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0「謹慎守住真理」-林牧師講章(電子書版)

Page 1

主日講壇 哥林多後書11:1-15

謹慎守住真理 林鴻祐牧師講於14 0810

蒙恩教會主日講壇

人性寬容 荷蘭裔美國歷史學家,Hendrik Willem van Loon,漢語翻成房龍,從西 方歷史的回顧與研究,提出他的人性觀研究:人類的歷史進展,朝向寬容 也朝向不寬容的拉扯緊張中進行。所有的寬容,都有生命最高尚的捨己、 愛心之付出;所有的不寬容,都有生命最自私、最人性的黑暗、「人不為 己,天誅地滅」。在他的書裏,他提到「恐懼 (恐怖),是所有不寬容的起 因。」因此,寬容,成為人類歷史最困難的目標,因為人活在恐懼裏。所 有的不寬容,都有光明正大的說辭掩蓋,堂堂皇皇高言各樣無可反駁之道 理,使得「不寬容」舉動不得不執行。其實,真正的核心單單在於「恐 懼」,只是害怕而已。「我們怎麼知道在這群人當中,有沒有恐怖份 子?」「我們怎麼知道每一個人都是公義、道德感滿滿的正直之士?」這 些問題,都是我們無法回答的恐懼問題。於是,一切觀點都變得嚴格、縝 密審察,寧可錯殺一百,也不能放過一個。古代中國為什麼有東廠、西廠 的秘密特務,現代的集權政體為什麼有警備總部、調查局、特務機構…原 因很簡單,這些當權者「恐懼」,於是,用盡一切嚴峻方法,為要嚴格地 控制百姓。 皇帝「恐懼」臣子叛變,皇帝「恐懼」被人下毒,皇帝「恐懼」被不 滿人民抗議…於是出巡時,堂皇名之的「維安」,成為無上的最高準則--一切為了保護最高領導人,什麼都可以犧牲、什麼都無所謂。不為什麼, 只因為「恐懼」。然而,民主國家之瑞士,總統是聯邦委員會七位成員之 一,每年換一個人擔任。他或她,只是委員會的代表,基本上,沒有擁有 高於委員會的權力。而且一年換一個,很快就過去,人們也不太清楚現在 的總統是誰,既不關心也不重要,因為關心和重要是委員會的決定。因 此,就算總統出門,在人群當中,在公車電車裏,顯然,大多數人都不知 道他就在身邊,根本不在意他在不在自己身邊。因為,「不恐懼」,就不 必害怕維安之問題。因為,對人有最高的尊嚴,民主社會必須堅持任何人 根本上是「無罪推定」、「活著是沒有恐懼的」,除非有非常清楚證據證 明。 生命價值 然而,人性並不是那麼堅定的。我們不恐懼,卻很多時候、當情況改 1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