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季刊88期

Page 1


親 愛 的 您 們

綻放的生命 一朵又一朵

繽紛 城市的角落......

CONTENTS

SUMMER ISSUE VOL. 88

蛻變。永續城市

開出客家花路 激發熟齡永續潛力

愈玩愈健康 50+ 新少男少女們

親愛的,您們把人生活成一朵花

李玉美:只要知道如何展現自己的姿態,有沒有蝴蝶不重要 遇見瑜伽,活出最美好的樣子

一杯咖啡,讓生活重新來過

我也快樂,我覺得快樂的生活很重要不老樂手,用音樂豐富退休生活

林享能:可以推我太太去她想要去的地方, 她快樂,

GPN:2009105822

ISSN:17292875

發 行 人 / 周羿希

編 審 / 池婉宜、彭文美、劉春香

編輯統籌 / 李靜美

出 版 者 / 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地 址 / 臺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三段157巷11號

採訪報導 . 林心怡 | 攝影.

採訪報導. 張簡敏希 | 攝影. 黎歐創意|照片提供 .李玉美

採訪報導 張簡敏希 | 攝影. 黎歐創意.

黎歐創意|照片提供.劉玉嬌

照知否新聞網何高祿 片提供.

葛瑪蘭基金會董事長陳世圯

臺北市客家文化會館

電 話 / (02)2702-6141

傳 真 / (02)2325-2341

網 址 / hac.taipei.gov.tw

發行日期 / 中華民國113年06月

企劃製作 / 黎歐創意有限公司

總 編 輯 / 郭玫芬

美術總監 / 王志中

執行編輯 / 鍾彥琳

攝 影 / 黎歐創意有限公司

地 址 / 新竹縣竹北市光明六路東二段200號

電 話 / (03)658-5879

採訪報導 . 林心怡 | 攝影 . 黎歐創意 | 照片提供. 劉昭輝

說走就走,人生這場大冒險

不只是火車旅行,帶著熟齡自信出走

劉昭輝:只要讓自己脫離固定的生活,

不管到哪個地方,都是一趟旅行

採訪報導. 林心怡 | 攝影. 黎歐創意|照片提供.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

採訪報導.

不老騎士的追夢日常,騎在恩典這條路上

林艾璉:如果可以,我到80

歲還想再去騎摩托車

說一個,我家社區的故事

不記得沒關係,用歡笑陪伴是良方

張簡敏希|攝影.黎歐創意|照片提供 .徐紫柔

徐紫柔:彼此 NG 的過程很好看,用幽默的方式,

跟社區一起創造回憶

SDGs 實踐方程式

SDGs 實踐方程式

熱血沸騰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人人愛看,那您有聽過「世界壯年運動會」嗎? 雙北很榮幸成為舉辦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的城市,從現在起至明年2 月歡迎各界報名。特別的是,這是一場友善熟齡者的運動盛會,歡迎年滿 30歲以上的民眾參賽。或許,您的阿公、阿婆也能站上賽場成為運動明星、 接受全場的喝采!

這場盛會不僅在體育競技上有重大意義,更是首場結合運動與都會SDGs目 標的活動。除宣揚SDG 3健康與福祉及SDG 4終身學習相關的價值理念外, 還制定環境行動、健康福祉、社會倡議和產業經濟四大方向,及設置9種 帕拉項目、首創女子棒球等,實踐「運動無界、人生無限」的賽會精神。

在城市裡,推動良好的健康生活和福祉也是重要的一環,身處在人口邁入 高齡化的都會臺北,我們驚喜地發現許多客家前輩,面對熟齡仍從容不迫, 活出繽紛美好的樣態。客家古諺說過:「敬老得福,敬禾得穀。」為什麼 尊敬長輩的生活智慧,可以獲得福氣?或許可以從他們的日常窺見端倪, 例如運動保持身體健康、培養興趣、社交維持心理平衡,都是親身實踐永 續、創造美好第三人生的最佳範例,更為年輕一代樹立良好榜樣。

本期夏季號特以「熟齡」為題,封面設計,以在生命的年輪上,長出一朵 又一朵精彩的「人生花朵」來表現;內頁底紋更特別以一道又一道的褶皺 肌理來表現熟齡的生命經驗,每一道,都是那樣的彌足珍貴!迎接熟齡, 有人持續投入專業,有人走出家門、探索世界,這群前輩始終抱持著對生 活的熱愛與憧憬,將日常活成一朵盛放的花朵。當生命的意義不再受限於 年紀,熟齡就是人生的下一段花路。

我想給予一個大大的擁抱並大聲地說:親愛的,您們把人生活成一朵花!

撰文:王美珍

蛻變。永續城市

記得2017年剛創立《50+》時,取此名字,大部分得到的回應是不解和質疑 的,曾有人問:「你要賣維骨力嗎?」當時,社會提到「老」,大多連結的 字眼是「老、貧、病」,老就等於弱勢族群。如果雜誌要做探討老年的議題, 當期可能會拉不到廣告。因沒有品牌想要把自己和「老」扣連。

但隨著臺灣超高齡社會的進展,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將有超過20%的人 超過65歲以上,臺北市更是已於今年提前達標。根據國發會的統計,臺灣 2030年,每兩個人就有一個人50歲以上。熟齡,已經不再是社會上「需要被 福利照顧的少數人」,而就是我們近一半的人口,熟齡論述的樣貌7年間即 已截然不同。

不僅服務熟齡族群的媒體、新創企業相繼成立、 探討人生下半場的書籍暢銷,坊間更出現許多 針對熟齡的學習課程:如芭蕾、街舞、美妝、

走秀……這些過去被認為年輕人才會做的 事,已經逐漸往熟齡族群擴散,年齡的界 線開始被打破。一群新的熟齡族群已經 誕生。他們不再把50歲後視為人生走 下坡,而是「逆向行駛」,積極地展開 更快樂、更健康的人生!

究其原因,乃當前的50+族群在思 想上,是經教育普及的一代,通常 思想比上一代更開放,尤其有照顧 父母經驗者,更會想要渡過健康、 自主、不依賴的老年。

在經濟條件上,這也是經歷臺灣 經濟起飛的一代,比起當前的年 輕族群,更有餘裕追求自己的

夢想。根據Nelson DNA高峰 論壇,50至64歲是全臺消費力最 高的族群,謂之「比年輕人敢買,比 銀髮族敢花」。

在心理需求上,我接觸的熟齡族群多半有一 個共通的心聲:當渡過為家庭、工作燃燒的人 生之後,多半此時會思考,如何為自己活?做自 己真正想做的事?

因此,我們看到好多激勵人心的故事,正在發生。

例如,本期中介紹的劉玉嬌,本來一直的生活都是為 小孩奉獻,連起床時間都是因小孩決定。雖然當全職母 親很快樂,但她始終知道心裡有自我實踐的空缺。當50 多歲孩子大了離家,遇上空巢期危機,她因愛上咖啡,竟 積極到咖啡工廠自我推薦謀職,自學考上杯測師,60歲時 決定開咖啡店。朋友曾問她幹嘛那麼辛苦?她不以為然, 說:「這麼好玩的事怎麼能放過?」

或如曾參加《50+》第一屆熟 齡街舞MV計畫的65歲的劉洪麗 香。她婚後成為家庭主婦,最大的 成就感就是煮飯給孩子吃。但是當小 孩長大各自忙碌,看著一桌滿滿的菜沒 人吃,生活重心頓失,陷入憂鬱症。

她曾和我說過一句錐心的話,是許多50世 代的共通心聲:「之前都是為了家庭與子女, 一直奉獻自己。50歲後我就想,那我的目標、 我的夢想呢?」

於是,她決定回到年輕曾經不被「好媽媽」框

架限制的自己,回到自己年輕時的跳舞興趣,接 觸不同的表演課,沒想到甚至有廣告導演找上她 拍戲,憂鬱症不藥而癒。她說,「我發現要做自

己才會快樂,只要快樂,身體就有精神,變得更 健康!」

上述兩個例子,不只是人生意義上的重新發現,甚 至也對實際的健康有幫助。愛爾蘭高齡醫學權威蘿 絲.坎尼(Rose Anne Kenny)指出,雖然有很多 因素可能延緩老化,但都比不上「感覺」這個因素。

單單是對老化狀況表示樂觀、覺得自己年輕,就能 讓細胞的化學物質出現有益的變化!

蛻變。永續城市

如何為自己活?

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如何好好變老?在聯合國永續指標的 SDG 3中提倡「促進健康與福祉」,SDG 4 中,特別指出應重視「終身學習」。

在臺灣的新50+族群們,健康與終身 學習其實如麻花辮是相互融合的。比 起被動接受傳統的養生資訊,一種更 重視「好玩」的主動整體生活方式, 正在超高齡社會看似危機的數字下展 開生機。

我認為,對退休後的熟齡族群來說, 不應該把時間當成是一種威脅,而是 「朋友」。當卸下人生的責任包袱後, 時間就真正為己所用,幫你找到快樂 與意義。

老年可以愈活愈好嗎?這個全世界都 在探問的超高齡社會解方,答案就在 自己生活的實踐與行動。

正如《老得好優雅》一書中如是寫道: 「老年的成長,必須要有五歲孩子的 好奇、十幾歲少年的信心,沒有什麼 事情是做不到的!」

王美珍

臺北人,現任全國最大熟齡媒體《50+》總編輯。政治 大學新聞研究所畢業,新聞與紀錄片工作者,2008年為 臺北單身老榮民拍攝紀錄片《一人三坪六十年》。曾任 大塊文化公司企畫、《遠見》雜誌資深撰述。曾獲亞洲 卓越新聞獎(SOPA)最佳特寫報導獎、最佳環境報導獎。

品咖啡, 沖出人生百種風味

在公園, 蒐集薩克斯風的街頭歌單

「只要知道如何展現自己的姿態, 有沒有蝴蝶不重要」

01/02. 李玉美於客家電視台錄製「福氣來了-好好運動 」 單元,舒展身體時,為觀眾細心講解每個瑜伽動作。

03. 李玉美與其小孫女面對面靜坐,享受彼此的陪伴。

「好好運動來 嘍 !玉美老師很感恩,有 這個機會跟大家分享健康。」透過螢 幕,能看到李玉美在客家電視台《福 氣來了》的節目裡,一面做拉伸,一 面關照呼吸,緩緩地提醒觀眾調整動作 的方式。從16年前開始,每年總有幾 個月,能在傍晚4點多、進廚房做飯前, 及早上9點多在電視上看到她的身影。

不必有器材,有時搬張椅子,她就能帶 大家做整套的樂活瑜伽。

對李玉美而言,瑜伽是她一生最大的恩典, 「只要把瑜伽墊擺下去,我一站上去,我的 瑜伽魂就上身了。」專注於當下,享受動作 帶給身體的延展或釋放,感受心逐漸收攏安住 於體內,這是瑜伽最神奇、奧妙之處。

李玉美的椅子上,放了一本印度瑜伽大 師——斯瓦米‧拉瑪的書《鼻尖上的覺知: 呼吸之間》,書封印著一段話:「瑜伽的目 的是帶你往內走,去到最平靜、智慧、喜樂 境地,在此地,你能完完全全保持有意識地 覺知真實。」

一切都會水到渠成

在教瑜伽前,李玉美在吉林路從事美容相關的 行業,她自嘲作為美容師,當時卻長了滿臉 痘痘,總駝著背,在顧客的推薦下,才向從 印度引進瑜伽的華淑君老師學習,並發願未 來要教學造福更多人。用這般「超級無敵霹 靂」僵硬的身體學瑜伽,讓她吃足了苦頭, 但若非這些苦,她也不會成為瑜伽老師。

因此每當她遇見身體僵硬的人, 都會說「恭喜你」,因為唯獨如此 才能在瑜伽中找到目標,真正享受, 從此「不會離開瑜伽」。

若說瑜伽墊是她的阿拉丁魔毯一點也不 為過,教瑜伽30多年,一張墊子陪她經 歷出書、辦理萬人瑜伽活動、至國內外演 講、上電視與雜誌,回望過往,李玉美覺得 人生中最豐盛、最美麗的狀態,就是做自己, 到了現在她還是很享受能和學生分享瑜伽。

瑜伽魂 吸引更多同頻共振的靈魂

瑜伽的梵文真意是「與內在的自我合一」,非 僅止於運動,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藉由呼吸連接 內心。李玉美提到喜馬拉雅瑜伽最厲害的淨脈呼 吸法,是專注以鼻孔交替呼吸,逐漸讓內在平衡、 沉靜,在當下心回家了,就能感受到真正的快樂,

「吸是將眾生的痛苦、罣礙吸進來,吐是把愛跟 祝福都給別人。人生的圓滿是接受每個當下,不圓 滿是來自你的抗拒。」吐納間,她把祝福送給眼前 所有的人,一如她的學生。

現在來上課的學生幾乎都與她學瑜伽超過15年, 彼此是師徒、是朋友,也是家人。李玉美分享窗外 一盆盆開了3個月不凋謝的蝴蝶蘭,是住在花市旁 的學生買的,她從沒買過花;喜歡吃榴槤,學生去 馬來西亞時,不忘帶回榴槤咖啡當伴手禮。

「你看我因緣多好?我覺得我的學生都對 我好好喔!他們都好疼我,他們也說老師 對他們好好。人與人之間,那個磁場和能 量是流動的。」

人生 只管對自己盡心盡力

手指輕拂耳上的珍珠,李玉美拉高音 調,身體微微前傾說道:「我60歲的 時候去穿耳洞,穿了耳洞後,我就好喜 歡戴耳環喔!我好愛喔!」

60歲前沒想過要穿耳洞,受到瑜伽教 室的學生鼓舞時,她的第一個反應是 「那麼老了穿什麼耳洞?」孰知看著 飾品襯托了自己的美,自己也讓飾品 更顯光輝,讓她愛上了戴耳環,儘管 其中一隻耳朵總是發炎,又腫又爛了 一年,她也沒有放棄,「我想我既 然做了,我就是要把它做成功啊!」 李玉美覺得她天生就有必須把事情 做好、喜歡就是要做的性格。時隔 將近5年,如今耳朵與珍珠耳環也 臣服於她。問她怕老嗎?她坦蕩地 說:「我會!到60歲時開始覺得很 可怕,歲月真的很可怕誒!」偶爾看 見7、80歲的人,也忍不住對自己產 生焦慮。

所以她認為更要活在當下、勇敢地做自 己,「你要沒有遺憾,就是每天對自己 盡心盡力,對身邊的人盡心盡力,做自 己喜歡的事情。」

一個人也覺得很幸福

約莫10年前,先生罹癌離世,至今那 日日以淚洗面,端著一碗飯,在窗台前 邊吃邊掉淚的畫面,仍歷歷在目,她說 她哭了3年,眼睛都哭壞了,不戴眼鏡 眼前就一片模糊。後來兒子將剛滿月的 孩子帶回來讓她扶養,她親暱地稱小孫 女是小菩薩、小寶貝,可最初她其實曾 將孩子的到來視作磨難,認為自己年紀 大了還要養小孩,因此四處找人收養。

如今,她覺得孩子的到來,就是個禮物。

她說孫女的第一句話是「奶奶」,睡覺時

會牽著她的手說:「奶奶我好愛你喔!超 級無敵霹靂愛你!」現在孫女到南投讀小 學,她們每天都會視訊通話。想起這個孩 子,李玉美無時無刻帶著笑容,發自內心感 到富足。

李玉美說:「現在一個人,我覺得很幸福。」

身在世中安坐 心如明月當空

上師提點她,每個人都想要快樂,會 汲汲營營的追尋,但想要快樂的本質, 是心想要回家。回不了家,是因為充滿 慾望,心向外,起心動念,境由心生。

瑜伽如法門,幫助人靜下來,身體不動, 回到呼吸,心進入內在。

「走到今年虛歲65歲,我深刻地體認到, 我們就活在當下。」

一面鏡子,一張瑜伽墊,一尊佛像,兩把 椅子,兩只早晨剛拆封的瓷杯,李玉美說家 裡的環境很重要,不掛圖畫、不放證書,保 持乾淨簡單,唯獨留了一幅師父送的書法, 筆下是南宋詩人陶淵明的《飲酒詩之五》。

「心遠地自偏,心在這還是可以悠然見南 山。」以銀壺煮水沉水,沖泡馬來西亞的榴 槤咖啡,牆角焙著水沉碎末,李玉美教課之 餘,就坐在窗邊的椅子上看書,窗台上幾盆 正盛的蝴蝶蘭陪襯,於臺北小巷弄內,視 野正對另一棟老公寓的窗。李玉美一個人 住在這,她與生活照面的方式,是把自己 活得雅緻。

李玉美

苗栗客家人,2019客家電視台節目《花樣同學會》的召集 人,曾在客家電視《樂活瑜伽》單元教觀眾們瑜伽。舉辦 多場國內外瑜伽演講活動。曾擔任運動品牌FILA瑜伽系列 年度服裝贊助老師。2008年創立李玉美生活瑜伽補習班。

目前開辦李玉美生活瑜伽教室之外,亦受聘於審計部臺北 審計處、林務局、國家音樂廳等各大機關學校之瑜伽課。

覺得心情鬱悶的時候, 不要陷入情緒,

跟著玉美老師一起來......

緩慢蹲下,

享受伸展後的平靜美好

吐氣前彎慢慢放鬆,停留

吸氣慢慢回正、 放鬆呼氣

吸氣

「你們年輕人都會想,到財富自由那天要做什麼? 我說,你現在就可以去做那件事了」 —— 劉玉嬌

正午時分,來到大安區金山南路上的轉 角,小巧溫馨、門口滿滿綠意的空中咖啡 館已準備好迎接客人的到來。光亮溫潤的黑 色吧檯後,梳著整齊的小馬尾,動作從容的 劉玉嬌就是這個空間的主人,64歲的她言談 舉止間,無一不展現對咖啡的專業與熱情, 距離她開始接觸咖啡,也來到第10個年頭。

許多人對劉玉嬌的認識來自她的兒子,年 輕人氣插畫家—— 李白。2023年,26歲的 似顏繪插畫家李白出版新書《火箭老媽, 烏龜老爸:我家,或許也是你家的故事》, 逗趣地講述著父母步調快慢不同,卻彼 此扶持、各自精彩的人生。

兒子眼中的劉玉嬌,個性與衝勁都是火 箭等級,難得的是,她的每一回衝刺 都是為了熱愛而行。從日文老師、插 花老師、桌球教練,到最辛苦的全職 媽媽。待兩個兒子上學後,她再次投 身職場,進入廣播電臺從零開始學, 每日料理完家務直奔電臺,用無數個 夜晚熬出一檔檔得獎節目。54歲時 又愛上咖啡,手沖、烘豆、杯測樣 樣學,57歲不但考上杯測師,還開 了一間「空中咖啡館Joy coffee & Cacao」。

這位火箭媽媽凝神注視著濾杯,右 手穩穩地執著手沖壺傾倒,從家庭 主婦、廣播人,到現在咖啡這條路, 如同纖細的水柱直直落下,繞圈的過 程中,擾動的不只是咖啡,也是她這 些年沈澱的心緒。舒緩的音樂與花果

調的咖啡香交互蔓延,她的每一天,都 在一回回流下的水柱間重新展開。

你媽媽可以借我十分鐘嗎? 自從李白開始在臉書上連載「烏 龜爸爸、火箭媽媽」的故事,就 常有年輕讀者來留言:「李白, 我可以和你借爸爸、媽媽十分鐘 嗎?」或許是母親的天性,劉玉 嬌總能欣然接受這群滿腹心事的 小客人,其中不乏講一講便開始掉 淚的大男生,當來談心的年輕人離 去前對她鞠躬道謝的瞬間,劉玉嬌 便發現,這杯咖啡、這個咖啡館的空 間是非常有價值的。這份價值延續從 前做廣播時放送的聲音,現在,她想 透過咖啡、咖啡館讓走進來傾訴的人都 開心。

咖啡館猶如充滿魔力的第三空間,一場 短暫的接觸,意外能觸及非常幽微、直入 內心的話題。所有能說出的話、不能說出 的煩惱,都被咖啡的香氣溫柔地包覆,對談 中,劉玉嬌以咖啡陪伴客人,這樣的關係是 可遠可近,很迷人的狀態。

來自客家庄的單純 不會變

成長在8個孩子的大家庭,劉玉嬌排行老七, 從小爸媽就忙著做生意,她被大6歲的姐姐拉

拔長大,在客家庄長大的童年雖然沒有豐富資 源,卻提供她單純的風氣與極大的自由。「我覺 得這樣的單純會阻擋住很多誘惑,連被騙都不容 易。」「因為太單純,人家不忍心騙你。」她 覺得是自己這一代客家人獨有的特質。她也幸 運趕上二戰後的嬰兒潮,沒有吃過什麼苦頭, 有機會傻傻地做自己喜歡的事。不必擔心付出 會不會受到肯定。

現在我想透過咖啡、咖啡館, 讓走進來的人都感到開心。

01. 劉玉嬌精選優良的競標豆、苦心鑽研 手沖,在一杯咖啡的時間裡,陪伴每 一位需要的人。

02. 家人永遠是劉玉嬌最堅強的後盾,先 生與兩個兒子的鼎力支持,讓她在專 業衝刺的路上無後顧之憂。

03. 插畫家兒子李白感念劉玉嬌從小對他 的支持,親筆寫下小卡,祝咖啡店 「千秋萬世」!

學什麼都很快的劉玉嬌,曾經被鋼琴 老師稱讚節奏感好,可以練鋼琴,結果 回家後跟家人提及,只得到一句「沒錢!」 相關經歷使她長大之後,面對任何的學習資 源都緊抓不放。她也慶幸一路上遇到願意包容 自己的貴人,「所以我到現在都會跟我老公說 謝謝你。」

一股狠勁 練習手沖到半夜12點

再度埋首鑽研新事物,劉玉嬌幾乎是以一股狠勁投 入,例如不計薪請求到咖啡店工作、每晚店面6點 拉下鐵門後,獨自練習手沖到12點,連相當支持她 的丈夫都打趣,老板到底給她多少錢、連勞動節也不 休息在加班?劉玉嬌回道:「他就是不付薪水,我都 會這麼做。」因為店裡的所見所聞都是學習的歷程, 「應該我要交學費吧!」她半開著玩笑。

對客人笑盈盈的劉玉嬌,面對咖啡時再次切換模式, 杯測師的工作看起來有趣,背後卻是嚴謹、執著的 養成之路,可能一晚上得品嚐幾十支不同品種的咖 啡豆、面臨沖不出好風味的挫折,這些客人們看不 到的努力,全是劉玉嬌在客人踏入前所做的萬全 準備,「本來就應該準備一杯很好的咖啡,才能 夠開咖啡館。」

找到喜歡的事 就要一直做下去

光是踏進這個空間,劉玉嬌都能感受 滿滿的幸福,即使沒有客人來訪,她 也能在這個小天地做著喜歡的事情, 自得其樂,所有付出都是為了趣 味,她不斷地去做、去探索,滿足 好奇心的同時,自信心也一點點積 累起來,成為撐住她的底氣。在 電台工作時,開車上下班的劉玉 嬌會在車上放自己做的廣播節目, 心想「我真是個天才!」即使在 別人來看可能一點價值都沒有, 還是一樣。「真的不要去在乎別 人怎麼看!」她一再強調。

對於付出,很多人會先害怕失敗怎 麼辦?而劉玉嬌直言:「失敗就失 敗,會怎麼樣?」不過就是回到原 點,但如果連試都沒試,才是最大的 損失。就像去到陌生城市,一定得走 錯幾次路,才能摸索出正確的方向,所 謂的失敗,也是通往成功的路徑,所以 不需要計較成敗,每一次都可以是成功 的嘗試。

當然她也明白,一定有人會認為她是 有條件,不用為五斗米折腰的人,可 是劉玉嬌覺得,與其成天想著財富自 由那一日想要做什麼,為什麼不從現 在就開始做想做的事呢?

退休 不存在我的生命裡

50歲之前是火箭媽媽,而50歲之後, 對劉玉嬌來說似乎沒有太大的變化, 甚至微笑著語出驚人:「其實退休這 兩個字沒有在我的生命裡,除非到我 死的那一天,就退休了。」

不同於熟齡族對退休生活的嚮往,劉 玉嬌反其道而行,認為其實很多事物 是不會休息的,例如對世界探索的興 趣,不會因為要退休就有所改變。表面 上人們說她又做廣播、又沖咖啡,根本 沒有停下來喘口氣,她腦袋裡想的卻是: 「這都只是我喜歡做的事。」而現在幾乎 是最好的年紀,孩子也大了,不用操心家 人的吃穿,彷彿又回到曾經單身的狀態。

回到熟齡生活,劉玉嬌認為她這一輩的人, 其實需要抓住生命的核心價值—— 每天的尋 求是什麼?並不是汲汲營營、處心積慮,而

是花大量的時間在感受周遭。比方一

口咖啡、窗外的陽光與風,想像今天誰 會推門進來?當她以很單純的心思去感 受,不會因為年紀有所影響,「你的感知 能力活著,那你就活著,而不是因為你的 呼吸還在不在。」

這裡只是我的過場

空中咖啡館邁入第6年,如今劉玉嬌每日中午 都有一段駐店時間。不過,安穩的日子可不是 她的理想生活,她說得俏皮:「我的心都在外 面,這裡只是我的過場而已。」世界很大,她 探索的企圖心亦然。因為旅行需要體力,現在 首要的是要把身體照顧好,因此她每天上午都 獨自去陽明山走7公里,不但舒服自在,更有 一段可以靜下心來,好好感受自然、面對自己 的時光。

大安區的靜謐午後,窗外的枝枒輕晃著,劉玉 嬌環顧咖啡館,坦言自己其實是嚴肅的人,這 是她面對生活與生命的態度。然而人生也是 有趣、刺激、熱血的,在嫻熟的開關切換中, 她一再拓展自己的極限。一杯好的咖啡,在 冷卻過程的每個階段,都能品嘗出獨特的風 味,如同不同階段的劉玉嬌,接下來還會 迸發哪些新風味與可能?令人拭目以待。

苗栗客家人。為中央廣播電臺華、客語主持人,現斜槓經營空中咖啡館 Joy Coffee & Cacao。從全職媽媽投入職場後,製作廣播節目並屢受國、

內外獎項肯定,榮獲第49屆廣播金鐘獎、第11、13屆卓越新聞獎,及 2017年英國AIB廣播專題世界冠軍。54歲時愛上咖啡投入鑽研,成為咖 啡烘豆師與 Q Grader杯測師資格,更成為COE咖啡卓越盃國際評審。

「 可以推我太太去她想要去的地方, 她快樂,我也快樂,

在大安森林公園一隅,遠遠聽到薩克斯風的 吹奏聲,89歲的林享能身旁,還駐足了幾 位當地居民,認真地聽他吹奏熟悉的民謠, 而一旁的太太也跟著打拍子,在陽光篩過 樹梢的光影裡,看到一幅最美的銀髮畫面。

歲月增添了白髮

卻不減學習的興趣

從小對很多事情就很好奇的林享能,因為

好奇,驅使他去思考、去了解、去追根究 柢,然後去挖掘真相,經過不斷去尋找的 過程,求得知識,他認為透過這樣的訓練 對於認知與記憶很有幫助;也因為這樣的 一個鍥而不捨的求知過程,亦影響了他的 做事態度,與實事求是的精神。

學習不是只有在求學階段而已,林享能說, 「很多人的學習都在考完試、畢了業後,戛然 而止,這很可惜。」人生很長,若太早停下學 習的腳步,生活必定索然無味;年紀漸長,一 樣可以保有好奇心,持續關心身邊事物,培養 一兩個興趣,豐富自己的生活。因為一直保有 那份對任何事物的好奇心,讓已經89歲的林 享能,仍像一個新生兒般不斷的探索與學習, 「我很喜歡現在的生活,我每天都很開心。」

林享能笑著說。

退休新選擇 走進健身房當志工

秉持著客家人勤奮不懈、孜孜矻矻的態度與精 神,林享能在仕途上飛黃騰達,除了外交官的 工作,也擔任農委會主委,工作資歷堪稱精 彩;刻板印象中,這樣的達官顯貴在退休後, 應該還是持續享受高官的光環吧!不過,林 享能卻選擇到師大附中的健身房當志工,讓 許多人大感意外。

年輕時就是體育健將的林享能,不但馳騁在 田徑、排球場,也優游在泳池中,獲得許多 體育獎牌,從年輕至今仍保有運動的習慣; 會到師大附中的健身房當志工,也是因緣 巧合,起因於林享能每天都會去師大附 中的操場運動,後來發現學校裡面有健 身房,且環境不錯、空氣好,於是就決 定去當志工,志工工作不複雜,開門、 開空調,沒有學生時,可以使用器材 運動,偶爾也充當教練,指導學生健 身;林享能說,「還有一個原因是, 在都是高中生的環境中,我自然就年 輕了。」於是,可以繼續運動又可以 保持年輕心境的志工工作,從2015 年做到2020年,因疫情來襲而不得 不結束。

01. 林享能(左三)與樂團成員在葛瑪蘭基金會 的尾牙中表演。

02. 應朋友之邀,林享能(右)來到新竹香山的 佳信茶花園演出,在清幽的花香中與友同樂。

疫情新契機 展開薩克斯風演出人生

親愛的,您們把人生活成一朵花

疫情的來襲雖然使他不得不結束志工的 工作,但卻意外的發展出林享能在音樂方 面的專長;小時候對音樂很有興趣的他, 涉獵的音樂類型廣泛,加上派駐到國外時, 汲取了不少國外的民謠,許多歌曲都耳熟能 詳,信手拈來都是旋律。2020年85歲的林 享能,報名了社區大學的薩克斯風初級班, 可能真的有音樂天賦吧,初學3個月、再自 學1個月,第5個月便加入樂團表演,第 13個月取得臺北市街頭藝人證照;林享能

拿出他以往做事的拚勁與態度,在短短的 時間裡,讓這趟音樂旅程處處是驚奇,隨 著樂團四處表演,年初,表演就已超過6

場;問及他在表演的過程中,印象最深刻 的事,他說,「看到臺下觀眾跟著起舞、 鼓掌和歌唱,讓我很快樂,與民同樂莫過 如此。」

談到音樂時眉飛色舞的林享能,表情生 動,沉醉在每一段的回憶裡;半晌,他突 然說,「我決定95歲時舉辦個人音樂會, 邀請90歲以上的銀髮族共同演出,我相信 我可以做到。」他那自信的表情,讓我們深 信並期待著,期待林享能95歲個人音樂會 的到來。

到了這年紀 快樂的生活很重要

89歲的林享能,講話中氣十足,自豪地 分享他的健檢報告,林享能說,「因為 生活很快樂,身心健康,很少生病,可 以全力照顧老伴,讓女兒可以放心在職 場發展,也減少政府及社會的負擔。」 他認為,退休,不是停滯,不是打發時 間,反倒是可以規劃更寬廣的路線,開發 多元的興趣;不論是去當志工、做公益活 動,回饋社會;或是持續學習新事物,跟 上時代的腳步,只要能讓生活快快樂樂,身 體健健康康,不讓兒女操心,老有所用,就 是最棒的樂齡生活。

年輕時在政壇叱吒風雲的林享能,退休後,不 戀棧昔日光環,放得下、看得開,除了維持運 動習慣,保持身體健康;也加入玩風樂團,沉 浸在美妙的旋律裡,療育身心,最重要的是, 「推著太太去她想要去的地方,不論是上餐館、 逛街、看市集、坐捷運,太太快樂,我也快樂, 到我們這個年紀,快樂的生活很重要。」

最後,在林享能悠揚的薩克斯風的音樂聲中, 我們可以感受到他至今仍努力學習,快樂生 活,讓自己老有所用,回饋社會的生活原則。

樂齡,還是可以活得很精彩。

高雄客家人,前農委會主任委員,曾擔任我國WTO談 判代表,農業、外交、政治各方面經歷豐富。退休後 到師大附中健身房做志工,85歲學習薩克斯風,86歲

拿到街頭藝人證照,與一群退休官員好友組建「玩風 樂團」,到養老院、育幼院公益演出。

林享能

#劉 昭 輝 # 林艾璉

#騎機車

感受一場風的追逐賽

#坐火車

在車上與美好不期而遇

「只要讓自己脫離固定的生活, 不管到哪個地方,都是一趟旅行」 —— 劉昭輝

在這個年代,一趟說走就走的瀟灑旅行已不稀奇。

但如果今天想出遊的是一位70歲,已經幾年沒有 出遠門的熟齡族,要如何開始呢?在Facebook 有一個特別的社團,除了旅遊分享,更多是新手 級的旅遊發問:

「我要帶家人出去玩,想問大家如何安排三日 遊的行程?」

「請問這個景點周圍有哪些住宿選項?」

「走出去要坐幾號公車?幾點有班次?多久可 以抵達?」

難以想像,每則貼文下面的留言都是認真的 回覆與鼓勵。社友們還會分享自己出遊的詳 細行程、人生故事,以及滿滿風景的照片。

「看社友的Po文看的心癢癢,過去後才發現 臨時租不到車,只能搭計程車。」

「感謝社友先前分享的住宿點,真的很棒!」

「為你感到開心!」、「歡迎來這裡玩!」

「人總是要學習一個人生活,加油。」

「每個人身處的環境不同,我們應該要給走 出第一步的人鼓勵。」

許多不曾獨自出門的長輩,一年、兩年看著社 團裡的分享,不斷蓄積小小的勇氣與渴望,終 於有一天踏出自己的第一步,再來就不再如此 艱難,可以愉快展開屬於自己的慢遊旅程。

一個互相幫助

讓旅遊簡單又方便的社團

「599坐火車慢遊台灣」是臉書 上目前擁有115.8萬社友的活躍社 團,名字中的數字是「599元」的 意思,指臺鐵推出的「TR-PASS火車 票」,還像是有趣的諧音「玩久久」。 如同社團封面照所提:「希望出去玩 就像逛夜市一樣方便。」鼓勵年長者與 不擅長使用3C的數位弱勢者,只要有 599社團的幫助,基礎交通、住宿資訊 一應俱全,還有百萬熱心社友隨問隨答。

對善於使用網路的年輕人來說,有沒有 這個社團其實差異不大;但對熟齡長輩而 言,這裡早已成為一方溫暖又樂意助人的 樂土。在別的旅遊社團問一個小問題,可 能要遭遇被排擠、酸是「伸手牌」的待遇, 很容易就此打消出遊的念頭。但599社團 的氣氛是溫暖、互相支持的,而且從最實 用的角度出發:「自己出去玩的時候,會 遇到什麼問題?」例如怎麼搭車?車站附 近有哪些地方好玩?對長輩來說,住宿的 選擇、聯繫和交通方式才是麻煩的地方。

因此社團整理出熱門旅遊地區如花蓮、臺 東的租車與住宿名單。有了大方向的規劃 後,旅行的餘裕就更多,隨時想在哪一站 下車都不是問題,旅行馬上就簡單起來。

01. 在「599坐火車慢遊台灣」社團裡, 熟齡社友們不但詳細分享遊程資訊, 也交換人生故事、彼此慰藉鼓勵,形 成網路社群中一道溫暖獨特的風景。

百萬社團 一人管理

這個百萬社團的背後沒有龐大團隊, 而是由一位經常身穿黑色釣魚背心, 背著後背包、頂著棒球帽,今年70 歲的劉昭輝一手創辦,甚至一人管 理。他身上有許多光環,「百萬社團 網紅」、「熟齡網紅」,說起話來中 氣十足,分享自己在大臺北地區帶 領走讀的故事,也跟著社大走讀認 識臺灣。

劉昭輝的女兒在高中暑假完成一場 環島獨旅,返家後興奮地分享臺鐵推 出的TR-PASS學生火車票方案,只要 599元,在寒、暑假就能不限搭乘次 數坐火車五天。劉昭輝實際嘗試後, 發現火車旅遊又整潔又方便,少了緊 湊的行程壓力,想玩、怎麼玩隨時都可 以下車,一張卡就可以全臺灣跑,這麼 方便!為什麼自己和社區大學的同學都不 知道呢?劉昭輝一念之下創立了一個臉書

社團,分享各地的旅遊見聞,以及如何靠著 大眾交通工具抵達,意外大受歡迎。

2020年社團正式對外開放,正逢疫情風 暴,國內旅遊需求激增,劉昭輝還記得那時 最誇張的一天有3000則入社申請,完全應接 不暇。2023年,社團也正式躋身臉書百萬社 團行列。

果斷退休後 積極走上學習之路

55歲果斷退休後,劉昭輝積極參加社區大學課程。

跟著老師走訪許多文化盛會,例如臺北客家義民 嘉年華、原住民慶典等;爬山課程中,沿途認識植 物、昆蟲,短短一段路就能走一、兩個小時。又有 一類老師,劉昭輝形容得生動:「他是競走的,走 很快就到尾巴,那我就一起來練體力!」面對截然 不同的教學風格,他的想法是:盡力去學習優點, 「自己要去轉念!」如果總是想著不喜歡,就會永 遠排斥。

主動學習一直是劉昭輝的習慣與興趣,只要是沒 有聽過的,他都會積極去了解。他想起自己和孩 子曾在歐洲車站差點迷路的回憶,馬上聯想到臺 北車站,其實只有四個月台,卻足以讓許多民 眾迷失其中。於是他稍微整理,甚至辦了一個 「臺北車站走迷宮」,帶熟齡族親自走一遭。

02. 透過社大、自學吸收地方文史知識後,劉昭輝化身 導覽人帶領走讀,分享地方上的歷史與人文趣事。

熟齡不是限制 觀察到的都是自己的體悟 鼓勵熟齡族走出家門,劉昭輝有一套自己的說 法。他讀過一本分享心靈與生活的《習慣領 域》,有句話讓他印象深刻:「今天不管是什 麼東西,只要看到了就是你的。」

因為喜歡

再累也甘願

欣賞一件事物的當下,就是你自己感官去接 觸作品,不一定要擁有,因為觀察到的都是 你的體悟。所以喜愛古蹟的劉昭輝經常到博 物館參觀,觀賞那些珍寶的當下盡情去感 受,「搞不好皇帝自己看的時間都沒有我們 看得久。」他打趣道。不需要購買名貴的東 西,因為不管再奢華的東西來生都帶不走, 也不可能每日一樣樣擦拭保養。在古蹟、博 物館,有專人精心維護,展現最好的一面給 你看,豈不是兩全其美? 劉昭輝說,到了一定年紀,人生閱歷已經和 年輕時不一樣。曾經工作、求學時不會去留 意的事,如今來到熟齡、退休的年紀,已經沒 有經濟方面壓力的時候,能走出去是最好的, 可以去放鬆自己。當你走出自己的舒適圈以及 熟悉的地方,到任何地方都能有不同的感受。

每天數小時社團管理工作,與所有的 分享,都是劉昭輝自發性的付出,連 和租車行合作、為社友爭取優惠福利, 他都沒有索取報酬。

「這是精神上的享受。」當他看到社友 開心分享他們踏上的旅程有多精彩、難忘 時,會為他們開心,也有幾分成就感。人 與人之間的交流,或許就在熟齡時達到新 的境界。劉昭輝投入熱情,持續利他。他 靦腆地笑著說,因為喜歡才會繼續做,如 果不喜歡、變成制式化的工作,就會很有 壓力。他把管理社團視為一種例行公事, 像自己年輕時每天放學在田裡除草,「現 在我就把管理社團當成除草。」做得開心, 最重要。他想共同維護這一份有溫度的老 派浪漫,599坐火車慢遊台灣不再只是單 純的社團,而是熟齡社群中彼此看照、 共同守護的美好。

臺鐵:臺北車站 → 竹南車站

車程:1小時21分 ~ 2小時12分

一般票:自強$220/莒光$170/區間$142/區間快$71 優待票(敬老/愛心票):莒光$110/區間$85 在竹南車站的東站出口,公車可搭:5805/5805A/5806 至南庄站下車。

車程:57分 ~ 1小時25分

費用:全票$93/半票$46

南庄景點美食:南庄老街位於苗栗縣南庄鄉永昌宮附近的中正路,及一 旁小巷內,緊鄰南庄遊客中心,當地最夯的伴手禮就是特產桂花釀,因 此又稱桂花巷,老街尾端的「洗衫坑」是以前婦女洗衣服、聊天話家常 的地方,老街的南庄老郵局、永昌宮、乃木崎及南庄戲院等景點,都是 遊玩時不能錯過的好去處。

必嚐的小吃美食包含豬籠粄、狗薑粽、桂花冰鎮湯圓、桂花梅、擂茶、 滷豆干、客家菜等。

臺北人,現為內湖、汐止文史導覽員,也是Facebook百萬粉絲旅遊社團「599 坐火車慢遊台灣」創辦人。在55歲退休之後成為社區大學學生,體驗臺鐵的 TR-PASS優惠票後,深感旅遊資訊不足成為熟齡族的出門阻礙,便從全臺火車 站周邊機車租賃站開始整理,一併整合飯店資訊,惠及眾多熟齡網友。

「如果可以,我到80歲還想再去騎摩托車」

—— 林艾 璉

2021年3月,一場不同凡響的冒險從臺中展開,一群身穿鮮豔亮橘色T-shirt 的長輩要挑戰騎摩托車環島一周,沿途山路起伏、海風拂面,前行路上,他 們成為最亮眼的流動風景線。不老騎士林艾璉想起那段旅程,像個孩子笑瞇 了眼:「剛開始騎的時候,每一站都好好奇,旁邊老師就很緊張,叫我們不 要再亂看了,專心騎車!」

騎摩托車環島 想走就走

比誰更頑皮 孩子般的不老騎士

萌生環島的念頭,要從兒子給她買的那 臺紅色摩托車說起。林艾璉酷愛旅遊, 以前都騎著小綿羊趴趴走,第一次催動 125c.c.的摩托車時,簡直驚為天人。

「我覺得這車子好會跑,很好騎!」興致 一來,林艾璉轉頭就問愛騎重機的兒子要 不要一起去環島?還想起曾經耳聞的不老 騎士環島活動,直接打到弘道老人福利基金 會詢問報名,也是天時地利人和,那年71歲 的林艾璉成功候補上2021年的「不老騎士為 愛千里」,成為正式隊員。

出發的前一晚,這群平均年齡72歲的騎士們在 飯店聚餐,彼此自我介紹、分享環島的初衷, 性格活潑外向的她迅速融入團隊,還在團體遊 戲中被推派為隊長,負責喊集合口號、帶領每 天的熱身早操,林艾璉也樂在其中,還會自動 幫忙指揮團體拍照擺pose,她的笑容有一股 鮮活的感染力,「我覺得這個團隊很可愛, 所以每天都充滿活力!」

為期10天的環島之旅相當緊湊,為了不影響日 常交通,不老騎士們經常需要繞路而行,因此 早上7點就要起床,9點左右出發到下一站, 12點抵達休息、吃午飯,午休後再出發。除 了順利完行,健康也是重要任務,每早出發 前會有專業醫護志工幫騎士們量血壓,還安 排維護安全紀律的老師,「老師都很可愛, 會逗我們這些老人家開心,該嚴格的時候 也很嚴格。」對著可愛的騎士,老師不 厭其煩叮嚀:「阿公注意前方、專注騎 車!」、「眼睛亂飄的人等一下被錄 到,就上遊覽車!」沒有一個騎士想 上遊覽車,警告一出,長輩們全都乖 乖往前騎。

每位不老騎士的人生都像一本小說,擁 有各自精彩的經歷與理念。其中,最年 輕的團員令林艾璉印象深刻,65歲的老 么是個四海皆朋友的奇人。當大家騎到 屏東時,他一通電話打出去,眾人就收穫

01. 平安完成10天環島旅程後,林艾璉笑著將親手繪製的 安全帽掛進「Dream Garage夢想車庫」。

02. 喜愛亮色活力穿搭的林艾璉(右四),在旅程的閒暇 時光與騎士同伴一起拍「翹腳網美照」。

03. 白紙上滿滿的簽名和留言,是同甘苦的不老騎士對彼 此的真誠告白。

說走就走 , 人生這場大冒險

專程送過來的免費紅豆餅,她嘖嘖稱 奇,「我第一次吃到這麼好吃的紅豆 餅,真的好感恩!」交友遼闊的老么 和團裡另一位個性頑皮的「小可愛」 一拍即合,這位70幾歲的小可愛是資 深的不老騎士,還是個老頑童,滔滔 不絕著天馬行空的點子,是團隊裡的 開心果,「就是讓老師有點頭痛。」 林艾璉糗著朋友。

騎士們一起追夢的同時,也跟著弘道老 人福利基金會將愛心送到弱勢獨居長輩 身邊。其實,當志工照顧長輩的工作林 艾璉特別熟悉。在搬到北部之前,她已在 臺中默默做了6年。

至今忘不掉

那位請我趕蒼蠅的伯伯

那天,林艾璉來到伯伯身邊問:「阿伯、阿伯, 你有好嗎?」,「有——」因為太瘦,伯伯連 回話都十分吃力,於是她湊近傾聽,一句求救似 的低呼在耳畔炸開:「幫我——把身上的蒼蠅趕 走——」那瞬間林艾璉又震驚、又心痛,原來附近 的果園在施肥,引來蒼蠅飛進養老院,幾乎全部停 在阿伯裸露、動彈不得的四肢上,「蒼蠅也會咬 人,你知道嗎?」她在心裡呼求著上帝。

見過那些光無法抵達的角落,林艾璉的感觸特別 深,沒有親人的長輩老了、病了實在心酸,生命 的最後身邊只有她這些基督教友,也慶幸自己還 能給他們帶來福音,陪伴這最後一程。樂齡其 實是特別美好的年紀,重點是身體要健康,不 需要照顧也能走、能跳,「至少出去跟團的 話,腳步也要跟得上,對不對?」

這輩子最大的福氣

就是成為客家基督徒

林艾璉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以前住臺中時, 她在教會參與老人照護的服事志工,來到位於 彰化田中的榮民之家,陪伴沒有眷屬的榮民伯 伯。榮民之家的對面是另一間公辦養老院,直 到現在,她仍無法忘記一位裡面的伯伯。當年 養老院環境有限,空氣中長年瀰漫厚重的氣味。 院中有位纖瘦的老先生,因為總忍不住亂抓尿 布與大小便,所以四肢長期被固定在座椅上。

許多客家人秉持著硬頸精神、堅持祭拜 祖先的傳統,很難接受福音,所以客家 基督徒特別團結。「成為基督徒真是我 最大的福氣!」林艾璉再次笑著說,除 了參與聚會,還建議大家一齊加入服事 行列,她正是透過這些付出,收穫和拓 展更多人生的可能;不是世間的金銀 財富,而是心靈的豐收與喜樂。

除了日常帶領小組服事,林艾璉也參加友 人組建的楊梅客家聖樂團,平常缺少講客 家話的機會,在練團時,終於可以和一群 同輩朋友用母語聊天。她隨樂團四處去有 客家人的國家表演、走訪當地教會,透過 音樂傳遞文化與福音的交流;穿著剪裁典雅 的藍衫演出服演出時,特別以自己客家人的 身分為榮。

對熟齡族來說,信仰更是人生路上的指引盼 望。聖經說到,人的肉體終有敗壞的一天, 但透過研讀經文,內在的靈反而一天天成長。

「所以牧師說我們不是老了,我們是在長大!」 面對老去,林艾璉倚靠神的話語從容轉念。

好動愛玩的個性 綁也綁不住的人生

小孫女出生後,林艾璉開玩笑說自己被兒子 「調到」北部幫忙育兒。照顧孩子乍聽下失

去自由,不過要她那麼好動的人停下來是不可 能的,誰說帶著寶寶就不能開車到處跑?林艾 璉有著滿滿動力,「我覺得不應該因為小孩就 把自己綁在家,雖然是baby,也可以帶出來 啊!」不管是泡溫泉還是出去玩,帶小孩的 她,照樣活出另外一種精彩。

林艾璉對現在充實的狀態很感恩,感覺生 命無比的豐盈與快活。當年出去闖蕩那一 遭,她看到臺灣各地的豐盛與人情,那不 僅是一場環島之旅,更是一次對青春不 老的重新詮釋。而她的旅程可還沒結束, 「我呢,還是想繼續騎摩托車,如果可 以活到80歲,我再去騎車!」環島達 陣後,大家仍會在Line群組互通有無, 誰一個興致又繞了一圈,分享冒險故事 的同時,再度連接彼此的心。他們們用 行動證明,無論年歲多大,只要心中有 熱血,都能一句話:說走就走!

04. 騎著自己的紅色摩托車,林艾璉十分享受自由自在的冒險生活。

新竹客家人。參加2021年由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舉辦的「不老騎 士為愛千里」,以10天時間,逆時針完成1,180公里的環島旅程。

2014年以前居於臺中市,參加老人院服事年資有6年。現參與楊 梅長老教會的客家聖樂團,每月兩次團練,與一群平均年齡70歲、 來自各地的客家人聚在一起唱客家詩 歌。

聽說平日一起唱歌、跳舞、參加運動會的阿公、阿婆,共同合演的 金剛戰士與殭屍,上了院線大螢幕,還捧紅了失智的外婆? 攜手男女老幼實現SDGs的樂齡夢想,就從社區活動中心開始——

#徐紫柔

徐紫柔&外婆

「彼此NG的過程很好看,用幽默的方式, 跟社區一起創造回憶」

—— 徐紫柔

「電影裡面的藍戰士帥氣登場,一開口就說『歡迎大家進ㄐㄧˋ 院看』,全場的長輩們都呆了……」,才坐下來要訪問,徐紫柔就 拋出這樣的開場白,果然是導演,很會破冰,大家都笑到肚子痛。

01. 徐紫柔帶著外婆鍾景妹,挑戰拍一部關於失智症的喜劇紀錄片, 外婆將化身粉紅戰士閃亮登場。

02. 紀錄片開拍中!張力十足的殭屍演員由在地百名居民熱情演出。

03. 製作完的紀錄片《邀阿公阿嬤拍B級殭屍片》於2023年正式上映, 在影院創造無數歡笑與淚水。

喜感 應該是家族遺傳

如果有看過電影《邀阿公阿嬤拍B級殭屍

片》,就會發現主角一家帶給人非常歡樂 的感覺,見到徐紫柔時,也能感受到她的 喜感。徐紫柔說,「我的大舅是一個很愛 搞笑的男子,他很好笑,也常常逗外婆 笑,看他們母子倆一搭一唱,我就覺得很 好玩,也會加入逗弄外婆的行列。」由於 與外婆、大舅住得很近,常常過去陪外婆 聊天,家族每個月聚會兩三次,一起出遊、 一起去做一件事,整個家族的關係很融洽, 也常常嘻嘻哈哈,笑聲不斷。

也因為受到這樣家庭環境的影響,徐紫柔第一 次有機會拍攝影片時,就朝喜劇內容做規畫,當 時公司給她滿大的空間去發揮,於是她自己寫喜 劇腳本、找演員試鏡、拍攝,做得非常起勁,「我 感受到喜劇對我的能量,我真的很喜歡這件事。」徐 紫柔開心的說。

邀集社區鄰里歡樂總動員

「戲劇史上喜劇是比悲劇還要高級。」 喜劇是個困難的形式,很多導演都不輕 易挑戰喜劇,畢竟失敗率太高,但當觀 眾笑了,世界就亮了,這也是喜劇導演 等待的片刻。最初徐紫柔嘗試拍攝喜劇 短片,有觀眾在觀賞後給予她正面回饋, 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鼓勵,卻是讓她繼續 做下去的動力;在經過多次申請紀錄片 補助失敗後,徐紫柔決定大破大立,她 要挑戰根深蒂固的紀錄片形式,打破紀 錄片窠臼,「我就是要用喜劇的方式, 拍攝一部討論失智為主題的紀錄片。」 徐紫柔豪氣萬千地說。

規劃拍攝前,徐紫柔也看了許多紀錄片,蒐集資 料,她驚喜地發現其實很多國外在探討失智症

的紀錄片,表現方式都很有趣,反觀臺灣,不 論是探討疾病的主題,或是其他的內容,紀錄 片的表現方式都是走沉重、悲情的路線;或許 因為不同的影片刺激,讓徐紫柔更大膽嘗試, 不走傳統紀錄片形式,自行開創屬於徐氏風 格的喜劇紀錄片。

最初的源起只是想要跟外甥拍短片,在缺乏 經費下,演員就找自家人擔綱,也藉此讓家 人可以陪著外婆一起玩,沒想到,影片受 到關注,家族還因此受邀去做公益表演; 徐紫柔發現,這些陪伴外婆的過程,很值 得記錄下來,於是,長片的雛型就在她的 心中萌芽;為了讓更多人參與,徐紫柔拿 出早期做社造的經驗,開始走訪社區、拜

訪左鄰右舍,還去歌友會認識叔伯阿姨,

也因此了解自己生長的環境與特別的地方 風情。在敲鑼打鼓的宣傳之下,舉辦演員 試鏡會,原本沒有抱太大希望的徐紫柔,

看到試鏡會當天來了好多懷抱明星夢的長 輩,還有完全不排斥演殭屍的在地鄉親, 讓她非常感動。

失智症不是絕症 陪著外婆一起創造回憶

初看片名《邀阿公阿嬤拍B級殭屍片》, 很難想像是一部什麼樣的影片,徐紫柔故意 用奇怪的電影名稱,就是要吸引注意、引起 討論。除了喜劇表現外,以殭屍來比喻大眾 對長輩與失智症的冷漠、不討論,才是加重 失智症問題的根本,所以安排金剛戰士趕走

殭屍,讓社區長輩的記憶能回來。

徐紫柔說,「短程記憶消失是輕度 失智症一個很大的徵兆,它很難用 影像表達並說服人,所以我用這樣比 喻的方式,讓大家可以輕易了解。」

徐紫柔家人發現外婆常常忘記自己的名 字、眼鏡明明在頭上卻一直找眼鏡、出 門去到商店卻不記得要買什麼,經過診 斷,發現是輕度失智症。家族經過討論, 決定直球面對,大家各自發揮所長,在日 常生活中陪伴外婆;外婆也在家人的細心 照顧下,維持著輕度失智的狀況,這是非 常難得的。徐紫柔感性地說道,「我覺得 我們家族的共通點,是我們會一直一起做 一件事情,我覺得那個動能很重要,比如 說我們會帶著外婆一起去關西拜土地公,一 起吃粄條,一直在一起滿重要的,我們大家 很積極去做一些不一樣的事情。」就這樣, 家人用陪伴的方式,陪外婆玩、陪外婆大笑、 陪外婆完成任務、陪外婆一起創造回憶。

說不害怕是騙人的,失智症患者會比較沒有 記憶,家人當然也會害怕外婆哪一天什麼都 不記得了,「但我覺得我們每次可以一起歡 樂一起笑,看著外婆被逗樂,我覺得那樣也 很好,不要一直在意她不記得了。」徐紫柔帶 著苦澀的微笑說道。

積極鼓勵多讚美 用歡笑迎接每一天

現在資訊與醫療發達,一旦發現徵兆,立即接 受診斷;同時去了解政府可以提供的資源跟支

說一個,我家社區的故事

撐系統,做好充足準備,不怕慌了手腳。在陪伴外 婆與失智症共存這麼多年下來,徐紫柔建議,「不

要剝奪他們生活上的自理能力,要讓他們覺得有成 就感,有喜歡做的事情,就讓他們做,這很重要。」

失智症患者會常常不記得事情,要多帶他們去學習 新東西或挑戰新事物,活絡他們的腦袋,慢慢刺激、 慢慢訓練,也要多稱讚、常鼓勵;而陪伴者也要試 著進入他們的世界,去理解他們,維持他們的成就 感,即使一直忘記也沒有關係。「不要在乎他們不 記得,而是要培養他們的興趣,累積不同的網絡, 敞開心胸、出門交朋友,獲得更多能量。」也因此, 徐紫柔決定繼續邀請外婆擔任最佳女主角,跟大家 一起玩、一起搞怪,讓外婆在歡笑中度過每一天。

徐紫柔以拍攝喜劇紀錄片將失智症患者與照護者 串聯在一起,透過影片製作,陪伴外婆走過忘 記自己是誰的歲月;透過家人天生喜感,製造 歡笑,逗樂外婆。徐紫柔說,「外婆是一個開 心的長輩,我們都很愛她,也可以跟她笑鬧成 一片,還因此可以跟我一起創作,讓她有更 多展現自己的機會。」失智症患者的樂齡生 活,一樣可以開心、幸福而美好。

04.

慶祝紀錄片票房破百萬!演員見面會上 徐紫柔問外婆的心情,鍾景妹大聲說: 「爽!」眾人頓時笑開懷。

05. 紀錄片座談會中,中壢一朵花——粉紅 戰士鍾景妹在觀眾雷動掌聲中笑著出場。

徐紫柔

我覺得可以一起歡樂一起笑也很好, 不要一直在意她不記得了。

桃園客家人,大學唸電影系,曾參與電影及動畫的拍攝、後製剪 輯、劇場製作,最感興趣的是說故事這件事。2012年臺北詩歌 節以影像詩《異鄉人》獲得評審團大獎。2013臺北文學季臺北 文學地景走讀微電影《青春詩歌》獲得第二名。2014年香港海 濱長廊「南區文學日─詩詩細語遊藝會」影像作品《異鄉人》 聯展。2023年透過拍攝《邀阿公阿嬤拍B級殭屍片》獲得關注。

05

瑜伽帶我回到心的家,感受生命真正的快樂。在肢體伸展、 一吸一吐間,進入內在的平衡,人與人之間的正能量和磁 場都是相互流動的,每天對自己、對身邊的人盡心盡力, 也可以很幸福。

人內在的東西,從小到大都會一以貫之。對我來說就是單純、

不放棄的心。不管是小孩、大人,還是長輩,要去找覺得最好 玩的事情來做,會不會賺錢都不重要,好玩,才能執著做下去。

失敗不過就是回到原點,沒去做才是最大的損失。

李玉美
劉玉嬌

林享能

人生很長,年紀大了一樣可以保有好奇心,培養一兩個新興趣。

至今仍努力學習,不被刻板印象束縛,堅持想做的事,讓自己可 以老有所用,回饋社會。看到臺下觀眾跟著我的旋律跳舞、唱 歌,開心鼓掌,到我們這個年紀,快樂的生活很重要!

整理和分享火車旅遊資訊,是我本來就喜歡做的事情,想告訴大家 旅行可以很簡單,不管幾歲、在哪裡,只要脫離日常的生活軌跡, 就是一場冒險。大臺北地區有很多社大教學資源,只要懂得利用, 想學什麼都沒問題!

人不一定要有伴,但要有耶穌、心裡要有平安。

服事看起來一直在付出,其實過程中我們反而獲 得更多!我現在還是很愛到處跑、認識新朋友, 參與客家聖樂團、騎車環島、小組服事,在神滿 滿的恩典裡,過著很豐盛的日子。

徐紫柔

暱稱為「中壢一朵花」的外婆可愛幽默,常常在片場逗樂大家。

失智不是絕症,不要剝奪他們生活中的自理能力,有喜歡做的事 情,就去讓他們做;也不要糾結他們不記得,積極累積不同網絡, 敞開心胸、就能獲得更多能量。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