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5週報

Page 1

主日講壇 路加福音12:13-21

生命平安 蒙恩教會主日講壇

林鴻祐牧師 講於151115

永能與神性 人與上帝間,有完全的隔絕,但也是天然生成之關係。沒有 人見過上帝,卻幾乎人人相信上帝。縱使不信之徒,緊急危難之 際,亦求助上帝。這如康德所說的,先於任何經驗之先之「知 道」---我們沒有人見過上帝,卻知道冥冥中有一位上帝;我們從 來沒有人有死過之經驗,卻知道人人必有一死。這成為人生最特 殊的「知道」。沒有經驗,沒有證據,沒有任何管道能知道,卻 心裏就是知道!這是最特殊之知道---現代人類學,隨著人類科技 之賜,探索世界各地的原住民族,風土民情不同,宗教信仰不 一,習慣規矩各異,卻都相信上帝,或者,和「上帝」相當的對 象,一位超越人類感知的對象。 東方文化裏,不可或缺神明。連無神論的原始佛教,幾百年 的發展下,也形成有神論的膜拜宗教。個人修行的冥想作為,漸 漸地,成為神明崇拜。西方文化更是如此,從希臘羅馬文化起, 因基督教之影響,「教會」成為庶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上 帝更是人人皆知的信仰對象。直到十八世紀啟蒙時期,人類思想 在獨尊理性之主導阿,造就現代的無神論,或不相信上帝,或反 對上帝。然而,既然相信上帝,我們也做一些反省:既然各宗教 相信的上帝、神明,到底這超越之上的上帝如何? 台灣民間宗教裏,人們信神明,各式各樣的神明,神明有位 階排序,有各自看管轄域,有各自樣式的不同裝扮,有大小不同 差序格局的嚴格廟宇。很顯然地,民間宗教的神明,直接反射漢 人封建天朝的朝廷觀---官有大有小,各司其職;同樣,神有大有 小,各管其位,不得越界。最高位階的天皇,地位崇高,猶如封 1


建皇帝高高在上,遠離市井小民。而看管地域的土地公、城煌 爺,則貼近百姓生活,常常拜也常常求。如此,這已經把天上神 明畫入地上規矩,把人間的高尊低卑位階束縛天上諸神明。這不 是心靈的事,乃全然的人世間的事;這不是信仰,乃是政治。上 帝、神明已經落入塵土,一點也不超越,根本就是政治。 這樣,一點也不是我們所說的---先於經驗、無從經驗起超越 的上帝觀。而我們必須承認,若上帝是上帝,祂超越我們的想 像。這也是基督教傳統所說的,上帝,最終極地,是一個奧祕 (mystery),我們所能知道的「祂」,永遠只是一部份而已。而什 麼是奧祕(mestery)呢?就是人所無法瞭解的事、行動、修行,而 這些無法瞭解的事,只有透過人無法瞭解的作為,才得以瞭解一 部份。什麼意思呢? 使徒保羅說,「上帝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顯明在人心 裏。因為上帝已經給他們顯明。」(1:19)原文直譯:因為關於上帝 所能夠被知道的,對他們(指誰?)是明白的,因為上帝已經向他們 顯明了這些。這段經文非常重要,因為保羅提到人與上帝之關 係,不是猶太人乃是所有的人。「他們」,指 18 節所提及的那些 人,即,「一切不虔不義的人,就是那些行不義阻擋真理的 人」。 而這些之所以成為不虔不義,行不義阻擋真理,乃上帝已經 將自己顯明給他們,卻他們堅持看不見,認為沒有上帝,照自己 喜歡隨意行。這成為保羅強調的根本意思:就算這些不信上帝, 行不義(原文作:邪惡)的人們隨自己意思行,卻上帝已經將自己顯 明給他們了,同樣,上帝的忿怒也顯明在他們身上。那麼,我們 要問保羅,到底上帝如何將自己顯明給他們呢?20 節,「自從造 天地以來,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 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原文直譯:祂的不 可見,經由創造世界,對那些被造的瞭解,清楚地感受到祂的永 遠能力和神性,使得他們是沒有藉口的。 2


這段經文非常經典,讓我們雖然沒有人看見過上帝,卻體認 到上帝,無可推諉。這也是後來神學上所宣稱的,啟示有兩種: 特殊啟示與普遍啟示。特殊啟示單單在於耶穌基督,而普遍啟示 卻朝向所有的人們,不分種族文化。而透過所創造的萬有之瞭 解,我們清楚感受到上帝永遠能力和神性。保羅強調,雖然沒有 直接、特殊的啟示,卻依然我們可以體會上帝的「永遠的」「能 力」與「神性」。保羅討論的不單單從基督教團體發言,而是從 人類(不分猶太人或外邦人)的立場出發。換言之,這是普世觀點的 上帝觀,不單單基督教神學的上帝觀。縱使保羅不知道世界還有 東方的印度、中國及台灣等等,他都已經大大地超越他的時代 了。 心存敬畏 路加福音 12:13-21 記載一段教人印象深刻的敘事,第一,有 人來求耶穌為他們兄弟分家產。第二,財主豐富之比喻。兩件事 情都根本關係人類生活的經濟價值,及這經濟價值扭曲了人性。 照說,分家產是家庭極為私密、兄弟姐妹彼此協調之家務事,居 然被帶到眾人面前要求耶穌主持「公道」!這是普天下最荒謬也 不能想像的要求!然而,過去如此,今日亦然,只不過,現代人 只是把分家產吵鬧到法院求「公道」! 問題是,一群偏心、歪心、自私的人聚在一起,如何求得人 世間的「公道」呢?把家族的私密事宣揚在外人面前,如何得到 「公道」?耶穌認為這些都是不可想像的。於是,他警告信眾: 不要貪心,因為人的生命還要許多重要的事情,更甚於家道豐 富!家人之親情、手足之信任、珍惜家族傳承…這些每一項都遠 比家產得多少,來得重要! 於是,耶穌講了一個比喻,財主的收入非常豐富,而且,越 做越大,甚至,連現有的倉庫也容納不下,只想著再建更大的倉 庫來容納。居然,這財主對他自己的靈魂說,靈魂阿,有這些可 3


以吃喝,可以安逸多年,可以滿足一切…殊不知道,上帝今夜就 要他的靈魂,這一切要歸於誰呢!其實,這比喻簡捷明白,不必 多說什麼,耶穌提醒我們,要謹慎自己在世上的年日,免得被這 些財務之事所吞滅,而看不見更重要的事。不過,有一個重要之 處,這財主對自己的「靈魂」說。問題是,「靈魂」需不需要這 些財物、資源呢?事實上,我們都清楚,財物、資源關係的是肉 體,靈魂卻是單單屬於上帝!這對活在希臘羅馬思想傳統下的耶 穌當代人們而言,更是理所當然的自明之理。然而,人看不透… 不是這世間的權位、名聲或財富能救人,單單在於倚靠耶穌 基督。不是這人人稱羨的經濟條件能贖人,單單在於上帝的恩典 臨到!我們唯有敬畏上帝,單單仰望並倚靠祂。敬畏,通常英譯 本都譯為,fear,也就是害怕、恐懼之意。翻譯成漢語,為了免除 恐懼之負面意涵,就將之譯為敬畏。即,加上「敬」之意,不單 單只有害怕、畏懼而已。其實,原本的意思就是,畏懼上帝,如 此,你就能得著生命的平安!只有害怕上帝者,才得著救贖。這 是基督教信仰的逆理:因為害怕上帝,則上帝成為我們慈愛的天 父,救贖我們。反之,人什麼都不怕時,上帝反而成為嚴厲的懲 罰者,如同對財主說,無知的人阿,今夜就要取你的靈魂,你再 茲念茲的一切,要歸於誰呢… 救贖、信心不是金錢或財物所生出來的。人們以為「我擁 有」錢,就擁有一切,卻這些只是外在的倚靠、權力,暫時即 逝。古老的人類,活在物資缺乏的世代,少少金錢,幾乎沒有財 產,只活在天地之間,那麼,他們卻信心盎然,勇敢地向前,努 力生活!顯然地,在這些外在的倚靠之外,還有內心更真實的倚 靠。只不過在今日物慾橫流的世代裏,人競爭人,人比較人,外 在可見的資產才變得左右你我的思想,甚至,信心、存活的權 力,我們銖輜必較!亞當、夏娃的時候,誰在乎金錢呢!這正是 上帝將「永恆」放入世人的心裏之最根本:我們擁有無窮之概 念,我們追問窮究永恆無窮是什麼,那麼,我們不被這世間的困 4


擾所局限。任何回答,都沒有辦法滿足我們。因為只有認識上 帝,尊崇上帝,敬拜上帝,感謝上帝。單單就是敬拜祂! 生命平安 人與上帝之間的距離多遠?舊約告訴我們,上帝在至聖之 處,人無法接近,因此,摩西必須脫鞋,又蒙上臉,即便上帝就 在眼前,卻怕看見上帝(出埃及記 3:5-6)。可是,耶穌卻告訴我 們,截然不同的面貌---馬太福音 5:43-48,「只是我告訴你們」, 要愛你們的仇敵。你們若單請你弟兄的安,比人又甚麼長處呢, 就是外邦人不也是這樣行麼!的確,耶穌問我們的是,內心真正 的想法---愛喜歡的人們,和外邦人愛他們所愛的,沒有兩樣。那 麼,天國之愛是什麼呢?上帝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我們 呢?當然,我們大可不必如此,因為我們又不是上帝!可是,耶 穌卻對我們說,「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這是 對我們的靈魂極大的提醒,要完全! 「完全」,希臘字是 teleios,字根是 telos,而 telos 是目標、 完成、執行、成功之意思。引伸為 teleios,則意思為實現、照實 發生,引伸意思是完全。所以,原文直譯為:你們要實現,像你 們天父是實現的那樣。實現什麼呢?當然就是實現天國、上帝 國。天國不在天上,乃唯獨在人間,就在你我的周圍,這也是主 禱文教導我們說的,「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保羅說,「要叫他們尋求上帝,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實他 離我們各人不遠…」(使徒行傳 17:27)這正是人類與上帝之間的不 同,我們通常無法接受:照顧好人,也一樣規格照顧壞人。然 而,上帝卻使日頭一樣照在好人與壞人身上。我們與上帝遠遠 的,也與上帝近近的。祂離我們不遠,祂在我們當中,祂也在我 們之上。人們不在乎上帝,卻忘記祂永遠在乎。上帝不在天上, 也不在地底下,卻在我們的生活裏,就在你我的心裡!#

5


問題討論 1.敬畏上帝,就是誠心實意相信上帝,並謹慎自己言行,為要榮 耀上帝。分享我曾經在敬畏上帝而做的謹慎態度與事情。 2.我們需要財產,照顧肉體的需要。我們需要財產,透過它完成 許多願望。然而,此外,很多時候,我們根本不需要很多,卻 能讓內心充滿平安、喜樂,甚至滿足。談談我自己,曾經有那 物質缺乏,卻內心、精神滿足的經驗! 3.生命平安,在於我們相信上帝,敬畏上帝。願上帝賜福我們, 在每天生活的辛勞裏,發現許許多多的平安,許許多多的滿 足。分享我的近況。#

◎個人禱告流程說明 1.拿著單張,找一個安靜的地方,不被打擾,讓自己平靜安靜, 脫離正在從事的事情或煩惱的事情。 2.靜下心後,唱提供的今日詩歌,若不會唱,選一首自己會唱的 詩歌唱。 3.讀流程上的今日經文。仔細一個字一個字慢慢地讀兩次。 4.今日禱告通常有三項,轉化成自己的說話語言,一項一項出聲 禱告或默禱。若不會禱告,就照著今日禱告的內容誠心實意地 唸,唸兩遍。 5.原則上,整個流程不要超過廿分鐘,有任何心得,寫在本單張 上。若個人需要而超過時間,沒關係,隨聖靈感動帶領。不要 影響每天正常作息即可。

6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