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講壇 使徒行傳22:1-16(71 246 462,5)
光榮上帝的賞賜 蒙恩教會主日講壇 林鴻祐牧師 講於 17 1119 回歸本真 十六世紀有兩個大轉折,第一,宗教改革,由馬丁路德、加 爾文等改教先鋒努力恢復教會原本的樣貌,重新從聖經得到信仰 的光明,排除任何人為、制度的干擾,恢復教會成為歸正教會, 或譯,改革宗教會(reform church)。第二,理性主義漸漸成為主流 思想。什麼是理性主義呢?簡單講,相對於感性、感官,理性著 重於人用思考、推理、導出前後有序、有理的結論,稱之為理 性。一般認為,這觀點主要的推手乃法國人笛卡兒,他說過的名 言:「我思故我在」。其實,更重要的在於他認為,我們成為 人,「唯一不能懷疑的事情,就是我的懷疑」,即,懷疑這件事 情必須被接受,而且,毫無疑問肯定地接受。我們絕不能懷疑我 們正在懷疑的這事情,不然,就沒有懷疑了。因此,正在思考的 「我」,成為超然於外在一切事物,獨立於肉體外,也不受制肉 體,而是完美的觀念所在。這觀點主宰了西方思想四五百年,直 到今日,理性思考、唯我論依舊是人類思考的主要依據。 其實,宗教改革和理性主義運動,其實,都努力撥去遮蔽我 們外在各樣的觀點、事物、干擾,讓「我」成為原本的「我」。 哲學上,稱之為我的「本己」,或者,「本真」(authenticity)。簡 言之,除去一切外在、外來觀點、作法、思想等等,徹底只剩下 絕對客觀、本質的「本真」。馬丁路德期待教會回復到初代教會 之樣式,而不被中世紀太多的傳統、說法、教義、迷信所束縛, 使教會失去了「本真」。因此,我們可以稱宗教改革為,讓教會 回歸教會之努力。不要多餘教義、不要層層禮儀、不要各種傳 說、不要教廷官僚、不要神職體制…,單單回到聖經本真。理性 主義運動亦然,笛卡兒宣稱,「我」成為根本、孤獨的本真,不 受制這世界的一切,單單在於我成為獨立、斷絕外在的思想。這 成為現代社會之根本性質,你我都在這影響之下,我們總是認為 自己可以獨立判斷,不受他人或其它外在影響!用現代性來描 述,這就是「除魅」,即,脫離迷信,成為現代人。 然而,有意思的是,當現代人的我們卯足一切力量,要掙脫 這世界一切的束縛時,卻反而我們落入更多交織複雜的世界、社 會關係裏。當我們確信,我思故我在之際,卻我們淪入成功卓越 之努力裏,成為社會成功人士乃無可避免…。擁有,成為人在這 世界的努力;卻,人最根本的本真,不是擁有的這一切,卻「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