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20「向主誇口」-林牧師講章(電子書版)

Page 1

主日講壇 哥林多後書10:7-18

向主誇口 林鴻祐牧師講於14 0720

蒙恩教會主日講壇

人生責任 人類有特殊的情感和表現,並不能用科學、知識來說明或瞭解。其中 一項最重要,也最常見的,就是「責任」。英文說「duty」,這個英文字本 字是 due,「應當的」、「需償還的」。此字的古法文是從 devoir 來的,意 思 是 「 必 須 的 、 應 當 的 」 。 這 些 字 源 自 拉 丁 字 debere , 也 就 是 今 日 「debt(債務)」之字根起源。換言之,在西方的語言習慣裏,古老年代的人 們認為:責任乃和「債務」息息相關的。因為有債務,所以,有責任。責 任是「應當的」、「沒有理由可推託或閃躲的」---有趣的是,千百年後, 印證了西諺所說的,人什麼都可以擺脫,唯有死亡和債務是逃脫不了的。 而「責任」這一詞在道德、哲學之論述裏,往往和一個人的道德承諾、委 身,和一個人的道德義務緊緊連繫在一起,為此,一個人毫不需要任何其 它理由,執意要完成某些事情。然而,在人的天性裏,對有些事情之責任 感卻超乎任何情況,人就是義無反顧地執行,徹底到完成為止,我們無法 說明它的道理和規則。例如,父母與親子之間的關係,尤其母子連心之責 任感,我們說這是母親的「天性」。既然稱之為「天性」,就是承認這事 無法用人世間任何的利害關係、考量來衡量,只能歸諸於「天」。母親義 無反顧地照顧孩子,拖累自己,累垮自己,甚至,犧牲自己的性命,也在 所不辭。 親情的責任,我們雖然不知道從何而來,卻深深知道這事是真實的, 從父母一代代傳遞給孩子。而不單單親情的責任,我們也發現,還有更多 責任,實際上並沒有關連我們自身的利益,卻依然是責任。宗教在世俗化 的層面裏,人追求自己的保障、生存、財富、健康、子孫綿延。然而,在 這些庸俗欲求的層面之上,人們依然激發出宗教之責任,那是遠遠超過自 己利害關係的,犧牲性命也在所不辭的。深山裏尋求天人合一的修道者, 不為世俗,卻為生命之最根本。然而,改教神學家加爾文認為,成為基督 徒,乃一個人清楚自己的生命定位,知道自己必須堅持基督徒的紀律。什 麼是「紀律」?從基督徒自我紀律之角度---這是責任,理所當然,沒有什 麼理由支持卻依然要執行到底。人世間許多時候,都是責任!父母有責任 照顧子女?有。責任到哪裏算盡責了呢?到大學畢業,還是到娶妻生子 呢?…卻這個問題沒有答案。因為既然責任,就是沒有道理也沒有值不值 1


得、代價多少之問題,義無反顧前進。 人生必須 從英文語系的語言演變,我們知道 duty 這個字是從「必須」、「債 務」而來。換言之,欠債還債,沒有任何理由或原因推諉。這也是為什麼 台灣人形容這種親情之間永遠無法割捨的責任為「前世人欠他(她)的」、夫 妻是「相欠債的」…等等之說法。當然,基督徒不接受前世今生之觀點, 但是,這種用欠債來說明人際間無可取代的責任,似乎消極些---好像那是 不得不還的,只好還的…可是,基督徒的紀律,基督徒的責任,卻是生命 無可取代的動力,歡然迎向前去的生命盼望與積極!紀律,不是當兵般的 被迫接受軍紀之必然,而是,明白基督救恩的寶貴,自願歡喜迎向上帝的 生活自我要求。不需要天堂的寶座,也不要用天堂入門票當獎賞,更不需 要祈求什麼賞賜…單單因為基督的恩典,我們就明白生命的意義與活之價 值,歡然走上天國路。 因為珍惜上帝的恩典,明白自己何等黑暗光景居然得主光明,生命成 為向上帝的奉獻乃是理所當然。紀律的基督徒生活,當然是我們的歡喜堅 持。對於拒絕基督或不喜歡基督的人們,紀律當然是層層的束縛。對於半 信半疑的人們,紀律當然是被迫的苦差事。然而,對於明白自己生命乃在 乎上帝恩典的基督徒而言,紀律是主動、積極迎向上帝的歡喜選擇與生活 方式。哥林多後書 10:7,「你們是看眼前的嗎?倘若有人自信是屬基督 的,他要再想想,他如何屬基督,我們也是如何屬基督的。」保羅雖然提 醒的是哥林多教會信徒,必須注意自己的信仰;卻間接地,他也指出歷世 歷代教會裏,總有「許多種不同的屬基督」---即便同處一個教會裏,卻彼 此是完全不同的基督徒! 屬基督的 「他要再想想,他如何屬基督」,這話也成為今日我們的提醒。我們 是什麼樣的基督徒呢?自信自己屬基督的,真的就屬基督嗎?成為基督 徒,基督徒的紀律和責任又如何?成為宗教徒,容易;畢竟人生在世有需 求、有想要、有問題要解決、有病痛要醫治…,祈求那超越的力量幫助, 有拜有保佑---這沒什麼特殊,到處都是宗教徒。為此,人類追求宗教的神 祕力量,期待如願,改變自己的命運。那麼,成為基督徒也如此?因為我 們明白基督是我們的救主,我們體會生命的拯救,我們認罪而得赦免,我 們坦然無懼地走人生的道路。我們即使處在黑暗裏,依然堅持光命的道 路。這是我們的生命,我們的道路。因此,我們歡歡喜喜迎向命運,因為 2


知道主必與我們同在。因為我們處身花花世界眾多的誘惑,我們儆醒地提 醒自己,謹守基督徒的紀律與責任。不是基督徒就清高、不活在花花世界 裏,也不是基督徒就不受自身誘惑影響,卻基督徒甘心樂意堅持基督徒紀 律! 每一天,我們歡喜早上的禱告,來開始一天的每一件事。我們禱告, 不是被迫或規定,也不是走投無路,乃出於內心渴望親近上帝,要回歸那 生命的源頭。因此,我們禱告,坦然自在,不是規定時間至長短之功課, 卻是生命乾渴而樂意吸允天上的恩典之歡喜。短短三分鐘好,三十分鐘也 好,三個小時也不錯,禱告是我們歡喜啟動生命之開端,以此開始每一天 的每一個活動。我們禱告,不是對著空氣自言自語,而是我們用內心的真 誠話語,向上帝傾心吐意(詩篇 62:8)。很多時候,我們禱告都是「吐意」, 講出我們的意思,因為我們有太多的問題要解決,麻煩要處理,病痛憂愁 困苦要醫治…我們講,我們希望,我們要求…然而,我們卻常常忘記,我 們的禱告也必須「傾心」,將內心裏的最真實,向上帝傾倒出來。那是完 全屬於自我的,旁人無從得知,也沒有人知道的;甚至,很多時候,連自 己也是忽略不顧的,甚至不知道,自以為知道的。因為這世界的麻煩事已 經夠多了,我們根本處理都來不及,也懶得認識真正的自己是誰! 真實的我 許多慕道友常常問,上帝在哪裏?然而,這個問題更根本核心卻在於 「我」在哪裏?我的存在顯出了什麼?人世間裏所被看為貴重的財產、名 望、地位、子孫家族…這些等於「我」嗎?世人所稱羨的這些事物,證明 了「我」的存在?人生終將一死,那麼,草叢裏的墳墓證明了「我」的存 在?若不是,為什麼這世界的人追逐更多的財產、名聲、莊嚴堂皇的墳墓 呢?我們相信,上帝是垂聽我們禱告的上帝。的確,祂是聆聽的上帝。可 惜的是,我們往往把祂的聆聽指停留在我們的人生訴苦而已。往往迫不急 待要告訴上帝,我多苦,我多慘,我多麼需要錢,我多麼悲慘病痛,我多 麼命運悽慘…我如何如何。然而,在這些眾多的迫不急待裏,有沒有更重 要的,「我是如何屬基督的」呢!我的生命如何屬基督呢?只是尋求慰藉 和神蹟?還是,我的價值與存在在乎基督呢! 我們必須放下把禱告當成一種規定之束縛,我們專注在禱告乃在於, 上帝顯明了我的存在,那麼我們常常禱告、喜歡禱告,甚至禱告到忘了時 間,就不足為奇了。因為這基督徒的紀律與責任,不是外加的強迫限制, 乃是源自內心渴望從上帝更多瞭解「我」的存在與價值。這和我們需要真 心的好朋友相類似,因為他樂意真誠地傾聽我的訴說,讓我的存在顯明出 3


來,讓我認識自己更清楚!只是這世間的朋友有限,卻最好的朋友就是耶 穌!詩篇說,禱告是傾心吐意。打從內心底,訴說我們的心情---上帝傾聽 我們的禱告,也叫我們明白自己之所以存在。 靠主誇口 「我們不仗著別人所勞碌的,分外誇口;但指望你們信心增長的時 候,所量給我們的界限,就可以因著你們更加開展…」(10:15)「誇口」, 引以為傲。保羅鼓勵哥林多教會信徒,引以為傲的事,不單單在於奉獻的 事,更在乎信徒的信心增長。因為信心增長,反而彼此激盪出來的界限更 開廣。當我們的信心增長,彼此激盪出來的界限更開廣,遠遠超過我們的 限制。誇口不在於我們能做什麼,也不在於我們擁有什麼,卻單單在乎我 們信上帝,顯明祂的恩典在我們身上。信心的增長在什麼樣的事情上顯明 呢?的確,往往從我們最關注、最不能割捨的事上顯明。而哥林多教會信 徒在奉獻甘心樂意,這叫保羅感謝上帝,因為看見他們能看清楚自己與世 界之距離,反而,歡喜用所擁有的建立上帝國。 當我們更多的瞭解自己,明白自己之生命源自上帝,存活乃在乎耶穌 基督之救恩,行事在乎聖靈之感動與帶領,那麼,我們就明白自己生命之 能夠引以為傲的事情,單單在乎上帝,我們生命的主。人世間的成就、智 慧、產業、權力、功名…這些不過是人世間的塵埃飄落,隨之來隨之往。 我們期待的自我成就感,其實,往往也是我們最大最深的失落感之來源。 我們誇口,單單指著生命之主而誇口,自己一點也不算什麼。我們天天禱 告,因為樂於親近生命之主,歡喜迎向祂而顧不得一切。# 問題討論 1. 請問我有沒有個人獨自禱告之時間和習慣?每一天,在什麼時候是我禱 告之時間?大概過程如何?時間長短如何?談談我的屬靈生活習慣。 2. 在緊急、困難、病痛時,我們都會禱告,希望這些事情能夠快快經過, 不臨到我們。生病時,我都如何禱告,又禱告之結果如何?不論禱告後, 有沒有得到醫治,分享我的見證。 3. 剛剛的講章裏提到基督徒的紀律。我們的生活都需要紀律,很多時候, 這些紀律是被迫規定的,然而,基督徒的生命堅持,卻是歡歡喜喜、主動 樂意的紀律。分享我的平常生活及屬靈生活之紀律。 4. 人生一遭,我們都有自我成就感之需求,希望自己所努力的,有所價 值,被人看見。然而,保羅說,若誇口,是向主誇口。談談我的見證,曾 經指著主誇口的經歷。# 4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