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04「懊悔,歸向上帝」-林牧師講章(電子書版)

Page 1

主日講壇 哥林多後書 7: 5-10

懊悔,歸向上帝 林鴻祐牧師講於 14 0504

蒙恩教會主日講壇

平常不平凡 我們每天的生活,沒有太大變化。尤其即將進入盛夏,天亮得早,熱氣呼呼, 已經註定懶洋洋的一天。無論如何,這是一天的開始。然而,天天如此叫我們覺 得這一切很平常,理所當然。該出門上學、上班的,趕著時間表;整理家裏的, 則又開始日復一日的家務事。科技改善我們的生活,冷氣、風扇沁涼我們酷暑的 身體,不必汗流滿面。可是,如同聖經所講,「地必為你的緣故受咒詛,你必終 身勞苦,纔能從地裏得吃。地必給你長出荊棘和蒺藜來,你也要吃田間的菜蔬, 你必汗流滿面纔得餬口,直到你歸了土,因為你是從土而出的。你本是塵土,仍 要歸於塵土。」(創世記 3:17b-19) 上帝給亞當(人類)三個困境:第一,土地因為人的緣故受咒詛。第二,人必 須終身勞苦,才得吃。第三,人終必歸土,因為塵土要歸於塵土。為什麼這三個 困境呢?把 17b-19 節分成兩部份對比:「地必因為人受咒詛」,相對於「地必給 人長出荊棘和蒺藜來」。而「你必終身勞苦,纔能從地裏得吃」則相對應於「你 必汗流滿面纔得餬口,直到你歸了土」。最後的結論乃,「你本是塵土,仍要歸 於塵土」。 從人的觀點,土地似乎和人類作對:不想要的雜草,老長得比穀穗好且快。 想要水份滋潤,卻老是土地乾涸,天空一點溼意都沒有。好像,土地因為人受咒 詛。可是,從土地的觀點而言,我們卻赫然發現徹底不同的另一面:土地,果真 因為人而受咒詛?隨著人類的恣意開採,為了謀取更多的財富,照自己意思改變 土地的面貌、功用,污染隨處橫生,草木枯槁,儼然受了咒詛似地落入荒地沙漠 之列。百年前的生活,人辛苦耕耘,從土地得到食物,大致上平衡需求。今日人 類生活,大量累積財富,擰擠土地而得一切的欲望,於是,財富越來越多,多到 遠超過人類所需要,貧富不均極端化。 這些財富都來自土地,卻土地受了咒詛,雨林被焚毀、沙漠侵噬、冰原山河 瓦解、海平面上升等等,這些當然是從人類無度開發而來!果然,土地受到咒詛 , 人類終身辛勞,縱使已經有了,卻依然不停止,還要更多更多…人們以為這辛勞 是美德,卻變成累積個人財富的私心貪婪。 到底,我們需要什麼?又,我們需要多少呢?每一天送到家門口的報紙、羊 奶豆漿、來自全世界各地的郵件快遞、乃至於現代流行的有機蔬菜、健康食品, 整整齊齊地送到家門口。這,當然因為我們訂購。可是,這整個供給的體系,卻 不得不讓我們將這平常事視為生命中的不凡!何曾幾時,台灣人的生活能夠達到 1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