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7週報 1

Page 1

主日講壇 路加福音13:1-9

結實百倍 蒙恩教會主日講壇

林鴻祐牧師 講於151227

歷史來回 時間是什麼,空間又是什麼,自古以來一直是人類思索 的大問題。之所以成為問題,乃我們人類處身其中穿梭其 間,必然面對。只是,往往身在其中而不自知,毫無距離、 融在一起,忽然,我們必須衡量、認識它們、瞭解它們,乃 至於想盡辦法控制它們!古人對這些事情的瞭解不多,僅僅 能夠過肉眼觀察天體運行變化,透過記錄、比較、找出規律 性,得到所謂的曆法。既然「曆法」,就意味循環、起末、 周而復始。有開頭,就有結束;有第一日,就會有最後一 日,而且,還會回到第一日。為此,時間給人類一個大的驚 奇,時間還會「回來」,一月一日永遠有下一個一月一日, 十二月廿五日永遠有下一個十二月廿五日。 這是人類從月亮圓缺變化而得,從四季循環、季節節氣 變化、有了沒有還會再有、生生不息…,人類領悟時間是循 環,可是,人生卻是一去不復返。然而,人們總遺憾,萬物 時節循環,卻獨獨人的生命一直走向死亡。許多宗教不以此 滿足,於是,萌生輪迴之說:人渴望在有限的生命之外,尋 求生生不息的一輪又一輪。這想法在所難免,我們也期待自 己能夠永遠抓住那生命之美好,遠離那逐漸死亡之衰敗。只 是,輪迴之說到底說明了人能像萬物一次又一次循環嗎,還 是那只是有限人類對受限制、對死亡不滿之投射?若循環輪 迴之說成立,則人類的人口之增加,又從何而來?減少又往 哪裏去? 為什麼這些輪迴之說,都充滿著浪漫、想像的美麗故事--例如,前輩子是公主、王子,前前輩子是奴隸,再前幾十輩


子是亞力山大大帝…等等,怎麼會古今中外交混?然而,無 論如何,這些浪漫幻想的美麗故事,豐富了許多好幻想人們 的內心,也稍稍彌補在現實社會受挫折之相對剝奪感!顯然 地,人與萬物相同。只不過,我們把年年長出的花草,當成 一樣,實際上,每一年大不相同,年年不同。人,終究面對 生命的盡頭,萬物也面對盡頭。只是,有限人生思想無限的 可能時,總充滿氣餒、無力。 然而,我們回到時間的洪流,歷史豈有開啟點呢?何處 又是結束處呢?「回來」,永遠是我們的想像:讓過去發生 的事情再來一次。所以,戲劇吸引人,不單單在於它的內 容,更在於觀者也暫時脫離自己的時空,進入歷史的某個特 殊階段,想像中,親身經歷。電影也吸引人,不單單在於故 事曲折,更在於斷裂現在這一刻,進入歷史事件的某個日 子,共同經驗大時代的故事。因為歷史過去了卻還能夠「回 來」,月缺終究還能圓「回來」,花草謝還必再開「回 來」,離開的人呢?是否也能「回來」!人們嚮往永遠不 死,期待生命能走下去,自己回來,萬有都再回來。那麼, 我們就能夠「預測」未來,因為未來還要再「回來」! 人生來回 人類不甘被侷限在歷史的某一小短暫,卻期待留下永遠 的名,或者,預測未來的發展,以掌握自己的時間與空間。 時鐘,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只有失了動力,針不動,卻 時間繼續「前進」,過去的事情,似乎又會「回來」。所 以,詩人在傳道書形容人生,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 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沒有新事。而且,詩人更一針見血 地陳明,「日光」才是人生最大的關鍵,人們卻老注意日光 之下的這些大大小小事情,來了又去,去了又回來。 1:14,傳道者認為,人在日光之下所做的一切事都是虛 3


空;2:11,人所勞碌的一切事情,在日光之下也都毫無益處; 2:17,就是在日光之下我所煩惱的一切事情,也都是虛空; 2:18-19,人在日光下努力的,要歸於別人,就是在日光之下 所得的智慧,也是虛空;2:20,因為這些事,叫人們想像在日 光之下的努力,心便絕望;2:22,因為人在這些事上的勞累, 能夠得到什麼呢;4:1,然而,日光之下依然充滿著欺壓的事 情,沒有改變過,也是虛空…。傳道者拉拉雜雜地陳述了許 多的「日光之下」,許多努力、付出的都是「虛空」。顯然 地,作者暗示著我們,假如這些事情在日光之「上」呢,會 不會一切變有意義! 太陽熱氣,我們無所逃離,都在它的影響之下。然而, 我們卻期待在太陽之上,在日光之背後,另一個新的視野在 世俗的觀點之上,用信仰的話說,使用上帝國角度來思考, 超越塵世的利害觀點。有人說,某某人算命很準,某某人會 開天眼,看見未來的事。真的,那是什麼樣的情況?往往, 世人在乎的只有世上事對我有利。但是,若違背我的好處, 那麼就不準。這是一般人們的判斷與標準。只是,這在上帝 國裏,或好或壞都只是日光之下的事情,現在發生將來也繼 續發生!我們都清楚,人求自保呢!人要自己的好處呢!人 只在乎自己得救,管不了他人!然而,耶穌卻對我們說,不 要光愛自己喜歡的人,因為連那些盜賊也如此,有什麼好誇 口的呢!沒錯,假如神明只是為了我的好處而存在,層次真 的太低了。在日光之下,我們感染這些世俗的偏好。然而, 生命的意義僅止於此?連神明、算命也如此?好處最好通通 在我家,管他人家如何?

悔改來回 4


這是一段特殊的記載,路加福音 13:1-9,1-5 節是路加福 音獨有的記載,6-9 節則是馬太福音 21:19 自馬可福音 11:13 之比喻版,即,這裏耶穌是用比喻來說明無花果樹不結果的 下場,馬太馬可福音則是記載耶穌的經歷,兩者記載有不 同。對今日我們而言,重要的是,為什麼作者把 1-5 節和 6-9 節結連在一起,有什麼特殊的意義或信息?首先,我們沒有 詳細的記載內容,單單這段經文告訴我們,彼拉多殺了許多 的加利利人,以致他們流的血和祭物混在一起。一般認為, 這指的是,彼拉多在聖殿裏殺猶太人,其中有許多加利利人 被殺死,流出的血,和他們準備的祭物混在一起了。至於, 為什麼殺猶太人呢?我們不得而知。僅僅推測,很可能為了 敬拜皇帝之事情,引起猶太人反對,於是,彼拉多用兵鎮 壓,許多人就在聖殿死在祭物裏。 耶穌引出這段記載,問了一個終末性的問題:「你們以 為這些加利利人比眾加利利人更有罪麼?」這是傳道書的問 話,也是你我生命終極的問話。苦難會發生,有人受害受 苦,大多數時候,我們無法解釋「為什麼」。這也是生命最 困難的問題,因為我們不甘願生命就這樣結束,我們相信善 惡終有上天報應,我們無法接受無由來的苦難、忽然而來的 死亡,這是不能接受的!然而,耶穌卻問了更叫我們必須自 我沉思的問題,你們以為這些受難的加利利人,難道比其它 還活著的加利利人,更有罪麼?難道,還有更多罪惡滿貫的 加利利人,還沒有死亡,卻更有罪呢!換言之,不要以為還 活著,就自以為義,自以為比那些受難者還好!顯然地,耶 穌也遇到傳道書式的問題,人生裏有不規則,不規則也會發 生! 然而,很特別的,耶穌並沒有指責彼拉多、羅馬軍人的 錯,反而,指向猶太人之自我反省。甚至,耶穌還特別提 出,有十八人在西羅亞樓倒塌時死亡,難道他們比其餘的耶 5


路撒冷人罪孽深重嗎?這十八人在不對的時間,出現在不對 的場所,遇上這不對的不幸,被壓死了。人們無法接受這些 一連串的不對,更無法接受這一群人也不是罪大惡極的人們 卻遭遇至此。可是,耶穌看見的不是這一面,反倒以此提醒 我們,要悔改,不要以為自己還有時間,很快地,時候就來 到。這是終末的警告! 對基督徒而言,生命不單單是生活,更不只是專找自己 想要的好處,反而,我們找尋盼望,一個篤定的盼望,且這 個篤定盼望之開始。而這盼望開啟於我們的悔改!無花果樹 三年不結果的比喻,解經家認為,這是耶穌的自我比喻:葡 萄園就是以色列,無花果樹則是耶路撒冷,或指個別的猶太 人。主人則是耶穌自己,三年自然就是耶穌傳道三年之久。 居然在這樹前找果子,卻找不著。那麼,在等一年,不然就 把它砍了。老實說,無花果樹之問題,僅僅只有沒有作為, 沒有結果,如此而已。可是,即使如此,終將被砍除,除非 它能努力結果子。 感恩來回 當然,既然成為人,我們喜歡看事情的結果,尤其豐收 的結果。人們如此,大多數如此,然而,耶穌卻提醒我們: 悔改、盼望,一個篤定的開始。至於有了開始之後,其餘的 就不重要的,基督來,「叫以色列中許多人跌倒,許多人興 起,又要作毀謗的話柄,叫許多人心裏的意念顯露出來,你 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2:34)原文直譯,「這(嬰孩)被設 立,為了以色列中許多人跌倒,許多人興起;(這(嬰孩)被設 立)乃是一個記號,被說出來反抗,並讓妳靈魂被刀刺穿,也 一樣地讓許多人的心靈思想被顯露出來。」這段話和耶穌的 出生隔隔不入,更是約瑟馬利亞所無法明白:豈有一嬰孩的 出生,卻造成許多人的內咎與困境? 6


然而,這正是基督來的目的,為叫我們的心思意念被顯 露出來,為讓許多人聽了扎心,自己責備自己。其實,馬利 亞不清楚事情如何發展,然而,她卻「把這一切的事都存在 心裏。」(2:51)有了開始,就心滿意足,感恩再感恩了。歲末 年終,從來都不是結束,乃是另一年的開始!我們老在乎結 果如何,更應該把注意力放在「開始」。當我們歡喜在乎基 督同在的恩典,在行走時感恩,在吃飯時感恩,在工作時感 恩,在生活瑣事中感恩…上帝眼中,我們的事從來沒有一件 事是「瑣事」,卻統統是大事。願每一天都是祝福的開始, 昨日、去年如此,今日、今年乃至於明年也如此,結實滿 滿!# 問題討論 1.這些年的台灣社會,人們流行跨年、許願、度假。跨年,成 為一個很重要的儀式。請問我如何「跨年」?去年的跨年, 在哪裏跨;今年的跨年,又將在哪裏跨?跨不跨,今年和明 年,有什麼差別?談談我的感想。 2.生命的重點不在於哪一年,卻在於我們成長了什麼,看見了 什麼、學習了什麼。不結果子的無花果樹之最大問題,在於 沒有作為、沒有生長、沒有結果。想想無花果的比喻,想想 我們自己,我看見自己什麼了? 3.平凡的生活,我感受到感恩的滿足嗎?感恩的人,不只滿 足,還歡喜快樂。我的感恩經驗如何,分享看看。感恩的 人,結實滿滿。 4.老抱怨的人,生活苦悶,充滿壓力,處處不順眼。感恩的 人,處處看見盼望,隨處分享喜樂。談談我生活中,老抱怨 的人,他們的生活如何;談談那些感恩的人,他們的生活又 如何。抱怨或感恩,常常在一念之間。我以為呢?#

7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