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上帝

Page 1

三一上帝 林鴻祐牧師 撰 常常聽到這個名詞,三位一體的上帝。到底什麼是「三位一體」的上帝? 這個名詞出於聖經裏的哪一段經文?又怎麼會有「三位一體」之稱呼呢?它 的原文是什麼,又是什麼意思呢? 今日,我們常常聽見「三位一體」之講法,在西方教會裏,我們更常看 到,有的教會之名稱直接就叫「三一」堂,或「三位一體」堂。在台中市, 也有「三一」長老教會。不過,台中市的「三一」長老教會之「三一」並不 是神學名詞,而是教會成立的那個年代,設立教會都是用地點、地名、地段 來稱呼教會之名稱。例如,「民族路」教會、「忠孝路」教會、「篤行」 (路)教會…。之所以被稱為「三一」教會,本意是地處三民路一段的教會, 稱之為「三一」教會。不過,剛好的「三一」,也是非常重要的神學名詞。 第一,聖經裏面沒有「三一」之名詞或稱號。但是,聖經裏,尤其保羅 書信,有提到父、子、聖靈,三者在一起的記載。例如, 使徒行傳 16:6-10 『聖靈既然禁止他們在亞西亞講道,他們就經過弗呂家、加拉太一帶地方。 到了每西亞的邊界,他們想要往庇推尼去,耶穌的靈卻不許。他們就越過每 西亞,下到特羅亞去。在夜間有異象現與保羅。有一個馬其頓人站著求他說: 請你過到馬其頓來幫助我們。保羅既看見這異象,我們隨即想要往馬其頓去, 以為上帝召我們傳福音給那裡的人聽。』 在短短的五節經文之前後敘述裏,出現了聖靈、耶穌、上帝。照作者的 書寫表達,似乎三者互換之寫法很自然,就這麼流暢地說出了聖靈、耶穌、 上帝。只是,作者沒有告訴我們,聖靈、耶穌、上帝之間的關係如何。也許, 在初代教會,這根本不是問題,卻今日,我們會問到底彼此之關係如何。 約翰福音 3:15 『耶穌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上帝 的國。』

1


這段記載,同時,也出現了耶穌、聖靈、上帝。照作者之行文,很自然 地陳述了信息,記載了耶穌、聖靈、上帝,卻沒有說明彼此之關係。 約翰福音 3:34-36 『上帝所差來的就說上帝的話,因為上帝賜聖靈給他是沒有限量的。父愛子, 已將萬有交在他手裏。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著永生(原文作不 得見永生),上帝的震怒常在他身上。』 短短的兩節經文裏,作者意有所指地描述了上帝與聖靈之關係,父和子 之關係。上帝『賜』聖靈給上帝所差來的人;父『愛』子,已將萬有交在他 手裏。似乎,上下之關係被表露出來,父上帝在其餘之上的樣子。雖然作者 沒有清楚地說明彼此之關係,但是,從行文的描述講法,我們可以感受到一 二。尤其在這段經文裏,父與聖靈,父與子---描述了兩段關係,並沒有陳述 聖靈與子之關係。 羅馬書 8:9 『如果上帝的靈住在你們心裡,你們就不屬肉體,乃屬聖靈了。人若沒有基 督的靈,就不是屬基督的。』 保羅在同一節經文裏,流暢地使用上帝、聖靈、基督。只是,若我們仔 細要問彼此之關係,則保羅也沒有解釋。他只是直接說明,上帝的靈若住在 你們心裏,你們就屬聖靈。人沒有基督的靈,就不屬基督。 哥林多後書 13:14 『願主耶穌基督的恩惠、上帝的慈愛、聖靈的感動,常與你們眾人同在!』 這是今日基督徒最常聽到的一段祝禱詞,幾乎每個主日都有牧師使用這 段祝禱詞。照推斷,初代教會已經很習慣這樣的用法,把主耶穌基督、上帝、 聖靈放在一起使用,自然地說出來,沒有任何障礙。顯見地,在初代教會的 環境下,猶太基督徒之猶太傳統,加入耶穌的福音,保羅對福音之解釋,他 們使用耶穌基督、上帝、聖靈,好像可以自由切換,一點障礙都沒有,也沒 有人問彼此關係---因為在新約聖經的所有記載裏,沒有任何一位作者討論這 個問題。可見得,初代教會信徒不覺得有什麼需要多解釋的。只是,後來的 教會卻為這個問題,起了極大的討論,甚至爭執。


還有其它許多的經節,都很流暢地將耶穌、聖靈,或上帝、聖靈,或耶 穌、上帝,或耶穌、聖靈、上帝,一起提出。只是,沒有任何一段刻意討論 彼此之間的神學關係。所以,我們確定初代教會之時期,這不是問題。 第二,「三一」的英文是 trinity,源出自拉丁語的 trinitas,意思是「三 這個數字」,這是一個抽象的名詞,從「三」(拉丁語的 trinus)衍生出來的。 然而,我們要進一步問,trinity 在信仰上的解釋是什麼呢?這必須回到初代 教會的傳統,一般公認,第三世紀的拉丁教會之教會領袖特土良, Tertullian,是第一位使用拉丁字 trinity 來描述耶穌、聖靈、上帝之關係。也 就是,照文獻留給我們的記載,特土良是可找得到的第一位做神學描述,使 用 trinity 來說明上帝、耶穌、聖靈或所謂的父、子、聖靈。之所以用 trinity 這個字,因為特土良認為這是一,但也是三,如同其本意「三這個數字」, 講的是三,但實際上是一個數字。所以,他用更進一步說明,三指的是位格 (persons),但這三位格卻是同一實體(substance)。所以,他的本意是既是一, 也是三;又加上位格、實體之講法。於是,trinity 本來的「三這個數字」或 譯「三一」,在漢語的翻譯上,就被加字加成「三『位』一『體』」,把原 本 trinity 沒有講到的『位』格、『實』體也納入翻譯裏了。換言之,這樣翻 譯成『三位一體』已經對 trinity 有更清楚的解釋了。可是,原本使用 trinity 就是強調它的模糊,卻因為翻譯而變成清楚。太清楚的翻譯,反而失落原本 意思。 第三,因為人有邏輯,思考上無法接受邏輯抵觸的事物。人們無法接受 「三一」,因為邏輯上,沒有任何東西、事物既能同時「一」又是同時 「三」,邏輯裏,一就不是三,三就不是一,這是人的邏輯不能明白的。可 是,歷代的教會神學家、領袖,卻努力要說明白,讓信徒瞭解三一上帝之關 係。說了,可以更明白,但是,也變成更不明白,因為講得清楚的三和一之 關係,立刻會引來更多的疑問。例如,特土良使用的位格「persons」,這 個字在希臘傳統裏,原本是用來描述希臘戲劇裏的演員使用的「面具」。古 老的希臘戲劇,演員不多,但角色很多,於是,一個演員要同時演許多角色。 如何區分演員現在演的是這個角色,還是那個角色呢?就用面具來區別。當 他舉這個面具,就是這個角色;換那個面具,就是那個角色。這樣的概念被 3


特土良引用來解釋『三一』上帝。換成白話文,就如同今日我們也常常聽到 講師、牧師用同樣的方式解釋『三一』上帝。例如,最常用來解釋的比擬, 一個人同時也許多身份,是公司的老板,是太太的先生,也是孩子的爸爸。 所以,同一個人既是老板也是先生也是爸爸。聽起來,好像很順暢,可是, 再仔細想想,問題有點怪怪的。因為經文裏出現的,好像不能用這個比擬來 說明。像前面引用過的約翰福音 3:34,『父愛子,已將萬有交在他手裏。』 怎麼套用在這段經文裏呢?老板愛先生?同一個人還分什麼?又有比擬,像 水有三態,既是水蒸氣,也是水,也是冰。問題是,我們明明知道,水變成 水蒸氣之後,就沒有原來的水了。水變成冰之後,也沒有原來的冰了。可是, 上帝是上帝,基督是基督,聖靈是聖靈。 兩個比擬都說明了人類邏輯之有限,前者太強調一,後者太強調三。後 來教會神學之發展,東方正統教會強調一(或者說,主張三一上帝,但偏向 一),西方拉丁教會強調三(或者說,主張三一上帝,但偏向三)。而我們教會 的信仰比較接近西方教會之傳統,我們主張三一上帝,三是個別清楚的上帝, 也是同一上帝。這在人類的邏輯是無法接受的。所以,當我們這樣說,我們 出於信仰告白。因為我們無法「研究」創造萬有、包括創造人類你我的上帝。 只能用三一上帝稍稍描述,並回答歷世歷代基督徒及非基督徒之問話。 關於上帝,我們必須承認這是奧秘。我們只能敬拜上帝,無法論說上帝。 教會歷史因為神學觀點不同的論爭,造成教會分裂。而分裂也沒有解決這個 神學問題,直到今日。我們僅僅能夠更謹慎地說明,但是,全然出於敬畏上 帝之心,信仰上帝的心,而不是研究一項東西之態度來論及。至於要如何說, 那就是一般我們就簡單地、直接地回答,我們信仰三一上帝。願上帝幫助我 們,越多的思考,越明白自己的不足,與上帝的豐富與超越。#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