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基督教的復活節日期如何產生?又,為什麼稱為「舊」約、「新」約? A:首先,基督教最初的團體,其實,在耶穌學生的時代,根本上與猶太人團體 分不開。換言之,最初代教會本身就是猶太人團體之一。因此,他們使用猶 太曆是理所當然的。後來,因為最初代教會傳開,特別在五旬節聖靈降臨之 後,信徒四散在羅馬帝國各處,加入外邦人信徒,人數增加。於是,使用猶 太曆的習慣便受到各地方教會所處的社會環境所左右,而產生不同的日期。 同時,猶太曆主要是陰曆(古老的文明都使用陰曆,像東方的中國亦然,原 因很簡單,因為古代人們觀察月亮的變化,比觀察太陽的變化容易多了!), 卻各地方執行陰曆也各有差異,甚至,後來為了修正和陽曆之周期,必須補 正差時等等。各地教會舉行復活節的日子不一。直到君士坦丁大帝接受基督 教為合法宗教,透過政治力舉行的教會大公會議,尼西亞會議決定這個日期 之計算方式。春分,考慮陽曆的使用;月圓,考慮陰曆的使用,都照顧到不 同的需要;至於主日,當然就是聖經中說的,七日的頭一日。透過皇帝召開 會議,定下這個日期之計算方式。之後,也被大多數的教會奉行。換言之, 接受尼西亞會議結果的教會傳統,都用這個計算方式來決定復活節的日期。 此外,聖誕節因為沒有這樣的大公會議來決定。直到今日,聖誕節的日期, 東西方教會各有不同。至於我們,因為基督教源出於西方的羅馬天主教會, 所以,也就依循羅馬天主教會的習慣,在 12 月 25 日舉行聖誕節。其它,如 東方正統教會的聖誕節就不是這一天。 不過,話又說回頭,哪一天,在初代教會的階段,並不是那樣的精準。通常 就是教會傳統下來的約定俗成。今日,我們也就接受教會傳統所留給我們的 日期計算方式。到底真正是哪一天,我們所擁有的資料太少,無法得到確切 的日子。比如,照馬太馬可路加福音,耶穌和學生的最後晚餐「就是」猶太 人的逾越節晚餐。可是,照約翰福音,這晚餐卻是逾越節前一晚的晚餐。為 何如此,原因也很簡單。畢竟,兩千年前記載下這些資料的聖經作者,不是 注重科學精準或講究新聞真確的現代人,乃是記載信仰傳承的信徒。他們要 強調的是,信仰的意義與價值。所以,多少有些出入。也正因為這些出入, 我們更能相信聖經的真實性!不然,一切都是捏造的,前後當然徹底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