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08「領受所賜的聖靈」-林牧師講章(電子書版)

Page 1

主日講壇 使徒行傳2:37-47

領受所賜的聖靈 林鴻祐牧師講於14 0608

蒙恩教會主日講壇

七七五旬 耶穌的門徒在他離去之後,在五旬節聚集,經歷了聖靈充滿。使徒行 傳 2 章記載這段經歷,描述了聖靈充滿的情況。這段經文也成為後代教會 追求聖靈充滿之典範,期待聖靈充滿而改變事情之發展。原本,這只是五 旬節的聚會,私下的聚集而已。「五旬節」,舊約稱為七七節,就是逾越 節之後的第五十天,即七個七天之後,七七節。「在收割初熟麥子的時候 要守七七節;又在年底要守收藏節。」(出埃及記 34:22)「你們要從安息日 的次日,獻禾捆為搖祭的那日算起,要滿了七個安息日。到第七個安息日 的次日,共計五十天,又要將新素祭獻給耶和華。」(利未記 23:15-16)換言 之,獻上初熟的果子之後,第五十日,要再一次獻上新的素祭。這代表收 成結束之感恩,表達向上帝的感謝。因為七七節,後來希伯來聖經被譯為 希臘文時,七七意味著第五十,就被翻譯成為 pentecoste,這被後來的英文 沿用,稱之為 pentecost。原意是第五十,日後,和合本譯為五旬節。 五旬節,乃感恩的節日,收成完畢的感恩節。可是,我們今日過五旬 節,卻正好在五、六月天(今年則是六月八日),這個時候怎麼會感恩收成 呢?他們和我們收成的節期不相稱嗎?沒錯,照猶太人的規矩,這是尼散 月的第十六天起,算第五十日,成為收成的感恩七七節。只是,後來基督 教會傳統不再使用猶太人的曆法計算,乃採第四世紀教會習慣的計算方 式:春分後的第一次月圓後的主日,稱為復活節。那麼,就在復活節之後 的第五十日,成為基督教的五旬節。這符合當年的猶太人過節的目的,也 因為教會在此日發生大事,完全改觀了教會後來的發展。 那一天發生了什麼事呢?五旬(七七)節,猶太人從出埃及起就慶祝這個 節日,一直到耶穌的時代,也應該超過一千四百年了。雖然許多研究者認 為,其間斷斷續續,甚至曾經完全遺失敬拜、節期的傳統,尤其被擄到巴 比倫之後,整個信仰傳承幾乎也隨著滅亡。所幸後來的有志之士從頭收集 這些散佚的傳統、禮儀、節期的內涵…為要讓這古老的耶和華崇拜重新恢 復。事情並不如我們想像的:百姓出埃及之後,一切的敬拜、節期都順利 地舉行,沒有任何遺誤。只不過,今日的我們,所能擁有的經文抄本,已 經是事後好幾代之後的抄本,並不能歷時性地證明經文之內容和實際上的 1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
20140608「領受所賜的聖靈」-林牧師講章(電子書版) by MNCTw - Iss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