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講壇 馬太福音 11:25-12:5 (66 281 444a, 啟應文 20)
心得平安 蒙恩教會主日講壇
林鴻祐牧師 講於 18 0429
反問自己 丹麥哲學家祁克果(Søren Aabye Kierkegaard,1813 年 5 月 5 日-1855 年 11 月 11 日)對於基督徒之信仰,有獨到細膩的觀察和提 醒。他認為,『若一個人只相信他所想要相信的,那麼,這人不 是基督徒,連宗教徒都不是,這人只是自以為義的罪人而已。』 這是什麼意思呢?難道我們不也都挑自己想要相信的來相信嗎? 有求有保佑,有拜有保庇,求財求壽求姻緣,哪一項不是我們所 想要,相信所想要相信的呢!云云眾生中,人們需要倚靠、安全、 需要之滿足…。當然,不只這三項,還有更多想要的,如子孫、 事業、升遷、收入、居住、休假、旅遊…等等,太多想要的。然而, 對於這些想要,我們當然希望如實地握在「我」手裏,由我掌握。這 就是我們,活在台灣社會的人們,對生活或神明上帝的真實期待。 這些「想要」與宗教信仰無分,求神拜佛的善男信女在乎什 麼?當然在乎這些想要能夠如我所願成就,並牢牢地握在我手裏。 兩百年前丹麥基督徒,祁克果真實坦誠地自問,「成為基督徒, 我確實相信超越我之上的上帝嗎?」還是,我根本不相信上帝, 只是,我確定並只在乎相信那些我想要相信的!若我所相信的上 帝和我所期待不一樣、我所相信的上帝超過我所想要之外,那麼, 我還接受超越的上帝否!這是一個細微差別的自我反問,但是, 帶來的生命態度卻差距很大。甚至,我們說,這關係著我信並真 實勇敢面對不定的生命,還是,拒絕自我之真實面對,虛假構建、 自我迷幻並隨波逐流呢! 宗教心理學提醒我們,自古以來,宗教是人心面對苦難、困難 的主要依據。的確,生命有辛苦、苦難,人們期待宗教能夠解決。 可是,宗教歸宗教,卻我們要問:相信上帝是創造的上帝,是否將 生命主權交給祂呢?還是,我決定結果,上帝來執行呢!古老的中 東神話,精靈故事因應而生:破舊油燈裏的精靈,和窮小子阿拉 丁。「阿拉丁」,阿拉伯語,意思是信仰之尊貴。然而,油燈的精 靈卻是認主人不認善惡,即,只要是主人,就聽命於他,不管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