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父母覺了沒? 1

Page 1

盧 桂櫻 著

現代父母

系列 叢書

I.





現代父母 覺了沒?

(一)


序—慧深佛教基金會編輯群

很多人認為佛法經義深奧玄妙,難解難懂;就像談 到「覺性」,大多數的人恐怕也會以為這是宗教的專門 術語,一般人的日常生活裡大概是用不到。所以編輯群 們也曾一度擔心:如果不加上注音,萬一大家把書名讀 成「現代父母ㄐㄧㄠ ˋ 了沒?」那可怎麼辦? 想必這是編輯們多慮了,相信大家都常聽導師 上 慧 下

深法師說佛法就在生活中的道理,而在生活中去力行

的同時,也深切期盼有人可以告訴我們:到底這位兩 千五百多年前的「覺者」說的法,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 給我們帶來幫助呀? 本叢書作者盧桂櫻女士在尋聲父母教育協會所主辦 的「現代父母的覺性教育」講座中,深入淺出地將「覺 性」介紹給現代父母,且不厭其詳地舉出許多現代生活 實例,讓大家在平日對境處事有所反省與依憑—「覺 與不覺」真是能造成人生中千差萬別的結果。

6


為了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到「現代父母的覺性教 育」精彩實用的演講內容,尋聲父母教育協會將聲音轉 為文字之後,仔細地潤稿,再經由演講者盧老師親自審 訂,完成這一系列「現代父母覺了沒?」叢書。 慧深佛教基金會非常榮幸盡一點棉薄之力,將這 一系列很好很實用的現代父母指南推薦給大家。導師 上 慧下深法師常常說:「佛(覺者)也是兩個眼睛,一個鼻 子,一張嘴,很平常,跟我們都一樣;但是他所做出來 的事,卻與我們做的非常不一樣。」那麼到底是怎麼不 一樣呢?請大家翻開此書,相信閱讀之後一定能給您一 個滿意的答案! 但願大家能一起學習,慢慢發現自己的智慧本來就 具有無限改善的可能,從而轉化生活中遇到的三千煩 惱,雖處火宅也能得清涼。

7


序—尋聲父母教育協會編輯小組

記尋聲人工作歷程 的體驗心得 盧桂櫻老師長久以來在尋聲每月有一次專題講座, 主題從「盧老師的學佛心得」、「佛到底為父母說了什麼 法」到「現代父母的覺性教育」,內容實用,令聽眾受 益良多,常讓會場座無虛席。基於「不只要自己的孩子 好,也要大家的孩子都好」的信念,經尋聲理監事會一 致通過出版盧老師多年來的演講內容。這樣發人深省、 利益眾生的主題,馬上獲得盧老師的恩師 上 慧 下 深法師 及財團法人慧深佛教基金會的支持,不但一如往昔負擔 了全部出版經費,並在專業上指導尋聲,同時也承攬排 版付梓的後半段工作。這無非是為第一次參與出版工作 的尋聲注入一劑強心劑,尋聲人也不敢懈怠,秉承一貫 的團隊精神,由事務組負責統籌,再由各組分工,進行 逐字稿、潤稿、催稿、校稿。 逐字稿階段,首先碰到的難題是錄音不清楚、人手 不足,最後連春梅國三、國一的孩子也加入。尋聲志工

8


的孩子「足感心」,即使錄音不清楚,也會很努力的幫 忙媽媽把認養的工作完成。 整段工作流程以編輯小組的潤稿時間花費最久,而 負責催稿的關懷組和校稿的課程組也因此無法如期完 成,因為潤稿組做不出來。 潤稿組成員瑞禎、易平、媖嵐必須先完成各自負責 潤稿的部分,接著三人會合一次,再交由作者盧老師親 自潤飾,最後四人再做整合。說來簡單,實際上每階段 皆是費時費事,易平形容這是一連串數不清的馬拉松式 潤稿。其中還有口語的用字、標點和台語表達,常讓工 作陷入膠著,盧老師總是適時的提醒大家再三,實事求 是固然重要,但可別矯枉過正,成了咬文嚼字。 「 從 做 中 學 」, 讓 我 們 體 會 到 一 本 書 從 製 作 到 出 版,花費的心力難以估計。尤其是在好不容易完成上

9


篇,交給編輯師父排版,再回到尋聲進行校稿。當時接 到師父的回應,老實講頗有受挫的感覺。但他給我們建 議的方向非常明確,要避免以「學佛人」、「尋聲人」的 角度,而應該以一般「普羅大眾」的角度,來做為此書 內容的架構及表達,並希望我們重新修整潤稿的方式與 方向。 照理說這麼大費周章的工作,應該會很累,但是 「傑克!真是太神奇了!」我們一點都不累,為什麼? 因為這就是親臨「覺」的過程,經師父指點,讓我們不 斷覺察、思考、修正、實踐,將過去的缺失轉化成為助 力,沒有人埋怨。而盧老師寬懷敏銳的指導,加上認真 踏實的態度,讓大家不但不敢怠慢,而且每次的相聚時 光,都有如沐春風之感;不禁慶幸自己能與作者本人 —盧老師一起討論並釐清書中精義,尤其能在這麼自 然的情境中,見證到「覺」的榜樣。 易平正是兩個國中生的母親,有時必須面臨並思考 如何解決孩子在求學或交友上的問題。在反覆潤稿的過 程中,發現書中一個故事或一句話常會不偏不倚的敲中

10


她的問題核心:「啊!原來可以這樣看,原來可以這樣 做,原來是我誤解了⋯。」在不同時間和情境,看到了 自己的問題,並得到豁然開朗的感動。因此對這本書的 出版迫不及待,希望讓在教養孩子上遇到困擾的父母, 不但有機會得到這本書,更能耐下性子反覆閱讀,必能 和她一樣從中得到體會與啟發,幸福也將涓涓而來! 潤稿過程中媖嵐也發生過糗事,好不容易和盧老師 完成最後一次的修稿,因趕著載孩子出去,竟忘了存 檔。只好懷著愧疚的心和盧老師重來一次,其中有一段 落,老師想和媖嵐再確認一次,當下找遍紙本和電子 檔,無論怎麼找都找不到。待事後掛上電話,心安定下 來,一下子卻找到了。後來老師和她分享時,馬上就帶 她看到「戒、定、慧」,老師說:「媖嵐,妳看持戒, 心定,智慧才出得來。」見識到「明師」是如何快速的覺 察,令她如獲至寶。 「現代父母覺了沒(一)」前後做了超過一年,結束 全部潤稿的工作,即便是暑假大家可沒閒著,馬上投入 第二本的籌劃。有了 第一本的經驗,盧老師和編輯小

11


組將流程做些改革,相信一定不會讓喜歡「現代父母覺 了沒」系列叢書的讀者們等太久。希望大家因閱讀而受 益,在此邀約大家一起來,不僅做有覺性的父母,也做 有覺性的人!

12


社團法人高雄市尋聲父母教育協會 壹、認識尋聲 「社團法人高雄市尋聲父母教育協會」是由創辦人盧桂櫻老師與一群用心學 習成長的父母,於 1996 共同組成,並在高雄市社會局立案的公益團體。積 極主動尋找現代父母需要關懷的聲音,協助家長成為溫暖的父母、教出貼心 的子女,經營幸福和樂的家庭。迄今已培育出數十位親職課程講師、帶領 人、專線輔導員與百餘位志工對親職教育耕耘付出。

貳、資源分享 一、課程 對象: 關心親職、品德教 育或開發覺性的父 母及一般民眾

(一)如何做現代父母 1. 基礎班:學習正確的親職理念及生活運用 2. 進階班:(1)親子溝通(2)看影片學親職教育 (二)品德教育 1. 基礎班:弟子規研習 2. 進階班:看影片學品德教育 (三)現代父母的覺性教育 1. 講座:盧桂櫻老師 主講 2. 研討班:研讀覺性的經典及探討如何在生活中運用 以上課程每年 3-6、9-12 月開課,相關資訊請查詢尋聲 部落格、臉書或電洽:(07)330-7327

二、親子活動

不定期舉辦或為社會局承辦

對象: 一般或弱勢家庭

請查詢尋聲部落格、臉書或電洽:(07)330-7327

三、親子專線

每週一到週五下午 1:30-4:00

(07)330-7553

四、教養資訊 交流平台

大人與小孩都可以撥打

1. 部落格:www.wretch.cc/blog/sspea 2. 臉書: www.facebook.com/ sspea 3. 電子信箱:sspea.ss@msa.hinet.net

服務電話及時間:(07)330-7327 週一到週五:上午 8:30-12:00 下午 1:00-5:00 13


序—作者 盧桂櫻 女士

隨覺者的腳步, 走智慧的道路 以前,我所有的作品,講的寫的都是親職教育,而 這次是一個全新的範疇,談的是覺性教育。 覺性教育是多年來,「尋聲父母教育協會」為了讓 團體的夥伴,做更優質的父母與志工,在親職教育之 外,同時又設計的另一種課程。 難道說現代父母有親職教育的基礎,還不夠嗎?我 想,如果親職教育是做父母的基礎,那麼覺性教育便是 走父母路的永續。 這句話我可不是隨便說出來的,請先聽我講一個故 事。 有個孩子拿學校發下來的月考考卷,給爸爸簽名。 他一張一張的從書包裡拿出來,差不多全拿出來了,爸 爸是老師,在高中教數學,看不到孩子的數學考卷,心

14


想大概不妙,等孩子把這最後一張拿出來後,爸爸一 看,果然只有四十六分! 爸爸看了看考卷,說:「哇!四十六分!」然後靜 靜的從頭到尾把考卷看了一遍,什麼話也沒說,又看了 一遍,終於好像找到他想要找的地方了。 他抬起頭對孩子說:「選擇題第四題很難,你卻答 對了,你是怎麼做到的?」孩子回答說是猜到的,爸爸 又進一步問說:「即使猜也不一定就會猜對,你是怎麼 猜的?」孩子說他把三個看起來比較不像的先去掉,然 後把最後一個填上去,沒想到就猜對了。 聽孩子說完,爸爸用力拍了孩子一下肩膀,笑笑的 說:「好小子!真有你的!這可是有原理依據的唷!這 個叫做『消去法』,你也許並不知道,但是你卻會用, 也不簡單啦!我的學生都比你大卻不一定會這麼做,爸

15


爸明天就去告訴他們你這一件事!」 聽到這裡,孩子好像稍稍鬆了一口氣,不過卻面 色凝重的說:「爸爸,這次的考題真的很難,我都不太 會!」這個時候爸爸趁勢邀孩子說:「好!那我們就一 題一題來討論訂正吧!」 各位!聽完這個例子,有讓你聯想起自己的什麼經 驗嗎?通常孩子考壞了,我們的反應與處理方式,和這 位爸爸有什麼不同呢?首先,聽到孩子考四十六分,很 少有父母親沒有情緒的。生氣抓狂的結果,打或罵便緊 跟著來,結局也就可想而知,雙方如何能接下來,好好 的檢討並訂正考卷呢? 這位老師在知道分數之後,並未勃然大怒,只是很 簡單的說:「哇!四十六分!」他為什麼沒有情緒?難 道他比一般的父母不關心孩子的成績嗎?(別忘了他還 是數學老師唷),當然不是啦!那是因為他知道,有比 分數更重要的事,那就是協助孩子把答錯的弄對,把 不會的教會。要做到這一點,唯有跟考四十六分的孩子

16


一起面對與處理,為了這個目的,他一開始就很小心避 免把氣氛弄僵,換句話說,當下他特地做了一點情緒管 理。 不管是這位老師或我們一般父母,在面對一張分數 不好的考卷,無非都是希望孩子把不會的、考壞的,能 在父母或別人的協助下,透過檢討與訂正而學會,但 是,這一個目的,多數的我們與這位老師,結局卻是那 麼的不同,各位,讀到這裡,你看出一開始的不同點在 哪裡了嗎? 再來,我們看完分數之後,通常也會再看看孩子作 答的內容,用意無非是想看看孩子錯在哪裡。看孩子錯 的地方,有的是想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不過更多的父 母是拿來作為可以大聲罵他以發洩我們內心怒氣的理由 哩! 這位爸爸果然很不同!他連看了兩遍考卷,很努力 的想在這張四十六分的考卷上,找出答對的而且值得加 以肯定的地方,他為什麼會這麼做呢?因為他知道一個

17


考壞的孩子(或犯了錯的人),會願意打從內心想要檢 討與改進,是因為他對自己還懷抱著希望。如果父母期 待孩子這樣,那麼只有設法帶孩子從黑暗中找到光明, 就一如這位老師一樣,找到一點可以肯定的地方,加以 打氣就行了。遺憾的是,多數做父母的我們,大多反其 道而行啊! 最後這個孩子語重心長的對爸爸說:「這次考題真 的很難,我都不太會。」這樣的話語,孩子不也常對我 們說嗎?想一想我們習慣性的反應是什麼呢?就因為我 們的回應,跟這位老師不同,我們的孩子才總會拿諸如 「我這樣算不錯了啦!班上比我差的還多得是啦!」「你 自己去考考看就知道有多難!」等等,讓我們聽了更會 抓狂的話來搪塞。 於是呢,我們常想不通為什麼自己的孩子不能像人 家的孩子那麼上進,為什麼自己的孩子總是跟人家的孩 子不同,這樣的納悶與疑惑,不知苦了多少關心孩子成 績的現代父母啊?!其實,只要我們有多一點反省的習 慣,我們就會知道,孩子上不上進,除了孩子本身的因

18


素之外,父母的態度與處理的方式,是不是也有很大的 關係呢?抱怨自己的孩子跟別人的不同的時候,有沒有 想過孩子的內心,是不是也會想他的父母,為什麼不能 像人家的父母那樣呢? 其實這個故事我在《現代父母的省思》一書的序已 經提過,由於它是多數現代父母痛苦的真實寫照,因此 我不厭其煩地再說一次給大家聽。你看!我們做父母的 不是沒有學習喔,可是一旦苦惱來了,例如面臨孩子的 壞成績,我們所作所反應的,竟跟以前還沒學習,完全 一個樣,而無法像故事中的這位爸爸那般,會清楚明白 事情的來龍去脈,而做正確的思考、精準的判斷,最後 把親子雙方,都帶向圓滿的結局。 對了,我們缺的,正是這種清楚明白的智慧。如果 缺乏這種智慧,即便剛剛才學過的親職概念方法或技 巧,碰到問題都很難拿出來用,更何況是課程已經結束 的人。在無課可上、無師可問的情況下,一旦面臨困 境,因為無法靠自己看清楚想明白,就更孤立無援,束 手無策了。

19


不只是父母,人生的各種角色,不也是如此嗎? 這系列叢書的第一本,是由 2008 年我在「尋聲父 母教育協會」,每月一次的例會演講帶,逐字集結而成

( 第二本以後或略有變 )。全書共分上下兩篇。上篇都 在說覺與不覺的故事,下篇則用故事搭配理論,篇名 叫「如是我聞」—這是當年佛陀即將涅槃的時候,交 代弟子阿難在將來集結的每部經典之首,所冠上的四個 字。我之所以借用,主要的用意是說,這篇所談的,都 是有出處的,是我用生活中各種體會過的故事,去印證 佛經所寫、師長所教的理論,而獲致的心得。 不同信仰的讀者,也許會以為我只是在講一種宗 教。也對,正因為我是佛弟子,比一般人更知道,佛教 其實不應只是一種宗教,更正確地說,它是大覺者所給 我們的開啟智慧的教育。若大家能不被成見框住,而用 更寬廣的角度來讀本系列的書,最後也嚐到一點「啊! 原來這個我不知道」、「現在我明白了」的喜悅。那麼, 請把這點喜悅與朋友分享,把這本書傳出去。

20


當然我書中所分享的,並不是我都已經具足或已做 得毫無瑕疵,事實上只要用心檢討,每天也都不斷還在 犯錯。我只是用它來自我督促,並期待與大家共勉,若 能藉著書的提醒因緣,讀者能經由聞思修的歷程,每 天點滴地擦拭汙染,相信有一天,我們就不只是追隨而 已,而真的會跟大覺者一樣,過有智慧的圓滿人生。 我曾經幾次向恩師提起,因為缺錢,寂光寺不知道 還要蓋多久,現在卻又要花錢來出版我的新書,一定會 再增添不少基金會的負擔。師父總是說:「道場不能只 有硬體,更要有法,還要傳法,這是一定要做的。」 肩負這麼大的重任,而且為了成就這本書,要謝的 恩情太多,我想唯有跟著師父的大願,盡形壽全力以 赴,才能湧泉以報了! 謝謝,感恩再感恩!

桂櫻 於寂光寺絲路之行出發前夕 2012.07.27

21


目錄 Contens

序—慧深佛教基金會編輯群

p04–05

序—尋聲父母教育協會

p06–11

序—作者 盧桂櫻 女士

p12–19

上篇: 「覺」是什麼? 覺與不覺 千差萬別 第一章 概述

p24–34

壹、「覺」是什麼都知道得很透澈的智慧

25

貳、現代父母為何需要「覺性教育」?

27

參、「覺」的智慧來自開發而非追求

32

第二章「覺」者觀自在 ( 一 )

p35–50

壹、反省

35

貳、無爭

39

參、覺知覺察

41

肆、關心公益

45

伍、了解如何與年輕人相處

48

第三章「覺」者觀自在 ( 二 )

p51–65

陸、珍惜平安

51

柒、貼心

52

捌、支持與配合

54

玖、放下

56

拾、不會背面非

60

拾壹、助人如願

62


第四章 不「覺」者路曲折(一)

p66–79

壹、不「覺」就看不到別人有未來的可能性

66

貳、不「覺」就看不到事情的真相

69

參、不「覺」就看不清楚生命的來龍去脈

72

肆、不「覺」就會胡思亂想

76

第五章 不「覺」者路曲折(二)

p80–93

伍、不「覺」就無法圓滿處理當下發生的狀況

80

陸、不「覺」就會「安慰變兩舌」

84

柒、不「覺」常常不知別人行為背後的心意

89

捌、不「覺」會固執

92

第六章 做能「覺」的父母

p94–109

壹、廣結善緣與關懷地球

94

貳、凡事想清楚再行動

98

參、要會透視表面展望未來迎向光明

99

肆、設想周延

101

伍、遇事想清楚看明白做圓滿

102

陸、多一點溝通了解

104

柒、堅持改變的行動力

107


目錄 Contens

下篇 : 如何發「覺」?如是我聞 第一章 覺性的開發首靠聞思修 ( 一 ) 三慧六度

p110–125

壹、三慧

111

貳、善知識

114

參、六度

116

第二章 聞思修 ( 二 ) 隨順因緣

p126–140

壹、無常

126

貳、隨順因緣

130

參、果報

134

肆、懺悔

136

第三章 聞思修 ( 三 ) 願、好願、發好願

p141–154

壹、恆順眾生

141

貳、願、好願、發好願

144

第四章 聞思修 ( 四 ) 與人和好

p155–180

壹、貢高我慢

155

貳、解冤釋結

172


第五章 開發「覺性」的其他方法

p181–202

壹、透視、觀照、體會

181

貳、累積經驗

189

參、單純

190

肆、凡事反省自己

195

第六章 病苦開啟覺性

p203–232

壹、對病苦的體會

203

貳、健康飲食的各種觀點

215

參、墮胎

227

第七章 老年的覺性

p233–253

壹、據業受生

233

貳、老年的親子關係

234

參、老年的特性

237

肆、老年的夫妻關係

251


上篇

﹁覺﹂是什麼? 覺與不覺 千差萬別

26


第一章

概述 數年來我在「尋聲父母教育協會」月例會演講的講 題一直是「盧老師的學佛心得分享」,後來改成「佛到 底為現代父母說了什麼法?」可是我發現有一個「佛」 字當講題,說不定會引起誤會,以為我們是宗教的團 體,其實不是,所以我就想來改個題目。但是有人認為 我想太多了,來聽講的人數,並沒有因為這樣的題目而 變少。我說:「人多人少不是我最在乎的,我在意的, 是做任何事不要因為我們的疏忽或是自己認為很好,卻 讓人家生起誤會或煩惱,這是我想改題目的用意。」因 此,從現在起,講題改成「現代父母的覺性教育」。

壹、「覺」是什麼都知道得很透澈的智慧 我 現 在 來 解 釋 一 下 什 麼 叫 做「 覺 」? 什 麼 叫 做 「性」?為什麼要叫做「教育」?

27


「覺」是什麼意思?我思考了很久,到底要怎麼樣 來敘述,大家才比較容易懂?一直到昨天,才恍然大 悟。啊!這個「覺」就是「知道」的智慧嘛!怎麼說呢? 在上個禮拜「尋聲」有一堂「志工培訓課」,由幾位夥伴 分別上台,做志工心得分享。有位志工說:「以前我總 覺得有很多事情都不知道,可是每次聽完盧老師月例會 演講回家,就發現我的智慧好像又開了一點。」 她又說:「回去之後就沒有那麼多煩惱的事情。如 果沒有聽老師講,真的都不知道。」所以這個「覺」, 就是什麼事都知道得很透澈的智慧。我們說「佛教」, 「佛」的意思是「自覺覺他的大覺者」,「佛教」就是一個 什麼都知道得很透澈的人,為了讓大家也都有這種智 慧,所給我們的教育。因為我是學佛人,對佛教比較理 解,因此用這個角度來讓大家明白。 再來談「性」。「性」就是本性、自性。「覺性」的意 思是每一個生命個體,在原來的本性裡都有清楚明白的 智慧。只是因為經過長久的歲月,不只一次,是好多次 (這是佛教的觀點),把我們的自性汙染了,把原來有

28


的、清淨的、什麼都知道的智慧遺忘了,因此我們要透 過大覺者給我們的教育以及方法,也就是佛教跟佛法, 重新學習。

貳、現代父母為何需要「覺性教育」? 為什麼現代父母需要覺性教育?我講過我們常常不 清楚不明白啦!不要說處理其他事情,光是親子關係就 有很多我們沒有覺知的智慧! 例如一個孩子回到家臉臭臭的,我們大多只是看到 表象,認為他只負責讀書,是在臭什麼臉?一個有覺知 智慧的父母,就會去想這個孩子可能在學校受了什麼委 屈。但是,一般的父母就是沒有這種透視表象的能力, 因此衝動的處理很多事情,直到發現整個事情的真相, 才知道自己處理錯誤了。我們有沒有這種經驗?有!有 的媽媽發現自己處理錯誤會哭,也會覺得很心疼。如果 她有學習過,會知道跟孩子道歉;不過有更多父母卻只 會把孩子叫過來,教訓他:「你不會早點講啊!」所以

29


我們真的是不知又不覺啊!甚至知道了,還不肯承認自 己的錯誤。 我曾經聽我的師長說,有時候我們被人惹惱,可 能會這麼想:「我現在學佛不跟你計較,以後你就知道 啦!」這句話的重點,就是表面聽起來好像是「我現在 有修養,不要跟你計較」,可是仔細再想下去,是期待 他以後會被人教訓,看他還敢不敢?如果沒有用「覺」 的智慧,根本無法知道自己內心到底是善的,還是惡 的。表面好像我不要和他計較了喔!裡層卻是希望別人 去教訓他,內在其實有看不到的惡念頭。我們如果不知 道、不清楚、不明白,不要說看別人,連自己的心念跟 表面做出來的行為不一樣都不知不覺! 之前我們只講「親職教育」中很多的概念、理論和 方法,沒有談及「覺性」。後來在將近二十年的學佛過 程中,因為經歷了很多人生的狀況,以及觀察周圍親友 的一切,慢慢體悟到「覺」這種智慧的重要性。因為「親 職教育」只是基礎,像蓋房子必須要有地基一樣,沒有 它是不行的。但是,有了基礎之後,還要往上再提升,

30


如果每一個爸爸媽媽都能再開發出「覺」的智慧,當在 面對孩子的種種情況時,就可以自己看得清楚、想得透 澈,而能處理得很圓滿。否則即使學到很多教孩子的方 法,也施展不出來。因為「覺」是認知正確、清楚明白 的智慧;在認知正確,凡事都能想清楚、看明白之後, 才能用正確的方法對症下藥,處理起來就能順利,結果 就會圓滿。反之,如果我們學了很多的方法,可是凡事 看不清楚,也不會正確判斷,那麼學了老半天也無濟於 事! 再廣而說之,無論你在扮演任何角色的時候,都可 以把事情處理得很好,那你的人生就一定比較圓滿,煩 惱也一定比較少。做為一個現代父母,角色是很多樣化 的,不像古早時代的父母,角色比較單純。所以如果沒 有開發「覺性」,是不太夠的。為了讓生命更圓滿,我 們還要有「覺」的教育,其實我不是在教大家,因「覺 性」本來就是大家都有的,只是藉我的嘴巴來提醒而 已。經過自我開發你會發現,「原來這個我也會嘛!老 師說的『覺性』我也有呀!」以後做志工或做任何角色, 都可以扮演得更好。 31


佛教有部《地藏菩薩本願經》,是在講地藏菩薩如 何發「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大願的一本經典。其中的 第二品說釋迦牟尼佛度眾生時,會依對方的不同程度 而用不同方法。文中提到眾生的程度狀況(根器)大概 可分為幾種類別,現在我把它轉成大家比較容易明白的 意思來說明:就如有四種馬,第一種馬是只看到主人 揮鞭的影子,就知道要被打了,趕快跑(經文:「或有 利根.聞即信受」)。第二種馬是看到主人的鞭子,真 的要揮出來了,也知道要趕快跑(「或有善果.勤勸成 就」)。第三種馬是被打下去了,痛了,趕快跑(「或有 暗鈍.久化方歸」)。最後一種是被打到皮開肉綻,才 知道要跑,甚至有些還不知道要跑的(「或有業重.不 生敬仰」)。例如有口腔癌的患者,歷經化療、開刀, 下巴被削一半等等的痛苦,一旦病情稍有控制與改善, 出院後不到幾個月又開始吃檳榔,這樣是不是像第四種 馬?所以說「先知先覺」,或是「覺性」比較好的人,大 概是像第一、第二種馬,以此類推就是第三、第四種馬 了。

32


很多時候,我們可能都在不知不覺中,特別是和 孩子相處時,只看表面就說:「你這個人將來一定沒 前途。」沒有辦法看到孩子未來的發展是有各種的可能 性,所以希望透過每月一次的「覺性」教育課程,我不 斷的講,然後舉出真實的例子,期望大家能從第四種 馬,往上變成第三種、第二種,甚至變成第一種。也許 這一輩子修不到,也沒關係!來生再修,這樣人生就充 滿希望。 以上用四種馬來比喻人的覺性,相信大家都可以理 解了。可是我們可不要拿來看別人,說:「老師,你說 的就是我們家某某人,他就是第四種馬。」當我們聽到 之後,自己先反省一下,因為這不是拿來衡量別人的, 而是要讓我們自己努力往上增進。不要回去就說:「我 跟你說,你就是我們老師說的第四種馬啦!」聽到的人 一定不服氣:「不然你是第幾種?」緊跟著衝突就來了。 前兩天我和我先生,還有一群朋友去了一趟台東, 到了一座寺院。清晨,我走到大雄寶殿去禮佛,出來後 四處逛逛,看到大雄寶殿正門有一幅對聯,其中有一句

33


很有意思:「佛與眾生本無異,只因迷悟自殊途。」意 思是說大聖人、大覺悟者的覺性,跟我們每一個凡人都 一樣,只是因為我們迷失了,而他們覺悟了,才有不一 樣的道路,不要說佛與凡夫不同,就說每家的父母也都 不同!為什麼有的孩子這麼好?有的問題那麼多?難道 都只是孩子的問題嗎?不是啊!父母的「迷」跟「覺」也 差很多,如果父母是能「覺」的,他對孩子的問題,能 夠看得清楚、想得明白,所以處理孩子任何問題,就會 比較圓滿。

參、「覺」的智慧來自開發而非追求 回到今天要探討的「覺性教育」,我講過「覺性」是 每一個人都有,卻因太多壞習性的污染蓋掉了智慧, 現在剛好有這樣的一個因緣,每個月有一堂課,我們聚 在一起互相探討、勉勵、提醒,然後把「覺性」開發出 來。所謂的「開發」,是指本身就具有的;如果本身不 具有的,叫做「追求」。智慧不是追求外來的,而是開

34


發本有的。

講到每個人的覺性因被污染遮蔽的程度不同這件 事,看孩子就知道。有個孩子,還在媽媽肚子裡時就來 到「尋聲」,直到生下來,媽媽仍舊每個月都帶他來。 這個孩子很穩定,不會大吵大鬧大哭;很靈活,也不遲 鈍。他還那麼小,就顯得和別的孩子不一樣了。 其實成年人也一樣,我們在團體中相處就知道:有 的人,別人話只講一半,他就完全了解意思,然後配合 得很好;有的人,你告訴他五遍十遍,他就是很「ㄌㄨ ˊ」 ( 台語,固執不明理的意思 ),只要心裡想的和你 不同,就一直「ㄌㄨ ˊ」,一堅持起來,不管誰跟他說 都沒用。 所以,每個人覺性被污染的差別很大,不過無論如 何,這一生既然來到這個世界上,有機會知道原來這個 智慧我是有的,大家都說我「ㄌㄨ ˊ」,那我就慢慢去 努力、慢慢去開發,還是可以找回一點點。

35


我帶團體、帶小孩,我就明白人有些個別差異是天 生的,就是智慧被遮蓋的程度多或少;除了天生的原因 之外,努力的程度若不一樣,開發的東西也會不一樣。 我現在每個月要講「覺」,就是希望大家趕快努力做一 個有覺性的人,有「看得清楚、想得明白、做得圓滿」 的智慧。犯的錯總是比較少,當然煩惱也會少很多。

36


第二章

「覺」者觀自在 ( 一 ) 為什麼說有覺性的人會自在呢?大家聽完我以下分 享的故事,相信就能嗅出箇中的滋味了。

壹、反省 有一個孩子要打開電扇,電扇的底盤是圓的還裝有 輪子,可以推來推去,孩子用腳去踩開關,結果電扇一 順勢滑出去,孩子就跌倒而哭起來了。媽媽看到這種情 形很生氣,不但罵他,還打他。這個媽媽為什麼會生 氣?她的思維、認知是什麼?我想當時她一定覺得: 「孩子很頑皮,誰叫他用腳去開電扇,跌倒了活該!還 哭什麼?」 我們現在用「覺」的角度來看,可以怎麼思維這件 事情?第一、這個電扇是誰買的?媽媽買的。家裡有這 樣的小孩,為什麼要買這樣的電扇?他不用腳踩,有

37


時用手也有可能會滑,所以是我們「不周延」。第二、 小孩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都是看父母怎麼做而有樣學樣 的,他一定看過父母或長輩用腳開電扇,才會這樣做! 他那麼小,不可能憑空會做那樣的事。如果你在看事情 時,可以從表層看到裡層、從因推到果,冷靜的看一 看、想一想跟自己有沒有關係?如果你習慣這樣的思 維、這樣的認知,你就不會打孩子、罵孩子了! 接下來,你還會想:「既然電扇已經買了,可以教 小孩怎麼操作,才是安全的。」所以,這時除了不會打 他以外,所有比較好的教育方法也都會浮現出來。即使 過一陣子你忘記又打了,但打了之後,要趕快想到我剛 剛說的那幾點:哪裡有不足的地方?然後去收拾善後 —可以去跟孩子道歉,安撫他一下,說:「媽媽剛剛 沒有想到,原來是媽媽習慣用踩的讓你學,才會讓你跌 倒。」 若能夠這樣,即使已經打了,結局也比較圓滿。因 為當下太衝動或認知不太正確而打,可是很快回過頭 來,想到自己的責任,還是會有回到正確認知的機會,

38


所以處理起來就能圓滿;若是不圓滿,是因為你認知不 正確,思考欠周慮,一旦養成正確、周延的思考習慣, 覺性一開發,很快也能回來正確的位置,做得更圓滿。 聽完課以後,相信有的人多少都會開發一些覺性, 如再有類似的情況發生,第一時間他就會想到:「小孩 是學我的,我不能買這樣的電扇。」這算第二種馬,就 是覺性很好的眾生。現在,還要不斷的喚醒我們的覺 性,要從第四種馬提升到第三種、第二種甚至到第一種 馬。我說過,「覺性」不是追來、求來的,而是我們本 來就有的,只是每一個人智慧被汙染遮蓋的程度不同, 例如在原生家庭長期學了什麼,而養成各種不同的壞習 慣及錯誤的價值觀等等。 我向來無法一心二用,在講課的同時,如果還要寫 東西或做其他的事,就顧不來了,例如現在,就出現亂 拿白板筆的情況啦!有墨水的、沒墨水的,上個月甚至 還拿到寫上去後會擦不掉的筆。記得當時我立刻跟大 家道歉說:「哇!寫的字擦不掉,你們等一下要收拾善 後,一定很麻煩,你們看我真是糊里糊塗,在這兒跟大

39


家道歉。」 後來有一個夥伴很可愛,演講結束之後,跑來跟我 說:「老師,我來『尋聲』這麼久,現在終於明白,學 到什麼了。」我說:「你學到什麼?」她說:「我學會道 歉。其實上次老師可以說:『那些擦得掉的、擦不掉的; 有水的、沒水的筆,應該要分開放,你們不要全部都 放在溝槽裡,害我一直拿錯。』」這叫凡事都怪別人。可 是,我當時並沒有這樣的念頭,只是想到:「我真是糟 糕,每次在講課時,其他的事就顧不好,現在闖了禍, 等一下還要麻煩別人擦掉那個擦不掉的。」還好,後來 有一個夥伴告訴我:「老師,沒關係,那個用酒精就可 以擦掉了。」 我從小牙齒就不好,兩邊後排牙齒,其中一排在讀 高中時就拔光了,另一排在生完大女兒喆君後,也拔光 了!所以我很年輕時就戴假牙。後來覺得假牙實在太難 用了,最近有一種「植牙」的新科技,我也去趕流行。 因為等待牙根牙肉結合的時間很長,牙醫師跟我說: 「盧老師,為了讓你吃東西方便起見,我先幫你裝一個

40


臨時牙套。」臨時牙套裝了大概快一個月時,有一天, 竟在吃一塊軟軟的滷海帶,把假牙套咬斷了。牙醫師跟 我說:「哇!盧老師,你的牙套斷成三截,別人大都斷 成兩截,只有你斷成了三截。」 整個都處理好後回到家,我和喆君、喆雅提起這 件事。我說:「你看媽媽多厲害,別人大都斷成兩截, 只有我斷成了三截,不知道是怎麼咬的。」喆君、喆雅 兩個孩子同時對我說:「媽媽,像你這樣想的人真的很 少,一般人都會想說是牙醫的牙套材質不好。」我說: 「咦?我真的是想,可能是我的方法不對,或是太用力 咬了。」

貳、無爭 只要是「尋聲」的夥伴都知道,我的個性是別人如 果要,我會讓給他,不會和他爭。你看我現在快六十 了,你們覺得我的命會比較不好嗎?福氣會比較少嗎? 做什麼事會比較不順利嗎?不會啊!我的媽媽以前常跟

41


我們說一句台灣的俗話:「人要憑 (ping 台語,自誇、 憑藉或比較的意思 ) 命好,嘸通憑會做 ( 很辛勞的意 思 )。」那時候我就想,只要命好就好了,難道都不用做 嗎? 但是經過多年之後,再加上學佛,及對很多生命的 體會,終於弄懂這句話是有很深的含意。話中說的「憑 命好,嘸通憑會做」中的「會」指的是去爭、去算計的 意思。而「命」是指福報,宗教講的是福報,我們一般 講的是福氣。「天公疼憨人」這句話是說,一個人傻傻 的,實實在在的做人,上蒼常會將福報給這樣的人。有 的人窮極一生,很會算計,可是他一輩子也沒有比無爭 的人有較多的福報,日子也沒有比別人過得更好。 現在我要將剛剛分享的帶進「覺性教育」。在大覺 者給我們的教育中有講到:一個人一生中帶來的福報有 多少是一定的,就是依據你前生做了什麼,做好的多 呢?還是做不好的多呢?每個人投胎的家庭不同,有的 人投胎在富貴的家庭,有的就投胎在很窮苦的人家,凡 事都不順利。有的人一家六口,每一個人要不就殘障,

42


要不就車禍。我常看到很多這種家庭,內心感觸很深, 為什麼不幸會通通在一個家庭裡呢? 會投胎到什麼樣的家庭,和你以前做了什麼有關。 不然,你會說上蒼不公平,為什麼讓我投胎到這種家 庭,而別人就可以投胎到好家庭去,生下來就「含著金 湯匙」?差別在哪裡?就是過去我們自己所做所為得來 的,並不是誰給你的或誰害你的。這個概念在《現代因 果實錄》 ( 作者是果卿居士,出版社不詳,讀者可在網 路搜尋 ) 這本書中,有很多例子。如果能有覺知的智 慧,透澈的知道宇宙的因果定律,不只不會抱怨,還會 圓滿的改造這一世的命運。

參、覺知覺察 「覺」除了是「透視表面,展望未來」的智慧外, 「覺」還有一個意思,就是:「覺知、覺察」的智慧。這 種智慧,就好比之前所講的四種馬中的第一種馬,牠只 要看到鞭子的影子,就立刻覺察:「糟糕了,我非走不

43


可,否則就要受苦了。」被打會痛,我們是用「打」來做 比喻,廣義來說就是受各種苦。我曾經講過:一位口腔 癌的患者,在醫院做完全部療程後,整個已經不成人形 了!經過一陣子,才剛剛舒服一點,又開始吃起檳榔! 老婆小孩怎麼說都不聽。「你不要管我啦,已經很久沒 吃了,很渴望,很想吃。」他說。一吃又立刻回醫院, 這不就是第四種馬嗎? 在佛教有一句話:「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意思 是說,要常常觀照我們的念頭,這個時候是起善念還是 在起惡念?起善念,說出來的話,就是好話;做出來的 事,就是好事!反之亦然。所以大覺者教我們要常觀照 自己的念頭,把心靜下來,觀照我現在在起什麼念頭, 這樣就能及時覺知覺察。也就是說會做得比較圓滿,後 遺症就比較少,也比較沒有那麼多的煩惱。這是離苦得 樂的方法之一。 可是屬於第四種馬的人,就常常會起很多負面念 頭!例如今天遠遠看到一個人走過來,跟他打招呼, 而他沒有回應,這時候馬上就起一個念頭:「什麼了不

44


起,我都跟你打招呼了還沒有回應!」「你是誰呀?」 等等這些念頭就起來了。這是惡念,因為起了一個生氣 的「心」。接下來可能就會說出惡語。如果剛好看到另 一個人便會抱怨說:「你看那個人真是莫名其妙,我跟 他打招呼,他連理都不理。」 念頭、言語以及做出來的事是整個環環相扣,瞬間 接下來的。因此大覺者常常要我們觀照自己,有沒有起 惡念。可是也會給覺察能力比較差的人一個希望—沒 關係,一旦起了不好的念頭,若很快就可以覺察:「哎 呀!我起這個念頭不太好唷!他沒有回應,可能是今天 他沒戴眼鏡,所以沒有看到我。」覺察自己生氣了,甚 至又抱怨給別人聽!之後,立刻將惡念收回,現在要去 澄清一下:「我剛剛可能誤會他了。」能這樣做,很多 事就能圓滿,所以「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是覺知、 覺察的能力,這就是我們要講的「覺性教育」的內涵。 在佛經裡還有記載一個佛陀的小故事:有兩個人去 找佛陀,請教修行的方法,佛陀剛好不在,他的徒弟舍 利弗就跟甲說:「你去修『數息觀』。」「數息」就是數

45


呼吸,很多靜坐的人都知道,注意自己鼻頭呼吸的進跟 出,用這個方法去修行,把心修到能夠專一,能夠靜下 來。 然後他跟乙說:「你去修『無常觀』。」無常,大家 都知道什麼意思,像有位大企業家,他有富有貴,什麼 都有,本來是去美國視察的, 沒有想到他卻死在美國! 這是不是「無常」呢?什麼時候要斷氣,他不知道!這個 就是「無常觀」。 要常常去觀人生、 宇宙之間無常的定 律。 結果這兩個人修了半天,都無法把心定下來!兩人 相約又去見佛陀一次。佛陀說:「這樣哦!你們兩個修 不得法嗎?」他們說:「對呀!怎麼修來修去,心還是 亂糟糟。」佛陀問修數息觀的人:「你從事什麼行業呢?」 他說:「我是幫人家守墓園的。」然後,又問修無常觀 的人:「你的工作是什麼呢?」他說:「我是打鐵匠。」 佛陀就跟他們說:「啊!這樣剛好相反,你們兩個要交 換方法。」他教打鐵匠要修「數息觀」,打鐵時推進去數 一,拉出來數二,配合呼吸,這樣心就能夠逐漸定下

46


來。另外,教守墓園的人要修「無常觀」。因為每天看 到各種不同身份、地位的人,一瞬間沒有了,變成一堆 白骨! 後來,這兩個人經過調整後,當然就比較得心應手 了。 所以,講到「因材施教」,做為一個老師、做為一 個父母,要如何能夠因材施教,就是要有「覺」的智 慧。做父母的我們,知道老大跟老二差別在哪裡嗎?對 他們教養、互動的態度是不是都一樣?當然有時候要不 一樣,這就是覺知覺察的智慧,這樣才能對症下藥。不 論你要幫助人、要教育人、要做什麼等等,就會比較圓 滿、比較得力。

肆、關心公益 請問大家有沒有去參加上一次由高雄市政府及教師 會所舉辦的小班制公投呀?你們知道投票率有多慘嗎?

47


當天我們全家去投票的時候,我先生還說,希望能夠超 過百分之五十,只要門檻過了,就可以在立法院正式提 出討論及立法。 可是最後投票的結果,投票率只有百分之零點五左 右。也就是說高雄市平均一百個人之中,不到一個人去 投票。因為這件事只有高雄市舉辦,不管你贊成或反 對,看投票率就可以知道市民對於公共事務有沒有關 心。現在我看大家都皺起眉頭,是不是想:「那天有去 投票就好了」? 其實大多數父母認為小班制是必要的,教育部也有 「精緻國民教育專案」,自民國九十六年(西元 2007 年) 起,國小一年級每班人數逐年減少一人,到九十九學年 度(西元 2010 年)可以達到每班二十九人的目標。但市 民認為這樣太慢,所以高雄市教師會發起公投,由高雄 來帶動,希望能夠催促,將二十五人小班制盡快立法。 一個老師教一班五十個學生,跟教二十五個當然差 別很大,這可不像一場演講,五十個人聽跟五百個人聽

48


都一樣。一個老師要照顧全班那麼多人,學生少一些, 品質會好一點。可是,現在先不說贊成或反對,根本連 送到立法院去討論的資格都沒有。你們現在聽到,有沒 有覺得自己喪失了一次機會?!這個機會是什麼?就是 做為一個好公民的機會。 不管如何,政府和教師會他們努力的在奔走,但高 雄市民不相挺,也徒勞無功。很多熱心人士到處拉紅布 條,電視新聞跑馬燈也一直在提醒、告知,而我們常是 視而不見。不要說你們,我也是一樣,一直到公投前的 兩三天,女兒喆君跟我講:「媽媽,記得禮拜六要去投 票。」說得對!這件事很重要。 在那之後,我們全家四個人不斷的討論,為什麼要 贊成或反對,全家一起思考、一起腦力激盪,後來決定 全部都去投票。我們家四個人,有人投贊成,有人投反 對,很民主的。因我們全家一起投入、一起關心公共事 務,在相互討論中,就把家庭氣氛炒熱起來。 大家今天會來這裡,都是關心教育的爸爸媽媽,推

49


動「小班」這件事,也許跟父母無關,可是跟我們的孩 子絕對有關。「尋聲」是一個親職教育團體,不只關心 的對象是父母,也包括孩子啊!很可惜!我自己也要反 省,為什麼沒有早一點告訴「尋聲」的夥伴這件事情? 如果我有一直說,至少「尋聲」可能會有比較多的人重 視,再透過「尋聲人」的嘴巴講出去,會有更多的人參 與,所以這次我感到很慚愧,也做了反省。我們真的都 缺了那麼一點「覺」的智慧!

伍、了解如何與年輕人相處 講到跟孩子的互動,最近在「第二次江陳會談」開 始的前兩天,一群學生為了抗議中華民國的警察單位, 對遊行的民眾執行維安工作時,侵犯了基本人權,以 及「集會遊行法」對集會自由的限制,而以理性和平的 靜坐方式,進行一場名為「野草莓」的社會運動。全台 灣北中南學生串連,甚至遠從香港的大學生都渡海來相 挺。先不論對錯,我來說一個小故事,不知道你們在電

50


視上有沒有注意到一個畫面,那些孩子在靜坐,行政院 的秘書長薛香川先生來到現場,我想他也是好意,想去 安撫這些孩子。先說了些話,之後又說:「你們看到我 來,怎麼沒有鼓掌呢?」可能他是想跟這些晚輩拉近距 離。 現代不是正在流行要學做孩子的朋友嗎?可是,有 時候學得不像,反讓孩子說你少來。薛湘川秘書長去 「野草莓」運動現場面對孩子,可是不論他說什麼,這 些孩子都「惦惦」(沉默無語),無人給他回應。所以, 如何和現代的孩子互動、相處,正考驗著我們。以前的 孩子,不管你在講什麼,至少他會讓我們知道:「我有 在聽。」 回到剛剛說的「野草莓」運動現場,正當孩子們一 句話也不回應薛秘書長的時候,突然有一個孩子舉出 一個高高的木牌,上面用注音符號寫著「ㄎㄎ」(音: 科科)兩個字。在座的各位有沒有人知道這是什麼意思 呀?「ㄎㄎ」的意思就是好好笑(有點不屑)。看看當時 的電視畫面,薛香川先生一臉茫然樣,搞不清那是什麼

51


意思。 我最早知道「ㄎㄎ」二字,是聽兩個女兒喆君、喆雅 說的。她們在那兒「ㄎ來ㄎ去」,姊姊無論說什麼,妹妹 就「ㄎㄎ」。我沒多問,只是從她們互動的樣子,慢慢領 悟出,意思就是「好好笑、誰理你呀!」所以我們要跟現 代的孩子相處,是不是要學的東西還很多?除了「親職 教育」中,正確的理念、方法,另外還有,就是現代年 輕人在流行的東西,包括語言「ㄎㄎ」。下回要是再聽到 孩子在講ㄎㄎ,或是和孩子互動時,你也給他ㄎㄎ。他 會說:「媽媽你好上道,你也知道『ㄎㄎ』是什麼喔!」

52


第三章

「覺」者觀自在 ( 二 )

陸、珍惜平安 還有一件事真的令人感到很悲傷!某一天,北高雄 有一家超市發生搶案,歹徒已經將錢搶到手了,正要逃 跑出去。這時有一個店員從裡面衝出來,要把錢搶回 來。結果那歹徒手上有槍,「砰、砰」兩聲‥‥‥ 所以,當看到有拿刀、拿槍的歹徒,即使是鑽石都 要給他,至少要先把命保著。因為歹徒在情急之下,不 會思考太多,他為保護自己,會不擇手段傷害對方!受 害的是一位單親媽媽,才四十八歲,一個月兩萬多元 的薪水,要養一個得白血症的孩子,現在孩子沒有媽媽 了!也不知接下來路要怎麼走? 平安活著真好!所以我們現在坐在這裡,我們的家 人都還平安,不管我們的孩子會不會讀書、有沒有成

53


就,你還要去計較嗎?想想家人能在一起真的很好!

柒、貼心 喆君在每個禮拜二都固定要到台灣大學,去教合唱 團團員聲樂,一去就一整天,每回要去,我都會幫她準 備一個大便當和水果,所以每個禮拜二是我最忙的時 刻。因為時間很趕,怕她誤點;另外到台北下高鐵站之 後,要直奔台大上課,沒有時間吃飯,她必須在車上利 用時間吃中餐,所以盡可能的為她做便當,這也是我的 心意。又因不想讓女兒吃隔夜飯,我會提早起來,現炒 一些菜餚,讓她高興的帶走! 有一次她跟我說:「媽媽,今天在車上發生了一件 事情。」我說:「什麼事?」她說:「我旁邊坐了一個軍 艦艦長,艦長長得超帥的,可是他已有老婆,而且很 巧的他老婆也是學音樂的,所以我們有共同的話題,就 聊起來了!聊了一陣子,差不多到十一點半左右,我把 便當盒端出來,打開盒蓋正要吃的時候,那個艦長就站

54


起來離開。我以為他要去上廁所,還一面吃一面想,怎 麼上那麼久?男生又不是女生。一直到我已吃完了一下 下,他才回來。我說:『嗨 !你怎麼去那麼久,去哪裡 啦?』他說:『沒有,你在吃飯,我離開一下。』」 旁座的艦長為什麼要離開座位?就是怕尷尬!你們 想,一位小姐打開便當盒準備要吃飯,旁邊卻坐著一位 帥哥,心裡會不會不自在?所以,這叫什麼?叫做「貼 心」,對不對?這位艦長有沒有覺性?有! 現在我們就用剛剛說的「覺」的定義來看這個例 子,怎樣看出他有覺性?他能想清楚:「一個女孩子, 當著一位坐她旁邊的陌生男性吃起便當,可能會尷尬而 不自在。」因為他清楚明白這件事,因此能圓滿處理。 藉故離開,讓鄰座的女孩自在的吃完再回來,這就是 「覺性」。 所以,以後碰到類似的情形你們會處理嗎?其實, 「覺性」是我們本來就有的,只是有的人看人家在吃, 還「白目白目」(不會看狀況行事),不覺得有什麼不

55


妥,所以不會離開;但有的人就很敏銳,會想:「她是 女性,我是男性,這樣會不好意思。」因他想得透澈, 就會做出比較圓滿的動作出來。這只是一個小小的例 子,在平常的生活中有很多其他的例子,都可以拿來對 照,開發自己的覺性。

捌、支持與配合 這個月「尋聲」的「志工培訓」課,課前由主持人負 責帶動暖身「十巧」,看在場的每一個人,做每個動作 都好投入,我心裡很歡喜的偷偷在笑。因為這些動作很 多人都會了,包括我都會。可是主持人還是很用心,不 只教動作,還發給講義,教大家哪個動作要怎麼做。雖 然很多夥伴都會了,但是大家在跟著做時,都甘願「按 呢」 ( 台語:這樣做 ),把它當做第一次在學。「按呢」 是什麼意思?就是做得那麼投入,換句話說,就是在貼 心、在支持、在相挺主持人這件事。 幾乎每個「尋聲」志工都已經有這個覺性。從哪裡

56


看呢?從他們很認真的在跟著做,那個眼神好像是在對 台上的主持人說:「你很會教,我今天學到很多!」這 就是圓滿的反應!也就是所謂「因為知道得很清楚,然 後就會做得很圓滿」的「知」跟「行」的智慧。「尋聲」志 工的「行」就是學得很投入、很認真。可是他們的「知」 是什麼呢?他們為什麼能這樣做出來?他們把哪一件 事情想得很清楚?就是「無論是誰,當他站在台上的時 候,都需要有人來相挺、有人來配合」這件事。所以, 就很自然的配合得很好,好像是才剛剛第一次學那麼認 真! 一個優質的團體,若每一個人的覺性好,無論做什 麼事都會圓滿,所以扮演一個團體人,都必需有這樣的 覺性。因為台上台下的位置不同,位置不同感覺就不 同。換成不覺的人就不能異地而處的去體會站在台上的 心情;有覺性的人,他一定能體會。覺性高的人,雖然 不曾站在台上,但是他知道,要是有機會站上台上,在 比或在教動作時,台下一定要有人相挺,才不會覺得孤 單、被冷落,唱獨角戲。這樣 明白了嗎?知道得很清

57


楚,做出來很配合、很圓滿,這叫做智慧。 我的父親已經往生,在他七、八十歲的時候,記性 已經愈來愈差,常會把說過的話一講再講,因為講過了 就忘記,一會兒又拿出來講!但是當子女的我們,會當 作是第一次聽他講,甚至發問,讓他講得很快樂!因 我們這些做子女的知道老人家愛這樣,所以我們做出來 的行為,可以讓老人家很高興,我們也很高興,這個 叫「覺」。就是對於孝順、體貼,懂得老人的心裡這件 事,我們知道得比較透澈了。 「覺」是徹底知道很多很多事的智慧,但並不是對 一件事知道,就全部都知道了。如果全部都知道了,那 就叫做「大覺者」了。在宗教裡,大覺者叫做「佛」。我 們現在學「覺性教育」,就是在往這個方向去邁進!

玖、放下 有一次我的小女兒喆雅,到台北去出差,回程前打

58


電話回來跟她姊姊說:「我搭高鐵,預計十一點半回到 高雄,到時已經沒有捷運可以搭了,姊姊你可不可以來 載我?」姊姊說:「好!」快到十一點半的時候,喆君 準備出門要去接妹妹。我們家的爸爸說:「我跟你去。」 喆君說:「爸爸不是感冒嗎?睡覺啦!」現在孩子長大 了,她不讓 爸 爸去, 就是 不讓爸 爸去。 我 就 說:「 睡 吧!她要你先睡,你就先睡吧!」他說:「好。」結果我 一睡下去,就睡到隔天早上,兩個姊妹什麼時候回來, 我都不知道;孩子的爸爸什麼時候睡,我也不知道。 我先生起床後跟我說:「昨天很晚睡。」我說:「我 十一點半躺下,你是多晚才睡?」他說:「我等她們姊 妹回來,差不多超過十二點半。」我說:「你為什麼要 等她們?」他說:「我不放心。」他道出一般人的心聲。 現在我要說「放下」的覺性。我們說「放下」兩字好 像很簡單!但是,放下就是「覺」喔!我為什麼能放下 而一覺到天亮,甚至她們什麼時候回來我都不知道?為 什麼?是因為對「放下」這件事我想清楚也看明白了。 我並不是傻傻的不知擔心,什麼事都無關緊要的讓它去

59


而已。 我是這樣想的:這兩個孩子都已這麼大了,還需要 我這麼擔心、煩惱、陪前陪後嗎?她們分別都去過美 國、英國,也都平安回來了!她們在國外,看不到的危 險才多呢!女兒也都應付過來了!現在只是去個高鐵 站,怎麼就擔心到不能入睡呢? 況且人世間的一切危險是教不完,或有許多是教不 到的。如果該教的,包括培養福報與消除業障的種種方 法,都已教了,還會碰到教不到的狀況,那麼就要去相 信孩子有潛能—有生存的本領,他會有能力去應付, 以及一種看不見的力量,會護祐他!如果覺得還不夠, 可以祈求上蒼祝福他!只有這樣你才能「放下」。否 則,「放下」兩個字是好講,卻沒有那麼好做。一定要 把它想清楚、看明白,該祝福的就祝福,其餘的只能放 下,這樣你就可以睡覺。 所以最後我說:「一般的父母,有這樣的擔心沒有 錯,但我們是學佛的父母,學那麼多的『覺』,師父也

60


教那麼多,佛教的經典也跟我們講那麼多大覺者的話, 假如什麼都沒有學到,還是跟多數人一樣那麼擔心,那 我們就有點對不起大覺者與師長啊!」 我講這些都是家裡發生的小故事,你們可以去對 照,然後好好的想想:「當孩子發生問題時,我是盧老 師、還是師丈?」很多人無法入睡,就是心理罣礙太 多,說不定你們會說:「老師你有福報,所以沒有罣礙 的事情;我們就是福薄,所以罣礙的事情很多。」 其實不是這樣的,你們會遇到的事情,我一樣也會 遇到,但是思維的心態不同,覺性開發就會不同。開發 多一點,就可以比較不那麼苦。如果你一直都停留在原 地,也不聽我說,反正就是不放心,這樣就會永遠都 處在很多煩惱裡面。孩子去高鐵站就擔心到不敢睡, 類似相關的事情還很多,我不是要背後批評我先生不 「覺」,而是舉這個例子給你們聽,是因為我感覺家裡 有女兒的爸爸都有這種心情!

61


拾、不會背面非 再比如說,我們常常會看到兩個人在那裡交頭接 耳,仔細的聽,哎唷!原來在講別人的閒話。有時候說 八卦,有時候說誰的先生有外遇,而被講的人又都不在 場。 我常說我們不要「背面非」。什麼叫背面非?就是 暗地裡說人家的是非,在佛經裡面叫「背面非」。也就 是說,你在講那個人的是非時,那個人並不在場;如在 場,你也敢講,那是另外的情況,就不是「背面非」。 現在自己去測量一下,自己平常是不是說了很多人家的 背面非? 在佛經有講,背面非就是造口業,會有苦果要受, 對自己也是不好的。現在有好多政論性節目,很多號稱 自己是社會觀察家的名嘴,口業都不好,罵來罵去。我 們如果看到三兩個人在那邊說人家的閒話,這時候有 開發覺性和沒有開發覺性的人差別在哪裡呢?比較沒有 開發覺性的人,聽到人家在說背面非,馬上被引誘一

62


起加入行列。本來還在想:「盧老師說要修口業,一定 要修,不修不行!」但是情境一來,卻被拖下去,那就 是沒有「覺」。反之,有覺性的人,當聽到有人在背面 非,他並不是什麼都沒聽到,而是他更清楚:「如果我 加入會有很多後遺症。這個後遺症,不是傷到當事人, 就是傷到自己。」所以他選擇離開,將來後遺症的流彈 也彈不到他,他的苦惱就會比較少。 比較沒有開發覺性的人,動不動就被引誘了,加入 這個、加入那個,到最後自己真的變成是非人!或許我 們會說,奇怪這種事情我們都遇不到,都是他在遇到? 這不是他較歹命我較好命的緣故,而是覺性的問題。當 你開發覺性比較多的時候,會知道要馬上停止,不會去 加入背面非,那麼生活就變得很簡單、很輕鬆,無後遺 症;否則,就會有很多麻煩事纏身!這就是為什麼我一 直講覺性這麼重要,要讓大家明白這一點。 講到「覺」跟「不覺」,我剛剛講那麼多小故事,相 信你們都聽得很清楚而且可以分辨。所以,在你的生活 週遭,若能常提醒自己:「這個時候我的『覺』在不在?」

63


你就可以避免掉一些苦呀!你不去參與背面非,你就 不會種下苦的因。如果種下去,未來有一天因緣成熟, 你就會受那個苦!譬如說,今天三個人在那兒講這個、 講那個,被講的當事人後來知道了,大家都會被子彈打 到,你也不能倖免。總之,一切的覺性教育,就是要讓 我們少一點苦惱。 佛經也告訴我們人生真的是很苦的。至少有八大 苦,即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 陰熾盛等八種苦惱。其實不只八大苦,還很多很多!大 覺者告訴我們:「人生很多的苦,是因為我們自己沒有 『覺』,沒有智慧感召來的。」所以,如果你不想招來這 些苦果,就不要去種那個因,就這麼簡單。

拾壹、助人如願 有一次,我和先生還有喆君,三個人開一部車。一 會兒,喆君接到一通電話,是一位住台北在當音樂老師 的朋友。雖然聽不到那個朋友在講什麼,可是從喆君在

64


回覆她的話中,我們拼湊出事情的輪廓來。大意是那位 朋友想來參加高雄的一個音樂課程,不過她表示,要喆 君去上,她才要參加。她的意思是「我跟著你就是」。 講了一堆之後,喆君問她一些相關如「住哪裡」等問 題,才知道其實她一切都已準備好了,並不是因為喆君 要上,她才要上。講到最後更發現,原來她來電的目 的,是要跟喆君借一份樂譜。因為那一份樂譜,是上那 個課程的考試要用的,但是那個朋友沒有,所以要跟喆 君借,好讓她準備應考。就這麼簡單的一件事情,可是 她卻繞了一大圈! 喆君了解她的意思後,表示要借譜給她。就跟她 說:「你先寄電子信箱地址給我,我再將譜寄給你。」 爸爸說:「這個人聽起來有點心機。」喆君說:「好像有 一點,其實她可以直接說要借樂譜,可是她卻繞了一大 圈,讓我感覺好像她對我很好。」爸爸說:「那你為什 麼還要幫助她?」 你們明白這個意思嗎?她要借樂譜,不直接講,繞 了一大圈,讓你感覺她對喆君很好,說喆君要上她才

65


要上,結果最後,是她自己都已先準備好要上了,她 只是想借那份樂譜。「那個人這麼複雜,你幹嘛譜還要 借她?」我覺得孩子的爸爸是有點半開玩笑跟孩子這樣 講。然後你們知道喆君說什麼?她說:「爸爸,不坦誠 的是她,要借譜的是我,我不會因這樣而被影響。」 這樣你們有沒有明白?就這件事情來說,喆君的 「覺」在哪裡?她想得很清楚:「一個人坦不坦誠是她的 事!但是,我要對一個人釋出善意,我想幫助她學習, 那是我的事!兩件事情是不相干的,不必因為她,而影 響我對人的善意。」這是不是「覺」?就「要幫助人」這 件事情上來說,喆君是有「覺」的。之後,她做出來的 行為就是寄樂譜給她。這樣圓滿不圓滿?喆君既沒吃 虧,她的朋友也高興!不管對方的修為是如何,她的心 機怎樣?至少她要得到的那份樂譜,喆君讓她如願了。 喆君很開心,因幫助了一個朋友;那個被幫助的朋友也 很開心,因她如願了!這就是「處理圓滿」。 所以,以後我們要幫助人家時,記得喆君說的,幫 助別人,是我自己樂意做的事;至於別人如何,沒辦

66


法!因為現在的她,能做、會做的只有這樣!「我要幫 助她,但不受她影響」。 聽了那麼多例子,你們記得要帶回家。當情境來 時,要去對照自己:「我現在是喆君嗎?我現在是喆君 的爸爸嗎?我現在是盧老師嗎?」我今天說這麼多例 子,都沒有貶損任何人的意思,我自己也很感恩我先生 與兩個女兒,剛好有這樣的情境例子,讓我可以把它當 作教材,用講故事的方式,來說給大家聽,明白了嗎? 唯有聽明白了,你要去做時才會好做;要不然,都是一 堆理論,很抽象。

67


第四章

不「覺」者路曲折(一) 我今天要針對各種不「覺」的狀況,來舉許多例 子,讓大家明白:「我的苦惱這麼多,我到底是屬於哪 一種?」唯有去結合自己的親子關係,以及生活當中的 經驗,今天聽這樣的課才有意義,否則不只很快就會忘 記,在生活中要用也用不出來喔!

壹、不「覺」就看不到別人有未來的可能性 上個月有位志工拿了一張看起來舊舊的、兩邊對折 的紙給我,說:「老師,這是你的耶!」我打開來一看, 當場嚇了一跳,因為這張紙差不多有十五年的歷史了, 怪不得看起來都已經黃黃的。 這是大女兒喆君參加高雄中學音樂班推甄考試的成 績通知單,通知單的結果欄是「未錄取」。或許你們會 想:既然未錄取,為什麼後來又可以去讀?那是因為喆

68


君之後又參加高中聯考,才考上高雄中學音樂班。 我舉這個例子其實就是要說,有很多師長、父母看 不到孩子未來的可能性。因為喆君不是從小就讀音樂 班,而是在國三時突然告訴我說:「媽媽,我好想去考 雄中音樂班。」那當然是很難啊!因為很多的專業科目 她完全都沒有學習,剩下一年不只要準備高中聯考的五 個學科外,還要加考樂理等等的專業科目!而且她選的 科目還是聲樂,我一聽直覺就想,「怎麼可能?」 推甄的那次考試,雖然筆試通過了,可是比起其他 應試的孩子,她的術科就弱了,因為那些孩子都是從小 學就讀音樂班,而她不是。到了考術科—聲樂時,現 場是她一個在唱歌,另有一個伴奏,還有好幾位評審老 師坐在前面聽。唱到一半,大概是唱得太荒腔走板了, 其中一位評審就「叩叩叩」的敲著桌子說:「下去!下 去!你在唱什麼啊?這樣還敢來考?」你們知道嗎?喆 君是獅子座的孩子,超愛面子,常常跟我說:「媽媽, 我什麼都不愛,就愛面子。」

69


那天我沒有去陪考,她回到家,我問她說:「還好 嗎?」她連一句話都沒說,沉著一張臉,就直接進書 房,把門關起來,放聲大哭。這個孩子很好強,平常很 少掉眼淚,可是那一次她哭很久。你們想她有沒有受到 很大的傷害?有!這一段經歷,讓我覺得做為一個師 長,如果他能「覺」,一定可以「展望未來」,即使不知 道喆君從小就不是讀音樂班的孩子,也沒關係;但是應 該知道,雖然現在唱得荒腔走板,人還是有無窮的可能 性。可是那位評審老師,他不但看不到未來,還用很不 好的方式讓孩子下台。其實他可以這麼說:「好!可以 了!你先下去。」這樣也不至於會打擊到孩子。 喆君從小就很愛音樂,但她一開始並不想去讀音樂 班,中途才走進學音樂的路。還好,她在第二次聯合招 生的時候考上了。也幸好喆君旁邊的貴人很多,一直 推,把她推到後來可以在舞台上表演,在美國歌劇院唱 歌,一直到現在回來台灣定居,教書兼表演,還可以每 年都開演唱會。 現在喆君在高雄樹德科技大學的表演 藝術系教音

70


樂,常常有機會受邀當評審。當她坐在評審席上,就會 記起自己過去被對待的遭遇,她說:「媽媽!即使他們 表演得再不好,我都會非常非常客氣的請他們下台。」 你看一個能「覺」跟不「覺」的父母或師長,要把孩 子推向光明還是推向黑暗,其實是一線之隔而已。已經 事隔十五年了,我這個做母親的,在敘述這件事給你們 聽的時候,好像還歷歷在目,看來這位老師不只傷到 小孩,也傷到媽媽我。因為孩子在家很少受到這樣的傷 害。還好喆君會積極的去避免,而不是說:「以前人家 這樣對我,現在換我當評審,我也要這樣對別人。」她 選擇「超越」,沒有選擇「輪迴」,讓我覺得很欣慰!這 是不能「從眼前看到未來」的一個例子!

貳、不「覺」就看不到事情的真相 還有一個只看到「表象」的例子。一個媽媽帶著一 個孩子要出門,走出電梯,剛好看到一個年輕人在打 掃。媽媽就跟孩子說:「你看!這個大哥哥就是不好好

71


用功讀書,才做清潔工。」各位!有些父母以為這個叫 做「機會教育」,這是誤解「機會教育」的意義囉!不但 沒有給孩子一個好的教育,反而教會孩子很多負面的想 法。她跟孩子這樣講,而且說得很大聲,完全不怕對方 聽到。那個年輕人當然也聽到了,於是跑過來跟她說: 「阿姨!我不是不用功!我已經在讀大學了!因為今天 沒課,所以來替爸爸工作,好讓爸爸再去別棟大樓做, 這樣就可以早點做完回家休息!」 你看!這個媽媽就是不「覺」,表象在做清潔的工 作,不一定就是清潔工啊!各位!記住喔!當我們看 到什麼事,聽到什麼話,都要學習「透視」一下,想一 想背後真的是這樣嗎?很可能就是我們錯囉!不只錯 了,還用傷害別人孩子的方式,來教育我們自己的孩 子!完全不知不覺啦!我說「傷害」,不是瞧不起清潔 工,而是說這位媽媽的邏輯思考錯了,她認為清潔工就 一定是不用功讀書的下場。她不但完全不知道事情的真 相,也沒有辦法用好的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如果她 能「覺 」,要給孩子作機會教育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夠

72


用貶損別人的方式來教育自己的孩子!許多大一點的孩 子,對於父母師長用這種方式,還會很反感喔! 我們再來看一個只看表象的例子。有一天,我和先 生兩人要走到高雄師範大學去上「音樂欣賞」課,正好 下毛毛雨,我就撐起傘,順便拿一把傘給我先生說: 「你也撐一把,不然兩個人撐一把太擠!」他說:「不 用!」我想男性都很瀟灑,認為雨不大,所以不用。我 尊重他,我說:「好!我只是提醒你!」 於是他就走在前面淋雨!我撐著傘,走在後面。如 果不知內情的人看到表象,會說:「啊!盧老師!你這 樣不是賢妻良母!」「為什麼讓老公淋雨,你自己卻撐 著傘?」可是事實的真相是他不要!所以有時候我們要 批評人家時,要先搞清楚真相是什麼,有可能是我們誤 解了!有時候你雖然沒有批評出來,可是在內心卻給我 打折扣:「老師不是在教人家夫妻如何恩愛嗎?你看! 說一套,做一套!」 一個有覺性的人,他會想一下:「印象中,盧老師

73


不會做這種事,今天怎麼會讓先生淋雨,而她自己撐 傘?!一定有原因!」如果你很好奇,可以問我:「老 師,你怎麼會讓師丈淋雨?」我會跟你說是他自己不願 意撐傘的!這個時候你就知道啦!而且會慶幸自己: 「還好!沒批評!」這樣就不會產生不好的結局來。

參、不「覺」就看不清楚生命的來龍去脈 聽到這裡,你們會不會結合到自己的生活經驗呢? 比如說前兩天,你們在看電視新聞的時候,有沒有看到 一個很殘忍的畫面,有人好像把一隻貓放到油漆桶裡 面,或是用油漆淋到牠身上。除了頭以外,全身都沾滿 了油漆,最後油漆都乾了,硬掉了,貓一定很痛苦,對 不對?一個善心人士把牠抱去獸醫院,卻連醫生都救不 了。因為不曉得如何除掉油漆,才不會傷到牠的皮膚! 油漆的量實在太多,慢慢滲透到體內,後來就甲醛中 毒,那個善心人士跟獸醫師只能眼睜睜看著牠,一分一 秒的斷氣!

74


在斷氣前的過程有多痛苦啊!人為什麼會虐貓或虐 狗?你們也許曾經在報紙上看到,一桶熱滾滾的油就往 狗身上潑下去!我們的孩子有可能也會糟蹋小動物!那 隻狗明明乖乖的,在那邊也沒有妨礙別人,孩子就拿 石頭丟牠或拿棍子打牠啦!看牠哀哀叫,然後自己很開 心。會這樣做,不只少了愛心,更缺了智慧,因為看到 的只是一隻貓或一隻狗的表象而已。 如果有覺的能力就可以從表象看到過去與未來。大 覺者看到的牠,就不只是一隻貓,一隻狗呢!你們知道 嗎?過去生牠很可能是一個人!因為前世的所作所為, 才墮入到佛教說的「六道」中的「畜牲道」!如果你有透 視生命來龍去脈的智慧,就會知道牠前世的因果,很可 能這隻貓或這隻狗就是我們往生的父母、眷屬或祖先! 我講過,我們能在這裡齊聚一堂,你又覺得我說的 話很有道理,聽了很愛聽,下個月還想再來:可能我們 的緣分很深,也可能前世我們不曉得用什麼面貌、什麼 形態結過緣,只是我們不知道。所有的生命,就是這 樣一世一世不斷的在來來回回。我們表面上看到的一隻

75


貓,就認為看到的只是貓而已,想對牠怎麼樣就怎麼 樣。可是事實上不然,你欺負到的可能正是你家的祖先 喔! 我曾經看過一個孩子,很小的孩子而已喔!言行舉 止卻那麼像他的阿嬤!因為那個阿嬤是我的遠親,已經 往生了。孩子的媽媽因為沒有學習,好會打小孩。後來 她學佛後知道,孩子很可能是她的媽媽投胎再來的,因 為越看越像,她跟我說:「那時候我怎麼會把他打成那 樣?!」所以那個時候的她,就是不能夠去穿透,去看到 更裡層的東西。 一般看到貓、狗,或是看到跟人長得不一樣的動 物,我們都只是看到牠的樣子而已。但是一個有穿透 能力的人,就能看到牠可能就是我們的眷屬,只是他 (她)要走時,捨不得離開我們,就變成狗兒來守護我 們這個家。然後你去觀察那個習氣都很像,比方說過去 下午三點、四點到了,他(她)就喜歡去跟鄰居聊聊天; 那隻狗也是三點、四點到了,就會到鄰居家去串串門 子。這種例子不是沒有喔!有的!

76


在佛教的經典中,有一部叫做《慈悲三昧水懺法》 裡頭講到,人都會犯錯,一旦你犯了錯,那個錯的種子 就存在了;將來有一天時機到了,你就要去承受犯錯的 果報,就是「受苦」。 譬如說,現在有一個升遷的機會,而你跟一個同事 剛好在競爭,這個時候你想:「如果他有,我就沒有, 所以我就來想辦法,怎麼讓他沒有而我有?」於是你就 走歪路啦,弄到最後真的是你有,他沒有,不論他知不 知道原因,他心裡會不會恨?會恨!所以你犯了一個讓 他恨的錯誤,如果你跟他都沒有學習,不知道怎樣去解 那個惡緣,那個恨便會一直存在,他也會時時刻刻想, 有機會就報復。 這 就 是 有 情 眾 生 的 特 性 —「 喜、 怒、 哀、 樂、 恩、怨、情、仇」的感受很深很強烈。如果人家對他 好,回報的力量也很大;可是萬一有人對他不好,也可 能懷恨啊!報復的力量也一樣很大!《水懺》中說,只 要至誠向對方懺悔,並決定不再犯,就可以讓雙方有一

77


個解冤釋結的機會。在《水懺》這部經典裡面講了一段 話,說來來回回六道中的所有眾生表面的樣子,比如說 貓、狗、牛啊,看起來跟我們是不一樣,可是「保命畏 死」的心態跟人類是完全一樣的。牠希望能保有牠的生 命,繼續生存,牠很怕死。我覺得每次讀到這一段,我 都非常有感觸。所以我們看到貓啦、狗啦、蟑螂啦、螞 蟻啦……等等小動物,不要說:「烏龜怕鐵鎚,蟑螂怕 拖鞋。」而趕盡殺絕! 假如我們能夠透視這一層,了解那些有情眾生牠們 保命畏死的心,跟我們完全一樣,你就不會去傷害任何 一個動物。其實吃素真正的意義是要培養自己的慈悲 心,不要再和牠們結怨而已。因為你會觀照到每一個生 命,牠保命畏死的心跟我們是一樣的,牠也有牠們相愛 的親人眷屬,也有「愛別離苦」,這樣你聽懂了嗎?懂 了的話,就吃不下去啦!不忍心啊!

肆、不「覺」就會胡思亂想 覺,除了從表層可以透視到裡頭的能力之外,還有

78


一種狀況就是「能夠覺察當下而隨順因緣去應對」。你 們覺不覺得有些人真的很「白目」?不但不知道當下是 什麼狀況,更不會去做好的解讀,因此有時候結局就會 有很多問題,而產生很多煩惱。我的婆婆已經往生兩三 年了,她很高壽喔!九十幾歲才走。在我年輕時也就是 喆君、喆雅兩姊妹都還很小的時候,婆婆住在西螺,一 年偶爾有一次到兩次,會來看住在高雄的我們。我現在 憶起這件事情,內心還常常覺得滿痛的,為什麼? 現在說我自己這個不「覺」的例子給大家聽,希望 大家不要重蹈覆轍。我跟婆婆相處得非常好,我們沒有 任何婆媳問題,又因為雙方離很遠,沒住在一起,摩 擦也少。但是這麼一個好的婆婆,仍然還會讓我這個不 「覺」的媳婦誤解呢!很多時候其實是我們做媳婦的問 題,不是婆婆的問題。 婆婆來住我們家的那一段時間,我先生白天在上 班,兩個孩子也還沒有讀幼稚園。每天吃中餐的時間, 就婆婆、我跟兩個幼兒在。你知道孩子吃飽後會想睡, 愛睏就會鬧,對不對?他們會鬧,就拉著媽媽說:「媽

79


媽!我想睡啦!」一直抓、一直拖。平常婆婆沒有來的 時候,吃飽飯,我會把碗筷先擱在洗碗槽裡,帶孩子去 睡覺,託孩子的福,我也睡一下。等到孩子醒來開心 了,精神好了,我給她們看故事書、玩遊戲什麼的,我 再去洗碗,整理廚房,這是我的規律,也是我的家庭習 慣。 可是婆婆一來,兩個女人共用一個廚房,就很麻煩 喔!因為習慣不同。她的習慣是怎樣?她是乾淨慣了, 所以吃完飯,一定要立刻洗碗;而我是跟孩子先去睡, 然後睡醒她們去玩,我再做家事。可是婆婆總是說: 「幾個碗而已!洗起來好啦!」後來她看我都是先陪孩 子,她很主動就去把碗洗起來。 她其實沒有什麼其他的意思,但是我就自己在那 邊鑽牛角尖,心想:「她一定認為我吃飽,碗放著也不 洗,就去睡了,真是懶惰。」 「就是你不洗,我才洗的。」 總歸我就在那邊自導自演,一下子扮演老人家,一下子 扮演自己,這樣對話,把自己打結啦!所以每次到要吃 午餐的時候,我的壓力會很大,心想:「等下又要演這

80


齣戲了!」當然啦!雖然我沒有當面跟婆婆說什麼,可 是我相信婆婆只要看媳婦神情有點不對勁,她一定就知 道大概是哪裡不對了。 開始學「覺」的教育之後,我慢慢去想婆婆「洗碗」 這個行為,當下純粹就是要把碗洗完,讓自己安心去 睡,她的習慣就是這樣,跟媳婦是一點關係都沒有, 可沒在嫌我呢!而我自己卻演一堆內心戲,這個就是 不「覺」,你看這何苦來哉?而且說不定也傷了婆婆的 心,我都還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先受苦?有!自己暗地 裡演戲就苦了,對不對? 很多時候,對方其實沒有任何用意,我們卻給自己 一堆壓力,導致表情不好看,講話也不好聽。這個就是 我們不會覺察當下的狀況,然後隨順因緣。如果當時我 早一點「覺」,說:「媽媽!你要洗喔?那就拜託你了! 不好意思!」讓她洗,她洗得安心,我也睡得安心,不 是很好的事嗎?但是通常我們都不這樣做,我們就是不 會「覺」,而做負面的解讀,不只演內心戲,還非常受 苦,又誤解了別人。

81


第五章

不「覺」者路曲折(二)

伍、不「覺」就無法圓滿處理當下發生的狀況 還有一種就是「不會覺察當下的情境」。一位媽媽 有兩個兒子在美國讀書,因為三不五時的想兒子,所以 會去美國看他們,一去都住很久。有時爸爸會一起去, 但是爸爸還有事業都會先回來,留下媽媽繼續住。有 一次兒子偷偷打電話給爸爸說:「爸爸,你很自私呢! 自己一走了之,把一包大垃圾丟給我們!」這樣你們聽 得懂嗎?那麼愛兒子的媽媽已經被當成一包大垃圾!孩 子這樣說父母的確不應該。可是如果將心比心,站在兩 方的角度都想一想,這樣的媽媽用她的善意引起孩子的 壓力,她並不知道,就是我說的不「覺」。其實只要從 孩子的表情和言語,就能覺察自己到底受不受歡迎?不 過「眼睫毛沒有漿粥的人」(台語,白目的意思)就是看 不到,她一心一意認為:「我是來照顧兒子的。」兒子

82


一個博士,一個碩士啦!還要媽媽每天替他拖地、洗衣 服,難道這麼大的人,不會料理自己的生活嗎? 我們這些老人真的是不知又不覺,要替人家想一想 啊!現代年輕人真的很希望父母能夠了解他們的需求, 跟我們以前那個年代的年輕人,忙碌的程度和承受競爭 的壓力是不一樣的。我們每次都很善意的要去看他,可 是有沒有去想:「我去的那段時間,他有考試嗎?他在 忙嗎?他有難處嗎?」我們都沒去想這些,只想:「我 們就是要疼孩子啦!」所以我寫一本書叫《愛的盲點》 (妙音出版社),就在講這個,有時候我們自己真的不 明白。 一個能「覺」的父母,他知道現代年輕人會有怎麼 樣的需求,然後再配合著去應對。如果你要去看孩子的 時候,至少打個招呼說:「你何時有空?媽媽來看你好 不好?」還是「我可以待多久?」也許你們會說:「啊! 父母要做到這樣喔?」因為你要做一個受歡迎的老人 哪!不要以為自己是老人,人家都一定會尊敬你喔!不 是喔!我們從來沒有走過老年的路,所以要常常去看一

83


個被尊敬的老人是什麼樣子,然後去學習,這是我們到 了這個年紀的新功課。以前的人說「敬老尊賢」就是要 尊重老年人,對不對?可是時代在變,以前都「養兒防 老」,現在不是嘛!所以新功課還有很多,我們一定要 做一個有覺性的中老年人。這是講到會觀察現況,然後 隨順因緣去配合、應對與處理,最後就會圓滿。 還有一次,喆君、喆雅兩個人分別坐在電腦前,忙 著處理她們的工作。我這個老人哪!自己吃了幾顆維他 命,就想順便拿到她們的房間給她們吃。我說:「來! 一人吃一顆。」她們頭也不抬的吞下去,開水配下去, 繼續處理她們的電腦,完全沒有跟我講一句話。我說: 「 告 訴 你 們 喔! 吃 這 個 東 西, 水 要 配 多 一 點, 而 且 半 個鐘頭之內都不可以躺下來。」結果,還是沒有人回應 我,如果是過去不「覺」、還沒有學習的我,一定會生 氣,而且會覺得:「我是好意!你們是當我不存在,是 不是?」 但 是 那 次 我 做 了 善 意 的 解 釋, 心 想:「 她 們 沒 聽 到!就再說一次。」「吃這個要喝多點水喔!半小時內

84


不能躺下去喔!」這時候喆君回答了:「剛才我們喝很 多水了!」喆雅接著說:「我們現在坐著,沒有躺著!」 你們明白這意思嗎?當下我就「覺」了:「這時候我是 討人厭的傢伙了!鼻子摸摸,快閃啊!」這樣大家就能 和樂沒有問題,不然如果坐在那邊生氣,就真的很討人 厭了!要拿東西給人家吃是好意,但是再下去就不受 歡迎了。因為孩子內心會想:「又沒有人要你拿給我們 吃!」很多時候父母都是這樣一廂情願哪!然後孩子稍 微不如我們的意,我們就開始一直罵。 還有很多媽媽是孩子要月考,就要幫他準備功課, 對不對?所有的社交、進修課啊,自己都停掉,一旦 孩子考不好就開始罵小孩:「我是為了你耶!月例會盧 老師的演講,我都沒有聽到!」孩子可能真的會說: 「月考是我的事,我又沒有說我要月考你就不能去聽演 講。」有的媽媽還說:「我都冒出好多顆痘子了!」咦?! 我們比孩子還緊張,冒青春痘啊!然後孩子就又會說: 「我沒有叫你這樣啦!」那你會不會覺得自己很嘔?「莫 名其妙嘛!到底是怎樣?」這就是不「覺」啊!至於前

85


面我拿維他命給孩子吃的例子,那時我拿進去,她們正 在忙電腦,其實只要給她們吃完,工作就已經完成,可 以出來了。要講什麼,等她們弄完電腦,找一個好時機 再講,這樣就好。我們常常就是這個尺度沒有抓好。因 為我們缺乏「覺」的智慧,所以跟有「覺」的人就真的差 很多;與人相處會不會圓融,跟這個也很有關係。

陸、不「覺」就會「安慰變兩舌」 記得我們曾經有一堂志工培訓課,當中講師提到一 個「安慰變兩舌」的例子。就是說我們在同一個團體裡 面,不管在工作或開會,有的人可能因為某些原因,意 見沒有被贊同,因此鬧情緒了。有的夥伴很好意,回到 家會想說:「看她今天在團體好像不太愉快,我打個電 話安慰她吧!」 安慰電話怎麼打?這是有學問的呢!你只要同理她 的不舒服、委屈,就夠囉!你不要把「同理」誤認為「同 意」而跟她說:「我今天也覺得會長很不應該,怎麼可

86


以講你那樣呢!」本來她回去沉澱,反省了一下,也覺 得其實兩方都有責任,自己在發表意見的時候,態度太 堅持,才會有人反對她或怎樣。但是你的安慰又加這一 句:「今天怎麼那麼多人都不夠意思啊!……」導致她 本來反省過後,已經要檢討了,正準備說:「我下一次 要改進!」但是聽你這樣一挑撥,接下來她會怎麼樣? 「你看!參加一個團體為什麼要這麼委屈?又沒有賺到 什麼?」結果害人家那個要反省的念頭又被壓下去了, 你是不是變成兩舌?佛法教我們要修口業,就是要好好 的把這個話講圓滿、講好,不要隨意亂講。 大覺者認為人會用言語做很多事,就是「口業」。 不好的口業有四種:第一種是「妄語」,說謊話、不誠 實,叫「妄語」。第二種是「惡口」,罵人是不是惡口? 把人罵得很難聽,或是詛咒都是「惡口」。還有「兩 舌」,就是說一些挑撥離間,破壞人家感情的話。最 後一種是「綺語」,就是所說的話會讓人生起不好的念 頭,講白一點就是「不三不四」的話。現在你只要打開 電視,就會看到有些節目主持人專門說這種話,看這個

87


節目的人,念頭裡就會有那些色情的、不好的、亂七八 糟的畫面浮現!所以修口業就是要修掉我們嘴巴會犯的 這四種錯誤。 最近又有一個朋友跟我分享「安慰變兩舌」的例 子。那個朋友是學佛人,各方面修養都很不錯,也很會 教小孩。她的小孩最近找到一個非常好的工作,什麼叫 做「非常好的工作」?就是「錢多事少離家近」,還有什 麼?「睡覺睡到自然醒。」這是我最近聽到的,她的孩 子找到的工作就是這樣子。 大家都跟她說:「你孩子找到的這份工作是肥缺!」 「肥缺」?!你們聽懂嗎?「缺」就是等待遞補的工作或 職位,肥缺就是得到的工作或職位很好的意思。可是 有一天孩子回到家,門才一打開,就說:「ㄙㄞ .ㄎ ㄨㄟ!ㄙㄞ .ㄎㄨㄟ!」(台語),「ㄙㄞ.ㄎㄨㄟ」字 義是「糞缺」,就是肥缺的相反詞,意思是在那個職位 上很倒楣!孩子說:「誰說我是肥缺,根本是ㄙㄞ.ㄎ ㄨㄟ!」然後她媽媽就問:「是怎樣?」整個事情是這 樣的:那個單位原本事情真的不多,可是可能別的單位

88


看了眼紅,就會丟工作給她們。又因為她女兒是新進人 員,所以人家都會丟到她女兒身上。她常跟女兒這樣 講:「職場就是道場!」所以她女兒也就乖乖的接起來。 其實接起來做,女兒本人並沒有覺得不妥,但是一些同 事安慰就變兩舌,他們說:「妳夠傻啦!妳看!人家沒 丟給我,卻丟給妳。」就這樣,她越想越不對勁,自問: 「我真的是傻瓜嗎?!」然後回來就開始鬧情緒。 但是媽媽聽完,還是跟她說:「是道場。」並慢慢分 析給她聽,孩子的情緒才漸漸穩定下來,最後她懂了。 你們知道嗎?這個媽媽跟孩子怎麼講?她說:「妳看! 那些同事本來是要安慰妳的,可是卻又讓妳起那麼大的 煩惱,那就是『安慰變兩舌』。」 然後呢,談談談,還談到更深入的一層是:安慰別 人的時候,不要兩舌,被安慰的人要怎樣?要守得住, 就是心要非常穩定,不要因為他們的話,心就這樣翻 攪,甚至整個被撩起來。所以被安慰的人要知道什麼可 以聽,什麼不可以聽。

89


這也是講到「覺」跟不「覺」,一個有「覺」的父母 親當孩子面對這種情境的時候,她可以帶孩子去透視, 去看得比較遠、看得比較周延,然後孩子那顆心馬上 能夠轉過來。假使不「覺」的父母親會怎麼做?你們想 呢?!來!我們來演看看!孩子說:「ㄙㄞ.ㄎㄨㄟ! ㄙㄞ.ㄎㄨㄟ!」來!請大家演演看!假設你是媽媽, 你可能會說:「誰惹到你?」會先問原因,孩子回說: 「別問了!氣死我了!」這個媽媽可能會接著說:「你 真是不知好歹!我是關心你,你竟然這樣,還叫我別問 ……」,因為女兒當下情緒很激動,有些母親心軟,就 說:「如果做得那麼痛苦就回家啦!家裡也不缺你一雙 筷子、一只碗!」所以現在很多年輕人一年換二十四個 老闆,稍微碰到一點挫折,爸爸媽媽都是這樣:「回來 啦!回來啦!這麼苦不要做了!」除此之外,還有什麼 樣的回答方式呢?可能會激孩子說:「說什麼修行啊? 碰到一點逆境就這樣?」這樣孩子會不會更氣?會!所 以不圓滿!不圓滿啊!你看一個有「覺」的父母,因為 學佛,就知道怎樣去跟孩子慢慢討論這件事,結局就會 比較圓滿喔!

90


柒、不「覺」常常不知別人行為背後的心意 我再來說幾個從表象可以透視到裡層的例子。有個 媽媽騎摩托車帶著孩子到銀行,跟兒子說:「你在門口 等媽媽。」她先把車子牽去距離銀行大約一百公尺的停 車區,回來後,她又跟孩子說:「你在這裡等我,我去 樓上辦事就下來。」辦完事下來時,她在門口看不到兒 子啦! 後來,她終於在一百公尺以外的停車場找到,孩 子趴在摩托車的座墊上。媽媽看到太陽那麼大,氣急 敗壞的罵孩子說:「你幹嘛來這裡?我不是叫你在門口 等?!」孩子都還沒回答,媽媽馬上就「啪!啪!」打兩 個耳光,說:「笨死了!把臉曬得這麼紅!」這時,孩 子抬起來頭,摸一下臉(因為打痛了),說:「人家是 怕太陽把椅子曬得太燙了,等下你坐下去屁股會痛,你 幹嘛打我?」 各位!我們有沒有很多這種「錯打小孩」的例子? 俗話說:「棒下出孝子!」有時候正好相反,這個孩子

91


以後不敢體貼了!因為他體貼卻挨打呀!有一個幼稚園 的孩子,把爸媽的床全部潑濕了,因為媽媽解讀成「他 在搗蛋」,所以打他、罰跪都做了,最後才知道這個孩 子是因為聽到媽媽在跟爸爸說:「這個天氣會熱死人!」 所以他就想把床潑濕,讓爸媽可以好睡一點。他是用幼 稚園的孩子能想到的體貼方法,來體貼爸媽,方法也許 不對,可是那份心意是在的啊! 但是一個不「覺」的父母只看到表象:「他在搗蛋!」 不能去透視背後,到底是為什麼?我們在講「不打不罵 如何教?」的課程,是主張不打的,可是你如果非打不 可,也請你在要打之前,先弄清楚事情的真相,不然 你可能常常會錯打小孩。孩子幼小的心靈其實是正向 的,而我們這些父母卻常常是負向的去解讀,於是就不 「覺」啦!當然就只能看到「表象」而已囉! 我自己最近也有一個例子。有一次我先生去中國大 陸整整一個禮拜,喆君、喆雅就跟我說:「媽媽,趁爸 爸不在,我們租一些平常爸爸不太愛看的片子來看一 看。」我說:「好。」然後我們租了一片叫「鴻孕當頭」的

92


家庭倫理劇來看。 劇情是演一個十六歲的女孩和十六歲男孩,吃了禁 果後懷孕了,她的爸爸和繼母,協助女兒從懷孕到把孩 子生下來,再送給一對夫婦認養,期間所做的努力。 劇情中,那個十六歲的女孩子,從頭到尾的台詞, 用了很多粗話,就是現代的青少年,常常講的那些不堪 入耳的言語。在看的當下,我批評說:「你看,這對父 母這麼優雅,為什麼這個孩子那麼粗野,講話那麼難聽 呢?」我講了一遍孩子沒有反應,又再講一遍。然後, 喆雅終於耐不住就跟我說:「媽媽,她只是一個十六歲 的青少年。」 其實,這部片子她們是看過的。特地安排又陪媽媽 看一次,說不定有其他的用意。不過我這個不「覺」的 媽媽卻還這樣批評,甚至說一些有的、沒有的。假如我 覺性高一點,就可以去體會孩子的用意,因此片子演 完後,我就可以和孩子做很多很好的分享。我可能會跟 孩子說:「你們兩個都看過了,還願意這樣犧牲時間、

93


耐著性子陪媽媽看一次,一定有很多話要對媽媽講,對 不對?」即使我猜不到,也可以用更好的方式,孩子就 會講呀!可是,我一開頭就說:「那個孩子那麼粗野。」 她們耐不住才說:「媽媽,她只是一個十六歲的青少 年。」所以這個「覺」和不「覺」真的差很多。

捌、不「覺」會固執 另外,我還要講一個類似「第四種馬」的例子:有 個朋友前兩天因為家裡的廚房水管不通,來家裡做清潔 工作的阿桑就說:「你買一罐『通樂』來通。」我這朋友 說:「用通樂之前我們可以先做什麼看看嗎?」她說: 「有啊!我已經用吸把吸了好幾次,也沒辦法通。」朋友 說:「好,那我今天有空時,就去買一罐通樂。」結果 忙了一整天也沒買。朋友的先生看到水槽裡的水慢慢越 積越多,就說:「我們那支吸把在哪裡?」他想要吸。 朋友說:「那支吸把阿桑已經試過了,沒有用。」可是 他仍設法找到那支吸把,結果不但沒有將水管吸通,還

94


噴得全身、地上都是水。這時朋友偷笑在心裡,說: 「你看,你就是不聽。」這是不是第四種馬呢?有些人就 是很「鐵齒」,無論如何一定要自己受苦,噴得全臉全 身了,才肯回頭。或許是他不相信阿桑的力量有他的 大,總歸就是自信滿滿。自信當然也很好,但若是固 執,那就是非受苦不可的第四種馬了。

95


第六章

做能「覺」的父母 很多人問我:「老師,你說不『覺』和『覺』的父母 差很多,我們也都很希望做個能覺的父母,到底要怎 麼樣才能做到?」所以,我今天所要講的會比較偏重在 「如何做能覺的父母」。

壹、廣結善緣與關懷地球 我們這場演講能順利如期的在「尋聲」會館舉行, 管理員有很大的功勞,因為他們守護大樓的安全,所以 我們都要心存感恩,請大家經過管理室時,要記得表達 感謝,別忘了向他們打個招呼喔! 以前,我們都聽過很多道理,像敦親睦鄰,遠親不 如近鄰等,可是,為什麼經過樓下管理室時,好像連管 理員都沒有看到一樣,就直接搭電梯上樓?現在,有人 告訴我們這件事,待會兒下樓時,記得眼神要尊重人家

96


一下,打個招呼:「伯伯,今天你辛苦了!」這樣很快 就建立好關係。 也 許 你 會 說:「 這 又 不 是 我 家 的 大 樓, 我 為 什 麼 要這樣做?!」殊不知人世間大家碰來碰去,都是自己 人,包括善緣的、惡緣的。所以善緣你要讓它增加,沒 有緣的你要去建立,惡緣的你要去化解。這樣才會幸 福,至少這輩子才會幸福,才不會很多煩惱。 廣結善緣是人生的功課之一。人,一定要結很多好 緣。如果你這一輩子跟某些人是結不好的緣來的,要想 盡辦法來改善,包括「親子關係」。如果有很多的現象 顯示,你的孩子不是好緣來的,在以前沒有學習,一定 會說:「這是來討債的,早知道不生也罷。」但是現在 我們學習到很多觀念,知道即使不是好緣來的,也要想 盡辦法化成好緣!辦法就是要學習正確的觀念,然後利 用學到的好方法去改善親子關係,再廣而推至婆媳、夫 妻、親族等等關係上。 我們這一輩子的親人、眷屬,特別是親族,很多都

97


不是結好緣來的,如果是在過去,一定會覺得很倒楣, 嫁到這樣的家庭,親族怎麼都是這樣的;或是怎麼會生 在這樣的家庭,別人的原生家庭為什麼都不是這樣? 但是我們現在觀念要轉,因為會遇到不好的緣,不一定 只是對方的關係,我們自己有沒有關係?有啊!從覺性 「透視」的觀點看,自己一定也有什麼責任,所以要學 很多觀念跟方法,去把它化解。 聽說颱風要來了,很多人昨天就開始祈求:讓它從 台灣旁邊繞道而過。後來聽朋友說:「颱風從巴士海峽 出去了,『好加在』(好險的意思)。」但當時我有一個 想法:「颱風最好哪兒都不要去!」不只是不要來台灣, 因為不管颱風到哪裡,都會有人受苦!所以,我們祈求 地球村裡,最好都不要有人受苦。台灣不受苦,我們當 然會高興,但也不要有其他的國家、地區的人受苦。 你們或許會想:「老師!這怎麼有可能,那上蒼到 底要對誰好?對誰不好?」我告訴你們,我們不能祈求 上蒼該保祐誰。如果上蒼真的要保祐,而在地球生存的 每個人,都去做不好的事,上蒼能夠保祐嗎?不能!這

98


些大覺者只教我們避開災難的方法,重要的是我們肯不 肯去做,如果做得好,就天助、自助;但如果一直做不 好,或根本不做,上蒼也無能為力,我們只能承受後果 而已。 昨天是「國際無車日」,就是這一天不要開車。大 家有看電視新聞嗎?其中有一個發生口角與衝突的畫 面,一位先生執意要開車通過,警察先生不讓他過,他 很生氣,罵說:「為什麼警察可以妨礙人民的自由?」 如果我們有廣大一點的思維,這一天大家都不開車,至 少汙染可以少一點!如果能這樣配合,上蒼要救我們, 一定會比較輕鬆,環境不會一直持續的惡化下去,也不 會颱風很多、災難很多。 節能減碳跟颱風有關係嗎?這是有原理的!簡單的 說就是我們一直不斷的大量開車、開冷氣等等,產生很 多熱氣,在地球上形成「溫室效應」。溫度一年比一年 高,所以冷氣越開越強,以前開二十八度就好,現在可 能要調到二十六度,或者更低。因為,地球表面熱氣散 不出去,就變成低氣壓,進而形成颱風。所以,現在一

99


年有這麼多颱風,往年沒有這麼多。 如果每一個人都不努力,光是求上蒼保祐不用受 苦,是不可能的。因為上蒼保祐只是助緣,主要因素還 是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所以,為了大家的幸福,不 論是在「國際無車日」或其他每一天,請每一個人要忍 耐一點點,不要因別人一妨礙到我的方便就生氣,如果 我們的思維不正確,不夠寬、不夠廣,就常會有煩惱而 發脾氣。

貳、凡事想清楚再行動 有一句話:「心想好念、口說好話、身做好事。」這 是環環相扣的,「心想好念」是源頭,你的心如果沒有 想好念頭,又如何能「口說好話」呢?說不出好話,又 豈能期待會「身做好事」?追溯源頭就是因為你的念頭 不好,才會讓你這樣。所以把「念頭」照顧好,是非常 重要的。

100


「心念」是認知正確與否的源頭。認知正確後,處 理才會圓滿。最近有一部電影很夯,叫「海角七號」, 許多場景在恆春或墾丁拍的。昨天有一則新聞報導說: 現在這部片紅了,很多人跑去恆春參觀男主角住的房 子,房東好意開放參觀,結果紛擾卻接踵而至,苦不堪 言。 我無意批評房子的主人。可是,一個有覺性的人, 在事情剛開始的時候,能夠先想清楚最後的結果,可能 將有哪些狀況發生,再決定要怎麼做,才不致於產生困 擾,這一點很重要。同樣的道理延伸到家裡也是一樣, 凡事一開始就能想得很清楚、很周延,不管是對先生、 還是對孩子,能清楚明白什麼話可以講、什麼話不能 講,或是講到這裡就好,要有個限度,再講就糟糕了!

參、要會透視表面展望未來迎向光明 我們回過頭來看這個「覺」,就是想清楚明白,什 麼事都知道得很透澈的智慧,這種智慧能夠「從表面透

101


視到裡層」(例如之前提過有個孩子在床上潑水,被媽 媽打罵的故事),而且可以「從眼前展望到未來」(例如 喆君考高雄中學音樂班的故事)。讓我們透過故事,了 解事情的多面性,可以避免只看到一個角度,而看不到 其他角度。 再來就是「從黑暗看到光明」。例如有一個數學 只考四十六分的孩子和他爸爸的故事(已在自序中提 及)。爸爸是數學老師,結果小孩數學考四十六分,很 多的父母大都會只看黑暗面,然後想:「我的小孩怎麼 沒有遺傳到我?考這樣很沒面子啦!」但是,這個數學 老師可以看到光明面,他相信只要用對方法引導,即使 一次考四十六分也沒有關係。因此,他的心就能比較平 靜的去引導孩子訂正考卷。但反觀我們,一看到考卷考 四十六分,所有的黑暗面都跑出來,於是不只對孩子生 氣,甚至就打罵了!可是,一次又一次的打罵,就能把 成績變好了嗎?不會啊!雖然打罵沒有效果,還是會重 複一直在用,這表示舊招已經沒用了,還不知要改個方 法。所以,要做能覺的父母,一定要看光明的一面,做

102


一些改變,就可以給孩子一個希望。

肆、設想周延 我們雖常心存善意,但有時卻因為不「覺」,設想 「不周」,導致處理不圓滿,造成自己煩惱,別人也煩 惱!舉一個例子,我的師長在蓋寂光寺,只要是有跟法 師學佛的人,都會想如何為寂光寺盡一己之力,讓它趕 快蓋起來。於是有人捐款,有人捐發票,像喆君就辦演 唱會募款等等。 捐發票是個善意,你捐過發票嗎?買東西時隨手捐 一張;但你們有捐過一疊的嗎?如果要捐給團體,通常 會累積成一堆,然後再送到團體。一個有覺性的人會 想:我這樣帶一堆發票過去,如果我再多做一件事,這 個團體就會少一點麻煩。就是先把發票排整齊,用夾子 夾好再送過去,這樣就可省了很多對方的工作量。 你看這是多麼小的事,為什麼還值得我在這裡講這

103


件事?其實我們人生並沒有多少大事啊!「覺」也不是 從很多大事來「覺」,而是從日常小事累積「覺」,到最 後就可以回到能「覺」的本性。因為過去沒有人跟我們 講過,以致於忘記了、失去了!但是,你本來就有的這 個智慧,現在我把它講出來,你就「發現」了、「覺」到 了!就知道該怎麼做了!那麼捐發票這件事情就認知清 楚,然後處理圓滿,這個「覺」,你就找回來了,這些 都是日常生活的小事啊!

伍、遇事想清楚看明白做圓滿 有一次我們的團體在進行一個進修課程,共讀一本 以「品格」為該月主題的《天下雜誌》。內容中,我印 象最深刻的是,有一位先生名叫盧蘇偉,在座的一定有 很多人聽過他的演講。他曾是個學習遲緩的小孩,直到 小學五年級才真正的學會認字,讀過啟智班、特殊教育 班,現在是少年法院的觀護人,一路邁向成功,也做了 許多社會公益事,更透過到處演講,將他的想法分享給

104


大家。 有一次,盧蘇偉先生進入電梯,同時有一位青少年 跟著後面進來。他問青少年要到幾樓,就幫他按了樓層 按鈕。可是,那個孩子連一句「謝謝」都沒說!通常我 們碰到這樣的時候,會想說:「現在的少年人實在很不 禮貌。」接著,情緒可能會受影響,有時還會對現在的 教育很感嘆;偏激一點的就會罵現在教育失敗;比較負 面的想法這個時候也會一直跑出來。 我 們 現 在 講 這 個「 覺 」, 就 是 當 你 遇 到 一 件 事 情 時,你怎麼去思維,怎麼樣去認知,然後再怎麼說出來 和怎麼做出來,結果就會有圓滿或不圓滿之分。盧蘇偉 先生看這個孩子沒有任何一句道謝,就想:「被人家服 務應該要表示感謝,顯然這個孩子沒有被教好這個禮 貌,很可能是沒有人教過他。」又想:「好吧!這件事 情就由我來吧!對於一個沒有禮貌的孩子,如果要由我 來,我到底要用什麼方法來讓他變得有禮貌呢?」 於是,他就跟這個孩子說:「謝謝你給我一個服務

105


你的機會。」結果那個孩子反而覺得不好意思。所以說 人都有覺性的,他會不好意思,表示他是有覺性,只是 還沒有被開發而已。別人服務你,而你卻一點反應都沒 有,這樣就太沒有禮貌了!慢慢的,電梯一層一層的移 動,到了要去的樓層,孩子要走出電梯前,竟會跟盧蘇 偉先生微笑說再見。 你看是不是輕輕鬆鬆就將沒有禮貌的孩子,變得有 禮貌了!根本不用一分鐘就完成了,所以,盧蘇偉先生 有沒有認知正確?有沒有處理圓滿?為什麼教這個青少 年這麼輕而易舉呢?因為他有覺性!他有想清楚、看明 白的智慧!但如果換成是我們,會不會只想到黑暗的一 面,就開始怨嘆:「那個小孩很糟糕!」如果是我們自 己的小孩,我們可能也會罵。所以覺性真的很重要。

陸、多一點溝通了解 我們團體聘請一位訓練我們「諮商與輔導技巧」的 賴自強老師(暱稱小強老師),很年輕。有一次,他在

106


上課時,分享一個故事,因為小強老師有一個課後輔導 的補習班,專門在做學童的課後輔導,服務的對象有不 少是家境清寒或是放學之後缺乏照顧的孩子。有一次, 小強老師看到課輔老師在罵一個小學生,經他深入了解 後,原來是孩子寫字很慢,十分鐘才寫幾個字,其中還 包括兩個標點符號在內。 因為課輔老師認為這個孩子不專心,所以就要罰 他。小強老師問這個孩子:「為什麼寫這麼慢呢?」孩 子說:「因為老師說不可以講話,所以我不敢跟別人借 字典來查,就停住,下面的就無法繼續寫。」孩子表面 的呈現是寫很慢,你能看到裡層是什麼嗎?從這裡,就 可看出小強老師和課輔老師的覺性不同。小強老師是諮 商專家,他會透過詢問而去了解,不是自以為是的去解 讀。 所以,要做有覺性的人,就要多了解、多溝通。我 們做父母的通常是自己這樣想,就自認是這樣。但是小 強老師會問孩子,這樣就會知道事情的真相。這樣,孩 子既不會被冤枉,處理也會比較周延。

107


我很喜歡在家煮飯,然後全家人一起吃。最近,我 發現兩個女兒不能回家吃晚餐的情況愈來愈多。本來我 是不會注意這個細節,一定是多到讓我發現了。所以每 次他們打電話跟我說晚上不能回家吃飯,我第一個反 應就是:「又不回來吃飯了!」最近,喆君找到一個好 機會,跟我說:「媽媽,據我了解,在我們的同儕、同 學、同事裡面,若是二、三十歲年紀的人,每天在家跟 父母吃飯的不多,跟父母一起參加活動的又更少哦!」 的確!現在很多青少年早就不跟父母一起參與活動了, 但這兩個孩子除了在國外讀書那幾年之外,像我們這種 年紀,她們笑稱為「老組」的活動,她們都願意跟我們 一起參與。 喆君突然跟我講這樣的話,我才驚覺,自己真的是 很沒有覺性啊!現代的孩子,她有社交、有工作,也有 生活規劃與理想追求,我為什麼沒有想到呢?察覺後, 我決定把嘴巴閉起來。如果她們回來吃飯,我就說: 「真好,晚上能回來吃飯。」這和我以前說「又不回來吃 飯了」,是完全不同的說法。我舉這個例子,用意是說

108


在日常生活當中,當我們在怪罪孩子、配偶或別人時, 互換立場想一想,覺性就出來了。大家能常常做這樣的 鍛鍊,你的人際關係、家庭氣氛一定會更好。

柒、堅持改變的行動力 講到這個「覺」,我有個朋友鼻子過敏,因為她跟 我很好,兩人常常有機會互動。每次在一起時,就看 她鼻子不斷發出「ㄔㄥ ˋ ㄔㄥ ˋ」(清鼻子的聲音)的 怪聲,因為鼻子癢或有過敏的人就知道,她不這樣鼻子 難受!久而久之變成習慣,所以如果不了解,你聽了會 覺得很不舒服,我問她:「怎麼不去看醫生?藥有沒有 吃?」她說:「有去看呀!藥有啦!想到的時候才吃, 常會忘記!」我又問:「醫生有沒有說不能吃什麼東西? 因為你是過敏體質的人,和一般人不一樣。」她就開始 唸給我聽:「有香蕉、芒果⋯⋯」又說:「桂櫻,如果 要我不吃這些,人生就變成黑白啦!」原先我以為她是 開玩笑的,其實不然!她是說真的,每次一起吃飯,如

109


果有那些水果,雖然醫生要她別吃,她還是一直吃, 所以她會「ㄔㄥ ˋ」個不停!表面上她似乎知道那些道 理,但並沒有修正過來,就不是真的知道,所以也不算 是真的「覺」。 再舉一個例子,大女兒喆君的一個朋友,從英國拿 到博士學位回來,今年不到四十歲,青年才俊。去年年 底,他任職的學校為全部教職員做身體檢查。檢查報告 出來,他看比他年輕的同事們,有高血脂、高三酸甘油 脂、高血壓等等毛病的不少。深入了解後,發現他們都 有抽煙、喝酒、好吃海鮮肉類等等不良的飲食習慣。他 跟喆君說:「看他們那樣,我決心開始學你吃素。」但是 他抽煙,一天至少抽二包,做研究時,就不斷的抽煙。 喆君問:「你的煙要不要也一起戒呀?」他也同意要戒, 他不喝酒可是很會抽煙,而且很喜歡吃海鮮跟肉類,尤 其是牛肉特別愛吃。從去年到現在快一年了,他真的全 部都改吃素,沒有再抽一根煙,如果犯煙癮了,他會去 找專門戒菸癮的替代品。一段時間過後,就回歸到正常 了。你看這個是不是「覺」呢?而我那個「ㄔㄥ ˋ」呀

110


「ㄔㄥ ˋ」鼻子的朋友,是不是不「覺」?這個戒菸酒、 戒肉類海鮮的人,終於想得清楚看得明白。他想:比我 年輕的都這樣了,我再繼續下去不就更慘了?!這個來 龍去脈他看得清楚了,從現在會看到未來,種了這個因 之後會得到什麼果。他看得清楚就戒了,做得圓滿,舉 這個例子的用意就是要大家明白,「覺」就是一種敏銳 的覺察力,以及堅持改變的行動力!

111


下篇

如何發﹁覺﹂? 如是我聞

112


第一章

覺性的開發首靠聞思修 ( 一 ) 三慧六度

壹、三慧 說到開發覺性的方法,首先我要提到「聞、思、 修」,我們可以聽已經悟道的聖者、賢者說過的話,或 是看覺性高的人怎麼處理種種問題,接下來就要去思 維,為什麼同樣的事,人家是那樣處理而我是這樣?思 維過後,才能夠很清楚的看明白,這中間的不同在哪 裡,下一次碰到同樣的狀況時,立刻將過去不好的處理 方式修改過來。這樣去聽人家講,才有意義。否則很多 人一天到晚去聽演講、去上課,最後還是原地踏步,因 為他只有聞,沒有思和修。 其實「聞、思、修」在宗教的名詞裡叫做「三慧」 —聞慧、思慧、修慧,就是說如果這三件事都可以 做得很好,智慧一定大大地開發,所以透過「聞、思、

113


修」可以開啟覺性。現在我來說「聞、思、修」要注意 什麼才會有智慧。 先說「聞」,不是用耳朵聽而是用心聽,聽,還包 含看。無論聽大覺者、古聖先賢或任何人說話,第一都 要用心。之前有一部日本片很有名,叫做「英雄」,片 子一開頭銀幕就先帶出一棟建築物,就是法院,法院的 門口豎立了一尊銅像,特別的是銅像的一隻手拿著天 秤,眼睛用一塊黑布蒙起來,暗喻辦案時要用心,而不 是用眼睛看表面,凡事都能用心聽,就不會斷章取義, 就會聽得很正確。 第二個就是在聽、在看任何事情時,要先將自己的 想法「放空」,不要有成見與固執,不要老是說:「我 知道啦!幹嘛還要你講?」有許多人去聽演講,每次聽 都會覺得:「講師講得沒什麼,我來講都比他好!」即 使同一個講師,你聽他一次、兩次、三次,如果每次都 能把心空出來聽,也會聽出之前不知道的東西;同一本 書也一樣,你二十歲讀和三十歲讀,會有不同的發現與 心得。這個是講到「聞」的智慧,只有如此「聞」,才可

114


能產生智慧,才會喚醒覺性。 再來,我們繼續講「思」,就是聽聞之後,要怎麼 思考才能生出智慧?比如說你今天聽我演講,聽了很多 道理,好像懂了,接下來你還要跟自己的狀況做結合, 才能體會,而不是只有聽了而已,只有如此,才能產生 智慧。例如聽了很多親職教育的道理,已經五年、十年 了,情境在我家發生時,還在原地踏步,為什麼我不能 做得比以前更好呢?因為這中間都沒有經過這些思維的 淬煉呀!有思維就可以去想講師講的對不對?為什麼這 個道理是這樣講?連結自己的生活經驗,然後思維,才 能真正進入體會。假如沒有,只是在文字上懂了,也進 不到「修」,就是所聽到的做不出來或沒辦法做。 「修」就是改正,錯的改成對的,我們無論要「聞」 要「思」,不就是為了要「修」而已?把這一生的功課慢 慢透過「聞」、透過「思」,一點一滴改進修掉,人生功 課就完成一些,犯的錯誤就會少一點,最後斷氣也可以 走得安心一點。

115


貳、善知識 今天,我首先要帶大家聽聞大覺者所說的是關於 「善知識」的概念。 我最近在讀一本書,叫做《善知識的追尋》,書中 把「善知識」稱「生命中的貴人」或「明師」,這裡我轉 述幾點經典提及的「善知識」,對以後我們要親近的人 是否具備善知識的條件或者自己是否具備這些條件,心 中會有個譜。 簡單地說善知識具有數個要點,第一點就是可以幫 我們提高生命的層次,迎向光明的人,叫做「明師」。 這樣的明師,他會了解我的程度、對我說適當的道理、 培養我的善根、協助我增加福報智慧。所以一個明師, 也要能夠知道他所幫助對象的程度哦! 第二個要點是明師不是萬能的。他只是在我碰到困 難和迷惑的時候,願意指點我,讓我有信心往前走,看 到光明,以至於讓我的迷惑可以豁然開朗。所以當你有 痛苦的時候,找到一個人談一談,如果他讓你有這樣的 116


感覺,就是你的明師,但如果愈說愈苦,那就不一定是 了。 第三點是明師可以讓我身心都得到益處。往上提升 我的福報、智慧和慈悲,這樣的人就是我的明師。所以 如果有人跟你說:「你很笨!老公這麼有錢,不會在家 當少奶奶吹冷氣、看電視就好了?每天忙著幫助別人, 簡直自找麻煩!」在座各位應該都能分辨這不是明師, 所以這樣跟你講的人,有沒有提升你的福報?有沒有 提升你的慈悲心?都沒有!因為培養福報的方法之一, 就是去幫助人家,但這個人告訴你不要常常忙著幫助人 家,那等於是斷了培福的機會。今天大家不留在家享受 而選擇出來忙碌,是因為看到許多父母做得很辛苦,很 不捨,希望可以給他們一點快樂,告訴他們一些方法, 可以做得輕鬆一點,這就是慈悲心。但是這個人完全沒 有提升你的慈悲心、福報,更不用說是智慧了!所以 他不是明師。能勸人發菩提心(也就是用慈悲智慧去幫 助需要的生命)的人是善知識的首要條件。用這樣的例 子,慢慢地去思維,就會判斷,就不會被誘惑或誤導。

117


有時候就算有高學歷還是會被騙,所以學歷不等於智 慧。 最後,還有許多人常常把明師神格化,以為和他見 一面,就會受到保祐,或是讓他摸個頭,跟他講幾句 話,你的命運從此就會改變了,這些都是對明師的誤 解。像現在地球暖化、天災頻繁,如果我們不節能減 碳,改變生活習慣,連上蒼也保祐不了我們,何況明 師?

參、六度 接著我要介紹大覺者說的另一個概念,就是「六 度」。在佛教裡面說想當菩薩,有六種功課要做,稱為 「六度」。這六種功課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 禪定、智慧,所以六度由布施起頭,由智慧收尾。其中 任何一種若沒有智慧會不會做錯?會! 一、布施

118


有一個朋友學佛很久了,也知道很多經典所說的, 知道布施就是要給、要捨,他也都很懂,所以哪裡要蓋 寺,他捐錢!有冬令救濟,他捐米!都有做。有一次 他吃素的朋友想要學他的一道拿手菜,他卻怎樣都不 教,只說:「要吃,我煮給你吃就好。」他這樣的反應 有沒有連結到所學或所懂的「布施」?本來布施的要點 之一,是教人家一些好的方法,讓人家可以過更好的生 活,他大概只學到有大型活動,就去做,不知道在日常 生活當中,是可以隨緣布施的。所以「聞、思、修」, 要真正落實到生活,否則聽再多,都只是紙上談兵而 已。 布施有分:「財施」、「法施」、「無畏施」。財施的 要點是給需要的人真正需要的東西,這樣才會對他有 益!聖嚴法師之前有一段時間住在美國紐約附近,晚上 路旁都會有許多街友、醉漢,有一次聖嚴法師一個人在 街上走,碰到一個醉漢跟他乞討,看到他穿袈裟可能很 慈悲,而且他只要一分錢,應該會給他吧!但聖嚴法師 並沒有給他。為什麼呢?因為聖嚴法師 用智慧來作判

119


斷:「我現在給你錢,你又拿去喝酒,這樣不好。」如 果一個吸毒的人,毒癮發作,向你要錢,可以給他嗎? 不行!所以六度中的任一種功課,都要輔以智慧判斷, 不然就變成爛好人,會導致不好的結果。對小孩也是一 樣,給他愛是布施,但若不理性缺少智慧,就是溺愛。 溺愛有很多後遺症,會帶來很多煩惱。 若要做孩子的菩薩媽媽,該如何對孩子行布施呢? 財施就是對他要好,盡心盡力照顧、教育、鼓勵他。有 一個小六生,拒吃媽媽從外面買回來的一盒醉雞,媽媽 認為一盒醉雞那麼貴,他卻不吃,所以很生氣。我當時 在場,就問孩子:「你為什麼不吃?」他說:「放學途 中,我看到一隻雞被人丟入一台機器裡面,一下子出來 毛全拔光了,很可怕,我不要吃雞肉。」媽媽聽完罵他 假慈悲,我覺得孩子恐懼的感受很真實,但是媽媽無法 了解。我們現在是聽故事的旁觀者,要思維,把這個故 事與自己的狀況做連結來想,雖然在我家不是醉雞,但 我給他的,他也不要吃,一定也有他的原因,因此要去 了解,平常都吃,為什麼今天不吃?例如這個小六生,

120


原來他剛看到殺雞很可怕,所以不敢吃雞肉。你已經了 解他內心的恐懼了,有沒有尊重他此刻的感受呢?如果 有,這才是有智慧地做到財施,因為他此刻真正的需要 是「不要逼我吃雞肉」。 接下來媽媽若能安慰他:「你看到那種情形,一定 很害怕!」然後讓他不要害怕,讓他安心,就叫做無畏 施。那法施呢?此刻的媽媽有其他更好的對待和解決的 方法嗎?能找到可替代雞肉的食物給他吃嗎?有沒有 方法讓孩子降低這個害怕的感覺?如果有,就是法施, 就是協助他解決一切問題的方法。或者你可以跟他談一 談:「你內心是怎麼怕?是怕什麼?這個事情你覺得如 何?怎麼想?」這些都是在做法施。當孩子出問題、過 不去關卡或吵鬧時,你有沒有方法給他?如果我們要當 菩薩媽媽,就要有這樣的智慧。所以為什麼要上親職教 育的課?上父母的覺性教育的課?或多讀一些好書?這 些都是為了要透過「聞、思、修」,而開啟智慧。

121


二、持戒 再來講「持戒」,就是自我節制、約束,它的反面 就是任意而為。有人認為持戒會綁手綁腳,人生就變黑 白,這是只看表面,沒有深思所造成的誤會。比如遵 守交通規則是持戒,亂闖紅燈是任意而為,請問,哪一 種做法的人生才是黑白?闖紅燈的人,不但可能毀了自 己,也可能毀了對方的家庭,這才是真正的「人生變黑 白」啊!所以真的持戒,是保護自己,也保護人家。我 現在把它連結親職教育來講,我們在跟孩子快要衝突的 時候,要持口戒,如果不持口戒,很容易就馬上開罵、 開打,就會孩子痛苦,我們也痛苦。結局跟持口戒會一 樣嗎?持口戒的結局是親子雙方都能減低衝突的傷害。 所以持戒絕對不是大家誤會的那樣。 有一個孩子在公園撿到一個有螢光的光圈,對方來 要,他卻不還,結果阿公跟對方說:「那個多少錢?我 跟你買!我孫子很喜歡!」這樣可以嗎?持戒就是「不 行就是不行」,不能亂闖紅燈就是不能亂闖,再急也不 行;別人的東西不能據為己有,孩子再喜歡也不行。

122


更積極的是該做的就要做,不做也不行,消極的是不能 做的就是不能做,做了就不行,這就是持戒。要套用在 我們的生活中,放縱小孩,不行就是不行,所以愛要 有所節制,這就是持「不溺愛」戒。現代父母常給孩子 過多的「物質獎賞」,常常一個小學、國中或高中生這 種沒有生產能力的人,考試成績好,就給許多禮物,這 些犒賞往往超過他們所該享用的福報。獎賞小孩有很多 方式,有後遺症的,不行就是不行,這都是持戒哦!比 如說現在你要處罰小孩,你明知道他一定會很難過,但 是為了理性的理由,非處罰不可,這也是持戒。如果現 在不處罰,這個小孩就會一直壞下去。不過這裡說的是 「處罰」而不是「體罰」哦! 做父母親的要生氣的時候,如果不能克制,任意而 為,接下來不是罵就是打,不然就是摔東西,這些都必 須自我克制,也就是持戒。如果要當菩薩媽媽,就要修 「持戒」這個功課。你們一定會說這太難了啦!我們現 在講開發覺性,講「聞、思、修」,講菩薩的六度,可 以一起來思維看看。比如說不該發脾氣卻發起來了,在

123


這短短時間內,到底該如何克制與煞車?這裡我提供一 個做法,就是平常要練習「做每一件事前都先想一想, 這件事做下去,結果會如何?害處有多少?」把它練成 習慣,以後很快,都不用一分鐘,就可做到不發不該發 的脾氣。例如現在孩子惹你,你知道你就快生氣,老毛 病又要犯了,趕快運用我現在教的這種思維方式:「如 果我現在生氣,我會吃的苦頭有哪些?如果沒有生氣, 我會享受到的甜頭有哪些?」想一下,權衡比較之後, 不到一分鐘,你的嘴巴很自然立刻就會閉起來。回家一 定要做做看,因為聞後、思後,就要修,就要去改,親 身去做才會知道,智慧才會產生。

三、忍辱 現在再講「忍辱」,忍耐跟忍辱差別在哪裡?忍辱 就像連台語說「白白布染到黑」的這種事也能忍,沒有 的錯硬是得承認吞下去,這個就叫做忍辱,就是「忍常 人所不能忍」,一般人連忍耐都不容易,何況忍辱?

124


曾經有一個女性朋友跟我說:「老師,聽妳上課常 說婆媳之間的相處之道,除了上慈下孝,剩下的就要靠 一半溝通,一半忍耐。溝通學過,也懂忍耐怎麼做,但 是有一次透過真正的做,才體會這個功課。」原來她剛 結婚不久,婆婆來新人家小住,看到媳婦家有一個習 慣,就是吃吐司要切掉四邊的厚皮,婆婆就把那盤吐 司皮放到她面前說:「這個該媳婦仔吃。」台語的「媳婦 仔」,把尾音上揚,有輕視的味道。這個婆婆初次來, 或許是下馬威,竟然不叫她名字而叫媳婦仔,這個時 候媳婦要如何處理?她平靜地說:「媽媽,好,我吃。」 婆婆來家裡三天,她三天都如此吃,然後婆婆就回家 了。 之後她講這件事給我聽,我故意問她怎麼忍得住 呢?我想要知道她內心有什麼「覺」的方法?她說:「老 師,我告訴妳,因為我內心是有判斷的,婆婆是來三 天,我可以忍,如果沒有忍,新婚而已,以後長長久久 的日子,要和婆婆怎麼相處呢?而且如果沒有忍,我先 生最痛苦。」她很清楚哦!所以她說只有三天而已,就

125


忍下來,你看!她會想忍下來的好處有什麼?不忍下來 的壞處有什麼?想完後,她就選擇忍耐,接著我問她, 那溝通會在什麼時候用呢?她說:「未來有一天婆婆要 來長住,如果她依然這樣,我就會跟她溝通,不會只是 忍耐。」這個媳婦在婆媳相處這件事情上,她聽到「一 半溝通,一半忍耐」,然後她會去思維,一旦真正情境 來了,她就知道怎麼去面對去修改,而讓事情圓滿! 忍辱比忍耐更需要有勇氣與智慧,明明沒有錯卻被 羞辱成是錯的,還得忍下來。你們會說如果學佛是這 樣,我不要,太痛苦了。但是痛苦只是過程,一旦把忍 辱這件事學起來,什麼事情都會圓滿許多。 再跟大家分享一個用智慧修忍辱功夫的例子,是在 國慶日的前一天,我從電視新聞報導看到的,印象很深 刻。有一個鐵工廠的老闆事業有成,很想行善,尤其 是幫助弱勢學童,於是一個學校、一個學校去問:「你 們有沒有吃不起營養午餐的孩子?」由於從事鐵工行業 不講究穿著,頭髮散散的,衣服也髒髒的,所以很多學 校 不把他當一回事,比較客氣的,會接下捐款的相關

126


資料,但是卻當著他的面把資料擱著,人就走了。如 果是一般的人,面對這種態度就不會忍耐了,一定會 想:「你們真是不知好歹,我是要送錢來給你們的財神 爺,這樣對待我是什麼意思?」可是這個老闆卻沒有這 樣想,如果看到對方沒有回應,他摸摸鼻子再換一個 學校,後來來到他的母校,校長對他說:「我們現在有 一個新的圖書館,缺很多書。」他馬上捐十萬元添購新 書。之後這個事情被發現了,就有新聞記者去問他: 「人家這樣對你,不覺得被羞辱嗎?你怎麼還做得下去 呢?」試問我們一般人做得到嗎?相信很多人真的做不 到,可是這個老闆說:「那都沒關係,重要的事情是讓 沒有錢的孩子,有錢可以吃飯,有書可以讀,這就是我 的目的。」所以他的忍辱是用智慧來判斷的,他是要圓 滿的完成他內心的這個願望。因此六度的五種功課,都 是要回到智慧,自己來做觀照、判斷。 今天六度只講三種,因時間到了,剩下的有機會再 繼續,謝謝大家的聆聽,也希望你們能把大覺者說的在 生活中落實,做家裡的菩薩媽媽!

127


第二章

聞思修 ( 二 ) 隨順因緣

壹、無常 無常是什麼?九二一大地震、出去意外發生車禍回 不來了,都算「無常」。每天報紙電視新聞都會看到無 常的畫面,看起來好像都是別人發生的,其實也會在我 們自己的身上喔! 譬如說最近因太久沒運動,我想找一個離家近、不 用開車、不用走很遠就可到的地方,去做不用記很多複 雜動作的運動。後來聽說離我家走路不用五分鐘的四維 國小,愛心媽媽班有開瑜珈課,於是趕緊用電話報了 名,滿懷期待地把過去用過的瑜珈道具、衣服整理出 來。不料到上課的前一天晚上,準備要睡覺時,突然覺 得奇怪,走路怎麼會「卡卡」地不順,也摸不出來哪隻 腳在痛;到了半夜起來上廁所時,已經變成一拐一拐, 不過隔天我還是去了。老師看我的狀況,叫我量力而

128


為,如果不行就坐一旁觀摩。最後我還是試著做,竟也 整場做完,內心才感到慶幸應該可以繼續上課。不料下 課後,班長卻宣布說四維國小因為有工程在進行,所以 要換上課地點與時間,結果改了幾個時間,我都無法參 加。本來想好好運動的,到最後竟然事與願違。 還有一件事,我跟我先生同時去報名音樂欣賞的 課,好不容易候補才報上,結果萬萬料不到開課前一夜 起來上廁所,覺得好像在地震,可是事實沒有,眼睛一 張開卻天搖地動,我不曾如此暈眩過,忍耐到早上七點 完全沒有好轉。結果第一堂就去不了了,你看!期待好 久而且那麼難才報進去的,這也是無常。所以「無常」 就是你掌握不到,原來計畫、想要的沒有了,或者變化 了。 我們最近成立的「悲傷陪伴」團體的進修課,在讀 一本叫《奇想之年》的書,是美國一位名作家瓊.蒂蒂 安寫的,她的丈夫在吃晚餐時突然心肌梗塞往生,當天 在餐桌上,她一面吃晚餐還一面跟先生說話,突然先生 沒講話就倒下,根本來不及送醫院,也來不及吃一口晚

129


餐。生活中像這種喪親之痛,真的非常的多。 關於無常,最近我又有一點新的體會。繼「悲傷陪 伴」團體,「尋聲」又成立了「同喜同悲室」。就是當我 們的夥伴,不管遇到任何的悲苦或者是高興的事,想 跟人家說,卻沒地方去講的時候,都可以到「同喜同悲 室」分享或傾訴。有一次我跟另一位志工值班,剛好 遇到行政人員請假。那天我們兩人來到「尋聲」會館之 後,兩人合力瞎摸了半天,總算摸到電燈、冷氣的開關 在哪裡。 情況才剛搞定,馬上就接到一位志工的電話,要我 們幫忙找一塊活動的紅布條。啊!我們都不曉得那些東 西是放在哪裡呀!就這樣兩個人又開始忙碌地找了一遍 又一遍,還是找不到。這個時候才驚覺行政人員很重 要,沒有她我們都慌了手腳啦!接著剛好又有人要來修 電腦,原以為他會搬回去處理,不料他卻做了一個多小 時也不走,又問了很多問題,我全不知道! 經過這些狀況,我深深體會到,平常如果沒有好好

130


去了解,等事情一來,完全是一籌莫展。還好這些事情 不會危及生命安全。所以現在政府都會舉辦防火救災演 習,教我們當火災發生的時候,要怎麼逃生?怎麼救 人? 當無常來時,計畫常常趕不上變化,本來值班的前 一天我還想說,如果明天沒有人來跟我們同喜同悲,那 我們兩個值班的人就彼此分享好了。而且我還將想要講 的話題都想好了,這是我的計畫。可是就在無可預期的 變化一來,整個計畫統統沒能進行。經過這次的經驗, 對於「無常」,這不只是一個新的體會,而且非常深刻, 它不是只會發生在別人,同樣也會發生在我們自己的身 上。 又譬如說,喆君在美國為了申請綠卡,歷經千辛萬 苦才通過了,結果因緣變化,現在卻回來定居了,等 於白忙一場!這叫無常。所以無常的理論就是其中的 「因」或「緣」有變化了,結果就整個變了,換句話說, 無常就是沒有一件事是恆常不變的,它變來變去,有時 有,有時沒有,有時擁有,有時失去,無法保持在一個

131


恆常的狀態。

貳、隨順因緣 大覺者所說的一切佛法,都是教我們離苦得樂的方 法,包括無常的概念。如果你遺失了一個貴重的東西, 就當作換人用吧!這樣想就會釋懷,就會離苦得樂。現 代父母也可以用無常的概念,來面對孩子,孩子每日平 安回來,要珍惜和他們還能在一起的時間,不要因成績 問題而起衝突。你要想,考一百分的孩子也有可能沒回 來,而你的孩子分數雖沒如你預期考得好,但是他有平 安回來。不要等他一去不返時,才知道難過、後悔!不 只成績如此,行為也是,如果你現在教不來,他不聽, 透過無常的原理,你可以去想,他會不會也有可能變好 呢?有可能變好啊!所以我們可以期待一切的可能性, 這不只是現代教育學者說的,大覺者早在以前都講過, 只要因或緣其中一個變了,整個結果就會跟著變了,這 叫因緣果。人會痛苦,都是因緣果變了,我們卻還停留

132


在那個沒有變的時候,而無法接受已經變了的當下,所 以會很痛苦、不甘願、生氣和不捨……。 總統選舉剛過,執政者換人,事實已成定局,有的 人卻還哭整夜,連精神科門診也都到一個禮拜後,病患 才慢慢地減少!這種都是不了解因果、無常的關係,因 緣轉了,要隨順因緣接受結果。所以接下來我要講隨 緣:本來不接受的,你要甘願接受,這樣子的人就比較 少煩惱,都不用去掛號;甚至進一步去想,已經換人做 了,這個新的執政者是不是一定比較好呢?我們不知 道,可是以旁觀者來看過去總是有壞也有好,能這樣想 才可以讓你慢慢接受這個事實。 親子問題也一樣,孩子在長大,我們在變老。這中 間的因緣在變,如果不能接受這樣的變化,還是維持一 貫「聽我的就對了」,不甘願放手,就苦不完啊!因為 他會抗拒嘛!很多孩子已經上大學,親子還在衝突,沒 有因為他長大、懂事了,雙方就變得比較和樂;甚至很 多孩子都到國外留學了,還跟家人變仇人,如果不是要 錢,一通電話也不會打,很多家長就是這樣喟嘆。

133


又譬如說,現在喆君回到台灣,整個台灣的文化及 音樂界的想法、做法跟在美國不一樣,她如果沒有隨順 這個因緣,接受眼前的狀況,她一定會很不習慣、很抗 拒、很苦,但是,我從沒有聽她講過一句「我在美國就 不是這樣做」等等之類的話。 像喆雅去年底從英國回來,一直到今年初才找到她 想要的工作,這段時間她給自己訂很多功課—每天禮 佛五百拜。只要時間規劃好,每天都可以完成,沒有問 題。可是上班之後,常常做不到,心情很沉重,她說: 「媽媽,我今天又拜不完了!」之前沒工作,每天花好 幾小時拜佛;現在有工作了,當然拜不完,因緣改了, 我建議她減少一些功課,可是她不願意。無論如何還是 要拜。過了一星期,還是無法達成,又問我該怎麼辦? 我說:「拜佛是恭敬佛,要追隨大覺者的腳步走,所以 你可以在每天下班後,拜兩百拜。剩下的三百拜,就把 上班時間來洽公的民眾以及同仁,都當作佛來恭敬,就 等於在拜佛。」後來她聽懂也想通了。這叫隨順因緣。 就像我正準備要讀《地藏經》,卻有人打電話來,

134


才處理完,又正要開始看經,電話又響,談了十幾分 鐘,掛上電話後,才又重新開始,這樣來來回回一折 騰,後來經就讀不完了。學佛之後,我慢慢知道,可以 隨順這個因緣,否則心裡會苦會煩,學佛就常不自在 了。我能自在是因我把剛剛這半個鐘頭內,打電話來的 人當作佛菩薩,所以講電話時,心裡就會恭敬,因此講 完,就可以繼續平靜地誦經,若因此而沒誦完也沒關 係,今天的因緣只能誦兩卷,剩下的明天再來。 我們每天都要像這樣應付很多突如其來的事,這 叫無常。本來今天要去聽演講,出門前卻突然接到電 話,孩子在學校發燒要帶回家。很多父母會怪孩子: 「都是你啦!害我不能聽老師演講。」現在孩子病了,這 個「緣」中間插進來,本來能聽變成不能聽。如果可以 隨順因緣,你就會想事情已變成這樣了,就接受,況且 演講每個月都會有,缺一次沒關係,這樣你每天才會快 樂。能這樣了解的話,日子就很好過啦!

135


參、果報 接下來我要講果報。「報」是報應,在佛法裡叫做 果報,就是我們現在所呈現的一切,都是自己過去所做 所為累積的結果。為什麼今天你的果和我的果呈現的不 太一樣,你的孩子很乖,我的孩子不乖,一定是來自於 長期加在孩子身上的因跟緣不一樣的關係。 在《地藏菩薩本願經》中,有一品專門說你做了什 麼,就會得到什麼果報。其中有一句說地藏菩薩「若遇 網捕生雛者.說骨肉分離報」。去年我在電視看到一則 新聞,剛好印證大覺者說的這一句話。有兩個獵人,一 前一後爬到電線桿頂上的鳥巢抓雛鳥,有一個先上去, 另一個在下面接應,上面那一個成功抓到了兩隻,放在 腰上的籠子裡面,正當要下來的時候,碰觸到高壓電整 個人黏住、焦掉,所有東西灑落一地,他的太太帶了 三個滿小的孩子聽到通報趕來,看到丈夫被黏在電線桿 上全身焦黑,哭嚎的畫面讓人很難過,我馬上就聯想到 這句話「若遇網捕生雛者.說骨肉分離報」,我們跟丈 夫、孩子、至親分離,痛的那個程度,跟小鳥離開母鳥

136


一樣,但是我們完全不知道、不「覺」。所以當我們知 道了,不能做的事,真的不能做,因為我們覺了,知道 會有什麼果報,不要做就不用受那個苦。 有句話叫做「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 候未到。」可是有時候明明這個人很壞卻這麼好命,為 什麼?大覺者說果報有三種,就是「現報」、「後報」與 「生報」。 第一種是「現報」,就是這一世或眼前做的,立刻 就看到報應,例如貪吃,身體立刻就有反應。你有看過 現報的例子嗎?像我的鄰居,常打小孩,有次還聽到孩 子的阿嬤大喊:「不要再打了!」隔天我們相遇,阿嬤 跟我說:「我兒子在青少年時,很難教,常常讓我很痛 苦,不知道要怎麼辦?!昨天他打完孩子,竟然對我 說:『媽媽!我報應啦!』」阿嬤說著說著就哭了,她感 嘆雖然兒子現在很乖,卻得承受他的下一代不聽話、難 教……等等帶來的痛苦。 還有一種是「生報」,就是來生再報。前一世所做

137


的,一直到這一世因緣成熟,才呈現的果報。有人在這 一世雖然做得很好,但前一世作惡的因緣先成熟,所以 也可能會受上一世帶來的苦,因此我們會想不通,為什 麼他人那麼好怎麼會受苦呢?這是「生報」的關係— 「來生再報」。 最後一種是「後報」,就是過去幾世所做的,到這 一生才受報,或現在所做的,要到以後幾世,因緣成熟 才受報,這也是我們肉眼看不到的。依此而論,一切苦 樂都是自作自受,所以受苦不要詛咒別人,享樂也不用 得意忘形,我們要知道這個來龍去脈的道理,才能真正 做到「甘願歡喜受」,否則談何容易啊?更進一步還要 學觀世音菩薩慈悲,有機會就去告訴現在正受苦的人這 個道理,讓他也能因此欣然接受眼前的一切果報,就不 會再因不甘願又犯新的錯誤,未來又受更多的苦而不斷 惡性循環,這樣就功德無量喔!

肆、懺悔 明白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剛剛那孩子的阿嬤講到 138


哭出來,說兒子自認那是報應,那這樣要怎麼辦?大覺 者有教我們一個很好的方法叫「懺悔」。例如這個打孩 子的人,過去讓爸爸媽媽傷心煩惱,現在要就這些行為 當著自己孩子的面,去跟爸爸媽媽求懺悔,接下來孝順 他們做給孩子看,就是把過去的惡習透過懺悔改掉、修 正,未來再跟爸爸媽媽和好相處,重新做給孩子看。大 覺者教我們許多可以改善而離苦的方法,讓你去看你的 過去,然後改過,努力地學習,知過能改,也是「覺」。

九十六年(西元 2007)十一月初,苗栗有一家爆 竹廠爆炸,死了四個人。這件事讓我想起我的師長曾經 在電台訪問過一位賴姓檢驗師,談到一個因緣果報的故 事。這位檢驗師有一個朋友,年紀輕輕開爆竹廠,開沒 多久就因他自己抽菸的疏忽而爆炸,導致兩個人死亡, 及十幾個人燒傷。這個年輕人的爆竹廠剛開,都還沒有 賺到錢,所以無法承擔賠償責任。如果賠不出來,有沒 有更好的方法來面對?有啊!譬如很誠懇地說:「我會 盡我的能力,分期慢慢賠。」可是他卻找了民意代表去 施壓,甚至請黑道談判諸如此類,很不公平,也沒去醫

139


院探望受傷的人。 其實這個年輕人要開爆竹廠的時候,檢驗師曾勸他 不要做這個行業,會有不好的果,他不聽,說爆竹生意 很好賺,不做豈不是傻子。因為勸不動,所以之後就不 太有聯絡互動。這個年輕人後來又換行業,也賺了些 錢,本來夫妻結婚好久都沒有小孩,爆炸發生不久他太 太懷孕了。孩子生下來,全身皮膚好像燒燙傷,都紅紅 白白的。之後不斷進出醫院做補皮整形,折騰了好多 年,苦不堪言!後來他真的沒辦法,又回頭找這位檢驗 師。檢驗師跟他說:「事後這麼久,你都沒有去探望傷 者及家屬,賠償也是斷斷續續,你去好好地跟那些人求 懺悔,關心人家,何況你現在收入不錯,可以加減補 貼,安人家的心;如果道場有朝山要參加,有法會的時 候,記得超渡亡者,並為受傷者全家消災。」教他用宗 教的方法,這樣過了好幾年,到孩子十七歲時,有一 天孩子突然對他說:「爸爸,我要走了,去觀世音菩薩 那裡,菩薩說:『這樣好啦!要放下,夠了,可以了。』 爸爸,不好意思,這麼多年來花了你很多錢。」然後隔

140


天就走了。 我們真的要常常教小孩,像所有宗教都有講的「諸 惡莫做」。我們的教育教了也僅止於考試卷上而已,現 在青少年常常事情做了再說,想要做就做,平常應該 讓他們多知道,做了什麼因就要承受什麼結果。 平常 培養道德良心,不能夠做的就是不能做,讓孩子多了解 因果,一個人未來想成功,從小要種善因,在未來的社 會,成功者的條件非常多,不只學歷高,還包括端正的 言行舉止品德。像欺負小動物、糟蹋別人,將來因緣成 熟果報都會回報到自己身上,這可一點都不迷信。 喆君為什麼要發願為寂光寺建設基金盡心力?是因 為贊同師父的理念—佛教就是大覺者給我們的教育, 絕對不只是拿香拜拜求保祐,或參加燒一堆紙錢的法 會,然後捐很多香油錢;而是要在日常生活當中,落實 「覺」的教育。如果清楚明白了這些因緣果報,而不去 做違背天理倫常的事,就不會承受未來的苦。這些都是 我學佛來的體會,跟大家分享,真的很希望大家聽到就

141


要去做,生活碰到痛苦的時候,知道要如何思維處理, 才會離苦得樂。然後看到有需要的,靠你的因緣去告訴 他,讓大家都蒙受「覺」的教育,擁有幸福快樂的生活。

142


第三章

聞思修 ( 三 ) 願、好願、發好願 上次我講了無常、隨順因緣還有因果,現在要再繼 續分享今天的話題。

壹、恆順眾生 有一句話叫做「恆順眾生」。這個「順」,不是放 任,放任是不管他死活,讓他自生自滅。例如他要吸 毒,就順他去吸毒。它真正的意思是,要清楚知道每一 個有感情的生命,所有共同與個別的狀況。如果你要做 一個菩薩去度眾生,就非得要知道這些而去恆順,才能 夠幫助到他。這句話用到親職教育也一樣,當面對自己 的孩子時,要知道老大跟老二有什麼差別?他們在國小 跟國中的時候有什麼不同?林林總總假如你都不知道, 那要怎麼順?如果這個「順」沒辦法做出來,在面對孩 子的時候,就會有很多的無力感。

143


對於「恆順眾生」的「順」,我要舉一個例子來說。 我有一個小我一歲多的妹妹,我們兩個看起來很像雙胞 胎,可是她跟我有很多的特質不同。 最 近, 她 面 臨 一 些 煩 心 的 事, 我 就 跟 她 說:「 妹 妹!這個禮拜四我會在高雄婦女館上課,中午下課後我 順道去鳳山載妳,然後我們去開心開心。」她一聽就說 好。因為她知道這個姊姊真的很忙,她也不敢奢望能夠 跟我有這樣純粹開心的活動。其實,對我們家來說,我 是最沒有用的,身為爸爸媽媽的女兒、弟弟妹妹的姊 姊,能撥給他們的時間真的非常的少!所以妹妹常常在 辛苦、受苦的時候,她不敢講,因此偶爾讓我知道,就 表示事情嚴重,不來關心她一下不行了! 妹妹問我吃飽飯要去哪裡。我說:「這次就讓你開 心,我們去唱 KTV。」哇!她一聽多高興啊!又問: 「姊,你不是不愛唱歌不愛 KTV,為什麼要帶我去?」 我說:「因為今天你是最重要的呀!」後來到了一家

KTV,我就像鄉巴佬,而她就像一隻孔雀。孔雀在很 得意的時候會開屏,她那天喔,持續不斷地在開屏!因

144


為她熟悉,她不只教我也為我點了很多歌。於是兩人輪 流著一首接一首的唱,真的好像回到童年時光!她點了 許多老歌,可是後來我發現,她根本都是為我點的,因 為我知道像周杰倫的歌啦、或其他什麼樣的現代歌她都 會唱。當我高音唱不上去時,她為我降 KEY,碰到我 唱得荒腔走板時,她幫我熱情的鼓掌,還安慰我說,是 因為我學費交得比她少,如果常常去唱,學費交多了, 以後就會唱得比她好了。我女兒後來對阿姨說,我媽媽 不是學費交得比較少,她是從來沒有交過學費啊! 以這個例子來說,「恆順眾生」這個「順」的意思, 是對你要幫助的這個生命,能了解他所愛所會的,而順 著他愛的會的去展現。好比我的妹妹平常在我旁邊總是 默默不語,只要我開口,她就不說話的;只要我表達過 的意見,她就說姊姊的意見就可以了。她是這樣的一個 妹妹,可是到了 KTV 那種場合,她得到她要的,然後 就像一隻孔雀不斷地開屏,而且還會回過頭來照顧我。 所以每一個人,都有他的擅長之處,沒有好壞之 分,只是不同而已!不需要跟別人比。像妹妹會的我就

145


不會、你們懂的我也不一定懂。

貳、願、好願、發好願 一、好願與惡願 接下來我要講「願」。「願」的概念,在教育孩子的 時候非常非常重要。「願」,有好願和惡願。什麼叫好 願?就是我希望、我願意別人好。比如說,為了別人 的利益,我希望他跟我一樣好,也希望他的孩子跟我的 孩子一樣好,這就是好願。「發好願」,是在內心裡要 生起一個好的念頭,但如只發好願是不夠的,還要去實 踐,去把它做出來,最後就能如願! 什麼是惡願?只要不利人的心願,我們都可以叫 做惡願。比如,最近聽說有一個團體叫「戀愛去死去死 團」,成員全部是一群愛情談不順的年輕人,每一年情 人節,他們就會詛咒愛情很美滿的人都去死,他們就是 看不得人家好,這個就是惡願。又譬如說,要自殺的

146


人,發願死後要做鬼來抓害他自殺的人,這也是惡願。 你們知道嗎?一個人若是在往生前,發了這樣的願,就 會真的變成鬼!不會去投胎善處哦!因為他要變成厲鬼 才能去報復啊!所以不要亂發惡願。 當父母的也不要亂咒罵小孩說:「我看你這個人未 來是不會成功的。」類似這樣的話都是在咒罵小孩,尤 其是從父母親的嘴裡咒罵出來,更是常常會如願。我看 過太多太多的例子,因為一個孩子,讓疼他愛他、大恩 大德的父母親這樣咒他,他不僅僅已經背了不孝之名, 更可怕的是惡願的力量很大!所以也不要對孩子發惡願 喔! 另一半有外遇的人,常常會這樣想,若不是前世他 欠我,下一世他就要還我!或是被人倒會時,也都會有 這種想法,這樣的邏輯表面聽起來好像很合理。若前世 我欠他,這世他負我,我也就認了;可是如果不是這 樣,那下輩子他要還我,這樣才公平,要不然我這口氣 要往哪裡出啊?可是這也是一種惡願喔!為什麼?因為 會讓你發這種惡願的對象,也一定是傷你很深的人。若

147


是你一直想要他還你公道,或是要向他討回公平,那下 輩子他又會來糾纏喔!假如他沒有來和你糾纏,他也還 不了,而你也討不到!再說這輩子已經夠苦了,難道下 輩子還要再度糾纏嗎?我有一個離過婚的朋友,一開始 也是非常不甘願,就是這樣跟我講的。可是後來她「學 佛」,終於想清楚看明白,於是跟我說:「桂櫻,我這 輩子已經受那麼多來自他的苦了,下輩子如果他要還, 我也不要了。」如果事情如她所說,這樣就沒有惡願, 也就不會再有糾纏,因為兩人之間一定要有某種關係的 建立,才有可能互相還與要嘛。這就是她想通的智慧。 二、發願 說到「願」,一般民間是講「許願」,而大覺者說的 是「發願」,這兩者差別在哪裡?許願是被動的,是你 要先許我,我才還你。比如說,我求神保祐女兒考取大 學,我就買供品來還願;或者是有人去泰國拜四面佛, 求保祐賺大錢,就打金牌來還願。換句話說,許願者和 神之間是先有交易行為,而且立場都是要先對我有利, 我才還這個願。所以許願通常是利己的、被動的和交易

148


的,而大覺者所講的發願就是利他而不是利己,是主動 而不是被動,而且不是交易。 再來講到發願的「發」。如用台語來說「發」,像這 盆花發出來了、那顆蘋果發出來了。所以「發」,它是 有一個方向、一個目標,是從內心發出來,再經過努 力,才可以看到成果,否則成果不會實現。所以它操之 在我,而不像許願的實現是操之在所求的神。 三、發好願 我舉幾個發好願的例子,譬如說,看到一個年輕人 正努力地在創業,若是正當的事業,你會不會有一個心 願說,我要盡我的能力來幫助他,讓他一路走得順遂而 成功呢?如有的話,當你發這個願之後,你會覺得很不 可思議喔!例如我平時有去高雄文化中心運動的習慣, 最近在途中發現一個年輕修鞋匠的攤位,看他總是勤快 地埋頭苦幹一直在修鞋。心想他可能是新創業,那我可 以怎麼幫助他呢?回家後,我就要求我的兩個女兒把要 修理的鞋子,統統找出來拿去給他修。

149


當我去修鞋的時候,就跟他聊天說:「我每次走過 這邊,看你都好認真地在工作,真是一個很難得的年輕 人耶!」他說:「沒有啦!生活就是要這樣打拼啊!」 我說:「但是現在很多年輕人就不會這樣拼,所以我覺 得你這樣很可貴。」過幾天,我去拿鞋時,看到我正在 他對邊的路上走,就趕緊拿起修好的鞋子,邊跑邊把鞋 子送過來。你看!只要發一個好願,得到的回應一定會 讓你覺得很快樂!雖然我的初衷,並不是為了要讓他從 那邊把鞋子送到我這邊來,因為我也不知道他會這樣 做,可是事情的發展就是這麼地自然!所以發好願之 後,雙方都會得到無比的快樂。 有一家素食餐廳,布置得非常優雅,而且價格也很 大眾化,老闆夫婦都是皈依的學佛人。當初要創業時, 他的師父說:「開素食餐廳,不要純粹只是做生意,要 當成是一個志業來經營。就是要度人吃素。怎樣做呢? 第一,價格要壓低;第二,要真材實料;第三,態度要 好;第四,要有耐性。」 師父這樣教,我就知道,這會是一個好地方啊!他

150


們也是創業,我就發願要共襄盛舉,因為我本身吃素, 所以只要有朋友來訪,我一定請朋友到那家餐廳用餐。 你看,因他們的師父教他的弟子正確的方向,自然生意 一天比一天好;還有許多好的素食餐廳,我也都是這樣 發願支持的。常常發這樣的心願,一旦有一天,你或你 的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貴人常常都是不請自來喔! 像「尋聲」就是這樣!正因為有很多會發好願的夥 伴,所以也常得到類似的回報。例如我有一個朋友知道 我現在已不對外演講,只有在「尋聲」月例會演講。上 個月他來到會館聽演講,會後拿兩萬塊給我,要我代轉 捐給「尋聲」;我就把這兩萬塊交給我們的出納人員。 她接過錢後說:「老師很不可思議耶!我正要去領兩萬 塊出來,支付水電費和管理費,想不到錢就進來了,而 且不只這一次而已,已有好多次,每當正要去領錢時, 就有差不多的錢會進來。」這就是「尋聲」的善緣,當團 體有需求,或要辦一個活動,很多不可思議的因緣都 會來幫忙,包括月例會「覺性教育」的演講。因為這個 時段,有很多人必須上班沒辦法來聽,我就想:「如果

151


有管道讓他們也可以聽得到多好!」這個念頭才剛剛浮 出,咦……,不可思議的因緣來幫忙了!高雄電台「名 人開講」節目,長期以來一直都在播我主講親職教育的 錄音帶。幾天前,節目主持人突然來問我說:「盧老 師,你那個親職教育的錄音帶,很久都沒出新的,對不 對?」我說:「對。」她追著問我:「那還有沒有其他的?」 我回說:「啊!要不然換播『覺性教育』,好不好?」她 立刻說:「好。」你看,我才只是在動一個念頭而已, 就有一條機會的線拉過來! 「 名 人 開 講 」 是 很 熱 門 的 節 目, 很 多 名 嘴 的 錄 音 帶、CD 都想要爭取進去播放。因「尋聲」有好因緣, 不但人家自動找來,而且每次送去的帶子一定會播,播 完之後還回送一份完整的播出帶給「尋聲」。所以我常 常在講,發好願真是很不可思議,一定要好好教我們的 下一代。現在的教育只會教孩子要競爭、競爭,可是當 父母的可曾想過,競爭到最後的結果,你是要做什麼? 比如說,教孩子要賺大錢,功成名就之後,你還要教孩 子幹什麼?我們就是常常缺教一句話:「賺大錢後,要

152


回饋社會。」又比如說,教孩子學電腦,但也缺教:「當 有人不會電腦的時候,你們要去教他喔!」我們一直把 孩子推向所謂現代的成功概念,但是沒有回過頭來教孩 子發好願;這是多麼重要的事,但很多人卻不知道!假 如一個地球大家都只有競爭,最後會變成怎樣?台灣的 人們對發好願這個概念比較缺乏,所以做社會志工的人 總是不如需要的多。很多要讀大學的孩子,參加推甄入 學考試,考核項目之一是問孩子有沒有做過志工,有的 父母都還為孩子去做假!你們知道嗎?這樣做是完全無 意義的。一定要讓孩子的那顆心從小就能發好願,去幫 助人家、去做志工,這是我們當現代父母必須去協助孩 子的。 還有一種發好願的方式,就是成就好的活動。像 「尋聲」有一個文化,就是當有一個工作,好不容易找 到一個合適的人可以做,可是依那個人的現實狀況,要 去承擔是有困難的,但是為什麼他還是會接下來?因為 「尋聲」的夥伴都有共同的想法:「雖然我有困難,但 是現在『尋聲』這個工作既然找到我,我就隨順因緣接

153


下來!」只要我接下工作,就可以成就一個好的活動, 這叫做「承擔」。如果在一個團體裡面,常常薰陶這樣 的概念,團體的向心力就夠,而不是只爭個人出鋒頭而 已;能力強的人很多,可是那顆心好好的培養更是非常 非常重要的。 說到發願成就好活動,比如說,我的師長要蓋寂光 寺,喆君為了盡一份做弟子的心,決定在去年七月,辦 一場獨唱會。之前喆君在高雄文化中心的至善廳也曾辦 過,但只有四百多個位子而已!這一次她想,既然要 做慈善的演唱,就要讓更多人知道,可以共襄盛舉。於 是改在可容納一千八百多個座位的至德堂。哇……很多 耶!要坐到滿位很難!好,不過既然是一個好願,就大 膽來試試看。結果真的萬萬料不到,好願一發出後,各 方人馬通通來匯集,門票售出居然衝到九成多! 今年喆君本來想停辦一次,讓大家休養生息一下, 可是明年因為高雄要舉辦世運,文化中心要做表演場地 之一,所以會封館,這一封也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夠再開 放?因此,又決定還是辦好了。但 因為當初不打算舉

154


辦,以致今年沒有提早去申請,所以完全都沒有空檔 期。既然沒有,那就隨順因緣啦!想不到隔了兩天,至 德堂的場地出借單位,主動打電話來說:「七月六日有 檔缺,正好是禮拜天,你們要不要來辦?」嘿!是禮拜 天哩!去年還排不到的禮拜天檔期,今年卻主動找來, 這個機會真的是不可多得,讓你想也想不到! 我再講一個配合全球減碳運動的好願。據報紙報 導,味全公司的董事長是減碳達人,他隨身攜帶一個 包包,裡面裝著餐具及不鏽鋼杯。他說:「如果沒有到 達一定的熱度,我不會開冷氣。」有人跟他說:「你是 董事長耶,怎麼這麼省!」他說:「這不是省不省的問 題,而是利他的事,身為公司老闆,假如我不自己做榜 樣,又有何立場來要求員工要關心地球、要做減碳運動 呢?」 行政院長張俊雄,為什麼要要求每週吃素一天?因 為現在吃素已變成一種趨勢,這跟減碳運動也有關係! 根據研究報告,吃葷的人排放二氧化碳的量是吃素的人 的三倍。因為吃葷,要養牛、雞、鴨等等,需要非常多

155


的糧食來當飼料,未來可能會有糧荒。前兩天我看到一 份資料說,畜牧業排放二氧化碳的量,高過交通工具排 放量的十八%。資料顯示,對我們的「吃」,所造成的 問題大於其他一切,所以大家也許可以在每周一天或逢 初一、十五,甚至每天早餐吃個素,然後慢慢增加,當 然能夠全素是最好,這樣至少在為我們的下一代、為這 個地球盡一份心力,這個叫做願、好願、發好願。如果 你發一個慈悲心、發個好願,希望整個全地球都好,最 後那個好願的善力量都會回到你的身上來。祝福大家都 能如願!

156


第四章

聞思修 ( 四 ) 與人和好

壹、貢高我慢 之前說的都是透過「聞、思、修」來開發覺性,這 次我還要帶大家來聽聞大覺者說的兩句話,第一句先講 「貢高我慢」。用比較白的話講就是驕傲,有覺性的人 會謙卑謙虛,貢高我慢的人很難開啟智慧。 有一位朋友曾跟我說,一般有情眾生(這裡是指人 類),都不能罵喔!但是我覺得豈止罵,有時連說都不 能說。你們聽到這裡,第一個想到的會不會就是:「對 極了!我的孩子就都不能講,講一句回十幾句。」但是 我講這個,不是要你們拿這把尺回去量丈夫、小孩或是 朋友,而要量一量自己,是不是就是貢高我慢的人? 我來說幾個例子給大家聽。上禮拜,連續八天我在 嘉義寂光寺擔任佛七法會的志工,在佛寺的大殿裡做服

157


務工作。做這個工作,眼睛要很敏銳的去觀看師父或信 徒哪裡有需要,然後去做服務,滿足對方的需求。當然 有些信徒平常比較少來不熟悉,我們也要適度地協助他 配合過程的進行。「尋聲」的志工五訣:臉要笑、嘴要 甜、腰要軟、腳要快、心要正。我不只是對「尋聲」志 工說,在帶寂光寺的志工團隊,我也一樣要求,特別它 是一個修行的道場,平常我都會要求所有的志工朋友態 度一定要柔軟,務必要讓來學佛、念佛的人很歡喜,不 得已要提醒他們時,志工五訣絕對不能缺。 這次,我就碰到一位說不得的人。法會進行到「繞 佛」的時候,整個大殿約有三、四百人分男女兩邊站, 每邊的隊伍各往左右兩個方向繞出去,並很有規律地邊 念著佛號邊行進。途中我看到一位男眾,雖然念得很專 心,但是完全不顧前後的距離,還越拉越遠。第一圈他 走到我的前面時,我發現到距離實在拉得太大,大概有 兩個人的距離,這樣不但後面的人會擠在一起,也有可 能踩到前面人的腳,應該要跟他講,可是我想等他再繞 一圈過來,也許等一下他自己會發現。沒想到第二圈再

158


繞回來時,拉得更長,我不得不前去處理。我把志工五 訣用出來,說:「師兄,可不可以請往前快走一步?」 他聽完看我一眼,哼!一聲就離隊出去了。這下我慘 了!得罪一個要念佛的人,但也無法追出去,因為我還 是得留在裡面繼續我的任務。 到了下一支香,我想他可能會氣到不進來了,但是 他還是有進來,我想還好他的道心沒有退。可是很奇 怪,男眾區的後面還有位置他不去排,偏偏排到女眾的 後面,而且是站在另外一排的第一個位置。剛好我的小 女兒喆雅的服務範圍在他站的那一邊,看他這樣站,就 請求說:「叔叔!可不可以到前面男眾隊伍那邊?」「不 要!」於是喆雅來跟我求救,說那個叔叔怎麼都請不動 呢?我說好,不要請了,就讓他這樣吧!若再有遲到的 女眾進來,就排他後面好了,這支香就這樣平安無事地 念完。 接下來用晚餐,我們這些志工要先整理完大殿,才 去用餐,我請其他志工先做,自己去尋找剛剛那位師 兄,我要去跟他道歉啦!雖然該講的我一定要講,因為

159


那是我的職責,可是因此造成他的煩惱,我要道歉。我 走過去,才彎下腰叫一句師兄而已,他的聲音就大起 來,讓所人有都看到這邊來,場面超尷尬的,他說: 「我跟你說,不能吵在念佛的人啦!」於是我接著跟他 說對不起,起先他好像還沒有那麼不高興,經我一彎腰 說對不起,他變得更不高興再大聲罵我一次。你們一定 會想為什麼我要做到這個地步?因為這是我該做的,我 的目的是讓事情圓滿。 像這種情況還很多,我來說說十幾年前,我跟我的 師長之間的事。當時我有三個學佛的好朋友,他們跟師 父也都熟,有次為了某件事,三方發生嚴重的誤會,每 一個當事者都來跟我抱怨訴苦,你想我要幫誰,三方 都要幫到才可以呀!所以我用盡心力去幫,看能否解決 問題,想讓他們圓滿,但是其中一人誤會我只幫其他兩 人,就是沒有幫她。那時候我覺得很委屈,很不值得。 為了幫這個忙,我還花了很多長途電話費,因為他們分 別住在不同的三個縣市。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溝通、講 話、協助,常常都 要使用長途電話,最後卻得到這樣的

160


結果。那時我不懂忍辱,一氣起來竟頂撞師父說:「這 個人以後再有事要我幫忙,想都別想了。」我這樣說, 現在想起來,不只是憤憤不平,還有貢高我慢的心在作 祟喔! 我一說完,師父很大聲地說我:「你做我的徒弟不 合格!」我愣了一下問:「為什麼?」師父說:「這麼多 人你都在幫了,對自己的好朋友竟然講這種話?!」師 父這樣子對我當頭棒喝,一下子我竟不知如何回應! 大約持續一、兩分鐘的時間,師徒無語。我氣師父不公 平、又偏心,但礙於他是我的師長,做徒弟的我只能選 擇敢怒不敢言,於是我們就彼此這樣沈默了一段時間, 後來我覺得需要找一個台階下,這才告訴師父我要下樓 去了,師父就說:「好!下去吧!」 如果是現在發生這樣的事,我一定會去想為什麼那 位朋友會感覺這樣?一定是我做得不夠圓滿,才會讓她 誤會。能這樣想,相信我就不會頂撞師父了,因為我知 道那是因緣,過了就算了。現在回憶起來,在我覺性那 麼迷的那個時候,反應竟然是這樣。你們認識的是我現

161


在修正過的樣子,可是以前的我也是會犯這樣的錯,一 點覺性都沒有,看不明白、想不清楚啦! 另外有一個是跟「朝山」這件事有關的例子。多年 前有次我向師父說朝山這麼好,我先生卻不願朝山。師 父當時聽出我在抱怨,就跟我說:「桂櫻!師父說的經 你都沒有在聽!」我當時還聽不懂,還回說師父說的每 一部經我都有聽呀!他說沒有,我就說有呀!師父怎麼 這麼說呢?師父說如果有在聽,對先生的反應怎麼會是 這樣呢?我還跟師父頂嘴一句來,一句去的,就是聽不 懂師父在說什麼。師父說:「你先生愛吃什麼?你都不 知道!還偏偏都給他不愛吃的。」你們看我當時鈍到什 麼程度!我懷疑師父怎麼可能知道我家煮什麼。當一個 人覺性被蓋掉時,內心便充滿疑惑,連最基本的話都會 聽不懂喔!其實師父在說什麼,相信你們很容易就聽懂 了,意思就是「你先生不要的不要勉強,更別一直抱怨 他不來朝山這件事情。」我當時卻沒聽懂,還說:「師 父!他愛吃什麼,我都有煮給他吃呀!」「你哪有煮給 他吃?如果有的話,他不來朝山,你就不會抱怨了!」

162


一直說到這裡我才聽懂了。 當一個人「無明」(不明白道理)起的時候,就是覺 性突然迷失掉的時候,連基本的、容易聽懂的也會聽不 懂。可是好不容易才剛聽懂,卻又氣起來了,心想,我 在無助抱怨我的先生時,師父怎麼跟我這樣說而且還怪 我呢?所以我就很魯莽地反問師父:「那他愛吃什麼你 知道嗎?」師父說:「那你跟我說他愛吃什麼?」我竟 回說:「他愛吃的就是我最好都不要來你這裡。」你看! 那麼毒的話連對師長都講得出來,雖然那也是實情。因 為朝山都在週末,原本家人可以一起看電視、聊天,甚 至於去那裡吃喝玩樂一下的。我若去朝山,他一個人沒 事做也不會往外跑,就一個人在家寂寞無聊,所以雖然 他不會阻止,卻也不是很高興。 師父就說:「好!桂櫻,你就不要來了!」雖然師 父沒有罵我,只說這一句,但是當時我是可以被說的弟 子嗎?不是啦!根本就讓師父講不得!那時我一個月 朝山一次,另外還有一次要去寺裡帶讀書會,我心裡 想:「好,是師父叫我不要來的,不是我自己說的喔!

163


朝山我不去沒關係,可是讀書會若是沒有我去帶,可 以嗎?」你看這叫貢高我慢,自以為帶讀書會就高人一 等,我若沒來,結果如何試看看好了!那真的很要命! 沒有自己往內看喔! 我們說覺悟的悟怎麼寫?一個「我」一個「心」,就 是要看自己現在起什麼心?什麼念頭?這樣就會知道是 做錯或做對事情。但是我那時就不會,雖然有學佛,卻 愚痴到如此不可思議的地步!我回師父:「師父是你說 的喔!」師父說:「對!是我說的,你不要來了!」師 父並不是跟我賭氣,師父只是在知道我先生的狀況後, 很平和地說:「桂櫻!你不要來了!」賭氣的人是我, 我就說:「好!師父!我就不來了!」雖然說氣話,不 過我的心裡還是有所掛念,不朝山沒關係,在家也可以 拜,沒有共修的力量而已,可是寺裡的讀書會還沒有上 軌道呢!沒有去心裡多少還是放不下,於是我找另一位 師父請教,如果要我少去寺裡,二選一我應該選那一 次?他建議我選帶讀書會,所以後來我就一個月去帶一 次讀書會。

164


隔了很久,有次我先生突然問我說:「你怎麼那麼 久沒有去朝山?」我說:「對呀!師父認為,既然我去, 你覺得沒伴,我就別去,在家裡陪你呀!」他聽完接著 跟我說:「你去沒關係!一個月一次而已啦!」同樣一 個月一次沒關係,你看從他嘴巴自己說就不一樣,所 以想得清楚、看得明白、做得圓滿,對方的反應就會圓 滿;若咬越緊,對方只會越抗拒,就像線的兩端越拉越 緊,永遠沒有因緣!我的先生後來不但不再反對,也跟 我一起去共修! 雖是十幾年前的往事,現在說起來還記得那時的內 心真的憤憤不平,認為師父怎麼每一次都罵我呢?其實 師父完全沒罵我,可是我這個講不得的弟子,還是覺得 師父在罵我,他應該去罵我先生為什麼不來朝山怎麼反 而罵我呢?而且還跟我說可以不要來了! 直到有一次我聽到師父說他度徒弟的三種層次,第 一種層次就是剛來學佛基礎還很薄弱,可能以前都沒有 接觸過佛法的人,師父對這種人都很客氣,不會說對方 的不對或其他的重話,為什麼呢?師父不 是怕沒有信

165


徒,而是怕一句重話可能就斷了像我這種講不得的信徒 的學佛因緣。而且如果因此導致人家開始謗佛謗法就更 不好,所以師父很小心,把新的信徒當 VIP(貴賓)對 待。再慢慢地適時講看看,可以講的信徒就由 VIP 晉 升為可教的第二層;如果依然不能講的,就仍停留在

VIP,再等候教他的因緣。還有第三種是對已剃度就是 已出家的落髮弟子,他會非常嚴格,因為這些人是已決 心求解脫又肩負度眾生的責任,任何事都要求他們做到 完整。 聽師父這樣說,我才知道自己的愚痴,並感到對不 起師長,原來師父沒有把我當 VIP,才會這樣講我。所 以各位,如果你到處都只聽到好話就是 VIP,永遠都不 會進步,你們要不要做永遠的 VIP 呢?聽師父講完, 我開始覺得非常慚愧,原來我有那麼多不好的習氣,不 但不知道還理直氣壯。這輩子有福有幸遇到一個可以說 你的人,如果還不接受不改,到底是何時才要改?因為 再這樣下去,內在覺性被遮蔽的程度越多,就越難清楚 明白。我一有這樣的覺悟之後,開始思維修正,決心在

166


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都不再做 VIP,我期待所有「尋 聲」的好夥伴、我的家人,都要去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 是不是又在做 VIP ? 夫妻之間互相是能說的嗎?也很不能說喔!我們女 人多數真的不太能說,甚至自己可以打小孩,可是卻要 孩子的爸爸連罵也不能罵!很多媽媽都這樣,大家承認 嗎?我們開始來想,人家在說我們的時候,轉個念頭, 當做現在有一個人願意冒著讓我生氣的危險來告訴我這 些壞習慣或是壞個性,如果這個時候不接受,個性不 改,這一輩子就很苦啦! 壞個性的結果,不只親子不和、夫妻不能好好相 處,連在團體也無法跟人有良好互動,本身的修行就更 難了,我們一起來共勉好嗎?我舉之前失敗沒有覺察的 例子,是想增加你們的印象,回去會比較好用!你想 想,像我過去這麼頑鈍的人都是可以修了,你們難道 不行嗎?真的要鼓勵提醒自己,做一個「讓人可以說的 人」,就算他說的你沒有,也可以「無則嘉勉」呀!同 時感恩他願意冒著被我生氣的危險,世界上有誰願意這

167


樣,大家也都是想做好人,惹你生氣做什麼,對他又沒 有什麼好處,而且你也不見得會聽呦!所以有這樣的一 個人,要尊他為菩薩,因為他給你提醒啦! 但如果真的有錯就要改!特別是孩子在說我們的時 候,有錯就改,這樣才會成為孩子的典範。如果再辯 解,孩子會說,再怎麼說都是大人對,那以後我們說 他,他也學會辯解!明白嗎?你一定要給自己一次、兩 次、三次……機會,讓孩子知道你在成長,不要只是一 直上課用耳朵聽而已,要用心去改,修行就是要修掉不 正確的行為語言,不是只拿香拜拜就叫修行,這樣是不 夠的,自己行為不好,卻一直求上蒼保祐孩子乖一點, 跟我的關係好一點,但自己言行的壞習慣卻不改,如何 得到保祐呢? 以上談的是從被說者的角度而言,另外再從說人者 的角度去看,不要以為你講他是為了幫助他,所以你講 的他都必然會接受,而且會感謝你,不會啦!所以下次 你要講他的時候,如果依然講不聽,甚至不高興,你要 記得再講一次就好了。就像師父說的,講 得聽的當你是

168


可以入門的;講不聽的就當做是 VIP,不要講不聽就生 氣難過或說人家沒救了。我們不要起這個念頭,要轉一 個念頭,想想他就是和過去的我一樣讓人講不得,就再 等等。等他有更好的得度因緣,也就是希望他以後有一 個可以講得動他的人,你看!把那種不滿或者詛咒的心 化成這樣,就是菩薩心啊! 如果可以因此而更進一步去想,以前曾經講你,你 卻不聽的那個人,他是不是也很生氣難過?所以現在你 要跟他求懺悔,說:「我現在已經知道,當時那種你講 我,我卻不聽的心情了。」內心向他求懺悔,真的對不 起,這樣的過程就是在擦,擦掉遮蔽覺性的東西,要開 啟覺性,就是這樣子而已,不必向外求多高深的學問。 覺性跟學歷有關嗎?是不是博士比小學畢業的人更 有覺性呢?不然,一定要常聽聞思維大覺者所告訴我們 的,或聽別人的錯誤、成功的經驗,然後很努力地修改 自己的壞習性、錯觀念,每天一點一滴落實在生活中就 對了。所以一個有智慧而且快樂的人跟學歷絕對無關, 大家千萬要有自信,不要自卑,因為佛和眾生覺性是平

169


等的喔!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碰到有些人就像上述提 到的都讓人「講不得」。就是很不讓人家講啦!其實一 個人會讓人「講不得」,跟他對這件事情是「怎麼想」有 關,也就是我現在要說的「覺」。對一件事情的發生, 你是怎麼想的?如果想得清楚明白,然後再說出來、做 出來,就會圓滿! 日前我們「尋聲父母教育協會」和鳳山「佛教蓮社」 合辦一場「親子品格營」活動。活動前的最後一次籌備 會在「佛教蓮社」舉行,我們所有的工作人員和我也都 去參與了。中午師父留我們一起用中餐。在我用完餐之 後,正準備要把吃剩的果皮和碗筷收起去放桶子時,突 然聽到一位師父對著一位信徒在喊:「師姐,你西瓜不 吃乾淨一點!?」當時我已經站起來,一聽趕緊又坐下 去,拿起剛剛吃剩的那塊西瓜皮再啃一啃,把它再啃乾 淨一點。 之後,我就將這件事情說給一位朋友聽。他立刻跟

170


我說:「我覺得這樣不好!」我說:「你為什麼會覺得 這樣不好?你是怎麼想的?」他說:「這樣子讓人家很 下不了台啊!」一時讓我不知如何回應他! 原來他想到的是「下不了台」,難怪會很不舒服、 起煩惱心、沒面子,心情便跟著壞起來。甚至內心還嘀 咕著:「只不過來到這裡吃個飯就那麼囉嗦,我在家吃 得比這個更不乾淨就都丟掉了,到這裡我已吃得很乾淨 了,還叫我要吃得更乾淨一點。」我們常罵小孩說,你 們這時代的小孩怎麼都讓人講不得。可是,我們又何曾 用反省的態度去想,我們這些做父母的,就肯讓人家講 嗎?我們不也常常讓人家講不得? 話再說回來,朋友看我靜靜的,就問我說:「要不 然你在『尋聲』會這樣講人家嗎?」我說:「不會啦,『尋 聲』的文化不是這樣啊!」他說:「今天你雖不是那個 被講的人,可是師父在說那個師姐時你聽到了呀!你聽 了沒覺得這樣不好嗎?」我說:「不會呀!因為第一, 我們去到任何一個地方,就要入境隨俗,『佛教蓮社』 是一個道場,它的教育方式就是這樣,那我就接受。第

171


二,師父用這種大聲的方式我覺得很好,因為他用大聲 的音量,不只教到一個人而已,你看,雖然他不是在教 我,但是我聽到了,就趕快坐下來再啃一啃。這樣我就 種一顆惜福種子進去了。」 要怎麼做才不會起煩惱心,其實我的想法很簡單, 如果你心裡對一件事情存著接受的態度,就不會反抗 啦!就因不接受,才會反抗。就像「尋聲」一個夥伴講 的:「既然我把我的病交給醫生,他叫我怎樣我就怎 樣,不會有很多意見或和醫生討價還價。」所以要入境 隨俗,我既然來到蓮社的道場,就要尊重蓮社的方式, 你們說什麼我都接受,這樣我就不會起煩惱心也不會生 氣啦! 再說,講人的人,跟被講的人,他們到底要用什麼 思維去看待「講」這件事情,才都不會起煩惱呢? 比如說,要講別人的那個人,就要想:「這個人就 是修行不夠到可把那個『我』完全去掉。」大覺者教我們 一個概念叫「無我」。所謂「無我」,就是「我」已經沒

172


有了。譬如,團體有事情找我們時,我們的思考模式若 是:「團體需要我,即使現在我有些不方便,沒關係, 我配合。」這樣就是「無我」。也就是說,只考慮團體 而不考慮「我」。又譬如說,一個人為了他的家庭完全 付出而且無怨無悔,那個人就是「無我」;他把家庭擺 第一,把「我」放到最低最低。所以,那個要講別人的 人,要去想:「為什麼我講他,他不高興?」原因是被 講的人常會因為他的修行還不夠,他的「我」還很強, 覺得不需要你講,自己就可以做得很好呀! 其 實 很 多 的 爭 執、 很 多 的 難 過, 都 是 因 為 那 個 「我」很 大! 一 般的 人,大 都還沒 修行 到 可以 讓 那 個 「我」沒那麼大。所以要講人時把對方的那個「我」存 著,然後私底下去說,就不會傷到被講的人的「我」, 講人的人要有這樣的思維,就不會傷了和氣。如用很白 的話講,就是:「把他的自尊心顧著;把他的那個我存 著。」換句話說,能夠「思考縝密」,處理事情就會比較 圓滿! 那被講的人要怎麼想才不會起煩惱心呢?可以用

173


「觀功念恩」去善解大聲教我的那個人:「如果有人聲音 特別大,就表示那個人最辛苦!因為他很辛苦,就會有 很多身心疲勞的情緒,所以他的聲音才會比別人大。」 他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呀!這樣你就不會生氣了。 比如說,那位被講的師姐,她如果可以想,師父其 實是慈悲的!因為有的人不會直接告訴你,而會私下去 對人批評說:「你看那個人說自己有修行,吃東西卻這 麼浪費。」師父選擇直接大聲告訴你,是不希望你一直 不斷的在做錯,同時旁邊還有很多人聽到,也能一起改 正。所以如果你感恩他的慈悲心,這樣就不會起煩惱 了!

貳、解冤釋結 接下來我們來談大覺者的第二句話就是「解冤釋 結」這個概念。佛教有幾部經典像《水懺》和《梁皇寶懺》 都有在教我們怎麼懺悔,就是我做錯或傷害了別人,現 在受到苦果了,苦不堪言,我應該怎麼辦?大覺者告訴

174


我們要「懺悔」,才能「解冤釋結」,讓傷害者與被傷害 雙方都不再受苦。人生會受苦,都有其因,一顆牙齒不 能咬東西,就苦得要命,這個根源從哪裡來?例如吃檳 榔,你已經口腔癌了,還要再去犯,就不行,大覺者告 訴我們許多受苦的根源及怎麼離苦的方法。 我們現在會來成為親人眷屬或是親族的,通常多數 是結怨來的,所以常常會不和、看不順眼,很會計較。 所以《水懺》和《梁皇寶懺》教我們要懺悔,我們以前結 了不好的緣,現在才會來變成這種親近又不和的關係。 我讀經讀到這一段時,「聞」了之後,就開始思維,對 照家庭、親族、親族再衍生出去的家族,以及很多朋 友;特別因為我的工作,常會面臨很多夫妻、婆媳關 係,都是不好的比較多,好的也有,但比例上很少。我 去對照,果然,真的是這樣。然後我繼續聽大覺者教我 們怎麼「解冤」,怎麼去和解,就是我們過去已經結上 不好的緣,到了現在就本金再加上利息。因為過去所結 的惡緣,沒有努力去和解,現在又湊在一起!好多婆媳 就是這樣,不只婆媳,連親子也互看不順眼,這是為什

175


麼?大覺者告訴我們不是你倒楣,是有其因的。因此, 「聞」後要對照自己的生活經驗去「思」維印證,然後就 知道可以怎麼改,就是去「修」。 前兩天,我一個好朋友的媽媽往生,告別式之前, 我先去她的靈堂上香,在安慰朋友時,看見她們夫妻兩 人在爭吵,原因是要不要寄訃文給一個親戚。先生認為 不要寄,理由是對方和他們感情不太好;太太認為要, 不然會落人口實,而且如果傳開來,所有親族都知道你 這個人會記恨、不懂禮數。可是先生認為到時候再去 解釋就好了;太太又認為在人家還沒說話前就先做好, 何必等人說了才一個一個去解釋,不是很累嗎?我剛好 坐在旁邊,那個太太想爭取支持,對我說:「盧老師, 依你的看法,是不是應該寄?」我並沒有正面回答這個 問題,我對先生說:「你不寄一定有你不寄的苦衷和理 由,可是因為你們現在問到我,我的想法是這樣:常常 親族之間的恩怨情仇,都是藉這種喜事、喪事的相聚來 改善,只有利用這個機會和解。」回家之後,我和我先 生分享今天發生的事,他說:「你比較有智慧!」我說:

176


「其實不是我比較有智慧,是大覺者和師長告訴我要這 樣做,只有這樣才圓滿。」佛經說,親族之間會這樣, 都是因為過去累積了許多惡緣來的,過去不是只有人家 有錯,有可能自己也有錯,甚至還傷害了對方。所以過 去的緣不好,現在跑不掉,又會來結緣。 所以親族之間,無論如何都要和解、和好,不和好 的要想辦法和解。你看這個喪事喜事都有機會和解,為 什麼不把握呢?若先寄一張帖子到他家,再打一通電 話,就假裝忘記你們過去曾有的不愉快,我的女兒把 這個叫做「裝死」,「媽媽,你裝死就好了,就假裝沒有 這個事情發生。」這招真好用,這就不會覺得面子拉不 下,然後跟他說,因為我媽媽如何如何,什麼時候出 殯,請你來和我們相聚,送老人家一程。有了這個開 始,如果他來了,就會講話,就有機會讓和解有一個開 始。 有一個朋友曾跟我分享,他如何跟他的親族和解的 過程。這個朋友也是一個會結善緣的人,就是和很多人 都很好,親族之間也很好,但是很奇怪,親族之間有兩

177


個人和他不好,不只是不好,有時候見面了連打招呼都 不肯,甚至在背後說他閒話,白的說成黑的。因為他有 受過教育,他想,大家能和好就好,所以就忍耐下來。 但是後來覺得再怎麼示好,都不得其門而入,他很灰 心,說:「我都做這樣了,不然還要怎樣?」其實這還 只是忍耐的工夫而已,還不是忍辱,忍辱是自己要消化 掉,不覺得委屈才算。 如何能不覺委屈?那就要去了解其中的道理是什 麼,他對我說:「桂櫻,我有一次讀《水懺》,裡頭講 到這件事,原來如此!為什麼這兩個人看我不順眼,一 定是過去生,我曾對不起他們。我現在被他們這樣對 待,也是應該的。」他這樣想之後,就甘願受了,心中 的恨、不滿就放掉一半。放掉一半之後,因為佛經還有 教怎麼做才能解冤釋結,他就開始照著做,之前要示好 是不得其門而入也灰心,現在他想:「我如果再去做, 有可能仍不得其門而入。但是不管啦!反正我做就是 了。」所以他就常去探聽他們喜歡什麼,過年過節他一 定去送禮,有時候打電話,或背後說好話讓別人去傳,

178


這是大覺者教他的。所以大覺者不是只有告訴你人生很 苦而已,還會教你很多離苦的方法,而且會讓你知道受 苦的「因」是什麼,才會歡喜受。不然不甘願,會覺得 為什麼已經做得夠多了,對方或結局還不滿意?但是瞭 解因之後,有一半的恨就去掉了。 以前講到這兩個人,他都不開心,現在講到這兩個 人他開心了!他說:「桂櫻,我告訴你,其中一個人在 我們家族聚會時,會替我挾菜呢!另外一個說,以後有 什麼聚會一定要通知他,他一定要參加。」你看,這解 冤釋結沒有?有!所以如果你的親族之間不好,要想辦 法和解,像我剛舉那些例子,以後自己連結親族之間有 誰是這樣的,不要去想:「我已經對他這樣了,不然還 要怎樣?!」你要想:「過去生一定有我不知道的原因, 不然不可能會這樣,無論如何,我努力做就對了。」大 概花了兩年多的時間,這兩個和他有心結的,現在一 個會幫他挾菜,一個要參加他的活動喔!這個「解冤釋 結」,除了解開不好的冤結之外,我認為更深層的意義 是還可以進一步去經營親族或其他人際間更好的關係。

179


上禮拜我去參加我先生的嬸嬸的告別式,亡者已經 是九十五歲的老人家,很有福報,靈堂上供著一張放得 很大的照片,穿著一件海青,會場佈置得很莊嚴,連在 國外的兒孫都回來。告別式時,司儀述說亡者的生平, 他說:「老夫人平常心量很大,親戚朋友的小孩如果沒 有錢讀書,她都會幫忙。」聽到這裡,我也哭了。因為 我先生也曾經接受過她的幫助。我先生幼時家貧,叔叔 家比較富裕,每次我先生沒錢註冊時,我婆婆就會帶著 他去嬸嬸家坐一坐,然後,嬸嬸就知道來意,都不會等 你開口,因為這是開不了口的事啊!她會主動把錢拿出 來,有時候不是那麼多,可是那個心,很令人感動。 這個嬸嬸從三十幾歲就學佛,六十幾年來,只要 有親戚朋友家,沒有錢註冊,她都會去幫助。你看她 九十五歲往生,有這麼多人來紀念她,而我只是姪媳 婦,接受幫助的也不是我,我聽到都會流眼淚。這樣的 人,她的恩德,在她的子子孫孫心裡面,留下多少烙 印!這就是心量大又會做人,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日後 在大家的親族當中,如果有人家庭比較貧困,需要幫

180


助,只要你有心,多少都可以做一些。 喆君常聽我分享一些親友家族的故事,曾經問我: 「媽媽,家族之間,真的都有這麼多恩怨情仇嗎?到我 們這一代以後的人,應該不會有了吧?」我想眾生都有 喜怒哀樂各種情緒,如果沒有好好地修,任何一代都 有,這個是大覺者早就告訴我們的。所以大家好好來做 這件事,不要管別人怎麼做或要不要做,你先自己帶 動,做多少算多少。來世你們又見面時,就是好緣,說 不定你們就變成好姊妹,像喆君、喆雅兩個,好得不 得了,我相信她們前世一定結了好緣。你看也有的手 足在家整天都不講話,像陌生人住旅館一般。你們一 定說:「老師,因為你有經營呀!」經營家庭是我們這 一輩子要努力的沒有錯,可是前世的好緣修來的福報也 有關係。有的父母也是很用心經營,可是程度上也有差 異,所以我們要瞭解這個真理,好好的運用到我們這一 輩子的生活。過去一切就算了,不要再去記恨,把心量 放大,不要常覺得委屈,因為你看到表面會覺得委屈, 但透視 到裡面,前世卻是人家在委屈,所以這輩子換你

181


啦!這樣想,要怎麼和解就做得出來,否則會不甘願, 聽再多道理也做不到。也可以把這個概念帶回去和我們 的親族、朋友們分享。這個也是快樂之道,要不然,親 族之間的怨結過來結過去,彼此都不快樂。重要的是, 要更積極的去和解,然後去做更多好的事,提昇生命的 品質。

182


第五章

開發「覺性」的其他方法 要怎麼樣才會有「覺知」的智慧呢?過去我們講了 許多大覺者教我們的概念,這次我要再接著說,開發覺 性的其他方法。

壹、透視、觀照、體會 第一是「透視、觀照、體會」。我想先分享《心經》 開始的一段話,「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自在」是指來去自如 一切都很自在;「行深般若(ㄅㄛ ㄖㄜ ˇ)」—「行」 是「用」,「般若」是梵文翻譯的,就是「智慧」,「深」 是「大」,「行深般若」是表示觀世音菩薩的智慧是大智 慧,祂在用這個大智慧,跟我們一般凡夫的聰明才智不 太一樣。「波羅蜜多」是到彼岸。我用白話來解釋,就 是從這一邊—在受苦的這一岸,到那一邊—解脫的

183


那一岸;簡單地說就是「解脫」。「觀自在菩薩.行深般 若波羅蜜多時」,整句的意思是,觀世音菩薩祂在用這 個解脫的大智慧時,「照見五蘊皆空」,這個「照」是「觀 照」,跟我們平常講的「照」不一樣,它是「透視」,穿 透表面的意思。「見」是體驗,祂觀照並且體驗出來的 道理,那個道理就是「五蘊皆空」。什麼是「五蘊」呢? 是「色、受、想、行、識」,我用很白話來說,就是包 含一切生理的、心理的、精神的、物質的一切存在現 象,而這些存在的本質都是「空」(不恆常、無常)的。 一、透視 也許你們會講如果都是空,那我們還要做什麼?都 空了嘛!你們會這樣想嗎?的確,如果不了解「空」這 個字的人,會這樣想!「空」,它的意思是「本質空, 表象有」本質雖空(不恆常、無常),可是表象卻有。 這樣講很抽象,舉例來說,我們來看今天演講的會場, 有一個場地、有很多人、有麥克風、有我在演講,還有 上面寫滿字的白板……,表象看起來都有啊!可是十一 點半結束時間一到,演講一結束,大家都走啦!請問這

184


演講活動還有沒有?沒有!所以世間的一切,只是暫時 有,不是恆久有,中間只要有一個條件沒有了,它就沒 了,就變質了! 因此今天會場的所有呈現,是多少條件的聚集?我 們如果要算,很多喔!對不對?最重要的條件是我健 康的站在這裡,假設我生病了又來不及通知,而你們 都來啦!雖然組成的部份條件有了(聽眾),可是盧老 師(演講者)突然不能來,大家肯定會先回去,或者可 能會變成另外一個活動再呈現出來,可是這個活動就不 是「盧老師在講現代父母的覺性教育」了,對不對?因 此只要中間有一個條件變了,整個樣子就會變了或是整 個就失去沒有了,這個就是「空中妙有」的意思。決定 「空」與「有」中間的那些條件,就叫做「因」跟「緣」。 世間所有看到的一切,其實本質是沒有的,但是因為有 「因」,有「緣」,所以我們才能看到所有呈現出來的樣 貌或結果。也就是說「因」是主要條件,「緣」是次要條 件,一個結果的呈現,是不是只有一個因和一個緣呢? 不是,有時同時會有很多個。

185


因此觀世音菩薩用這樣一個解脫的大智慧,去透視 到所有的一切存在,包括物質的、精神的,都是本質 空、表象有。祂用這樣的智慧,來度一切苦厄;這個 「苦」是痛苦,「厄」是危險,用這樣的一個大智慧,來 度一切陷在痛苦跟危險中的眾生。如果我們也能夠一直 學習,努力的體會,不斷的開發這種「覺」的大智慧, 我們就不用求觀世音菩薩,我們自己就是菩薩。我的師 長常常跟我們講,要自己做菩薩,不要只想求菩薩,因 為菩薩要度的眾生太多太多了。我們可以做祂的千手千 眼。 二、觀照 假 如 我 們 很 努 力 的 學 菩 薩 的 大 智 慧, 就 可 以 照 見「五蘊皆空」。「照」是「觀照」,「觀」是旁觀者的 「觀」。有一句話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比如說你 因為一件事情氣得抓狂,臉紅脖子粗,全身發抖,那時 候你是旁觀者還是當局者?是當局者。有一本書叫做 「 EQ」,是用科學的方法談「情緒管理」,書中提到當 你生氣時,要趕快把自己跳出來,做另外一個「旁觀的

186


我」。再來問那個「正在生氣的我」在氣什麼?這樣有 沒有比較客觀?會不會比較輕鬆?這個就叫「觀」。就 是非常客觀的去看一件事情,所以可以比較清楚明白。 三、體會 菩薩為什麼會清楚明白?是因為菩薩用「觀照」的 方式去「見」。「見」不是用眼睛看,是去體會。什麼叫 「體會」?我想用我弟弟最近一個例子來解釋。有一次 他看到一個電視畫面,打電話來跟我分享這個事情,他 說他看完眼淚都流下來了。弟弟是一個五十幾歲的男 人,他會哭出來,表示這件事情讓他有很深的感觸。事 情是這樣的,電視新聞說有一個人去菜市場買菜,買完 後轉身再離開一下,回來卻發現,腳踏車前面籃子的東 西全被拿走了。後來小偷被抓到,他說肚子很餓沒東西 吃,所以忍不住才去偷。這個人因為之前犯偷竊罪,被 假釋出來後,找不到工作,才出此下策。 我問弟弟為什麼對這件事情感觸這麼深呢?弟弟並 沒有餓過啊!在我們小時候的環境,四、五十年前的整

187


個台灣,雖然大家都不是很好。可是至少在爸爸媽媽的 努力之下,我們沒有餓過。但這一個「飢餓」的例子, 到底讓他想到什麼?原來,他說小時候,我們住在鳳 山,他剛從省鳳中初中部畢業,考上高雄中學。他記得 去註冊的那一天,註冊完,要坐車回家時,一摸口袋, 因為剛繳完學費,他很煩惱車錢不夠。他是鄉下小孩, 也沒坐過城市的公車,不知要投多少錢,通通沒概念。 心想這麼遠,錢不知道夠不夠,他很擔心。就用孩子很 簡單的想法—先走一半;剩一半車程,車費應該會少 一點。走很久後,才敢搭車子。 那個年代的孩子單純又憨直,沒出去看過世面,不 知道搭公車的情況。弟弟現在五十歲出頭,考上雄中 時,才十五歲。事隔幾十年的事情,他深深的體會,一 個窮人沒錢買車票,甚至餓肚子沒錢可以吃飯,是多麼 苦多麼無助,他是「用心體會」,而不是只用眼看、耳 聽新聞報導,就掉下眼淚。 另個例子是有次我和妹妹,要去剛開幕的百貨公司 買鍋子,要先搭捷運。大概是年紀大了,沒信心,為了

188


買票也很緊張。好不容易買到之後,看到後面跟著一對 高中男女學生,看起來很有經驗的樣子,於是就拜託 他們帶我們走,他們看了我們一下,說:「好呀!你們 兩個跟好喔!」所以就一直跟到上車。那時候,我真的 體會到一種心情,就是孩子學習新東西,有時候很抗 拒,我們總是很生氣,會責備孩子,甚至還會打他, 說:「你這個孩子是要不要好?都不學習!每次碰到新 的都這樣。」經我自己這樣走過,更能體會任何生命個 體對於未可知、沒經歷的事情都會恐懼,都有一種不安 全感,會想找個人來依靠、來帶領。所以如果你能親身 體會走過,對於孩子在抗拒學習新東西的時候,會有一 種瞭解的同情。當同情的心起來之後,就會處理得更圓 滿。 上次提到的對孩子做「無畏施」,就是當孩子害怕 的時候,想辦法讓他不害怕,可以安慰說:「沒關係。 媽媽在你旁邊陪著,不用怕。」就像那兩個高中生說的: 「好,你們跟著我們走。」這樣就可以幫他克服很多學習 新東西的恐懼和內心的障礙,等他過了關,一路就會學

189


得很好。可是我們因為看不清楚,想不明白,以致做不 圓滿。所以每次新學期上課,或是要換一個新的老師, 尤其是小學每兩年都要換新老師,又因為重新編班,孩 子內心有無限恐懼。甚至搬家、換學校種種,我們不了 解那種心情,親身體會、走過,就會明白。 還有一個例子,是喆君的。英國有一個文化藝術 節,在每年七、八月連續舉行三個禮拜,今年高雄市社 會局有一個「漂鳥專案」,給就讀大專院校、設籍在高 雄市、家貧、有低收入戶證明的子弟免費參加。大概有 二十個名額,由市政府支出來回機票、三週的食宿、辦 護照等等。這個專案由喆君目前服務的學校承辦,她的 系主任指派喆君和他一起帶這二十個孩子去英國。回 來後喆君和我分享一件事:「媽媽,我們每天除了看英 國的表演節目外,還花很多時間發 2009 高雄世運的傳 單,以及我們要表演節目的傳單。回到台灣之後,百分 之八十的孩子都對我說:『老師,我們以後不管走在路 上、開車或騎摩拖車,只要看到有人在發傳單,無論如 何都要拿。』他們現在了解那種發傳單的心情了。」這就

190


是覺性跑出來了,會體會到對方的立場,看得更明白清 楚了。所以唯有多一些體會,才能生出更多易地而處的 智慧。

貳、累積經驗 除了透視、觀照、體會外,另一個開發智慧的方法 是要累積很多經驗。常常去做各種事,或多做一點事, 就會有更多成功或失敗的經驗。例如我的一個朋友,他 帶領團體時,看人很準(很能識才),就是什麼人應該 在什麼位置可以發揮長才,什麼人卻不行,該換到另外 一個位置,他看得很準。為什麼看人能那麼準呢?就是 他能夠看得透澈,想得明白。因為他累積很多經驗,所 以不要怕經歷很多事,也不要怕失敗的經驗,這些都不 會白白走過,就是凡走過必留痕跡,一切的失敗也都是 好的安排,是為了累積經驗。 像我的師父,他是一個宗教家,當人家有很多苦, 例如病苦、婆媳苦,或是夫妻苦,師父沒有做過媽媽、

191


太太,更沒有做過婆婆或媳婦,可是信徒只要去跟他談 苦,他通通知道,他所給的建議,也都非常有效。很多 信徒常常會問說:「師父,你都沒有經歷過,為什麼你 都知道?」他回說:「因為我處理過的案例很多,所以 累積了很多經驗。」他常說:「我和你們一樣,只是我 的經驗可能比你們多。」

參、單純 第三個儘量讓自己單純一點。單純的心較易保持在 一個安定的狀態。佛法有三個字叫「戒、定、慧」。守 戒之後心就比較容易定,因此覺知的智慧就比較容易生 出來。現在的孩子為什麼不能定呢?因為想東想西、 想這想那,不是我的錢也想辦法去要,不認份也不會守 份。如果父母在認份守份的價值觀有影響孩子,孩子的 心就會處在比較認份、守本份的狀態,不是我的就不能 拿;分數不是我的就不能作弊。人一定要守很多「不可 以做」的分寸,不可以就是不可以,這就是「守戒」。

192


孩子知道守戒、守法,他的心就比較無非份之想,會比 較定;當一個人的心常常在一個比較定的狀態時,智慧 就會開啟,他就不會亂來,他就會判斷,雖然同儕都吆 喝要做,但是他的心很定,他有智慧判斷,就不會受誘 惑,犯的錯就比較少。 教孩子認識因果,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現代的教育 缺了這一塊,所以我鼓勵大家去讀《現代因果實錄》這 本書,因為現代不只青少年,大人也一樣,什麼事都敢 做,不知道做了以後要受苦,等到受苦了才苦不堪言, 後悔莫及。如果我們能提早知道,哪些不能做就是不能 做,不是只有法律的問題而已,法律只會約束你外在的 行動,更重要的是要從根本去收這個心,從價值觀、從 內心去守住分寸,知道不可以就是不可以,只有這樣才 是最根本的,這是講到「戒、定、慧」,一個簡單的說 明。 現 在 要 回 來 講 單 純。 在 宗 教 有 四 個 字:「 自 淨 其 意」。「意」就是心念,常常讓自己的心念保持在一個 清淨的狀態,叫「自淨其意」。舉一個例子來講:今年

193


七月,喆君在文化中心至德堂舉辦一場演唱會,曲目內 容除了她的專業,像歌劇、西方的音樂劇、世界民謠之 外,還演唱很多首台灣歌曲。去年七月舉辦的那場,還 摻有一些國語歌,像不了情、月亮代表我的心等等。這 樣的呈現之後,立刻就有不同的反應,現場有一張回饋 單寫說:「音樂不要政治化,你的意識型態太重。」聽 眾如果想法單純,就不會複雜化,而說出「政治化」這 三個字。還有一種回饋意見比較溫和,說喆君這個年輕 人愛鄉土,發自內心唱出愛鄉土的歌,這個是給她肯 定,不是批評的。不過,不論批評或讚許,都不是清 淨,也就是還有分別。我解讀是好或不好,都不是淨的 意思。這個「淨」沒有善惡,純粹客觀的來看一件事。 其實喆君內心真正要呈現的,純粹是因為她剛從美 國回來,很想念台灣,很希望用她的歌聲,給那天來捧 場的、來結緣的、甚至是為了護持寂光寺而來的所有朋 友、親人,一個很美好的夜晚,聽她唱大家熟悉的歌, 就這樣而已。所以這個叫不善不惡,是 一個中性的東 西,但是常常我們看東西,會加入解讀,分別善惡,於

194


是起心動念,有意識型態,就複雜了。 難道善的不好嗎?善的當然好,其實要做到純淨, 不善不惡是有先後次序的,首先要先去掉惡念。這是首 當之務;然後慢慢地再讓自己鍛練成完全是客觀狀態, 看事情的中性就好。一個人如果能常常保持在清淨的狀 態,不善不惡不複雜,你看事情就會比較準。因為善跟 惡也是對立的,你要不對立只有中道,就是純粹客觀。 其實很多事情都是如此,譬如說情緒管理,第一步 就是要追溯到怎麼去解讀這件事,你會生氣或快樂,全 在於你解讀了什麼。很多事情的本身,其實是中性的, 它沒有善,也沒有惡。不過你如果解讀到惡的,你的 壞情緒就來了,所以我們要講情緒管理就要回復到那 個「本來」,你是怎麼解讀那件事情,如果你常常不快 樂、常常生氣,可能就是黑暗的解讀太多。我們首先要 鍛練怎麼樣解讀到正向的,把負面的、惡的慢慢減少, 一旦都能轉向善的,做正向解讀,我們所有的人際關係 就會比較圓滿了。

195


我再舉個例來講,看到一個人吐痰,你只要清楚明 白,這個人現在在吐痰,這樣就好。這樣就是簡單,你 不要再想下去,說這個人太糟糕、很不衛生、沒有受過 教育,是中下階層的人。接下來可能就會不斷做出許多 負面的判斷,這樣就複雜了!「複雜」之後,對他就會 有負面的評價,以後他即使做出再對的事,你也會不屑 一顧。這樣會「失人」,失去一個其實也是不錯的人! 相反的,假如你看到一個人,對他的師長都是恭恭 敬敬的,簡單來看,這僅是對師長恭敬的「一件事」而 已。你要把它「複雜化」可以嗎? 可以啊!只要立刻對 他產生很多判斷:「這個人溫文儒雅、很受教、對師長 很有禮貌、所以對人也一定會很好!」諸如此類地給他 貼一個「好人」標籤。 給人貼上好人標籤,也是把它「複雜化」。之後, 有一天,當這個人做了跟你認為的「好人」不一樣的行 為時,你會怎麼想?是不是會無法接受?幾年前,某位 名作家發生情變的時候,有多少人把他的錄音帶全部 燒掉,也有把他的書丟到垃圾桶。反應為什麼會這麼激

196


烈?這就是覺和不覺的差別。其實可以不用這樣,對 吧!先想一下,當你生氣在丟、在燒的時候,是誰的心 在痛苦?自己內心在氣、在痛,當事人並不知情,更不 知你在丟他的作品。事後他可能只知道他犯錯了,以及 必須去承受接下來的後果而已。 那一陣子,有人曾問我會不會也這樣丟?我說:不 會。對方聽了還生氣,說我是非不分。我可是分得很清 楚喔!他講好的演講給大家聽、寫好的文章給大家看, 是一件事;他發生情變,是另一件事,我不會混為一 談,然後貼一個標籤下去,連他那些好作品通通丟棄。 你想,那些錄音帶及書本,是你用錢買來的,而且都不 便宜。將明明是很好很貴買來的東西,結果一氣之下就 全毀了。所以,清楚明白有那件事就好,不做評斷,這 叫簡單。

肆、凡事反省自己 第四點,「凡事反省自己」也會開發你的覺性。無

197


論發生任何事情,先反省自己,就會看到真相。然後你 處理下來就比較圓滿。這一點「尋聲」的會長(2008 年) 麗雅的志工心路歷程令我非常感動,現在我們就請麗雅 自己來講,她從看不清楚到想明白,然後到處理圓滿, 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 (以下是麗雅的分享) 「大家不要看我今天是會

長,我曾經也有一段被困住的歲月,老師說覺性是能 從表面看到裡面的智慧,可是那時候我連表面都看不 清楚。當時我還沒有擔任幹部,剛開始只是覺得自 己滿需要「尋聲」這個團體,而且裡面所有一切人事 物,我都很喜歡。後來在團體久了便有機會做幹部。 恰好那時候我婆婆中風,需要人照顧;另外孩子還 小,也很需要陪伴,因此在接了團體更重要的職務之 後,因忙不過來,許多問題便全攪在一起,不知道該 怎麼辦?因為不知如何處理,也不會找人商量,所以 就困住了,自己覺得很煩惱,於是就離開了幹部群。 照理講離開後應該會比較輕鬆,但是並沒有。有時候 一個人靜下來時,就會想這樣做到底對不對?總覺得 怪怪的,卻不曉得怪在哪裡?

198


我有一個朋友很好命,要什麼有什麼,但是她有 一件很難過的事情—先生外遇。就算她求先生、透 過法律途徑,都沒得談,就是要她接受事實,否則就 必須離開。最後我朋友只好選擇接受,可是內心很怨 恨、很難過,到最後身體都出狀況。當時我很想幫助 她,就邀她去參加法會。當天我比約好要去帶她的時 間,還提早了一個小時出發,哪知道在路途當中,因 塞車種種原因,平常我到她家只要十五分,那天卻走 了四十分還沒到。我想這下子可能非遲到不可了,於 是內心開始焦躁、緊張、後悔。 在這個過程中,我突然想我到底怎麼了?我明明 是想要幫助朋友,希望她更好,可是為什麼又有那麼 多負面情緒及不願意去承擔遲到的後果?我從來沒有 這樣反觀自己的經驗,經這麼一反觀,才恍然大悟! 原來我只會怪紅綠燈多、車多、怪自己雞婆。當我開 始看自己的時候,整個事情便覺得不同了。我看到自 己的煩躁不安、沒耐性、自以為是的想要協助朋友, 可是實際上,又沒有那麼慈悲。接下來,聯想到我在 團體待不住的原因,是因為嫌團體規則多又麻煩,以

199


及我為什麼要負責那麼多事情等等。現在才察覺根本 不是團體、朋友、孩子或婆婆等等問題。原來是我自 己有不足啊! 如果沒有往內心看,會覺得自己親和力、彈性度 都不錯喔!其實不見得。在這裡我想請大家一起努 力,把觀照自己當成一個習慣,每當情境來時,或跟 先生、孩子互動時,不管高興或痛苦,先練習看看 自己:「我們是不是真的已經很民主還是仍然把持很 多的權威?」往內看自己,就好像打開電腦先掃毒。 久而久之,如果把這樣的習慣養成,就會像每天呼吸 空氣一樣地自然,也會把老師教我們的覺性教育放在 心上,而且真的在生活中落實。很奇怪喔!這樣做之 後,負面的情緒竟變得越來越少。如果看到個人的不 足也沒有關係,不要內疚,先接納,也唯有接納自己 的不足,才有辦法及機會去調整、改變、轉化、超 越、成長。 當時把念頭一轉,我想如果團體再給我機會,我 願意把握。很不可思議喔!我們的前會長美佐就來找 我,於是我又重新加入幹部群。一路走來大概有三、

200


四年了,我覺得不只有衝勁,而且做得更快樂,也期 待大家不管在家庭、在團體,都可以更快樂、更自 在!」 以上是麗雅的分享,謝謝麗雅,在短短的時間內, 她就可以把一個道理想那麼清楚,而且是親身的體會, 很不簡單。麗雅有沒有「聞」啊?有!從哪裡看到麗雅 有「聞」?麗雅有沒有看到自己的「境」?有。聞,其 實不只聽,看也算,就是從一個發生的情境去看到自己 的內在,再去思考。麗雅就藉那個境:紅燈多,車多, 煩惱心一生起來,開始去看自己到底怎麼了。然後從這 裡再去聯想,原來她看到的真相是自己怕麻煩,而後悔 幫助朋友及擔任團體幹部。她看到自己的問題,看到真 相。思維之後,立刻修改過來,於是她把這個怕麻煩、 怪東怪西的習性,立刻就修掉了。然後起一個善念— 如果團體再給一次機會做幹部,她願意更上一層樓。果 然願大力就大,這時候力就來了,美佐就找她做儲備會 長啦!所以你看團體差一點就失去一個好麗雅,「尋聲」 讓麗雅這樣帶兩年是多麼有福報!

201


為什麼說「尋聲」有福報?因為麗雅開始「聞、思、 修」,凡事只看自己,不怪別人。希望這個例子能給大 家一點啟示,你可以去對照,聞後開始思,今天聽麗雅 講就是「聞」,然後開始「思」考自己又是怎麼樣,跟過 去的麗雅一樣嗎?未來可以跟現在的麗雅一樣嗎?思考 完就可以「修」了,修正後就煥然一新,變成一個有覺 性的人。 另外我還想到一個好朋友的例子,她在去年發現口 腔老是覺得麻麻的,用舌頭去刮口內黏膜都覺得硬硬 的,不像以前軟軟的,照鏡子還看到有白白的東西,味 覺也愈來愈沒有了。你看這是什麼前兆?口腔癌。她嚇 死了,趕快去看醫生。醫生就給她一些改掉壞飲食習慣 的建議,她也真的改了;可是經過三、四個月狀況並沒 有改善,她想,自己也沒多少歲,不甘心就這樣走了! 這時才開始想到佛經上講的,嘴巴會有問題,跟「口 業」有關。什麼叫口業?就是用嘴巴做的事,也就是講 話。她回憶自己平常是怎麼講話?跟朋友互動是怎樣? 最後她想出一番道理了。

202


她說平常講的都是一些五四三的話,就是沒有意 義、八卦或風涼等等的話。很少對人說讚美的話,盡說 一些閒話,可是自己卻渾然不覺,只覺得這樣講可以逗 大家快樂,也可以消遣人家。她說學佛這麼久,也知道 要講好的話,但是就是習慣講那樣;現在她開始覺悟, 從今以後不要再這樣了。我觀察她很久,真的不再講 五四三的話了!不只變得很安靜,也很用心地去聽人家 講話,整個修為變得很好,沒多久她的嘴巴就好了。不 管你們相不相信大覺者說的因果概念,一個人若能凡事 看自己,改掉壞習性,這樣值不值得?非常值得。 凡事看自己,你可以看到真相,如果從大自然的定 律—因果的觀點,這真的是真相,因果是講主因加助 緣,主因是嘴巴講不好的話,而所有喝熱湯等壞的飲食 習慣是助緣,所以即使她改掉那麼多助緣,那個果並沒 有很大的改善,唯有再把口業這個主因改掉,果才能改 變。這種例子我學佛一路上真的碰到非常多,你也可以 拿自己過去發生的事情印證看看。例如跟人發生衝突, 絕對不會只有對方的問題,請你先看看自己,一定也有

203


一些問題。這樣思維之後,接下來主動先道歉,那個果 就改變了,這樣不只能避開很多禍患,你跟他人的關係 也就立刻改變了。

204


第六章

病苦開啟覺性

壹、對病苦的體會 請問大家,如果你們生病,最擔心的事是什麼?你 們猜我最擔心什麼?我真的很擔心今天不能講課!起初 剛發病的時候,心想:「生病也要有幾天的療程,才能 夠恢復,不知道能不能來得及演講?」很慶幸,我今天 可以站在這裡了,你們想有誰幫忙我?「先生」。還有 呢?「醫生」。對啦!楊醫師是這次幫助很大的人。還 有,這一段時間很多夥伴都知道我在生病,對這次在背 後默默關心我,或有打電話來慰問的夥伴,今天我在此 就一併說聲謝謝了!我知道大家祝福的力量也很大! 我想,能夠恢復得這麼快,最重要的還有一個原 因,就是有許多無形的善力量幫我的忙。比如說,我的 病情變來變去,最先感覺只是一點小感冒,然後引發咳 嗽。因為長年來我的肺部一直不是很健康,只要一感冒

205


幾乎就會咳嗽,尤其每年都會很嚴重的咳一次。 因為我學佛,知道有一種病,病情奇奇怪怪的, 再高明的醫生也治不好,那個就是「業障病」。幾天下 來,我都一直希望藉著楊醫師的治療,讓身體趕快好起 來。楊醫師是那麼地盡心,可是我還是在發燒。心裡很 急就開始想:「這次好像跟平常生病不太一樣。」我家 有一個佛堂,供奉觀世音菩薩與地藏王菩薩,平常碰到 過不了的關時,我就會跪下來跟佛菩薩說:「我一定有 很大的錯誤,自己卻不知道!現在反射回來,才讓我的 病體一直都好不了,請菩薩讓我知道原因,我才有機會 求懺悔並改過。」 剛好這個禮拜天,我師父的寂光寺要辦一個水懺法 會,我很想回去參加、求懺悔!可是以我現在的身體狀 況,可能沒辦法成行,我請菩薩給我機會,讓我可以回 去拜懺。 女兒說:「媽媽,妳躺在床上,不如起來拜佛,妳 道心退了哦!」但是,因為我不只發燒,還一直咳嗽,

206


如果這樣再拜下去,不是會更咳嗎?我看還是躺下來念 佛就好了。可是人在生病時,根本不知道要去念佛了, 雖然有想要念,但因身體的病痛,「心」就是沒有辦法 專注念佛。所以,我們平常就要養成習慣,不要在有病 痛時,才想到要來念佛。因那是不可能念得好的!這是 我這次很深很深的體會。 現在回到我剛剛的病情。經女兒這樣一講,我想想 的確是如此。於是我起來穿上拜佛的衣服就開始拜。拜 完佛不久開始退燒,一直到隔天都沒有再咳嗽。 禮拜六就能去拜《水懺》了,因為燒退了也不再 咳,體力逐漸就恢復了,雖然身體仍很虛弱,走路有些 浮浮的,但還是能去拜了!拜完回高雄胸口就通通不痛 了。所以,我覺得佛菩薩很幫忙我。 我曾講過「發好願」。如果你「發好願」,就都不用 擔心,自然有一股力量,一定會幫助你過關,這是我幾 次生大病以來的體會,包括這一次。其實,有時候生病 也是一個契機,藉著這樣的契機,能讓你了解,甚至能

207


更深入的去體會、去印證經典上的經文,或是一些有智 慧的人的話語。所以生病也不是壞事,雖然中間有一些 痛苦。現在就把我幾點的體會,在這裡跟大家分享,希 望你們聽到的是很好的東西而很開心,能夠受益。 一、說利眾語 第一個體會就是:「我們這張嘴巴真的要好好把握 時間,說一些有利大眾的話。」像我這次一咳起來,整 天都沒辦法說上一句話,因為聲音都啞掉了!要說也沒 力,連家人跟我說話,我也都只是用點頭或搖頭回應。 所以,我們現在沒有任何病痛,舒服地聚在這裡,可以 用「嘴巴」來當結善緣的好工具。 其實我們擁有一個好的身體和好的嘴巴,並不是那 麼容易的事,如果你到大醫院的腫瘤科、口腔科走一回 看看,就知道有些病患只是要把嘴巴好好的張開都不簡 單。所以我們要珍惜嘴巴說好話,不要常常拿來浪費, 說一些五四三的黃色笑話,或拿來批評人、罵人和人吵 架!

208


什 麼 叫 做「 好 話 」? 對 人 家 有 益 的 話 叫 好 話。 所 以,讚美、鼓勵、打氣、溫暖人心的話都是好話;甚至 人家不會的,你教他一些方法;看人在帶孩子不得方 法,你跟他講一些經驗;和他分享一些你學到的好東西 等等,都是善用嘴巴說好話。但是,若看到別人的命運 不好,去安慰她時,跟她說:「你就是苦命,你看我嫁 得多好!」這樣就不是好話,這是在傷口上灑鹽,千萬 不能在失意人前說得意話! 什麼叫做「不好的話」?不是只有罵人的話才不是 好話,有時候說出來的話,沒有一句是罵人的,可是人 家聽完後會很煩惱,這就不是「好話」。例如,欲言又 止地對著一個人說:「這件事我不要講,講給你聽後, 你會難過。」你若因此而引起對方開始煩惱不安,這段 話就不是好話了。再例如,若聽到有人傷心地說孩子考 得不好時,你還在人家面前自誇說:「我孩子都考前幾 名。」這些都是不可以講的,因孩子再怎麼厲害、丈夫 再怎麼體貼,還是公婆再怎麼好,都不可拿來誇耀給不 是這種境遇的人聽。只要在我們的心裡感恩就好,說給

209


人聽會引起眾生的惱怒。如果是對著別人誇自己的公婆 好疼我,這沒問題,但是不能在人家得不到婆婆的疼愛 時,還把它拿出來講,這樣也不是好話。 同樣一句話,如果在不當的場合或不適的時機說 出,有可能「好話」也會變成「不好的話」。所以「如何 說」,是要看場合和時機,這時就要透過不斷地聽智者 的言語,找到「覺」後,很多事情你就可以想清楚、看 明白,然後做出來就圓滿。如果沒有「覺」,很多事情 就會想不清楚,做出來或講出來就會不圓滿!我們常常 會說:「哎呀!我又沒想到會這樣!」你沒想到會這樣, 就是你想事情不夠清楚明白。所以「覺」,其實就是很 多事情,可以瞭解得很正確、認識得很正確、思考得很 正確,說出來的話就自然會很正確啊! 很多時候,話講不好,做事情留下後遺症,這都 是我們沒有將事情的「源頭」想清楚。所以「覺」其實 就是講那個「源頭」。很多夥伴處理事情時會來問我: 「這件事情要怎麼做?」我會先問他:「你是怎麼想這件 事?」先聽他的想法,若有瑕疵、不圓滿,我會提醒他

210


一下,讓他重新再想、再思考;如果想清楚了,他自己 就找到了方法。 如何想就是「覺」,想得很圓滿,就是「覺」的智 慧、「正知正見」的智慧。所以覺性越高,想事情就越 能夠清楚明白,判斷力也就越強。好比說對不同的人或 在不同的場合,要說出同樣一句話時,還是要用非常 細膩的心去判斷是否適當,而不是說:「這句話我曾經 跟某人說過,又沒怎樣,今天對他為什麼就不行?」是 的,就是不行。雖然是同樣一句話,對這個人行,可是 對那個人就是不行;昨天行,今天或許就不行。大覺者 說「法無定法」,沒有標準答案,你要有智慧去判斷。

二、恭敬感恩 我的第二點體會:一個好的活動或是一場好的演 講,真的是不容易成就的,就像我剛剛說過的,因有很 多人的幫助,我今天才可以站在這裡!在演講前還跟 一個夥伴說:「我今天身體很虛,可能要用坐的。」但 是,很神奇!我從開始一直站到現在,已經一個小時過

211


去了,感覺都很好!我想這個要感恩很多看不見的善力 量把我挺住;還有,就是我看到大家這麼高興,反射到 我也很高興,忘了我人還很虛弱。所以你看!今天所有 參與其中的人,都要有莫大的福報才有可能。因此,各 位如果有機會參加類似像今天這樣的場合,或者是好的 課、好的活動,我們都要抱著非常恭敬的心來參與,包 括主講者也一樣。 尤其,這次生病讓我更深刻的體會是,要成就今天 的演講,不是那麼簡單!包括所有今天的前置作業:電 話的聯絡通知、場地的佈置整理、報到的資料準備…… 這些因緣條件都要具足。所以我們都要非常非常的恭 敬,不是恭敬盧桂櫻,而是恭敬為成就這場演講的所有 人員,並且要感恩!所以我不會隨便講,當然我相信你 們的心也不會隨便聽。

三、生命的本質是苦 之前我讀了一本達賴喇嘛寫的書,書裡有講到「快 樂」這件事情,他開宗明義講一個觀念,給「快樂之道」

212


做一個非常好的註解。 他說「生命的本質」就是追求快樂!這是一個智者 所說的話。「生命的本質」為什麼是追求快樂呢?是因 為生命的本質是「苦」。我相信會來到「尋聲」聽演講, 或是來上「尋聲」的課程,有很多的父母都是因為被孩 子煩到很痛苦,然後聽到「尋聲」所開親職課程,可以 教我們怎樣輕鬆一點做父母,不用那麼苦。因為有這樣 的緣,最後成為快樂的「尋聲」志工。所以它的本質就 是「苦」。有了「苦」之後,才體會出苦的感受 ( 苦受 ), 才會想方法「離苦得樂」。 像這次生病,我就去體會生病是怎麼回事?正在病 中的我,就只有苦受。當逐漸好轉之後,我才能慢慢倒 帶去想這段時間是怎麼過來的。所以,受苦也可以做功 課、生病也可以做功課,不要讓一場病,病過就過去 了;要去體會一下,可以從中學到什麼?平常我從師長 那邊聽到,或從經典讀到的許多覺的概念和方法,當情 境來時,如果不好好做功課,那要拿什麼去印證大覺者 或有德行的人說了什麼好的話呢?

213


那麼大覺者到底說了哪些苦呢?以下我選其中兩種 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生老病死苦 我剛說過我去拜《水懺》,因為我參加水懺法會已 經很多次了,所以《水懺》的經文也讀了很多遍,每次 都跟著大眾誦《水懺》的經文,唯有這次對經文裡面 的「抽腸拔肺」四個字,突然產生觸電般的感受。因為 我正有過苦的感受,然後我就去觀「苦」的感受是怎樣 的?經文其中有一段,就是在描寫到地獄受「抽腸拔 肺」的苦。 「抽腸拔肺」,就是在地獄中受苦的眾生,要承受 腸子被抽掉,肺被拔除的苦。很多人看到這段經文就 說:「哪有,那都是騙人的,地獄在哪裡啊?拿出來讓 我看看!」各位,如果你像我這樣,因為生病,然後慢 慢去體會,你就可以了解很多經文的意境。你去看看在 醫院接受大手術的病患,是不是像被「抽腸拔肺」般地 受苦?又如腦部開刀,有的要先將腦部移出才能治療,

214


那叫拔腦!我們是因為只是有看到這種狀況,而沒親身 感受到苦,並不是經文騙人。 我這次的生病,比起「抽腸拔肺」的苦,我知道那 是不足萬分之一啦!你看,有人喜歡吃的下水湯,那就 是給雞鴨抽腸拔肺的結果。你們或許會請我不要講那 些,都快嚇死了!如果你們會嚇死了,那就不要再吃 啦!但是很多人很奇怪,因為習慣改不掉,就盡量選擇 不聽不看,就是不要知道真相,先吃再說,所以就種了 很多愛吃的因。等到有一天這些東西吃多了,果報就來 了!膽固醇飆高,高血壓、慢性病接踵而至的時候, 哇!苦不堪言。所以,我現在提早告訴你們,以後在你 要吃的時候,會稍微控制一下,少吃一些,要不然到時 會受各種急慢性病的苦,到醫院治療,很可能就要「抽 腸拔肺」了嘛!

(二)愛別離苦 在經典裡還提到一件事情,就是說有情眾生,因為 親人之愛、愛情之愛等種種愛,也受了非常多的苦!經

215


文說,我們累劫累世以來,因為親人眷屬的離別而傷心 所哭出來的眼淚多如大海的水。就是捨不得我們愛的人 離別了,叫做「愛別離苦」。 我自出生身體就很差,母親也生病,因為她要去另 外一個地方養病,所以我就長期由兩位外婆照顧。晚 上也跟外婆睡。其中一位外婆在我讀初一 ( 國一 ) 的時 候,因胃出血開刀就走了,她就這樣往生了!那時候的 我,每天在學校下課就哭;中午吃便當時,也哭;午休 時,還是哭,哭到第一堂上課鐘響。直到放學,騎腳踏 車回到家,書包一丟就跑到外婆的靈堂跪下來,一直哭 一直哭,就這樣持續哭一個月。 你看,一個初一、十二歲的孩子,情執就這麼重! 這是第一個讓我哭到非常傷心的親人眷屬!第二次哭, 是我的母親往生。兩次我最重要的親人往生,我都在省 鳳(省立鳳山中學),不同的是,媽媽往生時,我是大 學剛畢業,在省鳳高中教書。服喪期間整整一個月,每 到黃昏,太陽下山後,我就跑到樓上沒有人的地方,跪 在地上拼命哭!記得爸爸臨終那一段時間,我雖然已經

216


是五十五歲的中年人了,還是哭!所以那個哭出來的淚 水,多如大海的水啊! 記得喆君還在美國讀書時,每次她從台灣渡完假要 回去,也是要哭一兩個禮拜。母女就是母女,連這點都 如此像。有一次她從美國寫電子信給我說:「媽媽,我 們這一輩子好好修行,將來去做菩提眷屬,就不會再來 輪迴,因為輪迴總要受『愛別離苦』。」 所以,當你的親人還在,希望大家好好的去圓親人 的好緣。孩子既然來讓你生,好好的疼他,因為不容易 啊!「愛別離」總是讓相愛的人這麼容易就分手了。

貳、健康飲食的各種觀點 一、營養 我們剛剛提到楊醫師,楊醫師是擁有中醫跟西醫兩 種執照的醫生。他從今年 (2008 年 ) 開始,把所有動物 性藥材通通下架。楊醫師在他的候診間佈告欄上,所貼 217


的健康資訊中,寫了兩件事,第一件:「我為什麼要引 進植物性的保健食品?」第二件:「為什麼楊醫師要吃 素?」 其實我也覺得「素食」已變成世界的潮流,因為現 在有非常多的醫療營養資訊告訴我們,動物性的食品盡 量少吃,最好多吃植物性的食品。最近有許多本書都是 醫生寫的,其中不乏日本、美國的醫學博士。有一本說 得很澈底—《救命飲食》,作者是一位在美國非常權 威的醫學博士,他主張飲食要完全拋棄動物性食品。 在楊醫師寫的第一件事「為什麼我要引進植物性的 保健食品?」的後面接著寫「因為我吃素 ( 西元 2007 年底開始 )」。第二件事「為什麼楊醫師要吃素?」他提 出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他說:「動物性食品出了大 問題。」之後他引用《救命飲食》這本書的觀點,以身為 一個專業醫師,非常的信服並推崇這樣的觀點。第二 個原因,他說:「我學佛。」之前我有講過佛的意思是 「覺」,或是「覺者」的意思。所以學佛就是學「覺」的 方法,以及學一個「覺者」所過的生活方式。楊醫師說

218


的意思就是:「我開始學『覺性』的道理。」「覺」就是: 「能夠把事情的來龍去脈想清楚、想通。」「我學佛」這 句話,在這裡可以引申為,對於正確的健康飲食這件事 情,楊醫師他現在也清楚明白了。 現在很多西醫瞧不起中醫,很多中醫也很抗拒西 醫。可是楊醫師是橫跨兩界的醫生,他有一定的客觀度 跟公正度的。看到楊醫師有這樣「覺」的智慧,所以「尋 聲」將要邀請楊醫師用一個很專業醫師的身份,來告訴 我們要怎麼吃才健康?相信以楊醫師的專業,比我在這 邊講更具有可信度,這也是對於健康飲食的正知正見。 尤其是《救命飲食》的觀點非常的新,而且在美國逐漸 蔓延,因為我們台灣人長期飲食習慣都跟著美國走,現 在美國人的飲食習慣與健康都出了很大的問題,十個當 中有九個過胖!然後年紀輕輕,就得心臟病。如果我們 還跟隨他們的飲食,會養出不健康的下一代,所以邀請 大家下次來聽楊醫師的演講,及早把錯誤飲食習慣改正 過來。

219


二、環保 為什麼我們盡量不要吃動物性食品?除了健康,還 有環保的觀點。為了全球減碳,為了全地球的大愛,為 了我們的下輩子、下一代的人,有更多的資源可以享 用,請大家也慢慢的能接受「吃素」的概念並行動。

三、因果 除了醫療、環保的觀點,我再來談一下宗教的觀 點。 人類要養活自己,除了動物性食品之外,還有很多 替代食品,可以好好地讓我們生存下去。在佛教的經典 有講,如果是殺害很多生命的人,不是多病就是短命。 所以我想可能是在我前世或是還沒吃素之前,殺了很多 生啦!以致現在總是小病不斷。 最近我在讀淨空法師的一本書,裡面有提到一句 話:「做一個有覺性的人,首先的要務就是『不要跟別 的生命結冤仇』。」不久前,有一個非常好的朋友,他

220


知道我已經到了更年期的年紀,身體必須要保養,就跟 我說:「桂櫻姐,我送你一盒大豆異黃酮,它是屬於植 物性荷爾蒙,不是動物性的,你可以吃。」我就謝謝他 啦!東西拿到手,我習慣性地一定要看看它裡面的成 份,發現其中有一項是「胎盤素」。「胎盤素」就是胚胎 裡含有的東西。我跟朋友說:「這裡面有胎盤素。」他 說:「沒關係啦!那只有含一點點而已啦!」我說:「我 吃不吃的區別,不是一點點或很多,而是看它是否有含 動物的生命。」他說:「你怎麼那麼執著,你要吃啦! 這樣才不會辜負牠犧牲給我們吃的好意。」他說這樣才 不會辜負牠成就我們健康的好意,你們聽起來有沒有道 理?或許很多人覺得有道理啊! 可是我說的「覺」,不能只看表象,是要透視到裡 層去想,才會想得清楚。任何一個生命,牠們是心甘情 願給我們吃的是嗎?不是!絕對不是!你若不相信, 可以去屠宰場或是去雞鴨養殖場看看就知道,每一個生 命都是「保命畏死」!這也是經典說的,每一個有情眾 生,不管動物還是人類,牠要保有牠的生命而且都怕

221


死,所以牠被殺來吃絕不是心甘情願。牠若真的讓我們 吃,也是在被迫不得已的情況下,那牠心裡會平衡嗎? 沒有怨嗎?有人說沒關係,就吃一次而己,又沒有常 吃。其實,那不是吃多或少和只吃一次或多少次的問 題,為什麼?因為有「因果」關係,也就是凡走過必留 痕跡。 要講「因果」觀念之前,我先說一個小故事。我的 師長有時會跟他的出家弟子一起共餐,之後他就會做 一段短短的開示。這段故事是其中一個弟子轉述給我 聽的,他說:「有一次我們在吃飯的時候,很奇怪,有 七、八隻蒼蠅在師父坐的位置附近飛來飛去,其他的弟 子附近沒半隻。擔任執事工作的徒弟,想辦法將蒼蠅趕 走,可是趕走了,又飛來!師父示意沒關係不用趕了。 其實師父也很納悶,為什麼這群蒼蠅一直在他旁邊飛來 飛去?後來他歪著頭,從平行面仔細去看那張桌子,原 來在他前面有一塊油汙沒擦乾淨。因油汙有一定的味 道,所以蒼蠅就在那邊飛來飛去。師父就藉著這個機會 說:『不論你做什麼事情,你只要做了就會留下痕跡。』」

222


意思是說,只要種一個「因」,一定會有一個「果」,而 且那個「果」,在因緣成熟時很自然就會讓你知道。 我們可以用這件事,來對照這個道理,就是有人擦 這張桌子,而那一塊卻沒擦乾淨,就是種了沒擦乾淨的 「因」;結果就是會產生一定的味道。那些蒼蠅聞到了, 也就是因緣成熟了,就飛來讓你知道「果」在這裡。所 謂的「有因必有果」,是說不管你是種了善因,或是種 了惡因,還是不善不惡因,凡是走過必留下痕跡。所以 吃人家的生命,就算只吃過一次,或是只吃一點點,都 必留痕跡。也就是說牠的內心一定是不平衡的!那不平 衡的力道匯集到一個程度,也就是說時機到了,果就會 呈現。輕則體弱多病,重則家裡就有災難! 所以你看,外面有很多車禍,只是一點小小的車禍 而已,命就沒有了;有人大大的車禍,命還能撿回來! 這中間只有機遇、運氣的問題嗎?不是的。有因必有 果,如果你平常很愛護別人的生命,很尊重別人的生存 權,當你有難的時候,很多善的生命力,會回歸到你的 身上,會把你撐住。雖然這些善的生命力,拿不出來也

223


看不到,今天聽我說這些,可能有的夥伴在心裡已開始 不平衡說:「老師你說這些要讓人嚇死!」可是我現在 跟你們講的,是一個宇宙的實相,你們把事情的來龍去 脈想清楚,不要去種將來會讓你受苦的「因」。這是我 的用意跟善意,而不是用來嚇你的。 因為每一個人福報因緣都不一樣,所以有的人可能 到老了,那個「果」才呈現;有的人可能立刻就呈現; 有的人這輩子可能做了很多善事,修了很多福報,那個 不好的果報可能到下輩子才會呈現!這些在經典裡面都 有說過,但是我們看不到。 有一位蕭老師他問我說:「盧老師,你相不相信輪 迴?」我說:「我相信。」他又問:「你為什麼相信呢?」 我反問他說:「那為什麼你不相信呢?你是怎麼想的?」 他就跟我說一件事:「我認識一位單親媽媽,家裡很 窮,靠賣豆漿維生,我都去買她的豆漿。可是這位單親 媽媽最近因乳癌住院,所以我就去看她。」你看,這位 蕭老師多麼慈悲,他只是跟她買豆漿的朋友,因為她單 親,孤立無援,就去看她。他又繼續說:「盧老師,你

224


知道嗎?我到那兒將房門打開時,差點吐出來。」我說: 「為什麼?」他說:「因她已是癌症末期,所以整個房間 裡面都是腐肉的臭味。」 這並不是蕭老師要講的重點,他主要是要問我: 「以佛法『輪迴』的觀點,要怎麼來看這件事情?」其實 他有答案,也知道那答案就是:「她一定是過去生,或 是不知不覺當中做了不對的事情,然後那些不對的事 情累積的力量,反撲到最後,自己就要承受這樣的後 果!」接下來他用很不捨的口吻繼續說:「她已經夠苦 了,根本不曉得過去生做了什麼?現在我們這樣來講 她,不是很不公平嗎?」這是一個老師對輪迴概念的迷 惑。 所以你看,蕭老師的理解是不是只看到表面呢?他 認為:「她做人也不錯,單親,還要辛苦地賣豆漿養孩 子。再說,她也不知道她在未出世前做了什麼?現在, 我們又怎能忍心說她過去生怎樣怎樣,這一世才會來受 這種苦!」而且那位單親媽媽還曾經跟蕭老師說:「我 怎麼那麼苦命?這世也沒殺人放火,也沒做過什麼不好

225


的事情,今天怎麼會這麼受苦!」 我們若只看表面是非常不公平的,已經夠辛苦了還 得病!為什麼不是有錢人去得?可是大家想想看,站在 有錢人的立場,不是對有錢人也不公平嗎?那麼到底誰 該得才公平呢?我們在講覺性教育,「覺」是要從表象 透視到裡層去想:「為什麼會這樣?」當百思不得其解 時,我就會開始把讀過的經典拿出來,好好印證一下。 這時候,覺者的話—「三世因果」就可以幫我們解惑 啦! 剛剛說到楊醫師佈告欄的文章,其實我還沒有唸完 耶!裡頭提到吃素的第二點原因:「為什我吃素?因為 我學佛。」楊醫師並寫了幾句話在下面做補充說明,他 說:「如果你也認同前世今生(三世因果),那請不要 再吃動物性食品,而用感恩心來吃素,希望對你的過 去、現在、未來有幫助。」這是楊醫師對三世因果的體 會,第一個就是「三世因果」;第二個就是「用感恩心 來吃素」。之前我說過,你們若真的一時改不掉吃葷, 或真的不怕未來的苦果,那在慢慢改的過程中,你的心

226


也要轉成用感恩心來吃葷。而楊醫師是更進一步地說, 連吃素都要用感恩心。 為什麼連吃素都要感恩呢?曾經很多人問我說: 「難道你吃植物就不是殺生?」的確,過去與現在對植 物是否有生命的認知很不一樣!因我們感覺吃蔬菜水果 不是殺生,而且可以替代動物性食品,所以拿來吃。可 是現在科學愈來愈發達,證明植物也有感覺、也有感 情。譬如你對著一盆花,多跟它講話,多愛護它,它就 會開得很好!所以,人類吃植物和吃動物都是一樣不得 已!都是為了我們要養活自己。依此而論,吃葷的人讓 這麼多動物受驚受苦,怎麼還忍心與吃素的人來計較, 到底是誰才算殺生呢?不論葷素都是人類為了生存,而 欠了不同的對象而已啦!所以說連吃素都要感恩才對 啊! 講到「生命」這件事情,如果你們一向都沒有吃 素,這樣就吃了很多人家的生命喔!是別人弄好給你吃 的,還是自己去殺的?我有一個朋友他是慈濟人,他家 非常漂亮!有一次到他家開會,從屋子裡面通往花園有

227


個落地窗,一直打開著且連紗窗都沒裝。有人問他窗 子沒關,蚊子不會飛進來嗎?他說:「上人說,一起住 啦!」這真的是大慈大悲,我們一般人真的做不到!看 到蚊子或被蚊子叮,非把牠打死不可。其實蚊子叮人, 也是跟我們一樣,只是要求生存而已!況且牠除了人 血,沒有替代的食物。所以如果不想讓蚊子咬你,就做 好環境的防護措施,不要把牠打死。若改天有比人類更 高等的動物出現,我們為了覓食而叮咬他們,而讓他認 為我們是害蟲,那就換成人類要被打死,情何以堪啊! 所以你可以這樣去推斷,那些蟑螂、螞蟻、老鼠,沒有 一個願意被打死,也沒有一隻同意自己是害蟲呀! 古人說:「為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古人想到 上蒼也有好生之德,所以能為老鼠留一些飯菜。又為了 可憐蛾,寧可有時候不點燈,免得飛蛾撲燈而死。你等 於是劊子手嘛!所以現代我們也不要用捕蚊燈、滅蚊燈 ⋯⋯…,不然一下子不知又殺死多少眾生?不知又有多 少怨氣就在你家的角落!我們只要把家裡環 境弄乾淨, 把紗窗釘好,有破的修理好,就可減少結冤仇的機會。

228


參、墮胎 我剛剛說到「殺生」。請問你們有沒有拿過小孩? 如果沒有的話我很恭喜你!我知道很多的婦女都拿過小 孩,理由千百種,不外乎是「不得已啦」、「這時候生不 得啦」、「我還沒有準備好啦」……等等。每一個人的 人生規劃雖都不一樣,但是如果你還沒規劃好要做媽 媽,或者是不要那麼密集又生下一胎;那就請你做好防 護措施,不要很隨意的讓一個生命來到,又要把他趕 走! 接下來,要說一個我所體會的「墮胎」的真相。最 近我在處理一個個案,是一個朋友的小孩,才讀高中而 已!因懷孕不敢告知家人,就去把孩子拿掉,然後血流 不停!這個朋友就來問我,孩子已經拿掉了,不知接下 來要怎麼處理?我在這裡要告訴大家一個概念,其實這 個概念現在很多學校也都已經在宣導:「拒絕婚前性行 為、不要未婚生子、不要墮胎。」很多天主教的學校特 別強調不要墮胎。宗教講「眾生平等」,像這樣等於是 殺生。現在我們來看事件的現實面,說到「墮胎」,受

229


傷最重的人幾乎都是女性;另外不管是男朋友,或是那 個外遇的對象,還是自己的丈夫,那感受就不會那麼的 深,因為那塊肉是從女人的身上掉出來的。我曾經陪過 一個孩子去墮胎,那個孩子外表看起來非常的堅強!結 果拿完出來後,就一直哭,一直哭,哭個不停!讓我一 時快認不得那個孩子,因為從來不曾看她哭過,整個人 好像完全變了!我問她在哭什麼?她說:「我心裡很難 過!那是我的小孩。」 我自己也曾拿過三個小孩,因為當時覺得有很多的 「不得已」!可是現在,我會教人家不要說「不得已」。 而是你事先要好好地規劃好,不要說來了,才說不得 已!那個傷害真的很大。算算看,被我拿掉的那三個小 孩,距離今天至少三十年!因為當時剛結婚,夫妻兩個 傻傻的,也不知道怎樣規劃避孕,然後「入門喜」就有 小孩。剛拿掉沒多久之後又有了!醫生說這樣不行,才 開始教我怎樣來量體溫,來做避孕的防護措施。三十多 年過去了,這件事情一直放在我的心裡,覺得很捨不 得,想到時內心依然很難過!為什麼?因為我非常疼愛 喆君、喆雅兩個女兒,而對被我拿掉的那三個小孩,又 230


是何等地不公平啊! 儒家說的「慎始」。就是說要做什麼事之前,要先 好好地、謹慎地去想如何開始,會有什麼後果,然後才 決定要怎麼做、該怎麼做、要不要做。以佛教的話語, 叫做「畏因」。就是說,如果你是一個有覺性的人,會 知道有一個「因」,就會有一個「果」。如果有先把那個 「果」的痛苦想起來放好,就會先「畏」,那個「因」就 不會隨便種。這是從現實面來看,我們很容易知道,而 且我周邊很多婦女朋友拿掉小孩之後,開始得憂鬱症, 然後長期的不安,捨不得那個孩子種種……。 有一次,有一對父母帶著一個差不多二十幾歲的女 孩子,從苗栗來到師父的道場。女孩患有多重障礙,整 個脖子軟趴趴無法自行站立,要人從旁撐著,要不然就 要抱著。為什麼孩子會這樣?看盡了醫生,依然沒有好 轉,不知道要怎麼辦?他們會來到這裡,是因為有人告 訴他們說,孩子的因果不知道是什麼?看師父能不能幫 他們一下。

231


上了樓到會客室,師父看了他們一眼後跟我說: 「你去問孩子的媽,看她有沒有墮過胎?」她說:「有, 我拿了三個小孩。」 師父處理過非常多墮胎的個案,而且通常有問題而 求助的多是媽媽!不是長期頭痛,要不然就是生出有障 礙的孩子。依師父處理的經驗知道,這些現象通常是被 拿掉的小孩,心理不平衡,用這樣子的方式來呈現。師 父總是勸媽媽好好跟孩子求懺悔,並做功課誠心彌補, 而不是燒紙錢或花錢請人為嬰靈消災,這是錯誤的做 法,孩子不會受益。當然,生下來就智障或多重障礙的 孩子,也有他自己一定的因果。比如說媽媽生了四個孩 子,只有一個有障礙,其他三個的福報因緣不相應,也 就是不會感應,他們就不會有問題。或者是說,曾墮過 胎的母親,長期都在走修行路,吃素而且做很多善事, 並且做很多功課,把功德迴向給孩子,誠心的向孩子道 歉。這樣的話,通常孩子會選擇原諒媽媽。這是我在師 父那邊親眼看到的許多真人真事的狀況,而不是理論 的。或許很多人會說這是迷信,是怪力亂神。不論如何

232


墮胎的母親與胎兒真的很受苦,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所 以,如果有周邊的朋友告訴你她要墮胎,不要鼓勵她, 能勸就勸。有的說她養不起;其實沒有一個養不起的, 因為社會還有很多資源可以尋求,而且孩子有他的福報 因緣,上蒼自然會幫助他好好長大。 還有,要多多告訴我們的下一代要「慎始」。如果 真的已經墮胎了怎麼辦?在佛法有一個「懺悔法門」。 就是要常常在內心跟那個被我們趕走的孩子求懺悔: 「媽媽過去 這 樣做 錯了, 讓你受 苦了! 媽 媽 對 你很 抱 歉,可是媽媽內心會一直存著你,不會說只記得其他的 兄弟姐妹而完全把你忘記。」如果你的內心有一個角落 一直放著他,再用功並好好祝福他,希望他投生更好的 地方。這樣做就比較好。因為胎兒的生命就等於是一個 人類的生命一樣,他是有情眾生,所以他跟我們一樣也 有情緒。有很多孩子,雖然被趕走了,可是他還是非常 可愛啊!這是我在師父的道場看到和感受到的。但是, 這樣的訊息多數人沒有辦法理解,也沒有辦法聽到,因 為我們之前都沒有機會講到。

233


對 於「 婚 前 性 行 為 」, 千 萬 要 教 我 們 的 孩 子 要 慎 始,如果我們根本阻擋不了他們,那也要告訴他避孕防 護要做好,這是最現實的問題,千萬不要在根本還不想 迎接小生命來臨之前,就懷孕了!今後如果聽到有人要 墮胎,好好地把我今天講的道理,包括現實面、宗教 面,還有我看到的實務面,通通跟她分享;希望藉著分 享能夠啟發她,讓她能再深入一層的去思慮和考量,至 少再留下一個生命,不要再結一個惡緣。

234


第七章

老年的覺性

壹、據業受生 這一次是今年的最後一次講課,我要用老年的智慧 這個話題來做為開啟覺性的結尾。 說到老年要如何過才會快樂?讓我想起大覺者曾說 過的一句話,就是「據業受生」。「據業受生」是什麼意 思呢?這句話來自《地藏經》,意思是說,所有生命在 六道中輪迴,完全根據每個生命一世一世所做的一切善 惡的總合,所以不要說自己一定三十年後又是一條好 漢,不一定,而是要根據累劫累世的業去投胎,這個就 叫「據業受生」。 曾有一位佛陀的弟子問佛陀說,「我們跟老師修行 那麼久,將來死亡一定都會去極樂世界嗎?怎麼能確定 我們會去哪裡呢?老師能保證我們一定去嗎?」佛陀的

235


教育很有意思,他都不會直接講標準答案,而是讓我們 自己去思考。他打一個比方,要弟子去看每棵大樹長的 方向,有的向這邊有的向那邊,如果是往東方長的,有 一天大雷砰的一聲打下來,往東方長的那一顆大樹會往 東邊倒,反之則往西邊倒。佛陀的意思就是據業受生, 也就是長期以來的所做所為就會影響將來的投生之處, 如果善事多過不對的事,就投胎做人或升天算善道,而 地獄、畜牲、餓鬼都是惡道,所以要去哪一道不是誰可 以指派或特別給你恩賜,都是據業受生的,在佛教裡面 完全是由人自己做主的,這叫「自作自受」。

貳、老年的親子關係 這個「據業受生」的概念也可帶到親職教育,我們 希望老的時候,孩子怎麼對待我們,完全看他還是小孩 子的時候,做爸爸媽媽的怎麼對待他,這樣說很有道 理而且事實就是如此,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和胡適先生 說,要怎麼收穫就先那麼栽,意思都一樣。所以要去思 維老了希望孩子怎麼對待我,不可以不小心喔!我曾在

236


我的親職書《親子緣》(妙音出版社)裡頭的一篇「給孩 子體貼的榜樣」說到,孩子還小的時候,為了做早餐, 我都比先生早一點起床,而且會很輕聲的把主臥室的門 帶上,免得吵到他,如果還有其他的老人家,也一樣要 去把他們的房門關起來,以免吵到不必那麼早起的人。 我在寫這些的時候兩個女兒喆君、喆雅還很小,我可以 印證給大家看,現在喆君、喆雅都大人了,有時候他們 必須比我和先生早起,或是他們兩只有一個要早起,也 會把還有人在睡的房門,輕輕地關起來,這不就是據業 受生嗎?據業受生的「業」是指你不斷地在做的事,這 些事累積到最後,就是你所要承受的結果。 我並不是一個對孩子期待過高的父母,因為這樣, 當孩子有一點小小的表現我會大大的讚美,所以兩個小 孩是從小被我哄到大的,你若常告訴她很漂亮,她就會 覺得自己很漂亮;說她這樣很乖,她就會很乖,這是人 之常情啊!即使是考上中正大學比起台大還差很多,但 是我沒有這種比較高低的念頭。我覺得考上中正大學、 國立藝術大學都很好,經我這樣一直肯定,自信心自然

237


會增強,還需擔心他們畏縮退卻,什麼事都做不好嗎? 說到讚美,我又想起一個例子。喆君每一個禮拜二 要去台大合唱團教聲樂,因為連吃中飯的時間也沒有, 所以我都會在早上煮飯給她帶一個熱熱的便當,孩子也 不吝嗇,每次吃完,一定打一個簡訊給我,告訴媽媽飯 很好吃,哪一道菜怎麼好吃等等,我也會讓她哄得很開 心,我從小哄她到大,現在換她從中年哄我到老,這個 就是「據業受生」。 我相信在座的每一個爸爸媽媽一定希望老的時候能 被誇獎不要被嫌,對不對?請記住要「據業受生」!現 在不要嫌孩子喔!大家的孩子都還不像喆君這麼大, 現在聽完立刻改都還來得及,多學一點「尋聲」的教育 理念,我可以很自信地跟你們說,用這樣的方法教小孩 子,你一定幸福美滿。我不只從喆君、喆雅身上看到, 還從好多夥伴跟他們逐漸長大的孩子之間看到。我們老 來不就是希望這樣而已嗎?所以在他們小時候要多相 愛,要記得喔!就算要罵也不要太狠,要多讚美,到老 的時候他就常讚美你。

238


參、老年的特性 除了把門關上、讚美之外,我還思維到第三件事 情。根據「據業受生」的原理,我們人生的每一個階 段,都是我們之前的階段的總和,對不對?從年輕時如 果就開始知道學說好話,習慣了,這些口業集合的結 果,到老就不會講不好聽的話,別人就會覺得這個長輩 好慈祥,講的都是好話。現在,我已經慢慢地邁向老 年,所以接下來要跟你們分享對老年的幾點思維,我準 備這樣做而且有些已經在做了。在座各位都還很年經, 希望你們聽完之後,不是回去批評家裡的老人家說, 「人家盧老師都這樣,你怎麼都那樣?」這不是我的本 意,我只是希望你用來提醒自己。

一、有心無力 老人有一些特徵,第一個是有心無力,這個無力 是生理上的。我們在年輕時,都想辦法為孩子做盡一 切,但是邁向老年之後,你要慢慢淡化要「為孩子做盡 一切」的心,不要再做那麼多。記得有一天下午我要到

239


團體上「悲傷陪伴」的培訓課,早上我拜託志工先幫我 訂兩個便當,其中一個是要給喆君的。喆君中午載我來 上課,拿了便當再回家做別的事。車子到了團體樓下門 口,我跟喆君說:「君耶!孩子腳跑得比較快,所以我 顧車你自己上去把便當拿下來,再換媽媽上去。」我只 是很自然而且真的覺得她跑得比較快,不料其他志工看 到後,都說我這樣很特別,我們一般都是很自然地叫孩 子在車內等一下,媽媽上去幫他拿下來。以前年輕的時 候可能會幫孩子跑一趟,現在要改成媽媽負責顧車就 好,讓孩子自己上樓拿,要量力而為,就是不要超過負 荷。 還有比如說以前我的個性又急又仔細,並且要求完 美,很嚴格。現在就比較不嚴格了,例如我所要求的講 師作業,如果交不出來,下次再交沒關係,以前不是, 一定要如期交出來。像今天早上要來,其實我已經提早 出門了,因為今天要開車,還要花停車的時間,結果很 多事情料想不到,本來我時間算得差不多,想不到地下 停車場的入口差不多有六台車在排隊,我看時間已經快

240


九點二十分了,這下子快遲到了,如果是以前的個性一 定會很急,還會怪怎麼那麼倒楣遇到這樣,可是當下我 想都已經這樣,算了!可是真的就會算了嗎?不會,看 著時間一分一秒在過,還是會很著急,一定要想個辦法 讓自己安定,我就念佛,這樣心就安下來了,所以如果 有正確的認知、方法,急性子也是可以改的。 若說仔細,我仔細到什麼程度呢?比如說在家我把 東西從這裡拿到那裡,不小心會滴兩三滴水到地上。水 是乾淨的,我以前仔細的時候,不管手上的工作再忙, 還是會先放下來,去拿一塊抹布,一定要把它擦到乾為 止,現在我覺得沒有關係,它自然會乾,尤其有時候趕 時間,太仔細的個性會延誤很多事情,而且還要蹲下來 體力也不行,所以說我有在改喔!有心無力了嘛! 以前如果聽別人講話沒聽清楚,無論如何一定要聽 到懂,現在的我視力差,聽力也差,我就想因為越老會 越來越退化,如果不做一點準備,依然維持這樣的個 性,以後一定會很痛苦,因為有很多話聽不清楚硬要 問,別人也會很痛苦,即使已經很大聲了,還是聽不清

241


楚,所以我現在要開始準備聽不懂或看不清楚就算了。 當然有一些事情不能算了,比如看醫生,醫生一定 會問診再對症下藥,現在記性差了,我會事先把症狀問 題用一張紙寫清楚,一進到診間拿出來看,我就不會忘 記。有些事情可以不用那麼仔細,但是有些不可以,包 括團體的事情。我的行事曆每年一拿到,一定先把團體 的重要行程活動記下來,再把所有父母長輩的忌日、生 日,家人的生日記下來,這是非記不可的,因為記性不 行了。既然老人有心無力,所以要培養「無心」,就是 不要再有凡事都要求完美、為孩子做盡一切的心等等, 這些都要逐漸地把它放掉!

二、缺乏安全感 第二個特性是,老人會缺乏安全感,因為不再有收 入,甚至必須讓出自己的舞台,凡事已不再像以前什麼 事都是由自己做主,因此就會想用「佔有」,來維持自 己的安全感,特別是對物質的佔有。還有青春年華會褪 去,很多老人都想盡辦法要留住青春。我呢,則已經看

242


透了,自上個月起決定不再染髮,老年的白髮是自然現 象嘛!當然還有是健康的因素。 我曾經讀過一本書,叫做《晚年の美學》,是日本 知名女作家曾野綾子,七十幾歲才寫的,其中她講到一 件事情我感觸特別深,她說她的媽媽往生的時候,她 們這些做女兒的要替媽媽收拾遺物時,才兩天就把媽媽 遺留的衣服收拾乾淨了,為什麼呢?因為媽媽在逐漸老 的時候,覺得自己不再需要那麼多,於是把能送的就送 掉了,這點也給我非常非常大的啟發,我在很久之前也 覺得我不應該再買衣服了,不要等到我斷氣那一天讓孩 子困擾,還有照片,將來都是兒女的負擔啦!(不過現 在是數位化的時代,就不再有照片的堆積問題了。)這 些都要去看透它,要慢慢的去淡化自己的重要性及佔有 慾。 還有因為沒有安全感,就特別愛抓權,所以要做一 些努力。例如將來萬一我們有機會幫忙帶孫子,只要疼 他就好,教養權要交給孩子的父母,不要人家在教育 小孩,就插手說我們之前在「尋聲」學了什麼,或者說

243


之前教孫子的爸爸,不是也這樣教的嗎?我們已經看過 或親自受過太多這種做媳婦的苦,現在變成婆婆、岳母 時,一定要記住,明白嗎?當然若是覺得不太適合,可 以私下跟孫子的父母討論,不能當場就介入干涉,夫妻 之間都不可以,何況是做阿嬤,不要權威那麼大,這樣 會很討人厭,要放手哦! 當然還有一種特殊狀況,例如有的孩子,因為年輕 父母或阿公阿嬤的溺愛,導致行為任性脫序,有時候, 我的師父就會裝兇扮「黑臉」,來教導這些小霸王,不 過這是另例,因為我的師長有這種判斷的智慧,老人家 可不要聽到這裡,就以為都可以依樣學樣的喔! 再比如說在更早之前,長期我固守我的廚房,我的 先生若是要進來跟我說什麼什麼的,我就很氣,對他 說「不然你弄」,就是賭氣啦!我的想法就是廚房是我 的轄區,不要越界。你看!這也是權的一部分喔!為什 麼因為你在廚房做比較多,時間花比較多,就認為那是 你的轄區?!不對啦!廚房是全家人共有的耶!不知道 曾幾何時開始把它變成這種想法,難怪廚房的事,如果

244


家人給你一些建議就會生氣,婆媳也一樣,只要共用一 個廚房都不對盤。我要說的是,年紀逐漸老,要放掉這 個,多讓人家去做主。 除了要佔有物質、要抓權,老人還很會討「愛」。 因此常會裝可憐,愛訴苦,很多年屆中年的兒女都面臨 這個困境,就是每天要承受老人家的電話疲勞轟炸,三 不五時就說他老伴怎樣,要不然就是媳婦、鄰居怎樣, 其實他是在討愛。 我曾聽一位醫師講,有些病患家屬跟他抱怨說,老 人家老是打電話訴苦病痛,可是回去看他時明明都好好 的,到底是裝病還是怎麼回事?醫生跟那些家屬說,他 不是裝病,是真的病,但是當有人回去看他、關心他, 他開心,那天的症狀就減輕很多,因此家屬回去看到的 是比較好的狀態。可是如果連續幾天沒回去看他,或連 電話也沒有,他就會因為沒被關心,而心情鬱悶,症狀 就會加重。聽到這樣,我覺得做兒女的人要主動多關心 生病的長輩,不要只是被動讓他訴苦。

245


而做長輩的人,像我就會想,我要自己找快樂啦! 不要依賴要兒女回來看我才快樂,如果見面都只有訴 苦,誰願意回來見你呢?你要讓兒女回到家很開心,看 到爸爸媽媽也是開心的老人。女兒喆君、喆雅現在大概 真的覺得我老了,什麼事情都要替我做,包括走在馬路 上,都會把我推到裡面,怕若有車來,我會來不及反 應。可是我還是跟孩子要求,媽媽自己能做的就讓我 做,不要代勞,如果真的需要,我會開口。老人也是要 有這種氣魄,不要理所當然地要別人服務或享特權,這 樣沒志氣啦!而且要多動,這樣心智跟體力都會維持得 比較好。 我又曾經聽一位醫生,問一個因腰痠而站不直的病 人說,是不是平常過勞了,你們知道阿嬤回什麼話嗎? 她說:「哪有啊!已經活到這把年紀了,還要做事,又 不是在做歹命的。」在我想來,能做才是福報,動不動 就要麻煩別人是損福喔!當然啦!不得不麻煩人家的時 候,一定要開口,但是可以做的時候,就不要麻煩人 家,即使是老年人,能做就自己做。

246


因為缺乏安全感,所以老人也特別愛用各種方式, 強調自己的存在,老人最愛「想當年」,總是會念念不 忘自己當年勇,不只褒自己還要損別人,其實是心裡沒 有安全感,因為他的舞台已經沒有了,所以你不要只看 那個表象。 另外,即使是好的事情也要量力而為地做,不要貪 多超負荷,因為已經老了,很多事情要讓給年輕人去 做。你們看現在我都不站在第一線演講,換講師群講 啦!我退居幕後做培訓而已了。我們「尋聲」這些講師 上山下海、白天晚上都不推辭,為的是什麼?就是希望 大家聽了演講之後受益,全家人都幸福快樂美滿;而且 所有鐘點費都沒有放到自己的口袋,全部捐成公款。這 也就是做觀世音菩薩的千手千眼,我們現在是不是給這 些講師們一點掌聲?

三、無知 另外還有一個就是老人會無知,跟社會脫節,因為 常常在想當年嘛!所以老人會很固執,特別是年輕時已

247


經有點固執的,到老就更固執了。如果現在我們懂得 「據業受生」了,可以在還沒有老的時候趕快讓自己不 要那麼固執,要不然到老就會變成固執的「醬缸」(比 喻極端的固執)。有時候,要聽聽別人的話,不要常堅 持自己想的才對。記得不久之前,喆君透過甄試被選入 參加一齣歌劇的表演,主事者是台灣音樂界的長輩,表 演前的整個訓練的過程長達六個禮拜。 期間這位長輩非常疼喆君,喆君因才從國外回來不 久,她在台灣並沒有知名度,而且年紀也輕,算是晚 輩。當訓練快結束的時候,我就跟喆君說:「君,老師 那麼疼你,現在快結束了,要不要我們當父母的邀請老 師吃一頓飯,跟他感謝致意一下?」喆君竟然說不要, 我想如果是固執的父母一定會認為,孩子不只不懂人情 世故,還不知道爸爸媽媽的好心意,接下來可能會勸 說、游說或堅持非這樣做不可。 不過,我試著了解孩子的想法。喆君說:「媽媽, 在目前台灣音樂界,還輪不到我這樣的輩分來請老師, 要請老師吃飯的人還有一大排 等著,我如果來請老師

248


吃飯,我想應該算很唐突。」你看,養到一個二十九、 三十歲的孩子,她慢慢知道這個倫理,我覺得這個想法 非常好,而且讚許她能夠拿捏這個分寸,最後我們當然 就聽孩子的。 大家都逐漸會老,一定要常常聽兒女的意見。如果 他能說出一個道理,就要聽人家的,即使父母是好意, 想不周延、看不清楚也不行,只有慈悲沒有智慧就不可 以,想清楚才叫智慧。 再來,因為會無知所以要多學習,學「以前不夠 的」,學「現在不會的」。我要講一個例子給大家聽, 「以前不夠的」是什麼意思?我先生有一個好朋友,是 一個成功的企業家,雖然事業很忙,但是他會看很多 書。有一次我讀完一本關於談「教養」的書,覺得很不 錯,覺得他一定也會喜歡這樣的書,於是請我先生拿一 本送給他,跟他分享。看完之後他說,年輕時在拼事 業,所以對自己的言行、舉止、乃至教小孩都比較疏 忽,現在當阿公了,念這個書很好,可以順便教孫子, 孫子的爸媽,也可以順便再教自己,這就是學「以前不

249


夠的」。 老人會無知,特別要把以前沒學夠的再學回來啦! 不然下輩子還是一個樣子,都不會提升改進。至於學 「現在不會的」,包括用電腦工作或搭捷運,這些都是 我學習「現在不會的」的經驗,有的老人連問路都不 敢,怕別人笑,面子拉不下來。 再例如我學搭公車。有一次我去高雄榮總醫院,因 為要等很久,所以我請先生先回去,我看完醫生再自己 回家。看完之後,因為那一天有一些空閒,剛好我又穿 了一雙很好走的鞋,於是就決定搭公車。因為之前從無 搭公車的經驗,於是就想公車怎麼搭呢?第一個想到榮 總附近有哪些公車?問了服務台之後,知道有本健康資 訊的封底就有公車的訊息,接著打電話給喆君,請她馬 上用電腦查,結果查到其中有一路公車可以到達我家門 口,但是我不知該去哪裡搭這一路公車? 於是我又跑去服務台問志工,該去哪裡上車。志工 看我一副沒聽懂,卻又很勇敢表示可以自己試著找找看

250


的樣子,所以在我轉身離去之後,又追上來,說願意帶 我一程。兩人走著走著,她突然問我:「請問你是不是 那個叫什麼老師的啊?」我說:「我叫盧桂櫻。」她說: 「對!你就是盧老師。」我說:「我們在哪裡見過面嗎?」 她說:「我的小孩幼稚園的時候,我聽過你演講,現在 已經高三了。」我說:「哇!那麼久,你還記得我哦?」 她說:「我記得你的笑臉,印象很深刻。」她就這樣一 路把我帶到公車站。我在站牌下等了二十五分鐘,公車 都不來耶,我的心開始有點焦慮,又不敢看書,怕車咻 地過去,來不及招手,怎麼辦呢?念佛!我開始念佛, 一下子,心就安下來了。整整等了三十五分鐘,公車終 於來了。 上了車坐下來一看,全部都是老人家,年輕人又忙 又沒有耐性怎麼可能搭公車?我向來性子急,這次總算 體會出一點老人慢慢磨時間的心情了。車子行進的時 候,我就開始看現在是哪一站,還有幾站就會到我家, 是在前一站下車近還是下一站近呢?於是邊盤算,邊記 站名,眼睛還要一直看到了沒有?我上次講過,孩子在

251


學習有時候會拒學,不要只看表面,其實他的內心是滿 害怕、不安的,所以老人學習也跟小孩子一樣喔!

四、中性 最後一點,進入老年,女性會因缺乏雌性賀爾蒙, 而在外表或個性上愈來愈中性,就是個性會愈來愈剛 強,外表愈來愈像男性。這點要特別的留意,因為生理 變化的關係,所以更要去學習柔和,要不然老年的女 性,比誰都剛硬獨裁啊!至於外表要好好的把自己打扮 莊嚴不要邋遢,讓人家看到你生歡喜心,願意接近你, 你說的好話,人家就聽得進去,並願意跟你一起做好 事。假如今天我站在這裡不是這樣穿,而是穿個拖鞋、 短褲,蓬頭垢面,你們聽了會不會打折扣?一定會認為 這傢伙在說什麼。眾生就是這樣,所以我們要去隨順眾 生的心,到老的時候,要讓人家看到你會開心,要愈老 愈受歡迎,要做一個受歡迎的老人喔!

252


肆、老年的夫妻關係 很多夫妻到老年不和,因為雙方都比年輕時更愛佔 有、抓權、還有無知固執,所以彼此愈來愈看不順眼, 互不讓步。怎麼樣讓老夫老妻更有感情?除了以上這 些,我還要說一下自己的體會。我的先生現在已是半退 休狀態,比較晚上班,比較早下班,所以現在有時候會 比我先回到家。我剛剛講過,以前我自認廚房是我的轄 區,現在偶爾我把這個主權讓給先生。像前天因為我該 拜的佛還沒有拜,要讀的經還沒有讀,我就跟他說: 「嘿,爸爸,我把菜都洗好切好了,等一下你只要丟下 鍋炒就好了,我就可以讀經跟拜佛,好不好?」他跟我 說:「沒問題,你要幾分鐘?」我說前後要七十五分鐘, 他跟我說,好!然後他先做一些事情。你看!男人即使 做廚房事也會規劃喔!等我快結束時,他也炒好了菜, 等著大家一起上桌。女兒建議以後主廚給爸爸做,這樣 子他會覺得很有成就感,即使退休在家,有空還可以服 務家庭。

253


我年輕的時候忙很多事,常常有一個美夢,就是回 到家累的時候,有人能煮一頓熱騰騰的飯菜,讓我坐下 來就可以馬上吃,不料到今天竟然美夢成真!你們看我 有沒有愈老愈好命?有,昨天先生問我說:「中國有一 句話『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怎麼沒說到夫妻?若是以 我們兩人現在的相處狀態,要用什麼來形容?」我想了 一想說,「愛」吧!他一聽就懂了,因為我常常在課堂 上講「愛是什麼」這個話題。各位,愛是什麼呢?愛包 含責任、照顧、了解、尊重,你只要把這些放到家裡來 用,到老,夫妻一定會依然恩愛!今天很謝謝你們坐這 麼久,又這麼用心聆聽,希望你們會因今年做得很好, 而讓來年更好!謝謝,謝謝大家!

254


255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CIP)資料

[ 現代父母覺了沒? ] 盧桂櫻作│初版—嘉義市 : 慧深佛教基金會│ 2012.08 第 1 冊│ 15x21 公分│ ISBN 978-986-88697-0-7 ( 第 1 冊 平裝 ) 582.2

101017059

現代父母覺了沒?(一) 作者

盧桂櫻

發行人

釋慧深

總編輯

釋法塵

編輯

慧深佛教基金會編輯群 尋聲父母教育協會編輯群

法律顧問

林維堯 律師

出版者

財團法人慧深佛教基金會

地址

嘉義縣吳鳳南路 166 巷 71 號

連絡地址

嘉義市中埔鄉隆興村中正路 480 號

連絡電話

(05)2536851

初版

2012 年 8 月

策劃贊助

財團法人慧深佛教基金會

劃撥帳號

31298656

網址

www.jiguangtemple.org

本書為非賣品,為尊重著作權及確保品質,請勿翻印。 歡迎助印流通。

e-mail: jiguang.temple@gmail.com



簡介

系列叢書

現代父母 覺了沒

I.

「覺」是什麼? 「 覺」是什麼都知道得很透澈的智慧, 人本有「覺」可以開發不需追求。

為何覺與不覺 千差萬別? 因為「覺」者覺察、反省、無爭、珍惜、貼心、配合、 放下、助人如願、關心公益、了解如何與人相處; 因為不「覺」者固執、不知別人行為背後的心意、 無法圓滿處理當下發生的狀況,看不到事情的真相、 未來的可能性、生命的來龍去脈。

做能「覺」的父母! 多一點溝通了解、凡事想清楚再行動、堅持改變的行動力、 廣結善緣、關懷地球,透視表面、展望未來、迎向光明!

ISBN: 978-986-88697-0-7

9 789868 869707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