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季刊89期

Page 1


風來了 小種子一顆又一顆 飛向遼闊的天空 ......

CONTENTS

GPN:2009105822

ISSN:17292875

發 行 人 / 周羿希

編 審 / 池婉宜、彭文美、劉春香

編輯統籌 / 李靜美

出 版 者 / 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VOL.

蛻變。永續城市

母語是沃土 希望的種子向陽而生

口述 .周羿希主任委員 | 文字整理 編輯室

蒲公英夢想裡的奇幻世界

口述 . 陳素宜 | 文字整理 . 編輯室

陪伴孩子飛向有風的地方

培育獨一無二的種子

要談教育永續,重要的是讓弱勢孩子的需要被看到 等待風 用教育的土壤

虞志長 : 教育很有意思啊,我覺得當校長,不要只把學校的圍牆內當作自己服務的範圍

地 址 / 臺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三段157巷11號

採訪報導 林心怡 | 攝影 黎歐創意 | 照片提供 .臺北市教育局、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打開故事的窗,用繪本認識自我

張瑜琦 : 生活的

切都可以成為教學,孩子喜歡、變成興趣之後就會一直想學 蒲公英

採訪報導 張弘政 | 攝影 黎歐創意 | 照片提供 .張瑜琦

臺北市客家文化會館

電 話 / (02)2702-6141

傳 真 / (02)2325-2341

網 址 / hac.taipei.gov.tw

發行日期 / 中華民國113年09月

企劃製作 / 黎歐創意有限公司

總 編 輯 / 郭玫芬

美術總監 / 王志中

執行編輯 / 鍾彥琳

攝 影 / 黎歐創意有限公司 地 址 / 新竹縣竹北市光明六路東二段200號 電 話 / (03)658-5879

風來了

陪伴孩子們飛向天際

一只皮箱,上山下海孵育兒少影視人才

黃聿清 : 我覺得人一生可能都需要尋找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你願意去為它付出 謝欣志 : 語言是 種情感的源頭。不管大人小孩,都需要被認同、被理解

採訪報導 . 張簡敏希 | 攝影 黎歐創意 | 照片提供 黃聿清、台灣看見家鄉教育推廣協會、周家榮

準備好的土,等待對的時間

採訪報導 林心怡 | 照片提供 . 謝欣志

風的停靠 在母語的沃土

種下希望的種子

採訪報導 林心怡 | 照片提供 黃培育

黃培育 : 先跳脫主觀視角,從不同角度去看東西,那就是想像力

採訪報導 林心怡 | 照片提供 . 邱廉欽

採訪報導 林心怡 | 照片提供 . 劉榮昌

邱廉欽:就算唱到忘詞,大家還是會幫我拍手,這樣學語言是最開心的 劉榮昌 : 孩子可以透過音樂學習母語,我覺得留下單詞就是個開始,就像播種

說一個,我家社區的故事

只要不停開口,傳承就會持續下去

邱靜林 : 孩子聽到覺得好有趣, 直說:「我要 茶嘍!」我就是要他們記得, 而且馬上在生活中用起來

採訪報導 . 張弘政 | 攝影 黎歐創意 | 照片提供 邱靜林

淺秋微涼的風中,又迎來熱鬧的開學季節。在送孩子去幼兒園的途中,我 的思緒不禁飄回自己的童年時光。兒時成長在八德與大溪交界的眷村,經 歷兩股文化底蘊交織的洗禮,我熟悉眷村文化,也以客家身分為榮。如今 望向身旁的小小身影,我想,如果母語可以不只停留在父母輩的記憶,能 持續浸潤現在的生活,成為孩子成長的養分,會是一件多幸福的事?

雖然都會不是母語的原鄉,但我們從未放棄培育母語環境的土壤。早從20 餘年前,臺北市就展開幼兒園客語教學計畫,打造客語學習情境,每年皆 有超過20家幼兒園參與,這些努力讓客家語從學校課程,延伸成為日常 的一部分。此外,臺北市客委會連年出版母語兒童繪本、兒歌專輯給孩子, 如去年推出繪本《糖 ㄅㄅ 》,運用鮮明的色調與柔和的筆觸吸引孩童目光, 再透過糖 ㄅㄅ (蒲公英)尋找好朋友細蜂仔(小蜜蜂)的過程,帶讀者認 識環境保護、離農、友善農作、氣候變遷、團隊合作等議題,以故事的力 量,傳遞下一代永續實踐的概念。

蒲公英,正是本期的受訪者的化身,也是親力實踐SDGs4「永續教育」的 實踐家;孩子們是一顆顆被蒲公英承載的小種子。我們邀請讀者,跟隨受 訪者經歷一趟蒲公英的旅程,從地上等待到迎風飛揚,看見他們從學校教 育、媒體素養、生態探索,到母語童謠創作,發展多元方法陪伴與教育孩 子,如飄在天際的蒲公英,為小種子引路探索,飛過的角落,都成為種子 落腳的沃土,讓孩子自由降落。封底,我們會驚喜地發現:孩子像是一朵 朵可愛的小黃花,正迎著徐徐微風,朝氣地和世界打招呼!

教育,是一場不斷延續的生命旅程,循環不息。

口述:陳素宜

擅長施展文字魔法的陳素宜,在教學與創作交織的生涯中, 寫下近70本兒童文學書籍,不斷以文字滋養孩子的想像力。

跟隨素宜老師生動的分享,一起進入她的奇幻世界......

蛻變。永續城市

「或許是創作者的浪漫, 我始終相信文字能提供的想像更加遼闊,

—— 陳素宜

從25歲左右寫下〈純純的新裝〉登上國語日報那天起,回顧自己近40年來 的兒童文學路,也像一條跌宕的冒險旅程。科技迅速進步下,近20年來,紙 本為主的閱讀環境迎來巨變,然而童書故事始終是孩子走入閱讀世界的第一扇 門,當孩子開始培養閱讀的習慣,便能強化自主學習的能力,更有機會成為終 身學習者,跟上永續發展目標的腳步。

回到自己創作者的身分,我的想法一直都很單純——寫出讓孩子覺得有趣味的 故事。從兒時在北埔新街仔成長的孩子,成為老師、開始寫兒童文學,直到退 休專職寫作,現在不時鉤點毛線、編個帽子,我還持續想編織文字,寫出一個 個讓孩子真心喜歡的魔法世界。

來自教室的創作養分

《妮子的故事》系列是我相當受歡迎的散文作 品,「妮子」其實就是我的小名「宜子」,透 過妮子的視角,帶讀者走一趟我的童年之旅, 那是一個沒有智慧型手機、沒有網際網路的 年代,童年就是在家門前的城門街與朋友開 心地玩耍。長大後,我從新竹師專畢業,來 到新莊的國小任教,發現「喜歡聽故事」是 孩子們最大的共同點。如果單刀直入談論 問題,他們經常會逃避、拒絕傾訴;如果 把這個狀況放進情節,變成故事主角發生 的事情,孩子就很容易講出自己的想法。

因為一直對語文創作有興趣,我開始寫故 事、投文學獎,積累愈多肯定與經驗後, 更多天馬行空的想法迸出。每天聽著小 孩在教室閒聊鬥嘴、貼近他們的視角, 讓我筆下的故事奇幻之際又能引發小讀 者共鳴。這些與學生相處的點滴,為我 的創作增添許多養分。

唱出童年新街仔的月光

月光光,樹頭背,雞公礱穀狗踏碓, 狐狸燒火貓炒菜,猴哥偷食烙疤喙。

這段傳統童謠「月光光」是《柿子色 的街燈》中重要的「咒語」,帶著主 角可欣去到燕子姨婆的客家回憶世 界,每用客家話讀這首童謠我都忍不 住讚嘆,這簡直是最棒的母語童話! 在月夜樹下,雞、狗、狐狸、貓、猴 子各自工作、趁亂搗蛋,實在有趣! 我也常唸給3歲的小孫女聽。

雖然常被歸類為「客家兒童文學創作 者」,我倒覺得更多是從「寫自己」出 發,北埔的街景、聲音、氣味有如回憶 碎片散落在我的童話、散文、小說中。

一開始想到什麼什麼就寫,到後來越發覺 需要理論基礎支持,所以第一所兒童文學 研究所在臺東成立後,我在40多歲果斷 把自己推出去,展開「空中飛人」的行程。

為所有的孩子寫客家故事

讀研究所那段時間可說是「蠟燭多頭燒」, 在國小每週要上24節課,一天半的假,被 飛機來回臺東的時間,和一天半的課程給填 滿。苦歸苦,現在回看卻覺得珍貴,可以換 得一天半純粹的學習時光,當時的同學年齡 各異,有四面八方的專業,一起討論激盪時 就很有趣!

也是讀書、寫論文後才更有意識地去寫客家、 發現客語的美好。我用繪本《阿牛牯的隱形 披風》介紹都會裡「隱形的客家人」;也結 合客語文字的趣味,發現中秋月餅客語講成 「月光餅」,好有意境,成為我去年新書《尋 找記憶裡的那道美味》裡面的一篇創作。

寫客家也可以用純客家話寫作,但是我沒有 這樣做,即使寫到客家話,都會透過上下文 引導,讓不會講客家話的讀者知道這句客家 話的意思。說實話,我們從外形,甚至從 DNA都沒辦法分出誰是不是客家人,除了引 導客家孩子自我認同,我更期待其他族群的 孩子也看得懂,然後發現:「原來客家人跟 我們差不多嘛!」進一步埋下理解、喜歡客 家的種子。

蛻變。永續城市

文以載道與趣味並不衝突

中 高年級是孩子從閱讀到思考階段重 要的養分期,接觸不同主題觀點的讀 物尤為關鍵。退休後,我持續專注在 兒童文學創作,也因為當過自然老 師,更有意識地在創作時加入動物知 識、環境保護概念的故事。2018年 出版《沒鰭》,以大自然的生物作為 第一人稱,連荒野協會的志工都可以 看。所以要不要在故事加入知識?怎 麼寫才好玩?其實創作者都可以用巧 思化解。

教師出身的創作者容易陷入糾結,好像 一定要「文以載道」?可是趣味的傳遞 也是我期待的,像我在九歌出版社的第 一本小說《天才不老媽》就是完全爆笑 的路線。而趣味也不只是搞笑,讀到掉眼 淚也是一種文學趣味,也曾有故事媽媽和 我分享她唸我的書給阿公、阿嬤聽,他們 也很喜歡。不過好笑的故事孩子愛看,大 人卻不一定認同,這也是我們兒童文學創作 者的課題,在合適的地方包入一些「東西」, 不破壞創作趣味,更能體現作者的功力所在。

陪孩子編織想像世界

從第一天當老師起,我就很大聲說自己是客家 人,去做家庭訪問聽不懂閩南話,小朋友就會 當我和爸媽之間的翻譯,也感念家長們都很尊 重老師,所以我一直覺得大人的態度很重要。

兒童閱讀推廣亦然,大人們有沒有營造環境,甚 至與孩子一起閱讀都是關鍵,現在閱讀有許多新 穎的形式,我覺得親子願意共讀電子書很好。或 許是創作者的浪漫,我始終相信文字所能提供的 想像更加遼闊,也更能激發孩子的想像力。閱讀 故事,都是在鍛鍊孩子大腦的「學習能力」,尤 其是純文字讀本,反覆在腦中練習「理解、推理、 組織」的過程,能激發更多創意思考。這也是我 的努力目標——在影音傳播優勢的時代中,更盡 力地寫,讓孩子對文字產生興趣。

曾經認為兒童文學就是童話,如今明白給孩子 的文學創作不但有更多可能,更有責任傳遞正 確知識、陪伴讀者心靈。猶記當年在《柿子 色的街燈》中寫下的序文,我的心願不曾改 變,仍會繼續邀請孩子來到文字世界遨遊。

來吧,跟我來吧!讓我們一起進入那個精 靈出沒人間的迷人年代!

我的想法一直都很單純—

新竹客家人,畢業於師範大學、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曾任新莊國 小老師30餘年。在1987年投稿並發表《國語日報》兒童童話後,開始 致力於兒童文學創作。作品多為青少年小說、童話和兒童散文。獲得多 項大獎肯定,如九歌現代少兒文學獎、國語日報兒童文學牧笛獎等,並 以書寫客家村童年回憶的《柿子色的街燈》獲得金鼎獎。至今已出版約 70餘冊童書,仍筆耕不輟,為孩子創造故事。

陪伴孩子飛向有風的地方

用繪本

打開孩子的心 2.

陪伴孩子飛向有風的地方

「教育很有意思啊,我覺得當校長,

窗明几淨的校長室,將各色形狀、翠 綠挺拔的植栽襯得分外吸睛。「我很 喜歡種這些小東西,像這一棵就兩年 了。」虞校長彎腰指著櫃上斜斜長出 的綠植,猶有幾分意境。兩年前,正 是他剛來明湖國小就任的時間,小至 一株植物,大至數百、數千人的國小, 都在他親力親為的照護下,活力地伸 展成最自在的姿態。

「以後學校就是你的第二個家,要把 大大小小的家人都照顧好!」18年前, 未曾受過教育的母親,在虞校長甄試上 榜的那刻對他說。而這條教育之路,早 從他成為校長之前,就已經開始。

成長 多語言的港邊童年

海的鹹味、雨的濕潤,交織出虞校長童 年的味道。他與鄰居孩子在田寮河邊巷弄 內嬉戲玩耍,搗蛋後被母親懲罰去大排水 道裡好好反省。「結果一下去,發現鄰居 全都在下面,一群孩子又玩起來。」爽朗 的笑聲中洋溢童年的無憂無慮。

跑遠洋貨船的父親一生講著彎繞的江浙話; 帶著孩子做家庭代工的母親,一口四縣客家 話不時被海風吹散,鄰里間此起彼落的閩南語 和華語,多語言共存的環境對虞校長來說如呼 吸般自然,這份對語言的敏銳度,讓他成為老師 後,自然參與起本土語言教程的規劃,鋪展臺北 市母語教育的土壤。

共好 讓每個孩子都被看見

位於萬華的大理國小不只是虞校長初任 校長的學校,更乘載無數感動與回憶。他 開玩笑:「我在大理過得很愉快,都在到 處找資源。」猶記第一次聽到學校受限於 學生家庭經濟因素,7、800位學生課外社 團只有5個的震撼,孩子幾乎沒有機會試 探自己的多元能力,因此他堅定地和主任 說:「給我一年,我來想辦法。」

初來乍到的新人校長,只能從土法煉鋼開 始。除了走訪獅子會、扶輪社,只要有單位 提供孩子急難救助金,虞校長都會親自前往 致謝。拜訪富台工程公司的那天也是如此, 手捧孩子感謝卡、學校感謝狀的虞校長讓對 方嚇一跳,「校長!這才3000塊!」他不 急不慌,真誠地分享學校的狀況,那天聊完, 公司就捐了30萬,成為大理第一筆「精進 學習基金」的 啟 動經費,虞校長輕聲說:「那 全是員工自發捐出的。」當他離開大理國小 時,已經有17個社團,除了資源提供,他 也不忘教育孩子要有付出,才能獲得回報。

「要談教育永續,很重要的是讓弱勢孩子 的需要被看到。」為照顧愈來愈多的家人, 虞校長的奔波不停,孩子們遭遇的無常與 殘酷,時常敲打他的心頭,更無法忘懷 那張畢業生送上的小卡片:「謝謝校長 在我最需要的時候幫助我,我以後會很 努力,做一個有用的人。」這些真心, 成為激勵虞校長最強大的動力。

從大理國小開始的計畫如多米諾骨牌,

引領 虞校長 持續耕耘補救教學、弱勢扶助

等領域,這些用心,也讓他榮獲2023年校

長領導卓越獎肯定。除了募集社團資源,他 還在閩南族群為主的大理國小成功申請客語 生活學校,和充滿熱忱的羅松香老師帶著孩 子去比賽,屢獲特優佳績。相較於學業競爭 激烈的市區,客家語反而成為孩子被看見的 舞臺,甚至被推薦為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的 小司儀。「孩子有成就就會喜歡,家長看得 到也會一起支持。」如教育學者洪蘭說:「孩 子跌倒了,要換個地方爬起來。」這個理念 從虞志長擔任校隊教練時就有所感觸。

「我很會打排球,你們都不相信吧。」溫 文儒雅的 虞校長 紮著深藍POLO襯衫,細框 眼鏡後的雙眼彎彎笑起。他曾擔任胡適國 小排球隊的教練,那段摸索打滾的帶隊歲

月,打磨出 虞校長 看待教育的獨特角度。

「我在想,教練和訓練員的不同在哪 裡?」訓練員只要不 斷重複將指令做好,

陪伴孩子飛向有風的地方

可是一位好的教練,能多面地看出選 手的優勢,並找出適合的教法,協助 他克服瓶頸,「就像老師在看教學這 件事一樣。」

思辨 是最重要的品德教育

都說108課綱是教育界的震撼彈,但虞 志長早在22年前就經歷教改挑戰。那 年九年一貫的本土語言政策剛開始,大 家都難以想像如何同時進行閩南、客家、 原住民族語的課程。還在胡適國小當主 任的他,參考日本學校的「班群制度」 概念,為臺北市設計排課,讓選修不同語 言的孩子得以同時一起上課。

都會不是語言的原鄉,推廣母語肯定不容 易,而虞校長與同仁們不畏艱難,絞盡腦汁 設計多元課程與教材推廣,讓臺北市多次拿 下本土語言評比的獎項。他認為108課綱確 實帶來更多轉變,能引導孩子認識自己,去 思考「我是誰?」這件事。虞校長認真地說: 「品德教育應該讓孩子學會思辨。」

01. 一起乾杯!虞校長與國小附設幼兒園的孩子們一起用餐。

02. 2019年在北市客委會舉辦「玩中學、學中玩」的國中小學客家文化推廣 活動中,虞校長來到萬大國小,與孩子一同體驗客家擂茶製作。 01

在學校 說自己的母語

像在腦中勾勒無數次,談起母語願景, 虞校長這麼形容:「我希望在學校裡 可以很自在,想怎麼講什麼語言就講什 麼。」講閩南語、客語,甚至幾句原住 民語都可以,聽者也能用任何語言來回 應。如同海島澎湖,其實每一個港口講 的口音都不一樣,但當地人習以為常, 今天到哪裡就用哪邊的口音說話。「我 覺得就是在生活。」即使不會講,也能 尊重對方的語言,進一步引導孩子接納父 母的族群身分、自我認同的價值,才是教 育該做的事。

規劃教育局多個專案,身兼臺北市國小深 耕閱讀推動小組召集人,現在正籌備SDGs 校園主題巡迴書展,聯合各校製作永續目 標主題的教學,幾乎一天也沒停下的虞校長 笑說:「很有意思啊,我覺得當校長,不要 只把學校的圍牆內當作自己服務的範圍。」

雖然偶爾也懷念從前帶頭玩的教師歲月,可 是明白責任越大,影響也越大,如今他樂在 異業交流中,吸收各方的觀點,反哺學校政 策,一切都是為了照顧更多人的必經之路。

即使再2年將進入耳順之年,但虞校長仍戰戰競 競的面對自己的工作。他認為社會各界對學校教

育的期待與要求只會更高、更多。

虞校長正面看待大環境的變化,幾十 年來修煉的 沉 穩與氣度,不會受到外在 因素的影響。既然成為校長,就要去思 考自己能做多少事,能發揮多大的影響 力,現在他覺得「能做就是福氣!」

跨越學校圍牆的種植者

過年母親忙碌的身影,是虞校長對媽媽最 深刻的印象之一,能幹的媽媽會親手做出 所有的應景食物,包括年糕、蘿蔔糕、臘 肉、臘腸,甚至是浙江風味的鰻香,晚年母 親住社區大樓,仍會在冬天親自買一堆蘿蔔 做蘿蔔乾,熱心分送給鄰里。「我媽媽就是 一個很善良的人。」她的堅毅與純粹深深影 響虞校長,要讓教育的根持續深入孩子與 教者心中。

「教育其實滿好玩的。」這就是一份影響 人、感動人的工作。曾經在大排中與鄰舍 嬉鬧的虞校長,肩負起愈來愈多孩子的責 任,他陪他們好好長大,找到自己喜歡做 的事。如一位跨越圍牆的種植者,無論 頂著什麼頭銜,虞校長做的事始終逐如 一:從心出發,就能走得更遠。

基隆客家人,現任臺北市內湖區明湖國民小學校長,同時為臺北市政 府市政顧問、國小校長協會副理事長。長期擔任臺北市國民小學本土 語言、學習扶助、學生輔導、深耕閱讀及課後照顧等工作小組召集校 長。曾任臺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委員、臺北市立大學兼任講師。獲選 臺北市校長類特殊優良教師、全國大愛菁師獎、臺北市立大學行政類 傑出校友,並榮獲112年度校長領導卓越獎肯定。

陪伴孩子飛向有風的地方

來一場閱讀接力—

校園主題巡 迴書展

SDGs

Step 1

前期工作坊,解鎖SDGs新視野

舉辦工作坊邀請領域專家進行交流,共同探討 對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理解,包括 經驗分享和教師專業共備。

Step 3

Step 2

積極籌備,各校組隊開發書展

由專業的閱讀推廣老師及圖書館員帶領十幾位 成員,跨校組成小組,每組負責一、兩個主題, 將整套巡迴圖書展設計完成,並依據書單購入 讀物及製作海報。

巡迴展開!接力推動永續閱讀

不同的永續主題輪流展出,由各校小組老師帶孩子 閱讀。結束後送到下一個學校,同時交換教學經 驗,幾年後就能共同累積完整的SDGs閱讀系列, 擴大推廣效應。

陪伴孩子飛向有風的地方

「生活的一切都可以成為教學, 孩子喜歡、變成興趣之後就會一直想學」

—— 張瑜琦

01. 在學校的多功能教室中,張瑜琦熱情地分享學生 的創意自畫像。

望向教室後的布告欄,一張張由彩色筆繪製 的海報,上頭寫著「竹節蟲」、「獨角仙」 的昆蟲習性由樹狀圖展開,在一筆一劃的討論 中,孩子正在積累對世界的觀察與認識。介紹 起學生的作品,張瑜琦的眼神總是閃耀著光芒, 每個細節都能娓娓道來,俐落的短髮隨著歡快的 語調來回擺動,仿佛隨之起舞。

每天一大早,她從山腳沿著彎繞的山徑,開上陽明 山上的臺北市立泉源實驗國小,陽光透過枝葉灑在 翻新不久的籃球場,繽紛的溜滑梯襯在遠方蒼翠的 山景中觀之如畫。作為學務主任,張瑜琦不僅投身

從繪本看見喜歡的力量

畢業於美術科系的張瑜琦,擅長 將藝術與多媒材的學習元素融 入課堂。她曾經帶領學生演出 《美麗的淡水河》,孩子用黑 色垃圾袋象徵被污染的河、藍 色代表整治後的嶄新樣貌。不僅 親自製作戲劇道具,學生們更嘗 試寫劇本,轉換視角,揣測河流 歷經巨變的過程,寫出它的心聲

這份「喜歡」的力量,也被張瑜琦帶入母語 教學。出於對故鄉新竹的熱愛,她在母語教 育初期便投入了客語教學。即使客語並非主 流,當時的資源也有限,張瑜琦依然盡最大努 力讓客語在孩子心中開花。將歌唱、表演等創 意元素融入課程,並鼓勵孩子們展演參賽。「我 們每年都會參加陽明山花季表演,許多家長甚 至特地空出那一天來看孩子們的表現。」有了 舞臺與父母的支持,學生對客語的熱情也更為 高漲。

在課堂上,張瑜琦以「笑臉印章」作為獎勵, 孩子只要攢夠積分,就可以在學期末兌換禮 物。而不僅獎勵孩子們的客語表現,也鼓勵他 們養成上課的好習慣,養成負責任的態度。破 除對客語陌生的恐懼,進一步產生學習動力、 積極換取禮物,其中最受歡迎獎品的莫過於 臺北市客委會印製的繪本、手冊等,讓張瑜 琦看到了繪本作為教學工具的潛力。

糖ㄅㄅ當想細蜂仔

「到處旅行的細蜂仔(小蜜蜂)每天都會 來找糖 ㄅㄅ (蒲公英),聊聊外面有趣的 事情。這天,細蜂仔卻沒有如約出現,等 得頭髮都白的糖 ㄅㄅ 流下淚水,呢喃著: 『 當想細蜂仔!』」

去年臺北市客委會出版的繪本《糖 ㄅㄅ 》 以蜜蜂消失的故事,讓學生思考氣候劇

陪伴孩子飛向有風的地方

變帶來的影響,張瑜琦則看到故事 的另一面向,細蜂仔的爽約讓糖 ㄅ ㄅ 哭泣,也是校園學生們常見的人 際問題,於是她將情緒教育融入繪 本中,引導孩子換位思考:遇上 朋友失約時,自己的感受是什麼? 如何表達溝通?接著母語教學順 勢而入:「那我們表達要用什麼語 言?能不能用客語串成一個完整的 句子?」

張瑜琦不斷推開繪本各個面向的 窗,同樣一個故事,被拆解出多樣 的思考與議題,每次翻開都帶給孩 子新的刺激,只要有一次讓學生產 生共鳴進而投入,故事就能走入他 們的內心。「我們還能討論細狗仔 (小狗)怎麼幫助糖 ㄅㄅ ,團隊合作 的議題也進來了;找不到細蜂仔怎麼 辦,處理遺憾的討論也進來了。」聊 起教學的可能,張瑜琦愈說愈興奮, 而相同的繪本與議題,也能透過討論 的深淺,變化不同年齡段的教材。

果子 个 色目同味緒也都毋會共樣 「族人稱為『達望』的叔公太被徵招去 南洋當兵後,以出色的狩獵技巧填飽日本 兵的肚子,大家都熱烈地稱呼他為『小林 秀夫』。戰爭結束後,國民政府給了叔公 太新名字『吳勇水』。

叔公太看咧盡久盡久,看這政府分佢新名

繪本《小花》中,叔公太的故事承 載族群與時代記憶的跌宕篇章,每個 名字象徵著不同的角色與期望,希望 他是熟稔的獵人、出色的士兵、守法的 國民……。你的名字,又有什麼含意呢? 張瑜琦引導低年級學生練習名字的客語發 音、讓中高年級學生拆解名字,發現父母 對他們的寄託與希望。即使是依筆畫、八字 算來的名字,她也會讓孩子想像父母選字的 意義。名字中有「安」,可以是「平安」, 也能是「安身」,既期許一切順遂,也期待孩 子能獨當一面。

四個姓名是叔公太複雜人生的一部分,不可獨 立,也不可剝離,而這本繪本,正是張瑜琦期 望學生擁抱多元自我的起點。她還設計教育劇 場,孩子在演出時,不只要熟讀臺詞與劇本,同 時做好被「抽問」的準備,觀眾可以隨意提問演 員,問題沒有設限:「喜歡吃什麼?」、「為什 麼要參加戰爭?」因無法預知問題,學生必須從 內心動機、時代背景、族群衝突等,多方研究角 色。觀眾也同步思考與反饋,不是單純的觀看與 接收。

《小花》中叔太公曲折的經歷,正是臺灣史的 縮影,這些看似敏感又難以論述的議題,在孩 子的自我剖析中,慢慢浮現各自的答案。如今

族群更加多元,新住民也成為臺灣大家庭的重 要組成,張瑜琦希望透過討論,讓孩子思考族 群共處、共榮的必要與可能。

細樹仔開花咧

爺靠著一家雜貨店養活一家子,她忘不了爺 爺勤懇工作的態度,一年365天,家裡的雜 貨店從沒有一天休息,就是要服務周邊的居 民,這樣的精神,就是她心目中屬於客家 人的堅毅。因此輪到自己能推動客家的文 化時,張瑜琦更堅定要翻轉舊有的觀念, 肯認自身文化,「我自己都不認同的話, 誰來認同我們?」

談起客語教育,張瑜琦的雙眼滿是光 芒。她不停嘗試更靈活、有趣的教學方 式,雖時而受到現實限制,如對「標準 化」教材的依賴,容易忽視學生不同的 興趣與學習情境。但她深知,客語若 要延續,就必須成為生活中的語言工 具,而不是單一的課程內容。所以像 繪本《糖 ㄅㄅ 》觸碰的多元議題、以 及由後生文學獎改編的《小花》,都 讓她看見客語讀本的無限可能。

「如果有人問我還要開發什麼(教學方 法),要開發的是每個人的心吧!」說 著說著,張瑜琦倒是笑出來,把心打開 來,才能接受多元的文化樣貌進入彼此 的生命。隨著母語教學普及、後生文學 獎的辦理,認同的種子已經種下,只要 耐心照顧,澆水施肥,花朵終會盛開, 燦爛整片山坡。

陪伴孩子飛向有風的地方

02. 豐富的校園生活中,張瑜琦透過故事帶給孩子不同 的思考角度。

03. 每年春天,張瑜琦都會陪學校孩子來到陽明山演 出客家歌曲,2023年還體驗客家文化的藍染活動。

要開發的是每個人的心吧!

把心打開來,才能去接納多元的東西。

張瑜琦

新竹客家人,畢業於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現 任臺北市泉源實小學務主任,擅長將動態體驗與繪本教 學融入課程。同時為客語薪傳師、臺北市國民教育輔導 團-本土語言領域小組的客家語兼任輔導員。曾擔任臺 北市國小、幼兒園客家語師資培訓老師,亦受邀擔任臺 北市客委會客語輔助教材之評審委員。

飛向國際 培育兒少影視人才

走進自然 發現野孩子

陪伴孩子飛向有風的地方

陪伴孩子飛向有風的地方

「我覺得人一生可能都需要尋找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臺灣現在最不需要的就是速成。很多 東西要用時間慢慢 沉 澱,隨著時間慢慢 滲到組織、細胞、血液,甚至在血液中 形成一種流動。臺灣不管是在客家文 化、多元、認同,或兒少議題的覺醒, 我們需要一點一滴的浸潤,因為我不 希望它只是幸運、偶然。」

十多年前,臉書正興盛,世新大學媒 體識讀教學研究中心研究員——黃聿 清博士便踏入了媒體素養教育的領 域,她說那是她人生的岔口,待過公 共電視、收視率公司,本以為會一直

做媒體,卻因緣際會轉了個彎。如今 媒體素養轉瞬間變成公民必備的能力, 臉書也逐步退出流行,而她成為了提及 媒體素養便會被想起的「小黃老師」。

帶著臺灣的孩子們

到慕尼黑國際兒少影展

春末,德國的空氣之於臺灣人仍是冷冽,邁 入第60年的「德國慕尼黑國際兒少雙年影 展」開幕在即,小黃老師與會場裡的影展人十 分熟絡,大家彼此問候,相互擁抱。見到陌生 的影展工作夥伴,會主動上前詢問對方的名字,

身上散發著一股親切的暖意,她會簡 單介紹自己是學者、愛問問題的人、 關心媒體產業的人。

是專訪,卻很少聽到她真正在聊自己, 談兒少、教育、文化、影視產業、媒體 素養,從德國聊回臺灣,天南地北,才明 白她身上那股暖意來自對周遭人事物真正 的關懷,她浸潤其中,成了血液,便所思 所想都在其中,再問到個人故事,她頓了 頓,半晌後才說:「我最近也還在練習怎 麼談我自己。」

「媒體素養」讓孩子有思辨能力

回到根源,她梳理推動媒體素養教育的歷 程,要從2008年說起,那年世新大學標到 教育部國中小媒體素養計畫,小黃老師甫於 復旦大學新聞傳播學博士班畢業,受邀擔 任協同主持人,為此踏入蘭嶼、南投的基 地學校,一些她從未想過會去到的地方, 跟彼時看見「媒體素養」這幾個字一樣陌 生,「我在媒體工作過,也一直對媒體研 究感興趣,可是當時我沒辦法想像媒體素 養到底要幹嘛?想像中是告訴別人媒體 是什麼?」

科技、網路、資訊遍佈人們的生活, 速度快到孩子集體出現社群恐慌,快到 人類的注意力僅剩8秒,我們好像一直跟 不上,但就因如此,才更顯媒體素養/識 讀的重要性。IG發布兩年後,國家型的媒 體素養計畫告終,小黃老師在教育電台開設 了廣播節目《媒體小尖兵》(今《媒體來做 客》),請教育者、媒體從業人員、孩子們上 節目分享,一做就是13年,「我覺得人一生 可能都需要尋找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你願意去 為它付出,我自己也習慣以終為始。」

陪伴孩子飛向有風的地方

過往慕尼黑國際兒少影展一直有個機制叫 「Prix Jeunesse Suitcase」(慕尼黑行 李箱活動),無償讓影展參與者能從片單 中挑選合宜的影片回國分享或進行教育訓 練,受此活動影響,小黃老師稱自己只 是拉著一只小皮箱四處遊說,她確實有 一個小行李箱,裡面放滿了資料,帶 著這些資料,她找到臺灣大學公共政 策研究中心合作籌辦第一屆「國際優 質兒少節目交流工作坊」。

再問媒體素養是什麼?她說媒體素養是一種思

辨的能力,一如世新大學前傳播學院院長、媒體 識讀教學研究中心創辦人成茜露教授所言:「媒 體識讀/媒體素養就是,看媒體、讀媒體、做 媒體。」

臺灣需要孵育兒少影視人才

為入偏鄉上山下海、辦工作坊、辦營隊、擔任 國際兒少影展評審、參與兒少影視孵育計畫、 進行跨國兒少影視研究等,只要進入兒少領

域,總能在各種場合看見小黃老師的身影, 她做了很多事,但在對談的過程中,她一 直在感謝所有願意參與行動的人。

「我很感動,也真的嚇壞了,我不 知道原來臺灣有這麼多人都在做兒 少節目,我覺得這算是一個很重 要的 啟 動,我們就知道其實在這 條船上不是沒人。」於是2016年 他們將規模擴大成亞洲,又再辦 了一次。2018年,小黃老師拉著 她的小行李箱,找到富邦文教基 金會認養辦理「慕尼黑影展說故 事工作坊」,而後才有了「富邦 兒童節 目人才孵育計畫」。

01. 正在錄製廣播節目的黃聿清。

02. 來自臺灣富邦文教基金會兒 童節目人才孵育計畫推出的 三檔節目,在2024德國慕尼 黑國際兒少雙年展中獲得矚 目,與客家電視台合製的《 登山總動員》更拿下「7-10 歲非劇情類節目全球首獎」。

03. 2012年是黃聿清首次參與德 國慕尼黑兒少雙年展,於會 議桌上和世界各地關心兒童 媒體的專家們齊聚一堂。

練習操作空拍機、確認拍攝畫面。

05. 今年夏天,黃聿清回到馬祖東引,參加連 江縣東引國中小的孩子拍攝的家鄉紀錄片 《東湧船說》的播放影展。

打造客家音樂集管資料庫,讓兒少影像創作者可以免費授權使用 4.

設定年齡族群,分眾行銷,用較年輕的方式與孩子互動 除了開發好的內容,也要發展多元平台,增加傳播的廣度與寬度 人才孵育,跳脫唱跳與知識性內容,以兒少視角談論各種議題

一路上,小黃老師總在擔任穿 針引線

的人,一步步說服更多人「入坑」, 她將別人說她是狗吠火車當成一種動 力,「他如果沒有辦法被我說服就代

表我要再繼續努力,我會想我有沒有 辦法翻轉?」

或許是這股動力,讓她在這條路上走了 很久,且仍堅定地向前踏步,同一件事 持續做、堅持做,拉著更多人一起做。

從小黃老師的言談中,能感覺到時間的沙 漏,對她而言並非時間的流逝,而是累積。

永續 讓孩子隨時能找到家的方向

實景地圖拉近又拉近,小黃老師說父母都是苗 栗人,老家在南苗新東大橋附近,記憶中住家

對面都是田,寒暑假回苗栗時,會跟朋友們去 附近的水溝「覓蜆仔」,會吃阿婆做的蘿蔔粄, 父母從未逼她說客語,母語是在寒暑假期間,為

了與朋友們溝通而學會的,她認為「語言的學習是 一種生活場域。」

陪伴孩子飛向有風的地方

而我們給予孩子的東西很容易限於唱跳 或知識性內容的窠臼裡,缺乏中間的光 譜以更平視的方式與孩子對話,過程中 將母語和文化帶入孩子們的生活,也能藉 由認識文化間的差異,讓孩子有機會交換 與交流,一如國與國之間的文化、生活習 慣、思維邏輯的交流,可以帶動彼此的認 識跟認知。而這也是德國的馬雅博士(Dr. Maya G Ö tz)——德國慕尼黑國際兒少雙 年影展主席除了關注於SDGs議題外,一直 想推動的。

採訪前一週,小黃老師得以與苗栗大湖大 南國小教學團隊,暢談偏鄉媒體素養教育 的創新作法。未來她會持續參與「看見 家鄉」計畫,帶更多孩子透過影像深入 的了解、親眼觀看、親耳聆聽自己的家 鄉,也希望苗栗有更多學校加入他們 的行列,對此她說:「我對家鄉的學 校有一份特別的情誼,很希望它能 夠延續下去。」而所謂的傳承、永 續教育,為的就是能生生不息。

苗栗客家人,現任清華大學媒體素養課程導師、世新大學廣電系助理教 授與媒體識讀教學研究中心研究員。長期關注臺灣媒體教育發展,承接 國中小媒體素養推動計畫及小小空拍生態踏查等工作。2012年起參與德 國「慕尼黑兒少雙年影展」,受影展主席馬雅博士 啟 發,持續將兒少影 展節目帶回臺灣,成為國際慕尼黑影展國際董事、富邦文教基金會董事, 協助孵育更多本土兒童節目。

陪伴孩子飛向有風的地方

「語言是一種情感的源頭。

不管大人小孩,都需要被認同、被理解」 —— 謝欣志

斗笠一戴、襪子一脫,兩位小女孩小 心翼翼踏入稻田,雙腳踩進軟爛泥巴 的瞬間驚叫,「啊!我要溺死了——」 安蕾和沛捷嘴上不停,拔起腳艱難走向 田中。畫面一轉,苗栗鴨稻庄的林經理

彎腰為兩個孩子示範如何插秧,畫外音 說道:「我一開始也很擔心,她們真的可 以下田嗎?」

地方對了 野孩子就出現了

2022年5月初登上LINE TV的《叫我野孩子》, 一度衝上排行榜冠軍,更累積數百萬次觀看。這 對搭檔十多年的紀錄片導演製作人——謝欣志 和陳芝安來說,是相當大的鼓舞。

「我覺得我們可能永遠都插不完!到我變成 老婆婆還在插!」稚氣的哀號飄出,一個遠視 角鏡頭讓觀眾驚覺,這片田對孩子來說還真的 不小!灰黑泥土在纖細的手腳上濕了又乾,女 孩不時偷瞥鏡頭,心一橫喊出:「你們真的不能 幫忙插一排嗎?」

這是兒童實境節目《叫我野孩子》第一季〈種 稻〉的片段,攝影機旁兩位導演忠實拍下孩子 「呼救」的過程,聊到安蕾和沛捷,導演謝欣 志忍不住笑意:「小女孩確實滿俏皮的。」

見過家長一關掉電視、電動,就開始大鬧 的小孩嗎?夥伴陳芝安親戚的孩子就是這 樣,明明帶孩子出去爬山、玩水時,他可 以忘記電動,高度專注在自然環境中, 但一回到家立刻又黏上電玩。謝欣志才 查覺,都市的孩子還真的沒別的東西好 玩。於是兩位導演起心動念,要不要來 拍一個小孩子的故事節目? 「孩子是需要引導的。」如何不寫劇本 拍出有趣的故事?第一次挑戰以孩子為 主角拍攝的謝欣志,與團隊費盡心思安 排對的場域、對的教練,以及設計挑戰

關卡。「要找到對的土壤,地方對了, 小孩子一進去不管什麼性格,都比較 容易被引導,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

《叫我野孩子》目前有兩季,第一季 主題為「人類如何取得食物」,第二 季是「如何構築棲所」,每集都在大 題目下尋找一個切點,融合在地文化 傳統的場域,例如苑裡鴨稻庄是「米 的產地」。同時找到有專業技能的「教 練」,富有教育理念,願意給孩子時間 去嘗試,對錯都沒關係,謝欣志深深相 信,大人用什麼態度與土地互動,會大 大影響跟小孩子的互動,例如〈農家〉這 集的教練果農阿智,不畏艱辛在臺中客庄 摩天嶺實施自然農法,他會鄭重提醒孩子: 不可以摔種出來的菜,要用尊重、恭敬的心 看待。「這個態度對我們來說很重要。」

01.《叫我野孩子》第一季中〈種稻〉的安蕾和沛捷來到 苗栗苑裡鴨稻庄,挑戰人生第一次下田插秧。

陪伴孩子飛向有風的地方

02. 從小在都市長大的孩子,能順利在農村、森林與漁村 生活嗎?〈農家〉這一集的川晴和小霏,就在臺中客 庄果園務農時,激發驚人潛力。

拍攝有一定的壓力,確保孩子的安全,以及作品 的「好看程度」,面對後者,謝欣志選擇放寬心 態,重要的是專心營造空間、等待,加上一點刺 激,不斷觸發後,孩子就會換一個樣子出來,「我 們期待那樣的累積。」如同安蕾和沛捷完全不理節 目組準備的「滾鐵圈」,反而自己找來木板和大石 頭,組成天然的蹺蹺板玩起來,謝欣志反而更開心: 「好看的一定是他的版本,不是我的版本。」

拍攝過程中,還有來自城市的女孩不顧一切躺上柏 油路的瞬間,原來躺著看的天空,這麼美!這種 突破生命侷限的力量,經常震撼謝欣志,「小孩 的可塑性,真的快到超乎想像!」他打趣,第一 天不行的,第二天下半天快要可以,第三天就可 以自由活動了。回頭才發現,都是平常沒有給 他們機會和時間而已。

觸發!所有等待積累的瞬間 除了花上數個月找地、找人,還有關鍵的「關 卡設計」。團隊會討論出對孩子有一定困難的 挑戰,像是插秧的任務,「壓力點到的時候, 你是誰就會原形畢露。這時也是面對自己最好 的時候。」此外,還有一類趣味挑戰,要孩子 在看似「無聊」的環境自己找出花樣玩。

兒時的野孩子 是用身體感受客家

安蕾和沛捷蹲在田埂邊除草後,與客家媽 媽一起做米苔目,讚嘆:「原來每天吃的 米,竟然是從這樣的土地裡生長出來的。」

小孩子學習,是用身體去感受。拍攝時, 謝欣志想起自己在楊梅車站旁的馬路度 過的童年,騎腳踏車、放風箏、在透天 厝和阿嬤窩在浴室包粽子的光景,那是 一段難得和大人一起做手工,互相吱吱 喳喳,很幸福滿足的時光。

在記憶成為「客家文化」之前,對孩子 謝欣志來說,就是與家人共同做一件事 的經驗。所以他堅信,文化應該是正 在使用的東西往下流傳,而不是概念樣 板,身體的記憶才是文化,所以團隊設 計節目時特別注意實際層面。

高中前往臺北求學後,謝欣志逐漸遺忘 兒時的客語,直到因緣際會拍攝客台節 目,一年中輾轉客家庄,發現飯廳裡所有 人都是用客語講笑話時,才驚覺自己相當 懷念。「語言對我來說跟食物有點像,都 是一種情感的源頭。」吃到味道、聽到客 語的時候,就會瞬間被拉回去,像一條回 家的路。

欣志感嘆。幸好反響相當熱烈,在節目校園巡 演中,常是父母的反應更為強烈,沛捷的爸爸 看完首映後在戲院門口爆哭;曾在鄉下成長的 媽媽,看到自己的小孩能在田裡大叫、奔跑玩 耍時,更激動不已。或許大人都曾經有那樣的 經驗,只是他們長大後遺忘了。也遇過都市的 大人茫然:片子裡講的很好玩,可是我都不會 怎麼辦?我到底要怎麼當爸爸?

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野孩子

所謂兒童教育 要回頭看向大人

拍攝《叫我野孩子》期間,他和陳芝安經常 每天陪孩子聊天1小時以上,孩子們坦露的 空虛與痛苦,令謝欣志感觸深刻,「關係本 身才是影響生命核心的地方,我們一直在說 教育孩子,很少去聆聽,或回頭看自己的缺 陷是什麼。」同為父親的謝欣志自省,因為 自己吃過不善社交的虧,常希望孩子更活 潑外向,但這卻是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所 以大人要先回頭要求自己啊!」

雖然是拍攝孩子,其實導演們更想與大人 們溝通,「家長才能帶孩子出去啊!」謝

孩子陪伴的匱乏、本土文化傳承的高空球, 當代社會有太多困難,謝欣志知道一部片 不會立刻帶來改變,「但我們相信積少成 多會改變什麼。盡個人微薄的力量,講出 我們所相信的事情。」作品最後能不能 啟 動生命往哪裡去的動力,才是核心。

陪伴與傾聽,或許是現在兒童教育、文 化永續傳承更重要的基礎。

《叫我野孩子》的故事一集24分鐘, 停在孩子在某個頓悟的瞬間:身體技能 的習得、如何安身環境的理解,亮點就 在生命開始轉彎的時刻出現。當對世界 充滿好奇、想去探索的熱情,所有人都 可以成為一個野孩子。拍完《叫我野孩 子》後,謝欣志一家搬到宜蘭,希望更 身體力行活在自然,「當看的人因此 嚮往的時候,我們也有機會做這樣的嘗 試,那不是更重要嗎?」

地方對了,小孩子不管什麼性格,

都比較容易被引導,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

陪伴孩子飛向有風的地方

03.在《叫我野孩子》的試映會上,導演謝欣志笑著望向一起相處、拍攝的孩子們。

桃園客家人,影像工作者,近30年來以紀錄片形式跨足多元領域。

與導演陳芝安合作十多年,2010年以紀錄片《奔流》、2017年以紀 錄片《闖蕩》入圍金鐘獎非戲劇類導演獎。2022年聯手推出兒童紀 實節目《叫我野孩子》,是臺灣首部帶都市兒童深入體驗自然生活的 實境節目,感動無數大人、小孩,榮獲2023年金鐘兒童節目獎肯定。

唱起來!活力的客家母語兒歌創作者如躍動的音符,而母語, 是成長的沃土。臺北客家每年製作一張客家語兒歌曲譜集教材 專輯,給都會孩子更當代、多元的母語音樂選擇。三位兒歌專 輯製作人黃培育、邱廉欽、劉榮昌分享著各自的創作思路、給 下一代的祈願。

母語的歌聲層層疊疊,持續培育,種子的沃土......

寫新的詞, 按下孩子思考開關 1.

陪伴孩子飛向有風的地方

2 .

播下母語的種子 學語言時, 開心是最好的心態 3.

唱一首歌,

《共樣,無共樣

个 母語家庭》

換個視角, 童謠專輯可以這麼不一樣!

《細細 个 時節》

以「母語家庭」為主軸, 穿梭父母與孩童成長的 生活經驗,聆聽不同的家 庭故事。

以「童年遊戲」為主題, 唱出菜頭跍、鷂婆捉雞 子等遊戲,傳承跨時代 的趣味。

《唱山肚 个 歌》

加入「SDGs永續教育」 概念製作,以露營活動為 主題,親子出遊時可以一 起聽音樂、學客語。

「先跳脫主觀視角,

從不同角度去看東西,那就是想像力」

—— 黃培育

臺北客家每年製作一張客家語兒歌曲譜集教材專輯,帶給都會孩子更新、 更多元的母語音樂選擇。作為這幾年的專輯製作人,黃培育經常在想的其 實是:怎麼丟問題讓孩子去思考?來回應生活這件事。

Q. A.

《共樣,無共樣 个 母語家庭》是您第一次做兒歌專輯, 當時的發想以及想傳遞的理念是什麼?

在生活中,我覺得歌曲的傳唱是最直接的。人可以不吃東西,不看東西,但是 一定會聽到。耳朵是很容易潛移默化的一個媒介,音樂對所有的藝術都可以連 得起來,所以它傳遞事情是最簡單、最容易讓人有感覺的。

陪伴孩子飛向有風的地方

創作客語童謠的主旨一樣:我們要傳達什麼?以前留下的客語童謠不多,也沒有 新的。例如以前的人沒有手機,所以歌裡面不會有手機,現代人的生活經驗已經 不一樣,舊的東西可以留著,但如果要教小朋友學的話,我們就要去發明、寫新 的歌。

第一張專輯是「邀請人家來家坐」的概念,裡面比較溫馨,重點就是要玩,玩耍 中會發生什麼事情,貼近真正兒童的生活。後面兩張的主題就有固定要寫的東西, 要交流一些經驗來創作,例如說去年《唱山肚 个 歌》,因為我家住在山上會聽到 很多聲音,就和作曲老師說:你看大自然是不是像一首交響曲?去想像那些蟲拿 什麼樂器,聽眾是月亮跟星星……,我們要給小朋友這些東西,而不只是說「這 個就是這個」。先跳脫主觀的視角,從各種不同角度去看,如果不是「這個東西」 的話,它可以是什麼?怎麼去轉譯?那就是想像力。

我覺得童謠是在傳遞新的東西,要培養小朋友的價值觀。大家可能覺得童謠很好 寫,其實很難。難的不是音樂,而是歌詞,要短、要言簡意賅,所以需要強大的 想像力,而小朋友想像力比大人好太多了。

製作童謠時,有哪些細節要注意,又有什麼收穫?

最基本會注意小朋友的音高到哪裡,還要可以做成唱跳的,讓孩子可以隨音樂擺 動。市面童謠常見是加入節奏類比較強的打擊樂,我會把它當一張專輯來做,也 有和緩的部分。

洗腦的兒童流行音樂也沒有不好,只是我覺得,如果可以加入母語元素會更有用。 當我給小朋友專輯的時候,希望可以 啟 發他去提出問題。大人給他東西他會視而 不見;但他主動問的時候,就會放在心裡,這是一個得到解答的過程。

其實做母語歌曲很好玩,會知道很多你自己都不知道的事。因為你要去描述一件 事情,必須去研究它,再去找到想像力是什麼、可以在什麼地方去用它,這時候 才會正視母語。

高雄人。自小學習古典鋼琴,高中開始學吉他,退伍後踏入音樂圈,師承 陳明章老師,與朋友共組靜謐時光樂團,探索傳統與當代音樂的跨界可 能。作品橫跨廣告、戲劇、電影、舞蹈配樂。近年轉型為唱片製作人,在 客語、閩南語及原住民音樂產出許多作品。2014年以閩南語童謠入圍傳 藝類最佳跨界專輯,2019年入圍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及最佳原住民專輯, 2023年與大竹研老師以《汫》入圍金曲獎演奏類最佳專輯製作人。

「就算唱到忘詞,大家還是會幫我拍手, 這樣學語言是最開心的」

—— 邱廉欽

有四個活潑寶貝的邱廉欽老師,講起話來宏亮又中氣十足,除了音樂創作, 另一個身分是職能治療師,在兒童幼教、兒童發展上,將音樂結合自己的 專業,依循每個孩子的氣質,陪他們找到喜歡做的事情。

A.

《共樣,無共樣 个 母語家庭》專輯中,您創作三首歌曲,有什麼幕後故事呢?

這是一張很特別的專輯,那時我最大的孩子才剛學騎自行車,我想給他們三個禮物, 就帶了他們一起錄專輯,現在看是很好的回憶。

〈做得試看啊〉

第一個禮物是希望他們有一顆冒險的、勇敢的心。可能你感受到的跟別人是不一樣

的,沒關係!不會有人說這是對、這是錯的,我覺得對他們長大後會有很大的幫助, 跟我自己一樣,如果我當時沒有勇敢闖到音樂領域,也不會有今天。

〈心肚 个 天時〉

第二禮物關於情緒。我覺得情緒穩定很重要,以前大家不會特別去關心孩子的心情, 他們也沒辦法正確覺察自己當下的狀態。我寫這首歌有點像是「心情溫度計」,要 去重視孩子們的情緒。

〈學騎自行車〉

我會給孩子一個觀念:爸媽不是什麼都懂,要去鼓勵他自學。像我第一次解開魔術 方塊就是孩子教我的,我問他你怎麼會?他說打開YouTube看來的,現在我們全家 甚至可以一起比賽!第三個禮物就是,生命要不斷學習才會富足。

陪伴孩子飛向有風的地方

Q.

童年回憶中哪些經歷讓您對音樂念念不忘?

Q. A.

A.

小時後阿婆教我的第一首歌不是客家歌,是日本歌曲〈桃太郎〉。我小學覺得唱 這種外語歌時最開心,因為別人聽不懂我唱對還唱錯,我就算後面亂唱,唱完大 家還是拍拍手,這樣學語言的方式是最開心的,在還不曉得對還是錯的時候,只 是把他用出來,就是最好的語言學習,我也會套用在孩子身上。

帶著孩子、家人錄專輯,唱客語歌的歷程分享

我覺得父親的角色跟音樂製作人很衝突,如果我只是爸爸,就會說:「沒關係! 慢慢來!」但我是單曲製作人,就是工作導向,必須要完成、要想各種方式引導 他們。我也是一開始沒有做得很好,後來重新擬定SOP,想怎麼讓他們錄音比較 開心,不知不覺就錄完了。

然後我太太雖然不太會客家話,長期聽下來,她陪孩子去考客語認證,孩子沒考 過、結果太太過了(笑)。後來我們出去表演時太太也來編舞,一家六口我們在 臺上一站,不用特別說什麼,就好像一個客語家庭。

邱廉欽

新竹客家人。畢業於成功大學職能治療系、陽明交通大學 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碩士班。現任芳馨康復之 家負責人、好痛音樂Good Tone Music製作人,愛客樂 iColor主唱、講客廣播電臺與漢聲廣播電臺主持人。創作 活力十足,著有《饕客阿哥》、《他鄉尋客》、《轉》等專輯, 四度入圍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最佳客語歌手。

「孩子透過音樂學習母語,

我覺得留下單詞就是個開始,就像播種」

—— 劉榮昌

「感謝要說 恁仔細 / 很抱歉要說 當敗勢」朗朗上口的童謠,

出自紮著個性的長馬尾的劉榮昌,成長在臺北三重、老家在新 竹橫山的他唱著多聲道的母語音樂,想盡量多一些努力,在大 時代為孩子唱出語言的錨。

是什麼契機讓您想創作客語音樂?

客語好玩啊!那時候要跟長輩溝通,要講他們聽得懂的東西。我小時候在臺北長大, 想說客家話講得這麼不行,就跑去參加客語創作比賽,被肯定後就有正向循環。我服 務的對象主要是未滿15歲,高於60歲的群體。以前就說五月天不管的,我們全都要。 現在是不是要換了?告五人?

我創作有一個路數,就是去翻客語字典,我自己的詞彙是在寫作裡面累積的,越累積 越多,當然也會跟老人家驗證說法,驗證是真正重要的,才不會只是自己一相情願的 想像,我覺得我們6、7年級生還是對母語比較敬畏。

陪伴孩子飛向有風的地方

製作《共樣,無共樣 个 母語家庭》時,有什麼幕後小故事呢?

Q. A. A.

〈細人仔〉

那時我的大女兒才大班,她現在很乖,不過那時候特別不受控。那我們當代家長 面臨一個嚴重的問題,像這首歌詞說:「在你小的時候 我們忘了跟你說/聽不懂 的現在 我們一句一句張開口」坦白說以我的工作來說不是忘記,但家長都很忙, 會把小孩送到幼兒園,而機構基本不提供母語資源或服務,所以我們還是要從家 裡補一些(客語),然後從音樂補一些。

〈來縈拳〉

剪刀、石頭、布的客語,其實比較少人講「捶剪帕」,這是我後來查到的,可是 我覺得這個說法很有趣,我一貫就是用寫作的方式去留下這些詞。

母語消失這個洪流是現在進行式,這個水沖掉很多母語的東西,我們載浮載 沉 ,

那每一首歌曲就像是在這個洪水裡面打一個樁,比如這個詞彙,樁上面就是「縈 拳」,以後「捶剪帕」這個東西就會定錨在某個地方,孩子可以透過音樂學習。

我現在覺得留下單詞就很了不起了。

您認為音樂在兒童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什麼? 未來還有什麼樣的期待或計劃?

如果華語是一班車、是高鐵;我們客語就是區間車啊!這不是畫地自限,而是知 道自己在幹嘛,區間車比較慢,但能看的風景更廣、更細緻。

我從很多校園巡演看到,音樂可以帶很多訊息給孩子。對我這一輩人而言,小時 候聽到的歌曲、音階都是烙印很深的。所以現在要趕快趁孩子還沒被大量的流行 文化「接管」之前,通過教育系統把一些東西先「打」進去。

雖然我不是那種「不做這件事情就完蛋」的個性,但是在還能做的時候,盡可能 多一點努力。做這個事情有趣啊!這就是我的生活,我喜歡當生活的學生。

新竹客家人,畢業於臺藝大廣播電視學系、中央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

在臺北從事音樂工作多年後,返鄉成立打幫你樂團。學生時期獲校內創 作獎項無數,在2007年臺北縣第二屆客家歌曲創作比賽「薪傳客家歌曲 組」奪得冠軍。此後多次以客語創作入圍金曲獎,如2008年《老樹新枝》 入圍最佳客語演唱獎、客語專輯獎,2013年《暢到毋知人》入圍最佳客 語歌手獎,以及2020年《沿路日常》入圍最佳客語歌手獎。

#邱靜林

當風漸停,隨蒲公英的身影來到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 公園,聽說這裡有一群熱心活潑的媽媽,不但會帶大 家製作擂茶、打「白米粢粑」,還會説一個個神奇的 故事,讓人「不小心」就學會講客語?!鼓勵大、小 朋友展開終身學習的第一步,就從客家公園開始—— 說一個,我家社區的故事

聽見「老師」的稱謂,邱靜林的臉上微微揚 起靦腆的笑。具薪傳師資格,也在多間學校 任教的她,其實投入客語教學不過6年的光 景。即使有自己的臉書和YouTube頻道, 她也只用來記錄生活,少以「客語老師」 的身分自居。

轉身投入傳承的行列

出生桃園中壢的邱靜林,畢業後就到臺北 工作,也跟隨都市裡的其他人說著流利的華 語。多年前,因工作操勞而不堪負荷的身體 出現警訊,她索性退休,返鄉也更加頻繁,但 在和家人交談的過程中,卻被質疑總說華語。

姊姊要求邱靜林說幾句客語看看,她卻發現, 聲音、腔調都在腦海盤旋,口舌卻笨拙得無法 發聲。

說一個,我家社區的故事

01. 訪談過程中,邱靜林分享聽到孩子在畢業後持續練 客語,是最激勵她的好消息。

02. 來到臺北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的孩子專心地聽「 茶 老師」說故事。

「我的客語不是『掉了』,而是被我自己『拋』得 很遠。」恐慌漫上心頭,她決定報名客語班。所幸,

在童年基礎與對自身文化的認同下,邱靜林很快便拾 回母語,也在講師的邀請下,成為客語師資。

用心感染 讓回饋成為循環

小學的鄉土教學起步較早,加上自身 經歷,讓邱靜林相信「打底」比未來 苦學還重要,因此決定投入小學任教。 然而,學生與家長的反應卻不如預期。 不少父母寧可讓孩子學習比較熱門的閩 南語,或是當作第二外語培養的英語, 即便校內客家人口不少,選擇客語的學 生仍寥寥無幾。為了吸引學生參加,邱 靜林以「利誘」的方式鼓勵學生,她與 還在猶豫的父母聯絡,說明目前客語人 才缺乏的困境,同時點出客語賽道的可 能性,也努力媒合多項比賽、表演,和 電視節目。「我常請學生當小老師,去 邀請父母加入練習,看見孩子努力,父 母自然也會支持。」邱靜林也活用線上 會議、Line等通訊軟體訓練學生,連 外出旅遊也要確保練習進度。「晚上 就在飯店練習1小時,不要讓訓練中 斷,可能不一定有效果,但讓學生 放在心上,比賽就不會緊張。」

然而,學生的反饋也不盡正向。邱靜林回憶道, 曾有學生一進門,便嚷嚷自己只是被迫參賽,希 望練習能「得過且過」。甚至有學生問:「這 麼認真訓練,老師你是不是可以抽佣?」這些 話語無疑讓邱靜林一度想要放棄,但她耐心告 訴孩子,自己並不是為了金錢名聲而做,只 希望客家文化能持續傳承。邱靜林的誠心打 動學生,後續的反饋也都正向積極,讓她更 有動力輔導孩子。「你的用心會感染學生, 學生的努力又會反饋給你,成為一個正向循 環。」6年至今,授課過的學生有些已畢業 離校,但他們仍與邱靜林保持聯繫,也在 各自的學校裡持續精進客語,參與競賽。

邱靜林更積極申請計畫補助,並籌備寒暑 假等短期營隊,她苦笑道:「我的家人都 說,不是要好好休息,怎麼越來越忙?是

不是不要退休還比較好?」但營隊招生的 面向更廣,為接觸更多學生,邱靜林無法 停下腳步。而在學校之外,她更以另一個

身分繼續推廣客語教學。

茶老師的說故事時間

右手呈握狀,左手則輕輕托住右手,邱靜林 閉起眼睛,在唇邊上下搖晃拱起的右手。原 先喧鬧的會場 沉 靜下來,所有孩子都盯著她 規律而怪異的舉動,窸窣的討論聲此起彼落。

「你們覺得我在做什麼呢?」邱靜林總以這 個問題破冰。「唱歌!」「漱口!」孩子們的 回答宏亮有力,直到聽見正確答案:「喝茶!」 邱靜林便會起身,正式介紹自己。

談起藝名「

茶老師」,邱靜

林害羞地說,起初並沒有取名 的打算,但故事媽媽與聽眾接觸 時間少,若沒有一個好記的稱呼, 很難產生互動。苦思許久,又希望 與名字「林」字結合,「 茶」應 運而生。相較「食茶」,「 茶」著 重於享受、品味,更接近華語的「品 茗」。由於過去先民辛苦,多以農業為 生,只為解渴的「食茶」便更常出現於 使用語境。分享完農業生活,細膩卻不 刻意的「客語小教室」已經默默開課。 孩子們也立刻將所學融入生活,每每打開 水壺就會呼喊「 茶」,這也是邱靜林期 許客語教學的模樣:「你能馬上使用,把 生活融入教學裡,這樣才能真正接觸它。」

除了活絡的氣氛,說故事必備的繪本也是 活動成功的關鍵,而邱靜林也自有一套挑 選心法。

九層糕阿婆乜分佢食咧有魔法个九層糕 一秒、兩秒、三秒、四秒、五秒…… 細鳥仔輕輕仔啄咧九層糕 一秒、兩秒、三秒、四秒、五秒……

《九層之家》裡,角色登場時都有重複的 敘述,適合沒有基礎的聽眾傳唱練習。角 色們的不同經歷,也讓每個孩子有機會發 言分享。「孩子們吱吱喳喳說,我就轉換 成客語,讓他們再說一次。以後談起, 就不只有他的經驗,還會有這堂課的記

憶。」即便不曾說過客語,對發音沒有自信, 邱靜林仍會持續引導,她相信「開口」是學習 語言的第一步,只要有足夠的鼓勵與支持,孩 子便能維持學習的動力。

恐懼 讓傳承難以延續

談起文化傳承,身在第一線的邱靜林也流 露出擔憂。她以自身經歷分享,第一次寫 教案時,她計畫拍出「客語跆拳道教學影 片」,無奈計畫因「沒有客家元素」而 被否定,讓她困惑,客語教學是否一定 要與傳統文化結合?「我們不應該用這 些條條框框限制,把這些有熱情的老師 擋在外面。」待二兒子至客委會上班時, 同樣的疑問又一次浮現。原來,憂心的 客家人為「正確」延續族群文化,教材 會追求傳統,實踐上也傾向保守。

兒子的反饋讓邱靜林幡然醒悟,自己投

入客語教學的初心確實是出於擔憂,但

苦情地呼籲保存文化,只會嚇跑教育圈 外的人。不如多元開發,透過教案、手

作等多種方式引起興趣,自然有更多人 參與。邱靜林便以湯匙、碗與白米飯等常

說一個,我家社區的故事

見材料,帶著學員敲打出「白米粢 粑」,讓學員對客家米食有了初步 認識,也成為疫情期間,少數可以遠 端教學的手作課。

「學習不是單純坐著聽老師講一個懸著 的事情,把感官帶進去,摸得到,看得 到,我覺得比較重要。」

快樂 讓學習從持續到延續

打開邱靜林的臉書,滿滿都是家人的陪 伴,尤其是開朗活潑的小女兒,面對鏡 頭從不害羞。談起女兒,邱靜林忍不住 笑了起來:「其實我女兒的客語真的不 算太好,有些音就是不太準。」但在 母親耳濡目染下,她依舊自信大方地 說著母語,也接受師長的讚美,讓人 好氣又好笑。但邱靜林相信,只要讓 孩子覺得自己說的客語很棒;不停 說客語很棒,傳承就會持續下去。

而她也會繼續以「靜林老師」、 「 茶老師」的身分,誇讚每個 願意開口的孩子。

只要有足夠的鼓勵與支持, 孩子便能維持學習的動力。

桃園客家人,現為客語薪傳師、國小客語老師,積極陪 伴孩子參與客語全國語文競賽,曾參加新北市「客話講 故事」繪本故事班。長期協助籌備客家推廣活動、寒暑 假營隊。同時擔任臺北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的故事老師, 在「大小客人聽故事」活動中分享臺北客家繪本。

邱靜林

母語應該就是生活。希望孩子在學校裡 可以很自在,想怎麼講什麼語言就講什

麼,即使不會講同學說的話,也能尊重 對方的語言,進一步接納自己的、父母 的族群身分,是我覺得教育該做的事。

張瑜琦

將歌唱、劇場表演等元素融入母語課程,並 鼓勵孩子多多展演、參賽,我每年三月都帶 孩子去陽明山花季表演童謠,很多家長主動 來支持,有了舞台與父母的鼓勵,進一步激 發孩子練習的熱情。學生認同、喜歡就會變 成興趣,之後就會持續學習。 虞志長

我們給予孩子的東西很容易限於傳 遞知識的窠臼,缺乏更平視的方式 與他們對話。未來我會持續帶更多 孩子透過影像親眼觀看、親耳聆聽 自己的家鄉,用時間慢慢 沉 澱、浸 潤文化、認同這些議題。

要野回來其實是容易的。也許我們 不能到田裡插秧,但可以在家附近 做點觸手可及的事,例如帶朋友家 人到戶外一起散步、體驗新事物, 只要願意去做,就是開始。

爸媽要放兒歌給孩子聽吧!爸媽 必須要培養小朋友聆聽的素質, 我們寫一首好好聽的歌給爸媽 聽,父母再教小朋友聽,也是作 為大人的責任。

黃培育

再多唱一首歌!我會繼續 創作,然後把作品推出去, 舉辦更多現場表演,希望 影響更年輕一點的老師。

讓孩子知道講母語真的有用。除了 比同齡人更多體驗,還有一天我聽 到老大語重心長和弟弟說:「你就 好好練客家話,很好賺、很多機 會。」我就在想是不是教育成功了?

我相信「開口」是學習語言的第一步, 也是我所期待的教學方式:馬上使用, 融入生活中,才是真正接觸它。即便不 曾說過客語、對發音沒自信,足夠的鼓 勵也能支持孩子維持學習動力。

邱靜林
劉榮昌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