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建造与美觀 計劃經濟時期城市住宅形象的三種特征 周伊幸
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宅与今天的商品住宅在形象上截然不同,以至于很多时候,人们会认同存在一种 计划经济的风格样式。那么,计划经济时期的住宅形象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它们是从哪些要素和机制中发展 形成的呢? 长期以来,对于计划经济时期城市住宅的研究集中在对于社会空间生产的讨论,而谈到这些建筑通过建 造体现出的品质时,通常仅限于批评它们因为资源匮乏而表现出的千篇一律。然而,尽管这个时期的建设主 旨在于经济和适用,仅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我们仍不应该低估美观在住宅实践中的价值。因为 建筑在今天表现出的形象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得益于当时对于美观问题的讨论,并且进一步落实在具体的物 质、材料,以及建造的技术与方法上。由此,三种典型的计划经济住宅形象,千篇一律、艰苦朴素和杂乱无 章,实际上和单元体模块、饰面以及非土建的构件这三类物质要素以及他们的建造方法有关。 计划经济时期的住宅实践尽管资金有限、在技术水平上落后,但是在材料、构造和技术的种类上却并不 匮乏,它们在创造出丰富的住宅类型的同时,也发展出丰富的建造方式和技术手段,无论这些策略是否以形 式为导向,最终都深刻地塑造了住宅形象在某一方面的特征。出乎预料的是,这些特征并不仅仅是限制与落 后的物质再现,而更多地是试图超越各种规则与限制的实践过程的反映,因而无法简单地用一个形容词去概 括。所以,本文对于计划经济时期住宅提供了另一种判断,即当时的设计师、建造者和使用者懂得怎样正直 而体面地对技术与材料加以利用,从而造就了计划经济时期住宅稳定而具有深度的外观形象。 这些城市住宅在今天仍然大量存在,并且构成了建筑设计在场所和文化意义上的双重背景。如果认同新 的设计必须从过去的经验与智慧中来的话,我们就应该认真对待每一种过去,试图从中发掘出新的价值。
2013年3月
第一章 城市住宅的物质要素
图1.1 并不着眼于每幢建筑物本身的雕梁画栋, 而是将错综繁 复的三度空间,物质要素综合地交织在一起,成为住宅区规划 的重要手段。(由转角单元和平直单元组合体所构成的建筑空 间布局。 徐景猷, 方润秋, 1958,《建筑学报》杂志)
4
过程中,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住宅建设在经济发展较好的时期得
(一)研究缘起 丰富的“物质要素”
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国民经济发展遇到波折时,住宅建设则产生较 大波动。5
1958年,上海市规划勘测设计院的建筑师在沪东住宅区的规划设计的讨论中 写道:“住宅区建筑艺术形象的表现,应是朴实而又富于生活的意味。因此我们
“先生产后生活”的国家政策让城市住宅建设一直处于低迷状态。
并不着眼于每幢建筑物本身的雕梁画栋,而是将错综繁复的三度空间,物质要素
而在考虑住宅的规划和设计问题时,需要实现的目标则是在严格控制的
综合地交织在一起,成为住宅区规划的重要手段。”1 其中,“三度空间”指的
物质供给下,以标准化和低造价的原则进行建造,以实现住宅的迅速发
是住宅区公共领域的外部空间,而“物质要素”则是住宅建筑本身。这样的意向
展,以及国家广泛宣传的住宅的标准化设计。6
在文章选用的照片和图纸中得到了印证:在当时,住区的很多住宅楼已经建成, 两段文字都强调了经济体制对于住宅建设状况的决定性作用。计划经济作为
它们形式简洁、材料朴素,并且彼此的样式统一(图1.1);而在规划蓝图中,住
一种权力高度集中的体制,同时意味着所有资源的分配都要严格服从中央或上级
区保留的大量河浜与方向多变的道路、以及布局多样的住宅建筑一起,构成了形
的调度,而在1953年提出的“适用、经济、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7 的方针
态丰富的城市空间。
下,处于次要位置的城市住宅则很难在资金和物质匮乏、标准化和工业化的条件
这里所说的沪东住宅区,就是今天从同济大学正门越过四平路向东行,一直
下取得丰富和多样的发展。按照这样的逻辑,似乎正是经济体制与住宅的单调的
走到军工路的途中经过的鞍山、风城、控江和长白四个工人新村。这四个住宅区
绑定导致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城市住宅在现在已不再具有实践上的讨论价值:一方
始建于1954年,完成于1988年2 。尽管其中很多已被新建的高层商品住宅小区取
面,住宅的单调决定了它们不是好的建筑案例;另一方面,这些建筑是特定时代
代,大多数却仍在使用。
的产物,所有的物质都是对于体制和政策的呈现,因而在时过境迁之后,对于当
但是现在,在卫星航拍图上看这一片住区,我们会发现当年规划图纸显示的
前的实践没有意义。于是,渐渐地,不再有人讨论这个时期的住宅在建筑实践层
河浜、河边的空地、大多数周边式的住宅楼、以及这些建筑彼此围合成的形状丰
面的问题了。
富的开放空间最终都没有实现。取而代之的是平行于道路、以高度容许的最小间
然而,如果我们从经济和政治的视角转换到建筑的视角,按照建筑设计定义
距建成的高密度行列式住宅建筑群,一种中国城市住宅的普遍格局。然而,和
的标准认为这一时期的城市住宅在“物质要素”的层面上并不是单调的。那么,
空间规划上的的单调乏味相比,这些住宅小区的“物质要素”本身却很丰富。如
我们就能够反过来对于这些住宅建筑是不是真的仅仅在服从体制的规则有另一种
果和这个住区中之后建造的商品住宅对比,很明显的差别就是,早期的住宅立面
看法。首先,我们都能认识到,居民自建的装置为住宅带来一种混乱的多样性
在不同程度上被住宅的使用者生活的物件以及自发地搭建的装置侵占,而商品房
的原因是因为居民们并没有完全遵从这些建筑本身以及小区管理设定的秩序:居
却很少出现。尽管作为“生活的意味”的呈现,住宅建筑的立面上的雨篷、防盗
民们都懂得在现有的结构基础上应该怎样操作,满足最大限度的使用需求,但同
窗、花架和晾衣架从一开始就被认为影响了建筑的美观,也标志着住宅在设计上
时又掌握分寸,让新的构筑物不至于触动规则的底线以至于无法和原有的建筑共
的某种欠缺3 。然而,现在商品小区的物业仍然会对这些行为严加控制,这意味
存。然而,居民自主实践的出发点是住宅在面积和设备上的不足,而他们采用的
着这些装置的确是出于住宅使用者的迫切需要,那么让它们自然地呈现出来只是
建造技术和材料仍然十分有限,却在极大地拓展了住宅建筑的“物质要素”。那
让住宅建筑的面貌更加真实和完整。
么,这样的建造实践,其实和他们生活的建筑具有相同的前提,都是计划经济时 代物资的匮乏所带来的各种限制条件:在这些建筑设计和建造时,尽管建筑师始
对规则的超越
终处在标准化的体系之下,但是并没有让建筑服从单元重复的单一逻辑;尽管建
在居民自建装置以“混乱”被理解的丰富性之下,掩藏着的是这些住宅建筑
造者手中的材料和技术手段都很有限,确仍然要为住宅的立面进行装饰,让它们
本身的多样。如果以建筑师的眼光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近距离地考查,就会发现
看上去不会因为预算的不足而缺少人情味。既然我们站在建筑学的立场上认为他
这些住宅,尽管不会像北京地安门机关宿舍大楼那样“雕梁画栋”4 ,但是也绝
们的实践结果已经让住宅建筑丰富和多样,那么我们不妨提出这样的问题:在计
不是偷工减料、仓促之中完成的:每一个小区都有三种甚至更多类型的住宅,而
划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城市住宅的建造者们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是始终像机器
每一种类型的住宅都有不同的细部构件和饰面材料(图1.2)。
一样作为规则的执行者,还是像这些建筑的使用者一样,因为不断地转化和超越
然而这样的丰富与我们的常识相反。如果我们在今天用一些关键词去概括商
于规则的限制,而使得实践的结果丰富而多样?
品住宅以前的城市住宅实践,其中一定会有“简单”、“千篇一律”、“单调乏 味”,但是不会有“丰富”和“多样”。这种情况是不难理解的:当我们试着对
建筑作为一种计划
已经过去的时代进行表述,通常会省去很多细节,而仅仅从问题的一个角度去理
尽管计划经济的时代背景为住宅建筑实践带来的限制因素不可忽视,但这样
解。而在理解中国城市住宅在商品化之前的状态时,这个角度则是“计划经济”
的限制并不和建筑实践的基本设定相互矛盾。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建筑设计本
以及与之相关的政策:
身就包含了“计划”的成分:“schema”和“program”是用于表述建筑设计 过程的两个基本概念,它们在中文中都可以翻译成计划。前者表示“以模型或纲
在国家有利的干预之下,这个时期的城市住宅建设与规划的发展表
要的形式呈现的某种计划或理论”8 ,而后者在建筑学传统的含义是“由业主向
现出特殊而明显的规律性,即:在长期维持基本生活需求的低水平发展
1 徐景猷, 方润秋, “上海沪东住宅区规划设计的研讨”建筑学报 1958(1): 6.
朱波, “两幢豪华的宿舍大楼”建筑学报, 1955(1): 42-43. 5 吕俊华, 彼得·罗, 张杰, 中国现代城市住宅1840-2000 (北京: 清
方针必须注意适用、安全、经济的原则,并在国家经济条件许 可下,适当照顾建筑外型的美观,克服单求形式美观的错误观 点。”这是较早见诸文件的“设计方针”原型。而“经济、适
2 《上海住宅(1949-1990)》编辑部, 上海住宅(1949-1990). (上海:
华大学出版社, 2003), 106.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174-176.
6 Ji Guohua, Building under the Planned Economy: A History of
五”计划展开时正式提出。见: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 (北京:
3 汪定曾, “关于上海市住宅区规划设计和住宅设计质量标准问题
China’s Architecture and Construction 1949-1965. (Zurich: The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29.
的探讨”建筑学报,1959(7): 13-14.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7), 256.
4 这幢住宅建筑是1955年第1期反建筑行业浪费的批判对象,大
7 1952年7月2日至17日,中财委所属总建筑处召开全国第一次
屋顶民族形式的代表作,建于1954年。建筑师:陈登鳌。见:
建筑工程会议,在事后成立的建筑工程部总结中提到:“设计
用,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建筑设计方针在1953年“一
·5·
8 词汇释义引自牛津词典。
建筑师正式提出的书面指示,用于陈述对于建筑的要求。”9 它们明确地指出建
中国住宅史的研究工作,这项在3年后以《中国现代城市住宅1840-2000》为题
筑实践的两个重要前提,即:建筑设计的本质是一种计划,以及建筑设计是在限
出版的研究,将中国现代住宅研究的范围一直延伸到了世纪末,并将市场经济初
制之中进行的。对于身处建筑师角色的实践者而言,工作的目标永远是在限制条
级阶段的城市住宅时间段定在1992年到2000年间,这个时期的商品房开始具备
件中处理问题、分配资源,并最终怎样超越规则的限制,实现期望的品质。
完善的物业管理、较成熟的社区观念、以及多样化的设计。与此同时,社会主义 计划经济实际的住宅的范围也被划定了11 。在同一年,全国通用的设计教材《住
在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建筑学都作为工科出现在全国的高校教育体系 中。作为工程技术的建筑学意味着所有步骤都有章可循并具有客观性,而设计活
宅建筑设计原理》出版了第二版,尽管这个版本在技术标准、设计规范以及住宅
动的创造性则没有得到重视。尽管如此,城市住宅的设计者和建造者在经济适用
类型上对1980年的初版做了修订和增补,但是它却没有再被高校相关专业广泛使
的时代标语下,仍然在不懈地追求“美观”的表达,即使是在经济最困难的时
用了12 。这也在侧面表示计划经济时代的住宅设计标准和框架已经不符合当时的
期,这样的目标也没有被抛弃。10
需要,因而失去了应用和操作的价值。而此时商品房迅速扩大的建设规模以及在
因而,物质资源和实践规则的限制与住宅建筑在形象上的丰富和多样在本质
设计规程和物质和空间形式上的定型,让计划经济时期的住宅渐渐地表现出一些
上并不矛盾,这也是本文讨论的一个前提。在建国以来的城市住宅发展过程中,
共同的特征,进而重新得到研究者的关注。而研究者趋近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
建造技术和平面设计的适用性都在进步,在新的建设政策、技术和材料的推动
宅是沿着宏观和微观这两条相反的路线:
下,新建的住宅在设计的成熟度和使用标准上全面超越了过去。这让人们相信,
始于对城市生活的人文关怀的研究者通常采用居民的视角以及自下而上的路
因为建国以来的城市住宅是进化和淘汰的过程,所以过去的类型的案例已经没有
线。因为计划经济时代早期的住宅项目,例如曹杨新村,已经呈现出破败和过时
应用价值。然而,与这样的视角不同的是,从设计和建造实践所面对的理想和现
的迹象,居民中步入老年的原住工人和住宅楼一起承载着时代的记忆,迎合了当
实看来,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宅在某种程度上和现在的商品住宅(甚至全部的
时人们的怀旧情结;而另一方面,其中充斥的大批外来务工人员,则让住区的
建筑)在做同一件事情。每一次建筑实践的活动都有它面对的情境、各种机会和
生活呈现出一种社会边缘化的状态。这些都是让建筑学以及各类人文学科感兴趣
限制,而建筑设计的使命或者挑战则在于利用现实的机会,超越客观条件的限
的话题,这个时期的研究方向包括重新发掘某种确定的体制下的居住方式,例如
制。在任何情境之下,这样的使命都不会改变,不同的只是制造机会和限制的因
朱海辰的《单位制生存:一个工人新村的考察与记录》;以及居住行为模式的变
素。对于我们今天的城市商品住宅而言,市场和资本的运作,消费主义的游戏规
迁,进而引出一系列从住宅行为切入住宅研究的论文,例如许俊萍的《宅内行为
则让建筑变得平庸;而在计划经济时期,住宅的限制则来自于物资的匮乏和技术
模式与中国当代城市集合住宅内公共活动空间的变迁》。而在2009年建国60周
的落后。但同时我们也认同,建筑实践的理想状态是将限制转化为机会,而限制
年际,《中国建筑60年》的系列总结性文献也出版了住宅的特辑《中国住房60
和机会常常是同源的。我们不会在技术成熟和类型完备的方面以相同标准考量当
年往事回眸(1949-2009)》,书中集合了住宅历史和变革的亲历者以第一人称讲
时和现在的城市住宅,但是在建筑实践面临的规则与超越的问题上,这二者却是
述作为居民的故事。
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如果计划经济时期的住宅能够将匮乏变成丰富,那么当下
而关注于制度和空间生产话题的研究则采用了自上而下的路线。其中包括
的住宅也有理由从资本的运作和中获得升华。那么,计划经济时期的住宅获得超
2005年出版的《中国城市的社会空间与治理:单位系统的缘起与变革(Social
越的途径对于当前的住宅实践也仍然具有参考的价值。
Space and Governance in Urban China: The Danwei System from Origins to Reform)》,作者薄大伟(David Bray),这本论文讨论了单位大院的象征性, 即空间规划作为一种治理的实践对城市住宅和生活的作用。而在2007年完成的
(二)2000年以后的计划经济时期住宅研究
博士论文,季国华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建筑:中国建筑与工程史1949-1965
体制与常人的路线
(Building under the Planned Economy: A History of China’s Architecture and
1999年,哈佛大学的彼得·罗(Peter Rowe)教授在清华大学组织展开了
Construction 1949-1965)》则以建筑实践服从经济基础的基本立场,强调了这 一时期中国建筑受到苏联体系的限制、大型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各自不同的职能 和轨迹、计划经济体制导致建筑的千篇一律的状况。
建筑的路线 虽然两种路线都能够清晰地界定研究对象,但是与此同时研究者也表现出 另一种观念:薄大伟在讨论集体主义生活模式的时候提出了微观权力(Micropower)的概念,用以描述在大规模的住宅生产的同时、发生在微观的、小团体 中的实践活动仍然具有巨大和广泛影响力的状况13 ,尽管这个论断几乎没有在书 中得到论证,但鼓励读者想到这样一种可能:尽管建筑生产服从国家意志,但 真实的实践过程中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体系则是混合的。这种观念在赵春兰 的《毛泽东时代中国的社会空间转化:住区规划与住宅建筑重访(Socio-spatial
图1.2 尽管建筑本身并没有精美的装饰和贵重的材料,但是也
素不可忽视,但这样的限制并不和建筑实践的基本设定相互矛
绝不是偷工减料、在仓促之中完成的。图为1958年全国厂矿
盾。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建筑设计本身就包含了“计划”的
职工设计竞赛中三等奖作品。在当时,住宅竞赛的获奖作品会
成分。(几种外墙技术经济的分析表。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经
经过修改投入使用,甚至可能在几年以内用作该地区住宅标准
济研究室,1959,《建筑学报》杂志)
使用。(北京天津地区住房设计之正立面,天津民用建筑设计 院,乐全调,1958,《建筑学报》杂志) 图1.3 尽管计划经济的时代背景为住宅建筑实践带来的限制因
6
Transformation in Mao’s China: Settlement Planning and Dwelling Architecture
着他们对于变革的接受和反馈,像“艰苦朴素”、“多快好省”、“自给自足”
Revisited)》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尽管来自经济体制、政治背景的影响力是毋
这样一些已被广泛接受的观念,也构成了居住生活环境中的事物和规则存在方
庸置疑的,但是在真实的规划和建造中的建筑往往呈现出交互的秩序。
式的依据。15 两条分离的研究路线在制度和生活的两级之间形成了一段空档,那就是建筑
尽管受到有限资源、财政以及技术的挑战,古有的实用主义态度和
实践本身。尽管薄大伟和赵春兰都认同这个时期的住宅并非单一体制和教条的再
中国特有的[实践]方式却从来没有淹没在乌托邦的图景之中。这样的
现,但是在讨论中体系的交互产生的复杂性更多地发生在社会层面。城市住宅作
方式和态度进一步得到了文化价值的参照,住区规划和住宅建设与理想
为一种重要的中国现代建筑,虽然没有获得和公共建筑相同的设计和物质资源
化建成环境并不精确吻合的状况显得非常自然,它们更多地依据社会企
投入16 ,但是它们仍然是包含了设计和建造和使用完整过程的建筑实践。如果有
划的相关内容。14
一种研究对象能够充分地体现两种路线的汇合,将住宅建筑建构为由不同的权 力、角色和思想相互交锋呈现出的复合的结果,并且仍然具有建筑学的参考价
在“住区规划与住宅建设:专业思想与实践”一章,她明确指出在建国后建 筑师的主张与政治和社会形势要求的矛盾,以及在仓促和不完备的实践中设计
值的话,那一定是这些在城市住宅中具体实践的对象、观念和方法。因为所有不
的思想与建成项目之间的差距。而在作为分析和阐释的第三部分,作者以日常
同于教条主义、照搬书本的实践方式最后都会呈现在具体的物质要素,以及对
生活的视角重新界定和审视了住宅建筑的关键概念。按照作者的说法,这里更关
于物质的操作中。在住宅建设政策的决策者和模范居住者之间,还有一系列住
注一种“软性的文化(soft culture)”,即混合了意识形态、经济和审美要素
宅的实践者,他们的活动则是理想与现实、政策与对策、以及限制与超越相互
的文化,以阐释体制和规划已确立的规则与日常生活实践之间的对峙。而在社
碰撞的平台。 在从50年代到80年的《建筑学报》上有大量关于城市住宅设计、建造和生
会空间的变革中,作为广大群众的工农阶层的观念和信仰的确立和变化则影响
9 Dan Wood and Amale Andraos, ”Program Primer 1.0: A
实践” 收录于, 中国建筑六十年: 历史理论研究. 朱建飞主编, 239. (
ven: Katholieke Universiteit Leuven, 2007), 398.
Manual for Architects” Praxis, 2006(8): 112.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15 Zhao, Socio-spatial Transformation in Mao’s China, 359, 388.
10 例如在1964年经过经济困难时期之后,对于新的饰面做法皮
13 David Bray, Social Space and Governance in Urban China: The
毛石,以及土坯房和乱石墙的艺术效果的讨论。
Danwei System from Origins to Reform. (California: Stanford
11 吕俊华, 彼得·罗, 张杰, 中国现代城市住宅1840-2000, 264-272. 12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在80年代和90年代曾经是广泛使用的 经典设计教材。见:李华, “从布杂的知识结构看‘新’而‘中’的建筑
University Press, 2005), 196-197. 14 Zhao Chunlan, Socio-spatial Transformation in Mao’s China: Settlement Planning and Dwelling Architecture Revisited. (Leu-
·7·
16 Ji, Building under the Planned Economy, 256。按照作者观 点,计划经济时期重要的公共建筑一般会由重要的、有资历的 建筑师主持设计,而住宅建筑则是由匿名的建筑师以设计单位 集体的方式设计。
产技术的文章。以今天的城市住宅设计的标准看来,当时的住宅的平面设计已经
庭空间和物品发展的研究中,因而可以揭示在不同社会阶层的态度与室内环境特
不再符合当下的市民生活需求,其中讨论的建筑材料很多都已不再使用、或者被
征的变更之间的关联。他的论著为设计研究开拓了新的视角,即在社会的进程中
更加简便易行的材料取代,而各种繁琐且效果不佳的建造技术也已经淘汰,因而
理解设计的可能性。
这些文献在保留一个特殊时期内的历史事实之外,不再有任何应用的价值。尽管
塞西尔·艾略特(Cecil D. Elliot)在1992年出版的《技术与建筑:建筑物的
对于今天的人们这些建筑的形象已经根深蒂固,但由于材料处理和建造的方法已
材料与系统的发展》(Technics and Architecture The Development of Materials
经不再采用,我们不知道建筑的形象是怎样在具体物质的操作过程中逐渐建立起
and Systems for Buildings)。尽管从标题看来,这本书是对于欧洲和美国自工
来的。但是,如果我们试图重新挖掘计划经济时期的住宅在实践过程中的各种尝
业革命以来的建筑技术发展史的全面记录,但是,作者对于研究对象的偏好,很
试和行动,以及在有限的资源中努力让建筑获得好的效果的方法和思考,这些技
强烈地反映在对于技术的概念界定和分类方法上。书的主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
术性的文献却是研究的重要资料,而它们提供的各种细节则让我们有可能对这个
部分讨论七种建筑材料,(木材、石材、陶瓦、钢铁、玻璃、水泥和混凝土),
时期内的住宅实践有新的认识。
第二部分包含九种建筑系统(避雷、排水、照明暖通、空调、电梯、防火、结 构工程、声学),这个体系和我们熟悉的建筑技术的知识体系最大的区别在于它
(三)现当代建筑的技术史研究
弱化了建筑结构的存在感。除了结构工程仅作为“建筑系统”的一种之外,结构
这些过去的文献被抛弃的原因,很显然是在建筑产业改革开放之后在技术上
的讨论还被安排在钢铁、混凝土等材料的章节里。从这样的材料组织方式中我们
取得的进步。然而技术的进步并不是建筑的唯一目的,我们需要回溯过去的技
可以获知,对于作者而言,在建筑技术中物质性的要素是居首位的,因而分类更
术,是因为它们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我们的建筑的历史。在这个话题下,笔者
多地根据直观的属性而不是原理。作者选取的技术系统,尽管是建筑生活中不可
列举以下三本著作对本文的启发和影响。在众多设计史或技术史的研究中,这三
缺少的要素,却不是建筑学研究的任何领域关注的对象,将这些资料大量而精细
本著作的共同点是对于日常、物质、社会与文化的共同关注。
地组织在一起,和历史的积淀及社会背景关联,读者能清晰地理解到它们的价值
西格弗里德·吉迪翁(Sigfried Giedion)在1948年出版的《机械化统领一
不仅是实用这么简单,而是特定时期内经济、政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运动的载
切:一部匿名的历史》(Mechanization Takes Command: An Contribution to
体。而除了那些在日后被发扬光大的建造技术以外,作者还将充分的关注留给了
Anonymous History)。作者所处的德国的艺术史研究学派,传承了布克哈特
一些失败的试验,或者错误的判断,因为它们同样是对工业发展状况和经济条件
(Jacob Burckhardt)和沃尔夫林(Heinrich Wölflin)的人文主义传统。对于他
忠实地反映。
们,观念并非研究艺术和社会的最终目的,而是让感知和判断在与社会和艺术的 沟通中得到具体落实的初步手段,因而他们更加重视对品味和感觉的训练。17 也
(四)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正由此,吉迪恩能够在这本书中,从工业技术的具体对象走向现代主义造型艺
这三本著作能够提供给一篇硕士论文的帮助是在视角和方法的层面。他们所
术,进而考察现代社会中人们思想与感知分裂的问题。对于这本书的关键词“匿
关注的建成环境中的设备、系统和物品,都是上一个时代的产物,它们的新鲜感
名”,以及由此聚拢的大量研究对象,至少对此后的建筑研究有两种启发:一是
或者存在感在作者进行写作的时代都已被消磨。并且,尽管这些研究没有直接和
对寻常事物的推崇,通过这些事物研究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历史感18 ,而正
研究当下的设计实践相关,却通过提供另一种观看的方式,让这些事物获得了在
确的品味的形成,是必须不带倾斜地同时体现在日用品和圣器中的,因此寻常事
当下新的意义。这种新的观看方式就是对于技术的体验:为什么我们忽视的种种
物能够接近人们更广泛的观念、理想和方法;而是对进步这种观念的拒绝,因为
问题,常常能在技术的操作中寻得新鲜解。正是这样的方式,激发了本文对于如
作者,除了采用大量工业革命以前的技术参考,还把更多目光放在了19世纪,即
何展开重新认识这个时期的住宅的可能性的尝试。
现代主义建筑之前的时代。我们由此可以继承这样的立场,即建筑的优劣并不在
以这样的视角,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宅提供了研究对象的三种特征:
于技术的先进与否,而是在于它所采用的技术是否能够与设计、建造和使用建筑
1)这些建筑,尽管在新中国的建设历史中占有大量份额,却不是建筑师署
的人们的感知相互契合。
名的作品。在大规模的建造和长时间的使用中,它们完全不是具有特异性的建筑
阿德里安·福蒂(Adrian Forty)在1986年出版的《欲望之物:1750年至今
作品,而是日常生活中的建筑物。
的设计与社会》(Objects of Desire: Design and Society since 1750)是一部物质
2)除了作为国有的设计机构集体的劳动结晶,它们还是工程技术人员,施
文化研究的著作,研究对象跨越了建筑设计、工业和产品设计、服装设计和信息
工的工人,以及使用它们的住户的共同成果,它们的生命历程超越了建筑的设计
设计等领域。然而,其中丰富的内容对于建筑学的意义,不仅在于它们都和建成
周期,而处于一个决策、设计、建造、使用、改造的过程中。
环境密切相关,更在于它们对于建筑学研究范畴的拓展和视野的重塑。福蒂解说
3)对于建造和改造装置这些住宅以及住宅的组成部分的技术而言,尽管它
自己的研究一直基于、并不断返回的基本动机是“对于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产生
们本身都已经默默无闻,但是它们的秩序和逻辑,却藉由建筑的材料变成了形
的兴趣”,而艺术史的学习经验帮助他建立了人和人造物品的关系的认知,由此
式、色彩、几何,在被使用的数十年间营造了城市生活的背景与氛围。
他能够对建筑学的提出质问:为何“专业体制让建筑物凌驾于一切,而忽视了建
所以,对于现在的建筑实践仍有新鲜意义的计划经济的住宅建筑是基于这样
筑是在业主、使用者、生产者、以及设计者不断权衡的过程中诞生,设计者在很
一些问题:我们如何描述这些建筑在现在看来无法描述的存在状态;这样的状态
大程度上并非统领的角色。”19 例如,福蒂能够将文学、文化批评和口述用于家
是通过哪些实在的事物的到呈现的;而这些实在的事物具有怎样的秩序和逻辑,
8
它们又是什么样的人,以什么样的手段造就的。尽管这些问题对于建筑来说都是
师的干预是一定的,但是总有内容,从某个特定群体的意志中跳脱出去,同时也
基本和初级,但是,并没有人和著作讨论这些问题。或者说,这样的通过技术和
正是这些内容,促成了本文所讨论的作为建筑的研究对象的有趣的价值。这些未
材料理解住宅建筑的视角还没有被尝试。
被设定的价值,存在于“说”和“做”的差距之中,而这样的差距则是常常在文 字相对的确定性和图像的多义性之间的体现的。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重视连贯
除此之外,仍然需要界定的是研究对象的时间期限。计划经济时期在历史上
性的同时更加重视不连贯和偏差,正是这样的研究方法的主旨。
明确的年限是1949-1991年,但是在《中国现代城市住宅1840-2000》中,对于 计划经济时期的住宅年代确定却有所不同。在书中,1949-1978年的城市住宅被
(五)研究的意义
称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住宅”,而1979-1991年则被放在“改革开放22 年以来的住宅发展”一章。这样的年代划定方式更多地考虑到历史事件对于建筑
建筑设计似乎不断在追求新的抽象与复杂的体系。然而,与我们身
发展的影响,如果从住宅建设的历史事件来看,真正的有组织、大规模的住宅实
边的世界相比,这样的复杂性就相形见绌了。它们错过了感知与期望
践开始的时间是1953年20 。 因此,本文研究的城市住宅的年限大约在1953-1978
的强大网络,以及潜藏在现实中的真意。……描述我们身边的世界可
年,如果以事件划定这个时间段的话,则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之后,改革开
以借助习俗和物理现象。类型提供了熟悉的图像,并且引出集体的情
放实施之前的计划经济时期,这同时也是毛泽东的执政期。对于本文来说,计
感回应;而材料的组合则与地志相关,营造出可以诱发生理反应的氛
划经济时期的匮乏是研究对象的共同的前提,它为实践活动建立了一系列游戏
围。……绝大多数事物都可以从这两方面加以描述,而我们的工作则是
规则,为住宅实践的结果设定了理想中的状态,因而把众多的研究对象划定在
不断地往返于这两者之间,借此理解我们展开工作的环境,以及我们真
这个时期。
正关心的问题。21
针对这样的研究对象和问题,本文采用了这样的研究方法: 1)档案研究、实地考察,档案与实物关联的阅读。同济大学的建筑历史课
亚当·卡鲁索(Adam Caruso)的这一段话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选择回到
程并不涉及现当代史,尤其是建国以后的建筑历史。事实上,当代建筑史的研究
近过去的日常建筑。如果认为此举的最高目标是为了设计工作的开展,那么,这
并不完善,尽管这些时代建筑实践的当事人可能仍然在世,对于这些人而言,计
将是另一种思路的建筑设计,相比于时代开拓者的思路更加保守,崇尚传统的经
划经济时代的建筑仍在眼前,但是他们的记忆并没有被妥善保管和收藏,到了下
验、物质和图像的体验并且排除了符号和象征的方式。尽管这并不是我们的建筑
一代人的手中,这些建筑已经变成了需要修复的技记忆。另一方面,在这些人的
实践的主流,但是越来越多的重要的建筑师都在自己的作品和言论中表达了这样
经验之外,让那个时代的建筑能够不断延伸出的新的意义,则是通过对这些时代
的倾向。22 当我们因循着他们的思路向上、向那些被参照的建筑追溯的时候,就
的建筑的不断返回和阅读逐渐完成的。在重拾这些建筑的途中总有惊奇的发现,
会发现这样的思路其实曾经是普遍的实践方式,并且在日常建筑中得到了回应。
以及对于当时实践已经具备的深度和广度的感概。在现实中它们蒙灰的形状背
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更清晰地理解过去的实践,特别是那些最容易被忽视的、
后,有更多仍有价值的故事。所以,本研究致力于挖掘档案中带有猎奇色彩的成
离我们并不遥远的过去。一方面,它们相比于历史久远的事物更容易接近,另一
分,首先面对的档案机构是那个时代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建筑学专业出版物
方面,它们也在飞快地被忘却。
《建筑学报》中的相关文献,然后是用于施工的技术出版物,接下来,建筑学和
类型与材料,这两种卡鲁索最为关心的建筑要素,都在城市住宅的案例中得
建筑技术的期刊增加了,所以研究的素材来源也推广到其他的重要刊物。但是,
到了充分的体现。一方面,对于建筑设计中住宅的类型而言,所谓的拓展和创新
单纯讨论技术的文献并不会直接的论述技术与材料、建筑形象的关联。如果需要
从未停止,但是这些工作越来越显得和历史无关。事实上,计划经济时期的住宅
在这二者之间建立桥梁,就需要关联起档案和实物。所以前期对众多计划经济时
类型之多样和丰富超乎想像,内院式、天井式、跃层、跃廊、阶梯式,所有我
期留存的住宅区和住宅小区的走访,拍照,记录和再现工作为本文问题的提出做
们自信地贴上这个时代的标签的全新概念都在这个时期被发明、使用、以及抛弃
了充分的准备。
过。对于这些多种多样的类型,是在怎样的条件下设计并建造实现的,又是怎样
2)案例分析,图像与文字关联的阅读。和其他研究计划经济时期住宅的论
被埋没而消失的,我们都缺乏了解。另一方面,对于物质和材料而言,毫无疑问
文(尤其是赵春兰的博士论文,研针对曹杨、大庆、大寨三个住宅实践做了案
的是,质感常常是由时间累积而形成的。在我们抱怨新的材料和建造技术并没有
例分析)不同的是,本文并不是以确定的建筑为对象的。关联并整合本论文的结
把城市景观装点地更加美观宜人,以及转而回顾冲洗的相片中流传下的80年的
构,是依托于他们生产的内在秩序和逻辑──范畴确定的材料和建造方式的。所
色调和风光时,是不是会想到在我们放弃了落后的建造技术和材料的时候,也放
以,本文主体分成了三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是一个材料和建造的专题。在这些主
弃了通过与他们的体验和交流而渐渐养成的真实的传统呢?于是,回顾过去的建
题之下挑选和组织住宅档案中发现和提取的片段,这些片段原本并没有放在一起
造经验以及由此而来的美观体验,有助于我们更真实地理解过去的建筑,以及发
讨论的机会和可能性,但是在本文中,它们之间明确而丰富的关联使每一章的内
展出过去和当前的实践的关联。由此,第二个关注点就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方向。
容紧凑和集中。由此,对于这些片段的研究方式就显得很特殊。如果可能的话,
如果本文对于对建筑设计抱有特殊的信仰、或者对于经济拮据的时期对于美观的
它们每一个都构成了一个微型的案例分析,在一个完整、庞大的故事体系中撷取
实践怀着好奇的人仍有吸引力的话,也就存在于此。
的一条线索。我们学习怎样阅读由建筑师精心设计的建筑,同时也被教育怎样从 匿名的建筑中发现建筑设计的要点,而本文的研究对象就处在这两者之间,建筑
17 H. M. McLuhan, “Encyclopedic Unities” The Hudson Review 4
20 华揽洪, 重建中国: 城市规划三十年1949-1979. 李颖译. (北
的形象和材料的感想,见:冯仕达,刘家琨, “刘家琨访谈”世界
(Winter 1949): 599.
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 139-142.
建筑, 2013(1):95.
18 Arthur P. Molella, “Science Moderne: Sigfried Giedion’s
21 Adam Caruso, Feeling of Things. (Barcelona: Distributed Art
‘Space, Time and Architecture and Mechanization Takes Com-
Pub Incorporated, 2008), 43.
mand’” Technology and Culture 43 (April 2002): 386.
22 例如印西诃在北京瑞士大使馆签证处项目中对于旧传达室
19 本段引文出自阿德里安·福蒂在巴特雷学院(UCL Bartlett)
结构的保留和对既存材料的利用。见,周伊幸,张西, “坚持与
网站上公开的个人简历。
和解的艺术”时代建筑, 2011(2): 78. 以及刘家琨的对于部委大楼
·9·
第二章 可能条件下的美观
图2.1-2 它们代表了这个时代的单调与丰富。但是唯有制作它们
图2.3 (连衣裙,用白布以格子布或花布拼做,胸前开口开到腰
的过程才能让我们了解到,这两种视觉的效果是从何而来。在
下四寸以下即可套穿,适合一般青年妇女。常沙娜,1956,《
裁缝对一种样式的衣服进行排料时,所有裁片密不透风地拼成
人民美术》杂志)
矩形,保证它们之间不再需要任何后续的拼接,这就是50年代 开始广泛推行的省布料剪裁方法,无论是大规模生产,或者一 次性定制,都非常节省。(圆领连衣裙;拼接裁剪图。全国手 工业生产合作社,1958,《服装省布剪裁法》)
10
产,或者一次性定制,都非常节省。但是这种剪裁法手册中的接近两百多种服
(一)玻璃和连衣裙的经济与美观 经济、适用和美观,作为建筑学、以至设计领域的概念,并不是任何时代、
装款式中,却很少有由不同布料拼成的服装。原因当然和经济性有关,多种布料
任何人的独创。然而它们在任何一个特殊的时代,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相对位置,
的拼接费料也费工。但是图2.3所示的连衣裙并非不能实现,因为在设计这些服
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尽管如此,如果认为它们的内涵仅仅在特定的条件下才具有
装款式时,设计者考虑了很多这样的问题:“如有旧的不合穿的素色旗袍可改做
一致性,以及它们的功效与意义也仅仅在特定的背景下才能成立,得出的结论却
上衣”、“用旗袍剩料镶边”、“民间织花带很多,可以做农村副业生产” 25 。
是不准确的。因为,这些概念不仅出现在人们的言论中,也反映在人们的真正用
令人惊奇的是,这个时期的设计师的创作和真实制作过程具有这样的同步性。实
来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手段中。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比这些概念书面上的定义更为重
际上,即使设计师不这样考虑,人门也会这样做的。更有可能的是,这些设计师
要。因为它们的意义、或者它们作为概念对于建筑学的作用是否止步于口号和宣
正是在走进群众的运动中获得了这些经验。由此,在具体的情境之下,丰富之美
言是需要斟酌的。
不一定和资源的匮乏背道而驰,反而在顺应艰苦和节约的要求中发扬光大。这个
有这样一个关于的建筑材料的例子,能够说明我们在通常意义上理解的经
案例让我们想到住宅建筑在全国范围的丰富性也体现在材料和建造方式的地域性
济、适用与美观三者,在计划经济时期的建筑实践中各自的位置,以及它们之间
上,不只有砖和混凝土砌块可以筑墙,土坯、乱石同样可以做到,并且发挥了不
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普通级别的建筑使用的平板玻璃在作为建材使用之前,通
同的视觉效应。这样的可以称为物尽其用,让每一件物品发挥其独特的效用,它
常会在仓库存放一段时间。因为碱性玻璃的表面不会完全平整,所以两片玻璃之
和囤积狂26 的区别在于它的努力有机会在日常生活的情境中表现出来并发挥其影
间会形成空气薄层。这样的空隙通过毛细作用吸入潮湿空气,附着在玻璃表面发
响力。
生化学反应,玻璃受到浸蚀而在表面析出碱质,和二氧化碳作用形成碳酸钠,是
这样的案例似乎要求重新定位经济和美观之间的关系:经济和适用的实践规
玻璃表面受到腐蚀,在表面生成与原有成分不同的化合物。这样的化合物和湿
则究竟为住宅建筑的美观有什么样作用?除了限制,它们是否还能为这些建筑感
气反复作用,在玻璃表面形成白丝、梅花、颗粒、以及条状的斑点。当这些玻璃
知上的品质提供积极的影响,就像在服装的设计和制作的例子中体现的那样,因
裁切使用在住宅的窗上时,就不会呈现出洁白无瑕、透亮的视觉效果。然而,
为贫穷和匮乏,反而丰富和有趣呢?
平板玻璃和化学仪器、光学设备中使用的玻璃不同,没有必要掺入昂贵或者特殊 的原材料,无限延长其耐久时间,因而外观质量同时也下降了。 23 但是,若使玻
(二)美观作为建筑理论
璃在贮藏期间不致发霉,就需要在成分中添加贵重原料,这样成本提高,显然不
从1953年开始,“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成为了计划经济时
符合计划经济时代建筑工业“一厘钱”的节约精神。玻璃的发霉反映了这个时代
期建筑界长期奉行的方针政策。到了1978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委员会召开
经济、适用与美观的制衡。在通常情况下,这三者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对象,而是
恢复活动大会时,建筑师明确提出这样的方针不能代替建筑理论,而要从以往的
相互关联的要素。在这个案例中,日常建筑中玻璃的耐久性,不是通过生产制作
实践经验和国外的研究动向中探讨建筑理论的建议27 ,自此之后,这个方针表现
中提高玻璃的耐雨水侵蚀的能力实现的,而是因为建筑的使用和维护者会经常清
出的倾向的得到的认同逐渐减少。而在在这个时间段的建筑实践中,“适用”
洁,那么,玻璃能够否呈现最佳的视觉状态,除了生产条件和化学成分,还和供
、“经济”和“美观”却是整个建筑行业的三个关键词,同时也为学科的讨论建
销管理的体制、以及日常生活的经营有关。
立了格局。和公共建筑领域“经济”和“美观”此消彼长的格局相比,在住宅领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经济、适用与美观并不仅仅是抽象的专业概念,而是真
域中,前两者是始终是设计建设的核心目标,而美观的次要位置却使得对它的不
实地反映在各种事物的存在与运行方式当中的。它们和操作、处理、生产、使用
够重视成为建筑师善意的过失,因而常常出现在建筑单位发表的文章中对于项目
它们的人密切相关,因而,这三个概念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会感受
不足的检讨部分。但是尽管如此,在这些发表在期刊上的建筑项目介绍,实践方
到一个
时代孕育的各种事物──不仅是事件和行为,也包括具体的物品──之
法和原则研究,以及建筑理论讨论的文章中,“美观”得到的关注实际上并不少
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由此,理解这些概念的关系可以在很多事物中进行,而返
于“经济”和“适用”。如果“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方针在
回到建筑中,则会产生新的发现。如果套用城市与建筑的类比,我们可以把服装
这个时期被等同于建筑理论,那么,对于我们所关注的传统与现代、功能与形
看作一幢微型的建筑,而建筑则是一件巨大而固定的衣服。在关注计划经济时期
式、风格与样式的建筑理论问题而言,显然经济和适用的部分没有为它们留下讨
的建筑的同时,我们也会注意到这个时候人们是怎样穿着打扮的。不仅如此,服
论余地,于是,理论讨论别无选择地挂靠在“美观”这个较次要的关键词中。尽
装和建筑的共同之处还包括,它们都具有计划和实现两个阶段。图片中展示了两
管“美观”完全不是一个含义准确的建筑术语,而是各执一词的主观判断,但是
张同款女装连衣裙的效果图,左边是一般裁缝都会使用的标准款式,而右边则是
在这个时期似乎它也被默认为是建筑理论的分类。
经由工艺美术专业设计人员加工改良过的款式。它们在外观上的差异在于左边从
感知的方式对建筑理论的基本命题作出判断,那么建筑师则和一个具有文化
上到下都使用同种布料,而右边则同时使用白布和花布,并在胸口的高度添加了
和审美眼光的寻常人并无二致。在我们的经验中,从印象出发的设计是很少见
一条饰带。很显然,它们代表了这个时代的单调与丰富。但是唯有制作它们的过
的。从工人新村诞生至今,我们的建筑学和印象之间的关系可以粗略地用三种关
程才能让我们了解到,这两种视觉的效果是从何而来。在裁缝对一种样式的衣服
系概括。让我们按时间顺序,由近及远地展开。在当代的建筑教育中,和印象
进行排料时,所有裁片密不透风地拼成矩形,保证它们之间不再需要任何后续的
相关的概念一般处在优秀设计的对立面:模式、定型、平庸无新意、照搬设计资
24
拼接(图2.1),这就是50年代开始广泛推行的省布料剪裁方法 ,无论是大规模生
23 刘克武. “谈谈玻璃发霉问题” 建筑材料工业, 1957(7): 33. 24 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服装省布剪裁法. (北京: 北京出版 社, 1958), 1-3. 25 《人民美术》杂志编辑部, “妇女服装设计”人民美术,
料图集。而我们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要在设计中打破固有的模式,对经验、成
26 巫鸿用“物尽其用”概括宋东的展览,但是实际上,展览中 的任何一件物品都没有被利用。 27 张开济,“关于建筑现代化和建筑风格问题的一些意见”建筑学 报, 1979(1): 21.
1956(4): 30-33.
· 11 ·
见和常识持批判态度,不满足于功能合理,而要在学科的知识体系下创造新的功
相同的趋势──尽管出于不同的原因──即大师的建筑大作渐渐地变成了大型建
能布局,开发出新的合理性。很明显这样的教育抵抗的是建筑生产和消费主义,
筑单位的标准的、寻常的建筑。亨利-罗素·希区柯克(Henry-Russell
前者将印象封存进标本和规范中,进而可以在所有的设计中被通约不用考虑,
cock)将二十世纪中期的建筑区分为相对的两类:天才建筑(genius
而后者服从于视觉景观的新奇和刺激,印象已经脱离它们生长的土壤。如果再
ture)和官僚建筑(bureaucratic architecture)。前者依赖建筑师个人的创造,
往前回溯一个时代,翻阅改革开放之前的专业期刊,会发现和印象相关的讨论,
是一场“艺术的赌博”,在出大作的同时也可能是荒谬可笑的作品;而希区柯克
通常是关于这样一些概念:形式、风格、艺术、民族式样、装饰 28 。尽管出于政
也指出,“官僚建筑”并不含有偏见,而是指代一种“国家或地方的大型建筑设
治形势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建筑必须首先满足“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
计单位,不依赖于个人的天才与智慧……而是一种组织的智慧,在有效地防预防
美观,”但是,在这一时期,将对于传统、文化和生活的印象用于设计的实践
出错的同时,高效和全面地产出方案。”尽管官僚建筑中不太可能诞生大作,但
的呼声和热情也最为高涨。甚至,专业学者是很多情况下对学术问题做出判断的
是却可以“凭借[设计者的]经验之手带来平易近人的感受。”30
依据,并不是专业的知识体系和理论框架,而是建立在传统和经验之上的美学观
Hitcharchitec-
城市住宅的设计师正是带来平易近人的感受的人。在计划经济时期,在
念:
寻常建筑设计领域中,设计师的角色是非常特殊的,不仅仅因为他们是一个庞大 的官僚机构中的集体智慧,并且因为他们和建造者和使用者的紧密关联。在设计 西方“现代派”的某些名建筑师在探讨不用或少用纹样装饰以节省
师的队伍中有工人甚至农民,而设计师也出于需要或者被迫做工人和农民的工
造价方面虽有一定成绩,但是他们并未在自己的实践中完全做到“筒而
作,在这个过程中,巨大的矛盾体现在了学院背景的建筑师和工人出身的建筑师
不陋”、“繁而不琐”。密氏·温得路的名言:“少就是多”。但是他
与工人之间。《建筑学报》的文章已经很极端地体现了这种矛盾。一则实例是对
的代表作之一芝加哥湖边高层公寓,墙面光秀、冷淡无情,岂不正是“
工人参与建筑设计队伍是“掺沙子”还是“捡沙子”的争论 31 ,从中可以推断,
少就是少”么?这个建筑虽采用了质量较高的建筑材料(玻璃砖)和建
尽管大部分工人没有建筑学背景,但仍有少部分因为能够对设计和建造有所贡献
筑技术,但是它的艺术效果却显得相当简陋。29
而被保留在队伍中;另一则实例直接和住宅事件有关,就是对于华揽洪负责的北
如果了解到这篇文章还谈到了留园的漏窗、重庆传统民宅、以及北京佛寺拱
京右安门实验性住宅和幸福村街坊项目的批判 32 ,作为留法归来的建筑师和规划
门装饰,这样的评价也就不难理解了。这个时候,我们的建筑学虽然没有广阔的
师,华揽洪为项目发表的文章中图纸精美,大量使用别开生面的图表分析方法,
视野和客观的立场,却有对于传统的自信,这让我们确信借助通过传统和文化形
同时也实际项目中大胆地尝试新的类型和建造方法,在建筑的材料和造型上都一
成的印象对事物进行判断的做法是正确无误的。而感知的方式对建筑理论的基本
丝不苟,但是却因为其中在经济性与适用性上暴露的问题倍受批评。对于这两处
命题作出判断,那么建筑师则和一个具有文化和审美眼光的寻常人并无二致。
居住小区的质疑,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回访调研的基础上的,利用亲历者的眼睛 和摄影的镜头,没有放过任何可能出状况的细节。以至于建筑师本人在接近六十 年之后仍然反思自己“的设计更多地是建立在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上,或一种他
(三)设计者、建造者、使用者的平衡
们主观想象的生活方式上,而不是以广大人民的真正需求为基础。”33 尽管这样
尽管中国和西方的现代建筑进化轨道,但是在20世纪50和60年代却呈现出
图2.4 ……对于这两处居住小区的质疑,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回 访调研的基础上的,利用亲历者的眼睛和摄影的镜头,没有放 过任何可能出状况的细节。(右安门实验性住宅的结果,问题 举证。从左上到右下依次为:外开的纱门阻碍了外廊的交通; 陶土绿缸代洗家俱盆,住户将台起出,弃于墙角下;竹篱笆栏 杆破坏,不安全;走廊外堆置杂物;外廊内住宅堆满了杂物。 朱兆雪,郑惠芬,1957,《建筑学报》杂志)
12
的批评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政治目的,但是这样的政策的确发挥了建筑设计上的优
第二段引文关于材料感知,对住宅立面的颜色和质感的处理显然已是建筑师
越性,建筑师更倾向于从使用和建造的角度思考设计,而督促建造者和使用者熟
的职责。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灰色一片”的景象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受到批评
悉和了解建筑生产的原理和各种细节。建筑师在图纸上没有完成的工作会由工人
的,相反,简洁近乎无物的住宅立面曾经是新时代的物质象征,同时也符合艰苦
在实地考虑、解决或者修正,而建成的住宅在功能上的不足都要靠住户们自行完
朴素的美学标准。然而,尽管建造的资金和物质都十分有限,材料和技术还是不
善,于是,城市住宅的生命不再仅仅存在于设计阶段。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建
断地被开发出来用于住宅立面的装饰,这些材料实践中考虑的并不是象征性的问
筑工人、以及居住者的角色是融洽的,而没有发生像空间使用中一样的权力分争
题,同时也没有被“新”的视觉要求所限制,而是在有限的范围内实现了可能的
与对抗。
物质和体验的最大化,而这种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实际建造的实践过程。 第三段引文提出的对于美观的标准反映了建筑师的希望将日常生活的内容纳 入建筑领域的初衷,而这样的目标到现在为止也不能完全实现。然而不美的建筑
(四)创造可能的条件 以这样的思路,我们可以在文献中找出专家是怎样以美观的角度切入计划经
要素同样也处在对美观的讨论中,居民的实用美学(如果可以这么说)和建筑师
济时期住宅建筑的讨论的。值得注意的是,建筑尽管“美观”是主观的建筑属
的理想的确在最初是冲突的,这并没有阻止居民参与到住宅建筑的实践中去。从
性,但是只有借助具体的事物它才能得以呈现。而这些具体的事物则是在住宅实
这些住宅最初投入使用之时,居民们就开始在已定的建筑体系和格局和日常生活
践的各个环节中作为实践对象的物质要素。而是利用美观的概念在研究对象之间
不断变化的需求中寻找一种平衡,其实践的手段是自主的建造,而结果则是我们
建立相关性。如果,住宅规划和设计的空间格局呈现出政治和管理的体制,那么
今天看到的城市住宅景观新的层次——生活趣味的物质呈现。
相应地,住宅建筑的形象和外观呈现出的则是对物质要素的实践。所以,正如在
因为在经济和适用的律令之外,只有“美观”的意象让实践者的自主性合法
调研的现场对建筑的感知方式一样,以下三段关于建筑形象的言论,毫无疑问都
化,让建筑能够实现超越游戏规则的价值。从“适用”和“经济”走向“美观”
是和建筑的“美观”这个话题相关的:
的过程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建筑在平凡中获得超越的过程。如果以这样的视角再阅 读前面的三段引文,就会发现它们实际上讨论的是三个在任何建筑设计的情境中
我们在住宅单体设计上给人总的印象是类型单调,色彩不鲜明,因
都成立的理论话题。关于操作单元体形成的重复和差异的秩序,以及建筑的辨识
而整个住宅区感觉沉闷不活泼。[…]设计人员思想主要集中在降低造价
度实际上是建筑的身份识别;材料与物质性的问题;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建造活动
增加平面系数上,这自然是对的。但是我们注意了经济,思想上就忽视
与专业实践的关系。尽管这些命题是我们在时过境迁以后发现传统的新通道,但
了美观的要求。立面处理,千篇一律。因而小孩有时候找不到家门,成
是在当时它们并不成立。不过在当时,虽然没有人能够对美观的问题下以定论,
年人也可能随时走错。34
但是,所有真正参与到建筑的生产和实践中去的人都很清楚,美观的品质,应该
目前我们从单体到群体住宅的色调配置虽一改过去灰色一片的局
从什么样的工作、尝试或者努力中来。如梁思成在1959年住宅建筑标准及建筑艺
面,但配置不当,还很难达到和谐而又丰满的境地。如某一群点状住宅
术问题座谈会上的发言:
外,墙面为深桔色配驼色阳台栏板,使进入住宅区的人们感到沉闷。 生活是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能够完满地满足这两方面生活需
某路上有两栋古铜色马赛克贴面高层住宅,非但与周围住宅群色彩不协 调、而且会给人似进入铜塔感觉。
35
耍的设计就是一个有“美好”内容的设计。但是这还不够,我们还要求
处理晒衣问题有对立面。一种是上天,认为应在住宅空间中给予
以美好的形式把这个美好的内容表达出来。那就是在“内容所允许或内
解决;另一种是下地,认为应在建筑群中,用洗衣房或集体晒衣场考
容所要求的条件下创造美好的形式,也就是“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
虑。[…]现在房子已建成,南向立面上已出现一些衣衫被服的“桃红柳
观”。37
绿,琳琅满目”,不仅对房屋立面、建筑群的美观有所减色,同时还影 其中,“内容所允许或内容所要求的条件下创造”提供了对于“在可能的条
响了生活阳台的使用,值得进一步钻研。36
件下注意美观”的另一种理解角度,即:“美观”对于住宅实践的意义,不仅是 在这三段引文中,作者所认同的美观是多样、丰满和有序的建筑形象,而这
最终实现的效果,而且是去创造实现这些效果的“可能的条件”的事件过程。而
些要求都不在“适用、经济”的讨论范围内,为了实现它们,实践者需要做很多
促使人们积极地发现这些可能的条件的机会,则隐含在经济、适用的规则之中。
计划之外的工作:
尽管美观的标准是存在各种争议,但是和美观的话题相关的建筑实践却有迹可
在第一段引文中,美观的判断在于建筑的形象是各具特色还是千人一面,而
循。针对这三段引文,这些的实践活动落实在三种物质的要素上:建筑的单元体
对住宅形象的重复和差异讨论的背景在住宅的工业化和标准化。这样的建筑生产
和模块、外墙饰面、非土建的建筑构件。尽管它们在空间和物质的构成上紧密连
方式导致建筑的形象千篇一律是合情合理的:如果住宅从设计、建造到使用都高
接,但是分处于建筑、装饰和生活使用三个不同层面的属性却让它们相互之间具
度地单元化,那么住宅的内部和住宅之间则呈现出单一的重复的秩序,这样的形
有独立性,而在住宅建筑的实践中也是相互分离的过程。本文的研究素材就来源
象也是对标准化体系的忠实再现。然而,要求住宅呈现出各自的特征,多样的形
于这三个建筑材料或部件的范畴。
态,但是同时仍然满足标准化的生产体系,那么设计师在考虑功能布局、建造逻 辑和形式秩序的时候就需要付出很多额外的努力,协调不同的单元之间的关系。
28 参考1955年到1978年之间出版的建筑学报。 29 郑光复, “略谈建筑装饰的简与繁” 建筑学报, 1963(1): 30. 30 转引自Joan Oakman, “Toward a Theory of Normative
张德仁关于工人参加设计革命受到排挤的来信”建筑学报, 1974(2):4.
36 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上海市住宅建筑研究院,“上海市
32 朱兆雪, 郑惠芬, “右安门实验性住宅的结果”建筑学报,
Architecture” in Architecture of the Everyday, ed. Steven Harris
1957(11): 53-57.
and Deborah Berke. 133.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33 华揽洪, 重建中国, 142-143.
Press, 1997). 31《建筑学报》编辑,“是“掺沙子”,还是“拣沙子”?工人
35 全永耀, “城市住宅外观色彩协调”住宅科技,1986(3): 13-15.
1959年度第一期九种工人住宅’建筑学报, 1959(7): 23-28. 37 梁思成, “从‘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谈到传统与
34 汪定曾, “关于上海市住宅区规划设计和住宅设计质量标准问 题的探讨”, 14.
· 13 ·
革新”建筑学报, 1959(6): 1-4.
第三章 单元体模块与千篇一律
图3.1 ……整个建筑看上去像是以众多功能相同的小单元排列组 合而成的,厂房的立面与外廊式住宅如出一辙。(生活间底层 平面及立面。盛志英,1962,《建筑学报》杂志) 图3.2 将生产计划贯彻到日常生活中去。(生产管理日志实样。 王凤祥,1957,《建筑材料工业》杂志)
14
(一)工业化和模数化的另一面
排列组合而成的,厂房的立面与外廊式住宅如出一辙。(图3.1)
模数化与差异的组合
生产和生活的步调一致很大程度上也是日常建筑美学标准形成的重要前提。
在1955年第二期《建筑学报》报道了国际建筑师协会(UIA)第四次大会(
我们都很清楚在工人新村,居民的私人领域是很有限的,公寓以卧室的间数为单
大会主题是1945-1955年的居住建筑)的情况,并刊登了波兰教授海伦娜·锡尔
位,而厨房、卫浴、以及的功能空间都公共化,并和工厂区域有很紧密的关联,
库斯(Helena Syrkus)教授关于标准化设计的报告全文。在这篇报告的开头,
工人/居民的作息时间和生产一致,集体活动的时间多过私人的时间。然而,除
锡尔库斯谈起自己参观荷兰建筑师奥德(J. J. P. Oud)设计的住宅区的感受:“这
此之外,还有将生产指标的经济和日常生活的节奏秩序结合的案例。例如自上海
些作品的特点是给人们指出如何能够‘美观和改良居住条件’”,而这样的品质
水泥厂开始使用后在全国推广的生产管理日志。这种日志适用于生产单一产品的
具体则是体现在“太阳的炎热”、“树阴的清凉”以及“郁金香的香味”上。然
厂矿单位,它的本质是月历和产量指标图表的复合:“在月历格式的日历下,
后,笔锋一转,她宣告进入报告“没有什么诗意”的主题──“建筑设计的合理
加空白格子,以便填写日产量计划数字,并附有精密衡量度的指示线。”43 (图
化”:“我们不要让荷兰美好的住宅区把我们的眼睛给档了起来,使我们看不到
3.2)由此通过看日期的日常行为提高职工对于生产指标数字的关注,促进大量
在很多工业化程度较低的国家里广大群众对住宅的大量需要”,而前面铺垫的让
和高效的生产,有意识地将生产计划贯彻到日常生活中去。有趣的是,尽管时间
人向往的居住愿景“在世界上大多数城市中是达不到的。”38
轴的存在以及对于更高产量的追求,生产管理日志也选择了月历这个若干小单元
这样的措辞方式似乎宣布了一个遗憾的事实,即在欠发达的国家,工业化的
排列组合的方式。几乎没有比这张日历更好的案例可以直观地说明“计划”的方
初衷并不包含诗意地建造,而是最大程度地通过规格的一致性追求经济和节省。
式和意义了,其中,计划的实效性是通过单元的细分得到加强的,正如模数化
但是,美观并不一定直接的体现在公认的审美对象上,它也体现在我们组织事
和标准化体系对于构成建筑实体的部件的拆分以及同类项的提取。由此,产量与
物、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的结构上,正如锡尔库斯教授在几页之后着重强调的
日期的关联在将生产模数化同时,也让整个体系中每一个平凡无奇的单元都变
米兰工学院建筑系对“模数组合”(modula coordination)的定义:将不同来
得意义重大。
源、不同性质的东西,在不必经过修改和调整的条件下,简单地组合起来39 。这
工厂和住宅、生产和生活微妙的互涉,已经难以断定究竟何者为先。只是有
样,抽象的数理逻辑被转化成为对于具体的事物的理解和操作,如果按照这样的
一点是肯定的,在计划经济时期,住宅工业化的结果是让住宅建筑到达了处在秩
框架,对于城市住宅而言,有很多相互冲突甚至矛盾的东西是需要整合进模数和
序和混乱、冷酷与热情、两者之间的某处。生活的复杂内容获得了有序的依托,
标准化生产的体系中去的,组合的对象也具有更广泛的含义,它可以是技术和材
而标准化生产的成果也不再单调。
料的不兼容、空间结构和建造方式的不对等、建筑结构秩序和视觉秩序的错位、 以及传统和典型的居住形式与新时代的类型之间的差距。
(二) 模数、构造、外观
这篇报告发表于“一五”计划时期,正是住宅建设的工业化如火如荼进行的
计划经济时期有两种对象不同的标准化概念,或者说,在这个术语使用时,
时间。当时提出的“三化一改”的方针,即“设计标准化、构配件工业化、施工
意味着住宅建筑可以在两个层面标准化。第一种是抽象的体系,建筑的构件符合
机械化”和“墙体改革”,采用装配式大板、框架轻板、大型砌块和大模板现浇
模数的体系,并且控制在一定的数量,在全国范围内生产和使用,通过构造可以
四种体系代替砖混结构建造住宅。
40
在这个过程中,前面提到所有的体系之间的
形成一系列体量和建筑形式;第二种则相对具体实在,一幢建筑本身作为标准,
错位都得到了体现。尽管设计和建造者的努力很多都隐藏建成外观之下,但是在
每个省份每隔三四年产出的一套标准图纸,在一个时间段内固定地建造相同的
任何构件和局部迈向住宅的标准化设计的途径却比我们看到的复杂的多。
住宅样式44 ,因为平面、经济技术指标以及生活设备都相对固定,所以这种“标 准”经常等同于“生活质量”或者“规格”,例如提高或降低“住宅的标准”。 尽管这两种概念的初衷都通过预制构件的生产、构造方法的标准化降低住宅造
工厂生产与日常生活的体验 福蒂在论述19世纪后期英国家庭室内装饰风格演变时,谈到工作场所和家庭
价,但是在理论上说,它们会让住宅建筑向两个极端的方向发展,形态各异或千
环境趋同的倾向:在当时高阶层和精英人士的阶层中,家庭环境开始有意地模仿
篇一律。尽管如此,计划经济时期的住宅仍然处在中间状态,实验性住宅总是少
工业建筑的简单,冷酷质感,这是一种技术崇拜的结果41 。而在我们的计划经济
数,而每一种经过检验的构成产品都会在一定范围内推广,而在三十年漫长的实
时期,家居环境和工厂生产环境同样存在着趋同的现象。然而,这样的现象不仅
践历程中,作为住标的建
发生在环境的氛围上,也发生在活动的运作和组织管理方式上。
经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可以把住宅建筑之间的差异划归到三个层面中:建筑体、
筑样式不断翻新,积累下来的类型不胜枚举。但是,
单元体、以及标准模块。
作为建筑设计的案例,上海机械制造厂将厂房建筑生活间设计成外廊式的 尝试,从空间组织和外观的样式上都使工业建筑向住宅靠近。42 为解决西晒的问
模数关于具体的材料,而不只是数列。尽管任何构件都能抽象成平面或空间
题,在原有的生活间立面上附加外廊。作为大空间的厂房建筑原本并没有单元重
的几何,通过一些列尺寸表示,但是真实的建造体系中有几何坐标体系中没有的
复的秩序,但是经过立面外附加一层空间进行了尺度的过渡,从巨大的车间,到
重力,构件需要按照受力的原则进行拼装。这就使模数制和标准化体系不可能理
小型的生活间,再到立面的开窗位置,使得工业建筑也具有近身的尺度。值得一
想化的进行,使建筑构件处处符合模数尺寸。最简单的例子可以从家具的模数化
提的是,尽管生活间的功能从底层到三层分别为仓库、办公和住宿,但是开窗的
去理解(图3.3):家具的模数可以在两个层面消化,一是构件的模数,每一片木
处理明显以宿舍的需求为依据,让整个建筑看上去像是以众多功能相同的小单元
板作为模块的长宽高,为标准尺寸;二是组合单元体模数,装配起这些木板之后
38 海伦娜·锡尔库斯, “关于标准设计的报告”华揽洪, 吴良镛译. 建筑学报, 1955(2): 56-57. 39 同上, 59. 40 《住区》杂志编辑部,“中国住宅60年关键词” 住区, 2009(5): 10.
1980. (New York: Thames & Hudson, 2005), 100. 42 盛志英, “外廊式的生活间”建筑学报, 1962(4): 31. 43 王凤祥,“上海水泥厂采用了生产管理日志”建筑材料工业, 1957(1): 24-25. 44 华揽洪, 重建中国, 148.
41 Adrian Forty, Objects of Desire: Design and Society 1750-
· 15 ·
体量的长宽高,为构造尺寸。从同一种柜子的四种尺寸分配方案中可以了解到,
何关系更能够包容稳定的观念与文化,而计划经济时期,作为寻常普通建筑的住
标准尺寸和构造尺寸不能同时模数化,因而需要在组合和建造的逻辑之间寻找平
宅,正是将很多建筑学的问题隐藏在了建造和技术的层面。
45
衡点。 而在住宅建筑中,标准尺寸就是层高和间宽,而构件尺寸则是墙、板和 (三)差异化的体系
梁的三维尺寸。即使抛开声学、热工对于构件尺寸参数的要求,这些构件相互搭
尽管计划经济时期大量的城市住宅都是由大型混凝土预制砌块建造,但是这
接可能性的建造逻辑就已经打破了构造尺寸和标准尺寸之间的无缝衔接。参数 不一定等于构件尺寸,也不一定等于标准尺寸,因而“为了迁就总的尺寸协调,
些模块的组合方式却很少显示在建筑的立面上。在这些模块吊装就位之后,建筑
建筑中某些部分的尺寸允许不完全符合模数尺寸。”46 到了模数网格的节点以及
的表面还要有饰面层,可能是水泥砂浆,或者水刷石等石屑。这些饰面通常不会
墙身开口部,就会出现若干种交接的方式,例如企口、斜角或者长短板交替,以
完整地覆盖在整个建筑的立面上,而是要通过分隔条在每一块饰面之间形成分格
及不同的板块划分的方法。这些构件接缝形成的几何秩序直接反映在建成的立面
缝。对粉刷墙
上。(图3.4)例如对于矽酸盐砌块,如果能在预制模块的同时进行外粉刷,吊
最后建筑展现的几何秩序,就是这些分格缝形成的秩序。尽管分格缝的功能十分
装后再喷有色水泥砂浆,这些线条就会保留在最终的立面上。47
明确,原是为了饰面耐久性而设,但是很少有人讨论过分格缝所出现的位置的意
面分格用砂浆或麻丝勾缝;而水刷石则常用一条玻璃镶嵌其中,
义。按照规范,纵横两个方向在6m内必设分格,由此分格缝出现的位置可以有
建筑构件的标准化工作是在经济困难时期(1960-61年间)展开的,在个时 期,正是不同的模数制、不同的模块和构造方式的过渡时期。过去的住宅建筑标
多种选择,但是住宅中常见的只有两种,一种是在层间腰线上设置,另一种是将
准化生产的的模数体系,2Mo(200mm倍数)和新开始提倡的3Mo(300mm的
窗洞角点之间横向连线50 (图3.5)。前者在建造上的好处是施工简便,而后者
倍数)同时使用,而考虑到立面的比例,有时还会混合进斐波那契数列的尺寸参
是省工省料。然而从视觉上说,腰线突出分层,同时也呼应了砖混时期过梁的
数;而构造墙体的基本材料则包含了从基于混合结构的粘土砖发展到基于预制装
位置,而窗洞间连线则隐含了一种图案化的平面质感。但是两者都没有再现标准
48
配结构的混凝土砌块。例如,这个时期会出现1:3:6的砖型,以满足3Mo体系 。
化对于“间”的重视──它们和模块组合是两种几何形式,使得建造和观看的秩
相较于标准化的规则的严格执行,在这个阶段,住宅建筑的多样性来自于各种尝
序并不一致。 这样的不一致很容易从构件和建造的类型上找到依据,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模
试,而新的材料、构件品种和建造方法甚至比标准化推广之前还要多。 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筑师在讨论装配式住宅的艺术处理问题时低估了建造技
块建造都有利于形成理想的立面形式。粘土砖作为最小单位的模块,用在清水墙
术的作用,认为结构和技术只是将思想和文化转变成建筑风格的工具,但是忽视
上的肌理是在常见的住区景观。另一方面,对于少数实验性箱形住宅和大板住宅
了技术本身也是思想和文化的一部分。49 这样的判断部分出于政治因素──在预
来说,构件的尺寸和单元(开间、层高)的尺寸一致,模块交接处的凹凸和接
制装配技术上必须吸取苏联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又必须和资本主义和修正主
缝能够自然呈现单元组合的只学。但是大型混凝土砌块的尺寸处在这两者之间,
义的审美观划清界线。在他们将建筑的形式美归结为韵律和几何秩序时,并没有
并且,和图3.4不同的是,在很多情况下,这些砌块拼装的方式并不是依据开间
意识到在他们身处的背景中,对材料和建造的实践的方法和秩序往往比抽象的几
划分的。而板块划分的原则是在具有一定适应性的条件下,尽可能降低模块的数
图3.3 标准尺寸与构造尺寸的矛盾在板式家具中的体现。(同种
图3.5 分格缝出现的位置可以有多种选择,但是住宅中常见的
整体;同时,如果要减少模块数量,模块本身的尺寸不是加大
家具四种不同模数处理方式。劳智权,1981,《家具》杂志)
只有两种,一种是在层间腰线上设置,另一种是将窗洞角点
向标准尺寸靠近,而是变的更小(开间为3.4m的空心砌块住
之间横向连线(上海鞍山五村围院式住宅立面粉刷分隔。周伊
宅模块组合方式。浙江省基本建设局技术处,1975,《建筑学
幸,2011)
报》杂志)
图3.4 这些构件接缝形成的几何秩序直接反映在建成的立面上。 对于矽酸盐砌块,如果能在预制模块的同时进行外粉刷,吊装 后再喷有色水泥砂浆,这些线条就能够保留在最终的立面上。
图3.6 对于有门窗洞口的立面,这些砌块需要以很巧妙的拼合
(非蒸压矽酸盐大型砌块装配式住宅建造中。 上海市民用建筑
方法实现设计的标准尺寸,结果是,单个模块常常是跨越开
设计院,上海市住宅建筑研究院,1960,《建筑学报》杂志)
间的轴线的,而整层立面的模块拼装工作构成一个不能拆分的
16
量。在空心混凝土砌块的住宅施工方案中,可以看到这些砌块象是尺寸放大的砖
和分隔板等构件突出了单元的竖向成组。(图3.8)这样的处理方式则更多地和
一样构成立面。对于有门窗洞口的立面,这些砌块需要以很巧妙的拼合方法实现
砖混结构或者大型砌块住宅的外观一致。计划经济时期住宅不同的体系,例如功
设计的标准尺寸,结果是,单个模块常常是跨越开间的轴线的,而整层立面的模
能、结构、建造、形式等层面中出现的差异和错位,很明显出自于工种和部分之
块拼装工作构成一个不能拆分的整体;同时,如果要减少模块数量,模块本身的
间沟通合作的有限性,但是在此基础上产出的住宅作为一个难以拆分的整体,却
尺寸不是加大向标准尺寸靠近,而是变的更小(图3.6)。结果这些接缝,只有
在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些工种在认知和工作方式上的一致和连贯性。
在模块用来建造仓库的时候,这些砌块的接缝才会被保留在立面上。然而住宅的
计划经济时期的住宅作为一种固定的建筑类型的可能性在于,它们从来不是
设计者是看不到这一层建造工作的,因为这些建造方式是技术人员在标准住宅方
一时的决策就能得出的结果,而是不断地在有自身形成的文脉和新的设计建造的
案平面布局已经定型的情况下,反复调整和磨合得出的51 ,而设计者的标准化模
意愿之间互动的产物。功能平面、结构关系、制作施工、外观样式,所有这些要
型,也仅仅发展到在轴线关系的层面。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将平面单元直接物质
素在住宅的方案中是相互糅合的,它们的参照对象来自于一个比地理环境更广
化的方法更加直接,但是技术人员也会选择迂回的方法,在空心混凝土模块拼装
阔的背景,即计划经济时期的物质文化。因而,它们各自的运作秩序和方式能够
的例子中,可以看到空间布局的秩序和材料与建造的秩序的差异,尽管如此,建
叠加在一幢住宅楼中。在这个时期,住宅的建筑师们从没有实现过极端化、纯粹
成的结果仍然不会超出设计师的预料。
的设计方案,像是同时代在新陈代谢、粗野主义的建筑流派中能够看到的那样。
在住宅建筑的功能单元、结构单元和视觉单元之间,同样存在着许多不对应
在这里没有简单的、清晰一致的设计概念,将功能、结构、形式、和做法串联在
的关系。作为第一批标准设计的代表作,1955年开始推广的“2号”型住宅就是
一条线性的、不间断的线索上,而是混合了各不相同的利益和方法,唯有层层解
建筑体层面的标准化产品,是对苏联的住宅设计和建造方法的照搬,直到苏联
析,才能在总体的连贯性之下看见复杂性的本源,以及建筑各要素各执一词却并
专家失去影响力之前一直在北方地区大量建造。这种住宅由纵墙承重,3m×6m
行不悖的原因与结果。
52
的居室为单元,两排并立,楼梯间占一间,厨房和卫生间分割一间。 (图3.7) 在一梯三户中只有中间一户有阳台,阳台挑出在立面上把按照单扇窗口重复的秩
(四)片段一:两种结构的墙身与立面
序变成了三扇窗和一个阳台的秩序,并且在下层和上层之间也有区别。尽管“2
在住宅的标准化模数体系从2Mo向3Mo过渡的同时,住宅的结构和建造体系
型”住宅是最规整和单元化的住宅之一,但是外观上打破单一重复秩序的手段就
也在从砖混结构向预制装配的混凝土结构过渡。在这个过程中,建筑师与技术人
已经出现了。到了70年代,在框架轻板结构住宅的项目中,建筑由钢筋混凝土柱
员的努力是多方向的,既有改革砖型以适应新的模数体系的尝试,也有将预制墙
承重,所有墙都是填充墙,建造方式不同于以往,而整幢住宅也基于标准柱网,
板用于2Mo的模数系统的尝试。然而将建筑体系抽象为尺寸和数字的时候,建筑
但是住宅的平面却显示它和“2型”住宅在空间布局上强烈的连贯性。同样是一
师常常会把这些数字对外观的影响放在一边53 。尽管数字的微差表现为建筑构件
梯三户、厨房和卫生间的位置也如出一辙。它们之间不同的则是立面的处理,如
尺寸在数量上的差距,但是从实质上看来,尺寸最终总是依靠不同的型材实现,
果“2型”住宅的点状元素突出建筑单元的均质,在框架住宅中立面则通过阳台
而这些型材则是处在不同的建造体系中的不同材料,因而微小的数字差距在真实
45 劳智权,“家具模数探讨”家具, 1981(6): 14-17.
建筑学报, 1962(1): 17.
51 浙江省基本建设局,“混凝土空心砌块”建筑学报, 1974(2): 26.
46 王华彬,“住宅建筑模数、参数与尺寸问题”建筑学报,
49 “归根结底,结构技未只能是建筑形象的表现手段,而建
52 苏联专家认为大进深的房间有利于供暖,但是在实际使用中
1964(2): 26-32.
筑风格是一定时期、一个阶极、一个民族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观
却在排布家具和划分空间上造成诸多不便。这个方案最后被彻
的反映。结构技术的发展可以给创造新的建筑风格带来更有利
底丢弃。见:华揽洪,重建中国, 143-144.
47 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上海市住宅建筑研究院,“非蒸压 矽酸盐大型砌块装配式住宅——住宅建筑设计中的技术革新实 例”建筑学报, 1960(3): 2-4. 48 按照作者的说法,这样的砖型也是宋代营造法式中限定的薄 片砖类型。见:武汉市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院,“试拟新砖型”
的因素,但不可能最终地决定一种建筑风格的形成和发展。” 见:程泰宁, 王依苹,“装配式住宅建筑艺术问题处理的探讨” 建筑学报, 1961(8): 15-19.
53 “尺寸比例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设计者艺术处理的技巧,而与 参数采用2Mo或者3Mo进位问题没有多大关系。模数数列的制 定已经考虑了美观的问题,模数数列不但提供了黄金比例的数
50 程泰宁, 王依苹,“装配式住宅建筑艺术问题处理的探讨”, 16.
值,而且能够满足建筑创作中尺寸比例多样化的要求。”见: 王华彬,“住宅建筑模数、参数与尺寸问题”, 29.
· 17 ·
图3.7 这种住宅由纵墙承重,3m×6m的居室为单元,两排并
住宅标准平面、立面。凤存荣,马本寅,1977,《建筑学报》
立,楼梯间占一间,厨房和卫生间分割一间。(“2号”型住宅
杂志)
楼,标准平面、立面。华揽洪,2006,《重建中国》)
图3.9 (1958年住宅标准设计1号方案墙身大样。陆仓贤, 沈兆
图3.8 建筑由钢筋混凝土柱承重,所有墙都是填充墙,建造方
鹏, 金诚,1958,《建筑学报》杂志; 振动砖壁板宿舍墙身大
式不同于以往,而整幢住宅也基于标准柱网,但是住宅的平面
样。沈文瑛,1960,《建筑学报》杂志)
却显示它和“2型”住宅在空间布局上强烈的连贯性。同样是 一梯三户、厨房和卫生间的位置也如出一辙。(框架轻板结构
18
的建筑中则可能代表了建造体系的差别,由此建筑材料和构造的差异又会体现在
术与形式关联性出发的策略,其中很多都是影响了整整一代建筑外观效果的重
建筑的外观上。以下两个案例就能体现出这些差异。
大决策,尽管美观一直以来都不是住宅设计的核心问题。首先建筑师想到的是线
北京市1958年住标1号方案用黏土砖砌筑300mm空心墙体,依靠三道纵墙承
条。因为绝大多数预制板在立面和楼面交接时,将楼板厚度包在墙板内,立面上
重,楼面板使用节省钢筋的预应力棒空心板,屋面使用节约木材的波浪形钢筋混
会出现外立面预制板在水平方向和楼面平齐的接缝,以及同一层的竖直接缝。因
54
凝土大瓦 ;两年之后,在同个城市推广的振动砖壁板住宅方案使用200mm振
而提议在建筑立面上保留预制板拼接的接缝,甚至在制作预制板时,装饰性地预
动砖壁板,这显然是一种从砖砌体向混凝土大板过渡的型材,通过振捣将砖砌体
先设置凹槽,以便在装配成型后形成完整的几何肌理。但是在实际建造中,预
与水泥砂浆紧密结实,提高砌体强度以减少墙体厚度,以此预制板为外纵墙承
制板的接缝是倾向于用粉刷覆盖的,因为暴露接缝的作法需要采用空腔防水,对
重,楼板用便于施工的、每间一块的大型预制小肋空心砖楼板,平屋面,砖砌女
施工精度和材料要求都很高,而常常真正起到防水作用的仍然是油膏和粉刷。
55
儿墙基座、混凝土扶手 。尽管这两种建筑的结构类型有两个共同目标,一是节
所以我们在住宅立面上看到的粉刷的分割缝,通常和预制板的接缝是不对应的。
约材料,二是降低墙体厚度以减轻建筑的重量,并且实现的平方造价很接近,但
所以建筑师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是在这几个方面57 :一是严格控制构件的尺寸,
是却是完全不同的策略和解决办法。它们既有实验性的部分,也有延续过去经验
预防立面上出现的板、柱或栏杆尺寸过大;然后是颜色的搭配,墙面和突出的构
的部分,尝试在同一个项目中使用了各种新型的构件和材料,并没有追求对新式
件,如窗框、窗台、挑板,使用不同的颜色,以便在近处能够突出和人身体接近
材料和构造的全般采用,它们代表了住宅标准化改革时期因为技术不成熟而出现
的尺度;最后则是预制装饰构件的使用,即我们十分熟悉的花格,点缀在楼梯
的多样化建造实践。
间、阳台栏板、围墙等部位。而花格图案的选择,让建筑师有条件在原本中立的
对比这两幢住宅的立面,如果首先把材料的效果放在一边,它们所使用的构
装配住宅立面上,加入传统、现代等各种风格。所以,花格窗的出现,实际上是
件在形式上都能够实现各种凹凸和线脚。前者在设计时,尽管已经减去了一层作
作为粘土砖营造的肌理的替代品,而在使用砖墙的时候,更多的装饰构件是有
为台基的构造处理和装饰效果,但是立面的凹凸仍然能够通过窗台上立砌的一排
精致的浮雕的。不得不说的是,清水砖的时代和花格窗时代的住宅外观已经是
砖、接地处作为墙体保护的粉刷,以及负担屋面的过梁处由于改变砌法而收进的
截然不同了。
部分;而后者的立面形式则相反,预制版有意地模仿了台基的线脚突出墙面,同
尽管如此,认为经济困难在材料和工艺使用层面降低了住宅建筑的美学品质
样在女儿墙处,砖砌的部分突出外墙,从地面上观看接近于挑板,也有水泥砂浆
仍然是不全面的。因为在另一些情境中,结构师和工程师在思考预制装配构件的
制成的窗台。在层与层交接的位置,预制板的接缝保留在立面上,而砌体墙也因
经济性和施工便利性的同时,无意识地回应和解决了立面形式以及尺度改变的问
为结构加强同样显示出条带。以上都是这两种建造体系具有的相似的形式潜力,
题。他们的提案和建筑师的策略同样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现在回顾他们的思路
然而,真正的区别表现在材料的部分,预制板立面没有砖墙丰富的肌理也许并不
和方法仍然是很有意义的,因为他们的工作暗示了技术与的风格之间的可能性,
是材料本身的问题。事实上,从整个墙身来看,砌体结构使用的材料比预制结构
而这样的概念则是建筑师在不理解施工原理和经济利益关系的情况下没有办法建
还要单一,但是它在整体上呈现的材料并置的效果是通过在外墙底部和顶部进行
立起来的。这些工程师的策略集中在标准化定性的构件交接处,他们的出发点是
局部饰面实现的,而预制结构的问题则是一道完整的饰面掩盖了背后使用的各种
这样的:由墙身包楼板的做法导致交接处的处理方法不统一,标准件在边缘形态
材料。这样做是因为为了节约预算使用的回收材料在心理上、或者在视觉上碍于
的变化很多,因而增加了模块的数量。所以,他们决定将水平和竖向的预制板在
观瞻,于是预制装配住宅的美观只能通过其他的办法解决了。
交接处脱开,另外引入一种“边板”将几个方向的构件联系在一起。尽管表面上 看是增加了一种构件,但是这种构件同时面对几处交界咬合的问题,让预制板可 以收在构造尺寸的范围内58 。然而,边板作为标准件,并不仅仅是简化了交界的
(五)片段二:解决尺度问题:形式与构造的策略 在城市住宅从砖混结构向预制装配结构的过渡的同时,建筑外观的改变无法
构造形式,它反而在立面形式处理上打开另一扇窗,为立面上出现各种构造细部
不被建筑的从业人员注意到。粘土砖作为小型模块,为建筑立面提供了两个层次
提供了机会。因为这块边板在伸出立面的方向上形态不受限制,可以自由地处理
的观感,远看色调均质、体量突出,而近观则具有排列有致的构造细部、尺度宜
成楼层线脚、雨蓬、遮阳板等各种样式,同理两块立面预制板和内墙交接的竖缝
人的肌理;然而预制板使用的材料,混凝土、级配卵石、粉煤灰、煤屑,以及一
也可以如此处理,让立面细部更加多样。(图3.10)
系列工业废料,人们不能认同它们的肌理能够暴露在墙面,以形成美观的效果,
从处理预制装配住宅立面尺度问题的两种策略上,我们可以看到经济技术与
因而将其隐藏在粉刷层下,外表面均质且空洞无物。由此,使用预制板的立面却
建筑形式之间潜在却异常确凿的关系。尽管这些住宅的细部对于我们已经稀松平
面临层次感的缺失,从不同的距离观看的效果是一样的。当时的建筑师已经认识
常,但是在外观背后,它们却有着不同的建造内涵。藉此,我们能够以新的眼光
到采用新的结构体系和建造技术会对住宅的外观造成可观的影响,他们把这种建
去看待和评判它们:更自然和优美的建筑立面设计,可能是更熟知经济基础以及
筑立面缺少构造细部的毛病形容为“粗眉大眼”的效果,而优秀的建筑立面则应
技术运作方式的人做到的。
该是“粗中有细”、“大中见小”。56 今天的建筑师对这个问题不会陌生,因为 (六)片段三:阳台的形式功能
这是建筑设计的进阶问题,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个问题,常常能够体现出建筑师专
阳台并不是历史悠久的住宅建筑部件,而是从建国后大规模建造城市住宅之
业眼光的独到性,以及对技术与文化的把握程度。
后才开始逐渐兴起的。在传统民居中有开放的、或者朝向天井的外廊,但是没有
在当时,对于预制装配住宅外观的尺度问题,建筑师就已经提出了诸多从技
54 陆仓贤, 沈兆鹏, 金诚,“1958年北京市楼房住宅标准设计1 号方案介绍”建筑学报, 1958(3): 29-32. 55 沈文瑛,“振动砖壁板宿舍设计”建筑学报, 1960(7): 20-22.
57 同上。 58 叶祖贵,“对民用建筑几种构件定型的探讨”建筑学报, 1979(1): 32.
56 程泰宁, 王依苹,“装配式住宅建筑艺术问题处理的探 讨”, 16.
· 19 ·
和室相联的阳台。外廊在1953年以前自建住宅中就开始出现。最早的住宅为坡顶
上,建筑表现得更具重复感。设计人员显然试图避免这样的单一秩序,通过单元
单层,每户门前有前院,后来在将一层住宅变成两层时,仍然要为二层居民保留
体饰面的色调差异以及阳台的错位分布,让建筑的立面产生变化(图3.11)。在
室外活动的空间,这就是外廊最初在交通以外的功能和类型依据。然而,真正发
这里,阳台在不同层属于套房中不同的主卧,要是两间主卧都有条件拥有阳台的
挥实用功能的独立阳台仍然没有出现,55-6二区住宅中采用内廊,每室只设窗而
话,这样的错落也就不存在了。所以,我们仍然可以把这种外观上的丰富感归功
没有阳台,而在这一住标的改良版中,可以看到阳台仅仅点缀在某些位置上,例
于资源的不足。 在60年代,外观类似鞋盒的筒子楼不再出现了,人们开始关心住宅建筑的
如上层靠边的两间的立面上,或者正中一间的立面上,这样的结果显然不能让每 一户都受益,而是让建筑整体在外观效果上取得构图上的均衡或重心。在住宅中
立面形式是否美观。尽管建筑师试图采用虚实、主次、几何形状等概念解读和设
最先得到认可的是挑出外墙1m左右的阳台,与之相对的凹进阳台和一步阳台(
计建筑立面60 ,但是实际上在三到五层的板式住宅中,所有的几何关系都是依
利用挑砖,围以围栏形成的阳台)则分别因为降低了平面系数和只具有装饰功能
赖于单元重复的方式,如果归结到物质层面,也就是单元体怎样进一步组合,以
而没有实际用途而被排斥,59 (尤其是后一种,在之后三十年的住宅设计中几乎
及阳台怎样布置。图3.12展示了四幅设计不当的、和四幅设计得当的立面图。
没有再出现过)。但是,如果认为一步阳台的装饰性在于只能服务于环境的观看
受到批评的立面被认为“虚实主次不分”、“比例不好”,但实际上导致视觉效
和体验的话,选挑阳台在没有分配到每一户的情况下,同样服务于观看和体验,
果不佳的原因是它们过多地使用了同一种建筑元素,或者过度地重复了同一种构
进一步说,是在单元体的基础上重塑住宅建筑在观看者眼中的形象。
成的秩序。而构图优美、具有韵律的立面则将阳台以及阳台和建筑单元体的关系 多样化处理,例如同时使用悬挑阳台和凹进阳台,让阳台和单元体成组处理,同
阳台本身可以和住宅的框架体系连贯处理,正如早期的阳台牛腿由大梁挑 出,然后在长向上加梁和空心板,因而阳台的宽度必须和开间的宽度相等。这样
时阳台栏板的构造方式起到很大作用。带着这样的美学标准,建筑师则是有意识
的阳台可以挑剔之处只是面积大和废料,但是它结构稳定,施工便利,并且有助
地在将不同的秩序叠加到标准化的单元体中,让住宅建筑在单元体的层面产生
于阳台初步走向构件预制化。但是建筑师和工程师却不愿沿用这种构造方式,而
更多的差异。
一定要缩小阳台面宽,由此只能开发新的结构支撑阳台。这样做带来了两个相互 (七)小结:寻常与特异
关联的结果,一是阳台没有被包括在建筑主体标准化的模块体系中,二是阳台成
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宅在四十年的时间里,迅速地构成了中国城市的新
为独立于单元重复秩序的形式要素。在住宅建筑有砖转向大型混凝土砌块建筑、 阳台也从点缀变成按户分配之后,这样的倾向仍然十分明显。在1964年上海市
环境(context),并且塑造了这个时代专属的日常建筑面貌。在50年代初期,
大型壁板住宅试点工程的项目中,模块尽可能地像单元体的尺度靠近,在此基础
城市住宅作为新的建筑类型出现的时候,规划师和建筑师对于建筑本身特性的推 敲就远远超过了对于城市环境的推敲。如果说建筑的环境包括三个层面的涵义, 即作为设计任务的周边实存物、建造形式中的建筑话语、以及设计决策所承担的 文化价值的话。那么可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三种涵义在住宅设计和住宅 区规划中都在不同程度上缺失了。新的建筑类型和新的政治与经济格局对应,而 没有顾及城市的自然环境、旧时代的建筑形式,以及和传统的建筑文化体验的 关联。不仅在建设初期,在整个计划经济时期以至与现在都是这样。于是,城市 住宅作为新时代的建筑存在的同时,其体系内部具有相当的一致性。尽管如此, 如果换一种角度分析这样的一致性的话,我们可以了解到,这样的一致性是建立 在住宅的建造和生产体系上的。这些建造方式可能是微乎其微的,例如阳台、窗
图3.10 尽管表面上看是增加了一种构件,但是边板同时处理几
序,通过单元体饰面的色调差异以及阳台的错位分布,让建
处理。(三到五层住宅的立面设计,前四幅为不好的立面,后
处交接咬合的问题,让预制板可以收在构造尺寸的范围内。同
筑的立面产生变化(上海1964年大型壁板住宅试点工程设计
四幅为好立面。华谦益,1961,《建筑学报》杂志)
时,作为标准件,并不仅仅是简化了交界的构造形式,反而为
介绍,南向立面处理。郑寿南,章明,1964,《建筑学报》
立面上出现各种构造细部提供了机会。(六种不同艺术处理的
杂志)
外墙剖立面。叶祖贵,1979,《建筑学报》杂志)
图3.12 导致视觉效果不佳的原因是它们过多地使用了同一种建
图3.11 ……模块尽可能地像单元体的尺度靠近,在此基础上,
筑元素,或者过度地重复了同一种构成的秩序。而构图优美、
建筑表现得更具重复感。设计人员显然试图避免这样的单一秩
具有韵律的立面则将阳台以及阳台和建筑单元体的关系多样化
20
框、檐口的标准化构造,但是对于整个城市面貌、建筑的环境而言却意义重大。
而是建立各自的标准和方法,再通过设计师、建造工人、甚至使用者之手,相互
由此而言,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宅的建设主要参照的建筑环境,不是建成形
之间能够和平共处。当我们过度地强调模数制和标准化的简化作用时,就会忽略
式,而是建造的方式。而作为建筑环境的建造方式,则是建筑的形式语言,以及
他们在具体的建造实践中,落实在材料和构建层面,由于体系错位、交接方式而
设计的文化价值的来源。
体现出来的复杂性。只有同时认可和理解这样的复杂性,才能更全面和深入的计 划经济时期住宅的建筑形式和美学观念。
我们还需要认识到计划经济时期城市住宅的另一种价值,就是在建筑师不断 地在构造-形式上寻求差异、在建筑体系中建立多重秩序的同时,住宅建筑仍然 和谐地共处在一致性的建成环境中。建筑的普遍性和差异是相对的,它们在不同 的层级上表现出来的状况并不相同,这取决于我们是否愿意像设计和建造每一幢 住宅的设计师、建造者,以及生活在每一幢楼中的住宅的使用者那样近距离、微 观地理解建筑,而不是像一位领导干部坐直升机掠过城市上空。只有这样我们才 能获得这样的认识并使其为今日的建筑实践所用: 在这个时期建成环境呈现出几乎千篇一律的面貌背后,住区规划和 住宅设计的文本、图纸和建成项目之间却存在着思想与实践的交锋。其 中最富原创性趣味的是那些摆脱了单一教条和规矩、而试图将不同的观 念和想法融汇进新生事物中的项目。尽管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和在各个时 期对于意识形态的过度强调,很多这样的提议和实验常常被忽视。然 而,它们仍然应当被视为建设性议程、论战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构 成住宅规划与建设领域的中国话语。61 同样重要的是,如果我们把住宅建筑的建造方式解读为建筑的文脉,而建筑 的建成形式为书写的文本时,需要注意到新的认识和观点常常来自文本和文脉之 间的不连贯性,而不是理想化的连贯性。如果城市住宅精确贯彻理想化的模数体 系,标准化生产的建造逻辑的话,那么任何人都不会怀疑它们的单元重复的形式 正是这中间造逻辑的物质化呈现。然而,建筑实践中并不存在理性化的标准化生 产,住宅需要处理的问题没有像搭积木一样简单,而是需要在同一种建筑类型中 通过构造-形式整合各种体系的秩序。而这些体系的秩序,例如功能布局、结构 稳定性、构造可行性、视觉和外观的形式美学,并没有被同一在单一的标准中,
59 刘福顺,“住宅设计中的予制阳台”建筑学报, 1956(3): 92-93. 60 华谦益,“三到五层住宅的立面设计”建筑学报, 1961(12): 13-14. 61 Zhao, Socio-spatial Transformation in Mao’s China, 125-126.
· 21 ·
第四章 饰面与朴素
图4.1 对于无印美学以及适度装饰的提倡和推广,也是日用工艺 美术和装饰领域经常谈论的话题。“画页选刊的两个热水瓶, 都显得雅致大方、朴素清爽,是受到一部分群中的欢迎的。” (竹子图案热水瓶,剪贴图案热水瓶。周培忠,孟广庆,1964 ,《人民美术》杂志)
22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华丽与朴素
筑和印象的相互关系从持久固定的过去,导向一个更加无常、非定型的现时和将
无印之美
来64 。尽管具有熟悉的功能,事物的图像对于使用者可能是新奇、陌生的,因而
在商品社会追求简洁无印的美学意识并不仅仅是人们在当前社会中的新风
与稳定的印象相违背,这样的情况无论是在建筑、产品的设计领域都是一样。尽
向,而是至少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受到重视了。1965年贾斯伯·琼斯(Jas-
管所有产品被设计出来的时候都在某些层面上是新鲜的,但是屈服于景观文化的
per Jones)在采访中,讲述了自己为装置作品寻找一支外观普通的手电筒时遇到
设计观念有意地排斥设计的对象具有任何看上去像是“现成”的特征,首先在形
的麻烦。他说道,尽管自己很久没有使用过手电筒,但是脑中很清楚一只普通的
式上与寻常性做出区分,同时也剥夺了新的产品变成寻常的机会──它们永远从
手电筒是什么样子。但是,他在商店发现所有的手电筒都具有一些特殊的、不在
属于无常的一部分。这正是前述“手电筒的故事”的由来,对于这样的现象,彼
预期之中的特征,而最普通的、没有花哨装饰部件的手电筒反而是最罕见的。
得·乌施普隆(Peter Ursprung)总结到:
或许艺术家会比常人更早地具有怀旧情节,但是这不能否认从印象开始的操 或许这更意味着唤回一个无疑已成幻影的时代──当物件都以常态
作是文化习俗和日常生活实践的必要途径。琼斯接受采访的年代,正是我们处在
存在、被想当然的接受的时代。换句话说,当它们还没有屈服于奇观经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时期。如果我们认为计划经济时期的用品,只有印着凤凰和牡
济的时候,在事物和它们的印象之间还不存在分裂。65
丹的粉色床单,或者印着口号和标语的搪瓷茶缸,并且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追 求,那就错了。因为对于无印美学、以及适度装饰的提倡和推广,也是日用工
然而计划经济时期便是这样的一个时代:物品和它们的图象尚未分离。当我
艺美术和装饰领域经常谈论的话题,在60年代的《人民美术》和《装饰》上,
们根据自己头脑中物品的形象走进商店时,总能发现、并最终买到完全一致的
常常能够读到作者以个人的情感和体验,品评日用物品美学品质的文章。例如其
商品。生活体验的安定感正是来源于事物呈现为“已知”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
中一篇讨论的主题是手提包的装饰,作者对于当时人造革手提包表面印刷的白漆
进,传统与未来持续地对观念进行吸收和重塑,进而影响着文化的记忆。印象由
商标和厂名,以及飞机、火箭、白鸽、齿轮、麦穗、大手等图案感到不满。他认
此而生,并为人们的判断提供了一个虚构的框架。66 正是在这样的框架之下,我
为这样的装饰没有讲究构图,形象不美观,给人的感觉是杂乱一片。然而紧接下
们思考功能、结构和形式,进行建筑设计,但是我们却时常在对这些框架不甚了
来,作者是这样说的:
解的情况下试图冲破它们的限制。在另一些时候,我们对待和处理这些的重要的 印象的手段十分有限,图像由点线面的几何生成,但同时它们也有具体的物质构
有图案的手提包固然可能很美,无图案的朴素纯净的手提包也同样
成。计划经济时期的住宅也是这样一种类型:它们能够在万千变化之中仍然保持
可能是很美的。尤其塑料、人造革的质地本身就具有独特的美。有时即
整体形象的连贯和统一,以至于对于他们的印象之深刻让人们已经能够想当然地
使不加图案装饰就已经很美观了。徜要装饰也必须联系原材料的质地、
对待其中的材料与物品。
颜色的光深来进行慎重的推敲。62
(二)“新”与“旧”
这样的追求进一步在专业工艺美术研究者的论述中找到了依据。华丽的装饰 就像《杨家将》中凤冠霞帔的穆桂英,而朴素则是《白蛇传》中的白素贞,华丽
……暮色从四面八方聚拢来。房屋、柳树和草地什么的都仿佛要
和朴素都是美观的,但是需要视具体情境而定。63 事实上,在低成本大批量生产
溶解在暮色里,模模糊糊看不清楚了,只有路边的河流微微闪着亮晶晶
的日用品中,华丽的色彩和装饰是廉价且力所能及的,因而无法不被过度使用,
的光芒,幢幢的人影在路上闪来闪去。……一眨眼的功夫,新村的路灯
由此才形成了我们回顾往昔想到的画面。而当我们转向日常领域的建筑的建设背
亮了。外边开进来一辆又一辆的公共汽车,把劳动了一天的工人们从工
景和条件时,就会发现专业的工艺美术研究者的审美眼光,反而由计划经济时期
厂送到他们的新居来。像是走进了一个新奇的世界,灯光和暮色把新村
的住宅建筑道出了。如果公共建筑的民族样式是建筑中的“穆桂英”,那么寻常
送进迷离变幻的奇境,茫茫一片,看不远、望不透,使人感到如同走进
百姓的住宅建筑就是建筑中的“白素贞”了。因为物质资料的匮乏和生产技术的
一座无穷丰富的奇妙的新兴城市。67
限制,这里不可能大量使用花纹和图案装饰,反而只能依靠单一平涂的颜色,普 通材料本身的肌理,以及适当的花格窗和栏杆等装饰构件。不得不说的是,计划
《上海的早晨》中这段描写工人新村景观的文字,揭示了城市住宅在计划经
经济时期的住宅建筑,在摆脱了作为商品需求的同时,也没有沦为对传统符号进
济时期(或者建国初期)的特殊职能,承担对于“新”的想像。尽管“新”可
行再现的载体,它们更依赖于材料和建造本身的品质,纵使这些原本微不足道,
以是生产制造的时间概念,或者政治宣传中的象征性话语,但不能否认的是,包
但是却凝聚了一个时代的美学标准和实践智慧,它们是专属于这个时代的外观朴
括“新”在内的这一连串修饰建筑印象的形容词,干净、有序、陈旧、混乱,都
素、态度诚恳的建筑实践。
和物质直接相关──建筑包含的物质以及作为人造物的建筑。这些属性的图像意 义呈现在物质三个层面上:物质的本源、物质所处的社会对它们的限定、以及习 事物与它们的印象
俗,例如时尚或者某种意识形态。因而物质在艺术史的图像之外更广泛的作用则
事物和它的印象之间的关系却可以分成两种:相互统一或者各自分离。在传
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审美体制68 。集合住宅在上世纪30年代曾经是现代主义建筑宣
统的社会中,人们对于他们生活中的场景、建筑、使用的工具了然于心,因而,
言的载体,以纯净抽象的几何形式隐藏了物质实践的基础,而战后的后现代、结
功能到用具之间的连贯性是显而易见的;而当代建筑对于图像的操作,却在将建
62 任宏,“手提包的‘装饰’”人民美术, 1962(5): 51.
what Happened to Realism?” 2G, 2005(34): 88.
152.
63 顾方松,“华丽与朴素:杂谈日用工艺美术品的装饰”人民
66 出自乔纳森·瑟吉森(Jonathan Sergison)在题为“观
68 Gernot Boehme,“Staged Materiality” Daidalos, 1995 (56): 41.
美术, 1961(2): 56.
念,建筑物,领有和建造”的访谈中的言论。见:Christoph
64 Mark Wigley,“The Architectural Cult of Synchronization” October, 2000(94): 50. 65 Philip Ursprung, “The Fragile Surface of Everyday Life, or,
Grafe,“Idea Building Occupation and construction: Christoph Grafe in a conversation with Stephen Bates and Jonathan Sergison” OASE, 1998(49, 50): 31. 67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 23 ·
素导致的。釉面砖的普及在玻璃马赛克之后,而玻璃马赛克从70年代末投入使 用时就伴随着各种问题,尽管马赛克坚固耐用,但是必须施工中操作得当,保 证质量,才能实现应有的效果71 而由于操作不得要领导致的脱落现象时有发生。 此外,马赛克单元面积小、肌理更多,表面和接缝中都容易积灰。与之相比, 釉面砖在施工和维护上都更加简单,而大片的光面则是新的体现。然而釉面砖 的完美呈现依托于尺寸和模数的精确计算,但是大多数住宅建筑的施工都做不 到这一点,拼接、不对齐、零碎尺寸的状况是普遍的,但是就其结果而言,住 宅建筑的物质形象中,新仍然是更重要的,非商品住宅一直在抗拒过多的肌理和 深色的表面。 粉刷和面砖的流行是住宅建筑的物质实践中一个非常基本并且逻辑简单的例 子,它们揭示出了建筑图像与物质实践的一种关联方式,以及观念与行动相互作 用的事实。而在现实的场景中,崭新、干净、有序、陈旧、混乱都不是孤立和绝 对的,它们相互混杂和渗透的状态则与更加复杂的观念和实践的秩序相关联。对 于建筑材料而言,价值和意义常常并不是来自事物本身,而是来自它们被对待, 操作和处理的方式72 ,即物质实践的过程。
(三)材料、不规则性、物质性 若不是城市商品房由于象征性图像的泛滥导致的视屏化、没有深度的表面, 构主义以及数字化风潮都与其无关。然而,由于集合住宅固有的坚守,物质性仍
我们或许不会相信在非商品住宅的身上仍有灵韵存在。在香港盛行的“唐楼美
然能够在实践取向此消彼长的过程中展露头角。在“建筑的实存物长久以来被表
学”将公屋纳入怀旧(vintage)审美的范畴;在上海,两位出生于1980年前后
皮的外观所替代”的状况之下,正是集合住宅仍然“提供了[建筑]返回物质性
的人拍摄了一本砖头书,记录他们生长的、曾经无边无垠的浦东的新村住宅;而
的终极基础”69 。这也是住宅建筑和图像与物质的话题具彼此吸引的原因。
在北京,这些钢框的门窗、粉绿色的油漆、水泥浇筑的阳台栏杆被拍成美丽的图
如果我们抛开文字叙述,闭上眼睛,凭记忆发掘住宅建筑的图像,它们会是
片,而户主则因为没有办法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保护它们而感到惋惜。人们没有
什么样的?提供一种答案,例如,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会想到住宅楼都有着浅
在当前的实践中重塑这些失去的事物的意愿,却在当前的语境下不自觉地唤回了
色粉刷或者釉面砖(瓷砖)的表面──正如历史上黄色的绸缎服务于皇权的图像
那些被理想化的图像的片断73 ,于是,这些审美的倾向也在侧面强调了非商品住
一样,它们则服务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开端时期的图像。尽管在历史上的某
宅和商品住宅在图像上的差异。但是这些差异是怎样形成的?在审美化之外,我
些时期,清水砖墙和马赛克饰面的住宅也非常盛行,但是它们分别被后二者取
们还能怎样利用这些图像的价值?
代了;尽管在建筑饰面的行列中,清水砖和粉刷,马赛克和面砖是平行可选的材
和商品房相比,非商品住宅从未想要深入挖掘材料的特质使其具有表现性,
料,但是在新中国城市住宅发展的历史中却呈现出两组淘汰和取代的价值取向。
也没有将朴素的美学观念转化成商品价值的动机。简化成方盒子的建筑体量不会
1959年的人民画报刊登过一张上海兰凤新村的照片“朱法弟在兰凤新村住宅
伴随着构造上的深入推敲和表现的意图,使用无差别的粉刷墙面却不为继承或引
楼前”(图4.2),尽管这个时期的自建公助的新村住宅同时具有清水砖墙和水
导一种时尚的物质体验。这个时期的住宅建筑代表了功能主义的极致,似乎所有
泥抹面这两种完成面的做法,但是和文字叙述中“大批舒适的新住宅”相对应的
的材料都在对物理和技术指标的屈从中埋没了它们的物质属性。正如格诺特·波
是一幢水泥抹面的房子。如果仔细看这幢房子的墙面,会发现粉刷已被雨水污
姆(Gernot Böhme)对材料(material)和物质性(materiality)的区分:材
染,水泥墙面的颜色也不均匀一致,这样的景象并不是名符其实的新。但是,朴
料通常和功能、形式和结构精确地协同作用,其形象不再由自身的特征、而是由
素的白墙面的确有别于解放前租界里的那些住宅;而且一旦使用粉刷饰面,在建
功能的和谐一致决定,因而隐身于一个固定而对位的体系中;而物质性的突显常
筑的使用期间就要定期维护、重新粉刷,使得表面回复到建成时的状态──粉刷
常是一种致力于装饰的有意行为,它依托于经济和文化的环境,而技术的干预则
的建筑是一种始终如新的建筑。这样,粉刷符合观念中对新的期望,正如每一本
可以转变物质的固有属性。波姆还进一步指出,为了物质性的彰显,建筑采取的
施工手册中都会说到,粉刷是一种在较短的工期内“使墙面或平顶有光滑、平整
方式不外乎两种:规整的图形,例如几何体、花窗以及墙纸的图案设计,以及不
70
规整的肌理。
及美观的表面”的饰面技术 ,而在砖砌体表面粉刷的目的,也是为了抵御气候 的侵蚀,使墙体呈现出新的状态。
当人们需要在空间中创造一种特殊的氛围,无论需要呈现出温馨或
釉面砖取代玻璃马赛克的实例也依据相同的道理。从80年代初开始,釉面
者富贵,木材的特性都是理想的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使用木
砖生产线在国内的大规模引进和普及导致了之后的十多年白瓷砖饰面在无论是居
材。我们知道这是肌理的作用,它构成了这种特性的要素,即事物呈
住还是公共建筑中的过度使用,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不仅仅是市场和经济的因
图4.2 粉刷已被雨水污染,水泥墙面的颜色也不均匀一致,这
房子。1957年,工人们采取自建公助的办法,在兰凤新村盖了
样的景象并不是名符其实的新。但是,朴素的白墙面的确有别
大批舒适的新住宅,其中就有她的一套房间。郑光华,1959,
于解放前租界里的那些住宅;而且一旦使用粉刷饰面,在建筑
人民画报社)
的使用期间就要定期维护、重新粉刷,使得表面回复到建成时 的状态──粉刷的建筑是一种始终如新的建筑。(朱法弟在兰 凤新村住宅楼前:住在工人新村里的朱法弟特别希望自己有幢
24
现他们自身的特定方式。它们可以是某种线性的纹样、木纹或者大理石
筑景观导向多样性和丰富性的潜力。而复制在倡导个性化、差异化的时代被贬值
纹,而在普遍的意义上,它们可以定义为:典型的不规则形式。74
之前,很可能是一种得到更加广泛认同的文化形态和实践形式76 ,因而这样的实 践方式或许不会因为工业技术的发展完备而销声匿迹。
按照这样的理解,我们可以认为是某种不规则性使得非商品住宅具有审美意 义上的吸引力。但是,如果非商品住宅无意让建筑的材料具有戏剧性效果,这样
(五)片段二:粉刷工与物质的合作
的不规则特征如何得以实现?由于材料的隐身需要一个精准完备的建筑系统,我
我们已经了解到,粉刷是一种追求建筑“新”的图像的技术。它通过削减物
们有理由相信是在这个系统中的某些环节上发生的状况引发了物质性的呈现,是
质的不规则性,实现几乎无物的建筑表面。然而,正如建筑构造中的真理──简
的规则的形式和策略变异成为了不规则的。这显然不是规划和建筑师的工作,在
洁和纯粹的通常由难以想象的复杂操作支持,在20世纪50年代,粉刷的程序和
建筑师精心策划的建筑效果的呈现中,实际操作者的作用倾向于被省略。但是在
注意事项的复杂性也是难以想像的,为了粉刷一幢建筑的立面,工人需要使用
特殊的实践中,因为建造者手中的材料比建筑师了解到的材料更加丰富和真实。
至少有26种工具、12种基本材料和配料77 。1958年,上海科普协会出版了一套建
本章讨论的主题就是那个时代的建造者们怎样联合了他们手中的材料,在对规则
筑工人技术操作图说,用来指导教授土建不同工种的工人,其中包括粉刷这一工
的遵守和游离之间,重新塑造了非商品住宅建筑的图像特质。
种。尽管指导粉刷
工的出版物一直源源不绝,但是像这套书一般图文并茂、讲
解细致的却不多见。而且,这一套书中的“立体图”(按照书中的用语)都是同 (四)片段一:拼贴的实践:油漆滚涂的工具和方法
济大学建筑系建筑与规划专业一年级学生在工地上参照工人施工的实际操作绘制
《住宅科技》作为面向具有专业背景的读者的期刊,常常向建筑从业人员介
的,所以非常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住宅建造过程。尽管这本操作手册出版于大跃
绍世界范围内新兴的材料、工艺和技术。但是在很多实例中,这些新技术和工艺
进时期,但是施工中必要的程序和材料一项也没有省略,反而提供了在之后的指
都需要进一步介绍给住户、行政工作者、以及社区中做各种零工的非专业人士。
导手册中再也没有出现的细节和事项。例如在冬季施工注意事项中,编绘者罗列
物质资料的建造、修补和完善,在多数时候也是由这些人参与完成的。发表在《
了这几项内容(图4.4):
住宅科技》1981年1月号上的文章《油漆滚涂法施工》虽然具有一个大规模和工 冬季室内粉刷施工时,门窗要配好玻璃关紧,或用草包遮没,防止
业化的标题,然而其旨在推广的内容却更接近一种手工劳动:
墙面冰冻,粉刷脱落,发生质量事故; 采用油滚子代替鬃毛刷刷油漆是国外常用的施工方法。北京市房修
冬季施工时,砂浆中必须搀氯化钙,使它早日结硬,另外也要搀
一公司郭恩华等同志经过长期的研究试验制作了滚涂工具并总结施工操
盐,使它不容易冰冻;
作方法在该公司一队工程上应用效果良好。现简介如下:……油滚子采
冬季施工时,粉刷不能被冷风吹。脚手架上用芦席挡风,防止工人
用纺纱废锭子作芯,外包人造毛或泡沫塑料作面粘合而成。人造毛滚子
受寒,粉刷受冻。砂浆池上应搭棚,并用草包盖住过夜;
毛长,存油多,适于做头二道油活,泡沫塑料滚子做的活细,没有掉毛
冬季施工,有太阳时,先粉阴面,粉好后,太阳正好照着已粉好的
的现象,适于做还活油,尼龙毛的滚子使用效果更好,但国内市场上不
墙面。78
供应,暂时无法使用。75
根据这些陈述,不难想象建筑系的学生观察和忠实记录工人施工的情景,而 这一段材料提供的最为特殊的信息,也许不是建筑技术发展到了80年代初
这种工作方式的结果,无疑使得施工手册提供的指导混合了科学原理和实践经
期,仍然没有普及利用滚筒对建筑表面进行油漆和粉刷施工的事实,而是在工业
验。我们很容易根据书本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明白其中一些的道理,却很难想像
生产的条件已经较为完备的80年代,一项有利于提高效率和施工质量的生产工
在任何系统化有章可循的施工进程中完整地实践这些要求。而对于建筑工人而
具没有直接进入大批量生产,却仍然在以一种自助的方式进行推广。如果仔细阅
言,则没有必要去推敲这些要求的道理,所有的阅读重点都在于执行这些指示。
读这段材料,还能发现一些有趣的内容:首先,从业人员已经了解到了在国外滚
然而实践的规则如此复杂,为了实现每一项效果,都有更多的规则添加进来,
筒是一种替代鬃毛刷进行油漆的工具,但是接下来的工作没有研究这一种工具的
最终涵盖了怎样布置施工现场、怎样分配和管理工具,怎样衔接和统筹每一步操
构造、生产和操作方面的细节──也许在当时由于信息通路不够完善,他们没有
作,诸如此类。无论完成度如何,这样的情况都说明了一个事实,即当时的物质
获得更详细的资料,但他们似乎不认为这种工具在国内投入生产相比住户自主操
实践并不缺少规则,缺少的也许只是对于规则有序化的整理。于是,规则的庞大
作是更合适的做法。无论是何种原因,他们的工作起点都是滚涂这个模糊的、意
也意味着更大的出错的可能性,任何一个环节的偏差都可能改变建筑面貌的最终
向性的动作,在此基础上寻找能及的材料,通过试验,尽可能地以自己的方式完
呈现,将建筑的图像导向不确知的状态。
成这个动作。因此,我们在材料中还能读到利用生产废料制作工具的内容,以及
这段内容的重要之处还在于:为了施工质量的实现,它不仅指出了工人应该
由于市场条件限制不得不用效果较差的材料将就着用的内容。我们的当代建筑历
采取的行动(遮没和挡风),并且还说明了要用何种物质(草包和苇席)来实现
史中充满了这样基于模仿和复制的实践,并且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其效果和模
这些操作──不只有文字叙述,还有图片配合说明这些物件。不仅如此,粉刷的
仿的对象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别。然而,除了认同它们作为权宜之计是弥补特殊时
施工在今天变得简单了,不再需要用草纸、稻草和水泥黄沙混合、在工地上用木
代背景下技术的不足之外,我们还应该正视它们在“复制”活动中的创造,将建
69 Gerhard Auer,“Editorial” Daidalos, 1995 (56): 19.
板搭在石灰池中掏拌,工厂生产基料和辅料混合的成品,先是聚合物水泥浆、溶
73 Gerhard Maccreaner,“On Nostalgia” OASE, 1998(49,50):
77 这些数字根据下面提到的《粉刷工操作图说》中的叙述统
172-173.
计得来。
1959), 1.
74 Boehme,“Staged Materiality”, 39.
78 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协会, 粉刷工操作图说. (上海:科技
71 张镜清,“镶贴马赛克的八项要领”施工技术, 1992(8): 11.
75 北京市房修一公司,“油漆滚涂法施工”住宅科技, 1981(1): 9.
72 David Leatherbarrow, Architecture Oriented Otherwise. (New
76 Marcus Boon, In Praise of Copying. (Cambrige, Masachusetts: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2009), 79.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45-47.
70 顾政勇, 粉刷工程常识.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5 ·
卫生出版社, 1958), 43-46.
图4.3 实践的规则如此复杂,为了实现每一项效果,都有更多
面装饰薄层。(皮毛石肌理。 北京市建筑设计院饰面研究小
的规则添加进来,最终涵盖了怎样布置施工现场、怎样分配和
组,1964,《建筑学报》杂志)
管理工具,怎样衔接和统筹每一步操作……(冬季粉刷施工注 意事项一至四。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协会,1958,《粉刷工操 作图说》) 图4.4 以手工方式将一定稠度的水泥砂浆隔着窗纱钉成的篦 子分几遍甩在墙面抹灰底层上,形成一道2~3mm的粗颗粒麻
26
剂型有机涂料、再到乳胶漆。79 于是,先前诸多规则都失去了意义,施工的程序
然而在另一条线索中,水刷石却因为特殊的效果、以及对于住宅建筑标准过
变得简单直接,而出现意外的可能性也更少了。相比于现在的施工手册只剩下动
高的事实,而在住宅饰面领域拥有各种替代品。首先是粉刷的用色,早在50年代
词的物质紧缩状态,那时的施工确是充满物质体验的过程。当建筑的表面真的变
末这种饰面就已经开始推广了。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已有建筑色彩和肌理的
成千篇一律的时候,非商品住宅由于技术的古旧和施工的偏差而生成的质感才会
不满足,例如上海在51年到53年之间使用的本色的黄砂、石灰砂浆,以及55年到
被人们察觉。
59年的清水砖墙,过于一致的技术与外观让人开始转向低成本的同时又具有强烈
然而,对于这个时期的住宅建筑,如果仅仅看到粉刷的完成面,我们会无法
视觉效果的材料。于是,这之后的住宅使用了很多前所未有的颜色,例如粉黄、
想像其背后材料构成的复杂状态。完美的粉刷本应光滑平整,让建筑是一个抽象
浅桃灰、浅灰绿、浅杏黄、棕黄等。82 然而这些颜色并不鲜艳,而是沉静的暖灰
的几何体;本不应该粗糙不平、出现斑驳和裂纹,让这些石灰、草筋跃入前景而
色调,由于这个时期粉刷技术的手工化程度依然很高,立面粉刷的精度和纯度不
被人察觉。工人们在施工的过程中以更多的物质投入换取物质性的隐形,然而每
能和之后的技术相比,这些灰色实际上正是呈现出水刷石在远处呈现的色泽。
一次实践的不到位以及物质的欠缺都让物质性的不同层面在建筑最终的形象上突
到了60年代中期,一种叫做“皮毛石”的新型饰面材料被开发。这种做法
显。在此过程中,将住宅的图像与实践方式连接在一起的,正是在建筑生产中不
是以手工方式将一定稠度的水泥砂浆隔着窗纱钉成的篦子分几遍甩在墙面抹灰底
期而至的不规则性。而物质形式的不规则性,同时也是行动的不规则性。
层上,形成一道2~3mm的粗颗粒麻面装饰薄层。如果在其中掺入少量矿物质颜 料,或者石粉等成分,还能使饰面着色,或者在近处具有微小的折光效果83 。而
(六)片段三:水刷石与它的替代品
到了70年代,很多工程采用彩色玻璃屑拌白水泥,或者用黄钠粉、石屑拌白水泥 饰面,再用锯齿钢片划出线条,这样的饰面技术被称为“假面砖”84 。这两种饰
在计划经济时期,水刷石是一种尴尬的工艺技术。作为建国以前在港口和租 界区域经常采用的建筑饰面,水刷石和计划生产的逻辑格格不入。因为需要精
面材料和水刷石的共同特征在于具有丰富的层次,而不再只是单调的均匀平整的
细的现场作业和妥善的保护,水刷石外立面装修通常在整个工期内占有相当的比
涂层,然而他们的不同点则在于,这些替代品的造价低廉,分别是水刷石造价的
例,其他的工种则需要等待水刷石的施工,如果工序穿插不当,很容易导致水刷
八分之一和五分之一。所以,这些替代品研发的目标很简单,无非是利用手边力
石饰面的污染,而修复这些污染和受损则需要花费更多代价。
80
所能及的材料,在低成本的饰面材料中,实现高级工程饰面的效果,让立面能够
所以一般说来,
超出廉价的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观看的深度。
在70年代之前,水刷石、面砖和马赛克饰面(当时还没有玻璃马赛克,以及预制 马赛克预应力壁板)都是常用于高级工程的技术。而现在,到了21世纪,新建的
(七)片段四:土坯、毛石以及材料的组合
建筑已经很少使用水刷石饰面了,除了费工之外,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水刷石不
如果用混凝土浇筑的建造方法,让建筑各部分无差别地融为一个整体,从而
属于能够体现“新”的材料,而是正好与之相反,饰面中完整呈现的、形色各异 的石粒都将饰面本身的历史推向更远的过去。在60到80年代,水刷石饰面的住
丢失了梁柱板拼装的乐趣的话,那么通过表面覆层,将背后一切物质掩盖,使得
宅并不多见,尽管它是建筑师偏爱的饰面,因为发表的住宅项目经常会提到立面
建筑的各个方向的构件最终看上去是一个干净利落的整体的做法则更加有害。然
使用这种材料。而在城市中,如果水刷石住宅渐渐减少,原因则很可能是因为它
而,我们现在的商品房在做的正是这样的事。当我们走进任何一间毛坯房的室
们折旧受损,业主无意修复,结果只用一层粉刷把它们覆盖。
内,都会看到毫无意义的雪白粉刷的墙面,将背后的混凝土或填充砌块一同处理 成所谓的“墙体”;而在建筑的立面上,如果不是装饰线脚的话,就是完全多余
使用成品涂料的粉刷工艺正是取代水刷石的饰面技术。在70年代中期开始,
的横七竖八的装饰构件,假装这些几何构成的图案能够对功能。如果当代的建筑
工程技术部门开始研发能够替代传统手工艺的饰面技术,外墙饰面的喷涂、滚 涂、刷涂的试验自此展开。新的技术和手工艺本不具有可比性,但是在其大量投 入生产实践的同时展开的建筑色彩的讨论却很引人注目。因为一旦使用涂料,就 意味着必须选择一种颜色,而水刷石饰面却是没有颜色的,或者说,饰面在不同 的层次上展现不同的色彩。 尽管关于水刷石的施工工艺有标准的做法,使用的材料也有一套标准,例如 色石渣常用的是桃红、翠绿、肝石或松香石,黑石渣、白石渣或者黄石渣等等, 并且不使用透明性材料81 。但是我们也看到不同的实例:饰面以白石渣为基调, 其中加入了各种颜色的玻璃碎片。这些玻璃碎片,绿色、黄色、酒红色和深棕 色,看上去出自酒瓶、药瓶、或者其他容器,让饰面的层次感无与伦比──远看 灰暗和平淡无奇,但是仔细观察却有各种闪光点。这样的而在数十年的时间里, 这样的饰面无声无息地存在着,没有标榜回收利用或者绿色建筑这样的理念,因 为它们是简单直白的制作的逻辑,没有这样制做的过程,立面也就相应地失去了 观看的深度。然而,这样不合标准规矩的制作艺术始终只能作为灵光乍现,无限 制地使用在技术上不可行,也使其失去了审美的价值。
79 周文正, 刘明伦, 陈嘉祯, 庄明初,“建筑饰面技术的发展 与展望”建筑技术, 1979(9): 23.
82 《上海住宅(1949-1990)》编辑部. 上海住宅, 57. 83 张梦林,“住宅外墙饰面的假面砖”住宅科技, 1985(9):
80 张之仁,“水刷石墙面污染处理”住宅科技, 1985(6): 32.
22-23.
81 姜庆昆,“水刷石工艺”住宅科技, 1986(3): 29.
84 《上海住宅(1949-1990)》编辑部. 上海住宅, 57.
· 27 ·
师认同建筑的外观必须真实反映它们的建造逻辑,例如我们不能将用同一种风格
项。这个时期的实验性住宅用于建造外墙的材料包括了土坯、毛石、乱石等等,
用在现浇和预制装配的混凝土住宅建筑中,那么,他们也必须承认,更早的住宅
这些材料在当时并不被认为是美观的。人们看惯了均匀的粉刷之后,觉得这些墙
实践已经提供了完美且真实的实例,讲解了什么叫做真实的建造过程。并且,更
面看上去“土里土气”,不仅如此,就连设计者也认为这是这些采用当地材料的
加重要的是,这要的建构理性的倾向,正如无数案例显示的那样,并不是对任何
住宅始终不能解决的问题。但是这些住宅在具有独特的外观的同时,却具有清晰
有意识的建筑理论的实践,而是在这个特定的经济背景,市场环境和建造技术条
的构造逻辑(图4.5-7)。例如,用毛石砌筑的住宅,在建筑门窗洞口的边缘用砖
件下,直接和自发的结果。于是,那个时期的优美的材料、结构和建造在住宅中
替代石材,能够减少大块石材的用量,同时也便于操作和施工;用乱石砌筑的住
的呈现,已经很难再现了。
宅,楼面使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槽型板,并在每一层使用钢筋混凝土的圈梁,圈梁
在寻常的建筑领域,质感、颜色提供给体验者的信息远远地超越了线条和体
的底面和窗洞上边缘对其,同样节省了施工的工作量;而砖混结构住宅的材料组
块能够给予的,正如亚当·卡鲁索表述的那样:“有关体积塑造、网格描绘的概
合方式也在视觉效果上凸显,由于这一时期对于外廊式住宅的提倡,钢筋混凝土
念,在面对一堵由圆木堆叠而成的井干式墙体或者一块尚未油漆的、拼接石膏板
板的边缘和梁端清晰地在立面上显示出来,而承重的砖墙和砖柱依然延续了竖向
85
构件的材料连贯性。
饰面所呈现的物质状态时,都会变得贫乏。” 计划经济时期,除了材料的生产 过程中体现出物质的充沛,以及各种工具与物质协同作用的重要性之外,这还是
(八)小结:物质性的呈现
一个建造材料丰富的时代。这样的结果恰恰是出于有限的预算和低端的技术。 在第2章连衣裙的制作中体现出的物尽其用的观念在住宅建筑实践中同样
集合住宅是现代主义精神的聚合物,我们时代的“大教堂”。它曾经是新时
体现出来。60年代中期,大跃进和自然灾害结束之后,住宅建筑标准持续降
代的象征,却很快被抛弃和推倒。但是在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住宅中,而对于形
低。1966年3月,中国建筑学会在延安举行的第四届代表大会提出了“贯彻民用
式缺陷、错位和变异的容忍度让它们具有超出崭新形象的价值。从实践的不规则
建筑设计的大庆‘干打垒’精神”。干打垒是一种住宅类型和建造方式紧密结
性到物质形式以及图像的不规则性,非商品住宅中物质性的呈现是一条曲折的道
合的结构体系,最早盛行于油田生产区。基本模式为一明两暗的三间房一层住
路。这些住宅楼是雪白干净的,但同样也是有质感的,它们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图
宅,结构为木柱木梁,土筑墙身。
86
像。一种功能主义建筑最终也变成了具有戏剧性(theatrical)以及物质表现性
尽管这样的住宅在构造和外观上,几乎比这
的建筑。
个时代的任何住宅设计都更加传统,但是它为全国的住宅实践所用的,则是它的 制作规则。干打垒的重点不是土坯墙,而是所有建材都是就地取得。在这样的
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住宅建筑的物质资料不断地演进:结构从夯土、砖
基础上,设计者沿着另一条线索思考,不是住宅的标准规范要求什么样结构与材
木、预制混凝土板、一直到现浇混凝土框架;饰面从清水砖墙,到抹灰、粉刷,
料,而是当他们手中具备的各种材料能够支持怎样的建造。由此,新的住宅建
到水刷石,再到马赛克、釉面砖;木窗构件从木头,到钢,再到铝合金、钢筋混
筑指导思想就变成了“利用地方材料、小材大用、好材精用、缺材代用、废材利
凝土……物质的形象已经全然不同了。规则的实践方式导向建筑系统化、清晰的
87
用。” 在不同的地区,建筑的使用的材料以及选取的结构体系都不相同,这些
形象,而我们在城市的居住区中见到的景象却是混杂的:不同技术背景和年代的
住宅看上去设计新颖超前,尽管这样的“百花齐放”并没有被写进任何历史书
物质共存,在相互交织、构成一幅完整图景的同时也突显了各自的存在。这是真
中。
实的实践活动中对于规则的延伸和转译,让这些物质的消失和滞留都有了规则之 外的合法性,让量产的非商品住宅建筑不再是居住的机器,而是在不精确和不对
物尽其用的特点自然而然地包含了材料的组合。一方面,人们手中需要加以
位的现象中变得生动和多义。
利用的材料是多种多样的,另一方面每一种材料的性能也决定了它的强项和弱
图4.5 (在窗边使用砖墙代替石料,以提高施工速度。贵州省建 筑设计院,1966,《建筑学报》杂志) 图4.6 (重庆市郊区职工住宅。四川省煤管局,1966,《建筑 学报》杂志) 图4.7 (混合结构四层住宅二层外廊。重庆市建筑设计 院,1966,《建筑学报》杂志)
28
建造者在物质性呈现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的行动并没有象预想 的那样,是一系列连贯的、受控制的、运作良好、边界明确的事件,而是不断 地错位、被挪用、分配、影响、控制、背叛和转译的88 。非商品住宅的远不是完 备、标准化和体系化的对象,尽管每一种材料和构件都有似乎合理统一的处理 方法,但是其他的方法、灵活操作的可能性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而真正意义 上的物质实践更接近于一场无止尽的实验,而正是这些实践的偏差和意外造成了 物质图像丰富和混杂的格局。最完美的建造方法可能存在于最初,但也常常在经 过长时期的使用才被发现,就像住宅无法在一开始就实现,而需要通过建筑师的 试错和总结一样。而在建筑师不能及的领域里,材料的操作有众多规则,但同时 也有可观的自由空间。被建筑师忽略的材料呈现在建造者的手中得到了足够的重 视,他们让建筑不再是空洞的线描,在饰面的材料完成之后,一幢建筑物的形象 可以彻底地改变,一幢棱角鲜明而显得冷峻无情的住宅也可以因为鲜活的材料而 变得和蔼可亲。在这种意义上,真正地塑造了可以在其中生活的住宅的行动者是 建造工人──研究和实现物质体验的建筑师,如果我们怀念曾经的建筑面貌,那 么也是在怀念当时特殊的建造实践方式。
85 Adam Caruso,“The feeling of Things” A+T ediciones, 1999(13):
88 Bruno Latour, Reassembling the Social: An Introduction to
49.
Actor-Network-Theory.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86 大庆油田建筑设计研究院,“‘干打垒’房屋的设计与施
Press, 2005), 46.
工”建筑学报, 1966(Z1): 30. 87 张玉泉,“用毛泽东思想指导设计”建筑学报, 1966(Z1): 46.
· 29 ·
第五章 非土建的构件与杂乱无章
图5.1 尽管被认为“影响观瞻、破坏结构合理”,非土建的构 件还是变成了现实,成了我们的城市环境、背景、以及内容, 以及计划经济时期住宅的组成部分。 (新村,季炜昱、宋 涛,2006,310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30
科法则的生活场景表达的不满,以及试图通过专业研究和实践将其改造的决心。
(一)既定的体系与格局 2011年12月5日,上海长宁区茅台路600弄小区一户人家的阳台整体坍塌。根
尽管在很多状况下学科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但是在居住建筑的物质实践层
据后续的报道显示,这家住户在对阳台做的,也仅仅是放置了一些用品:陶瓷水
面,永远存在一块专业无法兼并的、作为学科的他者存在的领域。92 在集合住宅
槽、一台洗衣机、一只木制澡盆。如果走访任一处建设与计划经济时代的居住小
里,无论建筑师的考虑多么周全,建筑在投入使用之后的面貌都会或多或少的发
区,随时都能发现比这一家更夸张和过分的使用方式,原有的建筑在这些场景
生改变,而非商品化住宅则是其中最为突出的。建设于设备和技术有限的年代,
中已经退后,而被附加的构件、装置和设备覆盖了。从计划经济初期直到现在,
这些住宅不得不在离开建筑师之后自我补完,居住需要更多的面积、房间需要更
我们的住宅在建成之后、使用之前,主要都是由基本的土建部分构成的,而不属
好的气密性和气温环境、某一年要安装网线、再过一些年则是改用天然气,诸如
于这些的内容则是,门、窗、以及少数金属栏杆构件。对于完整而舒适的生活来
此类的需求使得物质实践在建筑建成后延续不断。这其中涉及到的力量来自于多
说,这些仍嫌太少。尽管数十年的时间,人们都在艰苦的环境中渡过了,但是住
方面,例如居民、居委会、小型加工作坊和小商贩、市容工作委员会甚至当地政
宅建筑却在这个过程中改变了面貌。这其中包含两个也许找不到答案的问题:从
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操作的每一种物,防盗网、换气扇、空调、墙壁的再粉
什么时候开始,居民们对他们的住宅开始改造,开始把设备添加到建筑的立面上
刷,最终都和使用者的选择相关,正是使用者制作、分配,使用和看待它们的方
去的?这些添加的部分,对于建筑究竟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回答这两个问题,
式构成了一种和建筑密不可分却又难以被建筑学表述的对象。
不会对了解不断添加到城市住宅表面的非土建的构件的制作有很大帮助,但是试
这一类非正规的(informal)建造通常被界定为乡土的(vernacular)、地
着思考它们却能为本章接下来要讨论的事情提供一些铺垫。
域的(regional)、或者原初的(primitive)。它们在上世纪60年代伯纳德·鲁
对于第一个问题,将居民自建视为破败之征兆的人们一般会认为这些混乱是
道夫斯基(Bernard
Rudofsky)编辑《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简明非正统建筑导
在十年间涌现的。例如城市建设收到的“规划无用论”以及“无政府主义思潮”
论》(Architecture without architects: A short introduction to non-pedigreed
,胡乱插建恶性泛滥。89 但是更早时,例如第二章的引文中提到的,对于晾衣设
architecture)时开始受到重视,但是同类建筑学研究中一直强调的“我们”
施的搭建则是城市住宅类型诞生之初就面临的问题。或许可以区分两种不同性质
和“他们”的对立导致对象的奇观化;93 而通过建筑学的标准和法则判断对象的
的搭建行为,一种是不懂得如何阅读场所的边界的,表现为无端、陈腐和无趣;
价值则导致研究者与其真正的价值擦肩而过──不能排除的可能是,对象的价值
而另一种,则充分懂得如何在既有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怎样守住分寸,保持谦
恰恰存在于规则的对立面或者法则未曾表述的层面上。但是对于物质文化的视
恭。显然,本章讨论的素材来自与第二种。尽管人们倾向于把集合住宅视为一种
角,作为生活积累的物质是住宅自然而然的组成部分,也是住宅研究中的意料之
定型的事物,其各种特征都已确定不变,而在这个时代中,居民们对住宅建筑的
中的对象。它们不需要从原本的实践系统、关联域抽离出来以适应某些抽象的法
生活实践却更接近于一场无止尽的实验。它们不但在最初没有提供完整的解决方
则。未经专业训练的使用者作为主体,总是能够以切实的功能为导向,有的放
案,在投入使用的半个多世纪里,住区的管理者和使用者都在持续地与各种不利
矢,从而呈现出本真的观念与信仰,而对实物的体验和感知让我们可以站在使用
条件做斗争,根据个体与集体的利益对设计进行修改和完善,他们查缺补漏,根
者同一战线上,设身处地地思考他们的原则和方法。
据市场的发展更新设备,并解决在这些尝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其中和住宅的
秩序(order)作为建筑学的实质,似乎赋予了建筑师通过建筑规范人们的
立面物质景观相关的有,砌筑或混凝土墙体的老化、开裂、雨水污染,五金件的
生活的资质,但是在日常世界中判断有序和无序并非易事,以现存的结果看来,
腐蚀,门窗密闭性不佳导致蚊虫肆虐,厨房通风设施不完善而充满油烟,木构架
建筑师无法预料自己的设计的某个构件在实际使用中能提供方便还是造成障碍,
和家具受到白蚁的侵害等等
90
也不能确定通过系统化的工具生产的建筑能否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因此,为了
。这就把我们引向了第二个问题。
对于搭建行为的批评建立在这样两个判断之上:它们“影响观瞻、破坏结构
理解使用者的,我们有必要将居者观念中的秩序──也就是生活积累的秩序──
合理”,这就是非土建的构件占领建筑之后,对于原有建筑和环境的作用。尽管
和建筑学赋予的秩序区分开来。如果我们发现眼前的物质的排列和组合方式不符
如此,所有这些建设活动还是变成了既成事实,变成了我们的城市环境、背景、
合任何一种建筑学反映的秩序,我们也不能将其判定为混乱。因为这样的方式已
以及内容,以及计划经济时期住宅的组成部分──也是商品小区中难得出现的景
经被居住其中的人们充分理解和接受了,而本章的任务就是描述与界定这些人的
观。或许我们应该反过来思考,不是审视或者检查这些构件和装置对住宅建筑造
建造对象、规则和观念。
成的迫害,而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住宅建筑怎样为这些建造活动的发生和稳定提供 (三)片段一:钢窗换玻璃的方法
了坚实的基础。为什么使用的过程大量地附加在原有的体系与格局之上,这些建
在50年代初的工人新村在二三四层不等,而长时间内限定在六层的高度,以
造活动把哪些问题纳入考虑,又依据了怎样的原则。如果我们能够回答这样的问
至于居民将新村称作“我们的六层楼房”94 ,在70年代之后,高层住宅开始在北
题,那么也就能够对于这些建造的过程和结果作出新的判断。
京上海等大城市普及。随着住宅层数的增多,很多设备的形式和构造都应该做出 (二)不可兼并的日常
相应调整,但这一点在我们的住宅行业发展之初显然没有被认识到。北京的住宅
建筑学作为学科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日常事物(ordinary)的态度,从
铁窗扇经常设计成三联布局,中间一扇固定,两侧窗扇开启。这样的设置要求更
漠不关心变成了占为己有。原本稳定、普遍和无所不在的生活实践,渐渐被转化
换中间一扇的玻璃的必须在室外进行,操作方法有用木板和铁架搭建临时平台和
91
为学科内部建筑设计的责任, 正如这段引文中建筑设计院和研究院对于违背学
在窗框上系安全带两种。但是对于层数较高的房间,这些的操作被认为是不安全
89 高霖,“北京市已建居住区若干问题探讨”城市规划研究,
91 N. J. Harbraken, The Structure of the Ordinary: Form and
现代文明尚未波及的非洲村落,还是经技术高度发达的美国郊
1980(3): 20.
Control in the Built Environment.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区。例如两位英国建筑师对美国郊区住宅的调研,见:Jason
MIT Press, 1997), 6.
Griffiths, Manifest Destiny: A Guide to the Essential Indifference
90 参考1955年以来的《建筑学报》和1981年以来的《住宅科
of American Suburban Housing. (London: AA Publication, 2012).
技》。从类似题为“砌块建筑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止措施”
92 第2章的资料已经明确地提示出,仅仅借助专业知识的推测
、“防治危害房屋木结构的鞘翅目昆虫 ”这样的论文可以发
和判断,我们无法知道居住区里发生了什么;之前的一代代设
93 即使鲁道夫斯基编辑这个主题的初衷是要打破建筑学正统
现住宅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而在《中国住房60年》中,可
计师所选择的研究方法都指出,对于住宅的知识必须通过对于
的欧洲中心主义,但是要表述自己的主张仍然只能沿用欧洲中
以借助居民的自述,体会到他们为理想的生活状态而付出的辛
建成环境的实地调研才能完整的呈现。事实上,这也是当前的
心主义的视角。除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鲜活案例常常要通过和正
劳努力。
建筑师和学者一直欣然投身的事业,无论他们的研究对象位于
统建筑学知识进行类比才能得到理解之外,在序言的第一句就
· 31 ·
的,房管所经过研究提出了改善的操作办法。这种“改革后的方法,利用原来的
然而,这些实践战术的意义还不止于此。相比于建筑学所界定的各部件具有
钢窗玻璃卡孔,固定三角铁压条,在室内操作”。95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钢窗早
一致性的住宅,正如在欧洲城市常见的集合住宅,每一部分都在功能、结构以及
在60年代就已经标准化 96 ,与其配套的施工技术和维修技术却并没有完善,借
形态上相互照应和依存,构成在设计和使用上的整体;而由建造者最终出面解决
助住宅的发展,一些先前存在的问题才显现出来。而与此同时,在某种标准构造
问题的住宅则是一种交错式的体系(transversal
的钢窗在高层住宅上表现出缺陷之后,从业人员选择的应对方案不是修改钢窗的
料都可以替代,它们可以在成熟的技术并不完备的条件下实现与之相仿的表面效
设计的标准,而是对构件中的局部(三角铁压条)进行修正以达到操作要求。而
果,也可以在使得某种材料或构件因为建筑类型和规范的变更濒临淘汰时发现使
整个安装玻璃的思路可以用狡猾来形容,很多位置和手势的控制都必须刚刚好,
其继续存在的依据。那么,非商品住宅图像的复杂性也产生于这种体系内部的不
像是走在由标准化构件划定的正确和错误操作的灰色地带,而操作的复杂和微妙
一致性,尽管依托于平凡简单的结构,不同的材料和构件却可以超越时代背景和
则需要每一步骤配合图片进行解说(图5.2)。另外,这样的对策并不是由居民
技术条件的限制共存。
system)98 ,其中的部件和材
创造,而是由专业人士经过试验,发表在《住宅科技》这样的杂志上继而进行官 方推广的。它似乎表明,解决某个问题的方式通常只需要针对局部,在总体出现
(四)片段二:立面上的生活与建造
问题的情况下,即使任何一个层级的规则已经确定,行动者都可以在另一个层级
如果每一间公寓的客厅和卧室都要经过精心设计、严格规制,那么阳台、窗
中进行稍加调整的修补,发现应对之道。
口以及各种立面增建直截了当的特征则毫不掩饰地呈现出日常生活中朴素的理想
这个例子则说明了物质实践的另一面,建国后的集合住宅并没有以其自身建
和欲望。由此,对外面向城市的住宅立面反而变成一件睡衣,不讲排场,但求实
造逻辑和运作方式为使用者制定过多的规则,因为它们的设计者和生产者同样可
用,仿佛人们不是生活在住宅的室内,而是生活在立面上。由此,住宅立面上
以游戏于规则之外,集合住宅更多地作为一个开放体系,建造者在实际操作中崇
的景观也成为了货真价实的居住景观,而观察者不需要侵门踏户,因为这些证据
高地位不断地对规则进行书写和重建,这一点在50年代初期的自建公助住宅以及
都毫无保留地向公共场所展现。放眼望去,每个单元的构法基本一致却又不尽相
大跃进时期“干打垒”住宅中表现得更加明显。无论是新的还是旧的建造,新村
同;它们在交流日渐稀少的时代延续着交流的概念;因为没有条件推倒重来而保
住宅的物质实践都体现了一种拼贴、修补的逻辑。我们知道,按照日常生活理论
存着居住以至城市的历史;时常表现出一片狼藉却能给人安定之感,它们是让生
的讨论方向,在工人新村的题材中,政治因素导致的空间的制度化 97 是普遍的话
活的实践者心生美好的事物。
题。但是究其物质实践层面,在我们过去的60年中,对于像非商品住宅这样的
作为一种表面和边梢的实践活动,立面上的建造却在最大程度上改变了居住
民用建筑,或许并没有像在空间中那样反映出一种的对抗的力量。由于知识体系
的景观,并以此特征与90年代以后的商品住宅的居住景观划清了界限。这里的
和操作逻辑的接近,上层的指令与下层的实践之间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晰,对于原
居住者比起商品房的住户们,在通过在外部进行自主建造改善生活环境的道路
本属于建筑设计者构想部分的建筑构件和处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居民自主搭建的非
上走得更远,对自身角色设定和情境规则的逾越也更多。居住者面对的规则来源
正式的构件、以及所有由于市政改造、设备更新升级和个体商业利益的需要出现
于建筑原始的设计以及对于生活和使用方式的设定。尽管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集
的各种事物,也许不应该做出严格区分──它们首先构成一个和谐的、持续自我
合住宅里的生活方式是存在一种范本的,居民们(在很多情况下是同一单位的员
生长和成熟的整体,贡献于住宅图像的稳态的形成。
工)过着集体主义的生活,服从领导组织,相互参考和模仿;但是现在的居住景
图5.2 ……很多位置和手势的控制都必须刚刚好,像是走在由标 准化构件划定的正确和错误操作的灰色地带。(改革高层楼房 安装玻璃的方法。1982,《住宅科技》杂志) 图5.3 上海某住宅小区立面非土建构件的采样和对照。(周伊 幸,2011)
32
0
25
0
30
0
30
0
60
120
0
200
0
600
800
0
30
0
30
0
30
0
120
40
0
0
30
800
100
0
120
0
800
观中却不存在同一性的生活方式,并且生活习性的差异都在建筑的表面上得到了
但除去这些因素,这些空间的设置都可以充当设计的范例。我们在公共建筑中见
物质的表达。这其中究竟发生的事情让人好奇:规矩的集合住宅原本不应该具有
过太多品质优秀而利用率低下的空间,可是在这里,无数建造的实例似乎已经穷
识别性,它们对单元进行操作,在传达差异性的层面近乎一块白板;它们对居住
尽了领空拓张的可能性,并且它们都坦然地投入使用。而且,重要的是,这样的
行为的干预被严格控制在一定限度内,例如一幢居住建筑总是在立面的相同位置
越界行为不涉及实际意义上的公私界限,而是潜在的空间在显与隐之间的界限。
上提供相同形态和尺寸的混凝土搁板或者装饰花窗,而不去进一步考虑它们的有
这也是法规上灰色地带,并没有侵犯他人权益,反而使得可种植面积最大化,造
效性。这样的设置当然无法容纳日常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但与此同时,它们
就了居住区无可比拟的绿色景观。
并没有限制在其中生活的人们打破这种乏味、构筑理想的个体化空间的尝试。在
很多这样的空间都是边角料,处在闲置状态、或者在正常状态下完全想不到
寻常的居住区中,不规矩的动作在更加微妙的层面发生:如果可以将集合住宅立
如何利用的空间。例如在一个单元入户空间的样本中,一侧的住户搭建了单坡顶
面景观的构成划分成三个层级──建筑、构筑与陈设的话,那么这些动作则立足
的小屋,这样的屋顶原本没法利用,但是二层的住户借助小屋的坡顶打通了通往
于构筑物的层级,补足原有建筑的功能;它们同时入侵到原有的建筑中,对给定
入户雨篷的路线,让原本容纳各种垃圾的场所变成了晾晒和植栽的休闲空间。而
的建筑构件和空间进行调整和改造;它们还将陈设物涵盖在其中,让建筑的尺度
另一些小到几乎可以忽略的空间也被利用起来,例如在一个样本中,底层商铺突
与身体和物品相关联。下面将就这三个层级分别论述。
出的招牌和二层阳台突出的防盗窗之间形成了一个凹进的空间,尺度约等于一个 三层的书架,尽管如此狭窄,它还是被人用带有可开启门扇的铝合金栅栏封住,
规则的突破
里面整齐地摆放一排盆栽,楼下商户必须借助梯子才能照料这些植物。
计划经济时代的住宅设计关键在于设定一种规则,出于各种不得已的条件限 构筑与精细化
制人们享受超出自己应得部分的利益,让生活空间的各种属性──尺寸、开放 性、精细程度──与社会状况和经济条件相称,而不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将居住者
集合住宅立面上的构筑物的基本配置包括封阳台窗、雨篷、防盗窗、晾衣
的利益最大化。99 因此,打破这样的规则有太多好处,而越界的第一步──封阳
架、花架、帘等构件。“铝合金与塑钢加工部”在其中承担了关键的责任,因此
台运动则是无声无息地开始的。阳台是率先被合法占有的灰色地带,而渐渐地,
也成为居住社区软性基础设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居民自建的构筑物免不了要
整幢住宅建筑都被灰色地带环绕。按照收集到的大量资料,我们还可以定义一系
对原有的建筑构件表明态度,是服从还是反抗。然而,这些部门的强大之处就在
列大规模的空间越界运动,比如灶台改造运动、庭院搭棚运动、凹空间填充运
于对标准样式进行微调以适应个案的能力。对于不规整的阳台、突出的梁、弧
动、屋顶圈地运动以及商铺上方加建运动。在整个城市中这些现象如此普遍,以
形的墙面、栏板上毫无功能的缺口,他们总是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塑钢窗、花
至于按照这一批运动的实例的盛行样式,我们可以描绘出一张集合住宅不规矩的
架、晾衣架等构件能够各得其所(图5.3)。 这些加工单位对于每一种构件都形成了常规的、标准的做法,这使得每一个
标准立面图,甚至墙身大样图。 这些越界的空间包含着各种“不用花钱购买的空气”,立面以外、阳台两
社区都能在自主构筑的景观层面找到共性。但是从以微观的视角来看,各种不规
侧、底层室外、沿街商铺上方、以及屋顶平台都成为建造场所,它们简单粗暴地
矩的构件做法也层出不穷。例如,越界空间的顶上没有雨棚,而是几把旧雨伞;
表现出居民们想要享受更好的生活空间的企图,尽管构件质量不佳、环境杂乱,
晾衣竹竿的尽端没有搭在金属晾衣架的铁圈中,而是搭在户外的一棵行道树上;
这个问题就已经不言自明了:“西方世界所撰写和传授的建筑
95 北京市房管局前三门房管所,“改革高层楼房安装玻璃的方
99 在国家制定的人均面积定额下,建筑师按照已完成的设计图
史……从空间的角度讲,它只包括地球的一小部分区域──欧
法”住宅科技, 1982(2): 34.
纸设定每间卧室的居住方式,并检验其合理性,而不是基于这
洲以及埃及以及安纳托利亚地区,或者说,不会超过公元2世纪 时人们所知的世界范围。”尽管作者宣称本书旨在“为工业化
96 孙培基,“钢窗设计资料简介”建筑学报, 1964(5): 28-30.
个定额去改变已有的面积指标创造新的户型就是例证。即使在 当时,这也是一中有争议的处理方式,具体表现在套房不合理
时代的人们提供最为丰富的而尚待开发的建筑灵感之源”,它
97 杨辰,“日常生活空间的制度化: 20世纪50年代上海工人新
使用和小面积住宅的争论上。见:华揽洪,“关于住宅标准设计
对于建筑学发展真正的贡献却在于提供了方向而非素材。
村的空间分析框架”同济大学学报, 2009(12): 40-43.
方案的分析”建筑学报, 1956(3): 103.
94 鸟头, 新村. (上海: 310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2007), 后
98 Farshid Moussavi, The Function of Form. (New York: Actar,
记页.
2009), 28-29.
· 33 ·
图5.4 成都某住宅四层住户立面拓建分析图。(周伊幸,2011 ,2011年成都建筑双年展)
34
封阳台的窗户并不是三面都以铝合金玻璃围合,而是片段地嵌入竹木搭成的柜
在常见的塑料箱子,而是曾经某个舶来的饼干筒;收藏各种票据的也不是票据手
子,又为室内增添了储藏空间。而最常见的情况是雨蓬、晾衣架、防盗窗、花
册,而是封面上印刷着西湖风景照片的相簿。我们习惯了生活中的各种用品非针
架、空调架这五者的功能复合,在很多样本中,倒圆角的防盗窗作为一个功能强
对性的属性,而设计这些容器的人们也从不会声称他们的产品具有灵活性。 声称给出使用者灵活性的设计永远都只是一厢情愿。因为设计者总是试图用
大、无所不包的笼子占据了建筑的绝大部分立面,而另一些样本中,防盗窗的构
同一种分类方式解决所有问题。然而事实上,正如前文所述,真正的使用状况是
造经过改造,以适应无油烟灶台、视线通畅等各种需要。 尽管它们或多或少会有一些超出经济型的必要范畴的元素,但这些集合住宅
一种混乱的分类,这些实践活动开始于现成的物品而不是“计划”,让不忍心扔
都不是精细化的设计。在它们当中只有建筑构件的尺度,而没有身体和物品的尺
掉的东西通过功能的流变而得以保存,而产品设计则具有精确性和指向性,拥有
度。为了居住,每间套房装修和布置家具都是必不可少的。立面上各种不规矩的
这些产品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让其它一些物品变得无用而废弃。使用者不需要像玩
构筑和室内装修尽管在目的上一致,但前者却从来没有得到平等的地位。然而正
弄变形金刚一样同时发掘产品的多种功能,而是需要产品在从整洁、受到关爱的
是这些构筑物衔接了这两种尺度,在建筑的立面上将尺度做了细分。
状态逐渐过渡到杂乱的稳定状态的过程中,具有足够的承受能力。
这样的细分可以通过封阳台窗实现。例如,在一个阳台样本中,灰空间通过
集合住宅提供的家也是一种非针对性的设计,对超额度的功能需求不做预
木格窗进行气候封闭(这很可能是封阳台运动第一批次的实例),开启窗扇分上
计。然而在这里,越少限定的东西使用的可能性就越多这样的定理未必成立。对
下两层,上层自然而然地用作通风采光,而下层的窗扇则界定出植物、食物、日
于空间的利用而言或许如此,而对那些出现在立面上的物品,人们可以只撷取有
用等各种功能的区间,并且打开的窗扇之上还可以架设顶板,做遮阳或挡雨之
用部分,让无法延续的功能的部分成为多余的素材,进而成为杂乱状态的构成因
用。而在另一个样本中,我们看到利用防盗栅栏细分窗洞尺度的做法,防盗铁栅
素。就像照片中的雨伞,悬挂在防盗铁栅的顶篷之下用于遮阳或挡雨,雨伞的固
的竖档沿开间方向等分为51格,住户就以竖档间距为模数自行搭建鸟笼和花架,
有形态用在建筑中并不是高效的功能形态,而下垂的伞柄和把手则为景观的一致
这些装置的结构需要搭接在栅栏的竖档上,因此,每一只鸟笼和花架的尺寸都符
性平添了不纯粹因素。可是日常生活对精确性如此不追求,充满杂物的家总将专
合栅栏的模数,整体景观错落有致,而构成法则仍有迹可循(图5.5)。
门化的设计产品拒之门外。
杂物与非针对性的设计
(五)片段三:肮脏的秩序
寻常景观纵容与建筑和构筑的主题无关的内容。在集合住宅的界面上出现这
污物并非物质实践生产的对象,而是试图抹去的对象。它们和秩序的关系如
些内容可能有各种目的,其中极个别是为了美观,例如悬挂在雨篷下的对称的灯
此密切,以至于我们可以相信生活积累的一类秩序是居者通过选择容忍一部分污
笼;而很大一部分是为了有效地利用空间,例如在很多实例中,饲养的动物或宠
物、而抹去另一部分建立起来的。正如玛丽·道格拉斯指出的,世界上并不存在
物会在越界的空间中找到自己的居所;但是最多的情况是,这些原本属于通风采
绝对的污垢──它们只存在于关注者的眼中,而我们逃离污垢的渴望,则是在试
光最佳位置的空间无端地变成了储藏室,以接近博物馆展示柜的方式陈列着接近
图重建我们周围环境的秩序,使其符合一种观念 100 。使用者对于污迹的容忍度
建筑和生活垃圾的东西。
远胜于建筑师,其原因很可能是污迹在使用者眼中是一种秩序的表征,而对于建
如果统一把这些东西称作“杂物”,它们可以是一些在生活中产生却一时找
筑师则它们只是秩序的敌人。
不到理由扔掉的东西,一些也许有用但是一般情况下再也不会用到的东西,以及
同样依据道格拉斯的理论,我们需要的不是区分洁净与污垢,而是另一种分
一些原本可以放在彼处却最终放在此处的东西。然而,切实的功能需求让杂物具
类系统。如果从物质实体的角度去理解,我们很容易将污物区分为物质的损耗和
有升华的潜力。例如,2.25升的雪碧绿色塑料瓶是浇灌花木的水壶;秽迹斑斑的
物质的增加两种,并且符合居住景观的实存状态,但是这样的方式仍然不能解释
陶瓷水槽用来在夏天冷却这些塑料瓶中的水;一口旧铝锅里面盛着精心配制的营
人与物在实践活动中的关联。因此,本节试图不从表观的状态、而是借用道格拉
养液;挂在防盗窗下沿的自行车筐则是用来晾晒湿布,防止水滴在搁板上。值得
斯的分类,从生成机制去理解污物的存在形式,并且将其秩序解释为一种共享的
注意的是,所有这些用具都是“物尽他用”的结果,原始的功能无一例外地发生
文化。并且在论述过程中,许多观点都可以从前面的章节得到佐证。
流变。在住宅立面上不规矩的设置行为中没有指向明确、具有针对性的设计,只 系统的内部与外部
有第一眼不辨功能的杂物──这是一场对现成物品利用的较量。居者和他们所拥 有的杂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行动小组,作为生活的英雄主义者,在信手拈来的同
住宅的室内有很多材质和高差的变化作为区隔,用来在内部建立肮脏与洁净
时总有新的功能与形式被创造出来。(图5.4)
的边界,试图将内部的污染源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然而在外向的居住景观
产品的功能专一意味着付出高昂的代价,多功能或者功能复合则制造经济型
中,边界的呈现取决于居住者如何面临许多外来的污物,并阻挡它们进入体系
产品,而直接使用其他现成物品的功能移植甚至不是产品设计,这些可以分别对
内。值得一提的是,和居住景观密切相关的污物未必总是可见的,例如阳台气候
应高度细分、未经细分、以及分类混乱的状态。但同时在现实意义上也可以象征
封闭的必要性和风沙天气的关联,这些风沙不会停留在建筑的立面上,而对与它
着物质充裕、节俭和物质贫乏的时代。我们所生活的时代经历了长期的物质匮
们入侵的抵抗却物质化为建筑中的各种边界呈现出来,因而在污物的意义上界定
乏,并且这样的状况在今天也没有扭转,那些器具事物和它们的名字一起被人们
了内部与外部。住宅建筑所提供的污物的容器多种多样,水平和垂直的面、建筑
淡忘。在有一定年头的家中翻箱倒柜,我们会发现装着童年玩具的容器并不是现
的凹口、伸出的具有一定容积的构件等等,但是居住者所选择的对策并不是将它
100 玛丽·道格拉斯, 洁净与危险. 黄剑波, 卢忱, 柳博贇译.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8), 2-3.
· 35 ·
1900
1500
2900
1 0 8 ( d ) × 51 = 5508 5200
5200
5200
13d = 1404; 6d = 648
5200
5200
9d = 972
5200
6d = 648; 8d = 864; 17d = 1836
们统统保护起来,为所有污物容器设立边界。他们的行动基于多种因素的考虑,
理,对于什么是需要排除的、什么是可以容忍的污物的辨别和解释也处在不断地
而真正的由污物界定的边界也是多元化的。
变化中,并且,对肮脏的认识的更新进程和物质基础提供的背景和条件是相关
在住宅区的交通道上行走,经常会发现住宅楼面向道路的一侧比其他面显得
的。木窗在长期日晒之下油漆会剥落,而铁窗收到雨水冲刷会在墙上留下锈迹;
更新,这是因为这个立面经过重新粉刷,掩盖了墙面的全部污迹。对于居委会这
在没有油烟机的年代,居住者普遍接受厨房的墙壁和天花板上油渍斑斑,但是在
样的行政机构而言,要保护住宅建筑不被污迹侵扰的内部反而是空间上朝向城市
那之后,油烟就成了一种必须排除的污物,不能在室内和室外留下任何痕迹。尽
的外部,那么这时内与外的边界,便是根据空间政治确定的,一种视觉归属上的
管设备的更新在同一幢楼也存在阶段上的差异,但是居住者在身处设备进化的任
物质的转折线。尽管居住者不会有这样的利益需求,但是他们的观念中保持洁净
何阶段时都需要使自己适应于这种设备和构件带来的特定的洁净或肮脏的条件,
的内部和容许污染的外部之间的边界,与空间主权的边界也并不重合。
那么,对于肮脏理解的系统自身的更新的不同步也是使得居住景观复杂化的重要 因素。
居住者不愿意看到脏乱的景象,所以他们对于共有空间中的污迹颇有微词, 但是退而求其次,他们只是不愿意无谓地把手弄脏。这样,尽管入户的楼道充满
(六)小结:混乱与有序
了广告涂鸦和灰尘,每个单元的绿色铁门和金色的把手通常都是一尘不染的;居 民会在窗台上贴上瓷砖,尽管这里的倾斜度不允许放置任何东西,但是却可以在
最后,我想提一下西扎(Alvaro Siza)的居者崇高论,因为这刚好是一位建
探出窗外时把手臂搭在上面。没有居民会打扫或修饰属于自己的建筑立面,因为
筑师对于本章开头叙述的现象的正面表述和肯定。西扎在著名的论文《住一间房
这里属于共有空间的一部分。但是居民却会因为已经确立的边界,而把自己房产
(Living a house)》中,明确地以生活中直面困境、解决问题的居者作为理想
或物产的一部分舍弃给不干净的外部世界。已经用塑钢窗密封的阳台会减少杂物
的建筑师模型。101 忠于事实的需求是西扎治理材料和构件的出发点,但同时也是
在这里堆放的可能性,因此也会减少灰尘的堆积。但住户会试图在气候封闭之外
他从来不试图掩盖或者通过形式控制的手段强制性抵消任何由各种层面的条件限
建立新的产权边界,通过防盗窗和各种架板,将杂物堆放到外部。居住者通过行
制所造成的冲突感和复杂性的原因。而非商品化的集合住宅不但在最初没有为居
为的需求清除污物,但同时也通过污物的分布为自己的行为设定范围。在这个过
者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在投入使用的半个多世纪里,使用者都在持续地与各种
程中,居住者通过对自然和人工环境的理解建立了边界,但这样的边界又反向作
不利条件做斗争,根据个人的利益对设计进行修改和完善,他们查缺补漏,根据
用于人们的行动,形成了环境中新的秩序,并且为将来可能的动向提供了新的索
市场的形势更新设备,并解决在这些需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砌筑或混凝土墙体
引。
的老化、开裂、雨水污染,五金件的腐蚀,门窗密闭性不佳导致的蚊虫肆虐,厨 房通风设施不完善而充满油烟,木构架和家具受到白蚁的侵害等等。这些难以预 系统的差异和重建
料的状况也正是住宅建筑生活积累的成因,只是它们经年累月地为居住的欲望赋
尽管居民共享一幢住宅楼,但他们却不共享对于肮脏的判断和处理措施。一
予形式,而从未被呼唤整洁有序的规划师的欲望所摧毁。如果用建筑设计的知识
位在阳台上种植各种盆栽的居住者不会认为浇花的水和散落的土壤是脏的,但是
做一种类比性的阐释的话,我们可以说,只要能够理解集合住宅混杂的居住景观
如果这些物质侵入楼下的居住单元,就很难说会不会受到排斥;晒衣的水和浇花
所呈现的是一个更加直白和朴素的西扎,那么就会明白这里并不需要一位擅长形
的水不一定受到相同的对待。要使得这些对于污物的判断在系统内的冲突得到调
式纯粹化和规整化的建筑师对事实进行中介、过渡或遮掩。
解,那么建筑本身的布置就应该对具有不同目标的实践活动进行区隔,但是除了
物质形式的有序和无序并不一定和正规与不正规的建造对等,而是同时渗透
单元开口的离散布局之外,并没有将它们分类归置的可能。因此,居住景观呈现
在两种建造中的。肮脏和杂乱的背后也包含着秩序:居住者的行动没有按照预定
出的复杂的肮脏状态也是对肮脏的理解的差异性导致的。
的规则进行,而是根据局部和暂时的条件,借助力所能及的物质,并依赖自身的
在设备更新技术进步的进程中,建筑构件的有用性发生了颠倒的变化。同
努力而实现的。居住景观的复杂性来源于居住者对于规则和条件认知的多样性,
图5.5 成都某住宅二层住户阳台改造轴测图。(周伊幸,2011,《 时代建筑》杂志) 图5.6 浙江民居立面的使用与细分。(中国建筑技术发展中心历 史研究所,1981,《浙江民居》)
36
在数十年的物质实践中,将同质化的居住设施按照自身的需求转译成为定制化的 装置。他们没有严守业主的本分,在维护个人生活独立性的同时,联合触手可及 的物品,重塑了自己的生活世界。尽管立场不同,但是居住者与技术人员在行动 和思考方式上的区别不甚明显,他们在创造差异性景观上的方式和努力如出一 辙;而建筑产品的使用者向建造者和设计者的越界在提供阐释居住景观的现实的 同时,也引人思考对于建筑师的职能和立足点的重新定位。因此,懂得居住者的 人们如何认识他们的生活场景、如何利用和转译生活中已经存在的设施让我们能 够超越专业的判断,进而理解不规矩的居住景观在混杂和平庸之中的美与价值。 在成都住户进行立面改造和细分的案例,实际上和一些传统民居的做法如出 一辙。如图5.6所示,浙江民居对于建筑界面的操作,其实和计划经济时期自建 的行为具有相同的目的,正如法式中没有提供足够的建筑样式适应地域的需求, 计划经济时期的低住宅标准也不能满足不断发展变化的生活使用需求。如果我们 认为民居中空间利用和附加设施造成的建筑形象是美观有价值的,因为它们是经 过长期试验、筛选和积累形成的建筑形式,那么同时我们就应该认可,计划经济 时期居民对于集体住宅附加的各种非土建的构件,同样处在发展和进化途中,如 果有机会逐渐成熟,那么最终它们必然能够符合某种美观的标准。如果集合住宅 能够算作乡土建筑,很明显是得益于这样的理论,即当代的乡土建筑已经不再需 要一个自给自足的隔绝的环境,而乡土和现代也不再是相互矛盾的概念 102 。由 此,我们还可以得出一个研究的前提,即乡土性并不一定要借助乡土的物质实体 才能呈现。生活中的物质资料的实效性转瞬即逝,它们的物质形式和操作方法各 不相同,但是我们却不能排除使用者在接受、理解和处理它们的方式可能具有的 连贯性。以这样的思路,居住景观所容纳的设计、建造、以及使用的方式作为一 种当代的传统,仍然是住宅设计在试图通过物质满足使用者需求的轨道上不会过 时的参照。
101 “住一间真正的房子里是一项全职的工作。房主同时是一名
见:Antonio Angelillo eds, Alvaro Siza: Writings on Architecture.
and Vellinga Marcel. xvii-xviii. (London: Taylor and Francis,
消防员(房子会起火、淹水、或者悄无声息地煤气泄露),又
(London, Milan: Skira, 1997),48-50. 但是西扎还进一步提出设
2006).
是一名护士(在木板开裂露出的尖刺扎进手指时进行医护),
想,为这种生活的实践建立一种考评的秩序,按照此秩序对居
又是救生员,他处理所有技术和艺术的问题,作为专业的物理
者的活动评审和颁奖。我必须说这一部分的观点是我不能赞成
学家、化学家以及律师。……这就是我认为拥有,维护和改造
的,因为这同样是站在建筑师立场上学科化的努力。
一间房子是一种英雄主义行为。……但是当所有这些努力并不
102 Nezar Alsayyd, “Foreword”in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in the
可见的时候,……对他们唯一可能的褒奖就是默默地赞赏。”
21st Century: Theory, Education and Practice, ed. Lindsay Asquith
· 37 ·
第六章 结论
都会发现这些建筑实践的复杂性和深度不会输于任何一个时代,而它们的技术与
(一)计划经济的阻碍与推动
方法也不会随着操作对象的改变而过时。尽管从表面上看来,它们和任何一个拥
对于城市通过大量住宅建设实现迅速拓张的现实,城市史学家和实践者维 Lampugnani)采取一种乐观而非批判的态
有自己的建筑的时代一样,完成了将时代的精神转入建筑类型的使命,但是在实
度:“如果不可逆转,那么倒不如接受,这样我们才能积极地诠释各种问题。当
质上,它们掌握的将任务和规则的限制转化为设计资源的方法,则是建筑学永远
然,具有这样观念的人不会身陷尴尬的处境、可怕而不友好的居住环境中,他们
需要面对的问题。
托里奥·兰普尼亚尼(Vittorio
M.
反而能够以长远的视角,看到一种抽象的美。” 103 这也是本文希望能够通过对
计划经济时期的住宅实践的匮乏,在于物质的总量而不在于事物的种类。从
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宅的重新认识传达的态度,建筑的实践不能在理想的环境
制作砌体的材料、五金构件的型号、结构类型、一直到建筑的建造体系,都有丰
中进行时,只有充分理解现实条件,并将种种限制转化为设计的资源和动力,现
富的种类。它们的多样一方面来自试验,另一方面来自相互组合,而背后的原因
在的建筑现实如此,计划经济时期亦如此;而另一方面,我们的城市拓张的先驱
则是建筑设计实践刚刚起步的状态促使人们坚持探寻和发现。在总量的限制之
正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宅,在50年代的上海,工人新村都建设在城市的边缘
下,建筑活动的当事人试图将每一种资源尽可能能最大的利用,而制定计划的实
处,正是这些建筑的大量建设形成了最早的城郊环境,而在60年之后,原本新
践方式,则促使人们对于每一种实践的对象,包括材料、构件、建造体系以及施
式建筑鳞次栉比的城郊已不再光鲜夺目,它们被卷入在繁忙的城市中,成为一张
工进程(图6.1)的掌握都更加细致,认识也更加深入和多样。从住宅的建造体
巨大的背景,任由新时代的开发和建设涂抹。在时过境迁之后,即使人们欣赏它
系上看,工业化、标准化和模数化的要求并不仅仅使得建筑形式统一,而是使得
们身上因为时间流逝而积累的质感,却无法模仿它们的形象。如果是因为经济体
建筑实践的层次更加丰富,让最小的操作单位能够同时在功能、结构、建造、外
制的变革彻底更新了建筑生产的驱动,那么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住宅实践还有
观感知的层面上提出和解决问题;而艰苦朴素的方针对于装饰在预算和形式上的
什么意义呢?对于现在的建筑实践,它们身上的“抽象的美”意味着什么呢?显
限制,让人们更深入地研究材料的属性和潜力,而对于材料的表现则更加恰如其
然,无论是将住宅实践当作政治运动还是科学试验,当事人们的努力和付出都会
分;城市住宅标准的低下和设备的欠缺让这些建筑的生命能够在建成之后继续,
遭到埋没,而住宅作为建筑的智慧和趣味也将无从体现;如果我们能揭去将这些
让使用者更了解他们的生活场所,也让原本冷漠的建筑形式和日常生活的温度之
寻常建筑的集体面孔,将它们放大数倍,从任何一个引起注意的细节展开分析,
间通过后续的自发建设得以衔接。所有这些都是在这个时期特有的环境下,住宅
图6.1“76住1改”住宅楼标准层结构施工网络图。(北京地区通 用网络计划编制小组,1977,《建筑技术》杂志)
38
当下的技术接轨。通过工艺技术、艺术与科学,建筑的语言开始转化为
建筑被激发出的品质。
形式,同时获得了作为"标志"的文化价值。然而,这样的外在形式常 常被忽视,并且被隐藏在更为明确的、以功能布局为导向的形式背后。
(二)规则与行动
105
计划经济为住宅的实践制定了严格的游戏规则,尽管这样的规则并非一成不 变的,但是始终是所有实践活动的标尺。尽管如此,将规则与行动等同的方式仍
我们习惯于通过空间结构/功能布局定义城市集合住宅的类型,例如“外廊
然不利于将这个时期住宅作为建筑学的案例进行研究。如果研究者能够以微观的
式”、“跃层式”或者“天井式”住宅,然而对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住宅,外观的
视角,聚焦在一系列实践的规则与实际行动并非对等的地方,例如数据的出入、
形式、质感似乎让大量的建筑实例仍然具有内在的关联,如果仅仅通过感官获取
不同对象的交接误差、路线的偏离、体系之间有缝的衔接、说与做的差异等等,
这些视觉品质,并不能使它们构成建筑学研究的话题以及进一步思考和实践建筑
那么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宅将会以另一番面貌出现,它们长期以来隐藏在千篇
的动力;但是通过理解这些和外观形式密切相关的、构成住宅建筑的具体物质要
一律表象下的丰富多彩得以呈现。由此我们可以理解这些不对等的积极意义。
素,通过分析这些要素在构思、建造和使用的过程中需要的技术,我们能够认识
住宅的单调的形象在更深的层面具有复杂性。这些形象没有单一的规律和特
到使得这些建筑在外在形式上取得一致性的正是它们内部实践中的观念和方法。
征,而是在个体内部和个体之间呈现出差异与重复、规则和破坏、有序和混乱的
如果我们自发地将这些住宅归为一类,那么支持着这样的分类法的无疑是三个彼
中间态。而这些秩序则和住宅实践的行动者 104 密切相关,在住宅设计、建造和
此不可分割的理由──它们所处的时代、它们表现出的形象、以及建造他们的技
使用的不同环节中,由例如标准化设计中的设计师、工程师与单元体模块、在建
术和方法。计划经济时期的住宅开始于刻板的国际样式,但是经过一次次试验、
造和修补活动中的建造者与材料和构件、以及在生活积累过程中的使用者与日常
推行和反复,经过的一批批实践者的设计、操作和使用,它们在这个时代完结时
的装置陈设这样的关系体现出来,在这些行动者回应于各自情境和规则的过程中
已经成为每个城市和地区专属的地域性建筑。在使用年限来临、或者在被新的建
逐渐清晰起来──对物质进行实践秩序也是建筑的形象和外观呈现的秩序。
筑取代之前,他们依然伫立,依然是城市生活的背景和后盾。无论被新的设备占
计划经济时代的城市住宅,尽管受到意识形态和经济技术的双重限制,却不
领、或是被新的涂层覆盖,它们坚守的计划经济的建筑形象仍然没有改变。这是
是对于单一体制和教条的再现,而是在实践中由不同的权力、观念和方法相互交
因为建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宅在使用中依然维持着过去的社区运行管理和建
锋呈现出的复合的结果。在物质实践的过程中,非商品城市住宅的行动者最重要
筑建造的方式。只有理解这些方式,我们才能学会如何在这样的城市环境中注入
的特征不是在对规则的坚守中体现出的方法的针对性和一致性,而是对规则的转
新的设计决策,与既存的建筑协调和对话:
译、路线的偏移、以及角色的越位。在不同的情境之下,无论是设计师、建造者 还是使用者,一贯的逻辑并非专家的技术,而是常人的方法:构想的理念和现实
建筑在自身定义中就包含了一种稳态──在特定情境中对于定量的
中的资源的权衡、在精准的实现与彻底地对抗之间的调合、以及在既定的规则之
材料的创造。建筑干预的最佳状态是与它所处的情境保持批判的关系,
下寻找操作转化的可能性。由此,这种源自规则、却又有别于规则的实践秩序造
其结构与既存的、有形实在的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相互沟通。人们对于建
成了住宅在个体之间和内部的差异;反过来说,形式上的差异、偏离和错置──
筑的栖居总是依托于这些有形实在的场所形成的构架,即使在最平庸的
这些图像共同的特征──则不再是研究中需要排除的干扰因素和无意义的旁枝末
建筑中。106
节,而是对这种实践秩序的忠实再现。在这种意义上,计划经济时代的城市住宅 作为平庸的、匿名的建筑,集合住宅的实践不像公共建筑那样较多地负担传
也具有和木构建筑或者传统民居一样的性质,它们以相似的行动反馈于不同的情
统和文化的议题, 107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们的身上没有我们的传统与文化。如
境和规则,是在直观上具有连贯性、而在内部冲突和对峙的建筑体系。
果建国以后公共建筑的设计是以现代的技术和材料从形式上模仿和延续传统的图 象和意象,那么集合住宅则是在接手了全新的建筑类型之后,通过具体的实践与
(三)日常生活与物质的建筑 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宅,一方面是标准图集中黑白的单线平面图,工厂预
技术逐渐地把握和操控建筑的形象,使之成为这个时代的文化组成部分。而对于
制的、面无表情的工业产品,另一方面却是日常生活中亲切熟悉的事物、与各种
90年代之后的建筑实践来说,这样的建造文化却是不应该被忽视的建筑传统。
情感和生命的经历的载体。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形象之间的重叠似乎不可思议。但
平庸的、日常的建筑并非不能够象征和代表一个时代的建筑文化,城市住宅在实
是,正是在住宅的方案物质化、具体而成为有形象、颜色和质感的事物的过程
践的层面或许是对计划经济时代的思想和观念更精准的呈现。这个时代所有的实
中,它得以实现。我们长期以来忽视的、追求住宅外形美观的意义正在与此。阿
践规则、以及对于这些规则的理解和超越最终都能够落实在具体的物质要素上。
伦·柯洪(Alan Colquhoun)在《类型与设计方法(Typology and Design Meth-
物质与文化,分属基础和上层的两种概念,正是在这样的微不足道的对象身上取
ods)》一文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得最直接的关联 108 。在日常生活的场景中,那些已经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除 了成为艺术家偏爱的题材),不仅是还原历史感、通向过去的精神的窗口,同时
对于类型和分类体系的利用并非全无价值。……类型的使用基于美
也是创造新的事物的起点。因而在这里,重新挖掘出这些已被遗忘的细枝末节的
学规条。也就是说,是对于表达的推敲,而不是对于科学设计方法的研
努力,不是在为过往时代的建筑实践加以总结并划上句点,而是为了我们现在以
究促使设计决策采用已知的类型。而类型学的概念与建筑师的工艺技术
及将来的建筑实践描绘出一幅更清晰的背景,设定一个更具体的出发点。n
有关。使用已知类型或经过验证的模型,让“前工业”的设计师能够与
103 Vittorio Magnano Lampugnani, “Invention, Memory and
105 Michiel Riedijk, “The River and the Ferry: A Brief Reflection
108 Jules David Prown, “Mind in Matter: 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Science” De Aedibus 11 ( 2006): 9.
on Alan Colquhoun’s ‘Typology and Design Method’” OASE 87
Material Culture Theory and Method” Winterthur Portfolio,
(2012): 106-107.
1982(1): 2-3.
104 布鲁诺·拉图尔在行动者-网络理论中定义了行动者 (Agency)的概念,作为实践者和他们实践的对象的整体。
106 Adam Caruso, “The Tyranny of the New” Blueprint,
行动者对于任务的操作并不只是中介,从固定的条件输出固
1998(150): 25.
定的结果,而是在很大程度上转译了规则。见:Latour, Reassembling the Social, 64-66.
107 事实上集合住宅与传统建筑形式直观的关联很少存在,甚 至连简便易行的花窗和栏杆图案都极少采用传统装饰纹样。
· 39 ·
参考文献
北京市房管局前三门房管所. 改革高层楼房安 装玻璃的方法. 住宅科技, 1982(2): 34.
《住区》杂志编辑部. 中国住宅60年关键词. 住 区, 2009(5): 5-17. 邹德侬. 中国现代建筑史.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
北京市房修一公司. 油漆滚涂法施工. 住宅科
出版社, 2003.
技, 1981(1): 9. 北京市建筑设计院饰面研究小组. 外墙饰面做
践// 朱剑飞主编. 中国建筑六十年: 历史理论研
汪定曾. 关于上海市住宅区规划设计和住宅设计
法. 皮毛石. 建筑学报, 1964(Z1): 53-54.
究.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33-45.
质量标准问题的探讨. 建筑学报, 1959 (7): 13-17.
and Marcel, Vellinga eds. Vernacular
北京市建筑设计院研究室. 几种砖壁板节点详
梁思成. 从“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
王凤祥. 上海水泥厂采用了生产管理日志. 建筑
Architecture in the 21st Century: Theory,
图. 建筑学报, 1960(7): 38-39.
观”谈到传统与革新. 建筑学报, 1959(6): 1-4.
材料工业, 1957(1): 24-25.
北京市劲松小区10号楼设计研究小组. 框架轻
刘克武. 谈谈玻璃发霉问题. 建筑材料工业,
王华彬. 住宅建筑模数、参数与尺寸问题. 建筑
板住宅实验楼. 建筑学报, 1979(2): 34-37.
1957(7): 33.
学报, 1964(2): 26-32.
薄大伟[澳]. 从单位到小区: 治理的空间化// 朱
刘福顺. 住宅设计中的予制阳台. 建筑学报,
王华彬. 建筑模数数列的探讨. 建筑学报,
剑飞主编. 中国建筑六十年: 历史理论研究. 北
1956(3): 93-102.
1961(10): 5-10.
陆仓贤, 沈兆鹏, 金诚. 1958年北京市楼房住宅标
武汉市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院. 试拟新砖型. 建
准设计1号方案介绍. 建筑学报, 1958(3): 29-32.
筑学报, 1962(1): 17.
吕俊华, 彼得·罗, 张杰. 中国现代城市住宅1840-
杨辰. 日常生活空间的制度化: 20世纪50年代
2000.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上海工人新村的空间分析框架. 同济大学学报,
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140-155. 陈培志. 箱形结构住宅的施工经验. 建筑学报, 1961(1): 35-37. 程泰宁, 王依苹. 装配式住宅建筑艺术问题处理 的探讨. 建筑学报, 1961(8): 15-19. 大庆油田建筑设计研究院. “干打垒”房屋的设计 与施工. 建筑学报, 1966(Z1): 30-32. 高霖. 北京市已建居住区若干问题探讨. 城市 规划研究, 1980(3): 15-25. 顾方松. 华丽与朴素:杂谈日用工艺美术品的装 饰. 人民美术, 1961(2): 56-57. 顾政勇. 粉刷工程常识.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 版社, 1959. 贵州省建筑设计院. 就地取材,以石代砖建设房 屋——毛石建筑的经验. 建筑学报, 1966(3): 28. 国家建委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研究所. 对四 种住宅建筑体系的评介. 建筑学报, 1979(2): 4-6. 海伦娜·锡尔库斯[波]. 关与标准设计的报告. 华 揽洪, 吴良镛译. 建筑学报, 1955(2): 56-68. 华揽洪[法]. 重建中国: 城市规划三十年19491979. 李颖译.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 华揽洪. 关于住宅标准设计方案的分析. 建筑学 报, 1956(3): 103-112. 华谦益. 三到五层住宅的立面设计. 建筑学报, 1961(12): 13-14. 《建筑学报》编辑部. 贯彻“干打垒”精神,降低 非生产性建筑造价——住宅、宿舍设计汇编. 建筑学报, 1966(3): 2-13. 建筑工程部西南工业建筑设计院. 发展新技 术, 采用新墙体: 八种住宅墙体. 建筑学报, 1966(2): 18-19. 姜庆昆. 水刷石工艺. 住宅科技, 1986(3): 28-31. 劳智权. 家具模数探讨. 家具, 1981(6): 14-17. 李华. 从布杂的知识结构看“新”而“中”的建筑实
2009(12): 38-45.
玛丽·道格拉斯[英]. 洁净与危险. 黄剑波, 卢忱, 柳博译.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8.
叶祖贵. 对民用建筑几种构件定型的探讨. 建筑 学报, 1979(1): 31-35.
鸟头. 新村. 上海: 310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2007.
张镜清. 镶贴马赛克的八项要领. 施工技术, 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服装省布剪裁法. 北京:
1992(8): 11-12.
北京出版社, 1958.
张开济, 关于建筑现代化和建筑风格问题的一些 全永耀. 城市住宅外观色彩协调. 住宅科技.
意见. 建筑学报, 1979(1): 26-30.
1986(3): 13-15.
张梦林. 住宅外墙饰面的假面砖. 住宅科技,
任宏. 手提包的“装饰”. 人民美术, 1962(5): 51.
1985(9): 22-23.
《人民美术》杂志编辑部. 本期选刊的几件日用 美术品设计简介. 人民美术, 1964(5): 35-38. 《人民美术》杂志编辑部. 妇女服装设计. 人民
浙江省基本建设局技术处. 空心砌块住宅建筑模
院. 非蒸压矽酸盐大型砌块装配式住宅——住
数问题的探讨. 建筑学报, 1975(4): 43-49.
宅建筑设计中的技术革新实例. 建筑学报, 1960(3): 2-4. 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 上海市住宅建筑研究
Boehme, Gernot. Staged Materiality. Daidalos, 1995 (56): 36-43. Boon, Marcus. In Praise of Copying. Cambrige, Ma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Carranza, Pablo Miranda. Out of Control: The Media fo Architecture, Cybernetics and Design// Thomas, Katie Lloyd eds. Material Matters. London: Routledge, 2007. Caruso, Adam. The feeling of Things. A+T ediciones, 1999(13): 48-51. ----, Adam. The Tyranny of the New. Blueprint, 1998(150): 24-25. Garfinkel, Harold. Studies in Ethnomethodology.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1967. Grafe, Christoph. Idea Building Occupation conversation with Stephen Bates and
1974(2): 26-30.
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 上海市住宅建筑研究
Auer, Gerhard. Editorial. Daidalos, 1995 (56): 19.
and construction: Christoph Grafe in a
浙江省基本建设局. 混凝土空心砌块. 建筑学报,
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 1958.
and Francis, 2006: xvii-xviii.
1966(Z1): 45-47.
1985(6): 32.
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协会. 粉刷工操作图说.
Education and Practice. London: Taylor
张玉泉. 用毛泽东思想指导设计. 建筑学报,
张之仁. 水刷石墙面污染处理. 住宅科技,
美术, 1956(4): 30-33.
Alsayyd, Nezar. Foreword// Asquith, Lindsay,
Jonathan Sergison. OASE, 1998(49, 50): 24-39. Harbraken, N. J.. The Structure of the Ordinary: Form and Control in the Built Environment. Cambridge, Massachusettes: MIT Press, 1997. Ji, Guohua. Building under the Planned
郑光复. 略谈建筑装饰的简与繁. 建筑学报,
Economy: A History of China’s Architec-
1963(1): 30.
ture and Construction 1949-1965. Zurich: The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
院. 上海市1959年度第一期九种工人住宅. 建筑
郑寿南, 章明. 上海1964年大型壁板住宅试点工
学报, 1959(7): 23-28.
程设计介绍. 建筑学报, 1964(8): 1-3.
《上海住宅(1949-1990)》编辑部. 上海住宅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49-1990).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2004.
沈文瑛. 振动砖壁板宿舍设计. 建筑学报,
周文正, 刘明伦, 陈嘉祯, 庄明初. 建筑饰面技术
1960(7): 20-22.
的发展与展望. 建筑技术, 1979(9): 22-27.
盛志英. 外廊式的生活间. 建筑学报,
周伊幸, 王方戟. 集合住宅立面上的生活与建造.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1962(4): 31.
时代建筑, 2011(5): 92-93.
Press, 2005.
史春珊. 建筑花格设计. 沈阳: 辽宁科学技术出
周伊幸, 张西. 坚持与和解的艺术. 时代建筑,
版社, 1984.
2011(2): 74-79.
徐景猷, 方润秋. 上海沪东住宅区规划设计的研
朱兆雪, 郑惠芬. 右安门实验性住宅的结果. 建筑
讨. 建筑学报, 1958(1): 1-9.
学报, 1957(11): 53-57.
ogy, 2007. Lampugnani, Vittorio Magnano. Invention, Memory and Critical Science. De Aedibus, 2006 (11): 9-13. Latour, Bruno. Reassembling the Social: An Introduction to Actor-Network-Theory.
Le Corbusier. When the Cathedrals were White. New York, Toronto, London: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64.
40
Leatherbarrow, David. Architecture Oriented Otherwise.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
tural Press, 2009. Lu, Duanfang. Introduction: Architecture, Modernity and Identity in the Third World// Lu, Duanfang eds. Third World Modern-
Zhao, Chunlan. Socio-spatial Transformation in Mao’s China: Settlement Planning and Dwelling Architecture Revisited. Leuven: Katholieke Universiteit Leuven, 2007.
ism: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and Identity. London: Routledge, 2010: 1-27. Maccreaner, Gerhard. On Nostalgia. OASE, 1998(49,50): 172-173. Moussavi, Farshid. The Function of Form. New York: Actar, 2009. Ockman, Joan. Toward a Theory of Normative Architecture// Harris, Steven, and Berke Deborah eds. Architecture of the Everyday.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1997: 122-152. Prown, Jules David. Mind in Matter: An Introduction to Material Culture Theory and Method. Winterthur Portfolio, 1982(1): 1-19. Riedijk, Michiel. The River and the Ferry: A Brief Reflection on Alan Colquhoun’s ‘Typology and Design Method’ OASE, 2012(87): 104-111. Rudofsky, Bernard. Architecture without architects: A short introduction to non-pedigreed architecture. New York: Museum of Modern Art, 1964. Shar, Adam. Primitive and the everyday: Sergison Bates, Lefebvre and the guilt of architectural expertise//Odgers, Jo, Samuel, Flora and Sharr, Adam eds. Primitive: Original matters in architecture. London: Routledge, 2006: 240-250 Siza, Alvaro. Living a House//Angelillo, Antonio eds. Alvaro Siza: Writings on Architecture. London, Milan: Skira, 1997. 47-51. Ursprung, Philip. The Fragile Surface of Everyday Life, or, what Happened to Realism? 2G, 2005(34): 84-91. ----, Philip. Images: Performing the City// Ruby, Ilka and Andreas and Ursprung, Philip eds. Images: A Picture Book Of Architecture. Munich: Prestel, 2004: 4-11. Wang, Wilfried. On the Increasing Irrelevance of Context in the Generation of Form or: Why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an Urn and a Pot. OASE, 2008(76): 91-119. Wigley, Mark. The Architectural Cult of Synchronization. October, 2000(94): 31-61. Wood, Dan, and Andraos, Amale. Program Primer 1.0: A Manual for Architects(J). Praxis, 2006(8): 111-121.
· 41 ·
致谢
感谢父母为我的付出;感谢我的导师王方戟老师,您在教会我们方法的同时,也给了我充足的空间和充 分的信任;感谢冯仕达老师和刘东洋老师对我的教诲,让我受益匪浅;感谢卢永毅老师借给我博士论文;感 谢王颖和王凯(老师)两位前辈给我各种帮助;感谢平辉学姐树立了生活和学习的榜样;感谢吴丹和何英杰 学弟帮我拍了住宅的照片,以及从国外买书;最后感谢赵峥、李晨、肖潇同学,能与你们共同渡过硕士时光 是一种荣耀,无论何时当我想起一起为读书会付出心血的那一年,心里就充满感动,这些经历是我们永远的 财富。 论文更简短清晰的介绍参见http://issuu.com/josefzhou/docs/mcga(右侧二维码),阅读答辩用演示文件。
周伊幸 2013年3月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