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31「在基督裏 彼此生命造就」-林牧師講章(電子書版)

Page 1

主日講壇 哥林多後書12:11-21

在基督裏 彼此生命造就 林鴻祐牧師講於14 0831

蒙恩教會主日講壇

彼此信任 今日世界,國與國最缺乏的要素就是信任。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之間的 戰爭與衝突,彼此都知道一直戰下去損失更大,卻宣稱停火的協議後,隨 即破壞,馬上落入更大的破壞死傷裏,彼此不信任,誰也不相信停火協 議。台灣與中國,大的宣稱擁有小的,武器飛彈卻明目張膽地架設瞄準, 談判各懷鬼胎,同文同宗也罷,彼此不信任。同一陣營的歐美友邦國家 裏,美國特務居然偷聽德國總理的電話,還有其它西歐國家總理的電話! 顯然,彼此極不信任。同樣,今日社會,人與人最缺乏的要素也是信任。 搭乘捷運、公車本是生活極其自然的部份,但是無目標殺人案之後,人人 都是可疑的嫌犯,彼此不信任,任何異狀,相互猜疑。普通平凡的晚上, 走在街道上,就這麼轟然巨響,高雄街道氣爆破壞房舍道路並奪人命許 多。那麼,我們還能不能信任這個社會呢?再進一步問,今日的家庭裏, 家人彼此之間最缺乏的是什麼?有人說,缺乏彼此互動的時間。然而,會 不會缺乏的還是信任呢!孩子天天在學校做什麼?每天早上出門上學下午 回家,看起來都是同樣一個人,然而,我們彼此知不知道,腦子裏在想什 麼?夫妻各有各的工作與事業,瞭不瞭解彼此之情況,能不能彼此信任! 在這個離婚率高漲,家庭外遇破碎頻傳,不正常的關係比正常的還多、還 普遍、還不以為意的世代裏,最需要的要素還是信任!最後,今日教會 裏,牧者和信徒、信徒和信徒彼此之間最需要的要素,也還是信任!而最 缺乏的也正是信任!最終,人與上帝之間,能不能信任,能不能倚靠呢! 在聖經裏,「信任」是第一個主題。創造故事裏,上帝吩咐亞當夏 娃:所有樹的果子都能吃,除了那一棵分別善惡果子之樹!既然已經吩咐 了,能不能信任他們如實遵守?父母吩咐孩子,要走在正直道路上,用盡 一切努力教導他們。然而,能不能信任他們呢?蛇,永遠在人心裏有那看 不見卻真真實實的誘惑,在想像不到的時候,就對我們說話了。誘惑臨到 時,「我」還能不能信任「我」呢?「我」能不能把持自己立場,不被誘 惑飄移?這是生活的問題,也是生命的問題,更是靈性、生命終極的問 題,我們不能逃避這個問題。因此,教會復興之主要關鍵之一,信徒能不 能信任牧者,弟兄姐妹能不能信任小組長,小組長能不能信任牧者,能不 能「在基督裏」彼此信任呢!弟兄姐妹能不能信靠上帝! 1


愛與理解 彼此之信任,來自愛與理解。沒有愛,沒有信任;沒有理解,彼此沒 有愛,也沒有信任。通常有愛,就樂意理解對方;誠心實意理解對方的情 況,愛就在其中顯明出來。通常願意花時間理解,就有愛,因為愛是樂意 忍耐傾聽,以對方為自己來瞭解。因此,愛不在於說理,卻在於理解。我 們必須成為理解人的人,如此才能成為傳福音的人,成為彼此相愛的弟兄 姐妹。為了理解,我們必須傾聽,認真地進入對方的世界,徹底瞭解他或 她的感受、困境。雖然我們不是萬事通,也未必能解決所有的困境,但 是,當我們樂意傾聽,樂意進入彼此的內心世界時,那麼,我們就成為一 起面對困難的共同體。這就是愛。愛,不是照自己的意思行使在對方身 上,卻是進入對方的生命裏,一起面對困境,一起歡喜享受生活。耶穌和 學生在一起,彼此成為生命分享的共同體。 理解,不是知道,也不是明白事情的始末,乃在於「與喜樂的人要同 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羅馬書 12:15)雖然我們知道每一個人之獨立個 體,永遠不能也不會變成另一個人,瞭解之深度永遠也不會完全一模一 樣,但是,身為人,上帝賜給我們最大的恩賜就是,更深地彼此理解、更 深地彼此體會。和喜樂的人在一起,我們分享這一份歡喜,讓喜樂感染凡 接觸到的每一個人,讓喜樂透過愛與理解而成為弟兄姐妹的歡喜。同樣 地,與哀哭的人一同,不是出言安慰,更在於放下自己、理解對方,進入 對方的哀哭裏,一起感同身受,一起哀哭。讓這哀哭的重擔,彼此分擔, 一起承受。弟兄姐妹在一起,出於內心真誠地歡喜,出於內心真實地哀 哭,這是生命最深的理解,也是生活最寶貴的彼此相愛。當我們這麼做的 時候,我們就「在基督裏」。「但你們得在基督耶穌裏,是本乎上帝,上 帝又使他成為我們的智慧、公義、聖潔、救贖。」(哥林多前書 1:30)理解, 是生命的智慧,也是人與人相處最珍貴的價值。因為理解,我們有愛;因 為愛,我們信任彼此,成為一體,成為信仰共同體。 百般忍耐 哥林多後書 12 章後半章,保羅不得不誇口自己,雖然他認為這個舉動 非常愚蠢,怎麼會自己誇口自己!然而,他不得不這麼做,也稱自己為此 成為愚妄人(12:11)。實際上,保羅在弟兄姐妹中間,「用百般的忍耐」藉 著神蹟奇事異能,顯出使徒的憑據。這正說明保羅的困境,因為被哥林多 教會信徒所誤解,無法被他們信任,又如何顯明自己是耶穌基督使徒的職 份?保羅使用百般的忍耐。而「百般的忍耐」,原文是所有的忍耐,而 「忍耐」這一詞的希臘語之原意是:在停留、聚在一起之下(即,無論發生 什麼情形,都不分離)。換言之,本來不好相處或彼此不合,離開便是;然 2


而,卻勉強自己停留下來,勉強自己還是聚在一起、留在一起。簡單講, 我們能不能在一起,就是我們生命最大的考驗!「在一起」,看起來很簡 單,沒什麼了不起。可是,人與人要能夠「在一起」,卻是生命最大的考 驗。和喜歡的人在一起,沒什麼;然而,和麻煩人物、觀念思想完全不同 的人們在一起,卻成為我們生命的最大考驗。 現代人動不動就分開、分居、離婚、破裂、背叛,原因很簡單,因為 不願意在一起,不願意停留在一起。因此,離婚率越來越高。2012 年內政 部統計,共有 55980 對夫妻離婚,平均一天有 153 對離婚,等於每十分鐘 有一對!當年的山盟海誓只是一場鬧劇,婚禮的堂皇感人、侃侃而談的誓 約也只是另一場鬧劇。台灣的離婚情況比日本韓國來得嚴重。不只離婚, 夫婦也越來越不願意生孩子、養孩子。因為孩子從祝福變成麻煩,從歡喜 變成負擔,從喜歡在一起變成最好沒有。預計 2022 年台灣正式邁入負成長 的時代,或有人說,不必這麼久,再兩年就來到了。人,不喜歡在一起, 於是,鄰居社區互不相識,也不願意相識,稍有不順,彼此訴訟。這已經 成為現代台灣社會都會人們的生活常態,見怪不怪。我們願不願意「百般 忍耐」在一起呢?人們通常不願意,然而,基督徒的你我呢,願不願意? 在乎生命 保羅打算第三次到哥林多教會(12:14),「因為我所求的是你們」! 「你們」不是教會建築物,也不是教區教制的組織或統計之單位。因為保 羅深深知道教會,不在於建築物大或小、財產多寡,也不在於規矩、傳 統、法規完不完善,單單在於弟兄姐妹本身。人,才是教會。於是,我們 事奉主,就是事奉弟兄姐妹。事奉弟兄姐妹,就是事奉主。因為,唯有做 在弟兄姐妹身上,才是生命之道。保羅在乎的是弟兄姐妹本身,不在乎教 會規模的大或小,也不在於他們的財務優或劣。對哥林多教會而言,身處 於哥林多大城,商業活動頻繁,普遍地,信徒經濟能力比較好。對於擁有 經濟力的人而言,銅臭味似乎不容易避免,財大氣粗,自以為是。保羅卻 清楚,基督徒不管擁有多或少,都是上帝的託付,我們只是祂的奴僕而 已,在地上管理祂所交付的產業,成為在地上讓上帝「信任」之管家。因 此,管理產業的「人」比產業本身還重要,即便「奴僕」,奴僕本身遠比 恩賜、財產多寡還重要!為此,保羅說,因為我所求的是你們---你們的生 命充滿喜樂,你們的生命滿滿主愛,你們的生命相互分享分擔,你們樂意 理解彼此關懷彼此,相愛彼此。相互分享分擔,而心裏沒有一點點的作 難。 然而,哥林多教會之問題叢生,彼此分黨結派、貧富差距、彼此不關 心,甚至,社會不良風氣也被引進教會裏…,他們在乎的是財產多寡,比 3


較社會地位如何,被重視的程度誰高。古今中外,凡社會之組織,難免逃 離這些問題---財產被當成衡量一個人的輕重。問題是,保羅看重的是人本 身,不在乎他們的所有。身外之物,只是這世界的衡量,完全不關乎人的 本質。因此,19 節,保羅問哥林多教會:難道講這些,是為了要證明保羅 和同工是對的嗎?只是為了辯論、證明自己是對的?保羅認為不是,因為 在乎的不是自己的名聲,乃為了「一切的事,都是為造就你們」。「造 就」,希臘字本意就是「建造房舍」。 彼此造就 我們相聚,成為生命的夥伴,因為在基督裏,我們彼此造就。建造生 命的房舍,彼此扶持。因為生活本是艱辛的,充滿許多變數,來自天災、 人禍、自己的誘惑等等…我們需要彼此真誠相待。擁有生命與共的朋友, 比親人還親的朋友,乃是生命最大的祝福!耶穌基督來,為要成為我們的 主,成為我們的幫助。而這幫助最明顯在信仰的弟兄姐妹當中顯現!我們 喜歡在一起,我們在一起就喜樂,我們在一起就親密,我們在一起就成為 信仰共同體。這是主在我們當中,這也是上帝國真實在我們當中。「因為 上帝的國就在你們心裏(或譯為中間)!」(路加福音 17:21)。是的,上帝國 在我們心裏,也在我們彼此造就之中間。# 問題討論 1. 人生需要知己。因為我們渴望有真正能瞭解我們的人,因 為有他們在我 們身邊,我們才不會心事無人知,或者,心事無人可說。因此,知己、 好朋友是非常重要,人人都需要。請問我有沒有好朋友?請 舉出一兩位 好朋友,分享我和他(們)之間的彼此信任。若都沒有,請分享被朋友出 賣過的不信任情況,又我的心情如何。 2. 信任,彼此將自己的手交給對方;甚至,將自己的生命交給對方。因 此,飛機、船艦、汽車上,我們必須信任機長、船長、駕駛,因 為要生 命都交給他們了。夫妻間,親子間,家人親人間,我們是不是也如此彼 此信任?然而,為什麼老是聽聞為了分遺產、財產,兄弟姐妹鬩牆、相 告…請問,我最信任的人是誰?信任到什 麼樣的程度?或者,我被人信 任,信任到什麼樣特殊、旁人難以想像的程度? 3. 保羅認為,最重要的是,人本身,不是其 它。很多時候,社會注意的是 經濟力、競爭力、生活品質…然而,人如何呢?這也是為什麼社會越進 步的國家,人之問題並沒有減少,反而,吸毒、做惡、殺人 …依然許 多。我這個人,重視在意的是什麼呢?試分享之。 4. 我有知己,信任的好朋友。他或 她,成 為我的 best (friend)。我和他或她 無所不說,生命分享。那麼,我準備如何向他或 她傳福音呢?如何關心 之?談談我向 best 傳福音之計畫。# 4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