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講壇 使徒行傳15:12-21
恩典普及萬邦 蒙恩教會主日講壇
林鴻祐牧師 講於 17 0702
跨越成見 人,受限於自己的眼界。自以為是最公正最清楚,卻終究有所 限制及不知道的部份。我們看,往往只在於「看見」之部份及角度, 此外,就無從了解起,甚至,當成其它的(沒看見)都不存在。水龍頭, 當然不是買一個龍頭插在牆壁裏就能夠自來水,卻在於更多背後沒 有被看見卻真實的存在。在詮釋學的說明裏,這是人對世界的「視 野」,也就是看得見的範圍,能夠感受到的區域。而「視野」卻關 係著人對世界的「預先瞭解」,即,在還沒有看見之先,已經從傳 統、文化、環境而得的各種預先瞭解,不自覺卻已經擁有的預先瞭 解。今日所讀的聖經節,使徒行傳 15 章,傳統上稱為耶路撒冷大會 (或會議)之記載。 回歸作者路加之描述,其實,這並不是現代人我們想像的那一 種大型正式會議,如外交會議或立法會議等等,比較接近的形容, 耶路撒冷的爭執,就是教會內和傳統不同的紛紛擾擾,莫衷一是。因 為耶穌沒有明顯交待,而第一代的使徒和信徒都是猶太人,自然地, 耶穌團體就是猶太人團體。馬太福音更是如此,我們常常說,這是 給猶太人的福音,因此,這本福音書的「預先瞭解」,就是猶太人 及其傳統、文化、宗教習俗等等都是理所當然的。馬太福音還特別提 及,「耶穌差這十二個人去,吩咐他們說:外邦人的路,你們不要 走;撒瑪利亞人的城,你們不要進…」(10:5)很明顯地,內外區分是 明顯的,沒有交集的。這是記載最起初,耶穌差十二使徒出去傳福 音的命令。對猶太人「預先瞭解」的信徒而言,這命令理所當然, 沒有任何的衝突或不安。可是,對你我不是猶太人的外邦「預先瞭 解」下的人們,顯然地,讀起來,很不是滋味,不把我們放在眼裏, 好像耶穌刻意或至少有意無意排斥外邦人及撒瑪利亞人。 然而,就猶太人本位,很自然地且一點也不覺得特殊,將所有 外邦人排除在外,當然,更不用說,世仇的撒瑪利亞人也在排斥之 列。不過,對東方文明的我們而言,這是他們之間的世仇,也是他 們之間的彼此不接受,和我們一點也沒有關係。倒是,猶太人看我 們,就是外邦人。這就是猶太人之「預先瞭解」。因此我們在使徒 行傳讀到,彼得異象裏看見不潔淨的動物牲畜,聲音卻違反他的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