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季刊69期

Page 1

Autumn periodical

2019

跨世代轉身 移動 跨越國界的想像 戲如人生 說客家

尋找,移動的故事 移往 心的歸屬

4

臺北市客家文化季刊

10

世界客家 在臺灣

我家的客家菜 跨越族群 凝聚情感的客家食譜

客家,我們來了 當音樂遇上客家

40 44

我家是聯合國

尋找,移動的故事

e v M o be

to moved

69



Autumn periodical

2019

臺北市客家文化季刊

69


S T N E T N CO 目次

04

06

跨世代轉身 移動 跨越國界的想像 遇見 文化流動新力量 口述 / 徐世 主任委員 文字整理 / 編輯室 照片提供 / 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

戲如人生 說客家 細細品味鹹香酸辣 多元族群交織出不同的臺灣風貌 專訪:郭春暉 導演

採訪報導 / 編輯室 攝影 / 黎歐創意 照片提供 / 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尋找,移動的故事

發 行 人 / 徐世 編

審 / 陳淑貞、鍾貴琦、彭文美

編輯統籌 / 李靜美 出 版 者 / 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地

址 / 臺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三段 157 巷 11 號

10

臺北市客家文化會館 電

話 / ( 02 ) 2702-6141

真 / ( 02 ) 2325-2341

址 / www.hac.taipei.gov.tw

移往,心的歸屬(系列報導) 用療癒之聲 在不同文化間移動

14 揮別身分認同的迷惘 客家名模的故鄉情懷

專訪:黃宇寒

專訪:Natalie Pickles 娜塔莉

採訪報導 / 劉韋琪 照片提供 / 黃宇寒、WuWuZZ

採訪報導 / 劉韋琪 攝影 / 劉韋琪 照片提供 /Natalie Pickles

發行日期 / 中華民國 108 年 9 月

18 臺灣,我的第二個家 專訪:孟念中

企劃製作 / 黎歐創意有限公司

採訪報導 / 劉韋琪 攝影 / 劉韋琪 照片提供 / 孟念中、Laura

總 編 輯 / 郭玫芬 美術總監 / 王志中 執行編輯 / 鍾彥琳 攝

影 / 黎歐創意有限公司

址 / 新竹縣竹北市光明六路東二段 212 號

話 / ( 03 ) 658-5879

GPN : 2009105822

24

世界客家 在臺灣(系列報導) 歡迎光臨 友善臺灣 專訪:張正

28 「ON AIR」 超級臺客為客家發聲 專訪:萬約翰 John Van Trieste

撰文 / 施懿倫 攝影 / 黎歐創意 照片提供 / 張正、中央廣播電臺

採訪報導 / 編輯室 攝影 / 劉韋琪 照片提供 / 萬約翰、 中央廣播電臺、客家委員會

ISSN : 17292875

*本季刊相關論述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會意見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印或轉載

32 請跟我一起說客家

36 用客家話 走入客家莊

專訪:邱漢忠

專訪:邱福生 牧師

採訪報導 / 劉韋琪 照片提供 / 邱漢忠、財團法人台 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 林聖賢

採訪報導 / 編輯室 攝影 / 黎歐創意 照片提供 / 邱福生


我家的客家菜

40

跨越族群 凝聚情感的客家食譜 當異鄉變家鄉 用料理找回生活的溫度 專訪:金英餐麵館 阮俊英、阮翠美、阮明意、阮金印

採訪報導 / 編輯室 攝影 / 黎歐創意 照片提供 / 阮金印

客家,我們來了

44

當音樂遇上客家 留聲客家 沉浸在跨越族群的合唱餘韻 報導整理 / 編輯室 攝影 / 黎歐創意 照片提供 / 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

50

我家是聯合國 餐桌上 無國界的食光記憶 邀稿:張郅忻

採訪撰文 / 劉祈芸 撰文 / 張郅忻 照片提供 / 張郅忻、財團法人台北市 客家文化基金會


w o P n g er i 跨

像 想 的 越國界 新力量

化流動 文 會 遇 見 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

員 /臺 主任委 基金會 徐世 家文化 輯室 客 編 市 / 理 台北 文字整 / 財團法人 供 提 照片

口述

Fo

在國際化社會的時代下,「移動」比起過去更為容易且日益頻繁,不同的文

化在這個基礎上相遇與進行交流互動,使各國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大量新文化 同時注入,是否會對本土傳統文化造成衝擊 ? 文化的保存與傳承模式,彷彿也來

到了轉型之際。過去,文化傳播受到地域限制,因此難以與其他文化有交流的機 會;但藉由現今時代的優勢,或許能於客家文化加入更多創新元素、活化傳統文 化內蘊。另外,在地民眾對於外來文化的接納與包容狀況,也是當今世代正在面 臨的課題之一。藉由聆聽、溝通與重視多元的聲音,或許就能打造一個互相尊重 的 社 會 基 礎 , 進 一 步 , 建 構 出 臺灣的多元文化價值。


5

科技的進步,同時帶動了全球化時代的來臨,現今跨國流動人口與跨國婚姻

跨世代轉身

移除既定標籤 共創多元文化友善社會 的比例正在上升中,新住民來到臺灣不但需要面對飲食、氣候等生理上對環境的 適 應, 還 需 克 服 語 言 、 風 俗 民 情 、 價 值 觀 等 等 心 理 方 面 的 障 礙 。 此 外 , 新 住 民 二

客 家 家 庭, 客 家 家 庭 的 組 成 也 產 生 了 改 變, 因 此 , 打 造 一 個 能 讓 新 住 民 快 速 「 入 境隨俗」的環境與協助他們建立身分認同,正是我們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長期努力推行的目標之一,比如藉由相關客語教學課程的開辦,讓新住民,甚至 是一般對客語有興趣的民眾,可以有學習與認識客家文化的管道,使他們能更快 速 地 融 入 臺 灣 社 會 與 客 家 家 庭 。 除 此 之 外, 本 期 也 介 紹 與 講 述 新 住 民 嫁 入 臺 灣 客 家家庭故事相關的戲劇——《戀戀木瓜香》。戲劇,不僅反映著真實社會樣貌, 人們也容易將自身情感投射於戲劇,藉此引發人們的同理心、讓臺灣當地居民多 認識他國文化以及新住民初到異地的艱困挫折與心境,以減少歧視、排斥,並深 化當地人與新住民的情感鏈結。期望藉由相關活動的規劃,將臺北市塑造為一個 族 群 友 善 的 城 市 , 移 除 對 他 人 附 加 的 標 籤, 丟 掉 刻 板 印 象 , 並 用 開 放 、 包 容 的 心 態 , 跨 越 陌 生 的 藩 籬 , 瞭 解 並 接 納 對 方 , 進而朝向融洽社會的道路邁進。

r e w

跨越疆界 開啟不同文化間的流動

跨國交流 交織出更多元的客家

來自各國文化的湧入,多少也衝擊著本

至 今, 臺 灣 社 會 的 開 放 化 與 多 元 化 仍

土 傳 統 文 化, 客 家 文 化 如 何 應 對 這 個 問 題 與

在快速發展,除了在地社群的串聯與文化耕

利 用 此 趨 勢 帶 來 的 優 勢, 進 行 保 存 與 推 廣 ?

耘,我們也認為發展層次應與時俱進,擴及

臺北市政府客委會規劃以傳統客家文化元素

至全球規模。在國際化方面,臺北市政府客

為 基 本 脈 絡, 帶 入 其 他 國 家 或 非 客 家 文 化 的

委會持續舉辦國際唱客音樂交流計畫,今年

想 法, 以 消 弭 不 同 文 化 間 的 隔 閡 與 活 絡 地 方

的主題是「白雲下的稻禾」,邀請了來自世

文 化 的 發 展。 本 年 度 客 家 文 化 季 刊 秋 季 號 以

界各地的合唱團,用音樂互相交流,讓文化

「移」的力量作為焦點,尋找諸多「承載著

在國際場域間流動。我們期望透過活動,重

客家血脈與族群記憶,以推廣自身文化」的

新喚起在地年輕人對於土地、自身文化的熱

客 籍 新 二 代 與「 非 客 家 人 , 做 著 客 家 事 」 的

愛與記憶,同時,激起外國年輕人對客家文

新住民,範圍遍及音樂、模特兒圈、餐飲、

化的興趣,進而將客家文化傳遞至全世界;

廣 播、 宗 教 等 等 領 域。 他 們 在 自 身 專 長 的 範

也鼓勵年輕後生跳脫傳統思維,以開放的襟

疇, 融 合 自 己 所 接 觸 到 的 不 同 文 化 , 用 不 一

懷, 接 納 多 元 的 文 化, 開 啟 連 結 世 界 的 門

樣 的 力 量, 推 行 客 家 文 化 , 並 在 各 自 的 領 域

扉, 將 多 元 的 文 化 背 景、 思 考 模 式、 風 土 民

漸漸地發光發熱,發揮影響力向外觸及更廣

情結合,找出客家與其他文化共存的最佳平

泛 的 族 群; 用 對 這 塊 土 地 與 客 家 文 化 的 熱

衡點,最終達到族群的和諧發展,開創客家

愛, 串 聯 彼 此 的 生 命 故 事 ; 突 破 族 群 框 架 ,

文化多元發展與傳承的新格局。

增加與不同文化間的交流、交織出新視野, 為客家文化的傳承挹注新的能量。

移動 跨越國界的想像

代的成長過程更是伴隨著身分認同的掙扎。隨著越來越多的新住民與新二代加入


如人生 家 說客

a m a r D ec 暉 :郭春

導演

風貌 辣 灣 酸 臺 鹹香 不同的 味 品 細 細 群 交 織 出 採訪報導 / 編創輯意室 化事業基金會 / 黎歐 共電視文 攝影 多元族 供/公 片 照 提

專訪

efl

「 我 大 約 1994 年 來 到 臺 灣, 至 今 已 待 了 24 年; 雖 然 24 年 來 變 化 很 多, 不 過對我來說,臺灣是個好地方,很友善、很便利,如果不好,我早就走了……」

——郭春暉 導演

《戀戀木瓜香》 無心插柳的跨族群作品

《戀戀木瓜香》的題材是編劇馬自明某天在新聞中看到一則關於越南媳婦和客 家 婆 婆 聯 手 拿 下 美 食 比 賽 冠 軍 的 報 導 , 由 於 內 容 有 趣, 就 記 在 腦 中; 過 沒 多 久 公 共

電 視 人 生 劇 展 在 徵 求 新 的 案 子 , 主 題 與「 跨 」 有 關, 於 是 把 這 個 故 事 發 展 成 戲 劇, 拿 去 遞 案 , 此 劇 因 而 誕 生 。 「 故 事 的 原 型 來 自 一 則 新 聞 報 導, 與 編 劇 馬 自 明 和 鄭 婉 玭 討 論 後 , 加 強 了 角 色 間 的 對 立 與 衝 突 , 讓 戲 劇 更 具 張 力。」 導 演 郭 春 輝 說。《 戀

戀 木 瓜 香 》 述 說 一 位 臺 灣 的 餐 廳 大 廚 廖 文 正 到 越 南, 意 外 愛 上 了 賣 著 涼 拌 木 瓜 絲 的 小 吃 攤 老 闆 娘 阮 蓮 香 。 互 有 好 感 的 兩 人, 隨 即 結 了 婚, 阮 蓮 香 也 隨 著 廖 文 正 來 到 了 臺 灣 ,加 入 客 家 家 庭 ,展 開 新 的 生 活 。傳統婆婆廖李美因文化差異,無法接受媳婦。 客家與越南間的衝突,將會如何化解 ?

從戲劇中看文化差異 每 個 國 家 都 有 屬 於 他 們 自 己 的 文 化, 臺 灣 與 越 南 文 化 除 了 語 言 上 的 差 異 外, 很 多 的 風 俗 民 情 也 各 不 相 同 , 而 最 容 易 看 出 文 化 差 異 的 地 方 便 是 料 理。「 我 覺 得 本 劇 中, 編 劇 巧 妙 地 以 食 物 帶 出 文 化 上 的 差 異, 是 個 不 錯 的 設 計。」 導 演 回 憶 道。 海 倫


07

最 喜 歡 的 梅 乾 扣 肉, 又 油 又 香 又 下 飯 , 但 對

戲劇反映真實 呈現臺灣的多元面貌

越南人來說卻是非常油膩,因為越南人吃得 相 對 清 淡「 另 外, 越 南 人 其 實 只 吃 兩 餐 , 對

餐讓他們非常不習慣,也花了很長的時間才 適 應。」 導 演 笑 著 說, 所 以 可 從 吃 這 件 事 明 顯感受 到 文 化 上 的 差異 。

明顯變化,也有更多機會面對不同的族群, 而相處就成為重要的課題。「先不要講婆媳 相 處, 就 相 處 這 件 事 來 說, 你 就 是 要 面 對 面, 去 思 考 如 何 與 對 方 做 結 合 、 文 化 上 怎 麼 融合、如何互相體諒。」導演嚴肅地說。透

「其實在拍攝本劇時,沒有特別強調與

過戲劇,讓觀眾了解不同文化之間要如何互

客 家 的 關 聯, 單 純 就 故 事 發 生 與 主 角 生 長 的 環 境, 讓 他 們 以 自 然 語 來 進 行 對 話 。 」 導 演

特 別 強 調。 而 剛 嫁 進 來 的 越 南 媳 婦 , 來 到 臺

灣先學中文也是自然的事情,所以不會刻意 要求海 倫 清 桃 學 客 語。

相理解與包容,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要花 多久的時間來溝通與了解,遇到狀況時要如 何 克 服,「 所 以 這 部 戲 是 在 講 客 家、 越 南 文 化嗎 ? 還是在講臺灣文化 ? 都沒有啊,主要 就是在講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文化隔閡當然 是一個,但最重要的還是相處。」導演說道。

客家女性堅韌、刻苦,越南女性在某種

程度上其實與客家女性非常相似,到越南走

一圈會發現幾乎都是女性勞動的身影,看似 柔 弱 的 越 南 女 性, 其 實 都 很 強 悍 、 堅 毅 , 不

論 在 順 境 或 逆 境, 都 能 撐 起 一 個 家 。 但 畢 竟 族 群 仍 不 相 同, 成 長 的 環 境 也 迥 異 , 剛 開 始 的 相 處 勢 必 會 有 誤 解、 看 不 慣 的 地 方 , 透 過 相 處, 漸 漸 理 解 對 方, 進 而 互 相 認 同 , 才 能 真正的 族 群 融 合 。

戲 劇, 往 往 反 映 了 真 實 現 狀, 亦 能 夠

引 起 人 們 的 共 鳴 及 反 思。 從 戲 劇《 戀 戀 木 瓜香》,開啟探討新住民來到異鄉的心路歷 程, 隨 著 愈 來 愈 多 新 移 民 的 加 入 , 臺 灣 社 會 的發展有了轉變,有愈來愈多的社團或姐妹 會, 協 助 新 移 民 盡 早 適 應 在 臺 灣 的 新 生 活 ; 透過戲劇,亦可對照臺灣實際面臨的新住民 議題及思考如何打造一個更平等友善的社會 。

郭春暉 導演 來 自 馬 來 西 亞, 畢 業 於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戲 劇 系 影 劇 組。 畢 業 後 留 在 臺 灣, 2009 年 憑 藉《 三 十 秒 過 後 》 入 圍 第 44 屆 金 鐘 獎 迷 你 劇 集 導 播( 演 ) 獎 , 此 劇 同 時 也 為 他 第 一 部 執 導 的 戲 劇 作 品; 2019 年 以《 種 菜 女 神 》 入 圍 第 54 屆 金 鐘 獎 戲 劇 節 目 導 演 獎。其他執導作品:《搖滾保母》、《 1989 一念間》、《月村歡迎你》。

戲如人生 說客家

於初來乍到的越南媳婦來說,在臺灣要吃三

新 移 民 的 加 入, 讓 臺 灣 社 會 人 口 組 成 有

e : f i ation of L

c

跨世代轉身

清桃首次抵達夫家的第一餐,是夫家客家人



異國面孔在臺灣 曾經 也迷惘在身分認同之中

在逐夢的旅程中 藉由勇氣、努力 將挫折化為滋養自己的養分

找回獨一無二的自己

現在 可以大聲說出:

「是的,我是客家人」


移往

的歸屬 黃宇 : 訪 專

(一

報導

系列

之聲 移動 癒 療 用 化間 文 同 在 不 劉韋琪 Z 導/ WuWuZ 採訪報 / 黃宇寒、 供 照片提

W E M O s

B I

V irginia Woolf 於 《 A Room of One ’ s Own 》 一 書 提 到「 A woman

must have money and a room of her own if she is to write fiction. 」 其 中 「 房 間 」 除 了 象 徵 女 性 的 自 我 空 間, 也 能 延 伸 為 一 個 人 心 靈、 思 考 的 空 間。 擁 有 客 家 與 印 尼 血 統 的 黃 宇 寒, 在 桃 園 龍 潭 長 大 、 至 印 尼 探 索 自 身 的 根 源 、 於 大 學 後

到 臺 北 生 活 與 追 求 夢 想, 在 三 個 代 表 著 不 同 意 義 的 場 域 間 移 動 , 找 出 專 屬 於 自 己 的 房 間 — — 一 個 能 揮 灑 創 意 、 自 由 思 考 的 創 作 空 間。 她 想 拋 開 他 人 對 自 己 的 定 義, 用

療 癒 的 歌 聲 , 唱 出 不 受 拘 束 的 自 我 ; 在 這 個 步 調 匆 忙 的 社 會 環 境, 用 溫 暖 的 歌 曲 , 帶大家找回簡單卻又最難的快樂。

在人生道路的轉移間 找到自己的歸屬 由 於 母 親 從 印 尼 嫁 至 臺 灣, 黃 宇 寒 的 成 長 歷 程, 也 曾 有 一 段 不 開 心 的 時 光, 她 們 收 到 諸 多 像 是「 外 籍 新 娘 」、「 外 籍配偶的小孩長大會學壞」等等歧視性的言論。 但 這 並 沒 有 讓 她 消 沉 ,反 而 更 積 極 地 以自身努力證明刻板印象是錯誤的,她說道:「我 想 替 媽 媽 出 一 口 氣 ,如 果 我 可 以 讀 好 書,又可以在運動賽事上拿名,至少大家會想說: 『 妳 女 兒 好 厲 害!』, 就 不 會 有 更 多 歧 視 的 語 言 。 」 因 此 她 早 在 國 小 時 , 就 已 將 人 生 道 路 規 劃 好 。 由 於 小 時 候 學 芭 蕾 , 人 生 志 向 是 當 舞 者, 但 學 了 十 年 後, 卻 得 到 了 一 個 晴 天 霹 靂 的 消 息 —— 醫 生 告 知 「 再 跳 下 去, 身 體 會 負 荷 不 了 」, 使 她 不 得 不 放 棄 這 個 選 項 , 原 本 打 算 讀 舞 蹈 班 的 她 也 思 考 著:「 完 了! 那 我 高 中 要 讀 什 麼 ? 都 想


11

有 著 熱 愛 表 演 的 靈 魂, 在 高 中 期 間 發 現 對 舞 臺 劇 有 興 趣, 將 志 向 改 為 演 員; 但 卻 又 未 被 戲 劇 系 錄 取 ,令 她 不 禁 在 心 中 大 喊「 天要亡我」。但所謂,上帝關上一扇門,

尋找,移動的故事

好 大 學 要 讀 北 藝 大 舞 蹈 系 了 …… 好 吧, 只 好 先 考 一 個 普 通 高 中 。 」 而 她 , 彷 彿 也

就 會 幫 你 開 一 扇 窗 , 而 這 扇 窗 , 正 是 過 去 一 直 被 當 作 興 趣 的「 音 樂 」。 喜 歡 接 受 挑 戰 的 她 , 不 甘 因 這 些 挫 折 而 離 表 演 領 域 而 去, 以 高 中 時 參 加 吉 他 社 的 所 學 做 為

啊 ! 」 透 過 各 個 比 賽 , 她 也 從 中 獲 得 了 舞 臺 經 驗 與 認 識 了 志 同 道 合 的 朋 友。 雖 然

E R E H W

少 了 許 多 和 同 儕 夜 唱 夜 衝 的 機 會 ,但 練 琴、唱歌、跟大家一起去比賽的大學生活, 更 令 她 感 到 充 實。 雖 然 從 以 前 到 現 在 的 人 生 規 畫, 被 多 次 打 亂, 但 她 還 是 很 樂 觀

G N O L E B

地 看 待, 因 為 依 舊 在 自 己 想 要 的 道 路 上 邁 進, 而 這 些 挑 戰, 也淬鍊出更好的自己。

黃宇寒:「我一直很想用客家口吻創作雋永的愛情故事,可是向前輩請益 卻得到了『你知道為什麼都沒有愛情類別的歌嗎 ? 因為客家人都不買帳。』 的回覆。但我寫的歌不是只給客家人聽,我是要寫給全部人聽,那這樣也 不行嗎 ?」

一首《月光光》 開啟了客家音樂之路 唱 著 客 家 歌 曲 的 黃 宇 寒 , 過 去 卻 也 和 一 般 大 眾 一 樣, 認 為 客 家 就 是 山 歌 配 上 客 家 花 布 服 飾 的 表 演 。 但 在 國 小 主 任 向 她 推 薦 邱 幸 儀 的《 月 光 光 》 後, 令 她 對 客 家 文 化 整 個 大 改 觀 , 她 說 道 : 「 那 時 嚇 到 , 想 說『 哇! 這 是 客 家 歌 嗎 ? 怎 麼 聽 起 來 像 韓、 日 文 歌 那 種 清 新 style 的 感 覺 。 』 」 而 《 月 光 光 》 也 成 了 她 在 客 家 活 動 表 演 的 必 唱 歌 曲 。 在 大 學 後 , 對 於 歌 詞 中 家 鄉 、 童 年 單 純 的 時 光 的 描 述, 有 了 更 深 的 感 觸。 因 離 開 桃 園 至 臺 北 讀 書 , 半 夜 常 常 會 想 家 , 及 放 假 回 家 時, 發 現 路 邊 花 圈 上, 寫 著 認 識 阿 公 的 名 字,配上歌詞「忒月光底下講古

老 人家奈起耶」,不禁有種心酸的感覺。

移往 心的歸屬

基 礎 出 發 , 她 說 道 : 「 我 想 表 演 , 但 沒 有 舞 臺, 想 說 那 就 報 比 賽 吧! 那 也 是 舞 臺


12

Autumn periodical

追夢之路 因偏見與歧視倍受打擊 臺 灣 已 然 是 個 多 元 文 化 的 社 會, 而 偏 見、 歧 視 仍 舊 潛 在 我 們 的 言 論 與 生 活 中, 甚 至 造 成 了 排 斥 ,不 論 是 在 族 群 抑 或 是 在 音 樂 方 面 。過 去 以《月 光 光 》 比 賽 時, 曾 有 評 審 說 : 「 我 聽 不 懂 歌 詞, 所以不知道你想表達什麼 ?」製作音樂時,也會有 人 認 為, 現 在 並 不 適 合 做 客 家 音 樂; 種 種 否 定, 令 一 直 以 來 只 想 單 純 地 寫 歌、 只 想 唱 出 自 己 的 創 作 的 黃 宇 寒, 在 追 夢 之 路 上 倍 受 打 擊。 但 這 也 更 激 發 了 她 的 鬥 志 , 她 說 道 : 「 媽 媽 是 印 尼 人, 在 臺 灣 收 到 很 多 歧 視 性 的 語 言, 我 覺 得 和 我 現 在 的 遭 遇 有 點 像 , 而 且 客 家 歌 不 是 他 們 想 的 那 樣, 他 們 也 根 本 沒 聽 過, 為 什 麼 要 這 樣 說 ? 所 以 就 更 想 做 給 他 們 看。」 或 許 , 現 在 正 是 拿 掉 我 們 對 不 同

黃宇寒

族 群 負 面 標 籤 的 時 機。 人 們 應 該 打 開 心 胸, 透 過

桃 園 龍 潭 客 家 人, 父 親 為 臺 灣 客 家 人、 母 親

熟 悉 與 了 解 對 方 的 文 化, 用 和 諧 的 方 式 面 對 多 元

為 印 尼 人。 高 中 時 加 入 吉 他 社, 意 外 開 啟 自

文 化。 黃 宇 寒 也 期 望 藉 由 她 的 作 品 與 在 粉 專 的 發

己 的 音 樂 創 作 之 路。 自 創 歌 曲《 給 自 己 》 獲 得 了 政 大 金 旋 獎 最 佳 作 曲、 淡 大 金 韶 獎 第 三

文 ,引 導 大 家 先 聽 聽 看 作 品 ,再 發 表 自 己 的 想 法,

名、 桃 園 市 政 府 客 家 流 行 音 樂 節 創 作 賽 與 歌

也 許 在 聽 完 後 會 發 現, 與 平 常 聽 的 音 樂 其 實 差 不

唱 賽 青 年 組 冠 軍。 目 前 正 在 籌 備 第 一 張 創 作

多, 不 要 因 為 看 到 「 客 家 」 兩 個 字 就 侷 限 了 自 己 的想法。

專輯《有時有日》,預計於 2019 年底發行。 對 於 未 來 的 目 標, 希 望 朝 主 持、 電 臺 DJ 與 戲劇領域發展。


13

桃 園 龍 潭 客 家 莊 、 印 尼 、 臺 北 除 了 為 塑 造 黃 宇 寒 的 成 長 背 景 的 一 部 分, 也 是 她 在 音 樂 創 作 來 源 的 三 大 元 素 ; 撇 除 小 時 候 收 到 歧 視 性 的 語 言 , 生 性 樂 觀 的 她, 覺 得 人 生 至 今 最 幸 福 的 時 刻, 就 是 在 桃 園 龍 潭 客 家 莊 的 那 段 時 光 。 有 得 吃、 有 得 玩、 無 憂 無 慮 的 童 年 時 期, 令 家 鄉

尋找,移動的故事

龍潭、印尼、臺北 造就獨一無二的自己

成 為 她 最 舒 適 的 場 域 。 而 印 尼 , 對 她 來 說 , 像 是 一 場 夢, 一 個 充 滿 異 國 風 情 的 夢。 印 尼 與 臺

們 用 筷 子 、 湯 匙 吃 飯, 那 印 尼 人 是 怎 麼 吃 飯 的 呢 ? 所 以 有 時 創 作, 會 思 考 印 尼 那 邊 的 方 式 是 什 麼, 就 會 寫 出 與 臺 灣 不 一 樣 的 內 容 。 」 至 於 現 今 居 住 的 臺 北, 之 於 黃 宇 寒 雖 然 是 一 個 壓 力 的 來 源 , 卻 也 是 她 最 能 進 步 、 離 夢 想 最 近 的 場 域 。 她 說 道:「 臺 北 就 是 一 個 訓 練 自 我 抗 壓 性 的地方 ,因 工 作 時 間 長 、不 固 定 ,加 上 自 由 業 需 靠自己安排時間與進度,時常要督促自己『現 在不能 擺 爛 ,再 這 樣 下 去 ,青 春 歲 月 就 過 囉 ! 離 自己的夢想、目標就會越來越遠。』」夢想, 是 要 靠 自 己 努 力 去 爭 取 的 , 她 也 認 為 「 壓 力 」 是 能 讓 她 在 最 短 時 間 進 步 的 方 式, 因 此 縱 使 也 曾 經 歷 想 哭 、 無 法 喘 息 與 身 心 俱 疲 的 時 刻 , 依 舊 選 擇 待 在 臺 北, 讓 壓 力 將 她 塑 造 成 自 己 想 要 的 模 樣 。 舒 適 圈 的 龍 潭 x 點 子 發 想 的 印 尼 x 鞭 策 自 我 的 臺 北, 這 三 個 場 域 對 她 來 說 都 是 不 可 缺少的 , 而 她 創 作 的靈 感 也 與 它 們 緊 緊 相 連 。

在 忙 碌 、 喧 囂 的 世 界 裡 , 黃 宇 寒 希 望 能 回 歸 到 最 單 純 的 初 心, 藉 由 她 的 音 樂 帶 給 大 家 快 樂, 喚 起 純 樸 、 簡 單 的 本 質, 她 說 道:「 我 一 定 要 記 住 自 己 最 原 來 的 樣 子 , 我 不 喜 歡 世 故 , 我是有血有肉、真實的。世界太複雜,人生苦短,我不想要再這樣生活,希望藉由歌曲提醒 大 家 要 永 遠 記 得 開 心 的 事 情。」 縱 使 在 追 夢 的 旅 程 中, 遇 到 了 許 多 挑 戰、 接 收 到 許 多 反 對 的 聲 音 , 仍 舊 抵 擋 不 了 她 對 表 演 的 熱 忱 。 如 同 Virginia Woolf 於《 A Room of One ’ s

Own 》 所 提 「 There is no gate, no lock, no bolt, that you can set upon the freedom of my mind. 」 除 了 自 己 , 沒 有 任 何 人 、 任 何 枷 鎖 可 以 禁 錮 自 己 , 掙 脫 懼 怕 的 束 縛, 就 算 想 法 再 天 馬 行 空 , 也 要 給 自 己 、 給 夢 想 一 個 自 由 的 機 會。 在 不 同 文 化 間 移 動 著, 黃 宇寒藉 由 歌 聲 帶 給 人 們 療 癒 、 清 新 的 感 受 , 呈 現 出臺灣多元文化,最溫暖的模樣。

我的桃園客家爸爸 x 印尼媽媽 對 於 客 家 , 因 為 從 小 在 客 家 莊 成 長 , 黃 宇 寒 所 看 到、 接 觸 到 的, 就 是 她 對 生 活 中 的 點 點 滴滴 ,最 真 實 的 感 受 。她 說 道:「 或許有些人覺得太直白,但那就是我呀!」

對於印尼,她有著小時候與長大後兩個不同時期的記憶:共同點是食物一樣很 好 吃、 便 宜 ; 最 大 的 不 同 則 是 , 見 到 的 人 變 少 了, 她 說 道:「 以 前 見 過 很 多 人, 現 在 有 些 都 不在 了 , 雖 說 是 親 戚 , 但 我 好 像跟他們不熟,就覺得有點難過。」

在 不 同 的 國 家 長 大 、 經 歷 不 一 樣 的 生 活, 她 說 道:「 我 覺 得 其 實 我 很 幸 福, 比 其他人擁有這麼多特別的回憶,應該好好記錄下來。」她也從此處汲取了靈感,創 作 出 結 合 客語 及 印 尼 文 的 歌 曲 《 有 時 有 日》。

移往 心的歸屬

灣 如 此 不 一 樣 的 人 文 風 情 , 反 而 是 各 種 奇 特 idea 的 來 源, 她 說 道:「 例 如 我 可 能 會 想, 我


移 心

的歸屬

e P tali

(二

報導

系列

es ickl

娜塔莉

迷惘 的 同 認 分 情懷 身 鄉 別 故 揮 模的 名 家 客

專訪:

Na

韋琪 導/劉 採訪報 琪 ckles / 劉韋 ie Pi l a 攝影 t a 供 /N 照片提

曾 參與 Asia ’ s Next Top Model 比賽的 Natalie ,有張異國的面孔,加上於 節目中說著流利的英語,雖代表臺灣參賽,許多人仍誤以為她是外國人。但其實她從 小 在 臺 北 長 大 , 還 是 位 不 折 不 扣 的 客 家 人, 受 邀 主 持《 客 家 文 藝 復 興: 浪 漫 台 三 線 》

e r e h w e m

節 目, 介 紹 客 家 文 化 , 也 讓 她 深 入 了 解 自 己 的 根 源 , 期 望 未 來 能 持 續 在 國 際 場 域 推 廣 客家文化。

外表 無法定義「我是誰」

Natalie 小 時 候 讀 的 是 一 般 的 臺 灣 學 校 , 國 中 時 , 全 校 約 有 一 千 多 個 學 生 , 但 唯

so

有 她 不 是 東 方 面 孔 , 因 而 特 別 受 到 大 家 的 注 意, 她 說 道:「 我 記 得 有 一 次 學 校 的 人 罵 我 是 雜 種 , 我 就 很 難 過 地 回 去 問 我 媽『 我 是 雜 種 嗎 ? 』, 雖 然 長 大 後, 自 己 也 知 道 是

e b i

那些學生的不對,但一個小孩被說這種話其實心裡滿受傷的。」他人眼光造成的偌大

壓 力, 迫 使 她 想 著 , 或 許 外 僑 學 校 有 許 多 像 她 一 樣 的 學 生, 可 以 理 解 她 的 感 受; 加 上

父 親 希 望 她 大 學 時 能 至 英 國 認 識 他 的 文化,她便以想學好英文為由,請父母讓她轉學, 離開那個不愉快的環境。曾經埋怨小時候讀臺灣學校的心情,現在已轉化為感激,她

說 道:「 好 險 當 初 有 這 樣 的 磨 練 , 讓 我 現 在 可 以 擁 有 這 麼 棒 的 語 言 能 力。 這 也 影 響 了 工 作 方 面 , 語 言 能 力 非 常 重 要 , 尤 其 現在是中文的語言市場。」


15 尋找,移動的故事 移往 心的歸屬

有 著 西 方 人 面 孔 的 她, 在 臺 灣 被 稱 作 外 國 人; 而 到 了 英 國, 說 著 亞 洲 混 美 式 英 文 的 腔 調, 也 被 他 們 稱 作 外 國 人, 令 她 曾 對 身 分 認 同 感 到 混 淆。 直 到 現 在, 每 天 仍 要 回 答

在國慶日時, Natalie 找了許多擁有外國人面孔的臺灣人拍攝影片, 希望讓大家意識到,原來我們這個國家有很多不同種族的臺灣人存在。

像 是 「 妳 為 什 麼 會 說 中 文 ? 怎 麼 講 這 麼 好 ? 爸 爸 是 哪 裡 人 ? 」 等 問 題, 國 中 時, 她 想 著 「 不 如 就 當 自 己 是 外 國 人 , 或 許 生 活 會 更 簡 單。」 只 要 向 陌 生 人 說 出「 I

don ’ t speak Chinese. 」 就 如 同 戴 上護身符一般,對方便不再過問。而在種族 多 元 的 英 國 ,主 要 以 英 文 腔 調 區 分 種 族 ,因此他們不會認為 Natalie 是英國人。但 在 她 的 記 憶 中 ,充 滿 著 在 臺 灣 成 長 的 回 憶,生活習慣與思維也是深受臺灣文化影響, 縱 使 有 著 一 張 西 方 面 孔 , 她 驕 傲 地 說 道 : 「我,絕對是臺灣人!」

從 Asia’s Next Top Model 嶄露頭角 邁向夢想之路 身 為 America ’ s Next Top Model 節 目 粉 絲 的 Natalie , 當 模 特 兒 ,

e g n o el

是 她 自 幼 的 夢 想 。 曾 於 大 學 時 期 與 機 會 擦 身 而 過 : 當 時 British ’ s Next Top

Model 正 舉 辦 海 選 , 但 因 家 人 的 不 贊 成 , 即 打 消 了 念 頭 , 回 到 臺 灣 紡 織 公 司 當

業 務 行 銷 。 但 彷 彿 在 隱 約 之 中, 她 就 注 定 要 走 上 這 條 路 , 她 無 意 間 在 電 視 看 到

Asia ’ s Next Top Model 的 海 選 廣 告, 而 且 符 合 27 歲 的 年 齡 限 制, 她 認 為 這

或 許 是 自 己 的 最 後 一 次 機 會 , 錯 過 就 不 再 有 下 次, 因 此 二 話 不 說 地 報 名。 得 知 獲 得 比 賽 機 會 , 除 了 開 心 、 驚 訝 , 還 參 雜 了 擔 憂 的 心 情, 她 說 道: 「 得 到 這 個 可 以 代 表 臺 灣 去 參 賽 的 機 會 時 , 感 到 很 興 奮, 可 是 壓 力 更 大, 不 知 道 臺 灣 人 會 怎 麼 樣 來 看 待 我 這 個 外 國 臉 孔 來 代 表 他 們 去 參 加 比 賽 ? 萬 一 第 一 局 就 被 淘 汰, 怎 麼 辦 ? 」 由 於 這 也 是 一 個 節 目 ,每 個 拍 攝 日 都 是 在花錢,所以製作單位希望可以儘速拍完, 如此緊湊的比賽排程相對也壓縮了參賽者們的睡眠時間。另外,在約兩個月的比 賽 過 程 中 , 需 被 無 時 無 刻 地 拍 攝 著, 一 睜 開 眼, 就 會 看 到 攝 影 機, 這 些 比 比 皆 是 壓 力 來 源 。 縱 使 如 此, 她 一 直 很 慶 幸 自 己 把 握 了 這 個 機 會, 她 說 道 : 「 人 生 有 多 少 機 會 , 可 以 有 這 種 體 驗 ? 其 實 到 現 在 已 過 了 五 年, 我 一 直 很 高 興 當 初 有 給 自 己 這個勇氣去試看看。」


16

Autumn periodical

超越恐懼的限制 開啟更多的想像 在 介 紹 《 客 家 文 藝 復 興 : 浪 漫 台 三 線 》 客 家 文 化 的 節 目 中, 也 能 看 到 Natalie 的 身 影 。 談 及 轉 戰 主 持 人 的 原 因 時 , 她 說 道 : 「 做 這 一 行 一 定 要 有 Plan A 、 Plan B , 我 也 不 希 望 將 自 己 侷 限 於 一 條 路 上 , 可 以 多 試 試 。 」 第 一 份 主 持 的 工 作, 是 Subaru 的 活 動, 雖 然 事 前 已 有 充 分 準 備, 但 當 真 的 站 在 舞 臺 上、 燈 光 一 打 下 去 、 全 部 的 媒 體 記 者 都 看 著 自 己 時 , 仍 緊 張 地 差 點 說 不 出 話, 她 回 憶 道 : 「 第 一 場 我 快 嚇 死 了 , 手 一 直 抖 ! 現 在 回 想 起 來 還 是 覺 得 好 可 怕。」 但 也 是 有 了 這 次 的 經 驗 , 開 啟 未 來 更 多 的 機 會, 直 至 現 在 , 她 仍 非 常 感 謝 Subaru 在 她主持經驗仍是零的時候,給了她這個機會與支持。所以,勇氣,需要不斷地努力、嘗試, 逐 漸 地 習 慣 、 克 服 恐 懼 與 累 積 經 驗 後 , 就 會 慢 慢地建構成形。 藉 由 主 持《 客 家 文 藝 復 興 : 浪 漫 台 三 線 》 節 目, 讓 Natalie 對 自 身 的 文 化 有 了 更 深 的 認 識; 而 在 這 個 過 程 中 , 也 意 外 發 現 , 原 來 她 愛 喝 茶 , 並 不 單 源 於 她 的 英 國 血 統 , 還 加 上 了 她 的 客 家 基 因。 在 臺 北 長 大 的 Natalie , 阿 嬤 與 阿 公 分 別 是 苗 栗、 新 竹 客 家 人, 和 現 在 許 多 年 輕一代的客家人一樣,並不太會說客家話。為了主持節目《客家文藝復興:浪漫台三線》, 她 特 地 請 母 親 教 講, 並 上 網 看 客 語 教 學 影 片, 增 強 自 己 的 客 語 能 力 。 同 時 , 她 也 提 到 在 臺 北 街 上 隨 處 可 見 英、 日 語 , 卻 找 不 太 到 客 語 的 補 習 班 。 她 說 道 : 「 線 上 有 很 多 資 源 , 但 很 難 掌 控 發 音 的 準 確 度, 有 時 覺 得 自 己 發 音 沒 問 題 , 但 媽 媽 都 說 是 錯 的 。 我 希 望 能 有 多 一 點 這 種 地 方, 可 以 好 好 地 糾 正 及 學 習 客 語 。 」 另 外 , 因 許 多 客 家 年 輕 人 都 習 慣 回 家 吃 父 母 煮 的 客 家 料 理, 但 自 己 卻 不 太 會 做 , 她 也 擔 心 未 來 是 否 連 客 家 人 最 引 以 為 傲 的 「 美 食 」 都 會 消 逝 在 時 空 的 洪 流 之 中。 關 於 客 家 , 語 言 的 流 失 、 文 化 傳 承 的 斷 層 已 探 討 多 年, 應 如 何 走 出 被 遺 忘 的 危 機,仍值得深思。

回 顧 自 己 一 路 走 來 的 歷 程 , 曾 經 的 不 愉 快, 令她未來將更積極地去推廣族群方面的議題,她 說道:「在英國時,覺得他們的族群意識都滿深 刻 的 , 因 為 畢 竟 有 很 多 不 同 族 群; 但 目 前 臺 灣 大 多還是東方族群,所以人們較不習慣有西方或不 同 臉 孔 的 臺 灣 人 。 時 代 一 直 在 進 步, 希 望 大 家 的 想 法 也 可 以 慢 慢 改 變。 我 們 不 要 因 為 長 相 不 同 , 就 排 斥 任 何 人 , 應 該 要 先 認 識 他, 並 且 接 納 他 的 身分。」在全球化的時代,族群認同不應建立於 外貌,拋開刻板印象,擁抱所有的不一樣,將觀 念從「他們」轉變為「我們」,大家共同創造文 化融合的新軌跡。 在 Natalie 身 上 ,我 們 彷 彿 看 見 了 臺 灣 多元 文 化 融 合 最 美 好 的 樣 貌, 瞭 解 自 身 的 族 群 文 化 , 並 向 外 推 廣 , 逐 步 引 領 客 家 文 化 邁 向 國 際, 為 客 家增添更豐富的故事篇章。

Natalie :「 當 初 想 試 試 看 主 持 時, Subaru 的 老闆就說『我們的活動都乾脆給妳主持』,也開 啟了我第一次的主持經驗。我也一直都很感謝他 們給我這個機會。」


17 尋找,移動的故事

Natalie Pickles 父 親 為 英 國 人、 母 親 為 苗 栗 公 館 客 家 人, 從 小 在 臺 北 長 大 的 她, 說 得 一 口 流 利 的 中 文、 日 語 以 及 些 許 客 語。 曾 代表臺灣參加亞洲超級名模生死鬥並成為全亞洲的速霸 陸 品 牌 大 使 以 及 主 持 國 家 地 理 頻 道《 客 家 文 藝 復 興: 浪 漫 台 三 線 》節 目 。

移往 心的歸屬 Natalie :「我可以代表我的文化,把它推廣出去,我覺得這是個無比 的榮耀,現在好像有種我的族人在支持我的感覺。」

我的英國爸爸 x 苗栗客家媽媽 在 Natalie 高 中 前 , 其 實 不 太 會 說 英 文, 而 爸 爸 又 不 會 說 中 文。 因 此, 在 這 段 時 期, 皆 需 由 媽 媽 擔 任 翻 譯 、 是 她 與 爸 爸 溝 通 的 橋 梁。 這 也 形 成 了 一 種 微 妙 的 生 活 模 式 , 她 說 道 : 「 朋 友 來 我 們 家 玩 的 時 候, 都 會 覺 得 很 奇 怪, 因 為 就 會 看 到 我 爸 爸 跟 我 講 英 文 , 雖 然 我 幾 乎 聽 得 懂, 可 是 我 就 是 不 會 講 也 不 敢 講。 我 覺 得 臺 灣 人 比 較 害 羞 ,就 算 聽 得 懂 也 不 太 敢 用英文回話,所以我都用中文直接回我媽媽, 她 再 翻 成 英 文 給 我 爸 爸 , 是 一 個 滿 特 別 的 成 長 過 程。」 在 她 高 中 苦 讀 英 文 後, 總 算 比 較 有 勇 氣 直 接 與 爸 爸 用 英 文 對 話 ; 而 於 大 學 後, 英 文 變 得 非 常 流 利, 與 爸 爸 的 關 係 也 變 得 更 好 了 , 爸 爸 也 很 開 心 彼 此 總 算 能 自 在 地 聊 天、 溝 通。 語 言, 可 說 是 Natalie 與 爸 爸 關 係 改 變 的 轉 捩 點 。

(左圖)Natalie 與母親、阿公阿婆的合照。 (右圖) Natalie 與父親、哥哥的合照。


移往

E H W E M O 的 歸 屬 念中

S

專訪:

(三

報導

系列

二個 第 的 我

臺 灣導, 琪 / 劉韋

採訪報 韋琪 aura / 劉 中、L 攝影 念 孟 供/ 照片提

蘊含著豐富本土文化的臺灣,隨著全球化時代,也有越來越多外國的文化滲入我們的生 活 中 。 國 際 社 會 下 , 與 多 元 文 化 的 頻 繁 交 流 ,相信將成為我們未來日常的一部分。

隱 藏 在 公館 巷 弄 內 ,有 一 隅 充 滿 著 法 式風情的角落。一走進 The French Kiss 餐酒館,

彷彿瞬間置身法國,從 logo 、燈光、桌椅、牆面裝飾、以客家花布點綴的椅子到整體裝潢,皆 經過孟念中的設計規畫,將法國的氛圍融入店內,讓人們在臺灣也能感受到專屬於法國的浪漫。

流淌著法國血液的客家魂 2016 年 , 是 孟 念 中 與 妻 子 Laura 的 轉 捩 年。 原 本 他 只 是 想 帶 Laura 來 看 看 他 的 外 公 外 婆、 新 竹 與 臺 灣 的 樣 貌 , 沒 想 到 當 他 們 走 在 新 生 南 路 的 巷 中 , 會 受 其 吸 引 並 萌 生 了 想 在 此 開 店 的 想 法; 再 加 上 住 在 巴 黎 超 過 十 年 的 他 們 想 換 個 環 境 、 在 臺 灣 創 業 較 法 國 容 易 等 原 因 , 回 法 國 後 ,他 們 便 開 始 了 來 臺 創 業 的 規 畫 ,他說道:「我們還需先賺點錢、找廠商、陪爸媽、 離 職 ,過 程 中 還 有 很 多 功 課 要 做 。」縱 使 大 部 分的成長過程都在法國,但 其 實 心 中 一 直 存 有「 回 臺灣」的想法,而他也藉這個機會,做下了這個 選 擇 。

孟念中的成長過程大多於法國度過,但他也曾在臺灣讀書約五年的時間。 (左圖) 孟念中小時候的照片,身上穿著載熙國小的制服。(中圖) Laura 小時候的照片。(右圖) 孟念中與 Laura 的婚禮。


G N O L E B I 19

尋找,移動的故事 移往 心的歸屬

RE E

The French Kiss 餐酒館的整體裝潢以法國風情為基調,為表現 自己的客家身分,將店門口的椅子以客家花布布置。

「 你 不 覺 得 行 銷 跟 餐 廳 有 關 嗎 ? I think they're very similar. 」 問 起 大 學 唸 行 銷 ,為 什麼選擇餐飲業時,孟念中答道。一開始進入餐 飲 業 ,仍 需 從 最 基 礎 的 洗 碗 做 起 。 他 的 第 一 份 打 工 就 單 純 是 在 洗 碗, 一 星 期 60~70 個 小 時 , 為 期 六 個 月。 後 來, 他 為 了 預 防 往 後 與 Laura 一 起 開 店 可 能 會 遇 到 衝 突, 便 到 了 她 們 家 的 肉 店 試 試 看 一 起 工 作 的 感 覺 。 在 肉 店 需 要 一 整 天 工 作 , 他 說 道 : 「 每 天 5:30 上 班 , 13:30 休 息 , 15:00 再 開 始 到

21:00 打烊,只休星期一,一個月就超過 350 小時,是 一 般 人 的 兩 倍 多 。做 餐 飲 業 很 累 、 很 辛 苦 , 不 過 我 們 還 年 輕 可 以 拚, 沒 關 係。 」 從 孟 念 中 來 臺 創 業 的 原 因, 感 受 到 法 國 人 的 隨 性 自 由 與 獨 立 ; 從 工 作 中, 觀 察 到 他 吃 苦 與 堅 韌 的 客 家 精 神 。 在 孟 念 中 身 上 , 可 以 看 到 法 國與客家兩種血統的融合,並交織出屬於他的人 生 故 事 。

孟念中推薦菜單 Pâté Maison 自 製 法 式 肉 餅 孟念中:「這是非 常 道 地 的 法 國 菜 ,由 豬 頸 、豬 肝 、 雞 肝 與 其 他 秘 密 材 料 製 成。 準 備 過 程 大 約 需 3 個 小 時 , 接 下 來 用 低 溫 烤 6~8 小 時 , 烤 完 後 需 放 涼 一 整天才能賣。雖 然 費 工 , 但 很 好 吃 。 」

Far Breton 自 製 法 式 甜 李 蛋 糕 孟 念 中: 「 裡 面 有 放 李 子, 不 會 太 甜, 剛好適合臺 灣 人 的 口 味 。 」


20

Autumn periodical

一聲「你好!」 所造成的文化差異 主 動 說 哈 囉 , 是 在 法 國 、 德 國 等 禮 儀 習 慣, 因 此 當 初 來 到 臺 灣 時 最 令 孟 念 中 夫 婦 不 習 慣 的 就 是 臺 灣 人 沒 有 對 店 員 打 招 呼 的 習 慣 , 他 說 道:「 很 多 人 一 進 來 就 直 接 說『 兩 位。』 可 是 連 打 聲 招 呼 都 沒 有 。 我 沒 有 說 一 定 要 聊 天 , 說 聲『 你 好!』 就 好 了, 這 對 我 們 來 說 是 很 基 本 的 事 。」 其 實 這 項 文 化 差 異 並 不 只 發 生 在 臺 灣, 許 多 到 法 德 旅 遊 或 讀 書 的 人 們, 一 開 始 也 會 誤 會 當 地 人 就 是 比 較 冷 漠 , 但 也 許 就 單 純 只 是 因 為 少 了 那 聲 被 視 為 禮 貌 的「 你 好!」 主 動 打 招 呼 , 或 許 就 能 化 解 文 化 衝 突 並 拉 近 與 對 方 的距離。 而 開 店, 總 是 會 遇 到 層 出 不 窮 的 突 發 狀 況, 像 是 機 器 壞 掉 、 POS 系 統 故 障 等 等 , 他 也 認 為「 做 生 意 ,每 天 有 狀 況 要 解 決 」是 正 常 的;然而,他常遇到被檢舉、水管曾被剪斷等等狀況, 他 在 生 氣 之 餘, 無 奈 地 說 道 : 「 因 為 我 們 看 起 來 就 像 外 國 人, 有 時 會 遇 到 一 些 人 來 找 麻 煩 或 批 評 ,這 是 我 們 在 臺 灣 創 業 遇 到 唯 一 的 困 難 ,我也相信這是種族歧視。」不同國家、族群間, 除 了 文 化 、風 俗民 情 等 等 的 差 異 ,人 們 的 態 度也會有所差別,縱使彼此之間是如此地不一樣, 我 們 仍 應 以 平 等 、 尊 重 的 心 態 , 面 對 來 自 不 同 文 化 背 景 的 人 們, 讓 擁 有 多 元 文 化 的 臺 灣 成 為 一個更友善的環境。

Blah Blah Night 不同文化之間的暢所欲言 語 言 , 不 但 是 一 個 溝 通 的 媒 介, 更 可 以 拉 近 人 與 人 之 間 的 距 離 。 中 法 語 言 交 換 活 動 最 初 為 Laura 的 構 想 , 他 們 與 法 國 留 遊 學 顧 問 機 構 —— 走 巴 的 老 師 合 作, 於 每 週 三 晚 上 舉 辦「 Blah Blah Night 」 。 藉 由 遊 戲 互 動 、 聊 天 交 流 等 等, 以 輕 鬆 無 壓 力 的 方 式 學 習 語 言。 雖 然 來 參 加 語 言 交 換 的 人 很 多 , 其 實 賺 的 錢 並 不 會 比 較 多 , 但 對 孟 念 中 來 說, 這 並 不 是 重 點, 他 說 道:「人多,氣氛就好,我就覺得好,可以跟大家聊聊天,所以每個星期 三都令人印象深刻。」

回 臺 近 兩 年 的 孟 念 中 , 近 期 也 接 受 了 客 家 電 視 台 的 採 訪, 更 深 入 地 認 識 自 己 的 背 景。 喜 歡 客 家 的 他 , 未 來 也 希 望 能 接 觸 客 家 料 理 與 進 入 客 家 文 化領域;同時,也希望有機會能學習客語,「畢竟,這是媽媽的母語,也 是我的一部分。」他如是說。


21

會 說 法、 英、 中 文 三 種 語 言 的 孟 念 中, 在 他 家 中 的 語 言 分 配 狀

尋找,移動的故事

我的法國爸爸 x 新竹客家媽媽 況 為 : 與 父 親 說 法 文 、 與 母 親 說 中 文 、 父 母 之 間 說 英 文; 而 現 在 有 了 孩 子 的 他 , 他 們 家 的 配 置 則 為 : 他 與 孩 子 說 中 文、 與 Laura 說 法 數 字 「 28 」 的 微 妙 連 結 : 他 的 阿 公 與 爸 爸 皆 於 28 歲 時 有 了 兒 子; 而 今 年 剛 成 為 爸 爸 的 他, 妻 子 Laura 的 預 產 期 與 他 的 28 歲 生 日 差 約 三 天 , 當 時 他 就 與 妻 子 說 道 : 「 我 覺 得 我 兒 子 不 會 那 麼 快 生, 他 一 定 會 等 我 28 歲 後 出 生 的 機 率 比 較 大 。 結 果 真 的 , 我 生 日 當 天 他 就 出 生 了 。 」 這 一 切 , 並 無 經 過 特 別 的 計 畫, 而 是 在 自 然 而 然 之 下 隱 約緊密牽連的緣分。

孟念中 來 自 法 國 的 新 竹 客 家 人, 法 文 名 Evan Van

Geysel , 父 親 為 法 國 人、 母 親 與 外 婆 為 新 竹 客 家 人、 外 公 為 外 省 人。 大 學 唸 的 是

marketing and communication , 從 高 中 接 觸 餐 飲 , 與 妻 子 Laura 選 擇 在 臺 灣 臺 北 孟念中:「為什麼選擇臺灣 ? 因為我就是臺灣人啊! 我們愛臺灣,臺灣 no.1 。」

開 餐 酒 館 —— The French Kiss 吻 吧。 店 門 口的椅子以客家花布布置,加上店內道地的法 國菜,同時呈現出自己的客家與法國血統。

不需報名,只要低銷 100 元就可以參加 Blah Blah Night ,孟念中說道:「只要想學法文都可以來, 我們有分兩個等級 A1A2 、 B1B2 ,一坐下就可以開始聊,就這麼簡單。」

移往 心的歸屬

文、 他 再 另 外 教 孩 子 英 文。 另 外, 孟 念 中 也 與 我 們 分 享 他 們 家 中 與



「當 新臺客 愛上客家」 他們 來到異鄉 做著客家事 或許身上流著不同族群的血液 但無法壓抑他們愛客家的心

倘佯在多元文化的流動中 編織 篇篇動人的故事 ......


24

Autumn periodical

在臺灣

客 界 世

專訪

:張正

臨 光 迎 灣 歡 友善臺

(一

報導

系列

倫 / 施懿 臺 撰文 創意 歐 廣播電 黎 / 、中央 攝影 正 張 供/ 照片提

k k a H lr d

「友善對待每一人,友善在臺每一人,

將友善當動詞用,不論他是來自哪裡, 讓我們友善對待他。」

──張正

o W

當初只是想要找一份工作 卻開啟了一連串的奇幻之旅

「 我 覺 得 我 有 『 憨 膽 』 , 然 後 我 的 老 闆 也 有『 憨 膽 』, 她 就 是 相 信 我, 她 覺 得 反

正你就去試吧,這沒什麼可損失的。」張正笑著說。大學剛畢業時一心想要進當時非 常 夯 的 破 報 , 卻 因 為 沒 有 缺 額 , 被 同 個 機 構 的 老 闆 分 派 到 立 報, 一 個 以 關 懷 弱 勢 族 群 為 主 的 報 紙 , 關 注 的 對 象 包 括 原 住 民 、 婦 女、 性 別 議 題、 環 保、 勞 工, 另 外 還 有 外 籍

勞工、外籍配偶,這些都是屬於相對弱勢的一群人。「我自己覺得我是在那樣的環境 被培養、練習去看弱勢。」張正回憶道。由於邀約寫稿的老師們,看事情的角度皆不

相 同 , 有 的 言 詞 激 烈 、 有 的 思 考 方 向 迥 異、 有 的 卻 是 走 溫 和 路 線 , 於 是 在 立 報 這 些 年 的 訓 練 , 讓 張 正 學 會 用 不 同 的 角 度 看 事 情,也看到不同於主流媒體的地方。

會與東南亞連結這麼深,除了在立報時期開始關懷族群議題外,最主要的原因其 實 是 想 要 逃 避 工 作 ,「 因 為 不 想 上 班 ,所以想找個地方念書,會想要讀東南亞研究所, 一 是 這 個 所 很 好 考 ,二 是 沒 有 人 在 乎 東 南 亞這一塊。」張正搔搔頭有點不好意思地說。


25

不 只 有 本 省 、 外 省 、 客 家 、 河 洛 , 已 經 開 始 漸 漸 有 很 多 不 同 的 人 進 來, 而 不 斷 地 去 接 觸 與 了 解 , 就 會 發 現 許 多 不 知 道 的 事 物, 愈 去 挖 掘 就 會 發 現 許 多 不 曾 知 道的 故 事 , 浸 淫 其 中 的 張 正 , 愈做愈有興趣,且樂在其中。

出 版 界 流 傳 著 這 麼 一 句 話 「 想 要 害 一 個 人, 就 叫 他 辦 報 紙、 創 雜 誌 」 不 過 一 身「 憨 膽 」的 張 正 ,憑 著 學 了 四個月的越南文,就辦了四方報。在報紙、 雜 誌 蓬 勃 活 絡 的 中 文 市 場 中 , 立 報 以 其 有 限 的 資 源 想 要 搶 佔 一 個 位 置, 真 的 是 非 常 困 難 ; 但 是 四 方 報 不 一 樣 , 主 要 訴 求 的 對 象 不 是 中 文 使 用 者, 再 來 它 在 臺 灣 是 一 塊 尚 未 被 開 發 的 市 場, 隨 著 外 籍 移 工 與 外 籍 配 偶 的 逐 年 增 加, 在 異 鄉 想 要 看 到 自 己 熟 悉 的 語 言 刊 物, 是 何 等 的 不 容 易。 這 在 當 年 可 是 一 個 未 開 發 的 處 女 地 , 不 論 內 容 有 多 麼 不 完 整、 越 南 文 的 表 達 有 多 麼 不 到 位, 都 沒 關 係 , 因 為 有 需 求 、 因 為 沒 有 人 做 , 只 要 開 創 了 就 是 獨 家。 從 最 早 期 在 尚 未 相 當 普 及 的 網 路 上, 剪 剪 貼 貼 越 南 新 聞, 到 後 來 聘 請 來 臺 的 越 南 人 擔 任 主 編 , 讓 來 到 異 鄉 生 活 、 打 拚 的 越 南 人, 可 以 透 過 四 方 報 , 獲 得 來 自 家 鄉 的 訊

n a a k in Taiw 息 或 是 臺 灣 當 地 的 新 聞 , 不 再 有 與 世 隔 絕 的 感 覺。「 我 對 於 在 臺 灣 的 東 南 亞

人 基 本 上 有 一 定 的 好 奇 , 然 後 看 到 他 們 又 是 處 在 這 個 社 會 的 底 層, 除 了 在 制 度 上 已 經 是 弱 勢, 加 上 語 文 能 力 又 是 另 一 個 明 確 的 弱 勢, 這 令 人 覺 得 不 舒 服 。 所 以 四 方 報 的 創 立 , 最 開 始 的 目 的 就 是 要 讓 那 個 弱 勢 稍 微 被 拉 開。」 張 正嚴肅地表示。

傳統媒體式微 轉向開辦文學獎

臉書與智慧型手機的日漸普及,相繼帶來訊息的

便 利 性 ,大 家只要動動手指頭,不用出門便知天下事, 傳統紙媒再怎麼樣也快不過網路。眼見傳統媒體的逐 漸 式 微, 四 方 報 已 經 滿 足 不 了 這 些 在 臺 灣 的 外 籍 人 士 , 於 是 張 正開始思考其他的方向。

看 護 工 來 自 四 面 八 方, 你 也 不 會 知 道 他 們 的 出

身。「有一位看護到鄉下照顧一位開朗健談的阿公; 一 個 是 離 鄉 背 井 的 異 鄉 人、 一 個 是 久 居 鄉 下 的 老 人 家 , 寂 寞 的 兩 個 人 就 這 樣 發 生 了 不 倫; 看 護 後 來 懷 孕 了 , 但 是 , 看 護 是 個 有 家 庭 小 孩 的 人 ……」 張 正 悠 悠 地 說 了 這 個 投 稿 的 故 事; 不 論 是 真 實 或 是 虛 構, 都 可 (上圖)「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常舉辦相關講 座,使人們對這個領域有更多瞭解的機會。 (下圖)移民工文學獎舉辦至今已有六年,讓移工書寫 他們的故事,同時成為他們在異地生活的心靈寄託。

以 從 文 章 中 感覺到外籍人士對於寫作的熱情與活力。

世界客家 在臺灣

只學了四個月的越南文 即大膽創立四方報

尋 找 ,移 動 的 故 事

當 開 始 關 注 不 同 族 群 時 , 會 回 過 頭 來 看 臺 灣 的 社 會, 其 實 就 會 發 現 臺 灣 社 會


26

Autumn periodical

「我就是從四方報上看到這群外籍人 士 愛 寫、 能 寫, 只 是 他 們 無 法 用 中 文 寫 , 那 我們就辦一個可以讓他們用母語書寫屬於他 們的故事,然後透過翻譯,讓大家了解。」 張正愉快地說道。跟辦四方報一樣的理念, 中文市場已經飽和,再怎麼變花招都無法占 有 一 席 之 地; 但 這 一 塊 在 臺 灣 是 一 塊 空 白 , 加 上 實 際 上 有 其 需 求, 那 就 來 開 創 啊 ! 辦 文 學獎也不會比辦四方報容易,但是一年一次 的 文 學 獎, 吸 引 了 在 臺 灣 的 外 籍 人 士 踴 躍 參 與 , 從 初 期 的 200 件 作 品 , 到 今 年 已 經 有

張正

700 件 參 賽, 逐 年 增 加 的 件 數 , 可 以 看 到 他

臺 北 人, 畢 業 於 政 治 大 學 公 共 行 政 學 系、 暨 南 國 際

們 想 用 母 語 書 寫 的 渴 望。 「 而 且 我 們 已 經 跨

大 學 東 南 亞 研 究 所, 現 為 中 央 廣 播 電 臺 總 臺 長。 曾

出 臺 灣, 我 們 現 在 是 東 南 亞 移 民 文 學 獎 , 世 界最大的。」張正說道。

任台灣立報副總編輯、四方報總編輯、漢聲電台「來 去東南亞」主持人、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負責 人,透過舉辦各類文化講座、活動,讓臺灣人更加認 識東南亞與移民移工。

隨手一本書傳遞愛 燦爛時光最耀眼的風景 我們都說燦爛時光書店是東南亞 書 籍 的 指 標, 到 書 店 可 以 挖 到 各 式 各 樣 的 寶; 對 張 正 而 言, 當 時 在 臺 灣 並 沒 有 東 南 亞 書 籍 這 個 選 項, 所 以 就 由 他 來 開 這 個 選 項, 開 書 店 的 目 的 也 是 為 了 讓 臺 灣 人 知 道, 這 是 我 們 社 會 應 該 要 做 的 事 情 。 「 對 我 來 說 , 開 書 店 是 為 了 讓 這 些 移 民、 移 工, 有 他 們 看 得 懂 的 書 可 以 讀; 如 果 100 萬 的外 籍 人 士 有 1 % 的 人 要 讀 書 ,我覺得就值得做這件事。」張正略帶嚴肅地說道。 燦 爛 時 光 書 店 最 為 人 所 熟 知 的 就 是 你 可 以 帶 一 本 書 來, 也 可 以 從 書 店 帶 一 本 書 走, 讓 書 有 機 會 流 通 。 「 沒 錢 就 會 想 出 沒 錢 的 辦 法 啊!」 張 正 大 笑 說 道。 由 於 預 算 有 限, 加 上 想 要 協 助 書 店 的 善 心 人 士 相 當 多 , 於 是 張 正 就 想 出 這 個 好 點 子, 只 要 是 去 東 南 亞 地 區, 歡 迎 帶 一 本 書 回 來 與 大 家 分 享 , 沒 想 到 這 樣 的 方 式 , 受 到 廣 大 迴 響, 書 店 開 幕 至 今 已 經 四 年 了, 每 天 仍 有熱心人士拿書來,不斷豐富書店的內容。


27

臺 灣 的 人 口 結 構 已 有 很 大 的 改 變 , 移 入 的 外 籍 人 士 逐 年 遞 增, 臺 灣 的 社 會 也 已 發 展 出 多 元 文 化 與 多 語 環 境 ; 張 正 的 奇 幻 旅 程 從 四 方 報 的 創 辦 開 始, 不 同 時 期 開 創 不 同 的 經 營 方 式,

尋找,移動的故事

不斷挑戰新的實驗場域 多元文化與多語環境的新變化

各 種 的 轉 折 皆 有 新 的 實 驗 方 法 。 「 其 實 還 有 很 多 細 節 還 沒 有 想, 但 我 現 在 的 實 驗 場 域 是 央 廣。」 張 正 促 狹 地 說 道 。 聲 音 某 種 程 度 是 影 視 發 展 上 的 配 角, 但 純 粹 的 聲 音 還 是 很 重 要, 口

現 在 科 技 技 術 的 純 熟 , 早 期 無 法 完 成 的 事 情 現 在 都 很 容 易 解 決 了。 在 不 受 限 的 情 況 下, 張 正 更 可 以 大 展 身 手, 讓 自 己 的 點 子 得 以 落 實 , 發 揮 各 種 語 言 的 特 色, 透 過 廣 播 這 個 媒 介, 讓生活 在 臺 灣 的 外 籍人 士 ,得 以 同 步 獲 得 相 關 資 訊。張正的奇幻旅程的下一站,才正要開始。

臺灣是個多元開放的社會 友善環境友善對待 「我希望生活在一個友善的社會,我希 望臺灣是人類或是生命之間,可以彼此友善 的一個 社 會 、一 個 國 家 。」張 正 感 性 地 說 道 。 臺 灣 吸 納 了 許 多 不 同 的 族 群, 在 這 塊 土 地 上, 涵 養 了 多 元 文 化, 張 正 經 歷 了 這 麼 多 的 奇 幻 旅 程, 就 是 要 提 醒 大 家 , 我 們 是 臺 灣 的 主 人 、 是 主 要 的 族 群, 對 於 相 對 弱 勢 者 , 我 們要給予關懷與尊重,讓外籍人士可以在這 塊土地 上 過 得 舒 適 與安 心 。

除了創立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張正也延伸舉辦諸多相關活動,讓 在臺灣的移工們能更有歸屬感。 (上圖)電視節目《唱四方》是全東南亞語言的歌唱節目,張正與參加的 外籍移民合影。 (左圖)「臺北車站地板圖書館」活動。 (右圖)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外貌。

世界客家 在臺灣

述這件 事 , 跟 文 字 又不 一 樣 , 聲 音 本 身 就 是 一 件 值得深度探索的事情。


k k a H n d a rl aiw

世界

(二 報導 編輯室

導/ 在臺灣 採訪報 劉韋琪 系列

央 / 翰、中 攝影 / 萬約 供 提 照片

專訪

o W

翰 :萬約

員會

客家委

臺、 廣播電

John

Trie Van

ste

AIR」 客家發聲 N O 「 客為 臺 級 超

T win

臺 灣, 一 個 蘊 藏 著 多 元 族 群、 語 言 和 文 化 的 國 家, 除

了 客 家、 閩 南、 原 住 民 的 本 土 文 化, 在 全 球 化 時 代, 國 際

間 的 往 來 交 流 與 日 俱 增, 現 今 也 有 越 來 越 多 的 外 國 人 來 到 臺 灣 落地生根,為臺灣增添更多元豐富的文化氣息。

與多元文化並存的獨特風貌 在 中 央 廣 播 電 臺 的 約 6 年 間, 萬 約 翰 的 節 目 多 以 介 紹 臺 灣 文 化 為 主, 另 外 也 主 持 過 專 門 介 紹 原 住 民 及 客 家 文 化 的 節 目, 關 於 臺 灣 本 土 的 多 元 文 化, 他 說 道: 「 這 就 是 臺 灣很吸引我的地方,在這麼小的土地上,有這麼多不同的

萬約翰在央廣鎮臺之寶麥克風前留影。

文 化 與 族 群。 在 美 國, 要 到 一 個 跟 你 家 不 太 一 樣 的 地 方, 真 的 要 跑 很 遠, 甚 至 要 坐 飛 機; 在 臺 灣, 到 隔 壁 村 落, 就


29

家 文 化, 與 多 數 人 一 樣, 他 十 分 喜 歡 客 家 料

約半年的交換學生,並找到了一份補習班老

理, 像 是 粄 條、 粢 粑 等 等 。 而 他 喜 歡 粢 粑 的

師 的 工 作 。 一 年 後, 他 在 得 知 中 央 廣 播 電 臺

原因並不單純只是因為味覺上的享受,還有

的招募訊息後,便隨即報考,通過多項考試

因為第一次吃粢粑時的美好回憶:有一次他

後 , 於 2013 年 時 正 式 成 為 中 央 廣 播 電 臺 的

與朋友們停在苗栗路邊,有位阿姨以為他們

主持人。而這並非他與中央廣播電臺緣分的

迷 路 了, 就 很 熱 情 地 和 他 們 聊 天 、 指 路 , 並

起 點 , 最 早 可 追 溯 至 他 的 國 中 時 期。 當 時 ,

請 他 們 吃 粢 粑; 蘸 著 花 生 粉 、 佐 著 感 動 的 心

他的外婆送他一臺短波收音機做為聖誕禮

情, 細 細 品 嚐, 對 他 來 說 粢 粑 就 象 徵 著 客 家

物,從那時開始,他會在每天晚上十一點收

莊 的 人 情 味。 此 外, 客 家 音 樂 也 深 深 吸 引 著

聽 中 央 廣 播 電 臺 的 廣 播 , 他 回 憶 道:「 晚 上

他, 尤 其 是 山 歌 與 姜 雲 玉 、 林 生 祥 的 音 樂 ,

睡前都會聽現在幾位同事他們的聲音,我是

覺得有種藍調的韻味,每次聽都會起雞皮疙

他 們 很 早 期 的 粉 絲。 」 萬 約 翰 現 在 的 廣 播 節

瘩、 內 心 深 受 感 動。 另 外 , 他 也 喜 歡 有 著 熱

目 為 Curious John ,介紹在臺灣的文化、

鬧 氛 圍 的 義 民 祭, 他 說 道 : 「 我 覺 得 不 管 是

歷史、保育類動物等等相關議題。雖然在企

什 麼 文 化, 它 的 儀 式 與 傳 統 活 動 , 真 的 是 最

劃節目內容時需花較多時間,但他認為擁有

a k

有趣的部分之一,可以體驗看看這些比較不

自己節目的好處,就是可以將主題定在自己

同 的 地 方, 同 時 可 以 瞭 解 客 家 人 的 歷 史 、 傳

好 奇 的 議 題 上 , 藉 由 節 目, 回 答 自 己 心 中 的

統信仰 與 美 食 。 」

問題也將新知分享給聽眾。

短短三個月 愛上臺灣 來自美國的萬約翰,大學為中文和日文

系 雙 主 修, 在 大 學 時 期 申 請 臺 大 國 際 華 語 研 習 所 的 暑 假 課 程, 原 本 的 動 機 只 是 想 來 臺 學 好 中 文, 課 程 結 束 就 回 美 國 , 但 沒 想 到 在 這 短 短 的 三 個 月 內, 他 , 愛 上 了 臺 灣 , 並 決 定 在 畢 業 後 就 來 臺 灣 定 居。 來 到 異 地, 人 們 或 多或少都會因文化、習慣不同而有些不適應, 但 對 他 來 說, 卻 不 是 這 麼 一 回 事, 他 說 道: 「我很喜歡臺灣,臺灣是滿容易適應的地方、 很開放,而且我怕冷,所以臺灣剛剛好。」

(上圖)萬約翰擔任由中央廣播電 臺主辦的外籍人士中文演講比賽主 持 人, 配 合 Cosplay 主 題, 以 阿 兵哥造型出場。 (左圖)萬約翰也曾到南投遊玩, 圖 中 為 臺 灣 海 拔 最 高 的 7-11 : 清 境的富嘉門市。 (右圖)萬約翰參加中央廣播電臺 的尾牙和英語節目同事以電影《我 的少女時代》主角造型登場。

世界客家 在臺灣

為 了 能 在 臺 灣 定 居, 他 來 到 臺 大 當 了

尋找,移動的故事

有完全不一樣的語言與文化背景。」談及客


30

Autumn periodical

環境 影響語言學習的關鍵 由 於 父 親 從 事 需 與 世 界 各 國 的 人 們 來 往 的 貿 易 工 作, 開 啟 了 萬 約 翰 對 語 言 與 他 國 文 化 的 興 趣。英 、中 、日 、客 、閩 、西 、法 、越 語 ,皆 是 他涉獵過的語言。在臺灣學習中文的那三個月, 對 他 來 說 就 像 是 黑 巧 克 力 的 滋 味 般 , 苦 中 帶 甜 。 國 際 華 語 研 習 所 的 老 師 十 分 嚴 格, 因 此 每 天 回 家, 他 一 定 會 先 將 隔 日 的 課 程 百 分 之 百 地 完 整 預 習。 但 也 是 這 樣 嚴 格 密 集 的 課 程 與 沉 浸 於 全 中 文的環 境 中 ,讓 他 在短 時 間 內 進 步 了 許 多 。課 程 結 束回到美國後,他重新報考了中文能力測驗, 成 績 有 了 顯 著 的 進 步 。 在 臺 灣 學 習 三 個 月 的 時 間, 中 文 程 度 超 越 了 在 美 國 一 年 的 中 文 課 程, 如 此 高 效 率 的 學 習 方 法 , 令 他 不 禁 感 嘆 道 : 「 我 人 生 中 最 大 的 遺 憾 之 一 是, 我 只 能 待 在 國 際 華 語 研 習 所 三 個 月 。 那 三 個 月 我 的 學 習 速 度 非 常 快 、 收 穫 很 大 也 進 步 許 多, 我 其 實 很 希 望 能 回 去 學 文言文 。 」

「少」是客語傳承困難的癥結點 會 說 基 本 客 語 的 他, 靠 的 全 是 自 學, 原 本 希 望 透 過 一 對 一 的 方 式 學 習 , 但 由 於 課 程 費 用 較 高、 負 擔 有 點 大 , 最 後 選 擇 買 書 自 學。 但 他 認 為 , 書 籍 教 材 的 資 源 仍 舊 有 限 , 不 是 太 學 術 就 是 太 簡 單 , 像 是 書 中 會 教 一 到 十 的 客 語 說 法, 但 卻 未 提 及 一 千 的 說 法 , 他 說 道 : 「 我 覺 得 很 多 課 本不實用,因為我要問路、點菜、問候等等基本的生活用語,內容都沒有。不只是客語,閩南 語 也 是 。 」 延 伸 至 客 語 的 傳 承, 他 過 去 曾 至 臺 北 市 的 國 小 旁 聽 與 訪 問 小 朋 友 、 老 師 , 瞭 解 臺 灣 在 這 方 面 的 努 力 。 母 語 老 師 們 的 熱 情, 令 他 倍 受 感 動 , 因 為 現 在 , 尤 其 是 住 在 臺 北 的 小 朋 友 , 無 法 沉 浸 在 母 語 的 環 境 下 成 長 , 只 能 依 靠 這 些 母 語 老 師。 但, 一 星 期 1 至 2 小 時 的 課 程, 卻 仍 不 足 以 讓 小 朋 友 們 能 以 流 利 的 客 語 對 話 , 他 擔 憂 地 說:「 要 吸 引 小 朋 友 的 興 趣 往 往 必 需 要 透 過 一 些 故 事 、 歌 曲 、 唱 歌 的 方 式 去 學 習, 這 個 我 覺 得 並 沒 有 錯 , 但 因 為 時 間 那 麼 少 , 應 該 要 多 強 調 日 常 對 話 、 馬 上 在 身 邊 用 得 到 的 語 句 ; 如 果 學 會 一 首 歌, 但 聽 不 懂 歌 詞 的 意 思, 效 果 也 不 太 好。 」 語 言 , 是 文 化 傳 承 重 要 的 一 環, 如 何 增 加 母 語 學 習 時 數 或 建 立 一 個 完 善 母 語 學 習 環 境 , 是客語 傳 承 需 面 對 的課 題 之 一 。

英文講麼个 ? What’s that in English? 面 對 目 前 客 語 教 材 較 不 生 活 化 的 問 題, 客 家 委 員 會 近 日 推 出 了 客 英 雙 語 廣 播 節 目: 《 英 文 講 麼 个 ? What ’ s that in

English ? 》於 10 月 1 日 開 始 ,週 一 至 週 日;每 日 分四個時段: 早 上 7 : 56 、 中 午 11 : 56 、 下 午 5 : 56 、 晚 上 9 : 56 於 講 客 廣播電 臺 播 出( 講 客 廣 播 電 臺: https://www.hakkaradio.

org.tw/ ) 。 內 容 涵 蓋 問 路、 點 餐、 問 候 等 等 生 活 用 語, 總 共 400 多 集 , 一 集 為 三 分 鐘 的 單 元 。 期 望 藉 由 生 活 化 的 單 元 規 劃 與 內 容 , 讓 想 學 客 語 的 人 們, 能 夠 輕 鬆 地 應 用 至 日 常 生 活 中, 進而 傳 遞 客 語 及 客 家 文 化 。

客英雙語廣播節目


31 尋找,移動的故事 世界客家 在臺灣

意 外 愛 上 臺 灣 的 萬 約 翰, 至 今 已 在 臺 灣 約 7 年 的 時 間, 即 使 原 本 來 自 美 國, 但 眼 神 中 散 發 著 滿 滿 對 於 喜愛臺灣的萬約翰,平時也常至臺灣各地遊玩, 圖中所在地為花蓮。

臺 灣 的 熱 愛, 熱 情 也 驅 使 著 他 傳 遞 與 推 廣 在 地 文 化 。 曾 經的異地,因為熱忱與愛,轉化為心的歸屬。

萬約翰 來 自 美 國 , 本 名 為 John Van Trieste , 於 國 中 時 開 始 收 聽 中 央 廣 播 電 臺, 後 來 得 知 召 募 主 持 人 資 訊 後, 成 功 加 入 央 廣 英 文 節 目 主 持 人 之 一。 曾 主 持

The Hakka Connection 節 目, 介 紹 與 探 索 客 家 文 化 與 遺 產; 現 有 Curious John 節 目。 介 紹 臺 灣 各地的文化。精通英、中、日文與些許客家、閩南、 西班牙、越南、法語。

採訪後記 從 採 訪 中 , 我 們 感 受 到 了 萬 約 翰 十 分 熱 衷 於 臺 灣、 客 家、 閩 南、 原 住 民、 越 南 等 等 各 種 不 同 的 文 化,雖然 The Hakka Connection 為過去主持的節目,但在主持更多的節目、參加了更多的活動及 增加與其他文化交流的經歷後,現在的他,若要企劃一個向外國人介紹客家的節目,會如何規劃節目 ?

萬 約 翰 答 道 :「 第 一 集 的 主 題 一 定 要 是 『 什 麼 是 客 家 人 ? 』 雖 然 客 家 人 全 世 界 都 有 , 但 許 多 , 尤 其 是 住 在 歐 美 地 區 的 人 們 , 可 能 完 全 沒 有 聽 過 『 客 家 』 這 個 詞, 所 以 要 先 從 最 基 本 的『 客 家 人 從 哪 裡 來 ? 族 群 分 布 地 點 … … 』 解 釋 清 楚 , 不 然 就 會 產 生 很 多 疑 問。 對 於 基 本 有 所 瞭 解 後, 才 能 夠 慢 慢 地 向 他 們 介 紹 更 深 入 的 客 家 文 化 , 例 如 : 音 樂 的 多 元 性 , 有 傳 統 的 採 茶、 山 歌 與 現 代 的 流 行 歌 曲, 其 實 客 家 音 樂 是 充 滿 著 活 力 的 。 另 外 , 臺 灣 的 客 語 有 分 許 多 腔 調, 所 以 北 方 南 方 的 客 家 話 其 實 滿 不 一 樣 的。 因此也 會 介 紹 臺 灣 各 地的 客 家 , 讓 外 籍 友 人 瞭 解 臺 灣客家現在的狀況。」


32

Autumn periodical

k k a H d l r n o i W 界

臺灣 在 北市 琪 法人台 客家 / 劉韋 團 導 財 賢 採訪報 漢忠、 、林聖 三)

導(

報 系列

邱 專訪:

請跟

漢忠

會 供/邱 化基金 客家文

照片提

說客 起 一 我

有著外國人的樣貌,一開口卻說著流利的客語和中文! ? 在臺灣,我們也得

以一窺多元文化的面貌。

過去曾受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補助之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

邀 請, 拍 攝 一 系 列 客 家 文 化 推 廣 影 片 的 邱 漢 忠 , 有 著 非 裔 美 國 籍 父 親 、 臺 灣 泰 雅 族 母 親 , 同 時 也 是 臺 灣 一 段 被 遺 忘 的 歷 史 的 案 例 之 一: 冷 戰 時 期 , 因 許 多 美 軍 駐 臺 , 而 產 生 了 短 暫 的 跨 國 戀 情 並 有 了 孩 子。 而 當 父 親 隨 著 軍 隊 離 臺 加 上 母 親 的 不

願 回 首 , 混 血 兒 們 在 沒 有 父 親、 不 清 楚 自 己 根 源 的 環 境 下 成 長 , 同 時 又 需 面 對 外 人 的 種 種 歧 視 , 甚 至 汙 名 化 。 他 ,如何走出偏見,並找到自身的文化歸屬 ?

大時代下的無奈 造就如戲的人生 邱 漢 忠 的 成 長 過 程 , 可 說 是 比 戲 劇 更 為 曲 折。 母 親 懷 他 時, 因 當 時 的 社 會 風 氣尚較封閉、保守,家中不容許女性未婚生子,因此母親在懷孕後就被她的父親 逼婚,嫁給苗栗卓蘭邱姓客家人。七歲時,曾被送到臺北育幼院,直到國一,才 被 養 父 接 回 家 。 之 後 便 待 在 苗 栗 卓蘭成長,一直到當兵,才又來到了臺北。


33

迷 失 在 身 分 認 同 間 的 感 受 , 因 此 找 到 生 父 , 一 直 是 他 最 大 的 心 願 。 然 而, 尋 父 之 路 卻 是 困 難

尋找,移動的故事

成 長 過 程 中 , 沒 有 父 親、 外 表 像 外 國 人、 膚 色 又 不 同 的 他 , 時 常 有 種 不 知 道 自 己 是 誰 、

重重。沒 有 父 親 的 名 字 、兵 籍 資 料 ,在 向 相 關 單 位 求助時,被告知:「你父親是誰我也不認識,

a k Taiwan 生父在聽完他的人 生 故 事 後 ,不 禁覺得這一 他送了生父一件臺 切真的是 灣國旗衣服, 「Craz 讓 他 知 道「 y!」 臺灣還是 有我在 。」

邱漢忠 與 而 他 與 養 父 ,雖 客家 的淵 無血緣關 源, 正 是 係 ,但 仍 源自 於養 將他扶 擁有黑皮膚的他,過去也曾被誤認為 父方 養 的家 長大。 庭。 非 法 打 工 或 偷 渡 客, 多 次 坐 火 車 時, 被 憲 兵、 警 察

查 身 分, 有 時 因 忘 了 帶 身 分 證 , 就 被 抓 回 警 局 。 現 在 雖 已 不 會

遇 到 這 樣 的 狀 況 , 但 到 了 新 環 境 或 遇 到 陌 生 人 , 仍 有 許 多 人 會 問 他「 你 是 哪 裡 人 ? 你 爸 爸 是 誰 ? 你 為 什 麼 這 麼 黑 ? 為 什 麼 會 講 客 語 ?」 這 個 狀 況 從 國 中 至 今一直困擾著他,令他感到十分厭倦。對於這些問題,他也只簡單帶過,第一是因互相素不 認識,第 二 則 是 一 旦回 答 ,對 方 又 會 冒 出 更 多 、更私人的問題,甚至還會做出令人不舒服的評論。 他 坦 言, 黑 人 在 臺 灣 生 活 真 的 很 辛 苦 , 有 時 會 遇 到 惡 意 的 人, 雖 然 不 多, 但 殺 傷 力 卻 很 大。 不 過 大部分 的 人 都 還 是 對 他 很 好 ,像 是 他 最 好 的 朋 友 詹 智樺,有如他的精神支柱,在他的成長過程中, 常 常 鼓 勵 他, 讓 他 更 努 力 地 生 活 下 去 。 回 顧 自 己 的 人 生, 他 說 道:「 過 程 滿 辛 苦 的, 但 也 是 樂 在 其 中 啦! 反 正 就 是 這 樣 過 , 也 不 會 死 、 想 死 也 死 不 了, 就 這 樣 一 天 一 天 過、 慢 慢 撐 下 去, 一 直 撐 到現在 40 幾 歲 了 ,我 覺 得 我 的 人 生 也 很 不 可 思 議。」

超越血脈連結的情感 憶 起 在 客 家 莊 的 成 長 過 程, 邱 漢 忠 提 到 了 他 有 個 秉 持 著 「 8 元 當 10 元 用 、 能 省 則 省 」 精 神 的 阿 伯, 也 因 此 歷 經 了 一 段 辛 苦 的 日 子 。 他 舉 例 道:「 我 們 住 在 鄉 下 的 山 上, 以 前 要 扛 米 去 街 上 賣, 要 走 顛 簸 小 路 下 山 , 還 不 能 拿 手 電 筒 , 因 為 電 池 用 完 就 要 買; 要 用 火 把, 因 為 煤 油 可 以 用 很 久。 現 在 想 起 來 還 是 覺 得 『 天 阿 ! 根 本 不 是 人 過 的 生 活!』」 談 及 養 父 和 阿 公 阿 婆, 他 覺 得 他 們 都 對 他 很 好 。 小 時 候 由 養 父 與 阿 公 阿 婆 扶 養 , 學 習 說 得 一 口 流 利 客 家 話。 雖 然 阿 公 阿 婆 分 別 在 他 約 7 歲 與 國 二 時 就 已 離 世 , 但 他 仍 記 得 , 當 阿 公 阿 婆 面 對 他 人 說:「 你 的 孫 子 好 黑!」 時, 依 舊 將他抱 在 懷 裡 說 : 「 黑 , 還 是 我 的 孫 。 」 就 算 沒 有 血緣關係,仍是邱家的一分子。

世界客家 在臺灣

沒名字 、 什 麼 都 沒 有, 你 就 過 來 這 邊 說 你 要 找 父 親 ? 」而被趕走。


34

Autumn periodical

邱漢忠與養父的合照。

林聖賢透過朋友認識了邱漢忠,開啟了他們日後的合作機會。 2019 豬年時,找來了在苗栗長大、同樣 是混血兒的邱柏融,一同拍攝「大家說客語—趣味十二生肖」、「 2019 豬年行大運《註定行大運》」 拜年影片。

流利客語 深化與客家文化的歸屬感 雖 然 在 卓 蘭, 幾 乎 人 人 都 會 說 客 、 閩 南 及 國 語, 但 會 說 流 利 客 語 的 黑 人, 卻 是 少 之又少。如此特色,也受到了台北市客基會的注意,與他合作拍了五部影片。第一部 影片的構想源起為希望製作一個以客語拜年的影片,同時又能展現都會、多元客家的 樣貌,因此邱漢忠特別的身分,正符合了他們的需求。台北市客基會的林聖賢與我們 分 享 , 當 時 他 們 正 推 行 「 把 網 紅 放 進 客 家 」 的 宣 傳 模 式 , 希 望 以 網 路 包 裝 客 家, 呈 現 年 輕 、 有 趣 的 一 面 , 並 搭 配 時 事 梗 , 達 到 吸 睛目的。

邱 漢 忠 外 國人 的 外 貌 為 他 帶 來 諸 多 困 擾 ,但他用語言,拉近了與他人之間的距離, 他 說 道 : 「 我 遇 到 客 家 人 講 客 語 , 他 們 就 會 覺 得『 你 係 客 家 人 , 我 也 係 客 家 人 』, 很 快就會融入對方;或我到南部說閩南語,他們就會想說『好稀奇!這個黑人跟我講閩 南語 ! 』而 感 到 開 心 。」他 認 為 ,語 言 ,不 但 消 弭 了 人 與 人 之 間 的 隔 閡、 建 立 了 彼 此 之間 的 認 同 感 ,也 是 文 化 傳 承 重 要 的 一 環 。

邱漢忠 父 親 為 駐 臺 非 裔 美 軍、 母 親 為 泰 雅 族、 養 父 為 苗 栗 卓 蘭 客 家 人 。 邱 漢 忠 的 母 親 約 於 16 歲 時 與 他 的 生 父 相 遇, 隨 後 懷 孕 , 但 生 父 卻 已 在 不 知 情 的 狀 況 下 隨 著 軍 隊 離 開, 從 此 即 斷 了 音 訊 ; 母 親 後 來 則 嫁 給 了 苗 栗 邱 姓 客 家 人。

7 歲 時 曾 被 送至臺北育幼院,一直到國中後才被接回客家 莊 。 曾 受 臺 北 市 政 府 客 委 會、 台 北 市 客 家 文 化 基 金 會 邀 請 拍 攝 客 家 文化推廣影片,現於三立電視台擔任燈光師。


35

尋 親 四 十 餘 年 , 邱 漢 忠 終 於 在 今 年 ( 2019 ) 找 到 了 他 的 生 父。 以 DNA 溯 源, 透 過 同 樣 是 混 血 兒 的 朋 友 伍 佩 綺 的 協 助 , 經 過 美 國 相 關 機 構 的 比 對, 成 功 與 生 父 取 得 聯 繫 。

尋找,移動的故事

尋覓的終點 新生活的起點

雖 然 關 於 他 的 生 世 , 仍 有 諸 多 未 解 之 處 , 但 因 父 母 皆 不 願 透 露, 他 也 不 再 深 究, 因 為 他 知 道, 他 已 完 成 了 他 這 輩 子 最 大 的 心 願 。 曾 經 的 失 落, 終 在 與 家 人 相 聚 後, 彌 補 了 過 往

身分認 同 之 中 。

擁 有 美 國 、原 住 民 血 統 的 邱 漢 忠 ,雖 與 客 家並無血緣關聯,但在客家莊的成長歷程, 令 他 一 直 心 繫 客 家 。 不 僅 有 興 趣 , 也 期 望 未 來 能 有 機 會 繼 續 推 廣 客 家 文 化。 此 外, 他 也 一 直 有 個 想 法 —— 希 望 有 天 能 開 一 個 融 合 他 三 種 身 分 的 餐 館, 讓 客 人 可 以 選 擇「 美 式、 原 住 民、 客 家 」 料 理 。 這 三 個 身 分 , 象 徵 了 「 邱 漢 忠 」 , 也 造 就 了 他 如 此 艱 辛 卻 又 精 彩 多元的 人 生 經 歷 。

採訪後記 成長過程夾雜在四種文化:原住民、臺灣、客家與美國文化間的邱漢忠,令人不禁好 奇,若 今 天 , 他 可 以 只 選 擇 一 種 身 分 , 會 做 出 什 麼 樣的選擇 ?

邱 漢 忠 答 道:「 如 果 要 選 的 話 , 我 會 希 望 回 去 美 國 …… 因 為 我 覺 得 我 的 人 生 不 該 在 這 裡, 依 我 的 外 貌, 應 該 是 要 在 原 來 的 地 方 , 也 就 是 美 國 長 大 才 對 。 不 過, 上 帝 就 是 要 我 在 這裡, 當 一 個 講 客 家 話 、 閩 南 語 、 原 住 民 語 ( 雖 已忘了怎麼講) 的臺灣黑人……」

當初單純的尋父之旅,卻也讓他意外得到了一個大家庭:父親、父親的伴侶、三個姐姐與三個弟弟。

世界客家 在臺灣

的 傷 痛、 完 整 了 人 生 過 去 曾 失 去 的 一 部 分 , 隨 著 尋 父 旅 程 劃 下 了 句 點, 他 也 不 再 迷 茫 於


客 界 世 找回

灣 (四) 在臺 報導 系列 )

(二

報導

始師 開 牧 方 生 的地福

系列

g n i m k o c a e m o H 邱 從長 專訪:

家 話我 決 定 ! 家 少 年 用 客人 生家 莊 化 的 客 客 的 入 我走 現文 呈 輯室 編 理 / 訪報導 用採料 意 劉韋琪 創芬 歐玫 / 黎郭

H d l r o W 攝影導 / 福生 採訪報片提供琪/ 邱 照/ 劉韋 攝影 兄 供/客 照片提

in

唱著客家歌、說著客家話、彈著中山琴,或許會覺得這就是在臺灣客家莊的日常景象;但令人

訝異的是,這位說著標準海陸腔客家話,並表演著客家曲調詩歌的並非客家人,而是位外國人。來

自美國的邱福生牧師, 32 年前,因得知教會想要關懷與拓及客家族群,便帶著妻子與兒女在一句客 語、中文都不懂的時候,一起前往了臺灣。

「我是來臺灣讓客家人可以瞭解到,我們不需要做什麼,神愛他們。」這是邱福生牧師對於他

來臺灣因緣際會的回答。對基督教與客家族群的愛,成為了他們從約而立之年即留在異鄉、留在臺 灣新竹客家莊默默耕耘與投入客莊宣教關懷工作的原因,就這樣,牽起了基督教與客家的鏈結。


待調

37

從 桌 上 拿 起 一 本 客 家 詩 歌 本 , 裡 面 皆 是 邱 福 生 牧 師 滿 滿 的 筆 記。 因 傳 教 地 點 大 多 在新竹縣,為了更能融入客家族群,他與妻子特別一起學海陸腔客家話。雖然現在的 他, 說 起 客 語 來 可 說 是 幾 乎 沒 口 音 , 但 當 初 在 學 習 時 卻 也 是 歷 經 了 一 段 痛 苦 期。 32 年 位在湖口教書的國中老師,之後老師便會每天到他家,進行兩小時的課程。開始,總 是最困難的,學習客語的第一年很辛苦,除了因為與英文的差異甚大、客語腔調多, 一 開 始 只 能 從 最 簡 單 的「

係 美 國 人,

餔 娘 來 臺 灣,

有兩

細 人 仔 ……」

開 始 學 習 , 他 說 道:「 第 一 年 真 的 很 麻 煩, 因 為 沒 有 人 想 要 講 話 像 小 孩 子 一 樣。 想 問 其 他 人 的 想 法 、 觀 念, 這 些 都 要 等 到 第 二 年。」 除 了 每 日 的 家 教 課 程 外, 他 們 還 會 到

開拓女性 世藝 界術 客家 在臺灣

前 , 並 沒 有 教 外 國 人 的 客 語 課 程 、 相 關 書 籍 也 不 多 ; 但 幸 運 的 是, 朋 友 向 他 介 紹 了 一

尋找,移動的故事

語言 擁有讓人敞開心扉的魔力

市場與攤販練習,用生活化的方式學習,透過與他人的實際互動,能了解自己說得是 否 正 確 、 標 準 , 也 更 能 加 深 印 象 、 打 下 紮 實 的 基 礎。 不 過, 雖 然 每 天 都 有 在 學 習, 偶 爾還是會碰到忘記的時刻,錯太多次還會被老師說「你不夠努力!做毋得,要更認真 一 點 。 」 由 於 他 們 來 臺 時, 先 學 客 語 才 學 國 語, 所 以 在 臺 灣 的 前 五 年 並 不 懂 國 語。 有 時 到 銀 行 ,他 就 會 直 接 問「 麼 儕 講 客 話 ?

聽毋識國語。」接著,他也開玩笑地說:「跟

我 講 客 語 的 那 個 人 從 那 天 後 就 變 有 名 了 , 因為他可以幫助外國人。」 客語,拉近了他與湖口當地居民的距離、與他們變成 了好朋友,他舉例道:「我爸之前來臺灣,有一次自己出 去買東西,付錢時他就把全部的錢拿出來,對老闆說『總 共多少錢你直接拿,我不懂』,他們就會拿走剛好的錢。」

g a k k

另外,很多時候客家人聽到他會說客家話,會

n a w i a T n 有種「大家都是自己人」的感覺,就對他很客 氣或會請他吃東西。有時,店家也會算比較便 宜的價格給他,連他的客語老師都不禁說道:

「為什麼他算給你很便宜 ? 但我比較貴 ?」用 當地居民熟悉的語言,不但讓他們倍感親切, 也消除了對不同文化的恐懼與距離;而人們也

對這個說著客家話的外國人,敞開心扉、展現 熱情,讓他感受到臺灣人滿滿的人情味。

面對新文化最好的方式:沉浸其中

邱福生牧師的客語詩歌本,寫著滿滿客語羅馬拼音,還有 羅馬拼音與漢字對照的客語譯本聖經。

客邱福生牧師的客語詩歌本,寫著滿滿客語羅馬拼音。 攝影/郭玫芬

大多數外國人會選擇以羅馬拼音來學習國語,但邱福生牧師特意選擇注音。原因之一是臺灣的羅馬

拼音已變更四次,可能會容易受到影響;另外則是若使用注音,全臺灣都可以幫助自己。他曾在一個研 討會時以注音做筆記,剛好有牧師在旁邊看到有誤,就告訴他正確拼法;但若是羅馬拼音,只有少數人 才能協助他。「我學國語的時候,客家話就亂了,馬馬虎虎。」他笑著說道自己的國語有客家腔,但學 語言就是要「說」,如果害怕說錯或是說不標準,是無法學好的。有時候,他與妻子喜歡坐大眾交通工具, 因為可以與旁邊的人聊天,如此不但可以認識新朋友,也多了一次學習的機會。總結客語和國語的學習, 他說道:「語言真是不簡單,要花很多時間。學語言,需要跟人在一起, It's a social event. 」


38

Autumn periodical

在準備來臺前,教會安排了為期三週的課程——關於移居國外與如何接受新生活、文 化的方法與想法,同時邱福生牧師也閱讀一些相關書籍作為輔助。他認為,文化習俗只有不 一樣,沒有對錯;同時,在面對新文化時,應在一開始就直接進入另一個文化的核心。因此 當初來臺灣時,他們刻意選擇與當地的家庭住在一起六個星期。對於新文化的接受,他以 游泳形容:「在游泳的時候,如果水很冷,會怎麼進去游泳池 ? 若是一點一點、慢慢地進去, 會很辛苦!但若是直接跳進去,就好了!這就是我們融入文化的方法,直接跳進去。」

轉化 不同文化間的差異 邱福生夫婦也十分喜歡音樂,他過去學小喇叭與鋼琴,而妻子學的是長笛。來臺後, 為了幫客家詩歌伴奏而自學了中山琴。其實,他原本打算學的是二胡,但覺得自己拉得不 太好,就變成妻子學。為了配合傳統的客家莊,他也將像是《白菜好食開黃花》、《農曆 四季歌》等等客家傳統歌曲的歌詞,改為教會的歌詞。在出外宣教時,他會帶著中山琴與 教會的客語詩歌歌本,以聊天、交朋友的方式,降低人們對於傳教的排斥感,他說道:「我 在 準 備 來 臺 前 ,教 會 安 排 了 為 期 三 週 的 課 程 — — 關於移居國外與如何接受新生活、 們帶的歌本裡面有教會和客家的歌,意思是要和他們聊聊天。因為在唱歌、說故事的時候, 文化的方法與想法,同時邱福生牧師也閱讀一些相關書籍作為輔助。他認為,文化習 人們不會怕你。」 俗 只 有 不 一 樣 , 沒 有 對 錯; 同 時, 在 面 對 新 文 化 時, 應 在 一 開 始 就 直 接 進 入 另 一 個 文 化 的 核 心。 因 此 當 初 來 臺 灣 時 , 他 們 刻 意 選 擇 與 當 地 的 家 庭 住 在 一 起 六 個 星 期 。 對 於 客家人十分看重家庭,也有祭祖習慣,但這項傳統與基督教教義有所衝突,該如何讓 新 文 化 的 接 受 , 他 以 游 泳 形 容 : 「 在 游 泳 的 時 候 , 如 果 水 很 冷, 會 怎 麼 進 去 游 泳 池 ? 客家人在信仰基督教的狀況下,保有自身的傳統 ? 由於教會認為祭祖反映了客家人孝道觀 是 一 點 一 點 、 慢 慢 地 進 去 , 會 很 辛 苦 ! 但 若 是 直 接 跳 進 去, 就 好 了! 這 就 是 我 們 融 入 念、是好的面向,因此教會用不一樣的敬祖方式,保存這個習俗:以倒水,象徵生命的飲 文化的 方 法 , 直 接 跳 進 去 。 」 水思源;以獻花,代表祖德流芳;以點燭,表示後代要光宗耀祖。過去,客家人會認為「教 會跟我沒什麼共通點」;但現在,經過了教會與各個傳教士等神職人員所挹注的心力,把

轉化 曾經的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不同文化間的差異 邱 福 生 夫 婦 也 十 分 喜 歡 音 樂, 他 過 去 學 小 喇 叭 與 鋼 琴, 而 妻 子 學 的 是 長 笛。 來 臺 後, 為 了 幫 客 家 詩 歌 伴 奏 而 自 學 了 中 山 琴。 其 實, 他 原 本 打 算 學 的 是 二 胡, 但 覺 得 自 己 拉 得 不 太 好 , 就 變 成 妻 子 學。 為 了 配 合 傳 統 的 客 家 莊, 他 也 將 像 是「 白 菜 好 食 開 黃 花 」、 「 農 曆 四 季 歌 」 等 等 客 家 傳 統 歌 曲 的 歌 詞 , 改 為 教 會 的 歌 詞。 在 出 外 宣 教 時, 他會帶著中山琴與教會+客語傳統歌曲的歌本,以聊天、交朋友的方式,降低人們對 於 傳 教 的 排 斥 感 , 他 說 道:「 我 們 帶 的 歌 本 裡 面 有 教 會 和 客 家 的 歌, 意 思 是 要 和 他 們 聊聊天 。 因 為 在 唱 歌、 說 故 事 的 時 候 , 人 們 不 會 怕 你。」

客 家 人 十 分 看 重 家 庭, 也 有 祭 祖 習 慣, 但 這 項 傳 統 與 基 督 教 教 義 有 所 衝 突, 該 如 何 讓 客 家 人 在 信 仰 基 督 教 的 狀 況 下, 保 有 自 身 的 傳 統 ? 由 於 教 會 認 為 祭 祖 反 映 了 客 家 人孝道 觀 念 、是 好 的面 向 ,因 此 教 會 將 用 不 一 樣 的敬祖方式,保存這個習俗:以倒水, 象徵生 命 的 飲 水 思 源;以 獻 花 ,代 表 祖 德 流 芳;以 點燭,表示後代要光宗耀祖。過去, 彈著中山琴的邱福生牧師與拉著二胡的妻子,一同合奏客語詩歌。

客家人會認為「教會跟我沒什麼共通點」;但現在,經過了教會與各個傳教士等神職 人員所 挹 注 的 心 力 , 把 曾 經 的 不 可 能 變 成 了 可 能 。 邱福生牧師的祖父母來自挪威、外公外婆來自瑞典,而他也發現了客家與北歐人 (上圖)邱福生牧師大多於新竹縣市地區傳教,目前於中華基督教信義會新竹勝利堂服務。

(右圖)騎著摩托車、帶著中山琴,穿梭在客莊間,用音樂拉近與當地居民的距離。 的 相 似 之 處 : 很 努 力、 很 省 。 因 為 當 時 他 們 來 到 明 尼 蘇 達 州 偏 北 部 的 地 方, 比 較 冷, (下圖)邱福生牧師與團契小組用客語唱著基督教福音詩歌。

所以也需要比較節省地生活。或許也是因此,他在與客家文化相遇的那一刻,即產生


待調

採訪後記 退休後,邱福生夫婦將回到美國,而我們也好奇,在客家莊生活三十餘年的他們,將會最懷 念哪一道臺灣客家菜 ? 後記 退休後,邱福生夫婦將回到美國,而我們也好奇,在客家莊生活三十餘年的他 妻子邱宋美珍回答道:「我喜歡鹹菜湯。」 們 , 將 會 最 懷 念哪 一 道 臺 灣 客 家 菜 ? 邱福生牧師則答道:「客家筍燜肉!我吃得太習慣了,搬回美國後,就找不到了。還有粄圓、 粢粑!第一次吃的時候吞不下去,黏黏的,吞得好辛苦,但現在就覺得很好吃!臺灣的客家美食, 邱宋美珍回答道:「我喜歡鹹菜湯。」 我太太如果沒有學幾道的話,怕退休回美國後,就買不到了,畢竟在美國那邊的中式餐廳還是不 邱 福 生 牧 師 則 答 道:「 客 家 筍 燜 肉 ! 我 吃 得太習慣了,搬回美國後,就找不到了。 夠道地。」 還 有 粄 圓 、 粢 粑! 第 一 次 吃 的 時 候 吞 不 下 去 , 黏 黏 的 , 吞 得 好 辛 苦 , 但 現 在 就 覺 得 很 好 吃! 臺 灣 的 客 家 美 食, 我 太 太 如 果 沒 有 學 幾 道 的 話 , 怕 退 休 回 美 國 後 , 就 買 不 到 了 , 畢 竟 在 美國 那 邊 的 中 式 餐 廳 還 是 不 夠 道地。」

邱福生 邱福生牧師 牧師 來自 來美 自國 美, 國本 ,名 本為 名為 Michael Michael Kittelson Kittelson ,於 ,於

1987 1987 年與 年妻 與子 妻邱 子宋 邱美 宋珍 美珍 Delores Delores Kittelson Kittelson 至新 至竹 新湖 竹口 湖傳 口教, 傳 教。 為了 為融 了入 融客 入莊 客及 莊拉 及近 拉與 近當 與地 當地 居民 居的 民距 的離 距而 離學 而習 學客 習家 客話, 家 話, 並學 並習 學了 習客 了家 傳傳 統統 樂器 樂器中山琴與將詩歌歌詞與客家曲調結合。 中山琴,將詩歌歌詞與客家曲調結合。

找回自世 己 界從 客成 家長 在 的臺 地灣 方開始

邱福生牧師與妻子一同合奏客語詩歌 攝影/郭玫芬

不屬於 臺 灣 , 而 是 揉合 兩 者 的 第 三 文 化 。 」 流著北歐的血液、出生於美國、來到臺灣耕耘、做著客家事,這四種文化是交織出邱福生牧 流 著 北 歐 的 血 液 、 出 生 於 美 國 、 來 到 臺 灣 耕 耘、 做 著 客 家 事, 這 四 種 文 化 是 交 織 出 邱 福 師人生故事的重要元素,也映照出多元文化下的臺灣,溫暖的一隅。 生牧師 人 生 故 事 的 重要 元 素 , 也 映 照 出 多 元 文 化 下的臺灣,溫暖的一隅。

尋找,移動的故事

邱福生牧師的祖父母來自挪威、外公外婆來自瑞典,而他也發現了客家與北歐人的相似之處: 了密不可分的連結性。雖然他並非客家人,但 很努力、很省。因為當時他們來到明尼蘇達州偏北部的地方,比較冷,所以也需要比較節省地生 內 心 深 處 卻 藏 著 客 家 魂。 回 顧 在 臺 灣 的 這 幾 活。或許也是因此,他在與客家文化相遇的那一刻,即產生了密不可分的連結性。雖然他並非客 年, 邱 福 生 牧 師 認 為 他 改 變 了 , 習 慣 已 被 臺 家人,但內心深處卻藏著客家魂。回顧在臺灣的這幾年,邱福生牧師認為他改變了,習慣已被臺 灣 化, 他 笑 著 說 自 己 變 成 了 一 個 「 奇 怪 的 美 國 灣化,他笑著說自己變成了一個「奇怪的美國人」。他們的孩子在回到美國之前,也有去上課, 人 」。 他 們 的 孩 子 在 回 到 美 國 之 前 , 也 有 去 上 他說道:「他們要了解自己是不一樣的、看法與所學都是不一樣的。他們不屬於美國、不屬於臺灣, 課, 他 說 道 : 「 他 們 要 了 解 自 己 是 不 一 樣 的 、 而是揉合兩者的第三文化。」 看法與所學都是不一樣的。他們不屬於美國、

39


40

Autumn periodical

譜 食 群 家 族 越 感的客

c i n h t e r e t In Recip 凝聚情

麵館 美、阮 餐 英 金 阮翠 專訪: 阮俊英、

輯室 導/編 採訪報 歐創意 /黎 金印 攝影 供/阮 照片提

阮金 、 意 明

鄉 度 家 溫 變 的 鄉 當異 找回生活 用料理

漫 步 在 北 埔 老 街, 處 處 可 見 客 家 美 食 攤 販 與 小 吃 店, 不 論 是 從 點 心 類 的 粢 粑、 擂 茶,

到 鹹 食 類 的 菜 包、 米 粉、 粄 條, 瀰 漫 著 濃 厚 傳 統 氣 息 。 而 在 街 上 , 有 一 間 名 為 「 金 英 餐 麵

館 」的 客 家 小吃 店 ,或 許 在 客 家 莊 經 營 客 家 小吃店似乎不足為奇,但在這道地口味的背後, 卻 隱 藏 著 越 南 四 姐 妹 的 人 生 故 事 。 店 名 各 取 大 姐 和 小 妹 名 字 的 一 個 字 組 成, 由 大 姐 阮 俊 英

擔 任 主 廚 、小妹 阮 金 印 協 助 打 理 其 餘 事 務 ,二姐阮翠美、三姐阮明意平時主要在竹科上班, 休 假 時 也 會 至 店 內 幫 忙 。 不 約 而 同 嫁 至 北 埔 客 家 莊 的 四 姐 妹, 藉 由 料 理 , 開 啟 了 客 家 與 越 南之間的文化交流。

用客家料理耕耘在臺灣的日子

阮 家 四 姐 妹 來 自 越 南 , 不 禁 令 人 好 奇, 為 什 麼 會 選 擇 做 客 家 菜 而 非 越 南 菜 ? 由 於 嫁 到

北 埔 客 家 莊 , 當 地 老 年 人 較 多 , 較 習 慣 自 身 文 化 的 客 家 口 味, 而 她 們 怕 口 味 較 重、 鹹、 辣 的 越 南 菜 , 會 造 成 當 地 居 民 口 味 , 甚 至 是 腸 胃 的 不 適, 因 此 選 擇 做 客 家 料 理。 這 些 道 地 的


41 我家的客家菜

客 家 口 味, 全 是 來 自 阮 俊 英 的 廚 藝 ─ ─ 27 歲時嫁到臺灣的她,在北埔當地的一間客家 麵 食 館 工 作, 每 天 早 上 5 點 起 床 , 晚 上 9 點

跨越族群 凝聚情感的客家食譜

回 家 , 一 做 就 是 15 年 的 時 間, 幾 乎 沒 有 休 假。 為 了 賺 錢 養 在 越 南 的 一 家 人 , 養 成 了 如 此 堅 韌 的 個 性, 令 人 不 禁 由 衷 敬 佩 。 在 工 作 的 過 程 中, 阮 俊 英 與 老 闆 娘 學 習 了 各 種 客 家 菜 , 像 是 粄 條、 湯 圓、 煮 油 蔥 酥 等 等 , 她 分 享 道: 「 製 作 油 蔥 酥 滿 辛 苦 的, 需 要 差 不 多 快 3 個小時,要顧著一直攪一直攪。如果沒 有 攪, 它 會 黏 在 一 起 。 時 間 要 抓 好 , 味 道 才 會 像。 」 縱 然 辛 苦, 她 也 很 感 謝 老 闆 娘 能 給 她如此的學習機會,讓她能夠實現想開店的 夢想。

c e p

開 店 初 期, 難 免 會 經 歷 沒 有 人 潮 的 時

期, 這 也 是 她 們 在 經 營 時 所 遇 到 最 大 的 困

金英餐麵館位於北埔老街,四姐妹與北埔特殊的緣分也受到了媒體 的注意。

難。 除 了 拜 拜、 請 求 神 明 保 祐 順 利 , 她 們 也 把握各個能夠改善自我廚藝的機會,阮金印說道:「客人來,我們會問他們『哪邊不好吃可以 跟我們說,我們會改進』。」不斷地調整與努力,成了金英餐麵館口味道地的關鍵;客人蔡先 生 說 道:「 她 們 很 會 煮 , 也 很 認 真 , 每 樣 菜 都 很 好 吃 , 煮 的 口 味 和 我 們 客 家 人 一 樣。」再加上 店內所散發純樸、親切的氛圍,也累積了許多常客。歷經一年多後,餐麵館的經營也漸趨穩定。 正是如此不懈地努力與堅持,才能製作出一道道令人回味無窮的客家料理。

(左圖)客人稱讚金英餐麵館的每道料理的口味 都很道地,由左至右分別為咖喱雞肉飯、客家湯圓、 海鮮 QQ 麵。 大姐阮俊英與小妹阮金印一起分工完成料理。

(右圖)深受客人們喜歡的客家湯圓,曾有客人回饋: 「每次吃到你們煮的湯圓,就讓我想到我媽媽。」


42

Autumn periodical

前往臺灣 是生活的唯一轉機 她 們 的 母 親 於 38 歲 時 即 離 開 人 世 , 家

隨 後, 大 姐 阮 俊 英 於 約 27 歲 時 嫁 來 臺

中總共有八個小孩,當時最小的弟弟僅滿月

灣, 但 其 實, 她 原 本 於 24 歲 時 有 個 論 及 婚

而 已。 身 為 大 姐 的 阮 俊 英 便 一 肩 扛 起 母 職 ,

嫁 的 機 會, 但 因 需 照 顧 年 紀 尚 幼 的 弟 弟 妹

但 當 時 的 她, 其 實 也 只 是 位 正 值 碧 玉 年 華 的

妹, 加 上 阿 婆 的 阻 止, 只 好 放 棄, 阮 金 印 含

少 女 ,她 回 憶 道:「 我 們 後 來 搬 去 阿 婆 家 住 ,

著 淚 說:「 我 那 時 才 7、8 歲, 很 黏 姐 姐,

我 一 個 人 要 煮 飯 給 20 個 人 吃 、 洗 所 有 人 的

我就跟她說『拜託妳現在不要結婚,等我大

衣 服 ,還 要 照 顧 弟 弟 妹 妹 與 90 歲 的 阿 太 。」

一點再結婚好嗎 ?』,姐姐聽了就很難過。」

醬 油 配 白 飯、 飯 不 夠 吃 時 改 吃 椰 子 肉 、 早 上

因為照顧家庭,不得不延後結婚年齡,而造

4 點起床幫姑姑賣咖啡、下午騎著腳踏車幫

成的害怕與受到他人異樣的眼光,憶起當時

爸 爸 賣 冰 淇 淋 …… , 這 些 都 是 她 們 當 時 在 越

的情景,仍令阮俊英忍不住流下了眼淚。雖

南 的 生 活 日 常。 當 時, 二姐阮翠美在胡志民

然並沒有直說,但從妹妹們的言語中,可以

市 賣 法 國 麵 包 補 貼 家 用, 但 賺 的 錢 仍 不 足 以

感受到她們十分感謝姐姐為家庭所做的犧牲

支 撐 整 個 家 庭。 為 了 讓 家 庭 生 活 狀 況 能 夠 好

奉獻,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轉, 而 待 在 越 南 彷 彿 又 看 不 見 一 絲 希 望, 阮 翠 美 即 毅 然 決 然 地 決 定 來 到 臺 灣。 因 為 她 認 為, 來 臺 灣, 是 改 變 他 們 生 活 唯 一 的 轉 機 , 她 回 憶 道:「 那 時 真 的 很 苦 , 在 越 南 我 們 沒 錢 讀 書, 所 以 也 沒 辦 法 得 到 什 麼 可 以 改 變 生 活 的 工 作 機 會 。 」 於 是 , 她 便 請 她 在 賣麵包 時所遇到的臺灣人幫她介紹。牽線成功後,短 短 3 天內,就嫁到了臺灣。問起她當時就這樣 隻身前往臺灣,是否會感到害怕 ? 她說道:「不 會怕,因為日子真的太難過了。就算那時來的 前一年有大地震,我也不怕,我就是要來。弟 弟妹妹年紀都很小,姐姐每天煮飯、這麼辛苦 地照顧家庭,我怎麼可以不敢。」

由左至右分別為家中最小的弟弟、三姐阮明意、小妹阮金印、父親、 大姐阮俊英。

經過 15 年的辛勤工作,大姐阮俊英終於開了間 屬於自己的店,並與小妹阮金印一同經營。 回想起過去艱困的生活和談及大姐對家庭的付出,讓姐妹們不禁紅了眼眶。


43 我家的客家菜

定居客家莊十餘年 記憶中依然鮮活的越南 乍到臺灣之時,最大的隔閡,就是語言。 她們在一句中文都不會說也聽不懂的時候,就

但其實當時被罵也聽不懂,所以後來長輩也放 棄, 會 直 接 透 過 其 他 人 與 她 們 溝 通 。 沒 有 中 文 基礎的她們,也只能透過將一字一句寫下來、

金英餐麵館店內一隅,供奉著許多神明,生意不順時,她們便會 直接拜拜祈求好運。

記起來、慢慢地學,靠著一點一滴的累積,撐 過最痛 苦 的 第 一 年 。臺 灣 與 越 南 的 信 仰 相 似 ,同 樣信奉土地公、觀世音菩薩、關公等等神明。 喜歡拜 拜 的 四 姐 妹 , 也 在 店 內 一 角 供 奉 著 神 明 , 期 望能保佑她們越來越順利。

在臺灣生活已有十餘年的時間,問起她們最懷念家鄉的哪道菜,四姐妹異口同聲地說: 「 酸 辣 湯 。 」 有 時 , 懷 念 家 鄉 時 , 也 會 偷 偷 煮 來 吃 , 如 同 戲 劇《 戀 戀 木 瓜 香 》 的 女 主 角, 嫁 至臺灣後,也會偷偷煮越南料理,以解思鄉之愁。不過四姐妹現在已十分融入臺灣客家莊的 生活, 她 們 認 為 這 個 環 境 很 單 純 、 居 住 舒 適 , 頻 頻 說著:「臺灣真的很好!」

採 訪 結 束 後 , 我 們 不 禁 好 奇 , 若 現 在 有 一 個 機 會, 可 以 實 現 她 們 各 自 的 心 願, 她 們 會 許 下 什 麼 願 望 呢 ? 四 姐 妹 沒 有 絲 毫 猶 豫 , 再 度 異 口 同 聲 地 答 道:「 我 們 想 做 義 工。」 阮 金 印 接 著補充:「我們經歷過痛苦的日子,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會嚇到、會怕。每天都在心裡向老天 祈 禱『 給 我 們 身 體 健 康 、 平 安 、 能 讓 日 子 好 過 一 點 就 好。』 然 後 就 可 以 去 做 義 工, 像 是 幫 廟 打 掃 等 等 , 有 什 麼 需 要 幫 忙 就 幫 忙 什 麼 。 」 在 飽 嘗 人 生 的 艱 辛 後, 她 們 的 夢 想, 很 單 純, 只 希 望 他 人 可 以 不 用 經 歷 , 她 們 過 去 為 了 生 活 拚 了 命 苦 撐 的 日 子, 並 盡 自 己 能 力 所 及 , 關 心 身 邊的人 事 物 並 幫 助 更 多 有 需 要 的 人 。

堅 強 的 大 姐、 勇 敢 的 二 姐 、 知 性 的 三 姐、 開 朗 的 小 妹 , 有 著 不 同 人 格 特 質 的 四 姐 妹, 用 過 去 困 苦 的 成 長 經 歷 , 將 彼 此 的 心 緊 緊 牽 起; 用 客 家 菜, 凝 聚 深 厚 情 誼。 遠 從 越 南 來 到 臺 灣 , 從 最 初 對 語 言 的 不 熟 悉, 經 過 腳 踏 實 地 的 努 力, 到 現 在 的 落 地 生 根, 用 客 家 料 理, 創 造 了 嶄 新 的 生 活; 用 自 己 的 毅 力, 詮 釋 出 生命的 新 樣 貌 。

金英餐麵館 來自越南,大姐阮俊英、二姐阮翠美、三姐阮明意、 小 妹 阮 金 印, 同 樣 嫁 至 新 竹, 丈 夫 不 但 都 是 北 埔 客 家 人, 還 是 鄰 居 。 因 大 姐 阮 俊 英 來 臺 後 在 客 家 麵 食 館 工 作, 而 逐 漸 愛 上 客 家 料 理, 爾 後 也 決 定 在 北 埔 老街上開一間屬於自己的店,賣著道地的客家料理。

跨越族群 凝聚情感的客家食譜

來到了臺灣。一開始,常常被家中的長輩罵,


唱客交流

輯室 基金會 理/編 家文化 報導整 意 客 創 市 北 / 黎歐 法人台 攝影 / 財團 供 照片提

當音

u m n e h W eets m 家 客 上 遇

家 留聲客 跨越族 沉浸在

唱餘 合 的 群

臺灣,是個擁有豐富多元文化的國家,除了客家、原住民、閩南等等本土傳統文化,

隨 著 時 代 朝 向 國 際 化 發 展 , 也 有 了 來 自 世 界 各 國 的 文 化 加 入。 臺 灣 雖 然 地 域 較 小, 但 並 不 受 其 束 縛。 不 同 國 家 、 族 群 間 的 移 動 穿 梭 日 益 月 滋, 交 織 出 更 多 樣 化 的 人 文 風 俗 與 文 化 特

色。音樂,可以跨越語言的隔閡,同時也承載著思想記憶、價值觀與族群故事,「國際唱 客 音 樂 交 流 計 畫 」 便 以 此 做 為 核 心 , 開 啟 與其他文化對話的窗口。

音樂 不用翻譯

「 國 際 唱 客 音 樂 交 流 計 畫 」已 於 今 年 邁入第三年,由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指導、 財 團 法 人 台 北 市 客 家 文 化 基 金 會 主 辦 , 今 年 以「 白 雲 下 的 稻 禾 」 為 主 題, 規 劃 了 為 期 五 天

的 活 動 , 依 序 為 : 文 化 之 夜、 音 樂 快 閃 、 國 際 交 流 音 樂 會 、 各 國 合 唱 講 座 、 白 雲 下 的 稻 禾 節 慶 音 樂 會 ; 每 場 的 地 點 、 表 演 內 容 不 盡 相 同, 有 些 場 次 更 包 含 了 各 國 美 食 的 品 嚐, 不 但 能 體 驗 在 不 同 場 域 的 音 樂 呈 現 , 更 是 感 受 多元文化精粹的饗宴。


45

源 自 於 羅 思 容 的《 白 雲 之 歌 》 及 林 生 祥 的 《蒔禾歌》,將象徵著漂泊、移動、對自 由渴望的白雲以及客家勤儉精神的稻禾之

客 家 ,我 們 來 了

今 年 的 主 題「 白 雲 下 的 稻 禾 」 名 稱,

意 象 交 融。 而 這 次 活 動 也 邀 請 此 次 參 與 的 演 出 團 隊, 大 約 百 人 一 同 齊 唱 這 兩 首 客 家

越了語言限制,合而為一。這場表演,彷 彿 也 象 徵 著 多 元 文 化 的 和 諧 融 合, 也 唱 出 了多元文化下最美好的樣貌。

當音樂遇上客家

歌, 來 自 不 同 族 群 的 聲 音 , 也 在 此 時 , 跨

沉 思的雲啊 請你告訴我 聽到什麼 聽到什麼 是 不 是 聽 到 一 群 後 生人 在為自由歌唱 ~ 羅 思 容 與 孤 毛 頭 樂團《白雲之歌》

c i s u ka k a h s

三 月榖環胎

禾花半晝開

大雨驚穀冇 禾畢趨又來 四月垂轉溝 穀得樂消遙 唱若謝伯公 糶穀多慮愁 ~林生祥《蒔禾歌》

關於白雲之歌

羅 思 容 的 父 親 羅 浪 於 1950 年 代 創 作 了 《 白 雲 之 歌 》 以 及 多

首 和 社 會 、 反 抗 等 等 相 關 的 詩 作 , 但 當 時 並 未 發 表; 直 到 2002 年, 羅 浪 透 過 記 憶, 重 新 撰 寫 、 整 理 並 且 發 表 在《 羅 浪 詩 文 集 》

之中。在讀過父親的作品後,深受感動的羅思容決定將父親的詩 唱 詠 出 來, 她 說 道: 「 在 那 樣 一 個 噤 聲 失 語 的 年 代, 父 親 作 為 一

個 青 年 詩 人, 依 然 懷 抱 著 對 自 己 家 鄉 、 夢 想 的 愛, 尤 其 是 在 那 樣 的年 代 , 他 並 沒 有 放 棄 對 理 想 的 渴 望 , 甚 至 對 自 由的追求。」

在 閱 讀 詩 作 時, 雖 然 是 以 中 文 書 寫, 但 羅 思 容 卻 直 覺 地 感

受到與母語的情感連結,因此在創作歌曲時,她將文字轉譯為客 語,讓 情 感 的 豐 沛 度 、自 然 度 ,更 能 淋 漓 盡 致 地 呈現,她分享道: 「 當 我 父 親 聽 到 歌 曲 時 , 非 常 感 動 。 他 當 初 在 寫 這 些 詩 的 時 候,

其 實 就 是 用 自 己 的 母 語 ─ ─ 客 家 話 先 去 思 考 , 再 轉 換 成 中 文, 所 以他 非 常 驚 喜 , 我 為 他 重 現 了 這 些 詩 最 初 始 的 書 寫狀態。」

羅思容與孤毛頭樂團的作品《白雲之歌》為本次 活動名稱的靈感來源之一。


46

Autumn periodical

用音樂外交 踏上國際舞臺 用 音 樂 和 世 界 交 朋 友, 藉 此 認 識 客 家 語 言 、 曲 調 以 及 文 化, 並 將 客 家 音 樂 推 廣 至 世 界, 今 年 的 國 際 唱 客 音 樂 交 流 計 畫 邀 請 了 來 自 歐 洲 、 德 國 、 香 港、 印 尼 、 以 及 臺 灣 的 團 隊 共 襄 盛 舉, 演 出 陣 容 有 : 代 表 臺 灣 的 拉 縴 人 青 年 合 唱 團; 代 表 在 地 客 家 的 全 球 客 家 聲 韻 歌 劇 團、 哈 客 童 謠 團 及 崇 正 歌 謠 班 ; 跨 界 展演的羅思容與孤毛頭樂團及米特薩克斯風 重 奏 團; 代 表 國 際 的 德 國 巴 登 符 騰 堡 邦 邦 立 音 樂 學 院 節 慶 合 唱 團、 印 尼 棉 蘭 男 聲 合 唱 團 以 及 香 港 九 龍 華 仁 書 院 男 聲 合 唱 團。 與 來 自 世 界 各 地 的 團 隊 一 同 合 唱 客 家 歌 曲, 發 揚 在 地 傳 統 文 化 精 神, 讓 「 客 家 」 逐 步 走 向 世 界 舞 臺, 並 擁 有 屬 於 自 己 的 一 席 之 地 。 此 次 邀 請 的 外 國 合 唱 團 團 員 大 多 為 年 輕 人, 臺 北 市 政府客委會主委徐世勲於客家電視台的採訪 中 表 示, 年 輕 人 就 如 同 種 子 一 般 , 期 望 他 們 藉 由 參 與 本 次 活 動, 在 臺 灣 感 受 到 客 家 文 化 的 氛 圍; 回 國 後, 也 能 夠 讓 自 身 國 家 的 人 們 認識客 家 文 化 ,進 而 拓展 客 家 文 化 的 能 見 度 。

2019 國 際 唱 客 音 樂 交 流 計 畫 從 在 地 傳 統 文 化

羅思容與孤毛頭樂團為代表臺灣客家的 表演團隊之一,本次也邀請主唱羅思容以在 客家音樂樂壇耕耘十餘年的視角,分享對於 今年國際唱客音樂交流計畫的想法,她說: 「 這 一 次 的 音 樂 交 流 計 畫, 其 實 我 自 己 是 非 常 認 同 與 喜 歡, 我 覺 得 滿 成 功 的 。 藉 由不斷地整理爬梳文化內涵,呈現出客家豐 富 的 文 化 底 蘊 , 我 想, 客 家 人 不 僅 是 要 呈 現 出自己的文化認同,我們需要有更多的對話 跟想像。透過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相互交 流,他們可以把感動與文化,帶回去自己的 國 家。 透 過 音 樂、 合 唱 的 傳 唱, 可 以 很 直 接 地 感 受 到 不 同 的 國 家、 族 群, 能 夠 很 具 體 、 鮮明地將自身文化呈現於他們的音樂、情感 或是節奏等唱詠方式中。所以這一次我對印 尼的團隊印象特別深刻,主要是因為他們還 保留了南島語的一種節奏感,甚至野性。另 外,我們一般在國內的合唱團還是以西方的 和聲為主,但印尼棉蘭男聲合唱團仍保留了 非 常 飽 滿 的 南 島 語 的 元 素, 藉 由 肢 體、 節 奏、歌聲傳遞生命力以及自身與土地文化連 結的能量。」

出 發, 將 對 土 地 的 關 懷 、 歷 史 脈 絡 、 族 群 記 憶結合在 樂 曲 之 中 並 於表 演 中 再 現;用 音 樂 , 進 行 一 場 文 化 外 交, 讓 「 客 家 」 不 再 侷 限 於 客家莊內 , 跨 越 地 域 限制 , 走 出 臺 灣 。

(上圖)德國巴登符騰堡邦邦立音樂學院節慶合 唱團於「白雲下的稻禾」文化之夜活動演出。 (下圖)從來自印尼與德國的表演者互動,感受 到文化交流歡愉的氣氛。 國際唱客音樂交流計畫——白雲下的稻禾將來自德國、香港、印尼、 臺灣的音樂團隊齊聚一堂,用音樂,跨越族群的界線。


47

作 品 之 所 以 可 以 傳 唱 , 是 唱 詠 的 人 也 理 解 與 感 受 到 這 首 歌 的 內 涵 與 力 量。 編 曲 者 更 豐 沛地去把那樣的時代氛圍呈現。很多參與的外國朋友十分訝異臺灣客家有這樣的音樂

客 家 ,我 們 來 了

「 《 白 雲 之 歌 》 也 於 這 次 活 動 中 改 編 為 合 唱 曲, 當 下 的 感 受 是 無 比 地 感 動。 一 個

創 作, 他 們 很 喜 歡 這 種 有 別 於 過 去 所 聽 到 的 大 眾 流 行 音 樂 的 風 格; 他 們 在 演 唱 時 能 感 受 到 一 種 臺 灣 、 客 家 的 情 感 波 動 , 歌 曲 中 蘊 藏 著 含 蓄 的 愛, 卻 又 有 著 豐 沛 情 感 流 動。

編曲家,他的作品在國際合唱的傳唱非常高。雖然目前不知道後續如何,至少這就是 一步一 步 地 去 呈 現 出 客 家 音 樂 的 美 好 。 」

「歌曲的語言和情感是緊密連結的,因此不需要刻意將其他語言的歌曲轉譯為客 語, 而 是 需 要 當 代 的 客 家 音 樂 創 作 人 , 多 元 地 去 呈 現 客 家 音 樂 。 客 語 有 自 己 的 一 個 獨 特情味,如果可以把一些具有客家代表性的現代創作歌曲改編成管弦樂、室內樂、合 唱、a cappella 等 等 ,我 相 信 能 感 動 很 多 人 。透過這種公部門的遠見、宏觀的行動, 發現其 實 很 多 人 都 大 受 感 動 , 覺 得 『 原 來 客 家 如 此特別、如此美麗!』」

羅思容與孤毛頭樂團 簡介 由羅思容擔任主唱、作詞與作曲, 並與打擊兼木吉他手黃宇燦、曼陀鈴兼 藍 調 吉 他 手 David Chen、 民 謠 口 琴 手

Conor Prunty 以 及 大 提 琴 手 陳 主 惠 組 成 。 羅 思 容 於 2007 年 出 版 首 張 個 人 專輯《每日》並入圍金曲獎「最具潛力 新人獎」;曾以專輯《攬花去》獲得第

23 屆 金 曲 獎「 最 佳 客 語 歌 手 獎 」與「 最 佳 客 語 專 輯 獎 」; 以 專 輯 《 落 腳 》 獲 得 第 30 屆 金 曲 獎 「最 佳 客 語 專 輯 獎 」。

隨 著 時 間、 空 間 的 轉 換 與 族 群 的 移 動 , 客 家 的 音 樂 文 化 也 衍 生 出 多 樣 不 同 的 面 貌 。 「 2019 國 際 唱 客 音 樂 交 流 計 畫 — — 白 雲 下 的 稻 禾 」 匯 集 來 自 不 同 國 家、 族 群 的 文 化 能 量, 層 層 堆 疊 出 多 樣 化 的 色 彩 、 激 盪 更 豐 富 的 火 花 。 藉 由 一 首 首 不 論 是 臺 灣 在 地 的 客 家 歌 曲, 抑 或 是 各 國 當 地 的 歌 曲 , 演 繹 著 各 地 的 文 化 樣 貌 , 捕 捉 文 化 交 流 中, 那 些 扣 人 心 弦 的 共 鳴, 徐 徐 渲 染 著 人 們 的 情 緒。 藉 由 此 次 的 音 樂 交 流 計 畫 也 讓 人 們 得 以 細 細 品 味 曲 調 旋 律 並 感 受 多 元 文 化 之 美 , 同 時 隨 著音樂 的 跌 宕 起 伏 , 共 譜 多 元 文 化 的 新 篇 章 。

當音樂遇上客家

另 外, 我 的 歌 曲「 食 茶 」 也 將 被 Ken Steven 改 編 為 合 唱 曲, 他 是 一 個 非 常 棒 的 合 唱


Autumn periodical

48

|同場加映| 德國 X 香港 X 印尼 X 臺灣

用音樂親近客家 來 到 第 3 年 的「 國 際 唱 客 音樂交流計畫」,邀請到來自德國、香港、印尼、 臺 灣 獲 得 世 界 合 唱 金 獎 團 隊 ,共同演繹客家歌曲;藉由音樂讓客家文化出走, 利 用 音 樂 , 來 交 流 文 化 , 與 大 家做朋友。

音樂作為跨文化的橋梁 德 我 覺 得 可 以 將 歐 洲 音 樂 帶 來 臺 灣 是 件 美 好 的 事 情, 另 一 方 面 是 可 以 欣 賞 與 表 演 客 家 的 傳 統 音 樂 ,且 得 以 從 音 樂 中 學 習 不 同 的 語 言 ,也 有機會欣賞到客家音樂的旋律,是件很棒的事情。 港 透 過 音 樂 展 演 這 樣 的 活 動 把 不 同 的 團 隊 帶 來 臺 灣, 然 後 在 異 國 學 一 個 文 化, 而 在 學 了 一 個 新 文 化 之 後 , 可 以 帶 點 東 西 回 家 , 我 覺 得 這 是 特別的地方。 印 藉由演唱客家歌,讓我們去學習客家文化、語言;透過展演,我們也將我們自己傳統的歌 曲 介 紹 給 臺 灣 觀 眾 ,讓 他 們 可 以 因 此 了 解 我 們的文化,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棒的文化交流經驗。 臺 音 樂 是 一 個 全世界共通的語言,所以我們用音樂當一個媒介, 然 後 把 客 語 帶 入 這 個 交 流 的 目 標 中; 印 象 深 刻 的 是, 去 年 受 邀 的俄羅斯彼得羅札沃茨克大學合唱團,在德國音樂節準備了「花 樹 下 」 送 給 我 們, 原 因 是 去 年 他 們 聽 到 這 首 歌 很 喜 歡 , 就 偷 偷 練 了 , 我 覺 得 他 們就是一個用音樂做文化交流的成功例子。

德國

巴登符騰堡邦邦立音樂學院節慶合唱團 指揮

Michiel Haspeslagh

臺灣

拉縴人青年合唱團 指揮

洪晴瀠


49 客 家 ,我 們 來 了

接觸客家音樂的初次印象 德 我 必 須 要 說 客 家 歌 曲 音 調 優 美 , 當 你 聽 到 旋 律 , 你 就 知 道 這 個 曲 風 是 亞 洲 曲 風, 是 當地的傳 統 音 樂 , 是 在歐 洲 沒 有 聽 過 的 。

調 沒 有 粵 語 那 麼 多, 粵 語 在 唱 的 時 候 有 九 聲 , 但 客 家 話 沒 有 這 麼 多, 這 是 我 覺 得 客 家 歌 在旋律與 粵 語 不 同 的 地方 。

當音樂遇上客家

港 對 於 客 家 歌 曲 不 算 陌 生 , 因 為 跟 中 國 民 謠 、 民 歌 都 是 滿 類 似 的, 我 覺 得 客 家 話 的 音

印 因為聽到的客家歌是流行歌曲,加上旋律優美讓我們容易跟隨,所以在曲的部分是 很 容 易 親 近 的, 只 有 發 音 較 困 難 。 因 為 印 尼 文 沒 有 「 v 」 這 個 音 , 但 是 客 語 有 , 所 以 學 習起來 比 較 困 難 。 臺 第一次 聽 到 的 客 家 歌 大 概 在 十 幾 年 前 ,大 家 應 該不陌生也算是入門歌曲吧,就是「客 家 本 色 」( 大 笑 )。 其 實 拉 縴 人 合 唱 團 一 直 都 有 在 唱 客 家 歌, 不 同 的 場 合 會 有 不 同 的 編 排, 但 是 傳 統 三 大 調 因 為 是 自 由 拍 , 不 適 合 合 唱 的 展 演 形 式, 所 以 目 前 為 止 都 是 演 唱 客 家流行 歌 曲 。

音樂交流計畫的未來與期盼 德 這 個 音 樂 節 非 常 棒, 我 們 受 邀 前 來 參 與 這 個 音 樂 節, 臺 灣 方 提 供 許 多 協 助 , 對 我 們 非 常 親 切; 當 然 還 有 很 異 國 風 情 的 場 地 , 因 為 與 歐 洲 非 常 不 一 樣, 對 演 唱 者 也 非 常 好 , 所以很開 心 可 以 在 這 裡參 與 這 個 活 動 , 然 後 希 望 可 以繼續舉辦下去。 港 這 是 團 員 第 一 次 參 加 客 家 音 樂 的 活 動 , 他 們 因 此 學 到 新 歌, 也 學 會 了 一 個 方 言, 所 以 對 他 們 來 說 是 開 了 眼 界 , 也 因 此 多 知 道 一 些 在 臺 灣 的 客 家 文 化。 我 希 望 這 樣 的 音 樂 交 流 可 以 繼 續 辦 下 去, 香 港 與 臺 灣 距 離 近 , 文 化 水 平 也 差 不 多, 然 後 在 臺 灣 可 以 聽 到 香 港 合唱團的 新 創 作 , 我 們也 可 以 透 過 交 流 學 到 客 家 文 化,這樣的交流是很有意義的。 印 這 一 次 透 過 音 樂 交 流 計 畫, 讓 我 們 學 到 很 多, 我們團 員 也 都 很 享 受 這 個 音 樂 節 ,這 一 趟 的 臺 灣 行 讓 大 家 印 象 深 刻。 在 印 尼, 我 們 沒 有 主 題 這 麼 明 確的音 樂 節 ,因 為 這 個 活 動 很 明 確 是 與 客 家 有 關; 我覺得 這 是 一 個 很 好 的 文 化 交 流 ,因 為 我 們 確 實 學 到什麼 是 客 家 、人 們 怎 麼 想 ,當 然 還 有 食 物 ,也 學 會簡單 的 客 家 話 。

香港

九龍華仁書院男聲合唱團 指揮

陳家曦

印尼

棉蘭男聲合唱團 指揮

Ken Steven


50

Autumn periodical

國 合 是聯

d e t i n U y M 我

廚房裡的聯合國

採訪撰文/劉祈芸

憶 餐桌上 的食光記 無國界

l i m a F

照片提供/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

「 我 的 家 人 慣 於 移 動 , 從 他 們 的 祖 輩 即 是 如 此, 來 自 客 家、 越 南、 印 尼、 南 非、 阿 美 族、 泰 雅 族 , 最 終 交 會 於 此 。 」 這 是 在 張 郅 忻 在 《 我 家 是 聯 合 國 》 自 序 中 的 一 段 文 字, 如 同 她 書 寫

的 那 般 ,多 元 族 群 的 家 庭 ,來 自 各 地 ,卻 在 同 一個地點,也就是「家」,而匯聚在一起,自「家」 起始,追尋家人移動的軌跡。

張 郅 忻 娓 娓 說 道:「 會 促 成 一 個 人 的 移 動, 是 很 複 雜 的, 他 有 可 能 因 為 大 環 境 的 因 素 而 被 動 的 部 分 , 也 有 個 人 因 素 而 主 動 的 部 分。」 不 管 是 為 了 家 計 而 嫁 來 臺 灣 的 大 阿 妗 , 還 是 為 了 工 作 而 到 越 南 經 營 紡 織 廠 的 阿 公 ,從「 家 」為 出 發點,衍生出每一個多元文化因子碰撞後的故事。

看 似 尋 常 的 客 家 廚 房 裡, 卻 隱 藏 著 多 元 族 群 在 一 個 家 的 移 動 線 索, 有 印 尼 小 阿 妗 的 鮮 蝦 咖 哩 、涼 拌 青 木 瓜 、千 層 蛋 糕 ; 有 越 南 大 阿 妗 的 牛肉河粉、魚露番茄湯 ; 也有客家阿婆的紅 醩 肉、 客 家 湯 圓 、燉 豬 腳 ,在 一 張 圓 形 大 餐 桌 上 ,牽 動著多元文化下的食物記憶與連結,從「人」到「兩 個 廚 房 」 的 料 理 文 化, 到 餐 桌 上 的「 食 物 」 的 故 事 , 試 圖 從 各 式 菜 餚 裡 尋 找 回 憶 與 多 元 飲 食 文 化哲學,勾勒出多元族群家庭的面貌與家族故事。此次邀請作家張郅忻,以自身經歷書寫自家 多 元 族 群 餐 桌 軼 事 , 透 過 飲 食 文 化 , 分 享 不 同 族群文化在臺灣島嶼所孕育出的生命故事。

故 事 , 就 從 餐桌 開 始 … …


51 客 家 ,我 們 來 了 我家是聯合國

d

ly

兩個廚房

撰文/張郅忻

照片提供/張郅忻

廚 房 位 在 二 樓 天 井 旁 , 深 紅 色 流 理 臺 , 一 臺綠色雙門大冰箱。阿太還在,負責打理三餐

的 阿 婆 , 做 的 菜 都 是 阿 太 愛 吃 的 , 燉 得 軟 爛 的控肉、白斬雞沾桔醬(雞腿肉要留給阿太)、 去 皮 地 瓜 葉 和 蒜 頭 炒 小 魚 干 , 一 小 碗 阿 婆 醃 漬的醬瓜。逢年過節,阿婆會煮客家湯圓和燒酒 雞 , 我 聞 到 香 味 跑 進 廚 房 , 撿 一 口 剛 炒 好 的 香菇,靠在阿婆身邊說:「

想食雞胗!」「豺

! 有 留 分 妳 啦! 」 阿 婆 拿 起 大 杓 子 , 往 雞 酒 裡 撈 啊 撈, 撈 出 染 紅 帶 著 酒 味 的 雞 胗, 我 手 抓 著 雞 胗 , 三 兩 下 就 吃 完 。 一 隻 雞 只 有 一 顆 雞 胗 ,阿婆知道我愛吃,都會留起來給我。

張郅忻 新 竹 客 家 人。 成 功 大 學 臺 灣 文 學 研 究 所 博 士。 希 望 透 過 書 寫, 尋 找 生 命 中 往 返 流 動 的 軌 跡。 曾 於 人 間 福 報 副 刊 撰 寫 專 欄「 安 咕 安 咕 」、「 憶 曲 心 聲」,蘋果日報專欄「長大以後」。著有散文集: 《 我 家 是 聯 合 國 》、《 我 的 肚 腹 裡 有 一 片 海 洋 》 及《孩子的我》,以及長篇小說《織》。


52

Autumn periodical

升高中那年,小阿妗從印尼加里曼丹島嫁到我們家。小阿妗會說四縣客家話,我們講的 是 海 陸 腔 , 但 彼 此 溝 通 沒 有 問 題 。 她 來 不 到 一 星 期, 就 走 進 廚 房, 學 習 阿 婆 的 手 藝。 小 阿 妗 會 說 客 家 話 , 但 飲 食 習 慣 接 近 印 尼 。 一 開 始 , 她 用 盤 子 裝 飯 菜, 徒 手 抓 食 物 吃。 阿 公 見 了 眉 頭 一 皺 , 說 : 「 仰 恁 樣 食 東 西 ? 忒 骯 髒 了 !」 阿 妗 瞪 大 眼 睛 , 不 客 氣 回 :「 你 兜 拿 箸 , 這 夾 該 夾 , 正 骯 髒 。 」 家 裡 沒 有 用 公 筷 的 習 慣 , 大 家 用 自 己 的 筷 子, 放 進 嘴 裡 接 著 夾 下 一 道 菜。 從 前 不 覺 得 有 異 , 被 小 阿 妗 一 說 , 我 也 覺 得 好像有點髒。

個 頭 嬌 小 、 皮 膚 白 皙 的 小 阿 妗 是 小 女 兒 , 前 面 還 有 兩 個 姊 姊, 聽 說 在 印 尼 從 不 下 廚, 來 臺 灣 才 開 始 學 做 菜 。 晚 上 八 點 多 , 大 家 吃 過 晚 餐, 她 會 獨 自 待 在 廚 房, 做 自 己 想 吃 的 東 西。 鮮 蝦 咖 哩 的 味 道 最 重 , 我 和 妹 妹 們 在 房 裡 聞 到 廚 房 傳 來 的 香 氣, 跑 去 站 在 一 邊 看。 小 阿 妗 把 塑 膠 狀 薄 片 放 進 油 鍋 , 立 刻 膨 脹 起 來 。「 這 係麼

?」我問。「蝦餅。」小阿妗邊說邊把咖哩

裝 進 盤 子 , 放 上 幾 塊 蝦 餅, 遞 到 我 們 面 前 問:「 要 吃 吃 看 嗎 ?」 我 們 點 點 頭, 伸 手 拿 起 一 片 放進嘴裡,喀滋喀滋,又酥又香。

從 此 , 我 家 有 了 兩 個 廚 房 , 一 個 在 白 天 ,一個在晚上。

小 阿 妗 做 的 印 尼 菜 ,我 們 最 愛 吃 炸 雞 。材 料是隔夜的白斬雞,肉多彈牙的部位都吃光了, 只 剩 帶 骨 雞 胸 肉 或 雞 屁 股 , 重 複 蒸 過 一 、 兩 回, 發 黃 乾 硬 的 雞 肉 , 浸 在 黃 澄 澄 雞 油 裡, 大 家 吃 飯 時 都 不 願 夾 起 它 。 眼 看 乾 黃 的 雞 肉 就 要 被 丟 進 廚 餘 桶, 小 阿 妗 卻 化 腐 朽 為 神 奇。 先 把 蛋 液倒進印尼炸雞粉裡,攪拌均勻,再把剩下的雞肉撕成小塊,裹上濃稠炸雞粉,放進油鍋裡 炸。圍在油鍋邊的我們,看著雞肉變成金黃色,小阿妗用金屬濾網一把撈起。我們不管剛炸 好的雞肉燙口,迫不及待用兩指捏一小塊雞肉放進嘴裡,深怕吃得慢,比對方少吃一塊。印 尼 炸 雞 鹹 香 酥 脆 , 不 需 加 其 他 調 味 料 , 大 家 一口接一口,一下子就盤底朝天。

有 些 料 理 , 小 阿 妗 覺 得 備 料 麻 煩 , 乾 脆 用 買 的。 假 日 早 上, 她 會 派 我 去 小 學 附 近 印 尼 雜 貨 行 買 涼 拌 青 木 瓜 。雜 貨 行 外 觀 跟 一 般 住 家 無 異,第一次來時,我猶豫很久才推開門走進去。 靠 牆 處 擺 著 鐵 架 ,上 面 放 滿 各 種 印 尼 零 食 、雜貨,入口右手邊有張折疊桌,桌上擺著老木廚。 老 闆 娘 從 門 後 走 出 來 ,問:「 要 買 什 麼 ?」她說的國語帶著口音,跟小阿妗一樣。「我 要 涼 拌 青 木 瓜 。」我 答 。老 闆 娘 走進木櫃裡,把青木瓜去皮切絲,淋上魚露辣椒, 撒 上 花 生 粉 , 裝 進 透 明 塑 膠 盒 裡 遞 給 我。 夏 天 炎 熱 的 中 午, 正 適 合 吃 酸 甜 爽脆的涼拌青木瓜。 有 道 我 愛 吃 的 印 尼 甜 點, 價 格 昂 貴, 只 有 過 年 才 吃 得 到, 那 就 是 印 尼 千 層 蛋 糕。 據 小 阿 妗 的 說 法, 千 層蛋糕需用數十顆蛋和印尼製作的奶油,混合攪 拌, 一 層 層 鋪 疊 上 去, 非 常 耗 時。 過 年 時, 小 阿 妗 會 提 前 向 一 位 印 尼 姊 妹 訂 購。 小 阿 妗 會 把 千 層 蛋 糕 切 成 薄 片, 讓 來 拜 年 的 親 朋 好 友 配 臺 灣 茶 一 起 享 用。


53 客 家 ,我 們 來 了 我家是聯合國

一 樓 的 印 尼 雜 貨店。

過 了 幾 年, 大 阿 妗 從 越 南 西 寧 省 嫁 到 我 們

作家張郅忻與她的阿婆。

家。 兩 個 阿 妗 起 先 說 好 輪 流 煮 , 今 天 小 阿 妗 煮 , 隔 天 換 大 阿 妗 煮。 阿 太 和 阿 公 不 在 了 , 阿 婆 做 人 隨 和, 吃 飯 隨 性, 從 不 堅 持 要 吃 什

鄰居,坐在騎樓椅子上,點盤印尼咖哩飯配當

麼 菜, 餐 桌 上 漸 漸 混 搭 不 同 菜 餚 , 比 如 干 貝

季 炒時蔬,外加一杯冰紅茶。

醬高麗菜搭配牛肉河粉,或客家湯圓配印尼 咖 哩 雞。 頭 幾 年, 阿 婆 會 一 起 做 菜 , 久 而 久

一 樓 廚 房 開 伙 時, 二 樓 廚 房 也 忙 碌 著。 大

之, 便 放 手 讓 兩 位 阿 妗 自 己 發 揮 。 小 阿 妗 來

叔叔吃東西挑嘴,大阿妗做菜也不馬虎。比如

得 久, 做 菜 的 味 道 和 阿 婆 有 九 成 相 似 ; 大 阿

一道牛肉河粉,每樣食材皆精心挑選,牛肉是

妗 做 的 菜 比 較 容 易 分 辨, 她 喜 歡 酸 辣 的 口

好市多買的澳洲牛,新鮮蔬菜是在早市採買。

感,常在 菜 餚 裡 加 上 檸 檬 、 番 茄 或 辣 椒 。

熬整晚的大骨頭湯,搭配彈牙的河粉,再鋪上 新 鮮 的 牛 肉 薄 片, 料 多 味 美。 但 實 在 太 耗 時 ,

一 人 煮 一 天, 看 似 容 易, 但 兩 人 煮 食

大 阿 妗 並 不 常 做。 她 常 做 的 是 加 魚 露 的 番 茄

習 慣 不 同, 難 免 有 爭 執。 大 阿 妗 用 料 講 究 ,

湯,這道菜說簡單也不簡單,一熬就是三小時。

流 理 臺 擺 滿 瓶 瓶 罐 罐, 一 大 罐 玻 璃 瓶 裡 放 金

大 阿 妗 經 常 呦 呼 鄰 近 姊 妹 一 起 做 菜, 手 機 播 放

黃 色 炸 蒜 頭 片, 大 阿 妗 的 母 親 日 前 來 臺 時 做

越 南 流 行 歌 曲, 一 群 人 邊 做 菜 邊 聊 天。 上 次 回

的。 瓶 蓋 似 越 南 斗 笠 的 是 越 南 製 的 醬 油 , 綠

家,見廚房裡擠了五個人,有人在瓦斯爐前炸春

標玻璃罐裡裝的是魚露。冰箱裡也放滿各式

捲, 有 人 坐 在 廚 房 圓 桌 邊 包 春 捲。 薄 而 透 明 的

佐 料 或 特 意 採 買 的 食 物。 廚 房 空 間 明 顯 不

春捲,放上小黃瓜、鮮蝦、美生菜、豬肉和米線,

夠, 阿 妗 們 為 東 西 該 怎 麼 放 , 該 花 多 少 錢 買

包 好 捲 妥, 沾 魚 露 辣 椒 吃, 再 喝 碗 清 爽 入 味 的

菜 而 吵 架。 一 個 月 後, 小 阿 妗 決 定 分 開 煮 ,

番茄湯,便是道地的越南家常味。

一 人 用 一 間 廚 房。 大 阿 妗 的 廚 房 仍 在 二 樓 , 小 阿 妗 搬 去 一 樓, 把 從 前 家 裡 開 牛 排 館 , 吧

我 聽 不 太 懂 她 們 說 的 話, 卻 想 起 好 久 以

臺用的流理臺稍加改造,加上瓦斯爐和抽油

前, 同 一 間 廚 房, 阿 婆 在 此 煮 客 家 湯 圓、 燉 豬

煙機,打 造 成 新 廚 房 。

腳、 燒 酒 雞, 還 有 我 最 愛 的 紅

肉。 我 跟 阿 婆

撒嬌說想吃什麼,阿婆就變出那道菜。現在不 為補貼家計,小阿妗在一樓擺鐵櫃,賣

能 這 麼 任 性, 阿 婆 老 了, 老 家 廚 房 有 新 主 人、

印 尼 雜 貨。 架 上 有 耐 久 放 的 泡 麵 、 佐 料 和 鋁

新模樣。而我長大了,有了孩子,走進新廚房,

箔 包 裝 的 飲 料, 也 賣 印 尼 品 牌 的 香 皂 、 洗 髮

靠著簡易食譜和童年記憶,炒一盤蛋炒飯,煮

精 等 日 用 品。 騎 樓 擺 兩 張 摺 疊 桌 和 塑 膠 椅 ,

一鍋豬肉水,讓香氣從廚房蔓延開來。聞香而

每 到 傍 晚, 小 阿 妗 煮 一 大 鍋 印 尼 咖 哩 , 除 了

來 的 孩 子 , 睜 著 明 亮 的 眼 睛, 問:「 媽 媽, 好

自 己 吃, 也 拿 來 賣。 回 家 時 , 我 常 看 到 附 近

香喔!我要吃!」


廣告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