 因缘力而有。

今天我们的人身是因缘而有的,他的存在完全依靠因缘的

力量所形成的。人这五蕴是怎么有的﹖是以前「无明」所造的「业」,「业 种子」留置于「心识」上,随着「爱」而「取得」的因缘,使得后世的「我」 产生了,因此投入于后世,成办了后世的身,所以身体最主要的是由「无 明」所产生的。究竟的追溯下去,我们可以知道是由无明而感得今世的身 体。所以这身体所依赖的主要因缘最究竟的就是无明、烦恼。仔细想一想, 11


你今天被无明所控制的话,会有什么感觉呢﹖「无明」、「烦恼」光是它 们的名字就已经令人感到苦恼了。若还被它们所控制到的话,会不会觉得 更苦恼呢﹖可是事实上我们就是如此-完全被无明、烦恼所控制。以「苦 苦」而言,我们不想要,可以以暂时获得安乐的感受,而得到暂时的解脱。 以「坏苦」而言,我们应有舍受,也可以从坏苦中得到暂时的解脱。但是 「行苦」无论任何时刻都随着我们,因为我们的五蕴是随着无明、烦恼控 制所形成的。真正轮回的痛苦,就是随业、烦恼的不自主的性质,这称为 「行苦」。因此行苦,是要透过这种方法和内容去思惟的。法称菩萨在《释 量论》里说:因为思惟无常,所以体会痛苦,因为体会痛苦,而寻求无我。 现在一切痛苦皆是由烦恼所产生,由烦恼力而有。所以在每一剎那变化当 中,并没有自主的「我」而产生的变化,由此而体会无我的道理,无自性、 无自主的道理。因为无常的缘故,这是一种解释。还有知道无常的性质, 痛苦的认识,所以为了断除烦恼,而寻求烦恼的根源,了解这是执着真实 所产生,因此去追求真谛「无我」的道理,而认识了无我。所以在《释量 论》里讲到这三种思惟方式,这是非常重要的。同样的在《四百论》也有 说到。 以上是说要了解痛苦,以成办大悲心。首先我们必须要认识痛苦是什 么?在认识痛苦的时候,先是由自己的身上来认识痛苦。也就是当自己的 烦恼没有断除之前,随着烦恼的缘故,痛苦随时都会产生,而且会产生许 多不吉祥、不安乐的事情,烦恼没有断除的话,心的续流是不能止静的, 假使没有刻意的去对治烦恼,烦恼是永远随着心一直持续到后世去的。烦 恼不会老化,我们不要抱着烦恼会自行消失的心态,而期盼这一天的来临, 这是不可能的。烦恼是要透过刻意的对治才能真正断除的。烦恼到底可不 可以彻底断除呢﹖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之前我们已谈到烦恼对治的方法, 也就是烦恼的根源是可以对治的。烦恼有八万四千种,这并不是说八万四 12


千种烦恼,每一种都要用一种法门来对治。并不一定要一对一的方式才能 彻底消灭我们的烦恼,有一法可以断除所有的烦恼,那一法就是空正见, 可以对治烦恼的根源。譬如一棵大树有很多的枝叶,与其摘下每一片树叶, 或是折断每一树枝,倒不如从根本将其砍除,剩下的枝叶就会自然干枯。 同理,所有的烦恼都是来自于真实的执着,只要从烦恼的根源做彻底的消 灭,一切的烦恼就会自然消除。当我们对「烦恼可消灭」,这种解脱的内 容能深深的体会时,就会了解,原来解脱是可以达到的,是存在的,因此 对解脱产生极为强烈的希求心,也就是灭谛四种行相-灭、静、妙、离。 灭除一切痛苦,解脱是可以得到的,而生起出离心。为了要得到解脱,我 必须要修学道谛,因此而想到道谛四行相-道、行、如、出。首先要从自 身去体会烦恼的过患,从自身生起出离心,之后再将这种痛苦的体会转移 到他人身上,进而能体会他人的痛苦,才有办法培养成不忍他人受苦的怜 悯心,这叫做悲心。为了使这种悲心力量更强烈,所以「佛子行三十七颂」 在此说到爱心的培养。 十、「无始时来悯我者,母等若苦我何乐,为度无边有情故,发菩提 心佛子行。」 这里要说七因果:首先观修平等舍,再说一知母,把一切有情视为最 有恩惠的亲人,知母之后,二念恩、三报恩、四悦意慈心、五悲心、六增 上意乐、七菩提心等七因果的修持。 十一、「诸苦由贪自乐起,佛从利他心所生,故于自乐他诸苦,修正 换是佛子行。」 「自他相换」首先先将自他二者视为「平等」,「平等」是指无论是 自己或者是他人,一切的有情都有离苦得乐的基本思想、观念,我们都有 基本的权利、能力,我们都有成佛的种性。以这一角度而言完全相同,你 会平等舍、自他平等。于是再去忆念他人的不共恩惠。之后思惟爱我执的 13


过患,以及思惟爱他心的功德。透过这种胜利、过患的观察而去做自他爱 心的交换,这之后修取、舍。由慈心而取,由悲心而舍。之后再修学强而 有力的清净意乐,而生起菩提心。假使「七因果」和「自他相换」这两者 修持要双运合一,一起修学的话,首先观想平等舍,之后知母、念恩、之 后生起不共的念恩、报恩、自他平等,在了解自己爱我执的过患,以及爱 他心的功德之后,以悲心舍自己的善业于他人,以慈心取他人的痛苦于自 己,之后生起增上意乐而观修菩提心。「自他相换」是在取舍之前而做观 修; 「本师释迦牟尼佛安住在果门前的虚空中,在这四周有平常我们常谈 到的那烂陀寺大论师们,在这四周有藏传四派的所有具有证量的大成就者, 在这四周有遍虚空的有情,我和这些如母有情都是一样想要离苦得乐,我 们都有同样的权利,同样的观念,但是我们却都随着烦恼而受着痛苦。」 如此的思惟,为了使一切的有情都能获得究竟的安乐,我必须发起希求菩 提之心,愿与一切有情一起得到安乐。请做如此的思惟。观修前方的圣像 为资粮田之后,念诵七支供养,念诵时尽量随着辞意好好的思惟。请念诵 「七支供养」:

所有十方一切世界中

三世一切佛陀人狮子

我以清净身语意等三

一切至诚礼敬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德大神力

普现十方一切如来前

一身复现无量剎尘身

一一遍礼无量剎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世尊

各处菩萨所集众会中

无有穷尽法界尘亦然

深信诸佛悉皆遍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之大海

普出无尽无上妙言词

尽于未来一切之劫数

赞叹佛陀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极殊胜妙花鬘

伎乐涂香及大宝伞盖

14


如是最极胜妙庄严具

我以供养一切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诸妙香

末香烧香与庄严灯烛

一一皆如须弥山高聚

我悉供养诸如来世尊

我以广大殊胜定解心

深信一切三世佛如来

悉以普贤行愿威德力

普遍供养十方诸如来

我从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劫来贪瞋痴

从身语意三业之所生

一切恶业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无量诸众生

二乘有学及无学圣者

所有如来与菩萨众等

所有功德皆至心随喜

十方所有世界之明灯

最初成就无上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至诚劝请

转于无上殊胜妙法轮

诸佛若欲示现涅盘相

我悉至心恭敬而劝请

唯愿久住剎尘无量劫

利乐一切有情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佛如来

请佛久住世间转法轮

随喜忏悔等诸妙善根

回向一切众生及佛道

让自己尽量的生起缘众生的慈心、悲心,之后再缘前方虚空的资粮田 而生起信心和皈依,前方的资粮田他们所有殊胜的功德,希望自己都能获 得,最主要都是为了利益一切有情。透过大乘不共的皈依,再让自己生起 无上菩提的愿心。直到虚空未尽之前,我生存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利益他人, 要有这种心力去帮助众生获得安乐,使众生得到利益,无论我的生我的死, 完全都是为了他人,为众生而生,为众生而死,用这种心力让自己生起菩 提心。念诵三次好好思惟,念完之后要让自己许下承诺,最好是让自己把 今天这种感受永远的持续下去,绝对不要让他遗失,不要放弃这一种非常 殊胜的意乐。请念诵「受愿心仪轨」:

希愿度脱有情心 诸佛正法与僧伽 直至圆满菩提前 我于汝等恒皈依

15


具足慈悲与智能 为利有情我精进 今于佛前诚敬住 发起无上菩提心 乃至有虚空

以及众生住

愿吾住世间

尽除众生苦

思惟菩提心的内容,反复的串习,所以菩提心会与我们愈来愈接近。 这偈颂文不是很长,我们时常念诵,在念诵的同时,好好地思惟这偈颂的 内容,会对我们很有帮助。

佛子行三十七颂 一、 此生幸得暇满船,自他须度生死海, 故于昼夜不空过,闻思修是佛子行。 二、 贪爱亲方如水动,瞋憎怨方似火燃, 痴昧取舍犹黑闇,离家乡是佛子行。 三、 远恶境故惑渐减,离散乱故善自增, 心澄于法趄定见,依静处是佛子行。 四、 常伴亲友还离别,勤聚财物终弃掮, 识客且遗身舍去,舍现世心佛子行。 16


五、 伴彼若使三毒长,并坏闻思修作业, 能转慈悲令丧失,远恶友是佛子行。 六、 依彼若令恶渐尽,功德犹如初月增, 则较自身尤爱重,依善知识佛子行。 七、 自身犹筑生死狱,世间天等谁能救, 故于救度不虚者,归依三宝佛子行。 八、 诸极难忍恶趣苦,能仁说为恶业果, 故虽遭遇命难缘,终不造罪佛子行。 九、 三有乐如草头露,是须臾顷坏灭法, 故于无转解脱道,起希求是佛子行。 十、 无始时来悯我者,母等若苦我何乐, 为度无边有情故,发菩提心佛子行。 十一、 17


诸苦由贪自乐起,佛从利他心所生, 故于自乐他诸苦,修正换是佛子行。 十二、 彼纵囚贪亲盗取,或令他夺一切财, 犹将身财三时善,迥向于彼佛子行。 十三、 吾身虽无少过昝,他人竟来断吾头, 于彼还生难忍悲,代受罪是佛子行。 十四、 纵人百般中伤我,丑闻谣传遍三千, 吾犹深怀悲悯心,赞他德是佛子行。 十五、 纵人于众集会中,攻吾隐私出恶言, 于彼还生益友想,倍恭敬是佛子行。 十六、 我以如子爱护人,彼若视我如寇仇, 犹如母对重病儿,倍悲悯是佛子行。 十七、 同等或诸寒微士,虽怀傲慢屡欺凌, 18


吾亦敬彼如上师,恒顶戴是佛子行。 十八、 虽乏资财为人贱,复遭重病及魔侵, 众生罪苦仍取受,无怯弱是佛子行。 十九、 虽富盛名众人敬,财富量齐多闻天, 犹观荣华无实义,离骄慢是佛子行。 二十、 倘若末伏内瞋敌,外敌虽伏旋增盛, 故应速兴慈悲军,降伏自,D佛子行。 二一、 五欲品质如盐卤,任几受用渴转增, 于诣能生贪着物,顿时舍是佛子行。 二二、 诸所显现唯自心,心体本离戏论边, 知已当于二取相,不着意是佛子行。 二三、 设若会遇悦意境,应观犹如夏时虹, 虽现美丽然无窦,离贪着是佛子行。 19


二四、 妄执实有趄忧恼,诸苦犹如梦子死, 故于违缘会遇时,观为虚妄佛子行。 二五、 求觉尚需舍自身,何况一切身外物, 故于身财尽舍却,不望报是佛子行。 二六、 无戚自利尚不成,欲成他利岂可能, 故于三有不希求,勤护戒是佛子行。 二七、 欲享幅善诸佛子,应观怨家如窦藏, 于诸众生舍怨心,修安忍是佛子行。 二八、 唯求自利二乘人,犹见勤如救头燃, 为利众生启德源,发精进是佛子行。 二九、 甚深禅定生慧观,能尽除灭诸烦恼, 知已应离四无色,修静虑是佛子行。 三十、 20


无慧善导前五度,正等觉佛不能成, 故具方便离三轮,修智能是佛子行。 三一、 若不细察己过失,道貌岸然行非法, 故当佣续恒观察,断己过是佛子行。 三二、 困惑说他佛子过,徒然减损自功德, 故契大乘诸行者,不道人过佛子行。 三三、 贪图利敬互争执,闻思修业将退失, 故于亲友施主家,离贪着是佛子行。 三四、 粗言恶语恼人心,复伤佛子诸行仪, 故于他人所不悦,绝恶言是佛子行。 三五、 烦恼串习则难治,勇士明持正念器, 贪等烦恼初生时,即摧坏是佛子行。 三六、 随于何时行何事,应观自心何相状, 21


恒系正念与正知,修利他是佛子行。 三七、 为除众生无边苦,勤修诸行所生善, 咸以三轮清净慧,迥向菩提佛子行。

22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