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意識發掘的美學:羅婉儀
平
衡
藝 國 韓
‘ 10 八月號
展 作 創 場 駐 浩 沂 李 家 術
August 2015 MOP 25
信念的無邊力量:郭恬熙
概念先行 天使乍現的場景
陳嘉強
發現重複中的變化 黄仁逵 《關我事》 澳門社會議題藝術作品展
敍述之間 ──────────梁倩瑜
密密說──梁倩瑜藝術創作展
「關我事── XXXXX」 藝術家對談
郭恬熙 X 李銳奮
策展人對談
`10
牛杂 ox magazine
��識��的��──羅�儀
6
《我在市場買回來的水果》
《一些乾枯了的水果》
《一天,我在一些檸檬前坐下來並開始繪畫》
把檸檬的不同狀況,以不同物料畫或做出 來,然而三者結合完全是感觀一致,婉儀能 自然的運用相似或對比的質感做同樣的東 西。
牛杂 ox magazine
`10
��識��的��──羅�儀
7
易忘記的東西,包括我自己的生活裏面忘記的東
包含了很多意義的。這些意義包括如何分析一個
西,乃至文化社會裏面的東西。」
羅婉儀.香港.藝術工作者
從 事 藝 術 創 作、 寫 作 及 教 學 工 作。 曾 於 香 港、 意 大 利、
英 國 修 讀 設 計 及 藝 術。 她 的 創 作 以 鉛 筆 繪 畫 和 視 覺 人
類 學 為 核 心 ; 她 的 書 寫 議 題 有 關 藝 術 與 文 化、 女 性 主
義 和 口 述 歷 史。 個 人 展 出 包 括 :︽ 痕 跡 ︾︵ 香 港 教 育
學 院 文 化 與 創 意 藝 術 學 系 展 覽 廳 2014 ;香港賽馬會 創 意 藝 術 中 心 2014 ︶、︽ 房 間 ―― 一些有關繪畫痕跡的 裝 置 與 延 伸 ︾︵ 澳 門 牛 房 倉 庫 2011 ;台北竹圍工作室
︶、︽一個神話的追跡︾︵香港巡迴個展:香港浸會 2011 大學;香港嶺南大學及圖書館;香港視覺藝術中心;
︶ ; 聯 展 包 括 :︽ 萬 里 ︾︵ 英 國 巡 迴 聯 展 2003-2004
︶、 Big Draw Campaign ︵倫敦維多利亞和 2002-2003 阿爾伯特博物館 2000 ︶ 等。 個 人 著 作 :︽ 穿 越 世 紀 的
園
情書 寫 給 巴 黎 藝 術 家 的 21 封 信 ︾︵ 台 北 : 南 方 家 ―― ︶、︽文字.繪畫︾︵香港: kubrick 2012 ︶、︽房 2013
間 ︾︵ 澳 門 : 牛 房 倉 庫 2011 ︶、︽ 一 冊 女 書 筆 記 ―― 探 尋中國湖南省江永縣上江墟鄉女書︾︵香港:新婦女協
進 會 2003 ︶、︽ 一 個 神 話 的 追 跡 ︾︵ 香 港 : 藝 術 發 展 局 ︶。現任教澳門大學教育學院。 2003
化、層面裏面去發現一些東西,其實每件東西是
社會、一個文化,最後可能是透過一件很普通很 簡單的東西,去找尋自己。」
婉儀 喜 歡收集 東 西,當下也 許 是 無 意 識 無 特定 原因的,時間久了,卻又發現了一些事,找到這
在完成《女書》之後,相隔十餘年,羅婉儀察覺
些東西之間的連結。
到鉛筆畫是自己這些年發展下來的一個大方向, 於是嘗試去找尋它和文物的關係。
「我 想 每 個 人都 有 收 集 東 西 的 習 慣,尤 其 創 作 人。我收集很多零零碎碎的東西,很多真的是舊
「鉛 筆 畫 給人 的 感 覺 多 是 屬 於 素 描 和 草 稿 形式
的東西,年輕時很喜歡買舊的東西,那時還會過
的,那麼 草 稿 的 話 給人的印象 屬於不是 那麼 重
來澳門買舊傢俱,所謂的文物吧。不知不覺間還
要的東西,或者是先前準備的功夫,很少作為藝
收集了些吃剩的東西,或者破碎的碗碟,這些是
術創 作的形式。自己當時 是 無 意 識 地 選 擇畫 鉛
完全沒有意識的,可能當時捨不得丟棄,反正有
筆畫,可能是方便自己,因為不想用油或其它準
地 方 放 就 先 擱 着。那 麼 在 這個 過 程,我 慢 慢 挑
備 起 來 太複雜 的東西。就用一支 鉛 筆 在畫 冊上
起這些東西來畫。Susan Hiller 她本身的其中一
工作。」
個方向是覺得我們要將社會裏面的每一樣東西, 可能是被忽略的遺忘的,或者是很小的東西,但
「漸漸地鉛 筆畫這個形式的發 展和 Susan Hiller
要重新將它用另一個方法(去呈現),因為她不
她自己怎麼去理解很普通的東西,一些不太受重
是 畫 畫 的,她 是 做 裝 置 和 audio-visual 的 比 較
視的物件,我嘗試連結起來。就是鉛筆畫我們大
多,那我就把她這個概念放到我自己畫畫這邊,
部份人不是 很 重視的 話,如果 這 某 程 度 上 是 真
如 何將 鉛 筆 畫 這種似乎不太被 重 視的 媒介,去
的話,我就用這形式去畫不太受重視的東西,容
畫一些同樣被忽略的東西。」
`10
牛杂 ox magazine
��識��的��──羅�儀
8
婉儀喜歡用一些看起來脆弱及有透明度的物料來作畫,宣紙、牛油紙、紗布及玻璃等,運用純白的空間將作品交疊拼湊,從中表現之間的恊調、對話及碰撞。
以下筆了。另一個等待是自己的狀態,並不是任
隨遇而安的創作過程
何時間和情 緒狀 態 都適合 進 入 創作,會 找適合 羅 婉儀 形 容自己畫 畫的過程 猶 如 靜 坐,是 一 個
的時機和空間。」
讓她可以靜下來的時刻。進入狀態後,便專注其 中,心無雜念。而隨着年月過去,創作的狀態也
無意識地創作
不一樣了,目前更多的是心境上的體會。 婉儀多年來收集了很多舊木箱,這次展覽可以看 年 輕 時 的 創 作,在 落 筆 前,畫 已 經 在 心中勾 勒
到她畫了很多木箱的扣環局部特寫。一開始她不
出來,雖然很少起稿,但會用文字把內容、材料
清楚自己為甚麼想去畫它,畫着畫着,才發現它
等紀錄下來,畫甚麼如何畫,都是很清𥇦的。現
背後的意義以及彼此的連結。
階段的狀 態,對物質和媒介的關係 是 很 鬆動且 隨性的。很多東西已經準備好了,只看甚麼時候
「創作的時候,可能沒有一個很清楚的意識,不
用甚麼方法放出來,而還沒準備好的,她也不心
知道為甚麼要畫這些東西,但畫着畫着,它的意
急,認為時間到了,它就會出來了。
涵就出來了。」
「這個等待,一是外在的時間,時間給了我怎樣
婉儀發現這些容器,通常會收放兩種物件,一種
的效果,而那個東西夠成熟了,或者讓我覺得可
是 想 好好 保 存的東 西,另一種 是 似乎沒什麼 用
牛杂 ox magazine
`10
��識��的��──羅�儀
的東西,但它反映了某個階段的生活乃至當時文 化。
9
「每 個人 成長 的 歷 程,總 有 許 多人事 物 在 牽 扯, 而我們會在不同的位置和層次不經意地重新拿 出來。」經歷需要時間累積和過濾,當下也許不
珍而重之的東西有很多,通常和回憶有關,和重
明白,不知道它的作為,但時間會告訴你的,也
要的人有關。貌似不重要的東西也不少,但它可
會讓你知道哪些該留下哪些該捨去。
能又已是生活中的一部份,就像她常放在家中的 乾檸 檬,一個巧妙的開始,形成多年來的習慣,
婉儀 總 是 說自己 無 意 識 地畫 一些 物 件,做一些
化成了生活中陪伴着她的風景。
選擇,看似毫無動機地創作。在她的生活和創作 中,彷彿有許多微小的點千絲萬縷地連在一起,
「有時候創作的過程會有所觸動,這些觸動會倒
她的回憶,視之為瑰寶的物件,或者生活中也許
過來告訴你為甚麼你要做這個事情。」婉儀的父
沒有特別重要,但成為生活一部分的東西。所有
親 是 跌 打 醫 生,存 有 許 多 瓶 瓶 罐 罐 和 紗布。小
的事物,看似零落地散滿一地,看似沒有原因隨
時候和他一起工作,包括樁薑,洗曬紗布、卷紗
意而 行,然而 它們又在不經 意間幻 化成天 上 綺
布,把 藥 粉入樽。自己 不 經 意 地 回 想 起 來,咦,
麗的星塵,互相輝映,連結成各種星座,且冥冥
怎 麼自己曾經 做了那麼多卷 狀的作品而且物料
中早有安排。
以紗布為主,當時完全沒有意識到,原來一切都 有跡可尋。
`10
牛杂 ox magazine
��識��的��──羅�儀
10
《箱》 二手古舊的木箱,破爛的碗,歴練的手,這些圍繞自己及生活的東西,是婉儀喜歡的取材,用最素淨的鉛筆來作畫,畫局部及留空大片的白,看似重複的題材, 當中又有不同的變化,作品需要由外入內看,再由內退外看。實物寫實素描,直白的說明,可拼合在一起又是另一更深層的視覺觀感,這種不刻意造出來的氣 氛,顯現出很強烈的感覺。
牛杂 ox magazine
`10
�現重�中的��──�仁�
12
黄仁逵.香港.藝術家
香 港 著 名 畫 家、 美 術 指 導、 編 劇、 作 家 及 香 港 本 土 草
根 民 謠 樂 隊︽ 迷 你 噪 音 ︾ 的 成 員, 散 文 集︽ 放 風 ︾ 曾
獲 得 香 港 中 文 文 學 雙 年 獎。 曾 得 過 香 港 電 影 金 像 獎 最
佳 美 術 指 導 及 編 劇, 憑︽ 癲 佬 正 傳 ︾ 及︽ 籠 民 ︾ 等 獲
香港電影金像獎及最佳編劇獎等。
程度,如果對自己的創作或演出足夠敏銳,就可
術創作 在 觀 念 上不 該 是 這樣的,他 認 為 若有什
以體會到每一次的變化,觀眾亦然,倘若是一個
麽是非做不可的,那就去做吧,無需顧慮太多。
性情粗曠的人,那就會覺得悶。
即使已有很多人做過也好,沒人做過的也罷,畢 竟人天生就是獨一無二,就算做同一件事,因行
黃仁逵分享了香港作家倪匡的一則故事,某個昆
事作風而人各有別,所以不用刻意去強求與眾不
蟲 學家在 觀察昆 蟲的習性時 得到一 個結 論,發
同,只要能找到自己,追求完成自己就行了。他
現 昆 蟲 的日常 活 動 有 慣 性 規律,這 其實 跟 人一
進一步解釋,重複不是艾瑞克的重點,而只是一
樣,每天去上班然後回家,重複過活做著一樣的
種手段,且需要透過重複來表達,因為重複令演
事。然而,如果把生命看成是一直周而復始的重
奏家無可避免的投放自己特別細微的思緒。
複動作,則顯得苦悶和悲觀;但若果每一次的重 複都體 會到微 妙的分別,對人 生的看 法就 會 有
這次的作品《平靜》以一幅幅的畫作連接成一個
所不同。以宏觀的角度來看,或許人類也只是在
圓,像是三百六十度的景觀,像是一個循環,沒
生老病 死之 間不斷循 環,人 生 過程可能 大同小
有明確的開始和結束。阿鬼認為每次做作品,每
異,但人們可以選擇要做什麽和怎麼去達成,關
一幅畫都是下一張畫的草稿,這就是新意,因為
鍵在於自己怎麼想,盡可能讓自己樂在其中吧。
一次又一次的對生活產生了不一樣的感受,也有 了新的 詮釋。而 許多創 作內容 都是 源 於畫 畫以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有所 突破,尤其在創作方面,
外的生活經歷和體會,否則是畫不出來的。正如
都想要突顯個人創意。阿鬼坦言,創作要與眾不
攝影,對於同一個事件的發生,有的人也許只是
同其實不難,只要大家都做的事,你不去做就是
碰巧遇到,有特別感覺而拍下這個畫面,有的人
了。可是這樣樂趣在哪?究竟跟別人不一樣有什
就算該事件發生一百次也不會想拍下來,這是基
麽樂趣?他觀察到很多學生都有這樣的盲點,尤
於每 個人的 經 歷和感受 都有所不同。愛 好 攝 影
其總希望在短時間內形成個人風格的人,一旦發
的人對自己感興趣去拍的東西總會有原因,自己
現一件事情已經有人做過,就不再想去做了。藝
能 想 到能 說出來的原因可能 只 是 很表 層的,當
牛杂 ox magazine
`10
�現重�中的��──�仁�
13
用多張畫紙合拼而成的素描畫造成圓形掛在半空,衣夾及鐵絲也成為作品的一部份,投影出的倒影顯現又是另一種觀感。
中也 許還 潛 藏 著更 深 層的意義 也 說不定。但 起 碼要透過自己拍的照片來認識自己,或者反過來 問,有什麽是自己鐵定不拍的?爲什麽?如果不 瞭解自己,就很難瞭解其他的事物。因此,創作 人要向自己提問,並且勇於回答自己。
`10
牛杂 ox magazine
�現重�中的��──�仁�
14
作品需要踏入陣陣撲香的爽身粉內去看,看不到還可以爬上梯慢慢看過清楚。
《平靜》(向艾瑞克�薩提致敬),展覽開幕時由劉子斌先生及黃仁逵在作品 前演奏。
牛杂 ox magazine
`10
�使乍現的場�──陳��
16
陳嘉強.澳門.多媒介創作人
熱 愛 影 像 與 藝 術 ,從 事 錄 像 電 影 、視 覺 藝 術 及 平 面 設
計 多 種 媒 介 創 作。 自 一 九 九 九 年 起 其 作 品 於 本 澳 及 海
外 展 出 ,作 品 曾 屢 獲 獎 項。 二 零 零 九 年 起 任 澳 門 理 工
學 院 藝 術 高 等 學 校 客 席 講 師。 二 零 零 三 年 起 參 與 澳 門
影像團體﹁拍板視覺藝術團﹂,籌劃電影及錄像相關活
動 ,致力推動影像文化。
獎 項 | 獲 選 澳 門 文 化 局﹁ 二 零 一 三 年 電 影 長 片 製 作 支
、﹁ 香 港 亞 洲 電 (2013)
援 計 劃 ﹂ 之 補 助 拍 攝 首 部 劇 情 電 影︽ 過 雲 雨 ︾ (2014) 、 中 國 行 為 藝 術 文 獻 展 2012 ﹂ ― 優異作品 ―
﹁以身觀身
電影展﹂ Avanca
、 ﹁澳門小語﹂攝影比賽 ﹁ (2012) ―照片新聞學獎﹂ (2010) ﹁第七屆澳門設計雙年展﹂ ― 公 開 組﹁ 印 刷 廣 告 類 ﹂ 金
。 (2008) 影 展 |﹁ 葡 國
獎
、﹁第十九屆金雞百花電影節﹂ (2010) 、﹁澳 (2009) 門 國 際 電 影 錄 像 展 ﹂ (2012) 、﹁ 第 五 屆 北 京 青 年 電 影 論
影節﹂
未來展﹂ (2012) 、 CAFAM 兩 岸 四 地 藝 術 交 流 計 畫 2012 ﹂、﹁ 以 身 觀 身 ―
壇﹂ (2010) 等。 聯 展 |﹁ 中 央 美 術 學 院 美 術 館
﹁四不像
中 國 行 為 藝 術 文 獻 展 2012 ﹂、﹁ 中 國 平 遙 國 際 攝 影 大 ― 展﹂ (2009) 、﹁寄居蟹 號 首屆草場地攝影季﹂ (2010) 、 1 ― ﹁第七屆澳門設計雙年展﹂ (2008) 等。
十 多年 從事 錄 像電 影、視 覺 藝 術及平面 設計等
首先 要 能 為 顧 客 解決 問 題,滿 足 功 能,同 時又
多種 媒介 創作,在本澳 及 海外多個地方先 後 舉
具備藝術性。設計其實有它自己的語言,美學發
辦過不同類 型的展 覽,同時 參展多個電 影 和 錄
展 的歷 史 進程都有顯 著的 特點,如何將功 能同
像節,而且更於 2012 年獨立出版了很有意思的
形式 美的融合推向一個極簡的設計是非常重要
圖文創作集《場景》。他常對生命的必然性存疑,
的。一 個 好 設 計 往 往 都 需 要 不斷 研 進,像 是 現
擅長從日常生活中擷取微小事件及細節,借助事
在常說的 less is more 或 less is better,就是一
物 表 象下 蘊 藏的詩意 及 荒 誕 感,描寫個體 生命
種減法設計。或許可以把好設計比喻為一座橋,
之間的巧合與機遇,以及,生命中的不確定。
這座橋可以讓人用最短的距離由 a 點走到 b 點, 而沿途風景又很美,材料又很節能和環保,這是
他 養 著 兩 隻 貓 咪 的工作 室「M」位 於工 業 大 廈
十分人性化的。
裡,平日特別喜歡穿著白襯衫的他從容認真地接 受我的專訪。因為彼此同樣是跳躍式思考的人,
你覺得設計和當代藝術兩者之間有什麼關係 ?
話 題往往會隨著 聯 想而 無限 延伸,時而 瑣碎時 而深入,比如在討論藝術的本質時我們也會很有
這個有點不好說,不過我個人認為兩者之間沒有
共鳴地談 到張愛玲那篇只有三百字的散 文極品
高低之分別。設計是偏重功能性的,比如產品設
《愛》,又或是日本的手工眼 鏡 職 人把傳 統 工藝
計。但如果能把簡單的事情做到很精,藝術性往
做 到極 致的 精神,然 後不知怎的也會 聊到孤 獨
往就會出來。透過創作去反思問題,跨越語言界
感、信仰和死亡。我們由晚上九點半開始一直聊
限,或許可以說是兩者的共通點。
到凌 晨一點 才 結 束 這次訪問,彼 此都 感 到很 難 你的作品《一塊兒》和《建築未知》談的都是事
得而且心情愉快。
情發生的不確定性 , 你自己本身是否看重過程多 作為一個設計師 , 你覺得怎樣的設計才算是一個 好設計 ?
牛杂 ox magazine
`10
於結果 ?《建築未知》又是個怎樣的作品 ?
�使乍現的場�──陳��
17
《一塊兒》陳嘉強集體行動作品的告示板,說明計劃是如何產生。
是的。因為 我覺 得 事情有趣的地方永遠 超出自
討論後,基於北京經常空氣混濁,於是建議她用
己的想像。事情不在自己的控制之內,意想不到
來做一個口罩。這個實用又有趣的主意,雖然不
反而更有趣。我覺得這樣很棒。有關 < 建築未知
是女孩自己想出來的,但如果沒有她前來參與,
> 這個作品,我在小型造磚工場裡,地面放著一
我自己也想不出來。我會把收集到的有意思的回
排一排正在風乾的手工倒模磚塊,我用大姆指在
應,於本年十一月在舊法院的《以身觀身》行為
仍 是 軟的 磚 塊 表面上按 壓,使每 一塊留下了輕
藝術大展中的四人特展裡展出。
微凹痕。然後在其中一塊放進了一根我的頭髮。 想像 這些磚將成 為未 知的建 築。這 是一 個概 念
「發生了的事情,跟 還未發生的,其實是連在一
作品,我用五張 照 片和一段 文字 敍 述 呈 現 這個
起的。」讓我聯想到小波浪和海的故事,你有聽
作品。
過嗎 ?
你 喜 歡 透 過 作 品 和 觀 眾 互 動 引發 思 考,《一 塊
沒 有。( 有 一 個 小 波 浪,原 來 在 海 裡 過 得 很 愉
兒》集體行動計劃的展開 , 有沒有收到什麼很有
快。直到有一天他注意到,其他的波浪都在他前
意思的回應或意外收獲 ? 這些之後也會用作展
面,拍擊著岸邊。於是他感慨起來,有一天自己
示嗎 ?
也會是 這 樣 的 命 運,化 為 烏 有。然 後 另一 個波 浪告訴他:「你不是一個波浪,你是海洋的一部
比 如 有位 朋 友 說 要 把 布 料 拿 來 製 作 樹 熊 手 套,
分。」認 識 的人,和 還 未 認 識 的人,應 該 也 是 連
因 為 早 前 澳 洲 叢 林 大 火令 很多 樹 熊 手 腳 受 傷,
在一起的吧 ? ――採訪者)
而燒傷 手腳的樹 熊治療康復 期需 時 很長,每天 都需要替換兩對手套,所以急需大量手套,國際
你說「有時候,只是默默想像將會發生的事情,
愛護 動 物 基金 會 (IFAW) 呼 籲大眾幫忙,自行製
你就會感到快樂」,你覺得自己是一個很樂觀的
作全 棉質的 手套 送 捐。又 比 如 有位 來自北京的
人嗎 ? 從來不會因為意識到壞 事將要發生而焦
八 歲女孩問我拿 布料做什麼好呢 ? 我和她一起
慮不安嗎 ?
`10
牛杂 ox magazine
�使乍現的場�──陳��
18
我想整體上我是個樂觀的人,但再樂觀的人自然 也會有悲觀的時候。很難有全然的樂觀或悲觀, 兩者往往都是 混在一起的。我 其實是 那 種 會 被 明天 打敗的人,是 說 如果 我意 識 到壞 事 明天 將 要發生,我在今天很可能就已經先倒下來了。哈 哈。 你的作品往往跟「時間性」有關 , 可以談談你對 「時間性」的看法嗎 ? 每 個 藝 術 作品 應 該 都 有屬 於 它自己 的 生 命長 度。眼見世間很多作品雖然只有短暫的生命,但 仍無 損作品本 身 的存 在 意義 和價值。而那些接 近永恆的不朽作品,在過去已經感動和啟發了無 數的人,而 在 未 來 還會 繼 續 感 動 和啟 發 更多的 人。 你的作品彷彿都帶點詩意 , 你很熱衷在日常生活 中尋找詩意的細節 ? 你曾寫詩嗎 ? 是的,我熱衷在日常生活中尋找詩意的細節。我 不曾寫 詩,但我 熱 愛 文 字,而且 對 字 詞 極 其 敏 感。 作品《一塊兒》今年初在澳門藝術博物館展示,是一個持續計劃,嘉強先在開端製作成一件白 襯衫,然而在展示中跟觀眾互動,作品的記錄還會在今年十一月在舊法院的《以身觀身》行為 藝術大展中的四人特展裡展出。 牛杂 ox magazine
`10
�使乍現的場�──陳��
19
日常生活中你覺得視覺上的「美」重不重要 ? 說
作。大部分 的創 作都需 要 人在 孤 獨 的 狀 態下進
說「美」的層次好嗎 ?
行。正正因為這些孤獨感,讓我很想透過作品與 世界發生關係。
當然重要。美的層次也不太好說,但我想,透過 一個人就可以看到一個世界。也可以說,世界上
我知道你曾先後被 邀 請到一些中學進行創意講
有多少人就有多少個審美準則。每個人都是反映
座,對於持續保有創意,你有沒有什麼心得和讀
世界的獨有媒介。審美能力就像是功夫一樣,可
者分享 ? 創意是否都源於好奇心 ?
以通過主動修練而不斷提升。 我曾在學 校 裡 跟學 生 進行 過一 個名叫《藝 術+ 完成一個創作後,一般會有什麼感覺 ?
故 事=生 命 力》 的 講 座,讓 學 生 透 過 文 字、音 樂、繪畫、電影、攝影五種不同的藝術媒介,啟
會有滿足感,看到完成的樣子會很開心。對我個
發他們去思考 如何運用故事讓 人看到生命的意
人而言,無論那一種形式的創作行為,都是一種
義。保有創意方面,如果你真心覺得一件事情很
對身邊環境作出的回應,以及某程度的介入。作
有趣,你就可以歡喜地持續做下去。趣味性很重
品被 受 眾 解 讀出他們想要的意義,並 把 意義 置
要,而且有些嚴肅的東西也可以是有趣的。即使
放 於他們相信的 一種 現實中。如果你 細閱一 件
置身於日常,只要眼睛與心念一轉,會發現一個
作品,不知怎的嚐到了一點甚麼,不管是沙糖還
陌生世界正在同時發生。是的,我相信創意都源
是屎,甚或後來,能抵達你的心田,停留,即使
於好奇心。
那只 是 輕 如 微 風吹 動 一根 頭 髮絲,也可令創作 者感到滿足呢。
你喜歡 那些觀念 / 行為藝 術家 ? 為什麼 ? 對杜 象的經典作品 < 噴泉 > 有什麼看法 ?
你怎 麼看待有關創作方面的孤獨感 ? 以及作品 與大眾的關係 ?
比如香港的藝術家白雙全先生,他的作品充滿人 性關懷,同時又具備輕巧的幽默,淡淡的卻又可
人都是孤獨的,但我是個可以享受獨處的人。創
以令人細細玩味。杜象的 < 噴泉 > 我是在學生時
作 方面如果 不能 享受孤 獨的愉悅,其實很 難 創
代初次接觸到的,當時我就覺得很有衝擊性,這
`10
牛杂 ox magazine
�使乍現的場�──陳��
20
個作品在當代藝術的脈絡裡有顯著的重要性。
巧合 和隨機 性,我 深信澳門在 這個領域 是 有 很 好的人材,但能否有緣份走在一起,彼此有默契
你覺得藝術的本質是什麼 ? 藝術對你的人生有
地各展所長,其實充滿未知和期待。
多重要 ? 你喜歡現在的澳門嗎 ? 對澳門的城市發展趨勢 藝術的本質比較不好說,很難一概而論。我不喜
感到樂觀嗎 ? 你覺得澳門的創作環境和藝術氣
歡定義,我更喜歡描述自己的看法,但如果別人
氛如何 ? 如果可以自由選擇 , 你希望在哪個城市
能夠定義得恰到好處,我又會很認同。藝術對我
進行創作 ? 為什麼 ?
的人生十分重要,我認為藝術是一種必需品,也 是人類文明的必然產物。
如果可以自由選擇,我還是會想在澳門做創作,
你正在製作一部 90 分鐘的劇情電影《過雲雨》,
我為什麼。這是我成長與生活的地方,我愛這地
故事是怎樣的 ? 計劃何時發表 ? 製作遇到什麼
方。樂不樂觀,反正沒有真正的靜止,所以不妨
困難 ? 你怎樣看待電影這種創作媒介 ?
用 一種 適當的距 離,觀 察 這個你一直 抱怨 卻 植
因為,哪 裡可以像 澳 門這 麼 美 麗 ? 但請不 要問
有你根的城市。我看到澳門創作人都在做的事情 《過雲雨》是我第一次拍這個長 度的劇情 電 影, 這 項目獲 得了澳 門文化局「2013 電 影長 片支 援
是,把一包沙糖或者一點什麼,靜靜放進這城市 的日常當中,企圖刺激各種現實場景。
計劃」資助,得以順利開展。故事描述於澳門城 市內幾件平行發生的事件。六個角色各自遺失了 東 西,而最 終 都於一 個星 期內得以 某 種 方式 尋
關於兩隻貓咪住客,陳嘉強有如下補充: 1.
回。電影的撮要語句是「事情從天而降,人只管 仰望。」於我而言,電影就是「發生了的事」,而 於 這 刻而 言,拍電 影就是「將 要發生的事」。影 片目前仍在緊密籌備當中,預計會在本年九月開 拍,明年春夏上映。有關困難的部分,因為電影 是 講 求團 隊 合作的,而 我 個人向來喜 歡事情的
牛杂 ox magazine
`10
2.
一隻跟工作室一樣叫「M」,是深棕色的;)超爹人,就
快一歲的貓女。
一隻全身亮黑,嘴巴與四掌白色的,叫「小小深」,好
怕人,平時我會叫佢做「小小」,她會MEOW我兩聲就
走。
�使乍現的場�──陳��
21
《益大家1/2/3》:益大家/Share some sweetness 「我與住在同一大廈的人們分享一包沙糖。吃甜會感到快樂,我們一起快樂。」 I shared a pack of sugar with neighbours in the building I live. Sweetness makes people happy. Be happy together.
`10
牛杂 ox magazine
���間──梁��
23
梁倩瑜.澳門.文字及藝術工作者
年生於澳門 ,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 1987 視 覺 藝 術︵ 藝 術 與 文 化 ︶ 碩 士 課 程。 視
覺及文字作品散見澳門 、香港及台灣。
有時選擇密密説 ,有時被密密説 ,有時
喧鬧 ,有時沉默。
若干年後回想 起 來不知她會否覺得當時勇氣何
訊,抽取而成一首詩的空間」,將兩者用文字影
來呢?
像 投 放,抽 取 澳 門 回 歸中國 的 事及世界大事 新 聞,她又用手去撕掉字,最後剩餘最敏感及最重
《憶說 2》是鉛筆畫及拓印的細幅畫作,放在儲
要的字句或是詩詞。
物房及入口之間,這個在展場內的儲物房從沒有 對外開放,堆積了十多年牛房過去的印刷品,倩
因為連續多個晚上來牛房佈展,有些作品一早知
瑜首次把這個空間打開,變成一條通道,她畫了
道出來的視覺效果,有些要試驗或無從估計,而
一些對 她 來說的重要 事件並配 以簡短 解說,把
原本只想留空的其中一個窗戶位置,因為晚上由
歴史記錄下來,或許我們不做什麼,或許我們已
窗外射進的光視很美,也一直陪伴她在做展覽,
經做了一點,但,歴史是不可以忘記的。牛房二
最後她在牆上畫上日間也能看到的影子,並寫上
樓 本來 是 一 個大 空間及一 個小空間 組 成,然而
「窗說,每晚九時,我在這裡爬口口」,倩瑜放了
倩 瑜 把它分成 5 個空 間,在 最內的 角落作 投 影
一張椅在這個空間,可以享受自然的光線透入的
播 放,她在 牆兩邊寫上「把 小 時 候的 一篇日記,
感覺,而和這對著是入口處的作品,用牛油紙畫
再 寫 成一首 不 押韻 的 詩」/「把 網 絡 充 斥 的 資
上的小紙,這 些 是 她愛看或對 她 覺 得 有價值的
2015年,看到一個個被原始宰割的頭顱,這些人穿上橙衣,是記者、攝影師,人道主義者⋯⋯
《詩說》 把小時候的一篇日記,再寫成一首不押韻的詩 牛杂 ox magazine `10 把網絡充斥的資訊,抽取而成一首詩的空間
���間──梁��
24
《窗說》 每晚九時,我在這裡爬口口
書簿,她畫書的厚度,用視覺效果去表達,這些 隱身在牆上的作品,不直接與牆身接合,它們自 然 浮在 空間,影子 也 成了作品之一,隨著 空 氣、 溫度及濕度,它又會變成怎麼樣?
倩瑜形容她的這個展覽真實呈現她的生活及思 緒狀況,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她覺得是很戲劇性, 近 年來自己 經 歴 的 就像夢境一樣,真 實與 夢境 沒有差異,反而夢來得更真實。其實生命中的註 定、緣份、偶遇、離別、生與死如夢一場,所 想 所愛又豈能全部如意,生活中淡淡的水,能嘗到 甜,微微的風,能涼心田,傾聽內心的感覺,說 說想想生存的意義。
《紙說》 沿海小城,空氣中彌漫的濕氣,使紙和人一樣經歴著濕潤再 乾曬的過程,霉霉的。我嘗試從紙本說起。
牛杂 ox magazine
`10
�念的��力量──���
26
郭恬熙.澳門.藝術工作者
Ecole
生 於 一 九 七 八 年 澳 門 ,於 一 九 九 八 年 前 往 法 國 留
學 ,二 零 零 四 年 於 法 國 土 魯 茲 高 等 藝 術 學 校︵
︶ 頒 發﹁ 個 人 創 LA DRAC
︶獲得法國國 Supérieur des Beaux Art de Toulouse 立 藝 術 碩 士 學 位。 其 後 在 巴 黎 生 活 及 工 作。 二 零 零 五
年 獲 法 國 巴 黎 文 化 事 務 部︵
作獎金﹂︵ La Bourse Individuelle a la Création ︶ 並 , 完成錄像作品﹁卡拉伯OK﹂。二零零六至零七年於印
家 書 ﹂。 該 片 曾 獲 2009 ―― 年 香 港 獨 立 錄 像 比 賽 之 亞 洲 區 競 賽 最 後 十 名 ,於 香 港
年 被 選 參 展﹁ 韓 國 光 洲 藝 2010 青洲﹂代 —
度 與 西 藏 拍 攝﹁ 仍 在 流 亡
藝術中心公開放映;於
年 ,她 的 作 品﹁ 過 路 2011 表澳門參加意大利威尼斯藝術雙年展。
術 雙 年 展 ﹂。 於
她的藝術創作理念圍繞多元文化主義;在後殖民地時
代的影響與重要性。 2007 年回澳居住後 ,由於受到印 度 與 西 藏 之 行 的 深 刻 影 響 ,在 作 品 中 開 始 展 現 出 佛 學
的 思 想 元 素 ,並 將 冥 想 修 行 融 會 到 作 品 中。 近 年 ,她
學 習 西 藏 唐 卡 畫。 她 的 創 作 媒 體 有 錄 像 、攝 影 、寫 作
和裝置等。
編輯; Macau CLOSER 於 澳 門 科 技 大 學 、澳 門 聖 若 瑟 大 學 和 澳 門 旅 遊 學 院 任
回 澳 後 ,曾 任 中 英 雙 語 雜 誌
教。 現 為 全 職 藝 術 家 、藝 術 老 師 、策 展 人 與 自 由 工 作
者。
全不會執著,隨遇而安,認為每件事都是最好的
一定 要做出什麼 作品,或是 要 達 到某 種 狀 況 及
安排。
得到人認同,她上一個個展是二年前的《無事》, 這個展覽與對上一個個展又相隔六年,她不再緊
無論在藝術及生活上,現在 Alice 都在一個很好
張自己要有什麼成績,不需要這些東西,但做任
的狀況,但她並不是一開始就這樣,和大部份藝
何事會更有信心,例如有人邀請做作品一定有信
術家一樣 開始時 都很 迷 失,在法國 讀 藝 術時因
心可以做得準確,準確地做出自己的狀態,沒了
為 找不 到方向就 先 從自己出發,開 始 去 認 識自
以前的憂慮及想去證明自己可以怎樣,現在完全
己、人、出生及文化背景。後來升到碩士就從世
不需要證明任何東西。
界出發,以澳門的葡國殖民地身份去做作品,她 的論文主題是《多元文化主義》,從那時開始對
《無事》並不是指真的沒有事發生,反而是很多
不同文化有興趣。07 年印度及西藏之行後,有了
事正在發生,這個系列作品會一直延續創作,靈
佛教信仰開始修行,對她來說每天都是修行,做
感 來 自 來 六 年 前 Alice 看 她 老 師( 第 十 六 世 噶
每件事也是修行,創作可以很自然的做出來,以
瑪 巴)的 一 個 紀 錄 片,當老 師 病 危 時向學 生講
前做作品像「度橋」一樣,現在不用想 盡 腦 汁,
Nothing Happens,在生老病死時老師仍可以輕
特別在開始學打坐後,很多東西在禪定狀況之下
鬆自如,體 驗 到佛學的放下態 度,Alice 很滿意
就會出來,現在的創作狀況是有需要時才會做, 《無事》系列作品,最新的作品在澳門拍攝。上 不會無時無刻做,因為修行才需要無時無刻做,
年在 MGM 酒店及北京展出,完全能表達到近幾
修行是修正自己的身、心、意念和行為,把自己
年的狀態,以最簡單的方式去呈現作品,現在她
不善的習慣改過來,掃地、食飯、行路及湊女也
覺得做作品能用越簡單的方式表達越好。
是修行,藝術創作也是修行,生活上所有東西都 是修行,到要做什麼事時就做,像 5 月的《關我 事》要做就做,要生女就做,做每件事都是一視 同仁,因為有修行去帶動所有東西,不會迫自己
牛杂 ox magazine
`10
�念的��力量──���
27
《家書》錄像作品
《家書》攝影作品
`10
牛杂 ox magazine
�念的��力量──���
28
《無事》澳門系列 利用錄像裝置表現澳門時代急促變遷的現狀。一幕幕黑白的澳門風景影像,配以不同尺寸 畫框的電視上播放,驟眼看彷彿是靜止的澳門日常風貌,但當黑白影像慢慢變彩色,觀眾 終於察覺個中玄機,原來城市正以極慢的速度在移動。生命中一切皆處於流動的狀態,循 環不息。作品意圖呈現變化過程的反差以及變化的微妙。
牛杂 ox magazine
`10
���X李�� �����
30
你們怎麼看這些年青人的作品?
覽要做什麼,而是去了解他們的創作狀態,他們 在什麼位置,再去幫助他們想做的事情,藝術家
F:我想不到這些年青人想講的話題有很多都從
專注做自己的作品。而 策 展 人 是 負 責 展 覽的整
很小的 角度去說,例如 梁 祖 賢 她 以一隻 流 浪 貓
體,在 邀 請時已經 想 到這個藝 術家 是 很 適合 這
做話題,蔡國傑以土地界分的概念來做,原來這
次展覽,不會去干擾他們的想法,只是輔助去做
麼小的事情 也 是關我事。慣常見 到香 港人 用藝
一 個更 完 整的作品,而展場 空間上的分 配 是 策
術角度 來做 政 治 題材的 作品,原 來澳 門年青人
展人要很清楚每一個藝術家的作品後再去分配
是另一種看法。
的事。
A:從小點去看是一 個藝 術家的出發點,因為始
Alice 在 AFA(全 藝 社) 都 有做 策 展,你覺 得 與
終藝 術在想作品時 都會以一個很主觀的角度去
牛房有什麼不同之處?
思考及想象,這是藝術家本身的一個語言運用, 我覺 得這件 事 很有趣,我們在 說社會 議 題時不
A:AFA 大 部份 都 是 個人 展 覽,個 展 更 要了解 藝
應 該 脫離 藝 術創作,這 就 是藝 術家觸 發點與平
術家的個人 狀況,策 展 人就 是 要去幫他 整 頓 整
常人的分別,藝術家不一定要以抗議或遊行方式
件 事,藝 術家在做 創 作時當局者 迷很多時 不知
去表達,而是在創作上的取向是關於社會,用多
道自己的狀況,或者只是埋頭做而不能用語言或
媒體或 裝 置去 表 達 社會事情,而多媒體 更 是年
文字去 表 達作品,策 展 人 要 對藝 術家的作品有
青人最常用的媒介。
回應,兩者關係是互動,我很喜歡做策展人,因 為可以更清楚藝術家的現狀及需要,而告之他們
你們兩個作為策 展 人 角色,是 如何去 構思一 個
現在你是在什麼狀況下,藝術家知道有人明白他
展覽主題及形式?
們會很開心,像是遇到知音人一樣。
F:盡量以適合牛房做的或是以前有做 過的一些
AFA 以個 人發 展 為 主 軸,以當 代 藝 術及 畫 廊 式
來延伸,例如今年初辦的《用創作向心中大師致
的 為多,強 調 學 術及 藝 術 理 論,而牛房 是 以實
敬》展覽,這個看似是一個重新的題目,而當我
驗性及多元媒介,空間更會有彈性,嘗試更多可
們每 次在 想一些 天花 龍 鳳的題目時,其實 創 作
能性。而另外在前二年文學節中由我策展的展覽
應該是回歸原本,也想這個題目之後繼續再做, 《言外之》是在舊法院舉辦的,這是我策展之中 如果之後找不同的策展人及藝術家再做,覺得也
較喜歡之一,那次作品差不多都是藝術家們的新
會對創作有不同的觀點及可以再思考。
作,而這次《關我事》展出的都是新作,我覺得 兩個展覽有共通之處,然而《言外之》沒有像牛
A:以我經驗 是藝 術家的意願永遠 先行,策 展 人
房有佈展及行政配合,做起來是很辛苦,可是自
的角色不是要指導藝術家怎樣去做創作或是 展
己 跟 進 所有東西,這樣 全力去 做 是很 好玩的一
牛杂 ox magazine
`10
���X李�� �����
31
件事。相對來說牛房的展覽是很順利,出來的效
是設計師一樣有一項工作就做,未必是一種延續
果亦很好,因為在佈展期間我懷孕臨盆,所以這
性的創作。
方面未能跟進,如果不是這樣我相信《關我事》 可以跟進得更緊密一點,因為策展人能夠用心用
澳門情況是否大部份藝術家都未意識到創作是
力去跟進協調佈置的一切,是我最喜歡的部份。
不斷延續這件事?而兩位都曾留學法國,兩地之 間在創作上有什麼分別?
對 於展 覽 空間的分 配 及 運 用,作品與作品之間 的互動,這些都是很花時間去思考,你們是怎樣
A:我是藝 術學校出身,真的每個藝 術家都會有
去安排作品?
一條路,有他們自身要追尋的東西及方法,每個 人都好清晰,一生都是走這個方向的路,藝術學
A:基 本 我會用兩天的 時 間去看所 有作品,了解
校就 是 要 讓 你找到一 個方向。而澳門沒有一 個
作品是 用什麼媒體 及大小尺寸,然 後對著 floor
真正的藝術學校,沒有這個訓練,接觸都是被動
plan 去 分 配,能 夠 安 排 好展出的 空 間,令 到觀
的邀請,就每一次的主題而做,未必自動自覺有
眾能 更 好的閱讀作品,是 策 展 人在 展 覽 上的重
自己的東 西持 續 做著。可是 AFA 的藝 術家 就有
要角色。
這種特性,但大部份都是外地的藝術學校出身, 不是被邀才做創作,而是每天都在做,可能牛房
不能 預 知 的 聯展 及已 經 有個人 風格的 個展,你
要試多些年青藝術家,也比較多以聯展方式做,
是否較喜歡策展前者?
不是每一個都能夠那麼成熟去做自己作品,而且 有大部份人都有一份正職,也不會投入太多時間
A:是,因為這 會 有 驚喜。但 就 算是 很 成 熟 的 個
在創作上,這完全反映了澳門的情況!
展,策 展 人都 要以自我 獨 特 眼 光去看 藝 術家的 作品,藝 術 最 重 要 準 確,不一定 要 好 特別 及 創
F:雖 然 澳門沒有 藝 術學 校,但 透 過牛房空間希
新,而是令到作品更鮮明去表現出來。
望可以帶出氣氛,如果堅持下去我覺得可以累積 一點東西,是其中一種方式。
對於之後的展覽有沒有什麼題目想做? F:從創作角度出發,去思考或參考也好,作品裡
應該包含更強的概念性,不斷的持續的去做。 A:我 們所 想的藝 術 是藝 術家的狀況,可以不斷
去追尋,在不同的階段作品會有所轉變,但在澳 門來說 還 未很 成 熟 的 藝 術家不一定 這 樣 做,像
`10
牛杂 ox magazine
33
「�我事──XXXXX」����
三:照片很有味道,首先想問問你,為什麼會拍 這 樣的 一輯照 片,為什麼會 對 獨居老人 這個議 題特別關注呢? 家政:這輯照片,是一次偶然的機會跟隨一個慈 善組織進行社屋的搬遷工作而拍攝的,當時看見
這些老人家後便立即有種想拍下他們生活環境 的 衝動,後 來才慢 慢發 現自己的未 來極 可能 與 他們一樣,成為一名獨居老人,我拍攝他們,他 們也看著我,暗示著我的未來,我覺得與今次展 覽的主題很配合,他們的事,也就「關我事」。
今次展覽以社會議題作為主軸,社會上有各式各 樣的議題,也就任何社會上的大小事都可以放在
何家政《Julieta Nobre de Carvalho》
今次 展 覽內做 討 論,這 給 予藝 術家許多的創作 空間與自由。這次展覽也在挑戰著藝術的界限,
即將 搬 遷的事情,他們也 就很 樂 意的讓 我去拍
它在發問 : 藝術是一種話語嗎?我們如何透過藝
攝。他們普遍都不接受搬遷的,有些老友記因為
術這種話語介入社會議題的討論?藝術或許並不
要長期就診中醫,從台山搬遷到筷子基後,往後
是討論社會議題最有效率的方式,但它提供了多
看病就需要走一段路,不方便;另外就是在搬遷
種思考社會的方式。
後,旁邊單位的鄰居就會完全改變了,失去了互 相照應的幫助。另外,我也有問過幫忙搬遷的慈
這也 是我 覺 得 有趣 的地方,藝 術家不是 來自火
善 組 織 的朋友,他們談 到搬 遷的最 大問題在 於
星、也吃人間煙火,藝術家本來就是社會的一分
新的社屋樓層太高,很多老友記都記不住自己住
子,藝 術家會否對 社會 有獨 特而具感 染力的見
的單位樓層,以及那個英文字母的單位編號。因
解?相信會是今次展覽的焦點。
此,他們很擔心在搬遷的初期,需要在附近的路 上逐一找尋那些老人家。
你 看了這 輯 照 片,有什 麼 感 覺?感 覺 到 什 麼 味 道? 三:謝謝你提供如此詳盡的回答,我看的時候是 在想那些老人家都好配合你,可以坐得好好地讓
你拍,一定跟他們溝通得很好吧,所以你在拍攝 期間有跟他們聊聊,有講起他們自己住/搬遷的 想法嗎? 家 政:我 在 拍 攝 他 們 的 時 候,他 們 沒 有 預 先 知 道我會來拍攝的,但他們知 道我是 來 紀 錄 他們
三:近年愈來愈多經屋、社屋推出,剛剛又出了
新 城 規計 劃 的 第三 次 諮 詢,你 認 為 在你/我 們 老了之後的生活會是怎樣的? 家政:一個城市為何需要社屋和經屋?這代表著 社 會正 在向 哪個方向改 變?或 是 有什麼問 題 正
在醞釀著?另一方面,對老人而言,一個房子代 表著什麼?老人除了需要住屋之外,還有什麼需 求?社會大眾能否對這些需求有足夠的了解?而 最重要的是,老人通常都不懂得或不知道可以向
`10
牛杂 ox magazine
34
「�我事──XXXXX」����
梁祖賢《The Cat》
誰說出他們的訴求?因此,關於老人的問題很少 在大眾媒體上出現。
The Cat
澳門近五十年的發展速度,可能比起過去二百年
梁祖賢 Joein Leung = J;三川呆呆子=三
的發展速度總和更快,今天的老人在過去的五十 年中,其實也就是見證著這個巨大的改變,但老 人 並不懂得他們自身的經歷其實也 就是一個城 市的經歷,或許將來等待「口述歷史」的訓練變 成一門通識課時,大眾才真正懂得原來老人和小 朋友一樣,能夠帶給我們許多新奇的想法。
三:Yocheckcheck 你好呀,Joein,首先想問問你,這次的展覽主題 是社會 議 題,為什麼會 想 到做 跟 流浪 貓有關的
對於將來,我期待會有更多平面設計師、產品設 計師、建築師或城市規劃者,能夠領會到老人帶 給 我 們的新 奇 想法,設計出能 夠不用帶 老花眼 鏡就能閱讀的海報、刊物或平板電腦;設計出能 夠 讓 老人 生活更舒適 又 環保的建 築 群;規 劃出 能 讓 老人 與子女、與 社會 有更多聯 繫的城 市 設 計,而不是像現在那樣,只是一味地把老人集中 在一起,放在城市的邊緣;最後,最重要的是醫 療系統的設計和規劃,這完全體現了一個城市對 於人的價值和尊嚴。
作品呢? J:主要是剛好被牠吃老鼠的情景嚇到,那陣子 剛好又在構思《關我事》這個展覽,就串聯了在 一起 三:所以你本身認識牠嗎? 你算是愛貓人士嗎? J:從前對動物沒什麼感覺,自從搬家後有老鼠, 就 想養 貓 幫忙 捉 老鼠,後 來才 開 始 留意 到作品 裡那隻流浪貓,牠住在我家樓下一間破屋,初初
牛杂 ox magazine
`10
35
「�我事──XXXXX」����
見 牠 很可憐 的,皮 膚 病 致 掉 毛,掉 毛 處 又 紅 又
是 跟孤獨、無助可以拉上關係。但跟你傾計後,
腫,因為家裡有貓糧所以請牠吃飯,慢慢地情不
我會感覺你面對流浪貓的議題不似 是完全的負
自禁天天都餵牠,還在貓糧中拌營養粉,後來每
面悲觀 狀態,反而似 是 更 想訴說著 你跟牠之間
次牠看到我 就 會 追 過 來喵 喵叫,所以我叫牠 痴
所建立的關係,更跟社區情感有關是嗎?
漢。 三:這種關係大概維持了多久呢?現在你還一直 有請牠食飯嗎?
J:2 月到現在,一直有餵,為了方便餵牠,特意
J:是 的,今次作品特別在 整 個過程,如 果 沒有
這篇訪問大家可能不會了解到當中的喜樂(所以 十分感謝您)。是次創作最大收穫的其實是我本 人,痴漢牠讓我意識到生存最基本的事,我們之 間沒有語言交流,相處得很和平,反觀人與人之
找個小水瓶放貓餅乾,天天放在背包內,上班下
間明 明可以交 流 卻又 連一 個點頭示 好 也 沒有。
班順便餵。吃老鼠那個情景大概餵了 1 個月時看
如果您仔細留意,牆上印有一些文字,是牠帶給
見的,隨即想要制止牠,但牠立即擔起,然後我
我最深刻的印象和感受。
停了下來,其實貓吃老鼠是出於自然,很久以前 牠們就是這樣。 三:我看你在作品簡介上寫道:「有趣的是牠們
的日常,某 程 度 上 反 映 著 城 市 與 人 民 的 狀 況。」 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意思的? J:當中我看見好多人嘗試去餵牠。見過有情 侶
三:是的,有看到牆上的字,可否在 這 裡 recap 一次跟大家分享下,是有怎樣的感受?
即係牆上寫了那些字詞呢? J:比 如 說 灰白紅,如 果 連下幾 天雨,牠 的 毛 髮 就會變污穢染成灰色,而貓天生愛清潔,牠會整
特 意 騎車 來 餵,連 續 餵了 1 星 期,後 來 沒有來,
理毛髮,可是牠清理不到頭部,那期間牠是一隻
我 猜 他們會不會分手了;也有住 在 附 近 的 女 生
灰頭貓,好好笑,然而當初又有皮膚病部分肌膚
餵,但每次她都放一堆糧,痴漢根本吃不完就發
呈紅色,我就簡單寫了「灰白紅」。
臭,後來她應該覺得煩所以沒再餵了;晚上會有 菲律賓人坐在電單車上乘涼,痴漢通常都在,他
「牠好多了」是 有位街 坊說的,他的語氣帶著關
們會分享食物給痴漢;水源方面,痴漢每次吃完
心,像在說一位老朋友的近況,令我印象深刻。
飯就會去某家的地主神位飲水,那戶人笑說痴漢
接下那句「孤獨嗎」是我想問牠的問題,牠似乎
是招財貓,請牠喝喝水。在拍攝牠那陣子,我認
沒有朋友,沒有女友沒有家庭,頂多久不久有貓
識了好幾個街坊,街坊都叫牠做生滋貓,後來覺
想來爭地盤打交的敵人,但牠好像活得好爽,天
得好有趣,其實牠也是我們的鄰居,而且每次下
天曬太陽,久不久又有野味(老鼠)吃。
樓 牠 都會上 來 打 招呼,說 起 來也有點像 大 廈保 安。 三:我在開始和你們傾計之前,看了看大家的創
三:你是一個喜歡文字的人吧,因為我記得你之 前看劇後 也 是 特別提 起了劇中其中一句有厚度 的對白。
作,我看到何家政的獨居老人攝影作品,在想會
不會跟你的野貓會是同一類的議題呢,似乎都像
老實說,我是那種在開車時看到路上有死老鼠會
`10
牛杂 ox magazine
36
「�我事──XXXXX」����
反車的人,所以我覺得我看你的作品顯得我很勇 敢(笑)。 J:老鼠那事,細聲講,牠由開始吃到毛都無剩, 到最近見牠捉到卻只吃一半(就是你看到那張只
有一半的剩菜),我覺得好不安,因為我餵食而 改變了牠最自然行為。 三:其實人性也不是一樣嗎?我們都食基因改造 食得好開心。
好啦,入夜了,問你最後一個問題喔
你,最近還好嘛,尚愛看少女漫畫嗎 J:哈囉吉蒂那玩具,這天早變作茉莉香水啦 何志峰《澳門的神話英雄》
澳門的神話英雄 何志峰 Luciano Ho = L;三川呆呆子=三
L:在這個街區,牛房所在的位置於 1849 年,發
生過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在蓮峰廟前那塊石,沈 志亮 殺了阿馬留。就 是 葡 京 酒 店 前的 阿馬 勒 前 地,不久之前還放在阿馬留的銅像。
三:Hello Luciano
阿馬留被殺後。美士吉打,就即是我們說的美副 將,帶了三十幾人去打清寨,一個不少的回來。
有空嗎?想在 這 裡簡單 跟你 聊 一聊 關 於 關我事 阿馬留被當年 說 是 民族 英 雄的話。美士吉 打 副
展覽你的作品啊
將,應該是戰神了。
L:好。 三:我看了你的作品,展現方式是做了個像是神
最近,沈志亮好像很紅。但在前朝,英雄應該是 美副將。
台的裝置,一邊放著一位名叫「沈志亮」的中國 人照片,一邊放著「美副將」的照片,我聽過策
不管怎樣,即使在不同的立場,他們都是為澳門
展 人簡單介 紹過你的作品,覺 得背 後故事 很有
而戰,不管是暗殺還是復仇。這段故事我覺得很
趣啊,在這裡可以請你再介紹一下嗎?
有趣,澳門的人都應該有這種認識。
牛杂 ox magazine
`10
37
「�我事──XXXXX」����
三:超有趣的,我小時 候也 跟爸 媽去看銅馬像, 但一直都不知道背後的故事。我們好像跟中葡兩 邊的人都有關係,所以也不會說比較支持那一方
你覺得怎樣?如果要去了解澳門歷史,你覺得容 易找到資料嗎?
吧。你說沈志亮最近較紅? 是嗎?有嗎?哈哈!
L:圖書館就有了。
L:鏡海魂就是歌頌沈志亮啊。
三:所以還是沒難度的? ok, 我有空也要看看!
總之,不管甚麼原因,也不管甚麼立場。他們兩
可以問下你是做 劇場的嗎?看到你有 post 很多
個,我都認為,是澳門的神話英雄。他們未曾露
有關劇場的在 fb 哦!
面,但他們確實是為自己、為生活的地方而戰。
他 們 沒 有見 過 對 方,也 沒 有 對 戰 過,所以我 安 排他們沒有見面的可能。而且,他們安坐的圓盤 是可以轉動的,停下來你看到那一個,跟本不知 道。
L:我不算是做劇場的,我是做過。但非常業餘, 只是愛看戲而已。
三:是嗎,感覺你還蠻行內的,哈 ! 所以這次是你第一次參加這種展覽嗎?
當你要看清楚標題時,你首先要向他們彎腰,哈 哈,的確好好玩。
L:應該十年前做過一次,那次很小型的。
三:噢!彎腰這個想法也很酷。
三:嗯嗯,所以在你的作品展示方式上,你有沒
想請問你本身是唸歷史的嗎?還是你自己會看很
會希望帶怎麼的感覺給來看展覽的人嗎?
多資料的那種? L:這是一個好問題。
有特別的考量?你會怎樣理解這個作品,或者你
L:不太有,我覺得,東西都在。美副將馬路一直 都在,蓮峰廟前地的大石一直都在,圖書館的書 一直都有,見到就見到,視而不見的更多。
有好多人都這樣問。那我要反問,每天都經過美 副將、雅廉訪、高士德。就是沒有人知道,或者 想知道他們是誰嗎?
學校沒有敎,可是,住在澳門的人,認識他們是 我們的義務啊!
只是我今次剛好放在當眼位置。 三:我會覺得歷史其中一樣有趣之處,在於編寫
歷史者的立場,史記資料也未必是真相,就好像 我 們做一 個作品,也 只 是 在表 達 我 們主觀 的 想 像,而 觀看 者在 理 解 我 們的作品時 也可能 加入
我本身不是讀歷史的,我只是一個八卦的人。 三:對呀!我們的中、小學教學內容 裡都沒有讀
過澳門歷史,其實有點可惜。澳門的資料整理上
自己的想像,藝術和歷史同樣實在太多不是每個 人都能看到的 message… (聽日得閒先繼續講啦 bye)
`10
牛杂 ox magazine
38
「�我事──XXXXX」����
蔡國傑《半田計劃》
看到的土地界標。「半田計劃」是一個標示出界
半田計劃 蔡國傑 Cai Guo Jie =國傑;三川呆呆子=三
標 間 性 空 間 的 活 動。我 們可以 這 樣 理 解,當一 塊土地劃分為 A、B 兩地的時候,A、B 兩地的界 線,它 不 是 交 集,而 是 屬 A、屬 B 的 雙 線 並 置, 那 麼,並 置 的兩 劃 分界 線 之 間 的 空 間,不 等 於 零,而是趨於零。如此,每劃分土地的同時,也 會出現此間性空間,「半田計劃」就是將此間性
三:國傑,
空間作為作品計劃的對象,進行一個取名計劃, 計 劃中,參與 者 可以為 地 籍 圖上的 任意 界 線 間
不好意思,這兩天一直在忙,
線取名,標示出間性空間的實存。
今天晚上如果你有時間,我們可以聊聊哦。
三:平常我們比較多看到你的水彩畫作品,這次 為什麼會想到做這個議題的作品呢?
國傑:好。
國 傑:藝 術 的 登 入模 式,我 希 望 能 合 適 的 表 達 所思 所 想,所以 創 作 時,比 較 沒有 材 料分 科 的
妳可以先問:) 三:先從基 本開始哦,希望你簡單介 紹一下「半
概念,目前的我把它看成是執行文化的方式。因 此,我也經常在我的創作系譜中進行資編,相對
田計劃」的概念,之前已經跟你簡單聊過,在這
的數據能輪廓出作品中反應出的思考的座標 ( 立
裡可以請你再分享一下嗎?
場性 )、象限向度 ( 方向性 ),因而階段性或系統
國傑:本次計劃,是從一個土地界分的概念思考
性的描 畫出執者的特定 文化生發 及區 塊 藍 圖。 在澳門,文化的共同狀態是我非常著迷的部份,
開 始的。我 們從 地 藉 圖上的土 地 界分中可以看
我的創作經常思考著這塊土地的質數、因數、最
到,自然地在進行土地重劃的時候,區分了我們
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等等,我在找尋一個文
牛杂 ox magazine
`10
39
「�我事──XXXXX」����
化認同的公約數,一個文化互質的可能性。
音聲編排分為兩組;
三:上次聽 過你說在「半田計劃」之前,已在台
第一部分作品用了大量過載的聲音,也有許多急
灣做過類似的作品,所以在澳門和台灣之間的兩
速而突發的聲響,都為了營做一種壓迫感和失常
次 創 作 過程中,你感 覺兩個地方 在 此 議 題 上有
的狀態,抽象的表達一種霸權下的緊張情緒。
甚麼相似和不同之處? 國傑:我從 2005 年開始做「線性商店」的作品,
第二部分聲音是由重覆的類似機械聲組合而成, 意在表達冷漠和僵化狀態。
以 及 之後 將它立體 化、空間實 體 化 和 導入商售 功能等內容,這些作品剛開始都在公、私有地的
兩組聲音一動一靜表現冷漠與霸權的對比。
理 路上延伸和分徑,它們都是 類似「半田計劃」 的作品,但半田計劃是因地而生,它沒有線性商
然後是透過電腦程式的安排分配來觸發作品的
店的商售機制生發內容,它更像是一種宣言,在
排列燈條。
澳門的一次初探,我們可以看到,在臺灣和澳門 的這些作品中,無不都在全球土地的問題中,思 考 著土地 與 人的關係,嘗 試在當代 藝 術 語境中 的語詞語法甚至語系中打開一個可能性。
EL # 002 夏天翔 Summer Ha = S;三川呆呆子=三
三:我覺得你的作品在澳門這類展覽中是較少看 到的,聲音加視覺裝置的結合,使展覽的整體觀 看性又豐富了不少,但個人感覺作品是比較抽象 的,不知道是否每個看展的人都能理解及延伸想 像,所以可以先請你講一講你如何理解自己的這 個作品嗎? S:或者說一下我個人對作品的意念吧。 我是 先 從 聲 音出發的,節奏和實驗音 響 是我的 表 達 方式,往往 透 過 這兩個重 點 就 會 得出作品 初步的意境。 夏天翔《EL#002》
`10
牛杂 ox magazine
40
「�我事──XXXXX」����
燈條由上而下是順排的,但作品過程中並未順序 進行,透過一種無序列性表達出視覺上的混亂, 一種錯誤的處景。
我喜歡用光的閃動用在作品,因為光代表知覺, 也能表達節奏。
通過聲音分配到燈條,如同神經中樞發出訊號。
抽象表 現出人 活於社會都受 到系 統 所 影 響,做 出不同的反應。
最不幸的是 這種由聲光所產生的知覺對觀眾都 未 能 產 生任 何意 式 的改 變,觀 眾都 好 像不 再介 意它的發生和消滅,對自已影響會是什麼。
透過作品運作和觀眾圍觀等一連串事件的發生,
何栢瀚《自动化教育》
產生出一個問題「誰在在意霸權的發生?」
或許就是我們的城市的生活模式吧! 三:我一看作品就覺得很有你的風格,簡潔有力
自动化教育 何栢瀚 Matthew Ho = M;三川呆呆子=三
的 視 覺 設 計及 聲 效。 我 看 作 品 名 是「EL#002」, 所以之前是有「EL#001」嗎 ? 一系列的作品是有 打算怎樣延伸下去嗎?
三:Matthew 你好,有空嗎 ?
S:系啊 ! 會有延續的。
我想問問你展覽用的舊式電視在哪買的?
不 論 主 題 和 表 達 手 法 都 有 延 伸 的 空 間。EL 是 Error Light 的簡稱,
M:問題開始了嗎?
以數字為序號代表次數。主旨探討失序和脫軌。
三:開始喇 ! 係咪好緊張?
手法都以奇 怪聲響及不同形態的燈 光 裝置來實 現作品的!
M:係⋯⋯
三:好的,感謝你,期待你之後的作品。
我的 舊式電 視在 淘寶 買的,是 從 電 視台拿 回來
牛杂 ox magazine
`10
的。
41
「�我事──XXXXX」����
三:淘 寶 有 咩 係 冇 的,電 視台 還 在 用 這 種 電 視
果,這樣才可以令國民清楚怎樣去為國家有更好
呀!真想不到!
的發展。
我 看 了 你 的 作 品 介 紹, 其 實 你 的 作 品 跟
三:教育對國家利益及發展很重要,也是符合國
Summer,歐陽的,在表達的議題都似乎有點近
情的。
似,是跟科技發展,機械化有關的。你說你做的 是 一台英 語 教 育 機 器,為 什麼 是 英 語 教 育呢?
你之前說你定義你的作品是 text art?
有特別意思的嗎? 感覺這類型作品比較似會在歐洲的 museum 裡
M:冇錯,淘寶係中國偉大發明之一,咩都有。
見到,
因為 我 地中國國家要 我 地 學好英 語,才可以 跟
是 有 text art 這種 form 嗎?是否有比較以這 類
世界接軌,超越他國。
作品出名的 text artist 呢?
還有我 們國家 比 較 主張 生 產學 生出來,目標令
M:其實以文字為 基 礎的 art form, 已經可以是
到國民零文盲。還有老師是供不應求,所以未來
text art 了。 如 Martin Creed, 是 一 位 用 neon
發展一定係會發展出教育機器。
light 做字句的 artist。
三:你看來很強調「我們國家」,而且在展覽的資
三:明白
感覺身處在未來的意思嗎?
對於你第一次同女朋友一齊參展,你有咩想法?
M:對,因為簡體是我們的官方語言嘛,還有聯
M:你係咪眼訓啦?
的)
三:咩 je. 咁我想知丫嘛。
三:可能下一代會覺得我們寫繁體字的人很 old
M:好開心!
料上你都 刻意 用了簡體字。是 想 讓 看 作品的人
合 國 都 認 可 的。( 但 其 實 我 自己 是 不 懂 寫 簡 體
school 吧。
我一直聽 到你的作品在發出標 準英 語中音的生 詞啊,請問這部機器裡面收錄了那些字呢?
三:好,呢句要收錄 ^^ ok. 差唔多啦 . Thanks for your time Matthew.
M:所 有生 詞 都 是 我 認 為 一 些 被 國 家 認 定 的 生
詞,如 productive, 我們現在國家很需要生産力, 所以我想國家都 希望我 們下一 代都了解什麼 是 productive, 可以幫到國家。還有一些會 妨礙國 家發展的生詞如 dissident(持異見),可以令到 國民清楚了解這個詞是會影響國家,會有什麼後
`10
牛杂 ox magazine
42
「�我事──XXXXX」����
謝玉玲《天天星光燦爛》
正面貌。
天天星光燦爛 謝玉玲 Lavinia Che = L;三川呆呆子=三
我的作品想說的大概 是 這點,過 度 過快發 展的 城市、過份使用資源,莫講話吸引不到眼球(而 且刺眼)之餘,還讓想看清城市內在的人也無法 看到燈光背後的真面目。
三:可以請你先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嗎? L:金字塔,除了指埃及那幾座神秘的古文明遺
跡之外,還指現代社會的貧富比例。澳門亦然, 看看一 街相對的豪宅 和社 屋;和整 街的金 舖 取 代了從前的士多。當資源過度不適當地使用,到 底 哪 樣 才是 真 正 適合澳 門人 生 活呢?當通街 都 是 一色一樣 LED 燈 光,連 賣 五 蚊 斤的菜也 要 用 LED 來吸引買菜客,朝九晚七的藥房莫名其妙地
或者,燈 關 上後,看 到 的 只 是 一 朵 凋 謝 的 的 蓮 花? 三:你 之 前 也 參 與 過 不少展 覽,近 年 也 創 作 書
法,這 是 你 第一次做裝 置作品吧? 為什麼會 有 這樣的嘗試?在製作過程中有遇到什麼問題嗎? L:對啊!算是我第一次做裝置作品,一直都想嘗 到不同的 事 物,碰巧這 次 想表 達 的 事情用裝 置
掛上廿四小 時 一樣明亮的 LED 招牌,在 過 量的
可以更好的呈現,所以就決定一試。過程中當然
燈 光掩 蓋 下,我 們根本 無 法 看真 這 片城 市的真
會 遇 到好 多 技 術上的問題,怎樣固定 膠 板和怎
牛杂 ox magazine
`10
43
「�我事──XXXXX」����
樣駁電線,最後還是成功了。反而最擔心的一環
想 在 這 裡 簡 單 跟 你 聊 一 聊 關 於 關 我 事 展 覽中,
是怎樣才能用有限的資源去表達我想說的事情,
你的作品啊,因為要交稿給牛雜雜誌 ( 即係交比
這點還是要透過與觀眾溝通過後才能了解到底
你 排版 吧? haha),我 選了一 些 作品,我 會 直 接
他們明白到的有多少,反而在這裡,我常常都得
把我們的對談放在雜誌裡的,好嗎?
到意料之外的答案,一些我在創作過程中沒有想 到,而他們反而在作品中領略到的東西。
CK:什麼對話?
三:嗯嗯,你的議題是我們居住的環境,所以你
是什麼啊,哈,我喺狀況外呢。
這個計劃有什麼看法?
三:關我事的展覽呀,就是想跟你聊聊你的作品
已經看了新城規計劃第三次諮詢方案嗎? 你對
L:我覺得政府首先考慮城市裡面人與人的關繫, 再由人的角度去 規 劃城 市的發 展。但 現在的規
劃 卻是 他們一廂 情願的 想法,沒有由人的 角度
而已 :)
CK:哦?好啊,嚟啦。
去思考,一切都只為發展。
要呢度傾定係點啊?
三:但也算是做過兩次諮詢後修改了的方案,可
三:就在這裡吧。
以講一下關於你說「一廂情願」的想法嗎?
L:我 認 為 這 個 規 劃 方 案 應 該 一 開 始 就 由 市 民
「user」的角度出發,從 民間搜集 意 見 再作分析
規劃,而並非由政府提出一個一廂情願的方案, 再問我們 ok 或否,方案的問題太多,而我們可 以修改的空間卻很少。
我 看了作品的 簡 介,說你們在做 光 輝 五 月那 本 書的時間,書被海關扣了,所以書最後有拿回來 嗎? 因為我之前看到有在接受預訂呢 ? CK:嗰個係之前印刷前嘅 Demo 嚟,冇咗㗎啦。 唔知去咗邊,得返個「藍樣」做証據。
我 off 啦,88。
三:哦哦。所以最後的印刷還有在內地做嗎?
三:88。
CK:No,香港。 其實一定都係喺澳門做,邊有可能咁冇政治智慧
書無不可對人言 思崎井 CK Cheang = CK;三川呆呆子=三
喺大陸做,一定都係澳門嘅印刷廠做。
呢個已 經 超 越 咗 所 謂言 論自由、出版自由 嘅問 題了,因為唔好理以上問題,連一本完整嘅書係 本土完成都唔可能(喺一本有齊書嘅元素嘅書),
三:hi,CK 有空嗎?
咁呢個就係出版及設計嘅哀歌。 三:嗯,沒錯,也許不只設計方面,澳門在很多
`10
牛杂 ox magazine
44
「�我事──XXXXX」����
思崎井《書無不可對人言》
行業的產業鏈都斷開了,所以我們沒辦法自主也
CK:其實 我係 悲 觀 嘅。因為澳門人離 唔開農 村 式 嘅生活,我唔 覺 得喺澳門有所 謂醒 覺不醒 覺
帶來很多問題。
嘅偽命題,只有「唔係掛咁都得」同「竟然踩我 不過 香 港 的 印 刷 不也 是 寄 到大 陸 做 嗎?以我所
地 頭」之 類 先會出吓 聲,外地 嘅 嘢 都 唔會入 到
知。
嚟,所以其實我係悲觀,更極端講我係覺得澳門
CK:香港比較有能力可以唔經大陸,但比較貴。
人唔配做公民同享有民主。
當然 我唔會 放 棄 去 做我嘅 本份,因為認清 個世
重點係澳門印刷廠根本就唔會同你喺澳門本土
界同放棄係兩回事,置諸死地,之後不一定生但
做,就算技術許可,但係冇人力,所以佢哋多數
都令自己頭腦變得更清晰。
會 話「唔 好 搞 咁 多」,意 思係 將本 書「膠 裝」咪 算囉咁,我其實都係慢慢自以為做緊教育,教育 做一本書嘅誠意,可惜事與願違,今次唔係咁好
三:對呀,我也覺得澳門人對比起來好似有點麻 木,也不明白這種特質是怎樣形成的。
彩。 三:你 說 到 教 育 啊,有 時 我 們 吸 收 了外 地 的 東
你說你較為悲觀,所以在作為一個設計師的工作 配套和社會民主上,你是覺得不會變好嗎?
西,比如你之前在台灣唸書,應該也被台灣的文 化 和大家都很關心社會,而 政 治的氛圍 有感 染
我會覺得現在愈來愈多後生點的人,比較知道外
到你。然後你回來澳門後,去年又剛剛發生了離
邊世界在發 生甚 麼樣的事,理論 而 言會慢 慢 比
補 事件,你 會覺 得澳 門 人 真 的 開 始 醒 覺了嗎?
較好吧。
跟台灣人的社會意識會比較接近了嗎?
牛杂 ox magazine
`10
45
「�我事──XXXXX」����
CK:理 論 上 吧,實 際 又係 另 一 回 事,但我 還 是
會 努力 做 我 想 做 嘅 嘢,試 圖 令 世 界更 好。我 想 quote 我之前寫過嘅文嘅其中一段: 古老的東 西 不一定 是 好的,如同陳 舊的世俗 習
CK:有 時真係 好難去講,只有 親自去 生 活 過 先 至會明。
三:現在開場白可能要改下,因為大家已說了更 多有內容的。
慣 圈 養 我 們大 部份 的人,在一 個很小 的 城 市 裡 由鄉 村 格局約定俗成。我 們由小漁村所 發 展 形
好。 最 後 我 想 問 下你,你 的 作品 創 作展 示 方 式
成,自小長居於此,自給自足,分享同一種生老
上,你有沒有什麼特別的考量,或者說,你的作
病死價值,生活在你我默許的社會規則之下。在
品是 把書 裡的內容一張張 地 貼 在 牆上,然 後 一
廿一世紀的今天,整個城市對於現代化的水土不
些句子和圖片被 marker 刪劃掉,當這個變成一
服,由當初的省城變成了「國際城市」,可惜口號
個作品放在展覽廳裡,你會如何理解這個作品?
並不能 改 變 什麼,我妄 想 以為已 經不 再是 那個 誰 做 錯了事,村民圍觀後 道 歉 賠 錢 村長 打 圓場 的禮俗社會。現在我們已經洗去了人情味卻以人
CK:其實 我 本 身冇咩 特別意圖,因為想講 嘅嘢
實在太多,咁不如都唔講就算,刪走嗰啲句子都
情味作包裝,我們從來沒有擺脫那個舊社會,那
係 有種我情感 上嘅 表 達,因為整 個事件實在 太
個迂腐造作的自己,那個孔子曰:「君君、臣臣、
複雜,根本令我好唔舒服,冇咩唔畀得人睇,所
父父、子子」的世界。
以 show 曬出嚟,你睇到咩就咩,因為一方面個 樣好 personal 嘅嘢,一方面係大家要面對嘅問
(但好似同設計/藝術無關)
理得佢,反正都係一狗樣。
(粗口唔出得街吓話,哈) 三:是你做排版嗎? 粗口我會照給你的 ^^ CK:哈! 係。
題。
個樣=嗰樣嘢係 三:有人說 過,藝 術 和設計是 完全不同的邏輯, 藝 術是個人的,加入情感的;設計則是 理性的, 目的為 本的,所以 這 次你是 設計 做基 礎的藝 術 作品,個人看你的作品會覺得是在視覺上簡單直 接中 point。 ( 我 訓 喇, 得 閒 再 傾 la hohoho) thanks and goodnight.
但主編又唔係我。 三:我剛剛在想寫甚麼開場白,然後也寫了「 社
會急速發展,經濟一下子好了起來,城市繼續以 澳 門特 色的 經營方 式 運行,這個城 市 會不會似
CK:我尋晚唔小心瞓着咗。 三:你就好啦 我訓極都訓唔著
是 個土豪,一夜 暴富般,不 再 樸 實,穿金 戴 銀, 耀眼奪目,卻沒有內在的底蘊。」
`10
牛杂 ox magazine
概念先行 牛杂 ox magazine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