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講壇 使徒行傳10:9-23(65 305 333,24)
分享生命恩典 蒙恩教會主日講壇
林鴻祐牧師 講於 17 0423
鐵血百夫長 羅馬帝國,更早希臘、波斯、巴比倫、亞述等帝國,以奴隸為征 服異邦之重要收穫。奴隸,古代帝國的重要勞動力,甚至可以這麼 說,是比任何牲畜還重要的勞動力!雖然跑不過馬,拉不過牛,力量 大不過龐然大物的大象,不像羊、雞提供肉品等等,奴隸卻擁有語言 溝通能力、計算的頭腦與靈巧雙手,能夠完成任何牲畜無法替代的 工作!於是,在機械力發明之先的年代,奴隸一直是人類文明發展之 重要角色。從生產勞動力建立文明而言,奴隸不得不如此,可是,這 卻是人類文明最悲慘的一頁:人淪為物件,被擁有、被交易、被如物 對待。不只如此,奴隸的兒女出生就是奴隸,永不翻身。既然奴隸, 就永遠不是子嗣,被主人對待之方式截然不同。奴隸沒有任何地位, 等同財產、物件一樣。 如何維繫並管理這龐大的帝國,裏頭有各種民族的殖民地、數量 驚人的奴隸,並這一切運作規律,不發生衝突,也不發生革命戰亂, 成為每一任羅馬皇帝在享受榮華富貴之際,最重要的任務。其中,開 拓並管理帝國最重要手段之一環就是軍隊。歷史學者湯恩比指出,耶 穌時代的羅馬帝國,採行的是「掠奪式經濟」,即,使用強力軍隊侵 略,將殖民地資源注入羅馬,帶動經濟繁榮。也利用強大軍事武力之 摧毀展示,讓殖民地及龐大數量的奴隸畏懼而懾服於羅馬帝國統治。 巴勒斯坦地的統治,地區自治分封王大希律為討好羅馬帝國,刻意建 造該城,從小漁港變成希臘羅馬建築的城,取名「該撒利亞」,高舉 榮耀當時的皇帝,奧古斯督(BC27-AD14),簡言之,拍皇帝的馬屁,以 換取及鞏固大希律在巴勒斯坦地區的長久自治王權。於是,該撒利亞 取代耶路撒冷,成為巴勒斯坦地區之首府。 本周聖經節裏提到的百夫長,這是耶穌時代,羅馬帝國軍隊之基 層主要指揮幹部。就字面意思,百夫長,就是管理一百(軍)人之首長。 照帝國軍隊編制,一個軍團共有十組百人隊及其它後勤補給部隊,而 這十組具戰鬥力的百人隊由十位百夫長帶領,成為戰爭第一線主力。 換言之,百夫長乃羅馬帝國戰鬥力的根本。或者,羅馬帝國的疆界乃 靠著無數百夫長拼命犧牲地率領軍隊換來的!因此,帝國給與百夫長 極高的社會尊榮,帝國需要這一群不怕死的基層幹部!如此百夫長地 位,讓我們再回到使徒行傳第 10 章來瞭解,經文簡單描述,「該撒利 亞有一個人,名叫哥尼流,是義大利營的百夫長,他是個虔誠人,他
和全家都敬畏上帝,多多賙濟百姓,常常禱告上帝。」可是,我們可 以想像,事情沒有描述這麼簡單或單純。 主異象 處身羅馬帝國統治下的人們,到處奴隸、身為奴隸、虐待奴 隸…理所當然,一切合乎社會運作,也沒有什麼不可以。畢竟帝國 的運轉動力就是靠奴隸還有更多的奴隸。為了奴隸供應來源,帝國 不惜發動戰爭,一次又一次,征服再征服,掠奪資源,也掠奪奴隸 人力。在遠古的帝國時代裏,全球化已經悄悄地進行了,亡國的不 幸百姓被擄異地,成為什麼都沒有的奴隸。自己成為奴隸,子子孫 孫也繼續成為奴隸,沒有任何理由,幾乎沒有改變的機會。戰功彪 炳的百夫長,自然地,接受帝國封授財產、權力、社會聲望。該撒 利亞的這一位百夫長亦如此。只不過,經文告訴我們,他不一樣: 他是虔誠人。名字叫哥尼流,Kornelios,很明顯地這是典型的羅馬 (拉丁)男性名字,從字根 Kornu(號角)來的。從名字推測,這位百夫 長乃羅馬人。若從該撒利亞的建城瞭解,很可能,雖然大希律拍皇 帝的馬屁,卻,猶太人有很不好的帝國信譽,即,長久以來,不能 安份守己,屢屢興亂,成為羅馬皇帝的後患。因此,派駐巴勒斯坦 的巡撫乃皇帝專使,像彼拉多就是純正羅馬人。同樣地,軍隊駐紮 在本地,我們有理由相信,一定是羅馬人統帥的軍團進駐,以完全 貫徹皇帝統治殖民地之意旨,不容稍有閃失。因此,百夫長想必每 一位都是羅馬人,沒有其它殖民地歸順的軍人。這,將是皇帝鎮壓 猶太人最重要的決心與利器。 哥尼流,卻是一位虔誠,敬畏上帝的人。今日我們讀這段經文, 不會有違和感,因為我們只是當成一段敘述,說明這位百夫長之信 仰而已。可是,若是耶穌時代信徒讀到這一段記載,顯然地,必定 感到事情不尋常!當時,耶穌的信徒並不是當代流行的顯學,也不 是名人雅士追求的信仰,更不是達官貴人獨有的宗教!用現代的話 說,當時有點身分地位或名望的人信耶穌,這樣的選擇一點也不符 合政治正確,甚至,很可能影響仕途,因為這是背道而馳,違反了 羅馬帝國當權者的宗教!不管這些社會背景,然而,哥尼流就是這 麼一位敬畏上帝的人,可能透過親朋好友的傳福音吧,或者,有什 麼特殊機緣,我們不得而知。初代教會猶太基督徒得知哥尼流找彼 得去,這根本就是不可思議的情形。怎麼可能羅馬軍隊羅馬人百夫 長,居然主動找猶太人彼得前去呢?姑且不論對基督信仰有興趣, 單單羅馬人找猶太人去,這就不可能!若真的是這樣,那麼,彼得 根本就不應該前往,因為這是綿羊進入虎豹口! 3
聖靈臨到 在這樣的背景瞭解下,我們才能明白,當彼得被聖靈感動, 看見異象,必須前往化外人之處時,當他知道這人居然是羅馬人 百夫長時,他有多麼震憾、恐懼。同時,哥尼流得到異象,又是 一件多麼叫他必須忍耐…甚至,無法接受的情況呢!兩方面的情 況:首先,身為羅馬軍團百夫長的哥尼流,居然低下地派人前往 約帕,距該撒利亞城大約四十五公里處,到海邊硝皮匠西門家裏, 請來一位稱呼彼得的西門!用現代的口語講,哥尼流要派專人(很 可能還要安排交通工具,例如,驢子座騎等等。另外,45 公里要 走上一天或一天半,那麼,除了交通工具外,哥尼流還要準備過 夜的一切所需…)前往聘請,被殖民者猶太人講師彼得,來到自己 家裏。這完全和我們今日想像:打一通電話,請對方坐高鐵來, 當日往返…之情況,是徹底不一樣的情況。 第 7 節,他派「兩位家人,和一位虔誠兵」。和合本在此翻 譯,有點失準:兩位家人,原文直譯是,他家裏的兩位。意思應 該是家裏的僕人、奴隸或幫傭的兩位,而不是他自己的家人,如 孩子或兄弟。畢竟,這是百夫長。官雖不大,卻是羅馬帝國最重 要的基層主管。在羅馬城裏,百夫長也許算不得什麼,然而在猶 太殖民地的該撒利亞城裏,百夫長卻是眾人不得忽略的人物。至 於虔誠兵,應該說,信仰耶和華上帝的羅馬兵。至於這兵是否是 猶太人,不得而知。很可能,他是猶太人,把信仰傳給長官百夫 長等等。不過,在羅馬帝國強勢權威下,羅馬人或羅馬兵要歸依 猶太教,著實是一件特殊的事情。再者,這位百夫長還要派人前 往一天行程外的約帕,請西門彼得到自己家裏來!這更是特殊事 情中的特殊! 另一方面,彼得這一方,也非常特殊。隔天正午,彼得中午 的禱告,肚子也餓了,「魂遊象外」,ekstasis,就是英語 ecstasy 之字根,翻譯成入神、喜迷,或者民間宗教相類似的講法,被神 靈附身,被神靈充滿。換言之,他看見一般人看不見的景像,他 看見普通(一般、正常)時候沒有辦法看見的景像:各種四足的走獸, 包在像一塊大布裏降下,聲音說,起來,宰來吃!裏頭有潔淨的 牲畜,也有不潔淨的牲畜。14 節,彼得抗拒,因為他是嚴格遵守 律法的猶太教徒,絕對不吃不潔淨或屬於俗物的牲畜。第二次聲 音對他說,「上帝所潔淨的,你不可以當成俗物。」就這樣,一 連三次。當僕人和兵丁來找時,聖靈再對他說,「和他們同住, 不要疑惑…」顯然地,接待羅馬兵、並前往百夫長的家,這對彼 得而言,根本就是不能想像的事情!海與天如何交會,羅馬人和 4
猶太人又如何互相接納呢?可是,聖靈就是要他跨出生命的最大一 步,吃被認為不潔淨的俗物,和外邦人相處! 主潔淨的 人生在世,日子短暫。一輩子的努力,如何延續呢?人們寄 望於子孫,孩子成為父母最大的期望,父母對生活改變之最大想 像,期待孩子比自己有更多的可能。上帝與人之關係如何?上帝 是猶太人,不是亞洲人?只有猶太人祈求,祂聽,別人的,統統 不聽?那麼,這樣的上帝如何是創造宇宙萬有的上帝呢?然而, 猶太人不能接受上帝和他們「沒有」血緣關係,否則如何確定自 己是選民身份。可是,我們卻以為,上帝怎能和猶太人「有」血 緣關係?上帝在加利利人耶穌基督,「通過」猶太人與我們,世 上凡被祂所召喚的人們,「有」父子之關係,而這「有」乃建立 在聖靈之引導,如同當年導引西門彼得,也導引哥尼流的聖靈。 「因為凡被上帝的靈引導的,都是上帝的兒子」(羅馬書 8:14)! 「引導」,原文希臘字也被用在哥林多前書 12:2,「你們作外邦 人的時候,隨事『被牽引』受迷惑,去…」兩處是相同的希臘字 動詞,意思除了引導、牽引外,還有「推動、推促」更強的意思。 換言之,不單單只順著被引導、牽引往前而已,還有「被推迫似 的、推壓往前似的」推促往前。換言之,保羅強調上帝的靈之主 動性、積極性。即,這恩典是出於上帝的主動,用我們的話形容, 上帝迫不及待地催促我們,引導我們,為叫我們成為上帝的子民。 彼得向羅馬軍官宣講生命的恩典,勇敢地跨越族群界限,甚至, 跨過統治者之權威。因為福音是為普天下的眾人,沒有區隔也沒 有限制。彼得如此,我們今日也如此。願上帝大大幫助我們,賜 勇氣給每一位,叫我們歡喜樂意分享生命的恩典!# 問題討論 1.誰是我的弟兄,誰是我的姐妹?今日的世界,人只在乎自己 人。然而,我們在乎不在乎和我們不同的人們,比我們弱勢的 人們呢?看到街上的外籍勞工來來去去,想一想,我會怎樣對 待他們呢? 2.談談我傳福音的經驗,當我遇到傳福音之對象時,或者,我尋 找 best 的時候,我會不會先自我篩選,哪一類人才是我的對 象。談談我的想法。我只挑我喜歡的對象…嗎? 3.通常要跨越自己的限制,不容易。只不過常常我不知道自己的 自我限制,還以為自己沒有限。恩典臨到我,乃出於基督無比 的愛與恩典。我為此而歡喜,生命而改變。分享我曾經跨越自 我限制的經驗。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