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每次搭公車去何嘉仁補英文,都會經過一
家 皮 鞋 店 , 上 面 貼 滿 ﹁ 跳 樓 大 拍 賣 ! ﹂、﹁ 老 闆 含 淚 賠 錢 賣 ! ﹂、﹁ 異 鄉 打 拚 換 來 全 部 出 清 ! ﹂ 等 手 寫
年,那不就跟沒有打折一樣嗎 ?﹂
到那些標語,我忍不住疑惑:﹁每天都在打折,打了三
換顏色,根本不曾看到老闆或店招牌換掉。隔著車窗看
標語,但我從小學四年級看到六年級,他家的標語頂多
P O P
一無二。其次,就算印了商品條碼,書仍有文化上所必須扮演的角色,
不是重複購買的商品,雖然是書,但每一本的內容都完全不同,等於獨
後來,進了出版業,我才發現書本是非常獨特的商品。首先它本質上
西 ?﹂ ︵當初那麼早熟聰慧的我,為什麼現在變得如此平庸 ? 天啊︶
問題:﹁如果折扣形同虛設,為什麼還會有顧客相信他們買到便宜的東
是啊,折扣有打跟沒打一樣,不是很尷尬嗎 ? 但早熟的我又想到一個
搔到癢處才是 好折扣,透過 不打折找回尊 嚴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