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19「稱讚是從上帝而來」-林牧師講章(電子書版)

Page 1

主日講壇 羅馬書2:12-29

稱讚是從上帝而來 林鴻祐牧師 講於14 1019

蒙恩教會主日講壇

人生目標 一位哲人這麼說,眼中只有目標的話,人生就會迷失。這話聽起來, 好像不太對,但是,又有點道理。說它有道理是因為我們人生需要目標, 然而,不太對是因為有目標怎麼就人生迷失了呢?其實,這話的重點在於 「只有」,若只有目標的話,那麼,人生到底看見什麼,又錯過什麼呢? 人生努力追求事業,若單單只注意在這個目標,也許,最後得到事業的高 峰,卻可能錯過了孩子的成長過程,錯過了與父母相處的機會,更錯過了 家庭溫暖的日子。更慘的是,人生追逐唯一的事業成功,到頭來卻未能如 願,還錯過人生、家庭、旅遊、朋友 …。畢竟,在今日競爭激烈的世代 裏,卯上全力投入工作,還未必能夠成功事業!然而,哲人告訴我們的, 人生之注意力實在有限,若只注目在一個目標,往往錯失其它許多,日後 肯定會後悔的目標。畢竟人生的目標,其實不一致,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目 標。只是在現階段,我們都以為眼前的就是第一目標。結果,我們發現人 有良心與否才是今日台灣的第一目標!不然,我們連吃什麼都無法保證安 全,何來的社會安全、經濟成就任何目標呢! 人生要成就的目標,有哪些呢?我們強調「目標導向」,因為希望把 所有努力和注意焦點集中在這目標上,想盡一切辦法完成,這樣,達成目 標的可能大增。因此,這個世代裏,我們需要目標導向,我們需要向清楚 目標前進。準備考試的學生,必須全力以赴,才能達到目標。經營事業的 老板,必須專注目標,才能事業有成。今日是競爭激烈的時代,今日是專 業分工細密、專精之世代,沒有全力專注目標,實難有所成。個人如此, 企業如此,甚至,教會也如此。只不過,除了單一目標之外,我們還在乎 什麼呢?人生,到底是什麼?嬰孩時,天天需要父母;幼孩時,天天黏著 父母;小孩時,天天找父母;青少年時,朋友比父母重要;青年時,情人 比父母重要;壯年時,孩子比父母重要;老年時,想念父母已經不在矣。 沒有時,我們追求擁有;擁有時,我們追求擁有更多。然而,缺乏之日子 也未必都沒有意義,反而,激發我們更多努力向前、向著目標前進的意 志。 1


人生迷失 貧窮叫人迷失,富有也叫人迷失。的確,財富是人生的大功課。古希 伯來哲人說,「我求你(指上帝)兩件事,在我未死之先,不要不賜給我:求 你使虛假和謊言遠離我;使我也不貧窮也不富足;賜給我需用的飲食,恐 怕我飽足不認你,說:耶和華是誰呢?又恐怕我貧窮就偷竊,以致褻瀆我 上帝的名。」(箴言 30:7-9)倒是哲人很特別,這兩件事裏,放在第一的是 「使虛假和謊言遠離我」,其次才是既不貧窮也不富足。這些都非常重 要,只是現代人可能在乎後者更勝於前者。然而,聖經提醒我們,成為真 實的人還是比較重要,唯有如此,我們才不迷失。可是,世界紛紛擾擾的 話語裏,許多的虛假、謊言,真假不分,誇大不實,很容易叫我們落入自 以為是之迷失裏。尤其,貧窮會叫人迷失,因為太缺乏而鋌而走險;富有 也叫人迷失,因為太豐富而忘了我是誰。可是,如何知道「我也不貧窮也 不富足」呢?這卻是生命中最大的奧祕,最大的功課。 什麼是不貧窮也不富足?常常我們說,剛剛好就好。這話學問很大, 什麼叫「剛剛好」呢?一餐 50 元剛剛好,500 元才剛剛好,還是 5000 元剛 剛好呢?顯然地,這不是絕對值的問題,這是生命態度的問題,甚至,這 是靈性的問題。絕對值就是由維持人基本生存的需要計算,而今日台灣社 會的人們,老早已經超過了這基本生存需要之上,豐富太多的多了。可 是,整個社會卻還是非常恐懼貧窮,對於財富饑渴索求。那麼,生命的 「剛剛好」在哪裏呢?羅馬書第 2 章使徒保羅提到猶太人之「心態」。猶 太人自以為,上帝唯一的選民,除自己以外,其餘人們都是外邦人。猶太 人自以為,摩西律法乃上帝唯一賜給猶太人,外邦人統統是法外之民。猶 太人自以為,遵守摩西律法是唯一得救之道,外邦人既然沒有摩西律法, 自然就在得救之外。猶太人自以為擁有割禮,外邦人沒有割禮就沒有恩 典。直到今日,猶太人依然如此堅持,我們這些非猶太人統統都是外邦 人。這是猶太人生命最大的迷失。 內心真實 律法是文字,解釋才是精髓。保羅很清楚,文字是束縛、捆綁的,唯 有精意、精神、解釋才是鮮活的,充滿生命的。猶太人以為,握有摩西律 法就握有生命之道。保羅卻認為,即使沒有律法之百姓,上帝亦賜給他們 「是非之心」,「自己就是自己的律法」。14 節,「若順著本性行律法上 的事,他們雖然沒有律法,自己就是自己的律法。」原文直譯,照本質(或 譯,本性、自然)而行,律法裏的事情也能夠實行出來,雖然他們沒有律 2


法,卻他們自己就是律法。顯見地,保羅的心胸非常寬廣,且一針見血地 指出,律法之所以成立,乃在於「律法裏的『事情』」,也就是律法所要 傳遞的「精神」!因為我們理解的,永遠不是文字,乃是文字所傳遞的精 神、意義、價值!這如同,我們理解的財富,永遠不是錢那一堆紙,而是 錢所傳遞的精神、意義、價值,例如,金錢能夠交換各樣的享受、物質等 等,並不是錢本身之那一張紙有任何的價值!我們雖然吃喝的是食物,來 自各樣的物質食物,卻我們在乎的是更進一步的食物之價值,給我們身體 滿足之外的各樣精神價值!同樣,猶太人在乎摩西律法之字句,保羅卻在 乎律法所彰顯的精神。 人看外表,卻忘記了內心。因為裏外常常不一。常言道,知人知面不 知心,心並不是用眼睛所能看的,單單在於內心之眼睛體會。裏外都是真 實的,可是,往往看見外表不代表內在亦如此。28 節,外面做猶太人的, 不是真猶太人,外面肉身的割禮,也不是真割禮。「惟有裏面作的,才是 真猶太人。真割禮也是心裏的,在乎靈不在乎儀文。」我們與朋友往來, 不是靠外在的看見,乃在乎心靈的交往。職場上,我們只要把工作做好, 其餘皆可以不必管它。與朋友交往,不單單外表的往來,更在乎內心的契 合。這是心靈的真實。世界上的「物」,都是形式,對你我而言,享受 「物」,更在於「物」所顯出的精神、意義、價值。不然,一堆的物,顯 出來的只有「財大氣粗」的庸俗不堪罷了。好聽的話,只是言語的形式, 出自內心的讚美,卻叫人深刻體會生命的精神。 遵守律法 法庭上法官行審判時,通常考慮嫌疑者之「動機、意圖」,不單單只 有行為本身而已。我們遵守律法,很簡單,就照著去做;卻耶穌提醒我 們,不單單照著去做,還要思想這律法之意圖、精神為何,是否彰顯出 來。我們不單單守規矩,更進一步思想精神、意義與價值。即便沒有律 法,卻依然律法的事情也被實踐出來,這是上帝恩典的寬廣。常常有人 問,在耶穌來之前的人們,或者,沒有福音傳給他們的人們,有沒有拯救 呢?若統統下地獄,那麼,對他們公平嗎?我們的話說,不知者無罪。保 羅進一步提醒,上帝在人心裏放下了是非之心。傳道書也告訴我們,「上 帝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原文是永遠)安置在世人心 裏。然而上帝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3:11)在「物」之傳統裏, 沒有任何東西是永遠的,沒有任何事情是永生的,因為一切都將敗壞。可 是,世人心裏卻永遠期盼「永遠」、「永生」,即便明明知道肉身天天衰 3


老,年紀日日老化,眼睛看不見永遠、摸不到永生,卻心底期待了永遠、 永生。物質的世界裏,沒有永遠,任何事物都將漸漸腐敗凋零。精神之生 命裏,卻永遠都有永遠。 律法是文字的規矩,然而,透露的是生命的精神、價值。對基督徒而 言,遵守律法永遠不是字面上的意思而已,更在乎精神之展現及影響。世 界總是給我們許多的挑戰和限制,我們必須正面積極地回應它們。挑戰, 或有可能我們勝過它們。限制,則我們無可能勝過,卻必須想辦法繞過。 後天給我們的,大多數是挑戰;先天條件則往往是我們力不能勝的限制。 這些都是明白的現實,除了退後,我們還有一個選擇:勇敢地向前。這是 意念的問題,這是生命的問題,這是精神、價值的問題。我們在乎律法之 意義顯明,那些被保羅稱為律法裏的「事情」! 主的稱讚 惟有裏面作的,才是真猶太人。真割禮也是心裏的,在乎靈不在乎儀 文。這人的稱讚,不是從人來的,乃是從上帝來的(2:29)。其實,原文直譯 是,在這隱藏的(肉眼看不見的),才是猶太人。心之割禮,在精神上,不在 於書寫(可見),(才是猶太人),稱讚不是從人來的,乃從上帝來的,(才是猶 太人)。保羅並沒有分真或假猶太人,乃他認定所謂的「猶太人」必須是從 內心來的,隱藏的,肉眼無法區別的,這「猶太人」是心受割禮的,精神 上的,不是照書寫的律法舉行的。這樣的「猶太人」得著的稱讚,不是從 人來的,乃出自於上帝的。人看人,終究落入眼睛的偏好。我們有喜好, 習慣,特定的取向,社會價值的影響,我們肉眼看人,免不了喜好、偏見 與歧視,沒有人例外。若用肉眼來行審判,終究失落了公平正義。這也是 人世間法庭之永遠困境。我們必須承認人的有限,唯有仰望上帝的無窮, 唯有上帝的審判,才是最終的結局。因此,稱讚是從上帝來的,不是從人 來的。我們在乎的是看不見的,不是看得見的。# 問題討論 1. 談談看我現在最重要的「目標」是什 麼? 為此目標,我付上什 麼樣的努 力及代價,不惜任何, 為 要達成 它 。或者,談談我已經完成的「目 標」,在怎樣的情況與努力下,我不惜代價完成它。 2. 人生難免有迷失。因為環境之困頓,因 為一時的心思迷亂,因 為一時的 貪心,因為一時的心不在焉 …人落入迷失的麻煩裏。談談我曾經有過的 迷失,又如何從其中清醒過來。 3. 我們需要努力工作,我們需要努力爭取所需要的目標。然而,我們如何 4


確定內心的價值、生命的方向呢?上帝不是看外表,乃是人的內心。正 因為如此,我們才得以成為上帝的百姓。談談我的生命故事。#

5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