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場演出完結後將設有演後座談會,歡迎留步參加。 遲到者須待節目適當時候方可進場 演出長約 1 小時 30 分,不設中場休息 節目內容並不反映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意見。 如遇特殊情況,主辦機構保留更換節目及表演者的權利。 為了令表演者及觀眾不致受到騷擾,請關掉手提電話、其他響鬧及 發光的裝置。同時請勿在場內飲食或擅自攝影、錄音及錄影。多謝 合作。
graphics terrrenz chang @ atVis
宣傳伙伴 Media Partner :
為愛惜地球,若您不準備保留本節目場刊,請於完場離去前把場刊 留在座位,或放入電梯旁的回收箱,以便環保回收。 支持 Supported by :
Emily Mr. Chan 流白之間 香港教育大學高級講師 李展華 曾啟民 合作伙伴 Partners :
裕祥殯儀 陳檵垣 劉烈 慰心善終服務 鍾家樂 殯儀亮 讓四塊半帶走悲傷
www.docutheatrefest.hk
牛池灣文娛中心文娛廳
主辦 :
9-10.8.2019(星期五至六 Fri-Sat)8pm 10-11.8.2019(星期六至日 Sat-Sun)3pm 人總會一死,但親人最關心的是,如何安排一場最「好」的葬禮?
鳴謝 ( 排名不分先後 )
T HE
Pants Theatre Production is financially supported by the HKADC
一條褲製作為藝發局資助團體
DE P AR T UR E
離境大堂
網上問卷 主辦 Presenter :
HA L L
(粵語演出 In Cantonese)
HKSAR Government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藝能發展資助計劃 Arts Capacity Development Funding Scheme
馬戲班 The Circus Theatre Group
項目計劃資助 Project Grant :
Documentary Theatre Showcases 展紀新 演錄進 劇 場 故事大綱
加拿大篇 Canada Session
人總會一死,但親人最關心的,是如何安排一場最「好」的葬禮?
《種子》
作為殯儀策劃師,負責處理殯葬中的宗教形式、習俗和行業禁忌,但當中到底代表什麼?面對 香港急速的轉變,這些傳統會面對什麼衝擊?或者,最值得關心的是,我們如何為生命劃上句 號,以及在生命的句號後如何再續寫在生者的故事。
德國篇 Germany Session
澳洲篇 Australia Session
《國家劇院的絆腳石》 優秀劇本選讀
Goethe-Institut Hongkong, HKAC
Chiang Chen Studio Theatre, PolyU
1.9 ( 日 Sun) 1430
24.8 ( 六 Sat) 1930
17.8 ( 六 Sat) 1930
Excerpts of Masterpieces
Tripping Stones State Theatre
Seeds
製作人員表 監製:洪英峻 編劇 / 導演:丘嘉熙 佈景設計:黃巧妍 服裝及化妝設計:金翠珊 燈光設計:Bills Tin 錄像設計:John Yu@Dao Production 編創演員:何佩欣、郭嘉熹、賴翊筠、廖佩芳、戴俊笙、曾凱渝 研究員:黃家駒 舞台監督及執行舞台監督:陳樂詩 助理舞台監督:馮琪峰、譚溢 宣傳攝錄:Wisely Chan
香港理工大學蔣震劇院
紀錄劇場劇本創作
香港藝術中心歌德學院
香港理工大學蔣震劇院
Chiang Chen Studio Theatre, PolyU
讀 Play 劇 Readings
戲劇文學指導:鄭傳軍
Annabel Soutar (加拿大Canada)
大師班 Master Classes
Documentary Theatre Showcases 展紀新 演錄進 劇 場
Paul Brown (澳洲 Australia) 環境、引錄劇場及公民講故
The Practice of Documentary Playwriting
Environment, Verbatim Theatre, and Citizen Storytelling
14-17.8
29.8-1.9
香港理工大學蔣震劇院
香港理工大學蔣震劇院
Chiang Chen Studio Theatre, PolyU
公開講座 Public Talks
報名 Application :
www.art-mate.net
Chiang Chen Studio Theatre, PolyU
實踐紀錄劇場的見解
盧韻淇 Wiki Lo
「我們應該做什麼?」: 給擠擁世界的紀錄劇場
Insights into the Practice of Documentary Theatre
16-17.8.2019(星期五至六 Fri-Sat)8pm 17-18.8.2019(星期六至日 Sat-Sun)3pm
‘What Then Must We Do?’: Documentary Theatre for a Crowded World
17.8 ( 六 Sat) 1700-1800
牛池灣文娛中心文娛廳 HK$200
1.9 ( 日 Sun) 1700-1800
香港理工大學蔣震劇院
Chiang Chen Studio Theatre, PolyU
意外的生命驟來 依然可親可愛?
(粵語演出)
| 不設劃位
香港理工大學蔣震劇院
Chiang Chen Studio Theatre, PolyU
導演、採編及空間設計 盧韻淇
| 創作及研究演員 李穎蕾、黃曉鳴、列宛旻 | 監製 胡家欣
每場演出完結後將設有演後座談會,歡迎留步參加。 遲到者須待節目適當時候方可進場 演出長約 1 小時 30 分,不設中場休息 節目內容並不反映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意見。
宣傳伙伴 Media Partner :
如遇特殊情況,主辦機構保留更換節目及表演者的權利。 為愛惜地球,若您不準備保留本節目場刊,請於完場離去前把場刊 留在座位,或放入電梯旁的回收箱,以便環保回收。 為了令表演者及觀眾不致受到騷擾,請關掉手提電話、其他響鬧及 發光的裝置。同時請勿在場內飲食或擅自攝影、錄音及錄影。多謝 合作。
支持 Supported by :
Emily Mr. Chan 流白之間 香港教育大學高級講師 李展華 曾啟民 合作伙伴 Partners :
裕祥殯儀 陳檵垣 劉烈 慰心善終服務 鍾家樂 殯儀亮 讓四塊半帶走悲傷
www.docutheatrefest.hk
graphics terrrenz chang @ atVis
主辦 :
牛池灣文娛中心文娛廳
9-10.8.2019(星期五至六 Fri-Sat)8pm 10-11.8.2019(星期六至日 Sat-Sun)3pm 人總會一死,但親人最關心的是,如何安排一場最「好」的葬禮?
鳴謝 ( 排名不分先後 )
T HE
Pants Theatre Production is financially supported by the HKADC
一條褲製作為藝發局資助團體
DE P AR T UR E
離境大堂
網上問卷 主辦 Presenter :
HA L L
(粵語演出 In Cantonese)
HKSAR Government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藝能發展資助計劃 Arts Capacity Development Funding Scheme
馬戲班 The Circus Theatre Group
項目計劃資助 Project Grant :
Documentary Theatre Showcases 展紀新 演錄進 劇 場 故事大綱
加拿大篇 Canada Session
人總會一死,但親人最關心的,是如何安排一場最「好」的葬禮? 作為殯儀策劃師,負責處理殯葬中的宗教形式、習俗和行業禁忌,但當中到底代表什麼?面對 香港急速的轉變,這些傳統會面對什麼衝擊?或者,最值得關心的是,我們如何為生命劃上句 號,以及在生命的句號後如何再續寫在生者的故事。
《種子》
德國篇 Germany Session
澳洲篇 Australia Session
《國家劇院的絆腳石》 優秀劇本選讀
Seeds
Tripping Stones State Theatre
Excerpts of Masterpieces
製作人員表 監製:洪英峻 編劇 / 導演:丘嘉熙 佈景設計:黃巧妍 服裝及化妝設計:金翠珊 燈光設計:Bills Tin 錄像設計:John Yu@Dao Production 編創演員:何佩欣、郭嘉熹、賴翊筠、廖佩芳、戴俊笙、曾凱渝 研究員:黃家駒 舞台監督及執行舞台監督:陳樂詩 助理舞台監督: 宣傳攝錄: 戲劇文學指導:鄭傳軍
Annabel Soutar (加拿大Canada)
大師班 Master Classes
公開講座 Public Talks
報名 Application :
www.art-mate.net
環境、引錄劇場及公民講故
14-17.8
29.8-1.9
Chiang Chen Studio Theatre, PolyU
Chiang Chen Studio Theatre, PolyU
香港理工大學蔣震劇院
實踐紀錄劇場的見解
Insights into the Practice of Documentary Theatre
1.9 ( 日 Sun) 1430
香港藝術中心歌德學院
香港理工大學蔣震劇院
Chiang Chen Studio Theatre, PolyU
Goethe-Institut Hongkong, HKAC
Chiang Chen Studio Theatre, PolyU
讀 Play 劇 Readings
Documentary Theatre Showcases 展紀新 演錄進 劇 場
Environment, Verbatim Theatre, and Citizen Storytelling 香港理工大學蔣震劇院
「我們應該做什麼?」: 給擠擁世界的紀錄劇場 ‘What Then Must We Do?’: Documentary Theatre for a Crowded World
17.8 ( 六 Sat) 1700-1800
1.9 ( 日 Sun) 1700-1800
香港理工大學蔣震劇院
香港理工大學蔣震劇院
Chiang Chen Studio Theatre, PolyU
24.8 ( 六 Sat) 1930
香港理工大學蔣震劇院
Paul Brown (澳洲 Australia)
紀錄劇場劇本創作
The Practice of Documentary Playwriting
17.8 ( 六 Sat) 1930
Chiang Chen Studio Theatre, PolyU
盧韻淇 Wiki Lo
16-17.8.2019(星期五至六 Fri-Sat)8pm 17-18.8.2019(星期六至日 Sat-Sun)3pm 牛池灣文娛中心文娛廳 HK$200
| 不設劃位
導演、採編及空間設計 盧韻淇
(粵語演出)
意外的生命驟來 依然可親可愛?
| 創作及研究演員 李穎蕾、黃曉鳴、列宛旻 | 監製 胡家欣
創作團隊筆記 《香港人的喪禮》
編劇 / 導演 丘嘉熙
死亡及殯儀行業,對我來說,是一堂好好的學習,除 了解這一行業,也讓我反觀生命及宏觀社會對死亡的 觀念。在訪問的過程裡,聽到很多有趣的故事,當中 種種反映了行業百態、華人對死亡的禁忌、香港骨灰 龕位不足、大龍鳳的傳統儀式等等,一切都讓人反思 華人文化、香港歷史及政府政策如何導致今日對「死 亡」的理解及局面。 香港人在生時忙買樓,死後要買骨灰龕,簡單一句, 點解香港人要死得如此艱難?何以「死」在華人社會 裏,變成了一個「問題」,要找方法去處理?在整個殯 儀行業的訪問裏,最有趣的是看見每一件事總有很多 原因造成的,越了解得多,就越能看見事情的複雜性, 造成今日種種,不單是政府的問題,甚至是殯儀行業 的從業員及每一個市民都責無旁貸,既然問題是大家 一手造成,我們就有能力一起面對及更正,這也是我 們想透過演出帶出來的訊息。 紀錄劇場的探索 紀錄劇場,是一個富有力量也相當複雜的劇場形式, 如何在真實及藝術性中拿個平衡,是我們作為創作團 隊一直面對的問題,如何讓資料變得吸引、入腦?這 是我作為導演及整個團隊要面對的狀況!今次在紀錄 劇場大膽嘗試了不同的方法,把資料變得更戲劇化, 希望讓觀眾明白。
《禮》
禮,是一種規範社會的形式,使人有道德規範,維繫 人倫關係和感情。 近年,我們常聽到社會「禮樂崩壞」 ,究竟是為甚麼 呢?或許我們可以從某些喪禮中看看一些端倪。兩年 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逝世,但他「被舉殯」了, 中共為他舉辦了一個「政治喪禮」,當中還要宣揚中共 的好,白事當紅事辦。這除了說明喪禮其實可以很政 治之外,也表示了社會間的人倫和道德的喪失,簡單 啲講,你唔係信赴喪既真係劉曉波既親友呀?!他的 喪禮完全是政權的一場 SHOW ! 不說政治,把禮節當成表演來做的,還有我們。大肆 舖張的婚禮、喪禮,主人家做的不夠可能會讓人看扁, 客人贈的不夠還會讓人笑你吝嗇,人情與帛金,有時 是一種壓力。我有幾愛我老婆,我有幾懷念我老竇, 好似要係一場儀式上對外 SHOW HAND 咁……我並不 是全盤否定傳統禮教,我還相信「克己復禮為仁」,而 是經過是次演出,我對喪禮、以至任何禮教,有着新 的反思 : 我們是否要為「好好睇睇」而「充大頭」? 我的老婆是否需要在悲傷中在我的喪禮裏向客人回一 萬個禮?儀式由傳統至現世應如何變更或進化仍尚存 其 意?甚 至,我 們 的 臭 皮 囊 是 否 一 定 要「入 土 為 安」?可否死後仍繼續貢獻人間? 聽說伊斯蘭教的喪葬着重「土」、「簡」、「速」,又他們 主張先人的安葬地點近於家人,以便相伴… 最後感謝這個我大多本不相識的製作團隊,幾月下來, 若以兄弟相興可能有點虛偽,但我們絕對是同心同德 的伙伴。想說我在這次排練中渡過了我的 3x 歲生日, 伙伴們簡單的一個蛋糕已夠我開心一整天…
《喪禮》 無題
編創演員 何佩欣
「如果有還有明天,記得要對自己誠實」這是其中一次 排練時,寫給自己遺書的第一句。當時的確很觸動, 但過了幾天就「打回原形」。 太多「優先次序」佔據了生命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今天因為要交 Bio 和分享、能夠有空間再向自己對談 實在太好 : 希望保留的事物、最開心的回憶、無聊但又好搞笑的 事。 想對你說對不起,因為我不夠勇敢面對你。 現在對生命的看法。 傷心卻又很重要的經歷。 謝謝遇見你,再此說多遍愛你。 對自己的提醒整理是需要的。 當生命要結束,連後悔的機會都沒有了,那你剩下的是 什麼?這個喪禮的大堂除了淚水和後悔亦可以是個充 滿愛和回憶的地方。
編創演員 郭嘉熹
編創演員 戴俊笙
每個人都經歷一次生一次死,我們不斷追求生命的意 義,卻沒有為自己的死亡籌謀。或許死亡看似離我們 很遙遠,但在生命來到盡頭之前,我們好應該好好去 思考,去預備。在這個自主、自我的時代,或許喪禮 才是最能夠彰顯一個人的本相。在香港這個仍然自由 的社會中,我們在生活各方面都有很多選擇,但很多 時為求方便很多人都只會選擇被設計好的計劃,這些 倒模的套餐卻消磨了人的獨特性,也慢慢地蠶食著我 們的自由。我們每一個都是獨一無二的人,都有獨立 的思考,獨特的個性,在人生終點前的最後一個儀式 —喪禮,我們更應該自主去選擇,為著整個生命作一 個獨特的總結。
無題
製作及創作人員簡介 監製 洪英峻 曾任職於中英劇團市場及傳訊部,現經營劇團「馬戲班」附屬藝術中心「流白之間」。 過往演出包括 : 馬戲班《南京‧淘盡愛‧英雄》、《灰闌珊》、《傻姑娘與怪老樹》; 劇場裏的臥虎與藏 龍參展作品《細路》、《蟋蟀》; 香港戲劇工程委約節目《香港最後的老虎》; 表演研究中心(香港) 「太極與表演」研究成果展演《伊狄帕斯王》。過往編劇及導演作品包括 : 港大劇社《明查暗房扮入 廠》、《受刃》、Interview、MaD ; 馬戲班《坑爹啦》、《坑爹啦之死唔斷氣》、《逆水行》 、2018 愛丁堡藝 穗節演出 Father in the Hole。 編劇 / 導演 丘嘉熙 畢業於香港大學文學士(主修比較文學及媒體文化研究)、香港藝術學院(戲劇教育專業文憑),並修畢 「被壓迫者劇場」德國 KURINGA Qualification Course I 及 II、受壓迫者劇場始創人 Augusto Boal 的追隨者 Adrian Jackson 之「慾望彩虹課程」。 以導演身份參與的演出包括在 2018 年由馬戲班帶領 Father in the Hole 參加愛丁堡藝術節的演出,馬戲 班的《逆水行》、新域劇團賽馬會平等共融戲劇計劃舞台劇的《青春修煉日記》、香港文化博物館「香港 賽馬會呈獻系列 : 宮囍―清帝大婚慶典」展覽特備節目《新人駕到》綜合滙演及連續四年為香港戲劇 工程的《論壇劇場 : 小田鼠和城市表哥的 what’s App 通話》擔任監製、導師及導演、圖書館巡迴演出 《魔法圖書館》,及為香港戲劇工程導演了木偶兒童劇《木偶奇遇記》,以及新域劇團《人民公敵》、《阿 Q 正傳》及實驗劇場《圓圈美》等。 她在表演上不斷嘗試,參演劇目包括 Theatreoppz 論壇劇場《動物農莊》、《一人一故事》 (時刻劇場)、 何應豐之何必館新視野藝術節《大鬧天宮》等。近年她積極參與文化交流活動,包括在在 2019 年於明 日藝術教育機構的土耳其木偶藝術節參節節目《紙船》中擔任演員。 佈景設計 黃巧妍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舞台及製作藝術學院,獲一級榮譽藝術學士學位,主修佈景製作。現為自由身舞台 工作者,從事佈景設計、佈景及裝置製作。
服裝及化妝設計 金翠珊 畢業於 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International Fashion Business),中學時期參加話劇比賽獲得傑出女 演員獎後開始參與各大小劇團演出,包括灣仔劇團《幻彩人生》、香港戲劇工程《凱撒大帝》及北區冬 季戲劇節《香港最後的老虎》等。 現為自由身化妝造型師,主要承接舞台劇、表演、廣告及電影等化妝工作。 燈光設計
Bills Tin
2010 年畢業於香港專業教育學院,畢業後成為舞台燈光工作者及舞台燈光設計師,於 2019 年與香港 舞台技術及設計人員協會參與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以《此致永恆》作為參展作品。 過 往 燈 光 設 計 作 品 包 括 : 碰!戲 團「同 ・ 愛《星 夜 吶 喊》X《燕 尾 蝶》」、「花 ・ 圓《傻 比 家 族》X 《她死她還在》」、《此致永恆》; 戲劇工程《Crossing》、《傻姑娘在梧桐河唱歌》; 粉紅會《交換溫柔》 (首演及重演)、《粉紅救兵 2》、《花千樹》、《好不容易遇見愛》。 錄像設計 John Yu@Dao Production 畢業於香港公開大學電影設計及攝影數碼藝術。喜歡以不同媒介探索觀者與空間與作品的關係,主要使 用影像作創作。
編創演員 曾凱渝
排練前期,那天在香港殯儀館禮堂內,晚上六點,看 着人們吃福建肉丸吃糯米飯,家人親戚朋友堂棺喃嘸, 是人滿足基本需要的時間。一個個吃東西的畫面其實 無甚奇異之事,但異常地如此有趣 ; 是大家都如此平 凡,口嘴嚼的模樣、頻率一致。只是逝者女兒悲傷依 然,空肚依然。婆婆在相中微笑看着。 排練後期,五個人的死亡是社會上眾人的喪禮,更深 切地明白在世的人是以思念去為不再存於塵世的他/ 她們舉辦喪禮,只希望他/她們能好好安息。 喪禮終究是生活的儀式。
馬戲班 簡介 馬戲班為一個註冊非牟利劇團,於 2008 年成立。成員包括香港演藝學院畢業生、戲劇導師、自 由身戲劇工作者以至業餘演員。馬戲班認為劇場這個空間的存在價值不是只為了賺取掌聲及笑 聲。我們相信戲劇的目的是令演員和觀眾都得到身心的淨化,重新與自己的內心對話,並反思 「人」和「生活」的本質。而藝術上,馬戲班強調演員的個人表演技術是戲劇藝術的核心,演員 必須擺脫自我的束縛,取得形體和心理思想的餘裕和自由。 馬戲班矢志以專業的態度和熱情去探索及學習各種傳統表演藝術到當代劇場表演手法、並發掘 寫實到寫意各款劇種的可能性。除演出和舉辦戲劇工作坊外,亦向中學生至大專生提供戲劇訓 練。 藝術顧問 : 吳偉碩(梵谷)| 藝術總監 : 黃家駒
編創演員 何佩欣
編創演員 郭嘉熹 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應用中文系及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主修表演),現為自由身演員、編劇及戲劇 導師。
編創演員 賴翊筠 畢業於香港樹仁大學英國語言文學系。現時為美國發展性轉化學院第一階段戲劇治療實習生,一人一故 事劇場【言遇劇團】核心成員,並於非牟利機構從事青年工作。曾透過一人一故事劇場與不同群體交 流,如西貢漁民、紀律部隊、無家者、同性戀者等等。熱衷以戲劇為媒介,探討社會議題,曾參與有關 觀塘、灣仔重建等議題的研究創作。 以前目標是當演員,現在卻樂於遊走劇場與社區之間,沉澱,吸收養份。現正探索不同說故事的方式, 渴望成為一個好好說故事的人。 編創演員 廖佩芳 應用劇場工作者、英國心理劇協會(海外)註冊心理治療師 。 獲心理劇團體及個人心理治療深造文憑(2018)、戲劇教育碩士(2008)、美國一人一故事劇場領袖訓 練證書(2008)、社會科學學士(1998)。 曾參與的劇場演出 :《SEE 覺失調》 (編作演員)、《孩子》 (編作演員)、《女人身體說故事》 (編作導演)、 《折翼的飛鳥》 (編作導演)等。 過去 10 多年以應用戲劇手法,包括「過程戲劇」 (Process Drama)、「教育劇場」 (Theatre-in-Education)、 「編 作 劇 場」 (Devising Theatre)、「一 人 一 故 事 劇 場」 (Playback Theatre)及「論 壇 劇 場」 (Forum Theatre)、等為不同社區團體、教育機構、非政府組織提供演出及培訓,主題包括世界公民教育,探討 全球化相關議題、生死教育、健康校園、性別平權等議題。多次被邀到北京、成都、上海、廣州及深 圳、台灣、澳門教授教育戲劇及一人一故事劇場培訓工作。 曾任教香港藝術學院戲劇教育兼任課程(08-17)、香港學校戲劇節評判(09-19)。 編創演員 戴俊笙 自由身演員及表演藝術工作者,熱愛唱歌、戲劇及不同形式表演藝術。有十多年演出、創作及戲劇教育 經驗。現為中小學戲劇導師及光影偶導師。 曾拍攝電影《洩密者們》、《明月幾時有》、《喵星人》等 ; ViuTV、香港電台 、有線電視及教育電視等 ; 廣告演出包括 : 100 毛、金管局、萬寧、東瀛遊 EGL、好立克等。亦參與音樂創作、演唱、配音及司 儀等工作。 近期舞台演出包括 : 文化交談音樂劇《利瑪竇》; 唯獨舞台音樂劇《唯獨你是王 II》; 明日藝術教育 機構《紙船》、《夢想號出發!》; 有骨戲《薯仔忍者》、《超人放暑假》; 樹寧 ・ 現在式單位《講獨唔 夠你毒辣》; 糊塗戲班《和媽媽中國漫遊》、《典當人生》等。 編創演員 曾凱渝 自由身工作者,尤喜歡以詩與聲音的元素創作。表演藝術工作包括演員和幕後,亦好奇於聲音藝術的各 種嘗試。曾參與作品包括同流《赤道上的冰花男孩》、soundpocket《第四屆拜師學藝》、香港藝術節 @ 大館《同根共生》》、東南樓酒店《Sound Walk: Sonic YMT》、斐劇場《乙醇》等。「言吾寺」創團成員 之一。
一條褲製作 簡介 成立於 1995 年 12 月,2012 年重組,邁向成為全職劇團,更於 2019 年成為藝發局三年資助藝 團。一條褲製作秉承多年來開拓的成績與方向,本著「立足舞台,放眼社會」的精神,全面投 入本地劇壇,推出更多內容與形式同樣鮮活而有意義的作品,期盼以戲劇回應、回饋、改變社 會。劇團現正朝著三個主要方向發展 : 演出、應用戲劇及研究與保存,以所知所長,令本地劇 壇更百花齊放。
研究員 黃家駒 英國倫敦大學法律學學士。現為馬戲班藝術總監、藝術平台「流白之間」的聯合創辦人及藝術總監,亦 為表演研究中心(香港)成員。 導演作品包括馬戲班《逆水行》、布萊希特戲劇節《灰闌珊》、《南京‧淘盡愛‧英雄》; 香港戲劇工程 《香港最後的老虎》。於 2016 年夏天,黃氏首次以導演作品、女性獨腳戲《紅玫瑰 / 白玫瑰》參加愛丁 堡藝穗節,該劇女主角蘇子情更憑該演出獲 Asia Art Awards 的最佳女演員提名。 曾參與演出作品包括 : 馬戲班《墨迷宮》、《再見‧貝克特》、《傻姑娘與怪老樹》; 表演研究中心(香 港) 「太極與表演」研究成果展演《伊狄帕斯王》; 香港大學百週年舞台劇《百年家書》; 撞劇團《都 市野人》及《都市野人 2》; 高行健藝術節《山海經傳》世界首演等。 舞台監督及執行舞台監督
陳樂詩
劇團近年致力發展「紀錄劇場」 (Documentary Theatre)及「人種誌戲劇」 (Ethnotheatre),更大 膽嘗試將此創作方式應用至本地議題上,成為本地劇壇先鋒,創作出《1967》、《本來沒有菜園 村》等受歡迎劇目,並於 2017 年籌辦了香港首個「紀錄劇場節」,進一步令戲劇藝術與社會產 生更緊密的關係。 藝術總監 : 胡海輝
| 行政經理 : 潘藹婷 | 見習行政主任 : 梁永冲 ^ | 駐團演員 : 譚安婷 *
^ 藝術行政人才培育計劃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 藝術人材培育計劃是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網頁 : www.pants.org.hk
| 電郵 : info@pants.org.hk
宣傳攝錄 Wisely Chan 活躍於婚禮及婚紗攝影行業,現為 DUO Production 全職攝影師。曾為不同劇團擔當拍攝工作,包括舞 台劇劇照、宣傳照、宣傳短片及個人照。曾合作的劇團包括 : 普劇場、舞台山莊、劇場空間、爆炸戲 棚、碰劇團、Jat6、影話戲、壹團和戲、William et al. 創作研究室、香港戲劇工程、新域劇團、北區青 年劇社、焱劇場、零玖貳叁家劇團。
創作團隊筆記 《香港人的喪禮》
編劇 / 導演 丘嘉熙
死亡及殯儀行業,對我來說,是一堂好好的學習,除 了解這一行業,也讓我反觀生命及宏觀社會對死亡的 觀念。在訪問的過程裡,聽到很多有趣的故事,當中 種種反映了行業百態、華人對死亡的禁忌、香港骨灰 龕位不足、大龍鳳的傳統儀式等等,一切都讓人反思 華人文化、香港歷史及政府政策如何導致今日對「死 亡」的理解及局面。 香港人在生時忙買樓,死後要買骨灰龕,簡單一句, 點解香港人要死得如此艱難?何以「死」在華人社會 裏,變成了一個「問題」,要找方法去處理?在整個殯 儀行業的訪問裏,最有趣的是看見每一件事總有很多 原因造成的,越了解得多,就越能看見事情的複雜性, 造成今日種種,不單是政府的問題,甚至是殯儀行業 的從業員及每一個市民都責無旁貸,既然問題是大家 一手造成,我們就有能力一起面對及更正,這也是我 們想透過演出帶出來的訊息。 紀錄劇場的探索 紀錄劇場,是一個富有力量也相當複雜的劇場形式, 如何在真實及藝術性中拿個平衡,是我們作為創作團 隊一直面對的問題,如何讓資料變得吸引、入腦?這 是我作為導演及整個團隊要面對的狀況!今次在紀錄 劇場大膽嘗試了不同的方法,把資料變得更戲劇化, 希望讓觀眾明白。
《禮》
禮,是一種規範社會的形式,使人有道德規範,維繫 人倫關係和感情。 近年,我們常聽到社會「禮樂崩壞」 ,究竟是為甚麼 呢?或許我們可以從某些喪禮中看看一些端倪。兩年 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逝世,但他「被舉殯」了, 中共為他舉辦了一個「政治喪禮」,當中還要宣揚中共 的好,白事當紅事辦。這除了說明喪禮其實可以很政 治之外,也表示了社會間的人倫和道德的喪失,簡單 啲講,你唔係信赴喪既真係劉曉波既親友呀?!他的 喪禮完全是政權的一場 SHOW ! 不說政治,把禮節當成表演來做的,還有我們。大肆 舖張的婚禮、喪禮,主人家做的不夠可能會讓人看扁, 客人贈的不夠還會讓人笑你吝嗇,人情與帛金,有時 是一種壓力。我有幾愛我老婆,我有幾懷念我老竇, 好似要係一場儀式上對外 SHOW HAND 咁……我並不 是全盤否定傳統禮教,我還相信「克己復禮為仁」,而 是經過是次演出,我對喪禮、以至任何禮教,有着新 的反思 : 我們是否要為「好好睇睇」而「充大頭」? 我的老婆是否需要在悲傷中在我的喪禮裏向客人回一 萬個禮?儀式由傳統至現世應如何變更或進化仍尚存 其 意?甚 至,我 們 的 臭 皮 囊 是 否 一 定 要「入 土 為 安」?可否死後仍繼續貢獻人間? 聽說伊斯蘭教的喪葬着重「土」、「簡」、「速」,又他們 主張先人的安葬地點近於家人,以便相伴… 最後感謝這個我大多本不相識的製作團隊,幾月下來, 若以兄弟相興可能有點虛偽,但我們絕對是同心同德 的伙伴。想說我在這次排練中渡過了我的 3x 歲生日, 伙伴們簡單的一個蛋糕已夠我開心一整天…
《喪禮》 無題
編創演員 何佩欣
「如果有還有明天,記得要對自己誠實」這是其中一次 排練時,寫給自己遺書的第一句。當時的確很觸動, 但過了幾天就「打回原形」。 太多「優先次序」佔據了生命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今天因為要交 Bio 和分享、能夠有空間再向自己對談 實在太好 : 希望保留的事物、最開心的回憶、無聊但又好搞笑的 事。 想對你說對不起,因為我不夠勇敢面對你。 現在對生命的看法。 傷心卻又很重要的經歷。 謝謝遇見你,再此說多遍愛你。 對自己的提醒整理是需要的。 當生命要結束,連後悔的機會都沒有了,那你剩下的是 什麼?這個喪禮的大堂除了淚水和後悔亦可以是個充 滿愛和回憶的地方。
編創演員 郭嘉熹
編創演員 戴俊笙
每個人都經歷一次生一次死,我們不斷追求生命的意 義,卻沒有為自己的死亡籌謀。或許死亡看似離我們 很遙遠,但在生命來到盡頭之前,我們好應該好好去 思考,去預備。在這個自主、自我的時代,或許喪禮 才是最能夠彰顯一個人的本相。在香港這個仍然自由 的社會中,我們在生活各方面都有很多選擇,但很多 時為求方便很多人都只會選擇被設計好的計劃,這些 倒模的套餐卻消磨了人的獨特性,也慢慢地蠶食著我 們的自由。我們每一個都是獨一無二的人,都有獨立 的思考,獨特的個性,在人生終點前的最後一個儀式 —喪禮,我們更應該自主去選擇,為著整個生命作一 個獨特的總結。
無題
製作及創作人員簡介 監製 洪英峻 曾任職於中英劇團市場及傳訊部,現經營劇團「馬戲班」附屬藝術中心「流白之間」。 過往演出包括 : 馬戲班《南京‧淘盡愛‧英雄》、《灰闌珊》、《傻姑娘與怪老樹》; 劇場裏的臥虎與藏 龍參展作品《細路》、《蟋蟀》; 香港戲劇工程委約節目《香港最後的老虎》; 表演研究中心(香港) 「太極與表演」研究成果展演《伊狄帕斯王》。過往編劇及導演作品包括 : 港大劇社《明查暗房扮入 廠》、《受刃》、Interview、MaD ; 馬戲班《坑爹啦》、《坑爹啦之死唔斷氣》、《逆水行》 、2018 愛丁堡藝 穗節演出 Father in the Hole。 編劇 / 導演 丘嘉熙 畢業於香港大學文學士(主修比較文學及媒體文化研究)、香港藝術學院(戲劇教育專業文憑),並修畢 「被壓迫者劇場」德國 KURINGA Qualification Course I 及 II、受壓迫者劇場始創人 Augusto Boal 的追隨者 Adrian Jackson 之「慾望彩虹課程」。 以導演身份參與的演出包括在 2018 年由馬戲班帶領 Father in the Hole 參加愛丁堡藝術節的演出,馬戲 班的《逆水行》、新域劇團賽馬會平等共融戲劇計劃舞台劇的《青春修煉日記》、香港文化博物館「香港 賽馬會呈獻系列 : 宮囍―清帝大婚慶典」展覽特備節目《新人駕到》綜合滙演及連續四年為香港戲劇 工程的《論壇劇場 : 小田鼠和城市表哥的 what’s App 通話》擔任監製、導師及導演、圖書館巡迴演出 《魔法圖書館》,及為香港戲劇工程導演了木偶兒童劇《木偶奇遇記》,以及新域劇團《人民公敵》、《阿 Q 正傳》及實驗劇場《圓圈美》等。 她在表演上不斷嘗試,參演劇目包括 Theatreoppz 論壇劇場《動物農莊》、《一人一故事》 (時刻劇場)、 何應豐之何必館新視野藝術節《大鬧天宮》等。近年她積極參與文化交流活動,包括在在 2019 年於明 日藝術教育機構的土耳其木偶藝術節參節節目《紙船》中擔任演員。 佈景設計 黃巧妍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舞台及製作藝術學院,獲一級榮譽藝術學士學位,主修佈景製作。現為自由身舞台 工作者,從事佈景設計、佈景及裝置製作。
服裝及化妝設計 金翠珊 畢業於 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International Fashion Business),中學時期參加話劇比賽獲得傑出女 演員獎後開始參與各大小劇團演出,包括灣仔劇團《幻彩人生》、香港戲劇工程《凱撒大帝》及北區冬 季戲劇節《香港最後的老虎》等。 現為自由身化妝造型師,主要承接舞台劇、表演、廣告及電影等化妝工作。 燈光設計
Bills Tin
2010 年畢業於香港專業教育學院,畢業後成為舞台燈光工作者及舞台燈光設計師,於 2019 年與香港 舞台技術及設計人員協會參與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以《此致永恆》作為參展作品。 過 往 燈 光 設 計 作 品 包 括 : 碰!戲 團「同 ・ 愛《星 夜 吶 喊》X《燕 尾 蝶》」、「花 ・ 圓《傻 比 家 族》X 《她死她還在》」、《此致永恆》; 戲劇工程《Crossing》、《傻姑娘在梧桐河唱歌》; 粉紅會《交換溫柔》 (首演及重演)、《粉紅救兵 2》、《花千樹》、《好不容易遇見愛》。 錄像設計 John Yu@Dao Production 畢業於香港公開大學電影設計及攝影數碼藝術。喜歡以不同媒介探索觀者與空間與作品的關係,主要使 用影像作創作。
編創演員 曾凱渝
排練前期,那天在香港殯儀館禮堂內,晚上六點,看 着人們吃福建肉丸吃糯米飯,家人親戚朋友堂棺喃嘸, 是人滿足基本需要的時間。一個個吃東西的畫面其實 無甚奇異之事,但異常地如此有趣 ; 是大家都如此平 凡,口嘴嚼的模樣、頻率一致。只是逝者女兒悲傷依 然,空肚依然。婆婆在相中微笑看着。 排練後期,五個人的死亡是社會上眾人的喪禮,更深 切地明白在世的人是以思念去為不再存於塵世的他/ 她們舉辦喪禮,只希望他/她們能好好安息。 喪禮終究是生活的儀式。
馬戲班 簡介 馬戲班為一個註冊非牟利劇團,於 2008 年成立。成員包括香港演藝學院畢業生、戲劇導師、自 由身戲劇工作者以至業餘演員。馬戲班認為劇場這個空間的存在價值不是只為了賺取掌聲及笑 聲。我們相信戲劇的目的是令演員和觀眾都得到身心的淨化,重新與自己的內心對話,並反思 「人」和「生活」的本質。而藝術上,馬戲班強調演員的個人表演技術是戲劇藝術的核心,演員 必須擺脫自我的束縛,取得形體和心理思想的餘裕和自由。 馬戲班矢志以專業的態度和熱情去探索及學習各種傳統表演藝術到當代劇場表演手法、並發掘 寫實到寫意各款劇種的可能性。除演出和舉辦戲劇工作坊外,亦向中學生至大專生提供戲劇訓 練。 藝術顧問 : 吳偉碩(梵谷)| 藝術總監 : 黃家駒
編創演員 何佩欣
編創演員 郭嘉熹 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應用中文系及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主修表演),現為自由身演員、編劇及戲劇 導師。
編創演員 賴翊筠 畢業於香港樹仁大學英國語言文學系。現時為美國發展性轉化學院第一階段戲劇治療實習生,一人一故 事劇場【言遇劇團】核心成員,並於非牟利機構從事青年工作。曾透過一人一故事劇場與不同群體交 流,如西貢漁民、紀律部隊、無家者、同性戀者等等。熱衷以戲劇為媒介,探討社會議題,曾參與有關 觀塘、灣仔重建等議題的研究創作。 以前目標是當演員,現在卻樂於遊走劇場與社區之間,沉澱,吸收養份。現正探索不同說故事的方式, 渴望成為一個好好說故事的人。 編創演員 廖佩芳 應用劇場工作者、英國心理劇協會(海外)註冊心理治療師 。 獲心理劇團體及個人心理治療深造文憑(2018)、戲劇教育碩士(2008)、美國一人一故事劇場領袖訓 練證書(2008)、社會科學學士(1998)。 曾參與的劇場演出 :《SEE 覺失調》 (編作演員)、《孩子》 (編作演員)、《女人身體說故事》 (編作導演)、 《折翼的飛鳥》 (編作導演)等。 過去 10 多年以應用戲劇手法,包括「過程戲劇」 (Process Drama)、「教育劇場」 (Theatre-in-Education)、 「編 作 劇 場」 (Devising Theatre)、「一 人 一 故 事 劇 場」 (Playback Theatre)及「論 壇 劇 場」 (Forum Theatre)、等為不同社區團體、教育機構、非政府組織提供演出及培訓,主題包括世界公民教育,探討 全球化相關議題、生死教育、健康校園、性別平權等議題。多次被邀到北京、成都、上海、廣州及深 圳、台灣、澳門教授教育戲劇及一人一故事劇場培訓工作。 曾任教香港藝術學院戲劇教育兼任課程(08-17)、香港學校戲劇節評判(09-19)。 編創演員 戴俊笙 自由身演員及表演藝術工作者,熱愛唱歌、戲劇及不同形式表演藝術。有十多年演出、創作及戲劇教育 經驗。現為中小學戲劇導師及光影偶導師。 曾拍攝電影《洩密者們》、《明月幾時有》、《喵星人》等 ; ViuTV、香港電台 、有線電視及教育電視等 ; 廣告演出包括 : 100 毛、金管局、萬寧、東瀛遊 EGL、好立克等。亦參與音樂創作、演唱、配音及司 儀等工作。 近期舞台演出包括 : 文化交談音樂劇《利瑪竇》; 唯獨舞台音樂劇《唯獨你是王 II》; 明日藝術教育 機構《紙船》、《夢想號出發!》; 有骨戲《薯仔忍者》、《超人放暑假》; 樹寧 ・ 現在式單位《講獨唔 夠你毒辣》; 糊塗戲班《和媽媽中國漫遊》、《典當人生》等。 編創演員 曾凱渝 自由身工作者,尤喜歡以詩與聲音的元素創作。表演藝術工作包括演員和幕後,亦好奇於聲音藝術的各 種嘗試。曾參與作品包括同流《赤道上的冰花男孩》、soundpocket《第四屆拜師學藝》、香港藝術節 @ 大館《同根共生》》、東南樓酒店《Sound Walk: Sonic YMT》、斐劇場《乙醇》等。「言吾寺」創團成員 之一。
一條褲製作 簡介 成立於 1995 年 12 月,2012 年重組,邁向成為全職劇團,更於 2019 年成為藝發局三年資助藝 團。一條褲製作秉承多年來開拓的成績與方向,本著「立足舞台,放眼社會」的精神,全面投 入本地劇壇,推出更多內容與形式同樣鮮活而有意義的作品,期盼以戲劇回應、回饋、改變社 會。劇團現正朝著三個主要方向發展 : 演出、應用戲劇及研究與保存,以所知所長,令本地劇 壇更百花齊放。
研究員 黃家駒 英國倫敦大學法律學學士。現為馬戲班藝術總監、藝術平台「流白之間」的聯合創辦人及藝術總監,亦 為表演研究中心(香港)成員。 導演作品包括馬戲班《逆水行》、布萊希特戲劇節《灰闌珊》、《南京‧淘盡愛‧英雄》; 香港戲劇工程 《香港最後的老虎》。於 2016 年夏天,黃氏首次以導演作品、女性獨腳戲《紅玫瑰 / 白玫瑰》參加愛丁 堡藝穗節,該劇女主角蘇子情更憑該演出獲 Asia Art Awards 的最佳女演員提名。 曾參與演出作品包括 : 馬戲班《墨迷宮》、《再見‧貝克特》、《傻姑娘與怪老樹》; 表演研究中心(香 港) 「太極與表演」研究成果展演《伊狄帕斯王》; 香港大學百週年舞台劇《百年家書》; 撞劇團《都 市野人》及《都市野人 2》; 高行健藝術節《山海經傳》世界首演等。 舞台監督及執行舞台監督
陳樂詩
劇團近年致力發展「紀錄劇場」 (Documentary Theatre)及「人種誌戲劇」 (Ethnotheatre),更大 膽嘗試將此創作方式應用至本地議題上,成為本地劇壇先鋒,創作出《1967》、《本來沒有菜園 村》等受歡迎劇目,並於 2017 年籌辦了香港首個「紀錄劇場節」,進一步令戲劇藝術與社會產 生更緊密的關係。 藝術總監 : 胡海輝
| 行政經理 : 潘藹婷 | 見習行政主任 : 梁永冲 ^ | 駐團演員 : 譚安婷 *
^ 藝術行政人才培育計劃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 藝術人材培育計劃是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網頁 : www.pants.org.hk
| 電郵 : info@pants.org.hk
宣傳攝錄 Wisely Chan 活躍於婚禮及婚紗攝影行業,現為 DUO Production 全職攝影師。曾為不同劇團擔當拍攝工作,包括舞 台劇劇照、宣傳照、宣傳短片及個人照。曾合作的劇團包括 : 普劇場、舞台山莊、劇場空間、爆炸戲 棚、碰劇團、Jat6、影話戲、壹團和戲、William et al. 創作研究室、香港戲劇工程、新域劇團、北區青 年劇社、焱劇場、零玖貳叁家劇團。