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tfolio 淡水滬哈空間
時間 TKU ARCH EA3 秋
張志豪 Jonathan Chang
時間
空間變動之初
Contents
-01-
1. 前言
02.
2. 設計概念
05.
3. 環境分析
09.
4. 基地分析
15.
5. 空間性質與發展過程
19.
6. 設計說明
29.
7. 建築圖說
31.
8. 設計模型
41.
Preface 空間/變動
當空間在時間中生長……
如果空間不再一如以往的固定/不再只是靜態的杵立 如果城市的歷史能在時間中顯影/如果行走的邊界不再那般明確 從時間 尋找歷史的脈絡/創造屬於記憶的經驗...... 踱步在時間裡/看見/我們所擁有的過往, 一種四維的空間經驗/變動開始曖昧的邊界......
-02-
淡水滬哈空間
-03-
-04-
設計概念--時間
-05-
概念緣起
在滬哈空間這樣的一個計劃裡/展品/是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更著增加/它是變動的/生長的/而非永恆的靜態 由時間去尋找歷史上的脈絡/基地上的顯影/機能中的關係...... 再現/時間/所述的故事
歷史族群發展關係 漢人市街
漢人市街
洋人租界 政務、居住、信仰、教育
洋行、行政接收
烽火段
洋
洋 獨立
洋 共存
漢
保持
擴張
獨立
港灣街區 漢 日
三元關係
行政、郵局、教育
烽火段
福佑宮
二元關係
保持
共存 日
漢
擴張
侵入
擴張
侵入
擴張
清代區域關係
日治區域關係
區域發展關係
-06-
擴展
海岸線變遷
保持
增加
+ 變動
-
1888年
-07-
1895年
1898年
1913年
1921年
1945年
-08-
小基地物理環境分析
-09-
日照變化
由基地上的時間脈絡 /尋找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時間顯影的過程 /置入 /空間經驗的序列
潮汐變化
風向變化
夏季風向
冬季風向 -10-
日照單日疊圖
邊界變動方向
邊界變動方向
邊界變動方向
邊界變動方向
春季
秋季
邊界變動方向 全日日照區
邊界變動方向
一小時日照區
夏季
-11-
冬季
日照時段疊圖
邊界線與區域分析 邊界變動方向
三個季節共同陰影區 二個季節共同陰影區 一個季節共同陰影區 含冬季三個季節共同陰影區 含冬季二個季節共同陰影區 含冬季一個季節共同陰影區
邊界變動方向
7AM 一小時日照區
全日日照區 春秋季變動線 夏季變動線 冬季變動線 冬季日照區
區域變動影響範圍
含冬季四個季節共同陰影區 含冬季三個季節共同陰影區 含冬季一個季節共同陰影區
14PM
三個季節共同陰影區 二個季節共同陰影區 一個季節共同陰影區 含冬季四個季節共同陰影區 含冬季三個季節共同陰影區
陰影區 冬季陰影區
含冬季一個季節共同陰影區
06PM
全年陰影區強度 -12-
休憩空間介入分析
-13-
活動區域與邊界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活動區域與現況節點
陰影/紀錄了時間的變動 陰影/也只使人們停留 行走/在時間的變動線上 體驗/歷史所殘留的軌跡 時間/在空白處顯影 空間/在潮汐間沖積
-14-
小基地分析
-15-
歷史發展時間軸
基地領域關係
清代建物 介入 介入
共存 共存
日治 建物
保持
保持
擴張
發展趨勢
區域時間長度
區域關係
商業活動介入
機能影響較弱 藝文區
行政區 行政區
景觀 餐廳
1.
景觀 餐廳 商業區
渡口
2. 歷史/常民
3.
3.
觀光區 觀光區
4.
河口夕陽
2.
1.
觀音山
4.
機能影響強烈 -16-
人流與行為關係
共存關係
共存關係
吸引關係
獨立關係
-早晨活動以附 近居民為主 -沿岸為釣客聚 集處 -樹下為休息處
上午人流 -17-
相斥關係
共存關係
-晚間活動以觀 光為主 -沿岸散步、觀 賞夜景處 -商家開始活動 -沿岸為主要通 往海景餐廳動 線
-午後活動開始 出現觀光客 -沿岸為釣客聚 集處 -樹下為休息處 -沿岸為通往後 方園區動線
下午人流
晚上人流 居民
觀光客
基地位置
關於基地上/那無意識的變動/ 無關於自主/而是時間的操縱/ 族群/以及他們的關係/ 不單只是/脫離/以及怎樣的相遇/ 而是/面對基地與脈絡下/ 自我最真實的反應
-18-
空間性質與發展過程
-15-19-19-
空間定性
辦公空間 行政辦公室
主要使用者 預估人數
行政人員 8人
會議空間 廁所
臨時休息空間
小型會議室
小組排演空間
文獻展 示空間
全部
全部
藝術工作者
企劃人員
表演人員
民眾
民眾
民眾
民眾/學者
學者
藝術工作者
藝術工作者
6人
10人
6人
4人
10人
15人
--
--
30人
8人
4人
30人
60人
上午/下午
上午/下午
上午/下午
中午/晚上
上午/下午
下午/晚上
全日
全日
全日
上午/下午
上午/下午
全日
提供休息與飲 食的茶飲空間
個人清潔與衛生 藝術人員個人思 空間 考與休息空間
企劃人員
上午/下午
使用敘述
為行政與公務處 理的空間
專案與各節目負 責人的企劃空間
定量
610*910 (55.5)
300*250 (75)
380*350 (13.3)
420*240 286*206 (16.7)
200*300 (6)
活動討論與遠距 離會議的會議室
480*340 (16.32)
--
定性
道具工坊
茶水空間
個人企劃室
使用時間
屬性
展示空間
小型活動彩排用 的室內多功教室
(56)
大型道具 座談空間 討論室 文獻研究室 展示空間
歷史活動文獻 歷年活動運用的 分享會與講座 文獻研究與經 與成果展示空 道具展示空間 的活動空間 驗交流的場所 間
(100)
--
--
(150)
400*580 (23.2)
340*490 (16.7)
上午/下午 歷年文獻與檔 案室
360*500 (18)
小型道具製 作工作室
小型道具製作與 社區教室
960*540 (52)
大型道具 製作間
大型道具製作與 實驗工廠
(200)
--
--
定點
定點
節點
定點
定點
定點/節點
定點
節點
節點
節點/定點
定點
定點
定點
定點
固定
固定
彈性
固定
彈性
固定
彈性
彈性
彈性
彈性
彈性
固定
固定
固定
小型且封閉的 獨立空間
大教室型集體 工作空間
具有良好風景且 可彈性使用的公 共空間
具有良好風景且 可彈性使用的獨 立空間
具有良好風景且 可提供長期停留 的休息空間
具有良好採光 與通風的盥洗 空間
具有良好隱私性 與風景的私密空 間
可自由開放與封閉 的討論空間
小型而封閉的 獨立空間
平面而自由度 三向度且配合展 開放且可作彈 小型且封閉的 高的展示空間 品具有尺度變化 性使用的座談 獨立空間 的立體展示空間 空間
工廠式大型工作 空間
定質
-20-
使用者說明
行政人員
企劃人員
道具製作人員
表演人員
使用行為
辦公/聯絡
企劃/統籌
道具製作
表演/彩排
使用時間
上午/下午
上午/下午
上午/下午
下午/晚上
屬性特質
-21-21-
活動範圍固定 需整合全體、 寧靜、無大型 獨立與機動性 活動 強
工作繁雜、活 動範圍較大
附近居民
文史工作者
使用行為
參觀/觀賞表演/休憩
訪問/資料查閱
使用時間
全日
上午/下午
屬性特質
活動自由、無 明確定點目的 且長時間停留
活動目的明確 寧靜且不希望 受到干擾
活動時間長、 活動場所固定
觀光客 參觀/觀賞表演/休憩
下午/晚上
活動自由、無 明確定點目的 且短時間停留
使用者關係
空間關係
開放 文獻 展示
座談 空間
道具 展示
盥洗 座談 空間
茶水 辦公 空間 文獻 研究
休息 空間
獨立
大型 道具 小型 排演 空間
小型 道具
會議 空間
大型 道具
道具 展示
文獻 展示
小型 排演 空間
動態
文獻 研究 文獻 展示
辦公 空間
企劃 空間 休息 空間
討論 空間
企劃 空間
靜態
會議 空間 茶水 文獻 展示
空間性質離散圖
Object
大型 道具
小型 道具
討論 空間
彈性空間介入
Between
小型 道具 道具 展示
討論 文獻 空間 研究 座談 空間
展示空間介入
彈性空間介入
大型 道具 辦公 空間
企劃 空間 休息 空間
彈性空間介入
辦公 空間
會議 空間 茶水
彈性空間介入
小型 道具 道具 展示
文獻 展示
文獻 討論 研究 空間 座談 空間
展示空間介入
討論 文獻 空間 研究 座談 空間
文獻 展示
會議 企劃 辦公 空間 空間 空間 茶水 休息 空間 文獻 展示
展示空間介入
-22-
空間架構 疏散、共存性強 大型 道具 小型 道具
道具 展示
小型 排演 空間
在地人流介入
日照影響區
文獻 展示
緊密、獨立性強
觀光人流介入
座談 討論 企劃 空間 空間休息 空間 文獻 空間 辦公 研究 空間 會議 文獻 展示 茶水 空間
人流介入
潮汐影響區 季風影響區
-23-
空間/開始出現一種相互的關係/ 那無非/絕對的空間序列/ 那無關/完美的行走經驗/ 而是/一種在時間的影響下/ 對自己以及/之間的關係/ 物件/以及之間/ 在彈性空間的介入下/開始生長/ 當關係不再絕對/ 是否/ 人們會忘卻現實/ 進入/ 無以名言的/四維之中
-24-
空間與形式初步發展
-開始不斷嘗試表達,時間如何在量體、空間、 基地上再度顯影。在時間的介入下,空間關係 開使變動,由展覽空間作為動線安排,在不斷 累積的過程中,逐漸侵入、保持、或甚者擴張。
-25-
-26-
-27-
人們開始行走在光影之中 他們開始逐漸習慣變化 遠離那一陳不變的喧囂 記憶/那些被歷史遺忘的軌跡 在這裡/這裡的時間中再現 滬哈空間/一處現在、過去、未來的處所 沒有人知道/藝術會在何處終了/又在何時發生
-28-
設計說明
-29-
侵入
空間變動
保持
擴張
行走動線--生長中的展示空間
機能空間介入動線中
動線與機能關係
-30-
建築圖說
-31-
-34-
-35-
-36-
空間機能不斷地穿插在不同的使用 族群之間,展場空間,作為時間累 積最明顯的行走動線,當固定的機 能空間,開始與動線產生對話,在 空間大小的變動間,產生對於時間 變動的再現。形式以量體的鑲嵌、 穿插,作為空間介入的顯影。
-37-
-38-
-39-
-40-
展覽空間示意圖 當人們來到此處,面對著淡水河畔的幽靜;駐步,在前行與過去的路口;人們開始感受所遺忘的山、海、空間以及時間
-41-
光影自隙縫間灑下,在時間的變化下,產生不同的紋理;從不相識的空間,在這裡相遇; 藝術家與參觀者,不再只是展品與相認的過程,而是最直接的相識。
工作坊示意圖
-42-
設計模型
-43-
南向立面
北向立面 -44-
人們開始行走在光影之中 他們開始逐漸習慣變化 遠離那一陳不變的喧囂 記憶/那些被歷史遺忘的軌跡 在這裡/這裡的時間中再現 滬哈空間/一處現在、過去、未來的處所 沒有人知道/藝術會在何處終了/又在何時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