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 十月號
October 2012 MOP 25
空間
2
牛杂 ox magazine
`02
3
`02
牛杂 ox magazine
‘ 02 4
十月號
ox magazine
October 2012 MOP 25
總監 Executive Director
李銳奮 Frank Lei
行政統籌 Administrative Coordinator 編輯 Editor
夏仲美 May Ha
平面設計 Graphic Designer
鄭志偉 Ck Chiwai Cheang @ somethingmoon
特約撰稿人 Feature Writer
何家政 Ho Ka Cheng
方雨村 Cheung Fong
李展鵬 Pan Lei
謝玉玲 Lavinia Che
謝嘉豪 Tomas Tse
呂澤強 Andre Lui 贊助 Sponsor
民政總署 IACM
鳴謝 Acknowledgement
袁紹珊 Susanna Un
林乃文 Lin Naiwen
石頭公社 Comuna de Pedra
岑慧婷 Shun Wai Ting
拍板視覺藝術團 Associação Audio-Visual Cut
秦偉 Qin Wei
窮空間 Poor Space
呂澤強 Andre Lui
牯嶺街小劇場 St. Guling Avant-Garde Theatre
李展鵬 Pan Lei
珠海北山藝術村 Bei Shan Art Village 出版 Publishing
牛房倉庫 OXwarehouse
印刷 Printed
華輝印刷有限公司 Welfare Printing Ltd.
銷售地點 Sales store
邊度有書 Pin-to Livros
窮空間 Poor Space
貓空間 Meow Space
牛房倉庫 Ox Warehouse
地址 Address
澳門美副將大馬路與罅些喇提督大馬路交界 No Cruzamento entro a Avenida do Coronel Mesquita e a Avenida Almirante Lacerda Macau
電話 Tel
+853 2853 0026
傳真 Fax
+853 2853 3047
電郵 E-mail
oxwarehouse@gmail.com
網址 Website
http://oxwarehouse.blogspot.com
牛房倉庫 / Oxwarehouse
ISSN 2227-0337 本刊所刊出之圖文內容皆屬版權所有,未經同意或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 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部份單元之圖文,其內容歸原權利人所有。 Copyright 2012 OX Ware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牛杂 ox magazine
`02
5
總編輯的話
06
08
雜作題
《築室謀藝:藝術與空間的聯想》 澳門藝術家工作室介紹
10
文 / 李銳奮
文、圖 / 編輯部
黎小傑 / 黃家龍 / 李舜如 / 李綺琪 / 方惠萍 / 呂澤強 16
超越界線之外:珠海藝術空間初探
20
營建藝文空間
文 / 呂澤強
24
在世遺景點演齣好戲,然後呢?──談藝術與公共空間
文 / 李展鵬
30
連勝街2G最後一夜
文 / 謝嘉豪
34
窮出生天
文 / 謝嘉豪
36
誰的藝文空間?
文 / 何嘉政
38
牛房雜憶
自由行不行展覽
40
RE: RETROUDCTION 港澳雙拼藝術展
文 / 謝玉玲
42
紀錄炎涼的人 - 訪問秦偉
文 / 方雨村
44
公之於眾:城市藝術和公共話語
46
陶藝樂燒 2012
48
劇評
50
52
頁底詩
異地化的身體空間情感《凝視流動》
文 / 林乃文
旅行是為了什麼?──觀《咖喱骨遊記》有感
文 / 岑慧婷
悼三角地, 一張搖搖欲墜的大字報/徵婚廣告
文 / 袁紹珊
`02
牛杂 ox magazine
雜作題
8
空間
築室謀藝/ 藝術與空間的聯想
究竟藝術之於空間是什麼?藝術家對空間又是怎樣理解和如何需要呢?日常公共領域 裡,公共空間足夠嗎?藝術家自己的創作空間可以公開嗎? 今期牛雜讓我們來探討一下藝術/藝術家/公眾與公共空間的關係。小編探訪過幾位本地 藝術家,參觀他們的工作室,看看各位藝術家是如何利用空間;而小編也走訪了珠海北 山藝術村,窺視這個近年頗具聲名的藝術村如何運作;牛雜更邀得澳門建築達人呂澤強 和資深文化工作者李展鵬撰文,以專業角度分析現今澳門的空間議題。同時,讓我們一 起回顧「連勝街2G」的文藝風光。 連勝街2G
牛杂 ox magazine
`02
9
築室謀藝: 藝術與空間的聯想
`02
牛杂 ox magazine
雜作題
空間
澳門藝術家工作室介紹
黎小傑
出生於澳門,自小隨何光逮老師習畫。2006年畢業於北京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現攻 讀碩士學位,自一九九八年起,作品多次入選全澳書畫聯展及視覺藝術聯展,並於二 ○○四年入選中國第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多年來所獲獎項包括「第十二屆澳門藝術 節」澳門風采水彩畫展新秀奬及「第二十三屆全澳書畫聯展」西畫組最佳創作獎。 黎小傑的創作生活十分規律,差不多每天就到工作室,早上開始創作,直至傍晚。他 的工作室位於媽閣附近,雖然靠近世遺景點,每天都有上百萬人次在那區活動,但小 傑的工作室卻自成一國,完全遠離人潮。房屋面對海岸,擁有充足的天然光線,讓小 傑能在自然的採光中進行繪畫。自從北京畢業回澳後,便開始使用這家工作室,已經 三年多了;雖然租金還算相宜,但小傑還是要靠教學來營運自己的工作室。黎小傑 說:「(工作室)讓我能安靜下來,然後開始工作。如果沒有一個安定的空間,是沒辦法 繪畫的;這裡比工廈空間更加獨立,因為如果人多起來,就是忙著串門。我需要安靜 讓我非常集中,若不停有人上門,就沒辦法專注工作。」
牛杂 ox magazine
`02
10
澳門藝術家工作室介紹
11
編輯部
澳門藝術家工作室介紹
黃家龍 Wong Ka Long
1996年進入廣州美術學院,主修雕塑專業,2000年攻讀研究生期間,專注雕塑 表面效果的藝術性,多次停留中國西部研究古代雕塑。並參與多位雕塑教授的雕塑 工程。 在門前堆滿了木頭和其他奇異的物料,一看便知是雕塑藝術家的工作室;走進家龍 的創作重地,撲鼻而來的工業物料氣味和散亂的物件,證明了這間工作室是沒有間 斷的運作。家龍打趣的說,在這幢工廈出入多年,常常被誤為運輸工人,連他自己 都覺得,創作生活就是不斷和一堆堆的工業物料、木頭、陶土周旋,但以工廈為創 作基地還是十分合適,因為空間夠他做大動作的技術。黃家龍說:「突然間想到的 意念,可以立刻在工作室裡拼發,所有的靈感都可以在這裡轉化成實物,而且我百 分之八十的創作都是源自於此。」
連勝街2G
`02
牛杂 ox magazine
雜作題
空間
澳門藝術家工作室介紹
李舜如 Alice Lee
早年於美國休斯頓大學學習視覺藝術及雕塑,其後回澳學習和教授陶藝,零六年開辦 陶藝工作室,教授陶藝及首飾,曾多次參加本地及外地藝術展覽。 走進聆靜安逸的雀仔園,在一個下梯路旁的轉角處,有一家很低調的陶藝工作室,李 舜如(Alice)在這裡安寧地把雙手融入陶土中,揣摩出她獨特的模型世界,彷彿像柏拉 圖的想像一樣。Alice家住路環,但她十分享受每天從離島來到澳門的路程,可以看 得多,從生活的觀察中激發創作。雖說Alice的工作室並不大,但在雀仔園這種安逸的 街區裡創作,給她莫大的安靜和舒緩的心境。李舜如說:「這個空間意義很重大,沒 有它可能很多創作都做不到,澳門環境地少人多,找大的地方做陶藝不容易;陶藝創 作需要較大空間,例如你做大型雕塑時,你需要有一定距離來觀察它,太小就不能發 揮,所以藝術工作室是很重要。」
牛杂 ox magazine
`02
12
澳門藝術家工作室介紹
13
編輯部
澳門藝術家工作室介紹
李綺琪 GiGi Lee
澳門藝術家及策展人。個人展覽包括2010年 “秘密花園”,2009年“天空下的 烏托邦”,“巴別: 存在與消失”以及“關於時間 – 李綺琪作品展”。作品 “ 永恆隧道”於2009年第五十三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澳門館展出。創作包括繪 畫、裝置及多媒體。 李綺琪 (GIGI) 的工作室,其實是她的住所,GIGI可謂正宗的SOHO人士 (Small office/home office) ;她一向喜歡以多媒介創作,所以工作室放滿了各種媒介的 創作工具,如畫架、顏料、攝錄機、腳架、電腦、畫紙、畫布、參考書等等,應有 盡有,但GIGI也很會處理空間,把各種工具放置得井然有序,而且她還利用了層 架,善用上升空間。哎!還有她的四隻貓寶貝,在生活和創作中,是GIGI的好夥 伴。綺琪說:「這個工作室跟生活本身,只有一道門之隔。分開來是可以令自己工 作時更集中,但同時我又很想賴在家中,所以這樣其實很方便,不用時常出外, 於是可以方便照顧貓們。當然,不是因為貓才留在家工作,而是不見得每天走來走 去,可以更投入工作。雖然兩個空間在一起,但其實是兩個東西,卻同時互有關 係。有時候,我在家裡教鋼琴和繪畫,所以省了很多出行的時間,效率高於在外面 另租地方。」
`02
牛杂 ox magazine
雜作題
空間
澳門藝術家工作室介紹
方惠萍
現任資訊科技及創意專業的導師。畢業於澳門理工學院藝術高等學院,取得平面設計 學士學位,及視覺藝術教育專業大專文憑,及後於廣州美術學院深造,獲得美術學碩 士學位(銅版畫專業)。2000年開始教學,主要任教藝術及平面設計範疇的課程,曾任 教藝術及設計史、繪畫、插畫設計及材料表現等科目。 「我經常思考創作與自身的關係,這幾年開始對藝術創作堅定下來,如果不做的話, 有種要死的感覺,一定要保持創作的狀態;所以有個屬於自己的工作室,無論租抑或 買,可以讓自己覺得安心創作的地方是很重要的。在這裡可以提供靈感,可以讓自己 放膽,毫無拘束來進行創作。對藝術家來說是很重要的。」
牛杂 ox magazine
`02
14
澳門藝術家工作室介紹
15
編輯部
澳門藝術家工作室介紹
呂澤強 André Lui
1971年於澳門出生,於葡萄牙里斯本修讀建築,畢業後曾於葡萄牙、法國及澳門 工作。其後於法國巴黎夏約高等建築設計研究中心修讀並獲取法國文化遺產建築師 的專業資格。呂澤強對各種視覺藝術活動亦感興趣,曾多次參與個人及集體藝術展 覽。2007年他與弟弟呂澤康創作的裝置藝術作品“澳門Gondola"曾於威尼斯國際藝 術雙年展的澳門展館中展出。近年,受文化局委託,曾設計哪吒廟展示館。 從工作室的陽台外望,下面是人來人往的雀仔園街市,四周都是尋常人家的居住空 間,可謂「旺中帶靜」的區段。甫見面時,他十分雀躍的告訴我,此區屬於以前城牆 內的範圍,他隨手往外指點,在藍天底下標記出那已遠遠消逝的城牆的所在位置。他 是一位建築達人,一幅巴黎地圖掛在他背後,那個令他念念不忘的城市,如今每天陪 著他創作。呂澤強在這斗室大的工作間工作已差不多一年,但他所想像的空間比任何 人都開闊。呂澤強說:「藝術家所需要的空間,是能讓人安靜思考的地方。我覺得這 裡雖然小,但光線充足。」
`02
牛杂 ox magazine
雜作題
16
空間
珠海北山藝術村
牛杂 ox magazine
`02
17
超越界線之外: 珠海藝術空間初探
超越界線之外:珠海藝術空間初探
在一關之隔的珠海,有一群來自各省各市的藝術工作者聚居,他們不 停在城市經濟發展與藝術理念之間周旋,雖然沒有政府的補助,但卻 各施各法找尋生存的空間。珠海其實蘊藏豐厚文化歷史根基,只要細 心發掘,便可找到精彩的文化庫藏。或者我們可從「北山藝術村」的 例子,找到「活化」文化空間的可能性。
`02
牛杂 ox magazine
雜作題
牛杂 ox magazine
18
空間
珠海北山藝術村
工要素和綠地景觀進行總體的控制性保護和修
走進珠海北山村,古老的建築掩映在參天榕樹
繕,這樣既還原北山歷史文化生活社區的本來
的濃蔭裡,玉堂春滿樹繁花;曲藝社傳來絲竹
面貌,又讓嶺南古村在新時代裡煥發出鮮活旺
聲聲,仿佛走進了一幅優美的嶺南寫真。這個
盛的生命力。
國家級生態示範村將傳統文化、地域資源和生
“建設生態環保型農村的幾個難點北山村都已
態理念有機結合在一起,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
經克服,垃圾無害化、飲用水安全、污水進城
的農村生態環保新道路。
市管網、原有生態環境得以保護等,現在村裡
珠海北山村文物古跡眾多,在至今保存完好的
一把掃帚掃到底,一片紙屑都立刻有人掃走,
90棟清代民居建築中,就有4棟嶺南地區罕
很乾淨。”珠海市香洲區環境保護局副局長詹
見的氏族宗祠和官宦府第。一直以來,北山村
林說。為了做到合理開發利用生態資源,北山
對舊村的生態保護採取的是“凍結式”和“有
村聘請廣東省生態環境方面的規劃專家,根據
機更新”綜合運用的方法,即對保存完好的古
北山村的居住狀況、產業結構、未來發展定位
祠堂、老建築採取的是“凍結式”保護,對於
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品牌,將北山村規劃為以舊
一般的嶺南傳統民居則採取以修復和轉換功能
村、文化中心、商貿市場為核心的生態人文保
為主要形式的“有機更新”式保護,而對舊村
護區;以新村、公園、學校為主體的生態人居
裡相當部分雜亂無序、沒有特色的新老住宅則
建設區;以五金、傢俱、機械、制衣、製藥等
予以拆除,在空間上注重對構成北山村原有歷
外引內聯企業聚集地為範圍的生態工業區和以
史風貌的環境結構、道路格局、名人舊居、文
連片果園與運輸基地為中心的生態農業區等四
化遺址、珍貴文物、古樹古碑、街道小品等人
個生態功能區。通過村民集資和村集體補貼,
`02
超越界線之外: 珠海藝術空間初探
19
編輯部
全村籌集6100萬元,統一建起了520套“秀毓園”新 村,同時配有完善的污水管網,雨水直接進入排洪渠, 村民日常生活污水經三級化糞池處理後排入市政管網,最 終進入南區汙水處理廠處理。新村每套居住面積60-100 平方米,按照建築成本價格分配給搬出舊村的全體村民居 住,使北山村的家家戶戶作為一個整體,向嶺南地區傳統 農民祖祖輩輩居住的“單門獨院”告別,搬進了現代新農 民享有的嶄新的六層樓新房。 優美的自然環境讓北 山 村 更 加 引 人 注 目 。 2 0 0 5 年 5 月 , 珠海首個藝術村——北山畫家村掛牌成立;已舉辦兩屆 的“北山國際爵士音樂節”成為了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交 融交織的音樂盛宴,吸引了美國、瑞士和澳大利亞等10 支爵士樂隊參演。古樹新樓,南腔北調,古老的北山村正 煥發出新的活力,和優美的生態環境相得益彰。正如北山 村隨處可見的環保標纖所言,“環境與人類同在,開發與 保護同步”、“身體要健康,環境是保障”等,為北山村 的風貌做出了最好的詮釋。
*資料來源: 珠海旅遊網
`02
牛杂 ox magazine
雜作題
20
空間
連勝街2G
牛杂 ox magazine
`02
營建公共空間
21
呂澤強
營建公共空間
文 | 呂澤強
談論澳門城市的公共空間,只要翻開地圖,除了看到大大小小的街道 外,還會看到不少被稱為前地的小型廣場空間,尤其在歷史街區內。 西方城市很注重公共空間的營建,公共空間是巿民可以平等使用、交 流意見的場所,其開放性是民主社會的具體表現,城市營建的民主理 念可索源於古希臘的城邦。
`02
牛杂 ox magazine
雜作題
22
空間
澳門是個具有歐洲城巿發展模式的海港城市,
場、塔石廣場。與歷史區的前地空間不同,這
曾是東西方貿易的重要港口,葡人營建這個東
些新建的廣場規模均較大,主要用作舉行儀式
方的城市時不自覺地將歐洲中世紀的城市模式
及大型活動,其中金蓮花廣場是最具紀念象徵
帶到澳門,最主要特徵是城市以一條主幹道將
性,其次是文化中心廣場。
一些小型廣場空間連貫,這種歐洲中世紀普遍
由於這些廣場空間尺度大,缺乏考慮親和性及
的建城模式,在澳門卻被一些學者以為是葡人
社區性,除了舉行儀式及活動外,空間平日很
的獨有。
少被巿民使用。
在上述的線型城市中,路徑的交滙處會形成不
兩年前,我接到大三巴哪吒展館及茨林圍空間
規則的小廣場,其功能是讓途人暫作停留與會
改造的設計任務,讓我有機會思考及實踐公共
聚。在澳門,正如在葡國的城鎮,這些小廣場
空間的營建。
被稱作largo,中文被譯作前地。有研究認為 前地是澳門中西文化交流的獨有產物,其實是 沒有理解中世紀城市模式而作的論述。 Largo在葡語是指具社區特徵的小型公共空 間,一般比街道略闊,形狀多是不規則,人們 可暫作停留,互相交流幾句,是社區性的,不 具有廣場
(praça)
的強烈紀念性或權力象徵
性。 澳門歷史城區的亞婆井前地、崗頂前地及二十 世紀以前的議事亭前地都有這樣的公共空間特 徵。
牛杂 ox magazine
茨林圍位於世遺建築大三巴牌坊、大三巴哪吒 廟及城牆遺址旁邊,與聖保祿學院及教堂、十 七世紀初避居澳門的日本天主教徒的歷史有 關。 作為專業的文化遺產建築師,深入了解設計地 點的歷史背景是必要的,尊重及凸顯茨林圍的 文化內涵、傳承歷史信息成為我設計的一個重 要考慮。 大三巴旁的茨林圍,公共空間主要由靠近哪吒 廟夯土牆入口的不規則小型社區式廣場及一條 約一百米的主軸街道組成,其兩側佈置著不同
其中,亞婆井前地是最具社區性,前地因有水
高度的房屋,大部分為兩層高中式金字坡屋
源而營建,不論空間尺度、環境氣氛、樹木設
頂。由於房屋向街道的立面並非沿一直線,街
施都帶出空間的公共性及親和性,成為其周邊
道形成了幾個較闊的空間,讓行走的路線上增
社區的小型露天大廳,空間顯現了社區生活性
加了停留的可能;現場環境使車輛不能進入,
而不帶權力的紀念象徵性。
圍內居民在其門前範圍,或載種植物、或設置
回歸後澳門城市營建了幾個大型公共空間,其
石櫈,使街道空間更添人性化。
中有金蓮花廣場、旅遊塔廣場、文化中心廣
經多次的現場考察及與居民接觸,特別是與老
`02
連勝街2G
營建公共空間
23
呂澤強
居民兼攝影家李玉田先生的閒談,我逐漸確立
前提下,保持及強化茨林圍城巿中村落的特
建築設計及公共空間改造的方向:尊重歷史環
色,並與大三巴遺址周邊產生對話。
境、傳承文化內涵,同時營造一個屬於茨林圍
除鋪地設計,加設石櫈及樹木也強化了小廣場
社區的公共空間。
的人性化及親和性,使入口小型廣場有傳統村
因知悉展館的選址與聖保祿教堂遺址重疊,而
口樹頭的景象。開挖工程時在現場收集的幾條
且又鄰近城牆遺址與大三巴哪吒廟,我認為哪
沒有考古價值的石材,在設計中被再利用,成
吒展館的設計應與大三巴遺址展示區產生內在
為小廣場的石櫈,使其繼續保存於圍內,但擔
的延續性,使人參觀時能透過建築而了解該兩
當新的功能。在選擇路燈的形式時,除了考慮
地段原本同屬聖保祿教堂。
區內的照明功能,還考慮凸顯茨林圍與日本天
除此,展館還需與大三巴哪吒廟及值理會建築
主教徒的關係,讓人聯想到日本石燈籠的當代
物產生關聯:展館外部的木格條與廟前的木柵
路燈、展館外部的直欞窗及具禪意的簡約建築
欄有一種形式的對話,並於午後在展館內產生
設計,均隱含了對茨林圍歷史的聯想。
與廟宇相近的光影效果,展館的體量、高度及
工程完成後我重訪過幾次茨林圍,見到居民、
各部分的比例,也與周邊的歷史建築協調。
遊客都樂意使用這個空間,讓我體會到:公共
大三巴哪吒展館的建築設計除了與周邊歷史環
空間的營造除了硬件設施的設計,空間的親和
境協調外,在茨林圍的入口處,展館與四周的
性、社區性都是必須考慮的要素,因為設計最
民居圍合成一個不規則的小型社區式廣場,並
終是開放予公衆使用的。
營造一處能遮陽擋雨、小息納涼的有上蓋開放 場所。 對於空間優化及道路的鋪設,由於該圍完全保 留予行人使用,可以免除對車輛行駛的考慮, 能以行人專區的方式進行街道人性化的設計。 因此,公共空間的鋪地及城市傢具的佈置是優 化設計的主要內容。 公共空間的地面設計採用了當代的手法:我設 計了幾種大小不同的石材尺寸,並對街道上不 同性格的空間以不同的鋪地處理,又增大石板 間的接縫及預留長草的區域,在不防礙居民的
`02
牛杂 ox magazine
雜作題
24
空間
連勝街2G
牛杂 ox magazine
`02
在世遺景點演齣好戲, 然後呢?
25
李展鵬
在世遺景點演齣好戲,然後呢? ──談藝術與公共空間
文 | 李展鵬
對於澳門觀眾來說,公共空間與藝術創作的結合不是新鮮事。過去 十多年,在青洲修道院、大三巴牌坊、松山燈塔、盧九花園、盧家 大屋、鄭家大屋,都曾有戲劇演出;大炮台以及各教堂,亦舉辦不 少音樂會。城市藝穗節的一大賣點,就是發掘不同的城市空間作演出 場地。也有一些視覺藝術作品,在議事亭甚至北區的不同公共空間 展示。這一點,頗能吸引觀眾──特別是遊客,世遺景觀加上藝文演 出,格調更佳,的確有其吸引力。然而,公共空間與藝術的關係,是 否只是找個環境優美的古蹟令表演藝術錦上添花? 事情遠沒有這麼簡單。
`02
牛杂 ox magazine
雜作題
原始時代:公共空間與藝術從不分離
作品其實為私人收藏家所有。今天在歐洲各大
在討論現代藝術與公共空間之前,有必要先從
博物館展出的藝術精品,不少都是收藏家捐給
藝術史去審視藝術與空間的關係。在原始時
國家,於是作品才可以公諸於世;當然,藝術
代,藝術文化活動本來就是非常公共的:在洞
品有價,好些作品流入了私人市場,有時作拍
穴裡繪圖騰,在野外圍著火團唱歌跳舞,那時
賣,至今仍然是富人玩意。表演藝術的情況也
候的文化活動,人人可參與。但後來,人類越
差不多,在莎士比亞以前的歐洲,表演團體的
文明,經濟越發展,藝術開始有價,一方面它
生存要依附權貴,在各種宴會中為貴族表演,
慢慢成了富人的玩意,另一方面它跟公共空間
普羅大眾當然要止步。文藝復興之後,歐洲的
的關係亦起了變化。
政治經濟文化都起了大變化,表演才走進群眾
在中世紀以至文藝復興時代的歐洲,著名雕塑 與壁畫都是教士與貴族所有,而表演藝術亦多 為有權有錢的階級服務,一般百姓親近無門。 以米開朗基羅為例,他當年的經典作品多是受 教士、貴族、政府委託,作品的題材及公共性 都受限制。他作畫的內容,自然要得到金主首 肯,他作品的擺放位置,亦受制於委託機關。
牛杂 ox magazine
26
空間
中,莎士比亞就是第一代靠觀眾買票而生存的 劇作家。從那時候起,藝術彰顯了其公共性, 也有了劇院這類的低消費公共空間。倫敦之所 以參照當年莎士比亞的劇院而在泰晤士河畔重 建一座露天劇場,除了是紀念莎士比亞,還要 重現那片富代表性的公共藝文空間。 現代社會:藝術與觀眾的既近且遠
其名作《創世紀》就是畫在梵諦岡西斯廷教堂
到了近代的資本主義社會中,藝術與公眾的關
的天花,是由當年的教宗所委託。但這小教堂
係變得很微妙,這可以從藝術與公共空間的關
並不向普羅大眾開放,特殊階層才有權在此參
係上看到。一方面,藝術創作似乎很蓬勃,但
加宗教儀式,也因此,在米開朗基羅的時代,
藝術又似乎越來越遠離人群。音樂廳每週有音
欣賞過《創世紀》的人其實非常有限。他的
樂會,劇院的戲碼推陳出新,博物館與藝廊每
另一些作品如《大衛像》情況則好一點,是受
天開放,我們不缺對公眾開放的藝術空間。你
政府委託的作品,因而可以在佛羅倫斯的廣場
買一張票,就可置身藝術氛圍之中,沒階級之
展示。這種公共展示的條件,就是作品必須與
分,情況似乎很理想。然而,藝術又似乎變了
政治宣傳配合,而《大衛像》其實是為了當時
某一種社會階層的玩意──城市的有閒有錢階
政府宣傳的「自由佛羅倫斯」而創作。那個時
層。先別說很多人其實負擔不起動輒數百元港
代的大部分藝術品,其實並沒機會如此親近大
幣的一張門票,就是免費的博物館藝廊,有時
眾。
亦充滿一種拒人於千里的精英氣息。對教育程 連勝街2G
當時,除了部分作品在教堂及廣場展示,很多
度不高的家庭主婦及勞工階層來說,就是沒有
`02
在世遺景點演齣好戲, 然後呢?
27
李展鵬
高價門票的門檻,都會覺得自己不屬於這種「
臨下的心態,以「藝術拯救世人」之姿進入公
藝術殿堂」。於是,不無諷刺地,在自由社會
共空間──尤其是一些被認為文化水平較低的
中,雖然藝術創作不像中世紀的歐洲,被關在
地區;藝術家一心想要教育、甚至代表當地居
公共空間之外,但事實上,又仍有那麼多人對
民,卻不知藝術要生根於社區,而非外來者可
藝術空間感到疏離。藝術這回事,仍充滿階級
以輕易引入。以上三種情況,都使得藝術雖然
的味道。
利用了公共空間,但卻沒有真正釋放藝術的公
於是,公共藝術後來的出現,讓藝術品走進公
共性。非常多在公共空間的藝術,都仍是高不
共空間,走進平民百姓日常的生活環境,是有
可攀、遙不可及。
意打破民眾與藝術的隔閡。無論是在市中心擺
不只是空間問題,也是手法問題
放的公共雕塑,或是包裹一座橋妝點一座山的
那麼,究竟藝術的公共性出了什麼問題?走進
地景藝術,都讓藝術品走出密閉的殿堂。同
公共空間的藝術,怎麼仍然未能「公共」起
時,表演藝術亦走出優雅的劇院,讓城市的不
來?當然,有人歸咎於市民素質。以下的論調
同角落成為舞台。然而,這意願雖好,但很多
總是有市場:普羅大眾都沉迷於庸俗的流行文
時候,這並沒有真正的讓普羅大眾接近藝術。
化,只要娛樂,不要藝術。說這種話的人總忘
首先,不少創作人只視公共空間為其舞台,而
了,今天我們公認的藝術大師其實當年都是票
沒有把公共空間視為作品的主角。換言之,這
房靈藥:莎士比亞的戲劇、狄更斯的小說、小
些作品其實是沒有對城市空間及社會問題作出
津安二郎的電影,都甚受普羅大眾歡迎。但自
思考。在澳門,一些環境劇場利用世遺景點作
從現代主義藝術出現之後,藝術的其中一大任
演出場地,但卻未必有跟歷史景觀與社會文化
務竟然是跟觀眾的口味決裂,甚至走入「觀眾
對話。這種演出通常仍然是「好feel」,但那
越是不懂即是越高深的藝術」的歧途。美國著
公共空間其實只是美麗的佈景板,演出之後,
名學者Andreas
你不會對那片空間有更多了解與反思。另外的
After the Great Divide: Modernism, Mass
情況是,這些作品雖然在公共空間中擺放或進
Culture, Postmodernism (中譯《大分裂
行,但其藝術手法卻令它跟市民咫尺天涯。也
之後》),他討論了現代社會中高雅藝術與流
就是說,創作人並沒有因為所屬的城市空間而
行文化的壁壘分明,而現代主義正是以跟流行
調整其創作手法,用的很多時仍是沒法跟大眾
文化劃清界線為己任,並以此建立自身的崇高
溝通的風格,以至作品最後仍然是小眾藝術,
地位。現代主義與流行文化的瓜葛,不是本文
就算在公共空間都沒法收到「公共」之效。
的討論之內,不過,當談到藝術的公共性,討
還有第三種情況,是某些創作人抱著一種居高
論到進入公共空間的藝術為何仍然不那麼「公
Huyssen有本重量級著作叫
`02
牛杂 ox magazine
雜作題
28
空間
共」,卻仍得關注當今藝術的趨向,也就是不少創作人仍然視「通俗」為畏途,不願放下身段 的事實。 從這個脈絡,也許我們可以有更多角度討論今天澳門藝術的公共性。究竟,借用了世遺景觀之 後,藝術與市民的距離有否拉近?使用了公共空間之後,觀眾對澳門城市空間的文化、政治、 歷史,是否有更多反思?澳門作品的公共性,又如何得以釋放?更高一個層次的問題是,這些 作品,能否在突破空間使用的同時,啟發我們思考從社區文化、空間政治到城市歷史的各種問 題?歸根究底,當藝術遇上公共空間,其最終目的,其實不是讓藝術多一個展示平台,而是讓 藝術創作反思社會文化問題,從而成為社會變革的參與者。
連勝街2G
牛杂 ox magazine
`02
在世遺景點演齣好戲, 然後呢?
29
李展鵬
`02
牛杂 ox magazine
雜作題
30
空間
連勝街2G
牛杂 ox magazine
`02
連勝街2G最後一夜
31
謝嘉豪
連勝街2G最後一夜
文 | 謝嘉豪
連勝街2G是一棟三層高的戰前建築物,由三個藝術單位分租,包 括:澳門國際視覺藝術中心 (由已故畫家郭桓創辦) 、石頭公社、拍板視覺 藝術團,後二者定期在該址舉行藝術活動,例如:工作坊、放映會、 小劇場表演等。該址大門仍舊使用著舊式拉閘,又重又大,少點勁兒 也拉不動;大閘漆上「facebook藍」,令它顯得份外溫文,而且很有 個性。整座樓房少說都有約70年歷史,從前是家小型製衣廠,即俗稱 的山寨廠,後來行業式微,轉租給澳門畫家郭桓,改裝成畫室。郭老 先生逝世後,郭太琥茹決定維持原址,延續郭老的精神,為澳門保留 一塊藝術空間;幾經協商,地下及二樓分租予石頭公社及拍板視覺藝 術團,從此,他們利用此空間定期舉辦活動。可惜,近月因為大業主 決定改變該址用途,所以郭家及兩藝團都被迫搬遷。連勝街2G的消 失,是否意味著給予藝術發展的城市空間正在改變呢?
`02
牛杂 ox magazine
雜作題
32
空間
連勝街上的藍色大門
凝視.記憶
在遷離2G之前,莫倩婷和石頭公社的舞者,
6月初的一個晚上,在遷出連勝街會址前,石
創作了一齣舞蹈劇場作品《凝視流動》,並首
頭公社和拍板視覺藝術團不約而同地舉行了活
次利用會址作公演場地,亦以此來告別這個充
動,作為對這個地方的告別儀式。
滿記憶的場所。
「轉眼間,我們已經在這裡渡過了八年光陰;
尋找有故事的光影
在連勝街排練場,我們排演過多部作品,有很
連勝街2G最後的一夜,當二樓在演出《凝視
多很多回憶。」現任石頭公社副會長及導演莫
流動》期間,設於地下的放映室,正播放著
倩婷說,「由04年起,石頭公社進駐這裡,
《PINA》;兩個作品都是有關舞蹈、流逝和
每一個在這裡排練的作品對我們都很有意義。
記憶,這美麗的巧合彷彿是要我們用舞蹈來紀
」藝團的幾個重要作品都是在這個排練場創作
念這個即將消逝的場所。
出來的,例如《靜安寺路189號》、《聽風 的卡夫卡》等等。「我們一直都將它作排練室 為主,但始終是舊樓房,設備和環境都不是專 業的,不過所有的缺點,慢慢被感情融化」莫 倩婷說。位於連勝街2G二層,是石頭公社的 會址,建築物是以磚石建成,地板厚實堅硬, 但石頭團員就這樣硬撐過來,八年來不斷在這 裡艱苦排練,滴下了無數汗水。「多年來,發 生過很多很多的趣事或傷心事,多得差點記不 起了。不過,回想起來,當初遷入會址時,幾 個女生合力把公社的東西搬上來,而且不辭勞
牛杂 ox magazine
澳門拍板視覺藝術團,是一個從事電影錄像創 作及研究的非牟利協會,會址設在2G地下, 除了支援本地創作者拍攝製作外,亦定期舉行 電影欣賞會,每星期為會員選映世界各地不同 類型的優秀影片,每場放映會後會員都會深 入研討。「2005年,正式開始《有戲睇》活 動,初時選片只是單元性的,07年起,我們 開始以專題形式放映,每月四部相關的影片, 以專題形式推介給會員。」何家政說。家政曾 留學台灣,主修電影研究,現任澳門拍板視覺
苦地將排練地膠舖好,這算是最難忘的事之一
藝術團理事長。他表示,累積起來放映的影片
啊!」莫倩婷說。
超過二百部,令愈來愈多會員接觸到優秀電
`02
連勝街2G最後一夜
33
謝嘉豪
最後一夜「有戲睇」 播放PINA,放映會後 討論現場
石頭公社排練室
影,而且引發大家對電影的研究及思考。除了
還有待落實,但這一切正好反映出,城市急速
放映活動外,拍板也不時舉辦講座、大師班
發展正縮減了藝術創作的運作空間,藝術家再
等等活動,邀請過不少著名的電影人來連勝街
不能單靠一己之力抵抗昂貴狂飆的租金;港澳
2G開講授課,例如:關本良、廖慶松、清水
政府口口聲聲說大力發展文創產業,也許真的
宏一、田開良等,為澳門電影愛好者帶來了很
要花點時間認真想想如何進行得徹底些,「實
多啟發。「這裡是一個地標,不少外地電影人
體運作空間」和「自由思想空間」,對藝術創
都知道澳門有這樣一個地方;而且這裡孕育了
作同等重要呢!
很多的創作,會址經常借予其他團體開會,或
連勝街2G承載著不少人的喜怒哀樂,而每一
協助拍攝製作進行,無形中給整個創作圈子
磚每一瓦都充滿了各種的憶記,興奮的、期待
帶來了一點貢獻,」家政說。目前,因為難以
的、憂怨的、熱情的、失望的、喜悅的憶記─
支付昂貴租金,拍板視覺藝術團還未找到新會
這些憶記快將瓦解成碎片,融化到每一位曾經
址,活動需要暫時停辦。似乎「租金」,對於
來過這裡的人的心坎。最後一夜,連勝街2G
所有藝團來說,都是個千古不變的難題。「如
從未如此熱鬧過,新朋舊友都來到這裡,大家
果有足夠空間和資源,我衷心期待政府能夠協
以各自的方式來送別這一片即將逝去的文藝空
助藝團上樓,把不同類型的藝術團體組織到同
間。
一棟建築物內,並設置藝團所需的設施,如放 映室、排練室、小劇場等,形成一個良好的藝 術氛圍,讓人有種聚腳的感覺。」何家政說。 當PINA說,「Dance Dance Dance, otherwise, we are lost!」之後,連勝街2G所有的 公開活動都完結了,新朋舊友都爭相在樓內拍 照留念。然而,兩個藝團的新會址何去何從,
`02
牛杂 ox magazine
雜作題
空間
34
窮出生天
文 | 謝嘉豪
除了2G外,在連勝街上,還有一個藝術空間,他們是民間藝術組織 「窮空間」所帶頭營運的一個藝術場所,雖然艱苦經營,但他們卻勇 於一試。誠如主持人之一莫少忠所言,「即使政府機關真的給你一個 藝術空間,我們又是否有能力營運呢?」為此,阿忠和他的戰友努力 支撐著,為澳門保留一片開放獨立的藝文空間。
牛杂 ox magazine
`02
窮出生天
35
謝嘉豪
謝:謝嘉豪 莫:莫少忠
謝:營運這個藝文空間覺得艱苦嗎?主要面對
有帶來很大的幫助。因為我們是手作產品,不
的困難是什麼?
是量產型,是花時間的,並不是其他人所說的
莫:困難就是要不停令它有事情發生,因為租
什麼文化產業,我們卻是手作式的產業。總的
金始終不便宜,租了下來,當然想令它有生
來說,就是和這裡進駐的團體,一起想辦法來
氣,活潑一點,但做起來就覺得很吃力。要想
運作,打好基礎。這裡是由兩個文化社團和一
著如何不停地編排活動,而人手不足,又會質
個商舖合營的。
疑密集地做是否能達到目標呢?諸如此類的,
謝:到現在已營運了多久?
有很多東西要考慮。
莫:剛剛一年,到明年五月便要決定續約或不
謝:是什麼原因,選擇租用這地方?
續約。
莫:其實是一個緣份,在遷出窮空間舊址時,
謝:假設你們不再續約,日後會繼續在其他地
本來只是想找個小小的地方,足夠一般工作便
方以這種形式經營嗎?
是了,不過,在尋找地方時卻遇上這裡,最初 只是進來看看,覺得挺有趣的,在連勝街有一 全幢物業像這樣的。最後,我也不知道,就是 想「不如試試看吧!」,於是便租了下來。
莫:沒想過。因為以前的“窮空間”只是想找 個地方工作,本來給自己兩年期限,但不經不 覺捱了五年。搬到這裡,地方突然變大了,一 層變三層。到現在還沒想到之後如何。只是想
謝:哈哈……!就是這樣?
到了明年五月,我們到底要做什麼呢?到時澳
莫:大家還年輕嘛!不過說真的與運作之前
門需要什麼呢?從這方向出發去想,難保到時
的“窮空間”,其實沒兩樣。我問自己,是否
會找到第二個地方也說不定。這幾年,澳門不
真的懂得營運一個藝文空間呢?以前,在一些
難找到黑盒劇場做演出,但最重要還是有一個
小地方做,做了五年,大膽地想如果我們嘗試
地方能作思想交流,有時甚至比做一個演出更
冒這次險又會如何呢?後來詢問過很多朋友的
加重要,所以如果日後真的要找地方,我會選
意見,大家都說何不試試冒險吧!我想,即是
擇找一處能讓大家自由激盪新思維的空間。
只能維持一兩年也不要緊,將是我們一次很好 的經歷。而且,這幾年澳門需要的,不只是單 一功能的劇場,或單純的展覽空間,我覺得澳 門其實需要一些凝聚思想交流的場所。所以, 一方面要尋找在這街區營運一個藝文空間,它 的定位是什麼?另一方面,它如何維持呢?從 這兩方面著手。最後,我們簽了兩年的合約, 開始了連勝街上的窮空間。沒有想太多後果, 只是想在這兩年到底要做什麼? 謝:所以,現在窮空間是依靠什麼維繫租金? 莫:主要是靠舉辦活動。相反售賣創意產品沒
`02
牛杂 ox magazine
雜作題
36
空間
誰的藝文空間?
文 | 何家政
由2005年開始,一個本地推廣電影的非牟利
答:我認為這是一個半公共空間,這空間會舉辦
組 織 (註1), 每 週 放 映 一 部 電 影 , 並 提 供 導 賞
活動,亦會無償借出給有需要的人士使用,但平
服務,過去七年來共放映了超過250部優質電
常不會有工作人員看守。
影,該組織的會址亦成為了澳門少有放映另類電
而我們一直致力開拓這個空間的虛擬特性,因為
影的藝文空間,但於2012年6月開始該會會址
這個空間代表了觀賞、討論、交流非主流電影的
被迫終止。就在將要結束的時候,有人問過我兩
各種觀點,這個空間的特徵可與網路結合一起,
個問題:
於網路上進行討論交流,與實體空間互相配合,
問:你覺得這個空間能夠好好地被利用嗎?
逐漸形成討論電影的文化,讓這空間的「場所精
(有否被「活化」?)
神」,透過虛擬網路延伸出去。
答:這個空間被用作電影放映的場地(包括導賞
關於藝文空間,我個人認為有幾個特點:
服務),這已經是一種簡單的活化手段,另外它
1藝文空間可以是實體的,亦可以是非實體的。
還是會議室、剪接室、工作坊場地...從功能上 說,已經算是活化。
2藝文空間的對象很重要,它是為誰服務?為藝 術家?為觀眾/民眾?為政府?
「活化」,或說「廢物利用」就是把原本死了 或被廢棄的東西再利用,增加附加價值(Adding
3不同藝文空間的地區佈局,或群聚效應如何?
Value),也就是經改造後,增加它在人類心中
4藝文空間如何因應本澳的地區特性加以發展?
的價值。
5實體或非實體的藝文空間,都需要適切的管理
如果這個空間被收回重建住宅大樓,對業主來說
經營策略。
可能是活化,但對藝文愛好者而言,就是損失了
6除了藝文空間的物質條件,它所提供的內容更
一個可觀賞另類電影的地方了...這個空間是培
為重要。並非富麗堂皇的空間就是好的空間,要
養觀眾發展多元電影品味的地方,對普及電影及
考慮的因素很多。
本地電影發展亦有助益,觀眾的培育不能忽視, 有好的觀眾,才會有好作品。 問:你認為這裡是一個公共空間嗎?
然而,更為重要的是政府對「藝文空間」的取態 如何?澳門是「社團社會」,50多萬人口的澳 門 擁 有 超 過 5 0 0 0 個 非 營 利 組 織 (註2) , 所 有 與 藝術有關的非營利組織都有賴政府的資助營運,
牛杂 ox magazine
`02
誰的藝文空間?
37
何家政
而澳門的總體藝術發展,都有賴這些藝術相關的非營利組織來推動。而政 府基本上對這些組織的發展持放任態度,亦從不干涉這些藝文組織對「藝
註1: 「拍板視覺藝術團」,成立於1999年,主要 推廣電影錄像活動,近年獲資助製作電影「堂
文空間」的經營,因此,所有「藝文社團」的辦公室、展演空間、藝術管
口故事2:《愛情在城》」,是少有在本地戲
理人才的培訓等等,過去都是「閣下自理」;近年情況有所改變,政府開
院公開上映的本土電影,並獲得廣泛回響。
始提供藝術管理的課程,並向社團提供人員聘用經費。 如果澳門的總體任務是要成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話,那麼,澳門到
註2: 關於本地非營利組織資料可參考鄧玉華,《 澳門非營利組織研究》,《澳門研究》第26
底需要甚麼樣的「藝文空間」?在賭場的展覽廳開畫展嗎?還是在工業大
期,2005年2月。楊仁飛,《澳門社團發展
廈裡辦放映會?還是要讓誠品書店在澳門開分店?其實,我並不知道政府
──過去、現狀與展望》,《澳門研究》第7 期,1998年3月。婁勝華,《社團與政府:
是如何去理解「旅遊」和「休閒」的概念?但「旅遊」和「休閒」從字面
策略性合作伙伴關係》,《澳門日報》E3
上解讀,很容易讓人「誤解」為「博彩業+觀光業+旅遊業」的三合一,
版,2007年8月22日。
那就是「山寨版拉斯維加斯」的同義詞。 這時代,甚麼也可以是藝術,任何空間也可以是藝文空間,在工業大廈裡 可以、在商業大廈裡可以、在賭場裡可以;為甚麼只有工業大廈才需要活 化?冷冰冰的商業大樓,難道不需要活化得更有人味?如果甚麼都可以是 藝術,那甚麼都不會是藝術;如果任何空間都可以是藝文空間,就沒有藝 文空間。澳門會出現怎樣的藝文空間,其實並不重要,因為政治從來就是 澳門最核心的價值,藝術和文化只能站在一個更龐大的政治任務旁邊充當 配角。
`02
牛杂 ox magazine
劇評
48
空間
異地化的身體空間情感 《凝視流動》
文 | 林乃文
牯嶺街小劇場二樓並不是標準的劇場空
台北的觀眾看到的畢竟是一種再現的生活
間,老屋的長窗會漏光,天花板挑高,只
空間、再現的環境意義、再現的背景聲音
能用一般空間常用的軌道燈和鎢絲燈泡,
(雖然播的是本地電視節目和歌曲),以及
投影機不能懸吊只能放在地上,前後排觀
一截原裝空運過來的肢體與感情。
眾座位落差不足,我的視線在前面觀眾頸
燈光運用仍極精巧別緻,為空間性格和演
背的左側右側不斷交替,好像左眼右眼輪
員的出入場畫龍點睛,也提點出全「劇」
流睜開……;但與原始搬演空間類似,依樣
介於可見和不可見之間的幽微意義,有如
被布置起來,流露一股生活的氣息。當我
英文名:”Something between Noth-
們走上二樓,便看見書櫃、書桌、椅子、
ing and Everything”。肢體也是流體、
冰箱、電視,有如日常空間,牆上貼滿私
不定形的,無法對焦是舞蹈或戲劇,就像
人舊照片。四個白衣女子,款款深情地用
節目單說的:「用我們原始的身體,觸摸
身軀撫摸牆壁,滾動身體親吻每寸地板,
存在的意義」。國語聽起來有點怪,廣東
以胸和背部愛撫樓梯扶手,身體的影子摩
話的那段念白聽不懂反而好聽,此時影子
擦著牆壁……。整個表演像一首詠物賦,此
滑過老照片。
「物」包括空間。
作為一部二十七歲的導演的年輕的作品,
一個女孩用色筆描畫牆壁,另一個女孩用
難得氣質穩靜。片刻凝視,然後溜走,
筆描畫身體,以物擬人,象徵隱然成立。
印象便默默滑入台北舊城區六月的晚間時
若這間房間是一個女子的身體,「她」繼
光。
續被書寫、被填滿、被清空、被折磨、被 觀看……,或許可以發展為另一支旋律。但 主旋律很快被拉回較現實性的指涉。 澳門的正式規格劇場不多,各式藝團因此 發展出一種特殊的替代空間美學,表演兼 具閱讀環境的意義,讓看慣了黑盒子劇場 的我們反而眼睛一亮,甚至覺得有種不矯 揉造作的誠懇。但由於空間已然移轉,在 牛杂 ox magazine
`02
連勝街2G
異地化的身體空間情感 《凝視流動》
49
林乃文
觀賞場次— 演出:澳門石頭公社 時間:2012/06/23 19:30 地點:台北市牯嶺街小劇場 *承蒙作者答允轉載
林乃文 台北藝術大學戲劇所博士生,看戲年齡二十 二。人流浪於學校和劇場之間,筆流浪於記實 報導與虛構劇本之間。著有《跨界劇場.人》 、《妹妹與喵》等。 部落格:我乃文字 http://coolmoonintaiwan.blogspot.com/
`02
牛杂 ox magazine
劇評
50
空間
旅行是為了什麼? ──觀《咖喱骨遊記》有感
文 | 岑慧婷
什麼咖喱骨?能吃的嗎?單靠名字完全看不出它
樹,它是一根床柱,加點修飾、加點想像,便可
的來歷。出於好奇,從場刊中了解一下後,便進
以成為主角怪老樹,也是挺環保及省錢的。
場觀劇。
說起遺物,劇中的旅人對其也表現得有點避諱。
原來,這是一個有關旅遊的戲劇。劇中的遊客依
我想即使這些是有故事的物件,故事可能是可歌
著《咖喱骨遊記》,來到了一個除了道路就是景
可泣,但如果一個人不懂這些故事,那麼,物件
點和博物館的城市──矮人國,展開了一段未知
仍舊是物件。如果,懂故事的人,便可能會如珠
的旅程,他們參觀過即食麵博物館、遺物回收博
如寶地對待物件。就像上次收拾家中雜物時,無
物館、照相機博物館等地方,還遇到一個怪老樹
意間,發現到小時候的學業手冊,我也會細看,
的古老傳說,旅行者在這個矮人國的旅程中,腦
回味。
海裡掀起了一個一又個的思潮……。 劇中有幾部分都使我印象深刻: 第一,就是那怪老樹碼頭樂園部分的那首歌,那 首歌應該大概叫《怪老樹》吧。在演員第一次唱 的時候,我可算是只聽明怪老樹三隻字。而在他 重覆數次後,發覝歌詞是粵語及普通話混用的, 而且歌詞內容及演員也很有趣。令我笑了出來。
相信觀眾們看過了照相機博物館,也會感嘆科技 的發展是如此地快速。其實只要看看周圍或自己 換過的電子產品便可以看到了這一點,電視廣告 每天都無間斷地為我們介紹新的產品,告訴你我 們用的已OUT了。科技每天都推陳出新,讓人應 接不暇。現在,即使要留下瞬間的光影,對於我 們來說已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了,但是也許,有些 事太容易,我們會變得不懂得珍惜。
在座談會中,導演說那位唱怪老樹歌的台灣演 員,是新加入他們劇團的。他使我想起,電視台 的台灣藝人──金剛,我覺得他們這一類人(會 普通話但又會一點廣東話),特別容易吸引別人 的眼球。這個是缺點,還是優點呢?那真的要視 乎如何去運用了。而我覺得今次那演員的位置安
澳門在這近十年來,經濟環境得到突然的改善。 四周開滿了琳瑯的賭場酒店,變化不少的澳門人 的生活。我覺得最明顯的是,在街上多了很多做 賭業的人。就如我的媽媽,她是賭場的保安員, 自從做了這份工,她開始要輪班工作,工錢多 了,用錢也開始比以前更闊綽。無論是中學生、
排得也是很恰當的。
大學生、青年……想賺錢,都比起以前來說,容易 另外,那張在遺物回收博物館出現的兩層床也是
了不少。
令我印象深刻。那床一出場,覺得很有懾人的 魅力,我想這可能是因為其體積大、加上滾輪的 聲浪,而且,床上的擺放的遺物就像是床的裝飾 品,為其加上神秘的感覺。特別吸引的是怪老
牛杂 ox magazine
`02
雖則我已在澳門生活了十幾年,但我也對這個地 方不是有太深的認識。有一次,在街上有人問我 一個世遺景點如何走,我也未能清楚地告訴他。
連勝街2G
旅行是為了什麼?
51
岑慧婷
一個連自己的居住的地方也未能搞清楚的人, 又怎去外面“旅行”呢? 究竟旅行是為了什麼呢? 一天,當我一家在看旅遊節目,節目中介紹了 一個放有一些如人般大、白色的“棉花糖” 的 草地。旁邊的姐姐說:“很想去看看。”我便 問:“如果那些東西放在澳門路環的草地上, 妳還想去嗎?”姐姐想了想,笑說:“不去, 那麼近。”究竟,我們是想要乘飛機?要去遠 的地方?要炫耀?要感受?還是……到現在也弄 不清,可是,我想我會去澳門更多更多沒去過 的角落。
`02
牛杂 ox magazine
詩
空間
悼三角地, 一張搖搖欲墜的大字報 / 徵婚廣告
袁紹珊
鏡頭下的我們成了被觀察的動物 求偶或發言,甚至駐足路過 都有參與的嫌疑 青春的激情 轉化為床位招租訊息 有人卻千里迢迢 找那用三塊板拼湊的精神家園 誰會像面對流行疾病般輕易 被打印出來的字句徹底感染 在這個不再需要詩和革命的時代 我們是在半夜張貼的大字報∕徵婚廣告 安靜地等待被哇啦一聲撕下 連帶那理想主義的臉
牛杂 ox magazine
`02
52
悼三角地, 一張搖搖欲墜的大字報
53
袁紹珊
文|袁紹珊
袁紹珊 詩人、專欄作家。生於澳門,畢業於北京 大學及多倫多大學。曾獲澳門文學獎等獎 項,作品散見於兩岸四地刊物。 個人詩集包括: 《太平盛世的形上流亡》 (香港:Kubrick,2008年) 《Wonderland》 (台北: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11年) 《這裡/Here》(英譯詩選集) (澳門:澳門故事協會,2011年)
`02
牛杂 ox magazine
54
...
牛杂 ox magazine
`02
...
定 價 : MOP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