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季刊第90期

Page 1


舉起熱情的雙手 一隻又一隻

共築永續的生活.....

CONTENTS

WINTER ISSUE

蛻變。永續城市

為客家添一雙手 人人都能踏上永續旅程

文字整理.編輯室

客家,你的名字有了永續的新時代意涵 口述.周羿希主任委員 |

撰文.邱連枝 |

照片提供.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添手,溫暖與傳遞的力量

還不想停,回望客家義行歲月, 許一輩子志願人生

翁葉素榮:已經去過就會想回去,做的話又會想再做、不會停。 現在我在家裡休息,也天天在想要做什麽。

採訪報導.林心怡 | 攝影.黎歐創意 | 照片提供.翁葉素榮

張竹英:只要你踏出去,什麼都可以學得到。

GPN:2009105822

ISSN:17292875

發 行 人 / 周羿希

編 審 / 池婉宜、彭文美、劉春香

編輯統籌 / 李靜美

出 版 者 / 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地 址 / 臺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三段157巷11號

採訪報導.劉韋琪 | 攝影.黎歐創意 | 照片提供.張竹英、臺北市政府社會局

與種植再相遇,在農場找到回家的泥巴路 踏出去就對了!拋開年齡,在公園「玩」出共好人生

杜季勳:沒有土地就沒有我們,帶孩子們了解土地, 他們就會找到土地的力量。

採訪報導.張弘政 | 攝影.黎歐創意 | 照片提供.杜季勳

臺北市客家文化會館

電 話 / (02)2702-6141

傳 真 / (02)2325-2341

網 址 / hac.taipei.gov.tw

發行日期 / 中華民國113年12月

企劃製作 / 黎歐創意有限公司

總 編 輯 / 郭玫芬

美術總監 / 王志中

執行編輯 / 鍾彥琳

攝 影 / 黎歐創意有限公司

地 址 / 新竹縣竹北市光明六路東二段200號

電 話 / (03)658-5879

跟著手,踏上一段奇幻旅程

林淑英:要讓一個人、一個團體或一個社會願意理性討論,面對問題, 那麼,需要培育人們有公民素養和知識對話的能力!

成為一座橋,在山河間走出生命的步道 解放自己的原廠設定,服務就在每一刻日常中 採訪報導.林心怡 | 攝影.黎歐創意 | 照片提供.林淑英、江光大

廖珮含:不管是小孩或是大人,我覺得每個人有自己的原廠設定。 服務的第一步,就從認識自己開始吧! 採訪報導.林心怡 | 照片提供.廖珮含

說一個,我家社區的故事

時光修補師,小白屋翻玩生命的第二條道路 採訪報導.張弘政 | 攝影.黎歐創意 | 照片提供.尤韋翔

古風小白屋志工:讓修理成為自我與世界溝通的橋梁。

SDGs實踐方程式

SDGs實踐方程式 54

客家話說得真好——

手(添手),為您添一隻手,就是「幫忙」,多有畫 面!每當提到這句話,我的腦裡都會浮現客家人接力義民爺與忠勇公神牌 時的手、翻土耕耘的手、牽著長輩與孩子的手……這一雙雙手,不僅僅是 付出,更是一次次生命體驗與成長。

今年10月,臺北義民嘉年華在炙熱的陽光中揭開序幕。安座大典時我與眾 人站在主祭臺上,大家高舉雙手迎接各地的義民爺與忠勇公神牌。那一刻,

我不禁想起大學第一次參與臺北義民祭志工服務的回憶,雖然身體疲累,心 靈卻很滿足,會不會是當年義民爺悄悄將我與臺北客家連成一線,透過這雙 手,讓我們的故事再次延續呢?這些年,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也不斷舉

辦志工培訓活動,每年吸引超過千人次參與,從講故事、手作活動到導覽, 原來志工不但能推廣母語與文化,更能在都會帶動人與人之間交流的溫度。

今年冬季刊,我們想要與讀者分享一群「 手」志工的故事。封面舉起的 一雙雙手,象徵幫助與支持,他們如一棵棵大樹,成為支撐家園永續發展 的力量。從37年前臺北市第一次由民間舉辦義民祭,到今日客家文化主題 公園、客家農場的多元發展,客籍志工的足跡不但遍布臺北市,也在臺灣 各地投入環保、永續消費議題,甚至走向國際交流,有如一趟奇幻之旅, 因為做熱愛的事、參與志工,人生就此展開不同的可能。

這些旅程不一定遠在天邊,也藏在日常的角落,比如親手修理故障的電扇、 用廚餘製作堆肥、關心班上的同學、認識社區的大樹叫什麼名字……任何 生活中的小事,都可以開始。我想,所謂的SDGs的實踐生活,就是一種幸 福的生活方式吧!這份幸福藏在每一雙伸出的手,是成就感、是滿足、更 多是好玩與開心。讓我們回到「 手」的初衷——伸出手、幫助人,相信人 人都願意伸手幫忙的那一天,我們就能真正迎向永續的世界。

撰文:邱連枝

客家,原來你骨子裡很永續

2015年聯合國宣布了「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包含優質教育、永續的消費與生產、減緩氣候變遷等17項指 標,指引全球共同努力、邁向永續。這項永續政策的發布,我從未曾想過, 它與我的族群「客家」有任何的關連性;直到近幾年來,我因為主持講客廣 播電臺《永續性別力》節目之後,不斷發現,客家族群常被人提及的重視教育、 勤勞、節儉、總不捨隨意丟棄物品的吝惜精神等,其實與資源的再生利用, 環保回收以及循環經濟,有著那麼神似的新時代意涵在內。 照片提供.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同時,深入各個客家鄉鎮的社區裡,總能看到 一群客家人忙進忙出的身影,或是為社區活動 烹煮著客家美食,或是某些節慶歡聚在一起為 活動添鬧熱的獻唱客家歌謠,又或者最常看 到的社區關懷站課程中,總有手工技藝的老 師,將日常不用的封箱包裝繩,運用回收 再利用的精神,教著社區裡的長者,重現 往日各式客家提籃的技藝,編織出一個個 好看又實用的環保購物籃,那裡的那些的 「客家」,彷彿是舊影子,又有著新鮮 的模樣。

有一日,才從社區裡返家的母親,拿 出她編織的一個又一個環保袋成品給 我看時,我看到一個從很傳統的客家 時代中,自年輕走向老年的女性,將 年輕時吃苦耐勞,省吃儉用的客家精 神,無縫接軌運用到新時代日常生活 用品中,有一種想慨然感嘆又忽而 驚詫的奇異感受。

客家,原來你骨子裡,早就很永續。

女性

志願服務行列中總見你的身影 這些永續的影子裡,有很熱情的關懷 鄉里,志願服務的精神在內,這些永 續的影子裡,女性,總是佔多數的群體。

內政部於2022年發布一項全臺志願服務 的調查,總志工人數有104萬2,957人。

其中,女性就有73萬6,853人,佔了七成 的比例,男性有34萬6,104人,近三成的比 例。可見在臺灣各縣市裡,為著社區的福祉而 熱誠付出的人們中,女性佔了大多數,她們成 了不可或缺的靈魂人物。而在志願服務的類別 當中,社會福利類佔最多數,達四成左右,其次 就是教育與環保志工,佔二成五左右。顯見珍惜 資源再生運用,以及環境生態與永續的志工,一 直在臺灣志願服務行動中,扮演吃重的角色。

筆者近期有機會前往馬來西亞雪蘭莪州,去參訪當 地最多客家族群聚集的沙登新村,就在保存客家文 化特色的沙登新村故事館中,看到一群客家女性或 志工的身影。無論是為活動現場準備具有南洋風味 的客家米食,或者在活動現場獻唱客家歌謠;女性, 都在這些社區志願服務活動中,成為閃亮的要角,臺 灣的客家社區裡也有著類似的情形,女性志工在客家 文化傳承工作中扮演著令人無法忽視的存在。

埤塘

美麗而豐富的生態體系

有關於環保生態保育的環保志工行 列中,則有一位男性環境教育志工 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他是桃園市環境 教育推廣學會理事長王派鋒先生。他 所關懷的環境生態就是與客家地區不 可或缺的水資源特色─埤塘文化有關。

隨著水資源供應科技的進步,埤塘的灌 溉功能逐漸被取代,我們漸漸忽視它,

但是如果我們運用永續發展指標中的生 物多樣性的角度來觀察客家地區的埤塘, 會發現埤塘是多樣性生物非常重要的繁洐 與發展的生態場域,舊時的客家,忽而又 有新視野。

去年日本學者上村真仁應國立中央大學客 家學院邀請來臺訪問,就曾前往王派鋒先 生自己建構的私人埤塘參訪,對臺灣這種 獨特的水資源生態與功能,很是驚奇。王派 鋒先生並成立「桃園陂塘故事館」,將建築 埤塘的知識技巧保存下來,並曾教導參訪的 大學生學習建造埤塘,他個人並透過完整的 田野調查,收集了桃園的埤塘生態中所有相 關動植物與水中生物的資訊。在他私人構築 的埤塘中,甚至重現了難得一見的桃園原生 種的臺灣萍蓬草。

環境X永續X志工 傳承客家的新視野

延續或保存客家特色的視野,因而已從單 純的文化特性延展到永續的環境教育,這 是以往很少思考到的面向;傳承客家除了 使命感之外,與永續發展目標精神相結合, 不但有助拓展族群文化的多元面向,融入

具有時代趨勢的環保意識及志願服務工 作,也可以成為吸引客家年輕人投入傳承 客家文化的新領域。

筆者曾針對客家女性從事志願服務工作的 現象進行研究,在研究中發現一些現象, 加上最近個人對社區志願工作的觀察,有 了一些期待,一些盼望:

.鼓勵女性「走出灶下,走向社區」。

.讓女性多參與志工決策:在社區環保 志工相關服務工作中,女性是重要成 員,也請讓女性成為決策參與者而非 只是基層的服務者。

.志工,請落實性別平權:環保,別讓 女性志工只是去社區種菜;照顧,別 只是讓女性到社區,讓她們幫忙煮老 人共餐菜餚。落實性別平權,讓社區 志工的角色與工作內容,多元平權, 不分性別,共同承擔。

苗栗客家人,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博士,目前任 教於聯合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並為講客廣播電臺「永續 性別力」節目主持人,正在投入將客家元素融合聯合國 永續發展指標的相關研究中,亦關注客家女性在各項社 會參與事務中的角色與發展。

邱連枝

「已經去過就會想回去, 做的話又會想再做、不會停。

現在我在家裡休息,也天天在想要做什

1988年農曆7月,臺北市迎來首 次由民間自籌舉辦的義民祭,這群 來到都會打拚的客家人,終於可以 在新的家園祭拜。那天數十位鄉親齊 聚合照,照片裡唯一一位女性志工—— 翁葉素榮坐在第一排左邊數來第二個位 置,穿著別緻的黑色洋裝,復古的捲髮, 氣質出眾。她以募款組組長的身分,為活

動募得40多萬,談到這裡,89歲的翁葉 素榮笑著說:「現在想那個時候身體怎麼那 麼好?體力也好、也敢衝?」

每一頁都由她親自拍攝、將老照片沖洗後,按年 份貼上A4紙,並詳細記錄日期、事件、合照成員 的名字。她感嘆說當時大家很團結,一心為客家 人做事,只要熟人有介紹翁葉素榮就挺身參與, 接連在1980年成為世界客屬總會常務理事, 1981年又加入中原客家崇正會。

從桃園來到臺北,多年來,她協助國內外十幾 個客家團體,打點會議、張羅行程,甚至參與 創世基金會、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的志工,並在 2023年榮獲客家貢獻獎的公共推廣獎殊榮。如 今翁葉素榮仍習慣性地關心身邊的人:「有沒有 在公園吃過飯?以後有時間、我請你們吃,好 吃又便宜!」

要開會、要吃飯

找翁葉素榮就對了

翁葉素榮的客廳放著兩本「大寶典」,一本是 她參與客家活動的發展史、一本是在民間單 位的服務合集。翻開近10公分厚的資料本,

眾人如此倚重翁葉素榮的原因,可以從開心 會的活動看見端倪。這個造福客家鄉親的團 體1987年成立,由溫送珍先生做會長、 翁葉素榮作為秘書。為了每個月幫長輩做 生日,她會規劃預算、集資買蛋糕、煮 一大鍋麵給大家吃。一年3次的團體出 遊,要去哪裡、什 麽 餐廳、行程安排、 人員聯繫,所有細項都是翁葉素榮一 手包辦,每次親自手寫5、60封邀請 函,再一個個致電詢問意願,即使出 去玩也忙著看頭看尾、照顧大家。30 幾年來100多次出遊,成員都非常滿 意,玩得好、吃得好,費用也合理。 「他們之前還問我還要不要再辦?我 說太累了!」連生日會都打點得無微 不至,難怪在客家社團風起雲湧的年 代,要開會、要辦活動,人人都搶著請 翁葉素榮「幫忙」。

01.為了恭迎新埔褒忠義民爺成仁200週年紀念,1988年臺北市首次在大安森林公園旁舉辦義民祭, 翁葉素榮是唯一一位女性發起人代表。

02. 2008年,翁葉素榮榮獲臺北市政府「優良志工金鑽獎」表揚。

03.翁葉素榮自掏腰包為一群90歲以上的童養媳客家夫婦租來戲服,讓他們體驗第一次穿上嫁衣拍 全家福的喜悅。

當時翁葉素榮今天趕到高雄協助開 會,過幾天又到新北市,認識的理 事長碰到她都雙眼放光,搶先「預 約」明年的時段,她一年到頭給大 家幫忙,回神後驚覺:「怎麼我們 桃園反而沒有同鄉會?」集結30位 鄉親成會後,卻找不到有熱情的理 事長,只能自己率先做8年。「做 事很累!也沒人像我這樣戇呆,不 曉得哪來的勇氣、力量,就一個人這 樣默默地做。你要找第二個人幫忙找 不到嘛!」

會買票嗎?會有觀眾嗎?」不忍看到團隊失落,翁 葉素榮拍胸脯保證:「您答應下來,我來負責賣票!」 她費勁力氣說服有資源的人,經歷不斷碰壁、終於 樂捐籌到款項後還特地到電台宣傳。第二回來到更 大的國家戲劇院,館方規定要演3天,葉素榮一人 承攬第2天的票房,面對更大型的場地和更高昂的 門票,她募到30幾萬,達到八成的座位,所有奔 波只為客家同胞盡一份心意。

為了客家 義不容辭的募款組長

回想辦第一屆義民祭前,翁葉素榮總是睡 不好,常在深夜想到點子驚醒,趕緊起身 寫下來,第二天就想辦法去完成,一天到 晚都在奔波。問起為什要做這麼多?翁葉 素榮揮揮手:「我沒有去想,要辦就辦!」

她發揮細心的特質,將捐款簿與財務收支條 列分明,把所有花費交代清楚,因此深受鄉 親信任與愛戴。

募款何其不易,翁葉素榮最清楚,卻仍大力

支持客家藝文振興,為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兩

1999年,翁葉素榮帶著桃園同鄉會前往921災 區賑災,也是她最深刻的一次服務。猶記當年 走進一片狼籍的災區,看見遍地的傷心人, 還有許多客家鄉親罹難,聽到現場不斷播 放「阿彌陀佛」的誦經,讓她很憂心,「我 們客家人念經的話老人家走不掉,要做 齋(做功德)啊,對不對?」若可以 幫他們辦法會該多好?回到臺北,翁 葉素榮馬上開始募款,也是冥冥中的 助力,竟在斷電時順利聯繫上桃園 的道士,「我說我沒有很多錢、有 30萬。全部交給你們去辦,您幫我 們做好。」最後,竟號召到28位 道士來到災區圓滿完成法會,讓她 十分感動。

姐妹一臺車 送米、送粽、送溫暖

聊起客家社團,翁葉素榮覺得:「去那邊要 自動自發,不要說有什麼好處才去。剩下時 間我都做社會公益。」她是桃園楊梅人,結 婚後隨丈夫來到臺北市,成立「一心洋裁補 習班」,開辦25年來學生滿滿。然而1979 年中美斷交後,附近的申一、福華紡織廠相 繼關廠,補習班也跟著歇業,但翁葉素榮完 全閒不下來,因緣來到創世基金會,志工問 翁葉素榮打算做多久?她想一下直接回答: 「我來做終身!」她的一言千金,往後40年 不間斷地協助大型聚會的舉辦與募款,又在 2001年來到臺北市殯儀館服務,在服務臺協 助引導,一做又是20多年。

「開始做這一家的時候,想到那家也可憐,自 然而然就會去。」當時她特地打電話到全臺北 地區的單位,詢問養老院、懷幼院、育幼院的 名單,打聽到哪邊可以幫忙,翁葉素榮就和殯 儀館的姐妹出動,開著一輛車,把收到的米、

水果和客製化的物資送到需要的人手上。無論 是蜿蜒崎嶇的東眼山,還是偏鄉的懷幼院,她 都去十幾次;端午節收到300個粽子,也馬 不停蹄拿去安養院,與長者同樂。

我還有很多事情沒做完

如今翁葉素榮仍穿得個性,塗著裸粉色指甲 油,指著拼貼風格的背心笑著說:「人家都喜 歡看我穿衣服!這個料子才50塊!」優雅與 能幹對她來說從來是相得益彰,直到現在, 她還想去臺北市殯儀館服務,為逝者們準備 一日兩次的拜飯祭,數百份的餐點講求擺放 速度與細心,因為沒有錢,很少人願意做。

只有翁葉素榮一做多年,是她對「老菩薩 (逝者)」最後一程的照顧。

「已經去過就會想回去,做的話又會想 再做、不會停。現在我在家裡休息,也 天天在想要做什 麽 。」4年前坐公車意 外受傷,緩下的只有她的腳步,翁葉素 榮很俏皮:「現在是腳不方便,要不 然我又跑出去嘍!」

客廳牆上高掛著第一屆義民祭的合 照,翁葉素榮望向當年的自己,眼底 的心意始終堅定:「我看到什麼廟都 會說, 祢 趕快保護我、保佑我趕快好 起來,我還有很多事情沒做完!」

06.翁葉素榮齊聚群眾愛心捐贈的補給品,細心準備婦女的 衛生用品、給長輩的軟雞絲麵,與張茂楠組織30多位 志工,開著3部卡車直奔八八水災災區賑災。當時全身 濕透,連怎麼回來也不曉得,雖辛苦,所有人都覺得 十二萬分值得。

07.水災時,全國同胞踴躍賑災,翁葉素榮特別關注到 養護院缺少器具,立刻往高雄送去一卡車助行器、便盆 與氧氣桶。

我看到廟都會說,

祢趕快保佑我好起來,我還有很多事情沒做完!

桃園客家人,為桃園同鄉會創會榮譽理事長,長年致力 客家公共事務、社會公益服務,盡心盡力弘揚客家,曾 獲頒臺北市政府金鑽獎、內政部公共服務銅質徽章多項 獎項,被視為參與客家事務最活躍的女性。獲得2023客 家貢獻獎——公共推廣類獎項肯定。

隨著科技與醫療的進步,「年齡」早已不 再是限制人生的藩籬,而是展開另一段旅程 的起點。在生命的每個階段,我們都在尋找 與他人相連的方式,客語薪傳師張竹英便是這 樣一位在歲月中綻放光芒的人。她以溫柔的腳 步踏入志工的世界,用自己的熱忱點亮他人的 生活。

做志工就像在「玩」!? 助人確為快樂之本

不論烈日或寒風,站在車陣與孩子們之間 築起一道屏障,讓每位學童們都能安全過

馬路——那是孩子們眼中最安心溫暖的身 影。張竹英在國小擔任導護媽媽,十餘年 如一日地守護著孩子們的安全。不過,

當聊起擔任導護媽媽的契機,張竹英卻 說:「這都是我女兒『害』的!」原來 在女兒一年級入學時,老師詢問哪位家 長上下班的時間較為彈性,她竟然立刻 舉手,「哪有小孩這樣『雞婆』的啦!」 張竹英是感到又好氣又好笑,不過這 也開 啟 了她日後走上志工之路的契 機。她不僅協助孩子們的日常安全, 還至學校輔導室協助,儘管最開始並 不熟悉業務,但也從中學習到許多, 這些經歷也為她逐漸建立起更多的自 信,「我那時的想法是,別人給機會, 我就學。」多年來,張竹英與其他志工 媽媽互相扶持,建立了深厚的友情,至 今仍保持聯繫。她回憶起有些孩子,雖 然調皮搗蛋,其實本質仍天真可愛,「雖 然他們有時候不乖會被罵,但到了要畢業

的時候,還是會來找我,甚至會在 走廊上徘徊,好像是很捨不得離開 的感覺。」她笑著說。

孩子們分別從國小畢業後,張竹英 並未就此停下腳步,這些年來陸續 與丈夫廖健柱一起擔任里民巡守隊 員、環保志工、圖書館志工等,積 極參與各項事務,然而她卻不覺辛 勞,甚至形容,這一路走來,就像是 在「玩」,「我覺得像這樣服務大家, 也還不錯。我們身體還能夠出去的話, 就盡量去參加各種活動。」廖健柱也表 示,退休後至樂齡中心參與排舞、陶笛、 傳統歌謠、觀光日語、生活美語等課程, 讓他能忘記自身年齡,「大家一掃遲暮之 年,鬱悶寡歡之負面心情,經由學習新知 識,皆能轉換心境,快樂洋溢,展現人性純 真美善之光明面!」

異鄉人的精神寄託 用客語安撫都市的孤單靈魂

2014年,張竹英開始於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 園擔任講師,不論是布包縫紉體驗、母語繪本共 讀、客家點心製作,她總是全心投入。在這些活 動過程中,也讓她漸漸體會到身為客家人的使命 感,「常常有長輩們聽說我會講客家話,就來找 我。有一個老人家每個星期六都會來找我聊天, 可能因為家裡沒人能和他講客家話,好像有點把 我當一個精神寄託這樣。」一起說客家話,似乎 緩解許多人離鄉背井來到臺北、不能說熟悉母 語的痛;也撫平許多身在異鄉的孤單心靈。

01.張竹英在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與志工一同協助手縫香 包的體驗課程。

02.服裝設計專業出身的張竹英,巧妙將花布結合帽子、 衣服、包包等手作課程,大受歡迎。

03.隨著臺北市客家語教師協會,張竹英來到一年一 度的臺北義民嘉年華挑擔奉飯。

04.2023年,張竹英與丈夫廖健柱賢伉儷榮獲臺北市 金鑽獎——優良志工家庭得主的殊榮。

隨著與越來越多人交流,讓原本說海 陸腔的她,漸漸練起了流利的四縣腔, 甚至在客語認證獲得比海陸腔還高的成 績,「我就想說我是客家人,哪有考不過 的?」張竹英的語氣中,展現了身為客家人 的無比驕傲。

另外,張竹英也曾挑戰客語即時口譯的課程, 儘管直呼超難,但依舊深感值得。為了將客語 傳承給下一代,她擔任國小客語朗讀比賽的指 導老師,到了暑假也孜孜不倦地與學生視訊、 陪伴學生練習,「我先生就說『妳怎麼放假比 平常還累啊?』」看著每天四處教學的張竹英, 也有許多人好奇,為什麼退休不好好休息?張 竹英語氣相當堅定:「為了傳承,這是我們的 責任。」秉持著「終身學習、共老共好」精神 的張竹英與廖健柱伉儷在2023年獲得「金鑽 獎」,得到臺北市志願服務最高榮譽肯定的 他們仍謙虛表示,「學習可以改變個人氣質, 亦可增進智慧,而愚夫婦擔任學習中心志 工,常幫助同學們學習,大家感激之心溢

於言表,個人心情亦覺愉悅盈懷,助人確 為快樂之本。」

憑藉毅力

撐過身體不適

像是冬天裡的陽光,張竹英總給人一股 油然而生的溫暖與安心感。然而這股暖 心之光背後,也曾隱藏著不容易的過 往。去年,她因 爲 脊椎滑脫不得不停下 腳步,即使如此,她仍心心念念著志工 事務,「我後來為什麼會離開戶外工 作,就是因為我的腳不太好,但我又還 想留在這裡、不想離開。」回憶起那段 時光,她仍有些許激動,隨後又流露堅 毅的眼神,「我告訴他們,我會努力復 健,如果真的不行再辭職也沒關係。」最 終,她撐了過來,「還好後來好了,一切 都撐過去了 」

對張竹英而言,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 公園就像她的「第二個家」,讓她在 異地找到了歸屬感。「在這裡,我遇 見了很多朋友,聽到了不同的人生故 事。」理論上來說,志工應該是幫助 他人的角色,但對張竹英來說,自己 反而獲得更多,「要是不踏出去、都待 在家裡,說不定容易產生什麼不好的想 法。」她分享:「『愛玩』,讓我認識很 多人,這樣讓我覺得世界好開闊。閒不下 來,我就繼續去幫別人。」

「做就對了!」張竹英的人生哲學簡 單而直接。人生的路上,總會遇到困 難與挑戰,但回想起來,她卻不覺得有 什麼不如意之事,總是帶著微笑,樂觀 且積極的態度繼續向前。用無私的熱忱和 細膩的關懷,牽起各個不同的年齡層、為 社會注入一股暖流。年齡,不再是束縛, 而是活出生命厚度的印記。張竹英說:「只 要你踏出去,什麼都可以學得到。」看 著她眼底閃爍的光亮,人生最美好的樣 子,大抵就是如此吧!

「愛玩」,讓我認識很多人, 這樣讓我覺得世界好開闊。

張竹英

新竹客家人,客語薪傳師及臺北客家公園資深志工, 擁有20年裁縫經驗,2016年擔任花布裁縫課程講師, 2017年參與臺北客家文化公園——公園的故事時光 「阿公阿婆說故事」。與丈夫共同榮獲2023年金鑽 獎優良志工家庭得主。

「沒有土地就沒有我們,帶孩子們了解土地, 他們就會找到土地的力量。」

01.身為果園產業組組長的杜季勳經常來到客家農場整理農地。

02.今年5月,杜季勳在客家小農屋帶領孩子們一起搓湯圓, 認識客家「雪圓」、端午植物及用植物做食器。

03.因為喜愛植栽,杜季勳在2016年時參與永和國小志工活動 的水苔球手作課程。

灰濛濛的天空飄著細雨,近3小時的農務讓 杜季勳組長的雨靴、袖套和衣褲都沾上泥濘, 簡單的寒暄後,她詢問道:「我想把芹菜定 植完,可以嗎?」

斗笠掩去她半張臉,但仍可看見精心的妝容與 紅唇。「我經常跟夥伴分享,當農夫也可以美 美的,植物看見我們會長得更好!即使是友善 耕作的作物,也能種得野放又有美感。」因為 勞動,杜季勳的頰上掛著滿足的微笑。

無心插柳

童年回憶蔓出綠蔭

為了體現客家歷史的農業背景,也為鼓勵都市居 民親近土地,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將戶外的 自然空間,部分規劃為「臺北客家農場」,期待民 眾可以透過雙手,感受土地的餽贈,並安排志工專 職園區巡邏、導覽;再招募負責農耕的義工維護作物。

談起自己加入義工隊的契機,她覺得 一切都「剛好」得很奇妙。2011年, 剛搬家的她與先生參與影音剪輯課程, 被安排記錄甫落成的客家文化主題公 園,便對此地印象深刻。7、8年後,又 來參與「共下做事」的活動,將「除草」 與「手作」結合,有農場義工前輩設計 讓遊園民眾將銅錢草丟進玻璃瓶,或用 土、雜草捆成球狀完成作品,也由此開 啟 客家農場一連串的節氣活動。當時跟著義 工指揮舉起釘耙除草,出身農村的杜季勳 熟練俐落的動作引起關注,因此被延攬進 團隊。如今義工隊有更大的規模、更精細 的分組,也成為社區與園區的橋梁,並開 設體驗課程,讓更多市民參與。

隨著步道深入農場,不同於大眾對農田 井井有序的想像,植物們交錯生長,濃 淡不同的綠色彼此襯映,青翠中又交雜 著枯葉的黃與植莖的棕。團隊採自然 放養,讓作物自行生長適應。「這些 芭樂樹是我們彰化的夥伴帶來的,當

時有些急就章,預留的空間不 夠……」、「這棵木蘭是花蓮參訪 時對方送的,其實需要更多陽光,想 不到在臺北也適應得很好……」每經過 一片植栽,她都會停下腳步,稍稍介紹 植物的來歷、特性,與可再改進的種植細 節,宛若一本記載詳實的圖鑑,但她謙虛 地表示,團隊們都在和居民一起學習。

適度澆灌

用平衡維護自然

到了義工搭建的育苗室,杜季勳心疼地捧著育 苗盤。因為過度澆水,中央的菜苗發黃腐爛, 反倒是邊緣的芹菜依舊挺立。「以為太乾就拼 命澆水,只剩遠離灑水器的苗活下來了。」她 笑稱,種植就像育兒,太多的愛不行,放任不 管也不行,唯有仔細了解、保留空間才能成長茁 壯。憶起投入農耕初期與夥伴在市場收集殘葉敗 果,還到中藥房收集藥渣,希望透過有機堆肥改 善土壤品質。然而,植物卻沒有隨著努力茁壯。

原來過多的養分也是負擔,甚至會隨著雨水汙染 下游,造成河川優養化。在聽取專家建議後, 改以園區的枝幹落葉堆肥,讓養分自然平衡, 植物也因此健康茂盛。

用鐵鏟挖出一個個小洞後,將腐爛的植苗當作 養分,讓芹菜稍稍懸空,再以土壤掩住根部。 「我們的土壤都是孔隙,落葉枝枒也創造空 間讓根系呼吸,所以種好的菜苗反而不怕 水。」她 説 如同照顧小孩,自己也曾太急 切地把種植的快樂傳遞給兒子,卻帶來反 效果。如今回想,一切都需要耐心,植物 如此,孩子更是,切忌「揠苗助長」過度 干涉。

但杜季勳並非一開始就對務農充滿認同, 農村出身的她曾發願擺脫種田生活,卻 在離家多年,重新接觸土地後,找回勞 動的意義與「客家人的榮光」。

培土育苗

讓傳承從歲月破土

憶起童年,總會想到屏東的炙熱、左堆 的甘蔗,還有永無止盡的農活。當時只 有一條黃泥田埂路,大家拖著人力車運 送甘蔗,遇到上坡路,所有人都會放下工 作一起推車。年幼的杜季勳也得抱著比自 己高的甘蔗到水井,再一根根把沾上泥巴 的根部刷洗乾淨。一趟又一趟,好像永遠 搬不完,還是孩子的她身心俱疲,每天都 在想:「我以後絕對不要種田!」

初中畢業後,她原先計畫北上報考國立 臺灣藝術專科學校(今臺灣藝術大學), 雖因家庭遭逢劇變,使她不得不擱置夢 想,卻也在艱難中看見母親的堅忍與毅 力。「我一直覺得所有客家女性都是 『後現代』女性,是獨立女強人。」母 親在大病復原後,持續務農、批發貨物 擺攤販售,直到一場交通意外。談起母 親,杜季勳的眼眶泛起淡淡的紅,這 些年她彷彿在一次次的勞動中,傳承客 家女性的堅韌精神。或許是對母親的 思念,也或許是對童年的追憶,她努力 想讓孩子體驗農務的意義,在碰撞溝通 後,孩子們也逐步接受,不時來到公園 協助,讓她開始思考:除了農活體驗, 該如何傳遞抽象的理念與想法。

生出枝枒

從勞動衍伸更多意義 加入義工隊前,杜季勳曾任「台灣樸門學 會」兼職秘書,也是主婦聯盟的成員。這 些經驗讓她了解高度工業化、單一作物的 種植方式多麼傷害土地,又是如何影響大 眾的消費習慣,人人只追求便宜、快速的生 產方式,卻忽略農業應該考量環境,珍惜土 地資源。例如小麥因俄烏戰爭無法進口,多 數人卻無法理解,更讓她看見大眾對糧食安

全議題的冷漠。「現在都在教寫程 式、AI,可是我們腳踩的土地,我 們吃的蔬果,難道更不值得小朋友 關注嗎?」透過繪本,她讓學童從飲 食習慣連接其他議題。「像《奶茶好 好喝》先梳理糖業的歷史,又討論糖 對健康的影響,最後談到手搖杯造成的 環境問題。」

此外,她也將客家元素融入活動中,如 以「二十四節氣」讓學童了解農夫如何 配合環境「適地適種」、「食當地、食當 令」的消費習慣,又是如何平衡需求與自 然循環。也在春分時帶領學童放風箏、做 草環;在大暑時捉泥鰍、烤蕃薯,感受不 同節氣下的大地氛圍。還有一次,講師在 白板上寫下了節氣打油詩,她便帶領不會 客語的孩子,一句一句複誦朗讀。「那種 稚嫩的聲音,說著自己的母語,真的很打 動人心。」

開花落果

靜待來年冒出新芽

加入義工隊的經歷彷彿一場命定的旅程, 杜季勳為了逃離農事而北漂,卻在臺北 務農時重新找回家鄉與童年的連結。面 對出生於水泥叢林中的孩子們,她透過

體驗與課程,「讓孩子進一步理解, 每個生物都值得被尊重。」思考自己 在自然循環中的角色,並選擇環境友 善的生活方式。她認為,大人更應該 學習孩子對土地純粹的愛,即使認識 到環境污染的殘酷,仍能看見他們願 意為環境做出改變,「我覺得很有意 義,讓他們認識這片大地的作物,找 到土地的力量。土地是最根本的,沒 有土地,我們就沒有辦法生存。」願 從孩子開始,以小小的行動感染更多 人投入。

在講求效率、經濟的時代,一棵棵手 植的菜苗似乎過於緩慢。但她仍會持 續勞動,期待以每次翠綠鮮嫩的收 成,尋回大眾忘卻的土地。

杜季勳以趣味的故事讓孩子認識生長的家園與土地。

讓孩子進一步理解,每個生命都值得被尊重。

屏東客家人,現為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客 家農場認養義工果園產業組組長。自小隨家人 務農,來到臺北後參與「台灣樸門學會」接觸 環境議題,也是主婦聯盟北南分社綠繪本講師、 環境教育認證講師、食農教育推廣講師,積極 參與友善耕作與社區活動。

04.

#走一趟發現幸福的步道

那麼,需要培育人們有公民素養和知識對話的能力! 」

溪流牽引生命、滋養眾生。臺北盆地座落雪 山山脈、大屯火山群與林口臺地的環抱之 間,先民依水而居,聽著潺潺水聲講述百年 故事。其中,由南勢溪與北勢溪交會成的新 店溪,供應數百萬人的日常用水。沿著臺北 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人行步道,林淑英穿著 整齊舒適的健行裝與登山帽,對著周邊的植 物、地貌如數家珍。

「我都說走路才會看到比較多東西。像你看 這邊的樹木,很大、很漂亮。我第一次看到 白千層開這麼多花。」來到主題公園的跨堤 平臺,林淑英的目光隨新店溪的流向遠去。

作為自然步道協會的榮譽理事長,即使面對 熟悉如故的步道,仍有新發現。近40年的志 工生涯中,林淑英一步一步,帶著無數都會居 民走入自然的脈動。

說到做到的環保

學習踏實生活的樣子

高雄杉林子弟、國防醫學院高護23期畢業的林 淑英,早期就對環境與身體健康的議題有所關

注。1985年從醫院退休回歸臺北家庭生活,為 了聽環境專家馬以工老師的講座,林淑英與

好友踏入位於汀州路的主婦聯盟辦公 室,第一次見識環保媽媽們的厲害。

當天路邊有攤販在賣剛出爐的包子,馬 老師說:「我沒帶盒子,所以沒買。」處 室同仁靈機一動,抱著一口理想牌彩色琺 瑯鍋出門,沒想到回來一打開是空的。「賣 完了!」不被美食誘惑,只要沒帶容器, 沒買到也不後悔。又有一日,林淑英和一 位環保媽媽逛菜市場,對方竟然掏出一個用 膠帶補過的塑膠袋使用,對一個幾毛錢的袋 子做到如此,讓她至今難忘。「那個彩色 鍋,還有那個膠帶,我想全世界絕無僅有。

覺得這群媽媽真的是……」讚嘆中,林淑 英流露心服口服的敬佩,也在1989年加 入環保媽媽的行列。

當她在活動前接到叮嚀記得帶餐具的電 話、看見眾人不刻意鋪張的聚餐,「不是 都說颱風以後根莖類的菜會比較便宜嗎? 我就發覺簡單準備胡蘿蔔炒蛋、洋蔥蛋來 吃飯,也很自然。」一個念頭浮現林淑英 心中:其實生活就應該如此踏實。在主婦 聯盟,林淑英學到最多就是減少垃圾、用 廚餘做堆肥,一點一滴的實踐如滴水穿石,

01.指向前方,林淑英帶著學員走進步道認識自然。

02. 2006年,自然步道協會受邀與7個扶輪社、林務局一同勘查與設立紅河谷 的解說牌,大家歡喜地迎來揭牌儀式。

03.中央廣播電臺江光大導播與林淑英共同製作的節目多次入圍廣播金鐘獎, 二人情誼深厚。

逐步影響林淑英應對事物的想法。

成員們說到做到的榜樣,在那10年 構成林淑英對環保的深刻理解——不僅 是政策或遊行運動,更是日常中小而確

實的行動,「不管能做到多少,至少要先 開始!」

帶領采風

在社大搭起理解的橋

順著步道下行,林淑英指向參天的印度橡 膠樹,「在全世界雨量最多的地區——印 度北部的乞拉朋齊,人們就用印度橡膠樹 的氣生根造橋。」當地居民會製作支架引 導根的方向,使其不斷纏繞、生長、成 橋。「如果不是資訊知道得夠多,就很難 創造關係的連結。」林淑英早期在主婦 聯盟吸收許多環境知識,而後因緣際會 在1994年參與創建寶島客家電台,製作 與主持母語節目《寶島服務網》;也曾 在中央廣播電臺與江光大導播共同主持 《99個社區故事》,深入了解許多在地 人文故事,也開 啟 百萬讀者部落格的寫作 生涯。自然與文化的知識在她心中交會, 廣結善緣聚合,成為辦學的契機。

1998年,臺灣第一所社區大學——文 山社大在木柵成立,期望共同推動公 民終身學習、帶民眾關心公共事務。 籌備期間邀請許多民間團體授課,主 婦聯盟試推出「環保生活家」課程, 找來7位專業學者輪流授課,為了記 錄與回答學生的問題,需要找一位「導 師」負責,「我就是那個導師,結果 我變成全班最認真聽課的人。因 爲 隨時 要準備回答問題。」林淑英一點也不馬 虎,明白自己是學生跟學校之間的重要 橋梁,「搭橋是不容易的,不要人家一 過去就垮掉,對不對?」

「社區大學開課就是希望有學員來學習。」 林淑英認為環境保護不能永遠只有某一群 人來關心、實踐。所以她在社大開的第一 門課叫做「文山采風」,不只是在教室高談 闊論紙上議題,而是結合社區周遭的行腳走 讀,從日常中的地名、地貌認識環境,沒想 到學生反響熱烈、報名不斷。進階課程中, 她帶著社員去參觀木柵垃圾焚化廠,讓大家 意識垃圾問題的嚴重性及解決作法。

人性常有鴕鳥心態,但知識如一座強大的橋 梁,在社大這些年的推廣下,林淑英看著焚 化廠旁的居民從害怕採樣調查,到願意主

動提供飼養的雞作為檢測標本,差一點想 放鞭炮!忍不住在部落格大書特書,「就 是要讓一個人、一個團體或一個社會願

意理性討論,去面對問題。」

走入步道

寫出每條河的故事

「我們現在走的地方以前是一座山頭。」

順著客家公園堤岸的坡度,林淑英的腳 步愈發輕盈,山與河藏著未說的故事, 只有懂得它們,才能讀出其中的精彩, 林淑英語重心長:「所以一定要有知識來

作基礎!」1999年,從主婦聯盟誕生的 自然步道協會成立,解說員們暱稱為「綠 人」,希望感染更多志工、連結企業資源,

帶領居民認識自家附近的生態,興起珍惜家 鄉的情懷。

以加九寮溪為起點的紅河谷護水步道,就是自 然步道協會志工與企業界合力製作的典範,共 有7個扶輪社贊助製作河川的介紹立牌與摺頁。

林淑英與夥伴特地展開田野調查,製作內容,擅 長文字的她還將7個扶輪社的名字鑲嵌進詩作、 放入摺頁。考慮有一個來自日本的天滿橋扶輪 社,另製作日文版,可以向國際推廣。「所以你 看民間做了很多事情,對不對?」

參與許多民間團體的林淑英深刻明白志 工的力量,住在水邊、山邊的居民能長期 觀察記錄自然現象與變化,提供治理單位 實用的協助。每當被問起「 爲 什麼要做這 些?」她都想起自己參與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規劃、水庫生態研究會議,提出專業知識帶 來政策改變的例子,「有成效是支持一個人 走下去很重要的動力。」熱愛文學的林淑英 更將步道結合地方文學、生態與護水主題, 持續地推廣臺北的河川步道,吸引民眾愛上 走讀。「我去帶走讀,學生走的都比我慢, 你知道嗎?」林淑英笑著說。

全民共學中 讓知識一代傳一代

「在都會區可以聽到流水聲,是很幸福 的。」日前,林淑英帶著政大的新進老師 走讀小坑溪親水文學步道和醉夢溪,他 們紛紛感歎這份難得的靜謐。她更喜歡 帶大學生探索自然,鼓勵他們邀請爸媽 同行,「我覺得我們現在都很需要幸福 的滋潤。」林淑英忍不住笑了,認識 自然,是為了愛護與珍惜,最後看見 生命的美好。

「什麼都需要時間,都需要耐心,需 要一代傳給一代。」樹根長得慢, 一座堅固樹橋雖需數十年成長,卻 能百年屹立不搖。為了促成一門課、 一條步道,林淑英與許多志工默默 助力,一棒接一棒。「這些點點滴

在都會區可以聽到流水聲,是很幸福的。

04.來到流經國立政治大學的醉夢溪,穿著青蛙裝的林淑英 和梁臺芳正在做河流生態踏查。

高雄客家人,為自然步道協會榮譽理事長。1985年在海軍醫院 服務退休後,投入主婦聯盟等單位擔任志工,多年來致力實踐 環境保護、社區關懷。1994年參與創建「寶島客家電台」擔任 募款委員及第一屆常務董事,以及節目製作兼主持。1998年參 與共創臺灣第一所社區大學——文山社大,積極推動終身學習。

「不管是小孩或是大人,我覺得每個人有自己的原廠設定。

服務的第一步,就從認識自己開始吧!」

—— 廖珮含

01. 2009年廖珮含被選中參與外交部國際青年大使交流計劃, 初次來到諾魯,教當地的高中生吹陶笛、唱臺灣的歌曲。

02.擔任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的志工再次回到諾魯的廖珮含,正在 船上訪談漁民。

03.廖珮含參與諾魯全島幼兒園一起舉辦的運動會,每個地區的幼兒園 都會穿上自己的代表色。

廖珮含很喜歡拍攝底片。

「我喜歡等待的過程,拍出來是怎樣、就是 怎樣,有時候會抓不準、過度曝光啊,還會 晃到……」但這些她都喜歡。不調光、無濾 鏡,廖珮含用鏡頭珍藏諾魯島民的笑容、

馬紹爾群島的蔚藍、輔大同學埋頭寫春聯 的身影,而她的雙眼則永遠聚焦當下的互 動。「我太在意真實的事情了。」小麥膚 色的她大方笑了起來。

無論是畢業後隻身飛向大洋的友邦小島、 成立公益平臺「1la1」、召集百人一起服 務,當有人好奇她怎麼做到這些?廖珮含 會歪頭兩秒後灑脫回答:「我真的沒有想 太多欸!」朋友和同事總笑說她的母親沒 有生「擔心」給她。然而一舉一動都帶給 身邊人驚喜的廖珮含,曾經最害怕的,就是 和別人「不一樣」。

從害怕不同 到發現突破力量

小時候,每當老師問起「你的夢想是 什麼?」廖珮含都難以說出真正的想 法——我想當一個清道夫。當時她參加 校隊,每早練球都會看到街上的清道夫 認真的身影,忍不住心生嚮往起來。除了 國中加入童軍團,她還會詢問家附近的圖 書館或野鳥協會有沒有收志工?即使只能幫 忙排書、對發票,廖珮含發現只要別人和她 說一句「謝謝」她都能開心好久。但實際回 答老師時,她的「夢想」總得跟前面的同學 一樣,才有安全感。

直到一次國中生物課,老師請全班起立互動教 學,第一句就說:「不會捲舌的同學坐下。」

「那時候全班只有我一人坐下!」那瞬間, 廖珮含忍不住在心裡尖叫「我好怪!」當天

晚上起,她開始每天練習扳自己的舌頭, 一個月後,真的成功學會捲舌!那時廖 珮含發現,原來突破的力量一直在自己 身上。高中與大學她積極投入學校周圍 的志工服務,在輔仁大學讀大四時,廖 珮含再次面臨生命的轉捩點。隨著國際 青年大使2009年的交流計畫,她前往 位於太平洋中央的邦交國——諾魯。這

是全世界最小的島國,曾因磷礦資源 富甲一方,在資源耗盡後經濟快速凋 零。但是當廖珮含踏上這片土地,感 受到的不是匱乏,而是無限的生命力。

沒有「你的、我的」

在諾魯重新認識分享本質

在這個沒有網路、一天停電8個小時 的國度,她卻看到諾魯居民都很樂天, 彼此共享的文化更完全顛覆廖珮含的認 知。一群學生會很自然地輪流喝一杯咖 啡、噴一瓶香水;路邊的孩子舔同一根 棒棒糖;連煮晚餐都會多準備一些,哪個 肚子餓的親友走進來就可以一起吃。而諾 魯文化特別重視1歲、21歲與50歲的生日, 會盛大「招待」親朋好友。就有留學生笑著 和廖珮含分享,他21歲生日時人在臺灣,結 果他在諾魯的家被整個搬空。

回臺後,她透過大使館認識許多諾魯 學生、持續與當地朋友保持聯繫,隱 隱渴望再回到那片純粹的土地。2012 年,她毅然辭掉穩定的工作回到諾魯, 每個看到她的島民都驚呼,「他們問是 我的靈魂回去了嗎?怎麼真的 會 有人回 來?」廖珮含笑著回答:「因為我想念你 們!」這回她輾轉住在當地人的家中,與 島民同吃同住,經歷3個禮拜無水無電的日 子,一起用儲水桶的水刷牙、裝雨水到叢林 洗澡。悶熱難熬的午夜,母親會說「走!上 車!」帶孩子擠上有冷氣的車子,繞著小島 唱歌,直到孩子們入睡。

島國人民的思想邏輯如海風自由,完全沒有 「你的、我的」的觀念。有一次,廖珮含在 搭飛機時遇到一位諾魯留學生,打趣地說: 「我要去你的國家!」學生馬上開心地用中 文回應:「我家就是你家!」讓 廖珮含 想起 記憶深處,外公家永遠敞開的那扇大門。印 象中苗栗客庄的家總是人來人往,許多鄰 居與老友陪伴外公度過晚年時光。當外公 離世後,廖珮含還悄悄用他的名字送禮, 頑皮地嚇大家一跳!

故鄉的回憶竟與遙遠的島國文化相互共 鳴,跨越千里,再再激起她心中的波瀾。

這十多年來,廖珮含造訪了5次諾魯, 也前往其他邦交島國如馬紹爾、帛琉等, 儼然成為「地下邦交國大使(又稱諾魯 小公主)」,甚至學會諾魯語,協助接 見島國總統。即使如今邦交不再,她與 諾魯人都堅定相信:彼此的情誼不會變。

志工一拉一 找到自己的地方

諾魯的分享日常,也在激發廖珮含對服 務的不同想像,2010年春天,一次等 公車的靈光乍現,讓廖珮含在網路創起 「1la1」(一拉一)公益平臺,「一人 拉一人,做些有意義的事!」她這樣描 述初心。第一個活動就決定幫校門口的 公車「洗澡」。在那個還沒有捷運通車 到輔大附近的年代,這班經過臺北車站、 西門町的513公車承載所有輔大學生的 回憶。驚喜的是,第一次洗公車就有20 多人參加,大家在半夜邊洗邊玩、還相 互較量成果,後來又延伸出掛聖誕卡、 貼春聯等活動。當學校愛狗社需要協助遛 狗,1la1也立刻出動。「其實很多人不知 道1la1到底在做什麼?只是跟著朋友來看 看,咦?好像滿好玩的、大家很開心欸! 那……我也做做看好了!」

廖珮含覺得服務就在日常中,像一個概念, 跟諾魯人的「分享」一樣,「真的簡單到不 行,就是關心身邊的人。」隨著朋友揪爸媽 參加,還有島國留學生支持,1la1如滾雪球

成長,第3年聖誕節竟然來了4、 50個人,嚇她一跳。「我覺得1la1 像一個,讓大家可以找到自己的地 方。」回想學生時期,大家經濟有限, 演講、剪片、做圖都是不計回報的付 出,讓廖珮含非常感激。這些年1la1 的狀態看似偃旗息鼓,但只要廖珮含一 則貼文,人們又會冒出來動員,連職場 的夥伴也紛紛加入。難怪她理所當然地 說:「我在哪裡,1la1就在哪裡啊!」 回到真實

「島國教會我的,可能就是『真實』吧!讓 我更勇敢。」島國的陽光、外公家的大門和 1la1的善意連成一線,每一站都讓廖珮含更 忠於自己的心聲、更不知道要怕什麼。聊到 這,她忍不住講出兩個字:解放。

「不管是小孩或是大人,我覺得每個人有自己 的原廠設定。」如解除格式限制的相機,當人 脫離「應該怎樣」的枷鎖,才能真正做回自己。 當然,即使恢復原廠設定,還是都有各自的課 題要面對。廖珮含溫柔地說沒關係,長成自己 的樣子後,就能用最擅長、舒服的方式關心在 意的人事物,這樣被關注的面向和方法便能 更多元,離共好愈來愈近。

「所以服務的第一步,就從認識自己開始 吧!」這樣就算開始了嗎?面對驚訝的回 問,廖珮含笑著答:「不然要從什麼開始?」

04.2013年迎來1la1的4週年,臺灣的諾魯留學生也一起 同樂慶祝。

05.從2010年起,1la1每到聖誕節、新年都會邀大家準備

臺北客家人,畢業於輔仁大學廣告傳播系,現任職於富邦文教基金 會,負責源於慕尼黑兒少影展的說故事工作坊等兒童相關專案。從國 小開始當志工,2009年以青年大使的身分首次踏上友邦諾魯,回國 後在2010年成立公益平臺「1la1」。也因為關心孩子,曾負責基金 會中的「撲撲行動圖書館」及參與「兒童節目孵育計畫」。

寒冷的冬風中,跟著古風里里長孔憲娟的引領來到「古風 小白屋」,聽說這裡有許多身懷絕技的大哥,個個是電風 扇修理達人!連孩子也能一起來玩中學!找回幸福生活的

#古風小白屋

01.志工左適佑示範最簡單又好玩的玩具,用鐵絲扭上兩個不鏽鋼螺絲, 就變成簡易不倒翁。

白色房屋的鐵捲門緩緩升起,「維修達 人」四個紅字在紙上格外顯眼,捧著家 電的民眾、身著圍裙的志工,和想借工 具的居民自由來往。當地居民笑說「維 修達人──古風小白屋」號稱「二戰飛 機都能修好」,只要有任何疑難雜症, 來這裡聊聊天肯定有收穫。

敲出開門磚

從多餘 啟 程的修繕之旅

談起「小白屋」的起源,還要從那些「佔 位」的工具說起。

小白屋的前身隸屬國防部,在戰後初期 的窮困年代,負責發放美援物資。隨著 經濟改善、合作供銷社的興起,建築逐漸 閒置,但因複雜的產權問題,無法拆除改 建,為了活化空間,社區提出「雲和小客 廳」計畫,讓小白屋成為聚會聊天的場所。

「聊著聊著,就聊到『那一支』。」志工左 適佑分享,因為家裡的水管損壞,請水電工 又動輒一兩千,乾脆買了水管鉗自行修繕。雖 然省下一筆金額,工具卻佔據家中一角,成為 閒置物。

想不到,其他里民正因修繕苦惱,便約好與左 適佑在小白屋借工具,順便請教修繕方法。隨 著討論的居民增加、提供的工具多樣,小白屋 逐漸成為「修繕交流中心」。孔憲娟里長看見 居民的熱忱與小白屋的潛力,便邀請綠點點點 點團隊進駐,2014年「維修達人──古風小白 屋」正式成立。

修築善循環

找回老物與情感的連結

「不鏽鋼鑽孔會生鏽,因為會產生高熱,不鏽鋼 最怕高溫了……」拿著待修理的家電,志工與民 眾討論思考,也以自身的經歷分享做法,共同摸 索出解決方案。

「我們很少用『修』這個字,我們覺得過來就是 在『玩』。」牆上分門別類的材料與工具,讓 每個居民都可以自己開始嘗試維修。小白屋就 像誠實商店,需要的材料、工具,只須拍照上 傳至群組,便可自由借用,而回饋小白屋的方 式也不限於金錢,可以是閒置的器材、多出 來的螺絲、一杯香醇的咖啡……「在網路上 幫我們宣傳,或是來聊聊天,都很歡迎。」

施與受的轉換,讓善意的循環得以持續。

若對修繕棘手,志工樂於提供意見,但更希望 民眾獨立思考、動手,從中感受「維修」帶來 的滿足與快樂。第一次來到小白屋的民眾, 大多吃足普通電器行的閉門羹,但經過志工 群的巧手與指點,讓無法運轉的電器獲得新 生命。失而復得的驚喜感、善用資源的成 就感,正是小白屋想帶給大家的。「SDGs 的核心就是『幸福的生活』。我們是一座 橋梁,重新連結人跟世界,讓大家了解對 地球有責任,也有善用資源的義務。」透 過思考與動手,讓主人與物品有了連結, 愛物惜福的堅持也油然而生。

除了維修,志工大哥們也分享其他惜福小 訣竅。修電扇時最常用的潤滑油,是機車 行一罐罐用剩的機油。「幾滴就很夠用, 還是賽車級的,對馬達一級棒!」而珍惜

資源之餘,小白屋更希望民眾放手嘗試。

「用『玩』這個字,就是要大家放輕鬆。

既然東西已經壞了,那我們就試試,失敗

就當累積經驗,只有不怕動手才會成長。」

02.志工黃國烜正在仔細檢查居民踢到電線後、突然不亮的捕蚊燈。

03.古風小白屋有一整面工具牆,只要一張照片打卡就可以把工具借 回家使用,鼓勵修繕精神。

04.帶上橡膠手套,志工楊詠沂小心操作自己組裝的電燒木高壓電設備。

玩出花樣

以新用途開拓新路徑

除了修理電器,小白屋的志工們更 把「玩」貫徹在多樣的成果裡。一顆 一元的乒乓球,壞了也沒人心疼,打 洞後用鐵片固定,再裝上LED,花團錦 簇的藝術燈綻放出柔和光芒。或在鐵絲 兩端纏上螺帽,在中心折出立足點,能 在指尖平衡的天秤玩具便成型。

「上次史瓦帝尼的學生來參訪,他們好喜 歡。」左適佑發現臺灣人太介意「犯錯」。

「外國學生發現玩具怎麼玩都不會掉下來, 所以他們都很活潑,很快知道『平衡』的 原理。可是臺灣學生很怕摔壞它,所以都 站著不敢動。」如今,只要有學生參訪, 志工都會鼓勵學童多多動手。「即使只是 鎖顆螺絲,也能學會什麼是順時針、逆時 針。」透過實作與成品,讓學習不再是冷 冰冰的文字與課本。

而曾經是高級科技人員的志工楊詠 沂,更以自身專業,把回收「玩」出藝 術。「因為不導電,閃電打到樹會燒起 來,那如果加上導電液呢?」戴上護具, 接上電流,電光在白色的煙霧間奔流閃爍, 留下枝葉般的焦痕。「這就是『閃電木』, 不同木材、不同濃度都會有不同的效果,我 們可以再加上細節。」楊詠沂拿出鐵烙,在 木板的空白處刻畫上小橋與船夫,枯木林頓 時化成江景,「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的意象躍然「木」上。

有了視覺的藝術薰陶,楊詠沂也帶來聽覺 饗宴,隨手以「回收」二胡演奏〈茉莉 花〉。「傳統的二胡要好的木材、蟒蛇皮 共鳴,我們用常見的玻璃罐、塑膠膜當材 料,也是一種獨特的音色。」鐵皮屋簷

下,充滿生命力的茉莉花香迴盪在小白屋 後院。「在這個空間找到你無限的想像。」 楊詠沂鼓勵大眾放膽暢想,讓多樣的材料 與方法組合出無限可能。

「萬物皆可利用,只要你慢慢用。」近 90歲仍活力十足、腦筋靈活的楊詠沂, 是小白屋的「一寶」,他分享,小白屋 做的並不是「化廢為寶」,而是看見材 料自身的價值與潛力,只要相信還能利 用,廢料就會成為材料。「其實也像志 工,很多人年紀大了沒有相關背景,又 擔心工作太精細,但如果你開始累積經 驗,也能成為維修達人。」不只給予電器 第二生命,小白屋更期望以培訓、互動等 方式,讓長輩找到新的動力,開展退休後 的第二人生。

從客家到普世 從惜福到永續

古風里有許多客家居民,志工大哥們笑著說, 或許正是客家精神,才讓小白屋經營得有聲有 色。「客家人不只惜福,還有『硬頸精神』, 什麼是硬頸,就是不服輸。」若東西壞了,大 家多是丟了再買,但社區的客家夥伴不服輸, 透過修繕,不與消費主義妥協、不向歲月老 化投降,便是現代的「硬頸精神」。

出身龍潭客庄的志工黃國烜則認為,這樣的精神不應該侷限於「客家」, 而是人人都必須具備的觀念,他舉荷蘭為例,因為土地小,不僅缺乏物 資,也缺少處理垃圾的量能,因此從分類就徹底執行,也透過二手市集 販售維修後的器具,以商業鼓勵回收與修繕。如今小白屋成立近十年, 相關的理想與模式卻沒有過多推廣,讓他大感可惜。「其實真的不難, 我們都是從電風扇開始,第1支用看的,第2支邊修邊學,第3支大概 就出師了。」無論是鼓勵更多年輕人加入行列,或是從教育推廣,黃國 烜希望新生代都能具備基礎的修繕能力,從自家擴散至鄰舍鄉里,從客 家精神發揚成惜福環保的永續理想。

看見永續的路徑 尋回幸福的方法

「有感情的老物品又活過來了,光看他們臉上的表情,就知道完全不一 樣。」回想起小白屋的點滴,不少志工心中都有張印象深刻的笑靨。在 講求經濟效率的今日,「修繕」似乎是個老派又傻氣的選擇,但正因珍 視回憶,老物件才有了意義。十年來,在孔憲娟里長用心推動、居民的 參與下,小白屋透過修繕,串起人與人、人與物的連結,不單是愛物惜 福的永續,也找回快節奏的現代社會裡,幸福生活的方式。

左適佑

臺北人,來到古風小白屋9年,退休後 在孩子推薦下來到小白屋動手一起玩,

喜歡運用小東西做出玩具,賦予舊物新 的樣貌。也在社區大學做導覽志工。

楊詠沂

臺北人,今年已近90歲,是小白屋的 「老頑童」。雖不是古風里居民,卻被 小白屋的氛圍與理念吸引,參與多年。

手工能力高超,運用理工科專業背景, 將廢棄的微波爐變壓器做成可創作電燒 畫的裝置。

黃國烜

桃園客家人。來到古風小白屋約6年, 除了修理電風扇,也熱於挑戰各種電器。

希望大家一起學習成為居家電扇師傅, 一起幫地球省垃圾,很有熱情,會鼓勵 居民一起學。

1.

玻璃二胡

材料:厚實的玻璃罐、防水紙或 塑膠膜、聖誕燈串、竹子、琴弦

#創造不同音色

3.

閃電木電燒創作

材料:木板

#請注意安全

2.

#再黑也不怕

花開小夜燈

材料:破乒乓球、USB充電線、 小燈泡、造型塑膠花

特別介紹:運用廢棄微波爐內2000伏特的變壓器, 在木板上電燒,自然產生如水墨枯木的紋路,再使用 燒烙筆加以點綴成畫

#室內好玩伴

4.

輕量化風箏

材料:雨傘骨架、塑膠袋、 棉線、竹片、裝飾彩色膠帶

正因珍視回憶,老物件才有了意義。

翁葉素榮

辦活動時要做一些吸引大家的地方,一開始當 志工可以去公家機關申請資源,只要第一次辦 得很好,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也可以找朋 友一起來討論「我們來辦什 麽 」,大家就會來 玩,年輕人就要去辦這些。

別人給機會,我就學。服務時我遇見了很多朋友, 聽到了不同的人生故事。「愛玩」,讓我認識很多人, 我覺得世界好開闊,閒不下來,就繼續去幫別人!

可以試著參與體驗課程,去思考自己在 自然循環中的角色,並選擇環境友善的 生活方式。家長可以從「二十四節氣」 讓孩子了解配合環境「適地適種」、「食 當地、食當令」的消費習慣。

張竹英

廖珮含

服務其實從生活周遭開始關心就可以了。也想 和大家說,不想做就不要勉強。所以從認識自 己開始的意思就是,知道你喜歡什麼。如果不 知道,可以用「知道不想要什麼」來去做取捨。

邀請大家一起來面對社會和環境的問題,現在 連照顧孩子都要分擔,從另外一個角度想就是 合作,你一點,我一點,很多事的道理都是一 樣的。只要把好學的動機引發出來,現在有圖 書館、有網絡,在都會區當志工資源很方便。

來一起玩吧!萬物皆可利用,只要你慢慢用。其實 真的不難,我們都是從電風扇開始,第1支用看的, 第2支邊修邊學,第3支大概就出師了!失敗就當 累積經驗,只要開始嘗試,人人都能成為維修達人。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