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講壇 哥林多後書 12:1-10
靠主剛強 林鴻祐牧師講於 14 0824
蒙恩教會主日講壇
生命故事 回溯自己生命的故事,這是關乎「活」之故事。日子天天過,我們都在社會、 家庭、生活壓力中,面對各樣的困難、壓力及挑戰。也有順遂的時候,但是,通 常困難、麻煩的居多。於是,我們疲於奔命,應付生活的大小事。我們日過一日 , 很快地經過一天、一禮拜、一年…好像才剛剛開始而已。我們生活著,一轉眼時 間就過了,一點也想不起來剛剛逝去的日子做了什麼…上禮拜日,除了做禮拜外 , 又做了哪些事呢?想不太起來。前年和去年的聖誕夜,我們又做了哪些事情…這 肯定想不起來,甚至,把多年前聖誕夜發生的事情,時空錯置地放在去年、前年 …。時間在記憶裏,因為人的忙碌,變得糢糊、跳躍、參差沒有規律…甚至,連 想都想不起來,即便只是昨天剛剛發生過的事情。那麼,雖然我們喘息、心跳、 活動…卻好像日子一翻就幾個禮拜、幾個月甚至一年過去,這些日子裏,我們好 像「空白」跳過…可是,明明我們忙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卻沒有留下任何足跡似 的…。生命,似乎一片空白。 然而,你我的生命裏,多少都有特殊經驗,好像冥冥中已經安排好,卻出乎 我們意料之外。什麼叫「特殊」呢?即僅僅發生在那一次,在自己的身上,並不 是普遍、一再發生的事情。因此,我們說「神蹟」,因為那不是出於人之作為, 不是被安排的,也不能被預測的。不過,通常講「神蹟」,我們認為那是神奇絕 妙的事情,出於上帝的恩賜。一方面也的確如此,因為太特殊,顯然不是人手所 作為的,那是神蹟。另一方面,許多事情,雖然沒有眾人想像中那樣的神奇絕妙 , 卻個人生命裏獨特的發生。那在「我」的內心裏,深深體會出於獨特、唯一的生 命體認,沒有任何事情可以比擬,雖然可能別人眼中極其平凡的事情。因此,神 蹟的事情,不是科學、客觀的認證,也不是量化的衡量;乃是「我」心底深深體 認上帝的恩賜,不是出於任何人力而為。或許,旁人眼中,這只是簡單的平凡事 , 根本一點也算不得什麼。然而,在上帝百姓之眼裏,我們心中篤定的確出於上帝 , 是的,阿們! 特殊事件 我們期待神奇的事蹟發生,卻通常祈求照自己的意思走。面臨經濟危機時, 我們期待神蹟發生…實際上,我們希望馬上獲得一筆資金,解決燃眉之急。於是 , 我們想像中獎樂透、貴人出手相助、忽然一切債務統統勾消…希望照著自己的意 1
思發展。這不是神蹟,這是人蹟。因為很明顯,我們企圖透過信仰、宗教,照己 意干預命運之安排。然而,基督徒卻相信,「耶和華說: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 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 (以賽亞書 55:8)當然上帝的意念不同我們的意念,否則,我們自己就成為歷 史的主宰了。基督徒相信上帝掌握我們的命運,這也是基督徒祈禱時,交託給主 之根本意義。詩篇 37:5 說,「當將你的事交託耶和華,並倚靠他,他就必成 全。」使徒保羅也這麼相信,「為這緣故,我也受這些苦難。然而我不以為恥; 因為知道我所信的是誰,也深信他能保全我所交付他的(或作:他所交託我的) , 直到那日。」提摩太後書 1:12。這是基督徒對命運之態度---既不是消極地順從命 運之各種結果,也不是全然相信自己之力量建造,乃是積極地面對命運,努力建 造,卻將結果交託上帝---相信上帝有最美好的安排。 現代人強調:目標(標竿)、計畫、執行、管控。這是鼓勵人們向自己的理想 前進,並一步步照計畫完成。萬一發生危機或未預期的事件時,則透過管控,將 傷害降到最低。這是現代人對命運之理解。然而,實際上我們審視自己的生命歷 程,老實說,鮮少有人能這麼順暢地,照著目標、計畫、執行,理性地毫不停留 地一步步如實完成。即便如此,我們也知道,世事難料,許多世局的變化,讓我 們的人生目標產生變化。健保制度之前,人們認為醫生是好的職業;然而,之後 , 卻未必如此認為。三十年前,人們最後考慮當公務員;今日,卻是最高期待之首 選。這不是人之想法如何,而是環境變遷之迫使。現代人不喜歡突發狀況,另一 個角度說,不喜歡神蹟。若有神蹟,也要照自己的規畫進行。那麼,神蹟就不再 是神蹟了,只是人欲望的期待。 恩典夠用 哥林多後書 12 章 1-4 節,留給我們一段非常的內容,關乎「一個在基督裏的 人」之特殊(神祕)經驗。這是非常特殊的生命經驗,不是求得來的,也不是自己 想要來的。而保羅提這經驗時,非常謹慎用語和態度,深恐描述不周詳,會讓哥 林多教會信徒產生誤解。首先,他用第三人稱書寫。他說,「我認得一個在基督 裏的人」。「認得」之希臘字本意,有「知道」之意思,但未必有「認識」之意 思。翻成漢字,「知道」只是指我們透過人云亦云的「知道」,未必瞭解或認識 。 「認識」則有熟識之意,不只是我知他、他未必知我,而是他也一定知我,兩人 有一定程度的知道、交情。用這樣的語氣形容,保羅刻意說這事好像事不關己, 這是一個剛好知道(或者淺淺認識)的朋友或同工信徒,一位基督徒。保羅刻意說 明「或在身內,我不知道;或在身外,我也不知道;只有上帝知道。我認得這人 ; 或在身內,或在身外,我都不知道,只有上帝知道。
(哥林多後書 12:2b-3)這是非常糢糊的講法,什麼叫「或在身內(whether inside the body)、或在身外(whether outside the body)」呢?希臘字的「身」,是用 soma 之字,這字的意思比較傾向生理運作意思之身體,不包括心理層面、靈性層面; 甚至,被用來指身屍之「身體」。怎麼會保羅認識一個人,卻什麼都不知道呢? 而且,這事發生在十四年前,他(這人)被提到第三層天。 「身外」、「身內」,指的是誰的「身體」?第一,指保羅自己的身體,即 以此隱喻他在瞭解與不瞭解兩者裏,都不清楚這人之特殊見證。或者,第二,指 這人之「身體」,即,他被提到第三層天時,是真的「身體」在內一起上去,或 者,在「身體」之外的心靈體會,保羅說他不知道,只有上帝知道。還有,第三 種解釋,就是第 2b 節之情況是指後者(指「是不是他的身體(肉身)被提上第三層天, 保羅不知道。」),第 3 節的情況是指前者(指「保羅自己知道這個人,然而,瞭解 他,或不瞭解他,都不知道,只有上帝知道」,對這人的瞭解有限,幾乎不認得)。 關於第三層天,照原文直譯,第三的天(堂)。「天(堂) ,這字之希臘意思很簡單,就是在頭頂上的天之至高處。古希臘人認為有一 個頂罩在頭頂之上的至高處,那是天,諸神之處,後來被注入奧林匹亞山的神話 裏。很自然地,頭頂之上眼睛所能望穿之上的之上,稱之為天上的天。古猶太人 的瞭解,第一層天是眼見鳥飛雲往雲來的天;第二層天則更遠處的星星月亮太陽 之處;那麼,在這之上,就是第三層天,也就是上帝的座位處。 靠主剛強 若真是提到上帝的座位處,那是何等的光榮!這不是天天發生的事,更不是 平凡事,乃出於上帝主動的神蹟事!第 3 節,保羅更直接寫下說,他(那人)被提到 「樂園」裏…。因為講得很簡潔,也沒有說明內容。於是,我們不太清楚「第三 層天」和「樂園」是否相同。而且,在樂園裏,這人聽見「隱祕的言語,是人不 可說的」。若照原文直譯,應該是「講不出來、不能被講出來的言語,是不許人 們說的言語。」因為這是不合理的講法,既然講不出來的話,就是人無法說或者 不許人說的話,兩者同義的。那,為什麼這樣說呢?保羅沒有再講下去,一方面 這人就是他本人,卻講得非常的脫離、好像一點關係都沒有。另一方面,上第三 層天、樂園,也講得非常簡單,「聽見」「講不出來的」言語---這根本就是矛盾 的話,既然人無法講,卻又被聽到,那又是什麼言語呢。顯然地,保羅並不要強 調這項特殊事件的內容或細節,在乎只是自己也有過特殊經驗。 然而,要誇口的不是這經驗,保羅馬上轉入自己的軟弱(12:5)。再高、再特殊 的體驗,也無法躲避自己的軟弱!這是保羅對人性最深也是最真誠的體認!不要 以為自己有過什麼樣神祕的體驗,就不會被人性束縛。保羅用更多的篇幅說明自 己的軟弱,肉體的刺。而這雖然叫人不歡喜,卻提醒我們,必須時時刻刻透過這 3
不喜歡的肉體之刺,體會上帝的恩典,叫上帝的力量在我們的生命裏顯出剛強。 因為我們既然交託上帝,我們就倚靠上帝,「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們。這是 我們的信仰,我們的信心。 我們誇口的,不是自己有什麼特殊經驗,也不是自己有什麼才能…,因為這 些都出於上帝的恩賜,乃屬於上帝的。我們不過是祂的管家,在這世上,受主所 託,管理一切的產業,這一切沒有一項是我們「的」,都是上帝託付我們管理。 為此,我們不擔心也不氣餒,或多或少,都是主的僕人。為此,我們也不必害怕 , 或多或少,都能夠歡喜在人面前,因為基督能力覆庇我們。即便在世界尊貴人面 前,我們依然理直氣壯。我們單單誇口自己的軟弱,因為軟弱在基督裏,顯出格 外的剛強,那是主力量的剛強。我們在人之前,不是自己,乃是基督恩典在我身 上的我。這也是為什麼保羅說,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我當然是我 , 可是這我在信仰裏,清楚認知自己不再是我了,乃基督在我裏面活著,基督能力 大大覆庇我!我雖然還是我,但已經和原來的我不同了,因為基督是我主。# 問題討論 1. 在一切都順利之際,我們常常認 為自己無往不利,很有成就感,覺得自己也 很不錯。可是,若在一切不順利時,我們就不會這 麼認 為,反而,覺得上帝似 乎沒有幫助我們。談談我的經歷,在順利時,心情如何;在很多不順時,心情 又如何?不順時,需要倚靠主;順利時,更需要倚靠主! 2. 很多個人特殊的見證,若和保羅自己的特殊見證比較起來,顯得更吸引人, 叫人欽佩。然而,保羅這 麼小心處理自己的見證,講成好像另一個人之見證, 又如此低調。那 麼,保羅之所以如此講,他的目的如何?若我講我的見證,又 如何述說呢? 3. 保羅說,若誇口,則誇口自己的軟弱, 為要基督的能力覆庇。因 為主對我們 說,我的恩典夠你 用。談談我對這段經文的體會。在生命的歷程裏, 真實體會 主的恩典夠我用。 4. 生命絕 對不會是空白的。然而,我們因 為外在事務太多,往往以 為自己就虛 度了光陰。實際上,我們並沒有 真實、細心地體會生命的每一刻,以致於以 為 虛度光陰。同樣,我們以 為神蹟只有在特別處 產生,卻忘記透過我們屬靈的眼 光與體認,神蹟就在我們身上。分享我遇到過的生命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