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夜守燈》演出場刊

Page 1


藝術總監及導演的話 本劇曾經以讀劇展現,那時我說過劇本成形, 有如孩兒呱呱落地,可是往往倏忽之間孩兒已 經步入成年,《長夜守燈》要正式公演了,感 謝大家今天來臨,見證《長夜守燈》的成人禮。

父母總會覺得孩子永遠長不大,即使結婚成 家,也不捨得放手,我們戲劇界也有所謂騷後 抑鬱,因為之前投入全副心思,剎那完騷後仍 惦念記掛,尤其是香港一般舞台劇演期短,開 演不久,便是尾場。《長夜守燈》完結後我會 否不捨呢?或許沒時間說不捨了,因為我很快 便要投入另一個和編劇鄭廸琪創造的心血結晶 《愛的實驗——Harry Harlow》,只是我當然 希望《長夜守燈》經過首演後,有機會重演再 重演,讓我與這孩兒重聚。 最後必須感謝本計劃的醫學顧問吳易叡博士, 是他令我把目光投向臨終照顧者這一群。計劃 開展以來,尚幸我未有機會擔起臨終照顧的責 任,不過照顧者這角色每個人總有機會擔當, 一路以來從計劃中的得著令我更懂得做一個照 顧者,有一天要成為臨終照顧者,應該會有更

好準備。也許戲劇其中一個重要功能便是如 此,讓我們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下聆聽交流,投 入演練,為不知何時到來的一刻作準備。 胡海輝


社區藝術在大專 長夜守燈 ── 臨終照顧者 Community Arts in the Tertiary Institute End of Life Carers 《長夜守燈》Eternal Flame in the Dark

編劇的話 # 長文慎入 # 與劇本基本上無關 # 純借題發揮

我的兒子叫鄭小多,十二歲半,是我十二年 前領養的兔兔。 以人的計算,多多應該有一百歲吧。

以兔的壽命來說,多多也一次又一次突破了 平均線。(平均壽命也隨醫療昌明而增長) 近幾年,當有人知道多多的年齡後,對方的 眼神告訴我「嘩乜兔仔可以咁長命㗎?」而 接着就會問「咁兔仔通常幾長命?」

多多幾年前開始有抽搐,醫生找不到原因, 也不願承認是癲癇,就只是不停問我「有冇 拍片?」(喂你見到你個仔發羊吊,你會唔 會拎部手機拍片?)「佢扭去左邊定右邊?」 「佢當時有冇意識?」我知道作為醫護人員, 這些資料都是必須的,但身為家人,我只想 聽一句「你嗰時一定係好驚好擔心喇。」要 知道兔兔的抽搐並不常見,而抽搐通常是發 生在臨終一刻。 後來多多頸上又長了腫瘤,但醫生說應該是 良性,他的年紀也承受不了全身麻醉,所以 先觀察吧。 “He will die with it, but not die of it.” 我一直認為多多會是我們家中最早去天堂 的,但想不到我爸爸先行一步。多多那幾天 也躲在一角。

多多雖然有不少毛病,但他依然活潑精神愉快。 醫生總是用「安慰」的口吻跟我們說他年老所 以衰退,他年老所以不可做手術,他年老所以 這樣那樣。彷彿,年老可以解答所有問題。然 後,醫生說:「珍惜每一天,好好享受聖誕,今 年可能是你們最後一個聖誕了。」(註:2019 的 聖誕)為什麼善意的說話有時會難聽過粗口? 照顧多多是會心力交瘁及荷包粉碎,有時減價 買了幾包草回來,腦海會閃過「有咁長命食晒 佢?」想起去旅行,會想到多多上天家後,我 們就可以舉家出發。噢,天下間真的有想自己 兒子拜拜的惡毒娘親啊!因為他的年月超過「正 常」,我每天其實也在經歷晚年照顧,每天也面 對臨終時刻。其實有人知道幾時是自己或對方 的臨終嗎?

多多知道我這個沒用的媽媽未準備好,他知道 我人生有很多低谷,他知道我承受不了一次又 一次親人的離開,多多一直照顧我們家中的每 一個,爸爸離開前的短訊,也是關於多多的。 要說照顧者,怎可不算他一份? 我們後來轉了去另一間診所,醫生確認多多是 有癲癇,也用局部麻醉替多多切了頸上那個像 燒賣一樣大的腫瘤。脫瘤後,多多跑步也輕巧 起來。 因為不能預計死亡,所以每一天我們其實都面 對死亡。年老和疾病不是理由,只要在我做到 的,我也讓我愛的人和兔活得好。 鄭廸琪

1


敘事轉向 慢慢地道別,細細地說: 為甚麼需要臨終照顧敘事 不久之前在某個 tutorial 結束之後,一個高年 級的醫學生把我叫住。他說考試將近,但有件 事讓他完全無心讀書。他的親人不幸在工作崗 位上昏厥,趕忙送醫之後,急症室將病患做了 基本處置,打上該有的點滴,但最後發現救返 的希望渺茫。醫護匆忙告知之後,便任憑病患 在冰冷的房間裡死去。他不知道身為未來的醫 生,此時可以做些甚麼?

現代醫學進步飛速,但如今面臨的「樽頸」, 便是在某一個臨界點變得無能為力。我們只能 機械式地提供不同的套餐選擇,無法針對病患 或家屬的需求,或是服務品質的完善做出細微 而權宜的調整。這是因為醫學所服務的對象, 逐漸從「人」轉移到細胞,乃至於血液裡的成 分。醫學社會學者 Nicolas Jewson 早在七零 年代便指出,這是一個病人消失的過程。 我每年邀請慢性病患者和他們的家屬,在學生 面前就他們的生命故事現身說法。這是他們離 開學校之前,少數能夠聆聽,並且透視一個疾 病的完整樣態。這些故事大多蜿蜒曲折,佈滿 荊棘,是一個臨床工作者在三個字的診症時間 裡所掌握不到的。近二十年來,逐漸倡議除了 顯微鏡下的病變、抽血所看見的異常數字,我 們必須重新聽病人說話,這是醫學人文裡所重 視的「敘事轉向(narrative turn)」。

這幾年來不論在大學或是社區,「善終」的議 題逐漸升溫,但事實上在香港這並非最近才熱 門起來的事。一百多年前,由廣東和福建移民 修建的祠堂,是咸豐年間由善心人士捐建,用 來安放客死異鄉之人的遺體和神主牌位。在擁 擠而疾病叢生的太平山街,兼作醫館的義祠也 成為華人社區的臨終房。生與死的空間逐漸在 城市改造的過程中分開,人們開始習慣在醫院 處理生老病死之後,西方醫學也順勢獲得疾病

的解釋權和病者的信任感。從此之後,香港人 便習慣在醫院死去。

一百多年來,香港人關於臨終的安排受到多種 因素的干擾。除了傳統信仰上不能死在家中的 忌諱、法律和醫學機構的主導權之外,還有如 何面對自己身家財產的問題。人們不選擇於住 處過世的理由已經大不相同,人們焦慮的是屋 裡的霉氣可能削減樓盤在租賃或買賣市場上的 價值。港人自豪眉壽龜年,卻無法掌握自己善 終方式的自主權。

在當代醫學裡的臨終問題,早已不再從宣告 藥石罔效的那一刻才開始。疾病樣態的慢性 化——比如心血管功能的異常、免疫代謝功能 異常到認知障礙,讓我們每個人都成為高危人 士,或是前期病患(pre-patient),同時也都 成為照顧者。不斷變動的生命樣態在臨床上可 能找不到意義,但和我們的生涯規劃、職業抉 擇、人際網絡的轉變、居住地的安排,和基本 的「福祉」息息相關。能夠聽見這些故事的方 法,只有將他們一字不漏說出來。

兩年多前,我和胡海輝導演同時有了結合記錄 劇場,探討臨終課題的想法。在醫學院也號召 了一批有興趣的醫學、護理和社工學生參與, 可惜這個計畫在新冠肺炎的疫情之下暫時中 止。今天看到一條褲劇團在重重困難之中初步 實現了這個夢想,再度證明了在許多科學議題 上,藝術家總是走在前緣的事實。期待我們真 的有那麼一天,能夠透過細細地訴說,慢慢地 道別。 吳易叡博士

計劃醫學顧問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醫學倫理及人文學部 總監及助理教授


社區藝術在大專 長夜守燈 ── 臨終照顧者 Community Arts in the Tertiary Institute End of Life Carers 《長夜守燈》Eternal Flame in the Dark

我們都在「應用」戲劇 聽說一位年青女孩到護老院當義工,與公公婆 婆傾傾講講,然後靜靜地摘下筆記。整理過 後,第二次再到護老院,年輕女孩陪著老人家 細細讀出他們一個一個的生命故事。女孩子望 着他們的笑面、沉默、眼眶盈着淚……明白到 生命故事對於人的重要性,決定將來要用導演 的角色,說更多的故事。 聽說不同能力的朋友聚頭,說要共同承擔一個 藝術計劃。一個又一個的會議,會聽會說的走 在一起,閑話家常,將不會聽不會說的朋友摒 諸在外。最後某些朋友氣餒地離開。 對「人」的工作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劇場與教育之間遊走多年,記起的是一張張 的臉孔。無論是課室、或舞台,都是我們的劇 場。中學課室裏一組對英文提不起勁的小女孩 近距離的向我說,我們可否說睡公主的故事? 我說可以。他們問,可以說睡公主跟七個小矮 人睡覺然後有了 BB 的故事嗎?我想了一想, 幸好自己都有性教育的背景和經驗;我說, 怎麼不可以!他們歡天喜地的開始主動組織故 事,下一堂開始更常常問我不同的英文詞彙。 我間中也會問他們,那麼誰才是 BB 真正的父 親呢?七個小矮人有情緒問題的時候,誰會認 頭負責任去照顧 BB 呢?小女孩們搭不上嘴, 然後一窩蜂地回到他們的角落商商量量,又再 重新出發。

感謝胡老師的介紹,近年製作了一個有關社工 的劇目。首演的時候已經有社工看得咬牙切 齒,對我說:「好感動,這劇真的道盡了我們 的心聲和困難 !」重演時更有社福機構聯隊 來看,演出後都走上來大力點頭,感謝團隊為 他們帶出社工的辛酸。劇場絕對可以非常接地 氣,為特定的人物或群組道出他們每天所面臨 的困局,讓社會人士關心、反思。 要追尋同一族群裏的共同問題,當然要用無比 的熱誠和毅力;同一族群裏也有着形形色色的 個體。這個很容易明白吧。在劇場的角度去看 教育,我們比較容易理解不可能用同一把尺去 看待背着不同包袱的年輕人。看着身邊不同的 人尋溯着他們屬於自己獨特的生命意義,不是 很有趣嗎?

劇場「應用」在我的生命道路裏,繽紛而漫 長。 鄭傳軍

計劃戲劇顧問

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高級講師(導演)及 研究生課程統籌(戲劇)

3


劇目簡介 年屆七十的蠟梅,天天晚上靜靜守 護一盞孤燈,老伴心感奇怪,但也 不便打擾,招來久未回家的女婿, 商討如何照顧蠟梅,結果原來需要 照顧的另有其人。

一條褲製作自去年起,以應用戲劇 手法探討臨終照顧這議題,來到壓 軸一章:人種誌戲劇演出《長夜守 燈》。創作團隊走訪了曾作臨終照顧 的過來人、醫護界及社福界人士, 由 獲 獎 編 劇 鄭 廸 琪 融 會 梳 理, 繼 《棉絮飄飄》後,全新創作另一齣以 臨終照顧為主題的《長夜守燈》。


社區藝術在大專 長夜守燈 ── 臨終照顧者 Community Arts in the Tertiary Institute End of Life Carers 《長夜守燈》Eternal Flame in the Dark

製作人員名單 藝術總監及導演 : 胡海輝 編劇

: 鄭廸琪

佈景設計

: 孫詠君

服裝設計

: 程凱雯

燈光設計

: 鄭可聆

演員 : 查國林、黃兆輝、 黎玉清、譚安婷 * 余文軒、何凱琳、 施穎怡、張嘉敏、 許芷悅、劉紫騫 執行佈景設計 : 趙婉妏 服裝助理

: 黃靖雯

音樂及音響設計 : 何子洋 化妝及髮型 舞台監督

: 孫詠芝 : 鄧榮國

執行舞台監督 : 馮琪峰 助理舞台監督 : 陳積玉 監製

: 潘藹婷

助理監製

: 梁永冲 ^

計劃統籌

: 邵佩珊

導演助理

: 湯詠斯

前台助理

: 陸小柔、鄭艷

資料搜集

: 林詩雅

* 「藝術人才培育計劃」是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 「 藝術行政人才培育計劃」是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5


角色表 黎玉清 編劇 / 黃蠟梅

查國林 導演 / 藍葉榕 / 老人

黃兆輝 陸樹楓 / 羅致光 / 演員 譚安婷 藍花楹 / Charlotte / 演員

張嘉敏 李醫生 / 紓緩治療科護士 / 黃蠟梅 ( 年青 ) / 演員 劉紫鶱 林國嬿 / 護士 K / 演員

余文軒 天明 / 黃鳴 / 紓緩治療科醫生 / 神父 / 藍葉榕 ( 年青 ) / 演員 施穎怡 梁醫生 / Emily / 演員 何凱琳 攝影師 / 演員

許芷悅 醫療公司職員 / 小橋 / 演員

分場表 第一幕 初心 點燈

氧氣機與 Mont Blanc 兩相思

夫憶妻兮父憶兒

下一世,再下一世 久病床前無孝子 守燈

—中場休息— 第二幕

照顧者 @ 香港 藍花樹下

愛在瘟疫蔓延時 再見藍葉榕 守燈護航 死亡之後 五號門

Pass it on


社區藝術在大專 長夜守燈 ── 臨終照顧者 Community Arts in the Tertiary Institute End of Life Carers 《長夜守燈》Eternal Flame in the Dark

演出及製作人員簡介 胡海輝 藝術總監及導演

先後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2008 年獲英國倫 敦大學中央戲劇及語言學院碩士,同年夏天獲亞洲文化協會基金獎學 金前往美國考察研究。現為一條褲製作藝術總監,近年銳意發展紀錄 劇場。 胡氏為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藝術節小組委員、香港學校戲劇節首席評判 及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亦為香港科技大學、香港演藝學院及香港 恒生大學擔任兼職講師。2017 年胡氏獲民政事務局局長嘉許,以表揚 對紀錄劇場的貢獻。

鄭廸琪 編劇

正職從事醫療,閒時喜歡寫作,誤闖戲劇世界,順道修讀香港演藝學 院戲劇藝術碩士課程,主修編劇。作品包括:《螢火》、《魚躍記》、《流 徙之女》、《我的父親.我的兒子》、 《好人不義》、《未忘之書》及《柒 肆零貳》。

查國林 演員

2001 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主修表演。現為自由身戲劇工 作者。 在學期間曾獲得渣打銀行慈善基金及鍾溥紀念獎學金。校內參與的戲 劇演出有:《獵日記》、《童謠謀殺案》、《情敵》及《玩偶之家》。曾受 聘樂善堂梁植偉紀念中學,匯知中學及樂善堂余近卿中學任戲劇科老 師。2004-2006 為香港演藝學院 EXCEL 課程轄下之「演藝戲籽兒童 劇團」和「敢言小人類」的導師。並從 2002 年至今一直出任「香港學 校戲劇節」中小學組的評判。 曾參與之演出有: 《寒江釣雪》、《錦獸豪庭》;7A 班戲劇組之《童謠 追魂曲》、《弒君 2012》(Macbeth In Macau)、《灰闌》、讀劇《學會呼 吸》 ;一條褲製作之《美國蝦》、《野孩子》、 《猥褻—三審王爾德》、《本 來沒有菜園村》、《1967》(首演及重演)、《十一騷動—1967 的短句零 章》、《同志少年虐殺事件》、《時代記錄者》、《中間人》、《香港藝術的 前世今生》及《捌次二〇四七》等。 7


黃兆輝 演員

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畢業,獲頒藝術學士 ( 榮譽 ) 學位,主修表演。 校內曾獲頒發:鍾溥紀念獎學金、成龍慈善獎學金、章賀麟獎、演藝 學院友誼社獎學金及林立三獎學金。 近 期 演 出 包 括:Teatro de los Sentidos X 鄧 樹 榮 戲 劇 工 作 室“Our Deaths Won’t Hurt Anybody”,㔁 鄧 樹榮戲劇工作室《馬克白》及尋問者 《香港海賊徐亞保》等等。 現為自由身戲劇工作者。

黎玉清 演員

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榮譽學士畢業生,主修表演。曾為鄧樹榮戲劇 工作室全職演員 ‧ 研究員。 近期演出包括鄧樹榮戲劇工作室《死人的手機》、《馬克白》。香港話劇 團《驕傲》、前進進戲劇工作室《對倒時光》、《甜美生活》。 獲得「第十四屆香港藝術發展獎」之「藝術新秀獎」( 戲劇界別 )。憑 《馬克白》(2018 版)獲 IATC(HK) 劇評人獎年度演員獎,《城市一切如 常》獲第七屆香港小劇場獎最佳女主角獎。

譚安婷 演員

Pearlmi Tam 譚安婷

2018 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獲藝術學士(榮譽)學位,主 修表演。憑《嚎叫》獲得「最傑出演員獎(團體)」。現為一條褲製作 駐團實習演員、中學戲劇課導師、編劇。

余文軒 演員

香港中文大學五年級,主修信息工程。在校期間曾為新亞劇社莊員, 期間於中大劇賽 2018 憑《幸福論》獲「優異導演」及「最佳演出」。 於 2018-2020 年修讀鄧樹榮戲劇工作室專業形體戲劇青年課程 (PTI)。


社區藝術在大專 長夜守燈 ── 臨終照顧者 Community Arts in the Tertiary Institute End of Life Carers 《長夜守燈》Eternal Flame in the Dark

何凱琳 演員

香港中文大學通識教育系三年級學生,劇場新人。首次參與記錄劇場, 希望能透過這次演出,喚起大眾對臨終照顧者的關注。

施穎怡 演員

香港人。在 2019 年完成榞劇場全日制全方位(進階)戲劇證書課程, 現為自由身演員。曾參與演出包括同流《精讀契可夫》、六四舞台《五 月三十五》等。近年亦參與接觸即興的演出,在 2019 年曾到台灣參加 國際愛跳舞即興節。

張嘉敏 演員

現為自由身藝術工作者,喜歡戲劇、舞蹈、繪畫和書法。 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獲服裝及紡織(榮譽)文學士學位,亦於榞劇 場及鄧樹榮戲劇工作室修讀三年表演藝術。

許芷悅 演員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三年級生,閒時愛看書,每天努力實踐不切實際 的點子。常在城市漫無目的地遊蕩,思緒也是如此。 9


劉紫騫 演員

現為香港中文大學專業會計學四年級生,戲劇經驗不多但嚮往舞台, 希望好好利用大學的青春年華嘗試更多。喜歡感動的故事,也希望能 感染別人。

孫詠君 佈景設計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舞台及製作藝術學院,主修舞台及服裝設計,在 學期間獲頒多個獎學金。2018 年憑《培爾.金特》獲第二十七屆香港 舞台劇獎最佳舞台設計。今年憑作品《死⼈ 人 的 ⼿ 手 機》獲提名第 ⼆ 十 九屆 香港舞台劇獎之最佳舞台設計、《此地他鄉》獲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 ( 香港分會 ) 提名「IATC(HK) 劇評⼈人獎」年度舞台美術獎。近期作品包 括《陳健安 2020 以青春之名演唱會》之舞台設計。孫氏自 2016 年起 於香港演藝學院舞台設計系擔任客席講師,現於該校任駐校藝術家。

趙婉妏 執行舞台設計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舞台及製作藝術學院,獲學士 ( 榮譽 ) 學位,主修 佈景及服裝設計。 近期設計作品包括:八樓平台《境 Jing》、音樂劇作《Come Out! 形體· 卡巴萊》、天邊外劇場新導演計劃《傷逝如她》等。 現為自由身舞台工作者。近年亦有參與電影美術及服裝設計工作。


社區藝術在大專 長夜守燈 ── 臨終照顧者 Community Arts in the Tertiary Institute End of Life Carers 《長夜守燈》Eternal Flame in the Dark

程凱雯 服裝設計

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並取得創意媒體學院理學士學位,隨後畢業於香 港演藝學院藝術學士 ( 榮譽 ) 學位課程,主修舞台佈景及服裝設計。現 為自由身舞台工作者。 近期作品包括:鄧樹榮戲劇工作室《死人的手機》;香港中樂團《音樂 尋寶記 3》;天邊外劇場「新導演運動」《傷逝如她》;一條褲製作《香 港藝術的前世今生》、《一個人的政治:長毛》、《回溯重構:1967》、《中 間人》、《時代紀錄者》;三角關係《OldSeaFood》等。 其他執行 / 助理設計作品:Project Roundabout《親親麗南》;香港話劇 團《驕傲》、《結婚》、重演《三子》、《俏紅娘 Hello! Dolly》;香港藝術節 《九江》 ;香港舞蹈團《鬍鬚爺爺之詩遊記》 ;任白慈善基金《蝶影紅梨記》 2018 澳門站等。

黃靖雯 服裝肋理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獲舞台製作藝術(榮譽)學位,主修服裝技術; 在學期間曾參與製作包括《誤會》、《加數機》、《青春的覺醒》、 《記憶 之書 1.0》等。近年亦與不同團體合作,現為自由身舞台工作者。

鄭可聆 燈光設計

香港演藝學院科藝學院一級榮譽畢業,主修舞台燈光設計。 燈光設計作品包括第十屆華文戲劇節代表地區演出《馬克白》、香港演 藝學院《兒欺》、演戲家族《老子駕到》、一條褲製作《2047 的上半場 與下半場》、《捌次二〇四七》等。

何子洋 音樂及音響設計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主修音響設計。現為聲音藝術家、音響設計師、 混音工程師。以不同身分利用聲音創作,見於舞台劇音響設計,獨立 電影音樂及混合,動畫音效,音樂編曲等參與創作。 11


孫詠芝 化妝及髮型

曾分別於香港及台灣進修新娘及舞台化妝及髮型課程,參與劇作包括: 《祝你女途愉快》、《慾望號雞批》、《謀殺啓事》、《熟女脫獨嘉年華》、 《巴黎公社的日子》、《流徙之女》、《捌次二〇四七》、《參孫》、《Aida》、 《杜蘭朵》 、 《蝴蝶夫人》 、 《利瑪竇》等等,以及多間中小學周年戲劇會演 化妝。

鄧榮國 舞台監督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舞台管理系。畢業後曾出任劇團製作經理,主理 本地製作及帶團到國內及外地作交流演出。每年均為本地劇團及舞團 擔任舞台監督或燈光設計工作,更曾嘗試編劇及舞台設計等工作。現 為劇場助理經理。

馮琪峰 執行舞台監督

喜愛劇場,中學時開始接觸戲劇,至今活躍於前後台工作。現為自 由身工作者,主要擔任執行舞台監督、助理舞台監督、音響控制等 工作。

陳積玉 助理舞台監督

超過十年從事不同媒體的工作經驗,主力於舞台製作、廣告、宣傳短 片及各類型典禮等。曾與不同團體及機構合作,擔任節目統籌、舞台 監督及行政總監。近年曾參與的項目包括香港舞蹈聯會大型舞蹈劇等。


社區藝術在大專 長夜守燈 ── 臨終照顧者 Community Arts in the Tertiary Institute End of Life Carers 《長夜守燈》Eternal Flame in the Dark

潘藹婷 監製

畢業於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過往曾擔任雜誌編輯、藝術活動統籌等 工作,並先後於社區文化發展中心、香港藝術發展局及香港藝術中心 工作。2014 年獲「藝術行政人員海外培訓計劃」資助,於澳洲「阿德 萊德藝術節中心」實習。 近年參與製作包括:《父子母女一場……》(首演及重演)、《時代記錄 者》、《戲劇與社會:紀錄劇場節》、《回溯重構:1967》、《流徙之女》 (上海重演)、《金童子》(重演)、《讀癮起》演讀劇場系列及《一個人 的政治:長毛》。

邵佩珊 計劃統籌

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社會工作文憑(1997 年)及學士(2007 年)課 程,期間副修輔導學,取得註冊社工資格。2017 年後獲頒香港演藝 學院戲劇藝術碩士,主修戲劇教育。畢業作品:運用戲劇工作坊及 互動劇場,增加親子間的暸解。曾參與 TEFO 舉辦的戲劇交流團, 與當地戲劇團體 PETA 作交流。曾獲香港演藝學院 Theatre Noir 獎學 金、香港戲劇協會戲劇匯演「優異演員獎」。前青少年外展社會工作 者,曾任外展隊分隊隊長,並擁有十多年社福經驗。近年結合社會 工作理念及戲劇元素,專注發展應用戲劇。擔任嘉賓介紹應用戲劇, 包括:香港演藝學院:戲劇教育系簡介日、一條褲製作:社區藝術在 大專活動。現為幼兒、中小學擔任戲劇導師,包括:大細路劇團、香 港話劇團等等。並與不同機構合作,如:漁護署、康文署、香港圖書 館等,負責策劃、導演、編作、演出故事劇場、教育劇場等。

梁永冲 助理監製

香港中文大學(The Riot University of Hong Kong)文化研究過客,現職 一條褲製作行政小薯。徘徊於舞台、裝置和影像間,尤喜歡詩意。 參 與 一 條 褲 製 作 項 目 包 括「 第 二 屆 紀 錄 劇 場 節 」、《2047 的 上 半 場 與 下 半 場 》、《 香 港 藝 術 的 前 世 今 生 》、《 讀 癮 起 2020》 演 讀 劇 場 及 《捌次二〇四七》。 13


湯詠斯 導演助理

現為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管理文學士五年級生(仍未畢業,就快)。長期 貧困的劇場愛好者,即將失學,歡迎合作。

林詩雅 資料搜集

就讀香港中文大學,初入劇場之新人,曾任逸夫劇社 2018-2019 年度 副會長,參與多個大專戲劇舞台劇,享受表演、編劇和執導。導演作品 有逸夫劇社 2019 週年公演《無飯食》 (副導演)、中大戲劇比賽 2020《鬼 煞咁嘈》 (導演)和逸夫書院書院聚會話劇表演《留守太平間》 (導演)。 正參加不同的工作坊和表演、比賽,望充實自己。請多多指教!

陸小柔 前台助理

社會新鮮人,畢業於嶺南大學,主修文化研究。

鄭艷 前台助理

2016 年畢業於香港教育大學,主修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視覺藝術)。 近年參與製作包括:《時代記錄者》、《戲劇與社會:紀錄劇場節》、《回 溯重構:1967》、《父子母女一場……》(重演)、《流徙之女》(上海重 演)、《金童子》(重演)及《讀癮起》演讀劇場系列。


社區藝術在大專 長夜守燈 ── 臨終照顧者 Community Arts in the Tertiary Institute End of Life Carers 《長夜守燈》Eternal Flame in the Dark

長夜守燈— 臨終照顧者 網頁

為期兩年的《長夜守燈—臨終照顧者》計劃, 本團引介了不同的應用戲劇手法及舉辦一系列 的活動,以藝術介入「臨終照顧者」社群的經 驗,讓「臨終照顧者」的聲音獲得重視。是次 計劃亦設有相關網頁,除發佈活動內容外,亦 簡介應用戲劇方式和種類,以及探討臨終照顧 者的角色和困難等有用資訊。 www.elcarers.hk

15


一條褲製作簡介 成立於 1995 年十二月,2012 年重組,邁向成為全職劇團,更於 2019 年躍升為藝發局三年資助 藝團。一條褲製作秉承多年來開拓的成績與方向,本著「立足舞台,放眼社會」的精神,全面 投入本地劇壇,推出更多內容與形式同樣鮮活而有意義的作品,期盼以戲劇回應、回饋、改變 社會。劇團現正朝著三個主要方向發展:演出、應用戲劇及研究與保存,以所知所長,令本地 劇壇更百花齊放。

劇團近年致力發展「紀錄劇場」(Documentary Theatre)及「人種誌戲劇」(Ethnotheatre), 更大膽嘗試將此創作方式應用至本地議題上,成為本地劇壇先鋒,並於 2017 及 19 年籌辦兩屆香 港的「紀錄劇場節」,進一步令戲劇藝術與社會產生更緊密的關係。 藝術總監 行政經理

: 胡海輝 : 潘藹婷

見習行政主任 : 梁永冲 ^ 駐團演員

網頁:www.pants.org.hk 電郵:info@pants.org.hk

: 譚安婷 *

^「藝術行政人才培育計劃」是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藝術人才培育計劃」是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成為一條褲之友

支持一條褲製作

入會費用全免 ! 會員盡享優惠包括:

一條褲製作本著立足舞台,放眼社會的精神, 期盼以戲劇回應、回饋、改變社會。您的支持 將有助本團更全面地發展「戲劇演出」、 「應用 戲劇」及「研究與保存」三大方向。您亦可指 定捐款贊助本團「學生專場」門票,令更多本 地學生能夠接觸戲劇藝術。

- 定期透過電郵收取一條褲製作的最新資訊 及優惠

- 憑「一條褲之友」會員卡於城市售票處購買 本團主辦之演出門票,即享折扣優惠

- 會員租用「胡胡研習室」(1000 尺排練室) 可享折扣優惠 - 會員參加本團舉辦的工作坊可專享折扣優 惠

捐款 HK$500 或以上者: 我們將於同年的各演出場刊中作特別鳴謝

立即掃瞄 QR Code 登記:

捐款 HK$100 或以上者: 將獲發捐款收據申請扣稅

或到 www.pants.org.hk 填妥網上入會表格。 本團將於七日內回覆確認,會員卡將會於兩星 期內郵寄予閣下。

請 於 www.pants.org.hk 下 載 及 填 妥 捐 款 表 格,連同捐款支票或存款收據寄回一條褲製 作:新界葵涌葵豐街 25 至 31 號華業工業大廈 A 座 6 樓 F 室;或傳真至 2419-9789;或電郵 至 info@pants.org.hk.

歡迎閣下以劃線支票(抬頭為「一條褲製作 有限公司」 )或銀行戶口轉賬(匯豐銀行戶口 499-825941-838)向我們捐助。


社區藝術在大專 長夜守燈 ── 臨終照顧者 Community Arts in the Tertiary Institute End of Life Carers 《長夜守燈》Eternal Flame in the Dark

我們與超過100個本地及外國著名藝團合作 專注為文化藝術及舞台表演提供宣傳策劃與推廣服務

。文化推廣 。活動策劃 。公關宣傳 。廣告設計 。錄像製作 。門票預售

熱線:3599 6963 網站:www.chasing-culture.com 17


鳴謝(排名不分先後) 各位受訪者 陳曉蕾 鄧海甄 贐明會 大銀力量有限公司 趙展禧

為了令表演者及觀眾不致受到騷擾,請關掉手提電話、其他響鬧及發光的裝置。同時請勿擅自攝影、錄音及 錄影。多謝合作。 如遇特殊情況,主辦機構保留更換節目及表演者的權利。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