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季刊73期

Page 1

Autumn periodical

2020

臺北市客家文化季刊

沿著 消失的軌跡, 找回昔日的鐵道記憶

y : a ia lw tten

Rnever

o g r fo

跨世代轉身 沿著鐵路 找回客家

隱身,轉身 拼湊 往日的記憶 下一站,鐵道文化的未來

我家的客家菜 有一種料理,叫回家

客家,我們來了 不再是曾經

73


正面


Autumn periodical

2020

臺北市客家文化季刊

73


S T N E T N CO 目次

04

跨世代轉身

沿著鐵路 找回客家

我記得,關於鐵道那淡淡的美好時光 口述 / 徐世 主任委員 文字整理 / 編輯室 插畫 / 黎歐創意

08 搭上歲月的列車 每一站都是截然不同的風景 專訪:李東明

撰文 / 李東明 採訪報導 / 劉韋琪 攝影 / 黎歐創意 照片提供 / 李東明

隱身,轉身 發 行 人 / 徐世 編

審 / 陳淑貞、鍾貴琦、彭文美

編 輯 統 籌 / 李靜美 出 版 者 / 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地

址 / 臺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三段157巷11號

臺北市客家文化會館 電

話 /(02)2702-6141

真 /(02)2325-2341

址 / www.hac.taipei.gov.tw

14

拼湊 往日的記憶(系列報導) Follow me! 一起找尋消失的鐵路

24 鐵道文化的故事 未完待續…… 繼續駛向下一個目的地 採訪報導 / 劉韋琪 攝影 / 劉韋琪 插畫 / 魏嘉興 照片提供 / 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

採訪報導 / 徐彩雲 撰文 / 徐彩雲 攝影 / 黎歐創意 插畫 / 鍾雨容

發 行 日 期 / 中華民國 109 年 9 月 企 劃 製 作 / 黎歐創意有限公司 總 編 輯 / 郭玫芬 美 術 總 監 / 王志中 執 行 編 輯 / 鍾彥琳 攝

影 / 黎歐創意有限公司

址 / 新竹縣竹北市光明六路東二段212號

話 /(03)658-5879

G P N:2009105822 ISSN:17292875

*本季刊相關論述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會意見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印或轉載

34

下一站,鐵道文化的未來(系列報導) 在那充滿回憶的車廂 品嘗歲月的滋味 專訪:新幹線列車站-火車餐廳 黃僑韋

採訪報導 / 劉韋琪 攝影 / 黎歐創意 照片提供 / 黃僑韋

37 竹田車站 重新展露百年風華 採訪報導 / 徐彩雲 攝影 / 徐彩雲


40

我家的客家菜 有一種料理,叫回家 搭上回家的列車 為家人煮一頓溫馨料理 專訪: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 徐世 、 徐爸爸、徐媽媽

採訪報導 / 劉韋琪 攝影 / 黎歐創意 插畫 / 鍾雨容

46

客家,我們來了 不再是曾經 有沒有一種聲音 陪你等車、陪你轉屋? 專訪:火車客語廣播配音員 羅貴蓁

採訪報導 / 徐彩雲 攝影 / 黎歐創意 照片提供 / 羅貴蓁

50 我還沒退休! 還持續在鐵道的軌跡上 行駛著 專訪:臺鐵退休火車司機 劉坤秀

採訪報導 / 劉韋琪 攝影 / 黎歐創意 照片提供 / 劉坤秀


路 家 客 找回

沿著

時光 好 美 員 主任委 淡的

, 我 記 得 道 那 淡 事務委員會 徐世 家 關 於 鐵口述 / 臺北市編政輯府室客 理/ 文字整 創意 / 黎歐 插畫

火車,承載著人們的喜怒哀樂, 無數個相遇、離別,交織成則則難忘、動人又或是令人悲傷的故事; 綿延的鐵軌,猶如人們無盡的思念,不斷地向前延伸…… 它是大多數人通勤的交通工具,是生活的一部分, 曾幾何時,隨著捷運、高鐵的出現,漸漸淡出人們的日常。 而我,也因為高中時就離開家鄉北上唸書,時常搭乘火車於新竹和臺北間往返, 在這裡,累積了不知多少的回憶點滴。 鐵路,是我再熟悉不過的場域,也是我過去的青春歲月。

還記得,那些搭火車上學的日子

o l A

每次搭車,都不知道今天會遇到誰、會遇到什麼事情?在小小的車廂內,與陌生

人 相 遇 , 到 了 目 的 地 後 , 便 各 自 離 去 , 然 而 , 在 這 短 暫 的 相 處 時 間 裡, 卻 發 生 過 許 多

令 人 意 想 不 到 的 事 情。 在 一 片 漆 黑 的 火 車 站 且 無 人 的 火 車 上 過 夜 , 身 旁 向 我 借 200

元 計 程 車 錢 、 才 剛 出 獄 的 大 哥, 請 我 幫 她 看 面 相 的 女 乘 客 … … 這 些 我 往 昔 的 經 歷 , 就

發生在「鐵路」這個場域。回想起來,才發現這些奇遇,為我搭乘火車上學的那段歲

月增添了繽紛的元素,或許,這些無法預知的邂逅、生命中的不可預期,正是鐵路令 我 難 以 忘 懷 的 原 因 。 那 些 片 刻 的 偶 遇 , 成了我深刻的回憶。


5 跨世代轉身

據 研 究 調 查 顯 示 , 早 期 臺 灣 鐵 路 局 曾 有 高 達 70% 的 員 工 是 客 家 人, 去 年, 臺 北 市 政 府 客 家 事 務 委 員 會 即 以「 鐵 路、 臺 鐵 客 家 人 」 為 主 題, 出 版《 臺 北 站 到 了 》 音 樂 專 輯, 臺 北 市 客 家 文 化 季 刊 秋 季 號 將 延 伸 此 概 念, 並 聚 焦 在「 場 域 」, 以 「 消 失 的 鐵 路 」 : 新 店 線、 縱 貫 線( 市 民 大 道 路 段 )、 淡 水 線 作 為 主 軸 , 藉 由 鐵 路 周 邊 建 築、 設 施, 如: 車 站、 臺 鐵 員 工 宿 舍 、 維 修 工 廠、 廟 宇 等 等, 勾 勒 出 昔 日 人 們 的 生 活 軌 跡。 此 外, 也 將 透 過 採 訪 前 任 外 交 官、 臺 鐵 退 休 火 車 司 機、 火 車 客 語 廣 播 配 音 員、 博 物 館、 餐 廳 等 等, 將 他 們 回 憶 中 鐵 道 昔 日 的 光 景 一 一 記錄下來,並探討鐵道文化的未來及延續。 藉 由 受 訪 者 的 經 驗 , 不 論 是 出 版 為 書 籍、 紀 錄 片 或 是 活 化 再 利 用 為 觀 光 景 點 、 藝 文 場 館, 都 是 思 考 如 何 將 鐵 路 相 關 場 域 轉 變 為 文 化 資 產 , 並賦予新生命。

鐵 道 文 化, 不 僅 是 我 們 生 活 中 重 要 的 一 部 分 , 也 記 錄 著

e d i s g n o ailway R e h t 族 群 的 歷 史 軌 跡 , 與 客 家 的 關 聯 更 是 密 不 可 分。 但 隨 著 時 代

變 遷 , 鐵 道 文 化 已 不 如 往 昔 蓬 勃。 期 望 能 藉 由 本 期 報 導, 探

討將 這 些 珍 貴 的 記 憶 轉 變 為 文 化 資 產, 讓 人 們 看 見 鐵 道 文

化的另一種可能性,並一直延續下去,在人們的回憶中持 續奔騰。

有 些 時 候, 經 過 火 車 站 , 還 是 會 想 起 那 段 搭 乘 火 車 的 時

光 , 往 事 , 彷 彿 又 再 現 眼 前, 臉 上 也 不 自 覺 地 掛 上 了 一 抹 微 笑 。 每 個 人 心 中 , 都 有 著 屬 於 鐵 道 的 那 份 特 殊 情 感, 它 偶 爾 從 我 腦 海 中 浮 現 , 一 股 暖 流 從 心 底 湧 上, 散 發 著 淡 淡 的、 溫 馨 的 情 懷 。 那 麼 你 呢? 打 開 塵 封 在 腦 海 深 處 的 那 些 鐵 路 記 憶 後 , 會 升 起 什 麼 樣 的心情?

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主任委員

沿著鐵路 找回客家

鐵道文化的下一站?


沿著往昔

跡 一點

點 拼 湊 著

那些 隱沒在時空縫隙間的 鐵道記憶


在駛向未來的列車上 不禁思索著 隧道的另一端 會是什麼模樣?


路 鐵 沿著 找回 韋琪 導/劉 報 訪 採 創意 / 黎歐 攝影 東明 / 供 李 照片提

李東 : 訪 專

車 風景 列 的 的 同 月 不 搭上歲 都是截然 每一站

在 森 林, 被 蓊 鬱 的 綠 意 包 圍 著, 以 靜 謐 洗 滌 著 疲 憊 身 心; 在 荒 野, 看 著 動 物 在 一 旁 跟 著 火 車 奔 跑; 黎 明 時 分, 晨 光 穿 越 樹 林 的 縫 隙, 輕 輕 灑 落 在 乘 客 的 臉 龐; 到 了 傍 晚, 只 見 村 莊 裡 一 戶 戶 人 家 的 煙 囪, 升 起 了 裊 裊 炊 煙 …… 在 城 市 與 鄉 村 間 穿 梭, 徜 徉 在 阡 陌 之 間, 坐 在 車 廂 內 向 外 遠 望 , 每 一 扇 窗 , 都 宛 若 一 個 畫 框 , 將 所 經 之 地 的 景 色 一 一 捕 捉, 向 旅 客們訴說著不一樣的故事。

踏入車廂 穿越至另一個時空

Al

用 39 天 的 時間 ,坐 火 車 環 遊 美 國 一 圈 ,是李東明於紐約唸書期間,至今仍令他感到印 象 深 刻 之 事。 當 時 是 透 過 美 國 國 鐵 Amtrak 鼓 勵 學 生 旅 行 而 推 出 的 優 惠 方 案 , 更 深 入 認 識

在 地 的 故 事 。 「 他 們 晚 上 有 時 候 會 在 車 廂 裡 安 排 電 影 院, 隔 天 早 上 導 覽 人 員 會 與 你 分 享 當 地的故事。如果想看風景,就到最前面的車廂,通通是大塊的玻璃。坐在那個地方,兩邊 完全沒有遮蔽,就透過那片玻璃,看看外面的景色、看看他形容的東西有多美……」李東 明 分 享 著 旅 途 的 過 程 , 「 我 喜 歡 坐 火 車 就 是 這樣,自己開車還沒有這樣的感覺。」


9 跨世代轉身 沿著鐵路 找回客家

隨 著 火 車 的 行 進 ,窗 外 的 景 色 ,一 幕 幕 掠 過 眼前。或許是 遁入安 靜 的 森 林 ,或許 是 遠 方 被 雲 霧 繚 繞 的 高 山 ,或許是清晨 的湖面 霧 氣 蒸 騰 ,「 看 過 後 ,一 輩 子 都 會 記 得 。」他笑著說。

而 蒸 汽 火 車 的 發 源 地 — — 英 國 ,更 是 將 鐵 路 視為他們的國 寶,從鐵 軌 、蒸 汽 火車 頭 ,到 車 站 、車 廂 內 的 裝 潢與設施,甚 至是花 草 的 布 置 ,都 將 其 原 貌 保 留 ,李 東 明 充 滿 著 熱忱地說: 「鐵路 的 退 休 員 工 還會 將 火 車 擦 得 油 亮 ,每 天 都 去擦拭它欸! 就好像 疼 愛 自 己 的 小孩 一 樣 ,把 它 當 寶 。而 且 ,有 很多年輕人 也願意 去 跟 著 老 師 傅修 小 蒸 汽 火 車 頭 ,我 看 了 非 常感動!」坐 上 火 車 的 那 一 刻 , 恍 若 瞬 間 回 到 了 維 多 利 亞 時 代 , 即 使 在 21

e d i s g n o l

世紀, 也 能 感 受 到 100 多 年 前 那 日 不 落 帝 國 的 輝 煌。

李東明:「我們現在回頭去看的時候, 會發現好像所有的東西都沒了。」

y a li w

這 時, 李 東 明 再 回 頭 看 淡 水 線 的 命 運 — — 那 個 與 自 己 有

著深厚 連 結 的 鐵 路 ,不 免 感 到 有 些 惆 悵 ,「 淡 水 線拆得一乾二

淨,那個 年 代 臺 鐵 沒 有 聲 音 出 來 ,捷 運 更 不 會 ,它 跟鐵路根本 沒有感 情 ,拆 掉 最 快,如 果 要 保 留 它 ,反 而 更 辛 苦,因為沒辦 法整體 規 劃 ,所 以 當 時 的 氛 圍 是 這 樣 。車 站 整 個 消 失了,還好 新北投 車 站 拆 遷 至 彰化 , 至 少 保 留 了 下 來 。 」

( 上 圖 ) 新 北 投 支 線 於 1916 年 4 月 1 日 通車,新北投車站是淡水線僅存的檜木造車 站。廢線後,車站因拆遷至彰化而保留了下 來,於 2014 年運回臺北。(下圖)李東明: 「拍的這張照片,在書裡出現後,沒想到有 人 寫 信 去 玉 山 社 說『 這 就 是 他 的 舅 舅 和 舅 媽!』我就洗了照片送給他們。現在,這樣 的記憶已經消失了。」


10

Autumn periodical

害 怕 落 後 、 害 怕 跟 不 上 時 代, 或 許 因 民 族 自 信 心 不 足, 讓 臺 灣 像 是 得 到 了 落 後 恐 懼 症 一 般, 不 斷 地 追 趕著最新科技,「因為火車載運量不足、落後, 就 要 引 進 捷 運、 高 鐵 等 國 家 進 步 的 象 徵, 新 的 東 西 進 來, 舊 的 馬 上 拆 掉。 那 一 個 時 代 氛 圍 是 這 樣, 就 是 要 發 展、 就 是 要 跟 上 時 代, 落 後 國 家 的 象 徵, 就 應 該 全 部 讓 他 消 失。」 李 東 明 說 道。 擁 有 現 代 化 的 生 活 , 並 非 代 表 就 須 將 傳 統 抹 除。 以 英 國 為 例 , 在 不 斷 進 步 的 同 時, 仍 舊 保 有 著 傳 統。 如 此 深 厚 的 文 化 底 蘊, 不 僅 為 英 國 形 塑 了 豐 富 的 文 化 資 產 以 及 向 上 發 展 的 穩 固 根 基, 更 凝 聚 了 人 們 對 自 身 文 化 認 同 的 意 識 。「 為 什 麼 臺 鐵 有 些 東 西 會 保 留 不 下 來 、 直 接 拆 掉? 臺 鐵 的 榮 譽 感, 在 哪 裡?」 從 英 國 回 臺 灣 後 , 李 東 明 一 直 不 斷 思 考 著。 為 什 麼 英 國 許 多 鐵 路 人 員 一退休,仍舊願意將下半輩子繼續投入在鐵路? 不 論 是 修 蒸 汽 火 車 頭、 指 揮 交 通 或 充 當 站 務 人 員、 販 賣 商 品, 甚 至 只 是 分 享 故 事, 都 願 意 去 做。 他 們

e d i s g n o l A w l i a R e h t 對 自 己 的 文 化 引 以 為 傲, 榮 譽 感 更 是 代 代 相 傳, 早

已 深 植民族心中。「每一個人都可以扮演一樣角色,

( 上 圖 ) 一 位 對 鐵道文化有興趣的小朋友, 正 翻 閱 著 李 東 明 的 作 品《 永 遠 的 北 淡 線 》, 他 隨 後 更 拿 出 許 多老照片及相關資料,與小 朋 友 分 享 往 日 與 鐵 道 的 故 事。( 下 圖 ) 李 東 明 退 休 後 擔 任 志 工,與北投社區大學鐵道課 程師生分享淡水線故事。

有 的 做 到 90 歲 還 在 做 欸! 整 條 線 完 全 由 志 工 經 營 , 而 臺 灣 卻 連 志 工 都 不 願 意 去 當。 其 實, 只 要 與 大 家

分 享 故 事, 就 可 以 了。 臺 鐵 人 的 故 事 一 定 很 精 彩, 很 多 人 想 聽, 我 有 興 趣, 小 朋 友 也 很 有 興 趣! 但 有

時 找 不 出 他 們 又 或 是 找 到 了 卻 意 興 闌 珊, 其 實 只 要 講 你 自己的故事就夠了,我們就願意聽。」他說道。

日 本, 以 職 人 精 神 保 存 鐵 道 文 化 ; 美 國 , 鼓 勵 學 生

搭 乘 火 車, 藉 由「 旅 行 」 , 認 識 在 地 文 化 故 事, 同 時 也

能 塑 造 屬 於 自 己 、 屬 於 年 輕 一 代 的 鐵 道 記 憶 ; 英 國, 則 是 以 傳 統、 原 汁 原 味 的 保 存 方 式, 讓 下 一 代 瞭 解 昔 日 光

榮 的 歷 史, 並 吸 引 對 其 有 興 趣 的 年 輕 人 願 意 投 入 。 而 臺

灣 的 淡 水 線, 甚 至 是 新 店 線 、 縱 貫 線 ( 市 民 大 道 路 段 ) 等 消 失 的 鐵 路, 早 已 不 復 存 在 , 只 剩 些 許 記 憶 片 段, 偶 爾, 從 人 們 的 腦 海 深 處 浮 現, 彷 彿 又 看 見 那 充 滿 回 憶 的

列 車, 在 眼 前 匆 匆 掠 過 ; 只 剩 殘 影 在 人 們 的 心 頭 縈 繞、 在腦中迴盪……


11 跨世代轉身

李東明

「 我 很 喜 歡 鐵 道。」 採 訪 一 開 始 李 東 明 如 此 說 道。 但 其 實 他 與 鐵 道 的 故 事 , 從 19 歲 才 開 始。「 19 歲 之 前 , 我 從 來 沒 有 離 開 過 我 的家 鄉 臺 東 , 所 以 真 的 沒 有 搭 過 火 車 。 高中畢業之後,坐巴士到枋寮去坐普通車。慢慢、慢慢地,搭到臺北,這是第 一次。」扛 著 用 棉 被 捆 成 的 一 大 包 行 李 ,來 到 車 站 ,開 始 了 12 小 時 的 火 車 之 旅 。 看 著 原 本 只 在 社 會 課 本 上 看 到 的 城 市 , 一 一 在 窗 戶 閃 過, 縱 使 路 程 遙 遠, 卻 未 感 到 一 絲 疲 憊 。 華 燈 初 上 的 城 市 , 與 隨 時 可 至 山 林 散 步、 跳 進 海 裡 游 泳 的 童 年 生活形成 了 強 烈 對 比 。 曾 任 職 於 新 聞 局、 紐 約 新 聞 文 化 中 心 , 在 這 期 間, 他 也 申 請 了 美 國 紐 約 大 學 電 影 製 作 系 與 喬 治 華 盛 頓 大 學 國 際 關 係 系 的 獎 學 金 。 此 外 , 大 約 在 2004 年 時 , 曾 將 新 加 坡 培 養 紀 錄 影 片 工 作 者 的 方 式 引 進 臺 灣, 希 望 能 藉 由 紀 錄 片, 講 述 過 年、米食文 化 等 等 在 地 的 故 事 ,並 與 世 界 接軌 。從 腳 本 甄 選 、拍 攝 到 影 片 剪 輯 , 促進臺灣 與 他 國 影 視 專 業 人 員 的 互 動 , 走出 窠 臼 、 激 出 更 燦 爛 的 火 花 。

y a w

退休前的最後一份工作為駐印尼台北經濟貿易代表處新聞組組長,為照顧與陪 伴 父 母, 回 到 了 臺 灣 。 原 本 就 喜 歡 臺 灣 史 的 他 , 自 從 2006 年 在 紅 毛 城 擔 任 解 說 志 工 後 , 尤 其 對 荷 蘭 統 治 時 期 產 生 濃 厚 的 興 趣, 而 印 尼 保 有 諸 多 相 關 史 料, 這也成了他當初放棄義大利與荷蘭等國家並選擇印尼的原因之一。退休後仍持 續 關 注 與 印 尼 相 關 之 議 題 , 曾 協 助 中 央 廣 播 電 臺 邀 請 在 臺 灣 的 印 尼 看 護, 講 述 他們的故事,他說道:「那樣的心情分享,是最感動的,所以我就是創造這樣 的 機 會, 讓 他 們 去 做 分 享。」 更 促 成 了 印 尼 的 國 家 通 訊 社 — — 安 塔 拉 通 訊 社 與 央廣及中 央 社 等 簽 訂 新 聞 文 化 交 流 合 作 協議 。 現 在, 他 回 到 淡 水, 陪 陪 家 人, 也 持 續 投 入 各 個 自 己 熱 愛 的 領 域 。 偶 爾 乘 著 海 風, 在 夕 陽 餘 暉 中 漫 步 , 憶 起 兒 時 與 大 自 然 共 處 的 美 好 記 憶, 希 望 能 再 度 與 土 地產生更 緊 密 的 連 結 、 回 歸 自 然 。

沿著鐵路 找回客家

父 母 皆 為 客 家 人 , 1/4 的 原 住 民血統源於來自屏東滿州的阿 婆。 考 上 淡 江 大 學 教 育 資 料 科 學 學 系 後, 便 從 此 定 居 淡 水。 當 時, 通 勤 還 是 以 火 車 為 主 , 在 淡 水 線 拆 除 後, 為 將 這 段 歲 月 永 遠 保 存 下 來, 寫 下 了《 永 遠的北淡 線 》 一 書 。


撰文 / 李東明 照片提供 / 李東明

從 1901 年 的 起 建, 到 1988 年 拆 除 改 建 捷 運 系 統, 87 年 間 究 竟 有 多 少 客 家 子 弟 投 入 成 為 北 淡 線 上 的 築 路 工 人、 保 養 維 修 員 工、 車 站 裡 的 站 務 職 員 呢? 希 望 透 過 這 封 信, 能 夠 拋 磚 引 玉, 讓 我 們 有 機 會 循 著 北 淡線鐵道,找回失落已久的客家身影與他們的鐵道故事……

曾經的臺鐵淡水線 載的

稱的 北淡 線。 她過 往乘 前身 是臺 鐵淡 水支 線, 即俗 線的 淡水 捷運 道? 否知 你是 發展 身世 與地 名更 迭。 旅人 ,更 連結 著沿 線村 落的 者或 通勤 往的 來攘 是熙 不只

淡 水 線, 全 長 21 .2 公 里, 臺 灣 第 一 條 支 線 鐵 道 —— 的 生 誕 日 25 月 8 年 01 19 初 期 全 線 僅 設 臺 北、 圓 目 只 見 阡 陌 縱 橫, 因 此, 舉 間, 落 村 要 主 個 幾 當時沿線 置 淡 水 線 鐵 路 的 目 的, 與 淡 水 等 6 站。 最 早 期 設 ) 渡 關 頭( 江 投、 北 山、 士 林、 現代化建設完成前的基 淡 水 河 運 輸 功 能, 並 暫 代 的 淺 淤 漸 日 間 北 臺 至 水 在取代淡 等到臺北人口逐漸增加 建 設 物 資 運 進 臺 北 盆 地。 種 各 的 岸 上 港 河 水 淡 從 隆 港, 將 下與 唭哩 岸等 5 個車 站。 北門 、大 正街 、雙 連、 宮之 設了 日增 17 月 8 年 15 後, 19 站命名為新北投乘降場, 的 新 北 投 支 線 通 車, 終 點 出 拉 站 投 北 由 日 1 月 4 19 16 年 她為 「浴 場線 」。 湯渡 假的 民眾 ,總 喜歡 直稱 來泡 ,前 源頭 名的 投地 成為 新北 每位乘客留下獨特的印 臺 北 與 淡 水 之 間, 曾 經 為 於 梭 穿 日 一 復 日 車 列 線 淡水 淡 水 線 火 車, 當 成 主 要 憶。 尤 其 是 那 一 批 批 依 賴 記 同 共 的 盡 不 之 訴 出 塑 象, 也 形 工商 與銘 傳商 專等 。 淡江 大學 、復 興高 中、 十信 例如 生, 校學 途學 的沿 交通 工具

Al


在暗室裡 隨意掛上

驀然回首

一張

就像

卡喳

回味著下雨般的老電影

一張

更像

明暗之間

拼著永遠缺著

重組

一片

不一樣的心情

二片…的老拼圖 直到忘卻 永遠的北淡線

上, 失, 在 幾 乎 同 樣 的 路 基 火車與站體逐一拆除消 老 道、 鐵 線 水 淡 年 88 19 著一 代的 流傳 下去 …… 這條 線上 的故 事得 以一 代接 ,讓 代之 取而 系統 捷運 19 97 年由

最後一班列車

後, 雖 然 當 時 的 最 高 北 與 淡 水 間 奔 馳 了 87 年 臺 在 地 休 無 年 全 車 列 線 臺鐵淡水 承載不斷湧入都市的 次, 但 老 態 身 軀 再 也 無 法 班 個 42 達 可 已 行 下 運 量, 每 天 上、 讓淡水線功成身退的 美 麗 的 彩 蝶, 是 政 府 決 定 為 成 變 蛻 蟲 毛 毛 讓 求, 人口與交通需

e d i s g n o l y a w l i a R 主要 考慮 因素 。

往 淡 水 的 列 車, 依 舊 20 分, 最 後 一 班 由 臺 北 開 點 11 間 晚 日 15 月 7 19 88 年 地 走 入 歷 史。 為 了 讓 媒 夜 時 分, 淡 水 線 正 式 安 然 深 是 已 水 淡 達 抵 車, 發 從第 6 月臺 日 特 別 規 劃「 淡 水 最 後 好 記 憶, 臺 鐵 於 7 月 16 美 下 留 同 共 夠 能 迷 道 鐵 體、 市 民 與 的 告 別 式, 期 待 北 淡 線 淡水線舉辦最後一場熱鬧 為 車 列 班 一 開 加 動, 活 一班列車」 年 3 月 29 日 捷 運 淡 水 過 近 10 年 的 蛹 期, 19 97 經 中。 心 客 乘 在 留 地 遠 故事能夠永 捷 運 系 統 的 路 線, 展 開 第一條由傳統鐵道蛻變成 灣 臺 為 成 出, 而 蛹 破 的 線如彩蝶般 程。 淡水 線另 一段 嶄新 的生 命旅


憶 記 的 日

拼湊

(一

報導

系列

彩雲 導/徐 採訪報 創意 / 黎歐 攝影 容 / 鍾雨 插畫

臺灣鐵路的歷史淵源 把 時 間 倒 回 清 光 緒 1 3 年, 臺 灣 巡 撫 劉 銘 傳 籌 建 鐵 路 , 同 年 4 月 於 大 稻 埕 開 工 , 也 就 是 縱 貫 線 北 段 的 前 身, 5 月 2 0 日 成 立「 全 臺 鐵 路 商 務 總 局 」, 鐵 路 開 通 後 , 漸 漸 改 變 以 河 港 運 輸 為 主 的 商 業 行 為 , 日 治 時 期 的 明 治 4 1 年, 西 部 縱 貫 線 全 線 通 車, 臺 灣 正 式 進 入 鐵 路 運 輸 的 時 代, 結 合 陸 運 和 水 運 , 將 茶 、 糖 、 樟 腦 、 木 材、 煤 礦 等 山 林 資 源 運 送 出 來 , 鐵 路 深 深 影 響 臺 北 城 的 發 展 脈 絡以及市井小民的生活型態。

現 在, 請 跟 著 「 台 鐵 文 化 志 工 隊 」 隊 長 俞 秋 苓 的 腳 步 , 從 臺 北 車 站 出 發,一同找尋消失的 3 條載客鐵道的軌跡。


鐵道帶路人介紹

人 稱「 俞 姊 」 的 俞 秋 苓 隊 長 , 民 國 55 年 進 入 臺 鐵 貨 運 總 所, 曾 任 理 貨 工、 業 務 工、 司 事、 稽 查 , 民 國 99 年 自 臺 鐵 退 休 後 持 續 推 廣 鐵 道 文 化, 於 民 國 100 年 成 立「 台 鐵 文 化 志 工 隊 」, 繼 續 為 保存臺鐵百年的核心價值努力。

「 希 望 讓 人 注 意 到 臺 鐵 133 年 來 成 千 上 萬 臺 鐵 員 工 的 故 事, 而 且 環 島 鐵 路 有 2 4 1 個 車 站, 如 果 每 一 站 都 去 細 細 品 味 的 話, 很 有 意 思, 除 了 美 食, 更 需 要 經 營 文 化 深 度、 乘 客才願意久待。」

「 來 自 桃 竹 苗 的 客 家 鄉 親, 一 個 牽 一 個 到 臺 鐵 工 作, 當 時 基 層 員 工 大 概 有 7 0 % 都 是 客 家 人, 擁 有 這 麼 多 客 籍 員 工, 臺 鐵 是 算 是 賺 到, 目 前 大 概 還 有 50%, 客 家 人 吃 苦 耐 勞 ,很符合臺鐵的精神!」


英商嘉 士 洋行倉 庫

新北投 火車站 北投行 天宮

王家廟 關渡火 車站

臺北鐵道醫院

臺北 工場

撰文 / 徐彩雲 插畫 / 鍾雨容

回顧火車還在地面上跑的日子, 每個故事都是生命的累積,這集也許是主角, 下集成了配角,這套用鐵軌丈量臺灣的劇本, 隨著火車往返,日日上演著人生的悲歡喜樂。 沿著昔日的鐵道軌跡,可串連以下景點, 穿越繁華疏離的前世今生……


漢聲巷

華山車站

松山菸 廠

臺北市客家文化 主題公園 國立臺灣博物館 鐵道部園區

紀州庵文學森林

聖靈寺 臺北機 廠

寶藏巖聚落 萬華車 站

碧潭風景區&烏來

大豐國小


從 萬 華 延 伸 至 新 店 的 鐵 路 , 故 常 被 稱 作 「 萬新鐵路」。起站為萬華,終點站為郡役 所 前 ,於 1 9 2 1 年 通 車 ,1 9 6 5 年 停 止 營 運。不僅是臺鐵首度施行區段票價的地方, 更 是 許 多 在 臺 北 生 活 的 人 們 難 以 忘 懷 的 回 憶,余光中也曾於《記憶像鐵軌一樣長》 書中抒發對新店線鐵路的情懷。

1

1

萬華車站 萬華區富福里康定路

艋 舺 清 水 巖、 剝 皮 寮 歷 史 街 區、 青 草 巷、 龍 山 寺、 華 西 街 夜 市 都 是 熱 門 景 點。 尤 以 剝 皮 寮歷史街區為臺北市現今碩果僅存的清代街 道 之 一, 得 以 見 到 百 餘 年 前 的 紅 磚 牆、 拱 型

2

騎 樓、 雕 花 裝 飾 的 窗 戶, 也 有 很 多 外 國 遊 客

紀州庵文學森林

特別穿旗袍,體驗穿越過去年代。

中 正 區 同 安街 107 號 初 建 於 1917 年 ,原 為 平 松 家 族 經 營 的 日 式 料 亭 , 1950 年 代 , 轉 為 公 務 人 員 眷 舍 , 小

2

說 家 王 文 興 曾 居 住 於 此, 同 時 囊 括 臺 大 與 師 大 學 區, 許 多 出 版 社, 如 桂 冠、 唐 山、 南 天、 純 文 學、 爾 雅、 洪 範、 遠 流 等 均 在 城 南 建 立。 現 在 紀 州 庵 成 為 集 合 作 家、 文 學、藝文活動等思想沙龍的經典場域。

3

3 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3. 中 正區汀州路三段 2 號 位 於 汀 州 路 與 師 大 路 之 間, 綠 樹 成 蔭, 是 親 子 家 庭 出 遊 的 好 去 處, 可 提 供 民 眾 認 識 客 莊 早 期 的 農 耕 生 活 樣 貌, 闢 建 有 生 態 池, 也 設 置「 臺 北 客 家 農 場 」, 結 合 志 工 認 養 規 劃,打造田園城市的森林生活感。


19

4 聖靈寺 4.

隱身,轉身

4 中正區汀州路三段 10 號 廟 宇 即 是 地 方 的 信 仰 中 心, 建 立 於 清 道 光 年 間 的

教 龍 華 派 之 齋 堂。 當 時 公 館 地 區 稍 具 規 模 的 廟 宇 只 有 寶 藏 巖 和 仙 公 廟。 只 是 從 現 在 聖 靈 寺 外 觀, 不 易 辨認過去仙公廟的原來樣貌。

5 寶藏巖聚落 5.

5

中正區汀州路三段, 福和橋與水源快速道路之間的聚落 臺 北 市 很 難 得 還 保 有 鄰 里 風 情 的 居 住 空 間, 原 本 是 違 建, 後 來 發 展 成 國 際 藝 術 村 , TMS 臺 北 市 影 視 音 實 驗 教 育 機 構 亦 進 駐 於 此, 離 公 館 夜 市、 臺 大、 臺 科 大 很 近 , 是 個 鬧 中 取 靜 之 處, 國 際 藝 術 村 經 常 規 劃 創 作 計 畫 駐 地 工 作 室, 也 是 文 化 創 意 工 作 者 的 交 流 平 臺 , 更是攝 影 愛 好 者 的 取 景 點 。

6 6 6.

大豐國小 新 北 市 新 店 區 民 族 路 108 號

位於新店的大豐國小,過去名為「大坪 林 公 學 校 」, 即「 公 學 校 前 車 站 」 所 指 的 學 校 。 車 站 設 立 於 1936 年 , 1945 年戰 後 即 廢 站 。

7

7 碧潭風景區&烏來 7. 新 北 市 新店區 倒 映 著 湖 光 山 色 的「 碧 潭 風 景 區 」 曾 是 臺 灣 八 大 勝 景 之 一, 很 適 合 情 侶、 親 子 騎 車、 散 步, 可 站 在「 碧 潭 吊 橋 」 上 欣 賞 如 詩 如 畫 的 景 色, 也 是 賞 夜 景 的 好 去 處。 另 外, 多 山 的 烏 來 表 現 出 粗 獷 的 泰 雅 風 情, 碳 酸 溫 泉 吸 引 不 少 銀 髮 族 遊 客 前 來 探 訪, 還 有 全 臺 僅 存 的 臺 車 鐵 道, 早 期 是 砍 伐 木 材 的 運 送 車,現在則成為服務旅客的有趣體驗!

拼湊 往日的記憶

聖 靈 寺, 舊 稱 惟 善 堂、 聖 靈 宮、 仙 公 廟, 原 為 齋


從 基 隆 至 高 雄 的 縱 貫 線 , 於 明 治 4 1 年 (1908 ) 完 工 通 車, 可 說 是 臺 灣 第 1 次 的 空 間 革 命 , 貫 穿 了 臺 灣 西 部 的 重 要 城 鎮 。1989 年 因 鐵 路 地 下 化 東 延 松 山 工 程 專 案 〈 松 山 專 案 〉 而 出 現 了 現 今 的市 民 大 道 6~ 8 段。

1

2

1 臺北鐵道醫院 1. 大 同 區 鄭 州 路 40 號

2 華山車站&台北酒廠 2.

1939 年 日 治 時 期 興 建 , 隸 屬 臺 灣 總 督 府 鐵 道 部 ,二 戰 後 為 臺 灣 鐵 路 管 理 局 臺 北 鐵 路 醫 院 , 並 在 1987 年 3 月 改 隸 屬 於 省 立 臺 北 醫 院( 今

以市民大道與林森北路的 華山藝文特區為範圍

衛 福 部 臺 北 醫 院 ), 成 為「 省 立 臺 北 醫 院 城

從 官 網 上 寫 著 : 「 從 1914 年 釀 出 第 一 罈

區 分 院 」 , 前 身 是 1899 年 設 立 的 鐵 道 醫 務

清 酒 , 到 2017 年 文 創 蒸 騰 , 飄 過 芬 芳 ,

室,提供鐵路局職員方便低廉的診療服務。

走 過 滄 桑 ……。」 可 見 其 歷 史 。 斑 駁 的 酒 廠 空 間, 集 結 許 多 文 創 好 物、 藝 文 展 演 及

3

文 化 沙 龍 等 活 動, 讓 藝 文 團 體 有 個 發 表 創 作 的 場 域。 可 串 連 逸 仙 公 園、 假 日 市 集、 華 山 引 道 及 後 火 車 站 的 批 發 店 鋪, 來 一 趟 藝術文創之旅。

3 臺北工場 3. 市民大道、塔城街交叉口 一 走 出 北 門 捷 運 站 2 號 出 口, 便 可 看 見 這 棟 以 鐵 皮 包 覆 的 建 築。 建 於 1909 年, 原 名 車 輛 修 理 工 場 ; 於 臺 北 鐵 道 工 場 完 工 後 , 廠 房 便 陸 續 拆 除, 剩 下 的 建 築 作 為 臺 鐵 禮 堂 使 用。 曾 因 機 捷 部 分 路 線 位 在 建 築 物 正 下 方 , 將 整 棟 建 築 往 東 南 方 移 30 公 尺, 於 施 工 完 成 後 再 移 回 原 位。


21 隱身,轉身

4

5 拼湊 往日的記憶

4 國立臺灣博物館 - 鐵道部園區 4. 大同區延平北路一段 2 號

5 漢聲巷 5. 鐵道部廳舍為日本建築師森山松之助設計,分 為 2 期 , 面 對 大 門 右 方 建 造 時 間 為 1918 年 到

松山區八德路四段 72 巷 16 弄 1 號 1 樓

1919 年 , 包 含 八 角 亭 廁 所 , 左 方 為 1919 年 到 1920 年 建 造 ,1 樓 磚 造 、2 樓 以 上 是 木 造 。

來 到 漢 聲 出 版 社 的 門 市「 漢 聲 巷 」, 即 可

廳 舍 正 面 以 2 座 塔 樓 為 主 要 入 口 意 象 ,莊 嚴 對

見 一 個 大 葫 蘆 形 狀 的 大 門 , 象 徵「 福 祿 」

稱 , 也 是 臺 鐵 局 的 舊 辦 公 室。 附 近 尚 有 2010

的諧音,還有「多子多孫」、「連綿不絕」 的 隱 喻。 漢 聲 出 版 社 收 集 老 祖 先 的 智 慧,

年被指定為市定古蹟「清代機器局」遺跡的東

積極記錄瀕臨失傳的民間藝術和老藝師的

側圍牆及石板道。

手藝,精彩的生活美學,銜接傳統與現代, 一一躍然紙上,已經耕耘將近 50 年。

6

7

6 松山菸廠 6. 信 義 區 光 復 南 路 133 號 原 稱「 總 督 府 專 賣 局 松 山 菸 草 工 廠 」 , 當 時 放 入「 工 業 村 」 概 念 , 顧 及 生 產 動 線、 員 工

7 臺北機廠 7. 信義區市民大道五段 50 號

福 祉, 以 及 大 片 開 放 的 庭 園 空 間 , 是 臺 灣 第 一座現代化的捲菸工廠,擁有極高的經濟產

1935 年落成,最早稱「臺北鐵道工場」,

值。 後 來 公 賣 局 更 名 「 臺 灣 菸 酒 公 賣 局 松 山

為 臺 鐵 主 要 的 維 修 改 裝 基 地 及 後 勤 中 心,

菸 廠 」 , 2001 年 臺 北 市 政 府 指 定 為 市 定 古

2013 年 遷 至 桃 園 楊 梅 的 富 岡 車 輛 基 地,

蹟「 松 山 文 創 園 區 」 , 2011 年 底 開 放 , 成

2015 年 文 化 部 將 舊 址 指 定 為 國 定 古 蹟,

為創意 媒 合 的 基 地 。

2019 年成立「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 最大亮點是深受現代主義影響的員工澡 堂, 曾 是 電 影《 天 台 》 拍 攝 場 景, 法 國 導 演盧貝松執導的《露西》也曾來周邊取景。


常 被 稱 作 「 北 淡 線 」 , 為 現 今 捷 運 淡 水 線 的 前 身, 是 臺 灣 第 一 條 由 傳 統 鐵 路 轉 型 為 捷 運 的 路 線 。 於 1 9 0 1 年 開 通 , 是 臺 灣 第 一 條 鐵 路 支 線。 起 站 為 大 稻 埕 , 終 點 站 為 淡 水 , 沿 途 經 過 北 門 、 臺 北、 圓 山、 劍 潭、 士 林、 石 牌 等站,全線於 1988 年停止營運。

1 2

1 英商嘉士洋行倉庫 1. 新 北 市淡 水 區 鼻 頭 街 22 號 淡 水 海 關 於 1862 年 正 式 開 市 徵 稅,

2 北投行天宮 2. 北投區中央北路四段 18 巷 50 號

淡 水 港 成 為 北 臺 灣 的 第 一 大 港 , 1897

原名北投行忠宮,被當地居民稱作忠義

年 英 商 殼 牌 公 司 買 下 嘉 士 洋 行, 是 至

廟、忠義宮,昔日的臺鐵與現今的捷運

今 少 數 保 留 下 來 的 工 業 性 古 蹟 。 2000

「 忠 義 站 」, 即 因 此 得 名。 於 1956 年

年 6 月 政 府 公 告 指 定 為 古 蹟 之 後, 殼

開 始 建 造 、 1965 年 完 工 , 為 臺 北 行 天

牌 公 司 慨 然 贈 之, 交 由「 淡 水 文 化 基

宮的分廟,主要供奉關聖帝君、玉皇大

金 會 」 經 營, 同 時 是 淡 水 社 區 大 學 的

帝、 三 官 大 帝、 福 德 正 神 等 神 祇。 建 築

教學場域,為古蹟轉身的極佳範例。

為 3 殿形式,皆由臺灣著名建築師、民 俗藝師廖石成設計。


23 隱身,轉身

3 新北投車站 3. 拼湊 往日的記憶

北投區七星街 1 號

3

淡 水 線 僅 存 的 百 年 車 站, 日 治 時 期 為 發 展 新 北 投 地 區 溫 泉 觀 光 產 業, 興 建 新 北 投 支 線, 於

1916 年 設 置 「 新 北 投 乘 降 所 」 後 改 稱 為 「 新 北 投 驛 」, 站 體 為 木 構, 簷 架 下 的 雕 花 托 座 及 1937 年 因 擴 建 站 體 產 生 的 組 合 老 虎 窗, 為 車 站 建 築 一 大 特 色。 因 淡 水 線 停 駛, 站 體 拆 遷 至 彰 化 臺 灣 民 俗 村 放 置, 後 來 又 重 組 回 來, 現 在 可 以 看 見 過 去 火 車 站 辦 公 桌 的 擺 設、 木 造 柵 欄、 旅 客 留 言 板 , 周 邊 也 時 常 舉 辦 手 作 市 集 , 深 深吸引喜愛居家生活的民眾前來取經。

4 關渡車站 4. 北 投 區 大 度 路 三 段 296 巷 、 立 功 街 55 巷

1903 年 1 月 1 日啟 用 的 車 站 ,當 時 稱「 江 頭 停 車 場 」, 1945 年 將 站 名 改 成「 關 渡 」 站 , 為 淡 水 線 上 唯 一 的 簡 易 站 。 1988 年

5

隨 著 淡 水 線 一 起 結 束 營 運, 並 於 同 年 拆 除 , 以 便 捷 運 淡 水 線 之 興 建。 周 邊 有 關 渡 大 橋 、 關 渡 自 然 公 園、 淡 水 河 岸 自 行 車 道 等景點。

4 5 王家廟 5. 北投區公館路東華街口北側 「王家廟車站」曾為臺鐵淡水線的其中一站, 鄰 近 王 爺 廟, 當 時 因 為 鎮 安 宮 主 祀 王 爺, 由 於 譯 音 有 誤, 王 爺 廟 誤 傳 為 王 家 廟, 是 少 數 用宮廟命名的站名。隨著淡水線在民國 77 年 廢 止 之 後, 王 家 廟 站 也 廢 站, 但 是 鎮 安 宮 的 王 爺 信 仰 依 舊 時 時 刻 刻 濃 烈 不 減, 佑 護 著 居 民日常。


e c iP e he tmorie 憶

拼湊

往日的 韋琪 導/劉 報 訪 採 琪 / 劉韋 攝影 興 / 魏嘉 插畫

來到都市中,那些被遺忘的角落……

(二

報導

續… 待 完 未 事 故 的 的地 化 目 文 個 鐵道 向下一 繼續駛 系列

e M To

曾經的繁華、曾經的青春、曾經的家,隨著時間流逝,漸漸凋零、淡出。 重回那些記憶中的場景,感受那種懷舊、哀愁,同時卻又溫暖的氛圍。

斑駁的磚瓦上,刻劃著歲月的痕跡;過往的點滴時光,彷彿就在眼前上演; 從泛黃的回憶中,一點一點拼湊,往昔的樣貌。

臺鐵員工宿舍的前世今生

跟 著 鐵 道 記 憶 地 圖 , 走 訪 臺 鐵 員 工 宿 舍, 一 窺 臺 鐵 員 工 曾 經 的 日 常; 在 巷 弄 間 , 找 尋 文化 的 蹤 影 。 尋 訪 臺 鐵 員 工 昔 日的家,一起來一趟穿越時光的一日遊。

鐵道部部長宿舍 年齡:約 88 歲 狀態:直轄市定古蹟 地址:臺北市大同區西寧北路 1 巷 6 號 交通:捷運北門站 1 號出口步行約 3 分鐘

鐵 道 部 部 長 宿 舍 為 日 式 木 造 建 築, 此 處 原 由 劉 銘 傳 設 立 機 器 局 , 為 全 臺 第 一 座 官 方 建 造 的 新 式 工 廠。 日 本 統 治 後 , 維 持 原 預 定 之 軍 事 用 途 , 作 為 臺 北 兵 器 修 理 所 、 砲 兵 工 廠 , 後 改 為 鐵 道 部 臺 北 工 場, 最 後 在 工 廠 遷 出 後 , 改 成 宿 舍 區 。 鐵 道 部 部 長 宿 舍 為 具 庭 園 之 獨 棟 建 築 , 屋 頂 為 歇 山 頂。 雖 於 2007 年 公 告 為 古 蹟 , 但 未 多 予 以 維 護, 仍 為 靜 置 空 間; 2011 年 約 在 西 寧 北 路 7 弄 發 生 火 災, 雖 失 火 的 建 築 並 不 具 備 文 資 身 分, 但 已 是 此 區 域 第 3 次 失 火 , 更 加 速 了 此 處 的 沒 落 。 而 現在的鐵道部部長宿舍,屋瓦剝落、門窗破碎,各個角落,也堆積著垃圾,早已不見昔日光景, 僅剩一片荒涼 。 目 前 外 圍 圍 著 「 財 團 法 人 臺 北 市 都 市 更 新 推 動 中 心 x 臺 鐵 ─ ─ 願 景 醞 釀 中 」 的 布 條,或許不久 後 , 我 們 便 能 看 見 它 重 生 的 樣 貌 。


隱身,轉身

鄭州路 38 巷——臺鐵宿舍建築群 年齡:約 121 歲 狀態:靜置中 地址:臺北市鄭州路 38 巷 交 通: 捷 運 北 門 站 1 號 出 口 步 行 約 3 分 鐘 或 2 號出口步行約 2 分鐘

r e h t e g o

在 鐵 道 部 部 長 宿 舍 一 旁, 宿 舍 群 圍 繞, 這 裡 曾 是 臺 鐵 人 生 活 的 一 個 社 區, 現 已 無 人 居 住。 樹 木 早 已 與 建 築 融 為 一 體, 枝 幹 穿 過

各個廳堂,過 去 可 能 曾 經 是 客 廳 、曾 經 是 廚 房 的 地 方;另 一 旁 ,一 整 排 都 是 無 人 居 住 的 建 築 , 鐵 門, 或 許 早 已 忘 了 上 次 升 起 , 是 什 麼 時 候 ? 連 上 面 的 塗 鴉 , 也 早 已 褪 色 . 而 樹 藤 , 悄 悄 地為它們披 上 一 層 綠 色 的 外 衣 。其 中 ,鄭 州 路 38 巷 9 號 為 市 定 古 蹟「 機 器 局 第 五 號 倉 庫 」, 約 建 於 1899 年( 明 治 時 期 )。 在 日 治 時 期 , 為 1 層 樓 的 磚 造 建 築 , 到 了 光 復 後 改 建 為 2 層樓的宿舍 。

30 餘 年 前 , 這 裡 曾 是 牛 肉 麵 街 , 因 臨 近 塔 城 街 , 被 稱 作「 塔 城 街 牛 肉 麵 」 。 在 這 條

小 小 的 巷 子 中, 最 高 紀 錄 曾 有 近 20 間 的 牛 肉 麵 店 , 盛 極 一 時 。 可 惜 如 此 盛 況 已 不 復 見 ,

2004 年 此 處 被 強 制 拆 除 , 也 因 此 而 沒 落 。 現 在 , 巷 口 已 被 鐵 皮 圍 起 , 無 法 再 重 回 原 地 感 受 昔日熱鬧的 氛 圍 。

鐵路局宿舍三五村 年齡:超 過 3 0 歲 狀態:拆 除 地址:臺 北 市 中 山 區 安 東 街 1 6 巷 1 3 弄 交通:捷 運 忠 孝 復 興 站 1 號 出 口 步 行 約 7 分 鐘

原 位 在 懷 生 國 小 對 面, 走 路 5 分 鐘, 即 可 到遼寧夜市的地方,有著一棟棟以磚紅色磁磚妝 點牆面、散發著古早味的臺鐵宿舍——鐵路局宿 舍 三 五 村。 再 次 來 到 安 東 街 16 巷 , 在 巷 弄 間 找 尋它的蹤影,沒想到一大片來回經過多次的空地,就是鐵路局宿 舍 三 五 村 昔 日 的 所 在 地 , 曾 經 好 幾 棟 約 5 層 樓 的 建 築 聚 集 於 此, 宛 若 是 一 個 小 型 社 區 。 過 去 因 長 期 靜 置 , 成 了 人 們 丟 棄 車 輛、 垃 圾的地方,這樣的環境也容易造成蚊蟲滋生問題,是當地社區里 長 與 居 民 的 一 大 隱 憂 。 終 究 , 還 是 走 向 了 被 拆 除 的 命 運, 沒 有 留 下 任 何 一 點 痕 跡, 如 今, 只 剩 一 片 雜 草 叢 生 的 空 地 , 而 我 們 , 也 只能從老 照 片 回 顧 當 年 。

拼湊 往日的記憶

ees

25


26

e h t e

c iP e Autumn periodical

忠孝東路臺鐵宿舍 年齡: 約 5 6 歲 狀態: 使 用 中

地址:臺 北 市 大 安 區 忠 孝 東 路 三 段 251 巷 12 弄 交通: 捷 運 忠 孝 復 興 站 1 號 出 口 步 行 約 5 分 鐘

位 在 住 宅 區 內 的 臺 鐵 員 工 宿 舍 ,為 4 層 樓 、

s e i r o m e M

3 房 2 廳 的 老 公 寓, 是 這 幾 間 臺 鐵 宿 舍 中 樣 貌

改 變 差 異 最 小 的 。 因 臺 鐵 員 工 漸 漸 搬 離 宿 舍 以 及 員 工 人 數 減 少 , 約 於 12

年 前 由 臺 鐵 開 放 出 租, 希 望 能 夠 活 化 這 些 靜 置 的 空 間 。 主 要 由 住 戶 與 店 家 承 租 , 當 時 每 戶 月 租 底 標 在 15,000 至 18,000 元 之 間 。 由 於 所 在 位

置地段 良 好 — — 走 路 5 分 鐘 內 可 到 忠 孝 復興 站 、6 分 鐘 可 到 SOGO 百 貨 , 再加上 租 金 便 宜 , 為 這 幾 戶 十 分 搶 手 之 原 因 。

鐵路局機務段員工連棟宿舍

年齡 : 超 過 7 5 歲 ( 建 於 日 治 時 期 ) 狀態 : 歷 史 建 築

地址 : 臺 北 市 中 山 區 建 國 北 路 一 段 1 1 巷 5 、7 、9 ~ 2 2 、 2 4 ~ 4 8 、 5 0 、 5 2 、 5 4 號 交通 : 捷 運 忠 孝 新 生 站 4 號 出 口 、 忠 孝 復 興 站 1 號 出 口 、 松 江 南 京 站 3 號 出 口 步行約 13 分鐘

為 上 埤 頭 朱 厝 崙 鐵 道 部 官 舍 的 一 部 分, 目 前 屬 於「 中 山 女 中 南 側 地 區 都 市 更 新 範 圍 」。 一 路 上, 有 著 許 多 具 現 代 感 的 高 樓 大 廈, 彎 進 巷 弄 中, 彷 彿 進 入 了 一 個 時 空 凝 結 的 世 界。 樹 下 一 個「 停 」 的 標 誌, 似 乎 正 顯 示 著 此 處 的 狀 態。 建 於 日 治 時 期 , 屬 於 鐵 道 職 員 共 濟 組 合 住 宅 , 住 戶 大 多 以運 務 處 、機 務 處 的 員 工 為 主 。如 今 ,已 靜 置 約 10 年 , 青 苔 沿 著 牆 面 生 長; 雜 草、 樹 根 從 磚 瓦 縫 隙 竄 出; 門 牌 上 鮮 豔 的 綠 色, 被 歲 月 洗 刷 成 白 色; 空 蕩 蕩 的 房 屋, 也 已 成 了 貓 咪 們 的 遊 樂 場 所 …… 就 像 是 此 處 生 鏽 的 鐵 門、 鐵 窗 一 般, 臺 鐵 員 工 在 此 生 活 的 痕 跡 , 正 被 一 點 一 滴 地 侵 蝕 著 , 現 在 僅 能 從 漆 在 牆 上「 臺 鐵 公 產 擅 入 究 辦 」 的 字 樣, 得 知 此 處曾 是 臺 鐵 人 的 生 活 場 域 。


27 隱身,轉身

r e h t e g o sT 年齡:超過 75 歲( 建 於 日 治 時 期 ) 狀態:靜置中

地址:臺北市市民 大 道 五 段 1 4 巷

交通:捷運國父紀 念 館 站 5 號 出 口 步行約 8 分 鐘

為 臺 北 機 廠 的 其 中 1 個 宿 舍 區, 另 一 宿 舍 區 — — 東 側 宿 舍 位 於 虎 林 街 附 近 。 西 側 宿 舍 位 在

市 民 大 道 五 段 路 邊 , 從 14 巷 繼 續 往 內 走 , 不 到 3 分 鐘 即 可 到 達 松 山 菸 廠 ; 往 東 寧 路 方 向 可 到 臺 北 機 廠, 往 反 方 向 , 則 可 到 臺 北 市 區 中 僅 存 的 地 面 月 臺 ( 過 去 為 臺 北 機 廠 的 進 廠 軌 道 , 已 於

2012 年封閉) 。

人 來 人 往 經 過 它 身 旁 , 卻 沒 有 人 停 下 來 多 看 它 一 眼。 建 築 的 周 邊 大 多 以 鐵 皮 圍 住, 轉 角 一

隅則以鐵網圍繞,仍 可 一 窺 房 屋 的 樣 貌:過 去 應 是 門 窗 的 位 置 ,僅 剩 框 架;被 拆 除 的 木 門 木 窗 , 被 堆 棄 在 門 口 ; 磁 磚 異 常 整 齊 地 堆 疊 在 角 落; 木 門 框 呈 現 半 掉 落 的 姿 態 , 彷 彿 還 能 聽 見 嘎 吱 的 聲響;大門的圍牆 已 被 拆 除 ,剩 下 1 扇 紅 色 的 門,孤 獨 地 佇 立 著 ,像 是 電 影 中 出 現 在 森 林 某 處 、 能夠通往其他時空的神祕門;斑駁之中,依稀可見昔日藍綠色的漆,在現代高科技的世界中, 氣若游絲地綻放著 舊 時 代 的 美 。

拼湊 往日的記憶

臺北機廠西側宿舍


28

Autumn periodical

啟程!駛離停滯的過往 前往重生的下一站 採訪報導 / 劉韋琪 攝影 / 劉韋琪 照片提供 / 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

漫步在一間間臺鐵員工宿舍,時空,彷彿被凝結一般…… 如何走出停滯的狀態,並賦予它們新生命 ? 從國定古蹟臺北機廠的西側宿舍,一旁的月臺,是過去為臺鐵員工通勤所設置的,並 無 正 式 站 名, 內 部 稱 之 為 「 臺 北 機 廠 前 」。從臺北機廠離開的列車,也需在此等候調度。 擁 有 超 過 8 0 年 歷 史 的 臺 北 機 廠 , 於 2 0 1 2 年 底 遷 至 桃 園 富 岡 車 輛 基 地 後, 原 處 便 停 止 運 作 並 且 靜 置 中, 在 各 界 相 關 團 體 的 努 力 下, 全 區 保 留, 並 於 2 0 1 9 年 成 立 國 家 鐵 道 博 物 館 籌 備 處 , 持 續 活 化 這 個 場 域 , 期 望 重現人們的記憶並對土地產生更深厚的連結。

「分區修復、分區開放」 與臺北機廠一起經歷重生過程 關 於 臺 北 機 廠 園 區, 最 特 別 莫 過 於 採 取「 分 區 修 復 、 分 區 開 放 」 的 經 營 模 式, 雖 然 園 區 正 在 進 行 修 復, 仍 開 放 給 民 眾 參 觀。 但 隨 著 施 工 來 到 高 峰 期, 能 開 放 的 區 域 也 越 來 越 少, 在 無 法 走 入 建 築 物 內 參 觀 的 情 況 下, 導 覽 活 動 又 該 如 何 進 行?「 回 溯 到 當 初 文 化 部 在 接 手 園 區 時 , 還 沒 開 始 施 工, 因 為 那 時 尚 在 規 劃 如 何 修 復。 過 去 民 眾 可 以 進 到 總 辦 公 室、 員 工 澡 堂 或 鍛 冶 工 場, 但 像 現在已圍了 6 個工地,我們要怎麼去安排導覽活動並還 能 保 持 新 鮮 感? 我 們 每 隔 一 段 時 期 一 定 會 去 調 整 導 覽 內 容 , 所 以 今 年 聽 的 導 覽, 跟 去 年 絕 對 不 一 樣, 如 果 一 直

iP

都 一 樣 , 就 不 會 進 步。」 國 家 鐵 道 博 物 館 籌 備 處 簡 任 祕 書 鄭 銘 彰 說 道。 除 了 維 持 定 期 導 覽 活 動, 近 期 也 開 設 其 他 特 殊 如 建 築、 古 蹟 修 復 等 主 題 性 專 場 導 覽, 設 計 新 的 動 線 , 甚 至 邀 請 古 蹟 研 究 的 專 家, 讓 民 眾 更 深 入 瞭 解 相 關 知 識。 (上圖)臺北機廠目前於週三與週六會舉辦例行 導覽活動,分為上、下午時段,採預約制,人數 上 限 為 30 人, 由 導 覽 志 工 帶 領 民 眾 認 識 各 個 場 區。(下圖)過去曾舉辦鐵道社團交流活動,許 多大學、高中學生前來參加。同時,也給予學生 們體驗操作模擬的列車控制臺。

「 在 都 市 這 麼 擁 擠 的 空 間 裡, 我 們 有 近 1 7 公 頃 的

場 域 , 還 能 看 到 各 種 花 木 扶 疏。 我 們 盡 量 維 持 它 原 有 的

景 觀 、 不 去 做 大 幅 度 更 動。 此 外, 喜 歡 建 築 與 鐵 道 文 化


29 隱身,轉身

具設備 、火 車 車 輛 、文 獻 等 有 形 資 產 ,更 保 存 了 當年的維修技術、勞工文化等無形資產。 若 要 一 窺 如 此 具 有 特 色 的 場 域 之 面 貌 , 目 前 固 定 於 週 三、 六 舉 辦 常 態 導 覽。 或 許 一 週 僅 2 天的導覽,會令人們覺得有點少,但因園區尚在修復中,常有建材原料運送、高空作 業 車 進 出, 為 顧 慮 民 眾 安 全 , 再 加 上 須 維 持 工 程 進 度, 暫 無 法 增 加 導 覽 次 數。 但 若 有 特

拼湊 往日的記憶

的 人 們, 也 會 覺 得 臺 北 機 廠 保 存 的 脈 絡 很 完 整 。」 鄭 銘 彰 介 紹 著, 臺 北 機 廠 不 僅 保 留 機

殊 需 求 還 是 會 協 調 配 合 , 「 像 有 些 學 校 在 做 建 築、 古 蹟 修 復、 文 化 資 產 等 方 面 的 課 程, 我們這邊可以讓學生來認識軌道系統的實體操作與養護。我們會支援學校教學或專業團 體這種 較 特 殊 需 求 的 導 覽 , 先 鎖 定 在 軌 道 與 古 蹟 修復這一塊。」他如是說。

臺北機廠的下一個挑戰: 融入創新手法的同時 維持古蹟原有特色 古 蹟 修 復 是 個 漫 長 的 過 程, 需 經 大 量 規 劃、 考 證 與 專 業 人 士 的 投 入, 也 許 直 接 蓋 新 房 子 會 更 快 速, 但 就 會 抹 去 這 個 場 域 的 歷 史 性 與 特 色 。 「 我 們 現 在 的 任 務, 就 是 思 考 如 何 把 這 空 間 的 特 色 發 揮 到 極 致, 且 又 能 遵 循 古 蹟 修 復 原 則 、 融 入 未 來 博 物 館 展 示 的 手 法, 及 創 造 博 物 館 永 續 的 回

e h t e

客 率。」 關 於 國 家 鐵 道 博 物 館 籌 備 處 的 未 來, 鄭 銘 彰 如 此 說 道。 除 導 覽 活 動 , 也 期 望 正 式 營 運 後 發展與 鐵 道 相 關 紀 念 品 、餐 飲 、娛 樂 活 動 等 ,「希

園區將過去的小禮堂,改為多功能展示空間,給予民 眾不一樣的感受。除了展出過去與鐵道相關的老照片 外,還會不定期放映相關影片、紀錄片,如《印票傳 藝—臺鐵傳統名片式車票印製流程記錄》,並會更換 展覽內容。

望 能 讓 車 輛 在 園 區 內 活 動, 甚 至 開 放 另 一 種 入 園

模 式 —— 從 西 側 宿 舍 那 邊 的 月 臺 , 搭 著 鐵 路 客 車 進 來。 要 如 何 保 持 鐵 道 文 化 該 有 的 核 心 價值,我 想 ,這 是 未 來 我 們 要 去 努 力 的 面 向 。」期望能將臺北機廠的潛力發揮至最大值,

c ie

打 造 一 間 具 臺 灣 特 色 並 受 國 際 矚 目 的 鐵 道 博 物 館。 從 日 治 時 期 到 85 年 後 的 今 天, 臺 北 機 廠 一 直 默 默 佇 立 原 地 , 守 護 著 火 車 的 健 康 與 人 們 的 夢 想, 而 這 一 切 的 背 後, 是 許 多 人 們 不 懈 的 努 力 。 在 歷 經 長 時 間 的 醞 釀 後 , 我 們 期 待 著, 臺 北 機 廠 重 生 的 那 一 天, 及 鐵 道 文化嶄 新 的 未 來 。

ir es

(左圖)將過去員工上下班的打卡棚復刻,此處也是導覽的第一站。(中圖)露天吊車臺主要以空中移動的方式搬運物品。 (右圖)在過去尚未機械化的年代,需靠人工腳踩軌道巡邏車,確保鐵軌是否正常。


30

Autumn periodical

star t!!

總辦公室

2 層 樓 的 建 築 分 別 建 造 於 1935 年 與 1966 年 , 1 樓以鋼筋混凝土梁柱系統構造,並以圓拱型廊 道串連整棟建築;2 樓則為加強磚造並以現代主 義的簡潔設計為主。庭院原有建廠技師速水和彥 的 銅 像, 現 基 座 上 為 臺 鐵 局 徽 , 而 銅 像 則 收 藏 於 富岡車輛基地 臺 北 機 廠 文 物 室 。

鍛冶工場

以 鍛 件 製 造、 鋼 件 熱 處 理 、 彈 簧 修 理 和 試 驗 等 工 作 為 主, 因 部 分 構 件 製 造 過 程 需 經 高 溫 焠 火, 也 會 產 生 強 鹼 噴 發 物, 因 此, 場 房 設 置 耐 高 溫 的 「 土 床 」。內部 有 大 量 機 具 設 備, 其 中, 更 不 乏 由員工因應不同鍛造需求而自行製造的機具。

柴 電 工 場

於 1962 年 完 工 , 為 配 合 臺 鐵 動 力 柴 油 化 政 策 所 增 建 的 場 區 。 場 區 包 含 柴 電 修 理 場、 轉 向 架 清 洗 場、 內 燃 機 工 場 與 電 二 工 場, 以 柴 電 機 車 維 修 、 檢 測 與 改 造 為 主 。 2001 年 , 納莉風災曾造成場區的嚴重災情,員工在短 時 間 內 將 其 完 整 復 原, 至 今, 廠 區 的 水 泥 柱 上,仍保留著納莉風災的淹水線。


31 隱身,轉身 拼湊 往日的記憶

客 車 工 場

原動室 負 責 客 車 車 體 維 修 與 製 造, 包 含 木 工、 縫 紉、 車 輛 油 漆 與 解 體 等 等。 此 區 擺 放 諸 多 舊 車 輛 , 如 :

EMU100 型 電 聯 車、 S400 型 柴 電 機車、 S200 型柴電 機 車 等 。

建 於 1934 年 , 是 整 個 廠 區 的 動 力 來 源 , 可 說 是 臺 北 機 廠 的 心 臟。 原 動 室 所 產 生 的 高 壓 空 氣 與 蒸 汽, 藉 由 管 線 送 至 各 個 工 場, 除 了 作 為 動 力 來 源 外, 高 溫蒸汽最後還會送到員工澡堂,以加熱浴池。

員工澡堂

原 名 為「 更 衣 所

浴 場 」, 承 襲 自 日 治 時 期 的 澡 堂

文 化。 於 2000 年 被 公 告 為 古 蹟 , 是 臺 北 機 廠 中 第 一 個 被 列 為 古 蹟 的 建 物。 澡 堂 內 有 2 座 圓 形 浴 池, 左 右 各 有 一 間 更 衣 室, 下 班 後 至 澡 堂 泡 澡, 成 為 當 時 臺 鐵 員工 每 日 例 行 事 項 之 一 。

組 立 工 場

為待修機車車輛進廠的第 1 站,將會在此先把 列 車 拆 卸 分 解, 以 進 行 後 續 工 作, 組 立 在 日 文 即 為「 組 裝 」 之 意。 採 大 跨 距 的 鋼 構 衍 梁 式 建 築, 便 不 需 以 柱 子 支 撐, 形 成 一 個 車 輛 進 出 與 維修作業的無障礙空間。屋頂曾於二戰時被轟 炸,至今仍保留歷史痕跡。



或許終究 還是得離開過去 前往下一個目的地

帶著忐忑 又摻雜了一絲期待的心情 搭上下一班列車 等待 不久後 抵達 下一站 與你在未來相遇


, 站 一 下

一)

導(

報 系列

來 未 的 文化 韋琪 導/劉 報 訪 採 創意 / 黎歐 攝影 僑韋 供/黃 照片提

車站 列 線 僑韋 幹 黃 新 廳 專訪: -火車餐

車廂 味 的 憶 回 的滋 滿 月 充 歲 在那 品嘗

l l AA

「 多 年 來, 這 火 車 載 著 大 家, 從 這 美 麗 的 位 所, 走 進 來, 又 走 出 去, 走 遠 的, 就 不 知

還 會 回 來 嗎? 像 我 一 樣 留 下 來 的, 是 不 是 還 可 以, 再 坐 上 火 車, 去 到 最 想 要 去 的 地 方……」──《戀戀舊山線》。

臺 鐵, 與 客 家 人 有 著 密 不 可 分 的 連 結, 過 去 在 電 視 劇、 紀 錄 片 或 歌 曲 等 中 也 曾 探 討 過 此 議 題。 電 視 劇《 戀 戀 舊 山 線 》 即 以 此 為 主 題, 一 幕 幕 散 發 著 濃 厚 客 家 風 情 的 畫 面, 由 徐 慶 煌( 溫 吉 興 飾 )、 劉 建 業( 林 鴻 翔 飾 )、 周 慧 玉( 尹 馨 飾 ) 等 不 同 角 色 間 的 生 命 故 事 相 互 交 織, 猶 如 列 車, 身 旁 的 人 走 過、 停 留 又 離 去; 記 憶 像 鐵 軌 般, 看 不

見 盡 頭。 其 中, 郎 祖 筠 飾 演 車 站 站 長 徐 慶 煌 的 老 婆, 是 個 受 火 車 迷 女 兒( 徐 佑 驊 飾 ) 影 響, 而 買 下 臺 鐵 淘 汰 的 車 廂, 並 將 其 改 為 民 宿 的 老 闆 娘, 劇 中 的 民 宿 場 景 即 為 位 在 臺 中 后 里 的「 新 幹 線 列 車 站 - 火 車 餐 廳 」; 還 有 飾 演 文 字 工 作 者 的 莊 凱 勛, 飾 演 鐵 路

局 技 工、 退 休 後 在 車 站 前 賣 客 家 小 吃「 九 層 糕 」 的 唐 川 …… 在 這 個 場 域, 演 繹 著 不 同 世代的故事。曲折輾轉之後,是曾經甜美的歲月。


35 隱身,轉身 下一站,鐵道文化的未來

用 110 萬元買下廢棄火車車廂 實現一輩子的鐵道夢 對 鐵 道 文 化 的 熱 愛, 能 到 什 麼 程 度? 是 用

110 萬 元 買 廢 棄 火 車 車 廂 ? 還 是 在 火 車 車 廂 裡 開 餐 廳 和 民 宿 ? 1 位 火 車 迷 —— 黃 吉 年 都 做 到 了, 他於 2005 年 一 口氣 買 下 4 節 廢 棄 火 車 車 廂 。「 大 概 17 年 前 時, 我 爸 得 知 臺 鐵 總 共 有 90 多 節 車 廂 要 當 廢 鐵 秤 斤 賣 給 中 鋼, 就 買 了 4 節 回 來。」 兒 子 黃 僑 韋 說 道。 很 多 事 情 看 似 簡 單, 但 其 實 沒 那 麼 容 易 , 原 以 為 只 要 運 回 就 好, 但 1 位 臺 鐵 退 休 員 工 提 醒 「 沒 有 鐵 軌, 火 車 會 站 不 穩 」, 他 們 只 好 再 將 原 訂 運 回 時 間 延 期, 待 專 業 人 員 鋪 完 鐵 軌 後, 在 凌 晨 4 點 時 運 回 。 「 我 爸 很 嚮 往 自 由, 而 火 車, 可 以 載 著 他 去 他 想 要 的 地 方 。 」 或 許 正 因 如 此, 讓 黃 吉 年 對 火 車 一 往 情 深。 即 使 要 花 百 萬 裝 修 費 改 造、 全 家 反 對、前 2 年 生 意 不佳 、負 債 還 要 把 房 子 拿 去 抵 押, 都 無 法 阻 止 他 完 成 夢 想。 為 了 經 營 餐 廳, 原 本 就 在 國 小 中 央 廚 房 擔 任 廚 師 的 媽 媽, 特 地 去 考 了 廚 師 執 照 ; 大 姐 、 二 姐 也 都 曾 接 手, 現 由 年 紀 最 小

lAboard

的 黃 僑 韋 經 營 。 「 對 火 車 的 記 憶, 只 有 軍 旅 生 涯 那 段 。 其 實, 我 並 沒 有 像 我 爸 那 麼 喜 歡 火 車 。 」 他 坦 言 , 「 但 我 也 經 營 了 10 幾 年 , 終 於 慢 慢 了 解為 什 麼 爸 爸 會 這 麼 喜 歡 火 車 。 」

黃僑韋

(上圖)要將車廂從高雄帶回后里,並不是隨時 想運都可以,須先向高速公路局申請通行,且還 需大型吊車才能運送。(下圖)餐廳將車廂內的 座椅、置物架、電風扇等,完整保留。在車廂內 用餐,令人有種真的置身火車上的錯覺。


36

Autumn periodical

用 2 個月與父親打賭 鐵路便當的去留 一 提 到 火 車, 許 多 人 就 會 聯 想 到「 鐵 路 便 當 」, 那 是 許 多 人 們 的 共 同 記 憶。 當 時, 黃 吉 年 特 別 參 考 了 臺 鐵 鐵 路 便 當 與 彰 化 社 頭 的 鐵 路 主 題 餐 廳 —— 福 井 食 堂 的 菜 色 , 打 造 屬 於 自 家 風 格 特 色 的 餐 點, 如: 懷 舊 滷 排 骨 、 蜜 汁烤雞腿等,用不鏽鋼圓形餐盒盛裝,更增添了復古氛圍。 然 而 , 隨 著 時 代 的 變 遷, 曾 經 的 餐 廳 特 色「 鐵 路 便 當 」 卻 成 了 黃 僑 韋 與 爸 爸 產 生 衝 突 的 原 因。 他 認 為, 對 老 一 輩 來 說, 是 昔 日 美 好 的 回 憶;但 對 年 輕 一 輩 來 說 ,「 便 當 就只是便當」。於是, 他 將 菜 單 重 新 調 整 , 改 賣 主 題 性 的 日 式 料 理 。 「 但 爸 爸 說『 不 行, 坐 火 車 一 定 要 賣 鐵 路 便 當。』」 面 對 如 此 的 世 代 衝 突 , 他 們 又 該 如 何 解 決 ? 於 是 , 他 們 找 到 一 個 折 衷 的 方 式 ─ ─ 打 賭, 「 爸 爸 說 , 給 我 2 個 月 的 時 間 做 做 看 , 如 果 生 意 不 好 , 就 要 賣 回 鐵 路 便 當 , 我 說 , 好。 」 2 個 世 代 間 的 賭 注 , 正 等待著揭曉的那一刻。

暫停營業再出發 駛向更多元的未來 因父母年紀漸長,曾停業 3 年,黃僑韋也在這段時間思考著未來方向。除了菜色 的 轉 變, 為 了 將 重 心 放 在 餐 廳 , 暫 未 恢 復 經 營 民 宿; 此 外, 將 更 著 重 在 主 要 的 親 子 客 群, 不 論 是 遊 樂 區 的 設 置 或 規 劃 一 整 天 的 行 程, 都 是 他 未 來 努 力 的 方 向。 創 業 之 初 黃 吉年用自己的滿腔熱情,從 0 開始,慢慢打造出自己一輩子的夢想,來到「新幹線列 車 站 - 火 車 餐 廳 」 , 每 一 個 角 落 , 都 充 滿 著 他 對 鐵 道 文 化 的 熱 忱; 餐 廳 的 氛 圍 也 彷 彿 直 接 從 記 憶 復 刻 出 來 , 讓 人 不 禁 回 想 起 過 去 那 些 搭 乘 火 車 的 日 子。 現 今, 由 年 輕 一 代 接 手 , 黃 僑 韋 期 望 注 入 更 多 當 世 代 元 素 , 豐 富 這 個 懷 舊 場 域 , 也 希 望 藉 由 DIY 或 推 出 特 色 商 品, 讓 人 們 能 將 對 火 車 的 記 憶 帶 回 家 , 雖 2 代 間 對 經 營 的 想 法 有 些 差 異, 也 曾 產 生 摩 擦, 但 其 實 2 人 的 心 情 是 相 同 的 , 都 希 望 喚 起 人 們 對 火 車 的 美 好 記 憶 、 塑 造 親 子 間 的 共 同 回 憶, 並 將 其 永 遠 深 藏 心 中 , 或 許,還能再將這份心情傳給下一代。

黃僑韋 臺 中 后 里 人, 畢 業 於 陸 軍 專 科 學 校。 父 親 黃 吉 年 為 火 車 迷, 於 2005 年 買 下 了 4 節 火 車 車 廂 ,並 予 以 整 修 、改 造 ,開 了「 新 幹 線 列 車 站 - 火 車 餐 廳 」 。 黃 僑 韋 於 2009 年 接 手 經 營 , 2017 年 曾 暫 停 營 業 3 年 , 這 段 期 間, 他 於 木 匠 兄 妹 園 區 內 開 設「 小 麋 鹿 食 坊 」。 因 不 忍 心 父 親 一 手 經 營 的 特 色 餐 廳就這樣消失,決定再繼續經營並於今年 7 月 重 新 開 幕 。電 視 劇《 戀 戀 舊 山 線 》、《 我 一定要成功》等等,皆曾至此取景。


下一

化 文 鐵道

的未來

(二

導 列報

站 華 竹田車 露百年風 重新展

彩雲 導/徐 採訪報 雲 / 徐彩 攝影

走向竹田車站的時光隧道 每 天 ,第 1 班 區 間 車 從 潮 州 發 車 ,早 上

5 點 來 到 竹 田, 窗 外 的 露 水 未 乾 , 一 望 無 際

相 贈 的「 光 榮 入 伍 」 紅 彩 帶, 離 開 火 車 站

的農 村 風 情 ,跟 著 南 臺 灣 的 風 ,悠 悠 北 上 。

前,母親前來送行,「上車時,紙炮一響, 看到母親的身影,真的是離情依依!」火車

竹 田 在 地 子 弟 出 身 的 鄉 長 傅 民 雄 ,民 國

對他來說,是所有悲歡離合的轉折點,五味

50 年 出 生 , 對 於 文 化 脈 絡 熟 悉 不 已, 提 到

雜陳,像是親戚朋友坐火車相聚,或女朋友

跟火 車 有 關 的 記 憶,最 深 刻 的 是 阿 婆 帶 他 去

來探望、送她離開;車站也是充滿憧憬的地

屏東 玩 ,回 來 不 小心 過 站 ,坐 到 潮 州 ,因 為

方,不管是出外打拚、尋找新的人生,還有

電話 不 普 及 ,阿 婆 到 處 問 人 跟 拜 託 ,焦 急 等

從 外 地 返 鄉, 想 趕 快 回 到 故 鄉, 與 親 人 相

待許 久 ,終 於 看 到 熟 識 的 同 村 人 ,請 他 回 家

見。這些感觸,讓他寫下歌曲〈莎喲哪啦!

跟父 親 說 明 , 再 把他 們 載 回 來 。

竹 田 〉:「 莎 喲 娜 啦 竹 田 / 月 臺 邊 吹 來

/ 吹不燥 就 讀 高 雄 高 工 時 期, 早 上 5 點 起 床 趕

慢慢 / 流出來

竹田 / 天頂亨落來

火 車 , 回 家 已 晚 上 7 、 8 點, 為 了 避 免 奔

不下

波, 乾 脆 住 在 高 雄; 當 兵 時 , 他 披 著 親 友

2005 )。

目汁 / 莎喲娜啦

雨 / 涿不去

深深 / 放

思念」(收錄於:陳雙《樹蘭》專輯


38

Autumn periodical

竹田驛園簡介 竹 田 鄉, 屬 於 六 堆 的 中 堆, 竹 田 車 站 原 名 為「 頓 物 驛 」, 大正 8 年(西元 1919 年)開始載客,為 臺 鐵 屏 東 線 唯 一 僅 存 的 客家地區日式木造車站。民國 81 年因載運量減少,面臨廢站, 經 地 方 人 士 爭 取 保 留, 由 竹 田 鄉 公 所 與 鐵 路 局 簽 約 認 養, 將 竹 田 站 改 為 竹 田 驛 園。 民 國 104 年 高 架 電 氣 化 通 車, 新 舊 站 並 存,民國 108 年通車滿 100 年,也正式列為屏東縣歷史建築。 原 本 委 外 經 營 3 年 的 竹 田 驛 園 , 今 年 4 月 合 約 到 期, 鄉 公 所 收 回 自 行 營 運, 打 造 為「 竹 田 驛 鐵 道 故 事 館 」, 站 長 室 目 前 放 置 駕 駛 長 的 衣 帽、 木 製 椅、 鐵 道 等 文 史 資 料, 也 有 茶 水 間、 值 夜 室、 木 窗 售 票 口 及 毛 筆 書 寫 的 時 刻 表, 讓 人 秒 回 過 去 趕 火 車 的 年代。 民國 108 年,交通部觀光局辦理票選「台灣十大客庄小鎮」, 屏東縣唯一獲選的鄉鎮就是竹田。 圖說。

亞洲最南端的日文圖書館與民間攝影紀念館 看見歷史的軌跡 車 站 旁 的 「 池 上 一 郎 博 士 文 庫 」 , 是 軍 醫 池 上 一 郎 捐 贈 的 文 史 書 籍, 全 是 日 文, 當 年 他 為 貧 困 的 村 民 看 診, 大 家 為 了 感 念 他, 特 別 成 立 文 庫, 臉 書 粉 絲 頁 寫 著:「 臺 灣 屏 東縣竹田鄉にある亞細亞最南端の日本語

書館です」,意思是「亞洲最南端的日文圖書

館 」 , 置 身 在 好幾 千 冊 的 日 文 書 中 , 彷 彿 來 到異國,也吸引不少遊客駐足停留。

另 一 側 是 廢 棄 鐵 路 倉 庫 改 建 的「 李 秀 雲 先 生 攝 影 紀 念 館 」, 由 客 家 委 員 會 挹 注 經 費, 民 國 94 年

12 月 開 館 。 李 秀 雲 是 頭 崙 村 人 , 屏 東 農 校 畢 業 , 在 糖 廠 服 務, 工 作 都 與 農 業 推 廣 有 關, 與 攝 影 同 好 創 辦 「 單 鏡 頭 攝 影 俱 樂 部 」。 紀 念 館 內 展 出 數 十 幅 他 所 拍 攝 的 老 相 片 及 他 曾 使 用 的 相 機、 日 記 等 文 物。 他 用 紀 實 攝 影 的 方 式, 留 下 不 少 客 莊 日 常 生 活相關的農務、慶典、生命禮俗等場景。

李 秀 雲 的 大 兒 子, 從 佳 冬 農 校 退 休 的 李 國 男 館 長 提 到, 大 正 8 年 火 車 通 車 後 , 一 年 有 80 萬 頓 水 稻 北 送, 家 裡 耕 作 2 甲 地, 父 親 有 寫 日 記 的 習 慣, 記 錄 了 許 多 農 業 資 訊。 今 年 是 李 秀 雲 的 百 歲 冥 誕, (上圖)池上一郎博士文庫中,展出了許多與池上一 郎相關的照片。(下圖)李秀雲先生紀念館由廢棄鐵 路倉庫改建而成。

現由竹田鄉文化觀光所協助更換展件,花草盆栽則 由 「 屏東縣李秀雲先生鄉土關懷協會」維護。


39 隱身,轉身

認識家鄉 從藝術 x 在地教育開始 暑 假 期 間, 附 近 安 親 班 的 小 朋 友 來 校 外 教 學, 李 國 男 是 最 佳 導 覽 人 員, 與 小 朋 友 有 說 有 笑, 聽 到 他 講 述 父 親 李 秀 雲 的 故 事, 有 小 孩 想 到 自 己 的 舅 公

於 地 方 文 化 館從小扎根的方向。 距 離 車 站 走 路 不 到 5 分 鐘 的 竹 田 國 小, 與 學 學 文 創 基 金 會、 教 育 部 合 作 推 動 藝 術 教 育, 也 在 車 站 空 間 展 出 學 校 小 孩 的 作 品。 竹 田 國 小 老 師 邱 俐 綾,

下一站,鐵道文化的未來

「 好 老 了, 但 是 很 會 耕 田 ……」, 所 以 李 國 男 致 力

本 身 是 萬 巒 人, 另 一 個 身 分 是 客 籍 歌 手, 她 覺 得 這 是 個 舒 服 安 靜 的 小 站, 曾 在「 藝 術 與 人 文 課 程 」 安

l l A Aboard 排 孩 子 跟 峇 里 島 的 筆 友 寫 信, 介 紹 信 仰、 食 物、 物 產 等 , 有 些 孩 子 就 會 特 別 提 到 火 車 站。 幼 兒 園 和 低 年 級 會 結 合「 認 識 家 鄉 」 的 在 地 課 程, 來 這 邊 深 入

探 訪, 車 站 周 邊 星 期 六、 日 也 會 舉 辦 小 農 市 集, 讓 孩 子 們 可 以 來走走玩玩。

(左圖)屏東竹田車站 旁的「李秀雲先生攝影 紀念館」,館長李國男 (李秀雲長子)正在為 小學生導覽。(右圖) 竹田鄉公所每週三推 動「母語日」,傅民雄 鄉長(後排左 2 )帶頭 積極響應。

慢活 慢遊 深度體驗竹田濃厚生活感 竹田鄉的生活感很強烈,傅民雄鄉長積極推動加入國際慢城組織,他認為,西勢 車站有忠義亭以及正在規劃的懷忠公園,擁有獨特的客家風情,竹田車站充滿濃濃的 和 風 及 特 色 產 業 釀 造 業 , 可 用 「 坐 火 車 」 的 方式連結 2 地來一趟慢活旅遊。竹田還有 去 年 10 月 啟 用 的 全 臺 第 1 個 提 供 高 齡 及 失 智 者 友 善 照 護 的 「 竹 田 樂 智 園 區 」 , 內 有 失 智 日 照 中 心、 多 功 能 空 間 、 共 融 遊 具 , 長 輩 可 用 最 接 近 記 憶 中 的 生 活 模 式 , 在 社 區 內自在活動;附近很多店家也加入「愛心照護站」的行列,讓長輩擁有尊嚴和人性化 的安心養老措施。

青 春 不 老 ,車 站 的 現 在 和 過 去 ,一 直 都 在 平行時空裡, 站在新舊車站之間,彷彿穿越時空的孔隙,交錯著彼此最 有 感 的 相 遇 , 你 準 備 好 看 見 青 春 飛 揚 的 竹 田 車站了嗎?


, 理 料 一種

任委 主 會 員

叫回 韋琪 導/劉 報 訪 採 創意 / 黎歐 攝影 容 / 鍾雨 插畫

務委 事 家 媽 政府客 爸、徐媽 市 北 臺 徐爸 專訪: 徐世 、

列車 料理 的 家 馨 搭上回 煮一頓溫 為家人

曾經,鐵路伴隨著人們走過歲月,在這相聚與離別的交集地, 用 鄉 愁 陳 釀 出 五 味 雜 陳 的 回 憶。 在 略 顯 擁 擠 的 車 廂 中, 滿 溢 著 人 們

c l e W

不 曾 間 斷 的 思 念 , 隨 著 列 車 駛 入 隧 道, 思 緒, 也 漸 漸 被 拉 回 過

去 … … 那 是 一 個,沒有 Facebook 、沒有行動網路的時代。 為 了 求 學, 搭 上 離 鄉 的 列 車, 前 往 未 知, 而 那 段 搭 乘 火 車 的 記 憶, 是 孤 獨 的。 窗 外 的 景 色 呼 嘯 而 過, 思 緒 也 隨 之 奔 騰 , 這 時 耳 畔 響 起 了 「 有 需 要 便 當、 茶 、 飲

料 或 零 食 嗎?」 的 聲 音, 一 到 用 餐 時 間, 臺 鐵 列

車 服 務 員 便 推 著 餐 車 沿 座 位 間 走 道 詢 問。 濃 厚 的 鄉 愁 頓 時 湧 入, 在 異 鄉 與 家 鄉 的 往 返 間, 懷 念 起,昔日為家人煮一道料理的美好時光。

「 我 很 喜 歡 做 飯, 以 前 除 了 會 煮 給 父 母

吃, 20 幾 年 前 也 曾 為 全 家 族 煮 年 夜 飯, 一 共 煮 了 4 桌 的 料 理。『 有 一 種 料 理, 叫 回 家 』 我 準


41 我家的客家菜 有一種料理,叫回家

備 了 6 道 料 理, 希 望 讓 人 一 吃 到 , 就 會 想 到 『 家 』 , 尤 其 是 在 過 年 團 圓 時節,更能勾起在外地打拚遊子的思鄉情懷。

提 到 團 圓 , 就 一 定 要 製 作『 客 家 湯 圓 』, 那 是 對 客 家 人 來 說, 最 有 『 家 』 的 感 覺 的 料 理 之 一。 因 為 父 母 已 經 80 多 歲 了, 這 次 做 了 一 道 『 桔 醬 拌 時 蔬 』 , 有 別 於 一 般 燙 青 菜 會 放 較 重 口 味 的 醬 料,

e m o c ome H

我 以 桔 醬 、 蘋 果 為 主 去 調 製 醬 料, 希 望 讓 長 輩 能 夠 吃 得 健 康。 回 想 起

1997 年 時 ,媽 媽 得 了 癌 症 ,當時癌症醫療還沒有那麼發達,為了控制飲食,

整 年 的 菜 幾 乎 都 是 我 們 自 己 做 。 每 天 都 要 用 水 果 去 調 製 醬 料, 例 如: 蘋 果、 柳

丁 、 檸 檬 、 蔓 越 莓 等 , 有 時 , 還 會 加 點 芝 麻 醬、 味 噌 或 優 格 , 讓 媽 媽 每 天 能 夠 嘗

試不一樣的味道,才吃得下。

至 於『 苦 瓜 鑲 肉 』 這 道 菜 , 為 了 讓 這 道 菜 更 有 客 家 風 味 , 我 在 絞 肉 中 加 入 了 梅 乾 菜 。 過

去我其實都是用大黃瓜製作,但因為父親非常喜歡吃苦瓜,就特地改以苦瓜料理。『醬鳳梨 魚片』選用比較軟嫩的魚肚,讓長輩容易入口,同時,加入了破布子、醬鳳梨,給予這道菜 濃 郁 的 家 鄉 味。 『 九 層 塔 蛋 』 是 很 傳 統 的 客 家 料 理 、 是 我 兒 時 的 記 憶 , 也 是 爸 爸 很 愛 吃 的 一 道 菜 , 因 為 爸 爸 也 很 喜 歡 蔥 的 香 味 , 所 以 這 是 我特別加很多蔥的原因。

最 後, 關 於 甜 點 『 紅 豆 粢 粑 』 的 部 分 , 我 將 傳 統 客 家 粢 粑 融 入 了 一 些 變 化 — — 加 入 了 紅

豆 餡。 一 般 傳 統 的 客 家 粢 粑 是 不 包 餡 的 , 但 因 為 媽 媽 喜 歡 吃 紅 豆 , 所 以 就 自 創 了 這 個 作 法 , 希望她會喜歡。」


食材

o c l e

蝦米、 香 菇 、 肉 絲 、 紅 蔥 頭 、 韭 菜 、 湯 圓

調味料

鹽、醬 油

作法

W

徐爸 爸的 最愛

1 . 將蒜 末 、 蔥 末 與 肉 絲 拌 勻 。

2 . 將拌 好 的 肉 絲 加 入 紅 蔥 頭 、香 菇 爆 香 ,並 以 醬 油 、

客家湯圓

鹽調 味 , 作 為 湯 底 。

3 . 將煮 好 的 湯 圓 撈 進 湯 中 即 可 。

蔥」 量的「 加入大 爸的心! 爸 擄獲徐

九層塔蛋

傳統客家 甜點再創 新

食材

紅豆 粢粑 食材

雞蛋、九層塔、蔥

調味料 鹽、醬油

紅豆泥、煉乳、客家粢粑、花生芝麻糖粉

作法 作法

1. 將蔥與九層塔切碎。

1. 將 事 先 蒸 好 的 紅 豆 泥 倒 入 煉 乳 , 用 湯 勺

2. 倒入蛋汁,並加入鹽與醬油調味

邊攪拌邊擠壓。

2. 舀 1 小 瓢 拌 好 的 紅 豆 泥 , 將 其 包 入 1 片 客 家 粢 粑 中 並 將客 家 粢 粑 捏 成 元 寶 狀 。

3. 沾 上 花 生 芝 麻 糖 粉 即 可 。

後拌勻。

3. 將煎鍋加熱並倒入油,再倒入拌 好的蛋汁。

4. 將 2 面煎至金黃色即可。


43 我家的客家菜

食材

e m o e m o H 醬鳳梨魚片

虱目魚肚、醬鳳梨、破布子、薑、豆腐

調味料 鹽

有一種料理,叫回家

作法 1 . 薑切絲備用。 2 . 將虱目魚肚抹鹽。 3 . 將豆腐置入碗中並切塊。 4 . 將魚放置豆腐上,並灑上薑絲。 5 . 加入醬鳳梨、破布子提味。 6 . 放入電鍋,加入 1 杯水蒸 5~10 分鐘即可。

添加破布子 客家風味 UP ! UP !

食材

桔醬拌時蔬

花 椰 菜 、 彩 椒 、 金 針 菇、 香 菇、 小 番 茄、

玉 米 筍 、 紅 蘿 蔔、 四 季 豆、 紫 色 高 麗 菜、 綜合 果 乾 堅 果

調味料

鹽、 醬 油 、 桔 醬 、 紅 麴 醬 油 膏 、 白 胡 椒 粉

作法

1 . 將 蘋 果 切 丁 ,淋 上 桔 醬 、 紅 麴 醬 油 膏 、 白 胡 椒 粉 拌 勻, 製 成 醬 料 備 用 。

2 . 將 花 椰 菜、 彩 椒、 金 針 菇 、 香 菇 、 小 番

自製醬

茄 、紅 蘿 蔔 、四 季 豆 、紫 色 高 麗 菜 切 段 。

料更健

3 . 起 一 鍋 熱 水 ,水 滾 後 將 青 菜 燙 熟 。 4 . 淋 上 醬 料 即 可。

食材 豬絞肉、梅乾菜、苦瓜、太白粉

調味料 鹽、醬油

作法 1 . 將梅乾菜切碎備用。 2 . 苦瓜切段,並將中間挖空備用。

特別選用徐爸 爸 愛吃的苦瓜

苦瓜鑲肉

3 . 將豬絞肉加入醬油、鹽拌勻。 4 . 加入切好的梅乾菜並加鹽調味後拌勻。 5 . 將拌好的肉餡與苦瓜內圈分別拌入與 抹上太白粉。 6 . 將肉餡填入苦瓜。 7 . 放入電鍋,加入 1 杯水蒸 20 分鐘即可。


44

Autumn periodical

唉 哦! 仰 會 煮 得 恁 好 常

,平

都毋知你煮恁好欸!

爸爸覺得如果小孩能夠煮給父母 吃, 是 非 常 幸 福 的 事。 過 去 工 作 較 忙 碌, 通 常 都 吃 外 面, 今 天 特 別 為 父母準備大餐 。

他 就 是 因 為 做 得 很 好, 所 以他爺爺過年時給他的壓 歲錢特別多!

這 幾 道 名 為 「回 家 」 的 料 理 , 蘊 含 著 對 家 人滿滿的愛與思念。 ( 由 左 至 右 分別 為 桔 醬 拌 時 蔬 、 九 層 塔 蛋 及苦瓜鑲肉。)


45 我家的客家菜 有一種料理,叫回家

臉上映著認真的神情,用心地,為父母準備著一道道客家料理。就算是透過鏡頭,也能感 受到一家人彼此之間緊密深厚的情感。

他每次粄圓都一次吃好多碗。

徐媽 媽 無 粄 圓 斯 係 沒 澎 湃;有 粄 圓 有 澎湃!

徐爸爸

其 實 , 有 時 候 , 回 家 、 與 家 人 聚 在 一 起 吃 個 飯, 就 是 最 幸 福 的 時 光。 然 而 如 此 簡 單 的 快 樂, 卻 是 每 個 漂 泊 在 外 的 遊 子 最 為 奢 求 的。 火 車, 縮 短 了 思 念 的 距 離, 讓 彼 此 之 間 不 再顯 得 遙 遠 。隨 著 火 車 的 行 進 ,思 緒 也 跟 著 奔 往家的方向, 等待 下 次 回 家 , 再煮 一 頓 暖 心 的 料 理 。

徐世

主委


n o g re

是 再 不 客語 車 火 :

廣播

羅貴蓁 員 配音

彩雲 導/徐 採訪報 創意 / 黎歐 攝影 貴蓁 供/羅 照片提

v e n 專訪

(一

報導

系列

聲音 屋? 種 一 轉 有 沒 有 車 、陪 你 陪你等

夜的深邃,讓黎明如此清純動人。

來 到 花 蓮 後 山, 一 波 波 太 平 洋 的 水 氣, 攀 上 了 中 央 山 脈, 淡 淡 的 雲 霧,

披 掛 在 蓊 鬱 的 巒 峰 上, 日 光 揉 揉 眼 睛, 翻 了 身, 搖 醒 沉 睡 的 枝 椏, 跳 出 一 串 啁啾呼應的音符,鼓動大地。

原本老家在新竹關西的羅貴蓁(原名羅貴玉),跟著父母搬到竹北,求學讀書後

便 久 居 臺 北 , 經 歷 了 客 語 廣 播 主 持 人 和 電 視 臺 客 語 主 播 等 職 場 的 歷 練, 民 國 95 年 榮 獲 第 41 屆 廣 播 金 鐘 非 流 行 音 樂 節 目 主 持人獎, 6 年前落腳花蓮吉安。

羅貴蓁:「當時公共場所聽不到任何客語的聲音,臺鐵是第 1 個!」 溫柔婉約的嗓音,至今仍在臺鐵的火車上訴說著客語的站名,提醒遊子「家」的 方 向。 她 提 到 20 幾 年 前 的 配 音 , 笑 著 說: 「 臺 鐵 的 客 語 配 音 是 所 有 政 府 機 構 裡 頭 最 早 的 ! 當 時 公 共 場 所 聽 不 到 任 何 客 語 的 聲 音,臺鐵是第 1 個!」


47

感到非 常 親 切 ,好像 人 就 在 他 們 身 邊 ,「 尤 其 老 一 輩要求比較高,透過各種方法跟我說,

客 家 ,我 們 來 了

羅 貴 蓁 不 但 與 有 榮 焉 , 此 舉 一 出 , 很 多 客 家 鄉 親 聽 到 熟 悉 的 客 語 , 更 是 開 心 不 已,

好 像 哪 個 字 念 得 怪 怪 的 ? 正 確 的 發 音 該 怎 麼 念 ? 我 覺 得 責 任 更 重 大, 除 了 正 確 以 外, 最 大 的 問 題 就 是 每 個 區 域 有 不 同 的 發 音 和 腔 調 , 有 些 不 能 完 全 照 字 念, 像 是 很 多 小 站, 當

e n

舉 例 來 說 , 四 縣 腔 的「 鶯 歌 」, 地 方 說 法 是「 en 24

go 24 」, 文 讀 是「 in 24

go 24 」、「 苑 裡 」的 地 方 說 法 是「 van 24 li 24 」,照字翻是「 ien 55 li 24 」,發音明顯不同, 配 音 員 這 時 候 就 需 要 取 捨 跟 判 斷 。 她 也 幫 很 多 航 空 公 司 的 國 內 線 客 語 配 音, 像 是 中 華、 長榮, 復 興 航 空 …… , 直 到 客 委 會 成 立 , 大 型 公共場合、電梯,漸漸聽見更多鄉音。

對聲音的掌握 從喜歡唱歌開始 「 我 沒 有 歌 星 夢, 就 是 單 純 愛 唱 歌, 小 時 候 常 常 參 加 愛 國 歌 曲 比 賽, 那 時 除 了 電

視, 就 是 廣 播, 學 生 時 代 一 邊 聽 廣 播 一 邊 做 作 業 , 發 現 自 己 對 這 個 行 業 非 常 嚮 往, 可 說 是 夢 幻 職 業 ! 」 羅 貴 蓁 有 一 次 跑 到 中 廣 問 說:「 你 們 需 不 需 要 工 讀 生? 我 可 以 免 費 幫 忙!」 但 是 遭 到 閉門 羹 。

即 使 如 此, 她 對 廣 播 的 熱 情 依 然 不 減,

後來參 加 華 視 的 配音 訓 練 班 ,學 習 正 確 發 聲 、 正 音、 咬 字、 聲 音 表 情 等 等, 練 習 掌 握 自 己 的 音 質 、 說 話 的 速 度、 慢 慢 嘗 試 發 現 聲 音 在 哪 個 位 置 最 好 聽 , 最 優 美 悅 耳, 也 如 願 以 償 地 參 加 以 孫 建 平 老 師 為 首 的「 音 樂 磁 場 」 配 唱工作 , 開 啟 聲 音的 大 門 。

我的播音人生

從配音訓練班、配唱開始,羅貴蓁靠著一步步紮實的努 力,成為了電視臺客語主播。

隔 年 ,中 央 廣 播 電 臺 方 言 組 客 家 語 招 考 節 目 主持人,她心想,畢竟自己是客家人, 就去嘗 試 。她 說:「 考 試 是 讓 電 臺 長 官 了 解 基 本程度,離播報新聞還有一大段距離,每 天不但 固 定 訓 練 ,回 家 也 要 花 好 幾 個 小 時 念 新 聞稿,把每個字拆解開來,重新糾正客語 發音,一 般 客 語 比 較 生 活 化 ,念 新 聞 稿 的 時 候 ,很多字平常用不到,可能跟閩南話、日 語等外 來 語 混 淆 。」因 為 中 央 廣 播 電 臺 在 對 中 國「心戰喊話」的年代,以廣東梅縣腔為 標準口 音 ,跟 臺 灣 慣 用 的 四 縣 腔 ,韻 腳 上 略 有 不同,老家關西的四縣帶著捲舌,或是跟 海陸混 著 說 , 她 必須 把 原 來 的 腔 調 打 掉 重 練 。

不再是曾經

地有自 己 的 特 殊 念法 。 」


48

Autumn periodical

具 一 定 的 播 音 基礎後,她擔任臺視《鄉親鄉情》的串場主持人, 早 期 是 資 深 廣 播 人 陳 裕 美, 這 是 臺 灣 電 視 史 上 第 1 個 客 語 節 目, 製 作 人 是 張 致 遠 , 老 三 台 時 代 也 被 新 聞 局 要 求 客 語 新 聞 的 比 例, 於 是 她 接 下 了 臺 視 客 語 新 聞主播的位置。 民 國 86 年, 民 視 開 臺 , 總 經 理 李 光 輝 是 屏 東 客 家 人 , 李 總 力 邀 羅 貴 蓁 加 入 團 隊 , 他 特 別 爭 取 下 午 的 客 語 新 聞 時 段, 這 是 當 時 電 視 傳 播 媒 體 上 , 首 次、 唯 一 沒 有 國 家 資 源 挹 注, 也 沒 有 任 何 政 治 立 場 的 客 家 文 化 導 向 節 目。「 還 記 得 客 語 新 聞 開 播 時, 每 天 現 場 一 播 完 , 就 等 著 李 總 電 話 召 喚, 到 他 辦 公 室 檢 討 今 天 節 目 的 缺 失、 要 改 進 的 方 向 以 及 未 來 要 準 備 的 專 題。 身 為 商 業 電 視 臺 的 總 經 理 可 以 不 顧廣告營收,努力為客家發聲,甚至我做月子期間還幫忙代班播新 羅 貴 蓁 以 廣 播《 客 家 音 樂 廳》與張鎮 一同榮獲第 41 屆金鐘獎非流行音樂節 目主持人獎。

聞,真的非常感動!」

物 以 類 聚 , 有 認 真 的 長 官 就 有 勤 奮 的 下 屬 , 因 為 受 眾 不 同, 從 梅 縣 腔 轉 至 四 縣 腔 , 什 麼 才 是「 正 統 」 的 客 家 話?「 文 化 本 來 就 是 互 相 融 合 影 響 , 很 多 客 語 次 方 言 的 詞 彙, 我 不 認 為 跟 大 部 分 人 不 一 樣 就 是 不 對 , 要 尊 重 不 同 的 腔 調, 除 非 某 個 字 很 明 顯 說 錯, 但 是 回 到 工 作 上 , 還 是 希 望 大多數人能夠聽得懂為主。」

轉身:從播音員到花蓮民宿女主人 離 開 快 步 調 的 民 視 客 語 新 聞 播 報 和 客 語 專 題 節 目 製 作 之 後, 重 新 回 鍋 中 央 廣 播 電 臺, 有 一 段 身 心 俱 疲 的 時 間, 也 想 多 陪 陪 2 個 孩 子, 於 是 毅 然 離 開 熱 愛 的 傳 播 業, 跑 去 開 了

5 年 咖 啡 廳, 6 年 前 突 然 轉 身 , 成 為 花 蓮 民 宿 的 女 主 人。「 我 們 全 家 到 花 蓮 渡 假, 已 經 有 10 幾 年 沒 來 了 , 發 現 自 己 很 喜 歡 舒 緩 安 靜 的 步 調, 有 山 有 海 , 空 氣 又 好 , 就 跟 先 生 討 論 未 來 退 休 的 方向 ,短 短 3 個 月 就 找 到 房 子 ,也裝潢好、把小孩安頓好。」讓她最欣喜的是 大 部 分 都 是 外 來 移 民, 來 到 新 天 地 之 後, 包 容 性 很 強, 鄰 里 之 間 不 會 彼 此 排 斥 計 較, 而 且 吉 安、 鳳 林 有 很 多 客 家 人, 雖 是 陌 生 的 環 境 , 又 有 很 大的 熟 悉 感 。

n

從 傳 播 業 到 服 務 業, 心 態 是 如 何 調 適 呢?「 我 進 入 退 休 階 段 才 恍 然 大 悟, 退 休 生 活 是 需 要 被 安 排 的, 生 活 還 是 要 有 重 心 和 目 標。 花 蓮 不 像 臺 北 這 麼 繁 華 方 便, 晚 上 非 常 安 靜 ,早 上 5 點 多 、 6 點 太 陽 一 亮 就 起 床 了 , 過 了 這 麼 久 忙碌 的 生 活 ,換 一 種 方 式 看 世 界 , 非常有趣。」

羅貴蓁經營的大花紫薇民宿,散發著淡淡的悠閒氛圍。


49

羅 貴 蓁 可 說 是 最 早 期 的 第 1 批 客 語 專 業 人 才, 現 在 客 家 電 視 台 、 講 客 電 臺 , 許 多 客

客 家 ,我 們 來 了

用聲音守候離鄉返鄉的路 語專業頻道風起雲湧,她的感覺如何?「過去聽客語節目會有一個先入為主的印象,覺 得很鄉土、跟不上時代,我一開始考上客語節目主持人,心想若有機會,再轉到主流的

己的專長,就像我們聽外語歌曲,雖然無法完全聽懂,但是很好聽,就會一聽再聽,客 語節 目 只 是 呈 現 的 語 言 不 同 而 已 , 展 現 的 品 質 跟其他語言是一樣的。」

從 一 開 始 對 客 家 認 識 不 深, 透 過 工 作 , 慢 慢 了 解 客 家 文 化 , 甚 至 產 生 興 趣 , 「 我 們 應 該 要 盡 自 己 的 力 量 , 讓 更 多 族 群 看 到 客 家 文 化, 透 過 上 字 幕 等 方 式 , 讓 非 客 家 人 可 以 聽得 懂 看 得 懂 , 節 目 本 身 是 否 精 彩 有 趣 , 是 很 重要的目標。」

r e v e n gone 有 沒 有 一 種 聲 音, 陪 你 回 家? 有 沒 有 一 種

聲 音, 陪 你 度 過 低 潮? 有 沒 有 一 種 聲 音, 陪 你 入 夢? 傾 聽 著 從 四 面 八 方 聚 集 而 來 的 臺 鐵 客 語

站名 播 報 ,這 段 陪你 轉 屋 下 的 聲 音 ,日 日 夜 夜 , 轉車 、等 車 ,在 每 一 節 車 廂 守 候 離 鄉 返 鄉 的 路 。

火車客語廣播配音員 羅貴蓁

新竹客家人,原名羅貴玉,臺灣藝術大學應用 媒 體 研 究 所 畢 業, 現 於 花 蓮 經 營 大 花 紫 薇 民 宿 。從 事 客 語 播 報 工 作 超 過 2 0 年 ,曾 任 臺 視 、 民 視 、 央 廣 主 播 、 E C FA 電 視 辯 論 現 場 客 語 即時口譯以及目前的航空、火車客語廣播配音 員。曾以《客家音樂廳》與張鎮 鐘獎非流行音樂節目主持人獎。

一同榮獲金

不再是曾經

華語,但是當我客語能力提升之後,反而覺得如果更多專業人才來到這個領域,表現自


是曾經

(二

報導

系列

臺鐵 專訪:

退休

機 火車司

劉坤秀

駛著 行 休! 軌跡上 退 沒 我 還 在 鐵 道 的 採訪報導 / 劉創韋意琪 / 黎歐 秀 攝影 還持續 / 劉坤 片提供 照

穿 上 潔 白 平 順 的 襯 衫、 打 領 帶、 別 上 騰 雲 號 造 型 的 領 帶 夾、 整 理 衣 領, 再 仔 細 地 檢 查, 每 個 配 件、 細 節 都 規 規 矩 矩 地 就 定 位, 最 後, 戴 上 橘 色 帽 邊、 中 間 鑲 著 細 金 線 的 帽 子。 曾 經, 劉 坤 秀 是 這 樣 嚴 謹 地 展 開 臺 鐵 司 機 員 的 一 天, 如 此 一 絲 不 苟 的 鐵 道 魂, 也 反 映 在 生 活 裡 的 各 種 大 小 事 中, 就 連 採 訪, 也 要 慎 重 地 準 備。 而 我 們也從鏡中,看見了臺鐵人驕傲的眼神。


51 客 家 ,我 們 來 了

18 歲 就開始的鐵道人生 一輩子都在同個地方工作,對於現今生活步調快 速 變 化 的 我 們 來 說 , 是 否 難 以 想 像 ? 民 國 45 年 , 是

不再是曾經

劉 坤 秀 進 入 臺 鐵 的 第 1 年 , 當 時 的 他 , 正 值 18 歲, 初 中 畢 業 後 2 年, 就 到 鐵 路 局 工 作 , 也 在 這 期 間 至 彰 化 高 工 機 械 科 就 讀 夜 間 部 , 開 始 了 半 工 半 讀 的 生 活。 從機務練習生開始做起,他強調,「早期要當一個火 車司機,一定要經過練習生,那時沒有特考這些。一 定 要 從 基 層 開 始, 你 才 會 知 道 並 深 深 體 會 工 作 的 內

在成為司爐前,劉坤秀在中崙的鐵路訓練 所受訓了 3 、 4 個月。

容。」 當 時 , 鐵 路 局 正 計 畫 引 進 柴 電 機 車 , 並 不 想 培 養 太 多 司 爐 , 也 因 此 當 了 好 幾 年 的 練 習 生 。 清 煤 灰、 燒 爐、 擦 火 車 等 等 皆 是 練 習 生 的 日 常 工 作 , 他 坦 言, 真的很辛苦,很多人待不住,選擇離開,而他一做就 是 11 年 的 時 間 。 後 來 , 因 司 爐 人 數 仍 舊 不 夠 , 劉 坤 秀這才從練習生考上司爐,「司爐就是管鍋爐,專門 燒 煤, 要 隨 時 保 持 足 夠 的 蒸 氣 給 司 機 員 , 隨 時 要 用 都 有, 像 是 貨 物 列 車, 從 彰 化 到 新 竹 , 差 不 多 要 燒 3 噸

民 國 45 年 從 日 本 引 進 DR2500 型 柴 油 車, 也 是 一 般 所 稱 的「 飛 快 車 」。 每 1 節 車 廂, 都會安排 1 位飛快車小姐,為旅客服務。

的 煤。 司 爐 不 能 開 車 哦 ! 開 車 抓 到 會 記 大 過 。 」 他 說 道。 在 擔 任 練 習 生 與 司 爐 的 17 年 間 , 儘 管 每 天 重 複 做一樣的工作、過程艱辛,他也從未放棄,而是專心 一意地投入自己的工作,反覆的工作內容,正是深厚 基 本 功 的 養 成 過 程。 如 此 的 職 人 精 神 , 更 為 他 奠 定 了 紮實的 基 礎 。

駕 駛 員 身 穿 筆 挺 的 制 服 、 戴 上 墨 鏡, 領 著 一 群 空 姐 穿 梭 機 場 航 廈, 可 說 是 電 影 《 神 鬼 交 鋒 》 最 令 人 印 象 深 刻 的 一 幕 ; 而 在 臺 鐵, 也 有 著 與 電 影 相 似 的 情 景: 司 機 員 戴 著 白 手 套、 提 著 公 事 包 , 後 面 跟 著 一 群 飛 快 車 小 姐,「 之 前 還 是 練 習 生 時, 看 到 這 樣 的 畫 面, 就 覺 得 很 羨 慕 。 」 劉 坤 秀 笑 著 說 。 在 擔 任 6 年 的 司 爐 , 才 考 上 司 機 員班,並於北投鐵路訓練所受訓 8 個月後,他也成為了司機員。正好當時臺鐵已引 進許 多 柴 電 機 車 ,他 不 僅 獲 得 了「 末 代 蒸 汽 火 車 司機」的稱號,也駕駛過蒸汽火車、 柴電 機 車 與 柴 油 客 車 、 電 力 機 車 等 , 幾 乎 駕 駛 過 所有的臺鐵車種。


52

Autumn periodical

或許鐵路已消失 但記憶未曾消逝 現在已消失的東勢支線,對劉坤秀來說,與他有著最 深厚的情 感 連 結 。因 為 ,東 勢 支 線 ,是 他 行 駛 最 久 的路線。 「搭火 車 通 勤 的 學 生 很 多 ,以 前 很 有 趣 ,那 時 候 還 很保守, 教官會一直叮嚀『男生坐前面 3 節車廂,女生坐最後 1 節 車 廂 』 。」 他 回 憶 道 。 月 臺 邊 , 阿 婆 們 挑 著 扁 擔 準 備 去 賣 菜、 水 果, 是 東 勢 支 線 的 日 常 景 象 。 因 為 , 公 路 客 運 不 讓 挑 菜 擔 的 人 上 車, 所 以 火 車 就 成 了 這 些 賣 菜 阿 婆 通 勤 的 交 通 工 具, 每 天 都 來 車 站 報 到 , 他 也 笑 稱 她 們 就 是 「 鐵 路 局 最 忠 實 的 客 人 」。「 有 一 次 , 我 遠 遠 就 看 到 那 個 阿 婆 , 想 說 挑 那 麼 大 擔, 好 可 憐 , 我 就 要 開 車 到 她 面 前 停 下 來。 結

劉坤秀翻閱著老照片,與我們分享那些在 鐵路的過往與精彩人生。

果, 她 以 為 我 不 等 她 了 , 好 緊 張 , 手 一 直 搖 一 直 跑。 因 為 那邊已經 沒 有 月 臺 了,所 以 很 高 ,我 還 幫 她 把 扁 擔 提上來、把人拉上來。」他分享著那段難忘的回憶。 通常,本 線 的 時 間 訂 得較 緊 湊 ,只 要 晚 個 1 、2 分 鐘 ,調度員就會馬上詢問,這個區間為什麼會誤點? 而支線,時 間 則 較 為 寬 鬆 ,「 所 以 只 要 隨 時 看 到 有旅客,我都會停下來讓他們上車。」每一個車站, 會 有 哪 些 學 生 、 賣 菜 阿 婆 、 乘 客 搭 乘 或 下 車 , 他 都 會 記 得。 一 時 之 間, 他 彷 彿 被 往 日 的 回 憶 籠 罩, 語句之間 , 透 露 出 對過 往 的 懷 念 , 「 所 以 東 勢 支 線,我覺得滿溫馨的。」他微微笑著。

人生 70 才開始 在從心之年繼續駛向下一個目的地 民 國 84 年, 是 劉 坤 秀 屆 齡 退 休 的 那 一 年, 結 束 了 39 年 的 臺 鐵 生 涯。但這對熱愛鐵道的劉坤秀來說,則是鐵道人生的 另 一 個 起 點。退休後,他開始至社區大學上課,藉由各種課程 充 實 自 己 的下半人生。曾在登山課時,講師邀請他分享相關的 鐵 道 故 事, 因 學 員 響 應 熱 烈, 講 師 也 建 議 他 可 以 開 一 個 鐵 道 班 。但 當 時礙於對電腦一竅不通,也不知道如何製作課堂上需 用 到 的 PPT ,因此不敢貿然開課。為此,他特別去上電腦課, 「 70 歲 開始學,真的講過就忘了,真的。」他笑著說。 開 設 的《 鐵 道 文 化 之 旅 》 課 程, 內 容 涵 蓋 世 界 與 臺 灣 鐵 道 史 、臺 灣各地特色鐵路介紹等等,除了課堂教學外,劉坤秀 也 會 帶 學 員戶外教學,藉由實地參訪,為人們創造更深刻的印 豐原車站為戶外教學的其中 1 站,劉坤秀正講解 著豐原車站的歷史。

象 。「 像 之前去坐南迴鐵路,我們會去坐那種藍皮的普通車, 每 一 站 都 會停。停車時,大家就動作快一點,下去拍一拍,趕 快 上 來 。 」 開 課 至 今 已 有 約 10 年 的 時 間 , 他 豐 富 的 經 驗 知 識 與 有 趣 的 活動內容,讓課程仍舊是場場秒殺。


53

支 線 戀 戀 情 》這 是他 在 紀 錄 片 中 的 感 想 。如 今 ,東勢支線已停駛,許多周邊設施也已拆除, 「 都 變 了 ,我 都 快 要 想 不 起 來 了 … … 」劉 坤 秀 感 嘆地說道。而如此的心情,也是促使他完

客 家 ,我 們 來 了

「 在 勾 起 美 好 的 回 憶 後 , 伴 隨 而 來 的 是 傷 感 。」 ——《 穿 越 大 甲 溪 的 平 行 線 — 東 勢

成 紀 錄 片 的 原 因 之 一。 在 客 家 影 像 紀 錄 班 學 習 了 拍 片、 剪 片, 也 藉 此 機 會, 與 山 線 社 大 成 員 共 同 完 成 了 紀 錄 片《 穿 越 大 甲 溪 的 平 行 線 —東勢支線戀戀情》。透過鏡頭,訴說心情,

的鐵路,便會再重生一次。

臺鐵司機退而不休的人生:從駕駛火車到文化列車 鐵 路 ,或 許 終 究 ,還 是 會 成 為 過 往 的 一 部 分,但那些動人的故事,仍深植於人們心中, 揮 之 不 去 。 劉 坤 秀 雖 然 已 從 鐵 路 局 退 休, 但 其 實, 他 並 未 卸 下 司 機 員 的 身 分, 只 是 現 今 駕 駛 的 是 「 文 化 列 車 」 —— 透 過 課 程 , 將 對 火 車、 鐵 道 文 化 的 深 入 瞭 解 , 傳 承 下 去 ; 透 過 紀 錄 片 ,將 消 失 的 鐵 道 身 影 ,永 遠 地 保 存 了 下來,將鐵路的生命一點一滴地延續下去。

一 輩 子 的 鐵 道 人 生 ,我 們 也 好 奇 ,關 於 鐵 道,劉坤秀有哪些想分享的事?他說道:「有 需 要 哪 一 方 面 的 協 助 , 我 可 以 找 一 些 資 料 或 是 相 片 給 你。」 隨 後 又 緩 緩 說 道:「 我 做 夢 也沒有想到,我會開到騰雲號……那是劉銘傳年 代 進 來 的, 已 經 130 多 年 了 。 雖 然 是 復 刻 版, 但 它 是 1:1 打 造 , 完 全 跟 原 本 的 一 模 一 樣 , 沒 想 到我居然會開到那種車子,而且還幫東勢客家文 化 園 區 訓 練 他 們 的 司 機 員, 我 真 的 太 高 興 了!」 即 使 投 入 鐵 道 產 業 已 超 過 一 甲 子 的 時 間, 關 於 火 車, 他 仍 意 猶 未 盡; 談 起 火 車, 眼 中 的 光 芒 仍 持 續, 閃 爍 著, 耳 邊 彷 彿 又 響 起 了 火 車 的 鳴 笛 聲, 繼續開往心中的下一站。

臺鐵退休火車司機 劉坤秀 東 勢 客 家 人 ,從 1 8 歲 時 即 進 入 臺 鐵 當 練 習 生 , 後 擔 任 火 車 司 機 並 於 臺 鐵 服 務 39 年。 由 於 過 去曾擔任舊山線路段的駕駛員,受邀與電視劇 《戀戀舊山線》演員至勝興車站一同乘坐蒸汽 火車。退休後,仍舊持續進修,每週至社區大 學學習,後來也與學員們一同完成紀錄片《穿 越大甲溪的平行線—東勢支線戀戀情》。現在 除了在社區大學開設《鐵道文化之旅》課程, 也時常受邀辦理演講與座談會。

不再是曾經

也 將 記 憶 中 火 車 的 身 影 、 歲 月 的 模 樣 記 錄 下 來 , 或 許 在 每 一 次 影 片 播 放 的 時 候, 那 消 失


給我一張火車票 前往逝去的曾經

我們 在鐵道 邂逅 在目的地到達前 陪伴著彼此 在歲月的列車上 重拾 往日 淡淡的浪漫 ......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