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季刊87期

Page 1

客家文化季刊 VOL. 87 TAIPEI
臺北市
HAKKA
我的實踐生活 SDGs

每天,為環境做一些小事。

為環境做一件小事

風吹動了葉子

像是城市裡的永續種子 一片又一片......

每天

CONTENTS

VOL.

循著客家足跡 種下城市永續未來

留一片藍天仰望未來-灰色叢林中的綠色客家 口述.周羿希主任委員 | 文字整理.編輯室

撰文.涂月華 | 照片提供.涂月華

SPRING ISSUE

每天 為環境做一件小事

上山,聽民俗植物的故事

GPN:2009105822

ISSN:17292875

發 行 人 / 周羿希

編 審 / 池婉宜、彭文美、劉春香

編輯統籌 / 李靜美

出 版 者 / 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地 址 / 臺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三段157巷11號

臺北市客家文化會館

下海,記錄孩子心中的汪洋

採訪報導.張簡敏希 | 照片提供.張皓然

淨溪,找回屬於自己的那條河 媽媽的力量,透過「買菜」守衛一家子

戴德泉:善用植物特性結合生活,延續人與大自然的關係 張皓然:尊重不同的生命物種,我們也是屬於自然的一部分 劉月梅:一次、兩次、三次到第十次去的時候, 有一整塊山坡地的垃圾不見了,我就覺得很快樂 彭桂枝:每個人都要克服內心的不便,做出相對應的行動 採訪報導.張簡敏希 | 攝影.黎歐創意 | 照片提供.戴德泉

採訪報導.黎歐創意 | 攝影.程天佑、黎歐創意 | 照片提供.劉月梅

採訪報導.張簡敏希 | 攝影.黎歐創意 | 照片提供.彭桂枝

電 話 / (02)2702-6141

傳 真 / (02)2325-2341

網 址 / hac.taipei.gov.tw

發行日期 / 中華民國113年04月

企劃製作 / 黎歐創意有限公司

總 編 輯 / 郭玫芬

美術總監 / 王志中

執行編輯 / 鍾彥琳

攝 影 / 黎歐創意有限公司

地 址 / 新竹縣竹北市光明六路東二段200號

電 話 / (03)658-5879

87
02 14 20 26 32 蛻變。
永續城市
01 06 08

打造綠色生活的日常

校園,在人群中,扔下永續意識的火種

林孟慧:推廣循環經濟,造成資源的流動

採訪報導.林心怡 | 照片提供.林孟慧

社群,分享環保生活,讓人來影響人

林藝錚:挑戰各種方法實踐環保,讓永續變成好玩的事 採訪報導.林心怡 | 攝影.黎歐創意 | 照片提供.林藝錚

說一個, 我家社區的故事

詹凱毓:綠色療癒才是都會幸福生活的解方 共耕,是大家共同的願望

05

SDGs實踐方程式

SDGs實踐方程式 50

採訪報導.林心怡 | 攝影.高繹豐(第一年度健康社宅共耕團)| 照片提供.詹凱毓

03 40 42
04 46

在城市生活的你,上次看到稻田是什麼時候呢?

「清明前,好蒔田,清明後,好種豆」是一句客家農諺,「蒔田」指的 是客家話的「插秧」,提醒農人要在春分後、清明前進行,才能有好收 穫。這就是客家人順應節氣、養地生息的行動展現,從俗諺回到土地的 根源,認識人類最初與大地共存的方法。

若生活在都會的你想重新找回與土地的連結,不妨走進城南的臺北客家 農場,認識這片為城市留下的綠色小天地。今年春天,我們邀請百位父 母與孩子來到農場體驗蒔田的樂趣,看到大小朋友赤腳踩進濕潤的土 地,親手插下稻米的秧苗,在農場中歡笑的模樣,彷彿跨時空呼應客家 祖先愛護土地的精神,成為都市塵囂中難能可貴的畫面。

6
口述|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周羿希主任委員 文字整理|編輯室

與土地有志一同的客家人

聯合國在2015年宣布「2030永續發展目標」,又稱為SDGs,期望透過實 踐17項核心目標讓地球與人類共榮、共存。而我們回頭一看,發現以農耕 為傳統的客家族群早已身體力行「養地生息」、「物盡其用」數百年,隨 著生活所需自然地實踐土地永續利用。在資源快速枯竭的今日,如「蒔田」 這般順應土地休養的生活態度,更在當代城市展現珍貴價值,與國際趨勢 接軌,原來無論時空如何變化,客家人始終明白如何與土地永續同在。

因此,今年度的季刊將客家精神結合SDGs永續發展目標,透過新視角演繹、 發揚客家文化特色。本期春季號的主題為「每天為環境做一件小事」,邀 請走入山海河川、守護環境的實踐者,透過教育、創作、公民運動、共耕 等方式,勾勒綠色生活的美好願景。視覺更以自然中飛舞的葉片串連每個 生命故事,邀請大家循著葉子流動的軌跡,飛往更多故事的匯流之處,每 一片都是人們為環境盡心盡力的歷程,葉子帶我們看見他們的努力,以及 蘊藏其中對土地的真心。最後,繽紛多采的葉子齊聚封底,種下永續的更 多可能。

如同古諺所說,唯有重新感受大自然的呼吸脈動,才能找回共處的頻率。

我們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等待起飛的葉,終將降落那片屬於自己的土 地,一起在客家的生活智慧中,找出屬於你的永續實踐法吧!

蛻變。永續城市 7
8 撰文:涂月華

城市的便利,物質豐盈滿溢,我們已然忘卻遙遠的過去,曾經缺乏的年代 裡,貼近土地的客家傳統生活中,令人感到幸福美好的種種。

離鄉也好,世居也罷,在城市中仰望晴空,又或是遇見一棵美麗的盛開的花 樹,我們總會感到滿心歡喜,並由衷讚嘆大自然如此美麗。然而,多數在城 市中生活的人都認為,在城市裡友善環境的生活方式並不容易實現也不切實 際,實則若是能夠重新尋回客家傳統生活的科學與傳統飲食中獨特的內涵, 即使在城市中,身為客家人的你我也能換個形式為永續盡一分心力。

9
蛻變。永續城市

01 《不塑過日子:家裡零垃圾的極簡生活練習》 結合有趣圖解分享涂月華的環保妙招,是一 本人人都能實踐的減塑寶典。

永續新時尚法式優雅VS.客家端莊

一直認為大褲腳是偉大的服裝設計,大 襟衫也一樣,只要身材沒有過度變化,可 以從年輕一直穿到老,無論懷孕生產,或者

是中年發福,大褲腳和大襟衫能夠因應各種 身材,也能在勞動時身手自如,無須修改;這 個特質在法式洋裝上也找得到,有彈性的布料, 四季皆宜的花色,合 宜的剪裁,即使 在流行變動 如此快速的現在,仍是美的表現。相較於現今快 時尚的眼花撩亂,法式優雅或客家端莊,有種風 來浪去也不驚心的沉著。

在城市中重新詮釋四頭四尾

飲食,是唯一不分年紀、文化與貧富都能 相互對話的文化,當惜食惜物成為流行 時尚的生活態度,客家傳統飲食便是最 好的話題,談飲食,談山的給予,說海 的恩賜,不正是客家料理最底層也最 堅實的底蘊。

每個新的日子,朝陽初昇,一杯咖啡 溫室清香,倘若願意想像它的來處, 堅持品味之際,思考人類與環境對話 中有著什麼樣的內容?一碗福菜筍 絲,帶來什麼樣山的訊息呢?

而所謂環保,正是找回與自然相愛的過程與方式; 與人相愛也有著相同的道理,需要的是理解而後 才能真正地去愛,也才能愛得長久;文化也有著 相同的道理及規則。城市理當無礙人們對文化與 愛的理解,自然也一樣。

當然我們無法百分之百完全複製靠山 吃山的傳統客家生活,除非離群索居 退隱山林,多數人無法達到的僅能成 為模範,遊走在高樓之中的我們能夠

10

在味蕾思念封肉的香氣與美味時,自備容器、重 覆使用各式包材到傳統市場買回那塊在過去曾以 月桃葉繫住的五花或胛心,用愛下廚為家人料 理一頓灶頭鍋尾的家常,這是愛;為自己與

家人洗手做羹湯,不再十指不沾陽春水, 減少外食的機率,對健康也有助益。選擇 天然材質的衣著,願意動手針頭線尾修

改縫補維持穿著的整齊有禮;把友善環 境的生活方式透過家庭教育家頭教尾 的傳承下去,便能讓客家在城市中也 能處處可見。

重現伙房外小菜園 為生物多樣性造一個城市基地

灰色叢林中的你我,也能試著 將三合院落外的菜園化身成為

陽台小花園或者香氣植物小菜 園,讓其它生物能夠在都市 中找到適合它的棲地,提高

都市中的生物多樣化,唯有 容下別的生命在這顆星球中 一起生活,人類的未來才能 充滿希望。

英格蘭北部的陶德

莫登(Todmorden)有一群 志工們到處種植可食用的植 物,城鎮沿途都有可以吃的植 物,營造「可食風景」,吸引觀 光客到來。回歸舊日客家家戶都有 小菜園,種植四季菜蔬,在城市中也

善用空間,植下紫蘇、九層塔或幾棵 蔥,為餐桌上點綴記憶中的味道。這些 細小的事,都是與客家兩不相忘的日常與 如常,體會著土地與水資源的重要性,與 時俱進跟著全球趨勢友愛這顆綠色星球。

疫情過後,原本便利的物流更加便利,南北的 往來,讓我們經常忘卻在地食材曾經是客家菜 美味可口的重要元素之一。例如現在365天都能 吃到鹹湯圓,不再是年節應景時稀奇美好的祝福; 能在季節對的時候,吃上一碗滿是茼蒿菜、芹菜末 與芫荽的鹹湯圓更是少見。倘若在盛產之際,用最 傳統手作的方式保留好食材,料理最道地、最純粹的 客家菜,在地食材的應用應當為客家日常,這也是在 城市為客的我們最能日常拾回的文化,對應永續,便 是「在地食材」、「吃當季的食物」,同時減少運輸產 生的碳排放。

轉換視角看客家,當刻板印象變成時尚話題環境保護,訴

說客家變得輕鬆簡單,惜物不再是負向表列的族群特質, 能夠過上物質簡單的優雅的生活,斷捨離最終想得到的輕 快與舒心,也是回歸與傳承你我基因之中共同的文化。能 在友善環境的同時跟上時代變遷的速度,相信這是身為客家 一份子的你我最樂於見到的。

苗栗客家人,減塑與不塑的經歷超過20年,零廢棄 和極簡生活是畢生信仰,期望留給女兒乾淨的地球。 曾任廣播電ㄊ節目企劃主持、專欄作家、自立晚報婦 女版主編。出版《不塑過日子:家裡零垃圾的極簡生 活練習》。

11
涂月華
蛻變。永續城市

1. 好吃、好用、好玩的客家民俗植物

12

2.

孩子與海的互動方式

走進大自然的淨溪計畫 3.

#戴德泉 #張皓然 #劉月梅 #彭桂枝 4. 媽媽們的友善採買清單
每天 為環境做一件小事 13

「善用植物特性結合生活, 延續人與大自然的關係。」

—— 戴德泉

印尼人用紙、葉子包食物,植物專家戴德泉老師提到早年客家人也是 如此,他小時候會去割姑婆芋、香蕉葉、野薑葉到市場賣,市場的人 就拿去包豬肉、豆腐,他說每次說到這,小孩就會問:「老師,姑婆 芋不是有毒嗎?」但重點是我們可以處理它且不去吃它,可是現代人 太懶了。

他認為綠林環境永續最大的問題,就是每個家庭都製造了太多的垃 圾,塑膠對環境的破壞超乎想像,參考先人的智慧、思考替代的方式, 同時減少塑膠使用,是永續的其中一個方向。

採訪報導|張簡敏希 攝影|黎歐創意 照片提供|戴德泉
14

大地的禮物 先民的智慧

小小的植物園內,大花咸豐草延邊緣滿

布生長,戴德泉老師指著被大花咸豐草 包圍的一株綠色植物說:「那就是『尖 尾鳳』」,客家人常用的民俗植物「尖 尾鳳」華語叫「佩蘭」,葉片邊緣的 鋸齒狀只比大花咸豐草明顯一些,將 它採下揉出汁液會散發出一股特殊的 香氣。早期孩子感冒時,老一輩會採些 佩蘭,搭配水、冰糖、橄欖入鍋蒸,據 說喝下後便能治好咳嗽,若沒有佩蘭, 也可以用臺灣澤蘭(客語:六月雪)替 代,在南庄70歲以上的長者都知道這組 佩蘭的對面種著蔓藤性的豆科植物—雞母珠 (客語:紅雞 珠、甘草藤),戴老師摘了 一片葉子放入口中咀嚼,見每個人也都吃下 葉片,感受其在味蕾上從苦轉甘甜的神奇魔術 後,他才悠悠地說:「紅雞 珠是有毒植物。」 雞母珠的根、莖、葉可泡茶飲用,種子毒性較 強,但鮮紅的顏色很吸引人,可以拿來做飾 品,戴老師手上的手串就將雞母珠作為其中一 個元素。

這個植物園緊鄰南埔國小,種了差不多150 幾種民俗植物,九成以上都是客家民俗植物, 它們都是戴老師教食農教育與母語課程的重 要教材。

打造母語及民俗植物的方舟

15年前,戴老師在南埔國小教書時,開始 用大自然元素製作手工藝品,訪問當天,

桌上放著種籽做的手串、項鍊、蚱蜢、 鑰匙圈、鳥類,材料應有盡有,像是橄欖、 羅旺子、臺灣原生核桃、栓皮櫟、使君子 種子、香椿子等,戴老師賦予種籽生命、 形象,創造孩子對於植物的想像。

「因為工業化時代後,人們逐漸遺忘以前人 使用的東西,及使用它們的方法。」民國65 年戴德泉老師進入台玻集團工作,在考慮退 休期間決定到苗栗社大上野生植物課,向植 物專家陳運造老師學習,並於退休前四年考 取第一屆客語課程教師,先後進入南庄國中、 南埔國小、南庄國小任教,過程中一度為照 顧家人分別在南庄國中、小停課,而後又 在因緣際會下,於田美國小教食農教育專 案課程。

身為客語教師,戴老師深刻感受到母語在 下一代消逝的速度,而民俗植物也面臨 相同的處境,若不被使用,那消失的狀 況是可被預期的。於是他以客語教植物, 同時也是藉由植物讓孩子對客語更熟悉、 印象更深刻,因為「植物跟語言一樣, 三個月沒看到,就會慢慢變得模糊。」

3月正值春暖花開,沿途風鈴花開出一條 黃金大道,南庄的桶柑仍在採收,清明節 前後,也正是艾草長得最美、葉子水分最 多的時候,戴老師會帶著學校的孩子用桶 柑做果醬、涼糕。也會帶著孩子們摘採校 內種植的艾草包紅豆餡製做艾草口味的菜 包,他說南庄人會墊柚子葉在菜包底下,蒸 出來的菜包會帶著柚葉清香,而住海邊的客 家人會用黃菫的葉子,他們稱作「粄葉樹」, 那是離鄉人會思念的味道,是家的味道。

每天
15
為環境做一件小事

01.戴德泉老師帶著社大同學認識生活周遭的植物。

02.戴德泉老師與母親唯一的一張合照。在記憶裡, 母親總是悉心帶他認識植物。

03.為了讓孩子更親近植物,戴老師會運用巧思將種 子做成各種昆蟲外形的擺飾。

森林是母親一千零一夜的故事題材 訪談的過程中,戴德泉老師不時會提 起母親,「我媽媽很漂亮、很溫柔, 她不會打小孩,也不會罵小孩,而且 是位很會說故事的母親。」到山上撿 柴、砍竹子時,母親帶他選擇適合燒 火的樹木、認識帶刺的植物,他說他 對一種名為「山豬肉」的喬木印象特別 深刻,這種樹木的紋路像山豬肉的切面, 水分特別高,所以不好燒。他記得以前會 將蓪草(客語:花草)的嫩莖幹脫皮,中心 以壓力戳出空心的洞,那是最早期的保麗龍, 母親會用它來當針插。在山上,他也學會被割

在日治時期前,南庄便開始有焗腦產業, 戴老師的曾祖父從峨眉到南庄做生意,在 街邊有房子,讓哥哥、姊姊們可以通學, 他則跟媽媽、阿婆、弟弟住在山上做紙的工 寮。家中把山上的水泡石燒出石灰,用以泡 軟竹子來做紙,而做紙剩下的細竹枝則拿來 「燒 」(做鹼油)。

此外,家中也種稻、養牛,每當他去割 草給牛吃,就會聞到一股很香的味道, 長大後才知道那是刺蔥,他特別喜歡 刺蔥的味道。

傷手時,可以用「金狗毛」貼在手上止血,這些 從老人家身上學會的知識,都是在野外求生時最 基本的能力。戴老師說早年家中長輩從事的工作, 也與植物息息相關。

01 03 02
16

這些從老人家身上學會的知識, 都是在野外求生時最基本的能力。

成為植物 看見生命的韌性

「我覺得自己像刺蔥(客語:紅竻檔), 喜歡充滿挑戰的事物。」

客家有句諺語叫「父青母攩」,指的是家中 服喪時,兒子要拿孝杖棍,若是父親去世就 拿竹子,代表後代節節高升,而若母親去世 要舉紅刺蔥,感受喪母的錐心之痛,也表示 內心對母親的思念。除了思念外,在戴老師 眼裡,帶刺的紅刺蔥也代表冒險、挑戰,很 符合他的性格,以及自身靈魂裡對生活充滿 好奇的狀態。

那客家人像什麼植物呢?他笑著說:「我覺 得像『打碗花』(華語:臺灣野百合)。」

因為它從海邊一直到海拔3000多公尺的

高山都能生長,蒴果能有百顆種 子,風一吹遍地生長,不怕熱、不 怕冷,就算將葉子、莖部拔掉,只 要根還留著就能生長,就如客家人 不怕苦、有韌性,「跟百合一樣, 只要根還在,就算今年不開花,隔 年還是會繼續發芽成長開花。」

戴老師在自家山區還有一甲地,種了 兩、三百種客家民俗植物,多樣性超 乎我們的想像,在這座寶庫裡,除了 能看見他對南庄、在地孩子的重視與 愛,也是他透過個人的力量,希望保留 傳統文化, 及達到環境永續的方式。

戴德泉

苗栗客家人。原為電機專業,在台玻集團工作多年。

退休前考上國小學校客語支援教師之後,返鄉全心投 入教育與植物研究。花十年時間訪問耆老、專家並歸 納整理兩本《南庄植物誌》,累積豐富經驗,從苗栗 社大野生植物探索課程的學員成為講師。

每天
17
為環境做一件小事

戴德泉:植物跟語言一樣,要常常使用、 常常看,才不容易被遺忘。

18

為環境做一件小事

蓪草

客語:花草

臺灣澤蘭

客語:六月雪

佩蘭

客語:尖尾鳳

臺灣野百合

客語:打碗花

雞母珠

刺蔥

客語:紅竻檔

客語:紅雞 珠、 甘草藤

19
每天
20 採訪報導|張簡敏希 照片提供|張皓然 下

「 尊重不同的生命物種, 我們也是屬於自然的一部分。 」 —— 張皓然

21
每天 為環境做一件小事

孩子成長、蛻變的歷程很珍貴, 希望孩子透過自己的經歷, 可以長出一個新的事情。 01

02

01.張皓然導演拍攝程寶在阿婆的菜園裡採菜、抓蟲、灌蟋蟀。 02.《海洋日記》中,蘭嶼的孩子趴在港口的斜坡上,享受浪拍打在身上的感覺。 03.來自澎湖的兄妹,舟哥帶著舟妹潛入海中看夢幻的海底世界。

22
03

來自臺中山城的張皓然,童年時期在各個山頭、 親戚家輪流居住,與表兄弟、堂兄弟一起玩 耍,灌蟋蟀、鬥雞、追狗,讓他的童年時光 比現在的小孩來得有趣、瘋狂;現在的孩 子在手機、平板、電視、遊戲機台中度過 童年,鮮少走到戶外、走進山林、去到 海邊,親近大自然;於是,張皓然試圖 引導孩子放下3C產品,帶著小孩下海,

記錄他們如何與自然共處,記錄他們 如何看待海洋,記錄那片屬於孩子心 中的汪洋。

山城環境埋下日後拍攝的秧苗

因為居住在臺中山城,張皓然發現早期 客家人很喜歡住山邊,一方面利於防守, 另一方面若有戰事時,也方便躲藏;加上 山上資源豐富,靠山吃山,生活不會有太 大問題。也因為兒時居住環境的影響,來到 臺北都會區,張皓然也下意識地選擇靠近 山邊的地方居住。張皓然說,「淺山這樣 的地理環境對我來說很重要,因為兒時在 山城的成長環境,養成我對自然親近的 感受,我常常會去山裡攀登、去溪裡抓

魚、去郊外騎自行車,這些其實對後 來我喜歡戶外,或是拍攝的題材裡 有很多自然的素材,都產生了一 些潛移默化的功效。」

於是,我們才有機會可以看到張皓然 導演拍攝孩子在山裡攀爬、在海裡泅泳 的精彩節目,看到他如何記錄孩子跟山 林、跟海洋自在相處的時刻。

因緣際會投入兒童節目的製作 沒有想過會拍攝兒童節目的張皓然,因為認 識一位製作兒少節目的製作人,這位資深前 輩製作兒童節目的經驗非常豐富,每年思考 不同的呈現方式,希望可以打破傳統都是大 哥哥、大姊姊帶著大家唱歌跳舞這樣的刻 板形式,大膽嘗試用寫實的方式,帶著孩 子去探索,讓孩子透過探索來發現這個世 界其實新鮮又有趣。看過張皓然導演的 幾部作品後,這位資深前輩邀請導演來 做兒童節目,最初的起因是因為拍攝 主題與作為主角的孩子在臺中東勢, 覺得跟導演很有地緣性,所以說服張 皓然來拍攝,歪打正著的是,要拍攝 的對象竟然是自己表弟的小孩,一方 面因為是自己的親戚,另一方面也因為 夠熟悉,所以張皓然接下這集的節目, 之後還成為節目第二季的導演。

其實在此之前,因為富邦的孵育計畫,張 皓然就已經接觸過兒童節目製作。他用紀錄 片的方式,創造出不同的兒童節目說故事的

23
每天 為環境做一件小事

方法,雖然難度很高,成效卻非常好,於 是誕生了《海洋日記》這個節目。張皓然 說,「曾經把這個節目拿到客家庄給山裡的 孩子觀賞,沒有看過海的他們,提出各式 各樣的問題,這個經驗對我來說很特殊。」

發現生活環境對孩子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不同的成長環境帶給孩子不論在性格上、 個性上、反應上都不太相同。

孩子在持續進步的過程中最動人

凡是導演都知道,小孩與動物是最難 拍的,但有些導演就是願意挑戰困 難,張皓然就是其中之一。兒童節目 的靈魂人物就是孩子,怎麼挑選孩子 是門大學問,張皓然也不是每一集都 挑對主角人物,但可以在不同特質的 孩子身上找到各自特殊的地方,讓節 目因此更加鮮活。張皓然說,「拍兒 童節目很花時間,你要花時間陪伴孩 子,花時間安撫孩子的情緒,花時間等

孩子願意拍攝;如果你愈急,愈想要推著

孩子前進,孩子就會往後退,你反 而什麼都拍不到,小孩就是這樣一 種特殊的生物。」

一般人都喜歡優等生,也喜歡表現最 突出、最厲害的,但張皓然卻從另外 一個角度出發,他希望節目可以呈現孩 子做一件事的過程,從不會到會、從生 疏到熟練,讓孩子透過這樣的歷程,找 到學習的動力與興趣,也得到成就感,他 說,「孩子成長、蛻變的歷程很珍貴,希 望孩子透過自己的經歷,可以長出一個新的 事情,這樣的進程、轉折,是我這系列最想 要講的事情。」

客家人的永續就是依節氣善用自然資源 雖然從小在客家庄長大,張皓然沒有機會學到 客語;但對客家的食材、料理,這些味覺上的 東西,倒是深印腦海。最近開始想要找回那殘 存在味蕾中的味道,張皓然笑著說,「我這幾 年都有醃梅酒,也曾做過醬冬瓜,我覺得對於

24

植物的保存,或是發酵類食物的味道,這 個記憶應該是來自客家,所以我想要找回醃 漬這件事。」早年物資缺乏,讓客家人善於醃 漬食物,也非常珍惜食物;對應到最近的節氣, 青梅、艾草都正是盛產期,於是上市場會看到

許多梅子,還有令人垂涎欲滴的艾草粄,客家 人順著節氣過生活,善用食材做變化,維持自 然生態,讓環境永續。

靠海的客家村落不多,但喜歡海的客家人不少, 海洋這個大自然,本身對人類無害,雖然是在 山城長大,但張皓然覺得自己隨興、自在的個 性,比較接近海脣人 ,拍攝海洋、記錄海邊 孩子,讓張皓然很有感,「我們應該要尊重

不同的生命物種,不能因為我們想 要永續,才以某些條件來交換;如 果你去觀察生態鏈,你就會發現 我們也是屬於這個自然的一部分, 這個時候我們是不是要謙虛一點, 多為其他生命想一想,我覺得這才 是永續發展的方法。」看似幽默、 調皮、孩子王般的張皓然,談到永 續議題也難得嚴肅。

《海洋日記》不但榮獲今年台灣國際兒童影展的最佳 電視/網路節目獎項肯定,更入圍2024年慕尼黑國 際兒少影展決選,張皓然將在5月前往德國參展,讓 國際看見臺灣大海的美麗與孩子的純真。 註1

多為其他生命想一想, 我覺得這才是永續發展的方法。

註1:海邊人。

游向國際

臺中客家人,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電影系、應用媒體藝 術研究所,現為影像工作者,作品屢獲國內外獎項肯定。 2015年以紀錄片《如歌的行板》獲得臺北電影獎最佳攝影。 2021-2023年執導富邦文教基金會與公共電視聯手製作的節 目《海洋日記》。2022年拍攝由公視、台語台、客家台、原 視四台聯合製作的幼兒戶外紀實節目《WAWA哇!》。

25
張皓然
每天 為環境做一件小事
採訪報導|黎歐創意 攝影|程天佑、黎歐創意 照片提供|劉月梅 26

「一次、兩次、三次到第十次去的時候,

有一整塊山坡地的垃圾不見了,我就覺得很快樂。」

—— 劉月梅 每天 為環境做一件小事 27

來自新竹關西的劉月梅,原為從事教職的 工作,但長期關心生物、環境、保育、濕 地、棲地、自然等議題,透過身體力行, 帶著學生、志工到山林觀察,至海邊行 腳,在河邊挑揀;用自己的方式戮力維 護環境的永續,也帶動大家一起為環境 永續盡一分心力。

一個城市有一條河 這條河該是什麼樣貌

劉月梅曾經騎著自行車,繞行臺北的淡 水河邊。淡水河很美、也比新竹頭前溪 寬闊、蘊含各種自然景觀,是許多人喜

歡前來散步的地方。但是實際探訪淡水 河後,劉月梅發現這些浪漫的想像都會 幻滅在一股臭臭的氣味中,而投身到川

廢快篩調查計畫後,她驚訝地發現散布 在淡水河的垃圾與眾不同,有牛筋繩、床 墊、腳踏車、菸蒂、藥品罐等,應有盡有,

另外除了死魚,也會發現奇怪的動物屍體, 這讓劉月梅大開眼界。順著淡水河蜿蜒的散 步區,也時常布滿狗的糞便,劉月梅說,「去 淡水河邊原本應該是悠閒散步、欣賞風景的, 可是我卻一直踩到狗大便。」

01.劉月梅從2018年起親自走訪臺北河川,期望 淡水河岸除了美麗,也能更乾淨。

02.荒野保護協會的志工們踏入溪流,齊心拉起水 中糾纏的鐵網垃圾,還給河岸原始的樣貌。

原本應該乾淨、美麗流淌在城市裡的河 流,因為這些垃圾,讓人倒盡胃口,也嚴 重影響生物的棲息;劉月梅帶著大家做溪 流行腳,鼓勵企業參與淨溪,從淡水河著 手,延伸至其他河流,還給河川一個潔淨 的環境。「如果大家可以關心自己居住地 的河流樣貌,還有它周遭的環境,當河流 漸漸改善後,它也會越來越有生命力,很 多的生物也會漸漸回來。」劉月梅發自內 心地說道。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一條河,屬於臺 北的淡水河,是不是可以回復它原本 豐饒的樣貌呢?

01

28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一條河。

因教學而投入生物研究 與大自然結下不解之緣

大學畢業後,很幸運考回自己的母校 新竹女中,但在教學的過程中,發現傳統的 教學方式,無法讓學生認識多元的生態系樣 貌;而自己帶的班級,學生成績並無明顯的進 步,驚覺到這個狀況的劉月梅,開始思考自己 的教學方式,在感知到自己的不足後,於是利 用暑期選讀40學分班。

在研究所時期學到不少東西,但認真思考後, 劉月梅發現雖然探索大自然的奧秘是她的興趣之

一,但教書仍是自己的最愛,於是回到學校重拾 教鞭,同時也申請了生物研究社,除了帶學生去 探索課本上的資訊,也一起到野外採集課本沒有 教的事。當時因為學生在科展想要做食蟲植物, 於是劉月梅帶著學生搭客運,在沒有google導 航的年代,去到海邊、山上尋找課本上不太有 介 紹的食蟲植物,也因為這個機緣,使劉月梅成 為荒野保護協會的志工,也擔任新竹分會長的 任務。

在實驗室練習拍桌子

怎麼拍都不像 因為那不是我

提倡環境保護的表達方式有很多種, 有柔性的教育宣導,亦有剛性的訴求 抗爭。剛接任荒野保護協會新竹分會 長的劉月梅,也在揣測何種方式最 適合自己,例如練習剛性方式的過 程時,用獨處時間練習「拍桌子」 的樣貌。她說:「我覺得自己是分 會長,要擔起責任,以前都會覺得 NGO是抗爭團體嘛!我就在想要不 要去練習拍桌子?要拍得響亮又清 脆,還要有那個架式,但我發現我 不是那塊料,從此就跟拍桌子斷絕關 係⋯⋯。」拍桌子拍不出劉月梅的味 道,她也意識到不要把自己硬塞到不 對的位置,因為那個不是她。後來荒 野保護協會定調,以做環境教育跟棲地 守護為主要任務,這也是劉月梅一直以 來喜歡做且仍持續在做的事情,於是, 她就因此在協會待了下來,直到現在。

02 每天 為環境做一件小事 29
老天爺就是這樣,給我們一個 可以自己解決困難的能力。

03.在食蟲植物的培訓課中,劉月梅生動地為 學生介紹自己親手打造的食蟲植物小花園。

04.劉月梅與志工前往花蓮調查植物,觀察岩壁 上的自然生態。

圖說待補充 03 04
30

人生遇到困境時 走進大自然讓它幫你釋放壓力

成天與大自然為伍的劉月梅,有一 套自己的自然哲學。她也說自己其 實沒有三頭六臂,只是很會利用零 碎的時間;受邀至各處演講時,除 了分享環境保育,也分享她的自然 哲學。

人生難免遇到困境、遇到挫折,但能 幫你的人其實只有自己,當你自己被 自己困住、囚禁時,會走不出自己設 限的框框;劉月梅用長期觀察自然生物 所得到的 啟 發,跟大家分享,當遇到困 境時,把眼睛放亮,就能找到方向;然

後打開耳朵聽聲音,靜下心來聽聽別人的 意見或鼓勵,只要能沉住氣、靜下心,就 能找到出路。

客家先人的智慧 運用節氣讓一切永續

劉月梅覺得,客家人一直以來都在做永續的事 情,因為客家人跟大自然住在一起,靠山吃山、 種茶喝茶,用心經營自己的那塊山、那片林, 善用周遭的環境,創造出可以用的東西,不浪 費、不濫伐,就像古語說的「用度有節,愛物 惜物。」而客家的米食文化豐富而多元,搭配 米食的不外乎都是草啊、葉子啦、花啦,原因 很簡單,因為客家人搭配節氣、搭配季節,依 著當季的作物生產相關的食物。

而在都會區的我們,一樣可以實踐SDGs永續 的精神,劉月梅說,「檢視一下現在生活裡 有哪些東西是過度浪費的,把它省下來就 好;平常的休閒生活,就是去親近大自然, 到野外走走。」有心隨手就能做環保,當 意識到永續的重要時,不論在何處,都 可以想辦法減量,也會讓資源再利用。

劉月梅鼓勵大家常常去大自然走一走,挑選會 吸引你的大自然,因為它可以釋放壓力。劉月

梅分享道,「大自然其實很神奇,當你有壓力的 時候,走進大自然,好好跟大自然相處,認真靜 下心來看想要看的東西,就會頓悟;我覺得老天爺 就是這樣,給我們一個可以自己解決困難的能力。」

新竹客家人,曾任新竹女中生物老師、荒野保護協會新竹分會 會長多年,在2016-2022年擔任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卸任後 持續擔任志工。崇尚自然、儉樸的生活,致力推廣環境教育, 除了長期研究食蟲植物,更從臺北開始推廣河岸調查與淨溪活 動,期望大眾從淨河開始關懷土地、減少海廢。

劉月梅 每天 為環境做一件小事 31
32

「每個人都要克服內心的不便, 做出相對應的行動。」

—— 彭桂枝

每天 為環境做一件小事 33
一群平凡人,成就一件不平凡的事。

餐桌陳釀著一家人的回憶,多數掌廚 者是女性,透過她們的料理、抽油煙 機下揮汗的身影、照顧家人的責任 心,讓我們在回憶中長出根基。當食 安風暴來襲,她們不會放任不管,於 是一群想守衛家庭的媽媽站出來成為 開路先鋒,因環境議題而先後成立基 金會、公司,最後創立了主婦聯盟生 活消費合作社,因為她們相信環境問題 要能被改變就必須從源頭遏止。

回扣主婦的日常實踐 源頭要從採買做起

媽媽們發起了一場消費者運動,名為「共同購 買」,透過一起採買好的產品維護安全、健康, 進而造福環境與社會,這一買就是數十載,早 於聯合國2015年提出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

談起SDGs,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的理事 主席——彭桂枝說:「我覺得SDGs滿偉大的, 但我不會覺得它是不可能的,我們也就真的 只有一個地球,各國間如果沒有共同擬出一

01.我們要喝乾淨水聯盟在立法院召開 「北水南送慶祝會反串」記者會。 01

個目標前進,我們的資源會耗竭得更嚴重, 不管是國家或組織,都應該要努力去實踐 SDGs。」

在共同購買的基礎下,彭桂枝提到主婦聯 盟合作社創立之初,便希望能鼓勵農民以 不施撒過多農藥,甚至不使用化肥的方式 栽培,可如此一來就需承受病蟲害與氣候 變遷的衝擊。因此當合作社有結餘款後, 每年都會預留一筆款項,讓農友在有週期 性的資金需求時,得以借用,且無利息壓 力,儘管放心耕種。另外在遇重大災變時, 合作社也會募集急難救助基金予農友重建, 這些是外界較難看見的一面。

34

透過共同購買創造價值與循環

以生活本質出發,聽起來不是難事,但主 婦聯盟合作社的媽媽們讓「買菜」,成為

更全面的生活風格,她們不僅是消費者, 也是各種建議、議題的參與者,最根本而 言,在這裡,若未繳費加入社員並認同

合作社理念,則連買菜的資格都沒有。

提到這件事,彭桂枝忍不住自嘲:「大 家覺得我們是一個神祕的賣菜組織。」

主婦聯盟合作社迄今已走過23個年頭, 「一群平凡人,成就一件不平凡的事。」

是彭桂枝的人生格言,也恰如其分地解 釋了主婦聯盟合作社的核心與形成。

成長環境打磨一個人的質地

彭桂枝是新竹芎林人,出身農家同時也 是勞工階層,在政府推行農村工業化的年

代,彭桂枝的母親進入鄰近的工業區當女 工,她與兄弟姐妹則由阿婆照顧,跟著阿 婆做農事。憶起兒時,她總想起那個大家

互相換工、機耕仍未蓬勃的時代,午後西 北雨從天而降,全村人同一時間衝進田裡, 逐戶協助收穀子的景象,她認為農村是她 「很重要的根的所在。」

求學過程一直是在新竹,彭桂枝後來 進入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她說社 會學很關心問題意識是什麼?而「我相 信的問題意識是,這個社會能夠存在或 能夠前進,都來自於平凡人的決心。」彼

時,臺灣人的注意力放在剛過的921地震 後的重建,及美國雙子星恐怖攻擊事件上, 她則對應到臺灣社會當下面臨的另一個問 題——勞動基準法實施將滿25年,新聞上 關廠抗爭不斷,讓她開始思索往後的路途, 進而在讀研究所期間進入工會工作。

當時又正逢遠東紡織廠關廠,她說:「我想 驗證自己的信仰跟這件事的關聯性。」因此 彭桂枝決定以母親的故事為延伸,探詢大環 境下客家女工的處境、家庭狀態與經濟主權 對女性在家庭裡發言權的影響。她因而以 〈女人與工作:一群客家農村中年女工的工 作經驗〉為論文主題,訪問新竹新埔遠東製 衣廠的中年女工們,想更貼近觀看半農半

每天 為環境做一件小事 35

時代塑造母親的模樣

「如果把我放在她們所處的時空脈 絡,我可能沒有那麼幸運能受高等教 育。」

彭媽媽沒有成為論文研究的主要對象, 但母親這個角色在彭桂枝的印象裡,跳 脫只是上班與在休息的狀態,她們不再 疏離,開始聊關廠、聊醃漬、聊感受, 回想起母女間的對話,彭桂枝說:「我 覺得她是一個很用心的母親。沒有人 特別教她要做什麼,她就用她的方 式,在養育她的家庭,其實她好努力 喔!」

如今自己成為人母,她再忙都盡量為 家人做飯,在餐桌上,與三個兒子聊 烹飪、食物來源、食安,乃至當前 的社會議題。

身為當代的母親 我們的共好由自己創造

「我在研究所的時候就知道主婦聯盟, 那時候的理解是它是一個環境運動的議 題。」彭桂枝是在成為全職媽媽後,因孩 子嚴重過敏,又因關心食物議題,認為那

是能夠與母親重新連結關係的過程,才 加入主婦聯盟合作社。

彭桂枝在這裡教大家醃梅子、包粽子, 愈熟絡就投入得愈深,直至2021年成 為理事主席。對話之餘,在這個角色上, 她要找到共識,及促成行動的可能性, 如社員們希望能裸賣,但會造成農民嚴 重的耗損,為盡量達成減少耗材的目標, 主婦聯盟合作社開始推動「蔬果膜袋回收 行動」,請社員克服不便,將蔬果帶回家 後,把膜袋用抹布擦乾淨、整理好,再帶 回站所回收。

以實際的作為直面SDGs,彭桂枝說:「現在 的民眾跟消費者需要學習的是,當你喊出來 希望要這樣做的時候,你願意克服你心裡頭 的那一點不方便,為你所說的事做上相對應的 行動。」這是應對現代生活環境要做的第一件 事;第二則是將小規模的永續行動捲動成經濟 模式,才能不拘泥於個人的落實,進而影響更 多人,但相對也需要大眾願意支持這樣的經濟 模式,它才能帶來改變。

食物深藏一個人對家的記憶與情感

芥菜於冬收後,經日晒、風乾、醃漬、搓揉、 壓矺、收藏,隨時間長短發酵成獨有的味

36

道,那是彭桂枝心中家的味道,「這個味道跟我們 對家的感覺一樣,它其實是很有層次感的,而且 會隨著時間有所不同。」

鹹菜以多種方式烹飪,與舌上的五味皆能搭配 適宜,因此客家人以「鹹菜型」形容人個性隨 和。彭桂枝覺得客家女性在養成的過程中,與 家族、姐妹的情誼濃厚,看到有問題就會去 解決,不會放爛一件事,盡力與人、與事合 得來,很願意成為共同體的一部分,同時又 在家族網間成為穿針引線的存在。

她口中的「穿針引線」改變了對「針頭線 尾」的詮釋,主婦聯盟的媽媽們就如針線, 恰似平凡地完成日常採買,卻於細瑣的一 針一線間,串起自家庭向外延伸至對整體 社會、環境的關心,及對未來想像的實 踐,如師傅話所說「三人同一心,黃泥變 成金」。

為環境做一件小事

三人同一心,黃泥變成金。

新竹客家人,畢業於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現為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事主席,長期投 入社會環境運動,致力於改善人們與環境的關係, 如領銜2020年「新竹喝好水公投案」。曾擔任主 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主婦聯盟合作社新 竹分社綠繪本小組總召集人,與新竹縣勞動姐妹 權益促進會總幹事。

彭桂枝 每天
37

#綠餐盒

#永續意識 #22000

#意識的火種

38
採訪報導|林心怡 攝影|黎歐創意 照片提供|林孟慧、林藝錚

打造綠色生活的日常

#實踐減塑生活

#永續進行式

#我覺得, 我的未來閃閃發光! #環保生活

上山下海後一鍵切換,

跳轉下個永續實踐場域——

穿梭無國界的社交媒體平臺,

持續搜尋Z世代的SDGs生活關鍵字

#林孟慧 #林藝錚

39

—— 林孟慧 「推廣循環經濟,造成資源的流動。」

等等!我們真的不是免洗餐具糾察隊 22000,這是林孟慧初次參與德國漢堡 氣候遊行“Fridays for future”的 現場人數。「這還只是官方數字!」她 的語氣留有澎湃。去年夏天,林孟慧因 著國科會計畫來到德國參與研究,見識 塞滿整個廣場的遊行人潮,各年齡層都 為氣候變遷積極發聲,讓她的內心震撼 不已。

林孟慧是臺灣第一屆環保青年領袖,也 曾擔任客委會性平專案委員,從高中到 大學不斷實踐各種永續倡議,如今正在 德國繼續博士研究。想在學術圈深耕, 又不願待在象牙塔的她持續釐清自己的 定位,所想的從來不複雜,「無論在哪 個群體,如果可以影響到身邊的人,我 的目標就達成了!」

「綠餐盒」是林孟慧在大學參與的第一個環 保專案,為解決校園過量的免洗餐具,她 和根與芽社團的夥伴提出循環餐盒的租借模 式,還購入300個不鏽鋼餐盒在學生餐廳門 口試營運,提供同學環保的選擇。

當時有個插曲,在出租餐盒時,有些從餐廳 走出來的學生看到攤位,都會刻意「藏一 下」手上的免洗餐具。林孟慧很無奈,他們 真的不會攻擊使用免洗餐具的同學,她強 調:「我一直在講,希望可以營造環保是一 件很潮、很酷的事。」

因經營社群、長期溝通的經驗累積,林孟慧 精準地觀察不同群體,從最能被接受的「公 約數」切入宣傳,成功發起校園短講、提出 臺大校務基金責任投資,「推環保不能只說 有多好,要找到它跟大家關心的事物交集的 部分。」這也是她寶貴的經驗談。

40

參與遊行

同樣是參加氣候遊行,林孟慧在臺灣和歐洲的經驗可說大不相同。在德 國,遊行抗議是日常、熱情參與是常態,無論大人、小孩人手一塊紙板, 寫上標語就能高舉呼籲;或是參加歐洲學術研討會,發現主辦方不特別幫 參與者準備正餐,場館設計也沒有多過裝飾。

「這或許是不同文化以及對氣候變遷認知的差異。」她也參與臺灣的遊行 與活動,然而響應人數有限、形式偏向傳統,離開臺北更是難上加難。對 瞬息萬變的氣候變遷,她懇切期許青年與決策者們更多考慮未來,思考當 下的行動後果。

#環保小物大公開

櫻桃核熱敷枕

購自德國藥妝店,手縫布袋裝著櫻桃 核,放進微波爐加熱即可重複使用。

一起玩吧 重新定義客家永續精神

如果要向跨世代、不同族群推廣客家族群的永續實踐 精神,應該怎麼做?

「首先,資源有限這件事情必須被知道。」林孟慧認 真說道,它可以讓世代之間重新開始對話,共同往永 續的方向前進。她認為,長久居住臺灣的客家族群積 累傳統生活智慧,與環境共榮、共存,是面對氣候變 遷中重要的精神,可以用更正面的角度去宣傳,強調 客家精神做環保正在流行,邀請大家一起來玩,就能 讓永續的印象伴隨客家進入大眾視野。如同她在根與 芽社團推動生活化的飲料杯繩,成功在同儕間引發熱 烈迴響。

說到這,林孟慧突然笑了:「其實,我很像縱火的 人。」氣候變遷不等人,她所能做的,是在能接觸到 的人群中扔下永續意識的火種,並期許它漫天而去。

臺中人。現為臺灣大學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位學程博士生、行政院 青年諮詢委員。研究專長為以永續發展為基底之氣候變遷決策,大學時倡 議成立臺大學生會永續部、校務基金責任投資。榮獲2020年臺灣環境保 護署第一屆環保青年領袖。

打造綠色生活的日常 41
一塊紙板就夠了
林孟慧

「挑戰各種方法實踐環保,讓永續變成好玩的事。」

—— 林藝錚

2020年3月1日,在新冠疫情降臨的風暴中,一則尋常的限時動態悄然 出現Instagram首頁,拍下裝滿食物的長方形餐盒,林藝錚傾吐雀躍又 苦惱的心情:

成功實踐減塑了⋯ 可是碗超燙 會燙到店員的手, 該怎麼改裝比較好:(

那是她實踐減塑生活的第一天。轉眼4年過去,林藝錚陸續擔任永續校園大 使、參與營隊與比賽,飛到日本當交換生,關於環保分享的限時動態始終不 斷,更吸引1700多位追蹤者的關注。「我覺得很好玩啊!」她的語調輕快、

笑眼彎彎,原來林藝錚眼中的永續生活,就是一場冒險遊戲。

客家大使的惜食日常

從惜食開始做永續,對林藝錚來說並不難。「我從小就養成飯要吃光的 習慣。」大概是客家血統使然,外出用餐時,外婆還會比她早拿起環保

碗裝醬料,而不用一次性的碟子,「雖然外婆應該是想多裝一點啦!」

開著玩笑,對家人的認同與感激,也讓林藝錚積極在校園大使的行銷上, 結合客家精神與永續商品推廣。

此外,她還幫經常消滅剩食的人想出可愛的綽號:「不要叫廚餘隊啦! 我覺得可以改成『冰箱』!」說完自己都笑出來,這就是她的樂在其中, 讓永續變得好玩。不需多說,做久了連朋友都會主動來問她要怎麼實踐 環保,讓林藝錚更有動力。

42

01

01.在日本當交換生時,習慣隨身攜帶環 保碗的林藝錚令當地的同學印象深刻。

與物品一起長久活下去

校園大使 臺日交流 減塑生活 永續宇宙

日本與臺灣的永續進行式

2023年9月,林藝錚前往大阪當一學期交換學生,意外 觀察到日本和臺灣不同的永續習慣。因為日本到處都有 便利的販賣機,反而是臺灣人攜帶環保杯的比例更高, 她在日本拿出環保碗時更是驚天動地,甚至被嘖嘖稱奇 的朋友們圍觀錄影,回想起來好笑又害羞。

而日本也有令她驚艷的地方。林立的古著店不只賣復古 名牌,更有滿滿數百日元就能買到的實穿衣物,「我還 穿回去問外婆說,你猜我的褲子多少錢?」林藝錚興奮 地公布答案:折合後只要60塊臺幣!不但省荷包又能延 長物品壽命,是她最希望能推廣到臺灣的商店模式。

永續不難,也能是微小而幸福的生活 模式,林藝錚俏皮地說:「只要把自 己想像成一個小世界就可以了!」想 像這裡沒有垃圾車、沒有消化垃圾的 空間,就會自然去延長物品的使用壽 命,這也是她對世界善意的回饋。

聊起永續宇宙,她還有太多想嘗 試——結合臺日交流、觀光、藝術等 等,一片片拼起理想的目標。「像是 有股力量在推動,所以我做任何事都 離不開永續這個領域,很酷吧!」林 藝錚咬下水果茶裡的最後一塊蘋果, 眼裡的星星再也藏不住鋒芒,「我覺 得,我的未來閃閃發光!」

#環保小物大公開

隨身衛生紙布袋

購自環保市集,可自由 裝入所需衛生紙數量。

迷你洗碗精

將洗碗精倒入贈品小瓶子,放進餐具 組,讓飯後清潔更方便。

桃園客家人,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大四學生。曾任惜食平台Tasteme 校園大使、學校福智青年社社長,致力在生活中實踐環保,推廣綠食蔬食。 積極在Instagram分享環保生活,觸及粉絲達千人以上。

打造綠色生活的日常
林藝錚

聽說密集的都會區中,有一群人正在做水餃、調醬料、搓湯圓, 而且所有食材都是他們親手在社區種出來的。

看見跨世代的SDGs幸福綠生活,就從社區頂樓開始——

44
#詹凱毓
採訪報導|林心怡 攝影|高繹豐(第一年度健康社宅共耕團) 照片提供|詹凱毓
45 說一個,我家社區的故事
「綠色療癒才是都會幸福生活的解方。」

2023年的冬至午後,一股濃濃的紅蔥頭與茼 蒿香從臺北市舊潭美國小教室飄出,長輩們 仔細搓著客家鹹湯圓,伴隨此起彼落的笑談 聲,這一刻,銀髮新創活力中心的眾人彷彿 回到國小時光。這幅和樂的畫面,就是聚會 發起人詹凱毓心中理想的共伴養老生活。

「看到茼蒿,我就直接聯想到客家鹹湯 圓。」帶著圓眼鏡的詹凱毓笑起來有些靦 腆,因為社區的共耕隊隊長黃姐是客家人, 是黃姐的女兒在群組販賣鹹湯圓食材,才讓 詹凱毓認識客家食文化。於是當她來到新據 點,看到野菜共生園種了山茼蒿時,一場鹹湯 圓共煮活動自然浮現她的腦海,藉由課程帶大

家認識鹹湯圓的不同習俗與食材。在都市推廣種 植、透過作物來認識食文化,正是詹凱毓6年來 步步打造療癒幸福生活的實踐法。

—— 詹凱毓

我想在都市創造孩子的快樂童年

故事的起點要從2017年說起,當時臺北 市推出第一屆社會住宅青創計畫,邀請有 想法的青年提出社區活絡計畫換取免抽籤 入住的名額。當時剛生完雙胞胎的詹凱毓 夫妻因緣際會決定在社宅落腳,以親子共 學的計畫成為松山區健康社宅的居民。

為什麼要在都市種菜?詹凱毓的出發點 很簡單:帶孩子體驗自己的快樂童年。

已是二寶媽的詹凱毓憶起過去,嘴角仍 不住上揚,在彰化農村長大的孩子, 都度過那段日升被咕咕雞啼叫醒、

日落後蛙鳴伴眠的無憂時光。話 鋒一轉,她望向綠地稀缺的城市 嘆道:「所以我覺得小朋友

46

01.共耕食代在冬至舉辦「客家鹹湯圓」共煮活動,帶著銀 髮中心的學員認識客家食文化。

02.詹凱毓與社宅夥伴們參加田園城市季賽的擺盤個人賽, 其中兩位夥伴獲得殊榮。

好可憐喔。」因此在女兒出生後,她帶著孩子重新溫習 爺爺教授的種植技術,也在社宅的園圃結識一群跨年 齡的都市農友。

發現大部分的居民沒有種植經驗,詹凱毓特地找 來社區大學的老師上課,重頭學習農耕知識,而 種植是最好的語言,不需客套,自然就能打開

話題,鄰里的情誼隨著作物,在你來我往的互 助灌溉中茁壯成長。

最重要的是可行的經濟循環 隨著園圃收成愈多,詹凱毓活用園圃中的 作物,製作成方便烹煮的水餃,進而集資 成立「共耕食代」的社區品牌。除了在 疫情期間大大幫助社區的獨居長輩,分

享麵食文化更引起社宅榮民們的共鳴, 對詹凱毓既是驚喜更是鼓勵。

當團隊的運作逐漸上軌道,她開始想 得更長遠:只做公益無法長久,需要 轉換成可循環的商業模式才行。詹凱 毓堅定地說:「可行是最重要的,要 可行才能推廣。」務實,也是她始終 堅持的行事理念。

於是她帶著團隊進駐社創中 心上課,了解到他們早已實踐 SDGs中的優質教育與責任消費 生產目標,也學習把社區成功運 行的經濟模型統整為課程,分享給 更多團體。這個從親子共學開始的 計畫,逐步看見社區弱勢的需求,無 論是育兒家長、獨居長者、斜槓青年, 透過共耕讓大家能在生產過程中獲得零 用金收入,實驗零工合作的經濟體系。

詹凱毓相信,唯有減輕生活壓力,才有 迎向幸福的可能。

客家農場就是城市中最好的園圃 在團隊迅速發展下,共耕食代積極與各農 耕團體合作、對談,因此聊到臺北客家農 場,詹凱毓的雙眸馬上亮起:「這是我認為 目前臺北市做得最好的社區園圃!」不但有 城市最大的腹地,生態維護和教育系統分工 完整,甚至外聘老師普及農耕科學素養。更 友善的是,客家公園歡迎所有對農耕有興趣 的民眾,就算非客家人也能參與。其實她早

47
01 02 說一個,我家社區的故事

就對客家人與土地的羈絆印象刻深,例如 共耕隊的黃姐以種植舒緩生活壓力,豐碩 的成果又能與社區分享;也在考慮與客家 公園固定舉辦的有機農學市集合作。更重 要的是,客家公園為都會中喜愛種植的不同 族群創造交流空間,正如同詹凱毓以共耕為 樞紐,串連起社區的情感和向心力。

然而積累無數回憶的社宅生活終將畫上句號, 因為6年的居住期限,加上社宅許多核心夥 伴相繼離開,詹凱毓一家毅然決定走出社宅, 在2023年來到新據點展開下一步里程。

其實共耕就是大家的願望 生活在都市不是件容易的事,青年要買房、

老年要養老,面對與日俱增的社會動盪與貧 富差距,這兩個族群也愈來愈喘不過氣。曾 有一位社宅成員遭逢開刀後半身不遂與離 婚的困境,走投無路下只能在群組求助, 希望社區的家長能幫忙接送孩子上學,但 又有多少青年有餘裕接住另一個家庭的意 外呢?詹凱毓語帶苦澀與不捨,她也曾經 歷產後憂鬱的低潮,對不幸降臨、無處求 援的痛苦感同身受,這也成為她持續推動 互助社區的一大動力。

如同共耕食代每年執行一個計畫,也是為 了完成最終的幸福生活藍圖:一座又能度 假、又可以共耕的永續農莊。詹凱毓認為, 都市人特別需要在高壓的生活裡享有一段喘 息的時光,然而不管去哪裡度假都要花非常

多費用。若都市有一座莊園,就能讓大家就近 享受田園生活,田地也能持續經濟作物生產, 便能達到在都會實現二地居的願景。這不只是買 一個居住地,更是一種對生活理想的投資,她總 結:「其實,共耕就是大家的願望。」

互相照顧 種下綠色的永續美好

「我覺得生命是短暫的,要做自己覺得有 價值的事情。」年過40歲,詹凱毓不禁 思考起人生的意義,過去當多媒體設計 師雖然收入高、工作有趣,卻看不到自 己渴望的幸福前景。她對未來也早有覺 悟,認為現在已不是養兒防老的時代, 在少子化、物價通膨的壓力下,或許 我們未來的老伴就是隔壁門的鄰居。

「我們這一代要形成互相照顧的群 體。」詹凱毓如此期待,如果每個 社區能創造自己的品牌,形成零工合 作的經濟模式,即使老了也可以賺一 點零用錢,同時充實自己的生活,看 見養老的更多可能性。詹凱毓言談裡 包裹的核心無比浪漫,浪漫中又句句 是務實的實踐,「客家人不也是這樣 嗎?」她馬上接著說,忍不住笑了。

社創之路邁入第7年。詹凱毓不細數 路上坎坷,反而不假思索回道:「雖 然疲憊,還是有讓我感到幸福的時 刻。」一切都是為了尋找生活中的幸 福碎片,她還想要連結更多人,接 住彼此的艱難時刻,以綠色種下未 來的永續與美好。

48

說一個,我家社區的故事

雖然疲憊,還是有讓我感到幸福的時刻。

更多共好提案

1.與水花園有機農學市集合作,在客家公園 舉辦一場城市的野菜盛宴。

2.培訓更多種子教師,發掘都會社區各自 的特色,激發共創可能。

03.社宅的頂樓園圃是共耕隊成員的情感交流地,詹凱毓 與孩子們共同學習耕作知識。

04.將社宅園圃的作物製成創意水餃、研發天然醬料,共 耕食代打造社區微經濟圈,提供居民零用金收入。

彰化人,為寶貝樹親子共學堂、共耕食代發起人。

2017年因孩子投入親子共學教育領域,成立共耕食 代城市田園推廣小組,更與外部農藝共學社群交流學 習,從社宅農圃共耕同樂、舉辦送餐行動,販售社區 公益品牌餃子,以都市農耕、食農教育、營造綠色幸 福生活圈。

49
03 04
詹凱毓

戴德泉

現在有太多家庭垃圾,塑膠對環境的破壞 更超乎想像。多參考先人的生活智慧、思 考替代方式,同時減少塑膠使用。

親近生物和原野的過程中,會發現我們也是自 然的一部分。所以多為其他生命思考,尊重不 同的物種,我覺得這才是永續發展的方法。

劉月梅 張皓然

檢視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是過度浪費的,把它 省下來就好。家務上可以選擇天然的清潔 劑、讓衣服自然晾曬。閒暇時多去親近大自 然,並且盡量選擇步行或腳踏車移動。

50

當大家喊出「希望這樣做」的時候,能更願 意克服心裡的那一點不方便,為說出的事做 出相對應的行動。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要將 個人的小規模實踐轉變為群體的經濟模式, 才能帶來改變。

雖然有物慾,但更常告訴自己:「東西 夠用就好」,包括認同二手商品的價值、 盡量少一次使用免洗餐具。也希望臺灣 青年不要忽視自己的影響力,讓支持永 續成為很酷的事。

21天就能養成環保的習慣,真的不難!我會把自己想 成一個無法消化垃圾的小世界,自然能做到垃圾減量、

珍惜食物、不追求快時尚,還可以省荷包,一舉兩得!

如果每個社區能創建自己的品牌,透過食農教育打造 微型經濟,創造斜槓收入,讓長者不用吃老本、減少 青年經濟壓力的同時,更能在綠色療癒中永續發展, 這就是我相信的都會幸福生活解方。

51 詹凱毓 林藝錚 SDG S 實踐方程式 林孟慧
彭桂枝
SPRING ISSUE 永續 ・ 客家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