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14「信心端正 主同行」-林牧師講章(電子書版)

Page 1

主日講壇 哥林多後書13: 5-14

信心端正 主同行 林鴻祐牧師講於14 0914

蒙恩教會主日講壇

語重心長 「你們總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沒有,也要自己試驗。豈不知你們若不是 可棄絕的,就有耶穌基督在你們心裡嗎?」(哥林多後書 13:5) 這是保羅在哥林多後書最後的勸勉,也是最後語重心長的提醒。為什 麼我說他語重心長呢?在本書信裏保羅一再提到他對信徒的嚴厲要求,尤 其對那些犯了罪的,「和其餘的人」說,「我若再來必不寬容」(13:3)…嚴 格矯正、處罰「犯了罪的」人,在任何的社會、團體、組織裏,都是名正 言順。可是,「其餘的人」呢?到底保羅這裏提到的是指哪樣的人?書信 裏沒有清楚交代,然而,我們可以想像,犯罪是明確的,必須接受矯正、 處罰。可是,程度比犯罪輕的呢?有沒有僅僅「逾矩」?什麼是「逾 矩」?這不是犯罪,也不是什麼違規,但是,「不合規矩」,甚至更輕的 「不合習慣」,再輕的是「和別人不同」。 這些都有程度上的差異,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是罪犯。可是,對初建立 的教會而言,保羅卻希望有一個好的開始,建立好的習慣和傳統,當然更 不希望裏頭有人犯了罪。至於「不合規矩、不合習慣」與「和別人不同」 有什麼差異,就比較糢糊。尤其在今日個人主義至上的世代裏,「和別人 不同」不是什麼不好的事,反而,還突顯個人之訴求、特色與作為。現代 式的觀點「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人在乎「差異」,和別人的區 別。可是,傳統的思維卻是「一起」,雖然不一定彼此沒有「差異」,但 是,卻要和大家「一起」。我們清楚,人與人不會完全一模一樣,人與人 總差異。然而,人願不願意和大家「一起」,卻是今日社會很嚴肅也嚴重 的問題。古代的人們因為大家一起,所以,才會有例外「特立獨行」的 人。現代的人不願意在一起,根本上就是「裝模作樣」,刻意不同。 同心一起 保羅當然知道:教會成員來自社會各階層,有富貴人家,也有平民, 甚至奴隸;有羅馬公民,也有希臘族群,還有猶太同胞等等。各式各樣的 成分,不能同一而論。然而,保羅在意的是,「教會」就是大家「在一 起」。那麼,為了在一起,大家必須有所體認,特別在兩千年前的階級社 會裏,要富貴人家不看自己優越地位,視奴隸彼此一起而論,這些都非常 不容易的。然而,教會是基督的身體,大家彼此在一起。即使各自社會成 1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